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用地膜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回收技术的分析研究

农用地膜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回收技术的分析研究

农用地膜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回收技术的分析研究
农用地膜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回收技术的分析研究

中国农机化-C/tI/怔SEAGRICumfRAL^iECHAN啪ON

农用地膜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回收技术的分析研究

刘伟峰赵满全田海清马彦华

摘要:讣对农州地膜带来的环境污染现象.i仑述了清理残儿夔的方法以及情理中存在的归J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污染舫冶的应儿i研究.

关键词:农_L}』地膜;环境污染;回收技术

中图分类号:¥23S19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05(2003)05—0034—02

AnalysisofEnvironmentalContam/nationCausedbyFarmFilmandRecoveryTechnologyfILIUWei-feng,ZHAOMan-qtlan,T1AOHai-qing,MAYan-hua

Abstract:Inaccordancewiththephenomenonofenvironmentalcontaminationcausedbvhrmfilm.thepaperdaboratessDmeme曲odsmharnessplastic6ima.dp”hlemRintheprocess.Atthes&metime.applicationstudyonpollutioncontt、olismso8e?complished.

Kcywords:farmfilm;environmentalcontamthadon;recoverytechnology

1引言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迅速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普及.80年代以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应朋地膜覆盖技术的农田面积不断扩大。诙项技术可使很多作物的适作区域向北推移.无霜期延长10—15d.提高旱地水份利用率30%~505'o.因此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使农业产量和效益成倍增长,称作为农业中的“白色革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据统计,1986年我国地膜使用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一位,1994年发展到5.3Mhmz.据预测.到2010年全国覆膜栽培面积将达到lOMhmL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发展的同时随之出现了残膜对农田的污染问题,不易分解腐烂的农用地膜留在农田土壤中,污染土壤,妨碍耕作,耕作层结构受到破坏,阻碍水肥输导,影响土壤通透性和作物的生长发育,最终造成作物减产已成为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一夫障碍。目前.我同的农用地膜的残留量相当严重,每年残存于土壤中的农膜占总量的10%,截止1998年累积残存量已在1Mt“1-_.严重破坏了农田的生态环境,造成“白色污染”。由此可见.治

理残膜污染、清除污染隐患,保护农田的生态环境将是地膜覆盖裁培技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2治理残膜污染的方法

农刚地膜的残留回收问题是世界各围面临的…大难题.,由于罔情不同,使用条件的差异.农刚地膜陛能区别,从而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回收方法。一是适期揭膜,即在作物收获前最佳时问揭膜,一般是在作物的生殖生长期前或生殖生长期间进行。二是作物收获后回收,利用人工捡拾和机械回收的办法清理残膜。三是使用新型降解地膜,如生物降解膜、光降解膜,此类地膜经过一定的时间裂解成碎片,或者全部分锯溶于土壤内,从而清除污染。

3治理残膜污染存在的问题

随着地膜作物面积的逐年扩大和使用年限的增加。残留在农田土壤中的地膜越来越多,逐渐造成对农田土壤的污染,这个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并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提出~些综合治理的办法.但截止今日大面积地膜形成的污染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追其原因分析如下。

3.1适期揭膜难度大

适期揭膜是解决地膜残留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残膜的回收率。但是我国生产的农用地膜普遍偏薄,强度差.虽在田间停留时问较短,但依靠机械收卷回收仍容易断裂,影响机器连续工作.难以发挥效益。其次适期揭膜阶段正处于劳动力紧张.时问也紧。因此针对不同的作物应考虑不同的回收办法,区别对待,才能有效解决农用地膜的回收问题。

3.2作物收获后回收机械适应性差

目前在我国应用较普遍的是作物收获后收膜,研究出了不同机理、不同类型的农用地膜回收设备。但由于地膜较薄、强度低、抗老化性差、田问停留时间较长,回收中易破碎,造成机器设备回收难度大,回收率较低,并且适应性差。

33已回收的残膜处理问题没有解决

无论上述两种当中的哪一种方法,都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即田间回收以后堆放在地头.松敞的农用地膜随风飘荡再次出现农田污染,从根本上没有

第5期农、世上程.农用地膜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回收技术的分析研究曼日

清除破膜对农、Jp环境的污染,丰要是运输、贮存的问题没自解决.综合利川难以有效进行。

3.4降解地膜尚未具备大规模推广备件

我同已研制成功一些降解地膜.如生物降斜膜、光降解膜。使JL}J这类地膜能从根木上解决农州地膜污染环境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fH此类地膜目前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同时南于成本高.农民认识不刮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问内难蛆达到大面积的推广应_}千j。因此普通农用地膜的使_}{}i和∞l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4污染防治的应用研究

为使农、JE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进~步的推广,促使农、Jp生产力的发展,加速研究开发治理旺I问残留地膜污染的工程技术和工程手段,并与相应的农艺措施相结台,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发挥长期效益十分重要。作者认为应从污染控制系统技术方面着手研究,从根本上进行有效治理。

4.1建立残膜回收利用系统

导致目前农_日j地膜残留严重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有技术的问题.也有政策和经济效益的问题。如何能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形成良性循环。消除不利影响,作者认为应该发挥市场的作用,政策上支持残留地膜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建立残膜回收利用系统。在这个系统当中.应川再生利用技术是关键的环节。尽管目前生产当中有简单再生、复合再生、热解等几种加工方法进行回收地膜的加工处理,但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精细加工的专业性加工企业很少。由于落后工艺处理残膜不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致使残膜回收价格停留在低价位的水平上,难以调动农民回收地膜的积极性。另一个很熏要的因索是捡抬回米的地膜松散、密度小、占地面积大,难以进行贮存和运输,并在相应环节当中出现污染。因此有必要利川打包技术对松散残膜实行高密度打捆,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费用,并且减少污染,实行有效的同收。圉此,集聚打包是残膜回收再生利用的关键环节。加强再生利用的工艺技术研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之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利调节残膜的网收价格.促进农民进行残膜回收。保证各个环节不出现环境污染,解决好残膜回收、集聚打包两个关键技术.依靠市场调节、政府扶持.最终形成照性循环。。

42推广适期揭膜技术

根据目前的农艺措施.采用适期揭膜是一种十分有敏的方法,可以彻底解决农用地膜的污染问题。

建议农川地膜的生产个业向朋户提供一种较厚、强度高、耐老化、便于机械缠卷回收、工作中不易断裂、有利于多年使坩的农川地膜.提高地膜的利_【}}率。这种地膜虽然价格』:要比目前的普埔地膜略高,但是它可以从综合效益上得到补偿或回报.,需注意应用此种方法不具备普遍性。南于种植作物品种不一样,作物最佳揭膜时间不一样.揭膜时作物枝叶的形态不一样,各地区种植土壤条件不一样,导致这种方法有局限性.使用中要因地制宜,适应地区和种植对象的特点正确选择农用地膜的回收方法。

4.3加大降解地膜使用技术的研究

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和高新技术生产可降解农用地膜,是降低和减少农业环境污染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农业污染控制技术的一大突破。从根本上觯奂了专家学者多年来研究方法和手段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消除农业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使用和推广中的扁顾之忧。但使用降解地膜成本高、价格高.市场目前难以推广.这种现象可能受维持一段时间。但从技术角度分析.这项污染控制技术只需进行地膜覆盖,随时间的延续自然分解,可节省后期清理残膜费用。综合其环保特性.降解地膜的推广前景十分广阔。在推广使用降解地膜过程中,若仍采用原有的地膜覆盖技术.降解地膜的机械特性和覆膜方法是否适应,针对不同农业作物降解地膜的诱导期是否适宜,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没有十分准确的报道。作者认为应加强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以利于该项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推广。

5结语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使农、№产量和效蒜成倍增长,同时,留于土壤中的农用地膜使农田受到污染,妨碍耕作,土壤结构受破坏,阻碍水肥输导,影响农业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产量下降,造成“白色污染”。所以,治理地膜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在可降解地膜没有普及的情况下,采用污染控制拉术和适期揭膜技术是治理残膜污染的有效方法。依靠市场调节作用和政府扶持,利用工程技术措施解决好回收和集聚打包等关键环节,提高再生利用的科技含量。促进农用地膜的良性循环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参考文献:

川吾甫尔江?托乎提等论地骥污染与防治对策【J】.新疆环境保护.2000,22(3):17一178

『2】扬晓涛农膜污染的防治对策加农业环境与发展.2000,17

bd中国农机化?CmNESEAGI【ICULlTUR^LMEGH射砸姗ON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制冷量测试的微机测控系统

韦超旺

摘要:根据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控制的需要没计出本测控系统。本系统通过单片机与Pc机的串几高速通信、摊适时采集的数据传递给PC机进行储存井进行分析,最后打印测试结果。在控制方面,PC机根据测试所得到的数据确定系统工作是否』E常,若^:n:常则通吐单片机控制停机井显示故障原因。关键词:活察式艟缩机;微机测控系统;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故障显示

中图分类号:TP2742TP2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05(2003)05—0036—02

PCTestandControlSystemforTestingRefrigeratedQnsN-tityofRefrigeratedPistonCompressor//WElChao—wang

Abstract:Theauthordesignsthistestandcontrol

system

accord-ing

tuthedemandsofperformancetestandcontrolofpef69eratedpistoncompl*ssorThissystemtransfemthedatacollectedintimetoPCthroughthehjg}】-speedcommunicationofsinglecbipwithPCtostoleandanalyze,thenpinbthetestingreauhs.PCcoa[]tznswhetherthissystemisworkingnormallyornotaccord—ing【othedata,ifnot,PCwillcontmlpausethmughsin91.eehipandshowlessonoffauhs

Keywords:pistoncomptvssor;testandcontrolsystemofPC;collectionoldata;dealwithdata;fauhsshow

1前言

现有的小型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制冷量测试系统

一般都采用具有第二制冷剂的屯量热器法,通过转子流量计测量冷却水量,各点的温度和压力及加热器的电压和电流等通过人工读数和记录,甚至膨胀阀都要人工调整,进入正常制冷速度慢,测试周期长;在测试完毕还要通过人工计算或人工输人数据进行计算,过程非常麻烦: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又无法及时发现和排除。因此,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开发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监控于一身的测控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2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

21系统的硬件构成

本系统的硬件由PC机、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水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其相应的检测输入电路、A/D转换、控制信号输出接I:1及执行部件等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模拟信号包含来自压缩机吸排汽温度、冷凝器进出口制冷剂温度和冷却水进出口温度、蒸发器进出口制冷剂温度和第二制冷剂温度、环境温度等温度传感器AD590。来自水流量涡流流量计,来自压缩机进出口压力、油压、第二制冷剂压力等差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等。输出电路一般采用光电隔离和放大驱动电路实现抗十扰。实行部件包含有加热电压调节器、变频调节器、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和控制压缩机电源的继电器等。

其工作过程:(1)由传感器将各点的温度、水流量、

图1控制系统硬件结构框田

(1):28—29.

131安琼.翅料对农业生态系的污染及其防治唧农村生态环境1996,12(2):44—47

【4]百汀等.浅析残膜对耕地的污染及消N漕Ng[JI新疆农机化2000,(增刊):27—28.

来稿日期:2003年项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攻茭项目

项目名称:lMC一70型地膜回收起茬机

项目编号:970210

刘伟峰副教授,内荣古农业大学010018呼和惜特市赵满全副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

田海清内蒙古农业大学

马彦华内蒙古农业大学

农用地膜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回收技术的分析研究

作者:刘伟峰, 赵满全, 田海清, 马彦华

作者单位:刘伟峰(内蒙古农业大学,010018,呼和浩特市), 赵满全,田海清,马彦华(内蒙古农业大学)刊名:

中国农机化

英文刊名: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年,卷(期):2003(5)

被引用次数:8次

参考文献(4条)

1.石江浅析残膜对耕地的污染及消除措施 2000(z1)

2.安琼塑料对农业生态系的污染及其防治 1996(02)

3.杨晓涛农膜污染的防治对策[期刊论文]-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0(01)

4.吾甫尔江·托乎提论地膜污染与防治对策[期刊论文]-新疆环境保护 2000(03)

引证文献(8条)

1.张江华.蒋平安.申玉熙.王维岗.苏海英新疆农田地膜污染现状及对策[期刊论文]-新疆农业科学 2010(8)

2.战勇.魏建军.杨相昆.张占琴可降解地膜的性能及在北疆棉田上的应用[期刊论文]-西北农业学报 2010(7)

3.马辉.梅旭荣.严昌荣.何文清.李康华北典型农区棉田土壤中地膜残留特点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

4.李静新疆地膜污染的经济分析[期刊论文]-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1)

5.冯永忠.杨改河.毛玉如.丁瑞霞.任广鑫农业循环经济与农作制建设[期刊论文]-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1)

6.齐宇虹.陈建华光/生物双降解薄膜的降解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塑料 2007(4)

7.严昌荣.梅旭荣.何文清.郑盛华农用地膜残留污染的现状与防治[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 2006(11)

8.陈建华.王鹏.孟令辉.舒静.郑彤.赵宝秀新型光降解体系对光/生物降解薄膜光降解行为的影响[期刊论文]-塑料科技 20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1d9380508.html,/Periodical_zgnjh200305012.aspx

简析环保生物处理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是指将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应用于水、大气、土壤等环境污染治理、污染预防、生物修复、环境监测等。 广义上讲:凡是涉及环境污染控制的一切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工程技术。 狭义上讲: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同时又能生产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 生物技术已是环境保护中应用最广的、最为重要的单项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环境监测和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看有哪些具体的环境生物技术和应用: 01 污水的生物净化我国的水污染十分严重,高浓度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是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难题。 污水中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该部分主要包含:①活性污泥法;②生物膜法;③厌氧生物处理法;④自然生物处理法。 举例看,比如微生物高效菌能够将氰化物(氰化钾、氰氢酸、氰化亚铜等)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利用专门分解硫化物的微生物可以从废水中回收硫磺;利用能够降解石油烃的超级菌以清除油对水质的污染等。 还可以将大量的微生物高效菌凝聚在泥粒上形成活性污泥,用来分解和吸附废水中的有毒物质,污水净化后沉积的污泥中存在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02 固体废物的生物降解固体废物的生物降解在众多的处理方法中(如堆肥、焚烧、热处理等),生物处理具有成本低、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易管理等优点。城市垃圾的“生物反应堆”理论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与传统的卫生填埋相

江苏省化工行业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江苏省化工行业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和《关于印发“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2〕130号)、省政府《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苏政发〔2010〕87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开展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21号)和《关于印发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大气办〔2012〕2号),进一步规范我省化工行业废气治理工作,防治化工行业废气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推动我省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我省化工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及监督管理要求。 本规范为指导性文件,供我省化工园区(集中区)及化工企业在环评、设计、建设、生产、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参照采用。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我省化工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及监督管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我省化工行业所有废气产生和排放企业,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咨询、设计、施工、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0]第32号) 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4554-19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9078-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5562.1-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 GB 50051-2002 烟囱设计规范 GB 50234-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HG 20640-97(A)、HG 20640-97(B) 塑料设备 HJ 2000-2010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HJ 2027—2013 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26—2013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T 387-2007 工业废气吸收处理装置 HJ/T 397-200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第18号)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第31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 通过采用固定或移动检测设备,定期检测企业各类反应釜、原料输送管道、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点,并及时修复超过一定浓度的泄漏点,控制物料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过程。 3.2 清洁生产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总结

绪论思考题 1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包括淡水在内的许多资源短缺;草原退化严重、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物种增多,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经济损失重大。2什么是环境生物技术? 广义上讲:凡是涉及环境污染控制的一切与生物技术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环境生物技术。 严格上讲:环境生物技术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来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能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同时又能生成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 3环境生物技术划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的内容是什么?是否有明显的界限? 从技术难度和理论深度上环境生物技术一般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指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近代污染物防治生物技术。包括构建降解杀虫剂、除草剂、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高效基因工程学,创造抗污染型转基因植物等。 这个层次是以现代生物技术知识为基础,为寻求快速有效的污染治理与预防途径提供了可能,是解决目前出现的日益严重复杂的环境问题的强有力手段。 第二层次:是以废物的生物处理为主要内容,既包括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如废水的生物处理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也包括在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撑下开发出的废物强化处理技术和工艺,如生物流化床等。这个层次的环境生物技术是当今废物生物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在高新技术不断渗入的过程中,其本身也在不断改进,是目前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主力军。 第三层次:是指利用天然处理系统进行废物处理的技术,主要包括氧化塘、人工湿地系统和农业生态工程等。这个层次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界环境中生物生态功能;投资运行费用少,易于操作管理,是一种省力、省费用、省能耗的技术。 在解决实际环境污染问题时,三个层次的技术可能会集于一体,很难有明显的界限。 4环境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 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 生物工程技术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应用;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固体有机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大气污染的生物防治技术; 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环境污染预防生物技术;环境生物监测技术等。 5环境生物技术最有应用前景的是在哪个领域? 环境生物技术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是废物高效生物处理技术、污染事故的现场补救、污染环境的现场修复技术、及可降解材料的生物合成技术。 第一章思考题 酶: 酶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内自身合成的、参与生化反应、并传递电子、原子和化学集团的生物催化剂。 酶工程: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进行物质转化(合成有用物质,分解有害物质)的技术,是将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新技术。 酶工程包括的内容:酶的生成、酶的分离纯化、酶分子的修饰、酶固定化、酶反应动力学、酶反应器、酶的应用等。 酶的固定化: 固定化酶:是指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其被限制在一定的空间的同时,又不妨碍底物的自由扩散)。 益处: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 热稳定性提高;可以重复使用; 不需要在反应后进行催化物质与反应物质的分离; 能够避免外源微生物对酶的污染和降解。

水污染防治技术成果报告

附件2 水污染防治技术成果报告 (格式及填写说明) 技术提供单位:(单位全称,并加盖公章) 联系人:电话: 邮箱: 技术类型:(参照附件1) 请注意申报技术成果应立足于科技成果转化,一是要突出关键技术单元,核心装备、材料等具体成果,而不是成套工艺等笼统的技术大类。二是技术成果知识产权明晰,已经通过工程示范或用户使用等方式得到应用。三是技术成果应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技术路线成熟。四是技术内容和数据要前后一致,保证可核查、可验证。 一、技术名称 填写说明: 1.技术名称不宜太宽泛或包含太多节点或工艺单元,应适当推荐高度集成的工艺技术,便于成果推广;也不宜太窄或者太小,这样产业化价值和推广潜力不大。 2.技术名称要明确、具体、针对性强,能充分体现技术内容特点,不能过于笼统。 3.不含英文缩写。 二、适用行业 填写说明:标明技术所属行业,多个行业用逗号分隔。 三、技术提供方 填写说明:根据知识产权归属,提供技术提供方单位全称。 1.多家单位联合开发的,需同时注明。 2.取得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可注明专利号。 3.如为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注明项目课题来源。 4.有多家单位参与技术研发的,需进行判断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列举其名称。 5.重点关注国内知识产权技术,对国外引进的技术要求已实现国产化。 四、适用范围 填写说明: 1.介绍技术适用的领域。 2.介绍技术使用中的特定条件限制,如运行规模,对物料性质的限定,与上下游技术间的特定匹配关系,产品技术使用环境要求,适用的污水,特定的地理条件、原料来源限制等。 五、技术内容(限200字内) 填写说明:对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主要侧重技术的创新性,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如何实现水污染防治等内容。 六、水污染防治效果(限200字内) 填写说明: 1.重点说明该技术的水污染防治效果,技术指标明确,便于考核; 2.相对值需说明比较基准或对比技术。 3.可以适当提供数据范围,但应注意与申报表中数据保持一致。 4.数据保留整数即可。英文及缩写需有中文解释及全称,注意单位及符号的使用规范。 七、技术示范情况(限250字内)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

生物技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及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环境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领域的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基本特征: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势能 环境生物技术三个层次高层次是指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近现代污染防治生物技术;中层次是指传统的废物生物处理技术(如废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低层次是指利用天然处理系统进行废物处理的技术(如氧化塘、人工湿地、土地处理系统、农业生态工程等)。 环境生物技术的技术组成:环境污染治理基因工程技术;环境污染生物治理技术;环境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环境污染预防生物技术;环境生物监测技术;环境生物资源化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 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近代防治污染生物技术;二,以废物的生物处理为注意内容;三,主要包括氧化塘、人工湿地和农药生态工程等。 生物氧化的方式:1.有氧氧化:在有氧条件下,好气生物或兼性生物吸收空气中的氧作为电子受体,可将有机物基质完全氧化分解。2.无氧氧化:在无氧条件下,兼性生物或厌气生物能利用细胞中的氧化型物质作为电子受体,将燃料分子氧化分解。3.无氧呼吸:以无机物分子作为氢受体。4.厌氧发酵:以有机物作为最终氢受体。 有机污染物代谢的基本过程包括:向基质接近、吸附在固体基质上、胞外酶的分泌、基质的跨膜运输、细胞内代谢。 自然界中生物有机物分解的代谢途径 1,好氧降解: 多糖类-单糖类| 脂肪类-甘油+脂肪酸类|--丙酮酸-氧化脱羧--乙酰-CoA-三羧酸循环-CO2+H20 蛋白质类-氨基酸类| 木质素-芳香族单体| 2.厌氧降解 第一阶段:水解发酵阶段: 多糖-(水解)-单糖-(糖酵解)-乙醇和脂肪酸 蛋白质-(水解)氨基酸-(脱氨基)-脂肪酸和氨 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由产氢产乙酸细菌将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乙醇等转化为乙酸、H2和CO2。 第三阶段:产甲烷阶段,由产甲烷细菌利用乙酸、H2和CO2,产生甲烷。 共代谢只有在初级能源物质存在时才能进行的有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共代谢的原理:一种污染物可以被微生物转化为另一种有机物,但它们却不能被微生物所利用 共代谢应用:在搞清微生物降解环境污染物的能力和途径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扩展微生物酶对基质的专一性和代谢途径,更有效地处理和降解各种污染物,更好地保护环境判断共代谢作用:是否是外生物质或异生物质,是否需要添加其他物质才可被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去毒与激活作用 去毒:是使污染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钝化反应),从而降低或去除其对敏感物种的有害性。去毒形式:水解作用,羟基化作用,脱卤作用。甲基化作用,去甲基与去烷基作用,腈转化为酰胺,硝基还原,去氨基,醚键断裂,轭合作用。 激活:是无害的前体物质形成有害产物的过程,也就是,微生物群落可以产生新的环境污染物。激活作用的类型:典型激活,使毒性、迁移率、持久性增强;缓解:A(无毒)激活为B(有毒)或缓解为C(无毒)。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原则一般来说,具有易失去电子的取代基(如-OH、-COOH、、-NH2)的芳香族

xxx废旧地膜回收项目实施方案

xxxx县《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技术推广》 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摘要 1、项目名称:xxxx县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技术推广项目。 2、建设单位:xxxx县农牧机械管理局。 3、项目期限:2010年11月——2011年11月。 4、实施地点:xxxx县x乡、x乡、x乡、x乡、x乡、x 乡、x乡、x乡、x乡。 5、项目规模:实施面积14万亩。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地膜覆盖技术自90年代开始在我县大面积推广使用,由于其技术具有蓄水保墒、提高地温、延长作物生长期、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同时可降低冰雹、干旱、风沙、及温差等自然灾害给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等显著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为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农用地膜在自然条件下极难降解,在土壤内可存在200—400年,存留的农用膜破坏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结构,可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最终导致作物难以发芽出苗,作物减产,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使农民的收入受到极大的影响。目前,我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从棉花发展到蔬菜、瓜类和特

色作物。现在地膜已经与种子、化肥、农药一起成为不可缺少的农资。我县地膜使用面积已达到14万亩,按现有耕地面积计算,我县每年使用560吨地膜。由于过量使用地膜,致使大量废旧农膜不能及时收回,造成土壤严重污染和作物减产,因而废旧农膜回收清理已到了刻不容缓波地步。 三、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当前我县废旧农膜回收仍以人工回收为主,采用人工回收只能解决地表残膜,无法回收耕作层的残膜,人工回收废旧农膜的劳动强度也大,全县人工回收残膜,要花费3—4万个劳动日。回收残膜时正是田间管理大忙李节,各种农活争劳动力现象严重。推广机械回收残膜技术完全解决以上问题和矛盾。机械回收残膜作业效率是人工回收残膜的几十倍,机械回收残膜比人工回收残膜收净率高,伤苗率低,且具有一定松土和除草功能,并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机械回收残膜能将残膜收集成卷,膜上杂草和碎土可基本清除,有利于运输,此外还有利于残膜的再生利用,用于制作再生塑料,冶炼汽油等,所得收入可再次冲减收膜费用。现我县残膜市场价格每公斤1.20元—1.50元,因此机械回收残膜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四、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xxxx县农牧机械管理局是全额事业单位,xxxx县农牧机械管理局管辖:农机管理股、农机技术推广站、农机安全监理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 生物技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及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环境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领域的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基本特征: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势能 环境生物技术三个层次高层次是指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近现代污染防治生物技术;中层次是指传统的废物生物处理技术(如废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低层次是指利用天然处理系统进行废物处理的技术(如氧化塘、人工湿地、土地处理系统、农业生态工程等)。 环境生物技术的技术组成:环境污染治理基因工程技术;环境污染生物治理技术;环境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环境污染预防生物技术;环境生物监测技术;环境生物资源化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 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近代防治污染生物技术;二,以废物的生物处理为注意内容;三,主要包括氧化塘、人工湿地和农药生态工程等。 生物氧化的方式:1.有氧氧化:在有氧条件下,好气生物或兼性生物吸收空气中的氧作为电子受体,可将有机物基质完全氧化分解。2.无氧氧化:在无氧条件下,兼性生物或厌气生物能利用细

胞中的氧化型物质作为电子受体,将燃料分子氧化分解。3.无氧呼吸:以无机物分子作为氢受体。4.厌氧发酵:以有机物作为最终氢受体。 有机污染物代谢的基本过程包括:向基质接近、吸附在固体基质上、胞外酶的分泌、基质的跨膜运输、细胞内代谢。自然界中生物有机物分解的代谢途径 1,好氧降解: 多糖类-单糖类| 脂肪类-甘油+脂肪酸类|--丙酮酸-氧化脱羧--乙酰-CoA-三羧酸循环-CO2+H20 蛋白质类-氨基酸类| 木质素-芳香族单体| 2.厌氧降解 第一阶段:水解发酵阶段: 多糖-(水解)-单糖-(糖酵解)-乙醇和脂肪酸 蛋白质-(水解)氨基酸-(脱氨基)-脂肪酸和氨 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由产氢产乙酸细菌将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乙醇等转化为乙酸、H2和CO2。 第三阶段:产甲烷阶段,由产甲烷细菌利用乙酸、H2和CO2,产生甲烷。 共代谢只有在初级能源物质存在时才能进行的有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标准版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于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调研报告 作者:刘欣 指导老师:赵腾飞 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日期:2015年7月

关于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调研报告 摘要: 本文通过对废旧地膜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研,对省内以及国内废旧农膜的回收及处理现状进行了调查,调研了废旧农膜回收工艺,废旧农膜普遍回收分类和方法,废旧地膜回收和加工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循环处理 前言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农业新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瓜菜、油料等作物栽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保墒、增温、除草、防虫及增产等效果,是发展现代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寒、旱农业区更成为保粮增收的主要措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伴随着农膜使用量的增大,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大量的废旧农膜随意弃置,破坏自然景观,影响农村环境卫生,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为尽快找准破解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难题的突破口,更加有效的贯彻落实相关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政策,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我们对部分地区地膜使用和废旧地膜回收利

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就进一步加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提出来一些具体方法。 1、调查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我市地膜使用量和面积不断扩大,造成了农田土壤中的废旧地膜量逐年增加,其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明显阻碍农作物对水肥的吸收和生长发育,同时废旧地膜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严重影响土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另外就是废旧地膜堆到或刮倒田边地头,房前屋后,纷纷扬扬,造成环境污染。如此下去,废旧地膜今后必然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抓紧时间治理其蔓延与危害已成为我市农业生产中的一件大事,其工作刻不容缓。2、调查方式 实地调查、参考文献 3、调查对象 山东省内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减少环境污染、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物修复技术以其成本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受到普遍关注,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本文综述了环境生物技术的形成发展、应用前景等,着重分析了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环境生物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水产养殖废水 1 生物修复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原理 生物修复又称生物改良,是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来减少污染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的浓度或使其无害化,从而使污染了的环境能够部分或完全地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 生物修复根据所利用的生物,可以分为植物修复、动物修复、生态修复、微生物修复四类。根据被修复的污染环境,可以分为土壤生物修复、水体生物修复和大气生物修复。而由于生物修复的实施方法不同,又分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 1.1 生物修复的基本原理 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生物的降解和转化,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小分子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与水。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代谢及降解等功能,对环境中污染物的降解起催化作用,加速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 1.2 生物修复技术的特点 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投资费用低,对环境影响小,使用效果好,使用区域范围广,使用面积大等特点,而且能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在土壤修复中还可以去除环境中的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但其也存在局限性,生物不能降解进入环境中的所有污染物,并且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 2 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中的应用 氨氮是水产养殖的最主要危害,但传统的加注新水、曝气、漂白粉或臭氧氧化、使用斜发沸石进行离子交换等方法脱氮效果并不理想[2]。而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稳定塘法等生物处理法存在或伴有污泥产生、反应启动慢、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氨氮污染的处理上被广泛应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主要应用于养殖环境的原位修复中,主要处理底泥的有机污染和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环境生物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环境生物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介绍了环境生物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环境生物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生物净化,生物修复,生物降解,反应器 环境生物技术(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是利用生物的生理活动,高效净化污染环境以及将污染物转化为资源的人工技术系统。作为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主要涉及生物技术、工程学、环境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不仅包含了生物技术所有的特点,还融合了环境污染防治以及其他工程技术, 其核心是微生物学过程[1]。它是近20年来产生的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新兴边缘学科,环境生物技术可以按技术难易划分为三类[2]第一类是指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主体,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污染控制与监测技术,包括构建降解杀虫剂、除草剂、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污染物的高效基因工程菌,创造抗污染型转基因植物等。第二类是以目前大量应用的经过改革与创新的生物处理技术,如生物流化床法、上流式厌氧甲烷发酵法和变形活性污泥法等等。第三类包括:生物稳定塘、人工湿地和污染控制资源化生态工程等自然净化系统。本文仅讨论后两种环境生物技术。 1.环境生物技术的特点 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生物技术用于污染治理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由现代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环境生物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才诞生于欧美地区[3]。环境生物技术是21世纪国际生物技术的一大热点领域,它将在环境治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环境生物技术产生、发展及演变与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随着细胞融合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分子生物技术等的发展,环境生物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生物与环境之间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生物体靠体内调节和变异来适应环境变化,同时通过自身来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生物技术拥有许多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如微生物对各类污染物均有较强、较快的适应性,并可将其作为代谢底物降解和转化,具有效果好、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物的最终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稳定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和甲烷等,通常可一步到位,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转移,因此它又是一种消除污染安全而彻底的手段。另外,生物处理技术的产物或副产品,大多可以较快生物降解的,并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有助于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减到最小程度。生物技术还易于进行大规模操作,一些生物曝气池、生物滤池的容积之大,也是其他工艺望尘莫及的。生物方法还可以就地利用天然水塘或土壤层作为污染物处理场所,这可大大降低处理费用。因此生物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将是势不可挡的。环境生物技术具有深远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对于寻求用低成本解决环境问题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极大潜

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建城[2009]23号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 环发[2006]115号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6]38号制革、毛皮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公告2006年第9号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 环发[2005]109号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4]59号湖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3]163号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3]10号柴油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3]7号摩托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2]26号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1]199号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1]118号印染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建成[2000]124号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建成[2000]120号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1999]273号草浆造纸工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1999]134号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国经贸资源[1999]l005号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要点 环境保护工程技术规范 HJ 47l—2009 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462—2009 工业锅炉及炉窑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HJ435—2008 钢铁工业除尘工程技术规范 HJ434—2008 水泥工业除尘工程技术规范 HJ348—2007 报废机动车拆解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HJ/T301—2007 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暂行) HJ/T181—2005 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区环境保护技术规范(试行) HJ/T179—2005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复习题

2016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原位生物修复 指在污染的原地点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进行生物修复。采用工程措施但不挖掘或抽取地下水等方法。 2、环境生物技术 直接或间接利用完整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以及同时生产有用物质的人工技术系统,称之为环境生物技术。 3、膜污染 膜污染是指在膜过滤过程中,水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现象。 4、稳定塘处理技术 稳定塘旧称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低、维护和维修简单、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无需污泥处理等优点。 5、植物促进 也称之为植物提取,植物根系将土壤中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从污染的土壤中转移到植物的地上部分。一般指那些能累积超过叶子干重%的Mn,或者%

的Co、Cu、Pb、 Ni、Zn,或者%的Cd的植物。目前世界上有 500多种这样的植物。 6、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是由人工优化模拟湿地系统而建造的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综合降解净化功能,且可认为监督控制的废水处理系统,是一种集物理,化学,生化反应于一体的废水处理技术;一般由人工基制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组成,是一个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综合生态系统。 7、土地处理技术 利用土壤-植物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污染物的综合净化功能对被污染的河水进行异位处理的技术。 8、矿化作用 指有机污染物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彻底分解为H2O、CO2和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如含氮化合物、含磷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含氯化合物等的过程。 9、生物强化 是指通过向传统的生物处理系统中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提高有效微生物的浓度,增强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能力,提高其降解速率,并改善原有生物处理体系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能。 10、生物冶金 生物冶金技术,又称生物浸出技术,通常指矿石的细菌氧化或生物氧化,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进行。这些微生物被称作适温细菌,大约有微米长、微米宽,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靠无机物生存,对生命无害。这些细菌靠黄铁矿、砷黄铁矿和其他金属硫化物如黄铜矿和铜铀云母为生。 12、颗粒污泥 颗粒污泥是指UASB工艺中起净化污水作用的污泥颗粒。好氧颗粒污泥

一张图搞清楚环境生物技术

一张图搞清楚环境生物技术 生物学,更确切地说是生物技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为我们的社会做出了贡献。其中微生物为新技术提供巨大的潜力,例如:提高贵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材料的提取能力,以及建立新的生化过程,更有效地管理来自工业、农业和城市的废水废物。 环境生物技术是指将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应用于水、大气、土壤等环境污染治理、污染预防、生物修复、环境监测等。 广义上讲:凡是涉及环境污染控制的一切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工程技术。 狭义上讲: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同时又能生产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 生物技术已是环境保护中应用最广的、最为重要的单项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环境监测和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看有哪些具体的环境生物技术和应用: 01污水的生物净化 我国的水污染十分严重,高浓度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是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难题。 污水中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该部分主要包含:①活性污泥法;②生物膜法;③厌氧生物处理法;④自然生物处理法。 举例看,比如微生物高效菌能够将氰化物(氰化钾、氰氢酸、氰化亚铜等)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利用专门分解硫化物的微生物可以从废水中回收硫磺;利用能够降解石油烃的超级菌以清除油对水质的污染等。 还可以将大量的微生物高效菌凝聚在泥粒上形成活性污泥,用来分解和吸附废水中的有毒物质,污水净化后沉积的污泥中存在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02固体废物的生物降解 固体废物的生物降解在众多的处理方法中(如堆肥、焚烧、热处理等),生物处理具有成本低、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易管理等优点。城市垃圾的“生物反应堆”理论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与传统的卫生填埋相反,允许适量的水分进入填埋场,增加湿度,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加速固体废物的降解和稳定。 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的代谢作用,将废物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其重要条件是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稳定的温度和水。实际工程中就是在填埋场中注人空气或氧气,使微生物处于好氧代谢状态。 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的厌氧或兼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处理废物,其主要降解产物是甲烷和二氧化碳等,一般需要保证温度、无氧或低溶解氧浓度。

污染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污染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摘要:最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修复技术在污染环境的治理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并在预防环境污染和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本文对生物修复应满足的生态条件做了详尽总结,分别是微生物、处理场地、水分、营养物质、氧气与电子受体、根圈作用和土壤物化因素,这些因素将决定生物修复的成败。本文还重点分析了影响微生物修复的关键因素,包括生物因素、营养因素、O2和电子受体、表面活性剂和共代谢物等。[4]关键词:生物修复;污染环境;生态条件、微生物 生物修复即利用微生物降解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消除污染者,减少其浓度的修复方法。大体上,可以将生物修复分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原位生物修复(就地生物修复)即污染土壤或水体不经过搬运或运输,而是通过投加微生物、营养盐、电子受体等方法进行原位生物降解。异位生物修复即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受污染物质搬离原地进行集中生物降解,通常对于污染严重的土壤与水体多采用该技术。与传统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具有可以原地进行、投资省、对周围环境的扰动小、对污染物的去除具有持久性、公众易于接受、可以与物理化学方法结合使用等优点。[2] 生物修复的目标及应满足的最佳生态条件[3] 生物修复的目标至少是将土壤及地下水或地表水环境中的污染物降低到环境安全标准值以下,作为一种生物处理技术,生物修复是否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从技术参数上大体可分以下几点: (1)微生物必须筛选获得具有活性的专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必须有能力在合理的速率下将污染物从起始的高浓度降解达到规定的标准浓度以下,并且在分解污染物的过程中不应产生毒性代谢物。 (2)处理场地处理场地中存在的化学污染物及其浓度不应显著抑制微生物或酶的降解活性和高积累植物的吸收作用,否则应加以稀释;处理的化学污染物必须是生物可利用的;在处理点或反;应器中的条件必须适合生物生长,为此首先有必要对处理场地本身及处理过程所需达到的生态条件进行了解和设置。 (3)水分大量资料表明,水分是调控微生物、植物和细胞游离酶活性的重要因子之一。因为它是营养物质和有机组分扩散进入生物活细胞的介质,也是代谢废物排出生物机体的介质。特别是,水分通过对土壤通透性能、可溶性物质的特性和数量、渗透压、土壤溶液pH 和土壤不饱和水力学传导率发生作用而对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生物修复产生重要影响。一些研究表明,25 %~85 %持水容量或- 10 kPa 或许是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最适水平。

生物修复对环境污染的作用

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作用 摘要:随着化肥、农药、洗涤剂等的普遍应用, 环境中的氮、磷含量增加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现代废水处理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本文综述了植物-微生物-土壤动物交互作用在生物联合修复、微生物对水产养殖环境修复作用、环境生物技术在污水除磷脱氮过程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字:环境生物技术;氮磷去除;污水;生物修复 Microbial bioremediation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bstract: Because of universal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 pesticide and detergents, the increasing conten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of wastewater which bring about rich nutrition in water has become a matter of interest to many people. The study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f wastewater has become a new problem. Plant-micro-organisms-the interaction of soil animals in the United biological repair, micro-organisms on the environment for aquaculture repair.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s of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i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f wastewater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 wastewater;biological repair 微生物是生物修复的一支主力军,它不仅能消除水体的油污,其他许多类型的污水也不在话下,并发展出了很多相关处理技术。例如,现在很多污水处理厂的核心部分实际就是一个生物修复反应器—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它们都是由许多微生物生长在一起形成的,只是前者呈泥状,后者呈膜状。这些微生物分解污物的能力非常强,黑乎乎的工业和生活废水经过它们的作用能大大得到净化。近年来对于令人头疼的湖泊蓝藻和日益频繁的近海赤潮,一些科学家也正尝试用生物修复的方法加以治理,即借助于蓝藻和赤潮生物的致病病毒使其染病死亡,这真是不折不扣的生物战。生物修复还能清除土壤的污染。土壤和水一样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但令人遗憾的是,今天它也成为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主要受害者之一。通过如污水灌溉、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等种种渠道,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土壤品质不断下降,一些污染物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的健康。正因如此,一些地方的农民甚至从不吃自己种的菜,尽管这是他们用汗水换来的。对于被农药、石油、苯等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可以像阿拉斯加原油泄漏事件中采取的方法一样,向土壤中加入合适的微生物营养物质,使居住在土壤中的那些能分解这些污染物的微生物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这些污染物的分解速度大大加快。为了提高效果,也可以向土壤中引入合适的外来微生物,这些外来微生物可以是科学家从自然界分离到的分解这些污染物能力特别强的菌株,还可以是采用基因工程修饰改良的菌株。利用天然存在的或特别培养的微生物在可调控环境条件下将有毒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物质的处理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环境污染物的毒性,减少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风险[1]。为此,生物修复属于生产后期的污染控制,简称产后控制,是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体现。

《环境生物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 程 编 号:2522310 课程中文名称:环境生物技术 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课 程 类 型:(专业限选课) 总 学 时:36+18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18 学 分:2 适 用 专 业:生物技术 先 修 课 程:普通生物学/2531000,生物化学/2501030,微生物学/2580030 开 课 单 位:生命科学学院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环境生物技术》是一门生物技术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环境生物技术的全貌、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初步了解污染物的类型与一般特征,掌握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了解污染土壤和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了解污染预防及环境生物检测基本技术;了解生物能源、生物源表面活性剂和生物农药的应用及生产工艺。达到拓展学生视野的目的,并为今后从事废物、废水生物处理、污染场地生物修复和生物活性环保产品开发等工作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背景。 三、课程教学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了解: 1. 了解污染物的类型及环境行为,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2. 了解污染与净化指标,污染物的在生物体内的转运与转化; 3. 了解微生物动力学; 4. 熟悉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 5. 了解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 6. 了解生物技术与资源开发; 7. 掌握基本的环境检测技术。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 (一)绪论 1. 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2. 全球环境问题 3. 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史 4. 环境生物技术的作用及市场状况 本章的重点:环境问题 本章的难点:环境的内涵 (一)环境中的微生物 1.了解大气中的微生物、水体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的分类; 2.掌握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3.了解微生物与碳、氮、磷、硫物质循环。 本章的重点是:环境微生物的分类。 本章的难点是:微生物与碳、氮、磷、硫物质循环。 (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了解污染物的类型; 2.掌握污染环境的类型;

2018-1-1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技术规定

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技术规定 (试行) 1依据和目的 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关于防范重点行业企业拆除活动污 染土壤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定。 2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定适用于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造纸、钢铁、制药、农药、印染等行业企业拆除生产设施设备、建(构)筑物和污染治理设施的土壤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其他行业企业拆除活动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可参照本技术规定执行。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不适用于本技术规定。 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的拆除活动,应同时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规定。 含石棉材料的设备、建(构)筑物等的拆除活动,应同时满足《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GBZ/T 193)要求。 含多氯联苯物质的设备拆除,应同时满足《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 13015)相关技术 要求。 涉及放射性物质的设备、建(构)筑物等的拆除活动,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放射性物质法规管理。 拆除活动中施工安全、消防、人员人身安全与环境健康风险等的管理,应同时满足《建筑拆除工程 安全技术规范》(JGJ 147)、《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相关要求。 3术语和定义 遗留设备:指需要拆除的各类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等。

遗留物料:指遗留在拆除现场的各类原辅材料、中间产品、产品及副产品等。 残留污染物:指遗留在拆除现场的各类固体废物、废水等。 有毒有害物质: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危险废物以及优先控制化学品等。 4管理流程 4.1 前期准备 拆除活动业主单位(以下简称业主单位)应在拆除活动施工前,组织识别和分析拆除活动可能污染土壤、水和大气的风险点,以及周边环境敏感点。 4.2制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方案 业主单位组织编制《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方案》(以下简称《污染防治方案》,编制大纲见附1)、《拆除活动环境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 《污染防治方案》应明确: 1.拆除活动全过程土壤污染防治的技术要求,重点防止拆除活动中的废水、固体废物以及遗留物料和残留污染物污染土壤。 2.针对周边环境特别是环境敏感点的保护,关于防止水、大气污染的要求。如防止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的要求,扬尘管理要求(包括现场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建(构)筑物拆除施工实行提前浇水闷透的湿法拆除、湿法运输作业)等。 3.统筹考虑落实《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2号),做好与后续污染地块场地调查、风险评估等工作的衔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