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经典几何题分类训练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经典几何题分类训练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经典几何题分类训练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经典几何题分类训练

八年级上册经典几何题分类训练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一、以等边三角形为基础

1.已知:如图1,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AN 交MC 于点E ,BM 交CN 于点F .

(1)求证:AN=BM ; (2)求证:△CEF 为等边三角形;

(3)将△ACM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O ,其他条件不变,在图2中补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判断第(1)、(2)两小题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要求证明).

2.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AB=6cm ,O 为AB 上的任意一点(与B 点不重合),OD ⊥BC 于D ;DE ⊥AC 于E ;EP ⊥AB 于P 。问:当OB 的长等于多少时,点P 与点O 重合?

E

P O A

二、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为基础

3.如图1图2图3,△AOB,△COD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o,

(1)在图1中,AC与BD相等吗,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2)若△COD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到达图2的位置,请问AC与BD还相等吗,还具有那种位置关系吗?为什么?

(3)若△COD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到达图3的位置,请问AC与BD还相等吗?还具有上问中的位置关系吗?为什么?

4.如图,两个全等的含30°、60°角的三角板ADE和三角板ABC放置在一起,∠DEA=∠ACB=90°,∠DAE=∠ABC=30°,E、A、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D,取BD中点M,连接ME、

MC,试判断△EM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G H

F E D

C

B

A 5.已知:在△ABC 中,∠AC

B 为锐角,点D 为射线B

C 上一动点,连接A

D ,以AD 为一边且在AD 的左侧作等腰直角△AD

E ,解答下列各题:如果AB=AC ,∠BAC=90°. (i )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与点B 不重合),如图甲,线段BD ,CE 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 (ii )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乙,i )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为什么?

6.如图:在△ABC 中,BE 、CF 分别是AC 、AB 两边上的高,在BE 上截取BD=AC ,在CF 的延长线上截取 CG=AB ,连结AD 、AG 。 求证:(1)AD=AG , (2)AD 与AG 的位置关系如何?

C

7.在Rt △ABC 中,AB=AC ,∠BAC=90°,O 为BC 的中点.写出点O 到△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的距离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1)若点M 、N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BM=AN ,试判断△OMN 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

、ABC S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8.如图,已知在△ABC 中,∠BAC 为直角,AB=AC ,D 为AC 上一点,CE ⊥BD 于E . (1)若BD 平分∠ABC ,求证: (i )CE=1

2

BD ;(ii ) BC =AB +AD ;

(2)若D 为AC 上一动点,∠AED 如何变化,若变化,求它的变化范围;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三、以角平分线为基础

9.如图所示,已知在△AEC 中,∠E=90°,AD 平分∠EAC,DF ⊥AC,垂足为F,DB=DC. 求证:BE=CF. E D

C B

10.如图,过线段AB 的两个端点作射线AM 、BN ,使AM ∥BN,按下列要求画图并回答: 画∠MAB 、∠NBA 的平分线交于E 。 (1)∠AEB 是什么角?

(2)过点E 作一直线交AM 于D ,交BN 于C ,观察线段DE 、CE ,你有何发现?

(3)无论DC 的两端点在AM 、BN 如何移动,只要DC 经过点E ,①AD+BC=AB ;②AD+BC=CD 谁成立?并说明理由。

四、利用面积一定解题 11、如图所示,已知D 是等腰△ABC 底边BC 上的一点,它到两腰AB 、AC 的距离分别为DE 、DF,CM ⊥AB,垂足为M,请你探索一下线段DE 、DF 、CM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给予证明.

E C

B

A

M

F

12.如图,在△ABC 中,∠A=90°,D 是AC 上的一点,BD=DC ,P 是BC 上的任一点,PE ⊥BD ,PF ⊥AC ,E 、F 为垂足.求证:PE+PF=AB .

五、综合变式,类比法是关键

13.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 CD ⊥,AB BC =,120ABC =∠,60MBN =∠,MBN

∠绕B 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D DC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 F ,.

当MBN ∠绕B 点旋转到AE CF =时(如图1),易证AE CF EF +=.

当MBN ∠绕B 点旋转到AE CF ≠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E CF ,,EF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14.如图1,点P 、Q 分别是边长为4cm 的等边?ABC 边AB 、BC 上的动点,点P 从顶点A ,点Q 从顶点B 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cm/s ,

(1)连接AQ 、CP 交于点M ,则在P 、Q 运动的过程中,∠CMQ 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2)何时?PBQ 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2,若点P 、Q 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 、BC 上运动,直线AQ 、CP 交点为M ,则∠CMQ 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图1) A B C D E F M N (图2) A B C

D E F

M N (图3) A

B C D E F M

N

B C 第14题图

B C A D

M 15.如图,在△ABC 和△DCB 中,AB = DC ,AC = DB ,AC 与DB 交于点M . 求证:△ABC ≌△DCB ;(2)过点C 作CN ∥BD ,过点B 作BN ∥AC ,CN 与BN 交于点N ,试判断线段BN 与CN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16.已知:如图E 在△ABC 的边AC 上,且∠AEB=∠ABC 。求证:∠

ABE=∠C ;

若∠BAE 的平分线AF 交BE 于F ,FD ∥BC 交AC 于D ,设AB=5,AC=8,求DC 的长。

17.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过AB 边上的点D 作DG BC ∥,交AC 于点G ,在GD 的延长线上取点E ,使DE DB ,连接AE CD ,. (1)求证:AGE DAC △≌△;

(2)过点E 作EF DC ∥,交BC 于点F ,请你连接AF ,并判断AEF △是怎样的三角形,试证明你的结论.

18.已知:△ABC 边BC 上的高AD 所在的直线与AC 上的高BE 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F

(1)如图①,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ABC=45°过点F 做FG ∥BC ,交直线AB 于点G ,试探究线段FG ,DC ,AD 三者之间满足怎样的 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②,若∠ABC=135°,其他的条件不变,试探究(1)中三条 线段之间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C G A E D B

F

B F

C

E D

19.如图,已知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CD 的中点,点F 在BC 上,且∠DAE=∠FAE. 求证:AF=AD+CF

20.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21.(1)如图,在△ABC 中,AB=CB ,∠ABC=90°,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边上,且BE=BD ,连结AE 、DE 、DC . ①求证:△ABE ≌△CBD ;

②若∠CAE=30°,求∠EDC 的度数. B

A C D F

2 1

E

22.(1)如图(1),已知:在△ABC 中,∠BAC =90°,AB =AC ,直线m 经过点A ,BD ⊥直线m , CE ⊥直线m ,垂足分别为点D 、E .证明:DE =BD +CE .

(2) 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 中,AB =AC ,D 、A 、E 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 =∠AEC =∠BAC =a ,其中a 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 =BD +CE 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 拓展与应用:如图(3),D 、E 是D 、A 、E 三点所在直线m 上的两动点(D 、A 、E 三点互不重合),点F 为∠BAC 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 和△ACF 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 、CE ,若∠BDA =∠AEC =∠BAC ,试判断△DEF 的形状.

23.【提出问题】

(1)如图1,在等边△ABC 中,点M 是BC 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B 、C ),连结AM ,以AM 为边作等边△AMN ,连结CN .求证:∠ABC=∠ACN . 【类比探究】

(2)如图2,在等边△ABC 中,点M 是BC 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C ),其它条件不变,(1)中结论∠ABC=∠ACN 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第22题

A B C E D m (图1) (图2) (图3) m A B C D

E

A

D

B

C

E

图2-1

截长补短法

人教八年级上册课本中,在全等三角形部分介绍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这一性质在许多问题里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截长补短法”又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种特殊方法,在无法进行直接证明的情形下,利用此种方法常可使思路豁然开朗.请看几例. 例1. 已知,如图1-1,在四边形ABCD 中,BC >AB ,AD =DC ,BD 平分∠ABC .

求证:∠BAD +∠BCD =180°.

分析:因为平角等于180°,因而应考虑把两个不在一起的通

过全等转化成为平角,图中缺少全等的三角形,因而解题的关键在于构造直角三角形,可通过“截长补短法”来实现.

证明:过点D 作DE 垂直BA 的延长线于点E ,作DF ⊥BC 于点F ,如图1-2 ∵BD 平分∠ABC ,∴DE =DF ,

在Rt △ADE 与Rt △CDF 中,

??

?==CD

AD DF

DE ∴Rt △ADE ≌Rt △CDF (HL ),∴∠DAE =∠DCF . 又∠BAD +∠DAE =180°,∴∠BAD +∠DCF =180°,

即∠BAD +∠BCD =180°

例2. 如图2-1,AD ∥BC ,点E 在线段AB 上,∠ADE =∠CDE ,∠DCE =∠ECB .

求证:CD =AD +BC .

分析:结论是CD =AD +BC ,可考虑用“截长补短法”中的“截长”,即在CD 上截取CF =CB ,只要再证DF =DA 即可,这就转化为证明两线段相等的问题,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证明:在CD 上截取CF =BC ,如图2-2 在△FCE 与△BCE 中,

A B

C

D

图1-1

F

E

D

C

B

A

图1-2

??

?

??=∠=∠=CE CE BCE FCE CB CF ∴△FCE ≌△BCE (SAS ),∴∠2=∠1.

又∵AD ∥BC ,∴∠ADC +∠BCD =180°,∴∠DCE +∠CDE =90°, ∴∠2+∠3=90°,∠1+∠4=90°,∴∠3=∠4. 在△FDE 与△ADE 中,

??

?

??∠=∠=∠=∠43DE

DE ADE FDE ∴△FDE ≌△ADE (ASA ),∴DF =DA , ∵CD =DF +CF ,∴CD =AD +BC .

例3. 已知,如图3-1,∠1=∠2,P 为BN 上一点,且PD ⊥BC 于点D ,AB +BC =2BD .

求证:∠BAP +∠BCP =180°.

分析:与例1相类似,证两个角的和是180°,可把它们移到一起,让它们是邻补角,即证明∠BCP =∠EAP ,因而此题适用“补短”进行全等三角形的构造.

证明:过点P 作PE 垂直BA 的延长线于点E ,如图3-2

∵∠1=∠2,且PD ⊥BC ,∴PE =PD , 在Rt △BPE 与Rt △BPD 中,

??

?==BP

BP PD

PE ∴Rt △BPE ≌Rt △BPD (HL ),∴BE =BD .

∵AB +BC =2BD ,∴AB +BD +DC =BD +BE ,∴AB +DC =BE 即DC =BE -AB =AE .

在Rt △APE 与Rt △CPD 中,

??

?

??=∠=∠=DC AE PDC PEA PD PE A

D

B C

E

F

1

234

图2-2

A

B

C

D

P

12

N

图3-1

P

12

N

A

B

C

D

E 图3-2

∴Rt △APE ≌Rt △CPD (SAS),∴∠PAE =∠PCD 又∵∠BAP +∠PAE =180°,∴∠BAP +∠BCP =180° 例4. 已知:如图4-1,在△ABC 中,∠C =2∠B ,∠1=∠2.

求证:AB =AC +CD .

分析:从结论分析,“截长”或“补短”都可实现问题的转化,即延长AC 至E 使CE =CD ,或在AB 上截取AF =AC .

证明:方法一(补短法)

延长AC 到E ,使DC =CE ,则∠CDE =∠CED ,如图4-2 ∴∠ACB =2∠E ,

∵∠ACB =2∠B ,∴∠B =∠E , 在△ABD 与△AED 中,

??

?

??=∠=∠∠=∠AD AD E B 21 ∴△ABD ≌△AED (AAS ),∴AB =AE . 又AE =AC+CE =AC +DC ,∴AB =AC +DC . 方法二(截长法)

在AB 上截取AF =AC ,如图4-3 在△AFD 与△ACD 中,

??

?

??=∠=∠=AD AD AC AF 21 ∴△AFD ≌△ACD (SAS ),∴DF =DC ,∠AFD =∠ACD . 又∵∠ACB =2∠B ,∴∠FDB =∠B ,∴FD =FB . ∵AB =AF +FB =AC +FD ,∴AB =AC +CD . D

C

B A 12

图4-1

E

D

C

B A

12

图4-2

F

D

C

B A 12

图4-3

立体几何大题求体积习题汇总

全国各地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立体几何 1.[·重庆卷20] 如图1-4所示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是以O 为中心的菱形,PO ⊥底面ABCD ,AB =2,∠BAD =π 3 , M 为BC 上一点,且BM =1 2 . (1)证明:BC ⊥平面POM ;(2)若MP ⊥AP ,求四棱锥P -ABMO 图1-4 2.[·北京卷17] 如图1-5,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B ⊥BC ,AA 1=AC =2,BC =1,E ,F 分别是A 1C 1,BC 的中点. (1)求证:平面ABE ⊥平面B 1BCC 1;(2)求证:C 1F ∥平面ABE ;(3)求三棱锥E - ABC 3.[·福建卷19] 如图1-6所示,三棱锥A - BCD 中,AB ⊥平面BCD ,CD ⊥BD . (1)求证:CD ⊥平面ABD ;(2)若AB =BD =CD =1,M 为AD 中点,求三棱锥A - MBC 的体积.

4.[·新课标全国卷Ⅱ18] 如图1-3,四棱锥P -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 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 (1)证明:PB∥平面AEC;(2)设AP=1,AD=3,三棱锥P -ABD的体积V= 3 4,求A到平面PBC的距离. 5.[·广东卷18] 如图1-2所示,四边形ABCD为矩形,PD⊥平面ABCD,AB=1,BC=PC=2,作如图1-3折叠:折痕EF∥DC,其中点E,F分别在线段PD,PC上,沿EF折叠后点P叠在线段AD上的点记为M,并且MF⊥CF. (1)证明:CF⊥平面MDF;(2)求三棱锥M -CDE的体积. 图1-2图1-3 6.[·辽宁卷19] 如图1-4所示,△ABC和△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AB=BC=BD=2,∠ABC=∠DBC=120°,E,F,G分别为AC,DC,AD的中点. (1)求证:EF⊥平面BCG;(2)求三棱锥D -BCG的体积.

立体几何题型的解题技巧适合总结提高用

第六讲 立体几何新题型的解题技巧 考点1 点到平面的距离 例1(2007年福建卷理)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都为2,D 为1CC 中点. (Ⅰ)求证:1AB ⊥平面1A BD ; (Ⅱ)求二面角1A A D B --的大小; (Ⅲ)求点C 到平面1A BD 的距离. 例2.( 2006年湖南卷)如图,已知两个正四棱锥P -ABCD 与Q -ABCD 的高分别为1和2,AB =4. (Ⅰ)证明PQ ⊥平面ABCD ; (Ⅱ)求异面直线AQ 与PB 所成的角; (Ⅲ)求点P 到平面QAD 的距离. 考点2 异面直线的距离 例3已知三棱锥ABC S -,底面是边长为24的正三角形,棱SC 的长为2,且垂直于底面.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求CD 与SE 间的距离. 考点3 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例4.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AC 中,G 是1AA 的中点,求BD 到平面11D GB 的距离. 考点4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例5(2007年北京卷文) 如图,在Rt AOB △中,π6OAB ∠=,斜边4AB =.Rt AOC △可以通过Rt AOB △以直线AO 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B AO C --的直二面角.D 是AB 的中点. (I )求证:平面COD ⊥平面AOB ; (II )求异面直线AO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 例6.(2006年广东卷)如图所示,AF 、DE 分别是⊙O 、⊙O 1的直径.AD 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AD =8,BC 是⊙O 的直径,AB =AC =6,OE //AD . (Ⅰ)求二面角B —AD —F 的大小; (Ⅱ)求直线BD 与EF 所成的角. 考点5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例7.(2007年全国卷Ⅰ理) B A C D O G H 1 A 1 C 1D 1 B 1O Q B C P A D O M A B C D 1 A 1 C 1 B O C A D B E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技巧及练习题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技巧及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堆砌而成的几何体,那么其三种视图中面积最小的是() A.主视图B.俯视图C.左视图D.一样大 【答案】C 【解析】 如图,该几何体主视图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 左视图是由3个小正方形组成, 俯视图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 故三种视图面积最小的是左视图, 故选C. 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点C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且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ABC的周长最小时,点C的坐标是 A.(0,0)B.(0,1)C.(0,2)D.(0,3) 【答案】D 【解析】 【详解】 解:作B点关于y轴对称点B′点,连接AB′,交y轴于点C′, 此时△ABC的周长最小,

∵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 ∴B ′点坐标为:(-3,0),则OB′=3 过点A 作AE 垂直x 轴,则AE=4,OE=1 则B′E=4,即B′E=AE ,∴∠EB ′A=∠B ′AE , ∵C ′O ∥AE , ∴∠B ′C ′O=∠B ′AE , ∴∠B ′C ′O=∠EB ′A ∴B ′O=C ′O=3, ∴点C ′的坐标是(0,3),此时△ABC 的周长最小. 故选D . 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2,3BE AE BE ==,P 是AC 上一动点,则PB PE +的最小值是( )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连接DE ,交AC 于P ,连接BP ,则此时PB+PE 的值最小,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DE ,交AC 于P ,连接BP ,则此时PB PE +的值最小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B D ∴、关于A C 对称 PB PD =∴

最新高中立体几何题型分类训练(附详细答案)(1)

立体几何题型分类解答 第一节空间简单几何体的结构与三视图、直观图 及其表面积和体积 一、选择题 1.(2009年绵阳月考)下列三视图所对应的直观图是( ) 2.(2010年惠州调研)下列几何体(如下列图)各自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3.如下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甲、乙、丙对应的标号正确的是( ) ①长方体②圆锥③三棱锥④圆柱 A.④③②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③②④ 4.(2009年常德模拟)用单位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下图所示,则它的体积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 ) A.9与13 B.7与10 C.10与16 D.10与15 5.(2009年山东卷)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2π+2 3 B .4π+2 3 C .2π+233 D .4π+23 3 二、填空题 6.在下列图的几何体中,有________个是柱体. 7.(2009年全国卷)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AB =AC =AA 1=2,∠BAC=120°,则此球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__. 8.一个长方体共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为2、3、6,这个长方体对角线的长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9.如右图所示,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3,AA 1=4,M 为AA 1的中点,P 是BC 上一点,且由P 沿棱柱侧面经过棱CC 1到M 的最短路线长为29,设这条最短路线与CC 1的交点为N.求: (1)该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对角线长; (2)PC 和NC 的长. 10.一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右图,则这个几何体是哪一种几何体?选择适当的角度,画出它水平放置时的直观图与三视图.并计算该几何体的体积. 参考答案 1.C 2.解析:正方体的三视图都相同,而三棱台的三视图各不相同,正确答案为D.

立体几何题型归类总结

立体几何题型归类总结(总8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立体几何专题复习 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① ???????? →???????→?? ??? 底面是正多形 棱垂直于底面斜棱柱棱柱正棱柱直棱柱其他棱柱 底面为正方形 2. 棱锥 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正棱锥——如果有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3.球 球的性质: ①球心与截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 ★② r =d 、 球的半径为R 、截面的半径为r ) ★球与多面体的组合体:球与正四面体,球与长方体,球与正方体等的内接与外切.

注:球的有关问题转化为圆的问题解决. 球面积、体积公式:2 3 44,3 S R V R ππ== 球球(其中R 为球的半径)

俯视图 二、【典型例题】 考点一:三视图 1.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 第1题 2.若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 第2题 第3题 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3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 4.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图4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 . 第4题 第5题 2 2 侧(左)视图 2 2 2 正(主)视 3 俯视图 1 1 2 a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两点,EG平分∠AEF,如果∠ 1=32°,那么∠2的度数是() A.64°B.68°C.58°D.60° 【答案】A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1=∠AEG,再进一步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可得∠AEF的度数,最后再利用平行线性质进一步求解即可. 【详解】 ∵AB∥CD, ∴∠1=∠AEG. ∵EG平分∠AEF, ∴∠AEF=2∠AEG, ∴∠AEF=2∠1=64°, ∵AB∥CD, ∴∠2=64°.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2.∠1与∠2互余,∠1与∠3互补,若∠3=125°,则∠2=() A.35°B.45°C.55°D.65°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1+∠3=180°,∠3=125°,则∠1=55°,∵∠1+∠2=90°,则∠2=35°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余角、补角的计算.

3.将一副三角板如下图放置,使点A 落在DE 上,若BC DE P ,则AFC ∠的度数为( ) A .90° B .75° C .105° D .1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0E BCE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AFC ∠的度数. 【详解】 ∵//BC DE ∴30E BCE ==?∠∠ ∴453075AFC B BCE =+=?+?=?∠∠∠ 故答案为: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在等腰ABC ?中,AB AC =,D 、E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点P 是线段AD 上的一个动点,当PCE ?的周长最小时,P 点的位置在ABC ?的( ) A .重心 B .内心 C .外心 D .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连接BP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即可. 【详解】 连接BP 、BE ,

高考中常见的立体几何题型和解题方法

高考中常见的立体几何题型和解题方法 黔江中学高三数学教师:付 超 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2——3道(选择、填空题1——2道, 解答题1道), 共计总分18——23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 选择填空题考核立几中的 逻辑推理型问题, 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几中的计算型问题, 当然, 二者均应以正 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 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方向发展.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 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 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求是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 一、知识整合 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 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 距离等)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首先应从解决“平行 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基本问题,熟悉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掌握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 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逻辑思维能 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 (1)根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证明两平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 3.两个平面平行的主要性质: ⑴由定义知:“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 ⑵由定义推得:“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 面。 ⑶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 那 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⑷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⑸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⑹经过平面外一点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平行。 以上性质⑵、⑷、⑸、⑹在课文中虽未直接列为“性质定理”,但在解题过 程中均可直接作为性质定理引用。 4.空间角和距离是空间图形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空间角主要研究射影以 及与射影有关的定理、空间两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以及二面角 和二面角的平面角等.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去解 决. 空间角,是对由点、直线、平面所组成的空间图形中各种元素间的位置关系 进行定量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由它们的定义,可得其取值范围,如两异面直线 所成的角θ∈(0,2π],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0,2π?????? ,二面角的大小,可用它们的平面角来度量,其平面角θ∈[0,π].对于空间角的计算,总是通过一定 的手段将其转化为一个平面内的角,并把 它置于一个平面图形,而且是一个三

函数背景下几何图形的分类讨论

《函数背景下几何图形的分类讨论》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专题的复习,再次体会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周密性,提高解题正确性与完整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加深对分类讨论数学思想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和周密性。增 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和直观演示法。 三、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和分类的标准。 教学难点: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和分类的标准。及相应的图形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 1、一张矩形纸片有四个角,剪掉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 2、如图,线段OA 的一个端点O 在直线a 上,以OA 为一边画等腰三角形,并且使另一个顶点在直 线a 上,这样的等腰三角形能画多少个? (二)探究活动1 问题回顾: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P m n ,定义一种变换:作点(),P m n 关于y 轴对称的点'P ,再将'P 向左平移()0k k >个单位得到点'k P ,'k P 叫做对点(),P m n 的k 阶“?”变换. (1)求()3,2P 的3阶“?”变换后3'P 的坐标; (2)若直线3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A 的2阶“?”变换后得到点C ,求过 ,,A B C 三点的抛物线M 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M 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D ,若在抛物线M 对称轴上存在一点E , 使得以,,E D B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点E 的坐标. 变式思考:1、连接AB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以A 、B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求出点P 坐标。 2、抛物线的顶点为M ,过M 作y 轴的垂线PF ,垂足为F ,点P 为坐标系中的一点,若以M 、O 、 F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P 的坐标。

立体几何几种常见题型

立体几何几种常见题型 一、求体积,距离型 1.(2013年高考陕西卷(文))如图, 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 O 为底面 中心, A 1O ⊥平面ABCD , 1AB AA == 1 A (Ⅰ) 证明: A 1BD // 平面CD 1B 1; (Ⅱ) 求三棱柱ABD -A 1B 1D 1的体积. 1 2.(2013 年高考福建卷(文)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PD ABCD ⊥面,//AB DC ,AB AD ⊥,5BC =,3DC =,4AD =, 60PAD ∠=. (1)当正视图方向与向量AD 的方向相同时,画出四棱锥P ABCD -的正视图.(要求标出尺寸,并画出演算过程); (2)若M 为PA 的中点,求证 ://DM PBC 面; (3)求三棱锥 D PBC -的体积. D PBC V -=

3.(2013年高考湖南(文))如图2.在直菱柱ABC-A 1B 1C 1中,∠B AC=90°,AB=AC=错误!未找 到引用源。,AA 1=3,D 是BC 的中点,点E 在菱BB 1上运动. (I) 证明:AD⊥C 1E; (II) 当异面直线AC,C 1E 所成的角为60°时,求三菱子C 1-A 2B 1E 的体积. 3 2 4.(2013 年高考课标Ⅰ卷(文))如图,三棱柱 111 ABC A B C -中,CA CB =,1AB AA =,160BAA ∠=. (Ⅰ)证明:1 AB AC ⊥; (Ⅱ)若2AB CB == ,1AC =求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3 C 1 B 1 A A 1 B C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训练及答案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训练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ABC=30°),并且顶点A,C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38°,则∠2的度数是() A.20°B.22°C.28°D.38°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过C作CD∥直线m,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2的度数. 【详解】 解:过C作CD∥直线m, ∵∠ABC=30°,∠BAC=90°, ∴∠ACB=60°, ∵直线m∥n, ∴CD∥直线m∥直线n, ∴∠1=∠ACD,∠2=∠BCD, ∵∠1=38°, ∴∠ACD=38°, ∴∠2=∠BCD=60°﹣38°=2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计算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某包装盒如下图所示,则在下列四种款式的纸片中,可以是该包装盒的展开图的是()

A.B. C.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将展开图折叠还原成包装盒,即可判断正确选项. 【详解】 解:A、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相同,故本选项正确; B、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不同,故本选项错误; C、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不同,故本选项错误;

D、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不同,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含图案的正方体的展开图,学生要经历一定的实验操作过程,当然学生也可以将操作活动转化为思维活动,在头脑中模拟(想象)折纸、翻转活动,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空间观念. 3.如图,将矩形纸片沿EF折叠,点C在落线段AB上,∠AEC=32°,则∠BFD等于() A.28°B.32°C.34°D.36°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折叠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结合余角的性质推导出结果即可. 【详解】

(完整版)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题型归纳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 如图,在四棱锥V-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面VAD是正三角形,平面VADL底面ABC (1)证明AB丄平面VAD (2)求面VAD与面VDB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2,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侧棱PA丄底面ABCD AB骑, BC=1 , PA=2, E为PD的中点. (1)求直线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 (2)在侧面PAB内找一点N使NE!平面PAC并求出N点到AB和AP的距 离.(易错点,建系后,关于N点的坐标的设法,也是自己的弱项)

3. 如图,在长方体 ABCD-ABCD 中,AD=AA=1, AB=2,点E 在棱 AB 上移动. 证明:DE 丄AD; 当E 为AB 的中点时,求点 A 到面ECD 的距离; 7T AE 等于何值时,二面角 D — EC- D 的大小为-(易错点:在找平面DEC 的法向量的时候,本 来法向量就己经存在了 ,就不必要再去找,但是我认为去找应该没有错吧 ,但法向量找出来了 , 和 那个己经存在的法向量有很大的差别 ,而且,计算结果很得杂,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4. 如图,直四棱柱 ABCD — A I B I C I D I 中,底面ABCD 是等腰梯形,AB // CD , AB = 2DC =2, E 为BD i 的中点,F 为AB 的中点,/ DAB = 60° (1)求证:EF //平面 ADD 1A 1; ⑵若BB 1 ~2-,求A 1F 与平面DEF 所成角的正弦值. N : 5 题到 11 题都是运用基底思想解题 5. 空间四边形 ABCD 中, AB=BC=CD AB 丄BC, BC 丄CD , AB 与CD 成60度角,求AD 与BC 所 成角的大小。 (1) (2) (3) A B

第四讲-立体几何题型归类总结

第四讲 立体几何题型归类总结 一、考点分析 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①???????? →???????→?? ??? 底面是正多形 棱垂直于底面斜棱柱棱柱正棱柱直棱柱其他棱柱★ 底面为矩形 底面为正方形 2. 棱锥 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正棱锥——如果有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3.球 球的性质: ①球心与截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 ★②r =d 、球的半 径为R 、截面的半径为r ) ★球与多面体的组合体:球与正四面体,球与长方体,球与正方体等的内接与外切. 注:球的有关问题转化为圆的问题解决. 球面积、体积公式:234 4,3 S R V R ππ==球 球(其中R 为球的半径)

1.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0,90θ∈ ??: 解题步骤:一找(作):利用平移法找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可固定一条直线平移 另一条与其相交;(2)可将两条一面直线同时平移至某一特殊位置。常用中位线平移法 二证:证明所找(作)的角就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常需要证明线线平行; 三计算:通过解三角形,求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0,90θ∈ ??:关键找“两足” :垂足与斜足 解题步骤:一找:找(作)出斜线与其在平面内的射影的夹角(注意三垂线定理的应用); 二证:证明所找(作)的角就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常需证明线面垂直);三计算:常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线面角。 3求二面角的平面角[]0,θπ∈ 解题步骤:一找:根据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找(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二证: 证明所找(作)的平面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常用定义法,三垂线法,垂面法); 三计算:通过解三角形,求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几何中的分类讨论学案

几何图形中的分类讨论 教学目标:1、了解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重要性 2、明确分类的一般步骤 3、会应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重点:应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 难点:变式2 一、课前热身: 将金西大道看成是直线l ,岔路口为l 上一点B ,水上乐园为点A , 在直线l 上确定一点P ,使△ABP 为等腰三角形。 例、已知:点A (-1,0),B(0,3),作直线 x =1,在直线 x =1上 找一点P,使△ABP 为等腰三角形,并求出P 点坐标。 二、学以致用 变式1 在直线 x =1上是否存在点Q ,使△ABQ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Q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l A

三、挑战提高 变式2 若抛物线 y= - x 2+2x+3 经过A ,B 两点,交 x 轴于点C ,点E 为抛物线上一点,F 是 x 轴 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以A 、B 、E 、F 为顶点的直角梯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E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x x x

课后作业: 1、如图,抛物线y=-x2+2x+3于x轴交与A,C两点,直线AE交抛物线于点E(2,3),G为抛物线上一点,F 为x轴上一个动点,以A,E,G,F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是否存在,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G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2、已知在矩形ABCD中,AB=4,BC=25 2 ,O为BC上一点,BO= 7 2 ,如图所示,以BC所在直线为 x轴,O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M为线段OC上的一点. (1)若点M的坐标为(1,0),如图①,以OM为一边作等腰△OMP,使点P在矩形ABCD的一边上,则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有几个?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 (2)若将(1)中的点M的坐标改为(4,0),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②,那么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有几个?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 (3)若将(1)中的点M的坐标改为(5,0),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③,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有几个.(不必求出点P的坐标)

文科立体几何考试大题题型分类

高考文科数学立体几何大题题型 基本平行、垂直证明 1. ( 2013年高考北京卷(文))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 AB _ AD , CD =2AB ,平面 PAD _ 底面 ABCD , F 分别是CD 和PC 的中点,求证: (1) PA_ 底面 ABCD ;(2) BE//平面 PAD ;(3)平面 BEF _ 平面 PA_ AD PCD ABCD 且PA 垂直于这个平面的交线 AD 所以PA 垂直底面ABCD. (II)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III) 所以 所以 所以 因为AB// CD,CD=2AB,E 为CD 的中点 AB// DE,且 AB=DE ABED 为平行四边形, BE// AD,又因为BE 二平面PAD,AD 二平面PAD BE//平面 PAD. 因为AB 丄AD,而且ABED 为平行四边形 BE! CD,ADL CD,由(I)知 PA 丄底面 ABCD, PAL CD,所以CDL 平面PAD CDL PD,因为E 和F 分别是 CD 和PC 的中点 CDL 平面 BEF,所以平面 BEF 丄平面 PCD. 卷(文))女口图,四 ABCD 2

中,AB _ AC, AB _ PA, AB// CD, AB =2CD , E.F.G.M , N 分别为PB, AB.BC.PD.PC 的中点

(I )求证:CE //平面PAD . ( n )求证:平面EFG _平面EMN K 【答 案】

体积 3. (2013年高考安徽(文))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 形,BAD =60 .已知PB =PD =2,PA =.2的菱

《几何图形初步》练习题

《几何图形初步》练习题

《几何图形初步》复习学案 知识点一: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思考什么叫互为余角,什么叫互为补角) 1.★若∠α=79°25′,则∠α的补角是() A. 100°35′B. 11°35′C. 100°75′D. 101°45′ 2 ★已知∠α与∠β互余,若∠α=43°26′,则∠β的度数是() A. 56°34′B. 47°34′C. 136°34′D. 46°34′ 3 ★已知α=25°53′,则α的余角和补角各是 4★★已知∠1=30°21’,则∠1的余角的补角的度数是() 知识点二从正面、上面、左面看立体图形 1★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看到的立体图的形状 2★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圆锥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从正面、上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左面看得到的是圆 B.从正面、左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上面看得到的是圆 C.从正面、左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上面看得到的是圆和圆心 D.从正面、上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左面看得到的是圆和圆心 3★★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从正面、上面、左面看都是圆的几何体是() A 圆锥B圆柱C球D 正方体 4★★一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如右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A 圆锥B圆柱C球D正方体

5★★观察下列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看都是长方形的是() 6★★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四棱锥,得到的3个图形是() ABC 7★★★如下图,是一个几何体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棱锥B.这个几何体有4个面 C.这个几何体有5个顶点D.这个几何体有8条棱 8★★★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 形体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该几何体的图形是() 知识点三:度分换算 1度分 38.2°= 度分 22.55°=°′ 18.65°=°′ 2分度 79°24′=°29°48′=° 把56°36′换算成度的结果是 把37°54′换算成度的结果是 知识点四对直线、射线、线段三个概念的理解 1 ★图中有条直线,条射线,条线段

立体几何题型归纳

立体几何题型归纳 题型一线面平行的证明 例 1 如图,高为 1 的等腰梯形 ABCD 中,AM =CD =1 AB =1.现将△AMD 沿 MD 折起,使平面 AMD ⊥ 3 平面 MBCD ,连接 AB ,AC . 试判断:在 AB 边上是否存在点 P ,使 AD ∥平面 MPC ?并说明理由 【答案】当 AP =1 AB 时,有 AD ∥平面 MPC . 3 理由如下: 连接 BD 交 MC 于点 N ,连接 NP . 在梯形 MBCD 中,DC ∥MB ,DN =DC =1 , NB MB 2 在△ADB 中,AP =1 ,∴AD ∥PN . PB 2 ∵AD ?平面 MPC ,PN ?平面 MPC , ∴AD ∥平面 MPC . 【解析】线面平行,可以线线平行或者面面平行推出。此类题的难点就是如何构造辅助线。构造完辅助线, 证明过程只须注意规范的符号语言描述即可。本题用到的是线线平行推出面面平行。 【易错点】不能正确地分析 DN 与 BN 的比例关系,导致结果错误。 【思维点拨】此类题有两大类方法: 1. 构造线线平行,然后推出线面平行。 此类方法的辅助线的构造须要学生理解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与线面平行的性质之间的矛盾转化关系。在 此,我们需要借助倒推法进行分析。首先,此类型题目大部分为证明题,结论必定是正确的,我们以此 为前提可以得到线面平行。再次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可知,过已知直线的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必定平行 于该直线,而交线就是我们要找的线,从而做出辅助线。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可以看出线线平行推线面 平行的本质就是过已知直线做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相交即可。如本题中即是过 AD 做了一个平面 ADB 与平面 MPC 相交于线 PN 。最后我们只须严格使用正确的符号语言将证明过程反向写一遍即可。即先证AD 平行于 PN ,最后得到结论。构造交线的方法我们可总结为如下三个图形。

立体几何常见题型归纳

立体几何常见题型归纳 考点1 概念辨析 例1、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说法: ①,//m n m n αα⊥?⊥;②//,//,m m αββγαγ⊥?⊥;③//,////m n m n αα? ④,//αγβγαβ⊥⊥?,说法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 例2、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 (A )若,,m m n α⊥⊥则n α∥ (B )若m αα∥,n ∥,则m ∥n (C )若,m n αα?∥,则m ∥n (D )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 ∥n 辨析: (1)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射影一定是相交的两条直线.( ) (2)在平面内射影是直线的图形一定是直线. ( ) (3)直线a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平行,则a ∥α.( ) (4)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平行于这个平面. ( ) (5)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 ) (6)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 ) (7)直线a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相交,则a 与平面α相交. ( ) (8)直线l 与平面α、β所成角相等,则α∥β.( ) (9)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 ) (10)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 ) (11)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 ) (12)若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则α内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a 平行. ( ) (13)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 ( )(14)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棱柱一定是正棱柱. ( ) 考点2 三视图 例1、下图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则其全面积为__________ 例2、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主)视图、侧(左)视图都是面积为32 ,且一个内角为60°的菱形,俯视图为正方形,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 例3、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 ),那么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_ 22 2 2 1 1 正视 左视 俯视(例3图)

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之立体几何

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之立体几何 一、选择题 1.(北京卷文)(6)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此四棱锥的侧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2.(北京卷理)(5)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此四棱锥的侧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3.(浙江)(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 3)是 A .2 B .4 C .6 D .8 4.(全国卷一文)(5)已知圆柱的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1O ,2O ,过直线12O O 的平面截该圆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A .122π B .12π C .82π D .10π 5.(全国卷一文)(9)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右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 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 ,圆柱表面上的点N 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 ,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 到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 .217 B .25 C .3 D .2 6.(全国卷一文)(10)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2AB BC ==,1AC 与平面11BB C C 所成的角为30?,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 A .8 B .62 C .82 D .83 7.(全国卷一理)(7)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 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 ,圆柱表面上的点N 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 ,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 到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 .172 B .52 C .3 D .2 8.(全国卷一理)(12)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相等,则α截此正方 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A . 33 B .23 C .324 D .3 9.(全国卷二文)(9)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E 为棱1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CD 所成角

全国卷历年高考立体几何真题归类分析(含答案)

全国卷历年高考立体几何真题归类分析(含答案) 类型一:直建系——条件中已经有线面垂直条件,该直线可以作为z轴或与z轴平行,底面垂直关系直接给出或容易得出(如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这类题入手比较容易,第(Ⅰ)小问的证明就可以用向量法,第(Ⅱ)小问往往有未知量,如平行坐标轴的某边长未知,或线上动点等问题,以增加难度。该类问题的突破点是通过条件建立方程求解,对于向上动点问题这主意共线向量的应用。 1.(2014年全国Ⅱ卷)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E为PD 的中点. (Ⅰ)证明:PB∥平面AEC; (Ⅱ)设二面角D-AE-C为60°,AP=1,AD=3,求三棱锥E-ACD的体积. 2.(2015年全国Ⅰ卷)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ABC=120°,E,F是平面ABCD同一侧的两点,BE⊥平面ABCD,DF⊥平面ABCD,BE=2DF,AE⊥EC. (Ⅰ)证明:平面AEC⊥平面AFC;(Ⅱ)求直线AE与直线CF所成角的余弦值. 3.(2015年全国Ⅱ卷)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6,BC=10,AA1=8,点E,F分别在A1B1,D1C1上,A1E=D1F=4,过点E,F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 (Ⅰ)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出画法和理由);(Ⅱ)求直线AF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

4.(2016年全国Ⅲ卷)如图,四棱锥P ABC -中,PA ⊥底面面ABCD ,AD ∥BC , 3AB AD AC ===,4PA BC ==,M 为线段AD 上一点,2AM MD =,N 为PC 的中点. (I )证明MN 平面PAB ;(II )求直线AN 与平面PMN 所成角的正弦值. 5.(2017全国Ⅱ卷)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 ABCD ,1 2 AB BC AD == ,o 90BAD ABC ∠=∠=, E 是PD 的中点. (1)求证:直线//CE 平面PAB ; (2)点M 在棱PC 上,且直线BM 与底面ABCD 所成的锐角为45,求二面角M AB D --的余弦值. E M D C B A P 类型二:证建系(1)——条件中已经有线面垂直条件,该直线可以作为z 轴或与z 轴平行,但底面垂直关系需要证明才可以建系(如勾股定理逆定理等证明平面线线垂直定理)。这类题,第(Ⅰ)小问的证明用几何法证明,其证明过程中的结论通常是第(Ⅱ)问证明的条件。第(Ⅱ)小问开始需要证明底面上两条直线垂直,然后才能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6.(2011年全国卷)如图,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 ,PD ⊥底面ABCD . (Ⅰ)证明:P A ⊥BD ; (Ⅱ)若PD =AD ,求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

人教版数学中考复习训练专题六 几何图形中的分类讨论 附答案

专题六 几何图形中的分类讨论 类型一 点位置不确定 典例精析 例 如图,在等边△ABC 中,AB =4,点M 为边BC 的中点,点N 为边AB 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A ,B 重合),若点B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点B ′恰好落在等边△ABC 的边上,则BN 的长为________. 例题图 针对演练 1. (2020宁波)如图,⊙O 的半径OA =2,B 是⊙O 上的动点(不与点A 重合),过点B 作⊙O 的切线BC ,BC =OA ,连接OC ,AC ,当△OAC 是直角三角形时,其斜边长为________. 第1题图 2. 已知直线m 与半径为10 cm 的⊙O 相切于点P ,AB 是⊙O 的一条弦,且P A ︵=PB ︵ ,若AB =12 cm ,则直线m 与弦AB 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3. (2020绍兴)如图,已知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m 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D ,连接B D.若BD 的长为23,则m 的值为______.

第3题图 4. (2020云南省卷)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E是矩形ABCD的边上的点,且EA=EC,若AB=6,AC=210,则DE的长是________. 5. (2020龙东地区)在矩形ABCD中,AB=1,BC=a,点E在边BC上,且BE=3 5a,连接AE,将△ABE 沿AE折叠.若点B的对应点B′落在矩形ABCD的边上.则折痕的长为________. 6.如图,AB⊥BD,CD⊥BD,AB=6,CD=4,BD=14.点P在BD上移动,当以P,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P相似时,则PB的长为________. 第6题图 7.等腰△ABC的底边BC=16,腰长AB=10,一动点P在底边上从点B开始向点C以每秒0.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当P A与△ABC的腰垂直时,点P的运动时间为________秒. 8.在矩形ABCD中,AB=6,BC=12,点E在边BC上,且BE=2CE,将矩形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点C,D的对应点分别为点C′,D′,折痕与边AD交于点F,当点B、C′、D′恰好在同一直线上时,AF的长为________.

2018高考立体几何复习题型归纳

题型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旋转体、斜二测法 了解柱、锥、台、球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物体的结构。能画出简单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能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几何体的不同表示形式。会画某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 例1.将正三棱柱截去三个角(如图1所示A B C ,,分别是GHI △三边的中点)得到几何体如图2,则该几何体按图2所示方向的侧视图(或称左视图)为( ) 例 2.由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堆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中正方体木块的个数是 . 正视图 左视图 例3.已知一个正四面体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其中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该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 )A .6πB .54πC .12πD .48π 例4: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 表面积为( ) A .π12 B .π16 C .π32 D .π8 例5:四棱锥P ABCD -的顶点P 在底面ABCD 中的投影恰好是A , 其三视图如图,则四棱锥P ABCD -的表面积为( ) E F D I A H G B C E F D A B C 侧视 图1 图2 B E A . B E B . B E C . B E D . 俯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主视图 a a a D C B A

A. 23a B.2 2a C.22 23a a + D. 2222a a + 例6: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为V ,P 、Q 分别为AA 1、CC 1上的点,且满足AP=C 1Q ,则四棱锥B —APQC 的体积是___________ 例7:如图,斜三棱柱ABC —111C B A 中,底面是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侧棱长为 b ,侧棱AA ’与底面相邻两边AB 、AC 都成450 角,求此三棱柱的侧面积和体积. 例8: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的数据(单位:cm ),可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_ 真题: 【2017年北京卷第6题】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 (A )60 (B )30 (C )20 (D )10 【2017年山东卷第13题】由一个长方体和两个 1 4 圆柱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2 2 主视图 2 2 侧视图 2 1 1 俯视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