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韩国流行文化软实力对提升中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启示

韩国流行文化软实力对提升中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启示

韩国流行文化软实力对提升中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启示
韩国流行文化软实力对提升中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启示

韩国流行文化软实力对提升中国文化整体实力的启示摘要:当代流行文化的出现和蓬勃发展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作为国家软实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流行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自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实施以来,韩国流行文化的迅猛发展已然成为发展国家经济和构建国家良好形象、提升本国软实力的新动力。然而,相比之下,中国流行文化的发展现状却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依靠官方途径开展文化外交活动的文化输出方式并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在国家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国家软实力建设却未能尽如人意。中国与韩国同属儒家文化圈,文化背景极其相似,因此,对韩国流行文化软实力化的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对中国转变文化输出方式,打造中国的流行文化品牌,以及构建

良好国家形象有着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软实力;流行文化;中国流行文化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流行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已经逐渐显现,流行文化的商品化已经使流行文化不仅成为市场生命力的主要源泉,而且也正在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政治和文化力量。流行文化与当代商业和媒体的高度结合,又使流行文化同时具有文化、商业和意识形态并重的三重性质。因此,世界各国都争相挖掘本国的文化资源、传播流行文化产品,争取在世界流行文化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韩国正是这一方面的佼佼者。

然而,中国在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在改善国家形象方面却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仍存在对中国的诸多误读和曲解。中国亟需寻找一种更容易被海外受众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还原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国家形象。因此,通过对韩国流行文化对外传播途径、韩国流行文化软实力化的具体表现和条件进行分析,对中国利用流行文化来提高国家软实力、进一步改善中国国家形象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流行文化软实力是什么

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系统提出Soft Power(软实力)概念,“一国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1]它与硬实力的区别在于其行为的性质和资源的实在程度不同,一个是支配力,一个是吸纳力。

传统意义上,流行文化是指较低阶层的教育及文化程度,和官方文化或是统治阶级的教育及文化相对。但发展到今天,流行文化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流行文化是一般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具有一般文化的基本特征,但与此同时,基于流行文化所产生的时代背景,流行文化便有了区别于一般文化的特殊性:流行文化是风格变化多而快的文化产品;它是靠广告和各种大众媒体推波助澜而持续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文化产品;它既有独创性、主动选择性的一面,又有受控制、被人推广的另一面。[10]同时,它可以作为人民大众进行物质和精神消费的手段,又可以作为他们表现其自身及其社会身份的象征形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资源本身并不等同于软实力,文化转化成为一国软实力是有限制条件的。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的文化,才有可能转化成为国家软实力。[4]因此,鉴于流行文化的一般文化性质,流行文化软实力化就是流行文化转化成为一种软实力资源的过程,也是流行文化资源对外产生吸引力并影响他人实现有利结果的过程。

流行文化软实力化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流行文化的“吸引力”。文化只有具备国家特性和吸引力,才能使受众主动接受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一国文化的认同感。流行文化软实力化的必要条件之二是文化主体的支撑。各国文化主体对流行文化以及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和发展,都为流行文化及其产品的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撑。流行文化软实力化的必要条件之三是大众媒介的对外传播。[9]接受一定的文化,往往就会引起心理和感情的向往,理性的认同。凡是来自这种文化圈的东西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播的越广,其潜在的软实力就可能越大。

二、韩国流行文化软实力的有利条件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韩国流行文化的发展呈现了从中国到亚洲,再逐渐走向世界的良好发展态势。在世界范围内刮起的韩流风己经使人们不能忽视流行文化的巨大影响力,流行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一种重要资源,已经成为韩国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战略。

[5]流行文化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文化主体的大力支持和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内容,再结合大众媒介的对外传播,在流行文化领域形成一种全方位的文化产业链。

(一)韩国流行文化的“吸引力”

韩国流行文化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归根结底还是由于韩国流行文化木身的巨大“吸引力”。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影、电视等形式以外,韩国流行文化有其自身独特而又丰富的内容,是一个以韩国电视剧、电影为代表,与韩国流行音乐(K-POP)、舞蹈(B-boys)、综艺、电子游戏、服饰、饮食、旅游、美容、韩语等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带动的循环体系[3]。

与硬性、刻板的新闻宣传相比较,流行文化强调故事性、人情味,并“寓教于乐”能够在传播过程中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使其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而韩国流行文化的广泛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缘于其有感染力的文化内容。[19]韩国大多数的影视作品却能够以细腻和朴素的手法,在演泽韩国民众普通生活风貌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将人性中的真善美淋濟尽致的表达出来。

韩国文化在传承忠、孝、礼、智、信等优秀儒家文化的同时,对西方文化中的平等、民主法制、竞争和创新意识也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韩国的现代化过程做到了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并将这些价值观念表现在韩国影视剧、流行音乐等流行文化及其产品当中,使韩国流行文化受到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的喜爱[18]。

(二)韩国文化主体的大力支持

具有“吸引力”的韩国流行文化的生成和对外传播,离不幵韩国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企业的大力推动以及社会民众的广泛参与。

1998年金大中总统上任以后,韩国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发展战略,旨在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优先发展。韩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和计划。[17]通过多种渠道来筹措文化产业的发展资金以确保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特别是电影、卡通、游戏等产业的高级人才培养。并且高度重视对艺术学科的实用性教育,企图构建“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

韩国流行文化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离不开韩国文化企业的大力发展和支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综合性文化企业CJE&M、八大电影制作公司、三大电视台、三大娱乐公司等[6]。韩国文化企业从影视、综艺、音乐、游戏、动漫、化妆品等多方面为韩国流行文化的发展搭建了一个丰富的、完善的、高质量的平台,不仅为流行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产品,而且也赋予了文化产品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带领韩国流行文化走向世界舞台,提高了韩国的文化竞争力。

韩国本土民众对于韩国的流行文化及其广品的接受度和追捧度是强烈的。韩国国产电影的发展,得到了韩国民众的大力支持。韩国民众在韩剧的制作过程中,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韩剧的边拍边播模式使得民众的创意和意见能够融入剧情设置当中,高质量的和受人欢迎的韩剧才能够应运而生;[11]此外,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韩国综艺节目的风靡离不开韩国民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没有大众土壤的应援,文化的传播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韩国民众的力量已经被融入到各个机构的运作中。

(三)韩国大众传播媒介的积极推动

文化要真正转化为软实力,所必需的是文化传播力的推动。所谓文化传播力,就是推动一国文化向外传播,使其由民族文化“泛化”为世界文化的力量。流行文化之所以能够“流行”,除了流行文化本身的文化魅力以外,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大众媒介的作用。[16]媒体的传播和控制功能所能达到的程度,决定着流行文化在社会中的普及和有效程度。

网络和广播是韩国流行文化传播的最主要媒介。当代社会流行文化的跨文化国际传播,在较大程度上都是依靠网络来实现的。韩国流行文化的对外传播更是如此。网络的出现使流行文化的传播逐渐超越了时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使文化资源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甚至同步传播到世界范围内。[7]韩国国际广播电台(KBS)是韩国唯一的国际广播电台,向全球4千多万听众介绍韩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传统习俗等方面的情况,以增进对外交流。韩国流行文化通过大众媒介和人际传播,将流行文化的扩散性和共享性特征淋璃尽致的发挥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赢得了海外受众对其文化的认同和感知,构建了良好的国家形象。三、韩国流行文化软实力化对中国的启示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与弱,关系到一个国家形象的好坏;一国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关系到一国文化安全,关系到一个文化能否成为主流文化。作为同属于儒家文化圈的重国和韩国,中国实际上拥有比韩国更为深厚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然而,中国文化资源的软实力作用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15]韩国在通过官方途径开展文化外交的同时,更加注重利用流行文化

及其产品为韩国文化“走出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韩国流行文化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通过流行文化及其作品成功塑造了一个洋溢着儒家伦理亲情、重视礼教的现代国家,提升了国家软实力,其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一)转变文化输出方式,重视流行文化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目前,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对外打造主要是通过官方途径,以政府为主导而开展的各项对外交往活动;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举办大型“媒介事件”营销如奥运会等;通过官方途径、政府主导的文化交往活动虽然加强了部分国家同中国的友好关系,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负面形象,但是对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而且,通过官方途径开展的文化外交还存在手段单一、受众面小、政治目的性强等缺陷。

想实现转变,就需要政府把对流行文化的扶持提上日程,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中国电影、电视剧、流行咅乐、动漫、游戏等流行文化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流行文化作品缺乏对当前社会文化的掌握和反思、对观众意见的搜集和了解也间接导致了作品质量与人们欣赏水平的脱节。[12]因此,流行文化的打造要充分尊重社会民众的意见,通过建立专门的流行文化舆论平台和民众创意上传平台,以便集合民众的力量,打造具有高质量水平的流行文化作品。

(二)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流行文化品牌

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品牌,首先,要按照流行文化的构成元素来配置中国的优秀文化。流行文化是一种受众文化,能够吸引海外民众并使其产生认同的文化才能够在短时间内流行起来。[8]我们需要的是能够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文化品牌。流行文化的打造不必在作品中一味追求-些深奥的甚至是晦涩难懂的哲理,而是通过剧情的设置和生产制作将那些容易被人识别与认同的文化意义表达出来。

其次,要契合市场的需要。经由市场的检验,在社会上最受欢迎的文化产物才能生存下来,继续繁衍。在流行文化产品的选择方面,应该从叙事主题、表现题材、艺术类型、拍摄手法上选择更适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在流行文化的对外传播和推广方面,应该针对不同的区域和商业市场对文化产品加以区分,并给予不同方式和程度的扶持,使得优秀的流行文化产品能够在激烈的海外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要传播积极的文化价值观念。流行文化的发展对本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念、精神世界、思维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价值观的影响最为突出。与此同时,流行文化也在对外传播过程巾将本国国民的生活风貌、价值观念等通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一首歌曲甚至是一个卡通形象等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海外受众。流行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对内是对一国当前社会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构建过程,对外更是是对一国国家形象的构建过程。[13]因此,中国流行文化在打造过程中务必要慎重选材,将积极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主题融汇到作品当中。

(三)充分利用人众媒介,促进流行文化更好更快地传播

媒体的传播和控制功能所能达到的程度,决定着流行文化在社会中的普及和有效程度。”韩

“韩流’能够助力韩国软实力建设,通过它给韩国提供了提升国家形象的机会,并在网络上延伸了韩国流行文化的影响力。[20]以中国电影的对外输出为例,除了“内容为王”以外,中国电影在新媒体时代还要面临完成电影技术水平升级的挑战。通过营造良好的销售渠道来赢得市场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关键。[14]韩国影视剧在对外输出过程中针对不同消费市场的精准定位以及面向出口国的不同宣传和包装使其顺利打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因此,中国电影要想“走出去”,应该对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加以区分,也要对国外的不同市场加以区分,在国内受欢迎的作品未必也能在国外受到好评,在一国产生积极效应也并不意味着能在其他国家收获成功。

四、结论

伴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寻求对软实力的构建陆续提到了国家日程上来,而流行文化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特点已经使许多国家意识到了流行文化在构建国家软实力方面的巨大潜力,而韩国更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韩国流行文化的软实力化首先源于其流行文化的巨大吸引力。韩国不仅有其独特而又丰富的流行文化形式能够为海外受众提供多样选择,而且韩国流行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有感染力的文化内容如普世的情感和理以及独特的传统文化魅力,都拉近了韩国同世界人民之间的距离。此外,韩国流行文化的软实力化还得益于韩国文化土体的人力支持,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文化企业的带动以及全民参与营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最后,韩国流行文化的软实力化还有赖于韩国大众媒介的大力传播。

中国与韩国一衣带水,文化背景极其相似,对韩国流行文化软实力化的分析对我国改变流行文化发展现状,构建良好国家形象具有借鉴意义。中国流行文化“走出去”需要主动借鉴韩国发展流行文化的成功经验,重视流行文化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流行文化品牌,根据市场需要,配合新媒休的高速和广泛传播,按照流行文化的构成要素来配置中国的优秀文化,秉承着真诚的态度打造和传播具有人文精神的积极的文化价值观念,并以平和的姿态、用他国易于接受的方式将中国的文化魅力传播出去,构建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智慧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5)

[2](英)约翰··道斯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常江译,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7(7)

[3]Gunjoo Jang, Won Kaik: Korean Wave as Tool for Korea's New Cultural Diplomacy[J], Advances in Applied Sociology 2012.(2)

[4]陈曦轶,孔祥彬. 韩国影视文化作品剽窃我国文化现象析因[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9)

[5]陈艳平, 盛辉. 从韩国文化立国战略看国家软实力的提升[J],北京:人民论坛,2014(4)

[6]高宣扬. 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郭镇之. 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M],北京: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8]贾磊磊. 流行文化软助拖累中国软实力[J],北京:人民论坛,2012(6)

[9]李静. 从韩剧看韩国文化软实力构建[J],长春:文艺争鸣,2014(6)

[10]李智. 文化软权力化的一种传播学解读[J],陕西:人文杂志,2008(4)

[11]朴英爱. 浅谈韩国饮食文化[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12]朴忠锦. 韩国公共外交的主要途径及制约因素[J],当代韩国,2013(1)

[13]孙卫华,刘卫东. 流行文化屮的文化软实力较量[J],陕两:新闻知识,2012(2)

[14]孙岩. 韩国文化输出模式及影响研究[D],硕士论文,吉林人学,2014(5)

[15]谭慧燕. 韩国文化产品的流行与韩国文化竞孕力的发展[D],硕士论文,暨南大学,2007(5)

[16]王沪宁. 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上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17]王婧. 韩剧热播对我国电视剧发展之启示研究[D],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7

[18]王颖. 我国流行文化研究述评[J],太原: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9)

[19]王众一,朴光海. 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1)

[20]言爽. 浅析韩国明星综艺节目在中国网络的传播[D],硕士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13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试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文化软实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代表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因此,明确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以及探讨加快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文化软实力;途径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关于“文化软实力”,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中认为,“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1]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文化软实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代表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因此,江泽民同志很早就指出,“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2]胡锦涛同志也强调:“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3]可见,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从改革开放的30多年以来,我国整体的经济增速长期高于世界其他各国经济增速,总体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经济实力越来越增强,在国际方面的影响力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无论从国际形势看,还是从国内发展看,相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文化繁荣程度不够,整体文化实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 知名学者郑永年认为,“中国没有文化上的崛起。经济的崛起还没有带来文化的复兴,也没有造就一种新的文化。相反,传统文化正在加速度地消失,被商业文化、快餐文化所取代……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失去文化传统的

提高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我国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为了增强软实力,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并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方面。提升我国软实力,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注重发挥中华文化的优势,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

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三是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的影响力。传播深度决定影响广度。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能力。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一个强大的民族往往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尊严,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使这个民族焕发出强烈的创造力.使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反过来助推硬实力的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国家形象,促进人得全面发展。 文化代表着国家身份和民族形象。对比政治与经济,其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为持久,是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不断深化的国际环境中,文化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和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是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中华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与竞争中却处于弱势,文化软实力展示和运用不足,民族文化面临着被侵蚀和渗透的危险。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各国纷纷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广大青年学生应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抓住难得机遇,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中华文化、迎接新挑战的重担。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然而,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刚刚起步,文化软实力“西强我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与我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现状不相适应,同时也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得经济实力极不相称。再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如何进一步提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途径

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途径 中国的“软实力”一说,则源于一位美国记者的报道,意思是说“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种尊重或者着迷,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也是各个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弘扬文化创新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的文化。考古发掘表明,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辽河、黑龙江流域都发现有我国各族先人的文化遗存。东北的红山文化和东南的河姆渡文化都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到了汉唐,我国不仅疆域广大,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其文化的昌明也影响到东方各国,吸引了许多邻国派来大批留学生。到了宋代,尽管其疆域不如汉唐,而其文化却达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程度。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曾经在历史上占据过重要的地位,并且大部分文化通过传教士或者一些贸易往来传入日本、韩国等临国,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影响。虽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首先是传统文化的缺失。虽然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传统文化,但现在大部分已经缺失。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教内容,在中国早已失传,而在韩国还保留的相当完整,韩国还因此被西方国家称为是儒教国家的活化石。现在我国难觅身影的十字亭,在日本还有完好的保存。这些现象只是众多文化缺失中的一小部分。传统文化的大量缺失在让我们感到痛心的同时,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次是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 的认识也明显不足。这就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 最后是文化逆差现象严重。文化逆差,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现象。其实,在中国深厚文化的孕育下, 不乏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然而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给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竞争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使得我们的文化没有占据有利的条件,没有发挥其所具有的潜能。 事实上,除了上述问题之外,我们的文化还存在着科学与民主的缺失,信仰的缺失。中国的学生官本位思想非常的严重,这点从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的情况可

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摘要】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吸引力,它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获 得理想的结果,它能够让其他人信服地跟随你或让他们遵循你所指定的行为标准或制度,按照你的设想行事。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的说服力。如果一个国家可以使他的立场在其他人眼里具有吸引力,并且鼓励其他国家依照寻求共存的方式加强界定他们利益的国际制度,那么它无须扩展那些传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关键词】意识形态文化软实力 【正文】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如今,中国开办“孔子学院”宣传中华文明;韩国宣布将在全球一百个地区开办“世宗学院”;日本在海外增设“日语学习中心”扩大日本文化的影响力;印度的文化很早就输出到世界各地。20世纪后期,亚洲各国在经济上、政治上争大国话语权,而且在文化上争首发权成为亚洲文化的新动向。近些年考古学界出现的几个重大问题,表明所谓“远东”各大国在“四大发明”和亚洲历史问题上出现了话语权力之争,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实际上,全球化中的“文化争端”是“文化冲突”的先兆。近年来,韩国申遗“端午祭”以后,一些学者提出若干违反历史的论题:中医乃是韩国人发明,称为“韩医”,老子和孔子据说都是韩国人,甲骨文乃韩国人发明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用韩国高丽纸写的,还要改书法、书道为韩国的书艺,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疯狂掠夺中华原创文化为己有的民族主义成为对中国文化合法性的直接挑战,也让中国文化走向海外面临了更多的危机和障碍。目前世人对印度文化的认可与接受程度似乎强于对中国文化的认可与接受程度,这也是许多中国人不愿意承认更不愿意看到的事实。 东亚崛起的文化格局预示着当今世界文化的重大转折;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显现为文化竞争,或者说那种显现的国家之间的“硬实力”竞争,已逐渐被更隐蔽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遮掩。我国当前正在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充分说明党中央十分重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把我国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它既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新时期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从上世纪下半叶开始,亚洲开始崛起,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在东西方文明相互竞争的同时,亚洲各国之间也开始了文明争夺战。 所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迫在眉睫,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一)必须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任何文化都不是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批判继承,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文化是多元的,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打造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结合国际国内两种文化资源,开放姿态,借鉴学习并创新。 (二)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在当今信息社会,凡是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的国家,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

如何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精)

如何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人们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已经不再限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而更多地偏向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文化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既取决于它的硬实力, 也取决于它的软实力, 而文化软实力则是制约整个软实力的经纬、维系整个软实力的灵魂。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所以,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受到西方国家的某种钳制 ; 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 ;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逆差 ; 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仍然存在较大的文化“误读” ; 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冲撞也对我国文化软实力产生了冲击。 还有许多学者则认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虽然也有着一定的不足, 但优势相当明显。 那么,我们怎样应该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呢?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的凝聚力, 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所以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和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 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十大举措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十大举措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如果我们把文化理解为“人类一切精神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那么“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既包括政治、外交、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又包括哲学、法律、语言、宗教、艺术等等,所有这些东西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力,就构成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任何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不断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力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精心谋划。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主要应当采取以下十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中曾经把人类生产劳动的社会分工划分为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这种分工造就了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产领域的分离,于是社会生产分化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在物质生产中创造物质产品的能力,形成了物质生产力;在精神生产中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形成了精神生产力,也就是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中,文化生产力以各种方式充分体现在生产过程中,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因此在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必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体制改革是清除制约我国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方向,突破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文化观念的束缚,尽快建立健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的文化体制,切实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中国文化软实力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现实文化语境与必然发展趋势,当然也就是我国所处的现 实文化语境与面临的必然趋势,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与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并且暴露出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文化发展不平衡--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与其她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政府定位不明确,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制约文化发展;文化市场发育不成熟,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文化出口能力弱,文化贸易逆差严重。而提升中国的文化力同样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障碍。一、中国传统文化非现代化的困境。1、中国传统文化储蕴了丰富的内涵,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稳定而成熟的精神特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主题、思维方式乃至价值系统,从而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而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在于其普世性不足,需要作学理上的系统化、跨文化转化,挖掘提炼其普世价值。2、思维方式问题就是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核心问题。就文化发展过程来瞧,西方文化中那种重视逻辑分析来观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中国表现得很不充分。中国古代传统的整体直观思维只就是一种素朴的辩证思维,具有直观性与模糊性,很难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这正就是造成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方法论原因。3、传统文化典籍中关于“民本”、“人本”思想原本就是异常丰富的。但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民主传统,这就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由于长期的封建主义禁锢,民主思想精华几近淹没殆尽了。另外,中国传统民族精神的集体主义主张对个体采取压抑手段,而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就是中国精英文化的主题之一,其所推崇的家族观念与家国同构观,对中国政治结构负向影响深远。 4、以德治天下,就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征。重视道德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崇尚道德使中国获得了“礼仪之邦”、“温文尔雅”的美誉。但就是,把人世的伦理道德原则绝对化则贬低了真理的意义,影响了自然界的科学探讨,妨碍了科技的发展。这种道德至上意识的结果使中国文化带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僵化性,而现代文化已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道德至上的观念,妨碍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5、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变革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非此即彼、非破即立、两极对立的简单的二元思维,没有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既妨碍了对传统文化较为冷静的反省与扬弃,又妨碍了对近代西方文化的合理吸收,使文化建设方向不明、方式不适,使得中国近代以来没有认真地组织一个完整系统的文化建设过程,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远未完成,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西方强势文化殖民化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困境。 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困境。文化认同的基础就是强大的文化力量。深厚的人文精神就是任何一个强国都不可或缺的品质,因为这种品质将转化为强大的文化力量并形成文化认同的基础。文化要素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基本构成。文化认同在全球化时代最核心问题之一就就是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的产生,这种危机的产生与西方中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过程直接相关。民族认同不仅仅有一种抵抗优势文化挤压的心理功能,更能为民族的发展方向与生活原则提供正当性依据。 四、经济贸易顺差大国与文化贸易逆差大国不均衡的困境。中国的快速增长可能使它被视为世界能与美国相提并论的经济体。然而,一个国家与民族强大与否,既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文化软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新产品出口能力很弱。这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就是核心文化产品贸易领域存在逆差较大。二就是文化产品出口总量少,占全部出口额的比例低。面对中国经济过热的增长数据,“文化赤字”现象越发凸显。 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既取决于它的硬实力,也取决于它的软实力,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除继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外,还要挖掘民族传统文化潜力,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大力扶植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民族文化生产力;继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加强文化建设与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亲与力与影响力等都就是可行性的路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论文(1200)

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既取决于它的硬实力,也取决于它的软实力,其中,文化软实力则是制约整个软实力的经纬、维系整个软实力的灵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要怎么才能提高文化软实力呢? 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 当前,就国内来看,思想文化多元、多变,良莠并存,理想信念、道德规范、文化认同、干部形象、民族和谐等尚有缺憾,歪曲事实、扰乱思想、涣散人心、毒害心灵、污染社会的文化垃圾时见于网络媒体。以上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得到解决,那么对内就不利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不利于弘扬正气、振奋精神,不利于团结和谐、增强合力;对外则不利于传播中国声音,不利于树立中国形象,不利于中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最终必然制约中国硬实力的发展。从国际方面来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下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使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更加紧迫,也使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高度发展,不但能够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且在客观上为国家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和有效的运作方式,从而提升了国家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甚至是必由之路。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在当下激烈的文化竞争中,我们不能仅靠既存的传统,而必须要靠传统的新生,否则,只会引来世人以窥奇的心态来看待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发展。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呢?中国要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的沟通与了解,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推进基于辉煌传统的新的文化创造,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推进优秀文化成果与现代传播技术的有机结合,以具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成果确立中国文化的现代形象,在崭新的现实境遇中彰显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文化的实力和魅力。 四、加大对外文化传播力度 近年来,除了开设孔子学院以外,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国外开展“中国年”活动、电视广播互联网通过多语种传播信息等,这些成绩对逐步建立和完善向世界正面展示中国形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我们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我们没有进入国际化,我们自说自话的时候很多,这种反差越来越突出。只有让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都来分享我们的文明成果与智慧,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让世界听到中国较为全面客观的声音,才能使中国真正走向世界,我们的软实力也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浅谈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与发展 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既取决于它的硬实力,也取决于它的软实力,其中,文化软实力则是制约整个软实力的经纬、维系整个软实力的灵魂。近年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区域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挖掘、对外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2月18日由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对我国当前文化软实力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如何做大做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出了诸多思考。 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标准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质和内在凝聚力,其核心就在于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程度。作为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和内在精神,因此,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做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和核心。有鉴于此,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等指出,文化软实力内涵中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决定了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具体就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培育中国文化魅力;要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创造中国文化价值;要倡导共赢、责任、和谐的理念,提高中国文化的贡献度;要发展良好的国际关系,加大文化传播力度,努力掌握国际话语权。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文化产业严重滞后。从国际对比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10%以上的水平,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存在着集约化程度低、文化出口能力弱、文化贸易逆差严重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大力发展文化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而发展文化产业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至于具体如何发展文化产业,专家学者建言,要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鼓励和孵化文化产业方面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要转变观念,大力培育和开拓国际市场,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要让更多的文化产品通过商业渠道走出国门,扩大国际文化市场占有率;要研究市场,重视市场调研,摸清文化消费市场需求,充分考虑外国受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做好市场营销,建立稳定的销售市场,扩大文化产品传播的渠道,加大市场宣传力度;要扩大“走出去”的渠道,充分利用通信、网络、软件、直播卫星、影视等技术和产品;要鼓励文化产品的输出,逐步缩小文化产品贸易逆差,使我国从文化产品输入大国转变为文化产品出口大国,让我们的文化产品

文化大繁荣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上) 课程的考试100分

文化大繁荣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上)课程的考试100分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爱国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自由主义 2. 辛亥革命发生于哪一年?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语自()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4. 戊戌变法发生于哪一年? A.1898年 B.1899年 C.1900年 D.1901年 5.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这是下列哪位的话?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陈天华 6. 《周易》有言,观乎(),以察时变。 A.人文 B.水文 C.星文 D.天文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 A.思想自由 B.兼容并包 C.自强不息 D.厚德载物 2. 郭建宁教授指出,西方的核心价值包括以下哪些? A.自由 B.民主 C.平等 D.博爱 3.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内容包括()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三、判断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戊戌变法的内容之一是设译书局,派留学生。 正确 错误 2. 戊戌变法的内容之一是组织商会;改革财政。 正确 错误 3. 郭建宁教授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 正确 错误 4. 戊戌变法的内容之一是创办京师大学堂。 正确 错误 5.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正确 错误 6. 郭建宁教授指出,在当代社会,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文化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 正确 错误

浅谈如何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我国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为了增强软实力,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并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 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

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三是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的影响力。传播深度决定影响广度。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四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 文化凝结历史、连接未来。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新的历史时代,伴随着经济

如何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如何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在国家较量中军事,经济等硬实力并非都能产生预期效果,诸如文化、外交等其他因素的作用却在渐渐增强。中国文化要征服他人,先要征服自己,要在别国为人所接受,就要先在国内为广大人民群体所实践、所接受。很难想像,当国内社会公德普遍缺失的时候,我们如何在国际上“以德服人”;当国内普遍缺乏诚信的时候,我们如何在国际上使人相信我们是“以诚相待”。我国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软实力仍然非常有限。实践也使人们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发展,应该经济和文化的全面提升。 但是,目前我国的文化力却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份额,美国占43%,欧盟占34%,亚太地区占19%;在亚太地区所占份额中,日本占10%,韩国占5%,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仅占4%。另外,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和文化产品贸易的逆差有数倍之大。以文化传播中最重要的载体图书为例,经过我国许多部门的努力,版权贸易逆差已经从前几年的1∶10缩小为现在的1∶7,但仍然是太大的数字。而且,图书的出口对象主要是一些汉语文化圈的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中国和欧美的图书版权贸易逆差甚至达到1∶100以上。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为

国家发展智力的动力源,文化产业的落后,必将影响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因此,必须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传统的文化资源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才能够实现它的文化价值。进而言之,国家的软实力并不是一种自我确认、自我命名的文化属性,而是一种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能量转化、并且通过广泛传播之后才能够实现的文化力量 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一直是我们构建国家文化产业体系、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命题。中国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就像蕴藏在地下的丰富矿藏,如果不经过人工的开采、冶炼,它永远不可能“兑现”其内在能量和价值。因此,传统的文化资源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才能够实现它的文化价值。进而言之,国家的软实力并不是一种自我确认、自我命名的文化属性,而是一种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能量转化、并且通过广泛传播之后才能够实现的文化力量。 我们不能够对传统文化资源照单全收,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流行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不论是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还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除了通过政府的公共职能机构进行贯彻之外,必须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以感性的、甚至是娱乐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由此建立公众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学者丁言曾说:“文化只有被大众认同并成为全社会行动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才能成为整合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完整word版)《申论一点通》:“提高文化软实力”

如何看待中国文化走出去 时事评论背景: 伦敦奥运会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场盛大的运动盛会,更让人们看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随着时代发展,文化的交融渗透不可避免,如何 在当今纷繁的形势下保持中国文化先进性,使世界关注和认可来自中国的 声音与态度,是亟需我们思考并实践的问题。就目前来看,中国文化的走出 去是水到渠成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中国的演出团体走遍全球, 那都不是当年梅兰芳跑美国演几场京剧能比的,说到底还是国力问题。国家 能力提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在根子上的底气。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中国文化走出去 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在中国广为人知。他认为在冷战之后,围绕国际秩序的斗争将告别意识形态对抗,而以文明冲突的形式展开,其中,中国文明可能将对目前在全球占统治地位的西方文明构成严峻挑战。 对东西方文明“冲突”的观点,中国人并不陌生。只不过,从“开眼看世界” 到“西学东渐”,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背后并非文明交流与交往中的“玫瑰带刺”,却恰恰是与军事扩张、霸权崛起和资源掠夺如影随形而来的“枪炮带血”。 军事侵略与文化冲击,让近代中国人的内心经历了一场炼狱。我们看陈寅恪 1927年纪念王国维的长诗序,王为什么自杀?因为他在其所寄命的中国文化衰落之际,太感痛苦,只能自杀“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那么,中国文化何以衰落?陈寅恪说,由于所依托的有形社会制度特别是经济制度在外族侵迫下,已到“劫尽变穷”地步,文化可说是无所凭奇,只能面对“销沉沦丧”的命运。 不难理解,在那种当口,中国知识界有“新文化运动”的冲动。鲁迅有个说法叫“拿来主义”,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改造中国文化。这种主张,迄今仍有积极意义。但是后世一些不肖子孙把“拿来”讲成了“投奔”,完全不要中华民族主体性,“人穷志短”得太过分了,亨廷顿分析文明冲突,他们主张文明投降,黄色文明要不得,准备一泻千里奔流到蓝色文明,更极端的则怨恨殖民帝国心慈手软水平低,真的还想让他们“殖民三百年”。当然,这些也是老黄历了,现在持此观点的中国人纵有,也微乎其微。说到底,世易时移,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位置变了,中国人的底气足了。

浅谈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浅谈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中央提出的这个目标,是党和国家第一次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文化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对于拯救我国社会道德和信仰危机注入了强大动力。文化软实力是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系到我国维护自身安全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能力,各国纷纷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 关键字: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意义,提高途径 提升软实力,首先要明白何谓“软实力”。软实力指的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这一概念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将它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各领域的多边合作和磋商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一时间,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热潮,人们正热切地想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地了解中国。我国文化“软实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增强,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 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并及时改进,势必会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采取必要措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水平势在必行。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两手抓”。 第一,弘扬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在这个大家庭中团结互助、融洽相处,共同孕育了我国独特的民族精神。党的十七大会议上,把中华民族精神阐释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正是依靠这种民族精神,我国今天的文化事业才会取得好的发展前景,它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倡导民族精神中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优良传统,摒弃那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趣味低级、违反社会发展和科学规律的不良成分,这样,民族精神才能真正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打造民族品牌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武器。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广大博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随着各国思想和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和竞争,好莱坞电影、韩剧充斥着我们的眼球,肯德基、NIKE、“日韩流”成为年轻一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面对国外文化的强大攻势,打造属于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大力发掘我国文化当中的优秀因子,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日益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强势推出民族品牌,努力减小文化逆差现象,真正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第三,发展人才教育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国民的文化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人们开始更多地寻求艺术上的、更深层次的交流,文化艺术教育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目前,我国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开设了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艺术院校培养专业文艺人才。在民间,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喜爱更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这些都是我国文化的吸引力所在,也是繁荣我国文化事业的

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以北京奥运会为例 孙 宇 王晓龙 刘文哲 摘 要: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先祖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充实着人们的思想,使古老的中国成为东方强国。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已不仅体现在经济、军事等方面,文化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百花齐放、硕果累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强盛复兴的法宝。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推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软实力;北京奥运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五千年孕育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在长期生产与实践中创造出的丰富多彩且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为民族的发展与国家的强盛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2001年,中国成功获得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北京奥组委随即提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三大理念,试图以多方位、多维度、多元化的推广模式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展现给世界人民,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全球重新认识中国,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首创“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他主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等表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是与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等抽象资源相关并决定他人偏好的吸引同化力量”。[1]5-10笔者认为,软实力是相对于以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为代表的硬实力而言的,它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感召力、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及国民形象的亲和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文化软实力是重中之重。本文,笔者以2008年奥运会为载体,深入探究北京奥运会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进一步提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一、多方位应用:“科技奥运”提高文化发展源动力 中国自2001年申奥成功起,就把向世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成果作为举办北京奥运会的目标之一,以传统元素为创作源泉,诞生了一批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灵魂的精品,借助奥运会这个大舞台,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一)“科技奥运”在北京奥运会中的体现 1.“祥云”火炬:高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科技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动力,由此而形成的科技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奥运“的理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技精髓。北京奥运会处处体现着“科技奥运”的身影,融合了传统科技文化的精华,比如,奥运场馆的设计、火炬的设计。 奥运会开幕前,奥运圣火的传递吸引了全球目光,奥运火炬自然成为其中的焦点。北京奥运会的火炬被称之为“祥云”火炬,“祥云”火炬是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体,其蕴含的传统文化让人自豪,高精细外表面处理、符合人体学的弯面、双着色立体图纹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令人折服。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吉祥和谐、共生共融的理念,火炬的创意灵感就源自中国传统“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火炬的造型源于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既代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代表了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纸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促进了西方文化的繁衍与发展。中国漆器文化使中国漆红成为承载千年中国印象的色彩,[2]红色代表了繁荣昌盛和吉祥如意,代表了国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