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

浅谈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

浅谈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
浅谈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

○刘珣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415)

【摘要】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的经济形式下我国会计体制面临着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影响和冲击,文章借鉴西方已有的会计先进制度并且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关会计改革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会计假设会计结构二元结构会计行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对会计国际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会计改革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积极促进会计国际协调和巩固我国会计改革成果的同时,必须针对我国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本文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中外会计体制的比较,从而提出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一、我国会计假设应更加向开放型转变

1、我国的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又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它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做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按我国现行情况看,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是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在新经济的情况下,我国会计假设应借鉴外资的情况进行转变。

2、外国的会计假设

国外的会计假设的会计主体的使用,是相对主体信息的使用,使用的是虚拟的会计假设,是一个开放性的会计主体;外企的会计假设将会计分期假设纳入持续经营假设,它连续不断地反映出企业经营过程的全貌,使得会计分期的时间间隔可以不断缩短,使管理人员及投资者可以随时了解;会计计量手段多元化,只要是对帮助决策有益的一切手段都应该为会计所采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94年发表的《改进企业报告》一文,也论及这一点。会计应当不断采用新的技术来更新报告和反映的方式,使会计活动的结果能真正达到其目的。

3、现阶段我国会计假设的改革与发展

(1)会计主体假设应由过去强调单个绝对实体的信息使用现转向网络时代的相对主体信息使用观(即向虚拟的会计假设转换)使其成为一个开放性的主体假设。只要是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相互协作的联合体,不管其有多少个部门或多少个独立的企业组成,都可将其视为会计主体。

这一定义是将经济利益的高度统一性作为衡量和判断会计主体的标准,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作为不与外界发生联盟关系而独立运作的企业,即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或依照一定的协议而相互协作的企业,其内部各个部门明显地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可直接视作会计主体。其二,对于存在着共同经济利益而相互协作的企业联盟体,如网络公司等,各企业之间也会存在不同的职能分工,如同单个不联盟企业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一样,为着相同的利益目标而协调、高效地运作,因而也可将其视为一个会计主体。

(2)将会计分期假设纳入持续经营假设。因为在电子技术日益强大的今天和未来,我们无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为财务报表的制作而进行烦琐的转账、汇总等工作,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能随时自动搜集并抽取有关的数据,生成与决策相关的财务报告和报表,为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每一时点的资产负债表以及不同时段的损益表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实时报告系统及时生成,使得会计分期的时间间隔可以不断缩短,使管理人员及投资者可以随时了解企业“现在”的情况,而不是几个月前的过时情况。因此,面对新的经济环境,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需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才汇总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会计分期传统做法,而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成本的角度来看,都已经是可行的了。只要持续经营的前提还存在,连续不断的实时报告系统不会是无本之源。

(3)会计计量手段不应仅仅局限于货币,而应实现多元化。会计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与决策有用的信息。只要是对帮助决策有益的一切手段都应该为会计所采用,不能仅仅局限于运用货币这一工具来反映企业的状况。我们不能因为单一性手段带来的便利而丧失了信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手段应服务于目的,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经济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商业行为也日趋多样化,会计应当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货币仅仅可以反映能予以计价和量化的事项,但企业中还存在大量不能量化揭示的事项,如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企业经营理念为员工和社会的认可程度、管理人员思想素质及经营技能的高低等,对于企业经营的成败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都应设法予以反映。因此,如果能在现行财务报表之外再增加一些价

浅谈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财会税务?财经论坛

138

《当代经济》2007年第5期(下)

值信息,尤其是有关人力价值、知识资本和信息价值等方面的信息,将会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

二、我国会计现阶段应实现向多元化结构的转化

1、我国会计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在结构上主要由以经营资金为对象的企业会计和以预算资金为对象的预算会计两大分支构成。适应新经济体制下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我国目前使用的二重会计结构,即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随着新经济时期的来临,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结构已经不能胜任新时期会计发展的需要,因而应向先进的会计结构进行转变。

2、外国的会计结构

现阶段在西方采用的是多种会计结构。它包括社会责任会计、宏观会计、人力资源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这些不仅是理论上的研究,还在实务中加以运用,使会计结构得以多方面的扩展。如人力资源会计,它是反映人力资源的取得和运用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在向企业和外界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同时,注意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智力资源的能动利用。这些多种会计的发展丰富了会计结构,对完善会计体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3、现阶段我国会计结构的改革与发展

随着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与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随着会计观念、方法及手段的日益改进,我国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将会获得多元化的拓展。

(1)由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任何一个市场主体都应在努力提高自身经营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扩大社会贡献。为适应反映和监督各市场主体的社会贡献程度以及社会责任完成情况的需要,所以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及其方法体系必将获得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并在会计实务领域发挥应有作用。

(2)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作为反映和监督宏观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的宏观会计必将在我国获得用武之地。

(3)要适应金融市场迅速发展,金融工具日益创新环境下会计充分揭示的要求,那么金融工具会计必将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获得广泛应用。

(4)为了适应健全与完善我国人才市场以及企业对人力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的要求,作为计量和反映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的人力资源会计必将成为现代企业会计不可缺少的分支。而以上要求更决定了我国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应该向多元化拓展。

三、我国的会计行为应实现规范与能动的统一

1、现阶段我国会计行为的特点

会计准则的功能应该只是让投资者通过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明白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表现。但我国还赋予了会计准则一些规范企业行为的功能,这无疑会影响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行为规范化就是会计人员所执行的会计程序与方法统一化、公允化和合法化。会计行为的能动性就是会计人员在效益观念的驱动下,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状况下,我国的会计行为在能动性方面有一定的欠缺,会计人员经营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都有待提高。会计报告的信息时效性差,信息披露的不充分。

2、外国会计行为

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增强公司管理层及时、充分、如实披露财务信息的意识,促使管理层在真正提高公司质量上下功夫,而不是一味依恃非常交易及不公允的关联交易等操纵利润。外国会计行为认为会计与人们的行为密切相关,主张会计的首要职能是向会计个体内外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力图将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引入会计学中,研究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反应,并从会计理论与实践角度解释人们的行为。这种会计行为将规范性和能动性有效的结合起来激发企业管理人员自觉承担经营责任,充分发挥管理才能。

3、现阶段我国会计行为的改革与发展

(1)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在于提供能够满足各信息用户需要的财务会计信息,这里,满足需要的同义语就是确保会计信息在数量上充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企业经营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由此将产生大量的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主观估计和判断的会计事项;另一方面,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必然要不断地开拓新的经营领域,使得会计人员不断地面对新的会计事项。对于这些新的或不确定的会计事项,如果由会计人员凭各自的理解、估计和判断进行处理,就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差异,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因此,要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会计目标,会计人员必须执行统一、公允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具有对立统一性。由于对立性的存在,企业会计人员出于增进企业局部利益的考虑,有可能做出有损于国家整体利益的会计行为,如为少缴所得税而多计成本、少计收益,为少缴增值税而实行无证交易或少记收入等等。因此,要维护国家利益,并实现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协调统一,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会计处理,即确保会计行为的合法化。

(3)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企业的市场形象日益重要,并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出于树立市场形象的需要,有可能采取各种欺诈行为,如制造虚假业绩,提高虚假财务信息等,从而导致社会有限资源的不合理流向,损害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因此,从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方面考虑,也要求会计人员执行统一、公允、合法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实现会计行为的规范化。

此外,会计除了技术性以外,还具有一般的社会属性。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法律、文化环境等有所不同,导致会计原则和方法的适用性也有所不同。由于会计体制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中国的国情比西方国家更为独特,这就决定了中国的会计发展不能一味地强调国际化而忽视本国的特色,或过分强调本国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国际化,我们必须要认真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因而,我们更加应当紧密结合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进程,以科学化为基础,以国家化为起点,以国际化为方向,使其能够有机的融入国际会计科学发展的大潮流中。

【参考文献】

[1]杨仕平、吴荣宝:加入WTO对我国会计发展的影响[J],财会研究,2001(1).

[2]许家林: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会计,2000(12).

财会税务?财经论坛

139

《当代经济》2007年第5期(下)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环境浅析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环境浅析 摘要 政府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政府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 其职能是把所有政府单位及政府构成实体作为一个履行受托责任整体,全面、系统地反映其预算执行情况、资金运用活动、财务管理业绩。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结合本国实际对其政府会计进行了改革。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体系是经历了1997 年改革后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它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预算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在这些年的现实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建立完善的政府会计体系已经成为加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认为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政府会计改革环境存在一定问题,如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预算会计原则存在弊端,现行政府会计核算内容不全面等。为了有效改善政府会计改革环境,我们应该建立一系列配套措施,如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进一步深化相关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循序渐进的引进权责发生制;对政府的会计目标进行重新定位;积极研究开发政府会计信息技术支撑系统等,保障政府会计改革顺利进行。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背景问题配套措施

目录 导论 (3)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3) (二)文献综述 (3)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5) 一、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背景及重要意义 (6) (一)国内改革背景 (6) (二)国外改革背景 (7) (三)重要意义 (7) 二、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环境存在的问题 (7) (一)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不科学,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 (7) (二)预算会计原则存在诸多弊端 (7) (三)政府会计核算内容不全面,难以全面反映政府资金运动 (8) (四)我国目前支持政府会计改革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 (8) (五)会计目标定位不准确 (9) 三、解决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面临问题的配套措施 (9) (一)构筑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 (9) (二)循序渐进的将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 (10) (三)构筑全面的政府会计核算框架 (10) (四)要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进一步深化相关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10) (五)政府会计目标的重定位 (11)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会计未来发展趋势

新世纪,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科技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提高的时代,这种环境,将推动会计发生相应的重大发展。会计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 一、会计核算向网络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l、电子技术将在会计核算中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会计工作范围的信息处理网络得以建立。电算化信息处理从形式上看是信息处理手段的变化,实质上却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电子技术认识的加深,它必将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范围的会计信息处理网络也必将建立。会计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使用计算机进行核算只是改变了核算的手段和形式,但不可能改变核算的内容和要求。相反,核算的内容范围扩大了,要求提高了,信息需要加强了。 2、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促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现行会计体系把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含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处 理的代码化、数据共享和自动化,为两个 子系统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况且, 如果电算化一直停留在财务会计子系统, 而不涉及管理会计子系统的预测、决策、 规划和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与效益的评 估,内部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等,那么也 就限制和失去了发展电算化的意义,使电 算化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从而推 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和 完善。 3、会计核算规范化。会计核算内容的 扩大、复杂和多方面,需要核算规范化。会 计核算规范化,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为 进行会计核算而采用具有标准性、统一性 和一致性要求的手段、措施和途径。会计 核算规范化要求:标准性,会计核算按确 定的准则或依据、程序、格式、要求等进 行;统一性,会计核算按有关的规定在一 定范围内实行;一致性,会计核算按已有 的规定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实施应是相 同的。应该说明,会计核算规范是相对的, 在一定条件下对会计核算的规定,随着客 观条件的变化,可以作相应的调整,或修 改或充实,使其更符合规范的要求。 4、会计核算法制化。《宪法》规定:“中 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 义法制国家。”依法治国当然包括依法治 理会计工作,会计核算要法制化。会计核 算法制化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进 行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工作法制化的 “依法”,不仅要依据会计的法律、行政法 规和规章制度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也要 依据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中有 关会计的规定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还包 括依据会计法规制定的本单位的财务会 计制度、本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做出的决 定、指示等。会计工作的法制化,是要求会 计核算工作的全部和全过程都要依法进 行。会计核算法制化的基本特征是会计核 算工作依法进行的全面性和强制性。 二、会计管理向全方位、知识管理方 向发展 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进 步和现代化的管理,将促进会计管理(财 务管理)向全方位、知识管理的方向发展。 1、会计系统重视系统管理。会计系统 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 合而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会计系统 既是一个封闭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系统, 浅谈会计未来发展趋势 □文/任顺芝 (石家庄双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石家庄) 辽宁省多年来一直重视工业的发展,从辽宁省目前的情况看,产业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工业主导全省经济发展趋势,财政收入对工业的依存度大。而仅仅依靠工业在以后的发展中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积极调整产业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工业发展的优势不能放弃,同时也要重视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要处理好三种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继续发挥工业优势,还要引导扶持农业和第三产业,培植新的财税增长点。这样才能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保证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处理不同财政收 入来源及其结构的问题,除此之外保证财 政收入的稳定,还要处理好财政收入的内 部结构。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 源,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非 税收收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 度上扩大了财政收入的规模,但是从另一 个方面来讲,非税收入如果管理不当,游 离于财政监管之外,将损害政府财力的统 一性,削弱政府调控能力。所以在关注财 政收入总规模的基础上,一定要注重财政 收入的内部结构。统筹优化其内部结构, 使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保证其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卫亚,彭寿康,朱晋.计量经济学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张晓峒.Evi ew s使用指南与案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张靖宇,胡晓华,林晓.基于主成分分 析法对海南省财政收入问题的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9. 财会/审计 86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7月号下(总第469期)

论中国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论中国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会计现代化的实现 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各行各业都要实现现代化,其中也包括会计工作要实现现代化。会计现代化是指广泛、系统地运用先进、科学、规范的快件理论、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会计工作。会计工作现代化包括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方法现代化、会计手段现代化和会计组织现代化。 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在“九五”期间,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在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模式,实现会计的现代化、法制化。”会计工作要实现现代化,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的。 会计工作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是会计发展的方向。会计工作要实现现代化,其要求是会计工作要达到先进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国际性;会计工作范围性事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的基础,科学性是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的基础要求,先进性是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的最高要求,国际性是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的最终要求。 二、会计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系统管理 会计系统是又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调整。会计系统既是一个封闭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系统,它的运行受系统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会计管理要重视系统管理,即对会计系统的整体进行全面管理。系统因各体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子系统,对子系统也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进行系统管理,如对成本系统的管理,对资金的系统管理。会计系统因管理条件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管理环节的系统。它包括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和会计分析,而形成会计管理体系。这种立足管理环节的系统管理,也就是全过程管理。 会计重视系统管理,是全面的管理,但同时,也要注意全面管理中的重点管理,即管理中心——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不同企业,因客观条件不同而主要矛盾不同,相应会计管理的中心也不同;有的企业以成本管理为中心,有的企业以资金管理为中心,有的企业以销售管理为中心。 (二)人本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是经济实力、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竞争,而这些竞争最终又是人才的竞争。重视对人的管理,是管理之根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是要重视对人的培养。会计管理重视人本管理,一方面要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互联网时代的会计变革与发展

目录 一、“互联网+”对会计工作影响的表现形式 (1) (一)新的服务模式初现端倪 (1)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趋向成熟 (1) (三)“互联网+”已成为会计管理新手段 (2) (四)“互联网+”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会计人才的培养方式 (2) 二、“互联网+”对会计行业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和深刻的变化 (2) (一)“互联网+”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3) (二)“互联网+”促进了财务管理工作大数据化 (3) (三)“互联网+”促进了财务人员要提供对企业管理者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3) (四)“互联网+”促进了会计监管模式的创新 (3) (五)“互联网+”为会计人力资源有效配置提供了平台基础 (4) 三、“互联网+”下会计行业存在的不足 (4) (一)理论水平不够,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4) (二)互联网与管理会计体系结合较差 (5) (三)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 (5) (四)与会计相关的法规政策较为滞后 (6) 四、促进“互联网+”下会计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对策 (6) (一)更新理论框架,提升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6) (二)完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6) (三)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7) (四)制定与“互联网+”相适应的会计政策法规 (8) 参考文献 (9)

内容摘要 1991年万维网的诞生,从此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新的篇章,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互联网时代,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互联网手机,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含义是互联网加上其他行业的组合。现阶段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赋予了会计新的内涵。在“互联网 + ”时代背景下,数据信息爆炸式涌现,会计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财政部也下发了《积极推进“互联网+”下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文件,以期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促进我国会计体系的完善,形成“互联网+会计”的会计行业高速发展模式。面对“互联网+”给会计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新的变化,会计人员一方面要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技术变革,接受、学习和掌握互联网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要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新挑战,加强个人能力全方位提升,为企业的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业务支撑。所以当下唯有不断创新和变革,会计信息化才会发展壮大,我们必须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会计行业在未来的道路上才能越走越好。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大数据云计算

浅谈政府会计改革_1

浅谈政府会计改革 目前我国的会计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预算会计指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企业会计经一系列改革已经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相协调,而预算会计目前实行的是1998年实施的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内的预算会计制度。我国目前政府会计体系仍沿用原来的预算会计管理体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预算会计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而根本的变化,原有的预算会计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实的需要,建立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三足鼎立”的会计体系模式是现实的选择[1]。本文重点探讨和研究政府会计改革的相关问题。毕业论文 一、政府会计面临的挑战毕业论文 (一)会计的体系不适应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毕业论文 尽管对预算会计管理体系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正式规范的标准体系,随着部门预算的编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等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客观上要求将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统筹考虑,构建一体化政府会计。只有明确了预算会计的分类,才可以明确各个类别会计核算的目的,根据其活动目的考虑其会计核算的特点加以规范,以充分满足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毕业论文

(二)核算的内容不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毕业论文 政府职能的转换强调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受人民之托,用人民的资金,来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包括对国有资产管理、债务管理和财政资金的使用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控,而这些都离不开政府会计的改革和政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科学、合理和完整的会计信息,而信息是由政府会计核算的内容所提供的完整准确的数据所支撑。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实质上只是财政收支会计,核算内容主要是财政收支活动,没有覆盖全部会计要素,特别是在诸如固定资产和长期负债核算和管理方面有明显不足。政府的固定资产只由行政单位会计记录,各级政府的财政总决算并不反映固定资产情况,对长期负债以及其他政府债务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和核算。所以政府会计核算的内容,不能全面地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的整个财务状况,越来越不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毕业论文 (三)核算的基础不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毕业论文 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会计只确认实际收到现金或付出现金的交易事项,能如实反映预算收支结果。但是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采用收付实现制基础的局限性逐渐凸现。如:毕业论文 1.不能反映那些跨年度的大宗采购项目、当期虽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的

中国会计发展史(汉朝以前)一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的发展萌芽时期 [一] (汉朝以前) 会计并不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过着采摘游猎生活,物质条件严重不足,使得在那个时期不会有会计的出现。 至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形成,剩余产品出现,会计才渐渐产生发展起来。初期的会计,仅从事简单的统计核算和分配工作,故我们称其为“大会计”,这就是会计最早的雏形。这可以从当时遗留下的一些历史文物里得到考证:1、刻石记事:通过石板或者石质墙壁,人类用不同的符号记录获取猎物、采摘野果的多少,并记录出参加的人员,使用的工具以及食物的分配情况; 2、结绳记事:通过打绳结的方式,用不同样式,不同大小的绳结表示不同的事件,并进行核算,这种记录方式在现在的云南佤族地区依然有所保留。 一、西周时期:随着原始社会的渐渐没落,生产力水平不断地进步,人类社会步入第二个时期--奴隶制社会。奴隶制社会前期,由于人类思维方式落后,物质水平低下,经济不发达,所以会计依旧沿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大会计”的工作方式,直到我国的西周时期,会计的发展才有真正的进步:1、第一次给这项工作进行命名,在西周的《周礼`天官》一书中曾经记载:“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而听其会计。”。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将这份工作称之为“会计”;2、在西周的宫廷之中,第一次设置了专

门的官吏管理会计工作,其称之为“司会”,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月季岁会”--每月进行核算、统计,每年进行汇总核对。 二、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初期,由于战乱纷争不断,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会计的发展也就受到一定影响,春秋战国到秦代出现了“籍书”或称“簿书”,用“入”、“出”作为记录符号来反映各种经济出入事项。从西周到战国时期产生了“三柱结算法”。它是根据“收入”、“支出”、“结存”这三大结算要素而得名。它以“收入-支出=结余”的关系式,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方法。“三柱结算法”在秦汉时期已得到了广泛运用。 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出现了影响会计发展的新契机,秦始皇统一全国,在国内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便于了经济的交流,更有利了会计工作的进行,可惜当时的人们没有充分利用这一个机会,没有把货币的统一利用到会计记账上,不得不说这是当时的一个遗憾。 三、汉朝时期:秦以后,我国封建王朝进入到第一个兴盛时期,这就是我们的汉朝,汉高祖刘邦的兴国政策加之以后的光武中兴使汉朝经济文化达到了历史上一次飞跃,尽管会计的记账方式和管理方法没有什么可以称颂的飞跃,但在计算方式上,汉朝却有着显著地进步:汉朝除了继续沿用发展了以前出现的筹算,当时的人们还发明了十珠算法,其就是利用大家儿时用过的学习数数的十珠计数器进行数学运算,这其实就是现代算盘的早期雏形。所以,清代数学家梅启照等认为东汉、南北朝时期产生算盘。

(完整版)财务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财务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具有综合性的功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日益明显。那么财务管理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企业的财务管理未来发展又是什么趋势?小编为你带来了“财务管理发展趋势”的相关知识,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财务管理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时代使得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在高楼林立的商业圈中,企业纷纷把触角伸向海外市场。但征服与被征服往往就在一瞬之间,无视变化、墨守陈规的企业被拉下马,对经济坏境把控得当的企业成为新规则的制定者。 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财务管理的未来式是怎样的?如何才能帮助企业对接全球最新管理理念,重塑适应性更强的体系模块?转型势在必行,而与转型对应的财务共享更是重中之重,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之棋。“财务要跟上企业全球扩张的脚步,共享服务必不可少,它一定程度上为转型提供了基础。通过把分散的全球业务释放到一定的资源和管理之后,才可以进行相应的管理优化,从而投入到战略决策和业务经营当中去”。日前,高顿财务培训与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联合主办的深圳名家讲坛“揭秘企业财务转型与变革之道”上,中兴云服务有限公司财务云副总经理孙苗这样提到。共

享经济无孔不入,企业全球化必经两大阶段“听到共享经济这一词,我们都不陌生,不管你承不承认,它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比如打车、租车、酒店预定的方式等。而我们所说的共享服务从本质来看就是共享经济在企业内部的体现。”“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把我们过剩的资源和产能进行整合。我们从企业内部看,有多少的分支机构就有多少个财务机构,做过会计的人员会感觉到,我们的工作其实是不均衡的,财务的工作特色是有时间性的、有波..........

中国会计学发展史

历史是稳定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流动变化着的历史,历史与现实地推移形成了时间的长河,而未来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是现实按逻辑顺序的延伸。任何一门科学的研究,都不能割断历史,而应尊重历史,认识历史,吸取历史中的精华,继承历史流传下来的珍贵遗产,这正是我们对待历史的科学态度。同时,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会计发展史的基点。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发展史是经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分支。我们追朔会计发展的历史,正是为了充分认识会计发展的现实,正是为了更好地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同时,也是为了把握未来会计发展的大趋势。然而,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坚定、清醒、有作为的今天,我们才有可能反思地追怀人类会计世界发展的往事,真实地认识人类会计世界发展的现实,勇敢地探索人类会计世界发展的未来。一.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所谓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会计随着历史的需要而发展,随着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变革,会计技术和会计观念也在不断地变革,尽管很多会计技术和会计观念在环境已经不再需要它们以后,仍然还在延续使用一个较长的时期。 二.会计的产生 会计的产生是基于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人类要生存,就要进行生产活动,必然会产生所费(人力、物力的耗费)与所得(劳动成果),便产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费与所得的会计。“刻木记数”、“结绳记事、记数”、被称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会计的萌芽已经产生)。原始社会创始的以绳结形式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结绳记事(计数)是被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文献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易·系辞下》)。文字产生以后,会计就产生了。在我国,最早记载会计一词是西周的《周礼》,并设置了会计官员——司会,规定了会计报表的编报制度。“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

中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

中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 「摘要」中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的会计模式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直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与此相适应,会计改革也紧密结合经济体制的转换稳步向前推进。本文阐述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会计模式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会计改革会计模式会计法规体系会计准则体系 一 我国原来的会计模式是建国初期为克 服国民经济极度困难的局面,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借鉴前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以企业和预算会计制度的拟定、实施和决算的编审为主要内容。当时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繁多、过于庞杂。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期,中间曾进行过几次会

计改革,比如:1956年精简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制定简易会计制度;1958年又提倡“大力简化”、“大破大立”,出现了“门框账”、“脑袋账”、“无账会计”、“不算账钱也跑不到外国去”,等等;1964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财政部发出《企业会计工作改革纲要》和《预算会计工作的改革要点》,提出了会计改革的目标、原则、内容和要求,《纲要》和《要点》刚刚开始实施,“文革”开始,会计改革被中止。由此可见,“文革”以前所进行的会计改革,主要是在繁与简之间进行的,科目报表繁杂就简化,简化过头再恢复,繁也罢、简也罢,都没有脱离计划经济会计模式的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以后至今,我国的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直至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与此相适应,会计改革也正是紧密结合经济体制的转

政府会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6949075.html, 政府会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初探 作者:陈慧 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年第03期 摘要:本文探究了当下政府会计改革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探究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飨读者。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政府会计所涉及的主体较多,一般来说,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还有社会团体、军队等。对这些单位的财政收支情况、资产负债等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精确可靠、真实广泛地记录、呈现等工作过程,就是政府会计践行的过程。 一、政府会计改革存在的问题 1.会计目标定位模糊 目标定位是政府会计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进行目标定位,确保精准、规范、具有可操作性至关重要。但就当下而言,政府会计目标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任何事物的实施都需要一定的目标做指引,而会计在目标制定时以会计总预算为基准,且关注各级政府调控、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对其他人员与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不加重视。这种目标缺失、目标定位不当的问题亟待解决。 2.会计准则亟待完善 原会计准则存在一定不足,正是政府会计改革面临的棘手问题。首先,会计准则对一些特殊资产的计量不做详细陈述或者陈述缺失。例如,公共设施、历史文物、战略储备物资等的确认和计量问题难以明确;政府为人民兴建的特殊的服务场所、机构,是不是需要依据相关规定(前提是要有规定)依法纳入计量范畴,尚且模棱两可;赈灾物资全部计入会计资产中会不会造成混乱、收支不平问题。其次,基建项目核算没有明确的针对性规定。最后,不能与国际接轨,亟须完善财务报告准则。 3.财务管理制度滞后,需要优化更新 管理制度建设滞后,使得一些政府机关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问题。首先,不能依据时代发展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监督不力、执行不严现象普遍。其次,政府对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真实的资产负债情况往往不了解。最后,管理会计的作用未能真正发挥。因此,必须完善政府财务管理制度,加大执行力,提高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中国会计发展史

中国会计发展史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会计制度古代、近代、现代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原始记录计量到单式簿记再到复式簿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变革过程。 关键词:原始计量单式簿记复式簿记 1.古代会计阶段 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产品的分配、交换及消费等问题凸现,“计数”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必要,人们逐渐形成数量观念,并尝试着以实物、绘画、结绳、 刻契等方式来表现经济活动及其所反映的数量关系。由实物记事(计数)、绘画记事(计数)、 结绳记事(计数)、刻契记事(计数)等方式所体现的原始计量记录行为基本代表着同时期 的“会计”行为,或者说,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是会计的萌芽状态,成为会计的直接渊源。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后,在原始计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最早的会计制度。中国有关会 计事项记载的文字,最早出现于商朝的甲骨文;而“会计”称号的命名、会计的职称则均起 源于西周,其含义是通过日积、月累的零星核算和终的总合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 济收支的目的。据《周礼》记载,西周国家设立“司会”一职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月计 岁会”,又设司书、职内、职岁和职币四职分理会计业务,其中司书掌管会计账簿,职内掌 管财务收入账户,职岁掌管财务支出类账户,职币掌管财务结余,并建立了定期会计报表制度、专仓出纳制度、财物稽核制度等。这表明大约在西周前后,我国初步形成会计工作组织 系统。当时已形成文字叙述式的“单式记账法”。 春秋以至秦汉,在会计原则、法律、方法方面均有所发展。孔子提出了中国最早的会计原则:“会计当而已矣”,意思是会计要平衡、真实、准确。具体说是要求会计的收付存平衡 正确无误,它与目前的“客观性”原则相似。战国时期,中国还出现了最早的封建法典--《法经》,其中包含“会计”方面的内容,如在会计簿书写真实性和保管方面,规定会计簿书如 果丢失、错讹,与被盗数额同罪;在会计凭证和印鉴方面,规定券契(当时的原始凭证)如 有伪造、更改等情,重者与盗贼同罪论处,轻者以欺诈论处,如上计报告不真实,有欺诈隐 瞒者,根据情节轻重判刑;在仓储保管方面,规定对于账实不符的,区分通盗、责任事故、 非责任事故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在度量衡方面,规定度量衡不准者,按情况不同实行杖打 等处罚。秦汉时期,中国在记账方法上已超越文字叙述式的“单式记账法”,建立起另一种 形式的“单式记账法”,即以“入、出”为会计记录符号的定式简明会计记录方法。它以“入 -出=余”作为结算的基本公式,即“三柱结算法”,又称为“入出(或收付)记账法”。西 汉时采用的由郡国向朝廷呈报财务收支簿——“上计簿”可视为“会计报告”的滥觞。南北 朝时期,苏绰创造“朱出墨入记账法”,规定以红记出、以墨记入。 唐宋时期,我国会计理论与方法进一步推进。首先,产生了《元和国计簿》、《太和国计簿》、《会计录》等具有代表性的会计著作。《元和国计簿》和《太和国计簿》分别为唐人李 吉甫、韦处厚所撰,收录了唐代人口、赋役、财政、税收等方面的统计资料,按照国家财政 收入项目分别记载其收入数字。《会计录》为宋人所编,是一种按照国家规定的财计体制和 财政收支项目归类整理,并加以会计分析的经济文献。其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会计、

浅析会计公司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会计公司未来发展趋势 重庆会计公司的专业代理记账是新生事物,有极其强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那重庆会计公司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呢? 1、做出属于自己的服务品牌,扩大公司在社会的影响力。 重庆会计公司属于服务性行业,就要按照服务业的要求去为被代理企业服务。服务要从小事做起,哪怕是一个电话的语气都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处理帐务时要把自己当作是企业的员工,全面地系统地为企业生产经营着想,在日常繁杂的工作中逐步树立公司服务形象,逐步创立属于公司自己的服务品牌,依靠生意界特殊传播形式“口碑”来扩大公司在企业中的影响,使公司的经营形式由“公司去找客户”向“客户来找公司”的转变。 2、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重庆会计公司不能仅仅处理代理企业会计业务,要从客户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客户的需求,在不同的时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3、提高员工待遇、稳定职工队伍。 重庆会计公司的发展说到底要靠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如何稳定职工队伍是目前公司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代理记帐的专业性不强,在公司工作过的员工都有能力在社会上自己独立代帐,以便获取比在代理公司工作更高的收入。因此代理公司应采取相应措施,达到稳定队伍的目的。 4、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推广会计电算化,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 目前社会上有许多版本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可以利用,公司应该选择简单实用的多用户版本,以较少的投入解决会计人员手工记帐问题,提高人员代帐数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关注铭美财务官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5、开展其他业务。 代理记账是公司的主要业务,除此之外公司还应该广开财源,利用一些有名望的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咨询业务、培训会计实战能力、组织税务知识系列讲座等手段增加收入。另外还应注意相关业务收入,比如和会计事务所签约验资和评估业务、申办刻章业务、增加复印等附加业务,提高公司创收能力。

论文资料中国会计发展史[1].doc

论文资料中国会计发展史 提纲: 一、介绍我国会计的发展简史,有其发展过程。具体发展而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而各个时期的会计又有其自己的特征。 二、会计史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展望。我国的会计史研究从无到有,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某些不尽人意之处。进行展望提出完善的建议。 三、研究会计史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了解会计的历史发展规律,促进了我国与国外的会计交流和发展,传承会计历史文化。 正文 会计史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我国会计有其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运行的历史规律。会计史研究目前存在的一定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进一步研究会计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会计史;问题;展望;意义 会计史是研究会计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先导。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重要会计理论问题的研究,都不能脱离历史考察与研究这一课程,对任何一个重要会计事件的认识,都必须进行历史的回顾、思索、分析与论证。会计史研究目前存在的一定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同时,会计学有着深刻的内涵与广博的研究领域,而会计史的研究却始终涉及到它的精华部分。因而,在接受一定程度的会计专业教育与较为系统地学习过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之后,系统地学习会计史,研究会计史学中的基本问题就十分必要,既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会计史略 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人类要生存就要进行生产活动,必然会产生所费(人力、物力的耗费)与所得(劳动成果),便产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费与所得的会计。“刻木记数”、“结绳记事、记数”、被称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会计的萌芽已经产生)。原始社会创始的以绳结形式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结绳记事(计数)是被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文献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易·系辞下》)。文字产生以后,会计就产生了。在我国,最早记载会计一词是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附件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家财政“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对于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推动会计事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时期会计工作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国会计行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财政经济工作大局,按照“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的要求,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会计法制体系基本建立,会计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会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十一五”时期,我国会计行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推进会计改革和发展,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为纽带,着力构建了充满活力的中国会计标准体系。建成了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应用指南、解释公告构成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由48项审计准则构成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为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构建了由1项基本规范、18项应用指引、1项评价指引和1项审计指引组成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为我国企业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制定发布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为构建科学完善、国际通行的中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工会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以及若干会计核算办法的出台,推动了行政事业单位不断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政府会计、会计指数等理论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和规范发展初见成效。为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9]56号),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十一五”时期,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专业人员和执业机构队伍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逐步扩展,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截至2010年底,全国执业注册会计师达到9.8万余人,非执业会员8万余人,会计师事务所及分所7800多家,提供服务的企业超过350万家。2009年度全行业业务收入达到317亿元,比2004年翻了一番,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会计师事务所达到34家,排名前100家的会计师事务所总收入达206亿元,占全行业的65%,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正向特殊普通合伙形式转变,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不断规范,12家内地会计师事务所获准从事H 股审计,一批职业道德好、执业水平高、社会认可度强的会计师事务所加速形成,注册会计师行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三)会计人才发展战略稳步实施。为贯彻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财政部发布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财会[2010]19号),确立了增强我国会计人才竞争优势,建设国际一流会计人才队伍的行动纲领。“十一五”时期,我国会计人员能力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初、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有序开展,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成效明显。2006-2010年,共有666.86万人报名参加初、中级会计专

会计发展史

会计发展史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摘要:在中国古代会计发展史中,采撷了如下最具影响的事件: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单式记账法,最早的会计原则,最早的会计法律,会计预算方式等;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中,阐述了中国复式记账法的锥形-龙门账,引进国外的昨式记账法及其改良;在中国现代会计发展史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班组核算制”,“资金,成本指标分口分级管理”和“厂内银行”;在新中国会计改革发展中,则分三个发展阶段,从部门设置,会计制度建设,会 关键词:会计发展史中国古代会计近代会计会计制度会计法 追溯我国和世界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已经有三千年历史。会计发展历尽艰难险阻,经历无数次实践和变革,从最原始的会计发展为今日比较完整的会计体系、准则、制度等,无不经历了历史沧桑、岁月风霜历练。回首过去的会计发展史,展望未来会计工作重任,会计工作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能力建设,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推动世界经济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第一章、回首中国会计三千年沧桑史 回首中国会计三千年的发展史,是漫长而曲折的,充满了艰辛。 (一)、中国“会计”一词的最早出现 中国会计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说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始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那么,见之于文字记载的中国会计,已于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250年左右的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就初具规模,那时,中国就有了“会计”的称谓,并认识到,会计工作是一项由零星核算到汇总核算在到三年大计的系统过程,这一系统过程应当真实、恰当。会计在当

财务未来发展趋势

财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经济体系由原本的农业、工业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与之匹配,财务在未来,将体现以下发展趋势: 1.核算型财务不断转变为管理型财务 财务与业务融合将会越来越迫切,由事后的记录与核算,逐渐转变为事前的预测和资源调用,不断转变为管理型财务。财务工作将贯穿企业的经营全过程,为一线作战服务,为业务服务,为经营管理服务,财务附加值将不断提高,成为提升企业整体价值的关键一环。 2.财会手段高度信息化 科技不断进步,促进财务会计高度信息化,未来财会信息的处理方式,将会更加自动化和 现代化。财务工作需要重视信息化处理,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更好的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和整理。结合财务和信息化技术,市场上将会出现越来越先进的财会信息系统。同 时,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还需要发挥传统核算的优点,依照企业实际情况, 建立最适合自身的财会核算方法,从而保证财务工作的准确和及时。 3.财会人员发展多元化 未来的的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财务核算,还需要掌握信息化技术,能够执行一些基础的预测和决策,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财会人员除了胜任财会工作外,还将成为拥有多种技能的人才,技术水平呈现多元化。 4.财务核算及分析不断创新 为保证企业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财务会计的核算及分析方法,都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创新。由于企业各个业务,都需围绕财务进行开展,所以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及时整理和分析财务信息,形成完整的财务报告,进而帮助各项业务顺利进行,提高企业效益以及管理水平。 5.财务流程逐渐精简 在保证财务信息及时和准确的同时,财务会计的业务流程,将会适当进行精简。财务会计借助信息化技术,高效处理和核算相关数据,为企业提供科学的财务信息,提升财务效率。 综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给财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财务人员也应加强学习,与时 俱进,努力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创新是会计改革与发展之根本

创新是会计改革与发展之根本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工作——会计,其改革与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真正为经济发展服务。结合浙江省会计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会计改革与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 01.理念创新 理念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精神。它不仅仅是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对将来有所展望,并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核心价值理念,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样,会计工作也离不开理念,理念决定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决定了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成效。要发挥会计的重要基础性作用,会计理念不仅仅是为所有会计人服务,如开展会计职称考试和评审、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先进会计工作者选拔等,更多的要在强化“财”为“政”服务理念的同时,强化“会”为“财”、“会”为“经”服务的理念,也就是说会计改革与发展要真正树立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财政中心工作的理念。具体体现在:一是打破会计人员按行政级别管理的方式,实行属地化管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便民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等重要工作部署,以及浙江省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的改革要求,要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

计职称考试报名、会计职称评审等工作全面实行属地化管理,即会计人员在工作单位所在地财政部门参加继续教育、职称报名、职称评审申报等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服务便民化,同时相应取消省级办证服务窗口和省级考点,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化。二是运用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服务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增加价值创造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作为会计管理工作者,首先必须要了解管理会计的真正内涵和意义。其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座谈会、网站、微信以及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对管理会计“为什么做”“做什么”“如何做”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宣传,让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对推进管理会计应用有全面认识和了解。再次搭建平台,加强指导与服务。建立浙江省管理会计专家咨询委员会,设立专家服务团队,指导与服务实施方案制定、项目实施中期评估、项目实施结果评审等工作。最后总结经验,通过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以点带面”进行推广。三是培养浙江省高端会计人才,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凤凰行动”计划,推进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截至目前,浙江省共培养了省会计领军人才157名,此外,还有省会计领军人才(行政事业类)和浙江省国际化会计跨境并购人才111名在培养,评审了107名正高级会计师。 理念的树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文献综述.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文献综述 摘要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政府会计是指用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政府和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活动及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的会计体系。由于各个国家国情的不同,政府会计的具体实施形式也有一定差别。而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仍然是预算会计制度体系。这套会计制度在过去对政府财政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政府职能的转变等一系列的因素,政府会计已不仅仅局限于反映政府财政管理,社会公众也是政府会计的使用者,这使得我们对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会计改革迫在眉睫。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了解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对比国内外的改革情况,了解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背后所蕴藏的深意。了解其战略次序,框架设计,冲突协调等情况,进一步探讨政府会计改革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政府会计政府会计改革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

目录 引言 (1) 一、阅读文献概述 (2) 二、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8) (一)我国政府会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 (二)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趋势 (9)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文献综述 引言 政府会计一般是指“一种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结果的专业会计,是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财政职能、执行国家预算的重要手段”。而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仍然是预算会计制度体系。这套会计制度对规范政府行为、加强财政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财政改革和政府审计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对反映政府行为的会计信息的范围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会计改革势在必行。 政府会计改革问题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政府会计改革涉及面广,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涉及各部门、各预算单位的利益,任务非常艰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这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与企业会计的实证研究快速发展相比,由于受数据获取途径等因素限制,政府会计研究基本还停留在规范研究阶段而还没有引入实证研究;其次,政府会计的摹本框架包含很多内容,许多文献仅对框架中急需改革的几个组成部分,例如政府会计主体、政府会计确认基础、政府财务报告等进行了重点探讨。这些空白领域也为我国会计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