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测试题__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测试题__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测试题__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测试题__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名著阅读(6分)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写出其中一篇(课内的除外)的标题及主要内容:

二.综合性学习(6分)

1.搜索资料的三种常用方法是①到图书馆阅览,②,③。

2. (4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当天下午第2节课,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①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栏目名称为4个字)

【示例】栏目名称:书海泛舟栏目内容简介:介绍、浏览名著佳作

栏目名称:_________ 栏目内容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10分)

1.默写:⑴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⑵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⑷万里来游还望远,___________________。

⑸请你写出咏莲的古诗词的连续两句:。

2.《使至塞上》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两句?写出了什么意境?

3.从《渡荆门送别》的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四.文言文阅读:

(一)三峡(郦道元)(25分)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2分)

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 C.缺乏 D.穿过()

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良.多趣味(2)沿溯.阻绝

(3)属.引凄异(4) 林寒涧肃.

4.翻译下面文言语句。(6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

6.(2分)比较阅读:本文;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然后填空。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一句相对应。

7.(2分)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奋笔疾.书

B.每至晴初霜旦.通宵达旦.

C.沿溯阻绝.络绎不绝.

D.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2分)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9.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 (提示:介绍风景特色2分,可联系本文;介绍时代变化1分。)

导游词:

(二)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4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3分)

五色交辉

..()

..俱备()欲界之仙都

..()四时

2、翻译以下句子。(4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下列是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请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3分)()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发端,总领全文。以“美”字点明全文中心。作者正是将谢徵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②“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和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灿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④“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文章又以感慨收尾,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也流露出能和康乐公(即谢中书)等古今山水高士比肩的自得之感。

4、“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5、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2分)

(三)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4分)

天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全承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行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分)

2.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朗读节奏全对的一组是()。(2分)

A.未寝.(qǐn)相与.(yǔ)遂.(suì)

B. 藻.(zǎo)荇.(xínɡ)竹柏.(bǎi)

C.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

..步于中庭(一起)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3分)

6.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2分)

A.“月色入户”一句,用拟人手法,写月似乎也通人情,解人意,知人寂寞,主动来与之为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闲职,整天闲极无聊、无所事事,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7.本文“记”的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5分)

8.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4分)

能体现友情的句子:

理由:

(四)周密《观潮》(20分)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②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③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④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字。(每空0.5分,共4分。)

雷tínɡ()如lǚ()平地shū()尔罗qǐ()

乘骑.()艨艟.()一舸.()倍穹.()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2分)

例:如履.平地 A.西装革履 B.履险如夷C.郑人买履 D.履行职责 ( )

3.先解释加点的重点词语,再翻译下列句子。(12分。其中每个字0.5分,每句话2分。)

①浙江

..也。

..之潮,天下之伟观

②倏尔

..相睹。

..黄烟四起,人物略不

②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④出没

..万仞中。

..于鲸波

4.关于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首句点明题旨,揭示描写对象,总领全文。

B. 第①段中“方其……势极雄豪。”一句,具体从形色声势等方面侧面描写了海潮的雄伟壮观。

C.第④段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烘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D. 文章赞美钱塘江海潮壮观的景象,叙写了当时观潮的盛况,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五)张岱《湖心亭看雪》(15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挐(ráo)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⒂痴,更(gèng)有痴似相公者!”

1.(4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余.住西湖()是日更定

..()

..()上下一白

..()客此

2. (2分)关于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两句点明时间、地点。标清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

B.“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

C.“独往湖心亭看雪”的一个“独”字,展现了作者遗世独立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

D.这篇小品,融叙事、写人、绘景、抒情于一炉。全文笔调淡雅流畅,耐人寻味。

3.(4分)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3分)作者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5.(2分)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