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数学竞赛定理

高中数学竞赛定理

高中数学竞赛定理
高中数学竞赛定理

重 心

定义:重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

可用燕尾定理证明,十分简单。证明过程又是塞瓦定理的特例。

已知:△ABC 中,D 为BC 中点,E 为AC 中点,AD 与BE 交于O ,CO 延长线交AB 于F 。求证:F 为AB 中点。

证明:根据燕尾定理,

S △AOB=S △AOC ,

又S △AOB=S △BOC ,

∴S △AOC=S △BOC ,

再应用燕尾定理即得AF=BF ,命题得证。

重心的性质:

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三角形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即其坐标为((321x x x ++)/3,(321y y y ++)/3);空间直角坐标系——横坐标:(321x x x ++)/3 纵坐标:(321y y y ++)/3 竖坐标:(321z z z ++)/3

外 心

定义:外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外接圆的圆心。

外心定理: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外心性质: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且这点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相等。

设1d ,2d ,3d 分别是三角形三个顶点连向另外两个顶点向量的数量积

1c =2d 3d ,2c =1d 3d ,3c =1d 2d ;c=1c +2c +3c

重心坐标:( (32c c +)/2c ,(31c c +)/2c ,(21c c +)/2c )

垂 心

定义: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性质:

锐角三角形垂心在三角形部

直角三角形垂心在三角形直角顶点

钝角三角形垂心在三角形外部

设1d ,2d ,3d 分别是三角形三个顶点连向另外两个顶点向量的数量积。

1c =2d 3d ,2c =1d 3d ,3c =1d 2d ;c=1c +2c +3c

垂心坐标:( 1c /c ,2c /c ,3c /c )

九点圆

三角形三边的中点,三高的垂足和三个欧拉点〔连结三角形各顶点与垂心所得三线段的中点〕九点共圆,这个圆为九点圆 〔 或欧拉圆 或 费尔巴哈圆. )

九点圆性质:

1.三角形的九点圆的半径是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之半; 即九点圆r :外接圆r =2:1

2.九点圆的圆心在欧拉线上,且恰为垂心与外心连线的中点;

3.三角形的九点圆与三角形的切圆,三个旁切圆均相切

设1d ,2d ,3d 分别是三角形三个顶点连向另外两个顶点向量的数量积

1c =2d 3d ,2c =1d 3d ,3c =1d 2d ;c=1c +2c +3c

垂心坐标::( (3212c c c ++)/4c ,(3212c c c ++)/4c ,(3212c c c ++)/4c )

欧拉线

定义:三角形的外心、重心、九点圆圆心、垂心,依次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就叫三角形的欧拉线。

欧拉线定理:三角形的重心在欧拉线上,即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和外心共线。

欧拉线的性质:

1、在任意三角形中,以上四点共线。

2、欧拉线上的四点中,九点圆圆心到垂心和外心的距离相等,而且重心到外心的距离是重心到垂心距离的一半。

欧拉线的证法1

如图 作△ABC 的外接圆,连结并延长BO ,交外接圆于点D 。连结AD 、CD 、AH 、CH 、OH 。作中线AM ,设AM 交OH 于点G’

∵ BD 是直径

∴ ∠BAD 、∠BCD 是直角

∴ AD ⊥AB ,DC ⊥BC

∵ CH ⊥AB ,AH ⊥BC

∴ DA//CH ,DC//AH

∴ 四边形ADCH 是平行四边形

∴ AH=DC

∵ M 是BC 的中点,O 是BD 的中点

∴ OM=

2

1DC ∴ OM= 21AH ∵ OM//AH

∴ △OMG’ ∽△HAG’ ∴

GM AG =1

2 ∴ G’是△ABC 的重心

∴ G 与G’重合

∴ O 、G 、H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欧拉线的证法2

如图 设H,G,O,分别为△ABC 的垂心、重心、外心。连接AG 并延长交BC 于D, 则可知D 为BC 中点。

连接OD

O 为外心

∴OD ⊥BC

连接AH 并延长交BC 于E

H 为垂心

∴ AE ⊥BC

∴OD//AE ,有∠ODA=∠EAD 。由于G 为重心,则GA:GD=2:1。

连接CG 并延长交BA 于F 则可知F 为AB 中点

同理,OF//CM

∴∠OFC=∠MCF

连接FD FD//AC,DF:AC=1:2

∴∠DFC=∠FCA ,∠FDA=∠CAD

又∠OFC=∠MCF ,∠ODA=∠EAD

相减可得

∠OFD=∠HCA,∠ODF=∠EAC

∴△OFD∽△HCA

∴OD:HA=DF:AC=1:2

又GA:GD=2:1

∴OD:HA=GA:GD=2:1

又∠ODA=∠EAD

∴△OGD∽△HGA

∴∠OGD=∠AGH

又连接AG并延长

∴∠AGH+∠DGH=180°

∴∠OGD+∠DGH=180°

即O、G、H三点共线

欧拉线的证法3

设H,G,O,分别为△ABC的垂心、重心、外心.

则OH=OA+OB+OC

OG=(OA+OB+OC)/3,

3 ×OG=OH

∴O、G、H三点共线(注:OH, OA, OB , OC ,OG 均为向量)

费马点

定义:在一个三角形中,到3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费马点。

费马点的判定

(1)对于任意三角形△ABC,若三角形或三角形上某一点E,若EA+EB+EC有最小值,则E为费马点。

(2)如果三角形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120°,这个角的顶点就是费马点;如果3个角均小于120°,则在三角形部对3边角均为120°的点,是三角形的费马点。

费马点性质:

(1)平面一点P到△ABC三顶点的之和为PA+PB+PC,当点P为费马点时,距离之和最小。

(2).特殊三角形中,三角皆小于120°的三角形,分别以AB,BC,CA,为边,向三角形外侧做正三角形ABC1,ACB1,BCA1,然后连接AA1,BB1,CC1,则三线交于一点P,则点P就是所求的费马点.

(3).特殊三角形中,若三角形有一角大于或等于120度,则此钝角的顶点就是费马点

(4)特殊三角形中,当△ABC为等边三角形时,此时外心与费马点重合

证明

(1)费马点对边的角为120度

在B CC 1?和B AA 1?中

BC=1BA ,BA=1BC ,1CBC ∠=∠B+?60=1ABA ∠,

∴B CC 1?和B AA 1?是全等三角形

∴∠PCB=B PA 1∠

同理可得∠CBP=P CA 1∠

由B PA 1∠+P CA 1∠=?60,得∠PCB+∠CBP=?60,

∴∠CPB=?120

同理,∠APB=?120,∠APC=?120

(2)PA+PB+PC=1AA

将△BPC 以点B 为旋转中心旋转?60与1BDA ?重合,连结PD ,则△PDB 为等边三角形 ∴∠BPD=?60

又∠BP A=?120

因此A 、P 、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又∠CPB=DB A 1∠=?120,∠PDB=?60,PDA ∠=?180

∴A 、P 、D 、1A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

故PA+PB+PC=1AA

(3)PA+PB+PC 最短

在△ABC 任意取一点M (不与点P 重合),连结AM 、BM 、CM ,将△BMC 以点B 为旋转中心旋转?60与1BGA ∠重合,连结AM 、GM 、G A 1(同上),则1AA

梅涅劳斯定理

容:如果一条直线与△ABC 的三边AB 、BC 、CA 或其延长线交于F 、D 、E 点,那么FB AF ×DC BD ×EA CE =1。 或 设X 、Y 、Z 分别在△ABC 的BC 、CA 、AB 所在直线上,则X 、Y 、Z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ZB AZ ×XC BX ×YA CY =1

证明一:

如图 过点A 作AG ∥BC 交DF 的延长线于G,

则FB AF =BD AG ,DC BD =DC BD , EA CE =AG

DC 。 三式相乘得:

FB AF ×DC BD ×EA CE =BD AG ×DC BD ×AG

DC =1

证明二:

过点C 作CP ∥DF 交AB 于P ,则

DC BD =PF FB ,EA CE =AF PF ∴FB AF ×DC BD ×EA CE =FB AF ×PF FB ×AF

PF =1 它的逆定理也成立:若有三点F 、D 、E 分别在△ABC 的边AB 、BC 、CA 或其延长线上,且满足

FB AF ×DC BD ×EA CE =1,则F 、D 、E 三点共线。利用这个逆定理,可以判断三点共线。 证明三:

过ABC 三点向三边引垂线AA'BB'CC',

∴AD :DB=AA':BB',

BE :EC=BB':CC',

CF :FA=CC':AA'

FB AF ×DC BD ×EA CE =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