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篇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

第一篇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

第一篇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
第一篇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

人际关系心理学讲授提纲(部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理解:

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结论: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解释:

第一,人际关系主要注意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第二,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它既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也有行为成分。

第三,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2、人际关系包含成分:

一是认知成分,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理性条件;

二是情感成分,是对交往的评价态度,是关系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三是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即能表现个性的一切外在行为。

(二)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科学分支。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包括魅力、遵从、侵犯和亲社会行为、社会交换、社会比较、社会纠葛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协作和竞争、公平和公正等。

研究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关于行为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是社会现实需要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社会变化加剧对心理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既包括正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优化),也包括负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恶化)。

一、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注意阶段。

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

这是人际关系的准备阶段、起步阶段。

第二,接触阶段。

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

第三,融合阶段。

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划分为冷漠、疏远和终止三个阶段。

第一,冷漠阶段。

即指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

人际关系的恶化始于冷漠,不但对交往者持漠不关心的消极态度,严重者甚至表现为一种否定性的评价和行为。

第二,疏远阶段。

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

人际关系的恶化是从冷漠开始,以疏远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并渗透到彼此人际交往的各个角落。

第三,终止阶段。

结束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二、青年期成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青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从精神上脱离对父母或成人的依赖,新的友伴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协调和适应,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及对成人权威的抵触和反抗,竞争和对抗的激化等方面。因而其人际关系具有广泛性、自主性、易变性和异性敏感性等特点。

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关系?

2.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

3.人际关系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第二章态度及其转变

第一节态度的概念

一、“态度”界说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这种心理倾向中蕴含个体的主观评价(赞成或否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倾向性。它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过经验积累而形成的。

二、“态度"的结构

态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这和人际关系的结构是相一致的。

第一,认知成分。

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

第二,情感成分。

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第三,行为成分。

它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产生的,是个体对态度目标采取行动的必然结果,反映了一个人对感觉对象所持有的行为倾向。

也有人认为行为部分仅仅是指行为的倾向性,即人们在采取行动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态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认知理论

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对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态度的平衡性;一个是关于态度的一致性。

认知理论认为,人类有一种普遍的需要,就是平衡或一致的需要,人们在认知上有了不平衡性和不一致性时,就产生紧张与焦虑,从而促使人们向平衡和一致的方向转化。

1.平衡理论

海德等人提出来的。

海德认为,态度的二个实体之间存在着二种关系,即平衡关系和不平衡关系。

如果我们用符号“P”表示认知的主体,“o”表示态度的另一个人,“x”表示态度的某个对象,用“+”表示喜欢,用“一”表示不喜欢,那么P—o—x就构成三角形关系。

这种关系影响人际喜欢与吸引,从而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海德认为,P—o—x形成的三角形关系是一种情感关系,即好感或反感态度。

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有缺陷的不平衡的关系。

海德认为,在P一0一x不平衡关系的任何一种情形中,人们都企图改变某一项而使之恢复平衡关系。

使自己的认知达到平衡可能采取的办法:

一是说服对方;二是改变与对方的亲密关系;三是说服自己改变态度。

2.一致性理论

一致性理论认为,一致性原则支配所有人的思维。我们总是改变态度来达到一致性,以便减少或消除非一致性。

相似导致人际喜欢和吸引,就是这个原则发生作用的典型一例。

这个理论认为一旦产生了不一致状态,马上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压力,从而在增加一致的方向上改变一个人的评价,最终来影响一个人的态度。

二、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件

态度的形成与下列几个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一)个体的需要

(二)个体的经验

(三)交往的对象、性质

(四)个体的自我意识

第三节态度的转变

一、态度转变的理论

态度转变是态度的核心部分,代表性的观点是强化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

㈠强化理论

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态度就是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

第二,当个体面对的强化物所要求的态度和其本人的态度不同时,就会产生心理矛盾。

结果有两种:要么是按照自己的态度做出反应,要么是按照强化物的要求改变自己的态度。

这种态度的改变程度依赖于强化物提供的诱因。当诱因的强化大于原有态度的强化时,就会产生态度的改变。在这一方面,大多数人都把社会赞同当作一种强化物来使用。

(二)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是态度的一部分,个体的认知是无止境的,因此态度也是错综复杂的。然而,我们总是试图使认知彼此之间一致起来。否则,就产生了认知冲突。解决这个冲突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的过程。

理论要点:

第一,费斯汀格等认为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

认知无关,即两个认知同时出现在你的头脑里,但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没有任何关系。

认知协调,即一个认知紧跟着另一个认知,或适合于另一个认知,两个认知就是协调关系。人们总是希望认知之间具有这种协调关系。

认知不协调,即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互矛盾,相互排斥,这两个认知之间的关系就是失调关系。

第二,这个理论认为,各个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程度受下列因素影响:

①失调程度随着认知之间的差异程度的加大而增加;

②失调程度随着有差异性认知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③失调程度与个体所有的协调性认知数目成反比;

④失调程度与认知元素对个体的重要性有关。

第三,费斯汀格认为,人们会由于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这种不愉快的状态随着认知之间的失调程度不断增加而加剧。

个体感到减少失调的压力不断增加,这样便产生了人们想要减少或消除这种压力的动机。

个体一般采取自我辩护的过程以减少或消除这种不协调。

具体办法有:改变认知,增加认知和改变重要性等等。

三、态度转变的方法

态度转变应注意方法。

(一)参与活动法

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二)登门拜访

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开始提出一个小请求,再提出一个较大的请求,比较容易使人接受。

(三)团体规定论

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

(四)全面宣传法

一般地,要求个体改变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即要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

对文化程度低的个体,单方面的宣传容易转变他们的态度;对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体,进行正反两方面宣传的效果好。

此外,个体最初的态度与宣传者所强调的方向一致时,单方面宣传有效;如果最初的态

度与宣传者的方向相反,双方面的宣传有效。

(五)沟通信息法

在态度转变的过程中,信息沟通是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所指的沟通信息,仅指沟通的内容而言。

信息沟通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是对个体进行信息传递,二是对大众进行信息传递。无论哪一种传递,其目的都是为了改变人们的态度。

思考题:

1.什么是态度?如何理解态度的本质?

2.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哪些?

3.举例说明态度转变方法的应用。

第三章印象形成

认识他人首先是从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开始的。

第一节印象形成概述

一、人际印象的定义

印象是指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

这种印象并非是认知的客体或由他人在我们记忆中留存的忠实拷贝,而是经过知觉者主动构思的。

人际印象形成也就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三个成分

印象形成过程中包含着三个成分,它们是认知的对象(即行动者),认知的主体(即知觉者),以及交往的情景。

(一)行动者

在人际交往中,行动者的非言语线索,谈吐,举止方式,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态度、反映着个性特征的行为等等,都为知觉者提供了形成印象的一定信息。

研究表明,知觉者的印象随着行动者的行为而系统地变化。

(二)知觉者

知觉者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定势,过去与他人交往的实践经验,对行动者所具有的知识,自己的兴趣、态度、动机和个性,交往时的心境等等都会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发挥种种不同的作用。

不同知觉者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也会影响印象形成,在关注某些线索和对线索进行权衡时也表现出个别差异。

(三)交往情景

交往的情景自然会对印象形成产生影响。

由于行动者的行为线索发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因而它们会被赋予不同的权重。

同一种行为,在不同的交往情景中对印象形成有不同的作用。

交往行为发生的前后关系也会影响到形成的印象。

第二节印象形成的特点和模式

一、印象形成的特点

(一)一致性

(二)评估性

(三)中心特质的作用

二、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

心理学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模式。

(—)累加模式

累加模式认为,知觉者形成一个对他人的整体印象是把所有单个特质的评估的值相加而得到的。

(二)平均模式

该模式认为,知觉者是通过把所有单个特质评估的值平均起来形成一个总的印象的。在平均模式中,所追加的新信息的效用要取决于它比已有的印象更好一些还是更坏一些。

(三)加权平均模式

按照这个模式,知觉者在形成印象时,平均了单个特质的评估值,但是他们给予某些特质更多的权重,而给予另一些特质较少的权重。

对每一个特质乘上它的权重,再加以平均。

第三节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一、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

(一)优先效应

优先效应,也称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二)新近效应

也称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印象的形成有强烈的影响。

在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初次接触,优先效应起的作用大一些,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加,彼此比较熟悉或已成为朋友,新近效应可能有更大的影响。

二、晕轮效应

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上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还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对朋友或亲戚予以特别对待的原因。

三、定型

定型是人们常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

定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年龄、地域、心理疾病、癖好、毕业的学校等方面。

四、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

当我们对其他人形成了一个印象之后,我们常常依据这个印象行动。

这个现象就叫作“自我实现预言”。所谓“自我实现预言”(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

第四节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和理论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

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和在社交场合中的形象的。

所谓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二)印象管理的理论

1.符号相互作用论

许多研究者认为印象管理对于有效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是非常必要的。

理论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由语言、姿态等抽象符号沟通之后,渐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观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渐渐学会了“采用他人的角色”来观察问题,并看待自己就像其他人看待自己一样。

这种看待问题的方法,不仅使他知道他如何同其他人交往,而且有利于他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使之能对其他人起到所希望的影响。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其他人造成不好的印象,就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个性越成熟,这种印象管理的能力就越强。

2.自我表现论

戈夫曼把社会交往看成是类似于舞台表演。每一个人都按照一定的“脚本”来行动。一个“脚本”是一组经过仔细选择的、能够表现自我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活动。

脚本要从一个情景变换到另一个情景,当个体试图获得社会赞同的愿望,以及想要控制社会交往的结果,产生了印象管理。

戈夫曼认为,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维持一种和当前社会情景相适应的形象,并确保从他人那里获得使彼此都感到愉快和维护自我的评价。

一个人能成功地受到社会赞同的形象,被认为是“有了面子”;反之,形象受到损害,便称为“丢了面子”或“失了面子”。

戈夫曼认为,人际交往的一条基本规则是互相承诺,互相谅解。这意味着,每个参与者将通过印象管理,努力使其他参与者保住面子。

总之,戈夫曼认为,人际交往要求参与者约束自己的表现,使之能被他人恰当地知觉,和从他人那里获得恰当的评价。

3.情景认同论

亚历山大同样认为,印象管理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层面。按照情景认同论,对于每一个社会背景,每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合,都存在着一种社会行为形式,这种行为形式传递着对这个场合来说是恰当的认同。这种行为形式就叫做情景认同。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努力创造着对他们自己最恰当的最满意的情景认同。在每一种情景中,都有一套适当的行为形式,来表现他本人的身份,从而获得令他和周围人们满意的交往。

二、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

自我表现是一种方法,其目的就是在他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印象,尽管这样做可能是无意识的。

(一)自我表现的具体目的

从某种角度上讲,自我表现渗透在极大多数人际交往中。

通常自我表现背后有两个主要的具体目的。

第一,个体希望在他人心目中树立一个特定的形象。

第二,个体想要建立和维护与他自己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理想的自我)的一种公开的形象。

选择恰当的行为来创造有利的情景认同常常需要仔细地计划。

首先,该个体必须发现在人际交往中最可能受到赞同的那些特性。

其次,他必须认识到诸多行为中哪些行为是能够表明他拥有该情景所需要的特性。

(二)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1、情景因素

2、参照群体的认同

3、其他人的影响

三、印象管理的作用

1、印象管理是社会交往的一个基本事实。任何人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着印象管理。

我们每个人总是在进行印象管理的,而且我们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去影响我们的公开形象,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

2、印象管理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使人际交往更好地进行下去,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3、印象管理显示了人们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4、印象管理有助于维护我们的真面目,使他人了解我们的真实意图、心理特点和个性。

5、印象管理能使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更快地更富有弹性地适应不同人们的角色要求,使我们针对形形色色的环境中做出恰如其份的自我表现和社会行为。

6、印象管理本身无所谓好坏。

同样的印象管理,可以为了正当的目的,也可以为了卑鄙的目的。

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印象?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有哪三个成分?分别举例说明这三个成分对人际印象形成过程的影响。

2.人际印象形成有哪些特点?人际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有哪三种,它们分别有何特点?

3.人际印象形成中会出现哪些效应和偏见?它们对人际关系有何影响?

4.举例说明自我实现预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5.什么是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对人际关系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注意自己的自我表现?

第四章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第一节人际的非言语沟通

我们知道其他人心情好或心情坏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交谈和观察。

他人的非言语线索往往能暴露出许多重要的信息。

非言语沟通可以归为三类。

一类是动态无声的,像点头、微笑、皱眉,摇晃手脚等。这一类可能是非言语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被有些学者称为手势行为。抚摸、拥抱和其他触摸行为也归于这一类。

第二类称为静止无声的,像站、坐、蹲、倚等姿态,身体本身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说”话。此外,人们还用呼吸、身体气味、体格,以及通过不属于人体各部分的标志如口红、衣服等来表示所含的意义。

第三类称为副语言,它包括有声的但非言语性的各种动作,如喷嚏、咳嗽等。

人类的非言语沟通是很多的,也是很复杂的。

非言语沟通发生的主要通道与作用:

一、脸部表情

人的脸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反映出一个人具有的情感,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以及传达着一个人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的脸部表情所表达的有六种基本的情绪:快乐、悲哀、惊奇、恐

惧、愤怒和厌恶。不同的情绪可以由这六种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构成。

脸部表情在人类种族中是共有的和一致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人们以这种方式彼此传递情绪信号有利于人类生存。

二、目光接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说明了眼睛对于传递人际交往的信息的重要作用。

高水平的目光接触,往往被认为是人们彼此之间喜欢或怀有积极的情感。

但这一规则也有例外,当另一个人持续地注视我们,并保持这样的目光接触,我们会体验到极不舒服,它使我们心情紧张。所以碰到这种目光注视,人们会采取退缩行为,避免这种情景。

三、身体语言

我们的心境和情绪常常反映在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中。来自于它们的非言语线索,称为身体语言。

1、身体语言常常暴露出一个人情绪状态的许多信息。

2、作为身体语言的姿势可以表示某些特殊的含义。

3、身体的运动和姿势还能暴露出其他人的许多生理状态,像活力,年龄等,也许还包括他们所拥有的一些特质的程度。

第二节对人的归因理论

归因: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一、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认为,人们有两种强烈的需要:一种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另一种是控制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就要预测人们将怎样行动。

为了判断人们会怎样行动,我们需要形成对他们个性、动机、情绪、态度等的判断。同样,为了预见和控制我们的环境,我们也需要对其他人这些心理倾向做出判断。

因果关系的归因的“不变原则”(principle of in—variance):

任何一种行为都可能由许多原因结合造成的,如果一个特定的原因和一个特定的结果在许多不同的情景下都互相联系在一起,在那个原因不存在的情况下,结果也没有产生,我们就会把这个结果归因于这个原因,这就叫作“不变原则”。

归因于内在状态,称为内在归因。内在状态指行动者的人格、品质、动机、情绪、心境、态度、能力等。

归因于外在力量的,称为外在归因。外在力量指列于行动者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例如周围环境、其他人的行为、提供的奖励或惩罚、运气、任务难度等。

海德认为,如果个人的因素强于环境的因素,会作出内在归因,如果环境因素强于个人的因素,会做出外在归因。

二、相应推论理论

该理论由琼斯(E.EJones)和戴维斯(K.EDavis)于1956年提出。

一般说来,我们根据行为等特殊信息来推论出相应的个人的内在心理倾向性。

相应推论指的是,推论出的行动者的内在心理倾向性同这个人的外在行为相符合相一致的程度。

为了有把握地把一些稳定的心理倾向归于其他人,一个观察者总是力图做出相应的推论。两者相一致、相适应的程度越大,我们做出归因的准确性就越大。

三、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凯利提出了三个基本维度。

第一个维度称为特异性:是指某个人对不同的刺激或不同的事件做出相同反应的程度。

第二个维度是一致性:是指其他人对某个实体是否都这样反应的程度,即大家反应是否是一个一致性的反应。

第三个维度是一贯性:是指个体对于这种刺激在其他的时间和其他的场合下以同样方式反应的程度。

凯利的模型认为,在实体的特异性和一致性低,而一贯性高的情况下,我们更可能把一个人的行为归于内在原因。相反,在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一贯性都高的情况下,我们更可能把一个人的行为归于外在原因。而在一致性高,实体的特异性低,一贯性低的情况下,我们往往把行为的原因归于偶然的环境或情景因素。

四、韦纳的归因理论

韦纳等人在同意海德所提出的把原因划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这一维度的同时,还提出了另两个重要维度,分别是稳定和不稳定维度、可控和不可控维度。

按照上述维度进行归因,我们可以看出归因的后果,即作出了什么样的归因会影响到对未来的预测,也会影响到归因者的未来行为。

假如考试或工作失败了,归于内部原因的话,如果认为是由于能力不够,失败之后,束手无策,个体往往不再努力。如果是由于努力不够,他可以再发愤图强来弥补过去的损失。归于外部原因的话,如果认为题目难,个体对此更是无能为力。但如果只是运气,也许还可以再试试看。

不同归因,可以影响归因者以后的行为。

第三节归因偏见

一、行为中心偏见——“行为”吞没“场”

海德曾指出,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做出。他把这种现象称作“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见称作“基本的归因错误”。

二、显著性偏见

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

一个刺激(一个事件或关于另一个人的信息)越容易被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可能被他用来影响答案,即被他加工而影响反应。同样,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

三、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凯利的归因模型认为,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一贯性的信息在归因时应该受到同等的重视。也就是说,这三种信息在作归因时没有一种比另一种更有价值。

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忽视一致性反应的信息,即对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当某个人做出了一种反应时,人们在对此作归因的过程中,不大注意其他人如何反应。

与这个现象相一致的是,人们不重视基础概率的信息。

第五章人际吸引

第一节人际吸引理论

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一、强化理论

强化是通过不断地改变环境的刺激来达到增强某种行为产生频率的过程。这个过程借助于奖励等强化方式来实现。

强化感情理论认为:

1、评价任何事物(包括交往对象)所引起的肯定或否定、满意或不满意的情感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喜欢或厌恶的程度、好感或恶感的情绪,是个体进行第二次交往的基础。

2、人际吸引的大小和奖罚有相应的关系。

如果交往对象的接触背后紧跟着奖励,如表扬、称赞、报答等,就会引起对方喜爱,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与对方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他的这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强化。

3、人们喜欢给予我们奖励的人,而不喜欢导致我们情感不愉快的人。

二、相互作用论

当两个个体在相互交往中经常感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安定,感到心情愉悦,并且非常乐意与对方交往时,他们之间就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各人对对方来说都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这是一种互酬行为或者说是一种报答行为。

一旦交往的双方中任何一方对交往不满意时,这种关系就会受到损害,而影响两人之间的继续交往,双方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比较困难了。

三、得失理论

1、在人际关系中,一成不变地讲好话并没有像先讲坏话然后再慢慢地改变成讲好话的情形来得更吸引人、讨人喜欢。

2、交往中一个人的外貌特征与个性心理特点对交往影响很大,有时这些特点使是决定是否进行交往,以及交往所进行的融合程度的主要依据。

3、人的主观意识,如对一个人的评价,对交往动机、目的的预测,对交往行为的估计,个人的偏好等,在人际关系建立过程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得失论是否得当,必须考虑两个因素:

1、得失的评价应该是谈论到同样的人格特质或事物,明白地显示出批评者在基本态度上有了改变。

2、态度的改变必须是逐渐的,而不是突然的,突然的改变容易引起疑心和困扰,而影响人际吸引的增加。

四、相等理论

理论认为:

1、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报酬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一般人所孜孜以求的行为目标。

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以代价和报酬的相等来衡量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的。人们希望在交往中自己的代价和报酬自始至终保持平衡,投入与支出相匹配,以此作为衡量人际吸引大小的尺度。

如果在交往中代价和报酬是相等的,或者得到的利润是正的,那么交往的另一方对他来说就具有吸引力,就愿意继续交往下去。

反之,就会失去交往的欲望和动机,也就失去了交往中的这种人际引力。

3、两个人之间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发展,要看当事人觉得这种关系的维持是否对双方都有益处来决定。即建立人际关系要看是否能获利、是否有需要,从而决定自己的交往行为。

这是一种功利主义的态度。

第二节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三类:情境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和类似与互补因素。

一、情境因素

情境因素包括人际问的交往距离、交往频率、交往中的集群性和个体的体验性等等。(一)时空距离

如果其他一切条件不变,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高,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距离

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凡是地理位置相对接近者,自然容易激发人际交互关系。

总的说来,邻近性能提高喜欢的程度,容易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注意:距离因素并不是形成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它只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众多因素之一。

2.交往频率

交往频率是指人们互相接触次数的多少。

一般说来,人们彼此之间交往频率越高,刺激对方的机会越多,“重复呈现”的次数越多,越容易形成较密切的关系。

交往的频率增多,容易形成共同的经验,有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的兴趣,共同的感觉。对素不相识的人来说,交往的频率在人际关系形成的初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结群

在交往过程中如果两人的物理距离比较接近,而且交往者又有这种结群的需要时,交往的机会便可大大增加,双方都表现出对交往的渴望、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在交往过程中热情地应答对方,这就容易使人际关系显得轻松、愉快、和谐融洽。

反之,如果双方无意进行接触,虽然距离很近,也会因擦肩而过而错失良机,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三)体验

1、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以及能给我们令人愉快或惬意体验的人。

凡是能给人们带来良好情绪感受的将会形成喜好的关系,凡是给个体带来不良情绪感受的则会造成嫌恶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的存在能使别人感到快活舒适,你就会喜欢这个人,而那些使你感到生气、焦虑厌恶的交往对象,就会引起你的反感而不喜欢他。

二、个人特质因素

(一)外表和容貌

外表和容貌对初次交往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因素。特别是在与异性交往时表现尤为显著。

两个人在进行交谈以前,往往是根据交往者的外貌特征来估价他,形成肯定或否定的印象,从而影响或左右了以后相互之间关系的发展。

实验表明:外表越吸引人,就越为人喜爱,特别是初次交往时这种现象表现得更加明显。

诸多实验都表明,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美貌和姿色可以使人喜欢你。有魅力的人办了错事后会得到宽大处理。

(二)才华和能力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一个人越有能力,人们就越喜欢他。

尽管外貌吸引力是一个显著而稳定的信息,但才华和能力最终很可能更重要。

一个人在交际活动中拥有的“资本”、财富(如才华、能力等)越多,就越能产生吸引力,使人喜欢你,而不是厌恶你。

(三)个性品质

一般地,个性品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而且这种吸引力持久、稳定、深刻。

在其他方面一样的情况下,如果有人诚实、正直、乐于助人、友好和善而不奸诈狡猾、损人利己、敌对冷酷等,那么我们就会产生喜欢他的倾向。

男子汉吸引人的个性品质是:勇敢、冒险、创造、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宽宏大量、襟怀坦白、不拘小节、理智、正直、忠诚、有思想、思维灵活、事业心强、期望水平高等。

女子吸引人的个性品质是: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为人随和、情操高尚、

有正义感、待人真诚、信赖、开朗活泼、可靠等。

无论男性或女性,作为个性品质,最有吸引力的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虚伪。

西方心理学家认为,待人热情是决定喜欢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品质。

“喜欢别人的人最受别人喜欢”。

我们经常说外表美是一时的,而心灵美是经久不衰的,实际上这里的心灵美有一部分内容乃是指人们的个性品质。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美的心灵,才会真正受人欢迎和喜欢。

三、类似和互补

(—)类似性

类似性吸引包括许多方面。态度、信念、兴趣、爱好、价值观等的相似是一个方面,另外,同年龄、同性别、同学历和同经历的人容易相处;行为动机、立场观点、处事态度、追求目标、个人嗜好一致的人容易相互支持;具有共同信念、情投意合的人容易建立起人际关系;同阶级、民族、宗教、行业、国籍的人容易产生好感等等。

人们喜欢和自己类似的人,人们总是以自己的模式去要求别人。

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的研究结果发现:在见面的初期,多是住在附近的人成为好伙伴,后来,态度的类似逐渐成为吸引的主要因素。

价值体系、对象身份、社会背景和文化程度的类似性均能影响到个人选择他人的条件。

个人所指出的最好朋友都是同等地位的人,一般来说他们的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社会价值等方面都很相似。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政治主张、宗教信仰、对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看法比较一致的人比较谈得来,在感情上较为融洽,容易成为好朋友。

(二)互补性

当双方的需求或个性能互补时,就能形成强烈的吸引力。

一个有支配性格的人易和被动型的人相处,相互喜欢、建立和维持密切的友谊关系。独断专横的人和优柔寡断的人会成为好朋友。活泼健谈的人和沉默寡言的人会结成亲密的伙伴。这是因为彼此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满足对方的要求。

在初交时,距离因素、外貌因素及社会资源(如经济地位、职业、学历、文化背景等)都是构成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

在结交后两人的态度、信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类似显得更为重要。第三节人际吸引的其他现象

一、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的意思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真实的自我会让他人知道和了解,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在心理上是健康的,是自我实现的个性所必需的。

但是,太少的自我暴露和太多的自我暴露会引起对环境适应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一个从不自我暴露的人不可能与其他人建立密切的和有关意义的关系。但是,习惯于喋喋不休地向他人谈论自己的人,也会被他人看作是不好适应的、只顾自己的自我中心主义者,甚至是病态的。

心理学家认为,理想的模式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作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于其他人作中等程度的暴露。

(一)回报与自我暴露

当人们与自我暴露水平较高的个体交往时,最有可能进行较多的自我暴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际关系由低水平的自我暴露和低水平的信任开始。当一个人开始自我暴露时,这便是信任关系建立的标志。而对方以同样的自我暴露水平做出反应,

成为接受信任的标志。这种自我暴露的往复交换,直到双方达到满意的水平为止。

(二)喜欢和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中的“回报”原则决定着喜欢。

我们最喜欢那些和我们自我暴露有着相同水平的人。如果某人的自我暴露比我们暴露自己时更亲密和详细,我们会害怕过早地驶进亲密关系领域,会考虑刹车。

二、喜欢的回报和得失现象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知道他人喜欢我们,那么我们往往也会喜欢他人。

如果对于一个人,我们只获得一点信息,即他喜欢我们,那么我们会有一种预先的姿态——我们也喜欢他。如果他不喜欢我们,我们也会用这种情感去回敬他。

在人们互相作用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喜欢的回报”原则。

我们最喜欢的人是表示对我们的喜欢程度在增加的人;我们最不喜欢的人是表示对我们的喜欢程度在减少的人。

{思考题}

l_如何理解人际吸引的理论?

2.什么样的个人特质才具有吸引力?

3.为什么类似和互补会导致人际吸引?

4.怎样把握人际交往中自我暴露的“度”?

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3、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和专家水平。 4、专家型教师往往具有四种教学专长,即学科知识专长、课堂管理专长、教授专长和诊断专长。 5、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实践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研究。 第二章 第三章 1、小学儿童的生理发展:①身体外形的变化:身高及体重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女生10-11岁起进入发育的高峰期,男生则从12-13岁起进入发育的高峰期。②体内机能的发育:小学儿童心脏和血管都不断地均匀增大,12岁时儿童的心脏接近成人的水平;14岁以后男女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肺活量是的大小是儿童肺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③神经系统的发育:人脑平均重量的变化为-----新生儿为390克,8-9个月为660克,2-3岁为990-1011克,6-7岁为1280克,9岁为1350克,12岁为1400克,达到成人的平均脑重量。 2、学习活动是小学儿童主导活动的意义:1、学习活动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2、学习活动增强有意性和自觉性; 3、学习活动促使小学儿童的抽象思维不断发展; 4、学习活动促进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4、有意注意:是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是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5、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6、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7、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迅速性、协调性、外露性、可塑性。 8、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的特点与教学: 9、儿童注意的培养: 10、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11、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12、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13、注意有意性的发展是指有意注意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逐渐提高,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14、小学儿童注意品质包括: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 15、小学二年级是儿童注意分配能力发展的转折期。小学男生的注意转移能力发展更快。 16、教学活动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

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二、选择题 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之父”是(A)。 A、冯特 B、梅奥 C、莱维特 D、勒温 2、下列不属于人际关系心理成分的是(D)。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 3、人际关系的分类按照需求的性质,可以分为哪两类?( B ) A、支配性关系和平等性关系 B、情感关系和工具性关系 C、吸引性关系和排斥性关系 D、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 4、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B) A、19世纪末 B、20世纪20年代 C、1933 D、20世纪60年代 5、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 A、骊斯洛 B、弗罗德 C、亚当斯 D、费斯汀格 6、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人际关系心理学流派是(D) A、象征性交往理论 B、群体动力学 C、社会互动理论 D、公平理论 7、在诸多学科中。人际关系心理学和哪门学科的联系最密切?(C) A、社会学 B、行为科学 C、社会心理学 D、人类学 8、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中最根本的任务是(D)。 A、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B、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C、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D、发展新型有人际关系 9、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中,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的阶段 是(B)。A、注意阶段 B、接触阶段 C、融入阶段 D、终止阶段 10、零接触状态是指人际关系恶化的(B) A、冷漠阶段 B、疏远阶段 C、终止阶段 D、分离阶段 三、判断题 1、在人际关系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中,情感因素是最重要的成分(√) 2、夫妻关系不属于人际关系的范畴。(×) 3、梅奥对人际关系结构方面做了重要研究。(×) 4、期望理论是亚当斯提出来的。(×) 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6、人际关系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7、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研究的对象,而意识形态的关系不是社会关系研究的范畴。(×) 8、要研究人际关系,应该把人际关系放到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 9、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 10、人际关系研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填空题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Y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9、霍桑实验包括四个分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10、人际关系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修茨)。 11、修茨认为,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不同的人际关系需要会构成不同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需要包 括: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感情的需要)。 12、在需要理论中,较为著名的三个理论是:(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和(成就激励理论).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4、E.R.G理论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压缩为三个需要,包括: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员发展需要)。 15、归因理论主要包括两种:(海德)提出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提出的(成就动机归因)。 16、韦纳认为成就动机的归因必须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控制源,二是(稳定性)。 17、社会测量法的结果都可以通过图表方式出来,常用的方法有(矩阵表示法)、图示法和(数学 公式法)三种。 二、选择题 1、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最好就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是(B)。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2、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的人际沟通模式是(B)。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3、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的藤式沟通模式是(B)。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4、在非正式群体中,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的人际交往模式是( D)。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5、谣言的产生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通常是(D)。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6、参加比赛中的对手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是属于(C)的人际关系。 A、生活型 B、劳动型 C、活动型 D、学习型 7、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A、马斯洛 B、弗罗德 C、亚当斯 D、费斯汀格 8、无论遇到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首先会想到“他喜欢我吗?“在得到肯定的或否定的答案后, 再采取适当的行动的人是属于人际关系类型中的哪一类型?(A) A、驯顺型 B、进取型 C、分离型 D、包容型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2002.10

浙江省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称为__________冲突,另一种称为__________冲突。 2.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人际吸引理论包括强化理论、__________、得失理论和__________等。 4.群体中的个人行为分成二大类:即遵从与__________ ,后者包括两种形式: ①__________ 和②非模仿。 5.促进革新和变化的冲突是一种__________。 6.__________和戴维斯于1956年提出了相应推论理论,决定该理论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非共同效果和__________。 7.印象形成过程中包含着三个成分,它们是认知的对象,即__________,认知的主体,即__________,以及交往的情景。 8.认知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认知无关,二类是__________,还有一类是__________。 9.态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行为成分。 10.莱维特提出的四种沟通网络模式是__________、轮式传递、__________和Y式传递。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想摘玫瑰花又怕刺,这是一种( )冲突。 A.接近—接近型 B.回避—回避型 C.接近—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 2.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这是影响人际吸引的( )所导致的。 A.情景因素 B.互补性因素 C.类似性因素 D.个人特质因素 3.勇敢的男人具有吸引力,这是其( )所致。 A.个性品质 B.才华 C.能力 D.气质 4.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这是由于求助者的( )导致。 A.依赖性 B.亲密关系 C.类似性 D.责任 5.对一个已经给定的动作直接强化,这是一种( ) A.负强化 B.消极的强化 C.积极的强化 D.厌恶形式的强化 6.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相互联系,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是印象形成的( )的特点。 A.一致性 B.评估性 C.中心特质的作用 D.隐含的个性理论 7.从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态度改变的方法是( )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名词解释 1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与1965年提出来的,这样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做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他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这种理论也称做社会比较理论,是前诉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2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思汀格)提出的。主要研究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我们总试图使认识彼此之间一致起来,否则就产生认知冲突。解决这个冲突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的过程。 3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印象。也就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中和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4社会助长作用: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 5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利于他人的行为。 6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7登门拜访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8身体语言:既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所表现出来的非语言线索,他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的信息。 9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行为和心理的主动掌握,他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10旁观者效应: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11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1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景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中蕴涵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13通俗心理学:海得认为每一个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做通俗心理学。该学说的关键是;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心理倾向的能力。 14自我实现:指的是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字人际关系方面,是指融洽良好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恰当、完美、令人向往的人际关系。 15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16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17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换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米德。 18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大体上的印象后,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计他所有的特征和特点19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指行动者与观察者在归因时存在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我们往往会把自己我行为归因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与内在的原因。 21平均模式:该模式认为,知觉者是通过把所有的单个特质的评估的值平均起来形成的一个总的印象 22去个性化:指出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融化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的一种状态。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度将会极大的影响群体的遵从程度。 23定型: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都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 24影象管理: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影象的过程。 25定势:观察者以持续一贯,相同的方式知觉不同的人们或事物的心理倾向。 26自我障碍: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17时尚: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被大多数所效仿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28心境:持久的、微弱的、非特意性的情绪状态。 29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表现和亲和的对象。 30冲突: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要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 1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章节题型内容 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 2.个性心理 二、辨析题 1.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高校教师如何教的一门科学。 2.教育工作中的“是为了不教”。(教育工作中的“教是为 了不教”的说法有道理吗?) 3.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 律的科学。 4.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没有多大现实意义。 5.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 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 关系。 6.有些优秀教师虽然没有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却 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优秀教师。因此,个别青年教师说:不 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照样可以当好教师。你对此论有何看 法? 7.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 做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例外。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三、简答题 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及其对象。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3.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4.简述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5.试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四、论述题 1..结合《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体会,谈谈学习该课程的 现实意义。 章节题型内容 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一、名词解释 1.教师胜任力2.教育机智3教学反思.4.自我效能感 5.教师期望效应 6.教学监控能力 7.教师角色 8.教学

师心理风格9.教学效能感 二、辨析题 1.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改 革的推进,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 多、更高的要求,当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深厚的知 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还要有符合教育教学工 作的高能力和素质。 2.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区别就在于专家教师掌握 更多的知识。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只 要努力扮演好教学者的角色就已足够。 三、简答题1.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2.简述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和作用。 3.简述教学反思的过程。 4.简述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作用? 5.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教学效能感对教师和学生的影 响。 6.简述教育机智的表现方式。 7.简述教师角色的影响和作用。 8. 简述专家教师的特点 9.请列举出几种常见的教学反思方法。 10.试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内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11.简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胜任力。 12.简述教师胜任力及其结构。 13.简述教育机智及其影响因素 四、论述题 1.请列举出几种常见的教学反思方法,并谈谈如何养 成良好地教学反思习惯。 2.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有什么差别,如何尽快完成 由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3.老一辈教育学者吕型伟曾说过“教育是事业,事业 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 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请结合高 等教育心理学关于教师角色分类的划分,谈谈自己 对这段话的理解。 4.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心理健康如何维护。 章节题型内容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一、名词解释1、心理发展 二、辨析题 1.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 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越快。由

最新10月浙江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弗罗姆 B.马斯洛 C.亚当斯 D.修茨 2.帮助个体摆脱自己内部的紧张状态的态度功能是( ) A.顺应功能 B.认识功能 C.防御功能 D.调节功能 3.发现“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的心理学实验是由________做的。( ) A.威尔逊 B.尼斯贝德 C.雅可夫 D.罗森塔尔 4.“行为吞没场”效应最早是由心理学家________指出的。( ) A.罗特 B.戴维斯 C.海德 D.费斯汀格 5.习的性无助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________的关系。( ) A.稳定 B.肯定 C.相反 D.以上都不对 6.以下哪一种不属于强化的主要方式?( ) A.积极的强化 B.消极的强化 C.中性的强化 D.厌恶形式的强化 7.我们喜欢让我们感到情感满足,心情愉快的人是因为( ) A.强化 B.相互作用 C.得失理论 D.吸引 8.提出利他行为的生物学理论的学者是( ) A.威尔逊 B.洛伦茨 C.拉塔内 D.亚当斯 9.“前怕狼,后怕虎”,这种冲突形式属于( ) A.接近-接近型 B.接近-回避型 C.回避-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型 10.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体对于交往结果满意的程度可以用________表示。( )

A.抱负水平 B.比较水平 C.预期价值 D.效用-价值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人际关系研究有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 2.将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是集中型的沟通传递。( ) 3.人际关系心理学中的态度与日常生活中的态度含义大致相同。( ) 4.失调是一种令人不舒服的紧张状态。( ) 5.韦纳认为,能力是一种内在、不可控的归因结果。( ) 6.自我是一种心理结构,是以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 ) 7.反模仿的人并没有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 ) 8.我们喜欢与自己类似的人是因为强化。( ) 9.冲突不一定产生消极的结果。( ) 10.自我服务偏见长期以来对个体是不利的。(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____________过程中形成的____________关系。 2.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减少失调的方法主要有改变认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影响服从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寻找目标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选择目标和____________。 5.人际冲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内化 2.自我障碍 3.社会惰化 4.人际吸引 5.人际冲突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 2.简述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 3.简述印象形成的整合模式。 4.简述利他行为决策过程的步骤。 5.简述诱导服从的前提因素。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共25分) 1.试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2.试述态度转变中的沟通要素。

心理学论述题题库

心理学论述题题库 心理学题库 1、教师在社会中充当着哪些角色?你以前是怎样理解教师角色的? (1)根据我国教师的活动、职责和任务,可把教师的角色划分为以下几种: ①教员——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角色; ②父母形象角色、朋友角色、管理员角色; ③青少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人员,心理辅导人员等社会活动家等角色; ⑤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 (2)以前对教师角色的理解可由学生自己发挥 2、结合自己性格的形成,谈谈你对“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理解。 可由学生自由发挥。 1、分析一位你印象最深的教师在人格特征和教育能力方面的突出表现。 可由学生自由发挥。 2、联系实际分析说明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①在整个心理过程中,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认识是情感和意志的基础,认识活动受情感和意志的制约。情感又是意志行动的积极的动力因素,反之,意志行为又丰富着情感。 ②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点也是密切关联的,个性倾向性渗透于各种心理特点之中,个性特点也反映出个人的倾向,两者在总体上体现着一个人完整的个性。 ③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在“动态—过渡态—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说明人的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而个性又总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反之,已形成的个性倾向和特点又积极地影响着心理过程,而使人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性的色彩。 1、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解决问题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1)动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动机是推动人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 ①在一定的程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 ②但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个体对问题情境的知觉特点影响问题的解决。 ①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呈现的方式。 ②当问题的呈现方式越符合人们的经验或知觉的习惯,人们就越易于知觉问题情境,问题的解决也就越容易。

人际关系心理学结课作业

《人际关系心理学》结课作业 班级:电气09-5 姓名:学号:22090337 得分:批改人:

1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的需要有什么关系? 答:人际关系可说是人与人之间,在一段过程中,彼此借由思想、感情、行为所表现的吸引、排拒、合作、竞争、领导、服从等互动之关系,广义的说亦包含文化制度模式与社会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往往在现实中很多人都处于人际危机边缘从而影响了自身的生活与工作。显然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当代社会是一项值得去学习的问题。 在人类社会中,我们不可能单独存在并且不可能不与其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生存需要合作,而合作必然有交往行为发生,此外交往也算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方式之一,人发生交往行为是很自然的。 人的需要两种:一是身体的需要,一是心灵的需要。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冷了要穿衣,行路要车马,类似这样的一切都是肉体的需要。还有一样心灵需要,人有七情六欲,是人就无法超越它。而不论你需要什么总要与第三方发生关系,试想如果没有好的人际关系,别人都对你敬而远之,你的满足如何实现。此外,不论你想不想,你总有需要帮助的时候,那么如果你和他人没有好的关系,你怎么好意思开口向别人求助呢。很多时候你满足别人的需要,在你困难时,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帮助你,这不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的需要的体现吗。 2人际关系发展经历那些阶段? 答:(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二)情感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彼此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在这一阶段,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双方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增加。但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话题仍避免触及别人私密性的领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根本的方面。尽管在这一阶段人们在双方关系上已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双方的交往模式仍与定向阶段相类似,具有很大的正式交往特征,彼此还都仍然注意自己表现的规范性。 三)感情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此时双方在人际关系安全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谈话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一阶段,双方的表现已经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正式交往模式的压力已经趋于消失。此时,人们会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总结资料

人际交往: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①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②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协调性。③心理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作为专用名词在20世纪由梅奥提出 从心理学的不同角度考察,可以把人际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是按需求性质,可以划分为为了满足相互间情感交流,形成良好心里气氛的情感关系和为了相互协调达到某一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工具性关系;二是按喜欢的程度,可分为相互喜欢,亲近,友好的吸引性关系和彼此心里厌恶,疏远,对立的排斥性关系:三是按双方的地位,可分为一方对另一方控制的支配性关系和彼此地位平等的平等性关系;四是按关系存在的时间,可划分为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学科性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研究对象:人与人交往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莱维特等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纽科姆等对人际关系结构的研究,梅奥等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研究。根据这些理论成果,米德提出象征性交往理论,勒温提出群体动力学,T组理论,考夫曼提出了社会互动理论,舒茨提出了人际特质理论,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海德和凯莉提出了归因理论,弗罗姆提出了期望理论,亚当斯提出了公平理论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最为密切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①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②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适合中国国情,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①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②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③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④发展新型人际关系⑤纠正畸形人际关系 研究人际关系的必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总之,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不但是历史选择的必然,更是现实生活的需要。 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第一,注意阶段。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第二,接触阶段。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顾、工作上的支持。第三,融合阶段。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依恋、牵挂、心心相印。 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第一,冷漠阶段。指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一方不愿交往。第二,疏远阶段。进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零接触状态,彼此避免接触,甚至讽刺、挖苦。第三,终止阶段。并非都是有害的、不道德的 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经典实验:霍桑实验(实验者梅奥、实验组成1.照明实验2.福利实验3.群体实验4.态度调查、实验结论1.人是社会人,影响人际活动积极性的因素,除客观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个体士气主要表现,而使其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4.除了正式群体,企业中还有非正式群体,它与正式群体是相互依存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社会交换理论是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双方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霍曼斯1961年正式提出社会交换理论。 主要的观点:1.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2.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37)

. 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的相关学科是( ) A.心理学 B.行为科学 C.社会学 D.社会心理学 2.如果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应该采用的交往模式是( )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3.按照人际反应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修茨的观点,个人的感情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的行为特征应该是( ) A.相容 B.超越 C.同情 D.冷漠 4.从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态度改变的方法是( ) A.登门拜访法 B.全面宣传法 C.参与活动法 D.沟通信息法 5.人们对自己的亲友予以特别对待并且自以为是公道的、不偏不倚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首因效应 B.新近效应 C.定型 D.晕轮效应 6.我们热情洋溢是为了避免对方冷淡,这种强化方式是( ) A.积极的强化 B.消极的强化 C.厌恶形式的强化 D.惩罚 7.想当班委,但又不敢参加竞选,这种冲突属于( ) A.接近—接近型 B.回避—回避型 C.接近—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型 8.在管理和解决冲突过程中效果最差的做法是( ) A.威胁 B.让步 C.仲裁 D.协商 9.根据海德的平衡理论,如果甲的好友乙喜欢踢足球,而甲不喜欢踢足球,为达认知平衡,甲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

A.不让乙踢足球 B.改变对乙的亲密关系 C.鼓励乙踢足球 D.顺其自然,什么也不做 10.对人先贬后扬要比一成不变地讲好话更吸引人、讨人喜欢,这一观点来自( ) A.强化理论 B.相等理论 C.得失理论 D.相互作用论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 2.自我呈现就是印象管理。( ) 3.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作出小小的让步。( ) 4.决策之后,没有被选中的项目会被看得更有吸引力。( ) 5.行为的线索比行为的结果对人们施加的影响更大。( ) 6.无论是遵从者还是反遵从者,都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 ) 7.按情感体验划分态度,可以把态度分为外显的态度和内隐的态度。( ) 8.一般地说,年龄较小、地位较低的以及具有相似人格特质或生理特点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模仿。( ) 9.人际吸引中的互补因素,其作用多发生在交情较深的朋友、恋人、夫妻间。( ) 10.出于互惠规范,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儿童、老人、残疾人或病人。(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一般说来,人际关系恶化是由于人际冲突、________和________的结果。 2.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人的影响。 3.人际吸引又称________,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________。 4.人际冲突的主要形式包括________冲突和________冲突。 5.时尚现象往往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生活行为和风度礼仪方面。 6.影响遵从的群体特点有________和________。 7.霍桑实验主要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________和________。 8.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________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________策略。 9.个体寻找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目标、________和________。 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级的需要是________需要,最高级的需要是________需要。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睡眠者效应 2.自我实现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提纲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名词解释 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种成分,情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其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实践两部分组成。 2、“人际关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提出来的,最早对人际关系更生实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梅奥。 3、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层次。即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心理关系,要受生产关系的制约,并受其他社会关系影响。 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关系。两者之间的联系表现为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应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同时人际关系又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其区别是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是两个不同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 人际关系的本质特征——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原因在于:一是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二是人际关系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四是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6、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实践任务:* 理论任务: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述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 实践任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7、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注意阶段(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接触阶段(属一般性的人际接触)、融合阶段(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人际恶化的三个阶段:冷漠阶段(交往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疏远(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刊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终止(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是结束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精编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整理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构造主义者认为心理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代表人物是冯特(实验法)。 3.机能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心理的功能、机能,代表人物:詹姆斯(意识 流)。 4.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S-R联结。 5.完形主义者(格式塔)认为心理是一个完形,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6.佛罗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 7.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科学的教育心理学诞生。 8.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形成的过程: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 段。 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去发展。 10.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1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 习、并列结合学习。 12.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13.知识学习的三个过程:知识获取、知识保持、提取和应用。 14.桑代克用“形状直觉”理论支持了相同元素说。 15.柯勒用“纸下觅食”实验支持了关系转换说,批判了相同元素说。 16.贾德用“水下打靶”实验支持了经验泛化说。 17.知识的分类:陈述性知识(表征方式为命题、命题网络、图式)和程 序性知识(表征方式为产生式)

18.知识的获得:知识的直观、知识的概括。 19.重复、抄写、画线、记笔记属于复述认知策略;口诀记忆法、谐音记 忆法、做笔记属于精细加工策略;列提纲、画图属于组织策略。 20.记忆按内容分为五种:形象、情景、语词逻辑、动作记忆;按时间长 短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 21.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 22.皮亚杰用“三山实验”说明了幼儿自我中心阶段。 23.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2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存——认同——内化。 25.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 26.刺激控制教学模式基于强化理论;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基于认知发展学 习理论;现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基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27.服从与从众的区别在于是否为压迫性的。 二、名词解释题 1.学习:就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凭借经验而形成的相对持久,稳定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 2.人格:又叫个性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4.从众: 在群体压力之下,个体放弃原有的观点和行为和群众保持一致的现象。 5.记忆: 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 6.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学科。

人际交往心理学试题

人际交往心理学选修课课后练习,第一部分,自己搜集的,不标准,请斟酌下载! 1、特点: 1、交往对象的广泛性与多样性。人际交往的具体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即一方可以“出售”所有形式的事物,另一方可以用所有形式的事物进行“支付”,只要这些事物含有对方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特殊情况下,如果人“出售”的是含有负使用价值的事物,那么他将得到“回报”的也是含有负使用价值的事物。 2、交往内容的模糊性和多变性。人际交往的内容一般比较模糊而且复杂多变。例如,人与人在生活上的相互关心与体贴,在精神上的相互鼓励与安慰,在工作上的相互支持与帮助等。 3、交往程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人际交往活动一般没有严格的规定程序,都是根据双方的具体需要来灵活确定,主要以便利、快捷、高效为原则。军事战争、外交活动、政治渗透、文化交流、思想沟通等都是人际交往的具体形式,有着复杂多样的运行程序。 4、交往时间的异步性和持久性。人际交往可以跨越较大的的时间距离,即一方在做出“贡献”后,往往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回报”。 5、交往约束力的宽泛性。规范人际交往行为的约束力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力量,既有强度大、启动快、作用时间短的军事暴力,也有强度小、启动慢、作用时间长的文化感染力和道德规范约束力。 6、交往主体的宽泛性。人际交往可以发生在亲戚、邻居、同事、朋友(或敌人)、家庭成员甚至陌生人之间,其交往规模往往取决于两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信任程度以及两者利益互补性的强弱。人类最基本、最显著、最深刻、最广泛、最重要的人际交往是夫妻交往,其次就是父母子女交往。 功能: 1.获得信息功能 一个人直接从书本上学得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是皓首穷经、学富五车,与浩瀚的知识海洋相比,也只能是沧海一粟而已。但是通过社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后,人就能以各种方式迅速地获得信息。人际交往比之于书本获得信息有内容更广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迅速等特点。 2.自知、知人功能 自知之明,即有成熟的自我意识。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自然地成熟的,而是通过交往,在与别人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成熟起来的。首先,人是以他人为镜,在与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己的。其次,人还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认识自己的形象。 除了要“自知”外,还要“知人”。人际交往范围越大,接触的人越多,也就越能了解更多人的品行。人生的许多经验,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 3.自我表现功能 人总是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理解自己、信任自己。只有扩大交往范围,在更大的范围内表现自己,别人才可以了解你的为人、你的性格、你的学识、你的才能。 4.人际协调功能 作为一个现代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调动各方面的智慧。要想做到这一点,就不能离开人际交往。 5.社会化功能 青少年在与家人、同伴的交往中,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学到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伦理道德规范等,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意识到集体和社会的存在,意识到自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学会与人平等相处和竞争,养成遵守法律及道德规范的习惯,从而自立于社会,取得社会认可,成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