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有关子宫肌瘤的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其手术治疗方式包括肌瘤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及子宫全切除术,手术途径有开腹、经阴道或腹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微创手术已成为重要的术式。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仅适用于子宫良性肿瘤患者,因此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排除恶性肿瘤(尤其是子宫肉瘤)的可能,以实施分碎术。早期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患者在临床表现、体征以及相关检查方面很难鉴别,而分碎术后的组织碎片又会影响子宫肿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容易漏诊子宫肉瘤。另外,即使是子宫肌瘤,也存在经分碎术后发生腹腔内平滑肌瘤种植再生的可能性,导致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的发生。因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疾患,肿瘤细胞与组织碎片的播散种植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复发,大多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并且可能影响预后,尤其是子宫肉瘤患者更是如此。时至今日,临床仍可见子宫肉瘤患者因术前误诊为所谓“良性”子宫肌瘤进行了无保护措施的分碎术,而导致不良预后的病例。尽管腹腔镜分碎术可以使良性肿瘤患者获得微创手术的效果,但无保护措施的分碎术却可能会给患者造成巨大伤害。目前,国内尚无有关子宫(肌瘤)分碎术的共识或指南。因此,《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变得至关重要,该共识主要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术前评估、术中处理以及术后监测三部分内容进行指导应用。

国内首个《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实现跨越性进步

《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在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会长郎景和院士及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向阳教授的牵头下,由全国35位妇科肿瘤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1991年腹腔镜电动分碎器问世,虽然子宫肉瘤被分碎的概率很低,但造成的腹腔内肉瘤广泛性播散种植转移对患者的危害却很大。鉴于此,国内学者于2012年5月发表了“关注子宫分碎术对早期子宫肉瘤预后的影响”等文章,对分碎术的不良后果提出了警示。两年后的2014年4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出对电动分碎器使用的警告并停止其临床使用。201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文质疑FDA废用腹腔镜分碎术以及媒体对FDA处理该问题的偏见和批评。在2017年,欧洲妇科肿瘤学会制定了有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共识,并指出子宫肌瘤切除后应该在密闭的分碎袋中进行隔离分碎取出肌瘤组织以防止肌瘤组织转移,从而减少损伤,提高手术预后率。

《共识》的出版有两个意义,一是改变过去把子宫肉瘤误为子宫肌瘤分碎术后造成满腹腔的种植转移的结果。二是改变过去对良性子宫肌瘤未经过保护措施,直接在腹腔内进行分碎,会导致一部分病人术后若干年后再次复发从而进行二次手术,虽对病人的生命没有影响,但是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此前,我国对于腹腔镜下实施子宫肌瘤分碎术缺乏专家共识,这也导致在临床上会发生以上情况。在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的组织下,制定共识的专家们就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方面达成共识,主要目的是为了手术的规范性从而减少术后一系列并发症。此专家共识出台后,对于所有的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术前的诊断和评估至关重要,严格把控风险评估利于术后

医疗器械的使用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可能会导致一些相关的并发症,对于子宫肌瘤分碎术首先要重视术前的诊断和评估,判断出子宫肉瘤的高风险患者。那么,对于临床子宫肉瘤的危险因素包括:(1)患者年龄,多为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妇女,诊断子宫肉瘤的年龄以50~60岁为多见,绝大多数是围绝经期或者绝经后妇女,40岁以下的患者相对少见。(2)患者出现子宫异常出血。(3)在较短的时间内肌瘤生长过快(特别是绝经后未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患者)。(4)既往有他莫昔芬或者盆腔放射治疗史。(5)遗传性肿瘤综合征[遗传性平滑肌瘤及肾细胞癌综合征(HLRCC)、林奇综合征Ⅱ型(Lynch Ⅱ)、PTEN综合征、Li-Fraumeni综合征]等。在临床表现上,实际上早期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鉴别困难,这点也需要格外注意。第三点就是要注意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进行评估,若超声检查怀疑肉瘤的可能性,也即具有子宫肉瘤高风险的患者需要做磁共振(MRI)检查,MRI对于肉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可清楚地显示病灶内部结构以及出血坏死等这些改变,它可以判断病灶和内膜基层关系,以及肿瘤的侵入深度,对临床分期有很高的预测价值。如果彩超显示有认为是肉瘤的可能,需要立刻进行MRI检查。肿瘤标志物对肉瘤没有特异性,一般来说是乳酸脱氢酶和CA125可能有一定的诊断参考价值。由于有些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子宫内膜癌可以通过刮宫取宫内膜活检进行诊断,所以彩超对于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在行分碎术前,诊断和评估就变的尤为重要,对于这种情况,临床医生应格外注重,严格控制术前的评估。

细节决定无瘤原则成功与否,避免分碎袋破裂格外重要

早在20世纪50年代,医学家Cole等就已提出了无瘤技术的概念,是外科医护人员在手术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无瘤技术是指在恶性肿瘤的手术操作中为减少或防止癌细胞的脱落、种植和播散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目的是防止癌细胞沿血循环、淋巴系统扩散和创面种植。目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的方法主要有:子宫肌瘤分碎术和子宫体分碎术。在分碎术中,由于高速旋转的分碎器叶片在手术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小的喷雾状肿瘤组织、细胞,这些小的肿瘤碎片和细胞将脱落于腹盆腔中,就会造成恶性或良性肿瘤的种植转移。

在手术中,无论是手术医生还是手术台上的护士,都应该遵循无瘤原则。这对手术台的医生和护士是一个挑战,在手术中护士手术台的管理即:医用手套、器械、纱布都需要格外留意,切勿污染。对于肿瘤的分离切记不可挤压、一定要把肿瘤标本进行隔离,在密闭式分碎袋中进行分碎术,应避免分碎袋的破裂,防止标本组织外溢。术毕取出密闭式分碎袋,注水或充气检查分碎袋是否破裂。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把《共识》最大作用发挥到临床

临床医生应该高度重视肿瘤患者手术中的无瘤技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行分碎术的同时可能会带来对患者另外一个层面的伤害,即分碎术后发生腹腔内平滑肌瘤种植再生的可能性,导致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的发生。所以临床医生需要要高度重视。若对肿瘤进行分碎,而没有无瘤技术概念,那么该分碎术是不完整的。它会对病人带来损害,所以术前的诊断评估尤为重要,临床医生要做到把无瘤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是分碎术的完整体系。

“将密闭式分碎袋按操作程序置于腹腔内,然后将肿瘤标本置于标本袋里封闭,充气后使肿瘤标本与腹腔内的一切器官完全隔离并在其内进行分碎术,从而保证无瘤技术的安全实施。”张教授再次强调分碎袋的重要性,他指出术中若没有分碎袋,那么分碎术是不完整的,会出现术后平滑肌瘤病的发生,所以临床医生一定要思想上引起重视。

术中无瘤技术是防范措施的关键,同时做好分碎袋破损的防范措施

一切医疗技术、操作流程和有关器械的使用都具有获益与风险的两面性,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也不例外,在进行腹腔镜下分碎术前,应对患者详细讨论所患疾病所有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及其利弊,加强医患沟通。临床医生在进行腹腔镜下分碎术前,应该遵循手术流程,术前应该经评估流程尽可能地排除子宫恶性肿瘤,分碎术仅限用于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行肌瘤切除术或良性病变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对于术中的分碎袋,密闭分碎袋最好选用国家批准上市相关的密闭式分碎袋进行标本组织分碎,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术中对子宫肿瘤进行再次评估,当怀疑有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时,则不能实施肿瘤分碎术,应转为开腹手术。

如果术前排除恶性肿瘤有误,当怀疑分碎的标本组织含有恶性肿瘤成分时,即使在密闭式分碎袋中进行的分碎术,也应立即停止分碎术,转为开腹手术。在密闭式分碎袋中进行分碎术时,应避免分碎袋的破裂,防止标本组织外溢。术毕取出密闭式分碎袋,注水或充气检查分碎袋是否破裂。同时需注意避免损伤腹腔内其

他器官,手术结束前应用大量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盆腹腔。一旦怀疑分碎袋有破损或者破损,应用至少3 L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反复仔细的冲洗盆腹腔,尽可能的避免种植发生。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笔记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手术笔记韩可 病例介绍: 患者关顺芳,女,40岁,因继发性痛经伴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子宫出血。经诊断确诊为子宫腺肌症,准备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 应用解剖: 子宫是由平滑肌组成的厚壁的,梨形的中空器官。它被几种结缔组织结构支撑:子宫主韧带,子宫骶韧带,阔韧带(腹膜折叠由子宫延伸到盆壁包绕输卵管和圆韧带)。卵巢连接到阔韧带后叶。子宫内膜覆盖着子宫腔,子宫内膜是一种腺上皮,随着月经周期改变变化很大。在无妊娠或无肿瘤增大时,测量子宫从顶端(宫底)到底端宫颈长度约10cm。 适应症: 1.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手术指征。 2.子宫内膜异位及子宫腺肌瘤 3.具有子宫切除指征但不宜行阴式子宫切除患者,如盆腔粘连,多次腹部手术 及附件疾病等。 【 4.早期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等妇科恶性肿瘤 5.子宫脱垂等 禁忌症: 1.盆腔有急性炎症者。 2.恶性肿瘤晚期有转移,身体不能承受手术者。 手术方式: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麻醉方式:全麻 手术体位:改良膀胱截石位头低位 物品准备: 腹腔镜常规器械、腹腔镜器械包、阴道拉钩、双极电凝钳、结扎速闭合血管系统、超声止血刀、加举宫器,持针器、气囊尿管,尿袋,4号丝线,1/0可吸收线。子宫操纵器 ,

简要手术步骤: 1、常规消毒皮肤,铺单,建立气腹。 2、经阴道置入阴道拉钩撑开阴道,显露宫颈,夹持宫颈前唇,消毒宫颈后置 入宫颈探条探测子宫大小,深度,置入举宫器。 3、辨认和分离输尿管。 4、切断圆韧带,打开阔韧带。 5、切开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 6、分离膀胱。 7、离断子宫血管。 8、离断骶、主韧带。 ; 9、切开阴道穹窿游离子宫。 10、关闭气腹,取出子宫。 11、打开气腹,缝合阴道残端。 12、检查盆腹腔。 13、退出腹腔镜及手术器械,放出腹腔内二氧化碳,退出Trocar。 14、缝合切口,覆盖切口。 巡回护士的配合要点: 1、巡回护士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年龄、手术名称、体位等, 并用12#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将输液器与三通连接,便于术中给药。2、将一次性电极板放于小腿处,并检查身体勿接触金属物品,防止电灼伤。 消毒铺巾后,接过台上递下的光缆、气腹管、冲洗管、电凝线等分别连接于正确位置,调节好各种仪器的正常使用功率。 3、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肢体受压,电灼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 汇报处理。因腹腔镜手术气腹不能中断,始终要保持足够的CO2气体量。 4、' 5、手术结束患者未清醒前,放置好正常体位后,在膝关节和髖关节处用约束 带固定,接触皮肤处垫软垫,以防麻醉未清醒时因躁动而摔伤。 6、患者在未清醒前巡回护士不得离开患者。 器械护士的配合: (1)器械护士提前20 min洗手,整理器械台,用注射器测试气腹针是否通畅,并与巡回护士一起清点纱布、器械、缝针等目,并放置整齐。 (2)协助医生进行皮肤消毒,铺消毒巾后给予冷光源,摄像头及无菌保护套。CO2机、气腹机、吸引管、超声刀连接并固定好,测试吸引装置是否正常。(3)手术开始时,递手术尖刀,在脐窝下或上缘做1 cm弧形切口,用两把毛巾钳提起并固定腹壁,穿气腹针,一般压力为12 mm Hg,从小流量开始。拔出气腹针后递术者10 mm套管穿刺器,在气腹穿刺处穿刺,将预热的镜头放入套管内。在耻骨联合左外上方处做cm纵向切口(第二切口),插入5 mm 套管穿刺器,便于术者止血,分离组织等。取右侧麦氏点,做cm纵向切口(第三切口),便于助手操作。按手术需要递上匙状钳、超声刀、电凝针等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双侧附件切除术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患有子宫肌瘤,需要在全麻麻醉下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手术。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 医生告知我如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手术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手术术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 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2. 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 我理解此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医生的对策: 1. 麻醉意外:及时抢救; 2. 出血:严格止血,必要时输血; 3. 感染,切口愈合不良: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使用抗生素; 4. 副损伤:分清解剖结构,仔细操作,尽量避免,一旦发生,及时抢救; 5. 二氧化碳气体栓塞,皮下气肿:注意监护,及早发现抢救; 6. 术中出血、副损伤、气腹形成不良、盆腹腔粘连严重、病变复杂腹腔镜不能完成或术中冰冻提示恶性,有 中转开腹可能; 7. 患者有糖耐量异常,目前血糖正常,手术应激致血糖异常可能,高糖昏迷、低糖昏迷可能,手术风险增加,术 中术后密切监控血糖,对症抢救处理 8. 术中、术后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可能;术后血栓性疾病; 9. 盆腔粘连严重可能,术中肠管、膀胱、输尿管、血管副损伤风险大,可能有肠瘘、输尿管瘘、膀胱瘘等风险;若损伤 肠管、尿管,可能有肠瘘、尿瘘可能、二次手术可能;阴道残端愈合不良,裂开,肉芽形成,阴道出血等,据病情酌情治疗; 10. 最终诊断依靠常规病理,必要时后续治疗;若病理回报为恶性,可能需要再次手术,配合放疗、化疗; 12. 术后盆腔脏器脱垂,阴道穹窿脱垂可能,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术后性生活满意度下降; 14. 手术后出现更年期症状或原有更年期症状加重可能,必要时药物治疗可能; 15、排尿排便习惯改变。伤口并发症:出血、血肿、感染、裂开、不愈合,切口疝。手术并发症,如直肠阴道瘘、膀胱阴道瘘、输尿管及膀胱损伤、肠损伤、血管损伤等;术后血栓性静脉炎、栓塞形成、盆腹腔粘连、粘连性肠梗阻。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患有子宫肌瘤,需要在全麻麻醉下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手术。 16、呼吸并发症:肺不张、肺感染、胸腔积液、气胸、肺栓塞、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等; 17、心脏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衰、心跳骤停;

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步骤方法

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步骤方法 子宫肌瘤剔除术也是治疗颈子宫肌瘤,或者是肌瘤过大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很多人对这种治疗方法不太了解,所以以下就是具体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步骤,科学的选择治疗方法。 ★1.切口下腹正中切口或耻骨联合上横切口。 ★2.探查了解子宫肌瘤所在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决定子宫切口。 ★3.阻断子宫血供行宫体部肌瘤切除前,在子宫峡部的左右侧阔韧带无血管区各作一小口,贯穿置胶管止血带,束扎子宫

动、静脉,暂时阻断其供血。如手术时间较长,每10~15min放松止血带1min。术时亦可向子宫肌层注宫缩剂,以减少术时出血。 ★4.壁间肌瘤剔除在肌瘤表面血管较少的部位,视肌瘤大小行纵形、梭形或弧形切口,深至肌瘤包膜,沿包膜表面钝性分离,至基底部血管较多时,可钳夹后切出肿瘤,缝扎残端。用可吸收线行“8”字或连续缝合肌层1~2层。缝合时注意避免出现死腔。浆肌层用0号可吸收线间断或连续褥式缝合。对多发肌瘤,应尽可能从一个切口切除多个肌瘤。靠近宫角部的肌瘤,切口应尽量远离宫角部,以免术后瘢痕影响输卵管通畅。 ★5.浆膜下肌瘤切除此类肌瘤常带蒂,可贴近子宫壁夹住瘤蒂,切除肌瘤。瘤蒂较宽时,可在基底部做一梭形切口,切除肌瘤及子宫瘤蒂部的浅肌层。 ★6.粘膜下肌瘤切除若肌瘤明显突入宫腔,需进入宫腔内切除肿瘤,缝合肌层时,应避开粘膜层,以免内膜植入肌层,人为造成子宫内膜异位。对带蒂的粘膜下肌瘤,可经阴道进行切除。

★7.宫颈肌瘤剔除应了解肌瘤与膀胱、直肠及输尿管的关系。对宫颈前壁肌瘤,先打开膀胱反折腹膜,锐性分离膀胱至肌瘤下缘及侧缘,切开宫颈前壁组织至肿瘤表面,沿肿瘤包膜钝性分离至基底部,钳夹、切除肌瘤,残端缝扎。宫颈肌层用可吸收线行“8”字或连续褥式缝合1~2层,并缝合膀胱腹膜反折。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317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探讨其临床疗效。结果317例患者中,314例成功获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99.05%。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1.5±23.4)min,平均出血量(174.7±69.3)ml。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均自行好转,1年内未见复发患者。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标签: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可无明显临床表现或表现为月经不调、子宫不规则出血、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等,可导致患者不孕不育,严重时需行子宫切除术,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确切方法为手术治疗,以往常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可达到根治效果,但对患者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且并发症较多,存在一定不足。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17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其临床应用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317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子宫肌瘤,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54岁,平均(38.6±5.5)岁,肌瘤大小 3.2~14.7cm,平均(6.8±1.4)cm,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1.6±0.2)年,肌瘤数目1~3个,平均(1.2±0.2),所有患者均有生育史,其中有剖腹手术史患者104例。 1.2方法术前常规检查,确定患者体质、病情、肌瘤数目、大小、位置及是否具有手术禁忌症等,充分掌握患者情况,在具备手术指征后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规消毒,气孔上缘作1 cm切口,穿刺建立人工气腹,维持12~15 mmHg压力。然后经脐部穿刺孔置入操作套管和腹腔镜,进一步观察患者子宫、附件及肌瘤等情况,取下腹两侧麦氏点作5~10 mm切口,穿刺进入预定位置,作为手术操作孔。宫体注射6 U垂体后叶素6 U或20 U缩宫素(无垂体后叶素禁忌者均采用垂体后叶素注射)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完成,尽量保证肌瘤剔除彻底,肌瘤剔除后据情况给予可吸收线缝合采用适宜的方式缝合,尽量关闭瘤腔,冲洗、止血,止血满意后退出操作器械和腹腔镜,关闭气腹,处理腹部切口,術毕。术后给予抗感染、止痛等常规治疗及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配合 一、选题原因: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30岁以上的妇女发生率在20%~30%。至今为止,尚缺乏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因此,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妇女的标准术式。随着内镜手术的迅猛发展,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toctomy,LM)更加趋于微创。LM作为微创手术的经典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它在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和浆膜下子宫肌瘤方面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美观﹑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日短等优势,深受广大医师和患者的青睐。 二、学习目标: 1、掌握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护理。 2、掌握腹腔镜类手术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职责。 3、了解子宫肌瘤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等相关知识。 4、了解腹腔镜类手术的基本器械及用物。 三、学习内容: (一):病情介绍 患者刘美君,42岁,已婚中年女性,孕1产1,1998年顺产一次,平素月经规律,初潮14岁,7/28,色暗红,无痛经,有血块。 患者自诉7年前发现右侧附件区囊性肿块,约黄豆样大,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7月23日,本院彩超提示子宫后壁肌层见一实性低回声团,大小约31x21x26mm,子宫右前上方见一囊性肿块,大小约94x83x65mm,为进一步治疗,拟“子宫肌瘤,右侧附件囊肿”收入院。 专科检查:正常外阴发育,阴道畅,未见异常分泌物,宫颈光滑质软,无接触性出血,子宫增大,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二):诊断: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uterine momma)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绝大多数子宫肌瘤是良性的。但由于子宫肌瘤倾向于多发,因此,在育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肌瘤可能逐渐增大增多,肌瘤剔除手术亦有可能复发。子宫肌瘤的恶变(即肉瘤变)率很低,约为0.4~0.8%。但仍需警惕恶变风险。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 【适应症】子宫肌瘤、子宫良性病变等 【物品准备】腹腔镜器械包,吸刮包,盒装腹腔镜器械一套,腹腔镜设备一套,举宫器(使用长举宫器另加组织钳2把,强生举宫器则加5ml针筒),持针器,线剪,12号气囊导尿管,尿袋,7号丝线,1/0可吸收肠线。如为阴道辅助,经阴道缝合阴道残端另加阴道器械,阴道拉钩;如子宫较大需粉碎另加粉碎机及其配套器械。 【麻醉】全麻、全麻+硬膜外麻醉 【体位】头低臀高截石位 【术中配合】 手术步骤护理配合 1、2、3、4、5、6、见腹腔镜检查1、2、3、4、5、6、见腹腔镜检查 7、腹壁三点(脐轮、右下麦氏位、左下腹)取孔穿入穿刺鞘,置入镜子,无损伤抓钳,操作钳。7、递5mm、10mm穿刺鞘,递镜体,无损伤抓钳,操作钳。 8、腹腔镜检查盆腹腔。8、配合检查盆、腹腔。 9、凝断圆韧带,处理双附件。9、安装并递双极电凝钳,调 节功率。 10、剪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10、协助暴露视野。

下推膀胱。 11、游离子宫动静脉,电凝后切断或再套扎或缝扎。11、递圆针,根据手术步骤的需要递相应的手术操作器械。 12、靠近宫颈依次凝固切断 骶,主韧带。 12、递双极电凝,剪刀。 13、切开穹窿,去举宫器用纱布卷经阴道顶托穹窿,以防漏气。13、以四块纱布放入手套做成纱布卷顶脱穹窿。 14、经阴道取出子宫或子宫较 大可使用粉碎机粉碎后取出 子宫。 14、试用粉碎机,调节功率。 15、缝合阴道顶端。15、1/0可吸收肠线,呈一定弧度,递持针器。阴道辅助,经阴道缝合阴道顶端。 16、1/0可吸收肠线连续缝合 腹膜。 16、同上。 17、手术结束,排空腹腔内CO2气体,撤去镜子及操作器械,缝合穿刺部位。17、递三角针穿1号丝线或腔镜肠线,递敷料贴包扎伤口。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

+-附件一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操作规程

一、手术指征 1.症状明显,如月经过多、疼痛,肌瘤所致的压迫症状。 2.因肌瘤引起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3.最好选择直径大于4厘米的单发子宫肌瘤。 4.多发子宫肌瘤,但个数应在3-4个以内,且应位于子宫表面。 5.阔韧带内肌瘤也可进行腹腔镜下剔除术。 二、禁忌症 1.绝对禁忌症: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2)凝血系统功能障碍。 3)绞窄性肠梗阻。 4)大的腹壁疝和膈疝。 5)腹腔内广泛粘连。 6)弥漫性腹膜炎。 2.相对禁忌症:1)既往有下腹部手术史或腹膜炎病史。 2)过度肥胖或消瘦。 3)巨大肌壁间子宫肌瘤,直径大于10cm。 4)子宫颈肌瘤。 5)粘膜下肌瘤。 6)多发性子宫肌瘤,部分小的肌瘤位于子宫肌层深部。 三、术前准备 1.全面了解病情,向患者讲解腹腔镜优势,做到良好的术前沟通。 2.细致地作好全身及局部检查,如三大常规、凝血6项、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的检查。 3.相关系统检查:泌尿系、肝胆脾B超,以了解各脏器是否合并器质性病变。 4.肿瘤标记物检查:CA125、CA153、CA199、CEA、AFP等以初步判断肌瘤有无恶变可能。 5.术前评估:术前评估的目的主要是准确判断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部位以及肌瘤与子宫腔的关系,从而决定患者是否适合做内窥镜下肌瘤剔除术并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子宫肌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诊断。临床诊断主要依

靠症状及双合诊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特别是阴道超声波检查,可以准确判断子宫肌瘤的部位,大小及数目,对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极大的帮助。 6.阴道及肠道准备:阴道灌洗2天,术前晚半流质,术前晚口服番泻叶10g,清洁灌肠,做好肠道准备。 7.纠正术前各种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如病人术前需,人给予降压剂,病者术前应予以,并请相关科室会诊,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8.术前备血200ml。 四、麻醉方式的选择 多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五、体位的选择 患者需取头低的膀胱截石位,经阴道放入举宫器,可协助摆动子宫,有助于手术进行及术野暴露,并可在剔除肌瘤达宫腔时做指示。如患者无性生活,可取平卧头低位,但手术难度明显增加。由于采取头低位,必须使用肩托以防止患者下滑。 六、穿刺点的选择 一般在脐部及下腹部两侧置入三个穿刺套管即可完成手术,必要时在耻骨联合上方放置第四个穿刺套管,由助手协助手术。 七、操作步骤 1.气腹针穿刺:脐孔是最常用的穿刺部位,穿刺针与腹壁呈45度左右,用均匀的力量进行腹壁穿刺。 2.气腹形成:腹腔镜手术需要腹腔内压力在13-15mmHg,每分钟气体流量控制在1-2L。 3.观察孔及穿刺孔的套管针穿刺:套管针能安全进入腹腔内取决于几个因素:腹壁皮肤大小适中;控制穿刺力度和进入腹腔的深度;穿刺芯活动度良好。 4.举宫器举宫:由阴道置入将子宫举起,便于暴露术野。 5.于肌瘤假包膜内注入稀释的垂体后叶素(10u/50ml 生理盐水)或缩宫素。 6.电凝肌瘤表面子宫浆膜血管。 7.用单极电针或者超声刀等器械切开浆肌层,直至切入肌瘤组织内部。 8.采用有齿抓钳钳夹肌瘤,边旋转边牵拉,直至肌瘤与假包膜分开,蒂部双极电凝后单极切断。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 除术的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82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下70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浆膜下肌瘤30例,肌壁间肌瘤36例,阔韧带肌瘤4例,术中出血10-400ml平均50ml,手术时间35-270min平均10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1d,开腹手术82例浆膜下肌瘤28例,壁间肌瘤48例,阔韧带肌瘤6例,平均出血60ml,平均手术时间为45min,术后平均住院日为7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优点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占妇科手术的第一位,挖除肌瘤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发展,镜下手术研究倍受关注,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70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82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腹腔镜组70例,年龄28-51岁,平均39岁,月经量增多20例(28.5%),无症状50例(71.5%),开腹手术82例,年

龄37-45岁,平均41岁,月经量增多30例(36.6%),无症状52例(63.4%)。

1.2手术时间:一般选择在月经干净后卵泡期以减少术中出血。 1.2.1麻醉:持续硬膜外麻醉及持续硬膜外加静脉复合麻醉。 1.2.2手术步骤:腹腔镜组,患者取膀胱结石位,阴道置举宫器,导尿,于脐上缘切开皮肤10mm气腹针穿刺,确定进入腹腔后,以CO2气体形成气腹,气腹压力设定为13mmHg沿此孔刺入10mm套管针(Trocar)。由此套管进入腹腔镜,电视监视下,在下腹两侧相当于麦氏点处分别行5mm及15-20mmTrocar穿刺,置入套管为器械操作孔,根据肌瘤的部位采用不同术式,带蒂浆膜下肌瘤用双极电凝后剪断,瘤蒂细者创面直接电凝止血,瘤蒂粗者创面用无损伤线缝合,壁间肌瘤及无蒂的浆膜下肌瘤单极切开肌瘤处的包膜,抓钳钳住肌瘤,剔除肌瘤,双极电凝止血后可吸收线双层缝合,剔除肌瘤用电动粉碎器旋切取出,0.9%氯化钠冲洗盆腹腔,检查创面有无出血,取出器械排除CO2气体,拔出套管,缝合穿刺孔筋膜及皮肤,术毕。开腹手术组:常规开腹进入腹腔,在肌瘤突出处切开肌层,剔除肌瘤,缝合关腹,术毕。两组均于肌瘤剔除术前在其周围的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稀释液或缩宫素稀释液以减少术中出血。 2结果 腹腔镜组:均完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无中转开腹。 浆膜下肌瘤30例(42.8%),肌壁间肌瘤36例(51.4%),阔韧带肌瘤4例(5.7%),肌瘤直径小于6cm50例(71.4%),大于等于6cm20例(28.6%),肌瘤数目大于等于3个10例(14.2%),小于3个60例(85.8%),术中出血量10-400ml平均50ml,手术时间35-270min,平

子宫肌瘤手术方式有哪些 六个手术方式效果好

子宫肌瘤手术方式有哪些六个手术方式效果好 *导读:子宫肌瘤是属于发生在子宫内的一种良性肿瘤,这种肿瘤往往可以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切除治愈,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有哪些?五个手术方式效果好。…… 子宫肌瘤发生后需要及时的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手术效果会非常不错,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有哪些?五个手术方式效果好。 *一、子宫肌瘤剔除术 这种方法是采取保留子宫剔除肿瘤的手术方法帮助患者保 全子宫,一般来说适用于未育的患者或是年轻,不希望切除子宫的患者。这种方法往往不能根除子宫肌瘤,会出现复发的可能,一般来说单发肌瘤随诊5年后,累积复发率在17%;多发肌瘤为43%. *二、子宫切除术 这种方法适合于没有生育要求并且已经快要绝经甚至是绝 经的妇女,手术中往往还会切除卵巢,卵巢是否切除需要看患者的年龄,一般推荐全部切除子宫不保留宫颈,因为如果保留宫颈子宫肌瘤还会有复发的可能。 *三、子宫肌瘤拧除术 这种手术只适合于宫颈部位的子宫肌瘤,这种子宫肌瘤位置比较靠下的可以采取这种子宫肌瘤拧除术,手术途径可通过经腹

部、经阴道、经宫腔镜和经腹腔镜下进行,对于医生技术的要求不高,很多医院都可以做到。 *四、经阴道手术 这种子宫肌瘤切除术,切除的是全部的子宫,适合于子宫轻度下垂或者是子宫松弛的情况,尤其对于合并有子宫脱垂的情况更是适合。 *五、经宫腹镜手术 这种手术是通过阴道在宫腔内放置一个内窥镜,切除突出于子宫腔内的肌瘤,比较适合于子宫粘膜下肌瘤和部分肌壁间肌瘤,一般来说这种手术对于医生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一般小医院无法做到。 *六、经腹腔镜手术 在经腹腔镜手术下可以采取子宫全切除、子宫肌瘤剔除术等,比较适合于子宫较小的肌瘤和单个肌瘤不大的肌瘤,这种方法的手术给患者的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但是对于医生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一般医生可能做不了这种手术。 想知道如何预防疾病?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生病了吃什 么好?生病了怎么护理吗?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马上知道!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缝合技术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73例患者,按照随 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血管缝扎术,对照 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游离结扎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开腹率、手术时间、术 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术中开腹及其他损伤,观察组手 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肠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观察组术后病率、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血管缝扎术能显著减少电凝的使用,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及周围脏器的热损伤,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224-02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日益成熟,加上临床医生操作技术越来越娴熟,过去大部 分开放性手术已被腹腔镜手术所代替,近年来,子宫切除中腹腔镜手术亦被广泛 应用,但子宫切除后如何处理子宫动脉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如何处理子宫动脉 方法众多,本文将子宫血管缝扎术与子宫动脉游离结扎术应用于临床中,通过比 较临床效果,探讨两种不同术式的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共收治73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 除术患者,患者年龄在34-65岁之间,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7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平均年龄(45.8±2.4)岁,其中子宫肌瘤15例,子宫 内膜样腺癌(Ia期)6例,子宫腺肌症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8例,过往手术史中有胃肠手术史患者3例,剖腹产史12例,阑尾切除术5例,合并糖尿病10例,高血压7例;对照组31例,平均年龄(46.2±2.1)岁,其中 子宫肌瘤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Ia期)3例,子宫腺肌症7例,功能性子宫出血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7例,过往手术史中有胃肠手术史患者2例,剖腹产史 8例,阑尾切除术3例,合并糖尿病5例,高血压3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两组患者行子宫全切除术后给予不同宫旁血管处理术,观察组 患者给予子宫血管缝扎术,子宫上举至宫颈附着处,采用电凝将双侧骶韧带由内 向外切断,旋转子宫以便于观察双侧血管,缝扎部分主韧带及子宫动静脉血管, 电凝切断子宫双侧静脉及注韧带,切断方向沿宫颈至宫颈外口水平,随后将前后 穹窿打开并剪开阴道,将游离子宫的从阴道取,将阴道填塞后充气,腹腔镜下缝 合阴道残端并冲洗盆腔[1];对照组患者给予游离子宫血管结扎术,手术方法基本 同观察组,不同在于将患者阔韧带后叶打开时,要求从输尿管上方、骶韧带外侧 游离至子宫动脉,动脉结扎后电凝切断子宫动脉。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开腹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 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肠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通过 以上指标比较,评价腹腔镜下不同缝合术式的优劣。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数 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 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笔记电子教案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 手术笔记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手术笔记韩可 病例介绍: 患者关顺芳,女,40岁,因继发性痛经伴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子宫出血。经诊断确诊为子宫腺肌症,准备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 应用解剖: 子宫是由平滑肌组成的厚壁的,梨形的中空器官。它被几种结缔组织结构支撑:子宫主韧带,子宫骶韧带,阔韧带(腹膜折叠由子宫延伸到盆壁包绕输卵管和圆韧带)。卵巢连接到阔韧带后叶。子宫内膜覆盖着子宫腔,子宫内膜是一种腺上皮,随着月经周期改变变化很大。在无妊娠或无肿瘤增大时,测量子宫从顶端(宫底)到底端宫颈长度约10cm。 适应症: 1.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手术指征。 2.子宫内膜异位及子宫腺肌瘤 3.具有子宫切除指征但不宜行阴式子宫切除患者,如盆腔粘连,多次腹部手 术及附件疾病等。 4.早期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等妇科恶性肿瘤 5.子宫脱垂等 禁忌症: 1.盆腔有急性炎症者。 2.恶性肿瘤晚期有转移,身体不能承受手术者。

手术方式: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麻醉方式:全麻 手术体位:改良膀胱截石位头低位 物品准备: 腹腔镜常规器械、腹腔镜器械包、阴道拉钩、双极电凝钳、结扎速闭合血管系统、超声止血刀、加举宫器,持针器、气囊尿管,尿袋,4号丝线,1/0可吸收线。子宫操纵器 简要手术步骤: 1、常规消毒皮肤,铺单,建立气腹。 2、经阴道置入阴道拉钩撑开阴道,显露宫颈,夹持宫颈前唇,消毒宫颈后置 入宫颈探条探测子宫大小,深度,置入举宫器。 3、辨认和分离输尿管。 4、切断圆韧带,打开阔韧带。 5、切开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 6、分离膀胱。 7、离断子宫血管。 8离断骶、主韧带。 9、切开阴道穹窿游离子宫。 10、关闭气腹,取出子宫。 11、打开气腹,缝合阴道残端。 12、检查盆腹腔。

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后护理

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后护理 *导读:通常腹腔镜的伤口在肚脐处是一公分长,在下腹部两则各为0.5公分的伤口,在手术完后,一公分的伤口通常或做简单的缝合…… 一、伤口护理:通常腹腔镜的伤口在肚脐处是一公分长,在下腹部两则各为0.5公分的伤口,在手术完后,一公分的伤口通常或做简单的缝合,此时可能使用可吸收线或不可吸收线缝合,若使用不可吸收线缝合,则应于手术后七天予以拆线,若用吸收线缝合则不需拆线;至于0.5公分的伤口,使用透气的胶布贴合就可,但有时为增加伤口愈合的整齐性,也可能用缝针、简单的缝合。对于这些伤口的护理,要注意的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等伤口完全愈合后(约十天),方可淋浴或弄湿。最重要的是,因腹腔镜的患者,住院天数极短,所以患者返家后,每天一定要注意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的现象,以防感染发炎的发生,不过腹腔镜术后伤口的发炎相当少见。 二、阴道出血:手术时为了使卵巢、输卵管及子宫的背侧检查清楚或提供足够空间手术,通常都会由阴道放置子宫支撑器(未婚者不用),来调整子宫的位置,因而术后会有少量的阴道出血,这是正常的,不过倘若阴道出血超过二个礼拜,就要请教医师,有无异常的现象。至于做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手术的患者,因阴道顶部在切除子宫后,会做断端的缝合,因而二周内的褐色出

血仍属正常。要注意的是,在八周内若行房或拿重物,容易造成伤口的愈合不良引起断端出血,因此,应避免之。 三、生活起居:维持舒适的生活,并做微量的运动,有助于身体的康复,施行腹腔镜输卵管手术及腹腔镜卵巢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后二周应可恢复往日的正常的作息,而施行子宫全切除术者,除了在手术初期(二周内)应避免骑马、骑脚踏车、久坐,以免骨盆腔充血,造成术后的不适外,要特别注意,避免提超过五公斤的物品,或增加腹部负担的活动,满八周后,再依个人体力与体质,逐渐加重运动量,如此可减少因暂时性骨盆腔支撑减少,所造成的日后不适。 四、营养摄取:手术后的营养摄取原则上都是一样的,要多摄取水分以补充手术时体液的丧失。通常腹腔镜手术恢复清醒后,应该都可以恢复进食,起先,先喝些温开水,没有不适应的现象,就可以开始进流质的食物(例如:稀饭),隔天就可恢复正常的饮食,由于伤口的愈合需要利用蛋白质,因此要摄取高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鱼、瘦肉、蛋…..),以加速伤口的愈合,并避免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造成肠胃的不适(例如:辣椒、烟、油、咖啡)。腹腔镜术后与一般开腹手术后最大的不同是,因手术中需灌入二氧化碳,以造成气腹方便操作,所以术后容易有残存的二氧化碳气体在腹内,因此术后宜增加蔬菜及高纤维质的水果的摄取,并避免时用产气的食物,诸如:地瓜、豆类、洋葱…..等,如此可以减少术后腹胀引起的不适。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全网发布:2012-07-23 21:19 发表者: (访问人次:11651)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 姚书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广州510080) 由于女性生殖道的结构特点,有多种方法可用来将病变的子宫切除。传统的手术方法是经腹或经阴道将子宫切除。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指经过腹腔镜将子宫周围的韧带、血管、阴道壁切断,将子宫切除后自阴道取出,然后经腹腔镜下再次缝合阴道断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除了子宫全切除术外,还有几种不同的术式,包括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1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优势特点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开始于1989年。随着各种手术器械的发展,这一术式广泛开展起来。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相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因具有微创手术的特点而有明显的优势,包括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快、腹部伤口小等。 尽管LAVH因为在腹腔镜下的操作相对较少而容易进行,但是对一些困难病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粘连等疾病使子宫不易拉下,则LAVH的阴道手术部分非常困难。对此类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则因为完全在腹腔镜下进行而相对容易。 与腹式全子宫切除和阴式全子宫切除相比,腹腔镜手术的视野更加清晰,对于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粘连的患者,腹腔镜子宫切除既避免了阴式手术的困难,也避免了开腹手术的创伤,扩大了微创手术的范围,就显得更有优势。 在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的同时,还可进行其他疾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卵巢肿瘤切除、阴道残端悬吊、腹腔镜下盆底缺陷修补、膀胱颈耻骨梳韧带悬吊等。同时也可进行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术以治疗子宫内膜癌。 与开腹子宫全切除相比,由于其切口小,术后合并症较低,术后需镇痛的机会较少,并可更快地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腹腔镜手术切口小这一特点对患者更有利,在术时视野清晰,避免腹部大切口所引起愈合不良的问题。 2腹腔镜、阴式、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式的选择原则 腹腔镜、阴式及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前两者均具有微创的特点,都要比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恢复快得多,而术后恢复情况在腹腔镜手术与阴式手术之间没有差别。尽管如此,腹腔镜全子宫切除仍具有阴式子宫切除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是对盆腔情况可清楚了解,术野清晰,可同时处理并存于盆腔的病变。对于复杂病例,选择腹腔镜手术要比阴式手术安全得多。因此,对简单全子宫切除,阴式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均可作为首选术式。而合并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变而需切除子宫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则应作为首选术式。然而,腹腔镜及阴式子宫切除这两种术式仍有其局限性,即不能完成巨大子宫或盆腔严重粘连者的子宫切除,对这类患者,应术前已有充分估计选择开腹手术,或术中遇到困难而中转开腹。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病例介绍: 主7楼西南8床梅宝花,女,52岁,住院号2560593,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系“腹部触及质地较硬包块,活动欠佳,常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半年,B超示子宫平滑肌瘤”收住院。患者是生命体征正常,精神尚可。 应用解剖: 宽4~5cm,厚2~3cm,子宫腔容量约5ml。子宫上部较宽,称子宫体,其上端隆起突出的部分,叫子宫底,子宫底两侧为子宫角,与输卵管相通。子宫的下部较窄,呈圆柱状,称子宫颈。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由于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较为确切。简称子宫肌瘤。 手术适应症: 1、子宫肌瘤 2、子宫内膜异位及子宫腺肌瘤 3、早期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等恶性肿瘤 4、子宫脱垂 5、具有子宫切除指征但不宜行阴式子宫切除如盆腔粘连,腹部多次手术及附件疾病等。 手术禁忌症: 1、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肺功能不全 2、弥漫性腹膜炎 3、脐疝、膈疝、腹股沟疝或股疝 4、凝血功能异常。 5、因有手术史,腹壁广泛的瘢痕或腹腔内广泛的粘连 6、恶性肿瘤晚期有转移,身体不能承受手术者 麻醉方式:气管内麻醉 手术体位:截石位 手术物品准备:经阴道全子宫器械、妇科LC、举宫杯、针持、超声刀、手柄 线、5mm一次性穿刺器、0#微乔、4-0#微乔、14#导尿管、10ml注射器、吸引器皮条*2

手术配合: 巡回护士的配合 巡回护士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年龄、手术名称、体位等,并建立静脉通路。将一次性电极板放于小腿处,并检查身体勿接触金属物品,防止电灼伤。消毒铺巾后,接过台上递下的光源线、气腹管、冲洗管、电凝线等分别连接于正确位置,调节好各种仪器的正常使用功率。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肢体受压,电灼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因腹腔镜手术气腹不能中断,始终要保持足够的CO2气体量。手术结束患者未清醒前,放置好正常体位后,在膝关节和髖关节处用约束带固定,接触皮肤处垫软垫,以防麻醉未清醒时因躁动而摔伤。患者在未清醒前巡回护士不得离开患者。 器械护士的配合 (1)器械护士提前15 min洗手,整理器械台,与巡回护士一起清点纱布、器械、缝针等目,并放置整齐。 (2)协助医生进行皮肤消毒,铺消毒巾后予冷光源光束,摄像头及无菌保护套。CO2机、气腹机、吸引管、超声刀连接并固定好,测试吸引装置是否正常。(3)手术开始时,递手术尖刀,在脐窝下或上缘做1 cm弧形切口,用两把毛巾钳提起并固定腹壁,穿气腹针,一般压力为12 mm Hg,从小流量开始。拔出气腹针后递术者10 mm套管穿刺器,在气腹穿刺处穿刺,将预热的镜头放入套管内。在耻骨联合左外上方处做0.5 cm纵向切口(第二切口),插入5 mm套管穿刺器,便于术者止血,分离组织等。取右侧麦氏点,做0.5 cm纵向切口(第三切口),便于助手操作。按手术需要递上匙状钳、超声刀、电凝针等器械, 1.处理子宫圆韧带向内上方钳夹提起子宫角的圆韧带,于离子宫角外侧2~3cm处用双极电凝钳电凝处理约1~2cm段,用剪刀剪断圆韧带。同法处理对侧圆韧带,剪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及两侧阔韧带前叶沿圆韧带断端切口,向阔韧带、膀胱反折腹膜内注入生理盐水,使之分离后分别剪开前叶及反折腹膜,再用分离钳将膀胱下推,将阔韧带前叶外缘向外下方稍分离 2.附件处理(1)切除附件:提起一侧输卵管,显露卵巢骨盆漏斗韧带,用双极电凝钳充分电凝韧带,使韧带内血管闭合,应有足够的宽度,在其中部小心剪断。(2)保留附件:距子宫角2cm处用双极电凝钳电凝输卵管峡部后剪断。再电 凝卵巢固有韧带,剪断之。注意一定要电凝彻底,且不宜太靠近子宫,否则易引起出血。 3.继续分离膀胱反折腹膜,将膀胱下推,注意层次要清楚,可以看见发白的宫颈筋膜,两侧的组织是膀胱柱,电凝分离后,将膀胱推至宫颈外口。向两侧分离可见子宫峡部及子宫动脉 4.切断子宫动脉如果上述分离顺利,可见子宫动脉。如不能显露,分离时,将子宫向对侧牵引,使子宫峡部有一定张力,继续在剪开的阔韧带之间加压冲水,最好在离子宫旁1cm部位用分离钳轻轻地进行分离,找到子宫血管。分离时不要贴紧子宫峡部,否则易引起出血,明确子宫血管后,用双极电凝钳紧贴子宫峡部电凝子宫血管,使血管闭合后,再剪断子宫动脉,注意要电凝彻底、够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