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乌托邦到科学社会主义

从乌托邦到科学社会主义

从乌托邦到科学社会主义
从乌托邦到科学社会主义

从乌托邦到科学社会主义

——以收入分配制度为视角论哥达纲领批判的贡献

【摘要】:古往今来,和谐大同世界一直都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从莫尔的《乌托邦》,到欧文的“和谐公社”,以及我国历史上肇始于春秋时期大儒孔子所构想的“大同世界”以及清末太平天国所努力营造的“大同社会”的构建却都无一例外以失败而告终。究其缘由,缺乏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无疑是它们失败的重要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此做出的精妙阐述,世人孜孜以求的和谐大同理想才从乌托邦走向了科学与现实。

【关键词】:乌托邦哥达纲领批判收入分配

【正文】:

自原始社会以来,人类的社会生产发展史经历着一个从财产公有到私有的历程。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开始有了剩余财富,个别人(部族酋长贵族)开始有了私有财产,财产私有化便不可逆转地发展起来。然而,人类对于社会产品共同支配、消除贫富差距以构建和谐大同世界的美好愿望并没有消除。此种意义上的大同

而和谐的社会在收入分配体制上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都倡导社会产品资源的公平分配。

收入分配体制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地位弥足重要。众所周知,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着可供分配的社会产品的数量,制约着分配的方式。然而收入分配制度(或者分配方式)作为社会关系也对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能反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进而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反之落后的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则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乌托邦的构想

16世纪初一个名叫莫尔的英国人创作了《乌托邦》一书,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莫尔以他丰富的想象力在书中勾画出一副美妙的乌托邦社会蓝图:在茫茫大海上,有一座孤岛。岛上风光秀丽,气候宜人。54个城市分布在岛上各处,各城市的规模也差不多,语言、风俗、法律也差不多。岛上一切土地、房屋、生产工具都为大家所有,共同使用。大家共同劳动,产品在各城市之间可由国家无偿调拨,互通有无。消费品按需分配,这里没有货币,也没有买卖,金银被造成便桶,人们没有私有财产观念……

莫尔笔下的乌托邦乐园很天真也很美好,可是也就仅此而已——纯粹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空想或者幻想。莫尔在现实中无法完成这种美好的社会愿望,只能寄望于思想的神游太虚——到最后莫尔本人也因

反对当时社会压迫而为正义与理想献身。

“乌托邦”一词,是拉丁文的音译,本义为“乌有之乡”,中文译作“空想”。然细查之下我们竟发现莫尔笔下的乌托邦世界关于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方面鲜有提及——基本都是“共有”、“按需分配”之类,而没有系统的详细的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的政策。众所周知,分配制度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弥足重要,可以说,由于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的缺陷与不足直接导致了莫尔笔下的乌托邦的失败。

18-19世纪的欧洲涌现了三位有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名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圣西门与傅立叶仅从思想层面对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做出构想,而欧文则投身实践,他带领一群志同道合者来到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了一块土地并建立了一个和谐公社进行示范试验。在公社里,产业共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可惜“和谐公社”四年后全然瓦解。与莫尔一样,欧文的悲剧也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在其所努力构建的社会里收入分配制度对平衡社会生产的重要作用。

回到我国的历史,19世纪后期的太平天国历史上,以洪秀全为主的天国领袖提出并致力于构建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大同社会,通过国家机构实现国民劳动收入全部上缴国库再平均分拨下去——然而残酷的现实是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模式根本行不通,盛极一时的太平天国也逐渐衰落以致灭亡。再到上个世纪60年代时,我国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错误地估计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形势而提出“大跨步步入共产主义”的口号,于是在广大农村基层搞“大锅饭”(食堂模式),农民成立公社,共同

劳作,生产资料与工具全部归集体所有,平均分配。后来,这种“大锅饭”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该模式也以失败而告终。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莫尔的乌托邦还是欧文的“和谐公社”以及太平天国的大同社会等无疑都是欠缺合理而系统的收入分配制度的“乌托邦”式社会构建模式,他们的悲剧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其模式或理论的先天缺陷造成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社会产品与资源从公有走向私有——再最后走向公有(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规律需要适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公有并不意味着绝对平均(分配),而上述“乌托邦”式的构想则在不注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展绝对平均的分配,因此注定将失败。

二、马克思之《哥达纲领批判》的贡献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重点提到了劳动以及收入分配制度,其强调劳动的解放要求把劳动资料提高为社会的公共财产,要求集体调节劳动并公平分配劳动所得。马克思在文中提及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观念——即需要扣除以下三部分(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份;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份;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并且,在进行个人收入分配以前还要扣除一些部分(第一,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份将会立即极为显著地缩减,并将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减少;第二,用来满足共同

需要的部份,如学校,保健设施等。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份将会立即显著地增加,并将随著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加;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份。)只有在扣除上述部分后才谈得上纲领在拉萨尔的影响下专门注意的那种“分配”,也就是说才谈得上在集体中的个别生产者之间进行分配的那部份消费资料。

于是,“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有折有扣”的了,虽然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於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福利。

此外,马克思在纲领中也强调在共产主义社会初期要注意“实质意义上的平等”的问题。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一个人在体力或智力上胜过另外一个人,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提供较多的劳动,或者能劳动较长的时间;而劳动,为了要使它能够成为一种尺度,就必须按照它的时间或强度来确定,不然它就不成其为尺度了。这种平等的权利,对不同的劳动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因为每个人都像其它人一样只是劳动者;但它默认劳动者不同的个人天赋,因而也就默认劳动者不同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所以就它的内容来讲,它像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权利,就它的本性来讲,只在于使用同一的尺度;但是不同的个人(而如果他们不是不同的,他们就不成其为不同的个人)要用同一的尺度去计量,就只有从同一个角度去看待他们,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去对待他们,例如现在所讲的这个场合,把他们只当作劳动者;再不把他们看作别的什么,把其它

一切都撇开了。其次,一个劳动者已经结婚,另一个则没有;一个劳动者的子女较多,另一个的子女较少,如此等等。在劳动成果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品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得到的事实上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如此等等。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

最后,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也详尽阐释了以前乌托邦没有能解释清楚地关于“按劳分配”的问题。对于“大同社会”,按劳分配这一分配制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马克思指出,按劳分配只能借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而不是按劳动时间作为衡量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尺度。其次,按劳分配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方式,但它应当处于主体地位。按劳分配的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马克思敏锐地觉察到关于共产主义初期与成熟期的区别。马克思提出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它经过长久的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出来的形态中,是不可避免的。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份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透过《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的社会收入分配观念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对在一个理想的以广大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社会里无疑通过严密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了收入分配制度的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清楚阐释无疑为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构思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从这一层面讲,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关于分配制度的科学合理的阐释无疑为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里理想做出了杰出贡献。20世纪初俄国的十月革命及苏维埃的建立,以及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都借鉴了马克思对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的系统理论,从而也使得社会主义这一大同和谐的社会理想从“乌托邦”走向了科学与现实!

三、结语

马克思运用严谨的经济学社会学分析方法为全人类探寻到一条适合大同和谐社会发展的科学分配制度,并得到了历史的检验。正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述,只有到未来成熟的共产主义时期,随着人们知识及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最理想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才会真正实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一规律已经表明,作为社会关系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必须要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集中涌现尤其是在收入分配领域,如贫富差距加剧、低工资制度、城乡福利差别、东西部之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等;而在微观经济生活领域,蜗居蚁族海待涌现,

就业难买房难看病难,腐败与灰色收入加剧收入分配差距等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正经历着一场乌托邦之痛,笔者不禁感慨:谁来拯救我们的乌托邦?

——李玄诉讼10级参考文献:

[1]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教育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3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浅析卡尔·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解读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浅析卡尔·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 ——解读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黄娟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南京210093) 摘要: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于1929年完成了他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在书中,曼海姆“概括了一门能对社会生活作出新的和更深刻理解的新学科”,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社会学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新见解。本文旨在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出发,探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解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意识形态乌托邦曼海姆知识社会学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作为知识社会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与奠基 者,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 (Karl Mannheim)于1929年完成了他的《意 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从此,曼海姆的名 字从此紧紧地与知识社会学联系在一起。虽 然知识社会学的概念最先是由德国哲学家 舍勒最先提出的,但在曼海姆那里,知识社 会学才真正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人们才真 正对知识进行社会学的考察。 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曼海姆“概

括了一门能对社会生活作出新的和更深刻理解的新学科”,他认为,“意识形态这一术语总的说来有两个不同的和可区分的含义特殊含义和总体含义”。就是说,意识形态分为特殊的含义和总体的含义两种,即曼海姆所谓的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和总体概念。 本文旨在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出发,探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解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既体现了社会研究在历史过程的逐步深化之规律,同时也体现着社会学学者本身对于该问题认识的认识与再反思。 二、核心问题评述:曼海姆的意识形态概念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意识形态是社会学界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1早在马克思与恩格斯之前,意识形态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了。当我们现在再谈到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把其思想渊源与他通过卢卡奇对马克思的继承结合起来。 马克思认为,历史上一切阶级社会的思想体系,都只是当时占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且都只是为了他们自身的阶级利益服务的。而在曼海姆看来,人类相对于社会现实的思想的扭曲井不只是发生于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也同样存在思想被扭曲的现象,井由此引出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在概念上的分辨。 曼海姆指出,“意识形态”是统治集团的集体无意识,而“乌托邦”则相反,是被统治集团的集体无意识,前者无视社会现实中向未来发展的真实可能性,而后者则无视社会实际存在本身的现实性。换言之,“意识形态”维护统治集团既得利益者的现在,“乌托邦”则空想被统治者和利益受到侵害者的未来。他们都同都属于思想意识相对于社会现实存在的扭曲,而且也都是受到人们各自的集体无意识的支配。 从词源的角度看,“意识形态”一词的意思是“观念的科学”。后来,经过马克思的阐释,“意识形态”被“带入到另一个不同的领域”2,具有“虚假意识” 1Krishan Kumar.Ideology and sociology:Reflections on Karl Mannheim’s Ideology and Utopia.Journal of Political Ideologies,Vol.11,No.2(June,2006),pp.169-181 2[澳大利亚]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6

乌托邦与反面乌托邦小说研究综述

摘要:乌托邦与反面乌托邦小说是西方文学长河中的一条绵绵细流,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对人类的生存境遇进行了思考。本文从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对其进行总体评述。 关键词:乌托邦;反面乌托邦;综述 自从潘多拉的盒子合上那一刻起,人类就在不停地为寻找希望而努力,为寻找到一个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就这样,乌托邦(utopia)——这一具有美好未来意蕴的术语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各种社会问题和环境危机不断出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诸如:对科学技术的过分依赖,致使人们的生活逐渐机械化、教条化,从而丧失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对科学技术的过度应用,致使人们对自身的安全越来越担心,越来越恐慌。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整容技术等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对科学技术的过分开发,致使人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恶化;大气污染、白色污染、核污染等问题接踵而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乌托邦的理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人们曾经渴望的美好境界在这一系列危机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乌托邦走向了它的反面。 反面乌托邦(dystopia)是“把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乌托邦描写作为讽刺幽默手段加以运用,预示未来世界的恐怖可怕,讽喻现实社会的丑恶腐败。”它不但对乌托邦所设想的理想境界进行了讽刺,而且对人类的现实处境进行了警示。尤其是在文学中,反面乌托邦小说通过各种视角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处境给予了淋漓尽致的描绘,从而引起人们从外到内的思考和反省。 一、国内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乌托邦小说和反面乌托邦小说一直却处于边缘的位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表面上看,乌托邦小说似乎仅仅是对美好未来的畅想,而反面乌托邦小说则是对这种畅想的否定。但实际上,从其内在本质上看,它们无疑都是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注与反思,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本真追求。它们之间是一种承继关系,反面乌托邦小说正是乌托邦小说的延续。而整个西方文学史不就是一部关于人的精神的发展史吗?从这个角度来看,乌托邦小说和反面乌托邦小说作为“亚小说文类”,它们所反映的内涵正是贯穿整个西方文学史的主题,它们的重要地位是不能否认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地区的乌托邦研究比较分散,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格局。其中,有一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政治和美学领域,而且大多是从哲学或美学的角度对乌托邦思想或乌托邦情结进行了解读,包括对马尔库塞、诺齐克、布洛赫、曼海姆等人的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关评述。还有一部分涉及了文学中的乌托邦和反面乌托邦。本文只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文学中的乌托邦和反面乌托邦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与评述。我国关于文学中的乌托邦与反面乌托邦现象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基本上是从对《理想国》《乌托邦》《基督城》《太阳城》等单部作品的评论开始的。从评论的形式上来看,多数评论是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出现的,主要对作品的内容进行评述,尤其是集中在对小说的理想社会及其各种社会制度的优缺点的阐述上。个别批评家侧重两部小说的比较研究。较有代表性的评论是:耿伟的《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以(乌托邦)为创立标志?》,王启民的《比较论略》等。 第二阶段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大多还是以单篇论文为主,只有个别评论者进行了整体评述,而且大多数都是对乌托邦小说的总体评价。即使有对反面乌托邦小说的评论,它也只是作为乌托邦小说的一个延续部分出现的,因此对反面乌托邦小说的研究还只是一些仅限于内容介绍的一般性评述。至于对反面乌托邦小说的综合评述更是少之又少,

直面_诸神纷争_的世界_从_意识形态与乌托邦_看曼海姆与韦伯的思想关联

直面“诸神纷争”的世界3 ———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看曼海姆与韦伯的思想关联 熊 春 文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nheim ’s thought and Weber ’s one in three aspects :(1)diagnosis of their time ;(2)the Mannheim ’s epistem ological predicament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Weber ’s thought ;(3)the methodological problem.As W olff argues that ,m ost of Mannheim ’s w ork (not only that explicitly dev oted to the s ociology of knowledge )could be characterized as a ”diagnosis of our time ”.It was just on this topic where Mannheim followed Weber ’s proposition ———“g ods com plete in every fields of s ociety ”,and extended the tension of Weber ’s judgment in many theoretical aspects such as ideology and utopia ,the science of politics ,the problem of intelligentsia ,the types of knowledge and the styles of instruction ,etc.In this sense ,the attention to the connection of Mannheim and Weber gets its significance not only in the field of thoughts history or academic history ,but als o on the s ociological masters ’inspiration to grasp the problems of our time. 3 本文的思路与写作过程无不得益于我的导师苏国勋先生的指导和教诲,在此表示感谢。① 详细阅读过《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人不难发现,曼海姆在书中的各章都有对韦伯的直接引用或评论。 ② “接续”不完全同于继承、批判或超越等,笔者只是想借此强调曼海姆站在韦伯的基础往下言说的客观状态。毋宁说,接续包含着继承、批判、超越甚或倒退的可能性,但曼海姆对韦伯究竟继承了什么,批判了什么,在什么方面和意义上有所超越甚或倒退,这些都是值得认真分析和谨慎对待的问题。有关学者对曼海姆的认识论困境的分析,使得这些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③ 艾彦在《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译序中特别指出,“曼海姆具有异乎寻常的敏锐头脑和令人惊叹的综合能力,这突出表现在,他虽然吸收了如此之多具有深刻而丰富内容的思想流派的研究成果,但是,他自己却并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流派,而是努力融百 家于一炉,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曼海姆,2001:11) 谈到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在其思想渊源上,人们主要强调他通过卢卡奇对马克思的继承,而较少关注曼海姆在思想上与韦伯的复杂关联。一般认为,正是在与马克思的关系上,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与舍勒的知识社会学区别开来,形成了知识社会学不可相互化约、又相得益彰的两套经典传统(W olff ,1970:32)。但实际上,在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代表作《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当中,我们也可以随处看到他 与韦伯思想的关联,①尤其是在对知识分子问题、知识社会学认识论、方法论等问题的论述上,曼海姆几 乎就是接续②着韦伯的命题在往下言说。另外,考虑到他的精神导师卢卡奇本人就曾在一段时间内与 韦伯过往甚密,曼海姆对韦伯思想的接续可以说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透过曼海姆的 纷杂的思想论述,③缕清他与韦伯思想的关联,是一个值得学人注意和努力的方向。本文拟从几个方面 出发,对曼海姆与韦伯观点的关联,进行一定的梳理,望能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时代精神的诊断 曼海姆在其《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开篇就提出“关于思想的社会学概念”,把知识社会学的任务定义为对“思想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考察”,因此,对时代精神的诊断是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应有之义。而这一问题显然也是韦伯一直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韦伯关于时代精神的诊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他提出的“诸神纷争”命题。韦伯在其著名的“以学术为业”的演讲中声称,我们这个时代,随着理性化的推进,“许多昔日的神 已从坟墓中走出来;不过它们已被祛除巫魅,因而采取非人格力量的形式出现” (韦伯,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读《美丽新世界》——浅谈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读《美丽新世界》——浅谈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作为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金的《我们》齐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享有相当高的世界声誉。虽然就连高中英语课文中都对其有过介绍,但它却是我在这三部书中最晚读到的一本。比起《1984》曾在我个人的思想历程里扮演过极其重要的启蒙角色(当然,相信有无数青年都会有类似的感受),《美丽新世界》则让我多看到了另一些可能。它描述的乌托邦场景,较之另外两本会少一些极权色彩,但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某种程度上说也更加值得警醒。 *三种乌托邦的比较 尼尔·波兹曼在其名作《娱乐至死》中,一开始就提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并认为世界最终没有发展成乔治·奥威尔的预想,却越来越向赫胥黎所描绘的方向发展。《娱乐至死》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里的矛头明确指向电视、电视节目等娱乐性设施。波兹曼认为一切公共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政治、新闻、教育等多个方面成为了娱乐的附庸,人们的思考能力受制于此,最终娱乐至死。 《美丽新世界》中描绘的社会与其确有共通之处。《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得名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牛津词典的解释是“本欲改善人们的生活,实则带来预料不到的问题”。这个新世界是一个设定好的机械化的盛世,尊奉汽车大王福特为救世主。科技与政策管理极度发达。精子卵子在试管中调制好,胎儿在孵化器中长大。人类虽被分为五个等级,但却从小就以“睡梦教育”的形式被灌输了幸福的概念,而热爱自己的使命。他们被设计得厌恶书籍、厌恶艺术、厌恶独处,性滥交、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横行。即使出现最糟的情况,也还有索麻这一“完美的药物”使人们获得快感。可以说,“幸福”在这美丽新世界中似乎唾手可得。 诚然,幸福是人类始终追寻的一大终极目标,然而我们看到,这样一种“被幸福”却不等于、甚至往往是有悖于我们真正的幸福概念的,就如同波兹曼描绘的“被娱乐”一样。新世界中的幸福成为了人为的研究成果,而每个人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则消失殆尽。在这里被扭曲的不只是幸福的概念,这些新人本身也不同于我们如今定位的自由、正常的人,而失去了灵魂。 相比较《美丽新世界》中人被技术改造,《1984》则侧重于制度对人的挟制。如果说前者中描绘的人们是热爱技术而被技术改造,后者中塑造的人则是被制度改造得热爱制度。老大哥在看着你;无法关掉的电幕覆盖着生活每个角落;新话和双重思想则成为人们自身上的枷锁。这里营造出的极权恐怖更为直接。然而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恐怖可能尚不如《美丽新世界》中来的可怕。举例来说,《1984》中还需要设立真理部来篡改历史进而控制人心,而《美丽新世界》中人已经从内心最深处拥抱现实而厌恶过去的一切。 《我们》的作者扎米亚金本身就是俄国人,但《我们》约写于1923年,看来并不是对斯大林时代的影射。尽管如此,但由于其在意识形态上不合时宜,仍被禁止出版。书中的故事发生在约六百年后的世界,人们只以数字命名,住在玻璃房子里以便于极权监督。他们唯一可以放下窗帘的一小时被称为性小时,每个人需要一种粉红色的票券来和性伴侣做爱。世界被“造福主”个人所统治,每年由全体人民重选却无一类外地连任。造福主的机器是断头台,处决的过程经常发生且公开进行。“这一国家的指导原则是幸福跟自由互不相容。在伊甸园里,人是幸福的,可他愚蠢地要求自由,就被驱逐到荒野中。现在大一统国通过剥夺他

2011.4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 20世纪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小说最擅长描写的是(D A.知识分子的生活B.官场生活C.水手的生活D.飞行员的生活 2. 20世纪创作了著名的“苔雷丝系列”作品的是法国著名心理小说家(D A.马丁·杜·加尔B.安德烈·莫洛亚C.安德烈·马尔罗D.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3.以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小说反映了五个盛产陶器的小镇上的中产阶级日常生活,因而被称为“五镇”小说家的,是英国作家( C ) A.威尔斯B.高尔斯华绥C.贝内特D.福斯特 4.英国作家毛姆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B A.《月亮和六便士》B.《人生的枷锁》C.《刀锋》D.《霍华德庄园》 5. 20世纪英国作家中不属于“愤怒的青年”作家群体的是( A ) A.奥登B.金斯利·艾米斯C.约翰·奥斯本D.约翰·维恩 6.德国作家黑塞通过描写一位作家的经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孤独、彷徨和矛盾,这部作品名为( C ) A.《纽伦堡之旅》B.《在轮下》 C.《荒原狼》 D.《玻璃球游戏》 7.复杂深刻的思想是英国作家赫胥黎作品的核心因素,因此他的小说常被称为( A A.思想小说B.哲理小说C.新小说D.严肃小说 8.在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中,被认为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标志着“爵士乐时代”的开始A A.《人间天堂》B.《夜色温柔》C.《了不起的盖茨比》D.《美丽的与该死的》 9.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以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的佐治亚州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奋斗不屈的女主人公郝斯佳,这部小说是( C ) A.《啊,拓荒者!》B.《大地上的房子》C.《飘》D.《最蓝的眼睛》 10.二战结束后,“垮掉的一代”文学在美国大行其道,其中的重要作品之一是作家凯鲁亚克创作的( A ) A.《在路上》B.《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C.《土生子》 D.《裸者与死者》(梅勒美国当代著名犹太裔作家,“非小说”“新新闻小说”) 11.由于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已进入美国语言,成为一切官僚主义( B ) A.教条主义的代名词B.专制主义的代名词C.文牍主义的代名词D.反人性现象的代名词 12. 20世纪初“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主将之一、诗人叶芝的理想世界是( C ) A.古希腊罗马文化B.欧洲启蒙时代文化C.中古拜占庭文化D.文艺复兴时代文化13.卡夫卡的小说《城堡》批判的是现代西方社会的( B ) A.司法机构B.行政机构C.道德风尚D.人际关系 14.乔伊斯精心采纳了荷马史诗《奥德修纪》的故事模式来叙写的作品是( D ) A.《都柏林人》B.《青年艺术家的肖像》C.《芬尼根的守灵夜》D.《尤利西斯》 15.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品《等待戈多》的作者是( A ) A.贝克特B.尤涅斯库C.品特D.热奈 16.宣告了萨特存在主义体系的建立的是他的著名论著( D )

Utopia and Dystopia(乌托邦和反乌托邦)

Utopia and Dystopia The utopia and its offshoot, the dystopia, are genres of literature that explore social and political structures. Utopian fiction is the creation of an ideal world, or utopia, as the setting for a novel. Dystopian fiction is the opposite: creation of a nightmare world, or dystopia. Many novels combine both, often as a metaphor for the different directions humanity can take in its choices, ending up with one of two possible futures. Both utopias and dystopias are commonly found in science fiction and other speculative fiction genres, and arguably are by definition a type of speculative fiction. The word utopia was first used in this context by Sir Thomas More in his 1516 work Utopia. The word utopia resembles both the Greek words "no place", "outopos", and "good place", "eutopos". In his book, which was written in Latin, More sets out a vision of an ideal society. As the title suggests, the work presents an ambiguous and ironic projection of the ideal state. Dystopia is defined as a society characterized by poverty, squalor, or oppression. Most authors of dystopian fiction explore at least one reason why things are that way. Dystopias usually extrapolate element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are read by many as political warnings. Many purported utopias reveal a dystopian character by suppressing justice, freedom and happiness. George Orwell's novel Nineteen Eighty-Four is a dystopian novel about a coercive and impoverished totalitarian society, conditioning its population through propaganda rather than drugs. Margaret Atwood's The Handmaid's Tale describes a future North America governed by strict religious rules which only the privileged dare defy. Combinations Jonathan Swift's Gulliver's Travels is sometimes linked with utopian (and dystopian) literature, because it shares the general preoccupation with ideas of the good (and bad) society. Of the countries Lemuel Gulliver visits, only the Country of the Houyhnhnms approaches a utopia; most of the others have significant dystopian aspects. Many works combine elements of both utopias and dystopias. Typically, an observer from our world will journey to another place or time and see one society the author considers ideal, and another representing the worst possible outcome. The point is usually that the choices we make now may lead to a better or worse potential future world.

科幻小说与乌托邦文学

美的历程2013.9.B 19世纪产生的科幻小说与乌托邦文学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两者交叉共生的基础上,产生了科幻乌托邦文学。小说家们以建构未来幻想世界的方式表达了对于现状的批判性反思。 提及“乌托邦”一词,人们一般想到的就是英国托马斯·莫尔在1516年创作的带有幻想性质的小说——《乌托邦》。乌托邦一词本是莫尔的臆造,意思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的地方”,事实上,乌托邦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阿里斯托芬的《鸟》描写的“云中鹁鸪国”是“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表现”①。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虚构了一个公民内部整体的高度统一与和谐的国家。乌托邦文学表达了一种超越性的反思现实的态度。 一 19世纪是乌托邦文学复兴的时代,同时也是科幻小说产生的时代。从17世纪开始,西方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便开始快速发展,这一时期的乌托邦代表作品如弗兰西斯·培根的《新大西洲》、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哈林顿的《大洋国》都带有明显的科学探索色彩。 西方科学的迅速发展到19世纪又迎来一个发展高峰,科学开始介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19世纪欧洲的显著时代特征是科学态度和功利思想。“进步和目的论观念成为19世纪欧洲思想主潮,形成一种新的时间观念和新的历史哲学。”②科学乌托邦在19世纪思想中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人们相信人类社会日益进步,人性可以无止境地趋于完善。科学的发展似乎有可能把乌托邦由理想变成现实,“于是乌托邦不再是一地点,而是一时间,存在于未来发展之中,而不是未知的异国绝域。”③从17世纪的乌托邦文学开始,对于未来科学技术的畅想在作品中占了相当的部分。其特征是对一种古老学科的无限发展的构想(比如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中对占星术和天文学的信心),或者是对刚刚露出苗头的新技术的乐观期待(比如贝拉米的音乐电话机),也有的预言,包含的是一种对改造世界的人性化要求(比如气球和潜水艇的出现)。培根的《新大西洲》更是充满了诸如活体解剖、植物嫁接、人造气味、电话、飞机、视觉幻影等等的新奇念头。人们无法想象未来理想而美满的生活方式中,却缺乏技术革命和科技创新。当这类技术预言成为一种小说创作和欣赏的品味时,科学幻想小说也就随之诞生了。 诞生于19世纪的科幻小说是人类工业文明、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美国科幻评论家和作家詹姆斯·冈恩认为:科幻小说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它描述变革对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人们所产生的影响。科幻小说可以描写过去或未来,也可以描写遥远的地方。科幻小说所关注的是科学和技术的变革,同时科幻小说所涉及的事件其重要性大大超过个人或社会的意义。在科幻小说中,往往是整个文明或整个种族处于危亡之中。”④纵观整个西方文学的历史,科幻小说和乌托邦文学在发展脉络上始终交叉共融。乌托邦文学往往通过虚构一个完美和谐的社会达到反思现实社会的目的,而科幻小说则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构想进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因此,在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关注上,两者是一致的。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革新,科幻题材的作品显示了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科幻小说由“旁枝末节”进入到主流文学创作领域中。“乌托邦文学在18世纪已经出现了和其他文类混杂的情况,古典类型的乌托邦在机器大工业时代正逐渐失去了它的生命力。科幻乌托邦文学的发展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⑤ 二 1888年,美国作家爱德华·贝拉米出版了一部宣传空想社会主义的小说《回顾:2000—1887》。作品描写一位长期患有失眠症的青年人在1887年的一个晚上被医生催眠。碰巧,当晚房子着火,主人公被埋在地下,直到2000 年才被发现。2000年的美国已经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个人富裕取代了社会贫困,国家免费教养公民到二十一岁,每个人都按才能分配职业,领取同样的报酬。这种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描述在之前的乌托邦小说中并不罕见,但《回顾》独特意义在与时空上的变换。无论是《乌托邦》还是《太阳城》,传统的乌托邦是同时代的海岛或者未知之地,而《回顾》首次描绘了未来理想世界的图景,更近似于科幻小说时间旅行的题材。在作品中,还首次出现了“取货证”(the credit)——用来领取分配物品的凭证,类似于现代社会的“信用卡”(credit card),贝拉米还预言了音乐电话机的出现,和今天的无线电广播接近。尤其是他对出版业的设想:未来的出版部门不再有审查权,任何人的书都可以无条件出版,作者从自己的年度配给中支付第一次出版费用,畅销书的作者就可以此为业。从今天的角度看,可以将这种方式看作网络写作及传统出版的结合。 受到《回顾》的影响,英国威廉·莫里斯在1890年发表了他的《乌有乡消息》,这部作品本意是驳斥贝拉米的“和平进化到社会主义”的观点,和《回顾》结构类似,主人公在睡眠后,做了一场梦,在梦中发现自己生活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的英国。工人阶级通过武装革命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及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惯都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新世界没有私有财产,交易不用货币;人人热爱劳动,劳动不再是换取生活资料的手段,而成为一种愉快的习惯。在作品最后,莫里斯满怀信心地说:“是的,毫无疑问!如果其他的人也能像我这样看到这一点,那么,这不应该说是一场幻梦,而应该说是一个预见。”值得深思的是《回顾》和《乌有乡消息》都把完美的未来世界设置在并不遥远的2000年后。这似乎是一种希望或者说展望,人类距离理想世界的距离并不是遥不可及。19世纪,共产主义运动和科学主义思潮风起云涌,人们对未来满怀信心,坚信理想的社会总有一天会实现。“历史已经把一切准备就绪,而且在科学和社会主义的现代乌托邦里,历史已指明了它的终点所在。在19世纪迅速工业化的欧美,一个实在的乌托邦正在显现。……对完美状态作哲学思辨的时刻已经过去了。”⑥真正成熟运用科幻手法创作乌托邦小说的大师是英国的威尔斯。科幻小说界一般认为他和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分别开创科幻小说“软科幻”和“硬科幻”两大流派。但凡尔纳看重对科技发展的 科幻小说与乌托邦文学王小菲

浪漫主义视野中的理想乌托邦-2019年文档

浪漫主义视野中的理想乌托邦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欧洲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英国社会进入历史转型期。然而,这一时期西方人的道德水准、审美情趣和生活智慧并未与工业文明同步提升;相反,由于基督教地位的日渐衰微,西方人心底最深沉的信仰备受重创。为了摆脱现代物质文明对精神空间的侵蚀,西方人开始从古老的东方寻求启示与救赎,希望通过对东方的想象或探索,消解对生命归宿的困惑与迷惘,从而完成对自身文化的修复和提升。{1}于是,东方异域不断出现在西方文学作品里。 在浪漫主义诗人群体中,拜伦和雪莱对东方的话语实践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和思想家们寻求精神启蒙、实现自我探索的迫切愿望。尽管两位诗人均表现出了对东方题材的情有独钟,但无论是从迷恋东方的个体心理诉求还是从诗歌中东方情调的书写策略,抑或是对东方文化的深层认知上来看,拜伦和雪莱笔下的东方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一、拜伦与雪莱迷恋东方的个体心理动因 周宁曾这样评论拜伦和雪莱笔下的东方:“拜伦的东方是欧洲的东方,从希腊到土耳其,雪莱诗中的东方是世界的东方。他们的东方都是历史的过去或时间的起源,是由空旷的目的与废墟构成的永恒之地。”{2} 1.逃离社会现实,追寻革命理想如果说拜伦对东方的迷恋

一部分源于他童年时代滋长的东方情结,那么其青年时代追寻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则是触发诗人探寻东方的更深层缘由。 由于个人情感经历的波折和人文政治环境的压抑,拜伦被迫走上了浪漫的游历之路:1809年到1811年间,诗人游历了葡萄牙、马其顿、西班牙、希腊、阿尔巴尼亚和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并亲身体验了“东方”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及民间习俗。{3}“东方”游历一方面使诗人暂时逃离了现实带来的精神负担,另一方面也成为他投射革命理想的主战场。统观拜伦这一时期的作品,反抗压迫、捍卫自由的拜伦式英雄占据了诗人文学创作的主要篇幅,如异教徒康纳德、恰尔德?哈洛尔德和唐璜。从这些外表貌似神勇强悍,而内心却无比孤独脆弱的斗士身上,读者不难发现拜伦本人的影子:他一方面热切地追逐着自由和理想,另一方面又因个性桀骜而孤标傲世。 在亲历了西方的社会动荡和精神荒原之后,拜伦更加坚信,唯有逃向东方,人们才能超越世俗樊篱,重获家园归属感。因此,为了消除对现实的心理戒惧,同时也为了给革命理想和人生信念寻找一个自由释放的空间,诗人最终选择了东方这一遥远而神秘的异域来表达自我期望。 2.质疑工具理性,崇尚普世正义雪莱对东方文化的迷恋,尤其是对东方宗教的认同源于诗人摆脱西方工业文明滋生的物 质欲望和精神羁绊,寻求灵魂归宿和普世正义的心理诉求。“雪莱所谓‘无边的东方’其实是西方重构东方他者虚设的一个空

28956_20世纪欧美文学史2011年4月自考真题和答案

2011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8956 20世纪欧美文学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 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 20世纪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小说最擅长描写的是(D A.知识分子的生活 B.官场生活 C.水手的生活 D.飞行员的生活 2. 20世纪创作了著名的“苔雷丝系列”作品的是法国著名心理小说家(D A.马丁·杜·加尔 B.安德烈·莫洛亚 C.安德烈·马尔罗 D.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3.以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小说反映了五个盛产陶器的小镇上的中产阶级日常生活,因而被称为“五镇”小说家的,是英国作家( C ) A.威尔斯 B.高尔斯华绥 C.贝内特 D.福斯特 4.英国作家毛姆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B A.《月亮和六便士》 B.《人生的枷锁》 C.《刀锋》 D.《霍华德庄园》 5. 20世纪英国作家中不属于“愤怒的青年”作家群体的是( A ) A.奥登 B.金斯利·艾米斯 C.约翰·奥斯本 D.约翰·维恩 6.德国作家黑塞通过描写一位作家的经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孤独、彷徨和矛盾,这部作品名为( C ) A.《纽伦堡之旅》B.《在轮下》 C.《荒原狼》 D.《玻璃球游戏》 7.复杂深刻的思想是英国作家赫胥黎作品的核心因素,因此他的小说常被称为( A A.思想小说 B.哲理小说 C.新小说 D.严肃小说 8.在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中,被认为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标志着“爵士乐时代”的开始的是( A ) A.《人间天堂》 B.《夜色温柔》 C.《了不起的盖茨比》 D.《美丽的与该死的》 9.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以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的佐治亚州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奋斗不屈的女主人公郝斯佳,这部小说是( C ) A.《啊,拓荒者!》 B.《大地上的房子》 C.《飘》 D.《最蓝的眼睛》 10.二战结束后,“垮掉的一代”文学在美国大行其道,其中的重要作品之一是作家凯鲁亚克创作的( A ) A.《在路上》 B.《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 C.《土生子》 D.《裸者与死者》(梅勒美国当代著名犹太裔作家,“非小说”“新新

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

天津师范大学本科学年论文 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 学院:文学院 学生姓名:赵逸舟 学号:1230010206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2012级 完成日期:2014年10月31日 指导教师:吕超

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我们》《美丽新世界》《1984》被合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是反乌托邦文学的经典之作。三部作品均以荒唐起始,以悲剧为终,而在三部作品里,女性都对故事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她们使荒唐可笑的反乌托邦世界变成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本文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及特色,以女性形象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探究女性形象对反乌托邦文学的作用,从另一种视角对反乌托邦文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反乌托邦;《1984》;《我们》;《美丽新世界》;女性 The analysis of female in the anti Utopian Trilogy Abstract:"We" "Brave new world", "1984" was named "anti Utopian Trilogy", is adystopian literature classic. The three works are to start the tragedy asabsurd, final, and in the three novels, women are the story plays a decisive role, they make the absurd dystopian world into a tragedy is muscle. In this paper, the creative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bined works, to the image of women as the research breakthrough point, exploring women's image of the role of anti utopian literature, to study the anti utopian literature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Keywords:anti Utopia; "1984"; "we"; "Brave new world"; women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e18990010.html,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作者:何佳玲朱小翠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24期 摘要:从《理想国》到《1984》,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从文内到文外,本文探索了随 时代变迁,文学作品中人类对理想社会观点的变化,以及反乌托邦的出现。并结合当时社会状况分析此种思想变迁的原因,以及运用文学作品中产生的这种反乌托邦思想所蕴含的批判性视角来反思自身社会现实,提出对理想社会不断的探求。 关键词:乌托邦;反乌托邦;文学作品;理想社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2 1516年,托马斯·莫尔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乌托邦社会。他描述了一个几乎完美的社会,但是同时他又用UTOPIA(乌有之乡)这一拉丁词表示,这说明他自己也知道他展现给大家的是一个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的完美社会。尽管莫尔向人们表达了这个完美社会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但是在他之后,其实在他之前也有很多人在寻找或者试图建设这样的一个完美社会。从古到今我们一直在追求这样的一个完美社会,可是这样的社会到底在哪?何处才是我们的理想家园呢? 其实对完美社会的追求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时代,在《理想国》里,柏拉图不正是在他的脑海里构建了这样的一个理想的国土,完美的社会吗?可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模型,是对于理念而非对于现实而言的。他描述的理想国是就理念世界而说的,是现实国家的原型,而现实的国家则是它的退化、堕落的形式,理念的国家是真实的,现实的国家是虚幻不振的,至少没有符合国家的真正本性,理想的共和国是对现实的国家的否定。柏拉图并不指望他的王国能在当时实现,他认为,除非哲学家做了王,这个理想国是不会实现的。但是柏拉图的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乌托邦思想。乌托邦思想家们都认为,只有乌托邦中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属于人类的生活。 不难看出,乌托邦在柏拉图与莫尔的作品中的表现只能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一种精神上的思考与建构。不过此种情况在后来培根的《新大西岛》里发生了改变。培根以科学为核心谋发展,力求以科学为工具带来人类对于自然更大的掌控以及人类健康快乐的生活。由此,科学成为人类生活改革的跳板,乌托邦不再是纸上空谈而拥有了无限可能。于是乎,人们不再只沉溺于幻想,而动起手来想要去实现它;乌托邦主义者坚信当人类把握住历史规律,以科学为戟,那么自然不再是不可战胜而是可以为人支配的,那么人类解放的那一天就不会遥不可及。在科学进步充满希望的滚滚浪潮推动之下,人们的关注点从基础的物质层面转移到了对社会的理性安排上。这一点可以回溯到《理想国》对真正社会的探讨上,不过鉴于此时民主有所

《1984》中反乌托邦的政治解读

《1984》中反乌托邦的政治解读 摘要:乔治·奥威尔,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他在《1984》中为我们描述极权主义统治下人们追求真理、思索未来的艰难与困惑。本文将对《1984》中反乌托邦的政治意向进行个别分析讨论,以加深对反乌托邦的理解。 关键词:《1984》;奥威尔;反乌托邦 前言 《1984》是乔治·奥威尔为了向读者描述西方的集权主义危险而创作的一部政治小说。在《1984》中,奥威尔描绘了一个完美的集权主义社会,一个由控制极端权力控制着的政府。这部作品的标题向一九四九年的读者展示了不远的将来有可能出现的情景:如果集权主义统治依然存在,在短短三十五年内书中描绘的一幕幕场景可能会成为现实。随着小说情节的不断发展,怯懦反叛的温斯顿·史密斯开始向党国的权力发起了挑战,尽管最终发现他的一切努力在庞大的反动势力面前显的那么的微不足道。当读者透过温斯顿的双眼开始逐渐了解这一切的时候,“岛国监狱”的本来面目就展现在了世人面前。我们对书中集权主义以及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进行分析。 一、“岛国监狱”:大洋国 在《1984》中,奥威尔将大洋国描绘成了一座“岛国监狱”,在这里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处在政府的严密监视之下,甚至连思想上的背叛都是违背法律的。换句话说,《1984》成为了一个充满监控的社会,而这种无处不在的控制正是通过“岛国监狱”的中央集权来实现的。 监狱是实施规训①权力的机构,其目的在于剥夺个人自由和改造犯人。在福柯的经典著作《规训和惩罚》中,他运用系谱学对现代社会的权力运行进行了深入分析。福柯认为规训存在于整个社会之中,“规训权力就是持续不断的对身体和活动进行控制。”②这种权力通过在时间和空间上调节和分解活动来控制个人身 ①“规训”是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创造性使用的一个关键性术语。 ②[法]福柯:《规训和惩罚》,三联书社,2007,155页。 - 1 -

《分歧者:异类觉醒》反乌托邦主题与隐喻

《分歧者:异类觉醒》反乌托邦主题与隐喻 [摘要]反乌托邦是科幻电影中常见的精神主旨,此类影片利用充满想象力的电影语言构建一个反乌托邦的未来 世界,以残酷或灰暗的未来世界图景,讽喻或警示观众所生活的真实世界。由导演尼尔.伯格执导的科幻电影《分歧者:异类觉醒》改编自同名畅销科幻小说首部曲,影片通过构建一个新型的未来社会秩序,以反乌托邦的叙事语境表达具有现代意识的个人主义理想诉求。本文从影片的反乌托邦主题与隐喻叙事着手,探索影片的艺术特征与表达维度。 [关键词]《分歧者:异类觉醒》;反乌托邦;隐喻;主题;叙事 青少年科幻电影并不意味着主题表达的简化与叙事姿 态的降低,此类电影中的相当一部分呈现出赶超成人科幻电影的复杂程度与艺术高度,它们以青少年的别样视野审视着成人世界,表现着青少年对于成人世界的想象与理解。青少年通过青少年科幻电影构建的充满想象力的、影像化的未来世界,幻想着自己体内潜藏的能量,雄心勃勃地畅想着自己在高科技的辅佐之下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彰显自己的个人能力,凭一己之力成为未来世界的主人。 然而,青少年科幻电影常常以青少年的视角,虚幻地勾勒出一个反乌托邦社会,以未完成、不成熟的人生观与世界

观丈量整个世界。近几年多部好莱坞青少年科幻电影炒热了世界电影市场,《圣杯神器:骸骨之城》《记忆传授人》《饥饿游戏》系列、《移动迷宫》系列等多部电影的热映,彰显出此类影片创作者的创作能力与观众对于此类影片的接受 程度正在迅速提高,青少年科幻电影已然成为当前院线市场中的主要“捞金机器”。改编自维罗尼卡.罗斯同名小说的电影《分歧者:异类觉醒》同样在市场上获得了强烈的反响,上映首周就夺得北美电影市场票房的冠军,为青少年科幻电影再次创造了不俗的票房纪录。该片通过编写一个新型的未来社会秩序,以反乌托邦的叙事语境表达具有现代意识的个人主义理想诉求。下面从影片的反乌托邦主题与隐喻叙事着手,探索影片的艺术特征与表达维度。 一、基于青少年视角的反乌托邦社会 反乌托邦是科幻电影中常见的精神主旨,此类影片利用充满想象力的电影语言构建一个反乌托邦的未来世界,以残酷或灰暗的未来世界图景,讽喻或警示观众所生活的真实世界。在青少年科幻电影当中,由于青少年处于成长的蜕变时期,他们在迅速地跟青少年时期告别的同时,又马上要面临复杂多变的成人社会。青春期荷尔蒙作用下对生活的迷惘与对未来的彷徨,同时由于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的能力有限,作为他者的成人的力量显得尤为强大,常常会将整个社会与成人当作假想敌,使青少年对于反乌托邦社会的构建显示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