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稻土的组成、分类、特性

水稻土的组成、分类、特性

水稻土的组成、分类、特性
水稻土的组成、分类、特性

水稻土的组成:水耕熟化层(W)、水耕熟化层(W)、渗育层(Be)、水耕淀积层

(Bshg)、潜育层(Br)、母质层(C)

水稻土一般以其水耕淀积层(Bshg)为其诊断层

水稻土的一些特殊的水分物理性状与耕性:

(1)油性:它是土壤腐殖质和粘粒含量适中的表现,有机质含量约29.2 g kg-1 (土0.46),

粘粒含量.一般为16%左右,油性也是指具有良好结构等的一个综合肥力较高的土壤性状。

(2)烘性与冷性。它是指含有机质较多,且C/N比高的土壤的温度变化的综合反映。

(3)起浆性与僵性:一般质地粘重,主要由于粘土矿物不同而在水分物理性状方面的反

映,前者以2:1型为主,后者以1:1型为主。

(4)淀浆性与沉沙性:一般质地较沙(SiO2 含量在70%以上),主要由于粗粉沙与

粘粒之比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水分物理性状。前者的粗粉沙与粘粒之比约为2∶1;后者多为

5:1

(5)刚性与绵性:它是粘粒与粉沙的不同含量在土壤水分处于风干状态下的一种土壤结

持性,前者粘粒含量>40%,后者粉沙含量>40%

水稻土的分类:

水稻类型分布地区水文情况

淹育水稻土分布在丘陵岗地坡麓及沟谷上部不受地下水影响,水源不足,周年淹水时渗育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平原中地势较高地区,及丘陵缓坡地上受地面季节性灌水影响。或种稻时间短的潴育水稻土分布于平原及丘陵沟谷中、下部,种稻历史长排灌条件好,受地面灌溉水及地下水影响潜育水稻土分布在平原洼地、丘陵河谷下部低洼积水处地下水位高,或接近地表

脱潜水稻土主要分布于河湖平原及丘陵河谷下部地段经兴修水利,改善排水条件,地下水位降

漂洗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地形倾斜明显土体中有一不透水层,并受侧渗水影响盐渍水稻土分布在盐渍土地区在盐渍化土壤上,开垦种植水稻后形成的咸酸水稻土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岛的局部滨海地区在酸性硫酸盐土上发育的

水稻土的低产特性:主要有冷、粘和沙、盐碱和毒、酸

水稻高产要求的土壤条件:

1.良好的土体构型:一般要求其耕作层超过20cm以上,因为水稻的根系80%集中于耕作层; 其次是有良好发育的犁底层,厚约5~7cm,以利托水托肥。心土层应该是垂直节理明显,利于水分下渗和处于氧化状态。地下水位以在80~100cm以下为宜,以保证土体的水分浸润和通气状况。

2.适量的有机质和较高的土壤养分含量。一般土壤有机质以20~50 g kg-1为宜,过高或过低均不利水稻生育。水稻生育所需氮的59%~84%,磷的58%~83%,钾的全

部都来自土壤,因此肥沃水稻土必须有较高的养分贮量和供应强度,前者决定于土壤养分,特别是有机质的含量;后者决定于土壤的通气和氧化程度。

3.适当的渗漏量和适宜的地下水位:俗语说:“漏水不漏稻”,意即水稻土必须有适当的渗漏量,如日渗漏量在北方水稻土宜为10mm/日左右。利于氧气随渗漏水带入土壤中。

渗漏量过高,土壤漏水,不仅浪费水,养分也随之淋失,过小则渗水缓慢,发生囊水现象,土壤通气不良。适宜的地下水位是保证适宜渗漏量和适宜通气状况的重要条件。

水稻土的培肥管理

1.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这是保证水稻土的水层管理和培肥的先决条件。

2.增施有机肥料,合理使用化肥:水稻土的腐殖质系数虽然较高,而且一般有机含量可能比当地的旱作土壤高,但水稻的植株营养主要来自土壤,所以增施有机肥,包括种植绿肥在内,是培肥水稻土的基础措施。

合理使用化肥,除养分种类(如北方盐化水稻土的缺锌)全面考虑以外,在氮肥的施用方法上也应考虑反硝化作用,应当以铵类化肥进行深施为宜。

3.水旱轮作与合地灌排:这是改善水稻土的温度、Eh值以及养分有效释放的首要土壤管理措施。

合理灌排可以调节土温,一般称:”深水护苗,浅水发棵”。北方水稻土地区,春季风多风大,温度不稳定,刮北风时,气温土温下降,因水热容量大,灌深水可以防止温度下降以护苗;刮南风时,温度上升,宜灌浅水,温度上升高,利于稻苗生长,特别是插秧返青以后,宜保持浅水促进稻苗生长。

水稻分蘖盛期或末期要排水烤田,可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提高地温,土壤发生增温效应和干土效应,使土壤铵态氮增加,这样在烤田后再灌溉时,速效氮增加,水稻旺盛生长。

这对北方水稻土,特别是低洼粘土地烤田,效果更显著。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归纳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归纳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点燃 1、非金属单质与氧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如 2H 2+O 2 ===H 2 O 其它非金属如硫、磷、碳等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点燃 2、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如 3Fe+2O 2====Fe 3 O 4 其它金属如铝、锌、铜也可以与氧气发生类似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3、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CaO+H 2O= Ca(OH) 2 其它金属氧化物Na 2O、K 2 O、BaO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4、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 CO 2+H 2 O= H 2 CO 3 其它非金属氧化物SO 2、 SO 3 也可以与水生成相应的酸。 点燃 5、其它如2CO+ O 2 =====2CO 2 等。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高温 1、不溶性碳酸盐高温分解如CaCO 3====CaO+CO 2 ↑ 加热 2、不溶性碱受热分解,如Cu(OH) 2 =====CuO + H 2 O 加热

3、某些酸式盐受热分解(了解)如B、2NaHCO 3 =====Na 2 CO 3 +CO 2 ↑+H 2 O 加热 4、某些碱式盐受热分解(了解)如 Cu 2(OH) 2 CO 3 =====2CuO+ CO 2 ↑+ H 2 O 其它如:水的电解、双氧水分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氯酸钾受热分解 三、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为金属活动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酸不包括浓硫酸 和硝酸)例如Fe+2HCl=FeCl 2+H 2 ↑ Mg+ 2HCl = MgCl 2+ H 2 ↑ H 2 SO 4 + Fe = FeSO 4 + H 2 ↑ 2HCl + Zn = ZnCl 2+ H 2 ↑H 2 SO 4 + Zn = ZnSO 4 + H 2 ↑ 2、金属与盐反应,生成新盐与新金属。盐(含较不活泼金属)+金属(较活泼)——金属(较不活泼)+盐(含较活泼金属)盐须溶于水,金属须比盐中金属活泼,钾、钙、钠三种金属不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如Fe+CuSO 4===FeSO 4 +Cu 2AgNO 3 + Cu= Cu(NO 3 ) 2 +2 Ag 加热 3、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H 2+CuO =====Cu+H 2 O 高温 4、碳还原金属氧化物。3C+Fe 2O 3 =====2 Fe+ 3CO 2 ↑ 四、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1、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如Fe 2O 3 + 6HCl= 2 FeCl 3 +3H 2 O 3H 2SO 4 + Fe 2 O 3 = Fe 2 (SO 4 ) 3 + 3H 2 O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真题热身】 1.(2011.重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寒冷的干冰 B.清澈的泉水C.清新的空气 D.坚硬的大理石2.(2011.衡阳)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蒸馏水 B.自来水C.海水 D.矿泉水 3.(2011.龙东)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2011.永州)某井水中含有钙离子、镁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等,该井水属于 ( ) A.纯净物 B.氧化物C.化合物 D.混合物 5.(2011.攀枝花)下列物质是自来水厂对水净化过程常用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氯气(Cl2) B.氧化氯(ClO2) C.臭氧(O3) D.次氯酸钙[Ca(ClO)2] 6.(2011.泰安)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指出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 A.NaCl B.KOH C.MgO D.Cu 7.(2011.广州)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 A.NaOH B.Na2O C.Na2SO4D.Na 8.(2011.鸡西)“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黄、木炭组成。“黑火药“属于 ( ) A.纯净物 B.化合物C.单质D.混合物 9.(2011.南通)从物质分类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属于混合物 B.氮气属于单质 C.甲烷属于化合物 D.干冰属于有机物10.(2011.赤峰)分别向两杯蒸馏水中加入冰块和蔗糖,得到冰水和糖水,从化学组成上分析,它们分别属于( ) A.单质和化合物 B.化合物和化合物 C.化合物和混合物 D.混合物和混合物11.(2011.德阳)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如一些不法生猪饲养户为使商品猪多长瘦肉,在饲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化学式为Cl2H18Cl2N2O).对消费者身体造成了极大危害。下列有关说法中

水稻参考资料的生物学特性

水稻的生物学特性 2.1水稻品种生育期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水稻品种生育期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1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大(本)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2.1.2 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一般25?/FONT>50天之间。 2.1.3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2.1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100?/FONT>125天,中稻130?/FONT>150天,连作晚恼120?/FONT>140天,一季晚稻150?/FONT>170天,还可把早、中、迟熟稻中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季节里栽培表现出随播种季节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早稻品种作连作晚稻栽培,生育期缩短;南方引种到北方,生育期延长。 2.3 水稻品种的“三性”三性是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特性。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从播种到抽穗的日教),基本上决定于品种“三性”的综合作用。因此水稻品种的三性是决定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其变化的实质。水稻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具体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延长或缩短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的感光性。对于感光性品种,短日照可以加速其发育转变而提早幼穗分化,这就是指短于某一日长时抽穗较早;长于某一日长时抽穗显著推迟,这又称为“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即是诱导幼穗分化的日长高限。水稻品种不同,种植地区不同,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亦不同。我国南北稻区,水稻生育期间大多处于11?/FONT>16小时之间。 2.3.2 水稻品种的感温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而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水稻在高温条伴下品种生育期会缩短,但缩短的程度因品种特性而有所不同。晚稻品种的感温性比早稻更强,但晚稻品种其发育转变,主要受日长条件的支配,当日长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高温的效果不能显现。中稻品种介于早、晚稻之间。 2.3.3 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在受高温短日影响下,而不能被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它不受环境因子所左右的品种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又称为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营养

粳稻柱头外露率QTL定位

粳稻柱头外露率Q T L 定位 李威1,#一圣忠华2,#一朱子亮1一魏祥进2一石磊1一邬亚文2一唐绍清2一王建龙1, ?胡培松1, 2,?(1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2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共同第一作者;?通讯联系人,E Gm a i l :w j l 9678@126.c o m ) Q T L M a p p i n g o f j a p o n i c a R i c eS t i g m aE x s e r t i o nR a t e L IW e i 1,#,S H E N GZ h o n g h u a 2,#,Z HUZ i l i a n g 1,W E IX i a n g j i n 2,S H IL e i 1,WU Y a w e n 2,T A N GS h a o q i n g 2,WA N GJ i a n l o n g 1,?,HUP e i s o n g 1,2,?(1C o l l e g eo f A g r o n o m y ,H u n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s h a410128,C h i n a ;2C h i n a N a t i o n a lR i c e 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H a n g z h o u310006,C h i n a ;#T h e a u t h o r s c o n t r i b u t e de q u a l l y t o t h i sw o r k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E Gm a i l :w j l 9678@126.c o m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S t i g m a e x s e r t i o n i so n eo f t h e i m p o r t a n t t r a i t sw h i c hc o n t r i b u t e t o t h ee f f i c i e n t i m p r o r e m e n t o f c o mm e r c i a l s e e d p r o d u c t i o n i nh y b r i d r i c e .T h e o b j e c t i v e o f t h e s t u d y w a s t o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g e n e t i c f a c t o r s i n v o l v e d i n t h e s i g m a e x s e r t i o n .?M e t h o d ?T h eF 2a n dF 2:3p o p u l a t i o n so fD aS?D 50p l a n t e d i nL i n g s h u i ,H a i n a nP r o v i n c ea n d H a n g z h o u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w e r eu s e da n dt h es i n g l es t i g m ae x s e r t i o nr a t e (P S E S ),d o u b l es t i g m a e x s e r t i o n r a t e (P D E S )a n dt o t a l s t i g m ae x s e r t i o nr a t e (P E S )w e r e m e a s u r e d .?R e s u l t ?C o r r e l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t h e r e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a m o n g t h eP S E S ,P D E Sa n dP E S .F u r t h e r ,t h e g e n e t i c l i n k a g em a p o fD a S ?D 50F 2p o p u l a t i o nw a s c o n s t r u c t e d ,t h e n ,21s t i g m a e x s e r t i o n r a t eQ T Lw e r e l o c a t e d o n c h r o m o s o m e 1,2,3,4,6,7a n d 12,r e s p e c t i v e l y ,w i t ht h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r a t er a n g i n g f r o m 0.1%t o57.6%.T h ea d d i t i v ee f f e c to fm o s tQ T L sw e r e c o n t r i b u t e db y h i g h v a l u e p a r e n tD a S e x c e p t f o r s o m eQ T L t h a tw i t h e x t r e m e l y l o wc o n t r i b u t i o n r a t e .T h e r ew e r e t w o Q T L s o nC h r o m o s o m e 4a n dC h r o m o s o m e12,q P D E S 4a n d q P E S 12,b o t hd e t e c t e d i nF 2a n dF 2:3p o p u l a t i o n sw i t h c o n t r i b u t i o nr a t ea sh i g ha s17.86%a n d16.98%,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q P E S 3l o c a t e do n C h r o m o s o m e3w i t hh i g h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r a t ew e r e d e t e c t e d i nF 2:3p o p u l a t i o n f o r t w o t i m e s .?C o n c l u s i o n ?S o m e s t i g m a e x s e r t i o nr a t eQ T Ls h a r e d t h e s a m el o c a t i o n w i t ht h o s er e p o r t e db y o t h e rr e s e a r c h e r s ,b u tt h e r e w e r ea l s os o m en e w Q T L s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s u p p o r t f o r f u r t h e r f i n e Gm a p p i n g ,g e n ec l o n i n g ,a n db r e e d i n g n e w j a p o n i c a m a l es t e r i l el i n e sw i t hh i g h s t i g m a e x s e r t i o n r a t eb y u s i n g m o l e c u l a rm a r k e r Ga s s i s t a n t s e l e c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s t i g m a e x s e r t i o n r a t e ;Q T L m a p p i n g ;m a r k e r Ga s s i s t a n t s e l e c t i o n (MA S );j a p o n i c a r i c e 摘一要:?目的?柱头外露是影响杂交水稻制种的一个重要性状.本研究旨在初步鉴定控制柱头外露率的Q T L .? 方法?以高柱头外露率粳稻两系不育系大S ?低柱头外露率热带粳稻品系D 50的F 2群体及海南陵水二浙江杭州两地重复种植的F 2:3群体为材料,考查F 2群体及陵水二杭州两地两次重复F 2:3群体单边柱头外露率( P S E S )二双边柱头外露率(P D E S )和柱头总外露率(P E S ).?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单边柱头外露率二双边柱头外露率和柱头总外露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根据构建的大S ?D 50F 2群体遗传连锁图谱, Q T L 分析检测到水稻柱头外露率Q T L21个,分布于第1二2二3二4二6二7和12染色体上,贡献率变幅为0.1%~57.6%,除个别贡献率极低的位点外,绝大部分Q T L 加性效应来自于高值亲本大S .其中位于第4染色体和第12染色体的两个位点q P D E S 4,q P E S 12在F 2和两次重复F 2:3群体中均检测到,贡献率分别达17.86%和16 98%.位于第3染色体的q P E S 3位点在陵水二杭州两次F 2:3群体中重复检测到, 贡献率高达25.6%.?结论?检测到的Q T L ,有些与其他学者报道的处于同一位置,有些则是新的柱头外露率Q T L .这些水稻柱头外露率Q T L 为今后柱头外露率基因精细定 位二克隆二以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 S )选育高柱头外露率粳型不育系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柱头外露率;Q T L 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 S );粳稻中图分类号:Q 343.1+ 5;S 511.0351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 文章编号:1001G7216(2017)01G0023G08 收稿日期:2016G03G14;修改稿收到日期:2016G07G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0128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 Y 14C 130009) ;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5C 32045 ).3 2中国水稻科学(C h i nJR i c eS c i ),2017,31(1):23-30 h t t p ://w w w.r i c e s c i .c n D O I :10.16819/j .1001G7216.2017.6043

初中化学《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专项考试题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专项考试题带解析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4题) 评卷人得分 1.对下列有水生成的四个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判断不正确的是() ①2H2+O22H2O②H2CO3=H2O+CO2↑ ③H2+CuO Cu+H2O④SO2+2NaOH=Na2SO3+H2O. A. ①是化合反应 B. ②是分解反应 C. ③是置换反应 D. ④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 解:A、①2H2+O22H2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H2CO3=H2O+C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③H2+CuOCu+H2O,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④SO2+2NaOH=Na2SO3+H2O,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

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难度:容易知识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工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该方法中的化学反应不包括() A. 化合反应 B. 置換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各步反应结合物质的性质判断所发生的反应,以此判断反应类型. 解答: 解: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化合; 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发生复分解反应; ④将得到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涉及分解反应; ⑤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为分解反应. 没有涉及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镁的冶炼,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可不写化学方程式就能判断出.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3.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考点1 物质的组成 1.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分子、原子、离子——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基:中性原子团) 3.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 特别提醒: 1.离子与基团: 2.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 [知识规律] 物质到底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这与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关。如金刚石(C)、晶体Si都属原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原子;NaCl、KClO3属离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单质S、P4属分子晶体,它们是由原子形成分子,进而构成晶体的。具体地: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 ①非金属单质:如H2、X2、O2、O3、N2、P4、S、C60、稀有气体等 ②非金属氢化物:如HX、H2O、NH3、H2S等 ③酸酐:如SO2、CO2、SO3、P2O5、N2O5 等 ④酸类:如HClO4、HClO、H2SO4、H3PO4、H2SiO3等 ⑤有机物:如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 ⑥其它:如NO、N2O4、Al2Cl6等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 (3)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化物。 (4)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合金

【CN110044269A】一种水稻柱头长度测量最佳取样时期的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77589.2 (22)申请日 2019.04.08 (71)申请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地址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申请人 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 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72)发明人 江建华 卢超 王德正 胡长敏  刘强明 吴爽 张瑛 任学祥  (51)Int.Cl. G01B 11/02(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水稻柱头长度测量最佳取样时期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柱头长度测量最佳取样时期的方法,即以正在张开的颖花(水稻柱头长度达到最大时)为样本进行取样。此时取样一是统一标准,时间节点上容易掌握;二是降低了取样过程中不同研究者取样时期的不同而产生的误差。该时期(小穗颖花张开时)取样的所得柱头长度性状的表型值,数据准确,可重复性高,所得结果可用于长柱头有利基因的挖掘,柱头长度性状的精细定位、克隆乃至功能分析;同时利用本取样方法发掘的长柱头基因改良水稻不育系,可增加水稻不育系的柱头长度,从而提高水稻柱头外露率, 增加制种产量。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10044269 A 2019.07.23 C N 110044269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044269 A 1.一种水稻柱头长度测量最佳取样时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来源广:试验材料包括9份籼型材料,9份籼型温敏核不育系,11粳型常规种以及1份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共计30份材料; (2)取样时段跨度长:以小穗刚露出叶鞘时(每天7:00或16:00)为第1次取样(T1),当天开花但取样时尚未张开的小穗(开花当天上午8:00—9:00)为第2次取样(T2);正在开花的小穗(11:00—13:00)为第3次取样(T3),分别测量; (3)表型数据容量大:各材料每个调查时期观察8朵颖花,以8朵颖花16个柱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该材料当期柱头长度表型值; (4)表型差异显著:从各材料柱头长度表型值来看,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柱头长度持续伸长,T3期即颖花张开时柱头长度表型值达到最大,此时为柱头长度测量取样的最佳时期;30份材料T3期柱头长度表型值介于1.155mm(小粒稻)和3.493(大粒稻)之间,变异系数高达27.13%。 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水稻柱头长度测量最佳取样时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取样标准即水稻柱头长度达到最大时(颖花正在张开的小穗)取样。 3.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该取样时期适用于的水稻材料包括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和恢复系、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以及常规稻等所有水稻材料。 4.利用按要求1的步骤取样时,取样时间节点易掌握,测量出的水稻柱头长度表型值准确度高,在水稻柱头长度表型数据的调查、遗传分析、基因挖掘及育种利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2

最新高中化学反应类型归纳

1、卤代反应:有烃与卤素单质反应 如423CH Cl CH Cl HCl +?? →+光(烷烃:光照) 2Fe Br +?? →Br -HBr +(芳香烃:催化剂) 醇与氢卤酸反应 例:25252C H OH HBr C H Br H O +→+ 2、硝化反应: 如 3|CH 2433H SO HNO +????→浓2O N -2 NO -2| NO 3 | CH 23H O + 3、碘化反应: 如:()24H SO ?+??→浓3SO H -2H O + 4、有机物的水解(卤代烃水解和酯的水解) 例:25225C H Br H O C H OH HBr ?+?? →+ 3252325H CH COOC H H O CH COOH C H OH + ++垐垎噲垐 5、分子间脱水(酯化反应,醇分子间脱水) 例如:24 3253252H SO CH COOH C H OH CH COOC H H O ?+????→+浓 24025252521402H SO C C H OH C H OC H H O ????→+浓

1、不饱和烃与H 2、X 2、HX 、H 2O 等加成 如2332Ni CH CH H CH CH ? ≡+??→ 22222|| CH CH Br CH CH Br Br =+→- 2、芳香烃与X 2、H 2加成 例: 23Ni H ?+??→ 3、||O C --与H 2加成(包括醛、酮单糖与H 2加成) 如3232Ni CH CHO H CH CH OH ? +??→ 三、消去反应: 1、卤代烃消去:X 所连碳原子上连有H 原子的卤代烃才能消去(NaOH 醇溶液)。 如:322322CH CH CH X NaOH CH CH CH NaX H O ? -+??→=++醇 2、醇消去:羟基所连碳原子上的相邻碳原子上必须连有H 原子的醇才能消去(浓H 2SO 4,加热)。 如:2403232217033 ||| H SO C CH CH CH CH C CH H O CH CH OH --????→-=+浓 四、聚合反应: 1、加聚反应:不饱和有机物彼此加成而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2010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 【专题要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是化学最基础的主干知识,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它们涉及的化学概念、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它们相互转化的方式,是中学化学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生从化学视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必备知识,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复习本考点是应深刻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不同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及物质间相互转化的方式和转化条件;要理解各个化学用语的的实际含义,掌握反应的条件与本质,正确、科学、规范的进行运用。本考点在高考中的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常常结合元素化合物来进行考查。从09年和08年高考考题来看高考题除了直接考查基本概念外,还考查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高新科技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逐步向环保、高科技、生产等方面渗透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出来元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化学用语,以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而且融入其他专题进行考查。 【考纲要求】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涵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注意其与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的区别。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7.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8.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9. 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的概念,区别及鉴别它们的方法; 10.掌握胶体的本质特征及性质; 【教法指引】 复习此专题时要做到―准确‖、―系统‖、―灵活‖,可以从三点入手: 1.以高考的热点、考点、难点为依据,合理设置复习内容和练习题,熟练掌握解题思路、注 重方法、技巧,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在某些考点的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上有所突破 2.加强区别相似概念的异同,理顺不同概念间的联系,进而形成连贯的知识系统。

水稻的特点

水稻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称全育期,从移栽至成熟称大田(本田)生育期。水稻生育期可以随其生长季节的温度、日照长短变化而变化。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在适时播种和适时移栽的条件下,其生育期是比较稳定的,它是品种固有的遗传特性。 水稻的一生(王维金,1998.8) 幼苗期:秧田期 秧苗分蘖期:返青期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 幼穗发育期:分化期形成期完成期 开花结实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 水稻的一生要经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其中,营养生长期主要包括秧苗期和分蘖期。秧苗期指种子萌发开始到拔秧这段时间;分蘖期是指秧苗移栽返青到拔节这段时间。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受到损伤,需要5-7天时间地上部才能恢复生长,根系萌发出新根,这段时期称返青期。水稻返青后分蘖开始发生,直到开始拔节时分蘖停止,一部分分蘖具有一定量的根系,以后能抽穗结实,称为有效分蘖;一部分出生较迟的分蘖以后不能抽穗结实或渐渐死亡,这部分分蘖称为称为无效分蘖。分蘖前期产生有效分蘖,这一时期称有效分蘖期,而分蘖后期所产生的是无效分蘖,称无效分蘖期。 水稻营养生长期的主要生育特点是根系生长,分蘖增加,叶片增多,建立一定的营养器官,为以后穗粒的生长发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肥水管理搭好丰产的苗架,要求有较高的群体质量,应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否则不仅容易造成病虫为害而且也容易造成后期生长控制困难而贪青倒伏等,对水稻产量形成影响很大。 水稻生殖生长期包括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结实期。拔节孕穗期是指幼穗分化开始到长出穗为止,一般需一个月左右;抽穗开花期是指稻穗从顶端茎鞘里抽出到开花齐穗这段时间,一般5-7天;灌浆结实期是指稻穗开花后到谷粒成熟的时期,又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水稻生殖生长期的生育特点是长茎长穗、开花、结实,形成和充实籽粒,这是夺取高产的主要阶段,栽培上尤其要重视肥、水、气的协调,延长根系和叶片的功能期,提高物质积累转化率,达到穗数足,穗型大,千粒重和结实率高。 温度水稻为喜温作物。生物学零度粳稻为10℃、籼稻12℃,早稻三时期以前,日平均气温低于12℃三天以上易感染绵腐病,出现烂秧、死苗,后季稻秧苗温度高于40℃易受灼伤。日平均气温15~17℃以下时,分蘖停止,造成僵苗不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幼小孢子阶段及减数分裂细线期),最低温度低于15~17℃,会造成颖花退化,不实粒增加和抽穗延迟。抽穗开花期适宜温度为25~32℃(杂交稻25~30℃),当遇连续3天平均气温低于20℃(粳稻)或2~3天低于22℃(籼稻),易形成空壳和瘪谷,但气温在35~37℃以上(杂交稻32℃以上)造成结实率下降。灌浆结实期要求日平均气温在23~28℃之间,温度低时物质运转减慢,温度高时呼吸消耗增加。温度在13~15℃以下灌浆相当缓慢。粳稻比籼稻对低温更有适应性,

土壤水特征曲线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土壤水动力学 教师姓名 研究生姓名 研究生学号 研究生专业 所在院系 类别: 日期: 2012 年1月7 日

评语 对课程论文的评语: 平时成绩:课程论文成绩: 总成绩:评阅人签名: 注:1、无评阅人签名成绩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批阅,用铅笔阅卷无效; 3、如有平时成绩,必须在上面评分表中标出,并计算入总成绩。

水分特征曲线测定实验报告 1 实验的目的要求 理解水分特征曲线的含义,掌握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方法,以及比较不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特点。 2 实验的原理 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吸力)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或土壤持水曲线(soil water retention function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表示土壤水的能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土壤水分的保持和运动所用到的反映土壤水分基本特性的曲线。各种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均需由实验测定。 水分特征曲线仪主要由陶土头、集气管、压力传导管、水银测压计(由玻璃管和水银槽组成)、观测板以及样品容器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水分特征曲线仪结构图 1.样品容器; 2.陶土头; 3.集气管; 4.压力传导管; 5.水银测压计; 6.观测板; 7.水银槽 陶土头是仪器的传感部件,由具有均匀微细孔隙的陶土材料制成,当仪器内充满水使陶土头被水饱和时,陶土头管壁就形成张力相当大的一层水膜,陶土头与土壤充分接触后,土壤水与其内部的水体通过陶土头建立了水力联系,在一定的压差范围内,水分和溶质可以通过陶土头管壁,而气体则不能通过,即所谓透水不透气。因此,如果陶土头内外之间存在压力差,水分就会发生运动,直至内外压力达到平衡为止。这时,通过水银压力表测定的负压值就是陶土头所在位置土壤水的基质势。 陶土头所在位置的压力水头(基质势或负压)的计算公式为: w m w m m h h h h h h --=-+-=6.12)(6.13 式中h 为压力水头,h m 为压力表中水银柱高度(以水银槽水银液面为基准面),h m 是水银槽液面到陶土头中心位置的垂直距离。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及举例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及举例 一、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 反应。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二、其它反应类型: 1、物理反应(又叫物理变化):(略) 2、化学反应(又叫化学变化):(略)。 3、氧化反应: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 4、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走的反应。 5、氧化-还原反应: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 (附:氧化剂: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在还原反应中夺取含氧化合物中的氧元素的物质。 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6、电解反应:(略) 7、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三、在化学反应中,有盐生成的九种反应: 1、金属+酸→盐+氢气如 Zn+H2SO4=ZnSO4+H2↑ 2、金属+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3、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如: 2Na + Cl2点燃 2NaCl 4、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5、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6、酸+碱→盐+水 7、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8、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9、盐+盐→另外两种盐 四、基本反应类型对初中反应进行分类: 化合反应 1、单质之间的化合: C+O2点燃 CO2 2C+O2(不足) 点燃 2CO S + O2点燃 SO2 4P + 5O2点燃 2P2O5 H2 + Cl2 点燃 2HCl 2H2 +O2点燃 2H2O 2Hg + O2高温 2HgO 2Mg + O2点燃 2MgO 3Fe + 2O2点燃 Fe3O4 2Cu +O2△ 2CuO 2Na +Cl2点燃 2NaCl 4Al + 3O2点燃 2Al2O3 2、单质和化合物之间的化合: 2CO + O2点燃 2CO2 CO2 + C 高温 2CO 3、化合物之间的化合: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 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 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5.同位素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ˉ、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化学基本概念一 从知识网络看,化学基本概念可分为5个方面:物质组成、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及化学基本定律、分散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在复习时,应先明确“知识网络”,并针对知识网络,从“基本知识点”进行展开复习。即:此部分的复习从“知识网络”和“基本知识点”两个层次进行。 另外,复习时注意穿插计算方面的内容。 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 从近年高考试题,尤其是北京考试试题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特点:即在试题中不再局限于知识分块的考察,往往一个试题(选择题及第Ⅱ卷大题)包括概念、理论、元素化合物、实验、有机、计算等多项内容。07年北京试题中的II卷大题中每题都有不同的综合,可以较好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和能力的掌握。 所以,虽然我们复习时分块进行,但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块知识的融合,尤其在综合练习中更要体现知识的融合与整体性,使整个高三复习即要在不同时间阶段突出该阶段特点,又要时刻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使学生总能从整体上感觉到化学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同时,化学的考察均为题中主干知识;此外还要注意新教材引入的内容或与旧教材不同的内容,它们也是考察的重点。 一、物质的组成 知识网络 1.原子 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概念剖析 原子与分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最典型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等。

思维点拨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的意义是指化学变化中不会产生新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发生变化的,那么质子和中子数也不发生变化,但在化学反应中,核外电子数可以发生变化。若原子核发生了变化,则不属于化学反应,而属于核反应。 思维拓展 相同或不同元素原子按一定的比例组成通过化学键(稀有气体分子内没有化学键)结合成分子。原子的主要特点: (1)原子体积很小,原子半径最小的是氢原子,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钫原子。 (2)原子质量很小,最轻的原子是氢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氕。 (3)原子在不断地运动。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也可以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 2.分子 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概念剖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为前提的,定义不包含物理性质。 注:物理性质是宏观性质,只有构成物质的多个粒子共同才能体现出来;而化学性质则由构成物质的一个“粒子体”(即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体现。 思维点拨 同种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其性质一般都不同。 思维拓展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许多物质是由原子构成分子,再由分子构成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氢气、氧气、氮气、液溴、硫、磷以及稀有气体等多数非金属单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氧化物,硫酸、硝酸等含氧酸,氯化氢、硫化氢、氨气等气态氢化物,水,有机化合物等。其中除稀有气体是由单原子构成的分子外,其他分子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固态物质为分子晶体。分子晶体质地松脆、熔点沸点较低,多数可溶于有机溶剂。 3.离子 概念 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概念剖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