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思想品德课教学导入法(教学随笔)

思想品德课教学导入法(教学随笔)

思想品德课教学导入法(教学随笔)
思想品德课教学导入法(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思想品德课教学导入法王怀权2010、12

有效导入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学识、智慧、口才等综合能力的体现。思想品德课就其内容而言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会产生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利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平常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对课堂导入的运用、改进、总结、积累中摸索出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一、歌曲导入,心旷神怡

歌曲导入是富感染力的一种艺术手段,往往能使课堂营造很好的氛围,实现情景教学,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后受到教育,获得知识。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适时的播放一些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优秀歌曲,寓教于乐,寓教于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与此同时,用音乐导入新课,对于创造心情舒畅的环境,完成教学任务有较大的帮助。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运用音乐导入,能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采用这种导入法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兴趣很容易被音乐调动,但不太持久。究其原因是有部分学生听不清楚歌词,从而影响了效果。所以我们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把歌词一并显示出来,并鼓励学生一起唱,这样改进后学生能通过音乐和歌词的结合,领悟到真挚感情的份量。二、视频导入,扣人心弦

恰当利用视频导入来创设特定的形、声、色情景,借助这些情景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孩子们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情景氛围中,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上“我们身边的规则”这一内容时,笔者先播放给学生观看一段公益广告片,大致情景是:一个行人边听耳机边骑车,一路上不是撞电线杆就是撞行人,在他得意忘形时,被迎面而来的汽车撞上,导致生命垂危。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噢,我看过的这个广告,下面是……”,学生已经达到了认同,并不时交谈着下一个镜头的内容,此时他们的注意力已被成功地吸引了。学生可从视频材料中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和情绪感染。

三、图片导入,形象直观

图片具有直观性,使人一目了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可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大课堂上教学信息容量。图片往往集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警示性于一身,有机地拓宽了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搜集合适的图片,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在选用图片的时候,我们的选材一定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更要新颖、震撼,让孩子们耳目一新,可立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如果案例不新颖,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的话,就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时政导入,激发兴趣

思想品德课教学本身带有很强的时政性,时政导入是把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当前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巧妙地引入,引起孩子们讨论,这样既增强了初中思

想政治课的时效性,拓展了政治课的外延,又激发了孩子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使孩子们对问题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运用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时政进行教学,引导孩子们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去发现和矫正错误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变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也体现了知行一致的原则。在教学中,每遇重大国内国际时政要事,笔者都契机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孩子们在上课的最初几分钟里,主动参与讨论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维的习惯。

在孩子们讨论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及时调整讨论方向,不可使之偏离主题。时政导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多听新闻、多看书报、多做剪贴,即多收集各类素材,切准社会前进的脉搏,把握瞬息万变的时代特征,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五、生活导入,倍感亲切

课本知识的枯燥无味容易使学生缺乏学习政治的兴趣。为了消除孩子们对学习政治的厌倦情绪,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把政治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们带着一种亲切、愉快的心情学习。

用生活导入法,能拉近书本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现象联系在一起,使思想品德课中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死板的内容形象化,从而激发起孩子们的课堂激情。

六、漫画导入,回味无穷

漫画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极富趣味性和幽默感。它以特殊的方式针砭时弊、扬美抑丑。运用漫画这些特点,恰当地把漫画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仅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还会使广大学生身临其境、倍感亲切;同时也有助于发挥孩子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七、故事导入,简单实用

故事是孩子成长中的好朋友,能让孩子倍感亲切、乐于接受。在上课前讲一段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故事,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可使孩子通过故事所反映的思想、观念去理解所学课文的内容。笔者在讲《唱响自信之歌》这一课时,先讲述了姚明的故事,他曾经听力差、反应慢、手臂短、刀削脚,几乎都是成为篮球运动员致命的弱点。但他酷爱篮球,自信自己能通过增强体能、艰苦训练获得成功,自信、努力最终让姚明成为篮球巨星。姚明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孩子们,孩子们在听故事中更加崇拜姚明,激起要向他学习的强烈欲望。

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新课导入的方法非常多,除了以上说的几种方法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如,动画(flash)导入、游戏导入、提问导入等,它是一门艺术。导入有法,但无定法,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灵活地选择,。导语设计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为理解教学内容打基础。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会继续探索,不断改进,以求让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小学品德教学反思

小学品德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生死搬硬套,盲目奉行“拿来主义”。 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笔者认为,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品德与生活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课、“游戏”课、“美术”课、“舞蹈”课。 2.通识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个别教师“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二、刻意追求“师生民主”,主体、主导、主次不分。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师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师为了展示师生民主气氛,走向了极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视。 1.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不突出。教师该讲的不敢多讲,甚至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惟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自由空间。有的学生上课自由过了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被忽视了。 2.课堂上教师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有的教师整节课上反反复复用一些类似“是这样的吗?”“是不是?”、“对不对?”的简单问题发问不止,缺少信息沟通,学生翻翻教材就能异口同声、准确地响亮回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思维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机械重复,心灵未能受到震撼。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直到学生认同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师生并没有真正互动起来。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课堂上学生不应当是客人,惟师独尊不可取,惟生独尊同样不可取,两者都是畸形的师生关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作保证,那么学生尊重他人、尊重集体的素养如何培养?缺少自我约束力的学生,难以养成刻苦认真、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难以成大器。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不应当步入“精讲少讲”的误区。该讲的就理直气壮

对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随笔

对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随笔 传统的教材只是传授知识的载体,而现代教材功能只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范例。因此在 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来看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随笔吧。 上课时,我发现学生们上品社课无精打采,学习的气氛远不如语文、数学,就连老师 提出的问题都不是太感兴趣,尽管我努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课堂仍然是平平淡淡,冷 冷清情。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的确,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承担德育主任务的思品课,由于理论性较强,一些概念 原理比较抽象、枯燥,在**常教学中长期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受到作为“副科”的冷遇,这给思品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处,也给思品课的德育目标的落实制造了很多的障碍。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关爱学生,鼓励学生,调动积极性,取得学生的信赖。 在一个班上,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学习差的学生,不能出现一 些学生不爱听的话语,“你真笨!你太差!这样的题讲过多次都做不出来?如果多次听到这样 的话,学生心理压力太重,安全感。对于学习差的学生,老师要给予由衷的关怀和爱护, 多用激励性的语言。教师的举首投足,期待眼神,鼓励话语,真诚微笑,都有可能激起学 生进步的力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只要有关爱、有鼓励、有交流、有信任,便能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我也能看到我想看到的,得到我想得到的。 二、创设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感染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愉快的情境,时时 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 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自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对学生要给予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发学生潜能和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创造使他们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不 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而在探索过程中如果思维受到阻碍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是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的,学生在体验成功时获得精神愉悦,获得自信,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道德与法治教学随笔

《勇于反思》 —《道德与法治》教学随笔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实践证明,教师若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勤于反思,勇于反思,善于反思,则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体成长必将取得令人满意的收获。 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一方面要向他人学习,研究他人的教学方法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自我认识,自我监督,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认清教学中的不足,从而自我完善,寻求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一堂课后,如能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一下教学过程和自己课堂教学的表现,如教态如何,板书怎样,课堂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妥当,教学气氛是否活泼等,这样边回忆边反思,边反思边研究,你会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机智应变等可取之处,会心地点头微笑;你也会因自己在课堂中的小小缺憾和不足之处,而面带愧色。经常这样认真的“推敲”自己的教学过程,有利于根据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就能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磨练敲打,不断的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努力增强教学机智和课堂教学能力。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要的一条是坚持执行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发现学生学习中的普遍问题。课堂反馈、课后练习、形成测验,要尽量反馈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要暴露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要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从而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练就一双慧眼,那么自己教学中乃至身边的种种现象,都值得反思研究,我们可以反思对心理偏差学生的教育方法,可以反思如何避免学生中的抄作业现象,有的放矢地去反思,根据问题去学习、研究、实践,从而能不断的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惑。特级语文教师魏书生曾经说过,只要坚持每天写一点教学笔记或心得,十年以后也许你就是一个教育家了。实践表明,结合教学实际,注重提炼反思,写好教学后记或反思总结,可以把自己点点滴滴的感悟联系起来,进行经验的归纳提炼,形成有见地的论文;可以纠正教学中的偏差,减少盲目性,增强科学性,从而取得教育教学的更大成效,以更好地促进自我的发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随笔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实例研究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教育部门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活动提出了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实行三维教学的目标,即达到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全面提升。关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方式是显性的,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隐性的,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常常被教师忽略。而当前很多小学生存在重知识文化而轻情感品德的现状,因此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与培养非常重要。基于此,*阐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措施。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实施以后,课程开展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模式,课堂教学活动的改革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任务。依据《试行》中现阶段我国基础性思想教育的一个目标就是转变传统的侧重传授知识形式的方式,而构建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使其在学习基础性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与培养是当前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点内容。因此清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含义,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改的落实意义重大。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我国新课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课程中的一个核心目标之一,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这里的情感既指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又包括快乐、爱、审美情趣等心理体会;态度也不是局限于学习的态度,也包含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豁达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词汇,它主张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融合,生活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融合等。总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带有一定的独立性与递进性特征,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从低到高的发展整体。当前课程理论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态度、方法、习惯与科目对其产生的作用,这些方面的培养甚至强于知识的传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实现,因为难以用精确的语言进行量化与限定,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取向,所以难以有效把握与衡量。因此,新课改按照学生的成长特征,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分析。 (一)以美学促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把美学观点有效地渗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活动中,提取教材里美的元素,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教学艺术的美进行转化,变为现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是当前小学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随笔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随笔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辨别善美、假恶丑。因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为此谈谈教学实践中的点滴。 一、政治老师要具备较广博的专业知识来提高自身素质要想上好政治课,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人。这就要求自身的专业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具有良好的人文学科素养。同时老师的言行举止、道德觉悟要提高。要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做到。 1、坚持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变化。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现状,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在教学中才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得心应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政治老师不但教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就需要老师做到言行举止上要本着多学生负责的态度,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得到的老师自己首先要做到,也就是正人先正己,做好学生的楷模。同时要树立尊重、信任的观念。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学生

会因为受到老师尊重而很乐意同其进行情感交流并接受教师的教育。 3、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建立平等、民主、信任、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自己的老师,学生才能热爱自己的老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同时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学生处于最佳状态之中,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课本的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坚持启发性原则。在讲课时,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实际,采取不同导入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的反映和情绪,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节奏,巧设问题环境,善于驾驶语言技巧,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发现、新感觉,成功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学生都希望上政治课,注意运用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成绩一直不错。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我体会到自己是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老师,这样更激发自己的斗志,在今后我会锐意进取,

小学思品教学反思

小学思品教学反思 今年,我担任了三、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以前,总习惯于一言堂的方法传授知识,导致课堂气氛死板,学生思维受限,表能力得不到提高。鉴于这些现象,自己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借用“国培”所学的知识,以及上网学习他人教学经验。通过学习研究,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深刻认识到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指出那些不文明行为》一课中,我因势利导,除了找出图中的错误做法外,还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不文明的时候,从而分清是非,有利于今后规范自己。这样不但学会了观察事物,锻炼了表达能力,又进了文明礼貌教育,同时又培养了交流与合作意识,课堂氛围较活跃。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在讲到《中国地图》一课时,通过对地图认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地大物博,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有待于学生们去开发资源,振兴中华。 在讲到《可爱的家乡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家乡人的可爱,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夸夸家乡人。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让学生准备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上课时一起体会歌曲的意境。也使用一首古诗开始学习,然后再让学生说说对家乡的理解,以及对家乡的印象。再说说家乡的一些情况,特产、方言、并用不同的方式夸夸家乡人以及简单了解家乡杰出人物作出的贡献,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真正理解了“家乡哺育了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感受到了自己的家乡,感受自己的家乡人,体会了家乡人的可爱,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和热爱之情。家乡是儿童走出家庭、社区之后一个比较大的生活圈,家乡人是在这个生活圈中生活的群体。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眼中的家乡人大多与亲人相挂钩,关于其他家乡人以及家乡人的可爱之处,学生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用家乡话拉拉家常为着眼点,力求挖掘家乡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再让学生欣赏家乡的风景图、物产图,意在让学生明白家乡所有美好的一切是由家乡人创造的,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在这里,家乡人的可爱,需要用最实质的内涵来让小学生亲自丰满,也只有经历了真正的欣赏、品尝、交流等活动后得到的体验,生发的情感才会是深刻的、由衷的。

中小学教师政治业务学习笔记(3篇)

中小学教师政治业务学习笔记 (3篇) 一、学习“两会”精神,促进教育发展 两会是中国的窗口,关注中国就不能不关注两会。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收看了两会特别报道,意义十分重大。 当前教育背景下,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老师就更应该对自己的发展做出规划,并为之不断地努力,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为了进一步做好自己的工作,我给自己提出了如下的要求。 1、多读书,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做一个高雅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要继续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师德 2、虚心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向大家学习。积极参加每周的教研,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做创新型的教师。 能够自如的驾驭教材,了解教材特点,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能恰当地制定教学计划;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活动。 在教学研究能力方面更要力求逐渐做到: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认识教育规律,然后联系教学中的亲身经历,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教材改革、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比较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勇于挑战前人未能研究成功的课题。这样才能不断创新,推动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 4、不断学习信息技术,学会动手制作课件。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和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做好反思记录,争取一学年下来能有一篇质量较高的反思和教学设计。 5、培养个人良好的心理品质。 心理素质指表现在教师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我要努力将自己的心理素质调整好,力争达到以下表现: (1)广泛的兴趣。应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对学生心理、对所授的学科,教育科学方法研究的兴趣。 (2)高尚的道德情感。对学生、对所授学科的以及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等。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随笔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随笔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来说,就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通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爱学生 爱学生,用心爱他们,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平等的人。不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和老师的心灵差距很大,这样教学的效果就不好。所以作为老师来讲,就应该真正的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观察他们的言行,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老师也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以商量的口气和学生说话,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等待学生。 二、贴近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学设计,应该把那些枯燥的语言变化为古老动人传说典故、发人深思的名言警句、带有新鲜和乡土气息的新闻资讯和时事、在身边常见的生活事例……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更形象,让学生感到很亲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入课堂。例如我在讲为什么要讲礼仪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个小品,小品讲的就是学生中发生的一件小事,A同学进班时碰掉了B同学的书,该同学没事似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B同学生气,A就和他吵了起来。而后来,不巧这个同学的书又被碰掉,但立即被捡起来放回去并得到了道歉。我让学生分析这两个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学生从事例中结合生活实际肯定会得出要讲礼仪,然后去分析不可取的理由,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这一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会诊生活中的片断,在课上充分让学生参与,并且让学生对情绪控制有自己的感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充分地挖掘就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学生说,让学生评,让学生想,这节课的价值才真正的体现出来。 三、经常变换教法 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最讨厌、最反感,觉得没意思。只有经常变换教法,采用不同的形式上课,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觉得每堂课都有它的味道,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生才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 为此,要经常采用演讲、讲故事、辩论、情景剧表演、趣味小测试、学生提出问题等形式进行教学。比如,学习“珍爱生命”这一内容之前,先布置学生以框为题目写一片讲稿。上课时由学生来演讲,比一比,看谁讲得最好。最后由教师和同学们共同点评,表扬讲得好的

上公开课后的随笔

浅谈英语阅读教学中新理念的实践随笔 简阳市解放九义校付水英 今年十一月,我非常荣幸能参与到初三英语的教学研讨课,我去上了一节阅读语篇教学的研讨课。上完公开课已经一两周了,心里装满了很多很多的感悟,一直都很想写一篇文章,每每提笔却不知从何谈起。在这个窗外飘着雨雪的周末,我决定好好地静下心来写写。 其实回想一开始接到任务的时候,我觉得压力好大。因为阅读公开课很难上,我喜欢有激情地上听说课,但这种阅读课型确实是我的薄弱项,如果借此机会好好学习,自我也能得到提升又何乐不为呢?我紧张不止因为阅读难上,还有我的英语口语问题,在这一方面我一直都不自信。真的,我从教18年,所教班级成绩名列前茅,但是我的口语真的是个问题。我开始下各种英语软件,也重新开始学习音标,去找准发音位置。每天规定自己跟着百词斩读两个小时的英语,就是想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和扩充词汇量。但是我想说的是自我英语素养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为我私底下练习的时候特别注意发音,评分也还高。但是上课的时候一紧张就恢复原样了,单从发音这一点来说我还得继续努力,不练个两三年基本不能定型。 接着我就谈谈这堂课的一些感悟吧。我接到的课题是初中英语人教版九年级Unit6 A(3a-3c)的阅读语篇教学。单就从教学设计来说,现在的格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单元每个课时都围绕着主题语境来谈。六单元主要是围绕着发明物的历史,而3a的内容是关于另一种发明——茶,介绍中国茶文化,学习茶叶的发明以及传播

史,这是一篇说明文。设计教学步骤时,多亏我们教研室的曾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导我,否则我一直走不出以往的陈旧模式。习惯是个可怕的东西,改的时候还会质疑,会反驳,会不情愿。这样我反反复复地不知改了多少遍,以至于过去这么久了,每个步骤我都还记忆犹新。 第一步,引入部分。最开始我认为这是关于茶的文章,我想就以同学们身边的那些饮料来作为切入点,你们喜欢的饮料有哪些?然后就自然过渡到我喜欢的饮料是什么,就在书上的图片中——茶。实践了两次觉得还不错,我只考虑到了这样的引入,可以很快的进入到新课中。曾老师提醒我,不要脱离了本单元的主题语境,这个单元都是在讲发明物啊,这种引入虽快,但与主题语境有何关系?所以,我忽然明白过来还是得在主题遇见下进行行引入部分,就改为了运用前文两页学到的一些发明物如谈谈电脑、电视、电话、汽车等等,来引入今天我们又会学到另一种发明,那是什么呢?就引入到他们看书上的图这样来开头。 第二步,我在进行语篇教学时,新旧教学观念发生的碰撞就像是磁铁的正负极在吸引我一样,让我摇摆不定。以前我一到讲阅读,就会让学生们先跟读录音,并且让他们把阅读语段进行预习翻译,讲解的时候事无巨细的一个单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的讲解,遇到语法的时候更是讲了又讲,还反复拓展,然后才完成后面的3b、3c的部分。我一直都觉得,只要能够牢记那些短语和句子,一篇阅读就算是解决了。想不到今年接触成都题型之后,成都的题型好难,有很多B 卷上的题,我作为老师也脸红,因为我也不会做,学生自然也不会做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反思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反思 一、学生集体主义道德意识的培养 我们知道,小学生幼稚、单纯,容易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教育。但是,他们由于鉴别是非好坏的能力较弱,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现在社会上不少人受“拜金”主义影响,人们有一股专讲“实惠”的思潮,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部份小学生的思想,致使孩子们不关心集体,不愿为集体出力,不肯为集体做事。一天放学后,一个班级几位值日生留在教室里打扫。他们打扫完毕立即回家,谁都没有考虑去关日光灯。结果,开了一整夜无人灯。这虽然是件小事,但它却反映了某些学生从小缺乏关心集体利益的品德,缺乏集体主义的观念。老师没交代学生扫地,是没有学生主动打扫教室的,看到同学摔倒了也很少有同学扶他起来,学校走廊上的垃圾也没有人主动拣起来…..这些“小事”激起我的思绪波澜。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热爱集体、乐于奉献的一代新人,显得尤为迫切、重要。为此,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集体主义道德意识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索理认为:“学校、班级是一个社会团体。”在小学里,“全班是一个正常的初级的社会团体。”如何能使这个“社会团体”中的成员沿着社会所希望的正确方向健康成长,起关键和决定作用的人,应该是这个“社会团体”中的领导者--教师。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教师首先就要热爱为集体、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每一位学生,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光辉形象,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五年前在我班里发生的一件事给我的教育和印象极为深刻:那时我们的学校是一所乡镇学校,学校没有专门的环卫工人。暑假,杂草长得特别旺盛,有的已长到有半人高了。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学校决定组织一次全校性的除草活动。下午三点,我带领全班学生来到指定的包管区,在室外气温高达摄氏37度的烈日下开始劳动。不一会儿,体质较差的我,感到胸闷、头昏。未向学生打招呼,我就站到树荫下,一边乘凉一边指手划脚地指挥学生战斗。仅几分钟时间,有的学生在聊天,有的学生在喝水,眼见学生中情况不妙,我立刻想到,决不能这样做,而应该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同学生共同劳动,以此去影响学生。我马上走进队伍,坚持工作。不多时,校长也参加了我们的行列。这位领导身体也并不好,只见他一边指挥学生,一边亲手挥舞银镰割草,校长的行动给我增添了力量,我即紧握锄耙,使劲地锄草,学生见我满头汗水坚持劳动,受到鼓舞,没有一人偷懒。他们有的皮肤晒红了,汗水浸湿了衣服;有的双手起了小泡;有的甚至中暑晕倒了(立即进行抢救回到教室休息)……。经过一小时的紧张战斗,我班第一个圆满完成了任务。从这件事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其次,教师要采用形象化的正面教育方法去教育学生,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根据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我们对孩子们进行集体主义道德意识教育,切忌空洞说教,而要密切联系他们的思想实际,采取形象化的正面教育方法。我是上思品课的,我充分发挥思品课的教育优势,激发兴趣,明理导行,用先进、模范人物,为集体、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真实、感人的事迹去教育感染学生,并让学生上网查找一些爱集体为国家无私奉献的人的故事,在思品课上交流,在语文课上写体会,在他们的心目中树起学习的榜样,激起他们为集体、为国家奉献的精神愿望,使他们从幼时起就在心灵里播下集体主义的火种。 第三,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小学生好动,情感表现比较明显。我们可以围绕爱祖国、爱学校、爱班级等主题开展班队活动。在班队会上,全班就是一个大舞台,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智慧、作用的位置,人人参与,让集体主义精神在每个学生身上闪光。在开展“我为集体增荣誉”的活动中,班内不少学生在语文、数学、文艺、体育、书法、美术、演讲等比赛中,都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为学校、为班级增添了光彩,也从中深受了潜移默化的集体主义道德意识教育,还受到学生家长的称赞欢迎。在一次家长会上,不少家长观看了我们班级举行的“争做雷锋式的好少年”主题会后深有感触地说:“孩子参加了这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感到他们比过去懂事了。”有的家长说:“孩子比自己童年时期要强得多。”小学生的集体主义道德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小抓起,从现在抓起。

思想品德课教学导入法(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思想品德课教学导入法王怀权2010、12 有效导入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学识、智慧、口才等综合能力的体现。思想品德课就其内容而言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会产生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利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平常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对课堂导入的运用、改进、总结、积累中摸索出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一、歌曲导入,心旷神怡 歌曲导入是富感染力的一种艺术手段,往往能使课堂营造很好的氛围,实现情景教学,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后受到教育,获得知识。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适时的播放一些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优秀歌曲,寓教于乐,寓教于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与此同时,用音乐导入新课,对于创造心情舒畅的环境,完成教学任务有较大的帮助。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运用音乐导入,能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采用这种导入法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兴趣很容易被音乐调动,但不太持久。究其原因是有部分学生听不清楚歌词,从而影响了效果。所以我们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把歌词一并显示出来,并鼓励学生一起唱,这样改进后学生能通过音乐和歌词的结合,领悟到真挚感情的份量。二、视频导入,扣人心弦 恰当利用视频导入来创设特定的形、声、色情景,借助这些情景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孩子们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情景氛围中,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上“我们身边的规则”这一内容时,笔者先播放给学生观看一段公益广告片,大致情景是:一个行人边听耳机边骑车,一路上不是撞电线杆就是撞行人,在他得意忘形时,被迎面而来的汽车撞上,导致生命垂危。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噢,我看过的这个广告,下面是……”,学生已经达到了认同,并不时交谈着下一个镜头的内容,此时他们的注意力已被成功地吸引了。学生可从视频材料中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和情绪感染。 三、图片导入,形象直观 图片具有直观性,使人一目了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可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大课堂上教学信息容量。图片往往集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警示性于一身,有机地拓宽了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搜集合适的图片,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在选用图片的时候,我们的选材一定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更要新颖、震撼,让孩子们耳目一新,可立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如果案例不新颖,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的话,就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时政导入,激发兴趣 思想品德课教学本身带有很强的时政性,时政导入是把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当前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巧妙地引入,引起孩子们讨论,这样既增强了初中思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随笔

1、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随笔 我教思想品德已经有数年了,通过教学,我觉得作为老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才能出现较好的效果。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在导入环节中,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教学中老师的导言、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今天我当家》一课时,我课前采用了让每一位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体验家务劳动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上课时叫一位同学上台说说自己的感受,老师相机导入本课教学。又如在教学《小鸟与榕树的对话》这一课时,我采用歌曲引入来渲染气氛,让全班同学齐唱“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这首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知道大自然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如此一来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使他们能感到上思想品德课是很有意思的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明理环节中,挖掘课程资源 传统的教材只是传授知识的载体,而现代教材功能只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范例。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如教学《小鸟与榕树的对话》这一课时,我采用图文对照来开展活动,让学生自编自演“小鸟与榕树的对话”,同学们通过看表演,听小鸟们的诉说,结合课文插图,知道爱护环境,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存。然后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园是怎样的,于是同学们踊跃地展示自己动手画的家园作品。事实上作为老师平时要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认真地收集素材,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资源,并在明理环节中加以挖掘,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拓展延伸,增加实践活动 在新教育理念下,增加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怎样做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实践活动的培养。如在教完《小鸟与榕树的对话》这一课时,同学们都表示要为美化我们的家园环境出一份力,并开展一次植树活动,有的在生日时家门前种一棵树,让小树苗和我一同长大;有的回家跟父母一起在自己居住的社区或门前种上一棵树;有的在植树期间为校园植树种花种草。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爱护环境,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处,我们的生活家园才能就得更加美好。 2、上课时,我发现学生们上品社课无精打采,学习的气氛远不如语文、数学,就连老师提出的问题都不是太感兴趣,尽管我努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课堂仍然是平平淡淡,冷冷清情。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承担德育主任务的思品课,由于理论性较强,一些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在**常教学中长期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受到作为"副科"的冷遇,这给思品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处,也给思品课的德育目标的落实制造了很多的障碍。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关爱学生,鼓励学生,调动积极性,取得学生的信赖。

三年级品社上册教学随笔

三年级品社上册教学随笔 三年级品社上册教学随笔 三年级品社上册教学随笔1 本人承担了三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本学期三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1、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社区里的公用设施》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

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

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 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 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一 新学期又开始了,开学的前两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们上品社课无精打采,学习的气氛远不如语文、数学,就连老师提出的问题都不是太感兴趣,尽管我努力的引导他们读文字、看图片、列举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课堂仍然是平平淡淡,冷冷清情。正在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时,第三周上课更令我大吃一惊:课堂上有的同学偷偷写语文、数学作业;有的同学居然把崭新的课本撕破了,更有甚者拿钢笔、彩笔在书上乱涂乱画,把书上画的一些着名人物“改头换面”。看到此现象,我又惊又气又难受,惊的是六年级学生竟然这样缺乏道德品质,气的是六年级学生竟然这样不重视品社课,难受的是我们的品德教育竟如此失败。我努力地咽下胸中的气愤,静下心来与学生们交谈。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学生们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副课,没必要认真学习,再说课文中的'许多知识他们也听不懂,还不如腾出时间学语文数学呢。听了学生们的话,我连续几天陷入沉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好的学科,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困境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经过思考与查阅资料,我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陷入困境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不受重视。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多年,但在应试教育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

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而使它微乎其微。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流于形式,成为所谓的副科,学生认为是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 二、学生的作业多,负担重。教师们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加班加点加作业,学生的作业不按时交会受到批评,他们课余时间写不完,只能在所谓的副科上偷着写,而比起音乐、美术、体育课来说《品德与社会》课又是他们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于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成为他们偷写语数作业的最佳选择。 三、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他们认为太简单,他们在生活中就已经会了。而有些内容比如有关抗战历史、祖国建设历史、科技发展等,农村学生们平日阅读量小,听的少,见得更少,这些知识离他们又太遥远。因此,他们对《品德与社会》学科不感兴趣。 四、教师的身教作用发挥不好。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人格,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仍有发生,降低了思品教育的效果;小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辅导,其生理、心理健康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五、家庭原因。家庭是小学生初次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子女的天伦关系保证了父母通过教养子女来塑造其行为规范,引导其融入社会。一些家庭父母为了生计,无暇管教子女,难以发挥传统的居家照顾角色,出现家中子女自理生活、无人管教现象,学校(教师)—家庭(父母)—学生(子女)之间的交流减少,使得社会不良风气对

小学思品培训读书笔记

小学思品培训读书笔记 孔滩镇四合小学徐思 思想品德课是我们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小学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它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的 通过以“五爱”和“五讲四美”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生活有关的法律常识),从小培育学生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各类人才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础。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启蒙教育。教育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培养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的感情,帮助他们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振兴中华的志向。 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等良好品德。 三、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培养他们尊敬师长、尊老爱幼、礼貌待人、遵守秩序、讲究卫生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对学生进行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五、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教育他们懂得劳动光荣,劳动没有贵贱之分,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逐步培养他们勤劳节俭的习惯以及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帮助家庭、别人、公众的能力。 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引导他们从小学习过民主生活,平等待人,有事大家商量,懂得少数服从多数的道理,逐步树立遵纪守法观念。 七、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的教育。逐步培养他们诚实、正直、谦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一、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 讨论法,是指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辩论等,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复习巩固旧知识;既可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讨论课。(一)课堂讨论的形式 课堂讨论,按人数的多少,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有时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1.小组讨论。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或让前后桌的4名同学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这种讨论规模小,发言充分,使同学能更多地参与讨论。 2.全班讨论。全班讨论或大组讨论,人数多,能集思广益;教师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直接了解学生情况;讨论也容易深入,师生间相互启发,教学相长。 (二)课堂讨论的类型 课堂讨论,按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辩论式、演讲式、对话式、咨询式、设置情境式和调查研究式讨论。 1.辩论式讨论 对一些有争论,需要有一段时间酝酿,而且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可采用辩论式的讨论形式。例如,“初中生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事先,可让同学作一些准备,按不同观点推选出善辩者4—6名,组成对立面的正反双方。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辅导或提供必要的资料。这种形式的讨论,由于双方都作了认真准备,对自己的观点考虑成熟,论点清楚,论据充分。又因辩论具有对抗赛的性质,刺激性较强,所以辩论过程中可使大家思想集中,课堂气氛既紧张又热烈。 2.演讲式讨论 它适合于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并激励他们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例如,学完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发现自己的潜能”这一节之后,开展“我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发掘自己的潜能”的短小演讲。但这种讨论形式对学生各方面要求比较高。 3.对话式讨论 针对讨论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互相提问,阐明观点,以达到沟通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这种讨论的特点是突出对话,大家有问有答,平等交流。例如,“情趣与兴趣之间的关系如何,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吗?”“通过学习,你准备今后如何拓展你的兴趣?”这种形式的讨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思想交流,是对知识单向传递观念的突破。4.咨询式讨论 课上指定一个小组或某些人为咨询小组,由他们扮演教师的角色,承担回答班上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或由他们发布讨论命题,组织全班讨论。例如,“人类和其他生命体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人类践踏其他生命有什么危害”等。由咨询小组收集命题,课上发布命题并组织讨论。这种形式的讨论,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以及组织、应变能力。 5.设置情境式讨论 对一些有着丰富内涵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可采用设置情境的方法,即运用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和有趣的小品等形式,引出所讨论的问题,然后进行讨论。例如,“消费者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让学生先采用小品等文艺形式表演,然后进行讨论。学生可以通过对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然后概括抽象,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引导学生通过特定情境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借以解决自己的疑问。 6.调查研究式讨论让学生针对讨论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并以调查的结果作为论据进行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