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经济学z作业6题库(本科)

西方经济学z作业6题库(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

1.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是(D)

A.边际产品价值 B.边际收益

C.边际产品 D.边际生产力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上的边际产品价值的公式是(B)

A.△Q/△L B.MP·P

C.△TR/△Q D.MP·MR

3.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A)

A.VMP=W B.MRP=W

C.MP=W D.MR=W

4.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是一条(C)

A. 水平线 B. 垂直线

C.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D.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5.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B)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后弯曲的曲线

C.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 与横轴平行的曲线

6.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C)

A. 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B. 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减少

C. 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减少

D. 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7.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D)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与横轴平行的线 D. 与横轴垂直的线

8.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A)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能确定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土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分别是(D)

A.水平垂直 B.向左下方倾斜,向右下方倾斜

C.向右下方倾斜,向左下方倾斜 D.向右下方倾斜,垂直于数量轴

E.引致需求

10.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称为(B)

A.一般准租金 B. 经济租金

C. 纯租金 D. 地租

11.假设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他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获得的经济地租为(B)

A.10万元 B. 7万元 C. 3万元 D. 不可确定

12.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A)

A.等于零 B.等于一 C.大于零小于一 D.小于一

13.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A)

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 B.乙国的基

尼系数为0.15

C.丙国的基尼系数为0.2 D.丁国的基尼系数为0.18

14.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B),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

A.不平均,平均 B.平均,不平均

C.不平均,不平均 D.平均,平均

15.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是(A)

A.洛伦兹曲线 B.菲利普斯曲线

C.契约线 D.工资曲线

16.如果收入分配不均等,洛伦兹曲线就会(B)

A.越直 B.越弯曲

C.越小 D.越长

17.如果收入是平均分配的,则洛伦兹曲线将会(C)

A.与纵轴重合 B. 与横轴重合

C.与450线重合 D. 无法判断其位置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与商品的价格形成不同点表现在(ABE)

A.供求主体不同 B.需求性质不同

C.政府关注点不同 D.企业投入不同

E.需求特点不同

2.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是(ABCE)

A.工资 B.利润

C.利息 D.税率E.地租

3.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AE)

A.派生需求 B.直接需求

C.联合需求 D.最终产品的需求

E.引致需求

4.一般来说,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厂商的要素供给曲线是水平的,且与(ABC)是相等的。

A.ACL B.MCL

C.WO D.MRL

E.ARL

5.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有(ABCDE)

A.工资率 B.闲暇

C.劳动者拥有的财富状况 D.社会习俗

E.人口总量及其构成

6.利息是(ABC)

A 资本的报酬 B.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价格

C 由资本市场的供求双方决定的 D.由劳动市场的供求双方决定的

E 劳动的报酬

7.表示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分析工具是(BC)

A. 菲利浦斯曲线 B.洛伦兹曲线

C. 基尼系数 D.国民消费曲线

E. 拉弗曲线

8.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关系是(AC)

A.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B.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小

C. 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小

D. 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大

E.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没关系

三、判断题

1.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个人,供给来自厂商。 X

2.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

接需求。X

3.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 √

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其价格都是一个常数。√

5.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生产要素的价格。√

6.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劳动的市场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7.劳动的供给和其他商品的供给一样,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因此,提高工资可以无限增加劳动的供给。X

8.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等。√

9.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零而小于一。√

10.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不平等的面积也就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四、概念联线

1.边际生产力: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

2.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

3.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

4.收入效应: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

5.经济租金: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6.利率: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率。

7.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8.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产品价格(B)边际成本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可能不等于

2.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A)

A.是限制的 B.是提倡的

C.不管的 D.有条件地加以支持的

3.某个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对其他厂商产生的有利影响,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作(C)

A.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B.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C.生产的外部经济 D.消费的外部经济

4.某人的吸烟行为属()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消费的外部经济

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5.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B)

A. 排他性 B.非排他性 C.竞争性 D.非竞争性

6.

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D)

A.公共产品 B.外部不经济效果

C.交易成本 D.外部经济

7.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就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这种观点称为(C)

A.有效市场理论 B.看不见的手

C.科斯定理 D.逆向选择

8.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C)问题可妥善解决

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B.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C.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D.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二、多项选择题

1.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ABDE)

A.垄断 B.不完全信息

C.供求关系 D.外部性E.公共物品

2.一般来说,垄断存在的缺点是(ABC)

A.缺乏效率

B.缺乏公平

C.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相比,产品价格高,产量低

D.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相比,产品价格低,产量高

E.利润低

3.外部经济是指(ACE)

A.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 B.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低于社会利益 D.私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

E.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

4.外部不经济是指(BDE)

A.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 B.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低于社会利益 D.私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

E.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人补偿的危害

5.外部性可以分为(ABCD)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消费的外部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E.政府的外部经济

6.解决外部性的对策有(ABCE)

A.征税 B.补贴

C.企业合并 D.提高利率

E.明确产权

7.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AC)

A.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E.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8.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ABE)

A.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 B.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

C.有的消费者不需要公共物品 D.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

E.消费者都想“免费搭车”

三、判断题

1.市场经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资源的配置作用。X

2.在垄断存在的情况下政府必须进行控制,其目标是实

现帕累托最优,同时兼顾公平。√

3.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降低商品和要素价格一定会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4.外部经济说明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X

5.外部经济有利于资源配置。X

6.外部不经济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7.公共物品的生产决策与私人物品的生产决策一样由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决定。X

8.公共物品必须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公共物品消费者人数并不需要减少其他消费品的生产。√

10.完全竞争市场一定比垄断更以保证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X

四、概念联线

1.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3.委托代理问题: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4.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

5.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6.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7.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8.产权制度:产权是指个人或单位使用资源或资产的权力。产权制度是指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

9.交易费用:是指个人交换他们对于经济资产的所有权和确定他们排他性权利的费用,是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费用,包括运输费用、佣金、谈判所消耗的时间以及各种税收等等,亦称“转换费用:。

10.私人物品: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11.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第十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国民收入为零,短期消费将(A)

A.为零 B.为基本的消费

支出

C.为边际消费倾向 D.为负

2.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B)

A.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B.总是小于1

C.总是大于1 D.总是等于1

3.边际储蓄倾向等于(C)

A.边际消费倾向 B.1+边际消费倾向

C.1-边际消费倾向 D.边际消费倾向的交互

4.凯恩斯提出的消费理论是(A)

A.绝对收入假说 B.持久收入假说

C.生命周期假说 D.预期收入假说

5.人们在工作期间储蓄是为了在退休时消费,同时消费受财产影响的观点被称为(B)

A.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B.生命周期理论

C.持久收入理论 D.相对收入理论

6.提出消费者的消费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是(C)

A.凯恩斯 B.莫迪利安尼等人

C.弗里德曼 D.杜森贝

7.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B)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与1无关

8.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B)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与1无关

9.引致消费取决于(D)

A.自发消费 B.平均储蓄倾向

C.收入 D.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10.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A)

A.收入增加 B.利率提高

C.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要上升 D.政府支出增加

11.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水平增加

C.储蓄增加 D.利率增加

12.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支出是指(B)

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 D.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加政府转移支付

13.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A)

A.I=S B.I+G=S+T

C.I+G+X=S+T+M D.AD=AS

14.消费和投资的增加(C)

A.国民收入减少 B.国民经济总财富量减少

C.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增加 D.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

15.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D)

A.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16.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A)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D.政府支出减少

17.投资乘数(B)

A.表明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

B.投资引起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C.表明国民消费增加量

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

D.投资引起消费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18.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A)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消费倾向为0.64 D.边际消费倾向为0.2

19.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D)

A.边际储蓄倾向为0.2 B.边际储蓄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3 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20.三部门均衡的条件是(B)

A.I=S B.I+G=S+T

C.I+G+X=S+T+M D.AD=AS

二、多项选择题

1.居民消费函数的构成是由(AB)

A.初始消费支出 B.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引致消费

C.基本的投资支出 D.政府的支出E.净出口

2.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说明(ABCE)

A.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消费的绝对数量也会增加

B.消费增加的数量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量

C.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将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而下降

D.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将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而上升

E.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差额随收入的增加而越来越大

3.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是(ABCE)

A.由消费和储蓄的关系决定的

B.收入为消费和储蓄之和

C.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增加储蓄减少

D.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减少储蓄减少

E.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减少储蓄增加

4.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ABD)

A.MPC+MPS=1 B.MPS=1-MPC

C.APC+APS=1 D.MPC=1-MPSE.APC=1-APS

5.西方经济学宏观消费理论包括(ACDE)

A.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B.理性预期理论

C.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D.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E.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6.乘数的效应可以理解为(ABCE)

A.总需求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

B.总需求的减少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减少

C.乘数发挥作用是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

D.乘数发挥作用是在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

E.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

7.投资乘数形成取决于(ABCE)

A.投资增加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B.就业增加国民的消费增加

C.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国民收入同方向的变动

D.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国民收入反方向的变动

E.最终收入的增加是最初投资增加的倍数

8.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一般规律是(ABCDE)

A.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国民收入增加

B.边际税率倾向降低,国民收入增加

C.初始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D.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E.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9.国民收入变动的一般规律是(ABCD)

A.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B.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C.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D.政府支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E.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10.乘数的公式表明(BCE)

A.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小

B.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

C.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

D.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大

E.乘数一定是不小于1的

三、判断题

1.在一般的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消费倾向变的越来越小。√

2.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储蓄越多国民收入越多。X

3.西方经济学家在消费理论中,是从不同角度研究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4.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一定等于1。

6.根据简单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利率的上升。X

7.凯恩斯认为,短期中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

8.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X

9.在两部门的国民收入中只有投资和储蓄相等时,才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10.只要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就一定成倍的增加,这就是乘数理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X

11.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12.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

13.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的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14.在三部门经济中,增加政府支出可以缓解紧缩性缺口。√

15.一般的情况下,有税收的乘数和没有税收的乘数相等,税收的增加不会减少国民收入。X

16.投资增加、消费增加和政府支出增加都会使国民收入增加。√

17.国民收入调节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

18.增加投资、增加消费和增加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X

四、概念联线

1.消费函数: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4.储蓄函数: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5.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6.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7.潜在国民收入: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8.均衡国民收入: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9.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10.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第十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A)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水平的直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

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需求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3.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B )

A.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 B.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反方向变动

C.价格水平越高消费投资增加 D.价格水平越低消费越少

4.总需求曲线表明(D )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6.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是(A )

A.政府支出的增加 B.政府支出的减少

C.私人投资的减少 D.消费的减少

7.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因素是(B )

A.政府支出的增加 B.政府支出的减少

C.私人投资的增加 D.消费的增加

8.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哪一项(D)

A.政府支出 B.投资

C.净出口 D.税收

9.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B )

A.加上进口减去出口 B.加上净出口

C.减去净出口 D.加上出口和进口

10.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D)

A.与横轴平行的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

11.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B)

A.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B.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

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 D.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

12.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C)

A.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B.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C.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D.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13.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区域表明(B)

A.资源没有被利用 B.经济增长能力已达到了极限

C.国民收入减少 D.国民收入增加

14.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因素是(C)

A.社

会生产能力减少 B.社会投资减少

C.社会投资增加 D.利率水平上升

15.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因素是(A)

A.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 B.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下降

C.总需求减少 D.总需求增加

16.公式I+G+X > S+T+M说明(D)

A.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B.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C.注入量小于漏出量 D.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17.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C)

A.I=S B. I+G=S+T

C.I+G+X=S+T+M D. I+T=S+G

18.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D)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19.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A)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20.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A)

A.长期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

C.都有可能 D.都不可能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D)

A.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B.总需求曲线上的点不表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C.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D.在以价格和收入为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E.在以利率和收入为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有(ABCD)

A.政府支出增加 B.自发投资增加

C.政府税收的减少 D.储蓄的减少

E.储蓄增加

3.总需求的构成(ABCD)

A.居民的消费 B.企业的投资

C.政府的支出 D.净出口E.居民的收入

4.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有(ABCDE)

A.价格水平 B.收入水平

C.预期 D.财政政策

E.货币政策

5.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有(AC)

A.政府采取措施允许分期付款购买住房 B.政府决定紧缩开支,减少政府购买

C.政府决定增加开支,增加政府购买 D.货

币供给减少

E.消费和投资的减少

6.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CE)

A.水平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B.水平的直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C.垂直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D.垂直的直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E.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7.总供给的构成是(BCDE)

A.净出口 B.居民的消费

C.居民的储蓄 D.政府的税收E.进口物品

8.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D)

A.表明价格水平越高,投资的效率就越低

B.表明价格水平越高,国民收入水平越高

C.表明利率水平越高,投资的效率就越高

D.表明价格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

E.表明价格与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

9.下列关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命题正确的有(ACE)

A.短期总供给曲线就是正常的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C.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是同方向变化的

D.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大

E.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小

10.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直接决定(AC)

A.国民收入 B.投资

C.价格水平 D.利息率E.储蓄

11.按照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减少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形的总供给曲线应是(AC)

A.短期总供给曲线 B.长期总供给曲线

C.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D.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E.向右下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12.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的均衡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

A.产品市场处于均衡 B.货币市场处于均衡

C.人才市场处于均衡 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而劳动市场处于非均衡

E.劳动市场处于均衡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

三、判断题

1.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X

2.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

4.当其它因素不变时,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5.由物价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与由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在总需求曲线上是不同的。√

6.总需求曲线的两个决定因素是

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X

7.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8.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

9.在同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10.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X

11.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12.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四、概念联线

1.总需求: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2.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总供给: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4.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

5.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第十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失业率是指(D)

A.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B.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

C.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 D.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2.自然失业率是指(D)

A.周期性失业率 B.摩擦性失业率

C.结构性失业率 D.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

3.某人正在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B)

A.就业 B.失业

C.非劳动力 D.就业不足

4.周期性失业是指(B)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劳动力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5.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然失业

6.下列人员哪类不属于失业人员(C)

A.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修养者; B.半日工

C.季节工 D.对薪水不满意而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

7.奥肯定理说明了(A)

A.失业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B.失业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C.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D.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8.通货膨胀是(A



A.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都不是

9.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B)

A.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

B.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

C.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

D.物价总水平下降而且持续一定时期

10.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C )

A.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

B.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C.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

D.通货膨胀率每月都在50%以上

11.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而使物价并没有上升,此时( D )

A.不存在通货膨胀 B.存在着温和的通货膨胀

C.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 D.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

12.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B )

A.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小

B.在通货膨胀可以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

C.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D.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大

13.需求拉动通货膨胀(A)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以上均不是

13.抑制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应该(A)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税

14.由于工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是( B )

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C.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D.结构性通货膨胀

15.成本推动通货膨胀(A)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以上均不是

16.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原因?(C)

A.银行贷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

C.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 D.投资率下降

17.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D )

A.失业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B.工资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C.工资与利润之间关系的曲线 D.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18.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B)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水平线 D.垂线

19.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C)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

20.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工资

21.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B)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关 D.不能确定

2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D)

A.向右下方倾斜 B.向右上方倾斜

C.平行于横轴 D.垂直于横轴



二、多项选择题

1.按失业产生的原因,可将失业分为(ABCDE)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性失业

E.季节性失业

2.下列因素中可能造成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有(ABC)

A.过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过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C.消费习惯突然的改变

D.农业的歉收

E.劳动生产率的突然降低

3.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包括(ABE)

A.温和的通货膨胀

B.奔腾的通货膨胀

C.平衡式通货膨胀

D.非平衡式通货膨胀

E.恶性的通货膨胀

4.从市场机制作用,通货膨胀可分为(CD)

A.预期的通货膨胀

B.非预期的通货膨胀

C.放开的通货膨胀

D.抑制的通货膨胀

E.混合的通货膨胀

5.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ABD)

A.描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B.描述货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C.反映货币主义学派观点的曲线

D.反映新古典综合学派观点的曲线

E.反映理性预期学派观点的曲线

6.菲利普斯曲线具有以下特征(ACD)

A.菲利普斯曲线斜率为负

B.菲利普斯曲线形状是一条直线

C.菲利普斯曲线与横轴相交的失业率为正值

D.菲利普斯曲线形状不是一条直线

E.菲利普斯曲线与横轴相交的失业率为零

7.在以下理论

的分析中考虑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BCD)

A.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B.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C.货币主义学派通胀理论

D.新古典综合学派通胀理论

E.滞胀理论

三、判断题

1.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X)

2.自然失业率是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

3.周期性失业就是由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4.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X

5.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

6.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7.奥肯定理适用于所有国家。X

8.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X

9.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10.若1992年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2年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20,则从1992年到2002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20%。√

11.只要通货膨胀率低,不一定是爬行的通货膨胀;只要通货膨胀率高,就一定是恶性的通货膨胀。X

12.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X

1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14.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 √

15.结构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X

16.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

17.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

18.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X

19.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X

20.滞胀只是一种理论分析。X

 21.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不同的经济学派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四、概念联线

1.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2.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3.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4.周期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5.自然失业率: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6.通货膨胀:一般是指

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

7.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8.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9.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第十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政府把个人所得税率从20%降到15%,这是(C)

A.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B.一项财政收入政策

C.一项财政支出政策 D.一项公共政策

2.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

3.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4.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C)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5.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B)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相关

7. 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增加可以(A)

A.增加投资 B.减少投资

C.增加消费 D. 减少消费

9.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C)

A.总需求 B.公债

C.税收 D.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10.下列因素中不是经济中内在稳定器的是(A)

A.政府投资 B.个人所得税

C.社会保障金和失业保险 D.农产品支持价格

11.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C)

A.提高税率 B.减少政府购买

C.增加财政转移支付 D.降低再贴现率

12.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A)

A.利率上升 B. 利率下降

C.利率为零 D. 利率为负数

13.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A)

A.增加,利率上升 B.增加,利率下降

C.减少,利率上升 D.减少,利率下降

14.赤字增加的时期是(C)

A.经济衰退时期 B.经济繁荣时期

C.高通货膨胀时期 D.低失业率时期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是(ABC)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具有非盈利性

C.收支行为规范化 D.公共分配

E.具有盈利性

2.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有(BCD)

A.支付职能 B.分配职能

C.配置职能 D.稳定职能E.调控职能

3.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CDE)

A.税收 B.公债

C.政府购买 D.转移支付

E.政府投资

4.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AD)

A.增加政府支出 B.减少政府支出

C.增加税收 D. 减少税收

E.调节货币供给

5.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作用是(BCD)

A.单方面的 B.是双重的

C.使国民收入数倍增加 D.使国民收入数倍减少

E.不存在的

6.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BC)

A.政府购买 B.税收

C.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公共工程支付E.以上说法均正确

7.经济萧条时政府应该(ADE)

A.增加政府购买支出 B.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C.增加税收 D.减少税收

E.增加转移支付

8.以下何种情况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ABC)

A.增加自主性支出 B.减少自主性税收

C.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 D.增加税收

E.减少支出

9.在经济衰退时期,依靠发行公债扩大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有下述影响(AB)

A.缓和经济萧条 B.增加政府债务

C.缓和了通货膨胀 D.减少了政府债务

E.税收增加

10.实行赤字财政(AC)

A.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B. 在长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C.在经济萧条时使经济走出衰退 D.可以使经济持久繁荣

E.对经济没有影响

三、判断题

1.公共财政具有非盈利的特点,因此不必讲究效益问题。X

2.财政最主要的职能是调控职能。X

3.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特殊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是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双重手段的扩张型财政政策。√

4.按支出法计算国民收入时,转移支付也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X

5.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它们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是数量上的增减变化。X

6.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与边际税收倾向反方向变化。

7.转移支付增加1元对总需求的影响与政府支出增加1元相同。X

8.在不考虑税

收的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为1。√

9.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大。√

10.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X

11.自动稳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经济的不稳定。√

12.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1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会遇到“挤出效应”问题。√

14. “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X

15.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增加政府购买支出。√

16..财政赤字成为西方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普遍现象。√

1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公债的负担在通货膨胀时期比萧条时期更重。√

四、概念联线

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税收: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3.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5.转移支付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6.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7.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8.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9.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10.财政赤字: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第十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3.在下列选项中不是M1组成部分的是(C)

A.旅行支票

B.活期存款

C.定期存款

D.现金

4.称为狭义货币的是(A)

A.M1

B.M 2

C.M 3

D.M 4

5.

如果商业银行没有保留超额存款准备金,在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商业银行的储备(A)

A.变得不足

B.变得过多

C.正好符合中央银行的要求

D.没有变化

6.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B)

A.财政部

B.中央银行

C.商业银行

D.中央政府

7.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B)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率

D.道义劝告

8.公开市场业务是指(C)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中央银行增减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C.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

D.中央银行增减货币发行量

9.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下面哪一种情况不可能发生(B)

A.利息率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

C.储蓄减少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0. 如果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它的意图是(D)

A.增加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

B.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

C.提高利息率水平

D.降低利息率水平

11.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C)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12. 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C)

A.购买设备

B.偿还贷款

C.增加贷款

D.增加库存现金

13.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B)

A.增加和利率提高

B.减少和利率提高

C.增加和利率降低

D.减少和利率降低

14.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C)

A.卖出国债

B.提高准备金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减少货币供应

15.在哪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应该停止实行收缩货币供给量的政策(B)

A.物价水平急剧上涨

B.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

C.经济出现过热的迹象

D.利息率已下降到较低的水平

16.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C)

A.增加,利率下降

B.增加,利率上升

C.减少,利率上升

D.减少,利率下降

二、多项选择题

1.居民和企业持有货币的动机的选项有(BCD)

A.储备动机

B.交易动机

C.预防动机

D.投机动机

E.以上都是

2.依据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AC)

A.利率降低

B.利率提高


C.投资和总需求增加

D.投资和总需求减少

E.对利率和总需求没有影响

3.货币需求大小与(AC)

A.收入成正方向变动

B.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C.利率成反向变动

D.利率成同方向变动

E.价格无关

4.中央银行具有的职能是(ABDE)

A.制定货币政策

B.发行货币

C.为政府创造利润

D.调控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

E.代理政府发行或购买政府债券

5.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手段是(ABC)

A.降低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降低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

C.公开市场业务买入国债

D.向商业银行卖出国债

E.以上四个都对

6.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变动成了货币当局给银行界和公众的重要信号(AD)

A.再贴现率下降表示货币当局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

B.再贴现率下降表示货币当局减少货币和信贷供给

C.再贴现率上升表示货币当局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

D.再贴现率上升表示货币当局减少货币和信贷供给

E.表示政府采取旨在使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

7.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CD)

A.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

C.降低存款准备率

D.降低再贴现率

E.提高存款准备率和再贴现率

8.资本证券是指(BC)

A.购物券

B.股票

C.债券

D.支票

E.商业票据

三、判断题

1.利率越低,用于投机的货币则越少。X

2.当收入增加时,人们购买增多,货币交易需求也将增加。 √

3.古典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都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X

4.支票和信用卡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

5.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货币分类标准应该归入M1之中。X

6.存款乘数就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之比。X

7.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 X

8.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以调节经济。X

9.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在必要时对企业发放贷款。 X

10.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息率的提高。√

11.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X

12.提高存款准备率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 X

13.债券具有无期性和非返还性的特点,其收益风险也较大。 X

14.相机抉择的实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