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甲午黄海之役北洋海军缺乏炮弹说质疑

甲午黄海之役北洋海军缺乏炮弹说质疑

甲午黄海之役北洋海军缺乏炮弹说质疑——

兼论其失利原因问题

2011-04-19 17:58:30

潘向明

【英文标题】Questioning the Argument of North Sea Navy’s Ammunition Lacking in the Battle of the Yellow Sea in 1894 with Another Thought on the Reasons of the Qing’s Defeat

【作者简介】潘向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北京 100872)

【内容提要】关于甲午黄海海战北洋海军失利原因的解释,传统观点有所谓缺乏炮弹之说,在社会和学术界都有很大影响。此说主要出自当时几个来华西人,即泰莱、赫德、汉纳根等人的相关说法。但笔者认为,此说大可怀疑,难以成立,是对失利原因的一种错误解释。

【关键词】北洋海军黄海海战失利原因炮弹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黄海海战是这次战争中的一次战略性决战。由于北洋海军在此次海战中的失利,导致我近海制海权的丧失,使日军得以在北洋沿海自由登陆,从背后攻陷旅顺和威海要塞,造成清政府在整个战争中的失败,进而对中国近代史以至远东国际关系史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切实地探讨此次海战中北洋海军所以失利的真实原因,不论从学术价值上说,还是从汲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的意义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

以往学术界关于北洋海军黄海海战所以失利原因的解释中,有所谓缺乏炮弹说,即认为海战中北洋海军炮弹数量不足,尤其是定、镇两舰主炮用弹的严重缺乏,是海战所以失利的一个主要原因。此说主要出自当时几个来华西人即泰莱等

人,迄今仍为许多人所相信。但笔者认为,此说值得怀疑,难以成立,是对海战失利原因的一种错误解释。

一、泰莱的“三颗大弹”之说不可信

发表于1929年的英人泰莱回忆录而由张荫麟先生译为《泰莱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一文中有谓,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定、镇二舰之八门主炮只有三颗实战用大弹,其余均为练习用小弹①。此说被许多人深信,影响甚广,如王芸生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中的“黄海之战”一节,便完全引述了这篇译文的相关内容②。萧一山著《清代通史》中亦称:“当黄海战时,定、镇两舰之巨炮,仅有三颗开花弹,何能应敌……在六小时之苦战中,所发皆小口径之炮也”③。丁名楠等著《帝国主义侵华史》中也说:“北洋舰队作战准备极为不足,炮弹奇缺,这正是中国方面在战役中损失较重的主要原因……当十七日海战时,北洋舰队每门炮仅配有少数炮弹,而且大半是药量不足的演习弹”④。罗尔纲著《晚清兵志》中亦谓:“在炮弹缺乏方面,情形也极严重……我们须知,只此三颗巨弹,黄海大战时,其中一颗发自镇远舰的就洞穿日本海军司令旗舰松岛号,几乎把它击沉,奏了大功绩。倘使当日此种巨弹丰富,安知不能改变战果的”⑤。诸如此类论述,均以泰莱之说为依据来解释北洋海军的失利原因,可见此说影响之大。然而,其真实性却大可怀疑。

泰莱(W. F. Tyler),又译戴乐尔,原为中国海关英籍税务雇员,甲午战争爆发后,出于体验实战从而为英国海军提供参考的意图⑥,于1894年8月加入北洋海军⑦,被派为定远舰副管驾李鼎新的助手,即“帮办定远副管驾”⑧。此人虽亲历黄海之役,但由于其回忆录为事后多年所写,记忆失实之处在所难免,更主要的是,其人格也有问题,如为泄私愤,蓄意对刘步蟾进行无中生有的诬蔑,实为挟嫌诋毁,此事早经学者指出并予以谴责⑨。

此外,泰莱回忆录中还另有许多错误和不实之词,兹略举数例。比如,凡提及定、镇两舰的主炮时,都称之为“十英寸”口炮⑩,但众所周知,两舰主炮的

口径均为“三十生半”(305毫米),即十二英寸,而非十英寸。如果说这类错误尚属细小的技术性差错,可以用事隔多年,记忆有误来解释,那么下述其自称定远舰“副司令”一事,便不能这样解释了。

据泰莱自述,1894年8月当他与汉纳根一起加入北洋海军不久,其本人“即被任为(定远舰)副司令,正司令则李鼎新也”(11)。但尽人皆知,定远舰的管驾(舰长,即所谓“司令”)兼该舰官兵管带是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刘步蟾,而非李鼎新,后者只是该舰的副管驾(即所谓“副司令”),其官阶仅为“侭先补用参将”(12)。至于泰莱,不过是副管驾李鼎新的助手,即“帮办定远副管驾”而已,这与所谓“副司令”职位还有相当的距离。纵然泰莱对北洋海军官制不够了解,也总不至于把定远舰管驾是刘步蟾而非李鼎新这一事实也忘得一干二净。因此,对于其回忆录中把李鼎新升格为“司令”,而把自己说成“副司令”一事,便只能用有意自抬身价而弄虚作假来解释。

又如,泰莱回忆录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当1893年大阅海陆军时,战争之说已起……当战云弥漫而举行大阅之际,奚独无人以子弹之缺乏警李鸿章?纵丁提督不知为此,奚在场之德璀琳及汉纳根亦不之知乎?”(13)这段话中的错误,可谓俯拾即是。

其一,1893年并无大阅海陆军之事。自1888年北洋海军成立后,李鸿章曾两次奉旨大阅海防,分别是在1891年5月和1894年的5月。而1893年既非《北洋海军章程》规定的大阅之期,李鸿章在这一年也未曾到北洋各口巡阅。况且,即使是1894年5月李鸿章大阅北洋海防之时,也谈不上“战争之说已起”、“战云弥漫”之类,盖当时只是朝鲜发生了东学党起事,清政府尚未决定出兵;叶志超等军赴牙山,日本乘机挑衅,都是大阅海军结束以后的6月上旬的事情(14)。

其二,汉纳根以北洋方面所聘海岸炮台工程师,早在1892年12月便已“差满回国”(15),直到1894年7月才因私事再次来华,抵津后便搭乘高升轮赴朝鲜,中途遭日军突袭,与千余名清军将士一起落水,遇救后再来天津,于8月

20日左右应邀加入北洋海军(16)。因此,他不可能在1893年随李鸿章“大阅海陆军”,即使是1894年5月李鸿章巡阅北洋海防之时,他也不可能“在场”。

其三,制造炮弹是天津机器局的主要生产任务之一,是其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并非需要什么人提示才会想到的事情。事实上,天津机器局自光绪初年起便每年制造大量的后膛开花炮弹,如光绪六年(1880)便制造“后膛来福镀铅及铜箍大炮弹七千八百七十个”,七年(1881)又造成同类炮弹“五千七百九十二个”

(17)。定、镇两舰于光绪十一年来华后,其主炮用弹便主要是由位于天津东门外贾家沽的东局制造,惟最初只能造生铁外壳的普通炸弹,还不能造新式钢壳炸弹,但自十七年(1891)筹设钢厂以自制钢弹(即李鸿章所说“外洋长式钢质炮弹”)(18),至十九年(1893)钢厂建成投产后(19),钢壳炸弹便也能自造。据档案资料,从钢厂投产的当年年底至翌年九月,天津机器局解送军械总局的海军各种开花炮弹,包括普通的生铁开花弹和新式钢弹,为数甚夥,其中仅定、镇两舰主炮所用“三十生脱半后膛炮子”便有一千零四十二颗之多(20)。因此,制造炮弹,包括北洋海军所用各种炮弹,从来就是天津机器局的本职工作,也是北洋海防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根本不需要汉纳根、德璀琳等西人来提醒,泰莱的说法显然是一种无稽之谈。

仅从以上数例,便足以看出泰莱回忆录中的一些说法是漏洞百出,难以置信,其所谓“三颗大弹”之说也同样如此。

且不论没有任何其他史料可以作为此说之旁证,即以常识而论,不能设想在长达五个多小时的激烈海战中,犹如中流砥柱般始终屹立在战场上的定、镇两艘主力舰仅靠三颗实战用大弹与敌人浴血奋战,否则等于说在整个战斗中,北洋舰队都是在虚张声势,在上演“空城计”,其近乎荒诞,自不待言。而且,泰莱的相关说法本身便自相矛盾,他先是说海战之前北洋海军的炮弹便已“奇绌”,“极严重之事因,厥为子弹之缺乏”(21),但在后面述及海战结束的情形时却又称:“予曾试划一策,敌人解围而去,必其舰已受损……我方之二战斗舰,独不能转

随其后,及晨而袭之乎?吾等之子弹尚足一小时之用,此为中国方面所余之唯一机会”(22)。试问,既然海战结束时两大舰所剩炮弹尚足一小时之用,那么其前文中的“奇绌”云云,又从何谈起?

英国海军研究机构曾于甲午战后作出中国海军黄海之役所射炮弹数量的统计,其中说定、镇两舰之八门主炮在这次海战中一共射出一百九十七发炮弹,平均每门约二十五发,意在说明中方之所以失利,是因为主炮射速迟缓,击中敌舰的炮弹数量过少之故(23)。不管这里所说的数字是否完全准确,不能设想这些炮弹内,只有三发实战用大弹,其余都是没有什么威力的“练习用小弹”。泰莱说镇远舰的那枚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并几乎将它击沉的炮弹就是三颗大弹中的一颗(24),这未免过于巧合,实难令人相信。

况且,据日方资料记载,击中日舰并使之严重受损的30.5cm口径大弹决非只有一枚,而是若干枚。譬如其比教一舰被我定、镇、来三舰围堵时,“一颗30.5cm榴弹飞来,穿过右舷复打在后樯上炸裂,下甲板后部全为该弹所毁,引发大火”(25),并使该舰“军医长三宅贞造、大主计石冢铸太等十余人被炸得稀烂,血肉横飞,仅幸免于全舰人员阵亡”(26)。再如赤城舰长阪元八郎太也是被一颗巨弹炸死的:“一时二十五分……一颗巨大的炮弹飞来,击中赤城舰舰桥,轰然爆炸,舰长海军少佐阪元八郎太头颅被打烂,身体与后樯碎片一起被远远地抛到海里”(27)。又如,西京丸一船被定远、镇远等舰追袭时,“30.5cm巨弹四个,21cm弹一个,15cm弹二个,12cm弹四个,相继从二百米的近距离飞来”,其中30.5cm大弹一个,“洞穿(西京丸)右舷,于机器间之中部和后部爆炸”,将舵机击毁,致使该船“立即失去运转自由”,不得已启动备用舵机,勉强逃离战场(28)。岂能说这些击中敌舰的大弹都是所谓练习用弹?

事实上,北洋海军所用炮弹原本就没有实战用弹和练习用弹的区分,无论平时和战时,其所用炮弹都是实战用弹,没有专供打靶使用的所谓练习弹。

光绪十二年(1886)五月,李鸿章面谕丁汝昌:北洋水师各舰“打靶宜勤,用

子较多,俟后凡操,通用中国子弹,留洋制之弹以备不时之需”(29)。据此可知,只是从1886年6月以后,北洋各舰才有意只用自制炮弹打靶,而将购自外洋的炮弹留作实战,此前则无论自制或进口之弹均可用于打靶,不存在专供打靶使用的演习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1886年6月以后之所以不用进口之弹而只用自制之弹打靶,并非由于前者为实战用弹,后者属于练习用弹之故,而是因为天津机器局钢厂建成之前,自制之弹均为生铁开花弹,可以大量制造,钢弹则需要从外洋进口,为数有限,且成本较高,若把这种炮弹用于打靶,不免浪费,因此李鸿章要求平时打靶只用自制的生铁弹,而把进口的钢弹留作实战。换言之,自制的生铁开花弹同样也是实战用弹,只是为了节省开支,平时才只用这种炮弹打靶,而不是因为它属于专供打靶的练习用弹的缘故。

丁汝昌于光绪十五年(1889)三月致天津军械局总办刘含芳的一封信中,亦有“五船素常炸弹一概缺乏,用外国所购钢弹打靶未免可惜”之语(30)。这里所谓“素常炸弹”,即普通榴弹,就是指天津机器局自光绪初年起便能大量自造的生铁开花弹。丁汝昌此语证实北洋海军平时之所以不愿用购自外洋的钢弹打靶,而只愿使用天津机器局自造的“素常炸弹”操练,就是因为前者价值昂贵,用于演习,“未免可惜”之故。因此,北洋海军的炮弹从来就没有实战用弹和练习用弹之分,而只有自制的生铁开花弹与进口的钢弹之别,二者都是既可用于平时操练,又可用于实战的炮弹。如上所述,自光绪十九年(1893)天津机器局钢厂建成投产以后,钢弹亦可自制,所以,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海军所用炮弹也就只有这两种类型,即自制的生铁开花弹和原需购自外洋、后来亦可自制的钢弹,二者都是实战用大弹,根本没有所谓练习用小弹。对此,战争期间徐建寅查勘北洋海军的报告足以证之。

光绪二十年(1894)十一月,直隶候补道徐建寅奉旨赴威海查勘北洋海军,其查勘报告为我们了解北洋海军的炮弹情况,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史料。据称,当时海军各舰所存炮弹共计5084颗,其中定、镇两舰305毫米口径主炮所用炮弹为

537颗,分别是“开花弹”293颗,“钢弹”244颗,还不包括岸上库存之数(31)。徐建寅是兵器专家,其报告亦仅为内部使用,并非用于宣传,故这里关于弹种及其数字的可信性毋庸置疑。由此可知,战时北洋海军所用炮弹,就种类而言,定、镇两舰主炮炮弹只有“开花弹”(即普通榴弹)和“钢弹”这两种类型,别无其他,二者均为实战用弹。这与以上所述完全一致,可以彼此印证。

而且,徐建寅的报告还表明,当时天津军械局供给北洋海军的炮弹数量十分充足,不存在缺乏的问题。尽管报告中的炮弹数字还不能完全说明黄海海战时的情况,因为其中含有海战后天津机器局赶造出来的一批炮弹,但至少可以证实上述两种炮弹当时都可以大量自造,不需要外购,从而表明海战前夕不会有未及外购而致缺乏炮弹之事。可见泰莱所谓只有三颗实战用大弹,其余均为练习用小弹之说,显然是捕风捉影之谈,毫不足信。

总之,泰莱所谓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只有三颗实战用大弹之说,纯属捏造的谎言,是不足凭信的。至于他为何要如此公然歪曲事实,恐怕只能用蓄意编造谎言,以迎合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蔑视非西方人之心理来解释,其谎言中含有明显的恶意诋毁成分(32)。

二、其他西人所谓缺乏炮弹说亦难成立

黄海之役北洋海军炮弹缺乏说主要出自当时的几个来华西人,其中除了泰莱所谓“三颗大弹”之说以外,还有赫德、汉纳根和马吉芬的相关说法。

时任总税司的赫德于1894年9月2日在给中国海关驻伦敦代表金登干的一封信中说:

“我们对于战争毫无准备,实在令人可惊……当前的难题是军火,南洋舰队每一门炮只有二十五发炮弹,北洋舰队呢,克虏伯炮有药无弹,阿姆斯特朗炮有弹无药!汉纳根已受命办理北洋防务催办弹药,天津兵工厂于十日前就已收到他所发的赶造子弹命令,但迄今仍一无举动!他想要凑集够打几个钟头的炮弹,以备作一次海战,在海上拼一下,迄今无法到手,最糟的是恐怕他永远没有到手的

希望了”(33)。

这段话也被当作黄海之役缺乏炮弹说的证据之一,但其可信性也值得怀疑。

诚然,当时清政府对这次战争的确毫无准备,是被日本蓄意挑衅而强行拖入战争的,但这种没有准备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战略层面,即多年未曾添购新舰,导致舰队装备技术的落后。但就战术层面而言,却不能说开战之前北洋海军没有任何作战意识,以至连必要的弹药都不曾储备。尽管北洋海军在光绪十四年成军后未曾添购一艘新舰,且未及时换用新式中口径速射炮,但全军在丁汝昌的率领下,常年训练不懈,以便有事时能随时投入战斗,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因此,舰上储存一定数量的炮弹,以备不时之需,也是北洋海军作为一支常备武装力量不可或缺的常识。何况面对开战前的紧张局势,丁汝昌等焉能对弹药之事等闲视之?

实际上,从光绪二十年五月日本以重兵占据朝鲜仁川、汉城地区,蓄意挑起事端时开始,丁汝昌等海军将士便积极从事战备工作,炮弹储备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主要内容。当时,北洋海军的炮弹是由天津军械局发给,领到之后,一部分存于舰上,作为操练和备战之用,剩余部分存储于旅顺和威海基地的岸上弹药库中,以随时补充舰上的储备。是年六月初一日(7月3日),丁汝昌在给旅顺营务处龚照屿的一封信中说:

“经远回威,望饬将定、镇两舰三十零半生炮用铜箍开花子一百五十颗,十五生炮用四倍长铜箍开花子一百颗,检发该船一律携带来威应用。”(34) 这里,丁汝昌要求将旅顺基地库存的两艘大舰所用炮弹运至威海,仅30.5cm 口径大弹就有一百五十颗之多,另有辅炮用弹一百颗,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有关战前定镇两舰炮弹数量情况的唯一史料。据此可知,早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前二十天,定、镇两舰主炮就至少已有一百五十颗开花大弹的存量。既然如此,又何需汉纳根在战争爆发一个月之后才想到要“凑集够打几个钟头的炮弹”?因此,赫德上述说法的真实性不能不令人怀疑。

当时赫德身在北京,对其主管的海关业务范围以外的事情未必十分了解。而

且,海军方面的具体事务,即使清政府上层人物,除了李鸿章等几个直接负责的官员以外,一般人也都不甚了解,赫德也不例外,有关海军方面的具体事情,他充其量是从传闻中略知一二,却难免失实。譬如,1894年10月7日他在另一件致金登干的信中有云:

“十年以来,每年都有巨款拨交海军衙门,现在应当还剩下三千六百万两,但他们却说连一个制钱也没有了”。(35)

这里所谓海军衙门经费在甲午年还应当剩余“三千六百万两”一语,便不符合事实,因为战前十年间海军衙门所入经费即使全部储存起来,没有任何开支,也不可能有三千六百万两之多。自光绪十一年(1885)海军衙门成立后,其每年的收入主要是原定岁额四百万两海防经费,但实际上厘金按八成拨解,海关洋税亦因闽、台、粤各省自用而减少,故“岁入不过二百九十余万两”,而岁出则有北洋海军一百二三十万两和东北练饷一百万两,加上南洋水师约五六十万两,即使不是入不敷出,也所剩无几(36),绝不可能在此十年内有三千六百万两这样一个巨额剩余。因此,赫德对海军衙门的经费收支情况可谓一无所知。同理,其所谓海军弹药极度缺乏之说,也难以信以为真。

如果战争爆发前确有缺乏炮弹之事,特别是定、镇两舰主炮用弹严重缺乏,对于这样一个事关战斗胜负且与北洋海军全体将士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丁汝昌决不会保持沉默,而一定会竭力吁请,以求解决的。但遍查自朝鲜事起,到丰岛海战以至黄海战前这段时间内丁汝昌与天津军械局之间的来往函电,却不见任何请拨炮弹之语,只有下述请拨水雷部件,却未能如愿一事。

同年六月十九日(7月21日),即丰岛海战前四日,丁汝昌致函旅顺营务处龚照屿,请求协拨水雷部件,以便在大同江口布雷,据称:

“前由津领取水雷,备随大队,着利运装赴大同江守口之用。查其中尚缺至不可少之件计四十宗,若不搜补齐全,则已领到者全为废物。曾于初七(按:指六月初七日,即1894年7月9日)开折函达楚宝(按:指天津军械局总办张士

珩)请补,事越旬余,未一见寄。如此迟缓,料必无存……微此,则战事一举,大同防具中无此首要,口门豁达,岂抽数十舰足资扼守乎!”(37) 翌日,丁汝昌再就此事致函天津盛宣怀、张士珩,吁请尽快解决,足见他对这件事的高度关注:

“大同一口,既为东征水军后路,又出关陆队中椎要纽……备领行军水雷应需,前已于初七函请楚弟查照,兹复遣康济到旅商借,未卜何处得先措给也”。

(38)

但遗憾的是,由于水雷及其部件不能自制,临时求购,又缓不济急,这一问题最终也未获彻底解决,不仅大同江口未能布雷,即威海口门亦因水雷部件缺乏,未能充分布雷(39)。此事最终造成的后果是,由于威海口门未能充分布雷,后来遭日军围困时,定远舰被偷入的敌鱼雷艇击沉,以致来远舰帮带大副张哲溁于战后给盛宣怀的呈文中说:“我军所用鱼雷、水雷,均购自外洋,一旦需用,求之不得,威防水雷不足密布,故敌艇得进出自由”(40)。此事当时必在海军将士中间引起议论,传出之后,天津军械局和机器局便成为抨击的对象,造成了相当负面之影响。赫德的上述说法便很可能是由这件事误传而来,虽非空穴来风,却未免传闻失实。

总之,赫德所谓天津兵工厂对海军方面的要求迟迟不予回应,致使海军炮弹极度短缺的说法,不符合事实真相,也是不能令人相信的。

至于德人汉纳根有关黄海之役中缺乏炮弹的说法,目前所能见到的,只有甲午战后他在新加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的这样一句话:

“但有一事,实以告君,北洋诸舰实未预筹战备,且炮弹等亦多不敷临战之用,良所未喻”。(41)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所谓“炮弹等亦不敷临战之用”这一宽泛之语具体所指究竟为何。

查黄海之战次日,汉纳根从旅顺给李鸿章的电报中说:“我军船炮皆经受伤,

军火亦经用罄,乘夜驶回旅顺”(42)。在激战五个多小时之后将炮弹“用罄”,属于正常现象,丝毫不值得奇怪,不能表明海战中炮弹不敷需要,更谈不上极度缺乏。但汉纳根似乎不这样看,当时他在一封私人通信中说:

“到傍晚海战结束时,中国各舰的炮弹已全部打光,幸而未遭敌舰追击,始得集中于旅顺口”(43)。

据此可知,汉纳根所谓炮弹“不敷临战之用”,不过是出于一种假设,即谓海战结束之时,倘若再继续交战下去,北洋各舰便因炮弹用罄而没有还手之力。这显然并非已有的事实,只是一种假想而已。但汉纳根回到天津之后却把这一假想作为事实并加以夸大,宣称军械局张士珩“不肯照发弹药,致临阵不应手,不然,倭之七艘快船可尽沉也”。此语见于时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严复的一件私人通信中,大概是闲谈中汉纳根所言(44)。但后者在给李鸿章的电报中却未敢如此说,是并非鉴于张士珩与李鸿章的亲戚关系而有所顾忌,而是因为闲谈可以随意发挥,却不必负责的缘故。实则此语之夸张意味十分明显,盖不论炮弹充足与否,仅以北洋海军火炮之射速及命中率而言,尽沉七艘倭舰之说便与实事求是之意相距甚远。

要之,汉纳根所谓“不敷临战之用”,只是说海战结束时炮弹已经用尽,没有剩余而已,但这不能算作海战中炮弹不敷需要,充其量也只能说不十分充足罢了。因此,把汉纳根上述一段话作为所谓炮弹严重缺乏说的证据,也是不能成立的。

最后看一下美国人马吉芬的相关说法。1895年8月出版的美国《世纪》杂志上刊载了原镇远舰帮办管带马吉芬的《鸭绿江外的海战》一文,其中有关炮弹问题的说法是:“我舰队于数周以前就希望决一快战,每天战斗训练不懈,整饬准备也无遗憾,但只感弹药供应极为不足,责任完全由于天津当局者的怠慢,我们毫无补救的办法”(45)。那么,所谓“弹药供应极为不足”的具体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据称:

海战即将结束时,“镇远六寸炮(按:即150毫米口径炮)的一百四十八发炮弹已经打光,剩下的只有十二寸炮(按:即30.5cm口径炮)用的穿甲弹二十五发,榴弹则一发没有。定远也陷于同一悲境。再过三十分钟,我们的弹药将全部用尽,只好被敌人制于死命……不久,时针已指五时,大约交战半小时后,敌人又开始退却。我方最后只剩下三发炮弹,敌人为何退却颇为奇怪,当时日本舰队已经察觉到我首尾炮(原注:六寸炮)已经沉默,露天炮塔的重炮也不得不缓慢发射。如果敌人再多坚持十五分钟,我方炮火将完全停止,而且无法进行防御”。

(46)

显而易见,马吉芬这里所说即使全部属实,也不过与汉纳根的上述说法一样,是出于一种假设,即假定海战已经结束之后,敌方再继续战斗下去的话,我方将会无力对抗。而实际上,即便照马吉芬自己的说法,直到最后也还剩有三发炮弹,而非完全用尽。至于所谓“穿甲弹”、“榴弹”云云,不过是指前述北洋海军平时和战时均可使用的两种炮弹,即钢弹和生铁开花弹而已。其中的钢弹也是一种榴弹,并非那种不能爆炸而专门用于穿甲的实心弹,故而日文中又将这种钢弹译作“钢铁榴弹”,据说击中松岛并使之遭到严重损伤的那枚大弹就是一颗“钢铁榴弹”(47)。因此,马吉芬所谓最后只剩下三发钢弹一事,也丝毫无助于缺乏炮弹说之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马吉芬这里所谓镇远最后只剩下三发炮弹之说,竟与泰莱所谓定、镇两舰从开始就只有三颗大弹的说法在炮弹数字上完全相同,这大概并非偶然巧合,不排除泰莱写回忆录时参考了马吉芬的这篇文字,进而捕风捉影加以编造之可能。

综上所述,作为甲午黄海之役北洋海军缺乏炮弹说主要源头的几个来华西人的相关说法,泰莱的“三颗大弹”说完全不可信,赫德的说法来自道听途说,亦不可信,而汉纳根和马吉芬之说则只是基于一种假设,并非既有的事实,同样不能成为炮弹缺乏说的证据。

顺便指出,近代史上西人之来华者,由于语言、文化等因素的隔阂,无论其自称如何了解中国,总会有一些障碍难以克服,不能完全认识事情的真相,正所谓“外国人议论中国事,终觉隔靴搔痒”。何况其中还有些出于看不起中国人的心理而故意编造一些虚假不实的东西,以迎合欧美社会偏见之人,如泰莱之流便是。因此,对于历史上某些来华西人有关中国事情的一些说法,一般说来,只能作为研究的参考,而不可完全信以为真(48)。

三、中国参战将士的证言

关于甲午黄海之役北洋海军是否缺乏炮弹及失利的真实原因问题,丁汝昌等中国海军参战将士们才是最有发言权者,他们的有关文字记录,才是最可信的史料。

根据丁汝昌的有关通信,早在丰岛海战前二十天,他就已经给定、镇两艘主力舰的305毫米口径炮准备了至少一百五十颗铜箍开花大弹,已如上述。不仅如此,随着战争危机的日益逼近,即使仅作为防护用的小口径机器炮所需弹药,他也极为重视。如光绪二十年六月廿日(1894.7.22),他在给盛宣怀、张士珩的信中有云:“五十七密里快炮应需方块大粒药,除前到两千磅外,尚短四千磅,洵现时孔迫之需。”翌日,又在致旅顺龚照屿的信中说:“五十七密快炮仍亟待方块大粒药四千磅应用,伏希电催楚宝(张士珩)遄寄!”(49)据此以观,即便是小炮的发射药问题,丁汝昌也如此看重,倘若真有主炮大弹缺乏之事,他岂能不在通信、电报中大声呼吁?又怎敢在丰岛海战之后,数次率大队出航,觅敌决战;以雪高升轮死难将士之恨?

《冤海述闻》的作者是亲身参加过黄海之役的北洋海军将领之一(50),他著此书之目的在为方伯谦鸣不平。为了证实方伯谦是被北洋海军当局挟嫌陷害致死的观点,该作者在书中尽力揭露丁汝昌、刘步蟾在黄海之役及其前后的种种过错,以说明海战失利的原因不在济远的擅自撤退。倘若确实存在炮弹“奇绌”之事,对于这样一个足以决定海战结局的重要事实,该作者恐怕无论如何也不会避而不

谈或略而不及。然而通观全书,不见其有任何指责炮弹缺乏的只言片语,这一事实本身便足以说明黄海之役中不存在炮弹短缺的问题。此外,当时以京城士大夫为代表的社会舆论对丁汝昌的抨击可谓不遗余力,史料内连篇累牍的这类文字中,唯独不见对黄海之役缺乏炮弹之事的指责,如果确有其事,他们岂能沉默不语?

前广西直隶州知州张秉铨,曾于甲午战后赴沿海各地遍访原海军参战将士,探询“当日所以战败情形”,并据此总结出十条教训,计有“提督无权”、“功罪不明”、“战阵不精”、“船械不备”和“洋员滥用”等(51)。其中,只是在“船械不备”一条内涉及炮弹问题:

“东沟之战,敌船之速,敌炮之多,胜我远甚……且更有可叹者,往往弹子与枪炮缄孔不对,枘凿不入,临时不适于用,扼腕咨嗟,是谁之咎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愿当事者时时懔之”。(52)

这一记述表明,黄海之役中的炮弹问题,不是数量不足,而是质量或有瑕疵的问题。如果确实存在炮弹数量严重缺乏的问题,幸存的参战将士们是决不会避而不谈的,盖既已指出了炮弹的质量问题,又何必顾忌对数量问题的揭露?而炮弹质量或有瑕疵的问题,实则早已存在。如光绪十七年(1891)二月丁汝昌在给天津军械局总办刘含芳的信中有云:“前敝军定、镇两船所领未能合用之三十零半生之炮弹,曾送恳贵局代为刮修。刻当已蒙饬匠整就,兹着哈卜们携带较量器具前往相度,有已堪合用者,希饬交超、扬带威,以便相帅大阅打靶”(53)。是知当时海军炮弹确有制作粗糙,以致尺寸未能合膛,需要重新刮修才能使用的问题。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丁汝昌对此早已重视,在未经使用之前,便已将不合格者检查出来,事先送去刮修了。只是由于还存在一些事先未经查出的不合格炮弹,于是才有参战将士们的上述意见。然而,只要不是所有炮弹均为有瑕疵者,而仅为偶或一遇之事,其不能对海战胜负构成决定性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需要指出,这里所说炮弹制作粗糙的问题,未必是因为军械局方面贪污腐败、偷工减料

所造成,应该说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材料和工艺还未达到较高水准的缘故。泰莱等西人所谓中国海军炮弹引信内充填煤灰一类说法,也跟他们所谓“三颗大弹”之类说法一样,令人难以置信,盖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支持此类不无恶意之说。

甲午战后原定远舰枪炮大副沈寿堃曾明确指出:

“大东沟之败,非弹药不足,乃器之不利也……药弹、引信、拉火须极力讲求制造,稍有参差,则不合用。中国所制之弹,有大小不合炮膛者,有铁质不佳,弹面皆孔,难保其未出口不先炸者。即引信、拉火,亦多有不过引者。临阵之时,一遇此等军火,则为害实非浅鲜,故不可不慎之于平日。”(54) 沈寿堃以直接掌管定远舰炮弹事务的军官,对于该舰在黄海之役中的炮弹情况最有发言权。他这里所说“大东沟之败,非弹药不足,乃器之不利也”一语,是关于黄海海战失利原因及所谓炮弹缺乏问题的最有力证言,无可辩驳地指出了失利的关键所在。至于其中所说炮弹质量方面“中国所制之弹,有大小不合炮膛者”等问题,则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的缘故,已如上述。且从沈寿堃的叙述中不难看出,即使是炮弹质量问题也不具普遍性,只是间或有之而已,盖所说“一遇此等军火”中的“一遇”二字,便透露了此中信息,因此这一问题也不能成为影响海战结局的一个主要因素。

此外,其他参战海军将士也一致认为,黄海海战的失利主要由于船炮落后之故。如原镇远舰枪炮官曹嘉祥等称:“海军利器在乎船舰,外洋之舰日新月异,所用之炮多系新式快炮,每船至少十余尊。我们船少炮钝,速率又缓,如大东沟之役,敌变动至灵,转瞬一阵……”(55)。守备高承锡也说:“战船贵快……如大东沟之战,初则两军,彼鱼贯,我雁行,战至半时之久,彼即分作两队,变为双行鱼贯,顷刻列为左右夹攻;我船迟慢,变化艰难,所以受敌致败”;“船贵多置大炮、快炮,炮快则我放十出,彼放五出,以多敌寡,易于取胜,此次倭之胜我者,亦以炮多且快也”(56)。足见船炮落后作为黄海之役失利的一个极重要

原因,是中国参战将士们的一个共识。

民国初年的官修海军史著作《海军实纪》,以态度严肃,叙事可靠,为学者看重,其作者池仲祜曾是北洋海军中人,熟知有关情况,且其修书时多数参战将士仍然在世,加之时至民国,亦无任何隐瞒真相之必要,故其所述内容之可信性当毋庸置疑。书中同样不见任何所谓缺乏炮弹之说,而只是强调海战失利是船炮落后所致。

如在“丁军门禹廷事略”一节,作者谈到丁汝昌曾在光绪十七年(1891)访问日本后曾上条陈于李鸿章,指出从前所购船舰,经历多年,已成旧式,比较外洋新式快船,速率悬异,且快炮未备,难资战守,请及时增购新式船炮,却未能如愿,遂有黄海之役失利之后果。以致光绪三十二年(1906)直督袁世凯在威海、旅顺等处绅民呼吁之下,上折奏请为丁汝昌伸冤,略谓:

“自光绪十四年后我军未增一舰,丁汝昌尝以为言……大东沟一役,以我笨滞之师船,御彼灵巧之舰队,且我仅十艘,敌船十二艘,敌用新式快炮,我系积年旧器”云(57)。

可见船炮落后作为黄海之役失利的根本原因,早已是清末民初包括海军界许多人痛定思痛之后之共识,真不解为何后来却有人偏要去相信几个来华西人的什么炮弹“奇绌”一类极不可信之说。

另在“林凯仕军门事略”一节中,池仲祜说:黄海一役,镇远管带林泰曾“督同在舰各员鼓勇御敌,开炮敏捷……放出开花弹四百余颗,小炮之弹业已垂尽”

(58)。由此可知,镇远各炮在黄海海战中射出开花弹四百余颗。这一数字当是除舷侧小炮(机器炮)以外的四门30.5cm口径主炮和首尾各一门15cm口径辅炮在海战中发射炮弹的总和。其中,首尾辅炮射出之弹,据前引马吉芬的说法,为一百四十八发,则四门主炮射出至少二百五十颗大弹,即平均每门为六十余颗。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有关黄海之役定、镇两舰巨炮发射炮弹数目方面最为可信的一条史料,盖池仲祜写这篇文字时,镇远舰参战将士多数在世,其说必有切实依据。

可以说,这是对所谓定、镇两舰主炮大弹奇缺之类说法的有力驳斥。但据此亦知,在历时五个多小时的海战中,每门主炮射出六十余颗大弹,即平均每小时约为十二颗,射击速率是每五分钟一发。这比起日方每分钟可射出四至八发炮弹的中口径速射炮来说,实在是太慢了,这正是北洋海军失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在黄海战后的一次演讲中谈及松岛舰被我大

弹击中的情形时说:

“下午四时左右,从相距二千米左右的定远打出的两发炮弹,击中松岛炮口近旁,损伤甚大……因为松岛是领头舰,首先被敌人(指北洋海军)发现,以事先装好的炮弹一齐打来。而居其后的千代田为什么连负伤都没有呢?因为第二艘通过时,对方没有速射炮,即使发现日本军舰也不能连续射击,所以第二艘、第三艘都中弹很少。从第四艘开始,敌人渐渐作好了准备,所以中弹相当多”(59)。

就是说,定、镇两舰在一次射击后,需在敌方单纵队在我正前方接连通过三舰的长时间内,方可进行第二次射击,不能连续打击敌舰。日方之所以未沉一舰,其原因就在这里,而非炮弹数量不足的缘故。

总而言之,北洋海军黄海之役所以失利,关键就在技术装备的落后,这是诸多参战将士们的一个共识。至于炮弹问题,则不但没有任何证据足以支持所谓缺乏之说,而且还有定远舰枪炮大副沈寿堃和《海军实纪》作者池仲祜等人的相反证词。因此,泰莱等几个来华西人的所谓缺乏炮弹说,都是难以令人相信的。

四、结语

北洋海军黄海之役失利原因问题,是甲午战争研究中的一个极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但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却不能令人满意。

如所知道,迄今人们就此问题的解释主要有指挥失误说,素质低下说,综合作用说,缺乏炮弹说等。

所谓指挥失误说,即谓丁汝昌、刘步蟾以横阵而未以纵阵迎敌,是导致失利的主要原因。但事实上,纵阵与横阵的采用并非由丁汝昌等的主观意志所决定,

而是由旧式的舰船装备技术水平所决定的(60)。对此,以往学界对此讨论较为深入,不再赘述。

而素质低下说,即称丁汝昌不懂海军,方伯谦临阵先逃,众士兵纪律废弛,是海战失利的主要原因。但笔者认为,此说非但难以服人,且有厚诬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先辈之嫌,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讨论。

至于综合作用说,便是把诸多可能性因素逐一罗列,认为海战失利是其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此,笔者亦不谓然。诚然,海战失利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未必只有一种原因,但诸多因素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其余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只要找到这一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因素,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而如何才能发现这一主要原因呢?答案是必须进行实事求是的考察与论证,而不应仅据一、二条并不可靠的史料便得出结论。

缺乏炮弹说也是其中一个颇具影响的说法,且无人怀疑过此说的真实性。本文的以上论述,似可为这一问题之探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有抛砖引玉之效。

事实证明,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就是因为清政府在战前多年对于日本以中国为第一假想敌的扩军备战活动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未曾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必要的准备,以致北洋海军长期未能添购新舰,舰队的技术装备严重落后于日本,未战之先,便处于不利态势,由此决定了黄海海战的结局(61)。具体说来,由于没有及时而大量地装备新式中口径速射炮,非但使舰炮的发射速度显著迟缓,不能给敌人以连续不断的打击;更主要的是,落后的舰船火力布局,决定了舰队只能采用笨重、复杂而难以保持完整阵形的横阵迎敌,一经遭到敌方两面夹击,便混乱离散,各自为战,以致被敌人以多打少,各个击破,是为黄海之役北洋海军失利的根本原因(62)。

近代海军舰船是世界工业革命的结晶,舰船下水时间的迟早,标志着其技术装备的先进与否。而且海战与陆战不同,如果说陆战中技术装备的落后可用人的主观因素加以弥补,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能够以弱胜强,那么海战

中舰船技术装备的先进与否,往往成为战斗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北洋海军在战前近十年的时间里未曾添购一艘新舰,而当时正值欧美国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作为先进工业技术结晶的海军舰船,甚至尚在船坞中未及下水便已过时(恩格斯语),北洋海军既以老旧舰船迎战日本新近下水的舰船,海战的胜负便由此决定。

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甲午黄海之役北洋海军所以失利的原因所在,也是甲午战争留给后人的最深刻的教训。

注释:

①见《中日战争》资料丛刊第6册,第39、40、49页。

②见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2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9-116页。

③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20页。

④丁名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45页。

⑤罗尔纲:《晚清兵志》,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8页。

⑥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日战争》资料丛刊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⑦《丁汝昌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5页。

⑧《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79,《海战请奖恤西员片》。

⑨参见戚其章:《走近甲午》,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236页。孙克复:《甲午海战与爱国主义》,载《甲午海战与中国海防》,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等等。

⑩见《中日战争》资料丛刊第6册,第36、39、40页等。

(11)《中日战争》资料丛刊第6册,第39页。

(12)《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79,《海战请奖折》。

(13)《中日战争》资料丛刊第6册,第41页。

(14)1894年5月李鸿章巡阅北洋海防,始于5月7日,同月27日结束。清廷准许李鸿章派叶志超等前往牙山是在6月5日。见《清史编年》第11卷,光绪二十年四月初三、五月初一日条。

(15)《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75,《请奖汉纳根片》。

(16)见《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5页。又见《德汉纳根军门语录》,《中日战争》资料丛刊第7册,第537-538页。

(17)见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59-360页。

(18)《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72,《奏明购买铸钢机器水脚片》。

(19)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374页。

(20)《中日战争》资料丛刊续编第5册,第137页。

(21)《中日战争》资料丛刊第6册,第43页,第47页。

(22)同上书,第48页。

(23)见[日]海军军令部编:《廿七八年海战史》别卷,1905年版,第136-137页。

(24)《中日战争》资料丛刊第6册,第49页。

(25)[日]海军军令部编:《廿七八年海战史》上卷,1905年版,第180页。

(26)《中日战争》资料丛刊续编第8册,第80页。

(27)同上书,第81页。

(28)[日]海军军令部编:《廿七八年海战史》上卷,第191页。《中日战争》资料丛刊续编第8册,第86页。

(29)戚俊杰等编:《丁汝昌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甲午海战中日海军实力对比

甲午海战中日海军实力对比!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 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 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 的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清政府也因此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 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1888年以后,舰队经费大幅减少。 时而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之时,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舰 队已多年未置新舰,部份应进行之更新工程如更换新式火炮亦未能 进行。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无论航速、射速皆落后于日本。 “北洋水师世界第九、亚洲第一”。 这句话从小就听到几乎人人这么说,这句话的真实性究竟如何,仔细探究之,原来,这是句不完整的话,却以讹传讹如此之久,使 人提到北洋水师就嘲笑当年浴血奋战将士们的无能。 让我们回首当时的情况,仅从武器角度,负责任的来看看当时 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究竟谁的实力更强。 一、吨位 甲午海战爆发前,中国海军由北洋、南洋、福建、广东4支舰 队组成,共拥有大小舰船78艘,鱼雷艇24艘,总吨位83,900吨。 日本海军编成常备舰队和西海舰队(甲午海战时合编为联合舰队),共拥有舰船31艘,鱼雷艇24艘,总吨位61,373吨。 论吨位和舰艇数量,当时的中国海军强于日本,位居当时世界 第9位,日本位居第11位。但从主战舰艇的质量来说,日本则明显 优于中国。 请注意,首先这句话中指出,当时从吨位上看,位居世界第9

北洋水师的成立过程介绍.doc

北洋水师的成立过程介绍 北洋水师的成立过程 1875年(光绪元年),朝仪海防大讨论,依洋务派《筹议海防折》,光绪特命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通过总税务司R.赫德在英国订造4舰炮船(即伦道尔式炮艇),此为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之始。 1879年,向英国订造了两艘撞击巡洋舰扬威号、超勇号。 1880年,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号、镇远号。 1881年,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1880年在天津设立负责海军事务的机构海军营务处。1881年,派丁汝昌统领北洋海军。英人琅威理、德人式百龄先后担任海军训练。又设立北洋水师学堂,修筑旅顺和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各主要战舰舰长及高级军官几乎全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大部分还到过英国海军学院留学实习。中法战争后李鸿章加速购置舰船,扩充北洋海军。 1885年,总理海军事务衙门设立,李鸿章遣驻外公使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了两艘穹甲巡洋舰致远号、靖远号与两艘装甲巡洋舰经远号、来远号。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成军,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从此,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当时东亚第一,世界第九的海军舰队。 1888年以后,由于翁同龢户部减省开支导致舰队经费大幅减少,多被政府挪往他处。 1894年,当时日本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之时,但北洋水师至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爆发时已多年未置新舰,部分应进行的更新工程亦未能进行。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虽火力远在日舰之上,但无论航速、射速、火炮数量、弹药积累等方面皆落后

于日本海军。北洋海军因而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 光绪七年(1881年)1月,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最后在弹尽粮绝,援军来援的希望破灭之后,拒绝了伊东祐亨的劝降,服鸦片自尽以谢国人。 1896年后逐渐购置舰船,大有恢复。 1909年(宣统元年)南、北洋海军被改编为巡洋舰队与长江舰队,从此北洋水师之名亦不复存在。 北洋水师的技术 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海军缺乏带反后座装置的速射炮,是一个致命的技术缺陷。据统计:150毫米口径速射炮每分钟可5发至6发,而同口径之刚性炮架的后装炮每分钟才1发。而日本联合舰队却拥有大量速射炮,达150多门,日本舰队充分发挥了速射炮的威力。据统计,日本舰队的速射炮所发炮弹相当于清舰队同一口径火炮3-6倍。美籍洋员马吉芬说:改良速射炮,以及能大量装填火药的榴弹效力显著。 北洋海军另一个技术缺陷是缺乏与日本联合舰队抗衡的快速巡洋舰。航速太慢对北洋海军的影响,交战开始时表现为队形转向不利,难以协同作战。 由于战前两年清财政困难,停止进口枪炮舰船,北洋水师弹药储备严重不足。还有弹药不足、炮弹击中敌舰而不爆炸、所用炮弹不合式的情况。 定远舰枪炮大副沈寿堃说:大东沟之战,非兵士不出力,乃将领勇怯之不同也。勇者过勇,不待号令而争先,怯者过怯,不守号令而退后。此阵之所以不齐,队之所以不振也。来远舰帮带大副张哲濚指出:海军经仗之后,无论胜败,其各船中奋勇者有之,退缩者有之,使能分别赏罚,庶足以鼓人心。我军仗后,从无查察。其畏葸避匿者,自幸未尝冒险,其冲锋救火奋勇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启示

中国近代史论文 论文题目: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启示学生姓名:严冬 学号:2110401268 所在院系:电气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19 任课老师:顾令仪 完成时间:2012年6月2号

·内容摘要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甚至是亚洲近代史上一件大事,它犹如一记重拳,砸醒了中国这只沉睡的雄狮,使中国人下定自强之决心。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甲午中日战中国惨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并获得相应启示。 ·正文 甲午战争中中国完全有能力打败日本,而最后却遭惨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中国人缺少信念!当政者沉迷权术利益,百姓则大多只求温饱,全国上下不思进取的人太多太多。战前,清廷在军事、政治、经济三方面都没有充分准备、布局,惨败,只是历史的必然。下面我将对甲午战争的失败分三个小方向进行论述。 首先,甲午中日战是一场战争,军事方面无疑是最为主要的。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实行明治维新,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到1893年,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6.1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显然,中日军事力量对比差距并不大,有的方面如海陆军总量中国还略占优势。而导致失败的原因却是,虽然引进了先进的战舰,军队的管理模式却依旧陈旧、僵化,且士气不振,缺少训练,甚至连舰艇都不保养。而海军腐败的根本原因又是清政府的腐败以及不重视。在他们眼中,这支舰队只是用来向世人显威的、自欺欺人的工具。如此缺少信念、凝聚力的军队,能取胜才是怪事。 其次,政治方面也是战争失败的一个重大原因。甲午战争前的日

本经过了明治维新摆脱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建立起近代天皇制,由封建君主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并由此走向强国之路。而此时清朝的官员们却只知引进技术和设备,对于政治制度却视而不见。他们顽固地认为祖先们创建的封建制度是完美的,政治制度的彻底改革不仅损害他们的利益,还会亵渎祖先。这种思想上的桎梏严重影响了中国接受西方国家的先进制度,使中国与世界脱轨,腐败得不到革除,为中国的惨败埋下深刻的伏笔。 最后要论述的是经济方面。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的经济实力并不比日本差。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当时的整体经济实力要强于日本。但是日本积极备战,征收重税(中国的4倍),明治天皇甚至拨出30万的宫廷内帑和10%的官员薪俸支持海军,而中国却因慈禧太后,北洋水师6年为添一船一炮,陆军也多不满编,可以说军费严重不足。经济稍占优势的中国,却因军费严重不足导致战争的失败,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悲哀。 ·启示 清廷不是被日本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清廷在战前仍在军事、政治、经济方面无所作为,腐败无能,沉迷于蹉跎。由此可见,在综合国力面前不思进取、夜郎自大的国家必定惨败,甚至灭亡。 ·参考书籍 《绝版甲午》---------------------------------雪珥(澳大利亚)

(十七)李鸿章海防战略思想与北洋海军兴亡

(十七)李鸿章海防战略思想与北洋海军兴亡 核心提示:李鸿章海防战略思想影响近代化海军发展。 近代中国,从国家全局理性地认识、统筹海防并付诸实践,李鸿章是始作俑者,他的海防战略思想深刻影响和引领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的发展。然而,纵观其海防战略的理论和北洋海军兴亡的实践,可谓得失参半,既有可贵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创建轮船水师,三洋布局,海口防御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历代统治者无不视海洋为天然“长城”,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重陆轻海”的国防观念。直至鸦片战争败于西方的坚船利炮,方才将防卫视角移向海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发起了以自强为核心的洋务运动。李鸿章作为洋务派代表人物,极力推动近代化海防和海军建设,促成中国国防观念的重大转变。 与当时所有先进的中国人一样,李鸿章从外国船坚炮利打败中国的事实中直观认识到中国的积弱所在,产生“学习外国利器”,发展船炮以“自强”思想。1867年,担任湖广总督的李鸿章首次提出建议:创建一支轮船水师,分驻“内洋港口”,“以一提臣督之,分为三路:一曰北洋提督,驻扎大沽,直隶、盛京、山东各海口属之;一曰中洋提督,驻扎吴淞江口,江苏、浙江各海口属之;一曰南洋提督,驻扎厦门,福建、广东各海口属之”。这是最早的近代化海军建设方案和“三洋布局”海防战略设想。 1870年,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不久兼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开始以一个政治家的视角,“统天下全局,通盘合筹”,重新审视和筹划海防问题。1874年第一次海防大讨论的《筹议海防折》,系统反映了李鸿章的海防战略思想,具体包括: 首先,对战略形势的判断——中国的主要威胁来自海上。李鸿章说:“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械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他因此主张将战略重点从西北塞防转移至东南海防。

北洋水师观后感

《北洋水师》观后感 在上周杨老师的中国近代史课上,看了《北洋水师》的电影。 公元1894年,日本联合舰队浩浩荡荡地向中国黄海进发。日军“吉野号”一马当先,令日军做梦也没料到的是,马上受到北洋水师“致远号”的猛烈炮轰,“吉也号”由于吃水很浅在躲过一擦船底而过的鱼雷后,最终还是被北洋旗舰“定远号”的炮火打了个底朝天,日军一看魂飞魄散,落荒而逃。这就是电影《北洋水师》中最为精彩的一幕。每当看到这里,我心里的自豪感不觉油然而生。我为那时的中国就拥有这种军舰而骄傲,更被这些士兵英勇抗战的精神而感动。 但是后来北洋水师屡屡遭重创,直至全军覆没。但是他们没有失去作为军人的气节,作为中国人的骨气。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名字,邓世昌在弹尽后,撞向敌舰,被鱼雷击中后,自沉海底。林永升最后的时候,在军舰上站立着,昂着头战死还有林泰增、杨永霖…… 看完北洋水师从清政府耗巨资开始打造到亚洲第一强,再到被东夷小国打败彻底覆灭的一切的一切。除了感慨还是感慨,失败了我们肯定要究其原因。 第一、清政府腐败 女人当权,把皇帝当成傀儡,自私自利,奢侈腐化,把大好河山糟蹋的支离破碎,民不聊生,饿殍满地,国家到了灭亡的边缘,还挪用买巡洋舰的军费。上奢则臣贪,大小官员为了私利,对上逢迎巴结,对下横征暴敛,“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从而直接导致民风败坏,用鸦片削弱中国人体质,难道清政府是瞎子吗?难道我们的同胞都是傻子吗?也许是我们的同胞对清政府失望变绝望,而又无力改变现实通过消极堕落发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慨呢?不过自然规律让清朝到了该灭亡的时候,客观规律到头了。 第二、中日两国海洋观的差异 1、陆地为主的清政府 满清八旗兵和他们的亲家——蒙古贵族一样是骑在马背上开拓疆土的勇士,他们从小学会的是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纵马驰骋,海洋对于他们是那么的遥远和神秘。恶劣的生存环境从小就铸就了他们对土地的向往和崇拜,而当他们面对比草原更为浩瀚的海洋时,就难免感到茫然与困惑。但是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却有一个名叫马汉的人提出了至今对世界仍有重要影响的“海权主义”,提出了重视海防、开发海洋资源、保护领海、建设新型海军、谋求海洋霸权等一系列相关理论,并迅速被美国、英国、日本等沿海或岛屿国家接受,近代海洋观便随之产生。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自古以来对海权和海洋的重视程度同西方国家相比存在着先天的差距,五千年来,我们对海洋的认识是那么的肤浅,甚至产生了对海洋的仇视,于是就有了精卫填海的“动人”传说;郑和七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宏勋伟绩,康熙大帝为了对付郑氏的骚扰不是组建强大的海军,而是下了道“禁海令”,与海隔离…… 秦汉奠定了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政体,历代王朝都沿着秦汉设计的政治模式,把大陆文明的因素整和的强大而有序,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大陆文明为主流的文化类型。而海洋文明虽没有被禁绝,甚至某些时代还有较大的发展,但一直处于非主流的文化状态。 当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支强大的舰队随郑和一同逝去的时候,经历了汉唐盛世后的中国真正走向了衰落(虽然中国衰落的拐点是在宋朝)。在清朝初期,

论北洋舰队筹建原因构成作用和覆灭资料

本文为2010年西安文理学院政教系近现代史教研室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之一 论北洋舰队筹建原因、构成、作用和覆灭 云天禄 (西安文理学院历史系陕西西安 710065 ) 【摘要】文章探讨了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筹建、构成、作用和覆灭原因。因第一次、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面临被欧美日等列强殖民瓜分的窘境,清政府建成北洋舰队。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加之战斗指挥失误,导致了舰队的覆灭。 【关键词】甲午海战北洋舰队警示作用 一.北洋舰队筹建过程 北洋舰队创建的提出: 第一,因第一次、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1866年清廷批准左宗棠(后沈葆祯接任)在福建马尾设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并开设造船厂和水师学堂,迈出了建立近代海军的第一步。第二,因1874年5月日本侵略台湾,中国举国上下大为震惊。恭庆王提出了“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条紧急机宜;李鸿章则提出暂弃关外、专顾海防。第三,1875年5月30日清廷下令由沈葆祯和李鸿章分任南北洋大臣,从速建设南北洋水师,并决定每年从海关和厘金收入内提取400万两白银作为海军军费,由二洋分解使用。沈葆祯从大局出发,清政府决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水师,北洋的成军之路由此开始。 北洋舰队筹建有国内方面原因: 第一,十九世纪初期后,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旧式水师的失败以及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的覆灭深深刺痛了大清帝国朝野上下国民的心,“天朝上国”的美梦从此破灭,“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以夷攻夷”等有识之士的主张充斥中华大地。第二,清廷面对对外作战接连败北的局面也深感海防的重要,痛下决心对旧式水师进行革新。第三,1874年5月日本侵略台湾,日本在当时仅是一个小国,在得到了几艘外国军舰后居然也敢侵犯大清帝国,这一事件使得中国举国上下大为震惊,清政府开始感到日本“将为中国永久大患”。第四,以恭庆王、李鸿章、沈葆祯等洋务派的“海防”之论的一致努力,使清政府决心加快建设海军。第五,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南洋舰队被击沉,这件事极大的刺激了清政府加强北洋舰队建设。 国际方面原因: 第一,十九世纪初期,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继发展完成,欧美列强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资本主义体系日趋建成,对外扩张加速,中国面临着被殖民瓜分的窘境。第二,清王朝统治腐朽没落,对外丧权辱国,对内镇压反抗,为维持其统治,必须加强军备建设。第三,特别是面对邻国日本的侵略威胁,被视为国家的大患。 二、北洋舰队军队构成 北洋舰队军官构成。北洋舰队各主要战舰舰长及高级军官几乎全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并多曾到英国海军学院留学实习。北洋舰队中层军官内多是原留美幼童,被召回国后到福建水师学堂学习海军后服役。而根据《北洋海军章程》,要求士兵必须会写自已的名字,粗通文字,懂得舰艇知识。舰队内一直亦有外国人担任军官作技术专家及指导。北洋舰队的军官多能操英语,内部指挥命令亦是以英语发号。 北洋舰队舰艇概况。1875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从英国阿姆斯特朗兵工厂定购了“镇东”、“镇南”、“镇西”、“镇北”等8艘蚊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1879年又另定购了两艘巡洋舰“超勇”、“扬威”。1879年11月,“镇东”、“镇西”、“镇南”、“镇北”

26、甲午海战

26*甲午海战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它记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中日甲午战争黄海大战时,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和将士们英勇作战,誓死保卫旗舰,最后在敌舰猛攻下壮烈牺牲。课文通过描写他们作战时的英勇顽强,高度赞扬了他们誓死不屈的精神和对祖国无比热爱的高尚情操。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结构紧凑清晰,语言朴实简练,情节紧张激烈,能够深深吸引学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操的佳作。二、教学要求: 1、认识“舰、督、眺、毙、逞、牺牲”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记叙的。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邓世昌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高尚情操。三、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英雄们的民族精神。四、教学准备: 历史背景资料,多媒体课件。五、学情分析: 由于自己从三年级开始就有意思地培养学生课内和课外的阅读,大部分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因为是阅读课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时,要求他们自己结合课文内容查字典认识不理解的生字词,进行网络查找了对本课有历史背景的一定了解,这样对于本课的理解一定会起到较好的作用。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是一部反侵略史。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帝国主义用倚仗着自己的船坚炮利,用他们的洋枪洋炮无情地砸开了中国的大门上,在中国的大地上烧、杀、抢、虐,无恶不作,让中国人民饱受苦难。但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并没因此而屈服,他们奋起反抗,这中间涌现了无数的抗击外敌的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中华民族的英雄。 (PPT出示课题)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99页,一起来学习《甲午海战》板书:26、甲午海战二、检查预习情况: 询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生字词的了解情况。 PPT出示生字词,一起来复习。 同甘共苦:一起享受幸福,一起承担艰苦。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同归于尽:一同死亡或者毁灭。置之度外:把生死不放在心上。三、PPT出示邓世昌图片。 同学们谁认识这个人?简介邓世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甲午海战中发生的一件可歌可泣的故事吧。四、结合预习,理清课文顺序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课文先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起因,接着介绍邓世昌率领将士们英勇作战,壮烈殉国,最后赞美了邓世昌和将士们不畏牺牲的精神和高尚的民族节操。 PPT展示: ①课文叙述顺序:按时间先后,交代时间、地点、起因及主要人物②课文主要内容:讲了中日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和将士们英勇奋战,最后英勇献身的故事。 板书:①遭遇日军舰队。 ②英勇奋战,誓死报国。③高尚精神,永远敬重。 2、品读领悟人物的精神。 课文中哪些句子最能够体现邓世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高尚节操? PPT展示: ①“邓世昌坚毅沉着地指挥战斗,舰首舰尾大炮轮番射击,炮弹纷纷击中日本军舰。”写出邓世昌沉着应战,面对凶狠的敌人毫不畏惧。

北洋兴亡史的观后感

北洋兴亡史的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小编整理的杨善洲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北洋兴亡史的观后感(一):观看电影《杨善洲》后,我心潮澎湃,深受教育与鼓舞。该片讲述了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电影的一些情景此刻仍记忆犹新。 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北洋海军兴亡史记录了北洋海军建立发展及在甲午海战后全军覆没的历史。 1894,中国农历甲午年。中国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蒸汽铁甲大海战。这场战争惊醒了中国亿万国民,更震惊了世界。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了。曾经威震东亚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大清王朝苦心经营的万里海防轰然洞开。“将士遍洒汪洋血,浊浪滔天祭海殇。”东经123度40分,北纬39度28分。这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坐标,更是一个让国人难以释怀的历史坐标,它,就是中国黄海大东沟。甲午,120年前的甲午,这里血火海洋,壮士海殇。甲午,今又甲午,血写的历史不会抹去,回眸感伤。“甲午,甲午战争给我们带来了耻辱,但正是有了这肝肠寸断的耻辱,大清王朝才土崩瓦解。甲午,甲午战争给我们带来了觉醒,甲午战争中沉没了历史的北洋舰队,升腾的是不屈不

挠的中华海魂!勿忘国耻、知耻近乎勇,让海洋、海权、海军鼓荡起建设海洋强国的风帆,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启航!”这是主题曲《龙旗舰队》。甲午战争是我们中国的耻辱,我们不能忘掉国耻,这是我们被别的国家瞧不起,被别的国家欺负,在他们眼里,中国很弱小,我们战胜不了他们,这时,我们一定要鼓起强国的风帆,为复兴的梦想前进,这样,我们就可以强大起来,不再懦弱了。 我们的国家设备很落后,其他的国家都是很强大的,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维持海洋的安全,加强海上安全力量,建造新的炮弹鱼雷什么的,这样我们才能追上其他国家,不被他们欺负。保护海洋是最重要的,海洋是什么?它是保护中华民族的天然长城啊!没了它,就相当于没了保护罩,这样的中国是更为弱小的。我们一定要凝聚建设海洋、维护海权、加强海防的思想共识;传递强烈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建设海军、发展海军。 甲午战争是国耻,我们必须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战胜别人。想要实现复兴,需要进一步增强我国的海洋观念,强化海权意识,提高保护海洋的能力,做到勿忘昨天的耻辱,无愧今天的使命。让我们为建设海洋强国和强大人民海军,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努力吧! 北洋兴亡史的观后感(二):暑假的一天,爸爸对我说:“今天晚上开始播出一个关于甲午战争的纪录片,你应

分析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国胜败的根本原因

1.我的看法: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封建君主制的失败。 原理一:经济决定政治,而战争则是政治的继续。说到底战争是为 经济利益服务的。对比一下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就能搞清很多问题: (1)经济方面:甲午年间:中国的经济力量强于日本,日本打仗靠外国借款,战争只能维持一个较短的时间,否则日本即告破产。但由于满清王朝一味对外妥协,匆忙割地、赔款使日本冒险发动的战争收到了成果,光赔款一项就相当于日本六年的总产值,日本货币从那时起实现了金本位,一个日圆相当于一两银子。台湾、朝鲜的割让使日本的领土扩大了一倍还多,这为日本日后的侵略打下了基础,而中国的国力却受到了重创,赔款的白银相当于一百艘铁甲舰的造价,如果只是白白丢掉了一百艘铁甲舰问题还不严重,问题是日本得到了这一百艘铁甲舰,相当于中日两国的实力相差二百艘铁甲舰,以后就更难追赶了。这一点上日本象一个赌徒:压上了全部家当,侥幸赢了 一大笔钱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经济强于中国,但是日本的强大并未强大到可以吃掉中国 的地步,中国也没有弱小到完全不能抵抗的程度。当时日本军事的力量:海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占有优势,陆军还不能和苏联红军匹敌,但是和中国军队比较却占有优势,这一成绩的取得,不是综合国力的必然,而是提前几十年维持一个高度军事化的经济体制的结果,在战争爆发时,日本好象一个做了充分准备活动,并使出全力的的运动员,而中国好象一个正在生病的人,美国象一个正在宴会上的运动员,而苏联正在准备和德国比赛。所以日本在战争初期得胜就不奇怪了。但这样的胜利是不可能持久的。在抗战爆发时,日本政府的高度动员体制只能使国内经济维持三年,所以日军提出三个月灭亡中国,这不只是一句疯话,其中的苦衷只有日本高层才知道,包括一些右翼军人都未必明白。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的性质与其它地区的暴行有根本不同,这是一种战略威慑手段,企图用极端的恐怖摧毁中国政府和人民抵抗的决心,因为它们深知持久作战就必然失败。毛主席提出《论持久战》的方针为战胜日本军国主义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日本陷在中国,所以不得不冒险发动太平洋战争,就如同一个被资金套牢的投机家,不得不冒险去抢银行来求得周转,其结果不问自知。 2)政治上: 甲午年间:日本是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政体,而中国还是封建君主制;日本的政治法律制度较完备,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失去了强大的机会。落后的政治制度不但阻碍长远的经济发展,而且限制了现有的经济力量转化为战斗力和日本较量。日本是单一民族的国家,中国是少数满洲权贵统治广大汉族和其他民族。以国家的凝聚力比较,日本强于中国,这使得日本能倾全国之力与中国作战,而中国只有淮系一派军阀的力量与之抗衡。在君主政体下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西太后李鸿章割地赔款,理论上都是皇帝自家的事,百姓和官吏只有愚忠的义务,没有发言的权力。看:那时卖国多容易!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已经完成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制,推翻了满族贵族的统治,民主、共和的观念得以确立,国家和领土不再是皇帝的,至少理论上是属于人民的,所以任何人包括蒋介石都不敢公开的卖国投降,否则将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例如:汪逆精卫叛变之日,即是他全面破产之时绝大多数追随它多年的军政要员都弃它而去,汪逆身边只剩下少数死党,失意政客,还有蒋介石居心叵测地派去的双面间谍了。有汪逆精卫的下场在先,共产党和其它爱国力量逼迫于后,虽然蒋日秘密谈判一直断断续续,蒋介石一直不敢对日投降,只好做持久的抗争,直到日本投降。阎西山也是如此。 所以抗战的胜利,某种程度上也是辛亥革命的胜利,孙中山先生一生坎坷,屡屡失败,然而仅“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项功绩就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他。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的比较甲午之战的失败,应该从政治、经济上去找原因,如果我们只盯著战术、技术问题那我们永远也搞不清真正的原因,更不用说汲取教训了。关于检讨甲午战争失败原因的思想方法: (1)如果炮弹大多能命中敌舰而未能爆炸,则问题在于军械; (2)如果战术对而射击不准,则问题在于训练; (3)如果战术、训练、军械都出了问题,则问题在于舰队司令 丁汝昌; (4)如果海军败而陆军胜,则问题在海军大臣; (5)如果海、陆军都失败了,则问题在李鸿章; (6)如果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都出了问题,则问题在西太后; (7)如果咸丰、西太后、同治、光绪、浦仪都没能搞好国家 这部影片笔者在小时候曾经看过数遍,片中的爱国人物邓世昌的英勇行为一直激荡着笔者的爱国之心,今日特地让笔者的儿子也在网上看了这部影片。 片中描述了中日在甲午海战中中方英勇反击的光荣事迹,但所有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最后甲午海战是以清政府为代表的我方彻底失败而告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最后中国不得不割地赔款,进一步拉开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为以后中日之间再次发生战争提供了可能! 为什么甲午海战以我们失败而告终,笔者认为并不是简单的北洋水师队形的排列错误,更不是北洋水师的坚船利炮不够先进,恰恰相反,当时的北洋水师拥有的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舰船,由此可见,战争的胜负不一定武器的先进是必要因素! 更重要的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机制的原因,但看看当时腐-败的清政府,一切都处于混乱和飘摇之中,对外政策总是希望英美列强的调停来实现避免战争的目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法国在

近代史甲午海战

甲午海战 大纲 一.海战背景 二.海战经过 三.海战结局 四.原因分析 五.总结 参考文献:《档案》20111213集,20111215集、《百度百科》甲午战争、《甲午海战战败新考》、揭秘《慈禧挪用北洋海军军费谣言》、《洋务运动》、及其他论坛言论参考等。 正文 一.海战背景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资源匮乏、市场狭小,难以快速发展。1887年,日本参谋部制定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由于其自身实力资源不足,决定以战养战。 当时中国处于晚清时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朝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1888年建立北洋水师。但此时清朝政治腐败,国防军事外强中干。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日必有一战。而甲午海战又是甲午战争中最为关键的一战。二.海战经过 1894年9月17日10时23分北洋舰队的主力于黄海遭遇日本舰队。日本联合舰队呈

单纵阵接近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横阵迎敌。 双方舰队距5300米时,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首先开炮。随后联合舰队航向北洋水师右翼,冒险将舰队暴露于北洋水师阵前。随即,北洋舰队各舰一齐发炮轰击。12时53分,日旗舰松岛发炮还击,定远主桅中弹,丁汝昌身负重伤。日第一游击队绕攻北洋舰队右翼“超勇”、“扬威”,二舰相继被击中起火,“超勇”沉没。“定远”、“来远”、“经远”重创日舰“比睿”、“赤城”、“西京丸”。后日本舰队绕至北洋舰队背后,与第一游击队形成夹击之势。北洋舰队腹背受敌。邓世昌让“致远”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却被击沉。“致远”也被击沉,“济远”“广甲”临阵脱逃。“靖远”、“来远”中弹过多退出战斗。后镇远舰连续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点燃炸药发生大爆炸。不久,靖远、来远重新投入战斗。因日舰均受伤,于17时40分左右撤出战斗。海战结束。 三.海战结局 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创,死伤官兵600余人。北洋水师虽损失较大,但未完全战败。然李鸿章保存实力,命北洋舰队躲入威海港内。日本夺取了黄海的制海权。 四.原因分析 甲午海战中国惨败原因颇多,但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军备上:1890年后,日本以举国之力发展海军、陆军,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 争。中国,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初见成效,开始得意轻敌。舰龄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虽装甲上有优势,但射速慢,火力弱,航速迟缓。 当时中国并不止这一只海上舰队,而日本小国以举国之力才造出了这支船只上略好于北洋水师的舰队。在交战之前日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认为即使北洋水师战败也不会如此惨败。 中国军舰虽然当时买来时称为亚洲第一舰队而且在战前装甲任上大大领先于日本(这点可以从各舰中弹数上看出,北洋水师主力舰均中弹数百发而还能不沉,日本军舰中弹大约10发左右就已重伤。而且日本多用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日制爆破弹;而北洋水师多用的是实心弹,不会爆炸,只能击穿(有一说北洋水师方面用的炮弹内填泥沙,质量非常差才打输,但其实实心弹本来就是这样并不是质量差的缘故)。其爆破弹因为国内无法自制,又不去买,导致爆破弹不足,威力不足),但是在其他方面均不足,比如上述的弹药方面。 虽然当时北洋水师内已经有人早已意识到己方装备落后的问题,但由于经费不足,一直无法更新装备。由于清政府放松了警惕,给北洋水师的经费也年年减少,北洋水师发展缓慢(清政府是为了防止北洋水师过于强大,毕竟其为李鸿章为首的汉人控制。李鸿章给予朝廷各派系的斗争方面考虑也不敢大肆建设海军。换句话说其实北洋水师有钱但是不能用,这也是当时那些官员思想上的短板,没想到会输这么惨,只顾自己的私怨而不顾国家安危)。 关于慈禧挪用军费的问题,多方资料显示并非我们一般认为的那样:据《洋务运动》一书记载,挪用于颐和园工程的,是海军衙门经费,而非北洋海防协饷,而且已经归还。 但其实,就海军经费方面来讲,清政府投入海军的经费一点也不比当时日本投入的少。1861至1888年,北洋水师从筹建到成军的27年间,清政府一共投入海军经费一亿两白银,均占年度财政的4%至10%。同期日本政府投入折合成白银6000万两,相当于同期清政府对海军投入的60%。只能说日本用的更好更团结。

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 徐聪

看了中央电视台第十套探索节目播出的由中国海军制作的六集《北洋海军兴亡史》后不禁心潮澎拜热血喷涌。 节目呈现了120多年前日本发展军国主义道路处心积虑野心占领朝鲜及至中国种种罪恶卑鄙行径。让人悲愤难忍,雪耻之恨。 英勇的北洋海军将领和战士在甲午战争中所表现出的英勇顽强宁可战死也决不让日本鬼子侵略我中华大地的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精神深深地撼动着我的心。 今天的日本右翼军国主义甚嚣尘上不但不悔悟军国主义给朝鲜、中国带来的灾难、伤痛及耻辱也给日本自己带来遭受核打击深痛教训,现在反而还歪曲历史颠倒黑白百般狡赖,试图复活军国主义。 严正的奉劝当今日本政府切底反省军国主义罪恶历史,真诚地给受害国家人民道歉,得到世界人民原谅才是日本的唯一出路。在观看完之后我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一是感动。片首和片尾的北洋军歌,令人慷概激昂。综观当时中国,虽未经启蒙,民智尚未开启,但军人以死报国的朴素情怀和死战不屈的精神意志仍令人敬仰。陈京莹给老父家书中开篇就写到,“军人战死沙场,幸事也,然尽忠不能尽孝,自古忠孝难两全也”,家书还未寄达,陈已随经远战沉大海。 二曰愤懑。巨舰忠魂,忠臣良将,到头来不过做了腐朽没落王朝的陪葬,这部纪录片,是迄今官方最为客观地对甲午的反思。这种反思国耻的纪录片,看了难免让人心情淤塞,但我们要的是理性反思,不是燃起复仇主义的烈火,而是要苦练内功,让国耻不再重演。当年北洋海军以一己之残躯唤醒国人四千年之大梦,但国人似乎离大国民还有距离,据到过刘公岛纪念馆的朋友说,留言薄上尽是歪七扭八、错字连篇、满篇生殖器,叫嚣战争与复仇的文字。纪念甲午,就是要冷静地近乎残酷地再次揭开自己120年的伤疤,牢牢记住耻辱和教训,而不要在叫嚣复仇中迷失自我。 三是激动。许多沉睡了120年的历史一一浮现。特别是慷慨激昂的北洋海军军歌,完爆鬼子的军舰进行曲。另外,此片是由海军拍摄的,也可以说代表了官方对于甲午、海洋、海权、海军的认识,令人鼓舞。环顾当今东亚局势,此片值得国人尤其是当政者好好学习,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之林,一定要以史为鉴。

甲午战争中清朝战败的原因

甲午战争中清朝战败的原因 今天我们还能坐在舒适的教室里上课,还能自由快乐的生活,这都是国家的强大给我们提供的。我们还记得一百二十年前的那场战争吗?我们被一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国家打败了,这就是中日甲午战争。今天我们要时刻反思历史,为什么我们会战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而不是去贪图享乐,逃避历史。在我看来我们失败的原因主要有: 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无能。在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尽管做出了很多有效的改革,但是其制度仍然未变。洋务运动使清政府建立了北洋水师,并且当时是亚洲最强的的舰队。由于政治的腐败必然影响军队的建设,清政府统治者只顾自己想乐,随意挪用军费,导致军队建设落后,在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好多枪都是假的,子弹也稀缺,还有李鸿章在军队的思想建设上放任自流、漠不关心,导致军心涣散,将士们贪生怕死,临阵脱逃者比比皆是。最终在甲午战争中我们中国军队屡战屡败,没有打过一场胜战。 清政府对日本可能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缺乏预见,夜郎自大,轻视小日本,战备不足。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逐渐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在经济和军事上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走上向了工业大国,国内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于是日本就将侵略中国作为基本治国策略。而我们的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取得了一点小成就中洋洋得意,对日本一点防备都没有,还是以农业为主,小农经济。在战争危机的时候,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消减军费,停止购买大型军舰,停止拨付机械弹药的费用。对当时的国际形势判断极为不明确,还在闭关锁国、盲目自大,仍做自己的大国梦,还认为日本就是个蛮夷小国,对当时日本的发展一点都不了解。殊不知一场生死攸关的战争就在这种时候爆发,我们是毫无防备,日本是有备而来的,最终导致我们以失败而告终。从此之后中华民族走上了危机时刻。 当时清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李鸿章等人,他们一味的依靠外国调停,没有考虑自身实力的建设,还有在甲午战争中我们的指挥者指挥失误,避战不出。当时中国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是极力主张求和,李鸿章也是坚决主张和局。从甲午战争开始到最后投降,李鸿章都是一味寻求德意美调停,已达到求和的目的,还命令北洋水师避港不出,以保存实力为名,失去了制海权,错失最佳出兵时机,最终导致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曾经是亚洲最强的舰队,拿着最高的薪水,却在甲午战争中不堪一击,这都是统治者一味求全,消极抵抗,贪污腐败造成的。 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上再次反省甲午战争,就是要求我们在和平时代要时刻记住甲午战争的教训。时刻铭记历史,我们才能居安思危,防止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范文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范文 导读:本文是关于甲午大海战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800字(一) 中国近代史是血与泪的屈辱史,很多国人从心底里不愿回首也不愿提及,随着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的镜头带着我们到一处一处战争历史遗迹,看着一座座锈迹斑斑的炮台,银幕前的我们仿佛感觉到历史就在那里用最简单、最直接、甚至最残酷的方式向后人诉说着。 1867年,李鸿章上书朝廷,清政府下令建立船政学堂,洋务运动由此拉开了帷幕。影片从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的少年时代开始,将其一生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877年,清政府派遣一批少年学子远赴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他们怀着强国之梦登上了当时最新式的军舰,学习到了最先进的海军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四年后,邓世昌代表朝廷赴英国迎接同学们凯旋,他们驾驶着清政府用重金购买的铁甲巨舰劈波斩浪驶回祖国。这批学生在英国留学期间的同学中就有一批日本留学生,同样驾驶着日本政府购买的军舰向日本驶去。影片中不断使用对比手法,中日两国领导人在面对国际形势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似乎在预示着战争的结局。明治天皇的奋发进取和慈禧太后的骄奢淫逸决定了北洋水师悲惨的命运。战败后清政府和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赔偿白银两亿五千万两。甲午战争的失败将中国人民推向了更加苦

难的深渊。 "我等从军卫国,今天一死也要撞沉‘吉野’舰",这是邓世昌在炮弹用尽、舰身受重伤倾斜的情况下毅然决然指挥"致远"舰撞向日本海军"吉野"舰时说的话。邓世昌和所属官兵壮烈殉国是悲壮的,也充满了悲哀和辛酸。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缮颐和园为自己庆祝六十大寿,导致海军多年未添新式军舰,旧军舰上的武器得不到保养,弹药奇缺且有不少打不响的臭弹。在海战中这些弊端都以致命的形式暴露出来,日本的快速军舰和舰炮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而北洋水师的炮弹经常命中敌舰却不爆炸,装备的落后和战术指挥的老化让将士们有心无力。影片中仿佛展示着日本军国主义像是一头疯狂的野兽无情地噬咬着中国人民,让我们忿恨辛酸。 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源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明清两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在西方国家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仍然沉浸在泱泱大国的美梦中。盲目的自大使得中国失去了和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交流和竞争的机会,和他们的差距越拉越大。甚至从唐朝就开始向我们学习的弹丸小国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全盘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国力逐渐追赶和超越中国,落后的旧中国挨打就是必然的。 影片中提到了钓鱼岛被日本占领的过程,自从今年9月日本政府制造购岛闹剧以来,中日钓鱼岛事件不断升级,从影片中所呈现的历史事实来看,日本拿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做交易俨然是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甲午战争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鲜半岛、辽东、山东半岛及黄海等地进行的一场战争,那么你了解甲午战争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失败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 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做为战败方,损失了一支实力最强的海军舰队即北洋水师。甲午战争北洋水师遭受全军覆没,中国的海上军事实力受到沉重的打击。北洋水师在对抗日本时,究竟输在了哪些地方呢,是武器装备还是军事管理? 北洋水师是洋务运动时期成立的。在初期时管理森严,纪律以及训练等方面都堪称一流。管理者都经过细心的选拔。但是后期,管理方面冲突越来越明显,北洋水师的纪律等方面越来越差。对于北洋水师的投资虽然巨大,但是却买不到好的纪律和管理。 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北洋水师的内部矛盾极为尖锐,内部不团结。在做事方面,权力分配的不平等。调动兵力的权力甚至光绪帝都没有。所有的人全部听从李鸿章的调遣。 在甲午战争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方面武器装备方面差距较大。虽然在人数方面,北洋水师具有较明显的优势,但是在武器装备等方面却大大落后于日本。当时,虽然洋务运动使得中国的生产制造等方面有了大的突破。但是,大部分的重要的机器都是靠国外进口,并不是自己国家生产,对于武器装备相对于日本还是较落后的。使甲午战争

北洋水师失败因素主要有武器装备和军事管理。纪律的败坏,内部的不团结,管理观念的落后,军费的滥用,权利的不平等都导致了北洋水师的战斗失败。 甲午战争的结果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日益衰败,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等领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过渡。在平静一段时间后,中国又再一次爆发了战争,甲午战争。那么甲午战争的结果如何,甲午战争为何会取得这样的结果?从甲午战争的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是一场源于日本阴谋而刻意挑起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近九个月,最终以日本胜利、中国战败为最终结果。 在鸦片战争后,虽然使得中国国力变得衰弱,但却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开展,清政府对军事上的大力投入,使得清朝军队战斗力明显变强,那么为何甲午战争仍然以中国的失败为结局呢?在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后,可以得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如下三个。 第一、对战双方对于甲午战争的准备情况不同。日本为了甲午战争的发动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为此日本天皇还带头对日本的军事投入进行了捐赠,而反观中国,清政府建立了北洋舰队,以此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后开始缩减对于军事的拨款。 第二、对战双方的武器对比不同。日本为了能取得甲午战争的胜利,在军舰的制造以及维护上投入巨大,而中国的北洋战舰年代久远,

中日甲午海战

中日甲午海战:日本海军未直接击沉清朝一艘军舰 1894年9月17日午后发生的黄海大东沟海战,是甲午战争中海上战场最激烈的一场战役,也是世界海军史进入19世纪后,空前惨烈的大海战。与战后中国人普遍对邓世昌和“致远”舰的事迹集中关注的情形相似,日本海军在这场海战中也有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 铁甲舰是世界海军发展进入蒸汽时代后出现的主力舰种,因同时具备巨炮和重甲而威名赫赫,当时的海军国家以能装备铁甲舰为傲,一如现代海军对于航空母舰的膜拜。1885年,中国北洋海军获得了德国建造的“定远”、“镇远”号一等铁甲舰,瞬时成为亚洲第一海军,也一度据此控制了东亚制海权。视己身为海洋国家的日本全社会因此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更将中国的铁甲舰视作日本实施“开拓万里波涛”扩张国策的巨大障碍,日本海军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不断筹谋要打沉中国的铁甲舰。大东沟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各舰对中国的“定远”、“镇远”号两艘铁甲舰给予集中“关照”,然而竭尽所能也未能实现击沉的战果,甚至还留下了日军旗舰“松岛”上一名重伤的水兵临死前望着岿然不动的“定远”慨叹“‘定远’为何还打不沉”的故事。 唯一让日本海军能够聊以自慰的是,在海战进入到收官阶段的下午5时之后,北洋海军一艘名为“经远”的军舰被其击沉的事件。 迟到120年的疑点 整场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海军共损失“超勇”、“扬威”、“致远”、“经远”四舰,然而仔细考证各舰的沉没原因便能发现,“超勇”舰事实上是重伤后因为舰上所起的大火愈演愈烈,被火烧沉;“扬威”舰则是重伤后,又被向战场外逃跑的北洋军舰“济远”撞击漏水而沉;中国社会传颂的“致远”舰战沉事迹实际是在向日舰冲锋途中,受伤越来越重,突起爆炸而沉,均不是日本海军直接攻击所致。根据日本海军档案,只有“经远”舰是明确记录的被日本海军第一游击队一直攻击到沉没的中国军舰,更为重要的是,“经远”舰还是一艘被称为“小铁甲舰”的军舰,在没有能打沉一等铁甲舰的情况下,获得了击沉小铁甲舰的战果,也勉强可以拿来彰显国威、军威。 由此,日本海军在关于大东沟海战的叙述中,格外突出的一件战事就是进攻“经远”舰直到其沉没的过程。甲午战争后日本海军官修军史《明治廿七八年海战史》中对于此事就有文辞间十分激动的描写,“不久,‘经远’到了生命最后的时刻,螺旋桨露出在空中旋转,红色的舰底一览无余,我军将士纷纷鼓掌,大喊‘万岁’。” 从大东沟海战结束后,有关“经远”舰被日本海军第一游击队击沉一事,随着日方的叙述而流传开,在一个多世纪时间里包括中国史学界在内,各种关于甲午海战的著述中,但凡涉及“经远”沉没一事,几乎都完全采用源自日本的记载。在为了纪念大东沟海战双甲子而开始的兵棋推演中,有关“经远”沉没情形的史实也依据日本海军档案的记载,但随着12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