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经济学单项选择题

公共经济学单项选择题

公共经济学单项选择题
公共经济学单项选择题

公共经济学单项选择题

公共经济学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对于帕累托效率准则,下面唯一正确的解释是()。

A.如果对资源配置的任何重新调整都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况就符合帕累托效率准则

B.对于资源配置的任何重新调整,如果要改善某人的境况不必以其他任何人的境况恶化为条件,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况就符合帕累托效率准则

C.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大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D.如果对资源配置的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况就符合帕累托效率准则

(2)下面关于社会边际成本(MSC)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社会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B.社会边际成本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

最高额来测定

C.一种物品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D.社会边际成本实际上就是社会总成本曲线的斜率

(3)为了使某种物品的产量最优,该种物品产量的增加应当持续到哪一点上?()

A.其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或其净边际效益为0

B.其社会边际效益就会大于社会边际成本,从而其净边际效益为正数

C.其社会边际效益就会小于社会边际成本,从而其净边际效益为负数

D.其社会总效益等于社会总成本

(4)下面哪个公式是完全竞争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

A.P=MPB<MSB,且P=MPC<MSC

B.P=MPB=MSB=MPC=MSC

C.P=MPB>MSB,且P=MPC>MSC

D. P=MPB<MSB,且P=MPC>MSC

(5)下面关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公式= 的含义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物品或服务数量()的总和

B.公式的含义是: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他为了消费而实际可以支配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就

是该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总量

C.当一种公共物品或服务增加一个消费者时,其边际成本大于零

D.当一种公共物品或服务增加一个消费者时,其边际成本小于零

(6)下面关于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的四项论述中,正确的有()。

①正的外部效应是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②负的外部效应是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③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往往会出现供给不足

④具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往往会出现供给过多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关于“金钱的外部效应”的论述,正确的是()。

A.因某种物品或服务需求量或供给量变动而以价格上涨或下降形式给现有消费者带来的影响,称作“金钱的外部效应”

B.那些对第三者所造成的无法通过价格或者说不能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影响,就是“金钱的外部效应”

C.“金钱的外部效应”同样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

D.“金钱的外部效应”也在政府要采取措施加以矫正的外部效应范围之列

(8)下面对负的外部效应的分析,四种情况中发生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A.随着年产量增加一倍,外部总成本可能也随之增加一倍,外部边际成本保持不变

B.随着年产量增加一倍,外部总成本的增加可能大于一倍,外部边际成本递增

C.随着年产量增加一倍,外部总成本的增加可能小于一倍,外部边际成本递减

D.随着年产量增加一倍,外部总成本的增加可能小于一倍,外部边际成本递增

(9)在负的外部效应存在的情况下,下列公式成立的是()。

A.MSC+MEC=MPC

B.MPC-MEC=MSC

C.MEC-MSC=MPC

D.MPC+MEC=MSC

(10)在正的外部效应存在的情况下,下列公式成立的是()。

A.MSB+MEB=MPB

B.MPB+MEB=MSB

C.MEB-MSB=MPB

D.MPB-MEB=MSB

(11)外部效应内在化所采取的措施是()。

A.对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都通过矫正性的税收来实现内在化

B.对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都通过矫正性的补贴来实现内在化

C.对正的外部效应通过矫正性的税收来实现内在化,而对负的外部效应则通过矫正性的补贴来实现内在化

D.对正的外部效应通过矫正性的补贴来实现内在化,而对负的外部效应则通过矫正性的税收来实现内在化(12)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A.对于私人物品或服务和公共物品或服务,只要将个人需求曲线按水平方向相加,就可以得出其需求曲线

B.对于私人物品或服务和公共物品或服务,只要将个人需求曲线按垂直方向相加,就可以得出其需求曲线

C.对于私人物品或服务,只要将个人需求曲线按水平方向相加,就可以得出其需求曲线;对于公共物品或服务,只要将个人需求曲线按垂直方向相加,就可以得出其需求曲线

D.对于私人物品或服务,只要将个人需求曲线按垂直方向相加,就可以得出其需求曲线;对于公共物品或服务,只要将个人需求曲线按水平方向相加,就可以得出其需求曲线

(13)下面各项对公式的解释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就是指接受该种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任何个人本人所获得的边际效益

B. 是指该种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外部边际效益的总和

C.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MSB),就是某一个人效益和由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带给其他所有社会成员的外部效益的总和

D.要实现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配置效率,不一定非得MSB=MSC

(14)下面各项中,正确的选项是()。

A.在成员人数较少的社会中,通过自愿捐献和成本分担的合作方式,有可能使得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达到最佳水平

B.不管社会中的成员人数有多少,通过自愿捐献和成本分担的合作方式,都可能使得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达到最佳水平

C.在成员人数较多的社会中,通过自愿捐献和成本分担的合作方式,有可能使得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达到最佳水平

D.即使在成员人数较少的社会中,通过自愿捐献和成本分担的合作方式,也不可能使得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达到最佳水平

(15)下面关于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车者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①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这被称作“林达尔均衡”。

②林达尔均衡的假设前提是:第一,每个社会成员都愿意准确地披露自己可以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益,而不存在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效益从而逃避自己应分担的成本费用的动机;第二,每一社会成员都清楚地了解其他社会成员的嗜好以及收入状况,甚至清楚地掌握任何一种公共物品或服务可以给彼此带来的真实的边际效益,从而不存在隐瞒个人的边际效益的可能。

③如果一个社会是由成千上万的人组成的,人们完全有可能在不付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享受通过其他人的

捐献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益,这些人被称作“免费搭车者”。

④只要有公共物品或服务存在,免费搭车者的出现就不可避免。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16)混合物品或服务()。

A.既具有私人物品或服务的某些特性,又具有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某些特性

B.具有可分割性

C.一定具有非竞争性

D.一定具有非排他性

(17)对于某一个人来说,其最偏好的政治结果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达到这样的水平()。

A.他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恰好与该种物品或服务带给他的边际效益相等

B.他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小于该种物品或服务带给他的边际效益

C.他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大于该种物品或服务带给他的边际效益

D.无论他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是大于还是小于该种物品或服务带给他的边际效益,只要是不等于就可以

(18)何谓中间投票者?()

A.中间投票者是指虽然具有投票资格,但是在提案间举棋不定,不知该将选票投向哪一个提案的这样一些投票者

B.中间投票者指的是这样一种投票者,其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结果的中间状态

C.中间投票者是指那些虽然没有投票资格,但却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来影响投票者的理性行为,进而影响投票结果的这样一些投票者

D.中间投票者是指受他人影响,将选票投向本不能代表自己意愿的提案的这样一些投票者

(19)中间投票者定理实际上告诉人们()。

A.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的选票,必须放弃对中间投票者的争取

B.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的选票,必须对中间投票者施加影响,使其放弃原先的主张,转为支持自己的主张

C.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的选票,必须使自己的竞选方案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

D.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的选票,必须坚持自己的竞选方案,有没有中间投票者的支持无所谓

(20)投票者参与投票的原因不包括什么?()

A.参加投票的效益大于成本

B.不存在投票交易或隐含的投票交易情况

C.投票对公共选择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D.一些国家将参加投票规定为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

(21)唐斯的模型说明()。

A.政党或政治家是以公共利益为自己的追求目标的

B.政党或政治家并不是凭选票的极大化来实现自我利益的

C.政党或政治家都是以互投赞成票来争取选票的

D.政党或政治家提出的纲领或提案,只有符合中间投票者的偏好,才能实现选票极大化

(22)从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偏低的角度分析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这一理论是()。

A.瓦格纳定律

B.梯度增长模型

C.经济发展阶段模型

D.非均衡增长模型

(23)下列不属于消耗性支出的是()。

A.支付债务利息

B.基本建设投资

C.行政管理费

D.购置交通工具支出

(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财政转移性支出。

A.失业救济金

B.财政补贴

C.投资拨款

D.养老金

(25)一般利益支出,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享受其所提供的效益的支出,其中属于一般利益支出的是()。

A.教育支出

B.警察支出

C.医药支出

D.居民补助支出

(1)下列预算年度类型中,世界各国采用最多的是()。

A.历年制

B.4月制

C.7月制

D.10月制

(26)对于那些效益可以直接用货币量化的财政支出项目,适宜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A.最低费用选择法

B.成本—效益分析法

C.机会成本分析法

D.综合分析法

(27)下列有关政府预算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政府预算反映政府官员的偏好和支出意愿

B.政府预算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财政收支状况

C.政府预算是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D.政府预算是控制财政支出规模的一个有效手段

(28)以内容的差别为依据,财政预算可分为()。

A.普通预算和特别预算

B.总预算和分预算

C.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D.单一预算和复式预算

(29)实际上,课税客体就是()。

A.税本

B.税源

C.课税对象

D.税目

(30)(),就是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累退税率

D.定额税率

(31)下面关于公债功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弥补财政赤字是公债最基本的功能

B.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只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暂时转移,既不会招致纳税人的不满,又不会无端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总量,造成无度的通货膨胀,还可以迅速地取得所需资金

C.公债的发行或认购通常建立在资金持有者自愿承受的基础上,通过发行公债筹集的社会资金,基本上是资金持有者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将这部分资金暂时集中,归政府使用,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D.政府的资本性支出,是绝对不能以发行公债作为财源的

(32)政府收取使用费的主要作用,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

A.弥补财政赤字

B.筹集财政收入

C.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

D.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公共设施的“拥挤”问题

(33)税收原则的最早提出者是()。

A.威廉?配第

B.攸士第

C.亚当?斯密

D.瓦格纳

(34)税收的横向公平是指()。

A.纳税能力不同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

B.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

C.纳税能力不同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

D.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

(35)斯密税收原则提出的背景为()。

A.资本主义自由发展时期

B.资本主义垄断时期

C.崇尚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国家进行反周期的政策运作

(36)下列不属于衡量纳税能力的客观说中所指的测度尺度的是()。

A.收入

B.财产

C.消费

D.边际收益

(37)降低税收额外负担的根本途径在于尽可能保持()。

A.税收收入最大

B.税收中性

C.税收征收成本低

D.税收额外收益最大

(38)以计税依据为标准划分,可将税收划分为()。

A.中央税和地方税

B.直接税和间接税

C.对人税和对物税

D.从价税和从量税

(39)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划分,可将税收划分为()。

A.中央税和地方税

B.直接税和间接税

C.对人税和对物税

D.从价税和从量税

(40)各国个人所得税一般选用()。

A.固定税率

B.比例税率

C.累进税率

D.累退税率

(41)下列属于“专税专用”税种的是()。

A.个人所得税

B.遗产税

C.增值税

D.社会保险税

(42)下列税种中,收入调节功能最强的是()。

A.消费税

B.销售税

C.增值税

D.关税

(43)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是通过对()的干扰来实现的。

A.商品的供给

B.商品的需求

C.消费者行为

D.市场价格机制

以下各题依照图2作答。(见课本)

(44)征税后,生产者剩余的损失为()。

A.A+B的面积

B.C+D的面积

C.A+C的面积

D. B+D的面积

(45)征税后,消费者剩余的损失为()。

A. A+B的面积

B. C+D的面积

C. A+C的面积

D. B+D的面积

(46)征税后,政府征税造成的总损失为()。

A.A+B的面积

B. B+D的面积

C.A+C的面积

D.A+B+C+D的面积

(47)税收总收入为()。

A.A+B的面积

B.B+D的面积

C.A+C的面积

D.A+B+C+D的面积

(48)税收的额外负担为()。

A.A+B的面积

B.B+D的面积

C.A+C的面积

D.A+B+C+D的面积

(49)在产制环节对消费品课征的税款,产制企业通过提高商品出厂价格,把税负转嫁给批发商,批发商再把税负转嫁给零售商,最后零售商又把税负转嫁给消费者。这种税收转嫁方式属于()。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50)零售环节对某种商品课税,厂商设法通过压低进货价格把税负逆转给批发商,批发商再转给产制企业,产制企业又通过压低原料价格、劳动力价格(工资)或延长工时等办法,把税负转嫁给原料供应者和雇佣工人。这种税收转嫁方式属于()。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51)决定商品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关键因素是()。

A.法定纳税人

B.计征方法

C.课税商品的供求弹性

D.负税人

(52)资本要素的收入形式为()。

A.工资

B.利息

C.地租

D.奖金

(53)如果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政府所征的税收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落在生产要素购买者身上。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等于

(54)税收归宿的一般均衡模型最早是由()提出的。

A.亚当?斯密

B.米尔利斯

C.哈伯格

D.瓦格纳

(55)公债产生的必要条件是()。

A.政府支出的需要

B.大量闲置资本

C.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D.货币信用制度的发展

(56)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各国政府弥补财政赤字基本上是靠()。

A.透支

B.增发通货

C.发行公债

D.增加税收

(57)公债的依存度是指()。

A.当年的政府债务累计余额与GDP的比率

B.当年的政府债务累计余额与居民储蓄额的比率

C.当年的公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率

D.当年的政府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率

(58)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A.设立偿债基金

B.依靠财政盈余

C.举借新债

D.依靠财政透支

(59)将公债划分为中央公债和地方公债,其划分的依据是()。

A.举债的方法不同

B.举债的主体不同

C.流通与否

D.发行的区域不同

(60)调整公债发行利率的策略,其操作方法是()。

A.相机决定公债的发行利率水平

B.相机买卖政府债券

C.相机进行政府债券的长短期调换

D.相机决定公债发行的期限种类

(61)旨在调整公债实际利率水平的策略,其操作方法是()。

A.相机决定公债的发行利率水平

B.相机买卖政府债券

C.相机进行政府债券的长短期调换

D.相机决定公债发行的期限种类

(6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债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是()。

A.在总体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保持一致

B.在直接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而分清主次

C.在一定的前提下,公债管理可以在自己的作用领域内,发挥宏观经济调控的才能

D.公债管理作为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其地位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同

(63)()指的是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生产的,作为最终产品的商品或劳务的市场价值,扣除为生产这些产品的资本耗费后的净值,它等于社会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总和。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总产品

(64)对于财政预算行为准则的理论解释,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

A.年度预算平衡论、周期预算平衡论和功能财政论

B.年度预算平衡论、功能财政论和周期预算平衡论

C.周期预算平衡论、年度预算平衡论和功能财政论

D.功能财政论、周期预算平衡论和年度预算平衡论

(65)下面关于财政乘数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财政支出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反比例关系,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小

B.政府税收乘数说明政府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的力量。增加政府税收可以压缩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相反,减少政府税收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C.平衡预算乘数的数值应该是大于1的

D.平衡预算乘数的数值应该是小于1的

(66)政府财政政策的政策目标不包括()。

A.充分就业的目标

B.保持年度预算平衡的目标

C.物价稳定的目标

D.经济增长的目标

(67)地方政府财政应承担的最主要的职能是()。

A.提供全国性的公共物品

B.资源配置职能

C.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D.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68)下面关于各国政府间事权划分基本做法的介绍中,不正确的是()。

A.对国防事务的立法权为中央专有,对国防事务的行政权则完全交给地方政府

B.中央对事关国家主权的公安事务,如国籍管理、出入境管理等实行专门管理;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与秩序的主要工具——警察,则由中央与地方共同管辖

C.在高度集权的司法体制下,所有司法制度都由中央立法并实施,所有司法机关都由中央建制并管理,地方不得插手

D.全国范围内的产业事项由中央政府管理,局部范围的产业事项由地方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管理

答案:

(1)D (2)B (3)A (4)B (5)B

(6)D (7)A (8)C (9)D (10)B

(11)D(12)C (13)D (14)A (15)D

(16)A(17)A (18)B (19)C (20)B

(21)D(22)D (23)A (24)C (25)B

(26)A (27)B (28)A (29)C9(30)C

(31)B (32)D (33)A(34)A (35)B

(36)A (37)D (38)B(39)D (40)B

(41)C (42)D (43)A(44)D (45)B

(46)A (47)D (48)C (49)B (50)A

(51)B (52)C (53)B (54)A (55)C

(56)B (57)C (58)D (59)C (60)B

(61)A (62)B (63)D(64)C (65)A

(66)B (67)B(1)B (68)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