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胶体金试纸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_省略_膜促性腺激素_HCG_的异同分析_刘贵龙

胶体金试纸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_省略_膜促性腺激素_HCG_的异同分析_刘贵龙

胶体金试纸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_省略_膜促性腺激素_HCG_的异同分析_刘贵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年第15卷第28期 127

·医学检验·

0 引言

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进行准确有效的检测有利于对孕妇妊娠相关疾病的鉴别和诊断。为了对胶体金试纸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全分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结果分析,本文进行了随机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孕妇,将所有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5~37岁,平均(29.5±7.2)岁;对照组年龄26~38岁,平均(28.7±7.5)岁。排除溶血、高胆红素及肝肾功能不全孕妇。所有孕妇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贝克曼化学发光分析仪Access 2)进行检测,其原理为化学发光标记物为高敏感性的吖啶酯,固相载体为磁性颗粒(PMP),当抗原抗体反应后,再加入酸和碱,则立即发光,依据光量子数和对应曲线,可将待测抗体、抗原浓度算出。结果判定:阳性结果为≥5 IU/L,阴性结果为<5 IU/L。

对照组采用胶体金试纸法进行检测,具体步骤为将胶体金试纸插入血清中,血清要在胶体金试纸MAX标志线下,保持10 s后取出,过5 min查看结果。结果判定:弱阳性为检测线颜色比对照线要浅;阳性为检测线颜色与对照线颜色一致或略深;强阳性为检测线比对照线颜色要深且呈深红色;阴性为仅对照线位置出现红色反应线;无效为无红色反应线出现,或仅检测线位置出现红色反应线。

1.3 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和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用t

检验方法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用 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

检验。检验水准:

P >0.05表示差异无显著性,P <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观察组检测阳性人数为57例,阳性率为95.0%;对照组检测阳性人数为38例,阳性率为63.3%。观察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见表1。

胶体金试纸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全分子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异同分析

刘贵龙

(满洲里市第二医院,内蒙古 满洲里 021410)

摘要:目的 对胶体金试纸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全分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结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孕妇,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测,对照组采用胶体金试纸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检测阳性人数为57例,阳性率为95.0%;对照组检测阳性人数为38例,阳性率为63.3%。观察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胶体金试纸法检测HCG 简单方便,操作容易,价格便宜,但不够灵敏,而化学发光免疫法操作虽然麻烦,但结果更准确,灵敏度更高,两者的联合应用不仅可以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还能有效降低检测成本,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胶体金试纸法;化学发光免疫法;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5.28.098

表1 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比较

组别例数阴性阳性观察组603(5.0%)57(95.0%)对照组60

22(36.7%)

38(63.3%)χ218.24P

0.00

3 讨论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一种糖蛋白激素,由胎盘

合体滋养细胞分泌[1]

。全分子HCG的检测对孕妇妊娠相关疾病的诊断及孕期的监测均有重要意义,如对异位妊娠和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等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作用[2]。临床上检测HCG最常用的方法是化学发光免疫法和胶体金试纸法。胶体金试纸法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快速,价格便宜,但结

果不够准确,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只适合初步检测[3]

。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操作虽然较麻烦,但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性高。若根据胶体金试纸法的检测结果,再对临床化学发光免疫法血清稀释倍数进行评估,能准确测定HCG,对于绒毛膜癌、恶性葡萄胎等疾病具有辅助诊断的作用,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且还使检测成本有效降低,可以通过一次试验且得到准确的检验报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化学发光免疫法的阳性率(95.0%)显著高于胶体金试纸法(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了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综上,采用胶体金试纸法检测HCG简单方便,操作容易,价格便宜,但不够灵敏,而化学发光免疫法操作虽然麻烦,但结果更准确,灵敏度更高,两者的联合应用不仅可以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还能有效降低检测成本,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袁云燕, 詹鹏飞, 肖俊锐. 对比分析胶体金试纸法与化学发光免疫

法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结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9): 18-20.[2] 蔡爱玲, 周明莉, 王雪峰, 等. 胶体金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联合检

测血HCG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4): 799.

[3] 卢桂香.胶体金试纸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全分子HCG分析[J].当代医学, 2012, 18(5): 25-26.[4] 王红梅. 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的结果分析与评价[J]. 山

西医药杂志, 2011, 40(8): 838-839.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在临床诊断中的 研究进展

Hans Journal of Nanotechnology纳米技术, 2019, 9(2), 55-59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9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17356504.html,/journal/nat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17356504.html,/10.12677/nat.2019.92006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Strip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 Ping Meng Laboratory of Nephrology, Huad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zhou, Huadu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Apr. 9th, 2019; accepted: Apr. 23rd, 2019; published: May 6th, 2019 Abstract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strip (CGIS) is a new immunoassay technique in clinic. It combines the visualization of colloidal gold technique and the specificity of immunochromatography. It has been extensively applied in clinic, laboratory and family with its excellent features at present. It has goo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and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of CGIS technique in the disease diagno-si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GIS will be in the direction of more sensitive specificity and mul-tiplexed detec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Colloidal,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Strip, Disease Diagnosis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在临床诊断中的 研究进展 孟萍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肾病实验室,广东广州 收稿日期:2019年4月9日;录用日期:2019年4月23日;发布日期:2019年5月6日 摘要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strip, CGIS)作为近年来临床上兴

(整理)7激素生物化学习题汇编.

第七章 第八章 第十七章激素

目录 第七章激素 (3) 一、填充题 (3) 二、是非题 (7) 三、选择题 (9) 四、问答题 (12) 参考文献 (15)

第七章激素 一、填充题 1、激素的一种更广泛的定义是指( )[1],根据溶解性质,激素对分为( )[2]和( )[3]两类。所有的固醇类激素都是由( )[4]合成来的。 2、对于高等动物来说,分泌激素的细胞被称为( )[5],受激素作用的细胞被称为( )[6]。根据这两种细胞之间的距离,动物激素可分为( )[7]、( )[8]和( )[9]三类。 3、生长因子是指( )[10]。 4、激素作用具有的特异性与( )[11]有关。 5、胰岛素的受体具有( )[12]酶的活性,心房肽的受体具有( )[13]酶的活性,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的受体具有( )[14]酶的活性。 6、G蛋白是指( )[15],主要包括( )[16]、( )[17]、( )[18]、( )[19]、( )[20]和( )[21]等几种。它们都是由( )[22]、( )[23]、( )[1]等三种 11、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21、脂溶性 31、水溶性 41、胆固醇 52、内分泌细胞 62、靶细胞 72、内分泌激素 82、旁分泌激素 92、自分泌激素 103、能够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的一类物质 114、高度特异性的受体有关 125、酪氨酸蛋白激酶 135、鸟苷酸环化酶 145、Ser/Thr蛋白激酶 156、结合鸟苷酸的蛋白质 166、Gt 176、Gs 186、Gi 196、GPLC(Gq) 206、Go 216、Golf 226、α亚基 236、β亚基

生物化学课件 激素

概念 早期概念:由动物器官产生,通过血液到达靶器官,并产生特异激动效应的一类化合物 现在概念: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是一类不参与具体的新陈代谢只对某特定代谢和生理过程起调节控制作用的一类微量化学信息分子 广义概念:多细胞生物体内(不论来源是细胞、组织或腺体,凡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内分泌物),协调不同细胞活动的化学信使。它使高等生物体细胞、组织和器官,既分工又协作 (1)内/远距分泌: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进入血液循环转运至远距离靶细胞产生效应 (2)旁分泌:部分细胞分泌激素通过扩散,作用于邻近的细胞 (3)自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对自身或同类细胞发挥作用 (4)外激素:体内分泌但排出体外,通过空气、水等传播,引起同种生物产生生理效应 激素的分泌量随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增减。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的作用是相互平衡的,但任何一种内分泌腺机能发生亢进或减退,都会破坏分泌和功能平衡,扰乱正常代谢及生理功能,从而影响机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甚至引起死亡。 激素的化学本质/分类 Nitrogenous hormones[含氮激素类] 氨基酸衍生物激素多肽及蛋白质类激素胺类激素 Steroid[固醇类激素] 甾醇类激素 P551 表17-1 17-2 Derivatives of fatty acid[脂肪酸衍生物激素(二十碳四烯酸)] 含氮激素包括蛋白质、肽、儿茶酚等水溶性大分子,不易通过细胞膜。通过与膜受体结合,诱导生成第二信使,将信号转导入细胞内 胺类激素:儿茶酚 AA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素 肽类激素:抗利尿素 蛋白质类激素:生长素、胰岛素、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 垂体、下丘脑、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髓质、胰岛、肠黏膜、胃黏膜等分泌的激素是含氮激素p551-552表17-1 甾体激素(甾醇类激素)包括肾上腺皮质、性腺、胎盘等分泌的激素都属此类。类固醇激素等小分子脂溶性激素,可以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在细胞内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复合物通过变构就能透过核膜,再与核内受体相互结合,转变为激素-核受体复合物,促进或抑制特异的mRNA合成,再诱导或减少新蛋白质的合成。 脂肪族激素(脂肪酸衍生物激素):主要是前列腺素PG,目前已知有几十种此类激素。 二、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1、激素的合成途径 2、多肽激素合成后储存在分泌囊 3、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

制作胶体金试纸的硝酸纤维素膜选择及应用技巧完

制作胶体金试纸的硝酸纤维素膜选择及应用技巧(完)? 硝酸纤维素膜又称为NC膜, 在胶体金试纸中用做C/T线的承载体,同时也是免疫反应的发生处.所以NC膜成为该试验中最重要的耗材,而由于其属于非标准器件,基本上每个项目开始阶段都会遇到如何选择合适的NC膜的问题.同时也存在是否要对NC膜进行后期处理及如何处理的讨论. 一. NC膜的生产原理 这个虽然看上去属于生产厂商的事情,但是GMP有个观点是强调对过程的控制才会有好的结果.那么只有了解NC膜的大致生产过程和基本原理才能更好的掌握这种材料的特性,最终制作出满意的试纸.你了解吗 首先,匀浆配比 购买回的原料硝酸纤维素粒子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有机化学物,溶解形成混浆,在该浆体内,会加入一定比例的试剂来调整最后形成的膜的性质,一般是一个试剂配方,主要包含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聚合物/盐离子/成型剂等溶解在一个缓冲体系内. 不同的厂家加入的溶液配方不一样,直接导致了在产品的差异. 其次,滚筒铺膜 配好的匀浆通过滚筒,形成了一张薄膜,平摊在十分光滑的平面载体上.这个和造纸的过程是非常相似的. 最后,成型 在匀浆内的成型剂开始挥发,膜逐步干燥成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温度比较高,有些厂家在这个过程采取了在密闭腔体内成型,同时补充配方溶液的形式,来避免一些有效成分的蒸发. 切割出产品 通过以上步骤生产出来的膜是呈一个宽度极大的产品,宽度的大小直接和滚筒的大小相关,滚筒越大生产越方便,但设备的成本也越高.宽膜要经过切割才能成为我们购买到的25mm或18mm(或20mm)宽,而长度上,成品卷膜和宽膜的长度是相同的.理论上可以让厂家切成你需要的任意宽度,但这样会造成原料的浪费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后来厂商在和试纸生产厂家的协调过程中,综合用料成本和生产便利性基本确定了上面说的宽度,以次为标准.关于不同宽度的用途差异,稍后详述. 从生产的过程,我们可以得知, NC膜本身是已经添加了表面活性剂来改善亲水能力,而且已经存在有一定的缓冲系统(虽然对纸条测试影响不会很大).对后面谈到的一些问题就比较容易理解. 二.NC膜的供应商及现状 现在有销售的NC膜品牌型号如下: MILLIPORE(美国), M135(有背衬/无背衬两种) M180(有背衬/无背衬两种) WHATMAN and S&S, Immunopore RP, 100 sec/4cm, 带被衬, CT线不会扩散, 很集中, 背景干净. 适用于各种test. (只有25mm x 50M); PuraBind R, 140sec/4cm, 不带被衬, 适用于小分子竞争test等. (20/25mm x 50M) SARTORIUS(德国), CN140 伊能(国产), 8um 6um MDI(印度), 8um 6um

生物化学知识点整理

生物化学知识点整理(总33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生物化学知识点整理 注: 1.此材料根据老师的PPT及课堂上强调需掌握的内容整理 而成,个人主观性较强,仅供参考。(如有错误,请以课本为主) 2.颜色注明:红色:多为名解、简答(或较重要的内容) 蓝色:多为选择、填空 第八章脂类代谢 第一节脂类化学 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并能为 机体利用的有机化合物。 脂肪:三脂肪酸甘油酯或甘油三酯。 类脂:胆固醇、胆固醇酯、磷脂、糖脂。 第二节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脂类消化的主要场所:小肠上段 脂类吸收的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 第三节三酰甘油(甘油三酯)代谢 一、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 1.1)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肪脂酶逐步水解为 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2)关键酶:三酰甘油脂肪酶 (又称“激素敏感性三酰甘油脂肪酶”,HSL) 3)脂解激素: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去甲肾 上腺素、肾上腺素等。 4)抗脂解激素:抑制脂肪动员,如胰岛素、前列腺素、烟酸、 雌二醇等。 2.甘油的氧化 甘油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下生成3-磷酸甘油,随后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再经糖代谢途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或经糖异生途径生成糖。 3.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饱和脂肪酸氧化的方式主要是β氧化。 1)部位:组织:脑组织及红细胞除外。心、肝、肌肉最活跃; 亚细胞:细胞质、线粒体。 2)过程: ①脂酸的活化——脂酰CoA的生成(细胞质)

第17章-肝的生化习题

第17章-肝的生化习题

第十七章肝的生物化学 复习测试 (一)名词解释 1.生物转化作用 2.初级胆汁酸 3.次级胆汁酸 4.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5.非酯型胆红素 6.酯型胆红素 7.胆素原 8.胆色素 9.胆素 10.胆色素的肠肝循环 11.黄疸 (二)选择题 A型题: 1. 饥饿时肝进行的主要代谢途径是: A. 蛋白质的合成 B. 糖的有氧氧化 C. 脂肪的合成 D. 糖异生作用 E. 糖酵解 2. 肝不能利用的物质是: A. 蛋白质 B. 糖 C. 酮体 D. 脂肪 E. 胆固醇 3. 肝功能受损时血中蛋白质的主要改变是: A. 清蛋白含量升高 B. 球蛋白含量下降 C. 清蛋白含量升高,球蛋白含量降低 D. 清蛋白含量降低,球蛋白含量相对升高 E. 清蛋白、球蛋白都降低 4. 当肝合成尿素减少时血液中升高的物质是: A. 血糖

B. 血氨 C. 血脂 D. 血胆固醇 E. 血 K+ 5. 在肝中转变成辅酶Ⅰ和辅酶Ⅱ的维生素是: A. 维生素 PP B. 维生素 B 12 C. 维生素 C D. 叶酸 E. 维生素 B 6 6. 肝在脂类代谢中所特有的作用是: A.合成磷脂 B.合成胆固醇 C.生成酮体 D.将糖转变为脂肪 E.改变脂肪酸的长度和饱和度 7. 正常人在肝合成血浆蛋白质量最多的是: A.脂蛋白 B.球蛋白 C.清蛋白 D.凝血酶原 E.纤维蛋白原 8. 下列哪种物质是肝细胞特异合成的: A.脂肪 B.尿素 C.ATP D.糖原 E.蛋白质 9. 人体合成胆固醇量最多的器官是: A.脾 B.肝 C.肾 D.肺 E.肾上腺 10. 关于血浆胆固醇酯含量下降的正确论述是: A.胆固醇分解增多 B.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增多 C.转变成脂蛋白增多

生物化学知识点整理

生物化学知识点整理 注: 1.此材料根据老师的PPT及课堂上强调需掌握的内容整理 而成,个人主观性较强,仅供参考。(如有错误,请以课本为主) 2.颜色注明:红色:多为名解、简答(或较重要的内容) 蓝色:多为选择、填空 第八章脂类代谢 第一节脂类化学 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化合物。 脂肪:三脂肪酸甘油酯或甘油三酯。 类脂:胆固醇、胆固醇酯、磷脂、糖脂。

第二节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脂类消化的主要场所:小肠上段 脂类吸收的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 第三节三酰甘油(甘油三酯)代谢 一、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 1.1)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肪脂酶逐步水解为 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2)关键酶:三酰甘油脂肪酶 (又称“激素敏感性三酰甘油脂肪酶”,HSL)3)脂解激素: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去甲肾

上腺素、肾上腺素等。 4)抗脂解激素:抑制脂肪动员,如胰岛素、前列腺素、烟酸、 雌二醇等。 2.甘油的氧化 甘油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下生成3-磷酸甘油,随后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再经糖代谢途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或经糖异生途径生成糖。 3.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饱和脂肪酸氧化的方式主要是β氧化。 1)部位:组织:脑组织及红细胞除外。心、肝、肌肉最活跃; 亚细胞:细胞质、线粒体。 2)过程: ①脂酸的活化——脂酰CoA的生成(细胞质) 脂肪酸+ HSCoA + ATP 脂酰 消耗了 键 ②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酶:a.肉碱酰基转移酶I(脂肪酸氧化分解的关键酶、限速酶) b.肉碱酰基转移酶Ⅱ c.脂酰肉碱——肉碱转位酶(转运体) ③脂酸的β氧化

生化名词解释

生化名词解释 第一章 1、肽键:一个氨基酸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α-氨基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化学键叫肽键。 2、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值时,其分子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蛋白质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3、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以肽键相连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包括二硫键的位置。 4、膜体:在蛋白质分子中,可发现2个或3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想,并具有相同的功能。 第二章 1、核苷与核苷酸:嘌呤的N9或嘧啶的N1与戊糖的C1通过C—N糖苷键相连形成的化合物叫糖苷。由脱氧核糖参与形成的核苷叫脱氧核苷。核苷或脱氧核苷与磷酸通过磷酸二脂键结合即形成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 2、密码与反密码:mRNA分子上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叫做一组密码,tRNA分子反秘密环上三个相邻的核苷酸叫做反密码。 3、碱基互不原则:由于DNA分子的碱基结构不同,其形成氢键的能力也不同,因此产生了固有的配对方式:A与T以两个氢键相连,G与C以三个氢键相连。 4、增色效益与减色效益:核酸变性时,260nm的紫外吸收显著升高,称为增色效益,在一定条件下,变性核酸可以复性,260nm的紫外吸收又重新恢复至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减色效益。 5、Z-DNA:即左手螺旋DNA,由于主链中磷原子连接线呈锯齿形,好似Z字形扭曲。 6、重复顺序:真核细胞染色质DNA具有许多重复的核苷酸序列,称为重复序列,包括高度重复顺序,中度重复顺序和单一顺序。 7、单顺反子和多顺反子:真核细胞中的一个mRNA分子只为一种多肽链编码,称为单顺反子,在原核生物,一个mRNA分子可作为多种多肽和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此称为多顺反子。 8、分子病:由于DNA遗传性缺陷引起的mRNA和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 9、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指整条多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整条多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10、Tm值:DNA变性过程中,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 第三章 1、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能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其转化为产物的特定空间结构区域。 2、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3、变构调节与变构酶:体内的某些代谢物可以和某些酶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可逆结合,使酶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变构调节,受变构调节的酶称为变构酶。 4、抗体酶:具有催化功能的抗体分子称为抗体酶。 5、酶的共价修饰:是酶蛋白肽链上某些基团与某些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 6、固定化酶:是将水溶性酶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成为不溶于水但仍具有酶活性的酶的衍生物。 7、多功能酶:一些多酶体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基团的融合,形成一条多肽链组成却有多种不同催化功能的酶。

生物化学考题_激素

激 素 一级要求 单选题 1 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最重要的信号是: A 肠蠕动增强 B 血糖浓度增高 C 血脂浓度增高 D 下丘脑刺激 E 来自肾上腺髓质的肾上腺素释放 B B A 2 下列哪项对胰岛素的描述不正确? A 在葡萄糖充足的细胞,胰岛素是合成代谢的信号 B C 从P 细胞分泌后,由胰岛素原转变成胰岛素 胰岛素原的形式无活性 D 它是由二硫键连接的两个小多肽链构成的 E 它的作用是对抗胰高血糖素 3 下列五对激素,哪一项激素对不是拮抗的? A 抗利尿激素—催产素 B 胰岛素一胰高血糖素 C 促黑色素细胞激素一退黑激素 D 降钙素一甲状旁腺素 E 组胺--5—羟色胺 4 胰岛素对肌肉、脂肪、肝脏、皮肤等组织的各类型细胞都有直接作用。 在胰岛素的生理浓度条件下,下列哪种代谢过程是减弱的? A 葡萄糖经质膜转运 C 糖异生作用 B 葡萄糖氧化 D 脂肪合成 E ATP 、DNA 与RNA 合成 C 5 在胰岛素生理浓度条件下,下列哪种代谢过程是增强的? A 尿生成作用 C 生酮作用 B 蛋白水解作用 D 糖原分解作用 E 蛋白质合成作用 E 6 下列哪种激素是在胰岛细胞中合成的? A 生长调节素 C 促生长素 E 胰泌素 B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D 肠促胰酶肽 B B B 7 下列激素对中,在化学结构上互相差别最小的激素是哪一对? A 胰岛素—胰岛素原 C 可的松一生长刺激激素 E 胰岛素—可的松 B 催产素—抗利尿激素 D 促甲状腺激素—催产素 8 下列激素中哪个不是在哺乳动物脑垂体前叶合成的 A 生长激素 B 抗利尿激素 D 促卵泡激素 C 促黄体生成激素 E 催乳激素 9 饥饿状态时,血或组织中的下列哪种物质含量可能降低? A 糖原 B 胰高血糖素 E 酮体 C 肾上腺素 D 去甲肾上腺素 A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试纸(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产品技术要求jinwofu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试纸(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尿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含量。1.1 产品型号/规格:笔型/卡型/条型。完整最小包装规格1人份。 1.2 主要组成成分:本品系由包被有抗HCG单克隆抗体及抗鼠IgG的固相硝酸纤维膜和 胶体金标记的抗HCG单克隆抗体包被的玻璃纤维膜、样本垫及吸水纸组成。2.1 物理性状 2.1.1 外观:检测HCG试纸应整洁完整、无毛刺、无破损、无污染;材料附着牢固。 2.1.2 宽度:检测HCG试纸的宽度应≥2.5mm。 2.1.3 移行速度:液体移动速度应不低于10 mm/min。 2.2 最低检测限 用HCG国家标准品进行检测,应不高于25 mIU/ml。 2.3 特异性: 2.3.1 阴性特异性:分别用含500 mIU/ml人促黄体生成素(hLH)、1000 mIU/ml 人卵泡刺激素(hFSH)和1000 μIU/ml人促甲状腺素(hTSH)的0 mIU/ml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液进行检测,结果应均为阴性。 2.3.2 阳性特异性:分别用含500 mIU/ml hLH、1000 mIU/ml hFSH 和1000 μIU/ml hTSH的25 mIU/ml HCG液中进行检测,结果应均为阳性。 2.4 重复性 取同一批号的HCG试纸10支,以浓度为25 mIU/ml的HCG液测定,反应结果一致,显色度均一。

2.5 批间差 取3个批号的HCG试纸,对重复性进行检测,3个批号HCG试纸的检测结果都应符合2.4项的要求。 2.6 稳定性 试剂盒4~30℃避光保存,有效期为24个月,对到效期后的试剂盒,分别检测2.1~2.4项,结果应符合各项的要求。

生物化学激素化学习题与答案

激素化学 一、填空题 1.激素的一种更广泛的定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根据溶解性质,激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类。所有的固醇类激素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合成来的。 2.激素作用具有的特异性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3.胰岛素的受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酶的活性,心房肽的受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酶的活性,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的受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酶的活性。 4.水溶性激素的受体通常在________________上,而脂溶性激素的受体通常在________________。 5.阿司匹林具有消炎的功能是因为它在体内能够抑制________________酶的活性,从而阻断 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 6.硝化甘油能够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是因为它在体内能够转变成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能够激活酶________________的活性。 7.佛波酯作为________________类似物,能够在细胞内直接持续激活________________酶而导致细胞的癌变。 8.激素的脱敏作用是指________________,水溶性激素出现脱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 9.能够促进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二、是非题 1.[ ]水溶性激素的受体一定在细胞膜上,而脂溶性激素的受体则一定在细胞内。 2.[ ]胰高血糖素既可以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又能促进肌糖原的分解。 3.[ ]肾上腺素既可以产生“快反应”,又可以产生“慢反应”。 4.[ ]霍乱毒素和百日咳毒素都可以导致各自的靶细胞内的cAMP浓度的提高。 5.[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可以使用cAMP作为一种信息分子。 6.[ ]甲状腺素是由酪氨酸直接转变而来。 7.[ ]饮茶能够抑制脂肪的动员。 8.[ ]可以使用HCG的α亚基的单克隆抗体检测血液中HCG的含量。 9.[ ]Gs蛋白和Gt蛋白可相互交换β亚基和γ亚基而不会影响各自的功能。 10.[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而胰高血糖素则是一种多肽。 三、选择题 1.[ ]NO作为一种信息分子,它在体内是由哪一种氨基酸转变而来? A.Lys B.Arg C.Gln D.Asn E.His 2.[ ]以下激素除了哪一种例外,都是糖蛋白? A.FSH B.LH C.HCG D.TSH E.LPH 3.[ ]以下哪一对激素具有相同的第二信使?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 C.TSH和LH D.ACTH和GnRH E.ANF和加压素 4.[ ]GRIF不会抑制下列哪一种激素的分泌?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激素 D.催乳素 E.TSH

第17章 肝的生物化学

第十七章肝的生物化学 一、名词解释 1.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2.胆汁酸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of bile acid)3.胆素原的肠肝循环(bilinogen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二、选择题 A1型题 1.哪一项不是肝组织结构和化学组成上的特点() A.双重血液供应 B.肝有丰富血窦,利于物质交换 C.肝有一条输出通道,即胆道与肠道相通 D.肝内蛋白质代谢极为活跃,更新速度快 E.肝细胞是肝多种反应进行的场所 2.下列哪一种胆汁酸不是初级胆汁酸() A.甘氨胆酸 B.牛磺胆酸 C.甘氨鹅脱氧胆酸 D.牛磺鹅脱氧胆酸 E.脱氧胆酸 3.肝细胞严重损伤时,血中蛋白质的主要改变是() A.清蛋白含量升高 B.球蛋白含量下降 C.清蛋白含量升高,球蛋白含量下降 D.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都正常 E.清蛋白含量下降,球蛋白含量升高或相对升高 4.下列哪一种物质仅由肝合成() A.尿素 B.脂肪酸 C.糖原 D.胆固醇 E.血浆蛋白 5.肝内胆固醇的主要代谢去路是转变成() A.7α-胆固醇 B.胆酰CoA C.结合胆汁酸 D.维生素D3 E.胆色素 6.肝脏在脂类代谢中所特有的作用是() A.将糖转变为脂肪 B.合成胆固醇 C.生成酮体并在肝外利用 D.合成磷脂 E.改变脂酸的长度及饱和度 7.生物素缺乏时,影响下列哪一个酶的活性()

A.丙酮酸脱氢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丙酮酸激酶 D.苹果酸酶 E.苹果酸脱氢酶 8.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过多 B.急性、慢性肾衰竭 C.组织蛋白质分解过多 D.肝功能障碍 E.便秘使肠道内产氨与吸收氨过多 9.短期饥饿时,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 A.肝糖原分解 B.糖异生作用 C.组织中的葡萄糖利用降低 D.肌糖原分解 E.肝糖原合成 10.饥饿时肝中哪个代谢途径的活性增强() A.磷酸戊糖途径 B.脂肪合成 C.糖酵解 D.糖有氧氧化 E.糖异生 11.下列哪种维生素缺乏不导致丙酮酸堆积()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 D.维生素PP E.泛酸 12.血浆游离胆红素主要是与血浆中何种物质结合进行运输的()A.清蛋白 B.球蛋白 C.载脂蛋白 D.配体蛋白 E.葡糖醛酸 13.参与胆红素生成的有关酶是() A.过氧化物酶 B.过氧化氢酶 C.乙酰转移酶 D.血红素加氧酶 E.7α-羟化酶 14.肝昏迷前后,机体各器官有出血倾向,主要是由于() A.维生素C少 B.维生素K少

第17章 肝的生化习题

第十七章肝的生物化学 复习测试 (一)名词解释 1.生物转化作用 2.初级胆汁酸 3.次级胆汁酸 4.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5.非酯型胆红素 ( 6.酯型胆红素 7.胆素原 8.胆色素 9.胆素 10.胆色素的肠肝循环 11.黄疸 (二)选择题 A型题: … 1. 饥饿时肝进行的主要代谢途径是: A. 蛋白质的合成 B. 糖的有氧氧化 C. 脂肪的合成 D. 糖异生作用 E. 糖酵解 2. 肝不能利用的物质是: A. 蛋白质 B. 糖 · C. 酮体 D. 脂肪 E. 胆固醇 3. 肝功能受损时血中蛋白质的主要改变是: A. 清蛋白含量升高 B. 球蛋白含量下降 C. 清蛋白含量升高,球蛋白含量降低 D. 清蛋白含量降低,球蛋白含量相对升高 E. 清蛋白、球蛋白都降低 —

4. 当肝合成尿素减少时血液中升高的物质是: A. 血糖 B. 血氨 C. 血脂 D. 血胆固醇 E. 血K+ 5. 在肝中转变成辅酶Ⅰ和辅酶Ⅱ的维生素是: A. 维生素PP ` B. 维生素B12 C. 维生素C D. 叶酸 E. 维生素B6 6. 肝在脂类代谢中所特有的作用是: A.合成磷脂 B.合成胆固醇 C.生成酮体 D.将糖转变为脂肪 — E.改变脂肪酸的长度和饱和度 7. 正常人在肝合成血浆蛋白质量最多的是: A.脂蛋白 B.球蛋白 C.清蛋白 D.凝血酶原 E.纤维蛋白原 8. 下列哪种物质是肝细胞特异合成的: 、 A.脂肪 B.尿素 C.ATP D.糖原 E.蛋白质 9. 人体合成胆固醇量最多的器官是: A.脾 B.肝 C.肾 ;

E.肾上腺 10. 关于血浆胆固醇酯含量下降的正确论述是: A.胆固醇分解增多 B.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增多 C.转变成脂蛋白增多 D.胆固醇由胆道排出增多 E.肝细胞合成LCAT 减少 ^ 11. 肝在糖代谢中的最主要作用是: A. 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B. 使血糖氧化分解 C. 使血糖浓度降低 D. 使血糖浓度升高 E. 以上都不是 12. 关于肝在脂类代谢中的错误叙述是: A.肝是合成分泌胆汁酸的主要器官 B. 肝是脂肪代谢的主要器官 , C. 所有血浆脂蛋白都由肝合成 D. 肝是合成磷脂的主要场所 E. 肝是合成酮体的主要场所 13. 肝病患者出现蜘蛛痣或肝掌是因为: A.胰岛素灭活减弱 B. 雌性激素灭活减弱 C. 雄性激素灭活减弱 D. 雌性激素灭活增强 E. 醛固酮灭活增强 : 14. 氨在肝中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A. 合成氨基酸 B. 合成谷氨酰胺 C. 合成尿素 D. 合成碱基 E. 合成蛋白质 15. 人体生物转化作用最重要的器官是: A. 肝 、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精选

肽键:一个氨基酸的a-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a-氨基缩合脱去一份子水形成的化学键叫肽键。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多肽链主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主链构象,称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的各个二级结构的空间位置以及与氨基酸侧链基团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也即多肽链的整体构象。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许多蛋白质分子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这些多肽链之间借次级键缔合在一起,蛋白质分子的这种结构形式称为蛋白质分子的四级结构。 蛋白质别构效应:凡蛋白质(或亚基)因与某小分子物质相互作用而发生构想变化,导致蛋白质(或亚基)功能变化,称为蛋白质别构效应。 分子病:犹豫遗传物质DNA突变而导致某蛋白质一级结构变化所引起的疾病称为分子病。 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值时,蛋白质分子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成为兼性离子,此时,该溶液的PH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I)。 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使蛋白质严格的空间结构收到破坏但不包括肽键的断裂,从而引起蛋白质理化性质改变,生物学活性丧失,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组:蛋白质组是指一种细胞或一种生物锁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即“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增色效应:增色效应是指与天然DNA相比,变性DNA因其双螺旋破坏,使碱基充分外露,因此紫外吸收增加。 减色效应:减色效应是指变性DNA复性形成双螺旋结构后,其紫外吸收会降低。 分子杂交:两条来源不同但有碱基互补关系的DNA单链分子,或DNA单链分子与RNA分子,在去掉变性条件后互补的区域能够退火复性形成双链DNA分子或DNA/RNA异质双链分子,这一过程叫分子杂交。 Tm:DNA解链曲线的重点,即DNA变性达50%时的温度。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有DNA和5种组蛋白共同构成。 非mRNA小RNA:细胞的不同部位存在的许多其他种类的小分子RNA,统称为非mRN小RNA(small non-messenger RNAs,snmRNAs)。 RNA组学:是研究细胞内snmRNA的种类、结构和功能。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同一细胞在不同时空状态下snmRNAs表达谱的变化,以及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核酶:某些小RNA分子具有催化特定RNA降解的活性,这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小RNA亦被称为核酶(ribozyme)或催化剂RNA(catalytic RNA)。 同工酶:在不同组织细胞内存在着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称同工酶。如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等。 酶的特异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类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使其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生成一定的产物,这种现象称为酶的特异性或专一性。 酶原与酶原的激活:酶原是酶的前身,是最初由细胞合成分泌的无活性的蛋白质。无活性的酶原在一定条件能转变成有活性的酶,此过程称酶原的激活。 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某些与酶作用底物结构相似的物质,能与底物分子共同竞争酶的活性中心。酶与这种物质结合后,就不能再与底物相结合,这种作用称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的大小与抑制剂和底物之间的相对浓度有关。 酶的活性中心: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表面能够结合底物并催化底物生成产物的具有特定空间构象的区域,主要由必须基团聚集而形成。

胶体金免疫色谱试纸条及微芯片

ORIGINAL PAPER Microchip based and immunochromatographic strip assays for the visual detection of interleukin-6and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using gold nanoparticles as labels Yan Man&Xuefei Lv&Javed Iqbal&Guang Peng& Da Song&Congxiao Zhang&Yulin Deng Received:8June2014/Accepted:8September2014 #Springer-Verlag Wien2014 Abstract The enzyme-linked immunesorbent assay(ELISA) is most frequently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nterleukin-6 (IL-6)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However,this technique is time-consuming and requires a substantial sample volume.We have developed(a)a new kind of colloidal gold-based immunochromatographic strip,and(b)a colloidal gold-based immunochromatographic microchip for simultaneous, rapid,and visual detection of IL-6and TNF-α.The lowest limit of detection is62.5ng mL?1for IL-6,and30ng mL?1for TNF-α.Both the strip method and the microchip method are highly specific,user-friendly,and can be read out without the need for instrumentation. Keywords Immunochromatographic strip.IL-6.TNF-α. Immunochromatographic microchip.Simultaneous detection Introduction Interleukin-6(IL-6)is a well know pleiotropic cytokine main-ly produced by the immune system cells,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nd adipocytes.It has a wide range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 T cells,B cells,hepatocytes,hematopoietic and neural cells[1,2].Its critical role in the immune response,the acute phase response,hematopoiesis,oncogenesis,and inflamma-tion is of utmost importance[3–7].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s another important inflammatory cytokine pro-duced by macrophages,lymphoid cells,neuronal tissue and many other tissues.Numer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expression of IL-6and TNF-αwas associated with a number of age-related chronic diseases,i.e.,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betes,cancer,physical disabilities,and cognitive decline [8].So,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rapid,simple,sensitive, and specific detection method both for IL-6and TNF-α.The sensitivity is defined as the percentage of positive test re-sponses and specificity as percentage of negative tests. Presently,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is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used for the detection IL-6and TNF-α[9–13].However,this method is laborious,time-consuming and requires complicated cleanup steps,costly equipment and more sample quantity.All these limitations make ELISA unsuitable for the rapid diagnosis of plasma cytokines. The immunochromatographic strip technique has been de-veloped as a popular platform for rapid diagnosis since it was first introduced in th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17356504.html,pared to ELISA,the immunochromatographic strip technique has a tendency to detect wide range of samples without pretreatment,low sam-ple volume requirement,long-term preservation,inexpensive and no need of high technology machinery.The critical role of the immunochromatographic strip technique is in point-of-care testing(POCT)[14]which is a test designed to be used at or near the site where the patient is located.This does not require permanent dedicated space and are performed outside the physical facilities of the clinical laboratories.In the immunochromatographic strip,colloidal gold nanoparticles a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ignal reporters due to their stability,controllable particles size,and good compatibility with biological molecules,i.e.,antibodies,antigens,DNA,and RNA[15].Chou[16]developed a manual self-assembled colloidal gold nanoparticle-immunochromatographic strip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doi:10.1007/s00604-014-1362-y)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Y.Man :X.Lv(*):J.Iqbal:G.Peng:D.Song:C.Zhang: Y.De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100081,China e-mail:xuefeilv@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17356504.html, e-mail:de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1617356504.html, Microchim Acta DOI10.1007/s00604-014-1362-y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