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巷道矿压观测分析方法探讨

巷道矿压观测分析方法探讨

巷道矿压观测分析方法探讨
巷道矿压观测分析方法探讨

矿压与控制

巷道矿压观测分析方法探讨

王怀新

(新汶矿业集团生产技术处,山东泰安271233)

[摘 要] 通过分析影响巷道矿压显现的因素及单因素矿压分析的局限性,引入了多元回归分

析方法,对新汶矿区主采二层煤巷道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提出建立巷道矿压观测及分析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巷道矿压;单因素;多因素;多元回归

[中图分类号]TD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225(2003)022*******

Probing into the approach to strata behavior analysis of roadw ay

WAN G Huai 2xin

(Department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inwen Coal Mining Group ,Tai ’an 271233,China )

Abstract :By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of strata behavior on roadway and the limitation of single factor study ,the paper introduces a method of multi 2factor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n the main mining seam No.2of Xinwen coalmine.A suggestion is also put forwar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bserving and analyzing system of strata behavior on roadway.K ey w ords :Strata behavior of roadway ;Single factor ;Multiple factor ;Regression analysis

[收稿日期]2003-03-10

[作者简介]王怀新(1959-),男,山东寿光人,高级工程师,现在新汶矿业集团生产技术处处长。

新汶矿区每年掘进总进尺近20万m ,煤巷进尺15万m ,锚杆支护占95%以上。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巷道围岩条件也不断地变化,压力逐渐增大,矿压显现剧烈,巷道支护越来越困难。矿区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结果表明,围岩不稳定的Ⅳ、Ⅴ类巷道已经占85%以上,给掘进支护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新汶矿区不断探索深部锚杆支护巷道矿压规律及分析方法,由单因素分析,发展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断优化锚杆支护设计,改善巷道围岩的管理状况,提高经济效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深部锚杆支护巷道影响因素分析

巷道支护设计优化,一般经过初始设计、实施设计、矿压观测、修改初始设计4个步骤,不断推动支护设计向前发展,使支护设计不断适应新的条件,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目的,而矿压观测及分析是优化巷道支护设计的关键。

巷道围岩稳定性受各种因素影响,它不仅取决于各种地质条件的变化,同时也取决于有关生产技术因素。其影响因素包括:围岩性质及构造特征、开采深度、原岩应力、地质构造、巷道断面形状、

巷道与开采关系、巷道施工方式、质量、支护方式等。通过对新汶矿区40余条巷道观测结果分析,得出巷道围岩变形量是其稳定性的反映,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巷道矿压显现与巷道所处的位置有关,在不同的矿、采区、工作面,影响巷道矿压显现的因素有较大的差异,而在深部,埋深、围岩强度是影响巷道矿压显现的重要因素。111 一元回归方法

对于围岩强度、地质状况相同的同一矿区、采区、同一煤层,由浅部到深部,一般可逐步进行观测,利用一元回归分析,得出巷道变形量与深度的回归方程,指导深部未知地段矿压预测,为设计提供依据。现场实测表明,对于围岩强度、地质状况不相同巷道进行单影响因素与变形回归分析,相关性较差,难以有效指导现场支护设计。如图1为二层煤巷道围岩变形与埋深的关系曲线及一元多项式

回归方程,R 2为相关系数(数值为0~1,值越大,相关性越好),图中相关系数两帮仅为013274,顶底仅为010296,说明二层煤不同条件

巷道变形与埋深单因素回归相关性差,难以起指导作用。

112 多元回归方法

7

6第8卷第2期(总第55期)

2003年6月煤 矿 开 采Coal Mining Technology Vo118No 12(Series No 155)

J une 2003

图1 二层煤围岩相对移近率与巷道埋深关系曲线

由以上分析可知,围岩变形受多重因素影响,单纯从一个因素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巷道埋深、围岩强度单独与围岩相对移近率关系受多方面限制,因此,需引入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围岩变形多因素影响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是在一元回归的基础上研究多个要素发展变化的规律。其原理是: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对已知数据进行最佳直线拟合,并返回描述此直线的数组。因为此函数返回数值数组,故必须以数组公式的形式输入。直线的方程为:y=m x+b或y =m1x1+m2x2+…+b(如果x值是多重的),式中的因变量y是自变量x的函数值。m值是与每个x值相对应的系数,b是常数。

对于不同围岩强度、地质状况的观测资料,利用多元回归的方式分析未知地段矿压规律,可达到有效指导巷道支护设计目的,观测的巷道越多、参加分析的因素越多,多元回归分析越准确。

2 多元回归分析应用举例

新汶矿区各煤层不同地段赋存条件差异较大,下面根据近年来部分巷道实测结果,以二层煤锚杆支护巷道为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211 开挖影响阶段巷道相对移近率与多因素关系二层煤开挖影响阶段巷道相对移近率(巷道移近量与巷高或巷宽的比值)与埋深、围岩强度观测结果见表1,开挖稳定阶段相对移近率见表2。

经回归分析得二层煤巷道开挖影响阶段多元回归公式为:

两帮:y=01043x1+01698x2+01642x3+ 21826x4-12217

顶底:y=01035x1+01552x2+01356x3+ 11841x4-861626

经回归分析得二层煤巷道开挖稳定影响阶段多元回归公式为:

两帮:y=0100023x1+0100461x2+01642x3+21826x4-12217

顶底:y=01035x1+01552x2+01356x3+ 11841x4-861626

式中,y为巷道相对移近率,%,x1为巷道埋深, m;x2为顶板强度,MPa;x3为底板强度,MPa; x4为煤层强度,MPa。

表1 二层煤巷道开挖影响阶段相对移近率观测结果巷道名称

埋深

/m

顶板

强度

/MPa

底板

强度

/MPa

煤层

强度

/MPa

平均

强度

/MPa

两帮

相对

移近

率/%

顶底

相对

移近

率/%良庄8201回风巷7605118401710103411712

良庄8201运输巷8005118401710103411722

南冶35206中单巷8442917281117132510621

南冶35207西单巷8732917281117132510611

南冶35207东单巷8962917281117132510654

协庄3216运输巷950261755313121130174515215

孙村4220副巷99044179251512112715424

表2 二层煤巷道稳定阶段相对移近速度率观测结果巷道名称

埋深

/m

顶板

强度

/MPa

底板

强度

/MPa

煤层

强度

/MPa

平均

强度

/MPa

两帮

相对

移近率

/%?d-1

顶底

相对

移近率

/%?d-1良庄8201回风巷7605118401710103411701003010002

良庄8201运输巷800511840171010341170100701003

南冶35206中单巷84429172811171325106010180102

南冶35207西单巷8732917281117132510601006010054

南冶35207东单巷896291728111713251060103601017

协庄3216运输巷950261755313121130174010065010072

孙村4220副巷9904417925151211271540101401031 212 回采影响阶段巷道变形量与多因素的关系二层煤回采影响阶段巷道相对移近率与埋深、围岩强度观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二层煤回采影响阶段巷道相对移近率观测结果

巷道名称

埋深

/m

顶板

强度

/MPa

底板

强度

/MPa

煤层

强度

/MPa

平均

强度

/MPa

两帮

相对

移近率

/%

顶底

相对

移近率

/%

翟镇3205西轨巷420371910188181912

泉沟5201中间巷3952018221891611717761045109

泉沟5201溜子道3952018221891611717761045109

翟镇3204西轨道42037191018914181432215154

南冶35207西单巷8732917281117132510611

南冶35207东单巷8962917281117132510654经回归分析得二层煤回采影响阶段巷道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公式为:

两帮:y=-01098x1-21061x2-81379x3+ 111973x4+961153

顶底:y=-01093x1-11639x2-41279x3+

(下转79页)

86

总第55期煤 矿 开 采2003年第2期

分,均衡了工作面上下口之间的压力差,从而使工作面扩散到采空区的风量减少,有效地控制了采空区内积存瓦斯的涌出。313 正确使用挡风帘和合理的超前挡

采取局部均压通风方法后,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仍时有超限。故考虑了4套治理方案。方案1:不使用挡风帘,煤壁超前两挡;方案2:使用挡风帘,煤壁超前两挡;方案3:用挡风帘,煤壁超前一挡;方案4:用挡风帘,煤壁不超前,上隅角与

采空区回成斜角。详见图1,各方案实测瓦斯浓度见表2。

图1 3402工作面示意

表2 4个方案治理后的实测瓦斯浓度

测点1测点2测点3测点4测点5方案1

01580120013411240146方案201380120014801860144方案301360118015001740138方案4

0130

0118

0142

0154

0142

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使用挡风帘可以减小上隅角瓦斯浓度,但对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影响很小。因此,上隅角必须使用挡风帘。

(2)上隅角煤壁侧超前挡少做或不做时,使用挡风帘效果更好。因此,上隅角煤壁侧超前支护不宜太长,应不超过两挡。

(3)对上隅角拐角处回料形成斜角可以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因此,上隅角必须形成斜角并充满填实。

314 疏导堵截避免瓦斯峰值

合理的劳动组织,即改变工作面循环方式,由“两采一准”改为“边采边准”,控制瓦斯单位时间内的涌出量,达到瓦斯均匀释放,避免过高的瓦斯峰值产生。

在回采7402工作面时,通过观测,工作面采空区涌出的瓦斯占全部瓦斯涌出量的62%以上,大量瓦斯涌出主要在采空区冒落和回料时,工作面同时回料组越多,瓦斯涌出量愈大。减少同时回料的组数,可有效缓解采空区瓦斯的释放速度,实现均匀释放,避免出现瞬间高峰值。工作面回料组数与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的关系见表3。

表3 7402工作面回料组数与瓦斯浓度关系

7个组

5个组3个组1个组瓦斯峰值/%

119117114111瓦斯超1%的时间/min 60553010回风巷平均瓦斯浓度/%

0178

0178

0170

0162

注:测定时该面每班限产煤量为60t 。

4 结语

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

充分了解其涌出的规律,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实行综合治理,才是治理瓦斯的有效途径,实现安全生产。

[责任编辑:崔德仁]

(上接68页)101589x 4+7214093 结论

(1)不同的矿区、煤层、采区,巷道围岩变形

影响因素有很大差异,要有针对性地分析,才能找出影响巷道矿压显现的具体因素。

(2)对于围岩强度、地质状况相同的同一矿区、采区、同一煤层巷道,由浅部到深部建立观测分析体系,观测分析时可不考虑相同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使分析简化。

(3)对于围岩强度、地质状况不相同的巷道,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解决利用单因素分析相

关性差的问题。对支护设计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4)巷道矿压观测是支护设计及优化的关键,建立巷道矿压观测体系,采用先进的矿压观测分析手段,将有助于推动支护改革的发展,使支护更趋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姜旭平1电子商务与经营分析方法[M ].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01

[2]陈炎光,陆士良.中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M ]1徐州:中国

矿业大学出版社1

[责任编辑:邹正立]

9

7陶瑞林等:高瓦斯区域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2003年第2期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钱营孜煤矿矿压监测管理规定 各单位: 为加强我矿矿压监测工作,准确掌握采场矿压显现规律,适时有效监测矿山压力,提高巷道支护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根据集团公司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现状,特制定如下矿压监测制度。 一、矿压监测领导小组 (一)总工程师任领导小组组长。 (二)生产技术部设矿压监测小组,配备专业人员4人,负责日常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三)采掘区队至少配备专职或兼职矿压监测专业人员1人,负责本区队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具体要求 (一)锚杆支护巷道矿压监测 1.岩巷矿压监测规定如下 (1)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定期对锚杆及锚索进行拉拔力及锚杆扭矩力试验,并做好原始台帐的资料记录。 (2)矿领导、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锚杆(索)原始台帐记录、锚杆拉力计、锚索张拉机具、锚杆扭矩扳手等检测工具进行监督检查。 (3)定期(每100m3做两组,每组三块)做混凝土强度检验:将混凝土喷在15cm×15cm×15cm的立方体模块内,要求喷射时与实际结构部位相同,并在相同条件下养护28天后,送交相关质检部门进行强度试验,强度标号不得小于C20。 (4)顶板岩性探查孔,施工单位必须按时、按指定地点(岩巷原则上每20米施工一探查孔)负责打探查孔眼,然后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协助矿压小组用顶板窥视仪对顶板岩性进行窥视,同时施工单位技术员在现场必须及时记录打眼过程中顶板的岩性情况并按规

定及时上报顶板岩性观测孔资料,要求对顶板岩性探查孔进行编号管理。 (5)矿压小组对顶板岩性进行窥视后,要及时将探查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并存档备案,对顶板岩性探查孔资料进行分类编号管理。 (6)按规定每次需要打顶板探查孔时,矿压小组应提前一天通知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施工单位接到通知后应提前备齐打眼工具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扯皮。否则,矿压观察小组将对施工单位进行处罚。 (7)施工单位每次应及时将当天收集的顶板探查岩性资料上交于生产技术部矿压小组,以便于矿压小组对资料的整理,同时结合钻孔内影像资料,质量抽查情况等进行汇总,报送矿领导。 2、煤巷矿压监测规定如下 煤巷锚杆支护巷道每掘进50~100m,施工单位必须至少打1个顶板岩性探查孔,由矿压小组利用钻孔窥视仪进行顶板岩性的观测和分析,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必须在现场予以配合。探查孔的观测工作完成后,必须编制顶板岩性探查孔柱状图,建立顶板岩性探查台帐。当顶板岩性出现异常变化时,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 (1)为了加强锚杆支护的顶板管理,进一步优化锚杆支护参数,随时了解顶板的离层情况,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44条第7款的规定,在煤巷锚杆支护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 (2)所有采用锚杆支护的煤巷内必须安装顶板离层仪,对顶板离层情况进行监测,并用记录牌板显示,以便及时掌握顶板离层变化,监测巷道支护质量,确保掘进及回采期间的安全。 (3)所有顶板离层仪应按安装时间的先后进行编号,并挂牌管理,牌版上应清晰表明顶板离层仪的编号、安装日期、初始读数、深、浅基点位置、观测责任人等内容。 (4)所有顶板离层仪必须安设在巷宽的中部或交岔点的中心位置,顶板离层仪的间隔距离一般为50米。安装时,工作面迎头距前

矿压预测预报制度及矿压观测方案

矿压预测预报制度及矿压观测方案 一、矿压预测预报制度 1、初采工作面根据顶板控制设计,预测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步距。 2、工作面两顺槽要根据顶板结构和岩性安装顶板离层探测仪观测顶板,专人对顶板观测仪定期观测、记录分析。 3、工作面回采期间对超前支护阻力及工作面支护阻力进行观测,以及顶板破碎、煤壁冒漏片帮情况进行观测,并作好观测记录,形成报表报生产技术部。 4、在工作面上下出口预计来压位置悬挂周期来压预报牌板。 5、经过多次来压数据分析,掌握来压规律,对预计的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步距误差进行修正。 6、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根据所有矿压观测资料编写矿压总结报告,并交技术科存档。 二、矿压观测方案 (一)、矿压观测内容 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研究的内容主要有: 支架阻力观测、支架活柱缩量观测、巷道围岩变形观测、巷道围岩表面位移观测、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单体液压支柱阻力观测,以及支护质量动态监测。 根据观测结果对工作面顶板及顶板活动规律、来压特征,工作面支架受力特点,支架对顶板的适应性和控制效果,超前支撑压力影响范围和分布特点,顶板、煤层稳定性,工作面支护质量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了解煤、岩体力学参数等基础数据。

(二)、观测方法 1、支架阻力观测 利用(圆图压力自记仪)或压力表分别在工作面均匀布置10条观测线,观测支架前、后柱工作阻力的变化。测线布置在(133架)4#、18#、32#、46#、60#、74#、88#、102#、116#、130#支架上。由矿压部门、生产单位连续观测支架的初撑力、工作阻力。 2、支架活柱观测 用标记法在工作面上、中、下布置3条观测线,在移架后、下次移架前测量活柱下缩量。根据循环的次数,可算出循环下缩量和下缩速度。其测线与支架阻力测线对应布置,即分别布置在18#、60#、102#支架上。 3、统计观测 沿工作面采煤机移动方向每隔5架作为一观测剖面,矿压部门每班(天)统计一次端面顶板的破碎情况及煤壁的片帮情况(包括梁端距、片帮、冒高超过0.3m以上的区域及顶板破碎情况),同时统计支架安全阀开启量(率)、顶板冒落状况和支架因顶板压力损坏的部件等。 4、顺槽的矿压观测 (1)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阻力观测 在两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均匀各取5个点,用测压表测单体液压工作阻力。 (2)巷道围岩变形观测 利用顺槽成巷期间设置的观测基点观测。即两顺槽每隔50m安设顶板离层探测仪,监测顺槽顶板底板的相对移进量,用来推断顶板的运动过程和状态。 观测次数每10天观测一次。距离切眼较近的顶板离层仪,当临近顶板来压时加密观测,可视变化情况每天(班)观测一次。 (3)巷道围岩表面位移观测

90307综采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

90307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 山西***煤业有限公司综采队 二0一一年

90307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 通过90307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掌握了该工作面煤层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工作面支架支护强度、围岩破坏活动过程煤壁中应力变化大小和应力影响范围。为工作面现场管理提供完善、准确的资料,以直接指导生产实践和解决施工生产问题。 一、观测目的 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就是定量研究开采工程中矿压显现规律。为现场管理提供完善准确的资料,指导工程实践,解决施工生产问题,本次观测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 ①掌握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规律;回采空间围岩与支架相互作用关系;采动引起的支承压力分布;寻求搞好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有效措施。 ②对正在使用的支架适应性进行考察。即从顶板控制出发,对在既定条件下使用支架的架型、参数、特性和支护效果提出评定性意见。 ③根据围岩条件及支撑压力分布来确定工作面巷道断面形状、规格及支架参数,煤壁前方巷道超前维护距离。 二、工作面概况 ㈠、90307综采工作面位于矿井3#煤层9盘区西部,为9盘区开采的第四个工作面。该工作面沿煤层倾向布置,西北面为120305采空区,西南面为酸枣疙瘩新农村保安煤柱。工作面第一回风巷,顶板标高为+640~+645m,倾向长288m;第二回风巷顶板标高为+640~+645m,倾向长289m;工作面走向长82m。地面标高为+975~+1108m左右,工作面对应地表为黄土丘陵区域,沟壑纵横无任何建筑物。 ㈡、煤质和煤层赋存情况 该工作面所采3#煤层是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主要可采煤层,根据现有巷道揭露的煤层资料分析,该面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属稳定煤层,煤层厚度为1.7m。煤层倾角3°~7°平均6°。

锚网巷道矿压监测管理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锚网巷道矿压监测管理制 度正式版

锚网巷道矿压监测管理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生技科矿压组要不定时对所有锚网巷道进行锚杆锚固力、预紧力的抽检顶板离层仪读数。并根据施工现场做好锚网巷道矿压报表(包括锚杆锚固力、预紧力抽检情况、顶板离层仪变化情况),每周不少于一次,经科领导审核批准后,上报矿总工程师审批,然后下发到施工单位,有利于指导生产。 2、施工队组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搞好矿压监测,设置记录台帐(包括锚杆锚固力、预紧力抽检情况、顶板离层仪变化情况),设专人管理记录,做好监测记录,观

测数据必须现场取得,真实有效。 3、施工队组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安设顶板离层仪,严格按规定进行观测及记录。 4、离层指示仪安装时应使深浅基点读数为零。 5、离层指示仪孔深严格按规程规定执行,离层指示仪孔必须保证铅垂顶板打设,以保证离层指示仪安装时深浅基点能卡到规定位置。 6、顶板离层仪挂牌管理,牌挂在顶板离层仪前后0.5米范围,并采用双股14#铁丝吊挂,与帮网牢固扭结在一起,并将牌板规定内容填写完善。 7、掘进工作面依据顶板离层数据进行

矿压观测制度

矿压观测制度 综采矿压监测管理 一、综采队要使用、维护好KJ216顶板动态监测系统,保证数据正常传输到地面。 二、、综采队要负责监测系统本安电源(127V)的正常供电, 三、综采队负责压力监测分站高压胶管及通讯电缆的维护工作。当出现高压胶管和通讯电缆损坏时,要及时修补或更换。 四、所有监测设备(包括仪器仪表、通讯线、供电电源)如出现损坏、丢失,按设备原价进行赔偿,并要查明原因,找出责任人。 五、综采队要保证泵站压力达到≧30MP、乳化液浓度达到3%—5%。 六、工作面顶板不能出现台阶下沉,支架顶梁要接顶严实。液压支架初撑力要≧24MP,端面距最大值要≦340mm。 七、单体液压支柱(φ100mm)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11.5MP)。 八、工作面采高必须控制在2.9~3.5米之间。 顶板矿压监测管理 一、矿压组负责井下所有巷道的矿压监测管理工作,对收集的矿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后要及时将结果报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存档,为后续巷道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认真开展日常性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工作,对采掘队组报送的矿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处理结果报送相关领导

和采掘队组。 三、观测人员对井下分管的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四、监测表格必须在井下现场认真填写,要求字迹清楚、数据准确,严禁井上填写或弄虚作假。 五、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工作面顶板监测仪器仪表的使用情况,并监督、检查采掘工作面在初采(掘) 前矿压监测仪器仪表的安装情况。 六、对采掘工作面顶板监测使用的仪器仪表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矿压仪器仪表台帐,队组日常所需仪器仪表等设施,每月进行核实,其它所需拉拔器具、退锚器、力矩扳手、压力表等,待核实完好,同时不得影响队组生产。 七、对队组不按要求使用、保管拉拔器具、退锚器、力矩扳手、压力表等仪器设施,造成损坏或报废的要严格进行考核。 八、矿压组负责采掘头面及其它巷道矿压监测仪器设施的管理工作。 九、顶板离层指示仪的安装 顶板离层指示仪必须及时地安装在巷道顶板中部,每隔100m安设一组,在巷道开口处、交叉点、过煤柱、特殊地质构造等区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设离层仪数量,安装时距工作面迎头不得超过100m。队组接到技术部的通知后要及时打顶板离层指示仪安装孔,并且要保护好顶板离层指示仪。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为加强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掌握采掘工作面顶底板活动和来压规律,为采掘工作面支护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采掘工作面有效支护,防止冒顶事故发生,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经矿研究决定,成立矿压观测领导小组,对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 一、矿压观测领导小组 组长:张全平 副组长:张永进、刘鹏 成员:李德海、刘会、王春雷、田帅 矿压观测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刘鹏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井下施工掘进工作面及已掘巷道的测点布置、矿压观测数据分析、总结,为选择合理支护方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总则 1.为满足矿井生产管理需要,成立孔庄煤矿矿压观测领导小组,配备技术人员及兼职观测工,建立健全观测组织机构,配备相应仪器仪表,负责收集各区队上报的矿压观测资料并认真分析、归纳、总结(数据变化大时及时分析总结)。 2.生产技术科结合实际情况,对掘进工作面进行顶板管理,制定相应的顶板管理措施,防止冒顶(片帮)等事故的发生;对工作面工作面顶板和巷道位移加强观测,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3.各区队成立以技术副队长为组长的基层矿压观测领导小组,并根据规定参数、采集周期及时采集矿压参数,每月月底编制矿压分析报告报生

产技术科。 4.矿压工程观测原始数据和参数必须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 5.生产技术科根据各区队所报数据及工作情况随时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30%。 6.矿压观测原始数据和分析结果应妥善保管。 7.所有上报数据必须采用标准表格填写,矿压观测、顶板离层监测表格详见生产技术科下发表格。 8.巷道移交时由生产技术科监督,生产技术科与施工区队双方技术负责人负责将矿压观测资料与其它内业资料一并移交。 三、采掘现场矿压观测管理办法 1.顶板离层仪观测:煤巷一般每隔40m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一般距掘进工作面50m以内和回采工作面超前范围内,每天观测一次,其它情况每星期观测一次。如果巷道局部地段有受动压影响较大,每天观测一次。顶板离层仪实行挂牌管理(包括编号、安装日期、顶板离层仪初始读数和观测读数)。 2.巷道围岩变形量采用(十字)测点法进行观测: 煤巷巷道每40m设置一个测点,测点距离迎头不超过60m,巷道过顶板破碎带、淋水区、压力集中区等特殊构造带,应增加检查点,每个检查点检查、记录2组数据(巷道净宽、净高)。巷道围岩变形量观测要求:测点选在锚杆头上,并标注清楚,宽度在两帮的中部设点,确保每次测量的数值准确。正常情况下,观测周期为一旬,变形量较大的点应当缩短观测周期,稳定不变的点可适当延长观测周期。观测后数据要及时录入围岩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近年来,我矿矿压观测、防治方面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矿压观测方面,已初步掌握采区内各工作面顶板活动特点,为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提供了时间保障;同时为配合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加强矿压观测、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为此特制定矿山压力预测预报制度如下: 一、观测范围 5煤、9煤掘进头、采煤面及巷道实行定点观测。 二、观测内容 1、掘进头观测内容:煤巷:巷道变形量观测、顶板离层观测岩巷:巷道变形量观测 2、采煤工作面观测内容: 回采放顶煤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两道顶板下沉量; 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老顶来压、周期来压,支柱初撑力、工作阻力、顶板下沉量; 回采工作面:工作面煤壁片帮、端面距、冒高、支架(柱)状况、两道超前顶板运动规律、应力分布、巷道变形量、工作面及两道超前支护质量等。

三、观测方法 1、圆图自记仪每天早班记录一次 2、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每班检测两次。 3、两道超前顶板运动规律、应力分布、巷道变形量每班检测一次。 4、工作面顶板及两道超前支护质量、煤壁片帮、端面距、冒高、单体状况每班进行正常的观测。 四、预报内容 1、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不符合下列要求的: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柱初掌力不小于90KN/棵,合格率达70%以上,综采工作面支架初撑力液压不小于24MPa;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泵站的压力不小于18MPa,综采工作面泵站的压力不小于30MPa。 2、掘进工作面支护质量不符合下列要求的:锚杆支护巷道顶部锚杆锚固力不低于8吨、帮部锚杆锚固力不低于6吨,预紧力矩帮顶均不小于100N.m,巷道围岩位移控制在300mm以内,顶板离层仪安设及时,牌板内容齐全。 3、两道超前顶板运动规律、煤壁片帮、端面距、巷道变形量等其它出现异常现象时。 五、观测制度 1、严格执行班中检测、记录制度,严禁空岗、漏检。 2、原始数据记录要准确,不得随意乱改,严禁做假表。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山西平定古州冠裕煤业有限公司 二零一八年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为加强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掌握采掘工作面顶底板活动和来压规律,为采掘工作面支护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采掘工作面有效支护,防止冒顶事故发生,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经矿研究决定,成立矿压观测领导小组,对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 一、成立矿压观测领导小组 组长:李宝贵(矿长) 副组长:李四祥(总工程师)、赵启录(生产矿长)、李建亨(安全矿长)、吕斌(机电矿长)、张献民(通风矿长)、张海军(防治水副总工程师) 成员:魏建斌(安全副总)、李文平(机电副总)、王培东(通风副总)、邢世华(生产副总) 矿压观测小组办公室设在矿生产调度室,负责矿压观测日常工作。 二、总则 1.为满足矿井生产管理需要,成立矿压观测领导小组,配备技术人员及兼职观测工,建立健全观测组织机构,配备相应仪器仪表,负责收集各区队上报的矿压观测资料并认真分析、归纳、总结(数据变化大时及时分析总结)。 2.生产调度室结合实际情况,对开采的主采煤层进行顶板分类,制定相应的顶板管理措施,防止冒顶(片帮)等事故的发生;对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机道、放顶线等部位加强观测,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3.生产调度室应对工作面来压周期、来压步距、最大来压强度、顶板最大下沉量等进行科学分析,并就巷道支护强度、支护方式、工作面推进速度提出合理性意见和建议,同时将结论报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必要时由矿总工程师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矿压显现规律,为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和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4.各队组成立以技术人员为队长兼组长的基层矿压观测领导小组,并根据规定参数、采集周期及时采集矿压参数,每月月底编制矿压分析报告报生产调度室。 5.矿压工程观测原始数据和参数必须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 6.生产调度室根据各区队所报数据及工作情况随时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30%。 7.矿压观测原始数据和分析结果应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8.所有上报数据必须采用标准表格填写,矿压观测、顶板离层监测表格由生产调度室制作表格。 9.巷道移交时由生产调度室监督,生产调度室与施工区队双方技术负责人负责将矿压观测资料与其它内业资料一并移交。 三、采掘现场矿压观测管理办法 1.正常情况下,新布置测点前10天每天由技术人员为队长兼组长或技术员对测点数据采集一次,超过 10 天后,测点每 7 天观测一次。 2.遇巷道压力、围岩位移量变化较大时,区队必须每班指派专人进行监测并收集相关矿压参数,突变情况下及时向生产技术科和调度室汇报。 3.正常情况下,在掘巷道每隔 100 米布置一组观测点;在一些特殊地点(交叉点、贯通点)或特殊变化巷道点(巷道压力、围,经生产技术科认定后布点进行观测。岩位移量变化较大等地点)

煤矿矿压监测管理制度

鄂托克旗新亚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 矿 矿压监测系统制度、岗位责任制、 操作规程汇编 鄂托克旗新亚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2015年度

目录矿压监测管理制度 1 矿压监测分管领导责任制 10矿压监测人员岗位责任制 11矿压监测系统操作规程 12 矿压监测工作人员值班制度 17矿压监测系统交接班制度 18

矿压监测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矿矿压监测工作,准确掌握采场矿压显现规律,适时有效监测矿山压力,提高巷道支护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根据集团公司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现状,特制定如下矿压监测制度。 一、矿压监测领导小组 (一)总工程师赵宝宝任领导小组组长。 (二)生产技术部设矿压监测小组,配备专业人员4人,负责日常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三)采掘区队至少配备专职或兼职矿压监测专业人员1人,负责本区队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具体要求 (一)锚杆支护巷道矿压监测 1.岩巷矿压监测规定如下 (1)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定期对锚杆及锚索进行拉拔力及锚杆扭矩力试验,并做好原始台帐的资料记录。 (2)矿领导、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锚杆(索)原始台帐记录、锚杆拉力计、锚索张拉机具、锚杆扭矩扳手等检测工具进行监督检查。 (3)定期(每100m3做两组,每组三块)做混凝土强度检验:将混凝土喷在15cm×15cm×15cm的立方体模块内,要求喷射时与实际结构部位相同,并在相同条件下养护28天后,送交相关质检部门进行强度试验,强度标号不得小于C20。 (5)矿压小组对顶板岩性进行窥视后,要及时将探查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并存档备案,对顶板岩性探查孔资料进行分类编号管理。

掘进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掘进专业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为杜绝掘进工作面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发生大面积冒顶催到棚子和切眼垮面事故的发生,切实加强现场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工作,特制定掘进专业《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内容如下: 一、矿压观测机构 (一)掘进专业成立矿压观测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掘进副总工程师 副组长:掘进副主任、管段工程师 成员:由基层单位技术区长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 (二)主要职责: 组长职责 负责牵头组织编制矿压综合监测方案,并指导施工单位进行实施。 副组长职责 组织实施掘进工作面矿压观测,对施工单位上报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实施。 掘进矿压观测实施由施工单位技术区长负责,按照矿压观测方法组织安排技术人员进行观测并记录,记录必须准确,不得弄虚作假。 二、矿压观测方法: 通过矿压显现规律总结分析,掌握巷道围岩动态及其矿压规律为掘进优化巷道设计和合理确定支护提供科学依据。

(一)巷道矿压观测应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全面收集矿压与支护信息。 1、微观观测 巷道表面位移量:顶板移近量(底鼓量、顶板下沉量)、两帮移近量; 支架受力:支架受力变形情况,锚杆受力变化情况(如锚杆是否断裂、屈服,支护帮顶变形破坏特点、底鼓状况等), 2、宏观观测 围岩状态:包括围岩岩性、稳定性类别、煤岩层层位、涌淋水、地质构造、沿空情况、动压影响等; 支护形式及参数变化,包括一次支护、二次支护、加强支护等。 (二)观测范围及观测频度: 1、新掘巷道(30-50米设一个测点,优先选择巷道站点),自迎头向外200米重点观测,观测频度不超过3天/次,巷道抽测率不小于80%。 2、施工期内巷道2个月以内不超过10天/次的观测频度,2个月以外不超过1月/次的观测频度,巷道抽测率不小于50%。 3、受动压影响巷道自动压源(工作面回采、其他巷道掘进等)起始日至动压源结束后1个月内重点观测,观测范围150-300米范围内的主要巷道不超过10天/次的观测频度,以后不超过1月/次的观测频度,巷道抽测率不小于50%。 观测频度应针对巷道实际情况而定,原则上新掘巷道、采动影响巷道频度要高,巷道压力稳定后频度可低些。 (三)观测方法采取十字布点法。附测量示意图 - 2 -

2 矿压观测记录表(全套)

掘进工作面巷道断面收缩观测记录表 单位名称:富康煤矿掘进工作面名称:巷道性质:(煤巷)观测人: 观测时间工作面掘进距 离(与起点距 离m) 宽度(mm)高度(mm)原始宽 度 观测 宽度 收缩量 原始 高度 观测 高度 收缩量 2013年5月20日0(掘进迎头)3200 3195 5 3000 2988 12 100 250 440 2013年5月27日

回采工作面巷道断面收缩观测记录表 单位名称:富康煤矿回采工作面巷道名称:C501工作面回风巷巷道性质:(煤巷)观测人: 观测时间 测点距离煤壁 距离(m) 宽度(mm)高度(mm) 1原始 宽度 观测 宽度 收缩量 原始 高度 观测 高度 收缩量 备注(与巷道起始点距 离m) 2013年5月20日0(距离煤壁)3200 3195 5 3000 2988 12 工作面长度500米,推 进了150米 50 250 100 300 150 350 2013年5月27日

回采工作面顶板下沉量观测记录表 单位名称:富康煤矿观测点:煤壁距离回风起点300米(工作面走向剩余300米)观测人: 工作面推进距离(m)煤壁距离起点距离 (m) 第一排支架 (单位:mm) 第二排支架 (单位:mm) 第三排支架 (单位:mm 2013年5月 25日 观测地点200 300(工作面走向长500 米)原始采 高 观测 值 下沉量原始采 高 观测 值 下沉量原始采 高 观测 值 下沉量观测时间 与上出口相距10米处200 300(走向长500米) 2200 2150 50 2200 2140 60 2200 2120 80 9:10 200 300(走向长500米)11:12 200 300(走向长500米)13:13 200 300(走向长500米)15:11 与上出口相距30米处200300(走向长500米) 2200 2160 40 2200 2150 48 2200 2145 55 9:13 200300(走向长500米)11:15 200300(走向长500米)13:16 200300(走向长500米)15:14

矿压观测技术措施(四合一)

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 技术方案 尤洛卡矿业安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科技大学煤矿灾害监测工程研究中心 2012年3月27日 技术方案目录 一、监测内容 二、监测系统实现的功能 三、产品技术特点 四、系统结构及组成说明(含电气结构图) 五、系统监测方法及工作原理 六、系统现场布置及安装说明 七、技术指标、技术参数 八、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一、工程监测要求(内容) 1、综采工作面顶板矿压在线监测 工作面每10架监测三个压力测点,每架安装一台压力监测分站,共设计安装15台压力监测分站(另备用3台压力监测分站,共18台压力监测分站)。 2、巷道顶板离层在线监测 顺槽巷道(1500M)每50m布置一组测点,在巷道顶板上安装,两顺槽巷道共布置

28个离层测点。 3、巷道锚杆应力在线监测 顺槽巷道(1500M)每个巷道断面监测一个锚杆测点或锚索测点,每隔50m监测一个巷道断面,顺槽巷道共布置28个锚杆/索应力监测测点。 4、巷道围岩应力在线监测 围岩应力监测可选择部分超前支护,停采线,预留煤柱及断层处布置测点,测点可与顶板离层测点相邻安装. 二、系统实现功能 1.井上计算机动态模拟显示监测参数、报警 监测服务器和客户端可实时显示监测点的数据和直方图,当监测数据超限时能自动声音报警并记录报警事件。 2.井下现场显示数据和报警 井下的压力监测分站、离层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数据,能根据设定报警参数报警指示,通讯分站可实时显示每个测点的数据并有报警状态指示。 3.监测数据自动记录存储 井上监测服务器能根据设置记录周期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数据采用动态存储技术,数据库采用SQL海量数据库。 4. 分站及接收系统后备存储功能,当通讯线路或计算机出现故障时自动启动后备存储. 5.连续监测曲线显示、分析 软件支持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历史曲线和测线加权数据分析。 6.监测数据综合专业化分析; CMPSES监测分析软件综合了矿压理论数学模型,支持综合专业化数据分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662-26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近年来,在矿压观测方面,已初步掌握采区内各工作面顶板活动特点,为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提供了时间保障;同时为配合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矿压观测、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为此特制定矿山压力预测预报制度如下: 一、观测范围 采煤面及巷道定点观测。 二、观测内容 掘进头观测内容:顶板离层观测 2、采煤工作面观测内容: 回采放顶煤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两巷顶板下沉量;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老顶来压、周期来压,支柱初撑力、工作阻力、顶板下沉量;工作面及两道超前支护质量等。

观测方法 1、顶板离层仪10天记录一次显现数值。 2、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每班检测1次。 3、工作面顶板及两道超前支护质量、煤壁片帮、单体状况每班进行正常的观测。 四、预报内容 1、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不符合下列要求的: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柱初掌力不小于90KN/棵,合格率达70%以上,综采工作面支架初撑力液压不小于24MPa;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泵站的压力不小于18MPa,综采工作面泵站的压力不小于30MPa。 2、掘进工作面支护质量不符合下列要求的:锚杆支护巷道顶部锚杆锚固力不低于7吨、帮部锚杆锚固力不低于5吨,预紧力矩帮顶均不小于100N.m,巷道围岩位移控制在300mm以内,顶板离层仪安设及时,牌板内容齐全。 3、两巷超前顶板运动规律、巷道变形量等其它出现异常现象时。

煤矿矿压监测及预报办法

矿压监测及预报实施办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有关要求,为了进一步掌握采掘工作面及矿井在用巷道上覆岩层及围岩运动规律,不断改进支护参数,有效监测、预报、预防矿压显现,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现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制定此试行办法如下: 一、监测预报办法 1、为确保矿压监测及预报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矿压监测及预报领导小组。 组长:李新虎 副组长:赵陆锋姬安虎景秋喜杨青亮 成员:工作面所有质检员 矿压监测预报专业队伍:矿压监测工作组 矿压监测预报领导小组下设矿压监测预报办公室,景秋喜任办公室主任。 2、办公室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各个监测点进行不定期及时全面检查,并整理、分析日常检测资料,及时进行矿压预报,并制定相应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3、各施工队负责人担任本队矿压监测预报小组组长,各施工队班长担任小组副组长,每个施工队设置六人为日常矿压监测小组成员(兼职),进行日常矿压监测和对矿压监测设备、仪器、仪表的管理

维护,以及日常矿压观测报表的填写,由各队队长负责及时送报。 4、矿压监测办公室的人员必须熟悉矿压观测业务,负责对矿压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 5、各区队兼职监测人员要求是文化程度较高,理解能力强,经过培训后对观测设备仪器的性能、运行能够基本掌握,并要责任心强,以便于开展矿压监测工作。 6、对兼职观测人员,队长要合理安排,必须保证每小班有一名监测人员在井下工作。兼职人员不能正常上班时,队长应及时指定有相应能力的人员代替,确保不影响矿压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7、各兼测人员完成当班任务后,将当班矿压监测设备运行状况和结果按固定表格认真详实填写,由质检人员签字后在下午3:00前将前一天的监测报表送达矿压监测办公室。 8、矿压监测办公室必须配备专门的设备和仪器,并收集、汇总相关资料进行矿压分析预报,每旬将各采掘工作面分析结果、压力变形曲线预测结果送达相关领导和施工单位,遇有特殊情况及时将分析预测结果送相关领导和施工单位,并严格按措施执行预防。 9、各类采掘工程设计中,必须编制矿压显现监测预报专门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10、掘进工作面临近大型地质构造带、采空区或者通过其他应力集中区以及在煤柱附近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1.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有针对性措施,降低矿压显现程度,减少周期来压步距,防止老顶大面积垮落。

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管理规定

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管理规定为加强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管理工作,准确掌握采掘现场矿压显现规律,使矿压观测真正起到科学指导矿井采掘设计、巷道布置及采掘现场施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管理规定》。 第一条成立矿压观测组织机构 组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地测副总工程师 成员:生产科全体人员、采掘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下设矿压观测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科长兼任。 组织机构职责:1、负责矿压观测的设计审批,组织开展矿压观测技术分析、优化支护技术方案;2、负责监督、检查、协调、指导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工作和日常矿压观测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分析和分析结果应用的管理工作。 第二条采掘工作面开工前,矿井生产技术科编制矿压观测设计,报矿工程师批准后实施。在矿压观测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完善。 第三条锚杆支护巷道矿压观测 1、所有采用锚杆支护的煤巷内必须安装顶板离层仪,对顶板离层情况进行观测,并用记录牌板显示,以便及时掌握顶板离层变化,观测巷道支护质量,确保掘进及回采期间的安全; 2、所有顶板离层仪应按安装时间的先后进行编号,并挂牌

管理,牌版上应清晰表明顶板离层仪的编号、安装日期、初始读数、深浅基点位置、观测责任人等内容; 3、顶板离层仪应安设在巷道的中部或交岔点的中心位置,顶板离层仪间距一般为30~50m,最前一个顶板离层仪距工作面迎头的距离不得超过50m(工作面需要爆破作业时对顶板离层仪进行保护);巷道遇构造带、大断面(宽5.0m以上)及“丁字口”、“十字口”等处应增设顶板离层仪; 4、顶板离层仪深浅基点位置分别不低于锚索、锚杆的端头200mm,并在顶板离层仪牌板上明确标注具体位置; 5、顶板离层仪安装方法:用锚杆机在顶板上打孔至设计深度。用专用安装杆将上部锚固器推至钻孔上部(深基点位置),轻拉一下细钢绳确认锚固器已锚住,再将下部锚固器推至钻孔中设计监测位置(浅基点位置),检查确认孔口套管组件连接牢固,然后将其插入钻孔中,确保两个刻度指示环移动不受任何卡阻并确认孔口套管组件已固定在钻孔中,截去多余的细钢丝,将初始读数调“0”,并固定顶板离层仪,监测值准确性; 6、巷道掘进期间顶板离层仪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安装,并由施工单位安排人员负责观测和管理,确保顶板离层仪和牌板清洁、完好。巷道施工完毕进行移交时,连同记录牌板一并移交给接收单位,接收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对接收的顶板离层仪读数、完好情况进行核查,确认无误后办理交接手续,并对

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模板).

×××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报告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区队:__________________ 编写人:________________

目录 1 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 - 1 - 1.1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 1 - 1.1.1工作面概况及地质说明书 ..................................................................... - 1 - 1.1.2顶底板岩层岩性组合结构分析 ............................................................. - 3 - 1.1.2地质 ........................................................................................................ - 3 - 1.2支护 .............................................................................................................. - 3 - 1.2.1正常支护 ................................................................................................ - 3 - 1.2.2特殊支护 ................................................................................................ - 4 - 1.2.3确定支护强度 ........................................................................................ - 4 - 1.2.4巷道布置 ................................................................................................ - 4 - 2 矿压观测计划.................................................................................................... - 5 - 2.1 矿压观测领导小组...................................................................................... - 5 - 2.2×××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 5 - 2.3观测方案 ...................................................................................................... - 6 - 2.3.1观测工具 ................................................................................................ - 6 - 2.3.2测线布置 ................................................................................................ - 6 - 2.3.3研究方法 ................................................................................................ - 6 - 2.4矿压观测内容 .............................................................................................. - 7 - 2.4.1顶板动态: ............................................................................................ - 7 - 2.4.2支护质量 ................................................................................................ - 7 - 2.4.3 ×××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法 ................................................................ - 7 - 2.4.4 ×××工作面观测效果预计 ................................................................ - 7 - 2.4.5 ×××工作面观测制度及守则 ............................................................ - 7 - 2.4.6 ×××工作面观测记录表格及资料整理表格设计 ............................. - 7 - 3 矿压规律分析.................................................................................................... - 8 - 3.1 初采期间的矿压规律.................................................................................. - 8 -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全

嵩阳冶上(登封)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压力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2015年01月20日

为加强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掌握采掘工作面顶底板活动和来压规律,为采掘工作面支护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采掘工作面有效支护,防止冒顶事故发生,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经矿研究决定,成立矿压观测领导小组,对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 一、成立矿压观测领导小组 组长:秦国伟 副组长:唐彦召李晨光 成员:胡茂林李洪峰徐松朝刘文彬乔拥军范自高朱钧炜王国忠刘占方矿压观测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徐松朝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井下施工采掘工作面及已掘巷道的测点布置、矿压观测数据分析、总结,为选择合理支护方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总则 1.为满足矿井生产管理需要,成立新峰煤矿矿压观测领导小组,配备技术人员及兼职观测工,建立健全观测组织机构,配备相应仪器仪表,负责收集各区队上报的矿压观测资料并认真分析、归纳、总结(数据变化大时及时分析总结) 2.生产技术科结合实际情况,对开采的主采煤层进行顶板分类,制定相应的顶板管理措施,防止冒顶(片帮)等事故的发生;对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机道、放顶线等部位加强观测,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3.生产技术科应对工作面来压周期、来压步距、最大来压强度、顶板最大下沉量等进行科学分析,并就巷道支护强度、支护方式、工作面推进速度提出合理性意见和建议,同时将结论报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必要时由矿总工程师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矿压显现规律,为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和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4.各区队成立以技术副队长为组长的基层矿压观测领导小组,并根据规定参数、采集周期及时采集矿压参数,每月月底编制矿压分析报告报生产技术科。 5.矿压工程观测原始数据和参数必须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 6.生产技术科根据各区队所报数据及工作情况随时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30。 7.矿压观测原始数据和分析结果应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8.所有上报数据必须采用标准表格填写,矿压观测、顶板离层监测表格详见生产技术科下发表格。 9.巷道移交时由生产技术科监督,生产技术科与施工区队双方技术负责人负责将矿压观测资料与其它内业资料一并移交。 三、采掘现场矿压观测管理办法 1.正常情况下,新布置测点前 10 天每天由技术副队长或技术员对测点数据采集一次,超过 10 天后,测点每 7 天观测一次。 2.遇巷道压力、围岩位移量变化较大时,区队必须每班指派专人进行监测并收集相关矿压参数,突变情况下及时向生产技术科和调度室汇报。 3.正常情况下,在掘巷道每隔 50 米布置一组观测点;在一些特殊地点(交叉点、贯通点)或特殊变化巷道点(巷道压力、围,经生产技术科认定后布点进行观测。岩位移量变化较大等地点) 4.采用“十”字布桩法监测巷道表面位移。在巷道顶底板中部垂直方向和顶板下 1000-1500mm 两帮水平方向钻φ28mm、深300mm 左右的钻孔,将木桩打入孔中,顶板和两帮木桩顶部安装测钉。测量精度要求达到 1mm,并估计出 0.5mm。 5.采用顶板离层监测仪进行观测,检测仪应变装置深部要确保安装到老顶里,浅部安装到直接顶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