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科学总论重点

外科学总论重点

外科学总论重点
外科学总论重点

外科学

1 现代外科学奠基于三大问题的解决:手术疼痛、伤口感染、止血、输血

2 无菌术:无菌术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基本操作规,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无菌术包括灭菌、消毒、操作规及管理制度。

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手术伤口感染的细菌来源

①人体皮肤表面。

②人体鼻咽腔。

③体感染灶和胃肠道、气管等

④空气。

⑤手术器械、敷料和其它未消毒或被细菌污染的手术用品。

3 应用灭菌的物理方法有高温、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用物理的方法(高温等)能把应用于手术区域或伤口的物品上所附带的微生物彻底消灭掉。手术器械和应用物品如手术衣、布单,都可用高温灭菌,紫外线用于室空气灭菌。

电离辐射法和应用:主要用于药物如抗生素等的制备过程。也用于一次性医用物品的灭菌。

辐射消毒优点:

①可在室温处理(冷消毒)

②射线穿透力强,消毒均匀彻底,无有害残留物

③易于集装处理,效果高、可靠性强,便于连续作业

④成本低、处理价格便宜

有些化学品如甲醛、环氧乙烷及戊二醛等也可消灭一切微生物。应用化学方法还可用于某些特殊手术器械的消毒,手术人员的手和臂的消毒以及手术室的空气消毒,某些药液的蒸气(如甲醛)可渗入纸、衣料和被服而发挥灭菌作用。

4 (一)高压蒸气法

①下排式高压蒸气灭菌器由一个具有2层壁的耐高压的锅炉构成。清毒室、蒸气产生高压高温而发挥灭菌作用。灭菌器压力104~137.3kPa。温度达121~126℃。维持30′。能杀灭包括具有顽强抵抗力的细菌芽胞在的一切微生物。

②预真空式蒸气~170kPa。132℃。4~6分钟达到灭菌效果

注意事项

①包裹大小适中。包扎不宜过紧,体积上限40cm×30cm×30cm

②包裹排列不宜过密

③预置包、包外灭菌指示纸带(以前同硫磺)粉末溶化为达到标准。

④易燃、易爆物品如碘仿、苯类禁用

⑤瓶装液体灭菌,用纱布包扎瓶口。如同橡皮塞,应插针头排气

⑥已灭菌物品要标明日期,与未灭菌物品分开放置

⑦高压灭菌器由本人负责

高压蒸气灭菌适用对象:同于耐高温的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胶制品等。

(二)煮沸法

有未用的煮沸灭菌器、铝锡或不锈钢锅也可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及橡胶类。煮沸100°,持续15~20分钟,一般细菌可杀灭,带芽胞的细菌需煮沸1小时以上并持续15~20分钟高原地区可用压力锅,海拔每增长率高300M,灭菌时间延长2分钟。压力锅的蒸气压一般为127.5kPa,124℃,10分钟。

注意事项

①物品必须完全浸泡在沸水中

②缝线和橡胶类应于水煮沸后放入,持续10分钟取出

③玻璃类物品需用纱布包裹,放入冷水中逐渐煮沸,以免遇骤热而爆裂,玻璃注射器应将芯拔出,分别用纱布包好。

④煮沸器锅盖应盖上,保持沸水温度

⑤灭菌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若中途放入其它物品,则灭菌时间应重新计算

(三)火烧法

容器倒入95%酒精少许,点火直接燃烧,同于金属器械

(四)药液浸泡

适用于锐利器械,镜和腹腔镜等不适于热力灭菌的器械

1.2%中性戊二醛水溶液,消毒时浸泡30分钟,灭菌时间10小时,同于刀片,剪刀,缝针及显微器械的消毒

2.10%甲醛溶夜,浸泡20~30分钟,适用于输尿管导管等树脂类,塑料类以及有机玻璃制品的消毒3.70%酒精,30分钟,用途与戊二醛相同

4.1:1000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浸泡30分钟,适用于刀片、剪刀及塑料的消毒

5.1:1000氯已定(洗必泰)溶液,浸泡30分钟

注意事项

①浸泡前,器械应去污、擦净油脂;

②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溶液;

③剪刀等有轴节的器械,消毒时应把轴节开、管、瓶类物品的面应浸泡在消毒液;

④使用前,需用灭菌生理盐水将消毒药液冲洗干净。

(五)甲醛蒸气雾蒸法

有蒸格的容器,在下方放一量杯,每0.01m3加高镜酸10g+40%甲醛4ml,1小时消毒,6~12小时灭菌。清洁、保管和处理

①金属器械、玻璃、搪瓷等物品,使用后用清水洗净,特别需注意沟、槽、轴节等处去污;

②导管均注意冲洗腔。

③凡属绿脓杆菌感染、破伤风或气性坏疸伤口或乙肝抗原阳性病人,所用物品应尽量选用1次性物品,用后即焚烧,以免交叉感染。金属物品洗兆后置于20%碘附原液中浸泡1小时。

第二节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

(一)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换穿清洁拖鞋、衣裤,带好帽子和口罩,剪短指甲。手、臂部有破损及化脓感染时,不能参加手术。

2.手臂消毒法

⑴肥皂水刷手法

①肥皂洗手,再用无菌毛刷蘸浓肥皂水刷洗手和臂,从指尖到肘上10cm,两手交替。手指朝上时朝下,清水冲洗,共3遍,约10分钟,无菌毛巾从手到肘擦干。

②将手和前臂浸泡在70%酒精中5分钟,到肘上6cm。

③用苯扎溴胺代替酒精,刷手时间约5分钟。

④洗手消毒完毕,保持拱手姿势,手臂不应下垂。

⑵碘尔康刷手法

肥皂水刷洗手,前臂至肘上10cm,3分钟,清水冲净,用无菌巾擦干,用浸递0.5%碘尔康的纱布涂擦手及前臂1遍,稍干后穿手术衣和戴手套。

⑶灭菌王刷手法

灭菌王是不含碘的高效复合型消毒液。清水冲洗双手,前臂至肘上10cm后,用无菌刷蘸灭菌王溶液3~

5ml,刷手和前臂3分钟,流水冲净,用无菌纱布擦干,再用含灭菌王的纱布涂擦手及前臂。

⑷碘附刷手法

肥皂水刷洗双手、前壁至肘上10cm 2遍,共5分钟,清水冲洗,用无菌纱布擦干,用含0.5%碘附的纱布涂擦手和前壁2遍。

3.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的方法

⑴穿无菌衣⑵戴无菌手套①戴干手套法②戴湿手套法

(二)病人手术区的准备

目的是清灭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上的细菌。

①先用2.5% ~ 3%碘酊涂擦皮肤,待碘酊干后,用70%的酒精涂擦2遍,将碘酊擦净。

②用0.5%碘尔康或1:1000苯扎溴铵涂擦2遍。对婴儿面部皮肤、口腔、肛门、外生殖器等部位,

可用刺激性小,作用较持久的0.75%吡咯烷酮碘消毒,植皮时,供皮区的消毒用70%酒精涂擦2遍

铺无菌单目的是显露较小的皮肤区域,其它部位均应遮盖,以避免手术中的污染。常用的方法是粘贴无菌塑料薄膜。小手术仅盖一小孔巾。如为大手术,除铺盖无菌巾外还要盖其它必要的布单。原则是除手术野外,至少要有2层无菌布单遮盖。

铺无菌巾的方法

用4块无菌中,每块的一边双折少许,在切口四周各铺一块。通常先铺对侧或铺相对不洁区(如下腹部、肺会阴部),最后铺靠近操作者的一侧。同布中钳在交角处夹住,以防移动。大单头端应盖过麻醉架,两侧及足端应垂下超过手术台边缘30cm。肢体近端手术要用双层无菌巾将远端包裹,反之亦然。

第三节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无菌操作规则

1 手术人员手术中手不能接触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这些区域属于有菌地带。手也不能接触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

2 不可在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手术器械及用品,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缘以外的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

3 手套破损或污染应更换。前臂及肘部污染应更换手术衣,布单湿透应加盖干的无菌单。

4 同侧手术人员调换位置,应先后退再转身。

5 术前清点器械、敷料,术后仔细核对。

6 切口边缘应遮盖或贴无菌薄膜。

7 作皮肤切口及缝合皮肤前,用70%的酒精再涂擦皮肤1次。

8 切开空腔脏器,用纱布垫背保护周围组织。

9 参观人员不可太近或站得太高,走动。

10 术中不应开窗或用电扇吹向手术台。

第四节手术室的管理

1.先作无菌手术,后作污染或感染手术;

2.手术完毕后,应彻底擦拭地面,消除污物,敷料和杂物;

3.每周大扫除1次;

4.定期进行空气消毒。通常用乳酸消毒法:①100m3空间用80%乳酸12ml,加热蒸发后,紧完备门窗30分钟后再打开通风。②或用苍术的酒精浸剂代替乳酸烟薰,封闭4小时;

5.绿脓杆菌感染手术后,先用乳酸空气消毒,扫除后,用1:1000苯扎溴铵揩洗室物品,开窗通风1小时6.破伤风、气性坏疸术后,用40%甲醛消毒手术室;

7.HbsAg阳性,尤其是HbeAg阳性病人术后,地面或手术台可撒布0.1%次氧酸钠水溶液,30分钟后清

扫和清拭,或用5%碘附清拭。

8.紫外线消毒手术室空气。

9.患急性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手术室。

10.凡进入手术室人员,须换上手术室清洁鞋帽,衣裤和口罩。参观人员不得超过2人。

二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晶体渗透压:水电解质形成的渗透压称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以血浆中蛋白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正常值290~310mmol/L。它对维持体液容量,维持细胞外、血管外水平衡有重要意义。

一、体液代失调的类型

①容量失调:等渗体液的增加或减少,只引起细胞外液量的变化。如:水中毒、缺水。

②浓度失调: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增加或减少,使细胞外液中主要的渗透微粒钠离子浓度发生改变,即渗透压发生了改变。如:低钠、高钠。

③成分失调:细胞外液中除钠以外的其它离子浓度虽不会对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产生影响,仅造成成分失调,但其浓度的改变可产生各自的病理生理影响,如:低钾,高钾,低钙,高钙,低镁,高镁,酸中毒,碱中毒。

二、等渗性脱水(急性、混合性)

(一)概念:水钠成比例丢失,造成细胞、外液均不足,但血清钠,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这是外科最常见的一种缺水类型。

(二)病因:⑴急性体外丢失如:大量呕吐,肠瘘。⑵体液的体丧失,如:液体丢失在感染灶,肠梗阻肠腔积液。

(三)病理:血容量下降↓―肾入球小动脉壁上压力感受器受压↓肾素-醛固酮系统兴奋―水钠重吸收↑―尿量↓。

(四)临床表现:轻度缺水:2-3% 口渴,脉细;中度缺水:4-6% 严重口渴,乏力,眼窝凹陷,肢凉,尿少,尿比重高,血压↓烦燥。重度缺水:>6% 极度口渴,乏力,眼窝凹陷,肢凉,尿少,尿比重高,血压,烦燥,谵妄、昏迷。

(五)诊断: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液浓缩、尿比重↑、血气分析判断酸碱中毒

(六)治疗)⑴积极治疗原发疾病⑵迅速扩容:(常用平衡液,每丧失体重1%,补600ml+ 生理量)。⑶预防低血钾(尿量>40ml/h才可补钾)

三、低渗性缺水(慢性、继发性)

(一)概念:缺钠多于缺水,细胞外液低渗,血清钠低于135mmol/L,水向细胞转移,引起细胞水多,细胞外液减少

(二)病因——慢性丢失:

⑴消化液的持续丢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

⑵大面积慢性渗液

⑶肾排钠过多如:用利尿剂未注意补钠。

⑷等渗缺水补水过多。

低渗性缺水为什么会出现尿先多后少?

机体首先的反应是维持机体渗透压而多尿,这样招致血容量进一步下降,机体此时不再顾及渗透压的维持而拼命保水,维持血容量,而尿少,故出现尿先多后少,尿比重↓。

(四)临床表现(一般无口渴)

轻度缺钠:<135mmol/L 乏力,头昏,手足麻木,尿钠↓,少尿。

中度缺钠:<130mmol/L 乏力,头昏,手足麻木,尿钠↓,少尿,恶心,呕吐, 血压下降,视力模糊,站立晕倒

重度缺钠:<120mmol/L 乏力,头昏,手足麻木,尿钠↓,少尿,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视力模糊,站立晕倒。神志不

清,昏迷休克。

(五) 诊断: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①血液浓缩②血钠降低、③尿比重↓(<1.010) 尿钠↓

(六)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2.纠正低渗,补充血容量⑴轻度缺钠: 尽量口服⑵重度缺钠休克①首先补足血容量(晶体:胶体=2~3:1)以改善循环②酌情给高渗盐水③监测血气和电解质,尿量>40ml/h补钾④纠正酸中毒

四、高渗性缺水(原发性)

(一)概念:缺水多于缺钠,细胞外液高渗,血清钠高于150 mmol/L,引起细胞的水外移,造成细胞脱水

(二)病因:⑴摄入水份不足如:吞咽困难,危重病人给水不足⑵水份丧失过多如:高热出汗

出现口渴,尿少,尿比重高。由于脑细胞的脱水,故临床上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四)临床表现:根据缺水分三度:轻度缺水:2-3% 中度缺水:4-6% 重度缺水:>6%

(五)诊断: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①血液浓缩②尿比重↑③血Na>150mmol/L

(六)治疗:⑴积极治疗原发疾病⑵纠正高渗缺水,用5%Glucose及低渗盐液(0.45%NaCl)补液量:①临床估算:每丧失体重1%,补液400-500ml ②理论计算:⑶测血气电解质,尿量>40ml/h 补钾。⑷补液后还存在酸中毒,用碱性药

为什么高渗脱水还需补钠?

高渗脱水是缺钠与缺水同时存在,由于缺水更多,血液浓缩,才使血钠浓度增高,而总量仍然是减少的。

五、低钾血症(血钾<3.5mmol/L)

血清钾正常值:3.5-5.5mmol/L

㈠病因:⑴摄入不足:进食不足;补液时补钾不足⑵排出过多:肾性丢失:利尿剂;肾衰多尿期肾外丢失:呕吐,肠瘘,持续胃肠减压⑶向细胞转移:如:使用胰岛素,碱中毒

㈡病理:低钾出现代性碱中毒, 反常性酸性尿

㈢临床表现: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⑴肌无力(最早的表现)四肢→躯干→呼吸;腹胀,肠麻痹。

⑵腱反射↓软瘫

⑶心电图异常:T波降低、变平或倒置、ST段降低,出现U波。

㈣诊断:病史、临床表现、血清钾<3.5mmol/L,心电图的变化

㈤治疗:⑴积极治疗原发疾病⑵补钾原则⒈能口服者尽量口服⒉静脉补钾切忌推注⒊静脉补钾注意:①不宜过浓(<0.3%) ②不宜过快(<80滴/分)③不宜过早(尿量>40ml)④不宜过大(3-5g/d;<8g/d分次补给)临床常用10%KCl,因为Cl-有助于减轻碱中毒,同时增强肾的保钾作用。

六、高钾血症(>5.5mmol/L)

(一)病因:⑴摄入过多如:输库血,输入钾太多⑵排泄少如:肾衰⑶细胞移出如:酸中毒

(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⑴可有神志淡漠,感觉异常,肢体软弱⑵严重者有循环障碍的表现⑶心律变慢并心律不齐,最危险时可心跳骤停⑷心电图改变:T波高尖,QT间期延长,QRS波增宽,PR间期延长。

(三)诊断:有引起高血钾的病因,出现无法用原发病解释的临床表现应考虑高血钾

查血钾>5.5mmol/L而确诊, 心电图有辅助作用

(四)治疗:㈠停止钾的进入㈡迅速降血钾:⑴促进钾进入细胞:①5%NaHCO3 ②胰岛素5g/1U静脉滴注⑵促进钾的排泄:①阳离子交换树脂、加导泻②透析⑶积极预防心律失常: 10%葡萄糖酸钙

第三节酸碱平衡失调

一、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体系

⑴缓冲体系:有碳酸氢盐系统,磷酸氢盐系统,血红蛋白系统等多个缓冲对,以碳酸氢盐系统最重要。正常时HCO-3:H2CO3=20:1,它发挥作用迅速,缓冲能力强,

⑵肺:通过呼吸排出大量挥发酸(碳酸),但对非挥发酸不起作用。

⑶肾:最重要,发挥根本性的调节作用,(泌H+ 、NH3,排酸保碱)。

以上三者相互配合,协调进行,维持一定围的酸碱平衡

二、代性酸中毒

㈠概念:原发改变为血中NaHCO3减少,多伴有高钾血症。分阴离子间隙升高和正常两类,是外科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

㈡病因:⑴碱性物质丢失过多:①消化液丢失如:腹泻,肠瘘②药物如:碳酸酐酶抑制剂。③肾功能不全排H+↓吸HCO-3↓⑵酸性物质过多:①有机酸形成过多:休克;糖尿病性酸中毒;②使用酸性药物过多如NH4Cl,盐酸。

㈣临床表现:⑴轻度无明显症状。⑵重者最明显的是呼吸深快,有酮味。⑶可有眩晕,嗜睡,昏迷甚至休克。

㈤诊断:病史、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确诊:PH↓,HCO-3↓,CO2CP↓

㈥治疗:⑴治疗原发病(首位)

⑵纠酸原则:边治疗边纠酸边观察。轻度(HCO-3 16~18mmol/L)消除病因适当补液可自行纠正,不用碱性药。重度(HCO-3<10mmol/L)立即输液和给碱性药:临床上常首次给5%NaHCO3 100-250ml,2-4小时复查血气、电解质⑶预防低钙:

酸中毒时离子钙↑,酸中毒纠正后钙离子↓。低钙抽搐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

⑷注意低钾的预防因为纠正酸中毒时使大量钾离子进入细胞

三.人体血液酸碱正常值: PH 7.35-7.45 Pco2. 35-45mmHg (4.7-6.0kpa) CO2CP 40-60 vol% (22-29mmol/L) HCO-3 47mmol/L.

四代性碱中毒

(一)概念:原发改变为血中HCO-3增多,常伴有低钾血症。

(二)病因:⑴胃液丧失过多(最常见的原因) ⑵碱性物质摄入过多如长期服碱性药物。⑶缺钾⑷利尿剂

(三)临床表现:⑴一般无明显症状⑵可有呼吸浅慢⑶神志精神异常: 嗜睡、谵妄、精神错乱

(四) 诊断:病史、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确诊PH↑、HCO-3↑

(五) 治疗:⑴治疗原发病⑵严重碱中毒,迅速中和过量的HCO-3 (HCO-345-50mmol/L、PH>7.65)用

0.1mmol/L的稀盐酸,纠正不宜过于迅速。

五、有关的名词解释:

1.水中毒:也叫稀释性低钠血症。体水过多,细胞外液极度稀释而明显低渗,水进入细胞,引起全身细胞水肿。

2. 碱储量:血液里的HCO-3含量代表碱储量,其多少通常以CO2CP表示。

3.缓冲碱:血浆中具有缓冲作用的阴离子总和,其中以碳酸氢盐及蛋白质最为重要。

4. 标准HCO-3 :指血红蛋白100%饱和条件下的HCO-3浓度。

5. 碱剩余:将血液滴定至PH值为7.4时所需的酸量和碱量。正值称碱剩余。

6.CO2麻醉:体Pco2↑时,可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化学感受器,使呼吸中枢兴奋。若Pco2.过高反而抑制呼吸中枢,称CO2麻醉。

第四节补液

一、人体24小时水平衡:入量:饮水1000-1500ml 食物700ml 生水300ml

出量:尿1000-1500ml 粪150ml 呼吸皮肤500ml 共计:2000-2500ml

二、不显性失水:经皮肤蒸发的水分和肺呼出的水分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称为不显性失水

三、成人的当日基础需要量及种类

H2O 1500-2000ml/d 10%Glucose 1000-1500ml

NaCl 4.5g/d(5-6g/d) 5%G.N.S 500-1000ml

KCl 4-6g/d 10% KCl 20-40 ml

糖150-200g/d 液体总量: 1500-2000ml

五、补液量的计算方法

补液总量=已失水量+额外损失量+当日生理需要量

1. 已失量的计算方法: 每损失体重1%补液600 ml (以成人60公斤为标准计算)。轻度失水: 1000-1500ml(2-3%)中度失水: 1500-3000ml(4-6%) 重度失水: 3000ml以上(失水>7%)

2. 额外损失量的计算: 1)估计胃肠丢失量: 呕吐量、腹泻量(2)在性失液量:肠腔、腹腔的积液量(3)高热出汗的蒸发量、气管切开后的失量

六、补液的种类:等渗性脱水: 用平衡液;

低渗性脱水:轻度口服;中度按计算缺钠量换算成糖盐水的量重度可给5%高渗NaCl 缓慢静脉滴注;高渗性脱水: 输0.45%低渗盐水

七、补液原则:(一)能口服者尽量口服

(二)静脉补液:1. 首先扩容:首选平衡液晶:胶=2~3:1 2.补液的原则: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盐后糖(高渗缺水例外)、见尿补钾(尿>40 ml) 3.分次补充,观察调整:补充电解质调整酸碱平衡,均应分次补充,边监测观察、边调整。

平衡液的作用:①电解质浓度与血浆相似,能迅速增加血容量②稀释血液,减少粘稠度,改善微循环③补充Na+能纠正酸中毒

处理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基本原则:⑴首先治疗原发疾病⑵全面分析临床现象,分清主次、缓急,依次予以调整和纠正①首先积极恢复血容量,纠正缺氧②及时血生化、血气分析检查,纠正酸碱中毒③调节电解质,尤其是钾

第五章输血

输血作为一种替代性治疗,可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凝血功能

第一节适应证、输血技术和注意事项

适应证:1大量失血(失血量﹤30%,不输全血;失血量﹥30%,输全血、CRBC各半,及晶体和其它胶体液;失血量﹥50%,输大量库血后注意补充白蛋白、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3重症感染4 凝血异常:输鲜血或相应血液成分

注意事项:仔细核对;检查血袋完整性、血液颜色及保存时间;除生理盐水外不得向血液中加任何药物或溶液;输血期间注意观察病人;输血完后仍需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延迟型输血反应;输血后血袋至少保留2小时。

第二节并发症及其防治—发热反应

最常见早期并发症之一,2-3%,多发生在输血开始后15分钟-2小时。畏寒、寒战、高热,39-40℃;症状持续30分钟至2小时;个别可出现呼吸困难、BP下降、昏迷

发热反应原因:1免疫反应:体已有白细胞或血小扳抗体。经产妇及多次接受输血者多见

2致热源:贮血或输血器具附有致热源,现已少见;3细菌污染和溶血

发热反应处理:分析原因,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注意保暖,发热后口服APC;高热伴寒战者给予肌注异丙嗪25mg或哌替啶50mg

(二)过敏反应

较常见早期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约3%。局限性或全身性瘙痒或荨麻疹;严重者支气管痉挛、会厌水肿,个别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过敏反应原因:过敏体质IgE;多次输血后体产生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抗体IgA

处理:1仅皮肤瘙痒或荨麻疹口服苯海拉明25mg,严密观察病情;2严重者注射肾上腺素或静滴氢化可的松100mg;3喉头水肿并呼吸困难者气管插管或切开

(三)溶血反应

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与不合血型种类、输血速度、数量及发生溶血程度关系密切。典型

表现:输血十几毫升血型不合的血后即出现沿输血静脉的红、肿、痛,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剧烈头痛、腰背酸痛,胸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休克,血红蛋白尿,溶血性黄胆,严重者引起DIC和ARF。术中病人表现为不明原因的BP下降和术野渗血。

延迟性溶血反应(DHTR)

多发生在输血后1-2周,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DHTR本身并不严重。DHTR 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而引起ARDS及MODS

原因:1 ABO血型不合,或A亚型、Rh血型不合,补体介导以红细胞破坏为主的免疫反应

2非免疫性溶血,贮存运输不当,预热过度,加高渗、低渗溶液或对红细胞有损害的药物

3受血者免疫性贫血,其自身抗体使输入的红细胞破坏而诱发溶血

溶血反应的诊断:尿潜血阳性及血红蛋白尿即可诊断;怀疑有溶血时立即停止输血,做好相关的核对工作。溶血反应处理:1抗休克:输晶体胶体及血浆扩容,输新鲜同型血或浓缩血小扳、凝血因子,应用糖皮质激素;2保护肾功能(碱化尿液:5%碳酸氢钠250;血容量补充后利尿以加速血红蛋白排出;肾功能损害者立即血透)3出现DIC者肝素治疗4血浆交换治疗:清除体异型红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

(四)细菌污染反应

发生率不高,后果严重;症状与细菌种类、毒力大小和输入数量有关;可引起毒素性休克和DIC,病人可因ARF、肺水肿而短期死亡;原因为采血、贮存过程中无菌技术不严格,多为G-杆菌污染。

处理:中止输血,细菌涂片及培养;抗感染和抗休克治疗

(五)循环超负荷

心功能低下、老年、幼儿及低蛋白血症患者多见;原因为输血速度过快或过量;表现为急性心衰和肺水肿;处理:立即停止输血。吸氧,强心,利尿

第三节自体输血

1回收式自体输血;2预存式自体输血: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一月,每3-4天采血300-400ml,直到术前3天止。3稀释式自体输血:麻醉前自一侧静脉采血,另一侧输入3-4倍电解质溶液或血浆代用品,每次可采800-1000ml,手术失血量超过300ml开始回输

自体输血禁忌证:血液受胃容、消化液、尿液污染;受肿瘤细胞沾污;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贫血;有脓毒症或菌血症;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存留过久

外科休克SURGICAL SHOCK

第一节概论

休克: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灌流不足导致代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

有效循环血量:单位时间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有效循环血量的维持:(1)充足的血容量;(2)有效的心排出量;(3)和良好的周围血管力.

各类不同原因的休克其共同特征是体重要器官微循环处于低灌流状态。

休克分类:低血容量休克(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性休克

病理生理

1. 微循环改变--------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灌流不足;

2. 体液代改变------代障碍;

3. 脏器官继发性损害--------细胞受损;

1- 微循环改变

1-1 微循环收缩期(休克代偿期)

休克动因-------人体调节反应------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周围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动静脉短路和直接通道开放------回心血量保持

临床表现------- 精神紧,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心跳加快,血压正常

1-2微循环扩期

组织灌流不足------代性酸中毒------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毛细血管后静脉收缩-----只灌不流--------回心血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