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沉默的螺旋理论综述(上)

沉默的螺旋理论综述(上)

沉默的螺旋理论综述(上)
沉默的螺旋理论综述(上)

沉默的螺旋理论综述(上)

凌艺蜻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及主要发展历程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女传播学家E·Noelle-Neumann提出的。她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经过多年的民意调查实证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一词最早见于Noelle-Neumann 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这一理论认为,个体对于舆论气候的感知决定了其公开表达意见的意愿。如果个体感到自己的意见与主流舆论相矛盾,则会倾向于保持沉默。这一心理机制将会导致一个公众舆论极化的过程,Noelle-Neumann将其称为“一个某种意见被不断强化的螺旋式过程”。

1980年,Noelle-Neumann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一文中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Noelle-Neumann提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达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

1990年,Noelle-Neumann发表了《大众观念理论:沉默的螺旋概念》一文。文中对这一理论做了进一步补充。她认为,媒介意见要想影响大众观念,必须对以下六点进行分析:

1、持主要观点的人分布何处

2、对民意状况的估计(大多数人是怎么想的)

3、对未来是否成功的预测

4、公开捍卫自己的立场(发表见解)的勇气

5、话题含有多少感情和道德因素

6、在议题设置中,媒介讨论话题的主旨和强度(被其他媒介引用其内容,并引起政治家们注意的媒介)

1993年,Noelle-Neumann更进一步将公众舆论形成的过程视为一个被个体恐惧驱动的过程。具体而言,在一个社会系统中,为了实现社会整合,孤立会被作为一种惩罚手段来威慑个体,而个体会出于对这种惩罚的畏惧,会试图发表与主流舆论一致的意见。

1995年,Noelle-Neumann提出两种关于公众舆论的基本假设:

1、公众舆论作为理性表达

2、公众舆论作为社会控制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内容

198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民意测验显示总统Jimmy Carter和竞选者Ronald Reagan在竞选的最后两个月异常激烈。但是Noelle-Neumann认为,大多数民意调查问的问题是不对的。他们总会问“你打算投谁得票?”而事实上,他们应该问“你认为谁会赢得这次选举?”。

他们将会发现尽管投票者对于两位竞选人的支持度差不多,认为里根将竞选成功的人仍在一周一周地增长。Noelle-Neumann声称人们很早就能对政治气候做出评估,尤其是对于一个选举的未来趋势的预测,而且是十分可靠的。在这次总统竞选中就得到了印证。数百万的投票者在最后关头转向了里根。

Noelle-Neumann的沉默的螺旋理论阐释了舆论的增长和传播。作为Allensbach舆论研究中心的建立者和负责人,她逐渐认识到舆论的力量。Noelle-Neumann定义舆论为“表达时能够没有被孤立的危险的态度”。

“沉默的螺旋”指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属于少数意见时会感到压力从而隐藏起自己的观点。Noelle-Neumann相信电视加快了螺旋式过程,但是要想把握住大众媒介在这个过程

中的角色我们首先必须理解人们特别的对于社会不断变化的标准敏感度。

1、人们的“准统计官能”(quasi-statistical organ)能感知舆论气候

Noelle-Neumann对人们识别舆论气候的能力感到非常惊奇。科学已经证实有5种人体器官能感知他们所处的外界环境:眼睛(视觉)、耳朵(听觉)、舌头(品尝)、鼻子(嗅觉)、皮肤(触觉)。不够严谨地说,人们有一种“准统计官能”(quasi-statistical organ)——一种能够感觉出社会大体脉络的第六感,这是由思维和感觉主导的。这就像人们有种触角,它能够感知社会的每一次转变的微风带来的颤动。她说道:“当舆论气候发生转变时,比如转向支持或反对一个党派,一个人或一种观点,人们似乎无论在哪都能同时感知到。我们如何合理解释这样的事实呢?”

Noelle-Neumann建议通过两个问题来了解人们大脑的想法:

(1)当前的舆论气候:“抛开你的个人观点,你认为大多数人……?”

(2)对未来的预测:“一年以后,持这样观点的人会增多还是减少?”

人们很少会回答:“我怎么会知道?”或者“我又不是先知。”她相信人们对于当前的或者未来的公众情绪的评估是最自然的一件事,并且30多年的研究经验使她相信人们通常把握得很准确。甚至就算人们漏掉了对当前气候的了解,他们仍然可以感觉出未来的趋势。

2、恐惧孤立是促使沉默的螺旋形成加速的引擎

Noelle-Neumann认为,恐惧孤立是使沉默的螺旋加速旋转的离心力。对此,她大量借鉴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olomon Asch的著名实验来支持自己的观点。Asch以研究群体压力和从众问题而著称。他证明了人们屈服于察觉到的群体压力而有意忽视自己具备清晰确定证据的感觉和认知。

1955年,Solomon Asch请一位实验对象同他的四位助手一同回答一个并不难判断的问题,不过这位实验对象事先并不知道与他共同回答问题的那四个人都是Asch的助手,而那四个人在实验中又都故意地并且一致地做出错误的判断。实验开始后,Asch先给他们5个实验对象出示一条线段X,再在这条直线的旁边标出另外三条长度各不相同的线段A、B、C,如图所示:

A 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

X 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Asch请他们判断哪条线段和X这条线段一样长,答案显而易见,应该是A。如果让人单独判断,谁都会认为是A线与X线长度一样。可是当其他人都选择B线时,群体压力竟使人们放弃明白无误的选择,而遵从大家的意见。Asch本人事先也不曾预料到遵从群体压力的倾向会如此强烈,但实验结果却远远超出他的预计。在123位参加过该实验的人中,有33%的人即37人都跟着群体选择了错误的答案。

那么恐惧孤立是否只是美国人的特性呢?在耶鲁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 针对欧洲人做的后续试验的基础上,Noelle-Neumann排除了这一假设的可能性。Milgram从不同文化的角度上选择了法国和挪威作为研究对象——法国人具有很高的独立性,而挪威人更倾向一致。但是就像在美国的调查结果,两个国家的大多数人在面对群体压力时都很难保持坚定。

Noelle-Neumann还考虑到人们屈服于多数意见的原因可能是为了想要和赢家保持一致而不仅是恐惧孤立。比如说,一场重要的选举结束后,更多的人会谈论自己投票的对象是赢家而不会关注投票总数。

Noelle-Neumann认为只有罪犯或者精神领袖不在乎社会的看法。其他的人都渴望归属感带来的平静和满足。诺贝尔奖获得者Mother Teresa肯定了Noelle-Neumann的分析:“最坏的病症不是麻风病或者肺结核,而是不被人爱和尊重,被每个人抛弃的感觉。”

3、大众传播——强有力的角色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这里所反映的“强大影响”已经不止于认知阶段,而是包括了“认知→判断→行动”的全过程。这个假说认为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尽管每个人具备分析舆论气候的“准统计器官”(quasi-statistical organ),初期的警告系统也要求数据的推进。直接的观察感知只给我们提供了一小部分可用信息,而传统纸媒和新媒体则提供给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大部分知识。Marshall McLuhan认为,不同的媒介是人体不同感官的延伸。Noelle-Neumann把所有类型的媒介都看做是假设的第六感的“代理人”,但是她并不相信它们每次都能把我们服务好,因为有影响力的媒体总是对它们所支持的观点做出过高的评价。她猜想,当多数人发生错误观察时(Pluralistic ignorance),可能是因为媒体没有利用它们在社会的力量呈现一种适当的综合的观点。

和其他的欧洲学者一样,Noelle-Neumann不认同仅仅是增强先前的信仰。她承认文字改变态度的力量会受到选择性接触的限制。就形形色色的报纸、杂志和目前的事件文献而言,读者回避阅读与自己认识相反的观点是非常可能的。但是电视是一个例外:“大众媒介的影响相对于选择性观察来说是在加强的。”一个乡下小镇手段不正当的纸牌游戏证明了她的言论。

一个农场工人都在每周五结束领到工资后去当地一个酒馆后房玩纸牌赌博。几个月后一个朋友建议他“不要再和那些人玩了,他们是作弊的。”但是农场工人却回答:“我知道这个游戏是骗人的,但是这是小镇上唯一的游戏。”

同样地,电视也常常是小镇上唯一的娱乐,尽管Noelle-Neumann认为大多数媒介研究者总是认识不到这个事实。他们试着在实验室测试媒介影响,但他们不能再创造出“累积性、普遍性和共鸣性”带给电视的力量。大众传媒对某一事件和议题通过反复地、集中地和一致地反映,能够使大部分人在看待这一事件和议题时采用与媒介意见一致的方式。这些因素都优先于选择性接触,所以使整个国家的判断会产生一种普遍的意见倾向。

Noelle-Neumann说道:“我从来没有发现一个沉默的螺旋是与媒体的主要意见相违背的,因为自愿表述基于媒体的支持以及合法化的感知。”

所以,Noelle-Neumann同意Stuart Hall对于媒体在民主决策中的闯入性角色的悲观估计。她把其归于比议程设置更进一步的媒介功能。大众传播不仅告诉我们思考什么,还会向我们提供它们认可的其他人的观点。

4、何时表达及何时保持沉默

因为人们能够分辨出他们的意见何时与舆论不同步,并且他们害怕在提出不被支持的观点时被孤立,我们可以猜想那些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意见的人会保持沉默。结果的确像Noelle-Neumann预测的那样:

当个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德国舆论研究中心有一种方法来研究人们是否愿意表达自己被支持的观点。比如,这个话题是关于堕胎的。他们会问:

假如你有5个小时在去旅游的火车或者飞机上,你旁边有人开始跟你谈论堕胎的问题。你愿意和这个人一起讨论吗?

这个火车/飞机测试揭示了一系列决定人们是否表达自己观点的可能性的因素。

(1)那些赞成大多数人意见的人更愿意公开自己的言论;

(2)如果对于目前舆论气候的感知与一个人对未来的预测不一致,表达意愿更多地取决于未来的趋势;

(3)人们更愿意和那些与自己持相同观点的人交谈;

(4)自信心不强的人更容易保持沉默;

(5)男人、年轻人以及中上阶层的人更容易公开言论;

(6)现存的法律鼓励人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5 、沉默的螺旋理论发展

现在我们有了Noelle-Neumann构造她理论模型的砖石,即:

(1)人们对公共意见的判断力;

(2)个体可证实的对于孤立的恐惧;

(3)人们对表达出自己属于“少数”的意见的迟疑。

她在接下来对于人们感知到自己处于少数意见的困境时的描述整合了以上因素。

人们一直生活在恐惧孤立和仔细观察他们所处环境的舆论变化。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看法与多数人一致,他们会勇敢的说出来;而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中的少数派,他们将隐藏起自己的观点并保持沉默,不愿意传播自己的看法。而且媒体通常会关注多数派的观点,轻视那些持不同意见或反对意见的少数派的观点,对少数派形成了一种巨大的社会压力,少数派往往会因为持不同意见而感到陷于孤立,由于“惧怕孤立”而保持沉默,进而纷纷转变自己的观点。于是少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小,多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大,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模式。

沉默的螺旋理论图示

6、中坚分子和革新者:坚持能改变这个世界

早期有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批评指出有些人永远不会沉默。就算他们的意见显得无望,他们仍然会继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Noelle-Neumann把这样不妥协于被孤立的威胁的人分为两类:中坚分子和先锋者。

中坚分子(hard core)是“在公众中,已经被制服并降低到完全防守的位置”的人已经被打垮的他们不再害怕因为公开言论而失去什么。他们是一群愿意为自己的公开言论付出代价的人,这些特立独行的人通常与主流意见有所冲突。

Noelle-Neumann引用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的故事作为例子。这个人“发现自己被孤立、被嘲笑、被打败但是仍然坚持对骑士制度的幻想”。中坚分子坚守过去并把孤立看作是他们必须付出的代价。

先锋者是知识分子、艺术家以及社会改革者,是那些倡导新兴思想的先驱。和中坚分子不同的是,他们会关注公众的反映,尽管通常是消极的。“这些先锋者同样是被孤立的,但是确信自己走在时代的前端让他们坚定自己的态度。”尽管Noelle-Neumann承认中坚分子和

先锋者的存在,但是他们没有包括在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预测中。

Noelle-Neumann把属于少数的中坚分子和先锋者看作是改变社会舆论的唯一希望。

员工沉默的概念与分类

员工沉默的概念与分类 在商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谁占了先机,谁获得成功的机率将大幅增加,而获得商业先机的重要先决条件是决策的质量,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零件”,他们身处生产的第一线,对企业的运行情况了如指掌,他们对企业发展的建议或意见将极大地提高企业高层做出决策的质量。但是很多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如员工担心遭到报复或同事的嘲笑而选择明哲保身的态度—保持沉默。 员工沉默对企业或组织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负面影响,例如美国能源巨擘安然公司的破产倒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员工沉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虽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发展,但是学术界对员工沉默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知和界定。Morrison(2000)将员工沉默定义为一种集体现象,是指员工对组织潜在的问题保留个人观点的行为。尤其在沉默氛围的组织中,员工不说出自己的观点或意见是因为担心得到负面的结果或认为其观点对组织无足轻重。Pinder和Harlos(2001)将员工沉默定义为:当员工有能力改进当前组织效能时,却保留了对组织环境等方面的行为的、认知的或感情的观点和建议。在此基础上,Pinder 将员工沉默分为默许性沉默和无作为沉默两种。默许性沉默是指消极地保留观点,意味着消极地顺从;无作为沉默是指比较积极地保留观点,为的是保护自己或由于担心发表意见会产生人际隔阂或淡漠。Van Dyne(2003)则认为员工沉默是员工有意保留与工作有关的想法、信息和意见,其前提是对事件有所认知,那些对事件没有认知而产生的不发言现象不能称作员工沉默。Van Dyne在Pinder 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无作为沉默细分为防御性沉默和亲社会性沉默。防御性沉默是由于担心而忽略事实,保留相关观点的一种有意的和主动的自我保护行为。亲社会性沉默是基于利他与合作的动机,为了他人和组织的利益而保留相关的信息和观点的行为。和防御性沉默相比,亲社会性沉默的内在动机是关注他人,而不是担心进谏对自身产生的负面结果。 结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员工沉默的定义可概括总结为:员工本可以基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提出想法、建议和观点,从而改善所在部门或组织的某些方面的工作,但却因为种种原因,会选择保留观点,或者提炼和过滤自己的观点。同时员工沉默行为和“声音”行为并非相对的两极,沉默也可以是过滤观点后发出“声音”,例如报喜不报忧,而且“声音”行为和沉默行为的动因也并不相同。在关于道德的一些文献中,Nyberg就认为在任何时间都说出事实既不现实也不实际[12]。相反,他认为隐藏和收回信息对于维持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很重要。在较早

深圳大学研究生考试题目

2004年深圳大学传播学初试试题 专业:传播学考试科目:传播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一、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沉默的螺旋 有限效果 培养分析 二、问答(每题15分,共45分) 1、为何传播学家认为近代启蒙运动的发生与纸质大众媒体的发展有直接关联? 2、施拉姆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主要是指什么?有什么局限性? 3、二级传播理论有何理论贡献和局限性? 三、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 1、简论人际传播的虚拟化 2、社会弱势群体的意见表达 四、研究提纲设计(25分) 1、运用内容分析方法设计研究提纲 题目:城市“三无人员”(无固定住所、无稳定职业、无合法居住身份)在新闻媒体中的形象 专业:传播学考试科目:广告学一、简答题(共80分) 1、广告的强制性属性 2、《Printis Ink》杂志的《广告法草案》 3、 Rpsser Reeves 的“USP”理论 4、会商思维法 5、开展DM的条件 6、媒体评价指标中的“到达率” 7、广告心里效果测评 8、有限服务型的广告公司 二、论述题(共70分) 1、论广告在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地位 2、试举例评述饮品广告的诉求点差异 2005年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纸上无效) 专业: 传播学考试科目:广告学理论与实务 一、名词解释(共50分,每题10分) 1. 广告接触率 2. USP 3. 广告预算的销售单位法 4. 会商思维法 5. Point Of Purchase

二、简答题(共45分,每题15分) 1. 广告的基本属性 2. 礼品广告的特点 3. 科雷(Russettrl Colley)《确定广告目标以衡量广告效果》 三、论述题(共55分,前一题25分,后一题30分) 1. 试评析“脑白金”的广告诉求 2. 论广告道德规范 2005年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纸上无效) 专业: 传播学考试科目: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任选2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 文化帝国主义 2. 上限效果假说 3.符号的任意性 4.传播接近权 二. 理论阐释(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1.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指出:“舆论分析者必须开始认识清楚下列三者之间的关系:行动的情景,人对那种情景的想象,以及人对从行动的情景中产生出的想象的反应。”试问,在公众舆论的分析中,做这样的分辨有什么理由和意义? 2.席勒在《信息与危机经济》中指出:“如果说,信息的商品生产和销售正在成为新兴经济的最主要特征,正在造成文化生产与工业生产的会聚,那么,将文化和传播领域与社会基本制度结合的前提也许正在加紧而不是在放松。商业化的信息在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中地位的上升也许会使创造性工作和常规工作一样具有更少而不是更多的自主性。”他提出这个观点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对这一观点应当如何评价? 三. 问答(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一论断对于理解人类传播规律有何重要理论意义?

员工沉默论文

《饭店员工沉默的问题及对策》 课程名称饭店管理 姓名 学号 专业 任课教师陈雪琼

目录 封面 (1) 目录 (2) 摘要、关键词 (3) 引言 (3) 一、饭店员工沉默定义及类型 (3) 1.1、饭店员工沉默定义 (3) 1.2、饭店员工沉默类型 (4) 二、员工沉默产生的弊端 (4) 2.1 饭店员工沉默对饭店的决策会产生严重影响 (4) 2.2 饭店员工沉默对饭店的不断进步过程带来严重影响 (5) 2.3 饭店员工沉默对员工的行为和认知等方面有着严重影响 (5) 三、影响饭店员工沉默因素 (5) 3.1文化因素 (6) 3.2、组织结构因素 (6) 3.3饭店缺乏有效激励措施 (6) 四、员工沉默行为的解决对策 (6) 4.1营造饭店信任文化氛围,塑造开放的管理风格 (6) 4.2建立顺畅的沟通体系 (7) 4.3 运用有效的激励措施 (7) 4.4 塑造开放的管理风格 (8) 4.5 建立融洽的饭店氛围 (8) 五、总结 (8) 参考文献 (9)

饭店员工沉默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员工因为个人或酒店的某些原因有意地不发表与酒店工作有关的信息、问题或看法,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员工沉默”。员工沉默对酒店生存和发展极为不利, 使得员工出现各种顺从和放弃的行为, 影响其对酒店的忠诚。酒店发展离不开员工的积极参与, 需要一线员工建言献策。本文在对员工沉默产生的弊端和根源的分析基础上, 通过建立信任的企业文化、顺畅的沟通体系、适度的激励措施、学习型组织来打破员工沉默。 关键词:饭店;员工沉默;影响因素;对策 引言 在饭店的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经常需要员工针对某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观点,以便于组织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或改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员工选择沉默并保留观点。或者提炼、过滤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使管理层得不到真实有效的信息,降低了酒店管理层对错误的察觉和改正能力。目前,对员工沉默行为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Dyne 提出的。他根据员工持有但不表达关于工作改进方面的建议、信息和观点的动机不同,将沉默行为分为默许性沉默、防御性沉默和亲社会性沉默三种。我学学者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分为默许性沉默、防御性沉默和漠视性沉默。本文讨论的是后者。 一、饭店员工沉默定义及类型 1.1员工沉默的定义 Dyne(2003)认为,员工沉默是多维现象,和进谏并不是简单对应的,并强调沉默的目的性。根据员工保持沉默的动机将他们员工沉默划分分为默许性沉默、防御性沉默和亲社会性沉默三种。中国的研究者根据本国情景也提出了员工沉默的定义,是指员工有能力改进当前组织状况时却保留了对组织环境在行为、认知或情感上的评价,没有把这种真实感受报告给自己认为能作出改变或矫正的人,是一种员工对组织中潜在问题保留个人观点的组织文化现象。 1.2 饭店员工沉默类型 1.2.1 默许性沉默 默许性沉默是指饭店员工由于顺从或屈从,有意地隐瞒有关的意见观点或信

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概念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什么是沉默的螺旋? 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经过多年的民意调查实证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一词最早见于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她在1980年《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一文中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的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根据诺依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意见环境”的形成来自:所处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而后者的作用更强大。 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揭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会不会消失

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会不会消失? 在互联网、手机等新新媒体、新新媒介的广泛应用下,信息得以爆炸性的传播,这为公众发表异常意见提供了前提。并且新媒体提高了公众的参与互动程度,也为公众发表异常意见拓宽了渠道。于是沉默的螺旋理论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是不会消失的,但是它会有所改变——大众传媒所表达的意见仍然占支配地位,因为社会体制保障了主流意见的传播与其影响;而少数公众所表达的非主流的异常意见是不会被淹没的,相反,其地位也在上升。 少数公众所表达的异常意见,其地位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新媒体的广泛普及,为公众发表个人意见提供了平台,为其意见的发表创造了工具,这是异常意见得以发表的前提。 其次,信息横流的当今不同于以前,在以前,话语权只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而当下是全民参与的时代。社会的兼容性提高,这就为公众发表异常意见奠定了基础,也为公众打破多元无知局面创造了条件。 再次,在当今这个民主程度不断提高的时代,公众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公众开始注重个性的表达,不在紧紧跟着“意见气候”和“准感官统计”的步伐,公众开始思考,思考个人的观点,不再继续沉溺在主流意见的漩涡中,公众开始苏醒。 最后,新新媒介所提供的某种渠道具有一定程度的匿名性,从而公众敢公开的发表个人异常意见,不再担心会被孤立,例如,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的刘翔事件,公众在网上公开的发表不同于主流意

见的批评声音,并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这件事件,我们不难看出:公众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不再担心孤立事件的发生。 因此,在当今新媒体的影响之下,沉默的螺旋理论不会消失,但是会有所改变,大众媒介所传播的意见仍占主体地位,但少数异常意见,其地位也在上升。 作者:108宿舍全体成员:李丹阳、韩帅玲、张妙苗、梁艳芳、白雪、刘培、申小云、唐娟。

传播效果理论

一、枪弹论(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 又称皮下注射论(hypodermicneedletheory),或“刺激—反应”论,S-R论,传送带理论(transmissionbelttheory),是盛行于20世纪20—40年代的一种媒介威力强大的理论。形成的基础是“刺激-反映”机制以及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理论等。 1、认为受众像靶子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一样,对大众传媒的力量无法抗拒。受众消极被动的等待和接受媒介传播的信息,并会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2、理论不足: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忽视了时空、环境等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忽视了受众的个体差异,以及在选择和接受信息时的能动性,未考虑受众所处群体的规范和压力作用,也未考虑到媒介本体特征对效果差异的作用 3、案例: 美国广播剧《星球大战》引起全国恐慌。 193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根据科幻小说《星球大战》改编读广播剧播出,在全美引起了大恐慌,几百万听众相信确有其事而纷纷出逃。事后,普林斯顿大学广播研究中心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讯息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某一类特定受众会有很强的影响。 二、有限效果论(20世纪40年代初到60年代初) 也叫“最低效果法则”,由霍普.克拉伯提出,是对枪弹论的否定。 认为传播活动是传受互动的过程,受众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不是应声倒下的靶子。媒介不是影响受众的直接和唯一因素。大众媒介的效果由于媒介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受影响。大众媒介通过许多中介起作用,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度地。 案例: 1、霍夫兰的“说服研究”:

1942~1945年间,霍夫兰等人受军方邀请对“二战”中军事纪录片对士兵的劝服效果进行了研究。他们让士兵观看系列片《我们问什么打仗》,以确定每一部电影对士兵的态度或动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宣传片在传播普遍事实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没有明显改变受众固有的态度和观点,其效果是有限的。 (1)传播者的特性: 信源的信誉、知名度越高,权威性、专业性越强,传播效果就越好。 但在较长的时间段内,还会出现“睡眠者效应”,即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受可信度的负面影响,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而是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信度的影响减弱或消失后,信息本身的说服效果才得以充分发挥。即信源与观点有分离的倾向,受众对传播来源的印象逐渐模糊,只记忆内容本身。 这表明,信源的可信度对消息的短期效果有重要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2)传播技巧: “一面提示”、“两面提示”: 只说一面的讯息对于原先就赞同此讯息的人、教育水平低的人非常奏效; 两面都说的讯息对于原先就反对此讯息的人、教育水平高的人更为有效。 1“两面提示”后来由麦奎尔发展成为“防疫论”。 (防疫论:由美国学者威廉?麦奎尔提出,目的是为了寻求抗御态度改变的有效方法。 他认为:人的信念、思想如果未经过锻炼和考验,一旦受到攻击时,便无力抵御。要增强人思想上的防疫力,一是可以使用滋补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支持其基本信念的论证;二可以使用接种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一种弱性的、为刺激其防卫的反面论证。实验表明,接种法比滋补法更有效。当对象们接触到对于基本信念的攻击以及对于这些攻击的反驳时时,会形成某种通用的

沉默的螺旋理论综述(上)

沉默的螺旋理论综述(上) 凌艺蜻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及主要发展历程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女传播学家E·Noelle-Neumann提出的。她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经过多年的民意调查实证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一词最早见于Noelle-Neumann 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这一理论认为,个体对于舆论气候的感知决定了其公开表达意见的意愿。如果个体感到自己的意见与主流舆论相矛盾,则会倾向于保持沉默。这一心理机制将会导致一个公众舆论极化的过程,Noelle-Neumann将其称为“一个某种意见被不断强化的螺旋式过程”。 1980年,Noelle-Neumann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一文中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Noelle-Neumann提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达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 1990年,Noelle-Neumann发表了《大众观念理论:沉默的螺旋概念》一文。文中对这一理论做了进一步补充。她认为,媒介意见要想影响大众观念,必须对以下六点进行分析: 1、持主要观点的人分布何处 2、对民意状况的估计(大多数人是怎么想的) 3、对未来是否成功的预测 4、公开捍卫自己的立场(发表见解)的勇气 5、话题含有多少感情和道德因素 6、在议题设置中,媒介讨论话题的主旨和强度(被其他媒介引用其内容,并引起政治家们注意的媒介) 1993年,Noelle-Neumann更进一步将公众舆论形成的过程视为一个被个体恐惧驱动的过程。具体而言,在一个社会系统中,为了实现社会整合,孤立会被作为一种惩罚手段来威慑个体,而个体会出于对这种惩罚的畏惧,会试图发表与主流舆论一致的意见。 1995年,Noelle-Neumann提出两种关于公众舆论的基本假设: 1、公众舆论作为理性表达 2、公众舆论作为社会控制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内容 198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民意测验显示总统Jimmy Carter和竞选者Ronald Reagan在竞选的最后两个月异常激烈。但是Noelle-Neumann认为,大多数民意调查问的问题是不对的。他们总会问“你打算投谁得票?”而事实上,他们应该问“你认为谁会赢得这次选举?”。 他们将会发现尽管投票者对于两位竞选人的支持度差不多,认为里根将竞选成功的人仍在一周一周地增长。Noelle-Neumann声称人们很早就能对政治气候做出评估,尤其是对于一个选举的未来趋势的预测,而且是十分可靠的。在这次总统竞选中就得到了印证。数百万的投票者在最后关头转向了里根。 Noelle-Neumann的沉默的螺旋理论阐释了舆论的增长和传播。作为Allensbach舆论研究中心的建立者和负责人,她逐渐认识到舆论的力量。Noelle-Neumann定义舆论为“表达时能够没有被孤立的危险的态度”。 “沉默的螺旋”指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属于少数意见时会感到压力从而隐藏起自己的观点。Noelle-Neumann相信电视加快了螺旋式过程,但是要想把握住大众媒介在这个过程

沉默的螺旋的特点

沉默的螺旋的特点 “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的理论,大众传播与舆论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历史悠久的课题。在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主要从政治民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作为“民意”的舆论具有高度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而在“沉默的螺旋”中,这两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是舆论观, 舆论通常被称为“公众意见”或“公共意见”。概括来说,关于舆论有以下四种主要的观点:第一种是政治哲学的观点,即把舆论看做是“公意”,是“共同体”的最高意志,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它和传统的舆论观有着相似的特点。卢梭的人民主权观,认为主权在民,这体现了这一特点。第二种是社会学的“有机体”概念,即认为舆论不是个人意见的简单集合,而是社会互动的有机整体。第三种是行为科学的观点,它或多或少地把舆论看成个人意识的简单相加,其中的多数意见便被看成是“舆论”。就好比奥朗德在当选法国总统前,他和萨科齐的民意测验就是这种行为科学的观点。第四种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这种观点把舆论看成是社会控制的机制,认为舆论未必是事实上的“多数”意见,但至少是表面上的或人们感觉上的“多数”或“优势”意见,它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来制约人们的行为,因而起着社会控制作用。这就好比是社会公德和社会道德。比如在公交车上不管你有多累,当你看到有老人或孩子上车时你就会让位,尽管你心里百般不情愿。这里社会公德就起了重大的作用。舆论的社会控制论在这里就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在此理论中,舆论与其说是“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倒不如是“公开的意见”。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一种意见一旦成为舆论就具有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入孤立状态。该理论强调了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舆论是双重意义上的社会皮肤: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二是效果观,从传播的效果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这里所反映的“强大影响”已经不止于认知阶段,而是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沉默的螺旋”的重要理论前提之一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意见”或“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而“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受条件制约的变量。而趋同行为发生的概率则受两个条件的制约:一是有没有来自他人尤其是来自群体的支持,只要当场有一个支持者,趋同的概率就会大大的降低。二是个人对自己的见解或信念的确信程度。如果在地理课上那次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我对自己的答案有足够的确信度以及当场有人支持我的答案,我就不会改变自己的答案。那么也就不会发生趋同行为,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答案。“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具体来说,在有关社会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争议问题上,多数意见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压力,而在一些技术性、程序性的问题上这种压力未必有效。同时,争议问题与自己是否有直接利害关系,也是人们决定对“多数意见”服从或抵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例如,在索马里,每个人都以当海盗为荣。并且当地政府支持海盗行为。而国际上几乎每个国家都反对索马里海盗。都在为索马里海盗而头痛不已。毕竟,索马里,在航线上占有重要位置。它也严重威胁到了世界各国的人民以及财产安全。因此,“多数意见”对索马里也社会压力,对索马里海盗更没社会压力。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状态的如实反映,而一般社会成员对这种分布又处于多元无知的状

206年公需科试题及答案

2015年公需科学习《保密教育系列之网络舆情素养》第一章网络舆情的基本物特征与社会功能 第一节网络舆情的传播场域 一两级传播与多级传播论 1 .两级传播论提出者是罗杰斯。 正确错误 2 .根据两级传播理论,信息传播的中介环节是( ) A. 大众传媒 B. 网络 C. 意见领袖 D. 受众 二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和扩散规律 1 .网友爆料是网络舆情的唯一源头。 正确错误 2 .网络舆情在演进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反复。 正确错误 3 .针对热点话题,网友发表意见的方式不包括() A. 新闻跟贴 B. 论坛发贴 C. 新闻发布 D. 微博评论 三议程设置与意见领袖 1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想什么,却可以影响人们怎么想。 正确错误 2 .意见领袖决定网络舆情走向。 正确错误 四大众麦克风时代和两个舆论场 1 .大众麦克风时代是公众知情权回归的一种形象化表述。 正确错误 2 .两个舆论场是指党报、党台、党刊、国家通讯社及它们创办的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平台组成的官方舆论场,和以民间口头交流,特别是网络自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 正确错误

3 .以下哪种方式不利于“打通两个舆论场”() A.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舆情工作 B. 迅速对民意做出回应 C. 开设政务微博、微信 D. 对意见领袖禁言 五小结 1 .相对于新兴媒体,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专业的采访报道能力,较高的公信力和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挖掘能力。 正确错误 2 .在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中,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互相配合和补充推动舆情发展。 正确错误 3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兴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 A.公信力高 B. 参与人数多 C. 传播速度快 D. 互动性强 第二节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生成机制与演进模型 一、舆论、民意、舆情 1 .网络舆情等同于社会舆情。 正确错误 2 .舆论的概念外延大于舆情,舆情概念外延大于民意。 正确错误 二、次生舆情 1 .次生舆情常见于以下三种情况,有罪推定、波及、牵连。 正确错误 2 .在涉及公共安全的突发舆情事件中,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 酿成次生舆情。 正确 错误 3 .次生舆情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 应对不当 B. 出现新的事实 C. 不当言行 D. 网评员推动

组织中基层员工沉默行为研究

组织中基层员工沉默行为研究 基层员工沉默行为是指员工面对所在企业存在的潜在问题时,基于自己的经验或知识,有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但出于保护自身或他人的利益而没有表达自己观点或想法的行为。基层员工的沉默行为严重影响了企业正确做出决策或执行力的有效性,并对基层员工组织忠诚度和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减少基层员工沉默行为对于提高企业绩效和改善员工工作态度都有重要意义。 标签:基层员工沉默行为企业 员工沉默行为这一概念是Morrison与Milliken在2000首次正式明确提出的。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这一概念不仅被心理学界广泛接受,并引发了相关的基础研究;而且还日益向企业管理理论渗透,逐步成为其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员工沉默行为理论在实践领域中运用效果也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国内外研究证实,减少基层员工沉默行为能提高企业绩效和改善员工工作态度。基层员工最接近市场并处于组织运营的最前线,最清楚顾客需求。他们的进言献策能激发组织战略的制定、改善工作过程和组织的决策及预防可能发生的危机,这样组织才能更好地应对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从而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和经营效果。 1 员工沉默行为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Morrison 与Milliken是员工沉默行为这一学术概念最早的提出者。Morrison 与Milliken(2000)认为员工沉默行为是一个群体现象,是员工对组织潜在的问题保留个人观点的行为。Morrison与Milliken(2000)將员工沉默行为界定为:“当员工了解组织中的问题时,可以向管理者提出意见或者是保留观点,很多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常常采取的反应方式为保持沉默”。Pinder和Harlos(2001)在研究员工沉默行为时,以期望理论为理论基础,将沉默行为界定为:“当员工有能力改进当前组织绩效或状况时,却有意地保留了对组织环境等方面在行为的、认知的或感情上的评价”。根据期望理论,员工预期自己的建议对上级已经决定的决策没有任何作用时,自然会选择保留观点;无作为的沉默指的是比较积极地保留自己的观点,目的是保护自己,或者是因为担心提出意见会得罪别人。它是为了心理安全而采取的有意识的自我保护行为。 在Pinder等研究的基础上,Dyne(2003)等认为在讨论员工沉默概念时需要先界定其边界条件。Dyne明确提出了研究沉默行为的边界:第一,沉默行为不包括不动脑筋的无意识行为。第二,我们排除员工没有相关主意、信息和观点的沉默行为。最后,我们强调的员工沉默发生在员工之间面对面的交互中。边界条件的界定将员工沉默行为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在某种场合下,经过思考后对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有自己的想法、有相关建议的那些员工身上。这样针对员工沉默行为的研究有了具体的研究范围。 过去这十几年有不少关于员工沉默行为的概念界定和维度划分,仔细分析上述学者们的几种观点,可以发现尽管都强调沉默行为是指拒绝向上问题的传递和

网络传播之沉默的螺旋分析

传播模式: 文字表达: 传统媒介下的群体中,群体行动的方向主要还是依据群体领袖的领导和煽动。在当今的网络世界,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强势意见领袖对网络群体的影响逐渐减弱,所以网络群体的从众心理得到进一步强化,一旦某种“优势意见”在整个网络群体中形成,公众由于社会心理的影响,力图从周围环境中获得支持,避免孤立状态,当自己的观点与“优势意见”相悖时就会选择沉默或附和,一方沉默导致另一方意见的增势。 案例分析: 自从2014年文章与姚笛偷情事件轰动娱乐圈,文章的好老公好爸爸的形象灰飞烟灭,姚笛则人间蒸发了大半年,在这种对婚内出轨深恶痛绝的社会环境下,成功引起了所有人对文章和姚笛的一致讨伐。即使后来文章回归于家庭,姚笛复出专心演戏,公众那种已形成的愤怒和反感也很难改变推翻,群体感情的狂暴,会因为责任感的减弱而强化,产生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舆论一边倒向谴责和讨伐时,即使是为他们说一句好话也会被骂是非不分。先不讨论文章姚笛本身行为的罪大恶极,就从舆论上来说,大部分人的愤怒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煽动和群体极化。 正如勒庞所说,在群体中,大量的人围绕同一社会议题的讨论而聚集。虽然每个人来自各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但一旦进入群体中,他们的个性便会湮灭,更不必说在这个大数据下信息化的时代,群体的聚集只需要几秒钟的数据分析即可达成。在群体活动时,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他们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近几年卓伟赵五儿在网络上揭开的明星出轨事件层出不穷,陈赫出轨张子萱,马蓉出轨宋喆,刘恺威出轨王鸥,林丹出轨赵雅琦,近期又爆出吴京出轨的新闻难辨真假。群体往往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几乎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示出特有的激情,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此类明星丑闻事件频频被曝光,人们如蚁聚膻,如蝇逐血,口水顿时泛滥成灾,大有淹没微信、微博、论坛之势,瞬间放大成社会事件,对丑闻当事明星的“口诛笔伐”总能掀起一阵又一阵的舆论热潮,

员工流失文献综述

员工流失文献综述 一.前言 员工流失是指组织不愿意而员工个人却愿意的自愿流出。这种流出方式对企业来讲是被动的,组织不希望出现的员工流出往往给企业带来特殊的损失,因而又称之为员工流失。员工辞职是员工的权利,但由于对企业有害,企业一般要设法控制和挽留,至少要避免这种现象经常发生人员流失越来越严重是现如今社会的一大隐患,因此在这方面上,在国内外,分别有很多学者对其做了很多研究。 二、主体 (一)国内研究情况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特定原因,市场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开始起步。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直至90年代初,理论界才开始研究员工流失,但在这一时期,主要是翻译、编译和介绍国外的员工流失研究成果。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第三次人才流动高潮的形成,除了借鉴前面国外不同视角的员工流失研究外,我国的许多学者还通过总结我国实践,从区域、企业类型以及岗位等方面探讨了企业员工流失问题。 (1)不同地区的员工流失 学者们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员工流动率都比较高,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却有所不同。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流动率较高,原因在于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企业间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同时随着人才自我需求和对发展空间的不断追求,最终导致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间人才流动较快。学者们也强调在经济发达地区,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如何减少企业内部的员工流失,而保持一定比率的人才流动,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 经济欠发达地区员工流失率较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生态、交通、通讯等基础环境不尽人意;工资、福利待遇方面达不到人才的期望值;人才发展的事业空间较小,可选择的机会不多;观念落后,缺少培育人才的土壤,人才浪费现象严重。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多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学者们认为,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员工流失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吸引人才流入,为此学者们也做了不少对策方面的研究,如,营造投资环境,吸引优秀企业,鼓励个人创业、提高人才待遇问题,消除其后顾之忧、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合作,采用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更新管理理念,完善激励机制等。 (2)不同类型企业的员工流失 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员工流失问题进行研究。由于我国经济体制

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Spiral of Silence Theory) 目录 [隐藏] ? 1 什么是沉默的螺旋 ? 2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 ? 3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 4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缺陷[1] ? 5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评价和分析 ? 6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 应用 ?7 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的运用 [2] ?8 参考文献 [编辑] 什么是沉默的螺旋 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E·Noelle-Neumann)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经过多年的民意调查实证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一词最早见于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她在1980年《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文中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 沉默的螺旋概念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编辑]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的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根据诺依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意见环境”的形成来自:所处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而后者的作用更强大。 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揭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编辑]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从舆论学和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假说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这个假说中的“舆论”(public opinion)与传统的舆论概念不同,与其说是“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倒不如说是“公开的意见”。由此不难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这一点,诺依曼本人也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中作了明确的说明。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社会的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不仅如此,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第二,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这里所反映的“强大影响”已经不止于认知阶段,而是包括了“认知→判断→行动”的全过程。这个假说认为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编辑]

使用满足理论案例

剖析真人秀节目走红 ——以《奔跑吧,兄弟》为例 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是巨大的,尤其是近年来火爆的给雷电视真人秀节目,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引领社会潮流。 从《爸爸去哪儿》到《奔跑吧,兄弟》,再到《极限挑战》,从湖南卫视到浙江卫视再到东方卫视,几家省级媒体正在进行着真人秀节目的同质化竞争,这些节目究竟促成了多少人的蹿红,关心的人并不多,而传播者的关注点在于通过节目是否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求,这些节目做到了这一点并且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和制造了许多热议的话题。以下便以“跑男”为例,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等受众和效果理论剖析其走红。 顾名思义,“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这种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可见,受众是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性接触传媒。“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它强调受众的能动性,突出受众的地位。“跑男”提供了以下四种基本类型的“满足”: 一、心绪转换需求的满足——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跑男”以形式上的快节奏和时尚化,内容上的煽情,形式上制造的冲突,和节目频现的争议不断引发关注的话题人物满足了受众娱乐的需求。 二、人际关系需求的满足——受众需要建立“拟态”化的人际关系,即比如看到固定出场的7位主持人以及每一期不同的明星嘉宾时,能够产生比较熟识或老朋友见面的心理感受。而有时媒介情境部分代替现实情境,人们也需要在这种媒介情境中与社会发生互动。 三、自我确认需求的满足——受众可参考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男女嘉宾、具体事件情境、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等进行自我评价,通过比较引发受众反省自身的行为,并以此为基础协调自身的观念及行为。 四、环境监测需求的满足——通过观看“跑男”节目,可以获得与自己的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信息,引起受众对种种社会现象的参照进而反观自己的生活。 人类的传播是有目的性的,正因为如此,传播活动的效果如何就不能不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是一个效果的累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受众在微博上讨论“跑男”的话题就形象地诠释了早期的“子弹论”——传媒所传递的信息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支配他们的行动。节目中明星嘉宾的言语行为等会影响受众价值观的判断与选择。使其或路转粉或粉转黑,即传播中可能产生的效果“强化”“结晶”“改变”等。 从大众传播的效果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首先是它的舆论观,舆论,通常被称为“公众意见”。关于节目的一条普通微博,粉丝赞同与反对都有可能掀起舆论高潮,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来制约个人的行为,因而起着社会控制作用。舆论使个人感知社会的变化,调整受众的环境适应行为,维持社会整合。然后是它的效果观,“跑男”所反映的影响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受众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多少会收到节目的影响,然而我想,忠实的观众粉丝一定不会忘了“跑男”的初衷是为了给山区贫穷孩子捐赠跑鞋的公益活动,也会一直支持“跑男”未来的发展。 然而,大众传播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局限性体现在其过于强

员工沉默行为的产生与应对策略实证分析

#管理纵横#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J Chongq i ng T echno l Business U niv.(W est Foru m)第19卷第5期2009年9月V o.l19N o.5Sep.2009 do:i10.3969/.j issn.1008-6439.2009.05.016 员工沉默行为的产生与应对策略实证分析* 王麒凯,曹姬娜,黄邵繁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400030) 摘要:调查表明,员工沉默行为产生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其中大部分原因与领导有关,性别、年龄、学历、所在企业属性、管理层级不同的员工的沉默动机存在差异;员工沉默行为的发生不利于领导的决策,也会导致员工积极性降低,还会损坏组织的判断能力和纠错能力。减少员工沉默行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诸多环节,要求组织管理者树立全局思想,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减少员工沉默行为的发生和再发生。 关键词:沉默行为;默许性沉默;防御性沉默;漠视性沉默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439(2009)05-0103-06 Empirical Analysis of Silent Acts of Employees and Its Copi ng Strategies WANG Q-i ka,i CAO J-i na,HUANG Shao-fan (Co llege o f T ra de and Public Ad m inistra ti on,Chongqi ng U niversity,Chongqi ng400030,China) Abst ract:Sur vey sho w s that the m o tive of silent acts o f e m ployees is m ultiple and m ost causes refer to leaders, sex,age,education background,enterprise pr operty,m anage m ent leve l and so on.The sil e nt acts are not benefic i a l to leaders.dec ision and can lead to lo w wo r k i n g i n iti a ti o n and can break organizational j u dg m ent ab ility and correcti n g ab ility.Reduction of silent acts of the e m ployees is a syste m atic eng i n eering and i n vo lves i n m any aspects and li n ks and requires o r gan ization m anagers to set up al-l rounded though t and to use all resources and to create benefic ial conditi o n so as to reduce silent acts of the e mp l o yees. K ey w ords:acts o f silence;acqu i e scence and silence;defensive silence;indifference and sil e nce 根据5工业周刊6(5Industry W eek6)1991年对845名直线经理的调查,仅仅29名基层主管认为他们的组织鼓励员工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期,研究者Ryan[1]和Oestreich[2]对来自美国22个组织的260名员工进行了访谈,发现超过70%员工很不愿讲出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认为讲与不 103 *收稿日期:2009-06-02 作者简介:王麒凯(1985)),男,四川阆中人,硕士,在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学习,主要从事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曹姬娜(1983)),女,山西人,硕士,在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学习,主要从事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 发与管理研究; 黄邵繁(1985)),女,湖南人,硕士,在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学习,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