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镇贫困与综合性反贫困政策框架

城镇贫困与综合性反贫困政策框架

城镇贫困与综合性反贫困政策框架
城镇贫困与综合性反贫困政策框架

城镇贫困

与综合性反贫困政策框架

□胡鞍钢 常志霄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90年代以后,中国的城镇贫困率呈现上升趋势,近期还有进一步恶化的

趋势。其原因是:人均收入的增长远远落后于人均G DP的增长;财政体系的

不平等分配效应;住房市场改革所产生的不平等效应。因此,中国21世纪的

反贫困战略应当进行重新调整,除了收入贫困之外,应当更加关注人类贫困

和知识贫困问题;同时,其反贫困政策应当是一个包括就业政策、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在内的一揽子宏观政策体系。

关键词:城镇贫困 反贫困 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0)06—097—07

一、中国城镇贫困的上升及成因分析

由于贫困线标准使用上存在不同的选择,因此,我国城镇到底有多少贫困人口,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此外,由于传统的扶贫政策主要针对广大农村领域和

农村人口,因此,对于城镇贫困的增加,经济理论界和政策决策部门还未能对城

镇贫困的新现象给予足够重视。

本文综合各种统计指标,估计仅1997年,(1)全国城镇最贫困职工约300万人,(2)最贫困退休人员500万人,(3)最困难居民300万人,(若考虑到公开的下

岗失业人员,这一数据会更大)。另外,(4)全国城镇最低收入困难户为580万

户,合计人口为2100万人,约占城镇总人口的215%—510%。

其中,前三项之和就超过了1000万人,四项全部加总,则全国城镇贫困人口超过了3000万人。这是一个总的粗略估计结果。

具体来看,有以下几种不同实证估计结果。

第一,按照人均所需要食物热量标准确定的贫困线所进行的估计。根据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日为了维持身体正常需要所必需的最少热量,可以计算出为了满足这一热量标准所必须的食品支出标准。这一标准就构成了衡量贫困的标准线,即支出水平低于这一标准的人口都事实上属于贫困人口。按照阿瑟?坎恩按照食物热量标准所确定的贫困线,对于中国城镇人口而言,每日人均所需食品热量为2100大卡,满足这些热量所需食品相应的食品支出标准线为2291元,相当于城镇家庭人均收入的40%(Kahan,1998)。按照这一贫困线标准,1988年全国城镇标准贫困发生率这一比率为812%,1995年为810%;但是极贫困和赤贫比率都在上升,极困发生率由212%上升为411%,赤贫发生率由113%上升为217%。按照上述比率,1995年全国城镇贫困人口约2814万人,极贫人口约1442万人,赤贫人口950万人。其中赤贫发生率最高地区是河南为910%,其次山西为719%,甘肃为414%,显然中国城镇极度贫困和赤贫状况在过去几年中出现恶化趋势。

第二,全国总工会的贫困职工调查(1998)。所谓贫困职工是指职工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或困难补助标准的职工。据全国各级工会扶贫资料统计,1997年全国城镇贫困职工为297万人,占下岗职工总数的1/4。其中黑龙江为3115万人,辽宁2017万人,湖南2414万人,山东1910万人,河南1818万人,重庆1711万人,陕西1314万人,四川1218万人,吉林1217万人,这些省区占全国贫困职工的4313%。

第三,民政部的城镇困难户调查(1998)。据民政部统计,1997年城镇困难户得到救济和补助人数为26813万人,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得到救济的人数为5311万人,合计32114万人,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019%。

第四,国家统计局的城镇最低收入困难户调查(1998)。据国家统计局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资料,最低收入困难户人均年收入为2186元,人均月收入为182元,相当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42%。我们估计,全国城镇最低收入困难户为580万户,合计人口为2100万人。

第五,卫生部贫困人口调查(1998)。据1998年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推算(卫生部, 1999),全国贫困人口为5266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126%;其中城市贫困人口为960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2160%。

很显然,无论按哪一种口径都表明,近年来我国城镇贫困人口激增,贫困状况明显恶化,已经成为最突出的经济与社会问题。

90年代中国人均G DP增长率创造了历史性的最高记录。本来,高增长应该有助于大范围地减少贫困人口。然而,各种国外实证研究却表明,这一时期不仅农村贫困下降相当平缓,而且,城镇总体贫困变得更为严重了。为什么中国的贫困阶层未能充分地从总量经济的高增长中获得直接收益呢?

这其中的阻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人均收入的增长远远落后于人均G DP的增长

整个90年代,中国人均收入增长率大大低于人均G DP增长率。在改革早期阶段即在1978—1985年期间,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超过了人均G DP增长率,这是中国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的时期。而后十几年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不同程度地低于人均G DP增长率。

由于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放慢,人均消费额的增长也就相应地趋于滞缓。例如,

1978—1985年期间,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人均G DP增长率和人均最终消费额增长率分别为814%和714%。其中,城镇人均居民消费增长率仅为113%。又如,1985—1998年期间,城

镇居民的人均最终消费额增长率明显低于人均G DP增长率。其中,1985—1990年期间,这一增长率提高到616%,但仍低于人均G DP增长率将近3个百分点。

21不公平分配造成不同阶层居民之间收入不平等程度增加,从而增加了相对贫困人口的发生率

影响贫困发生率的因素不仅有收入增长,而且还有收入分配因素。这尤其表现在,即使在同样条件下,收入差距拉大也将导致贫困发生率的上升。

研究表明,即使人均收入以低于人均G DP的速度增长,假如收入不平等的程度不恶化的话,则较快的经济增长依然能够对贫困的减少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1988—1995年期间,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在中国城市从0123上升到0133。这意味着在上述时期,中国城市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增加了43%。收入分配的恶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贫困发生率增加。

据计算,1988—1995年期间,人均增长使得贫困发生率下降了7179%,而这时期收入分配状况恶化却使得贫困发生率反而上升了8163%。受其他人口结构因素的影响,实际贫困发生率仅下降2158%(古斯塔夫森,1999)。

中国的财政体制具有高度的不平等效应,既加剧城乡人口之间的收入不平等性,也强化了贫困与非贫困人口之间的收入不平等性(Khan, 1998)。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中国的基尼系数在90年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由80年代初的01288上升为1995年的01338,中国因此已经变成收入不平等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World Bank, 1997)。在中国的城市部门,不平等的增加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加,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减少贫困。在城镇,剩余的净补贴的加权平均集中率为01492,高于收入的基尼系数,如果所有净补贴在不同住户之间,按人头均等分配集中率为零,那

么城镇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就可以由01332下降为01278,这将会大大减少城镇贫困发生率。

31住房等市场化改革加剧了城市领域的不平等

政府所推进的一些改革政策如住房改革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中国城市领域的不平等分配。在中国城镇公有住房私有化过程中,公有住房比例大量减少,私有住房比例急剧增加,与此同时住房分配的不均等程度大幅度上升(Khan,1998)。公有住房补贴的集中率由1988年的0131上升到1995年的0152,自有住房归算租金的集中率由0134上升到0164。前一种情况意味着公有住房的分配变得愈来愈不平等,公房分配更加向高收入户倾斜;后一种情形意味着在住房私有化过程中高收入户获得了更大的利益。这两项收入的集中率对城镇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由1988年30%上升为1995年的38%,这表明,中国的公共政策并没有限制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三、2001—2010年

 中国的减贫战略

(一)反贫困战略导向的调整

21世纪初期,中国在消除城乡贫困方面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反贫困应当成为21世纪初期(2001—201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

由于中国经济目前正同时处于市场过渡与社会转型的推进过程之中,因此,应当采取“一揽子”的反贫困战略,以便在整体经济发展政策相互协调与相互配合中全面推进中国的减贫事业。

迄今为止,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依然是“增长优先”战略,而对收入分配没有给予太多关注。虽然中国经济在进入90年代以后一直增长

最快(包括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在世界范围内),但是中国的收入不均等程度普遍性扩大,它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区或某一人口群,相反,整个中国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均等。因此,中国的反贫困战略包括整体性宏观政策在内,都应该加以调整,亦即转向扶持贫困人群(pro-poor)的政策导向。这一政策导向的调整应当关注以下目标和问题:

11识别不同类别的贫困。通常,人们将分问题简单的视为一个收入贫困问题(income pover2 ty),即缺乏最低要求的收入和生活支出。然而,贫困不仅仅是一个收入贫困问题,而且也包括大量被人们忽视的人类贫困问题(human poverty),即缺乏基本的人的能力,如识字和足够的营养(UNDP,1999,2000)。进入21世纪,贫困人口又面临新的贫困问题:知识贫困(knowledge pover2 ty),即普遍缺乏获取、学习、应用和交流知识与信息的能力(World Bank,1999)。因此,21世纪的中国反贫困政策不能仅仅着眼于解决收入贫困问题,更应着眼于解决人类贫困问题(如相应的健康卫生指标)和知识贫困问题(如相应的广播电视覆盖率和电话、因特网普及率指标)。

21重新确定与国际贫困线接近的贫困人口标准。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目前已经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标准还相当低下。例如,按1990年不变价格300元人民币官方贫困线标准,当时这一标准相当于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17%;1998年这一标准线提高为635元,仅相当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13%,这仅相当于国际贫困线标准的66%。由于官方贫困线水平过低,大大低估了实际贫困人口规模。

31下世纪初期,中国不仅要付诸巨大努力解决农村领域的不同类型贫困问题,而且也应该更加密切地关注并实施有效政策解决城市领域不同类型贫困问题。

41识别和关注社会弱势人群。政府还应对贫困人口中的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和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予以特别的关注。如果我们将最贫困地区的居民生活作比较,就会发现妇女儿童和老人所遭受的贫困程度最明显,患者营养不良的可能性较大,获得洁净饮用水,必要的医疗服务和其他福利的可能性较小。妇女(包括女童)较难获得教育机会,其文盲率大大高于男性。由于妇女缺乏教育,很难被正规部门雇佣,并获得社会保障。而政府扶贫计划几乎都是针对男人,并把能够提高收入潜力的就业职位和培训项目只提供给男人,这些妇女仍然是贫困经济中最脆弱的人群。因此中国的反贫困政策应努力提高妇女、儿童和老人的福利水平,不仅要把妇女归入发展计划,而且要优先提高妇女的教育水平和经济地位。这不仅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也是1995年中国北京召开联合国妇女国际会议的重大主题之一(UNDP,1995)。

(二)21世纪中国城镇反贫困的目标

第一,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水平。到2005年人均收入提高30%,到2010年人均收入提高60%—65%。

第二,保证贫困人口解决吃饭问题,保证其基本食物消费需求,至少保证每人每日2150大卡的营养水平。

第三,为城镇贫困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四,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扩大他们的发展机会,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这包括提供基本计划生育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定该服务的国家最低标准,使人人享受基本卫生保健;提供基础教育服务,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为贫困地区提供供水、供电的基础条件。

上述目标要求中国政府制定“一揽子”方案,从多方面来综合地解决城镇贫困问题,制定一个综合性的反贫困政策框架。实施有利于穷人的增长策略(pro-poor growth)。这一政策是政府保

证宏观经济稳定、扩大内需、促进结构变革的核心政策。

四、中国城镇反贫困的宏观政策

(一)就业政策

80年代中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增长率,进入90年代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达到最高水平,但是就业增长率却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这是由于实行“增长优先”和“投资优先”战略过多地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工业部门吸纳就业能力明显下降。实行就业优越增长政策要求政府作出实现充分就业的社会承诺。创造就业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就业不会自动地实现,政府应将创造就业作为首要目标,实行就业导向的策略,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促进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目前,这些部门已成为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政府应为其提供经济、政治、社会的平等机会。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这包括降低竞争性市场准入条件,取消各种人为的限制,如注册登记、经营范围的限制;积极开办中小银行,为其提供融资渠道和金融服务;使他们能够公平地获得生产性资产,如土地、资本和信息;获得利用公共基础服务,如电力、通讯、运输与货运等,使其获得广泛的社会服务,如教育、培训、技术服务、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使其融入社会和社区之中。

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无论在农村或城市,中国服务业附加值和就业比重都大大低于其他相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从积极的角度看,服务业也是创造就业机会最大的部门。这有赖于政府开放各类服务业市场,积极吸引外资和国内其他的投资,包括零售业、批发业、仓储业、修理业、配送中心、包装业、租赁业、交通业、各种职业服务业、旅游业、信息服务业、银行保险服务业等。

实施有利于劳动力流动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政府的再就业工程不仅为下岗职工提供岗位信息、岗位培训,关键是要建立促进就业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积极创造劳动力市场需求,取消对劳动力身份、居住地、性别、学历、年龄等方面的人为限制;鼓励农民参与城市岗位就业竞争,并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鼓励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的发展。政府应解除管制,创造良好环境,改善工作条件,积极发展各类社区服务,如家政服务、卫生服务、全民健身服务;发展国际通行的各类咨询服务等。政府或公共机构(学校、医院、文化事业单位等)部分业务(如信息处理、打字印刷、会议筹备、资料搜集、信息咨询)可委托给民间机构和非盈利团体,公立学校可聘任计算机、网络、外语等专业人员;允许开办社会各类专业训练或合法的职业介绍机构;城市兴办整顿市容市貌、清洁卫生、绿化城市等公共工程。

(二)财政政策

根据国际经验,反贫困资金至少应占G DP的115%。政府可以通过收入再分配政策获得更多的反贫困资金。首先,增加个人所得税是反贫困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工业化国家个人所得税占总税收比重为28%,发展中国家为11%(World Bank,1996)。中国这一比重还很低,有大幅度提高的潜力。1998年中国个人所得税和反贫困资金分别占G DP比重的4126‰和213‰。最近政府开征的居民储蓄所得税每年可以直接增加所得税200—300亿元。其次,政府还可以开征遗产税、不动产税。特别是利用开放房地产二级市场,增加政府对居民财产增殖的税收收入。目前世界上约有2/3的国家和地区开征遗产税。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时机已经成熟,应当逐步建立家庭财产登记制度。开征社会保障税,确保个人帐户收入,提高收缴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养老金支付危机。

政府已意识到利用扩张性政策刺激国内需求,但应当更有意识地使这一政策使城镇低收入阶层普遍受益。政府用于扩大内需的新增财政支出(如国债)应更多地应用于能够使贫困人口直接参与或受益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如城市专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这既可以增加城镇贫困人口的短期就业机会和补充性收入,也可以直接扩大低收入阶段的消费需求。

目前中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资金支出占G DP比重太低,仅为013%(不含退休金部分),这不利于建立社会安全网和调整居民收入差距。最近政府调整了城镇低收入居民收入政策,包括: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登记失业人员救济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均提高30%以上;增加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水平;提高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离退休金,企业退休金水平提高150%左右;对国有企业1999年6月底前拖欠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2000年一次补发。这使得约有8400万城镇人口直接受益。与此同时,政府应当增加对农村贫困人口的直接性财政转移支付,如“五保户”、残疾人、贫困儿童。

政府不应再继续援助亏损国有企业(每年约300—400亿元),而应转而直接帮助亏损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退休职工以及政府所必需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责;政府不应当继续对城镇居民实行的粮油、副食品“明补”的价格补贴(约550亿元)和对水、气、电、公共交通等公共机构的“暗补”,应转向直接补助低收入贫困职工和家庭;政府应当逐步撤销对国有粮食企业的亏损挂帐补贴(约400—500亿元),而应将更多资金投入反贫困项目。

政府支出结构从主要用于增加“硬件投资”转向“软件投资”和对人的投资,特别是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的比例,这使得穷人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公共服务。

(三)货币政策

政府应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控制日益发展的通货紧缩。中央银行采取积极的扩张性货币政策,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抑制通缩趋势。为此,央行应增加基础货币发放;取消对在华外国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人为限制,允许外资企业在中国直接融资;鼓励商业银行开办中小和私人企业的贷款业务;建立旨在扩大就业和私人贷款业务,为下岗工人再就业提供资金来源;建立中小银行储户保险制度,以处理支付危机;逐步由控制利率向基于市场化的浮动利率机制转变,时机成熟之后,完全放开利率控制。

积极发展小额信贷,帮助穷人获得信贷资金。增加穷人的资本特别是信贷以及提高资产权益,可以在减少贫困方面起重要作用。一方面,穷人很少获得优惠的政策贴息的信贷,另一方面他们又以高于市场利率2—3倍的价格利用高利贷。由于他们缺乏抵押品,所以,他们很难获得正规商业银行的信贷。因此,应当考虑以下三种渠道帮助贫困人口获得信贷资金:一是由政府贴息的信贷基金,投资于公共服务使穷人从中(特别是劳动密集型项目)直接受益。二是建立特定对象、特定项目的专门贷款,直接贷给贫困妇女和家庭,专用贷款用于贫困人口从事食品加工业、运输业和社区服务业。三是由各类公共机构提供抵押担保,面向贫困户,为贫困户提供必要的补贴。

(四)区域发展的政策

90年代以来,中国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1994年实行分税制不仅没有均衡各地区人均财政收入的差距,而且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的相对差异系数提高了20个百分点(胡鞍钢、邹平, 1999)。因此,消除贫困还有赖于中国区域发展政策。

11建立旨在均衡各地区人均财力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21制订全国基本公共服务的最低标准和最

低支出标准;

31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支出用途。研究发现,1998年,8个少数民族人口比重高的省区,除贵州外,其余7省区的人均财政支出水平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全国人均财政支出水平。然而,大部分资金却被用于养机构、养人,实际用于公共服务的投资较少。主要的社会发展指标和人类发展指标都大大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因而,应从无条件转移支付转向有条件转移支付,加强地方财政管理,防止财政滴漏现象,进而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益。

41调整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战略重点,增加对人力资本投资。九五期间,中央政府采取了许多举措帮助中西部地区,但都集中于具有竞争性的领域(如资本密集型项目、能源设施和资源开发、原材料工业项目),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的迅速变化影响,这些项目大都收益差或出现严重亏损。因此,应重新界定中央政府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重点和优先次序,政府不再涉足竞争性投资领域,而应根据各地区实际公共服务的差异性(相对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有区别地增加对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投资。

51增加贫困地区参与中央决策的机会,充分表达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应当使中央政府的投资更贴近当地的实际情况,同时增加其对地方公共服务的责任和事权。在反贫困体制方面实行利于贫困人口的区域政策和相关的民主决策体制。

(收稿日期:2000—07—29 责任编辑:蒋少龙)

U rban Poverty and the Framew ork of Integrated Poverty-R eduction Policies

HU An2gang,CHANG Zhi2xiao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National Conditions Research Center,Q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

Abstract:Since the1990s,the rate of urban poverty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and recently it has even become worse. The reasons for this are attributed to the increase of income per capita far behind the growth of G DP per capita;the effects gen2 erated by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public finance and by housing market reform.Therefore,the Chinese strategy of poverty-alle2 viation in the21st century should be readjusted.Besides the poverty caused by decreasing incomes,greater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take care of issues of human poverty and poverty caused by lack of knowledge.The poverty-alleviation policy should be a package of macroprograms including policies of employment,public finance,money,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K ey terms:poverty;poverty-alleviation;policy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给社会政策下定义有直接界定、(间接界定)与(理论界定)等3种基本方式; 2、社会政策的范围包括(价值)、(对象)、内容、过程等方面; 3、《伊丽莎白济贫法》于(1601)年在(英)国实施; 4、社会政策的主体包括(弱势群体)与(政府服务机构); 5、环境分析包括政府与社会、(国内)与(国际)、场景与背景等维度。 6、社会政策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人性假设、(调查研究)与(政策分析)等3种基本方式; 7、教育有主体性、学习性、社会性、(传承性)与(生产性)等特征; 8、福利国家一词最早见于(1941)年(公民与教徒)一书; 9、社会政策包括(公平)与效率、(人权)与主权等价值维度; 10、当代世界的特征包括经济(市场化)与生活(网络化)、管理全球化及发展不平衡等。 11、全球性社会政策面临权力的边界模糊化、资源的(配置不平等)与问题的(普世化压力)。 12、马克思认为人性包括生存、(发展)与(享乐)等需要。 13、马斯洛认为人性依次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等五种需要。 14、社会保障的基本方式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 15、医疗卫生政策包括医生与(患者)的矛盾、经验与(科学)的矛盾。 16、医疗卫生政策包括精英与(民主)的矛盾、心理与(生理)的矛盾。 17、教育在历史上呈现科学与(人文)的交融、(自主)与开放的结合; 18、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包括(公共)与私人的统一、投入与(产出)的关联。 19、社会政策分析应突破传统政府、市场二元论,走向政府与(市场)、(社会)三元互动视角。 20、社会政策在理论基础上包括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与(政治学)理论。 二、判断题(20分) 1、社会政策是政府介入社会生活领域的行为(对); 2、作为政府的一项常规职能,社会政策是从近代开始的(对); 3、政府是社会政策的必要条件(对); 4、社会政策就无条件追求自由(错); 5、社会政策的分析应在事实基础上先判断其价值(对)。 6、社会政策是政府处理社会福利的文件(错); 7、古代社会政策不是政府的一项常规职能(对); 8、社会政策以人的生活的社会性为条件(错); 9、社会政策在价值上应将自由与合作统一起来(对); 10、社会政策的分析从寻找原因开始(错)。 11、我国长期社会政策目标是建设福利国家(错)。 12、我国长期社会政策目标不是建设福利国家(对)。 13、政府始终以促进就业为宏观调控目标(错)。 14、政府应有条件的以促进就业为宏观调控目标(对)。 15、应试教育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基本教育挑战(对)。 16、教育公平是我国当前教育政策面临的一个基本矛盾(对)。 17、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政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看病难(错)。 18、看病贵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政策面临的尖锐矛盾之一(对)。

我国城市反贫困问题研究

我国城市反贫困问题研究 作者:郝亮来源: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制度的转型和各种经济、社会政策的变化,我国城市人口在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城市贫困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且规模扩张速度令人吃惊。本文将针对现如今我国城市所呈现出来的贫困问题的现象及特征,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原因分析,在着重考虑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反贫困策略。 一、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及特征 城市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城市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但是,长期以来,单一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虽然促成了城市的一时繁荣,但市场经济的高效率也严重破坏了城市社会的公平和公正。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剧增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贫困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说,城市的贫困问题将成为21世纪“最引人注目、政治上最为敏感的问题”。 城市贫困(Urban Poverty)指的是城市社会的贫困问题。对于贫困来讲,是指在物质资源方面处于匮乏或遭受剥夺的一种状况,其典型特征是不能满足基本生活之所需。贫困主要包含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层含义。绝对贫困(Absolute Poverty)是指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相对贫困(Relative Poverty)是指个人或家庭获取的劳动所得和合法收入不能维持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努力,人类可以消除绝对贫困。但是由于贫困的相对性,消除相对贫困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国现阶段城市贫困概念的定位总体上是指人的基本生存条件的缺乏,即指人的衣、食、住、行、医、教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生活状况。 1 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截至2003年3月31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140.3万人。另外学术界认为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规模应在1500万至3100万人之间,占中国城镇人口总数的4%—8%。这些城市贫困人口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的“三无”人员(占贫困人口总数的6%);二是贫困的失业者(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7%);三是领取基本生活费、离退休金或养老金后,家庭人均收人仍低于当地贫困线标准的在职职工、下岗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占贫困人口总数的54% );四是其他贫困人员(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3%)。其中,第一类是社会长期救助和保障的对象,第二类和第二类是当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主体,占总数的70%以上。

贫困理论

选题的理由多半来自阅读:阅读现实和阅读文献。阅读现实时,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社会转型已经掀起了一轮新阶级的涌动:人们热衷讨论的“新中产阶级”、“新管理精英”诞生了;人们始料未及的城乡新贫困群体――城市农民工、下岗工人和那些因制度变迁而越发贫困的乡村贫穷人口――也作为新阶级相继出现。然而目前有关贫困的社会学解释相当乏力,多是围绕贫困线的讨论,或是一些经验层次上的描述与对策的实际操作性文章。在国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有关贫困的理论纷争就已十分激烈,尤其是结构解释和文化解释的对垒,已经将原本尚属政府行为的政策学贫困研究纳入了理论轨道。走进理论,我们才有入世(入贫穷世界)的感觉,需要梳理、归纳和评价它们,更需要将它们借鉴到转型中国的发展实践。这是这篇文章选题的初衷和目的。 本文章将沿结构和文化两个面向,对现有的贫困研究作一系统的综述和评价。力求在“综述”中透析贫困研究随社会发展从经验迈向理论的路程;在“比较”中阐释结构和文化解释的异趣及其关系,以期为社会学的贫困研究提供新思路。 结构取向的解释 不平等:社会力制造的贫困 制度造成贫困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比如,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除了出卖劳力,一无有。这就形成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形成了支配和被支配、压迫和被压迫的生产关系。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所有者能够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使工人贫困化。随着资本的增长,工人阶级的贫困会进一步加剧,因为“资本增长得愈迅速,工人阶级的就业手段即生活资料就相对地缩减得愈厉害” (马克思,1972:380),工人将愈面临严重的失业贫困。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只有通过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才能最终解决贫困问题。 社会政策导致的不平等是制造贫困的元凶。英国有“圈地运动”造成数以百万无家可归者的贫穷;美国有“种族歧视政策”下的有色人种的穷困潦倒;中国有“剪刀差”下的农民的穷困……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感悟,制定政策本身、政策的失误或不合适的政策导向,都将引起不平等而导致贫困。奥科克(Pete Alcock)首先指出,“从政策决定问题的意义上来看,贫困的界定通常取决于应对贫困的各项政策,于是政策和贫困就好像学术圈内存在着的‘鸡和蛋’的谜面,理解贫困首先就要去理解政策”(Alcock, 1993:4)。我以为,这里至少包含两层涵义:其一,政策可以确定“穷人”标签的指向,即“谁是穷人,谁将成为穷人”;其二,政策可能再造贫困。后一层意思又可让我们具有两种可能的想象空间:(A)解救贫困的政策因执行失误再造了贫困。(B)政策本身就不是平等之策。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这样

中国城市反贫困中社会工作的使命和角色

中国城市反贫困中社会工作的使命和角色 中国城市反贫困中社会工作的使命和角色 中国城市反贫困中社会工作的使命和角色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副教授孙莹 如果说对于致贫的因素有“个人归因”和“结构归因”两种解释的话,中国城市贫穷问题的发生,主要是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有关。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转轨导致国有企业向股份制和私营企业市场化迈进的过程中,传统的单位制解体,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失业;二是失业群体的特征相对统一,如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文化水平不高,即使找到工作,也属于非稳定性,低技术、低收入、无保障的一类;三是在失业群体中还存在着一批弱劳动能力者,他们因身体疾病或精神疾病,在激烈的竞争中几乎不可能找到固定工作,以至社会心态、消费习惯和社会地位都处于委琐低微状态,处于边缘状态。(杨团,2002)因此,社会工作在中国城市反贫困中的助人活动,主要应聚焦于贫困者的社会环境的改变,倡导公平、合理的政策,帮助贫困者改变贫困状态。具体的角色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利益维护与需求评估――参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设计、修订与实施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目前维持城市贫困人口最基

本生活水准的主要社会政策。政策的目标是使贫困人口得到必要的基本生活资料,体现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同时也实现社会稳定的政治期待。社会工作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关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政策制定和制度的设计环节表现为贫困者利益的维护者。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体现了多个学科和专业力量的整合与共同努力,经济学关注的是需求与资源的平衡;社会学关注的是缩小收入差距,减低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社会冲突;而社会工作主要关心的是贫困者如何通过这一政策受惠。由于社会工作长期从事的是基层服务工作,与弱势群体和贫困者有着密切的接触,所以最了解他们的需要和遭遇的问题,且在立场上也最维护这一群体利益。而任何一个社会政策的制定都必须从需求出发,社会工作也因此成为贫困者需求与问题的最主要的表达者和诠释者。由此对于社会救助政策的建议,社会工作往往强调的是除了经济帮助以外,还应考虑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实际需要;如何从法律上清楚地将贫困者获得政府应有的社会救助界 定为一种公民福利权力;如何建立分家庭人口类别(高龄老人、儿童、残疾人)的救助补贴制度,保障非就业人口的利益,提高社会救助的效率;如何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减少社会标签和烙印,使贫困者能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等等。(熊跃根,2002)

社会福利政策-第4讲 贫困再认识与我国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完善

第四讲 贫困再认识与我国现代 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完善 一、贫困的涵义 (一)贫困的中国传统解释 古汉语贫、穷、困释义主要指财货匮乏的境况。 贫:缺少钱财。穷:“极”“尽”,常用以指仕途不得志;穷引申义:贫穷、穷困,与贫同义,但在程度上高于贫。困:木在囗(wéi,象房的四壁)中,木不得申也,借为穷困,病困之义(六书本义) 。 说文:贫,财分少也。贫的反面是富,穷的反面是达。 左传?昭公四年:“分贫振穷”孔颖达疏:大体贫穷相类,细言穷困于贫。贫者家少财货,穷谓全无生业。荀子?大略: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 贫困是一个带有社会性、历史性和地域性内涵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得到普遍接受的界定。贫困概念的界定是一个逐渐由狭义的经济视角转变为广义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元视角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的内涵和界定的标准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贫困的内涵和标准也反映特定民族对于社会福利的基本人权的规范性认识(罗遐.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综述[J].学术界2007第6期.) (二)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三种贫困界定及其相互关系 收入贫困。指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匮乏。是从经济层面对贫困最直观的定义。相关的减贫战略重心即如何通过经济增长提高人均收入水平。 能力贫困。指人们获取生活资料能力不足。能力:机会识别、风险承受、科技运用、资源获取、获得公平待遇等。让穷人接受更多教育、通过职业培训以提高其工作技能、改善其医疗保健环境等都可扩大穷人能力。 权利贫困。指社会成员应享受的政治和文化权利丧失。穷人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往往被系统性剥夺。常被描绘成无权无势的感觉,主要表现为资源匮乏或机会缺乏。 收入贫困是贫困的表现形式,能力贫困是贫困的直接原因,权利贫困则是贫困的社会后果。收入贫困可以导致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 (三)贫困的测度指标:从人类贫困指数到多维贫困指数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 1.人类贫困指数含义(human poverty index,HPI) 由寿命剥夺、知识剥夺和体面生活剥夺三指标构成。三指标加以平均得到人类贫困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越贫困。 寿命剥夺在发展中国家用预期活不到40岁人口百分比表示。知识剥夺用成人文盲率表示。体面生活剥夺包括3方面:无医疗服务人口百分比、无安全饮用水人口百分比和5岁以下体重不足儿童百分比。 1997年报告,贫困指数最高是尼日尔:生存剥夺43.2,知识剥夺86.9,经济剥夺50,三项几何平均, 人类贫困指数值66,列78个发展中国家最后一位。中国贫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1105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2011.5)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4,20分;简答题4,32分;问答题2,28分,实践分析题1,20分。 名词解释: 1、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领域,是公共政策中有关公民福利、社会公平的政策,旨在满足人们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是国民经济的二次分配,其外延包括社会保障政策、劳动就业政策、教育政策、社区社会政策、公共住房政策、个人性社会服务政策等。 2、剩余模式社会福利的需求主要是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满足的,只有当基本社会安全网络无法提供有效保障时,公共部门才有必要进行介入并提供帮助 3、制度模式社会福利体系被看做是与其他社会制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为处在生产劳动中的工人提供保障,而且为那些处于劳动力市场之外的福利需求者提供普遍的保障。 4、职业福利也称为附带福利,指与就业或缴费记录有关的由企业提供的各种内部福利,可以现金或实物形式支付,常常由政府依法强制实施,如企业补充医疗和补充养老保险、子女教育和住房补助、有薪假期等等。 5、财政福利指具有明确社会目标的特别减税和退税措施,如在许多发达国家,凡市民参加慈善捐款、社会保险或抚养子女等都能获得

所得税减免,从而增加净可支配收入。蒂特姆斯把它看成是一种转移支付。 6、贫困烙印指因接受福利救助而被定为“穷人”,并因此而感到自卑或受到其他人歧视的现象。 7、福利依赖接受福利的人不仅在收入上依赖福利津贴和服务,在心理上也处于一种依赖状态,他们丧失了积极性、技能、独立性,甚至是自我生存的能力。 问答题: 1.简述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区别。 答: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公共利益-公民福利 研究的内容不同:政策机构的制度能力和制度设计-社会福利 追求的目标不同:多元化-公平公正 提供物品和服务性质不同:非排他-排他 增进福利的路径不同:社会福利到个人福利-个人福利到社会福利研究路向不同:实证研究-价值关联 2.综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福利国家的批评。(没找到) 3.简述布来萧的需要类型分类及其意义。 答:第一,标准的需要(normative need) 第二,感觉的需要(felt need) 第三,表达的需要(expressed need ) 第四,相对的需要(comparative need(注:意义找不到。) 4.对社会需要的理解差异如何影响社会政策行动?(可参考笔记,我

反贫困

农村反贫困法律制度设计 农村反贫困法律制度完善和创新仍应以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为主,同时应对逐渐显现的相对贫困问题予以重视。 (1)推动经济增长的法律制度完善和创新。首先,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土地经营法律制度,探索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其次,实现乡镇企业制度向现代公司治理模式转换的法律制度创新。第三,完善开发式扶贫法律制度。 (2),改善经济分配的法律制度完善和创新。首先,完善农产品最低保护价格法律制度。其次,完善财政和信贷扶贫法律制度。第三,改革农村税费法律制度。第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和城镇反贫困法律制度设计 城镇反贫困法律制度完善和创新。城镇反贫困法律制度完善和创新仍是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主。 一,改善经济分配的法律制度完善和创新。第一,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法律制度转轨。第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第三,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四,完善财政资金安排制度。 二,推动经济增长的法律制度完善和创新。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制度完善和创新需要关注如何更好地利用WTO机制增加外贸出口,如何利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国内投资并努力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如何利用好金融制度繁荣国内消费市场拉动内需。这当然都需要一系列适当的制度设计和

安排做支撑。例如鼓励居民消费以拉动内需。 农村贫困地区信贷制度 1,小额信贷。小额信贷指对低收入的人群“包括贫困人口” 和微型企业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必须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准许各类小额信贷机构的进入并获得合法地位。 2,贫困农户贴息贷款。开展小额入户扶贫贷款由地方财政或龙头企业全额贴息,可以解决农户产前投入大、短期内无 收入、利息负担过重的问题,切实照顾弱势群体的利益, 达真扶贫的效果。 3,贷款信用担保制度。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信用担保制度安排与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根 据当前我国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的实际情况,必须构建一 个以反贫困为目的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农村贫困地区保险制度 农业保险是一项准公共产品,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性。我国必须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安排可以这样考虑: 1 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立法建设。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制建设的力度,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行为,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应发挥的职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复习

问答题: 1.简述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区别。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公共政策研究的出发点在于公共利益;社会政策研究的关注点是公民福利 研究的内容不同:公共政策关注的是公共利益的维护;社会政策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福利方面追求的目标不同: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多元化的;社会政策的目标主要是追求社会公平提供物品和服务性质不同:非排他-排他增进福利的路径不同:社会福利到个人福利-个人福利到社会福利研究路向不同:公共政策主要是实证研究方向;社会政策主要是价值关联方向2.综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福利国家的批评。20世纪70年代社会政策从社会行政学分离出来,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此后,社会政策的研究重心转向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社会政策的理论研究也受到重视。率先对福利国家体制进行反思的是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他们对福利国家理论大肆抨击,指责福利国家福利开支巨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导致了西方经济的衰退;政府过多包揽福利事业导致在社会服务领域的垄断,剥夺了人们选择福利的权力;同时,政府部门提供社会福利服务在经济效率方面也受到质疑,而且可能造成了社会公德的沦丧。左派方面,指责保守党政府使福利国家衰退了;下层阶级,尤其是那些低收入的大家庭仍陷于贫困之中。右派方面,福利国家体制想向所有人提供普遍性的福利服务去消除贫困只是幻想,而应该运用选择性福利模式,将福利帮助更多地对准穷人。新马克思主义认为福利国家体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阶级剥削的问题,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无产阶级贫困化的问题。女权主义认为,福利国家体制并没有保证妇女与男子同等的权利和地位,相反,它的许多所作所为使针对妇女的传统歧视性价值和态度合法化了。 3.简述布来萧的需要类型分类及其意义。类型:第一,标准的需要;第二,感觉的需要;第三,表达的需要;第四,相对的需要意义:布来萧的这个分类是指出界定需要时所包含的因素,区分出需要的类型。比如个人感觉到的需要不一定表达出来,表达出来的需要也不一定是个人真正感觉到的需要,专家或专业人员对他人需要的认定也可能与当事人自己感觉到的需要有很大的不同,同样,个人感觉到的需要与相对的需要之间有时也难以区分。所有的需要或多或少的都带有主观的性质,即使是标准的需要,所建立的标准也是人为的,涉及到价值的判断,因而也是社会的、文化的。 4.对社会需要的理解差异如何影响社会政策行动?对社会需要的认识不同,会导致政策选择上巨大差异。当把个人的某些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统一,满足个人的需要就是社会政策追求的最终目的,当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分离,社会政策满足个人的需要就变成了手段,而满足社会需要才是其最终目的,很显然,只要目的实现了,手段运用的充分与否就无关紧要了。社会政策是满足个人的需要还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也就成了制约社会政策行动的关键因素。社会唯实论:社会作为整体有其自身的需要。这种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并不完全一样,也不等于个人需要的总和。如多亚尔和高夫看来,保证社会成员最低水平的生存和基础、养育和教育后代、学习必要的生产和服务的知识和技能等是社会文化要持续和发展所必须实现的,于是它们也就成了社会的需要。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章节题库(反贫困与社会工作)【圣才出品】

第十九章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剥夺 答:社会剥夺是指对相对贫困内涵的拓宽部分做出规范的概念。按照英国学者汤森的解释,“社会剥夺”是指社会上一般认为或风俗习惯认为应该享有的食物、基本设施、服务与活动的缺乏与不足,即因为缺乏资源而被剥夺了享有常规社会生活水平和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机会和权利。英国学者J.斯科特在汤森的基础上引入“公民权”概念,对社会剥夺做了更深入的阐述,认为达到社会常规生活水平和参与基本的社会生活是现代社会中公民权的基本内容之一,如果部分社会成员因缺乏资源而达不到公众认可的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准,或由于他人排斥丧失了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即被剥夺了基本的公民权。 2.社会排斥 答:社会排斥是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因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活动,被边缘化或隔离的系统性过程,而且是一个由劣势地位导致某些排斥,这些排斥又导致更多的劣势和更大的社会排斥,最终形成持久的多重劣势的动态过程。社会排斥概念将社会地位、权利、机会等非经济因素引入贫困问题的界定,强调其破坏社会整合的负面作用,即弱势群体缺乏与他人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利,缺乏足够的社会参与,从而导致社会整合与社会团结遭到破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贫困概念的社会内涵。 3.资产建设理论

答:资产建设理论是指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穷人进行资产积累与投资,而非简单地直接增加其收入与消费。此概念源自美国社会福利学者迈克尔·谢若登20世纪90年代初的著作《资产与穷人》。该书指出贫困者之所以难以打破贫穷的恶性循环,根源在于其难以积累起资产,并提出了一个资产建设的政策方案——个人发展账户。个人发展账户实质是“资产(资本)账户”,个人名下非强制性的、有增值收入和税收优惠的账户,政府对穷人的存款提供配给款或补贴。 4.社会救助(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研) 答: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济,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对那些维持社会基本生活水平有困难者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社会救济工作的关键是要正确划定被救济对象最低生活标准,维护贫困者的基本权益。我国长期开展的扶贫工作是社会救济中很有特色的事业,把社会救济与生产开发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贫困者的生活水平。 二、简述题 1.简述社会投资理论。 答:1995年,美国社会政策学家James Midgley出版了《社会发展:社会福利的发展性视角》一书,阐述了发展性社会福利的观点。社会投资理论的要义即强调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融合,将以再分配与消费为取向的社会政策转变为以生产和投资为取向的社会福利政策。作者认为社会福利的功能之一是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应以社会投资为导向。通过将社会福利开支重点用于对福利服务对象和经济增长具有投资性的项目上,提高人们参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贫困群体及个人的自立自强,从而以一种积极的方式达至社会福利的提升。

我国贫困问题和治理对策

我国贫困问题及治理对策 摘要:贫困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各国政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贫困问题一直相当重视消除贫困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府的奋斗目标。但是中国目前的农村贫困问题与城镇贫困问题呈现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贫困现状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贫困;农村贫困;城镇贫困;治理对策;制度保障 一、中国贫困问题的现状 贫困线的标准因各个国家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和制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而绝不能用别国的贫困线标准作为我国的衡量标准。中国国家统计局对贫困线下的定义是:所谓贫困线,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贫困线又叫贫困标准。现阶段我国把把每人每年收入低于2300元的低收入人群定为贫困人群,2017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资料: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4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40万人。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毋庸置疑,中国扶贫开发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为13亿中国人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动全球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中国贫困人口还很多,而且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特定区域国务院扶贫办表示,在14.8万个贫困村当中,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33%;在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和地方病高发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以及42个沿边境的扶贫重点县,这个数字超过40%。在贫困人口总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这些地区需要移民的农户比例明显提高。此外,革命老区发展相对滞后,全国237个革命老区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7%。 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城市岗位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城镇失业率也处在较高的水平,经济结构改革和转型使部分城镇职工失去了工作岗位。,在农村

反贫困与政府干预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反贫困行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反贫困措施以往主要靠单纯的生活救济,变为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身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开发援助;反贫困的组织和传递系统也从以民政机构为主转变以为专设的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以及其下属机构为主,形成了有27个国家部委参加的广泛的反贫困组织结构。七五和八五初期的反贫困实践取得了成效是明显的,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1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与同期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状况不断恶化形成鲜明对比。然而,与80年代初期相比,中国贫困人口的下降速度已明显变慢,部分贫困人口的反贫现象恶化,农民收入增长停滞,贫困地区由于地理和资源条件的限制不能参与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进程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政府的反贫困政策和措施的不完备以及执行的偏听偏信差相关。由于中国目前的绝对贫困几乎完全发生在资源贫乏的偏僻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使这1亿左右的人口在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全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各级政府必须对因各种因素的限制不能跟上全国发展的步伐的贫困地区承担更多的责任,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更广泛的干预。 一、反贫困: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 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是不平衡的。由于各个地区和各个阶层在国家和 。 等国际机构的帮助下,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将反贫困作为政府的重要目标,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反贫困政策和计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8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1986年国人民代表大会六届四次会议将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尽快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国民经济七五计划(1986年~1990)。为此,国家从上到下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扶贫工作,制定了贫困标准,确定了国家和省区扶持的贫困县。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贫困地区的开发。从此,中国的农村贫困问题被真正提到议事日程,反贫困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职难。 三、反贫困政策的调整 为了在本世纪末基本解决中国的绝对贫困问题,达到确定的目标,中国有必要根据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经验和自己的反贫困实践适当调整现有的反贫困政策。在继续强调物持救济、区域发展和基层设施建设援助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卫生等社会服务,同时对特贫群体实施一些有针对性的反贫困计划。 1贫困地区的社会服务 贫困者利用非农就业机会、新的农业技术和其他可能增加收入的机会的能力完全取决于他们的营养、健康的教育状况。这些和其他方面的人力资本的开发部发地通过社会服务实现的,这在世界各国已被确认为缓解贫困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扶贫工作取得很大成就的墨西哥将扶贫资金的32%用于社会服务领域,1989年以来已投入80多亿美元,在全国新建了7万多所学校,使60%需要建设的学校得以重建;新建了5万多个教育机构,为贫困地区50万失学儿童发放了奖学金;新建了600多家医院,目前在每天增加5000人拥有医疗设施的速度向前发展;兴建了7000多处自来水设施,受益700多万人;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

社会政策概论期末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社会政策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包含了政府为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各种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是在特定目标指引下,对社会公共利益的选择和分配。 2、社会政策:是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的社会性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其社会性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性服务行动的总和。一般来说,社会政策具有三方面含义,包括社会性价值、社会性目标和社会性行动。福利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就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向社会成员无偿或低偿提供物质产品或服务的制度和过程。狭义上认为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是在社会保障的基础上保护和延续有机体生命力的一种社会功能。 4、社会问题:是一种对社会成员和社会整体造成负面影响、社会主流价值不能接受因而需要采集集体行动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变异性、复合型和周期性等特征。 5、民间组织:政府组织体系之外的各种民间非性组织的总称。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它们以其民间和非营利两个方面的特点而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区分开来,并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6、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标的民间社会服务组织,包括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等,是介于政府和营利性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它具有非营利组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非营利性。其次,非营利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具有福利性特征。最后是其非营利组织的公共性特点。 7、普惠性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行动倾向于不加区分地给全社会或某些群体中的所有社会成员都提供相同的福利待遇,而不论他们每个人是否有满足的需要。 二、简答题 1.简述新加坡公积金制度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福利制度,即所谓“退休基金社会主义”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长期储蓄。政府通过这一制度有效地调控消费基金,解决职工购买住房和退休后的养老问题。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实行会员制,所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无论是雇员,都必须按雇员月薪的一定比例缴交强制性的公积金,并按月存入雇员户下。公积金制度在新加坡实行40多年来,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以下5点:(1)为国民提供了多样化的社会保障。(2)新加坡的中央积金局将归集的公积金购买国债,因此它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

上海城市贫困问题和反贫困对策研究

上海城市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对策研究 【摘要】: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城镇贫困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也历史性地从农村贫困转向从主体上研究城市贫困。本论文试图将城市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对策研究纳入全球化和经济、社会、地理学更广阔的研究框架中,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分析上海城市贫困问题形成的机制和反贫困的政策效应,从而为目前我国的城市反贫困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依据。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篇论文是基于统计数据和社区调查为基础的关于转型期上海城市贫困问题和反贫困政策的实证研究,在对城市贫困和反贫困的基本概念进行诠释以及对国内外城市贫困与反贫困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数据和社区调查资料,全面分析上海城市贫困问题的现状、结构特征、产生机制和空间分布,并据此探讨上海城市反贫困政策措施及其效应,对上海反贫困提出政策建议。第1章是绪论。介绍论文选题依据和来源,提出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指出相对于全国来说,上海的城市贫困问题出现得早,研究上海的城市贫困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不仅仅对上海自身制定更加有效反贫困政策具有实践意义,而且对全国无疑有现实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第2章是对城市贫困和反贫困理论综述。具体研究探讨了城市贫困的概念、城市贫困理论、特征、反贫困理论和有关政策、国外反贫困政策及其借鉴。指出贫困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能力不足,社会政策和环境等社会能力是造

成一些地区和群体贫困的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贫困问题不可能完全消除,但从个体来分析,贫困现象可能存在长期性、过渡性和短期性。从西方发达国家所采取的一系列反贫困政策来看,以促进就业取代一定期限的物质救助,针对特定人群实施专项援助,建造大量廉租房解决贫困人口居住问题,这些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第3章是对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与反贫困政策进行评析。重点对我国城镇居民的贫困规模与特征、城市贫困问题的主要成因、反贫困政策的主要内容与成效、城市反贫困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我国贫困人口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空间分布普遍化与集中化并存、长期化和稳固化的态势以及以选择性贫困为主的特征,反映出分配制度、经济制度转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实证表明,社会保障制度为主的扶贫政策的实施,有效保障了城市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为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现行的城市反贫困政策由于处于起步阶段,总体上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系统性、衔接性和目的性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第4章是研究上海城市贫困群体现状与结构特征。重点对上海城市贫困群体的规模、结构特征、宏观和微观产生机制、经济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对上海城市贫困群体的规模进行了测算,多角度分析了具有“结构型贫困”和“阶段型贫困”的特征。从宏观层面分析,上海城市贫困的产生机制主要可以归纳为经济体制转轨,企业重组与产业结构调整,收入分配不公与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方面。从微观层面分析,受教育程度、家庭就业面、

中国的贫困问题与国家反贫困政策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贫困;扶贫;政策演变;经验借鉴;问题对策 (3) 前言 (4) 一、贫困的概念标准与中国当前的贫困现状 (6) (一) 贫困的概念及其原因 (6) 1. 贫困的概念 (6) 2. 我国产生贫困的原因 (7) (二) 中国的贫困评判标准 (9) 1. 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 (10) 2. 我国现行的城市贫困标准 (10) (三) 当前中国的总体贫困状况 (11) 1. 农村贫困状况 (12) 2. 城市贫困状况 (14) 二、中国反贫困政策历史背景 (15) (一) 建国初期我国的反贫困政策的发展 (15) (二)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变历程 (19) (三) 中国城市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变历程 (24) 三、中国反贫困政策历史演变及其具体政策 (25) (一) 我国初始阶段的反贫困政策和扶贫资金投入 (25) 1. 反贫困政策投入 (25) 2. 资金投入 (26) (二) 转型期的反贫困政策 (28) (三) 我国现行的反贫困政策的目标 (32) (四) 配套政策 (34) 1. 财税支持 (34) 2. 投资倾斜 (34) 3. 金融服务 (34) 4. 产业扶持 (35) 5. 土地使用 (35) 6. 生态建设 (35) 7. 人才保障 (35) 8. 重点群体 (36) 四、中国反贫困政策评价 (36) (一) 总体评价 (36) (二) 现行反贫困政策的不足 (36) 1. 相对贫困问题突出 (36) 2. 我国反贫困依然以物质性措施为主,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足 (38) 3. 扶贫对象规模大,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38) 4. 政策执行问题 (39) 5. 现行的贫困监测体系不合理 (39)

贫困人口社会救助政策要点

贫困人口社会救助政策要点 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一)保障范围和对象。凡属我县户籍的农村居民,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我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均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二)保障类别。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及困难程度,最低生活保障划分为A、B、C类三个类别。A类对象主要是指因主要劳动力亡故、重度残疾、常年患病等原因造成基本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B类对象主要是指家庭成员因病、因残、因学等造成劳动力缺乏或家庭支出负担过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C类对象主要是指家庭成员灵活就业,收入低或不稳定造成人均收入低于保障标准,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 (三)家庭成员的认定。申请对象家庭人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及公安部门制发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核定,指具有法定赡养、抚(扶)养关系,户口在一起并共同生活的成员。家庭成员中有在大中专院校学习,户口虽已迁出,但也可纳入家庭人口计算;具有赡养义务的家庭成员,其户口虽已独立,但应纳入赡养人家庭人口计算。 (四)家庭收入核对。家庭收入核对的内容和范围包括核对对象拥有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 (五)低保审核审批程序。1、申请。由低保申请人携带申请书、身份证、户口本以及相关困难证明等材料原件到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申请低保。2、受理。乡镇人民政府将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和相关困难证明材料扫描上传至低保系统;申请人在低保信息系统打印出的《核对授权书》、《低保申请表》上签字按手印确认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3、乡镇初审。第一步,乡镇入户调查;第二步,民主评议;第三步,乡镇公示;第四步,乡镇人民政府提出审核意见并完善

贫困户(政策明白人)

贫困户(政策明自人)问答提纲 (一)基本信息 1.你家是哪一年评为贫困户的?怎么评上的?致贫原因是什么?哪一年脱贫的? 我家20 1 4年被评为贫困户的。当时我写了申请,大队(村)和公 社(乡镇)的干部到我家里来看了的,村上开了会评了过后还在村上张了榜公示,最后还报到县上去了的。我主要是因为XXX致贫(与帮;扶手册一致),我是201X年村上开会,乡镇核实,县上公示了后才脱贫的(与帮扶手册一致,未脱贫户回答2018或2019年脱贫) 2.你家有几口人?你的文化程度?你家里人的年龄和工作情况? 我家共有X人(一起生活,共享开支),全部都识别为贫困人口了的。文化程度是XX。我家60岁以上老人有X人,1 6岁以下未成年人有X 人,具有劳动能力X人;有X人在家务农,有X人在外打工。 (二)吃穿保障 1.你们家缺口粮吗?肉、蛋等食物够吃吗?吃水有没有困难? 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吃不饱饭、缺米面吃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我吃的都是自己种的,够吃。肉、蛋都是经常吃(若不经常吃,要说明原因,如,因为身体原因,医生让少吃为好;自己不喜欢吃肉).饮用水方面,分两种情形回答:①(享受了安全饮水项目的)不缺水吃,政府XX年补助钱给我们打了水井的。②(若暂时性缺水.工 作人员又问到此类问题的)平常水是够吃的,只是这几天天旱,水有点少,但吃是没有问题的,缺水的时候都很少,一年就那么几天。”2.你们家穿衣有问题吗?有换季、换洗衣服吗? 儿女会给我们买衣服,我也有余钱买衣服,不存在穿的问题,换洗衣服、换季衣服那肯定也都是有的(不能回答靠社会捐赠救济)。 (三)收入情况 1.你一年有哪些收入?总收入有多少? 我一年收入有XXX元,如:外出务工XX元,公益性岗位收入XX 元,子女赡养每月XX元,粮食收了XX斤,鸡鸭鹅养了XX只,鸡蛋、鸭蚕、鹅蛋卖了XX钱,养了XX头猪或XX只羊。我每个月的低保领XX元,五保领了XX元,农保领了XX元,粮食直补XX元等(要算

贫困的本质及反贫困对策

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20期(总第320期) 作者简介:冯 瑛(1970-),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及开发。 陈建东(1967-),男,安徽合肥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收入分配。 贫困的本质及反贫困对策 冯 瑛1,陈建东2 (1.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都610031;2.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成都610031) 摘要:基于有关贫困定义的主要英文文献,文章回顾了贫困研究的早期成果,特别是对贫困的 定义。评述了贫困和贫困线定义的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定义的优缺点;介绍了中国的贫困现状以及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最后根据上述讨论,提出了我国反贫困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贫困;贫困线;定义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487(2010)20-0074-04 0引言 贫困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和技术上的问题,而 且在某种意义上,贫困线的变更和贫困的定义是社会公平和效率平衡的过程。进一步地说,贫困定义的演进及其相应的贫困线反映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不仅如此,它还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短期和长期的平衡过程,特别是在社会稳定受到贫困威胁的时候。对贫困线划分的决策和对贫困的定义是与政府以及社会帮助穷人的能力相联系的。贫困的标准决定需要三个要件:其一,必须选择贫困的相应维度和特征;其二,决定贫困线,即在此线之下的家庭和个人被认为是穷人;其三,选择用于报告全体居民和部分居民的贫困标准。 国内有关研究贫困的问题始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对于贫困定义的研究鲜见于国内的文献。直到90年代,研究的深度和范围仍不及国外的相关文献。因此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的贫困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国外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了解国外贫困研究的成果和目前贫困研究的趋势。本文主要介绍国外一些影响较大的相关文献,我们在给出主要的不同论点的同时,将详细分析主要的几类贫困的定义、相应的贫困线和中国的贫困状况。对这些文献的回顾,有利于加深我们对贫困概念和中国贫困现状的认识。 1贫困的本质 在使用适当的方法分析评估贫困之前,应该首先批判地 分析对贫困定义的方法,然而有关贫困问题的学术争论大多是关于贫困的定义。因为贫困总是根据其发生的社会习惯来定义的(Hobsbawn,1968)。 19世纪末,Charles Booth 和Seebohm Rowntree 对贫困 的定义和标准做出了主要贡献(Holman,1978)。Booth 的贫穷 是指那些没有能力支付“生活必需品”的人。Rowntree 以必须满足“生理效率”的收入作为分界线,以此划分贫困和非贫困。这个定义主要以食物消费为主。根据Rowntree 的“一篮子法”,基本营养被转化为具体的食物量并以现金表示,然后再加上支付房租、最低量的衣物和杂用(MacGregor,1981)。1965年,美国社会保险局的经济学家Qusanski 改进了Rowntree 的方法并建立了美国的贫困线。其方法要点如下:第一,Qu - sanski 利用和Rowntree 相类似的方法确定了最低食物支出, 然后以特定的恩格尔系数(如60%)以区别贫困和非贫困;第二,最低食物支出除以恩格尔系数就得到了贫困线。这种从人类基本需求不足的角度来定义贫困的方法直到现在仍然被许多学者和国际组织广泛应用,如世界银行以及国际劳工组织就是运用该方法来评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很多发达及发展中国家也是应用这种方法测算他们自己的贫困线。 至此,贫困是由收入的多少来检验的,即拥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用以购买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Holman,1978)。Qu - sanski 的贫困定义因为比较容易,所以被很多国家采用。然 而,基本需求在不同社会条件下以及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存在很大不同,他们还取决于个人生活的经历(Mingione,1996)。事实上,人们不仅受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同时,该定义的困难之处还在于“最低需要”的含义和满足这些需要所需的货币数量(Ansel 和Sharp,2002)。通常这些需要用一定的货币量来衡量,这要求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穷人应具备一定的持家管理能力,否则很容易突破最低需要的控制。同时提供给人们必须的最低营养和卡路里的食物需求量一旦设定,相应的食品种类也就确定了,这意味着穷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必须容忍给定的菜单。Gordon (2000)进一步指出这样的方法是没有科 7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