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体系的建构[]

论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体系的建构[]

论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体系的建构[]
论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体系的建构[]

论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体系的建构[1]

黄牧航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表述了国家对高中学生历史科学业成就的期望,为检验高中教学能否达成这种期望,我们需要对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细化并建立起相应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内容包括创建评价模型和完善评价标准。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业评价评价体系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Efficiency of History Learn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By HUANG Muhang

Abstract:“Curriculum Standard of History Learn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embodies the state expect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history learn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In order to judge whether the history teaching meets this expectation or not, it is necessary to detail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to construct a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system. This system might consist of constructing models of evaluation and perfecting the standards of evaluation.

Keywords: history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evalu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history learning; evaluation system

高中新课程推行后,我们在教育评价领域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进步,如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新的评价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新的评价方法逐渐为师生们所熟悉。然而,就历史学科而言,当前许多教师仍局限在对某些新的评价方式做私下的尝试,在教育管理层面,我们缺乏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对教师们加以引导。理论与实践如何相结合?评价标准与《课程标准》有何关系?日常教学评价与高考又有何关联?这些问题都是一线教师深感困惑的,同时也是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予以解决的。本文根据笔者四年多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尝试建构出一个高中历史科的学业评价体系供教师们参考。

本评价体系的建构主要是为了解决高中历史教师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是为了实施有效的评价,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工作?为此我提供了学业评价的基本模型和方法;二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进行学业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为此我提供了确定评价标准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一、建构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型

学业评价指的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评价方法,系统地收集学生的学业信息,科学地进行分析处理,并对学生的学业变化进行价值判断”。[1]对于这一定义,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进行学业评价的前提是确定评价的标准,没有了标准也就没有评价。第二,学业评价的工作包括两部分——收集学生的学业信息和对信息进行价值判断。第三,学业评价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从评价方法的选择到方法的运用到最后作出价值判断,都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强调学业评价的理念,是因为在近三十年来不少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测验和考试是他们评价学生的最常用的甚至是唯一的方法,从而慢慢形成了评价就是测验就是考试的思想观念。其实,无论从目标上还是技术上,评价的内容都比测验和考试的内容丰富复杂得多,测验和考试都属于评价的重要内容,但绝非唯一的内容,要进行有效的评价,有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需要我们去认真学习的。

(一)设计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模型的基本思路

我们研制历史科学业评价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力图使我们的评价模式由教育测量走向教育评价。严格说来,当前在许多教师的心目中,只有测量的概念而没有评价的概念,要实施真正有意义的评价,就必须同时关注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

所谓教育测量,指的是根据教育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教育现象的量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1]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国家级课题《中小学生学科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开发》(BHA06003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牧航(1970—),男,广东广州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的统一体,而测量仅仅涉及到事物的量的规定性。测量的结果仅仅是我们评价事物的依据,而并非评价本身,当我们满足于用数字来对事物直接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其结果往往是片面的或是不准确的。

所谓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因此,真正有意义的评价,应该包括测量的手段和非测量的手段,测量的手段主要追求对考生实行量化的评价,而非测量的手段主要追求对考生实行质的评价。

那么,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首先,从内容上看,教育评价包括教育测量与非教育测量两方面。教育测量用数字来呈现结果,非教育测量用文字描述来呈现结果;教育测量主要属于量化评价,非教育测量主要属于质的评价;教育测量是结果评价,非教育测量是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并重;教育测量属于正式评价,非教育测量是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并存。其次,从功能上看,教育评价具有反馈、激励、调控、选拔等多方面功能,新课程提倡发展性评价就是强调教育评价的核心功能——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而教育测量的主要功能是甄别选拔。如下图所示:

具体说来,要实现教育测量向教育评价的转变,我们在观念和实践上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二是评价方法多样化;三是既关注评价的结果,也关注评价的过程;四是既关注量的评价,也关注质的评价;五是在保持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校的实际。

通过四年多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我们提出了高中历史学科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模型,希望能够成为各省市教育部门、中学校进行学生学业评价的参考模式。我们把这种模型称为“2×2 模型”。头一个“2”指的是两个层次(模块学习评价和毕业水平评价),后一个“2”指的是两种方式(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2]

强调学业评价的层次,是为了给各中学校开展评价工作以更大的空间,避免把所有的评价工作都指向甄别选拔、指向高考;强调学业评价的不同方式,是为了让一线教师熟练运用并创造出更多新颖有效的评价方法,避免把评价等同于纸笔测验。

(二)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的基本层次

高中历史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层次包括模块学习评价和毕业水平考试。模块学习评价指的是学生学习完一个历史模块后,通过评价而取得该模块的学分。毕业水平考试是学生完成高中阶段所有的必修和规定选修模块的学习后,对高中阶段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评价。模块的评价由各中学校组织,而毕业水平考试可以由各中学校自行组织,可以由多所中学校联合考试,也可以由省市县教育部门统一组织考试。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作为模块学习的评价,教师们较容易理解和操作,因为国家已经把权力下放到中学里面去了;而对于毕业水平考试,我们则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既然毕业水平考试是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一个内容,那么我们也应该按照学业评价的目标和要求进行操作,而不应该把它看做是高考前的热身考试。因此,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的几点:一是立足于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要过分拔高,更不要等同于高考的水平;二是要注意给学生信息反馈,即不仅仅是公布一个分数,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历史科学习中所取得的成就和所面临的问题;三是要有利于教育管理部门了解中学的教学质量,而不仅仅是把中学进行名次排列;四是力图探索更新颖、有效、简明的评价方式,加大开放考试的改革力度,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状态下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的基本方式

高中历史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是过程性评价,二是终结性评价。狭义地说,过程性评价主要指的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部分无法用纸笔测验检测的学习成果,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所进行的评价。它主要是通过非考试测验的手段来完成的。而终结性评价又称为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育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从理论上,我们是不能够把终结性评价等同于闭卷纸笔考试的。终结性评价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如闭卷考试与开放式考试相结合。但针对我国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工作量过大、教师们对闭卷纸笔考试驾轻就熟等实际情况,大多数学校并不具备采用多种方式实行终结性评价的条件,所以在“2×2 评价模型”的实际操作中,我还是把终结性评价确定为闭卷纸笔考试。在下来的实践中,我们迫切希望加大改革的力度,探索出一条简明有效的终结性评价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把终结性评价理解为闭卷纸笔考试。

把学业评价的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种,意味着学生要取得某一门课的学业成绩,必须通过两种评价方式的考查,缺一不可。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由教育评价的特点决定的。作为真正有意义的评价,我们必须从教育测量和非教育测量两个方面收集评价的信息,然后再进行价值判断。两者间的权重如何,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我们的建议是过程性评价的权重不宜低于30%。

(四) 高中历史科“2×2学业评价模型”的设计

综合上述的基本评价层次和基本评价方法,我们就可以建立起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的基本模型,简称“2×2 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的含意是:高中学生要完成历史学科学业学习,需要通过两种评价考核,一是足够的模块学习评价,取得相应的学分;二是毕业水平考试,取得合格的成绩。要通过模块学习的评价,需要接受两种评价方式的考核,一是过程性评价,二是终结性评价;而要通过毕业水平考试,则需要通过一种评价方式的考核,那就是终结性的评价,具体说来就是闭卷纸笔测验。如下图所示:

从理论上讲,如果我们实行开放式的考试,那么毕业水平考试也可以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方面来进行,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多数学校不可能组织大规模的开放式考试,所以在实践的层面我们还是简单地把毕业水平考试理解为终结性评价,而终结性评价的操作确定为闭卷的纸笔考试。因此,从操作的层面来看,“2×2 评价模型”并非严格意义上的“2×2”,因为目前确认学生的毕业水平考试成绩只有一种方法——闭卷纸笔考试,所以操作上是属于“(1×2)+(1×1)评价模型”。

根据本评价模型的原理,我们就可以制订相关的学业评价量表,以此来确认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业评价量表分为两种,一种是《高中历史科学生学业成绩认定表》,另外一种是《高中历史科学生模块学习成绩认定表》。这两种表格都是示范性的,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评价模型的基本原理、参照这种模式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表格。如下表所示:

表1:高中历史科学生学业成绩评定表

20__年至20__年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表2:高中历史科学生模块学习成绩评定表

20__年至20__

注:

1.学生成绩评定共分五个等级:A(91分以上)、B(81-90分)、C(71-80分)、D(60-70分)、E(60分以下)。如果评定等级为E,学生应该重修该模块。

2.学校只公布学生的学习等级,不能公布学生的具体分数,也不应该根据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

二、确定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

建构学业评价的模型,为的是让教师清楚在学业评价中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建立起历史科学业评价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国家颁布的历史科课程标准。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因此,建立起历史科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离不开对历史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

所谓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作为课程标准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内容,二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三是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这三个角度来分析,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存在着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对现行的历史课程标准做细化、充实和完善的工作。下面我们具体分析现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建构评价体系的时候所做的工作。

(一)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历史课程标准的缺陷

2004年高中课程改革以来,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极大地改变了中学历史教学的面貌,但暴露的问题也非常突出,总体说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缺乏行为标准的描述。现行的历史课程标准仅仅有学习内容的描述,而没有准确清晰的学习行为标准描述。首先是行为动词不明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内容表述上总共提供了11个行为动词(了解、知道、欣赏、说明、认识、比较、列举、概述、简述、理解、探讨),但这些行为动词究竟是什么含意?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我们完全不清楚。例如,“了解”与“知道”有何区别?“说明”与“认识”之间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词意的含糊导致了十分严重的后果,一线教师难以从课程标准中寻找自己的教学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就使课程标准失去了“标准”应有的作用了。其次是完全没有行为层次的要求。无论是乡村中学还是沿海发达城市的中学,都弄不清楚自己的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是优良中差,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情况——几乎所有的中学都以高考试题为标准,对全体的学生一视同仁,拼命拔高。

第二,缺乏价值观的指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项课程目标提出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无论是内容描述还是行为描述都含糊不清甚至完全缺漏。课程目标确定得很高,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成为了一句口号,师生们既不太清楚在教学中要树立起什么样的价值观,也不太清楚如何领悟和践行这些价值观。如果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所包括的11个行为动词应用到价值观的教学上,结果必然就是重走我国几十年来思想教育的歪路——把行为教育等同于认知教育。学生能够在卷面上“说明”、“列举”民主的重要性,也能够在讨论课上“概述”、“简述”法治的重要性,但在行为的层面他们却不一定能够把认知转化成为行动。因此,作为一个好的课程标准,应该有价值观的学习指引,这种指引既包括价值观的描述,同时也包括价值观的学习方法。

第三,缺乏表现性评价的指引。表现性评价既是一种评价理念,也是一种评价方法。从目标上讲,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事实性的知识,同时也要掌握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等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技能;从方法上讲,它指的是通过学生的写作、表演、演示、调查等表现来评价其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遗憾的是,这样的引导在现行历史课程标准中是完全阙如的。

总的说来,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我国中学教育改革的重大进步,经过多年的实践,也极大地推进了中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其中的不完善之处已经十分突出,中学一线教师对细化课程标准内容的呼声十分高涨。要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需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细化内容的问题,更需要弥补其观念层面和操作层面的不足。

(二)针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不足所做的工作

制定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标准是对现行课程标准的完善,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界定认知行为标准;二是加强价值观的教学指引;三是加强表现性评价的指引。下面分别介绍我们的操作思路。

1. 认知行为标准的界定

认知行为标准的界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认知行为的种类,二是确定认知行为的层次。

首先是认知行为种类的确定。目前我们可供借鉴的资源有两大类,一是国内的资源——我国历史学家对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

阐述、国家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和国家考试中心制订的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目标;二是国外的资源——外国历史学家对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阐述、教育学研究中关于认知分类的成果(如布鲁姆的分类标准)和西方国家的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认知分类(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历史科认知能力分类)。

在当前的条件下,制订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目标,首先还得依靠《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从课标所呈现的11个认知行为动词来看,课标对学生的认知要求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侧重于识记能力(如知道、了解、欣赏、说明、认识),二是侧重于思维能力(如比较、列举、概述、简述、理解、探讨)。我们借鉴了聂幼犁教授的研究成果把学生的行为标准分为两类——知道与了解;理解与应用。

对于这两类行为标准的定义,我们做如下界定:

之所以使用这样的综合方式来呈现评价目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避免了对大量的行为动词做

出繁琐的定义,方便教师理解;二是这样的表述本身就包含了具体的行为方式,方便教师操作,例如“知道与了解”层次包括《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知道、了解、欣赏、说明、认识等行为,“理解与应用”层次包括比较、列举、概述、简述、理解、探讨等行为。[3]

其次是确定认知行为的层次。

由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弹性,对于不同素质的学生会有不一样的要求,划分不同的能力层次,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此外,从评价的角度来讲,能力的层次和能力的种类同样重要,只有把层次划分清楚了,我们的评价结果才可能更有区分度。划分学生在某个学科的认知水平层次大概有两种思路——一是依据某种理论进行划分;二是通过大量的实践调查,判断某一年龄段的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思维能力水平。我国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水平差异太大,就历史科而言,目前我们还缺乏有力的实验资料来呈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征,因此我倾向于借用“SOLO分层评价理论”来大致划定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层次。

SOLO分层评价理论是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J.B.Biggs)首创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的评价方法。SOLO是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 的缩写,意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这种理论不仅有完整的体系,而且有坚实的学科实践基础。[4]

根据SOLO分层评价法,我们可以把学生对某个历史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具体含义如下:

把SOLO分层评价理论运用到高中历史科学生学业评价上,具有简明、直观、操作性强等特点。我们以SOLO分层法为基础,把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的目标分为A、B、C三个层次:

本评价层次的划分借用了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做法——采用描述目标和提出具体问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鉴于当前我国历史教学的研究水平,制订A 级标准时采用描述目标的方法,制订B 级和C 级标准时采用提出具体问题的方法。

A 级是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达到;

B 级和

C 级要求较高,可供教师们视学生情况灵活使用。 2. 加强价值观的指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新课程提出的三大课程目标之一,既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也是新课程实施的一大难点。要实现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我们同样需要确定两方面的目标——内容目标和行为目标。

确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目标有三种渠道:一是确认人类社会的普适价值观。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有许多基本的价值观念是支撑着整个社会正常运转的,而这些观念又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王学典指出:

“从某种意义上说,价值判断是历史学的灵魂。那么,历史学家从事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的一条就是应当维护和普及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准则,谴责非正义、非人性的行为。”[5]二是从历史课程标准的表述中去寻找。现行的历史课程标准清楚地呈现了民族独立、祖国统一、民主与法治建设、社会主义理想等价值观念。三是从课程改革之后的高考试题中去寻找。2007年后全国新课程改革省区的历史科高考试题在价值观考查方面所做的努力是可圈可点的,通过高考引导,制度创新、社会改革、民主法治、理性爱国、生态文明、社会保障、民族团结、和平与发展、建立有效政府、建立以追求公平和效率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现代价值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确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行为目标的基本思路是借鉴国内外课程标准的成果。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价值观相关的行为动词主要有“了解”、“热爱”、“继承”、“弘扬”、“激发”、“形成”、“培养”、“树立”、“理解”、“塑造”、“增强”、“认识”、“尊重”、“汲取”等,我们可以进行综合和提升;从国外历史科、社会科课程标准的表述来看,“体验”和“思考”是学生谋求思想磨砺和情感升华的主要途径。如《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对“态度目标”的描述是:“态度目标描述思考、感觉或行动的方式,可以通过多种学习体验来得到培养。”[6]《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历史课程标准》则指出:“价值观与态度贯穿于主要的历史事件及由此培养的能力之中,它们源于学习体验与思考历程。”[7]

综上所述,我们拟把“体验与思考”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要行为目标,具体含意如下:

3. 加强表现性评价的指引

表现性评价是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新理念、新方法,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教学中关注得比较少的环节。因此,要制订一个好的学业评价标准,不能够忽视表现性评价这一重要内容。

一般说来,表现性评价标准的制订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表现行为的描述,即描述在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中,教师希望学生在活动中有什么样的表现;二是表现水平的描述,由于学生的性格、思维、能力、兴趣、知识储备、参与的积极性等差

异,在同样的活动中,他们的表现必然是不尽相同的,教师要对他们进行评价,就应该设计评价的等级,描述不同的学生行为表现分属于什么等级;三是评价范例的描述,即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师生们介绍一项表现性活动是怎样开展的,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过程、典型的学生作品等等。

根据我国历史教学现有的研究水平,我们在制订表现性评价标准的时候还不能够进行表现行为描述和表现水平描述,只能够提供具体的评价范例来鼓励教师们在实践中运用。在设计评价范例的时候,我们力图达到以下四方面的要求:第一,紧扣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表现性评价是实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手段,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一样,是完成学生学业评价的两种方式之一,因此,从学生学业评价这个终极目标来看,表现性评价与以纸笔测验为最主要手段的终结性评价一样,其评价的内容都是基于课标的,只是评价的方法有所差异。

第二,以学习专题为单位提供范例。高中历史课程总共有三个必修模块,下设25个学习专题。终结性评价标准的制定我们可以细化到学习专题下面的每一个具体问题,而表现性评价标准的制定我们只落实到学习专题之中。

第三,从历史学习活动的种类中提炼出历史表现性评价的任务目标。我们归纳出当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已经有实践经验的11种历史学习活动种类(撰写历史论文、创作历史文学作品、创作历史音乐作品、绘制历史美术作品、编辑历史报刊、历史资料收集、历史古迹调查、历史制作、历史辩论和演讲、创作和表演历史话剧、历史游戏活动),再从这些活动种类中提炼出表现性评价的任务目标。[8]例如,从“绘制历史美术作品”的活动中可以确定任务目标为“发展形象思维,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第四,针对高中历史课程三个必修模块的25个学习专题开发出的25个表现性评价活动案例完全是示范性的,教师们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只要在每个模块教学中进行一次以上的表现性评价活动就可以了;二是教师们可以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种表现性评价方法深入下去,而不一定非得频繁地变换评价的方式。

总之,完善历史课程标准仍有大量的理论问题需要突破,本评价体系的特点是突出呈现具体问题和具体案例,在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希望能够对认知行为、表现行为和价值观有更明确的表述。

三、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体系的内容示例

高中课程改革以后,高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评价功能上由过去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转变为强调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二是在评价内容上既强调量的评价,也强调质的评价;三是在评价方式上提倡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本评价体系就是以新的评价理念为理论基础、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内容依据建立起来的。当前,我们已经完成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部分的细化工作,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下面我呈现评价的模型和某一专题的内容示例。

(一)高中历史科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模型

历史必修模块(Ⅰ、Ⅱ、Ⅲ)

学习专题(第1—第25)

●过程性评价的基本要求和示例

基本要求:……

示例:……

知道与了解:……

理解与应用:……

体验与思考:……

呈现具体的思考题目:(不少于3个题目)

呈现具体的思考题目:(不少于2个题目)

(二)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模型内容举例

历史必修模块(Ⅰ)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过程性评价的基本要求和示例

基本要求:发展形象思维,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示例:

绘制历史漫画作品

——用画笔表达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理解

任务背景:近代中国革命史是中学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采用漫画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想像力。

任务目标:要求学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创作一幅历史题材的漫画作品,表现自己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理解。

完成这项任务,各小组成员都可以学会:

1.以漫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历史的理解。

2.以生动的文字解释漫画作品的内涵。

3.分工合作,发挥自己的特长。

任务组织:全班同学被分为4人以上一组。

活动过程:

1.教师布置任务并明确完成的时间。

2. 小组商讨漫画的主题内容。

3. 采取头脑风暴法,激发漫画的创意。

4. 商量分工,如某同学画画,某同学写解释文字。

5. 完成漫画创作,并填写下下面的表格,进行初步评分。

6. 教师作最后的评分,并选出优秀作品向全班展示。

历史漫画作品提交表

20 ____ —20 _____ 学年度第____学期 ______年级___班

评价量规:

知道与了解:洪秀全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理解与应用:太平天国运动的国内和国际背景民主革命产生的时代背景编制太平天国运动大事年表从地图上找出太平天国运动波及的省份

体验与思考:民主革命的内容和意义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1. 民主革命的目标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的目标与民主革命的目标有何异同?

2. 太平天国运动与之前的中国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有何异同?请从背景、目标、内容、结果等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3. 中国古代许多农民起义都利用了宗教,太平天国也不例外。宋德华指出洪秀全“成功地改造和利用了基督教,但又一直为宗教所困扰,陷入宗教的泥淖不能自拔”。请问太平天国利用宗教与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利用宗教有何异同?

1.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总结太平天国的遗产时写道:“尽管太平天国以失败告终,但它的经历却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上,它促使政府的权力从满洲人转到了汉人。……军事上,湘军和淮军是私家军队的先导者,而私家军队乃是此后军阀的典型特征。……最后,太平天国的经历还激励了后代的革命者,……成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感之泉源。……就是在欧洲,太平天国革命也成为一个启迪的源泉。对1848年欧洲革命的失败感到失望的卡尔〃马克思,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找到了希望,并获得了一种对农民革命之可能性的新见解。”你是否同意这些观点,请分析。

2.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指出,“在太平天国激进的理想主义背后,隐藏着狭隘的农民意识;在基督上帝的外衣里,其实质反映的却是小农的现实需要与儒家的大同思想。”请从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分析,为什么农民意识不能够给19世纪的中国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涂艳国. 教育评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88.

[2]高凌飚. 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业评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雷新勇. 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1.

[4]黄牧航. SOLO分类评价理论与高中历史试题的命制[J].历史教学,2004,(12):58—63.

[5]王学典. 史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6.

[6]赵亚夫. 学会行动——社会科课程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2.

[7]赵亚夫. 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9.

[8]黄牧航. 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62—164.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2003年我国实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为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各级政府、行业和单位相继采取了多方位的特殊措施,出台了各种各样的奖励政策和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去年某市组织的政府年度奖励评审,要从申报的600项申请中评选出200项左右的一、二、三等奖,评审过程包括一次书面评审和两轮的会议评审,涉及评审专家及工作人员300余人。 我国目前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评价程序不规范,重形式走过场,没有公信力;评价活动泛滥,质量低下。人才是“干”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但是科技是需要评价的,不评价不行,只是评价体系必须要科学合理。我认为,对于基础性研究,要看人才是不是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是不是发现新的真理或新的规律。对于应用性方面人才的评价,要看他研究成果的质量,技术创造的新方法、新成果在现实中有没有用;看在国际上的承认程度,看以后在技术进步上起什么作用。 现在,各类人才“计划”、“工程”、“项目”等,真是名目繁多,但用处寥寥无几。去年,我曾参加了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发现不少问题,有些单位为了自身荣誉,将多项科技成果堆砌在一人身上,“包装”和“制造”人才,太不正常了。我建议国家要清理各种人才工程、计划,除少数确实发挥了实实在在作用并被广泛认可的以外应坚决制止,并停止设立新的人才计划和工程。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影响力排名前10%的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的中国论文,每两年以45%的速度增长;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甚至超过始终位列美国前五名的名校。不过,我国80%左右的国际论文分布在低被引用区和零被引用区。尽管受关注程度低,但我们科技评价体系依然偏重论文,甚至到了“唯SCI 论”的地步。这一国际普遍认可的学术评价标准正在异化为国内某些人换取学位和职称的捷径。 现在我国对科研成果和人才的评价简单量化,偏重论文,只看重科研成果数量而不注重其质量和科学意义,导致部分科研人员急功近利,还有的为发表论文而交纳“版面费”。这样的论文,大多数没有原创性,毫无价值可言。我觉得,科研人员应该潜心搞研究,淡泊名利,以科学家的良心来从事科学研究。建议国内在有关评比和晋级时把SCI与国内一级刊物结合起来,而且SCI文章必须要有引用,没有引用就不能参评。 因为学科特点和研究方向的不同,评价体系也需要多元化。现在一些年轻人,已经分不清自己努力做实验、作研究,究竟是为了探究科学真理,还是为了发表论文。我认为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论文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只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而且评价时一定要做到公正客观,摒弃“人情”。 对人才做出的成绩怎么肯定? 背景:目前,我国设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奖项。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20日签署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两个等级,每年获奖项目总数从原有的800多项减少到不超过400项。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林口县小学科学学科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征求意见稿)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学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出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 一、教学建议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科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等,获得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探究能力。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主动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 (一)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情感。 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提倡用自制教具和低成本材料进行探究活动。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注重思考事实证据和科

科技成果评价方案

吉林省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17-07-12 15:03:00 来源:吉林省科技厅字体显示:大中小 为推进科技成果评价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要求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现就吉林省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提出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科技评估工作规定(试行)>的通知》(国科发政〔2016〕382号)、《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方案》、《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和《吉林省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依据,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宗旨,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专业评价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探索建立科学规范、客观公正、职责明确、自律发展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是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选择具备条件的机构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二是自由申请、评估指导的原则。中介机构自由申请,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评估、认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试点单位,指导其开展科技成果评价。 三是需求导向、强化服务的原则。主要针对成果应用转化需求,构建科技成果评价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探索为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和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提供成果评价服务的有效模式。 (三)试点期目标 到2017年底前,选择3-5家试点机构,进行科技成果评价试点。试点机构要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评价程序、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初步建立起科技成果评价新的管理机制和责任机制。 从2018年开始,根据实际需求,适度调整科技成果评价机构数量,并对科技成果评价中介机构进行定期审核,根据其运营发展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予以科技成果评价资质备案。到2020年末,培育出一批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评价机构,在全省基本建立起市场化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机制。 二、试点单位认定 (一)自由申请 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机构,应为在吉林省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开展过科技评价评估研究,具备评价能力和条件,承担过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xxxx小学xx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根源标志,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是实现教学过程全面质量管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严重措施之一。 一以科学原则为指导,明确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教学评价指标对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要能体现出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教学过程信息。 1导向原则。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评价指标要既全面要求,又要突出重点,要能体现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现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核心的现代教学观念,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化时代培养学生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要求。 2独立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能起到诊断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的作用,必须具有优良的可行性,各评价指标之间要有明明的区分度,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在制定评价指标时,首先要科学地分解目标,然后再逐层合并,防止指标重叠,使各项指标既是一个统统的体系,又要主次分明。 3实效性原则。评价的实效性就是要使评价体系能有用地反映评价的情况。评价时要以全新的观念,克服过分强调规范性和客观性,使本来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变得僵化和死板,且评价结果也不能反映出时代的要求。实效性原则应是评价的基础,评价指标不仅要反映社会对教学的要求,又要反映学校的要求和学生内在发展的要求,同时还要体现出学生的个性。 4容错性原则。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评价信息的偏差,影响评价的确凿性。这就要求在制定评价指标时设置较好的容错性,即使信息不完备也能得出较确凿的结论。 二以新的教学理论为依据,确立评价指标 为了体现创新精神,符合现代教学规律,必须以现代教学理论为依据,全面反映现代教学要求。

年度科学发展绩效考核办法

日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年度科学发展绩效考核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做好2016年度科学发展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建立职责明确、办事高效、运行规范、令行禁止的管理机制以及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结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部门有关工作要求,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原则 (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以事实为依据,通过综合考核,力争客观反映和评价各科室、事业单位的工作风貌和工作实绩。 (二)科学合理,操作性强。在突出工作重点的基础上,量化考核指标,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便于考核工作的实施。 (三)奖惩结合,注重实效。考核结果作为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以考核促进工作落实,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二、考核范围 市局各科室、所属事业单位,各区县质监局(市场监管局)。 三、考核体系 实行千分制考核,满分1000分,结合日常工作考核与年终集中考核进行评价。考核内容由职能目标、共性目标、工作创新、年终评议四部分及加分、一票否决事项组成。 (一)职能目标 分为基础职能、重点业务两个方面。 1、基础职能 参照市政府办公室《日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市局《机关科室职责》及相关法律、

法规、规范对质监部门职能的规定确定,包括未列入“重点业务”,但各单位应该履行的职能工作。 2、重点业务 主要根据《2016年度日照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要点》,结合市考核办《日照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考核要点与评分标准》、市编办《年度市直事业单位职能工作目标(公益服务效能指标)及考核评分细则》等内容确定。 (二)共性目标 包括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廉政建设、作风建设、资产管理、精神文明、志愿服务、卫生节能、遵章守纪、工作效能等方面。根据各科室、所属事业单位、区县局工作性质的不同,确定不同方面的考核内容和分值。 (三)工作创新 各单位2016年度开展的,包括职能业务、机关党建等各方面管理、制度、技术、服务创新项目,分析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展现在全国、全省质监系统及全市层面以上的首创工作、在全市质监系统首次开展工作的有关内容。 (四)年终评议 对各单位工作实绩、工作效能、廉政建设、整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性民主评议。 四、考核方式 (一)日常考核 对各科室、事业单位进行遵章守纪、工作效能、卫生节能等方面的日常考核,根据市局《日常管理考核办法》实施,日常考核情况纳入年终考核体系。 对区县局的日常考核,主要考核各区县局落实市局部署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质量、效率等情况。

重庆市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实施方案

重庆市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推进我市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充分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服务发展。围绕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服务全市创新发展需求,发挥人才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以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推进重大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引导科技人才服务支撑新旧动能转换,有效发挥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加快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二)坚持品德为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把科研诚信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从严治理弄虚作假和科研不端行为。加强对科技人才科学道德、从业操守等评价,鼓励科技人才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倡导诚实守信,强化社会责任,引导科技人才抵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 (三)坚持创新求实。把握科技创新的长期性、系统性、不确定性,突出评价中长期目标,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注重业绩和潜力评价、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完善容错免责制度,鼓励

科技人才增强创新意识,把握创新特点,勇于创新追求,不惧创新失败,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 (四)坚持科学评价。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打破简单“以文识人”“以证取人”的人才评价机制,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导向,分类建立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尊重用人单位评价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拓宽科技社团、企业和公众参与评价的渠道。以同行评价为基础,注重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加快建立完善科学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 二、分类与标准 (一)分类释义 根据我市科技人才的职业属性和科技活动特点,将科技人才分为基础研究人才,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人才,社会公益研究、科技管理服务和实验技术人才等三类。 1.基础研究人才。是指在科技活动中主要从事基础科学或应用基础科学的学术研究,承担发现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揭示自然现象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引领知识创新重任的人才。 2.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人才。是指在科技活动中探索基础研究所获得成果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或者针对某些亟待解决的特定问题和实用目标,主要从事提供新系统、新产品、新品种、新结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流程、新材料等研究活动

小学科学评价方案整理.doc

小学科学评价方案 科学课程评价是为了正确判断学生科学学习效果的实际水平和发展状况,以利改进教学、促进学习知识的内化,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此,必须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引起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时机的一系列的变革:单纯的书面测验和考试已经不能适应科学课程的发展,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势在必行。 一、评价的总体思路 此科学课程评价方案依据新《科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及农村科学教学的实际来确定评价的具体内容、标准及方法的。从各个方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课程评价的原则, 1、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 2、评价内容要从三维目标着手。 3、评价主体一定要多元化。 4、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5、评价不能只关注结果。 三、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一)课堂评价

(二)实验评价

(三)作业及考试评价 作业评价,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下面落实给与评价。

操作指导: 对作业的自我评价,可根据作业的内容灵活设计。比如展示性的作业、操作性的作业、体验性的作业等,可设计展示效果、操作过程、心理感受等评估项目。 操作指导: 考试评价 1、考试评价是学生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注重考试方式的多样化(有开卷、闭卷、口语、动手实践等)和考试内容多元化(考试内容要能体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从这三个维度去命题)。基础知识的考查、能力考查、实验能力、

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以此把课堂学习、小组合作、单元作业与测试、期末考试综合起来,全面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 2、建立个人单元考试成绩册。 (四)综合性评价 包括单元学习形成性的评价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分别对待。 1、教师对单元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报告单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

DB 青岛市服务业标准规范 DB 3702/ FW KJ 003—2017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ndard assessment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青岛市科技局

目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原则 (2) 4.1 目的性原则 (2) 4.2 科学性原则 (2) 4.3 现实的可能性原则 (3) 5 评价方法 (3) 5.1 评价指标 (3) 5.2 工作分解结构 (3) 5.3 技术成熟度评价 (3) 5.4 技术创新度评价 (3) 5.5 技术先进度评价 (3) 5.6 效益分析 (3) 5.7 项目团队评价 (3) 6 评价程序 (3) 6.1 总则 (4) 6.2 确定评价时间 (4) 6.3 确定评价目的 (4) 6.4 确定评价步骤 (4) 6.5 确定科技评估师 (4) 6.6 确定咨询专家 (4) 6.7 评价原始材料采集 (4) 6.8 工作分解结构分解 (5) 6.9 编制评价报告 (5) 6.10 行业审核和备案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技术成熟度等级表 (6) 附录B(规范性附录)技术创新度等级表 (7) 附录C(规范性附录)应用研究类技术先进度等级表 (8) 附录D(规范性附录)技术成熟度评价表 (9) 附录E(规范性附录)技术创新度评价表 (10) 附录F(规范性附录)技术先进度评价表 (11)

科技成果评价技术服务委托合同书

科技成果评价技术服务 委托合同书 合同编号: 成果名称: 委托方(甲方) 受托方(乙方)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签订合同日期:20 年月日

甲方: 乙方: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为了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乙方为甲方提供科技成果评价服务达成以下协议: 一、委托事项: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甲方自愿委托乙方为其项目进行科技成果评价技术服务。评价的主要事项: 1、基本指标评价[√] 2、委托协助科技查新[ ] 3、委托协助样品检测/测试[ ] 4、协助办理科技成果登记[ ] 5、其他委托事项:。 二、工作时限 1、甲乙双方签订本合同后,乙方收到甲方本项目评价费用之日起工作日完成科技成果评价技术服务; 2、如委托评价事项遇复杂、疑难、特殊的技术问题,或甲方委托科技查新、检验/测试的,评价时限延长解决问题及科技查新、检验/测试所需的工作日时间;如需要补充或者重新提交评价材料的,评价时限从收到符合要求的补充材料之日起算。 3、甲方转帐支付评价技术服务费用的,评价时限从评价技术服务费用到帐之日起算。 三、乙方的主要义务和权利 1、乙方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事科技成果评价服务,自主完成评价工作,对依据甲方提供的技术资料所做的评价结论负责。 2、在收到甲方提交的技术资料及其支付的款项后,按照约定的时间、方式向甲方交付《评价报告》及相关结论材料;因甲方延期提交技术资料或延期支付评价费用与委托项目款项的,

乙方向其交付评价结论及相关资料的时间相应顺延。 3、乙方对甲方提供的资料及甲方的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具有保密责任,未经甲方允许不得提供给第三方。 4、乙方享有《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第二十条所规定的权利。 5、乙方有权要求甲方补充评价所需材料,对确需补充而甲方无法补充的,乙方有权终止合同。 6、因不可抗力致使评价无法继续进行的,乙方有权终止合同。 四、甲方的工作和协作事项: 1、甲方不得在合作期限内将所委托评价项目转交其他第三方进行科技成果评价。 2、甲方应积极配合乙方开展有关工作。在本合同签订后,及时向乙方提供科技成果评价所需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 3、甲方要求咨询专家回避的,应在乙方选聘咨询专家前以书面形式提出回避申请。 4、对于需要具备检测或查新报告才能做出评价结论,但甲方又未提供相关报告的,乙方可以要求甲方提供符合要求的检测、查新报告,也可以与甲方协商,由乙方作为检测、查新委托人取得检测、查新报告,相关费用由甲方承担。 5、甲方对提交的科技成果相关技术资料和数据的真实性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并为履行以上约定专门指定负责协调信息资料提供的联系人。 五、付款金额和付款方式: 1、本项目评价费用总额(不含专家咨询费,以及专家的直接费用,专家咨询费及专家的直接费用由甲方直接支付),在乙方提供服务前,甲方向乙方一次性付清;其他委托事项所需款项由甲方在本合同签订后五日内预付,评价结束时乙方凭第三方收款票据与甲方结算。 2、以上款项汇入乙方指定的账户或者以其他乙方可以接受的方式支付。转帐交易等相关的银行费用,由甲方承担。 六、评价风险 1、由于评价所需材料或者客观条件的限制,并非所有评价都能得出明确的评价意见。 2、评价活动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评价结论属于专业性意见,与委托人的预期可能并不一致。

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健全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做好

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健全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做好2010年考核评价工作的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济发[2010]15号 【发布部门】济南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0.04.19 【实施日期】2010.04.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健全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做好2010年考核评价工 作的意见 (济发〔2010〕15号 2010年4月19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根据中央关于考核工作的“一个意见、三个办法”和省委考核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健全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做好2010年考核评价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中心任务,按照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健全考核制度,完善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提高考核评价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把握综合考核评价的科学发展导向,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的基本内容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围绕科学发展改进工作、提高水平、增强能力。 2.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发展战略和工作部署,贯彻“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的要求,突出考核重点,强化工作落实,促进全市中心任务的完成。 3.坚持统筹兼顾、考评结合。充分体现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单位)的工作特点,以综合评价各部门(单位)科学发展为重点,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充分调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突出工作实绩考核,把推动科学发展和履行岗位职责成效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贯彻民主、公开的要求,充分保障群众对考核评价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引导领导干部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5.坚持客观公正、简便易行。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和指标,实行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组织评价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切实做到考核评价实事求是、全面准确。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力戒繁琐,讲求实效。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019年教育文档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内容方面 目前我国各高校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通常是设定一些评价指标,然后将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价者根据自己的感受,给各评价指标赋予一定的分数,最终得到对一个教师的综合评价值。在具体量化打分指标上,各学校的评价内容,相差无几,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但很少在评价内容中,考虑的课程的理念问题。每门课程,都有其相应的课程理念,诸如财务管理课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和风险意识;在统计学课程中,要树立以量化的思维方式去观察世界的理念。 (二)评价主体方面 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不同的学校其评价主体也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包括领导、教学督导部门、同行和学生。不同的评价主体,其评价的内容也基本上差不太多,这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学督导部门的评价,主要采取对任课教师抽样的方式进行评价,即使是对全体教师听课,也无法进行全程跟踪,同时受到督导人员专业的限制,很难做到评价的全面、准确。教师同行评价,通常也采取随堂听课的方式,因此同样无法做到全面、全过

程跟踪听课,所以也很难做到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评价,总体上来说是最好的,最有效的,但学生评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对评价指标的理解上不一定很准确,在评价的态度上也不一样,对教师授课的内容的准确性和前沿性,评价也不一定很准确。 本文根据以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试图设计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达到引导教师采取更加有效的授课方法,提高业务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关键是要科学地选择评价项目,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 评价的指标必须与评价的目的相吻合。其目的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就需要根据这一评价的目的来确定评价指标。 2.客观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内涵,能够客观地反映课堂教学的规律性。 3.全面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即指标体系所包含的指标不能仅局限于反映 课堂教学某一方面的特征。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应该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完整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貌。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附2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一、研究水平与贡献 1. 定位、研究方向及承担国家重要任务情况。 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研究方向符合科学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要研究方向发展良好,有较强的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特别是评估期内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生了重大科研成果。集中精力承担和组织国家重要任务,减少一般性竞争项目,有较高的科研效率。 2. 代表性研究成果水平与国际学术影响、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中的贡献、投入产出比。 代表性成果是指评估期内在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上,以实验室为基地、实验室固定人员为主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以及通过国内外合作研究取得的成果。代表性成果产生国际重要影响,对实验室成为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的创造中心、培育中心和引领中心起到重要作用。代表性成果应是根据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所开展的、为促进科学发展或解决关键科技问题以及为国家发展决策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科研系列进展,而不是某研究方向上关联度不高的成果的汇总和拼盘。对代表性成果的评价应将投入产出比作为一个重要指

标。 代表性成果名称表述应明确、具体,成果按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分类,不同类型成果按不同标准评价。(1)基础研究成果。 在科学前沿的探索研究中取得系统性原创成果,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在本领域公认的重要期刊上发表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出版学术专著,或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产生重要学术影响。 (2)应用基础研究成果。 在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和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具有创新思想与方法,实现重要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或集成,拥有核心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 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储备,取得创造性成果并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或在实验技术方法、专用设备研制改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3)基础性工作成果。 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并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为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提供支撑,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合作研究与自主研究课题的组织情况与实施效果。 开展合作研究情况。作为本领域国内研究中心,对学科领域发展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积极组织、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模板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中国实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 为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各级政府、行业和单位相继采取了多方位的特殊措施, 出台了各种各样的奖励政策和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去年某市组织的政府年度奖励评审, 要从申报的600项申请中评选出200项左右的一、二、三等奖, 评审过程包括一次书面评审和两轮的会议评审, 涉及评审专家及工作人员300余人。 中国当前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存在着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评价程序不规范, 重形式走过场, 没有公信力; 评价活动泛滥, 质量低下。人才是”干”出来的, 不是”评”出来的。可是科技是需要评价的, 不评价不行, 只是评价体系必须要科学合理。我认为, 对于基础性研究, 要看人才是不是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 是不是发现新的真理或新的规律。对于应用性方面人才的评价, 要看她研究成果的质量, 技术创造的新方法、新成果在现实中有没有用; 看在国际上的承认程度, 看以后在技术进步上起什么作用。 现在, 各类人才”计划”、”工程”、”项目”等, 真是名目繁多, 但用处寥寥无几。去年, 我曾参加了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 发现不少问题, 有些单位为了自身荣誉, 将多项科技成果堆砌在一人身上, ”包装”和”制造”人才, 太不正常了。我建议国家要清理各种人才工程、计划, 除少数确实发挥了实实在在作用并被广泛认可的以外应坚决制止, 并停止设立新的人才计划和工程。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一份报告中指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在影响力排名前10%的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的中国论文, 每两年以45%的速度增长; 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 甚至超过始终位列美国前五名的名校。不过, 中国80%左右的国际论文分布在低被引用区和零被引用区。尽管受关注程度低, 但我们科技评价体系依然偏重论文, 甚至到了”唯SCI 论”的地步。这一国际普遍认可的学术评价标准正在异化为国内某些人换取学位和职称的捷径。 现在中国对科研成果和人才的评价简单量化, 偏重论文, 只看重科研成果数量而不注重其质量和科学意义, 导致部分科研人员急功近利, 还有的为发表论文而交纳”版面费”。这样的论文, 大多数没有原创性, 毫无价值可言。我觉得, 科研人员应该潜心搞研究, 淡泊名利, 以科学家的良心来从事科学研究。建议国内在有关评比和晋级时把SCI与国内一级刊物结合起来, 而且SCI文章必须要有引用, 没有引用就不能参评。 因为学科特点和研究方向的不同, 评价体系也需要多元化。现在一些年轻人, 已经分不清自己努力做实验、作研究, 究竟是为了探究科学真理, 还是为了发表论文。我认为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 论文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只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而且评价时一定要做到公正客观, 摒弃”人情”。 对人才做出的成绩怎么肯定?

小学科学教学评价概述作业答案 (2)

小学科学教学评价概述作业答案 濮阳市实验小学张淑杰 1.现代小学科学教学评价与传统的科学教学评价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现代小学科学教学评价含义与功能的理解。 现代小学科学教学评价与传统的科学教学评价相比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传统的科学教学活动中,科学学习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评价注重近期的、显性的效果,衡量指标是刚性的、偏于理性的,评价方法单一,强调定量分析,大多以笔试题、客观题为主。新的国家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带有明确指向性的评价理念———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宗旨,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的变化。要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我在教学中对现代小学科学教学评价含义与功能是这样理解的。教师的教学评价理念决定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情感,决定着教师对待学生的言行举止,决定着教师对待学生的考察方式等,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学生评价理念,就会培养出具有什么素质的学生。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改革是科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师生教与学的实践为评价重点,和谐地贯穿于科学教学活动和学生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对有效完成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重要作用。科学课程的评价理念与其他课程评价的理念有其共同之处。例如,教学评价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获得对该学科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要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及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要不断继承和创新评价理念及方法等。除此之外,因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不同,科学课程的评价理念应有所不同。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而且要了解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需求,发展他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反思自我,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发挥评价的诊断、教育和发展功能。 2.小学科学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你是如何利用这些原则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则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有效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即要符合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遵循科学课程的规律,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促进功能。评价教师的教学,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把教师是否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评价学生的学习,应在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因此,在建构科学的小学科学教学评价体系,推进科学教学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必将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时机等方面引发新的变革。即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时机全程化。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对自己科学探究的评价活动中来,表现为评价应致力于对被评价者的理解,而不是对评价者的控制,评价应成为一个充满人性关怀,充满同情与理解的过程。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在探究活动中不断螺旋上升的,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评价不应作为控制学生的精神和实践的手段,而是应悉心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困惑、疑问、欣喜、满足等真实体验。评价是教学的一部分,师生双方要在真情中相互理解,共同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努力。并且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既要求评价内容体现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新的教学评价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力求让评价更富人性的魅力,让评价更具个性色彩;“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要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把教学评价的视野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探究能力扩展到参与状态、交往状态和情感态度等领域,做到知、情、意、行综合评价,实现“全人”评价,包括心智、情感、精神和心理力量等全面素质,应评价学生探究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以及体验因素。从更广泛的背景(从教室、家庭到社会生活)中搜集信息,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等开放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考试虽然也是量化评价的基本形式,但对考试的内容可以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使其不断趋于科学化、合理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基于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属于同一性质的教学目标而提出的。例如,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由于其具有个体性,很难用具体的数字来反映出学生的不同特点,适合用描述性的评价为主。对于在探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的评价,大多可以通过观察等方式直接采集,记录有关评价信息,再加以客观的分析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对评价对象的具体表现作出即时的表扬、批评或指正,评价通常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评价方案和评价结论,强调对具体探究行为的评判。实施全程即时评价,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温馨的探究氛围,以利于反馈信息的畅通和学生的自我调解;要注重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的和谐融合,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评价程序;要注重评价过程中学生个体的差异,正确判断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真实状况,并为其提出个性化的评价建议;要注意有效使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评价用语,如启发性用语、赏识性用语、激励性用语和反思性用语等。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情投入,做个有心人,用富足的教学评价智慧去发现和点拨评价资源 3.教师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作业作品分析法、评议法、成长记录袋评定法、表现评价法各有什么特点?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科学地选择这些评价方法?请你选择一种评价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一篇教学评价案例并加上评析。

课堂教学质量评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堂教学质量评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09-5-20 8:41:28 任燕阅读577次 一、设计背景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开展教育评估是保证高等教育的基本质量,增强办学活力,进行自我检查与自我诊断的基本手段。对一所学校来说,衡量其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教育质量,而教师的教学质量则是这一根本标准中的根本。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不仅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也是改进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 证。 不少高校的课堂教学评估的方式是通过发放特制的答题卡给学生及教师进行填涂,然后 再使用读卡器并配合相关系统对评估信息的收集、论断和分析。这种评估方法成本高,每年需要订制大量答题卡, 且不能循环使用。一些高校已经运用大学综合教务系统进行网上评教,但借助网络实现对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的收集需要排课、选课等各环节互相协调和制约,往往需要很长的磨合期才能把网上评教模块运行起来,实施难度大,并且大型教务系统价格不菲,同样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因此,设计开发课堂教学质量评分系统对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系统设计 ㈠数据库设计 课堂教学质量评分系统的数据库包含4张表,分别为教师档案表、系部督导室评分表、课程信息表和学生评分信息表。 1.教师档案表的字段值:教师姓名,文本,10;系别,文本,20。 2.系部督导室评分表的字段值:教师姓名,文本,10;系部评分,数字,双精度型;督导室评分,数字,双精度型。 3.课程信息表的字段值:课程编号,文本,15;课程名称,文本,50。 4.学生评分信息表字段值:评分ID,自动编号,长整型;教师姓名,文本,10;课程编号,文本,15;教学态度,数字,双精度型;教学内容与效果,数字,双精度型;教学方法,数字,双精度型;学生评分,数字,双精度型。

建立完善科学的干部考评机制的思考和建议

建立完善科学的干部考评机制的思考和建议 建立和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 考核评价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有力推手,更是全面衡量干部德才素质、科学选拔任用和管理干部的主要途径。如何实现综合考评体系的最优化和考评效能的最大化,真正发挥考评工作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也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研究的重点课题。区委组织部近期对我区现行的综合考评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和听取了考评实施单位和被考评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在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区综合考评工作的经验做法和取得成绩的同时,着重查找了考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我区现行综合考评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我区根据上级有关干部考评工作的要求,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在具体的考评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不断优化调整,逐步建立了以《常州市武进区促进科学发展的镇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为统领,以对区级机关部门、乡镇(街道)、开发区等功能板块进行分类考核的三个“考核意见”为支撑的“1+3”综合考评体系,为建设“三个武进”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一)机制健全、部门联动,综合考评工作合力不断增强 1、领导重视、组织有力。为加强对综合考评的领导,确保考评工作推进有力,在组织构架方面,我区专门成立了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委组织部长、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农工办、区发改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考评工作实施领导、指导和协调,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考评工作,以严密的组织、周密的部署、有序的推进,保证考评工作的高质量、高水平进行。 2、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围绕把考评工作抓实抓好,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做到精心把握考评政策、周密推进考评工作、严格执行考评纪律。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前言:科学教学近年来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有效应用科学能够将儿童的内在修养以及科学素养进行充分的培养。在提高科学教学课堂质量的过程中离不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保障。然而现阶段这套体系还存在一些缺陷,将其不断进行完善,对于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则 (一)以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为前提 在小学生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进行检验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制定的最基础目标。随着年龄的不断成长,以及学生接受教育的不同阶段,科学素养会存在着不断发展和变化。所以在制定小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标准和规定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学生的年龄限制以及科学素养的内容进行结合。 (二)以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为基础 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及教师和学生是作为对象被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在这些评价主体当中,最重要的还是评价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程度。甄别只是评价的其中一个目的,鼓励和促

进其不断进步才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最重要的功能。我国的科学课堂在小学教育当中起步较晚,因此现阶段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还应该在保证基础的教学资源和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对科学教师进行充分的培养,因为他们是实施科学教学的主体。所以,促进作用在小学教师科学观和科学授课水平方面的体现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进行小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以教师能力和水平的进步提供给学生更好的教育,学生发展的需要带动教师的不断进步。 (三)以促进科学课程的发展为目标 小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是启蒙的重要阶段,小学科学教学课堂的有效应用能够对小学生起到良好的启蒙作用。要重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作用,以该体系来促进科学课堂教学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及时帮助教育工作者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将科学课堂教学进行完善,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促进新的机制在科学课程当中的形成。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制定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拥有明确的规定,即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成就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