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合山旅游资源(新)

合山旅游资源(新)

合山旅游资源(新)
合山旅游资源(新)

合山市概况

合山市成立于1981年6月29日,是广西新兴的工矿能源城市。位于广西中部,东西南和来宾市毗邻,北与忻城县接壤。地势东北向西南倾斜。南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68公里,北距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柳州市97公里。市辖北泗乡、河里乡、岭南镇,市区驻地岭南镇。全市总面积3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82公顷,森林面积1.01万公顷,宜林荒山357.2公顷。

全市总人口14万。市境内聚居主要有壮、汉、瑶三个民族,壮族为最,汉族次之。合山市交通便利,地方铁路有来合支线;南柳二级公路横北、西向有忻合二级公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红水河从市区穿流而过,水运上可达都安、大化,下可达梧州、广州、香港,枯水期可航行50吨以下船只。

境内文物古迹有:八仙岩、龙王清泉、司烟山瑶族遗址、寨山遗址、灵岩洞。合山市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宜于亚热带作物和经济林果生长。盛产优质米、瀑泉藕、龙眼果、杂交柑、仁义鸭、洛满鱼等名特优农副产品。

合山市有丰富的奇石资源,它盛产在河里乡马安村红水河段。目前,已采集的奇石有10多个品种,其中绿玉石、鸳鸯石、彩釉石、壮锦石和生物化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深受国内外玩石家们的青睐,享誉中外。

煤是合山市的重要矿产资源和主要支柱产业。

合山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有煤、煤矸石、大理石、石灰石等多种。煤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3%,原煤地质储量6亿多吨,为广西之首。广西最大的煤炭基地合山矿务局和广西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合山电厂就在市区境内,素有“光热城”之美称。

合山国家矿山公园

合山国家矿山公园2010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立项,经国土部批准,在实施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生态、修复矿业遗迹的基础上,整合“中国观赏石之乡”自然、历史、人文景观等资源,筹建合山国家矿山公园。公园占地面积28.7平方公里,由东矿园区和里兰园区两个部分构成。公园建成后,以矿业观光小火车为轴、滨江旅游区和科普教育区为带,一轴两带纵贯全园。园内分布着采矿遗迹景观、

矿业人文景观、矿山治理示范、奇石文化鉴赏、大型体育休闲运动场地等功能区域,既有丰富的矿产地质遗迹,又有见证合山百年煤炭开采历史的矿业生产活动遗迹,还有风景秀丽的红水河风光、珍稀的合山奇石、历史悠久的合山矿务局旧址等矿业人文景观。

合山奇石

合山有“中国现代奇石文化发源地”的美称,最初发现于1992年冬,当时被统称为“彩陶石”,因质地细腻,水洗度高,造型奇特,色彩艳丽,石皮有一层似古代彩色陶瓷的釉面而得名,现在合山奇石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和气韵已经走出了合山,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被广大奇石爱好者视为珍品级收藏对象。合山奇石经过十多年的发掘和整理,目前已发掘出10多个品种,其中绿彩陶石、黄彩陶石、葫芦石、鸳鸯石、包卷石被誉为“合山五大名石”。2008年7月29日,

成功获得了中国观赏石协会授予的“中国观赏石之乡”殊荣。

红水河风光

红水河是广西境内一条重要河流,自西向东流经合山,沿河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河道蜿蜒曲折,河岸翠竹葱葱,红水河河面朝晖、夕阳,气象万千,山光水色扑朔迷离。现在整条河被桥巩电站的大坝横着拦住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高峡出平湖”。在库区里,登上游船漫游于湖光山色之中。两岸风光美不胜尽收,天连水来水连天,江波潋滟。弯弯的河道让游客们在船上每过一道弯都能领略到一翻美景。

寨山遗址

寨山遗址位于岭南镇思光村东南面,占地面积约80亩。距市中心约3公里。寨址建于清代,现仍留有石台阶、石碑、社庙遗址、寨门、石墙、屋基、御敌石等设施。在寨山门口东侧,石峰顶端上,有一块御敌石,酷似大龟,亦称“飞来石”。在寨内山谷地周围是一座座石山峰。山谷面积6.7公顷,山谷中种有金竹、油竹、椿芽树林,有些树木高达4米余。来宾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7月12日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清泉

龙王清泉位于龙王村的东北面,呈圆型,占地约200㎡,泉水清明如镜,景色秀丽迷人。泉边经历大自然千年的洗礼,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怪石,如卧牛、如乌龟、如石拱桥、如吊岩.....。泉水从北向南绕村而过,长年的流水冲涮形成的石水渠道与清泉连成一体,两岸竹树成荫,郁郁葱葱。冬暧夏凉的泉水,不论春夏秋冬都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沐浴龙王清泉的韵味。“竹影摇曳稻花香,龙王清泉胜漓江”正是龙王清泉的真实写照。

传说中,有一位传奇人物——谭特辽。他想把方圆几十里的北泗垌变成大海。有海必有龙,于是他到石村南面的龙洞里擒来了一条青龙,拉到加马坳下木棉岭边,想从那里开始造海。可一不小心,让青龙逃脱了。青龙逃脱后穿过地下的暗河里,往南逃走。谭特辽发现青龙逃脱后,骑上白玉马,手执尚方宝剑追龙迹。当他追至龙王村时,挥出的利剑恰好插在青龙的嘴边。青龙拼命翻身一跃,钻入地下,随着一道耀眼的金光,地面上顿时出现了很多奇异的泉洞,洞中不断冒出清洌如玉的圣水,形成了今日的“龙王清泉”。

司烟山瑶寨遗址

位于合山市北泗乡北泗街东面的司烟山南半山腰上,是过去北泗解放村瑶族人民居住的旧址,海拔518米,占地面积约100多亩,距北泗街约三公里,是过去瑶族韦村居住的旧址。

明清时期,100多户瑶民从湖南、广东逃荒来到合山地区,在司烟山上聚居。他们先后在弄水、大雕、弄廷、公番、等12个山头建瑶寨。民国初年部分瑶民迁往鹿寨、黄冕一带定居。

在韦村瑶寨遗址内发现了摩崖图案,上面刻有瑶公、瑶婆,还有鸟、马、鲤鱼等动物图案,这些象形文字图案以雕刻的形式分布在遗址内岩石的表面上,由古代壮族的“土俗”等方块汉字,引起了区内外文物考古专家的广泛关注,司烟山瑶寨遗址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来自湖南、湖北、河南、广西、云南、四川的文物考古专家及宾客,对司烟山进行考察、研究。为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来宾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7月12日把该遗址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集水库

合山怀集风景区位于合山市河里乡怀集村。国道322线从库区东侧穿过,距离合山市区20公里,是山水型自然风景区.水库库区面积约1000亩,水面弯延狭长,三面青山环抱,南面红水河奔腾而过,景色壮观。库区中部有一个面积约10多亩的小岛,岛上常有野兔、野鸭出没,给水库增添了几分野趣。水库两边各有一个面积约100亩的半岛伸出隔水相望,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情人岛。怀集

水库晴天水光潋滟,雨天山色空朦,无论春夏秋冬,总是一幅碧水青山的美景。

孙悟空溶洞

“孙悟空溶洞”位于贡模移民新村。此洞是村民近年发现的。天然雕饰的“孙悟空溶洞”,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十分壮观,有很高的观赏和旅游价值。洞内洞套洞,洞连洞,洞中有湖,湖中有岛,怪石林立,奇景叠出。所有这些形象生动的景观,都是经过千万年一滴滴形成的,水滴到地面,就变成了石笋,石笋和石钟乳最终连在一起,就变成了石柱、石花、石幔等神奇瑰丽的景观。

红河酒店

红河酒店是一家渡假式休闲酒店,2006年7月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三星级涉外酒店。

酒店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有豪华套房等125间,设有贵宾楼接待室、中型会议室、商务中心等。红河餐厅设有风格各异的包厢15间,其中“红水河”包厢为全市最大餐饮包房。多功能宴会大厅可供250人同时用餐,还可举办各种会

议、婚宴、晚会等。

酒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设有大型标准停车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标准室外游泳池更是您纳凉健身的好去处。在绿化面积占75%的红酒店,到处弥漫着古老江南、滔滔红河浓郁文化的氛围,在这里您可以尽情享受叠石流水、竹林花草、曲径通幽、辉映成趣的诗意人生。

外婆家快捷宾馆

外婆家快捷宾馆位于合山市武装部大院内,是一所以家为主题,文化、人性化经营为理念,集休闲、娱乐、办公为一体的星级宾馆,是您劳累一天后最理想的放松场所,享受亲人般的服务和回到家的感觉。

玉海休闲山庄

玉海休闲山庄位于广西合山市河里老街柳南二级公路旁。山庄规划设有餐饮住宿、游泳池、篮球场、羽毛球场、气排球场、网球场、果蔬基地、养殖基地、健身场。整体设计新颖合理,环境优美舒适,格调纯朴自然,是商务接待,休闲度

假,团体聚会,休闲健身的最佳选择。

百果园休闲山庄

合山市百果园休闲山庄位于河里乡新欧村龙眼基地。近年来,该基地致力于发展种养业。现园内鱼塘占地80亩,龙眼、杨桃、杨梅等果树约80亩,果园鸡约8000只。备有包间4间,可同时容纳60人就餐。休闲娱乐项目有桌球、乒乓球、麻将、钓鱼等等。水果成熟的季节,市民可自行采摘。

壮族婚嫁习俗

壮族婚嫁习俗的形成,则在600多年前,居住在北泗一带的壮族人民,就经过漫长的社会生活发展中初步形成的。后来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增加了一些新的项目,形成了一整套习俗,几百年来壮族人民一直沿用这古老的习俗。而合山

市壮族地区的婚嫁习俗又以龙王村最具有代表性。

龙王壮族传统婚嫁习俗,从覃季苦于找人说亲、娶媳妇到发展为15大项过程,经历了600多年的历史。每一次仪式都与劳动生活中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壮族人民通过劳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产物,每一次习俗的产生,虽然都没有文字记载,都是约定俗成的发展过程,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形成了较为完整、较系统的传统习俗。

合山旅游线路:

市区——国家矿山公园——返回

市区——奇石馆――红水河――返回

市区――龙王民俗文化村——司烟山――返回

市区――寨山——返回

市区――-怀集水库――河里休闲农业园――返回

城市旅游文化营销策略——以西安为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院(系):经济贸易系 专业:市场营销 姓名:刘楠楠 学号: 0707010327 完成日期:2011年3月25日

试析城市旅游文化的营销策略——以西安为例 文献综述 【摘要】 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一种成功的旅游文化,不仅仅表现在对这种文化的培育和树立,还需要有成功的 营销策略。因此,在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对城市旅游文化如何开展文化 营销显得迫切而紧要。本文通过针对西安旅游文化营销的路径分析,提出相应的 营销实施具体策略。分析旅游产业在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 找出西安市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来、产品结构等问题, 研究投资导向 问题和市场营销问题, 必须实现上述几个方面的多元创新, 才能在真正意义上 推动西安旅游文化产业的高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旅游文化西安营销策略 【正文】 一、目前国外理论的研究进展 在城市旅游研究方面, Stansfield (1964)首次阐述了旅游研究中不可忽视城市旅游研究至今,西方学者纷纷从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学、城市规划与建设等角度对城市旅游进行了探讨,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细致,基本上已形成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局面。但国外旅游研究的高度分散与独立活动,在旅游文化研究方面,文化概念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旅游文化概念的广泛性。国内外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各不相同,目前仍没有形成普遍认同的定义解释。笼统地说,西方对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比较注重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把旅游者放置在旅游文化结构框架研究之中心位置,以交际(或跨文化交际)为媒介,研究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而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突出这个概念的动态特征。在国内,旅游文化概念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旅游界的足够重视,对课题的研究也已经作了许多工作。但从总体上说,静态的片面研究颇多,系统、动态的全面研究较少。在旅游文化概念的语言表述、构成要素、文化特点等问题上,专家学者们也难以达成共识,所以,旅游文化课题的理论体系还有待在继续探讨和深入研究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对旅游文化现象表征之一的城市旅游文化的专

文化旅游资源整理

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它可以凸显一个城市、景区和度假区的个性,提升其品位和内涵,丰富游客体验,促进游客消费。但是,知易行难。如何挖掘和利用文化做好旅游?很多地方还是十分困惑、成效不大。在此,本人做一些总结。 一、文化旅游开发的基本路径 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文化,摸清家底。 这一工作,文化部门责无旁贷。要分门别类,以图片、录音、录影、书籍、杂志等多种形式对于各种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进行整理和挖掘,建立完整的文化资源库。 其次,必须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评估。 文化资源不等于旅游资源。中国是文化大国,各地都有很多地方文化素材。地方官员往往引以为自豪,号称自己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但是,它们有的是遗迹(如古田会议会址),有的是遗址(如赤壁之战),有的是传说(如“黄粱美梦”),有的是风情(如开渔、民歌)。他们往往具有“小、散、虚”的弱点。一个凄凉的墓、一个残缺的碑,一个空中漂浮的传说。1000年历史的,往往只能看到近10年重修的新建筑,有的什么都没有,只是废墟;有的已经无处可寻,只有传说。

哪些文化资源可以做旅游,哪些不可以做,要以旅游吸引力为标准。一般而言,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重点素材是: 1.地方建筑。民居、桥梁、城池、寺庙等,展现地方民居的风格、材料特点,让游客体验其功能; 2.地方曲艺。如山歌、地方剧。对于外地的旅游者,由于存在语言差异,宜以技术手段加上内容解说以能理解和欣赏。 3.地方饮食。包括地方菜、茶、咖啡、水果等等,应尽量向游客展现其魅力。 4.民俗节庆。例如元宵举行的客家梅州埔寨烧龙灯,还有客家山歌节、擂茶文化节、客家艺术节等。 5.历史渊源。重大历史事件(如战争战役)、名人事迹。 6、民间工艺,如刺绣、年画、剪纸等等。工艺品的用材,宜尽量使用当地的独特材料,例如韩国济州岛用火山灰石头雕刻的民间宗教人像。 第三,选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 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目前主要有以下5种: 1、博物馆。这是最传统的一种方式,如各地的名人故居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一些专题博物馆(如雷州石狗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

旅游地理创新题

旅游地理创新题 1.2019年10月18日,第七届冰山彩林·生态文化旅游季在四川省黑水县达古冰川景区开幕。此次旅游季系列活动持续到2020年5月,游客可以欣赏到圣洁冰山和多彩黑水。下图为黑水县旅游资源分布图。 评价黑水县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并分析举办生态文化旅游季的意义。 解析:有利条件从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和地域组合集中度进行分析,不利条件从旅游客源市场的远近、交通条件、景区可承载力进行分析。意义从宣传效果、旅游市场的开拓、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和就业、文化交流等角度进行分析组织答案。 答案:有利条件:该景区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地域组合状况较好。不利条件: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距离较远,交通不便,景区内接待能力偏低。 意义:进一步提升黑水县的知名度;丰富和扩大冬季旅游项目和规模;吸引国内外游客;开拓冬季旅游市场,可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任答3点) 2.第四届广州西塘稻草艺术节于2019年11月23~29日在从化区鳌头镇举行。稻草节期间,游客可以观赏田园花海和稻草艺术作品(如图所示),还可以参与田间采摘、草帽绘画、稻田音乐会、美食品尝和农产品集市等一系列精彩活动。 分析稻草节选择在11月举行的有利条件,并指出其旅游价值。

解析:该题考查旅游活动的条件和旅游价值分析。游客可以观赏田园花海和稻草艺术作品需要合适的天气条件,充足的稻草做艺术品,11月水稻丰收后,稻草充足;农闲季节,便于组织活动;秋高气爽,适宜郊游。旅游价值从美学、文化、经济价值等方面阐述,具体是美学(观赏)价值;体验(农耕文化)价值;民俗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答案:有利条件:水稻丰收后,稻草充足;农闲季节,便于组织活动;秋高气爽,适宜郊游。 旅游价值:美学(观赏)价值;体验(农耕文化)价值;民俗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3.鞑子梁石板房地处秦岭南麓,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李河乡境内,海拔800~1 000 m,主要分布有张家大院、杨家大院、刘家大院和乔家大院四个院落群,这些院落全部用产自当地山上的石板砌成,石板做瓦、石板做墙,门楼也是用石板做成的,被誉为“洛南原始民居的活化石”。近年来随着人们逐渐搬到了山下,石板房已无人居住,导致部分石板房年久失修,损毁严重。目前,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作为见证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遗产,已被洛南县列为重点开发项目。不久的将来,这里或许就会成为一个集休闲度假、登山体验、探古寻根、文化采风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鞑子梁石板房具有的价值,并说出当地政府可采取哪些措施对石板房进行保护性开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价值和保护性开发,结合所给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 措施:改善当地的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及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挖掘原生态民居和周边自然景色等独特旅游资源和内涵;加大对原有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力度;扩大推介力度,积极申请“中国古村落遗址”,提高知名度等。 4.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界上。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登山爱好者攀登珠峰。攀登珠峰的费用不菲,以从尼泊尔境内登山为例,人均花费一般在3~8万美元,包括登山许可费等多项高昂的费用。 结合珠峰旅游资源的特殊性,说明攀登珠峰各项费用高昂的原因。 解析:珠峰旅游资源稀缺,登山许可费用较高;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自然环境恶劣,需要购买专业的登山设备,价格昂贵;需要雇佣专业向导,价格较高;登山前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训练,花费较多,因为其危险性大,保险费用较高;生态环境脆弱,处理登山垃

城市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口号

城市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口号 口号,城市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口号 1、生态乐章,增城唱响。 2、增城山水如画,满眼岭南文化。 3、沐泽汉晋风韵,心悦岭南圣地。 4、青山抱绿水,岭南韵悠长。 5、寻梦岭南,情醉增城。 6、增城——岭南最具生活气息的城。 7、距自然最近,离喧嚣最远。 8、幸福日日增,绿肺城市中。 9、千年增城,生态绿城。 10、魅力增城,生态休闲。 11、荔城绿城增城,如诗如画如梦。 12、醉美荔乡,山水增城。 13、南粤风景,美在增城。 14、增多精彩,城载快乐。 15、增城——南粤最美的生态城市。 16、岭南风情谷,宜居生态城。 17、南粤旅游,难忘增城。 18、增城,一个天生“荔枝”的地方。 19、仙姑故里,美荔增城。 20、美“荔”增城,舌尖增醇。 21、增城风情,值得体验。 22、探南粤大观,享人间芳华。 23、临粤赏心,增城温馨。 24、活荔增城,越游粤美。 25、古韵今芳,源远流长。 26、岭南灵秀地,广州后花园。

27、游遍南国,还是增城。 28、增进幸福,城享美荔。 29、诗画山水,灵秀增城。 30、南粤千年古城,中国和谐之城。 31、荔枝之乡,仙姑故里。 32、幸福生态,增城贡献。 33、越游粤美,魅力增城。 34、一品岭南,千年古韵。 35、城市会客厅,诗画心梦城。 36、增城,用真诚感动世界。 37、山水增城,大美荔乡。 38、魅力之城,越游粤美。 39、越游粤美,活力之城。 40、历史千百年,粤中增城行。 41、户外达人,大爱增城。 42、返璞归“增”,“城”迎天下。 43、荔乡仙境,生态增城。 44、越游粤美,增添活荔。 45、穗东明珠,“荔”质天“城”。 46、增城景,迷世人。 47、增·福之地,魅“荔”之·城。 48、和谐之乐土,小康的家园。 49、荔质天成,仙境增城。 50、荔枝之乡,美味尝不完。 51、好游南粤,幸福增城。 52、荔枝之乡,味享增城。 53、生态增城行,自然好心情。 54、岭南之韵,增城之秀。 55、增城——广州的后花园。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随着世界旅游业成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也以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但是,由于旅游事业本身过于年轻,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者的钟爱者们忙于享受“异乡情调”或经营“万种风情”,忽略了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造成了民俗资源的破坏。因此,把开发民俗旅游与文化的交流结合起来, 同时将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 做到统筹规划, 合理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正文: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 既要挖掘、整理、开发其科学、文学、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文化内涵, 扩大其职能, 又要不断探索建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外延机制, 启动综合整体优势, 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民俗文化对异地他乡的旅游者来说, 其神秘、罕见、趣味等都构成了一种强大的诱惑, 使其成为必然的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 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更可以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早在汉代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即民俗风情。民俗旅游者越多,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损害也随之加大。在文化旅游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出现了一批以深邃的文化内涵,优美的园林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管理的民俗村,风情园,文化村等。但也出现了急功互利,假冒伪劣的民俗经典,乱修乱造石艺粗糙,形式和格调庸俗低下的庙宇及鬼城,组织封建迷信活动,肆意渲染某些不健康的民俗的倾向。如何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成了旅游事业一门重要课程。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 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 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 其中,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人文旅游资源,例如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它是民

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

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 名字 引言: 通过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中产生的众多环境问题不同观点的具体剖析,阐明两者间的 关系及实质,并从现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现状产生的问题着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使我国的旅游环境资源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正文: 城市和旅游资源是具有相关性的。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人口群落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在城市的集聚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这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城市逐步成为历史烙下了一连串的印记,并随着时光的流逝,遗留至今,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宝贵遗产,并成为我们追寻祖先足迹的极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旅游资源,是城市的孪生兄弟。不仅如此,由于生产和生活对水资源和交通便利条件的要求,古代人一般又在江河湖海之滨形成群落。这就是为什么城市普遍具有旅游资源的缘故。只是不同的城市在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各有所长,这也说明了旅游资源与城市的发展具有相关规律性,城市的发展沉淀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 例如,湖南的张家界市,就是因以张家界等武陵源世界罕见的自然风光而蜚声中外,吸引了数千万计的国内外游客。1994年国务院批准更名而成立的新型旅游城市。目前该市已兴建了一级国际机场,开通了全国17条航线,并大力发展铁路、公路等交通网;兴建了国际国内直拨和移动电话网,以及水电等旅游基础设施。改造了旧城区,使张家界向世界一流的旅游城市发展。该市的武陵源管理区,就完全是因武陵源旅游资源开发而新建立的崭新城市。所以,认识城市与旅游资源的相关性,及其在当代演变特点,对我们自觉地进行城市规划建设、职能分工,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旅游资源,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城市蕴藏的旅游资源,在当代是一份极其珍贵的资源。由于自然

四川城市文化旅游的现状与未来

《成都文化旅游的现状与未来》—— 以巴蜀文化为底蕴 摘要 本文一共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以巴蜀文化为底蕴分析了成都文化旅游 资源的概况,并对成都文化旅游资源划分的不同类型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主要从 目前成都文化旅游发展的问题出发,总结了成都文化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据此 提出了相关的发展战略建议。 关键词:成都巴蜀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发展 1.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 1.1.成都文化旅游的背景 成都是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是长江上游古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中心,是巴蜀文化永恒的故乡。源远流长的巴蜀文明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有4500年以上从未间断的文明发展史,传承至今,积淀深厚。早在4500年前宝墩文化时期,成都平原就诞生了最早的城市文明。到3000年前殷周时期,成都产生三星堆青铜文明。秦汉时期成都成为世界漆器的中心和我国西南地区的冶铁中心。西汉时期的成都是全国五大商业都市之一。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所地方郡学,使汉代巴蜀文化比于齐鲁,与中原文化并肩发展。唐代,成都手工业盛极一时,是当时全国最繁荣的城市,曾有“扬一益二”之说。宋元时期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成都也曾拥有领先世界1000年以上的深井钻探、采盐和制盐技术,闻名全国的川菜、川剧、川酒也得利于岷江所赋予的富庶的物质和优越的地理条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岷江流域更显示出现代经济、文化的蓬勃生机,位于成都盆地的成都既有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又具备了全国闻名的时尚、创新和休闲等适宜现代人类活动的流行元素,具备开展“城市游”的良好条件。传统的巴蜀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补充,提升了成都盆地及相关区域的经济文化社会竞争力。 1.2.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文化旅游资源可分为江源文明类、巴蜀文明历史古迹类、宗教文化类、名城古镇文化类、红色文化与英杰伟人故里类、民间文学艺术及手工技艺、民间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现代餐饮娱乐节庆民情风俗等7大类,1依此划分;成都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划分为: 1.2.1江源文明水利工程系列文化旅游资源 岷江流域是古蜀人最早开发的经济文化区域,古称“江源”,为江、淮、河、济“四渎"之首2。古蜀人整治岷江经历了大禹治水、鳖灵凿金堂峡、李冰建都江堰与开锦江、文翁开湔江、高骈改道府河、今天的锦江和沙河整治工程等六个大阶段,从而以“江源”为源头,发展出如锦如绣的锦江文明。在这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第十届中国重庆山水都市旅游文化节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第十届中国重庆山水都市旅 游文化节总体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渝办发[2006]227号 【发布部门】重庆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6.09.20 【实施日期】2006.09.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第十届中国重庆山水都市旅游文化节总体方案的通知 (渝办发〔2006〕227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第十届中国重庆山水都市旅游文化节总体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九月二十日第十届中国重庆山水都市旅游文化节总体方案

为加快都市旅游业发展,营造都市旅游氛围,打造都市旅游精品,提升城市形象,市政府决定举办第十届中国重庆山水都市旅游文化节。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制订如下方案: 一、主题 山水之城·激情之都 二、时间 2006年9月29日(星期五)-10月7日(星期六)(共9天) 三、地点 主会场:渝中区 分会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 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 四、组织形式 主办:市人民政府 承办:市旅游局 渝中区人民政府 协办:大渡口区人民政府江北区人民政府 沙坪坝区人民政府九龙坡区人民政府 南岸区人民政府北碚区人民政府 渝北区人民政府巴南区人民政府 本届山水都市旅游文化节将以渝中区为主会场,主城八区为分会场,九区联动共同举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旅游、商贸、文化系列活动。 五、组织机构 成立第十届中国重庆山水都市旅游文化节组委会:

主任:谭栖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主任:王银峰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王爱祖市旅游局局长 洪天云渝中区人民政府区长 周波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秘书长:孙逸民市旅游局副局长 慕福君渝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成员单位:市政府新闻办市公安局市市政委 市交委市文化广电局市卫生局 市旅游局市园林局市交通管理局 大渡口区人民政府江北区人民政府 沙坪坝区人民政府九龙坡区人民政府 南岸区人民政府北碚区人民政府 渝北区人民政府巴南区人民政府 六、主要活动 (一)第十届中国重庆山水都市旅游文化节开幕式 时间:9月29日 1.第十届中国重庆山水都市旅游文化节开幕暨山水都市渝中环线游启动仪式时间:9∶30-10∶00 地点:解放碑CBD广场 形式:主城九区各组织一辆花车和一个方队参加本届山水都市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在现场舞狮、威风锣鼓、文艺表演的热烈氛围中,市领导宣布本届山水都市旅游文化节开幕。同时,启动山水都市渝中环线游,各区组织的方队乘客车和花车一道游览洪崖洞、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_李孝坤

2004年6月第21卷第2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un.2004 Vol.21No.2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李孝坤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047) 摘 要: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资源的”质”。文章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出发,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描述,并提出了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及策略。 关键词:文化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693(2004)02-0076-03 Exploitation of the C 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 ountry Tour LI Xiao-kun (Geographic Science College,Chongq 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47,China) Abstract:The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 is the core of the country tourism resources.On the base of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ntry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ountry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by taxonomy and comes up with the model and strategy for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country tour;sustainable develop ment;model;strategy 乡村地域(包括农村和城市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广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喧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乡村旅游迅速兴起,这既是农村发展经济的需要,也是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必然。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第一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推进乡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自然风光为基础,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吸引游客在乡村地域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可见,乡村旅游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础,而文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资源中的“质”。没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是苍白的,要想使旅游区对游客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必须重视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资源的一种,是指乡村地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活动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1],包括物态、礼态、心态等内容。它具有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的共性,又具有不同的个性。 (1)自然性。乡村地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受工业化影响程度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并且乡村区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也相对保留着自然原始状态。水光山色、耕作习俗、民俗风情等无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生产性。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扩宽了旅游资源的广度,增加了旅游活动的多样性,满足了游客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增加了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的附加值,提高了农村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带动了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等加工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形成,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文化本身不仅仅是一种象征符号或人类创造之精神和物质成果,而是一种推动进步的力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生产力[2]。 (3)纯真性。旅游业是一种产业,因此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乡村旅游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实质是一种生态旅游,经营者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对乡村旅游文化少加干预,保持其纯真性。如家庭旅馆是当地农户把闲置的农屋稍加整理,不豪华、不高档,但干净、卫生、舒适、安全。这样,无论其外观还是室内设计风格都与周围环境和村落整体气氛协调一致,并且游 收稿日期:2004-03-15 作者简介:李孝坤(1962-),男,四川西充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旅游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乡村旅游规划创新

乡村旅游规划创新 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是指旅游者在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乡村旅游包括一系列组成要素,如乡村环境(山、湖、河、森林、自然);乡村遗产(传统建筑、工业遗产、史前城堡、教堂、村落);乡村生活(工艺、节事、乡村食品、农业旅游、传统音乐);乡村活动(骑射、划船、越野、垂钓)等,其核心是乡村旅游社区。 乡村旅游特征分析 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决定了乡村旅游是以体验农耕文化和乡土传统为特色的旅游。乡村旅游资源并不适合于在快速移动的过程中来进行观光,而是适合于在生活中去感受和体验,乡村的美是体验特色的美,只有住下来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并认同和接受美。因此,乡村旅游的本质特性是乡土性,其核心是乡村文化

的体验。 2、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成熟,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便开始了对乡村旅游的主题研究。我国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文化、乡村旅游产品市场需求和营销策略、乡村旅游的开发策略、乡村旅游规划等方面。乡村旅游规划就是根据某一种乡村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律和具体市场特点而制定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从资源的角度而言,是以村落、郊野、田园等环境为依托,通过对乡村资源的分析、对比,形成一种具有特色的旅游发展方向。下图概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全面发展阶段1995-2001年 农家乐兴起 ●1986年,成都 “徐家大院”的 诞生标志着“农 家乐”旅游模式 拉开了乡村旅 游的序幕。 ●1989年4月, “中国农民旅 游协会”正是更 名为“中国乡村 乡村假日经济 ●1995年5月1日 起实行双休日, 1999年将春节、 “五一”、“十一” 调整为7天长假。 ●2000年,国务院 46号文明确了“黄 金周”的概念。 ●1995年“中国民俗 风情游”旅游主题 与“中国:56个 民族的家”宣传口 助力“三农”问题解 ●2002年,我国颁 了《全国工农业 游示范点检查标 (试行)》标志着 国乡村旅游开始 向规范化、高质 化。 ●2006年,明确提 “中国乡村旅游 年”,将乡村旅游 角色提到了更突 的位置,“新农村 新旅游、新体验 纵深发展阶段 2002-2006年 初创阶段 1980年代中后期-1994年

沙河市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沙河市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摘要】沙河市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其本身蕴含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为沙河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从分析沙河文化旅游资源入手,分析制约和影响沙河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瓶颈,从而找出解决措施,为沙河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沙河市;文化旅游 沙河地处河北省南部,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是沙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我国近几年将发展重点向第三产业倾斜,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备受政府层的关心。 沙河市号称“中国的玻璃城”,但是这是一个高耗能的产业,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为沙河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打造沙河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为提升沙河形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沙河市总体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有绵延不绝的太行山,风景优美。同时沙河市历史悠久,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隋开皇16年置沙河县,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1987年2月经国务院撤县立市,1988年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沙河市旅游资源丰富,秦王湖、宋璟碑、乾隆御笔真迹等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一)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 沙河市西邦太行山脉,既能欣赏到层峦叠嶂的高山,感受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又能享受绿树丛荫,小桥流水的秀丽,让人好不快活!另外,朱庄水库隆冬季节可见“鼎梅晴雪”,北国风光让你尽收眼底;秦王湖更有“三峡四沟五十景”之说,让你一饱眼福;另外,北武当山、小西天的传说更是让人想解开她那神秘的面纱。 (二)浓重的历史文化气息 沙河市有着140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先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发展,后到隋朝时期置县,是燕赵大地上的一颗明珠,涌现了一大批名人,宋璟、张文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并留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传承人由后人参鉴。 1.宋璟碑、梅花赋 在沙河市十里铺村内有一座梅花亭,是明正德年间修建,因唐代名相宋璟作“梅花赋”而得名。宋璟是邢州南和人,武侯垂拱三年,宋璟25岁,在沙河的东川馆舍随其叔父读书,作《梅花赋》,在序中赞梅,实以此自喻。其赋曰:“垂拱三年……”。《梅花赋》全篇共计五百六十字,以花喻人,词丽言切,备受历代文人所称道。之后,颜真卿爱慕前贤,又受宋璟之后所托撰下碑文,故宋璟碑又名为“颜鲁公碑”。宋璟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历代备受珍视,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看到已有残破的宋璟墓碑时,不禁感叹“如忠臣烈士,首先君子庄严尊重,使人畏而爱之,虽其残不忍弃也。”南宋学者赵明诚著《金石录》首载是碑,称其为上品。 公园1750年,乾隆皇帝及其皇后大臣们巡幸河南返京时,路过十里铺,听说这里是宋璟的故乡,便“停驾驻跸”。乾隆好大喜功,又善于舞文弄墨,因读《梅花赋》羡慕前贤,故在此挥毫行书《梅花赋》,随之,又御笔《东川诗》赞颂前贤。后人将赋、诗、画刊刻于石,此之谓“乾隆御书石刻”。《梅花赋》与《东川诗》前后呼应,相得益彰。现沙河市政府为了保护这一重要历史资源,已将《梅

都市旅游文化产业

调顺岛都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和中央、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宜人城市新样板、产业升级新引擎、社会建设新典范、文化之都新标杆、开放合作新高地的目标要求,切实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努力将调顺岛打造成为“全国都市文化旅游服务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进一步提升调顺岛滨海生态休闲文化型都市旅游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都市文化旅游的内涵 都市文化旅游是以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体系,旅游者通过对都市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文化审美体验和心理感应,获得精神愉悦和文化享受的行为。在范畴上包括两个内涵:其一专指与人类知识和智慧成果有关的人文景观的旅游活动;其二指生态旅游中含有人文元素的旅游活动。 都市文化旅游一方面要以城市空间结构的物质生成要素为载体,另一方面,都市文化旅游也离不开城市空间的精神要素—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文明的标志。城市文化是否具有特色、差异性或者惟一性,决定着城市能否成为都市旅游目的地。现代意义上的都市文化旅游因其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而普遍受到各国的重视。 二、国内外都市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由于都市文化旅游的内涵被不断挖掘,内容日益广泛,都市文化旅游也逐渐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文化型旅游转化和发展。目前,国内外都市旅游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交通的方便快捷,都市作为观光旅游目的地,游览时间和过夜天数逐渐减少。 2、旅游者开始把都市生活体验作为旅游目的,希望对目的地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3、会议、展览与商务旅游者所占都市旅游的比例逐年增加,消费能力十分强劲。 4、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短期学习、医疗保健、文化交流等为目的的旅游者逐渐增多。 5、随着国际反恐形势的变化和恶性自然灾害的发生,目的地的安全状况已成为旅游者出行考虑的首要因素。 6、演艺节目成为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产品的创新研究

旅游经济学 题目:旅游产品的创新研究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年级: 12 级 3 班 学生姓名:赵华 学号: 1205020214 指导教师:向富华老师 2014 年12 月20 日

旅游产品的创新研究 ——以漓江景区为例 一、引言 漓江景区是桂林市旅游开发的核心景区,作为1991年12月由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与《中国旅游报》共同评选出的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传统景区,是我国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旅游景区之一。但经历长期的开发,传统发展模式的问题开始凸显,主要表现在单一的观光游览方式受到景区容量和旅游需求多元化的制约和挑战。面对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制约,创新成了继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研究漓江景区目前旅游产品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漓江景区旅游产品创新的设想。 二、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所指的“漓江景区”是指位于漓江国家风景名胜区内的磨盘山码头——阳朔段的50多公里的漓江水道及沿岸的相关设施和景观。因该段游程是目前漓江游览的核心,作为漓江风景名胜区内旅游开发最成熟的部分,与其他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江段相比,其产品创新尤为紧迫。漓江景区地处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完全的地段,呈现出以自然资源为主、人文资源为辅的特征,自然旅游资源主要以奇峰怪石众多、植被类型丰富、生物种类多样为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兴坪古镇风光、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沿江的田园风光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等。 三、漓江景区旅游产品现状与存在问题 1、产品类型单一。目前,漓江景区的旅游产品是从磨盘山码头上船,历时4-6个小时,中途不下船,尽管景区沿线分布的旅游产品有冠岩景区的岩洞观光产品、兴坪的古镇风情、书童山的刘三姐歌圩表演等项目,但是这前几种旅游产品基本上是依附于漓江旅游资源上发展起来的,核心旅游产品仍然是乘船游江活动,景区内的农业观光资源、居民习俗资源、生态体验资源等均未进行合理有序的开发。 2、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与体验性差。以游船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使景区总体上呈现出以桂林、阳朔为两端,以漓江为纽带的线状布局。除上述旅游产品外,漓江景区内还有徒步游、自行车游、竹筏漂流等产品,但这些产品均属于旅游者与当地居民自发的,游离于景区管理方及政府的相关部门的管理之外,由于环境保护、旅游管理以及沿江居民、旅游管理部门、地方政府之间在旅游利益分配的矛盾等问题,使得徒步游、竹筏游这些突出的问题长期悬而未决,缺乏管理和组织的旅游活动处于“非法”和零散状态。 乘船游览的“直达模式”,使得游客对产品的参与性与体验性较差,如游客中途只能在船上欣赏兴坪古镇风光,如要详细体验兴坪渔村风情,则需要通过陆路交通实现。目前这种“桂林码头一阳朔”两点一线式的产品格局,使得旅游者过多地集中在以桂林为起点、阳朔为终点的漓江上。而且长期以来,体验该产品的旅游者是单向流动,即游船载客至阳朔后,空船驶向桂林方向。只有在客流高峰的时候作为“应急措施”,极少游船从阳朔载客至桂林码头。僵化的产品模式,

充分挖掘城市文化资源

充分挖掘城市文化资源优势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关于XX高邮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调查和思考内容提要:本文就XX高邮如何立足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现代工商名城、东方邮都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和滨湖旅游名城”的区域性中等城市建设步伐,以发掘、彰显邮文化、运河文化等文化遗产特质,突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着力探索出一条符合高邮市情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进行了调查和思考。文章对高邮城市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思路进行了概述并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提出了具体建议。加快推进独具高邮特色的运河风景、邮都风情、珠湖风光,建议重点要突出四个方面:一是利用现有本土文化,查找缺失,规划旅游产品;二是围绕城市规划建设,挖掘文化,提升旅游产品;三是借助周边城市资源,寻找合作,拓展旅游产品;四是传承历史文化资源,搜寻特色,创新旅游产品。 关键词:文化资源高邮旅游开发 Mining thoroughly advantages of city cultural resource, Advanc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regarding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aoyou,Jiangsu Content summary: This article makes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about exploring a way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nsistent with Gaoyou situation, by how Gaoyou bases on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of first batch of provin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发展都市文化旅游提升成都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调查研究报告

《发展都市文化旅游提升XX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调研报告 导言 XX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将XX建设成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目标。将XX建设成为成熟的、一流旅游目的地,促进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固然重要,但更高层次的价值取向,则是通过发展旅游,带动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通过发展旅游,彰显XX城市形象,提升XX城市品牌。 现代城市以其活跃的经济活动、优越的商务与购物环境、发达的科技与信息、先进的服务和娱乐、现代化的建筑风貌和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对旅游者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城市也随之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许多城市因此成为直接的旅游目的地。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目的地之间、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为文化的竞争。谁能够从现代人的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特色,结合现代化的表现手段,谁就能够赢得市场的青睐。 因此,发展都市文化旅游是将XX建设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有效途径,随着都市文化旅游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我市城市形象、文化、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都市文化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成为XX的城市名片、引擎产业、社会凝聚剂和文化升华剂。 一、都市文化旅游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一)都市文化旅游的内涵 都市文化旅游是以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体系,旅游者通过对都市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文化审美体验和心理感应,获得精神愉悦和文化享受的行为。在X畴上包括两个内涵:其一专指与人类知识和智慧成果有关的人文景观的旅游活动;其二指生态旅游中含有人文元素的旅游活动。 都市文化旅游一方面要以城市空间结构的物质生成要素为载体,另一方面,都市文化旅游也离不开城市空间的精神要素—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文明的标志。城市文化是否具有特色、差异性或者惟一性,决定着城市能否成为都市旅游目的地。现代意义上的都市文化旅游因其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而普遍受到各国的重视。 (二)国内外都市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由于都市文化旅游的内涵被不断挖掘,内容日益广泛,都市文化旅游也逐渐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文化型旅游转化和发展。目前,国内外都市旅游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交通的方便快捷,都市作为观光旅游目的地,游览时间和过夜天数逐渐减少。 ●旅游者开始把都市生活体验作为旅游目的,希望对目的地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会议、展览与商务旅游者所占都市旅游的比例逐年增加,消费能力十分强劲。

城市文化与旅游文化的差别分析

城市文化与旅游文化的差别分析 一个城市的价值定位,应首先确定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任一客体 都具有众多特性,人们根据一群客体所共有的特性形成某一概念。这 些共同特性在心理上的反映,称为该概念的特征,”是事物可供识别 的特殊的征象或标志。 城市文化特征应该考虑两项基本内容:时间和空间,即历史性和地域性。无论精神特征,还是社会特征,或者制度特征,基本脱不出这二 者的范畴。时间性包括古代、近代、现代,其内涵历史性则涵盖每一 时间段的文化创造。每段文化创造在城市文化中的地位不同。一般说来,早期历史文化决定该城市文化的特征,最具有文化价值,常常成 为城市文化的标签。空间包括自然地理空间和社会地理空间,其内涵 地域性体现在独特的自然地域风光和该地域的独特地理位置在社会历 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区域核心作用。因此,城市文化是一种原生文化。 探讨原生文化,才能更为准确地定位城市文化。 城市旅游文化虽然也称之为文化,但其实质首先不是文化,是一种商 业行为。一般来说,是近现代工业化之后逐渐兴起的以经营为主的商 业活动,其后,为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 目的地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特点的文化形态。当它借助于城市 文化时,就成为城市旅游文化。因此,城市旅游文化的特征首先是基 商业性,其次才是文化性。因此,城市旅游文化是一种衍生文化,其 定位应是城市特色文化下的商业文化。 一、城市文化与城市旅游文化内涵解读 城市文化的特征决定了城市文化的基本内涵,大多数城市并不像专家 学者所论述的那样,在所有方面都具有可观瞻性,都具有规模意义, 都具有被外界所关注的价值。如凤凰古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黑河、满洲里、苏州、蓬莱,等等。这些城市被关注的内容或特色,主 要集中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其城市文化内涵不可能涵盖社会、自然、人文的所有部分。因此,地方政府在建设城市文化时,往往选择该城

凤凰古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分析

凤凰古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分析 一、导言 凤凰古城,作为湘黔边界上的一颗明珠,古城依山傍水,流水穿城而过,建筑高低错落,千百年来聚居着苗族、土家族、汉族人民,是一处兼具独特自然风貌和深厚历史文化的人类聚居地。 凤凰古城开发至今,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可以说十分红火,在全国都享有盛名。2001年,凤凰古城被列 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2004年,凤凰古城连续被评为中国旅游“十大最好去处”;2005年,凤 凰古城跃居“九个最值得去的中国古镇”榜首,被世界著名媒体NHK电视台推介为“世界名镇” ;2007 年凤凰被列为“中国旅游强县”;2008年凤凰古城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从1999开发年至今,凤凰古 城的旅游业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共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旅游强县” 4个国字招牌。 在凤凰为期四天的实习活动中,我游览了凤凰古城内的八景,苗人谷苗寨以及南方长城,对这些地方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看到了很多,也了解到了很多,凤凰与其他旅游景点不同,它的自然旅游受到地形,资金开发的影响,自然资源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在它的旅游业发展上,它注重的是人文旅游。凤凰是一个集民俗文化,军事文化,历史文化三者人文旅游资源于一体的独特景点,这种特殊的融合是独一无二的。凤凰古城在开发的时候已经很好的利用了这一优势,但如何更好的利用,保护这一独有资源去发展凤凰的旅游业,使凤凰旅游发展更上一个新层次,是凤凰在现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和结果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分别来自这几个方面:①书籍上,报纸上,以及凤凰官方网站查到的资料凰实地研究,参与 ②在凤观察,同时,也对随行的游客,带队的导游,以及撑船的船夫进行了一个随机访问调查得出的结果,采访人数15人 ③用雪球抽样法对周边去过凤凰的朋友,同学进行定向采访,在这一部分,我选择了30个样本进行调查。在获得大量资料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定性资料分析。调查样本包括1999年开始发展至2009年凤凰旅游业的总体发展现状及某些具体方面的发展情况。即:对凤凰古城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的总体评估;古城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近几年来,凤凰县依托资源优势,将旅游产业作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对内加强景区(点)建设开发,整合“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模式,对外加强宣传促销,“天下凤凰、神秘古城”旅游品牌初步打 响,已发展成为中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为湖南省旅游三大品牌之一。从下图可以看出凤凰古城的旅游发展情况 凤凰之所以得到这么好的发展,这跟凤凰的旅游特色是分不开的。凤凰古城是以文化旅游为主,自然旅游为辅的旅游景区,它的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二是以长城兵营为代表的军事文化旅游资源;三是以古城为代表的名人故里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单从每一种景观来看,凤凰并没有什么优势但这三大类人文景观的特殊融合却是世上绝无仅有的,这也就是凤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