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标背景下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背景下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背景下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背景下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背景下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摘要:目前,有部分小学生对古诗词带有排斥心理,因为古诗词虽然字数少,但不像现代文章那么容易理解,而且每首古诗词都要求背诵,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反感,背诵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研究新课标下古诗词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古诗多媒体生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672-1578(2017)05-0168-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古诗阅读作出了明确要求: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能列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意境比较优美,能陶冶人的情操的,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谈谈新课标背景下古诗词教学的点滴体会。

1 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古诗词文章一般都言简意赅,短短几十个字,却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虽然在古诗下面对难理解的词语标了注释,

学生借助工具书基本上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但对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些描写古代的文章,如《七律?长征》一文,学生对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

难险阻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课前,我通过班级的白板播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铁索桥的惊险悲壮视频,以及红军过草地,过皑皑白雪的覆盖的雪山,让学生目睹红军长征的艰难,体会红军越过岷山的喜悦心情。再如,教学《天净沙?秋》一词,前两句诗描写了“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六个图景,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能利用多媒体,把这六个图景一一展示给学生看,使抽象的诗句变成直观的图景,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2 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教材里的古诗词,有一部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泊船瓜洲》写出了王安石远在他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诗人送别老朋友的依依惜别

之情等。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诗人,联系生活,体会一下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游子吟》一文,文章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与赞美,对于“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诗,如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根本没穿

过破衣服,更别说是缝缝补补的了,孩子们对伟大的母爱领悟成了一个难题,为此,我引导学生回想母亲每天起早摸黑

地照顾我们的生活,风雨无阻地带我们上学,不管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甚至是下雨天,我们坐在教室里,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多等一分钟,她们宁愿自己在学校门口等上十分钟、半小时,甚至是一小时,任凭风吹雨打、太阳炙烤,她们无怨无悔,为我们默默地付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激这伟大的母爱,为此,我建议同学们每天回去都帮父母分担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至少完成一件,孩子们基本上做到了,我觉得这才是对这首诗真正的领悟。

3 改写古诗

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尝试过让学生仿写或改写课文中的优美语句,通过改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实古诗也不例外,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写作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对古诗也比较容易接受了,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改写古诗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充分发挥想象进行改写,将古诗用自己的话改写为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有学生写道:55岁的北宋诗人王安石,应皇帝之招,赴京上任为官,晚上,他把船停靠在瓜洲的江边,远望家乡南京钟山,虽然瓜洲与京口仅一江之隔,而京口与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借着皎洁的月光,思念家乡,这次上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4 吟诵古诗

孙洙在《唐诗三百首序》中写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表达的意思不是熟能生巧。在教学中,“读”是学习古诗的必经之路,古诗不像现代文这么通俗易懂,学生普通对古诗有种与生俱来的排斥心理,如果让学生自愿吟诵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晨读时间,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古诗,熟读成诵,感受古诗流露出来的深刻含义。

5 表演古诗

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或许每位教师都尝试过,但大家未必尝试过分角色表演古诗。表演是一门艺术,要想表演的好,首先要对“剧本”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把古诗的思想感情流露出来。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我引导两位平时关系十分密切的同学来表演李白和孟浩然,表演前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古诗的背景,引导学生将李白与孟浩然临别前那依依惜别的情景表演出来,通过此次的分角色表演,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终身难忘。

6 即兴作画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习古诗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读和写,把古诗背下来并默写,其实学习古诗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为古诗作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提倡素质教育,古?教学不能

再局限于读和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画能力,为古诗来个即兴作画。如教学《四时田园杂兴》一诗,描绘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可以利用我们农村的优势,引导孩子们想象大人们男耕女织,孩子们喜爱劳动,也在桑树底下学着种瓜,这样的一个生活场景,利用手中的画笔,把这场景画下来,学生在作画中,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古诗融合了知识、哲理、情感于一炉的传统文化精华,教材中的古诗中,荟萃了我国历代诗人的爱情、亲情、友情以及写景状物、咏人抒情等。传统的古诗教学比较重视学生对古诗文字的背诵,轻视对古诗思想感情的感悟,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响应新课标的号召,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借助学校的有效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沈志斌.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古诗词诵读教学探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3).

[2] 李丹,张红敏.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6(16).

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永定小学丁建芳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章很多,但具体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却很少,本文试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实际,在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上提出一点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学都要朗读和默读。”可见,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指导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则说得更进一层:“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这些都是强调多读的好处,对于理解能力等各方面能力较强、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的中高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并不太困难。但是对于刚从幼儿园上来的一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还很低,甚至连很多字都不认识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尝试对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谈一点自己的浅见。 在笔者看来,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不纯粹是一种“阅读”的教学,不纯粹是一种只注重文本本身“多读”的教学,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过程。

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同时结合各项训练活动。 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教学首先要抓住习惯的培养,阅读教学之目的,首先在于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渐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又说:“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可见,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可以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具体到活泼好动的一年级的孩子身上,又如何实施呢? 首先,从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做起。如每次读书之前,可引导学生诵读读书歌:“小朋友们,读书啦!读书啦!身坐正,脚放平,眼离书本一尺,左手轻轻按,右手慢慢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字字过目,按标点正确停顿。”这是最开始指导阅读的儿歌,就是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以及最基本的读课文的要求就是把课文读正确。良好的阅读姿势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需要时刻纠正孩子的坐姿等不良的阅读习惯,这个过程必须贯穿整个一年级乃至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 二、激发朗读兴趣,多读以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因为,在每一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第一项都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用生动的导语、图片或创设相应的情景导入新课,收拢学生在下课时松弛的心,保证学生人人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方式:

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古典诗词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意蕴深远,在提高语言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可是在古诗词教学中,不少教师还是采用以讲解为主,强调翻译背诵的教学方法:知识无体系,能力无层级,过程方法被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被生硬移植。如何走出古诗词教学的尴尬状态,下面笔者谈谈改进古诗词教学的一些见解与做法。 一、提高认识,构建体系 不少学生认为学习古诗词就是为了应付高考名句默写题的,只要会背会默写就行。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纠正这种错误的观点,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完成高考试题,更是为了增加知识积淀,提高鉴赏能力,丰富语文素养。其次,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传统的在高三总复习时帮助学生总结诗歌鉴赏知识的做法显得为时过晚,笔者认为可将这些工作穿插在平时的教学中。在必修课本的诗词教学中,要求学生精读,重在激发诵读兴趣。学习选修课本时,可利用两课时帮助学生明确考点,并介绍一些鉴赏知识如诗词的语言结构特点、常见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虽然当时学生可能一知半解,但事实证明,

有了宏观认识后,学生会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知识鉴赏诗歌。 二、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精心设计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对诗词赏析的兴趣,为进入诗词情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1衔接新知旧识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师可以用与新课密切相关的旧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做铺垫,巧妙引渡。比如在教《春江花月夜》时,可以让学生回顾与月相关的诗句,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 2营造情感氛围 由于古诗产生的年代久远,要让学生跨越时代、民俗、社会和情感的障碍,进入诗歌的意境,教师要以炽热之情去熔炼学生之心。如在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就可从人生离别谈起,满怀深情,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进入诗词的学习。 3开门见山解题 有时不拐弯抹角,直接解释诗题,简洁明快。如在教《将进酒》时,可以直接解释《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一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与评课稿

一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与评课稿 本课两首五言绝句《锄禾》、《悯农》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农民的深切同情。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我分以下三步走: 课文配有插图,以图激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于是在课始,我出示了插图,让孩子们观察图上的内容,说说图上画的农民劳动的情景,再多遍诵读古诗,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结合图从诗中读懂些什么?并告之从哪里读懂得。这样一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习惯,同时也比较清晰地了解了孩子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水平,方便后面的教学。一部分孩子很敏锐,他们从图和古诗中很快就明白了第一首是写农民伯伯种粮食的劳动场面,从“日当午、汗滴、辛苦”等词看出,第二首诗也写了农民伯伯的劳动,从“春种、秋收”等词看出。从孩子们的回答看出,孩子们虽小,但不乏有思考分析的能力,当然不全面,体悟的不深刻,但是,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有了前面的整体把握,加之后面的细细体会,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我表扬了孩子们,同时,告诉他们,以后碰到古诗,可以先读读古诗,再看看图,再读读古诗,这样就能慢慢弄懂古诗写的是什么内容了。 析字义详细了解诗意,这一步是很关键的,对于古诗的真正理解,必须从字面上去逐字把握。我出示了古诗,然后

从题目开始,让孩子们进行理解。我对孩子们说:反复读读,逐字理解,允许你们猜,看谁猜得准!没有了压力,孩子们显然很兴奋,从题目开始,在我的提示下,通过反复读,逐一“猜”着。每一次我的肯定,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动力。就这样,我们就在课堂上猜着,然后又将句子的意思逐一拼装,诗意逐渐变得明朗,每一个孩子都像是打了胜仗的勇士,课堂充满了激情。为了巩固诗意在孩子们心中的印象,我们又玩起了“诗意大比拼”的游戏,还是照老规矩,六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能将意思说得更完整,可以加以自己的语言,只要合情合理都可以。班上总共也只有34个孩子,所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不是难题。最后,又让同桌进行了过关,每个孩子都完整地将诗意说一遍。 光理解了诗意,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孩子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于是,我给孩子们介绍了当时社会的现状,让他们体会到尽管农民们一年忙到头,但是换来的还是悲惨的命运。接着,我问孩子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孩子们都说农民伯伯太辛苦,太可怜了。我又问:我们平时该如何做呢?孩子们表达了要爱惜粮食的决心。最后,我让孩子们再次朗读这两首古诗,再次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本课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每首时都是五言绝句。诗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告诉人们应该懂得

古诗文诵读教学之我见

古诗文诵读教学之我见 安岳县新民九义校文月古诗文的诵读,强调对作品意蕴的感受理解。感悟意境要在读的过程中,引领学生体会意象的特点、与生活的联系,展开联想想象,捕捉心中的感受,进而领悟诗歌的整体意境。 一、读要贯穿于古诗文教学的始终。读的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用集体讨论代替学生个人阅读,不能用朗读代替默读。 1、教师范读引领。通过教师的语气、停顿、重音、动作、表情,自然地感染学生,把要说的话转化成音符输入学生的大脑,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乐于模仿。如五言句一般都读作“xx‖xxx”,七言句读作“xx‖xx‖xxx”,没有变化。而事实上,古诗的节奏是富有变化的。如《望洞庭》一诗,一般读作: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老师出色的范读,可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带领学生进入作品境界。 2、学生自主诵读。学生的自主诵读,形式多样,可朗读也可默读;可集体朗读也可个体表演读。注重与诗歌的情感产生共鸣。 如《春日》这首诗,题为《春日》,但诗中却没有一句是对春天景象的描述,有的仅仅只是朱熹在赏春之时的个人感受——“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拾得东风面”。如何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呢?

教师首先让学生想象“泗水之滨”有何景物?接着,用课外积累的诗句来描绘这些景物。说到“山”时,学生就引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说到“水”、“花”、“树”、“草”时,同样让学生吟诵积累的诗句……最后让学生把想到的这些景物组合起来,感受到这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然后老师要求学生边读诗句,边在脑海中想象这些画面。最后让学生把诗人的情感从读中表现出来。在读的时候,可任由学生配上各种姿体语言,完全由他们的兴趣出发,抒发内心的感受:或摇头晃脑;或捻须吟诵;或摆出一副大诗人的模样“引吭高歌”…… 二、教师要对诗文诵读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科学的检测与评价。检测的形式要灵活多变,寓教于乐。比如,在教学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可以通过游戏展开诵读竞赛,让学生比一比谁记的古诗多,读得好。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拓展阅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搜集与作品有关的资料,课后进行拓展阅读。让古诗文教学走出课堂,走入生活。比如在学习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之前,让学生搜集关于李白、王维的相关资料,之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搜集李白和王维的其他作品,或者是有关送别主题的其他诗句,再组织学生在班队活动中诵读展示出来,使诗歌的意境,诵读的效果得到升华。

小学古诗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古诗文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8-09-27T15:27:58.723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作者:谭化斌[导读] 古诗文教学应引导学生体验古诗文中的“情” ,在古诗文教学中体现人文性,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诵读,拓展知识、学习空间,让古诗文走进学生心灵。 贵州省普安县高棉乡高棉小学 [摘要]:古诗文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对各学段的古诗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这对于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品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古诗文教学应引导学生体验古诗文中的“情” ,在古诗文教学中体现人文性,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诵读,拓展知识、学习空间,让古诗文走进学生心灵。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激发探索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对各学段的古诗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这对于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品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作为一线的老师将如何进行古诗文教学呢?我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引导学生体验古诗文中的“情” 诗是一种有“情”的文学艺术形式,作诗须有情,读诗亦须有情,诗歌教学同样也离不开一个“情”字。但是,在实际古诗文教学中,往往出现的情况是老师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却无动于衷,课堂死气沉沉,更别说感受古诗文的“情”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引导学生体验古诗文中的“情”呢? 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寻找古诗文中所蕴含着那份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地钻研与把握教材,反复阅读诗文材料,仔细体会诗人寄情于何事何物,通过高度的概括与集中,再思考如何创设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教学时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教师须先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先有了解,掌握作者是如何将物境俱变的感慨寄之于笔端的,其中,可重点抓住“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进行体会,这“笑问”二字,写尽作者无尽感慨,写出了老迈寰颓的伤感情态与反主为客的内心悲哀。 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诵读 教学古诗文时,要创设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就该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促使学生与作品进行深刻对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读学生才能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才能达到“诵其文,通其意,明其理”的教学目的。因此,我在教读每篇诗文前提出朗读要求(注意停顿,划分节奏,语言语调重读等,)例如在《游子呤》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让学生边读边划诗句的节奏,然后让学生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个人读、小组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培养语感。通过指导学生自主诵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深刻领悟诗文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促使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教学诗歌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文中插图,启发他们大胆想象并思考:图中画了什么?所绘景物与诗歌有什么内在联系?教师再引导学生试读诗歌,找一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初步理解。例如:我教学《芙蓉楼送辛渐》时,揭示课题,简单导入后,我便安排学生仔细观图,大胆想象、质疑、勇敢尝试读好诗歌。很多学生提出了有意义的问题,并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读诗的风采。通过观图、初读初悟,多数学生已经对诗歌意义有了整体的轮廓。接下来,我简单的介绍作者及诗歌写作背景,便提出以下问题:诗歌写了什么人、什么事、有些什么景物?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感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等。然后我就安排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此时,我把充裕的时间交给学生,引导他们采取比赛读、展示读、仿读、接读、按韵律、平仄读等方式,让他们充分感受读的乐趣,理解诗情、诗意。 四、拓展知识、学习空间,让古诗文走进学生心灵 古诗文多借景抒情、借物言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由于受文化水平及历史知识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少难度,往往很难入情入境。如深入地理解孟郊《游子呤》中的拳拳游子心、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悠悠思乡情,苏轼《忆江南》中的江南情思等等这些蕴含在诗中的情感,学生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对诗人的认识越多,他们对诗词的领悟就越丰富越深刻。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从课内向课外扩展,严格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课内外作品,在背诵中丰富积累,在涵咏中感悟陶冶,多背诵一点古典诗词,还可增强孩子的语言积累,提高孩子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古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能读千赋,则能为人”、腹有诗书气自豪。同时指导学生广泛深入地研究一些诗人的传记,走进历史,走进诗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感悟诗人生活遭际、理想情感、品性情趣,更能深入地理解蕴含在诗文中的含义,从而深潜到文化的深层,感悟人生真谛,开拓视野,夯实学习的基础。 总之,古诗文教学需要我们教师去探索、去研究。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领悟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喜欢古诗,爱上古诗。 【参考文献】? [1]韩利卿.?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0)? [2]龚睿.?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3]王强.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学周刊B版》.2014,(2) [4]司雪丽.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亚太教育》.2016,(8)

小学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小学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古诗词是生命的歌唱,是美丽的化身,是永远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古诗 词的阅读与欣赏应当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跨入语义学与美学的领域,用 心灵去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然而,现今不少语文教师依然要求学生采用“死抠字词———理 解句意———总结思想”的老三套做法,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千古佳句。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蕴藏 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也深受影响。所以我认为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 教学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 通过吟诵感受作者的心情 小学生古诗文最主要的方式是“读”,要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重复的只是文字,不同的是意 境和感悟。如果没有意境的丰富,感悟的深化,语言就失去了感染,就吸引不了学生,学生 会失去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重复诵读就成了精神的负担。所以在诵读的过程中,把握 好既要让学生整体感知,不强调逐字逐句翻译解释,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当的解释,并 从中积累词句的关系。如果一点不求理解,学生学习古诗文就不可能自觉坚持。整体性地理解,目的是让学生在吟读中产生意象,让形象产生感染力。要把古诗文转化为形象,不可能 不顾及古诗文中关键性的重点字词,即文眼或诗眼的理解。在重点字词的理解中要注意最具 活力的字义理解,在教学中不能只是整体性模糊地理解,只有较准确的理解积累,这个字词 才是活的,它具备了迁移的功能,当它在其它古诗文和现代文中重新出现或组合出现时,学 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古诗里的字、词,有的经过年代的演变,早已“面目全非”了。比如通假字,学生更是陌生,就是老师讲解了,学生也容易遗忘。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最后一 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在这边就通“现”。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古 诗之前我先布置学生自学,让他们借助文中的注释及字典,联系上下句,通过讨论明了诗文 的大意,有的学生就说:“这边的‘见’字应该是‘看见’的意思,句意应该说,走过小桥忽然看见土地庙旁边的茅店,所以‘见’字应该读‘ji伽n’。”有的学生就说出了不同的见解:“文中有注释告诉我们这边的‘见’字是通假字,所以应该是‘出现’的意思,句意应该是走过小桥,土地庙旁 边的茅店就忽然出现我们的面前,所以‘见’字在这边应该读‘xi伽n’。”很明显第二个同学的说 法才是对的。然后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去诵读,学生就能较快地整体感知诗文的大意。这 种学习方法学生会迁移到课外自学古诗文中,这样,学生就能源源不断地吸取古诗文的营养,得到活水源头。 2 引导学生想象,提高审美能力 想象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件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想象力的创造物,欣 赏者的艺术接受活动也必须有一定的想象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古诗教学时,教师同样需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展开联想,联系生活经验和各种阅历去分析、 理解、判断、推理,深入领悟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蕴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愉悦,提 高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去引导学生想象,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 音乐,营造一定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我运用多 媒体先让学生观看鹳雀楼以及周围的景象的图片。夕阳西下,波涛滚滚的黄河一望无际,然 后让学生想象自己当时就站在那里,就是诗人王之涣,身临其境,看到这么壮美的景象,会 说些什么呢?会怎么想呢?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另外, 对于有一定描述性,情节性的古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品所给的内容展开想象,让他 们眼前似乎就浮现出一幅幅诗中所描写的画面。例如《赠汪伦》一诗,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 朗读,然后加上自己的补充,引导学生想象作品所描写的场景:小船飘荡在水面上,诗人登 上了小船就要离去,而好友汪伦却没有来相送。诗人这时不免有点失望。突然,岸边传来熟 悉的歌声,诗人惊喜,发出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也没有汪伦对我的感情深啊!通过这样

一年级古诗教学之我见

―年级古诗教学之我见 曲靖市沾益县西平小学李娟古诗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所以,小语教材每一册都会安排相当数量的古诗教学,让学生在经典诗文的学习中走进宏大、开阔、高尚的精神世界,在诗文的意境中打开属于自己的想象视野。《新课标》第一学段中关于古诗阅读有这样的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向往美好的意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这是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但是,作为一年级的课文,古诗也承担着帮助学生识字的重任,而识字又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那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让学生在快乐中识记汉字,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诗的优美意境,并能在感受意境的同时能在古诗的引领下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呢?这是很多老师对小学低段古诗教学存在的困惑,笔者就这些教学困惑进行了探索,现就将在教学《古朗夜行》这一课的收获与大家进行探讨。 《古朗月行》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名作。《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全诗16行,这里只节选了诗的前四句。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诗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古诗的意思是说他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一、古诗教学中的“快乐识字” 识字是学习古诗的基础,在学习生字的环节上,我首先播放音乐《小小的船》,用歌声引入新课,让学生们思考:叶圣陶老爷爷看到弯弯的月亮想到了小小的船,唐代有位大诗人叫李白,他小的时候看到了圆圆的月亮又想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首非常有趣的古诗。这个导入一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为教学的想象打开一个空间,让学生带着想象走进课文。古诗中的汉字不能想阅读课文中的汉字那样以简单的词语形式出现,我就采用请学生帮生字“找朋友”方式来让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有多元化的收获。在交流识字方法的环节更是趣味盎然,学生对同一个字都有不同的识记方法,学生不仅学的快乐,而且记得牢靠。学生在快乐中轻松完成识字任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我鼓励学生介绍自己自主识字的方法,用充满趣味的形式进行巩固强化,尤其是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的环节,学生学习空间放大,自主意识增强,识记汉字的印象也比较深刻。最后,连课题中的“行”字是多音字也被学生自己发现了。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学习感受中获得了很好的成就感,这也对后面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古诗教学中的“入情入境” 接着,我以“会读古诗”、“感受诗意”、“体会意境”三个层次进行理解诗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诵读”贯穿始终。第一个层次的要求是“把古诗读正确”,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只要能把古诗读正确就可以了。这样的要求很符合小学低段孩子的认知特点,他们可以轻松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我先采用范读

一年级朗读指导之我见

一年级朗读指导之我见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内心世界,使学生享受到阅读中的无限乐趣。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朗读是一种比默读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既是摄取内化的过程,又是表达和外化的过程,是一年级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切实抓好一年级朗读教学,从小培养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语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适度“指读” “指读”适用于一年级第一学期。“指读”指的是学生用手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年级学生年龄反应慢、思维能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在阅读时容易读错别字,读漏字、落下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经常让他们忽略了,有时一段话,他们是一口气读下来的,不去注意逗号或句号的停顿。如在上《借生日》这一课时读“妈妈,这个布熊是我送你的生日礼物。”这句时,很多学生会读成“妈妈,这个布熊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后来我让他们指着读就改变了这种状况。“指读”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避免读错、读漏,能训练 1

学生手、眼、脑协调发展。“指读”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辩认文字符号。从心理学上讲,“指读”能引起学生的随意注意,生字在指读时不断形成条件反射,增强随意记忆,强化对音节和字形的辨识,从而提高了识字效率,避免出现会背课文却不会认字和写字的现象。在指导,教师要注意由“字读”转为“行读”的“指读”,逐步提高默读速度。课标不提倡低年级的“指读”,然而从实践来看,“指读”往往是一年级正确朗读的最有效手段。但是指读不利于学生快速进行意义组合、容易读破词、读破句,所以“指读”只是一年级学生开始接受朗读训练的桥梁,是一个过渡,二年级以后就应该摈弃了。 二、重视范读的作用 一年级的孩子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在他们刚刚接触朗读训练时要特别重视范读的作用。一年级的学生容易读破词、读破句,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如学生会把“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读成“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了。有的句子太长,学生不容易断句,例如:“收款的阿姨用电脑很快算出了要付的钱”。学生有的读成“收款的/阿姨/用电脑/很快/算出了/要付的/钱”一词一顿。有的读成“收款的阿姨/用电脑/很快/算出了要付的钱”,没有正确断句,所以必须加强“连字成词、连词成句”的训练。但一年级的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还是比较弱,没有建立较强的语感,但一年级的孩子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所以我们可以用范读的方法进行指导,通 2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之我见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8-03-30T13:28:10.98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3月总第259期作者:张官军[导读]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 甘肃省积石山县石塬学区秦阴小学731799 摘要: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在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教才能效果更佳?本文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尝试性地提出了“引人入胜,独具匠心;发挥想象,融情于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等四种教学方法,旨在探求古诗词教学的传承与突破。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古诗词是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加强古诗词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小学古诗词教学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让学生失去对古诗词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很被动。 如何教古诗词才能有最佳效果呢?本文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古诗词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激趣引入,匠心独具 在古诗词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古诗新唱、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我先讲述了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的故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 又如:在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时,为了让孩子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我先用PPT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并且让学生尽情发挥换位思考:“夏日里,假如你就是苏轼,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此刻你正坐在西湖的凉亭中,迎着徐徐的微风,惬意地举起了手中的酒杯。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呢?”再让学生感受雨中西湖画面,让学生观看雨中的西湖云雾迷蒙的样子,让他们猜测:“雨中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正式讲古诗词前,采取各种吸引学生兴趣的小办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词,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展开想象,情景交融 诗歌是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而想象是诗的翅膀。诗词是重想象的,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驱遣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如在教学《敕勒川》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古朴典雅的音乐,向学生展示了一幅草原牛羊成群的壮观景象,营造一定的氛围,然后再让学生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学生就能对此句有更多的认识。 三、厚积薄发,游刃有余 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诗词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达到思维和能力上“质”的提升。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好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把握好教学方法。 第一,注意背诵总量要求,因学生发育有个性差异,但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完成。 第二,课内诵读与课外诵读相结合,拓展诵读空间,适度加大诵读的容量。 第三,科学检测与评价。一是诵读数量;二是诵读质量;三是名句妙语的积累。如何在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量”的积累呢?我在借鉴了优秀老师的做法后,制定了以下计划:①每周背一首课外古诗,周一开始就将古诗写在教室后面黑板上,每节语文课上课之前让孩子熟读一遍,能背的就背,背不下来的就读。②每周用一个早读来复习所学过的古诗。③每周用一节课来让孩子比赛背古诗。这样既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在学习古诗词时,如果能针对古诗词的特点,把它们归纳、概括一下,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背诵竞赛、演小品、编故事、打擂台、改原作、拼字词等手段,能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只要能根据诗歌固有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能力等因素,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一定会走出古诗教学的被动局面,让学生们爱诗、读诗、积累诗、运用诗,让我们的古诗教学充满乐趣,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古诗这一祖国的瑰宝,把古诗这一民族文化的骄傲永远地传承下去。

(完整版)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谈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浅析我是一位从事小学教学近二十多年的教师,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我就低年级古诗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低年级古诗教学必须立足于“读读背背,认认写写”上。 一、读读背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也最实用的手段。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古诗,是靠教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受到思想教育,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两点:1、明确读的要求;包括:(1)读有目的,读书不能盲目,每次读都应该有目的。初读,要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试读,用笔画出句中的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把诗读正确、读流利;细读,让学生边读边想。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读懂古诗;品读,注意诗句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来,在读中感受诗的语言美和韵律美。通过这样有层次的读,有目的的读,学生才会读有收获。(2)读有指导,有无教师的指导,是一般阅读教学与阅读活动的根本区别,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怎样读书,心中茫然,很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多在细节上、关键处给予适当的点拨。(3)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顾个别,丢掉大多数,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读的时间和机会,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课堂,丰富读的形式。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兴趣点易转移。如果

采用单一的读书形式,他们就容易疲劳。因此,读的形式必须多样,如初读时的听读、自读、跟读、范读、轮读;理解中的个别读,轻声读、齐读、查读、练读;巩固提高中的接龙读、配音读、表演读、比赛读等等。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自然使学生保持着盎然的读书兴趣。许多学生都已熟读成诵了,当堂背诵当然不成问题。不过,对那些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应采用语言提示,借助插图等方法加以帮助,促其尽快地记牢,背好。 二、认认写写 识字和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但有些教师教起古诗来往往忘了这一点。只重视读背指导,忽略写字训练,其理由是学生都会背了,还怕不会写,这种想法偏颇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感知的特点是笼统,不精确的,对客观事物的大体轮廓的知觉占优势,缺乏精细的辨别能力,他们的空间知觉的精确性和分化性的发展水平也较低。故而对辨别字形的细微差别和空间配置感到困难。所以,尽管他们在初读,细读,品读中,早已多次感知了字的音、形、义。但对生字的认识,还是一种轮廓的印象。只有对字形作分析,才能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因此,古诗教学必须重视识字和写字教学,着重强化字形的认识,分析和书写。 1、巧记字形。(1)采用口诀、简画、动作等直观性强的形象记忆法。如《静夜思》中的“月”字,可画个月牙儿帮助记忆。(2)游戏法,如动手制作基本笔画的卡片,然后用这些基本笔画拼成《一去二三里》中的“五、六、七、八、九、十”等字。(3)熟字带生字。学《悯农》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金生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金生 发表时间:2019-01-04T11:50:35.017Z 来源:《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2期作者:金生 [导读] 四川省黑水县寄宿制小学校6235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诗是语言的精华,人们常说,诗是语言中的盐,古诗则是盐中盐。古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好古诗可以厚实学生语言基本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母语文字的自信力。古诗远离我们的时代,古今汉语有很大的变化,学生对古今字义与词意句式掌握困难,诗歌语言高度浓缩,古今语言的思维不同,学生学起来困难较大。我执教小学语文教学以来,潜心于小学古诗教学的课题,立足于古诗的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不断深入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谈谈本人在教学的具体做法,旨在进一步与同仁商榷,不断完善小学古诗教学方法。 一、小学古诗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教材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古诗的篇目增加较多,需要学生记忆的量逐步加大,教学时间紧,语文检测古诗试题比例比原来有所增加,《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就是要求学生有感情、口齿清晰、表达准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要求学生学习古文树立热爱古诗积累一定数量古诗,感悟学习了解古诗写作背景,领悟古人表达情感的方法与技巧,运用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和口语交际中恰如其分运用古诗词,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育教学评估机制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背诵教材中古诗。背诵古诗没错,但是老师讲课是为了考试而教、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教师教学诗歌没有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没有身临其境地置身于诗歌情境中,感情渲染极为缺少力度,学生朗读情感不会表达,不会运用古诗来表达情感,写作中运用古诗很少。学用脱节,就算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难以激发对古诗的热爱思想情感,缺乏古诗底蕴。 分析其原因是古诗检测方式的导向错误,考试方法单一,局限了教学水平的发挥,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教学的三维目标定位不准,忽视了学生能力和情感价值目标。情感与价值目标是教学软实力,它可以让学生在治学路上走得更远,能够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情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古诗,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让中国的古文化扎根于学生内心世界,塑造祖国文化灵魂,弘扬古诗词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只有从源头掌握,才能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更新教学理念,科学从教、正确导学,科学合理检测,提高学生语言实力。 二、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对某一事物的感情倾向,它可以把学生精力集中于某一方向,开发内在潜力,突破性学习知识,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有兴趣的事物能够积极主动学习,激活学生感觉器官,开发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资源,可以说兴趣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能够最大限度集中学生注意力。通过长期的教学研究,我采取以下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有着独特的教学功能,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动画全方位优化整合,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视觉、听觉、思维器官,给学生提供很多想象空间,语言信息多渠道进入学生大脑,古诗描绘的情境难以用语言给学生一个立体化展示,多媒体可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 2.背诵古诗比赛。 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根据这一特点,我定期举行古诗背诵比赛,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古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通过背诵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感悟诗歌语言美、节奏美、意境美,逐步掌握古诗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学生为了在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学习十分积极主动,准备十分充分。学生自己还组织预赛,通过手机录音,看在自己发音是否准确、节奏感是否强烈,学情一片良好。 三、优化方法、突出实效 1.换词以领悟诗歌的精妙。 古诗词用词十分精准,老师要声情并茂讲解才能展示古诗丰富底蕴,学生才能领悟语言魅力。我在讲解过程中对古诗富有表达效果词语要学生做换词练习,通过反复地替换,细致入微地品味其中表达上的差异和感情色彩差异,找出诗眼,看看字里行间如何表达诗的主题,特别是诗中动词和量词,最值得品味。我在教学古诗:朝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其中“还”做换词练习,学生换成“回”、“到”、“归”等词。学生反复品味都不及“还”好,“千里江陵一日还”都不足以表达长江一泻千里磅礴气势和诗人返乡的归心似箭的心情。这样教学,学生不仅提高对古诗鉴赏水平,而且提高学生锻词炼句的基本功,起着一箭双雕作用,在古诗词做换词练习是教学生垂词炼句的独门绝技。 2.以主题来积累诗句。 我们学习古诗的目的重在运用,只有积累一定数量的诗句,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例如描写春天诗句: (1)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的《叹花》。 (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的《春色满园》。按照不同主题分类诗歌,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体味语言细微差别,也有利于在阅读与写作中运用诗句,深化语言的表达力。

古诗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古诗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5-06-30T13:35:45.89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3期(上)供稿作者:陈云飞[导读] 在古诗文中,作者把自己感受到的景、物、情、理通过传神的语言准确地呈现给读者。◇陈云飞(渠县静边职业中学渠县 635200)新课标对古诗文的学习明确提出了两条目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古诗文教学应瞄准这两条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努力实践“新课程”。本文试就此谈一孔之见。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在古诗文中,作者把自己感受到的景、物、情、理通过传神的语言准确地呈现给读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作者创作的动机、立意、内涵等一股脑儿地全盘端出来,让学生囫囵吞枣地接受,而必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将自身先前的独特体验融注到古诗文中,并对文本作出自己的阐释,这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是教师的分析所能代替得了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我完成生动、具体、独特的个人阅读感受,真切领悟作者创作的动机,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从而深刻地体味文章的内涵,得到深刻的启迪。如学生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体悟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懂得了做人之理和报国之理;读杜甫的《望岳》,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体会到一种开阔的胸襟和立志奋勇攀登高峰的精神等等。 二、动态演示领略诗情画意 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精炼、意境深远,很多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画相通。但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很难从精炼的词句中领略诗情画意。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于一身,易于表现诗歌的意境。如阅读《咏柳》一诗时,伴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展现这样一幅美景:明媚的阳光下,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随着微风轻轻地舞动,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情景中身心舒畅、融情入景,自然体会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意也就不难理解了。借助美的形象,使学生充分获得美的享受,这就是多媒体的魅力所在。 三、给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可见,联想和想像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位慧眼识金的矿工,去开采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应该做一位法力无边的魔法师,去升华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有许多都是情景交融的佳作,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并将想像的景物用彩笔描绘成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画面。在我的办公桌里,至今还保存着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所作的图画,如:读过《桃花源记》,学生可根据武陵渔人的行踪绘制出连续的画面:渔人发现桃花林——寻找桃源(连洞口都画得惟妙惟肖)——桃花源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一派安居乐业、平静祥和的风貌——离开桃源;学过《小石潭记》,学生可画出“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水澄澈空灵之感;学生可根据王维的《使至塞上》绘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宏伟景象;学习《望天门山》,擅长画画的赵静同学利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现场作画,描绘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磅礴气势。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语文老师如能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画面,不但可以调动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这与新课改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四、通过把握意境加深情感 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的美,也即“诗情画意”的美。所以理解古诗词首先要“入境”。只有“入境”,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诗以母亲为游子缝衣的平常小事,热情歌颂母爱的伟大,结尾以比喻作结,含蓄深刻。诗风清新自然,宛若民歌,意境优美。教师要创设情境,通过描述、插图、音乐、多媒体等手段,给学生营造便于正确把握古诗词基调的“生活新境”。 五、揭示背景感知艺术形象 古诗文创作的年代和今天已隔久远。要想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把握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就必须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运用背景知识,体味作者的心境。例如,只有了解了元和十四年(819年)为了拯救民族,不惜衰朽残年,写封奏书给皇帝,因反对迎拜佛骨激怒唐宪宗被贬潮州的韩愈的经历,才能体味作者创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时的满腹委屈与悲愤之情,才能解读“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诗句所隐含的事实,才能感受出“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篮管马不前”中诗人借秦岭云雾缭绕之状,蓝关风雪弥漫之态表现恋家念国之情和内心的辛酸。有些诗句和历史事实有很大联系,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在西夏进攻北宋环庆二州,又用四年时间攻陷抚宁诸城的情况下,有感而作的。在这首词中,作者抒发了豪情壮志和渴望朝廷重新重用自己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优秀的古代诗文作品,往往都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深邃幽雅的意境,能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在教学中加强背诵,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多读读背,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好和伟大。在中学课本的所选诗文中,既有抒情,又有节奏,语短意长,易于背诵,许多作品让人百读不厌,无形中受到熏陶,比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可激发起一代又一代人无限的探索和奋斗精神;《诗经》中的《关雎》《蒹葭》等诗作中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忧伤之情又曾多少次地触动我们的情感之弦;读罢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们又怎能不对杜甫心忧天下的豪情充满敬意呢?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情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又使多少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朋友重新燃起希望的火光呢? 轻扣古诗文教学的大门,更加让笔者感到自我文化底蕴,语言修养的不足。古诗文教学对教师的涵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孜孜不倦的不懈求索,加强对古典诗文的研习,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引渡人,把学生引入古典文学的殿堂,去品茗古诗文这杯陈年醇香的佳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