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城如东古牌坊

古城如东古牌坊

古城如东古牌坊
古城如东古牌坊

如东古牌坊

牌坊为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如东历史上的牌坊,就其建造意图而言,大体上有:科名坊、百岁坊、孝子坊、贞节坊。

如东境内最有名的科名坊为“五桂坊”。相传明建文元年(1399),丰利许孚与同乡王翦(曾任陕西蒲城县教谕)、张真、刘鉴(字明善,后中进士,曾任平谷县知县)、蔡升(曾任湖广郧县教谕)五人同榜,朝廷赐建科名坊———五桂坊。

据史料载,在掘港镇区及周边地区共有13座牌坊,其中贞节坊8座。掘港镇范围内共有4座牌坊。一在东街蒋家桥巷中段的牌楼巷口,因顾学龙妻管氏守节52年,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得旌表,一年后建牌坊。一在环镇顾家院子,管养坚妻邢氏,清乾隆十五年(1750)得旌表,7年后建牌坊。镇区内还有两座牌坊,均在南街。一在南大街西,坐南朝北,管学正妻顾氏,以节孝得名,清乾隆十一年(1746)得旌表,两年后建牌坊。一在顾氏牌坊斜对面,坐北朝南,管养谦妻庄氏,以节孝著称,清康熙末年得旌表,雍正五年(1727)建牌坊。岔河东西街原有多处古牌坊,如节孝坊、贞节坊等,见载于史志的有《如皋县续志》上的百岁坊。岔河人李士龙,年百岁,清“嘉庆十九年旌表恩赐:‘升平人瑞’四字,给帑建坊”。此坊立于岔河关岳庙侧畔。岔河《汤氏家谱》亦载有清嘉庆二十一年、道光九年、同治五年先后对花孺人、罗孺人、周孺人“旌表节孝给帑建坊”。

在丰利,有“一衙门,二典当……六牌坊……十祠堂”之说。丰利牌坊,镇区内即有六处,故名“六牌坊”。这六座牌坊曾分别立于西街登丰桥、白桥、陈

氏宗祠门前,北街马氏宗祠门前,东街德兴泰酱酒店门前。这六座牌坊多为节孝坊。

马塘以南三里多路的九圩港西岸,原有一座高1丈有余、宽约2丈多的土墩,墩上矗立一座高2丈多的“节孝坊”,为杨瑜青妻顾氏而建。此牌坊建于清道光年间,民间称为“杨家牌坊”。在潮桥,原高园大队有一处称为“新牌坊”的地名,源于该处曾有一座石牌坊,抗战期间被日寇拆毁。后有人在地下挖出一块残石,上面镌有“……二级浙江候补县丞钱世华之妻谢氏之坊”文字,此坊当为节孝坊。

双甸《丛氏宗谱》载:“赵太君节孝坊,在双店西北街,乾隆间子合松奉敕建”、“路太君节孝坊,坊在溯淮桥东田内,道光中元孙盛郁等奉敕建”、“任太君节孝坊,坊在李家桥,发若公墓前,道光辛丑孙世昕等奉敕建”。在双甸丛家坝曾建有孝子坊,整个石牌坊高约6米。此牌坊顶部有一方汉白玉,上雕刻有双龙盘旨,下面的横枋石上刻有“道光二十年正月礼部奉江苏孝子丛能准其旌表给帑建坊”。“孝子坊”建在西坝瀹波桥西首孝子祠前。孝子丛能之父为江苏举人,其妻早年病逝,后又续弦。举人去世后,其子丛能对晚娘赡养胜似亲生母亲,常年冬暖被、夏凉席,母亲生病不能进药食,丛能含在嘴里侍喂,有乌鸦反哺的孝行。

还有一座虽称不上“古”的牌坊,但也有些年份。这就是马塘三里墩古烽火台北侧“东皋旅沪难胞马塘公墓”前的石牌坊。1937年8月13日,侵沪日军进攻闸北地区,中国军人奋起抗击,历时三月,史称淞沪会战。其间,侵华日军飞机轮番轰炸上海闸北、虹口、江湾等地。平民罹难甚多。皋东旅沪谋生同乡多未能幸免,抛尸他乡,至为凄惨。皋东旅沪人士在如皋旅沪同乡会、红十字会的

支持下纷纷解囊,购棺收殓散尸,雇船将90余口灵柩运回家乡安葬,并在公墓前建起巨大石牌坊。牌坊石柱上刻着“万骨同归公墓,千秋永作义山”等对联。横枋上是隶书“归正首丘”四字,此语引自《礼记》,意为不忘本,怀念故乡而归葬故里。

探究广西古镇古村的现状和保护

探究广西古镇古村的现状和保护 摘要:针对广西区现存古镇的现状和保护,以隆安雁江、靖西旧州、那劳村为例,对于广西现存古镇的保护提出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现状;保护;旅游资源开发;古镇古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经过文物调查,有2000多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有600多处古建筑。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着手开发成风景旅游区,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那些存在已久的古镇古村落,便成了珍贵的旅游资源。在探访广西数个古镇古村落之后,以隆安雁江、靖西旧州、百色那劳村、灵山大芦村为典型,探究广西古镇古村的现状和保护,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1个别古镇古村的现状 1.1隆安雁江古镇现状 隆安雁江古镇位于隆安县城西侧15公里处,距离南宁约116公里,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距今已有234年历史,曾有“小香港”、“小上海”的称号。但当我们到达雁江之后发现,古镇也只是一条街而已,曾有的特色建筑大都消失了,只剩下半条街道还依稀能够看出是古镇的样子,仔细辨认还能发现一些旧商店的印在墙上的店名。整个地方,都看不出有任何保护的痕迹,街道上的一些老房子被拆掉建成新的砖房,新老相邻,极不搭配。一些老人还住在房子里面,而没有人住的房子大多破败不堪。当地的经济主要是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而且村民大都没有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意识。听粉店的老板说,有时候会有城里人到这边自驾游,不过也是兜一圈就走了。 1.2靖西旧州古镇现状 靖西旧州距离县城约8公里,居民全为壮族、通用壮语,因盛产绣球,人们又把旧州称为绣球街。据清《归顺直录州志》记载:南宋末年,张天宗随文天祥抗元,因兵败,张天宗率领余部退至广西靖西旧州一代,与当地土民一道开荒造田、引水灌溉、传授先进的技术和文化[1]。与隆安雁江极为不同,旧州古镇很重视他们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已经着手开发这种资源,发展旅游业。但是我们发现这里古建筑的保护现状也是很不乐观,大部分的平房建筑已经被摧毁殆尽,只剩下一些有特色的,比如文昌阁、岑氏土司墓碑。当地为了建设旅游景点,把老的房子,街道都拆掉,用现代材料建成新的仿古的建筑,破坏了原本的古韵古色,只剩下一堆景区的标准建筑,一样的墙壁、一样的用料、一样的楼阁。我们在生态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发现这么一段话:“……你们把老房子、老街道都拆完了,我们来看什么东西,我们到旧州来是来看古董的,不是来看所谓的‘新气象、新建设’的啊”。可见,在开发资源的同时,当地政府并没有很好地权衡开发和保护,过份重视开发,反而把古建筑给摧毁了。现在旧州的旅游景点已经初具规模,自然风景优美,山清水秀。有村民沿着街道开起店铺买小吃、特产,但是那些古镇遗风,已经一去不返了。 1.3西林县那劳乡 那劳乡的那劳村依着省道321,所以从百色市坐几个小时的车,一下车就到了。整个村落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靠着省道,较为繁华,有商店市场,是附近的集市;另外一部分要往里走一公里,那是大部分村民居住的地方。那劳乡那劳村是清光绪初年云贵总督岑毓英和清末两广总督、四川总督岑春煊的老家。这里有岑氏经明、清两代建起来的家宅、庙宇、纪念物等建筑群。那劳村的古建筑保存的比较好,特别是岑氏家族的建筑。政府有对一些已经破损的建筑进行翻修,但是并没有过多地干涉建筑原本的面貌。从旧府和宫保府的装饰绘画风格,可以明显地看到传统文化对于这个家族的影响。村民们对于这些建筑的价值有一点了

古村落镇的价值与作用

古村落镇的价值与作用 南昌工程学院严鹏编制 论文摘要:古村古镇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历经朝代的更替,见证历史的变迁,反映独特的民风民俗,传承着文化的延续,是不可再生和不可代替的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加以保护开发和继承利用。 论文关键词:古村古镇以人为本历史文化 1.正确认识保护古村古镇的价值与作用 近年来,国内国外对古村古镇历史文脉的保护和利用予以极大的关注,积极采取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切实加 以保护利用。 保护古村古镇就是保护人类的精神文明财富。古村古镇特别是相对完整的古村古镇,保留着当地或者一定时期比较重要的建筑,显示了当时建筑艺术的精华和成就,蕴藏着传统优秀的民风民俗,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历史风貌,传承着历史的文脉和足迹,是人类的精神文明财富。通过保护,可以继承和挖掘利用其历史文明财富,古为今用,建设特色村镇,促进人类现代文明建设。 保护古村古镇催生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古村古镇是当今国内外的潮流。在保护古村古镇中开发利用‘赢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效益主要表现在促进旅游业和村镇建设发展之上。国外的不说,国内比较著名的湖南凤凰和韶山、江苏周庄、山西平遥、云南大理和这次参观浙江嘉善县西塘镇和桐乡市的乌镇等

众多的历史古镇古村及名镇名村,通过保护和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收人成为当地的主要财政收人,旅游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随之村镇建设突飞猛进,现代化城镇村庄与古村古镇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近年来,大芦古村实施保护和开发利用战略,仅旅游门票收入就达10万多元,带动农副特产收入500多万元,仅这项年人均增加收入达到1000多元,同时也促进新村建设步伐加快,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和小康示范新村。 2.沉思正视古村古镇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些古村古镇实施大规模拆迁改造,一些镇民出于对现代生活的追求对住房进行拆除改建和大动作改造,传统的粉墙黛瓦、砖木结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高墙阔路、钢筋水泥楼房。传统民居、历史建筑被新建的方形建筑弄得支离破碎,古村古镇风貌受到日益严重的侵害,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正在逐渐消失。 人们对古村古镇的保护意识仍然比较淡薄。笔者曾多次深人县内古村古镇调查了解,一些古民宅十之五六已不同程度改造和翻新,相邻周边新建楼房比较普遍,部分房屋破损严重,有如风中残烛,岌岌可危,有的已倒塌破败。问及居民,古村古镇古屋为何不加以保护。回答几乎一样,破旧之屋修之何用;拆旧建新,住之舒适又风光。 政府对古村古镇缺乏有力的保护措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前提下,一些当地政府对古村古镇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更有甚者采取大拆大建改造古城古村,全部推倒重建,

琼山古城古镇古村景点游

琼山古城古镇古村景点游 古城古镇古村游,郊游找乐,探寻历史文物,寻寻觅觅,人文景观了解。 历史长河烟波浩淼,每个古老的乡村乡镇,都会有一段长长久久的传说。今天的我们很难看清事物原本的模样,且让我们忙里偷闲,双休日去郊外的老村,去老镇,去老城,去海边,去山谷。看古老的石牌坊,看古民居,看古村门,看古井,看古刻碑,看古宗祠、古庙、古亭,看名人古墓,看弯弯曲曲高低不一的古石道,看古树;看小桥、古潭、小溪流水和山泉瀑布。还要看山峰雨林沟谷、流泉飞瀑。搜寻和倾听一些过往的声音,寻觅些许残存保留至今的印象。 在远离城市喧嚷的一片净土,体会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境中,享受海南风情假日,感受海南淳朴乡间生活气息。 海南的热带森林非常美,鲜艳的绿色是热带雨林永恒的主题,山里的雨林沟谷很多,处处的流泉飞瀑与空中花园让人百看不厌。。。。,当我看到这瀑布清泉与那散发出勃勃生机的绿色植被,我的灵魂瞬间就融入了这片原始雨林,仙境亦梦,人在画中。 琼山除了府城古城之外,还有那些无人知道的旅游景点,如: 一、府城丁村 位于海南广播电台发射台附近,可坐44路公交车到府城镇委站下车或到丁村站下车。村中主要景观有:三个古石头门,特别是东门,还包留有进村的古石道。建于清朝的文昌阁。约亭,约亭前面有清朝嘉庆六年年间立的奉县示禁碑。 往村子外面走一公里有文峰塔遗址及一庙宇,听说还有一座石牌坊。 二、迈瀛村 位于龙昆南路海南广播电台发射台附近,从洗马桥走过去也可以。村中主要景观有:迈瀛莲花潭,莲花潭边上有座不太高的苍屹山,山中有个仙人洞,据说仙女云游至此山峰后,迷恋这里的山明水秀,点峰成洞,并在洞里安居。洞口石壁上刻着“石室仙岭”四个大字;还刻着“戚惠庵比界”“温陵邓锺书”,这是明朝万历三十二戊申年(公元1608)福建泉州武进士海南副总兵邓锺的题字,据记载他在洞前创建戚惠庵。当地村人说洞里住过琼崖纵队的同志。进入村子有口八角水井,这水井是解放初解放军挖的。井边丢弃着一块青云得路碑。

在全市古镇保护和开发考察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古镇保护和开发考察现场会上的讲话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古镇保护与开发工作经验,寻找差距,理清思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我市的古镇保护和开发工作。我理解古镇就是个历史街区,也就是很早就有人居住的地方,有以前年代的特征,有先前人物的传说,有很多与现在生活不一样的东西。盐津县豆沙古镇在保护和开发中,注重营造浓郁的秦风汉韵和古朴的驿道风情,古镇老街上店铺林立,典型仿古民居整齐划一,整个集镇给人一种“古、秀、奇、美”的感觉,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宜宾的古镇资源较多,一方面,对古镇进行保护是历史赋与我们的责任;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开发利用好古镇,打好这张牌,助推城市形象宣传、旅游经济发展和富民增收。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对古镇保护和开发的认识 我国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了众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古镇建筑群。按照文化背景和历史区域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八类:一是徽派古建筑群,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二是西北古建筑群,主要分布在陕西;三是北方大院建筑群,主要分布在山西;四是水乡古建筑群,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五是西南古建筑群,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六是岭南古建筑群,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七是湘黔古建筑群,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八是南诏古建筑群,主要分布在云南。这些古建筑群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历史文化的符号和生动反映。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

世纪以来,各地加大了对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从率先打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到 最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徽省西递--宏村古村落,从江浙的同里、乌镇、西塘到山西平遥、云南丽江等古镇,以及今天我们参观学习的盐津县豆沙古镇,都创造了古镇保护和开发的成功案例。 宜宾的古镇资源较为丰富,加强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是统筹城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保护宜宾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名镇、名村特色,丰富小城镇的建筑形式、景观风貌和文化内涵,还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旅游产业培育,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宜宾市开展古镇保护和开发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宜宾的李庄镇、龙华镇等40多个乡镇保留着不少古街和古院落,而临近地区叫得响的古城镇不多;宜宾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原生态的长江上游自然风光,特别是古镇资源古色古香,自成一体。同时,宜宾古镇保护和开发正面临难得的机遇,宜宾很多古建筑损毁严重,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较差,当前,为改善民生,国家推出了加快“城中村”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一系列举措,为我们实施古镇保护和开发提供了有利时机。 从刚才市政协文史委的通报情况看,我市在古镇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古镇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古镇资源流失速度加快;缺乏高水平的策划和规划,个性不突出,差异化不明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到位、旅游开发力度不够等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

浅析古城镇民居客栈开发利用的意义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17768978.html, 目录 摘要.................................IV 第一章民居客栈发展现状. (2) 1.1国内民居客栈发展现状 (2) 1.2云南省民居客栈发展现状 (3) 1.3古城镇衍生的民居客栈 (4) 第二章古城镇民居客栈比较分析 (4) —一以大理古城、丽江古城、剑川寺登街为例 (4) 2.1三地民居客栈发展现状 (4) 2.2三地民居客栈发展的现实意义 (5) 2.3三地客源市场状况分析 (6) 2.4三地客栈营销方式及展望 (10) 第三章思考与建议 (11) 3.1自助化 (11) 3.2民族化与外来化 (12) 3.3持续化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17768978.html, 浅析古城镇民居客栈开发利用的意义 —以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剑川寺登街为例 摘要 近年来,古城镇旅游不断升温,民居客栈得到迅速发展,作为居民直接参与旅游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民居客栈开始被赋予了新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民居客栈在大理、丽江、寺登街三地的发展做一些比较分析,希望对其有所裨益。 关键词:民居客栈古城镇开发利用 Ancient town houses Inn Development Research ——the three board “dali lijiang sidengjie” as an exampl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17768978.html,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ourism has been heating up in ancient cities and towns,residential areas inn has the rapidly development, as residents directly involved in tourism as a way of economic activity, residential inn began to be given a new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residential inn in Dali, Lijiang, Temple Street, receiv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places to do som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hope that their benefit. Key words residential inn,ancient urban,development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再加上双休日制度的实行,人们的可支配时间也大大增加。根据马斯洛需要层

福宝古镇——中国传统村落建筑的典范

福宝古镇——中国传统村落建筑的典范 福宝古镇起于回龙桥,止于西河古道,全长1200米,依山而建,随水而走,三水交汇,五桥相通,高低起伏,曲折多姿,同山水融合,与自然统一,木质穿逗结构的房屋间间相连,层层叠叠,曾被清华大学教授赞誉为“中国山地民居建筑的精华”、“一首空间的交响乐”。 福宝是一座山镇,也是一座盐镇。依山而成的镇迹分布令人惊异,整个场镇建筑在一座鱼脊形的丘峦半岛之上,高差约在70米左右,并且东西两段的地势跌落突然,形成了高低错落、层叠错落的街市空间。鳞次栉比的屋檐,形成由下而上的纵深美学构图。 房瓦间一条大道蜿蜒,便是唐宋时的盐茶古道。这道路南下扼守川盐入黔的关卡,东出重庆形成沿江而兴的马道,向西直达云南腹地,往北可通富庶成都平原。春季是佛宝最美的季节,嫩草与鲜花和古镇相得益彰。

福宝古镇建镇时因交通极不方便,谋生艰难,故以庙宇兴场,得以取名佛保场,后因在一次大火后重建,在正街上挖到一直径七尺大的鹅卵石,后改名为佛宝新场。福宝古镇依山而建,保存完好。其中的回龙街是全镇现保存最完整的一条古街,沿回龙桥而上,在大青石铺成的街道两旁,民房一间靠一间、大小不一,形成九龙巷、刘家巷、包青巷、柴市巷、鸡市巷等五条巷道,福宝在西汉时为夜郎古道,唐宋时为盐茶古道,元末明初商旅增多,形成边贸集镇。 巴蜀众多古镇村落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由生长方式,长年累月叠合扩展形成。正如香山寿夫所言:“人的解释积累重合在一起就是地形具有的意义,并同时创作了场所”。因此,福宝古镇的骨子里也存在一种“无序”的基因,村落的形态不受统一形制的束缚,平面形态特征表现出一种自由灵活、不拘一格之特质。然而这种“无序”并非指随意而无迹可寻,相反它受到自然环境、宗教理法、民俗风情以及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村落才在看似无序中蕴涵着有序的主线。 福宝正是以宗教这条有序的主线展开空间布局。建镇之初因交通不便,居民谋生艰难,所以借庙宇以兴场,得名佛宝场。因此它成为周围范围内拜神的中心。至今仍流传着“三宫八庙”的说法。它们不仅是村民心理场的中心,也是古镇布局的焦点。镇上回龙主街两侧遍布着形式各异,各具特色的庙宇。街的尽头就是古镇的最高点火神庙。

《中国国家地理》评出中国最美六大原生态古镇古村-婺源

《中国国家地理》评出中国最美六大原生态古镇古村 婺源是江西省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历史上曾属安徽管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 婺源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以山、水、竹、石、树、木、桥、亭、涧、滩、岩洞、飞瀑、舟渡、古民居为组合的自然景观,有着世外桃园般的意境,犹如一幅韵味无穷的山水画,形成一个独特而美丽的田园风光游览区,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和超凡脱俗的感觉。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婺源是一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抒情诗。 恬美和谐的家园,缘自婺源对“绿”的呵护。始创于婺源的群众性自然保护小区目前已发展有自然 生态型、珍稀动物型、资源保护型等6类191个,6000多株名木古树建档挂牌。 泰山归来不看岳,婺源归来不看村。婺源家园的美,美在与环境浑然天成的和谐。“青山向晚盈轩翠,

碧水含春傍槛流”。无论是民居、村落都非常注意人和天、地、山、水的环境关系,或枕山面水,或临溪而居,山山水水都是“家”,形成此间,村村是画,步步是景。粉墙黛瓦的村落被青山和绿水所环绕,加上飘渺朦胧的薄雾、古意盎然的石径和廊桥,全然是水墨丹青的韵味。 村如诗画,城亦诗画。婺源县城是现代都市与山水乡村完美结合的城市。清幽典雅的兰桂花园、玉宇花园等极富现代气息的生活小区点缀山城;清逸俊秀的虹井公园、滨江公园,以星江河为天然景致,依城而落,就水城而成;占地105亩的婺源大型文化生态广场,具有浓郁的地方民俗风情和时代气息,集休闲、集会、旅游于一体,体现文化、生态、生命、环境、绿色的和谐。婺源,一座以人文山水相辉映、文化生态共繁荣的山水文化旅游城市日益凸显。

关于古镇或者古村落保护与开发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古村落保护与开发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一、调研背景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农耕历史和文化渊源,加之地域辽阔,遗存了大量各具特色、传统文化丰厚的古村落。随着古村落的价值被社会逐渐认可,古村游已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旅游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但随着古村落与外界联系的骤然增多,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本次调研对苏州太湖金庭镇明月湾的保护与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尝试性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明月湾位于太湖西山岛南端,是一个仅有百来户人家的小村落。由于偏于孤岛一隅,长期隐逸于湖山深处,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鲜为人知。2003年吴中区古村旅游开发公司和西山镇(今改名金庭镇)人民政府对其实施保护整治,2007 年明月湾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苏州古村落是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保护和利用。作为苏州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代表作,更为完善的对明月湾进行保护开发,能为全市甚至全国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工作起到示范作用,并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明的持续建设,彰显江南水乡的特色和风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结果 1、明月湾的历史变迁 由于疏于记述且时间有限,明月湾的历史我们只能从文献和镇政府提供的资料中搜索、筛选。尽管找到的也只是一个大致梗概,但从中仍然可以看出这个千年古村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去保护开发。 (一)春秋时期——吴王和西施玩月之地 明月湾,因春秋时吴王夫差和西施曾来此玩月而得名。尽管这仅是一则传说,但历史上西山确实曾经是吴越相争的前沿阵地,至今岛上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吴王的传说,留下了许多当时的遗迹。 (二)盛唐时期——文人雅士寻胜探幽之处 明月湾村的始建年代已无从考证,但至少在唐代已闻名遐迩。刘长卿、白居易、皎然、皮日休、陆龟蒙等一代文人雅士纷纷慕名而来,欣然命笔。他们的作品是明月湾村悠久历史的重要佐证。有“情才冠世” 之誉的诗人刘长卿曾当过长洲(今苏州)尉,后被人诬陷入狱,出狱离苏之前,到明月湾探望一位名叫贺九的隐士,可惜寻访不遇,便写下了《明月湾寻贺九不遇》一诗。诗中写道:“古人不在明月在,谁见孤舟来去时?”有人考证,这首诗当作于唐至德二年,即公元757 年。由此算来,明月湾建村距今至少已有1250年了。 宝历二年(825),诗人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这年秋天,他来到明月湾。诗人一下子就被明月湾秀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忍不住赞叹:“湖山处处好淹留,最爱东湾北坞头。”这是明月湾古村在这位苏州太守心目中的地位。 陆龟蒙、皮日休两位诗人是在咸通十一年(870)来到明月湾的。陆龟蒙将洞庭明月湾村和南京道教建筑明月观相比较以后,认为“洞庭看最奇”。诗人突出

中国最美的100个古村古镇

中国最美的100 个古村古镇 《中国最美的100 个古村古镇》(作者藏羚羊旅行指南编辑部)甄选了100 个古朴的村镇,将带领读者游目骋怀,神游中华。跟随《中国最美的100 个古村古镇》,您可以体悟徽派建筑的儒雅,可以触摸江南水乡的温柔,可以领略西北院落的质朴无华,也可以感受湘黔领地的秀逸,揭开一段段被尘封的历史记忆。(一)徽派民居——大家风 、宏村 宏村位于省黄南麓,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

个村落占地30 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从整个外观上说,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 画。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 余幢,著名景点还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 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树 人堂、桃源居、敬修堂、德义堂、碧园等一大批独具匠心、精雕细作的明清古民居至今保存完美。宏村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的皖南乡村,且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 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它背倚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因此被誉为“中 国画里的乡村” 、西递 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西递村,是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她地理位置适中,位于省南部。她群峰连绵,风光秀丽,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古民居300 余幢,其中保存古朴完整的还有124 幢,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西递村是一个古朴典雅,底蕴深厚的古村落。她既有古徽州精湛的“三雕”建筑艺术,又有浓郁涵的人文景观,从而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徽州地域文化的显著持征。村前矗立明万历陆年胡文光刺史牌楼,全用本地黑色[ 黟县青]建成,雕琢精绝,巍峨高耸,为我国石坊建筑中之瑰宝。漫步村中,随处可见那粉墙青瓦,鳞次栉比,青石铺路,巷贯街连,镶嵌漏窗,镂空门罩和那层层叠叠的飞檐翘角,突兀多资的马头墙。民宅厅堂雕梁画栋,描金飞彩,拦板斗拱,窗扇、

旅游让古镇焕发新活力

旅游让古镇焕发新活力 旅游让古镇焕发新活力 “……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唉乃,飘然而过……”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茅盾的故乡乌镇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一样,街道、民居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谓“人家尽枕河”。 诸如乌镇这样的古城古镇古村,在全国数以千计。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灾害、保护意识不强、不合理开发等原因,一些古城古镇古村被破坏,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旅游业的崛起,让古村镇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时也为古城古镇古村保护带来新的挑战。 从“摇摇欲坠”到活力迸发 11年前,也就是2000年10月30日,黄山脚下的宏村一夜成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它和邻近的西递村“世界文化遗产”称号。尽管如此,宏村当时的状况并不乐观。 当时发生的一些事现在让当地人回想起来仍旧记忆犹新:旅游旺季,村民公然用马车阻拦游客,甚至用牛马粪涂墙,驱赶游客;古民居没人维修,摇摇欲坠;游客花30元买门票,却只能参观两个民居。不仅如此,村民还把该村所在的黟县县政府告上法庭,声称县政府侵犯了他们的财产权。旅游资源产权和经营权的纠纷,让村民们“守着金饭碗要饭吃”。 黟县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县内完整地保存了西递、宏村、南屏、关麓、屏山等众多古村落,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祠堂、牌坊、园林等古建筑成为展示徽文化的“活化石”。遗产申报成功后,如何合理利用历史遗存促进世界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黟县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合理利用古村落旅游资源,为古村注入了活力,让老百姓增收致富。 黟县及时成立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领导组,西递、宏村专门建立了遗产管理委员会、遗产保护管理监察大队及民间保护协会,逐渐形成县、镇、村、民间组织四级保护管理网络。黟县还大胆创新保护管理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省专项保护资金,另一方面县里每年从旅游企业门票收入中征收20%的文物保护资金,投入遗产保护。 据介绍,旷古斋、大夫第、百可园、“宰相食府”等一批独具特色的徽文化深度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既有效保护了濒临倒塌、且个人无力承担维修费用的古民居,又丰富了古村落旅游产品体系。同时,黟县积极开发旅游商品,目前全县拥有重点骨干旅游商品生产企业8家,有500多户个体私营业主直接从事旅游商品生产经营,年总产值达5亿元以上。来黟县的游客每年平均增幅达30%以上,西递景区 、宏村景区农民收入70%左右都来自于旅游业。 旅游业放大古镇资源价值 类似于西递、宏村的发展路径在全国还有很多。旅游业的发展,放大了古城古镇古村资源价值,使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保留和传承。 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联盟主席、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认为,我国古镇有三大价值:一是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名人、名宅、名吃、名产,这一系列的“名”,构成一个古镇的名气;二是古镇作为实体的价值。首先是古镇的资产价值。古镇的资产大都是老旧资产,恰恰是这些老旧资产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地升值。其次是土地的价值。古镇的土地在发展过程中迅速转换,这种

古建中国整理徐州这9大古镇古村值得一看!

古建中国整理徐州这9大古镇古村值得一看! 徐州,古称彭城,向来为淮海地区之中心,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一起来寻找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最美古村古镇。 1、窑湾古镇 窑湾镇位于徐州市所属新沂市的西南边缘,京杭大运河及骆马湖交汇处,三面环水(东濒骆马湖,西傍大运河,老沂河穿境而过),与宿迁、睢宁、邳州三市县一水相连,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闻名全国的水乡古镇。 历史上频发的山洪裹挟而来的大量泥沙成了当地村民烧制陶器的最佳材料,一片片规模不等的窑场。由于地处京杭大运河拐弯处,故名“窑湾”。 据典籍记载,这座古镇始建于唐朝初年,素有“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之描述和“黄金水道金三角”、“苏北水域胜江南”之美誉及“小上海”之称,是京杭大运河的主要码头之一。 千年运河百道湾,黄金分割在窑湾;千年古槐,见证了古镇窑湾的兴衰;后院酱缸,雕琢着岁月久远的痕迹;老式建筑,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她像苏南的周庄有湖有水,水网相连;她又像山西的平遥,有着古老的街巷,文化相袭数千年。

2、汉王古镇 汉王镇,位于徐州西南苏皖交界的群山之中,东北部紧靠徐州市区,东部与铜山新区交接,西部和南部与安徽萧县接壤,镇域总面积62平方公里,境内山脉连绵,河流纵横,森林覆盖率达60%,有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是著名的“花果之乡”、“中国红玫瑰之乡”、“民间石刻艺术之乡”、“汉文化之乡”和“生态平衡之乡”,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曾荣获联合国“全球生态500佳”称号。汉王素有山水一色、民丰物阜之称,被喻为徐州后花园。 3、潘安古镇 潘安古镇位于贾汪区潘安湖湿地公园内潘安古村岛上,再现徐州传统建筑风格,青石小巷,青砖黛瓦,百年古树,处处彰显古镇古色古香厚重的历史风貌。 潘安古镇的来历与我国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的潘安有关。公元291年,45岁的潘安游至徐州拜访好友,期间他资助了当地村民打了3口井,以解旱灾饮水

南方古镇规划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1)

南方古镇规划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1) 一、南方四地基本情况及保护开发现状 无锡市惠山古镇。惠山古镇即以京杭大运河支脉龙头河为中心、以惠山横、直街为轴线的历史文化街区,隶属于无锡市北塘区,因地临惠泉山麓而得名,是无锡市文物古迹最密集、文化特色最鲜明、古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在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汇集了代表中国古典山水园林杰作的寄畅园、惠山寺,以及以水旱街为基本格局的传统民居街坊和融汇中西建筑风格的祠堂建筑群,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3处12个点,时跨唐宋元明清,集中荟萃和展示了祠堂文化、运河文化、名人文化、茶泉文化、园林文化等多种文化,特别是118处古祠堂群以数量多、品类全、年代跨度大、密集度高而在国内独树一帜,被称作“中国祠堂建筑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的民间泥塑艺术—惠山泥人也诞生于此。惠山古镇被认为是无锡市现存的唯一具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资格条件的古街区。 惠山古镇保护开发规划编制工作于启动,至全部编制完成。按照规划,惠山古镇划分为平方公里的核心保护区和平方公里的风貌协调区。核心保护区的功能定位是游览、历史文化展示、展演,而风貌协调区的功能则定位为与古镇主体风貌相协调、环境优雅、高档次、高品位的旅游商务配套区

和休闲度假居住区。在此基础上,无锡市成立了惠山古镇保护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惠山古街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按照“及时抢救、全面保护、积极利用、确保水平”的原则,于11月启动了惠山古镇保护开发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亿元,一期工程于去年9月份竣工,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整个工程计划到完工。目前,古镇牌坊、祠堂等重要景点的保护性修复以及清淤理水、加砌驳岸、路面改造、管线地埋等工程基本完工,一条以龙头河、惠山横街为轴线的古街旧貌风光带已经初具规模。 桐乡市乌镇。乌镇地处桐乡市北端,总人口6万人,是一个有着13建镇史的江南水乡古镇,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美誉,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十字形的京杭大运河支流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乌镇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风貌和格局。在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内,明、清和民国时期遗留的约1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镶嵌其中、保存完好。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民居宅屋傍河而筑,河埠廊坊,过街骑楼,古色古香,处处体现了小桥、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镇风韵。乌镇又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故里。茅盾故居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桐乡市立足于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秉承“高

古村落乡村文化旅游古镇旅游外文文献翻译2014年

文献出处:Roberta M, Jolliffe L. Cultural rural tourism: Evidence from Canada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4, 30(2): 307-322. 原文 Cultural rural tourism: Evidence from Canada Roberta ; Jolliffe Abstract Tourism has become a development tool for many rural and more isolated areas to supplement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at are often in decline. In this paper,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ural tourism is examined in a case study of a French Acadian region on an island in eastern Canada. The roles of culture and community-based partnerships are considered in a proposed framework with four evolving development stage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framework is useful for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that culture, which is often well preserved in rural areas, is a valuable resource to include; and that community-based partnerships such as cooperatives may be very effective. Keywords: cultural tourism; rural development; community-based partnership Introduction Rural communities and peripheral areas such as islands face the challenge of continu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Where primary traditional industries such as fishing and farming are in decline, tourism often becomes another tool to help create jobs and to raise the standards of living. These areas realize this potential through development of local resources, culture, and heritage. The integration of such alternative sources may help to sustain local economies and to encourage local development. Actually many tourists seek rural destinations which offer pleasant experiences related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historic heritage, and cultural patterns. It is this culture and heritage that are often well preserved between generations in rural areas and it is in periods of economic decline that their residents seem to cling more to a distinct heritage. Culture and tourism then become resources fo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and peripheral communities. This has been

古镇古村旅游发展路径的三个阶段【智美旅游策划第705期】

古镇古村旅游发展路径的三个阶段【智美旅游策划  第705期】 梳理全球古镇古村的旅游开发与发展历程,总共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也因此呈现3种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第一阶段,文化观光型旅游发展模式:以中国最早开发旅游的江南六大古镇——周庄、同里、甪直、西塘、乌镇(东栅)、南浔等为代表。这一代古镇古村主要有两大特征:1.强调文化本身的价值而非文化的可消费性。2.旅游发展定位为地方民俗文化大看台,以其原始建筑景观和人文风貌为核心吸引物,向游客展示最传统的民俗文化元素。 由于过度强调文化价值,文化转化形式单一,古镇古村静态呆板,仅能够满足游客最基础的观光需求。供给方古镇古村以景区形式出现,门票经济现象突出,收入模式单一;需求方游客的旅游消费单一,停留时间短,基本不过夜。 第二阶段,休闲度假型旅游发展模式:以2000年后异军突起的乌镇西栅、丽江大研古镇、四川洛带古镇等为代表。这一代古镇古村将文化与商业主动结合,古镇引入休闲商业属性的餐饮、住宿、娱乐等业态,结合古镇古村环境来营销独特的文化休闲消费氛围。 这类开发模式下的古镇古村受到当前游客的欢迎和追捧,往往成为区域重要的休闲度假目的地。但商业的注入虽然为古

镇古村输入新活力,但也带来两个明显的问题:1.国内文化商业创意滞后,业态雷同,导致古镇古村同质化问题突出; 2.古村古镇高度商业化使得大量异地商品、文化、趋利生意人侵略式进入,驱逐本土原住民搬离,造成本地文化空心化和虚假化,古镇古村原真文化的魅力逐渐消失,进而影响古镇古村的可持续化发展。 其中,丽江大研古镇是典型案例:丽江大研古镇每年接待全国各地上千万游客,但据调查,大研古镇存在大量同质性业态和大路货商品,高转让率、转手价格虚高等现象突出,2/3的商铺经营不善,导致越来越多游客放弃丽江大研古镇。第三阶段,生活体验型旅游发展模式:全球范围内以匈牙利霍洛克民俗村、奥地利哈尔斯塔特小镇、日本越后妻有、印尼巴厘岛乌布等为代表。这一代古镇古村关注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协调发展,既重视文化旅游的发展,以此作为古镇古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载体。同时对引入古镇古村的新业态、要素、产品和人口进行筛选,控制在古镇古村的空间承载力和精神承受力范围之内,同时能够促进当地文化传承与发展。 此类旅游发展模式的要点主要有3点:1.重视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有选择性地引入外来文化、创意或艺术,增加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命力;2.现代生活要素和时尚旅游元素低调注入,既满足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消费需求,同时不破坏

安徽皖南古村落考察写生报告

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课 安徽皖南古村落 考察写生报告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所在院系:设计学院 专业:艺术设计(产品造型) 姓名:苏毅江 学号: 200906300 考察时间: 2010 指导教师:韩志录 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部 安徽皖南古村落考察写生报告 公元2010年05月09日,按照学习计划,我们到了安徽古村落西递、屏山、宏村进行了为期20天的学习。这里的风景很是优美,同时又是一个很有灵性的地方,我向往它那古老的历史、神秘的文化。来到这里让我有这个机会如此接近的去感受这延续了几百年的文化氛围,我感到十分高兴。 面对着这些古老的文明,我很虔诚。 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

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西递村被国家 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2000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皖南保留下来大量古代人生活的遗迹。随便走进一个山坳中的小村,就可能看到高耸的马头墙或者矗立的牌坊与祠堂。深入到村民当中,还能意外地发现许多流落在民间的稀世古玩。几百年前的家谱、文书、字画,那些发黄的纸页,残损的卷秩,恰好是岁月赋予它们的高昂身价的樗,还有那些神工鬼斧雕琢出来的雀替、门饰、窗棂,也都在向人们拆说着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与荣耀。对收藏有兴趣的客人们,来这里游玩,说不定就可以在无意中以很便宜的价格收购到几件稀世的珍品。这里是内行的收藏家的乐园,也是情趣高雅的旅游者寻古探秘的绝好去处。 我们首先来到了西递,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西递是由 胡氏家族几十代繁衍绵延而形成的一个古村落。仅在1565~1826年间,胡家就出了130多名官吏。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出于“天人合一”的理念,胡氏祖先选了一处空气、 阳光、山水、风向、温度各方面都呈现出吉祥的风水宝地作为安身立命之 地。西递村依山造屋,傍水结舍,最后形成了船型布局的一个村庄。一代代胡氏人,年纪轻轻出外谋生,走官、儒、商的道路,把在外面积聚下来的钱拿回来置田造房,造福桑梓。正是他们的心血他们的钱财,成就了这个“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

中国最美的100个古村古镇

中国最美的100个古村古镇 《中国最美的100个古村古镇》(作者藏羚羊旅行指南编辑部)甄选了100个古朴的村镇,将带领读者游目骋怀,神游中华大地。跟随《中国最美的100个古村古镇》,您可以体悟徽派建筑的儒雅,可以触摸江南水乡的温柔,可以领略西北院落的质朴无华,也可以感受湘黔领地的秀逸,揭开一段段被尘封的历史记忆。(一)徽派民居——大家风范 一、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

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从整个外观上说,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著名景点还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树人堂、桃源居、敬修堂、德义堂、碧园等一大批独具匠心、精雕细作的明清古民居至今保存完美。宏村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的皖南乡村,且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因此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二、西递 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西递村,是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她地理位置适中,位于安徽省南部。她群峰连绵,风光秀丽,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古民居300余幢,其中保存古朴完整的还有124幢,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西递村是一个古朴典雅,底蕴深厚的古村落。她既有古徽州精湛的“三雕”建筑艺术,又有浓郁内涵的人文景观,从而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徽州地域文化的显著持征。村前矗立明万历陆年胡文光刺史牌楼,全用本地黑色[黟县青]建成,雕琢精绝,巍峨高耸,为我国石坊建筑中之瑰宝。漫步村中,随处可见那粉墙青瓦,鳞次栉比,青石铺路,巷贯街连,镶嵌漏窗,镂空门罩和那层层叠叠的飞檐翘角,突兀多资的马头墙。民宅厅堂雕梁画栋,描金飞彩,拦板斗拱,窗扇、菱花门全是精美细做的木雕佳品。天花板上饰有绚丽的彩绘,厢房板壁配有典雅的书画。厅堂挂有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古楹联,不仅予人以美学之享受且晓人以处世哲理。还有那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