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内农作物种植规模及区域情况

国内农作物种植规模及区域情况

国内农作物种植规模及区域情况
国内农作物种植规模及区域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人类栽培的666个品种的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作物中有1/5起源于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工培育的新品种已经超过5000个,主要农作物品种的更新已超过三代。丰富的农作物种植种类,决定我国农业机械需求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根据中为咨询网资料显示,按2010年的播种面积排序,我国前八大农作物的播种情况如下:

实施农作物区域优势化种植,明显提升了优势区域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对农业机械化规模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已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现正在实施《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根据中为咨询网资料显示,具体见下图:

综上所述,根据中为咨询网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生产具有的户均耕作面积极小、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地域特征差异显著、农作物品种丰富多样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特性,决定了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只能借鉴、而不能抄袭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耕作学习题

《耕作学》习题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 ⒈耕作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⒉简述中国农作制度的发展方向。 ⒊简述耕作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 ⒋耕作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⒌如何认识耕作学在农学学科中的地位?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耕作制度 ⒈ 简述我国农业资源的特点。 ⒉ 自然资源的主要内容。 ⒊社会经济资源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作物布局 ⒈作物布局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⒉简述作物布局的原则。 ⒊作物布局为什么要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 ⒋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包括哪些内容? ⒌河北省作物布局与全国相比有什么特点? 第四章复种 ⒈复种的效益原理。 ⒉ 复种的技术要求。 ⒊ 复种对农业增产的作用。 ⒋ 复种的条件。 ⒌试述提高作物年单产的可能途径。 第五章间混套作

⒉间混套作的增产效益原理。 ⒊间混套作的技术要求。 ⒋举例说明河北省间混套作的类型。 ⒌简述多熟种植与间混套作的联系与区别。 第六章轮作与连作 ⒈ 轮作倒茬的作用。 ⒉ 连作的危害及其消除途径。 ⒊ 为什么连作能够一直存在于生产实际。 ⒋ 什么是茬口特性,如何评价。 ⒌ 作物布局与轮作关系。 第七章农牧结合 ⒈ 农牧结合的意义。 ⒉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是否有助于改善人民的food security状况?为什么? ⒊ 举例说明农牧结合的模式。 第八章农田养护 ⒈我国耕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⒉化肥能否作为养地手段?为什么? ⒊ 农田土壤培肥的措施有哪些? ⒋ 分析农田物质循环与养分平衡之间的关系。 ⒌为什么说用养结合是耕作学贯穿始终的根本问题? 第九章土壤管理 ⒈ 土壤耕作的的目的。 ⒉ 什么是土壤宜耕性,不同水分条件与土壤宜耕性的关系?

有机作物种植要求

绿色、有机作物生产方案 油田农场地处五大连池风景区,耕地土质肥沃,环境清洁无污染,具有生产绿色农产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油田生产有机、绿色农产品,确保油田职工的食品安全,已成为油田农场肩负的责任,因此,油田农场将加快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保证油田职工吃上放心食品,计划2012年有机大豆试种植面积大豆50亩、有机小麦试种植面积200亩,绿色大豆试种植面积500亩,绿色小麦试种植面积1000亩,并根据实际需求情况逐年扩大规模。下面将绿色及有机作物的生产要求和成分费用进行分析: 一、绿色作物种植要求 1、基地选点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和城市污染的影响,产地所在区域内应无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上风口没有污染源对产地构成污染威胁。该区域内的大气、水质、土壤应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并有一套保证措施,确保该区域在今后生产过程中环境质量不下降,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2、肥料使用必须以有机肥为主,做到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之比1:1为宜。优先使用绿色食品专用生产资料,禁止使用硝态氮肥、生活垃圾和工业

三废进入生产田。肥料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的肥料使用准则》。 3、病虫害防治方面,农药的使用在种类、剂量、时间和残留量方面都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的农药使用准则》。 4、储藏库要做好消毒、杀菌、防虫灭鼠等工作。库内禁止存放农药、化肥等物质,粮食入库后经常检查温湿度及虫鼠害等情况。在运输过程中禁止与其他有毒有害物混载,以防污染。 二、有机作物种植要求 1、生产地的选择。应选用经过三年转换期的地块,即三年内没有施用过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的种植地块;也可选择新开荒的地块或经过三年休闲的地块。 所选地块还要符合以下要求:①要选择大气、水质、土壤条件均符合有机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②应选择远离公路、四周有树木做隔离带、周围没有易产生病虫害的农作物、周边作物施用化学农药少的地块;③地块的土壤比较肥沃,在30厘米耕作层内,土壤有机质>5%、全氮>0.15%、速效氮>9.5毫克/100克土、全磷>0.1%、速效磷>4.2毫克/100克土、速效钾>30毫克/100克土、pH值6.5~7.0

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汇总

嘉峪关市辖: 嘉峪关市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日照长,温差大,光照资源充足,适于春小麦、玉米、蚕豆、胡麻、甜菜等作物的生长,有利于优质瓜、果、蔬菜作物的栽培,当地圆葱、西瓜、大蒜等产品优质高产,远销1 4个省市。 农作物面积:玉米1.23万亩、蔬菜3.3万亩、小麦1万亩、果树0.68万亩、马铃薯0.356万亩。 金昌市辖: 金川区、永昌县。 金昌市有名贵中药材艽、麻黄、大黄、锁阳、雪莲、甘草、苁菪、羌活、党参等30余种。食用类植物有发菜、蘑菇、蕨麻、地卷皮、沙葱等10余种。果木有梨、苹果、、杏等。颇具经济开发价值。 金昌县现存耕地58万亩是河西走廊的主要产粮区,省粮油生产大县,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每年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占全省的十五分之一,商品油占全省的九分之一,甜菜、黒瓜杯、大豆均已形成规模种植。

农作物面积:玉米5.44万亩、小麦22.61万亩、大麦25万亩、蔬菜11.37万亩、马铃薯5.49万亩、油料作物3.87万亩、甜菜0.03万亩。 市辖: 区、平川区、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 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优质农产品种类繁多。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水稻、荞麦、糜谷、荞麦、豆类等20多种;经济作物有油料、睥酒大麦、甜瓜籽等;瓜果类有西瓜、甜瓜、苹果、梨、桃、杏、葡萄、红亭等20多种、60多个品种。 靖远不仅是省最大的优质稻米生产区,被喻为“塞上小江南”,高效设施农业使反季节蔬菜生产形成规模优势,享有“陇原菜乡”的誉称。 农作物面积:蔬菜25.65万亩、水稻4.4万亩、玉米65.48万亩、薯类87.91万亩、杂粮70万亩、果树20万亩、小麦76.59万亩、油料作物16.03万亩。 市辖: 州区、麦积区、清水县、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家川回族自治县。市是西北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佳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苹果、

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

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 (1)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2)地形平坦开阔。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生产经验 特点原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家庭为主,人均耕地少集约经营 单产量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 控制人口数量 自给为主 机械化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加快机械化发展 水利工程量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力投资,兴修水利科技水平低靠传统经验加大科技投入

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农业区位条件 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阿 根廷·澳大利亚·俄 罗斯·乌克兰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 度高,商品率高 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 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 科学技术 大牧场放牧业美国·澳大利亚·新 西兰·阿根廷·南 非等国的半干旱, 半湿润气候区生产规模大,商品率 高,专业化程度高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 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混合型农业 欧洲,北美,南非, 澳大利亚·新西兰家庭农场,农场规模 大,农业生产的机械水 平很高,耕种,放牧, 休耕轮作 地势较平坦,地广人稀,地租低廉, 交通便利,农业机械水平程度高 优点:农场称为良性的生态系统,农 民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 的适应性 乳畜业五大湖周围地区, 西欧,中欧,澳大 利亚,新西兰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 高,集约化程度高,多 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人口,城市密 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 发达 热带种植园农业拉丁美洲,东南亚, 南亚,撒哈拉以南 的非洲 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 主,专业化和商品化程 度很高 位于热带,终年高温,气候湿热,土 壤肥沃

我国冬小麦种植区域分布及需水情况

我国冬小麦种植区域分布及需水情况 1、种植区域分布 冬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国主要有三大种植区域。 北方种植区域次区域东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和陕西诸省。 南方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与江苏、四川、安徽和湖北各省一级水稻配套种植区域。水稻 配套种植可以有效提高复种指数,增较量时产量。 春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的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等省。这些区域 气温普遍较低,小麦一年一熟。 2、需水状况 近年来的干旱缺水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冬小麦的种植,为此了解冬小麦的节水抗旱技术 颇为重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农民朋友在与干旱缺水斗争的过程中已总结出一套成熟 的节水抗旱技术。 冬小麦节水抗旱措施 土地整理深耕麦田泥土沉淀、保墒性能好,与耕作粗放的田块相比,0~20厘米和 20~40厘米土层泥土的含水量分别在13%和20%以上,小麦幼苗出苗齐全、均匀、个体发育好,无根部架空现象,后期分蘖情况良好。 保证底墒在墒情不足的情况下提前耕作,往往会造成田块内土块较多、降低播种质量、不利于土壤水分含蓄;同时,种子的出苗差,幼苗生长收到按压,在越冬钱难以 育成壮苗。 施足底肥基肥充足且科学,能有效减轻麦田旱灾,有条件的地区应试试麦田测土施肥,是农田的肥料搭配合理、高效。 播种深浅要适宜麦子适宜的播种深度为5~10厘米。播种过浅会大大削弱小麦抗 旱水平;过深会造成小麦出苗延迟,苗情羸弱,不利于后期生长发育。 镇压提墒对于没有睡觉条件的旱地麦田,要将镇压提墒作为春季麦田管理的重点措施。麦田受到镇压后,阻断了土壤中水分损失的通道,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 浇好“保苗水”当旱情已经影响到小麦的正常生长时,应在日均气温3摄氏度时 抓紧时间浇水保苗,且时间越旱越好。浇水时应注意:潇水灌溉,当日下渗,地表无 存水;避免大水漫灌致地表积水,出现夜间地面结冰现象。 灌后中耕保墒效率更高浇水后当地表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耡中耕,破除板结, 疏松土壤,保墒增温,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 冬小麦的灌溉技术和灌溉制度

我国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

我国南方水稻的种植规模 3013年5月下旬,根据调查获悉,湖南省稻谷计划播种6194 万亩,同比增加52 万亩,增幅0.8%。稻谷面积增加主要是“压单扩双”,中稻面积1719 万亩,调减57 万亩;早稻面积2189万亩,增加52 万亩,晚稻面积2286 万亩,增加56 万亩。2013 年湖南省优质稻比例提高。优质稻和杂交稻主导品种率达54%,同比提高6 个百分点。 江西省2012 年早籼稻种植面积达到2084.25 万亩,同比增加28.65 万亩;早籼稻产量800.2 万吨,同比增加28.59万吨。截至2013年5 月2 日,江西省早稻栽插已全部结束,总体进度比去年提前3 天左右,呈现出面积增、播种早、秧苗壮、栽插快、长势好的良好局面。据农情调度显示,今年江西省已落实早稻种植面积2271.5万亩,同比增加14.5 万亩。 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发展和基本建设大量占用耕地,沿海省份,许多过去的“鱼米之乡”,水稻种植面积大量减少,特别是1998年以后更加明显。广东、福建、浙江等省1998年水稻面积9122.7万亩,2010年为5596.1万亩,减少38.7%,产量由3550.7万吨,减少到2216.7万吨,减少35.6%。 沿海省份不仅水稻生产量减少,而且由于经济发展,吸引大量农民工就业,稻米消费量大量增加。最典型的是广东省,目前常住人口全国第一,而以稻谷为主的粮食消费自给率,已经下降到不足40%。东南沿海省份产量的减少,主要是靠东北三省弥补。而水稻生产大省湖南、江西、安徽等20年间水稻生产形势也发生了变化。1990年三省水稻面积14963万亩,2010年14391万亩,减少3.8%,而1990年三省稻谷产量5396万吨,2010年5748万吨,得益于单产的提高,产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将近6.5%。如果没有中部这些省份单产和总产的增长,我国水稻供给有可能出现短缺。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13年全国稻谷意向种植面积增1.0%,早稻和双季晚稻基本持平,中稻和一季晚稻增1.6%。据各分公司调查,2013年我国农户早籼稻种植意向总体较好,全国种植面积预计约8667万亩,同比增21万亩;一季稻播种面积略有增加,其中东北三省一区粳稻种植面积约6952万亩,同比增64 万亩。综合来看,预计2013年国内稻谷播种面积将在去年基础上略有增加,约4.55亿亩(45546 万亩),同比增100万亩,增幅0.22%。其中早籼稻播种面积预计达到8667万亩,同比增21万亩,增幅0.24%;中晚籼稻播种面积约23590万亩,同比增12万亩,增幅0.05%;粳稻播种面积约13289万亩,同比增67万亩,增幅0.5%。 地区全国总计

附录B全国不同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全国不同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 B.1 引言 为使农用地分等定级结果公平、可比、稳定,将全国进行耕作制度分区,并确定各区标准耕作制度。同一地区农用地分等定级按标准耕作制度计算。 B.2 术语与符号 B.2.1 术语 B.2.1.1 耕作制度(farming system):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B.2.1.2 种植制度(cropping system):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B.2.1.3 养地制度(soil management system):对农田采取的保护与改善土地生产力的技术体系。 B.2.1.4 标准耕作制度(standard farming system):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有利于生产或最大限度发挥当地土地生产潜力,未来仍有较大发展前景,不造成生态破坏,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已为(或将为)当地普遍采纳的农作方式。由于各地养地方式难以统一,因此这里的标准耕作制度主要指种植制度。 B.2.1.5 复种(seguential cropping):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 B.2.1.6 间作(row inter cropping):在同一田块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方式。 B.2.5 混作(mixed inter cropping):在同一田块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B.2.6 套作(relay cropping):在前季作物生产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B.2.2 符号 B.2.2.1 —表示年内复种 B.2.2.2 ‖表示间作 B.2.2.3 /表示套作 B.2.2.4 →表示隔年 B.3 全国耕作制度分区和标准耕作制度 B.3.1 全国耕作制度分区 根据影响耕作制度的主要环境指标:热量、水分、地貌以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耕作制度分区,将全国分为12个一级区和40个二级区(见表B1)。 B.3.1.1 一级区间主要反映水热条件与大的地形地貌差异。 B.3.1.2 二级区是在一级区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

中国小麦种植面积

中国小麦种植面积 成交量下降。3个月计划交易量8301270吨,实际成交量4396699吨,仅占计划成交量的47%。 成交率下降。从1月6日的89.29%,下降到3月份的36%以下,平均成交率48.22%。成交价格下降。白小麦成交价格从1月6日的每吨2600元,下降到2400多元,3月24日为2455元,平均成交价2482.7元;混合小麦从1月6日的每吨2598元,下降到2450多元,3月24日为2456元,平均成交价2486.4元。 从美国进口小麦价格呈现大"V"字形。1月3日到中国完税后价格,每吨折合人民币2091元,达到最高水平。随后开始下降到1900多元以下,3月初更是下降到1800多元以下。从3月中旬开始又开始上涨,3月23日达到1992元。 与国产小麦相比,美国进口小麦有着多种优势。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小麦基本上是优质强筋小麦,总体上优于国产小麦;美国小麦到中国完税后价格低廉。1至3月份,进口美国小麦到我国完税后平均价格每吨1939元,比国产白小麦每吨2482.7元、混合小麦每吨2486.4元,分别低28.04%、28.24%。有关方面预计,今年我国进口小麦将在250-300万吨。 一、选用优良品种 近几年,由于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因此,今年秋种,农民朋友一定要选好优良品种,如:关麦9023、鄂麦18、鄂麦23、宛麦369、鄂麦14和鄂恩5号等。 二、增加肥料投入,配方施用化肥 三、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 1、扩大深耕面积,精细整地。近年来,由于大部分麦田耕层偏浅,一般不足15厘米,土壤板结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根系发育和小麦产量。特别是今年降雨量大、土壤墒情好,给深耕松土创造了有

东北地区水稻种植技术上课讲义

东北地区水稻种植技 术

精品文档 东北地区水稻种植技术 1、东北水稻种植情况 (1)面积:5000万亩左右,且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度以北的黑龙江沿岸。(2)轮作制度:在东北稻区,由于冬季温度低,夏季生长季节短,稻田常实行水稻常年连作的一年一熟制,冬季休闲,部分稻田实行隔年水旱轮作,即稻/稻/绿肥、稻/稻/豆类、稻/稻/春小麦,此种水旱轮作制度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3)气候及播期:该区稻作生长季为110-180天,平均气温18-23℃,≥10℃积温2000-4000℃。该区水稻是春种秋收,一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6℃时开始播种,安全播种期自南向北为4月25日至5月25日。安全齐穗期为7月20日至8月15日,收获日期在10月上旬。(4)品种:早熟早粳稻,南部为中、迟熟类型,北部为特早熟类型,总产量占全国粳稻总产量的54.3%。 2、水稻需肥规律 水稻为了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营养元素,除必须的16种营养元素之外,对硅元素吸收较多。水稻的需肥量为每100公斤每生产500kg稻米需要吸收:纯氮:8-10kg,纯磷3-4kg,纯钾8-10kg,N:P2O5:K2O=2.2:1:2.05。在确定稻田施肥量时,应首先根据计划要求的产量计算所需要吸收的肥料数量,再调查土壤的供肥量和肥料的利用率,就可以用下式求出理论上的施肥量:稻田施肥量=(计划产量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在水稻目标产量500-600公斤/亩的田块,寒地水稻氮肥(N)6-8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4-6公斤/亩。 3、硅的作用 硅是水稻、甘蔗等作物健康生长的必需元素。水稻茎秆中硅含量是N含量的十倍多,超过N、P、K的总和。水稻是作物中选择吸收和富集硅最多的,这种生理特性是由其特有的遗传性所决定的,硅的作用概括为以下几点: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分布情况

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分布情况 一、玉米的分布 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有3 亿亩左右。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是主省、区。1983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12962.7 万公顷,总产为44925.5 万吨,平均单产为3466kg/ha. 。中国种植玉米18824 万公顷,68190万吨,是一年四季都有玉米生长的国家。北起黑龙江省的讷河,南到海南省,都有玉米种植。 全国玉米分为六个种植区:*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3 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在650 多万公顷,占全国36%左右;总产2700多万吨,占全国的40%左右。 * 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以山东和河南为主,种植面积约600 多万公顷,约占全国32%,总产约2200 万吨,占全国34%左右。 * 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面积约占全国的22%,总产占18%左右。 *南方丘陵玉米区,以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和江西为主。种植面积为全国的6%,总产不足5%。 *西北灌溉玉米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一部分地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5%,总产约占3%。 *青藏高原玉米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种植面积及总产,都不足全国的百分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号玉米生产大国,年产量亿余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同时,我国也是玉米的头号消费大国,消费量的90%以上靠国内生产。在过去五年,我国有两年进口玉米,有三年出口玉米。尽管进出口量每年在数百万吨到一千余万吨,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第二的位臵(头号出口国是

美国,头号进口国是日本),但占国内的消费量,一般在5%一10%。 我国传统的玉米出口市场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国传统的玉米进口来源国是美国、阿根廷等。 东北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其中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第一大玉米主产省。1996 年吉林省产玉米175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4%。其次是山东省和黑龙江省,产量分别为1600万吨和1450 万吨。河北、河南两省也有千万吨的年产量。 国际上,美国既是我国玉米出口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我国玉米进口最主要的来源国。美国玉米年产量大致在2.4 亿吨,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当我国的玉米供不应求时,我们进口美国玉米。例如,1995 年我国进口美国玉米500万吨;当我国玉米供过于求时,我国玉米与美国争夺亚太市场. 二、小麦的分布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历年种植面积为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2-30%和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0-27%,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市、区)。根据各地域的气候特征、地势地形、土壤类型、品种生态类型、种植制度以及栽培特点和播种、成熟期早晚等,将全国小麦种植区划分为10个主要区和30 个副区。 1.东北春麦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辽宁除南部沿海地区以外的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全区麦田面积及总产分别占全国的8%和6.5%(各区小麦生产现状的描述,均取1980-1983 年统计数字的平均值),为春麦主要产区,其中黑龙江省为该区主产区。 2.北部春麦区全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西至内蒙古的伊盟及巴盟,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并包括河北、陕西两省长城以北地区及山西北部。小麦面积及总产分别占全国的2.7%和1.2%,为全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0%左右。小麦亩产在全国各麦区最低,但不平衡。内蒙古巴、伊盟亩产150 公斤左右,

福建农作物种植结构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大部分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中北部部分山区冬季有雪相。南部地区冬季温度较高可全年进行农业生产。???福建主要经济作物以果树,茶叶,蔬菜和烟草为主。果树主要以柑橘类比较的多(柑橘、蜜柚和橙)。其次是荔枝香蕉龙眼枇杷部分地区也还有葡萄桃枣和梨等。茶叶在福建的种植面积比较的大。年用药量也比较的大,而且很多地方的用药水平也比较的高,部分地区以主要销茶叶的产品为主。大田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的种植在内陆地区比较的集中,沿海地区比较的分散而且面积也比较的小(宁德地区水稻面积也比较的大)。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福建各个地区的农药市场的特点。??? 一、漳州地区。漳州为福建省最大的农药市场。年销量要占福建总销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主要是漳州本身市场比较的大全年都在用药,而且很多大客户辐射的面积也比较的大,很多的客户做到了厦门泉州龙岩)。漳州地区全年都在用药,种植作物也比较的多杂淡旺季不明显。漳州用药主要集中在果树蔬菜和茶叶方面。果树主要是以蜜柚香蕉荔枝龙眼枇杷为主。蜜柚用药比较的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杀螨,杀蚧和杀菌。蚜虫飞虱果实蝇类用药也不少,但因年份不同用药变化比较的大。杀螨剂全年都在用药,杀蚧从4月份开始8月底基本结束。杀菌以溃疡炭疽疮痂烟煤杀皮等比较的多。从年初开始用药到采摘结束。采摘后用保鲜剂比较的多。保鲜以咪鲜胺为主.香蕉用药主要还是杀菌为主,主要针对的还是香蕉叶斑病。荔枝龙眼用药主要以钻心虫的为主,枇杷用药较少。茶叶用药主要

以杀虫的较多,年初时用一 些催芽剂,杀虫主要以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蚜虫飞虱为主。部分季节跳甲用药也比较的多。蔬菜漳州种植面积也比较的大,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和年初,从9月份开始持续到来年的3月份。水稻在漳州种植面积较小主要以单季稻为主,水稻收获后很多地方种植水稻。????二、厦门地区。厦门地区在福建属于面积较小的市,但蔬菜面积较大,种类也较多,是中国八大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蔬菜全年基本都在用药且用药水平较高。厦门由于和漳州较近所以很多漳州经销商在这边都有辐射。???? 三、泉州地区。泉州在福建省内也是农药大市场。重要作物集中在果树(柑橘)、蔬菜、茶叶上面,水稻面积要比漳州大。果树以柑橘为主,主要集中在永春县,柑橘用药与漳州蜜柚相同也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泉州茶叶面积较大重要集中在安溪,安溪茶叶用药在福建是最大的而且用药水平也比较的高。茶叶用药种类与漳州基本一致再不赘述。泉州其他县市以蔬菜水稻为主。部分地区也有荔枝龙眼枇杷但种植面积都不是很大。???? 四、福州莆田地区。福州莆田以蔬菜果树水稻为主。部分地区好有少量的茶叶。蔬菜全年基本都在用药。尤其是莆田地区最近几年蔬菜的种植面积都在不断的增大,用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蔬菜沙虫也主要是以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等较多,还有跳甲地下害虫蚜虫蓟马等也比较的多。果树面积不大但比较的杂有葡萄荔枝龙眼枇杷柑橘等。????五、宁德地区。宁德主要还是以茶叶和水稻的用药

安徽省水稻种植区划

安徽省常年水田面积173.33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9%。稻谷是安徽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的52%。 一、水稻种植区划指标 (一)水稻分布 安徽省≥10℃积温为4600℃~5300℃,就热量条件来说,全省各地都可种植水稻,而且可以实行麦稻或油(油菜)稻一年两熟。但水稻的实际分布则受自然降水、水利灌溉条件和土壤结构的制约,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 (二)双季稻的条件 现有的早、晚稻早熟品种类型,只要≥10℃积温高于4650℃,水稻生长期在205天以上,辅之其他条件,就可以种植双季稻。据此,安徽省双季稻北界可以划到淮河一线。但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当≥10℃积温达到5000℃以上的地区,双季稻种植比例才较高、较稳。双季稻种植不仅受温度的限制,而且还受水利灌溉条件,土壤肥力条件和劳蓄力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将≥10℃积温小于4650℃的淮北地区划为单季稻区;将≥10℃积温大于5000℃的沿江地带划为双季稻区;单季稻和双季稻之间地带划为单双季稻过渡区;山区受垂直高度和地形的影响,划为单双季稻混栽区。 二、稻作区域划分 (一)沿淮淮北平原单季稻区(Ⅰ) 本区水田面积16.53万公顷,占本区耕地面积的7.1%,占全省

水田面积的9.5%,分布特点是“沿河一条线,沿井一小片”。实行麦稻连作,一年两熟。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预计本区水稻生产将进一步发展,成为安徽重要麦稻商品粮生产基地。 (二)淮南丘岗单双季稻过渡区(Ⅱ) 水田面积64.33万公顷,占本区耕地面积的68.1%,占全省水田面积的37%。本区划分为六肥、皖东丘陵,霍寿长、定凤嘉和天来滁全5个亚区。干旱、土质较差是主要矛盾。在进一步改善水利条件后,实行冬作的小(大)麦、油菜和绿肥的“三三”轮作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治本措施。本区耕地多,增产潜力大,国家确定的安徽8个商品粮基地县,有7个处在本区。 (三)沿江圩丘双季稻区(Ⅲ) 水田面积696万公顷,占本区耕地的78.3%,占全省水田面积的40.1%。东区划分为宿望、桐庐枞贵、巢芜平原和江南丘陵4个亚区。本区西南部双季稻种植比例较东北部高(分别为75.86%和50%)。冬作要实行油菜与绿肥换茬,增加稻田土壤风化机会,同时提高农田建设标准,增强抗洪能力,降低地下水位,建设稳产高产农田。 (四)大别山地单、双季稻混栽区(Ⅳ) 水田8.3万公顷,占本区耕地的82.1%,占全省水田面积的4.8%。多数地区山高水田,以单季稻种植为主。 (五)皖南山地双、单季稻混栽区(Ⅴ) 水田14.93万公顷,占本区耕地面积的83.9%,占全省水田面积的8.6%。本区划分为皖南山地和休屯盆地两个亚区。双季稻种植海拔高

农业基础-中国耕作制度区划

中国耕作制度区划 一、综述 我国气候、地形、上壤、作物十分复杂,人多耕地少又是农业的根本特点,因而决定了耕作制度的集约性与复杂性。 (一)历史发展我国黄河流域六七千年前已开始了农业。商代(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实行刀耕火种的撩荒制。西周(公元前11 世纪)后到战国时期,休闲制逐步兴起,总耕地中己有1/3-1/2面积种植作物。秦汉以后,休闲已减少到总耕地1/3以下。唐宋以后,南方农业兴起。清朝开始,人口增加到1亿以上,人均耕地减少到5亩以下,集约耕作制渐渐增多。 (二)1949年以来的变化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耕作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①复种指数增加较多,1949年约为128%,而1978年已达151%。因复种而增加的播种面积3亿多亩。全国实行复种的耕地7亿多亩,约占耕地的1/2,复种播种面积则达全国总播种面积的2/3,它所生产的粮食已占全国3/4以上。可见,复种已是我国耕作制度的突出特点。1978年以后,由于调整结构,复种指数下降,到1983年为146.4%,但到1987 年又回升到151%的水平;②扩大间作套种。我国旱地上历来多间混套作。1949 年以后,混作面积减少,间作,

尤其是套作发展甚快,主要形式是玉米大豆间作、小麦玉米间作、小麦玉米套作、麦棉套作、稻田套种绿肥等。目前,世界上约有复种的耕地面积15亿亩左右,间混套10亿亩左右,我国分别占世界的1/2与1/3。 (三)现状 1949年前,我国南方以单季稻和麦稻两熟为主,双季稻较少(仅6000万亩)。50年代,长江以南改间作稻为前后连作稻,并开始单季稻改双季稻,淮河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则扩大小麦油菜冬种,发展稻麦(油菜)两熟。60年代,双季稻北移至长江流域。到70年代,改两熟为三熟,发展冬闲-稻-稻、油菜-稻-稻、麦-稻-稻、绿肥-稻-稻。双季稻与单季稻播种面积之比接近2:1。1979年,三熟制(包括绿肥-稻-稻在内)面积达1.5亿亩,约占南方稻田面积的一半。近10年来,这种双季稻为主体的三熟制面积略有减少。目前,长江以南(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皖中南、鄂中南)以双季稻或双季稻三熟制占多数,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以及西南地区则以麦(油菜)稻两熟居多数。 华北平原在1949年以前,以一年一熟与两年三熟(如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为主。1949年以后,随着灌溉面积的扩大,小麦-玉米、小麦-大豆等一年两熟面积扩大。目前,复种指数约150%。棉花在过去以一年一熟为主,近年来麦棉套种两熟在迅速发展。 东北、西北以玉米、春小麦、谷子等一年一熟为主。有少量麦后种植 填闲作物,也有极少量休闲田。 (四)展望随着人均耕地的减少,发展多熟多层种植势在必行。经研究,在2000年前,全国复种指数的可能潜力达到160%上下,约可增加播种面积1.5亿亩。复种的土地不必从头建设,而且投资少见效快,因为这些土地水、热、土、肥条件较好,一亩复种耕地产量往往等于在边远地区开荒的5倍以上。据预测,复种潜力最大的在粤、桂、闽三省,主要是开发冬闲田,约有复种指数50%的潜力,由当前的188%增加到247%;长江中下游(浙、苏、赣、湘、鄂)可从206%发展到223%;西南三省可由170%增加到185%;华北的京、津、冀、鲁、豫从151%增加到158%;西北与东北主要是减少休闲,只局部地区可复种,西北复种指数可由103 %增加到109%,东北由99%增加到102%。此外,各种类型的间套作,立体种植模式可因地制宜推广。当然,间套复种的增加,必须以增加投入,改善农田质量为前提。 二、分区简述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地域差异性极大、耕作制度多种多样,若只按同一指标逐级分区就难以反映实际情况,故在本区划中采用了分级分类方法。即同一0级带内的一级区划分指标是一致的,但不同0 级带间一级区的具体指标是不同的。在指标中,环境指标主要是热量、水分、地貌、人均耕地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种植制度主要指标是熟制,其次是作物类型。按此,全国共分3个0级带(一熟带、二熟带、三熟带),12个一级区与38 个二级区。各一级区主要特征如下。

黑龙江省种植结构区划

黑龙江省种植结构区划 北部大小兴安岭山地麦油薯药区 位于大兴安岭地区的漠河、塔河、呼玛县,黑河市的西北部和嫩江县北部,属高寒山区。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1600—2000℃,无霜期90—100天,年降水量400—700毫米。耕地面积186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4%。生产特点:小麦面积占粮豆面积76.7%,总产占81%;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油菜籽、饭豆、豌豆在本区均表现籽粒饱满,产量稳定;药材资源丰富,出产的刺五加、满山红、黄芪、五味子、平贝等名贵药材,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包括市县:漠河、塔河、呼玛、黑河市(新生、西峰山、罕达气、北师河、二站、红旗、燎原乡)、嫩江(霍龙门、塔河、星火、塔溪、卧都河门鲁河、座虎滩乡、建边农场) 小兴安岭低山沿江麦豆薯区 位于小兴安岭中段,黑龙江中游的嘉荫、伊春、逊克、孙吴和黑河市东半部,属冷凉半湿润气候区。日平均气温≥10℃积温2000—2200C,无霜期110天左右,年降水量500—630毫米。耕地面积459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4%。生产特点:小麦面积占粮豆薯面积的64.9%,总产占68.4%,商品率51.3%,是全省小麦商品率最高的地区;该区属大豆早熟、极早熟品种区;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 包括县市:嘉荫(嘉荫农场)、伊春市、逊克(逊克农场)、孙吴(红色边疆农场)、黑河市(张地营子、上马厂、幸福、四家子、黑河镇、西岗子、爱辉乡、锦河农场) 东部三江平原麦豆稻糖苇区 由松花江下游北岸、同(江)抚(远)三角洲和完达山南北地带组成。包括汤原、桦川、鹤岗、萝北、绥滨、富锦、同江、饶河、抚远、宝清、密山和虎林等市、县。属温凉半湿润区,日平均气温≥10℃积温2400—2500℃,无霜期130—145天,年降水量500—600毫米。耕地3133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3.3%。区内国营农场耕地比重大,面积2025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63.4%。生产特点:粮豆商品率高,商品量大。全区粮豆商品率为40.5%,商品量占全省的22.3%,国营农场商品率高达58.9%;大豆比重大,占粮豆薯面积的34.9%,占全省大豆面积的35.4%;总产量占全省大豆的31.4%,商品量占32.4%;水稻发展潜力大,1983年水稻面积达79.8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的24.2%,总产量17069万吨,占全省水稻总产量的19%。区内水资源丰富,低洼地多,发展水稻还有很大潜力;甜菜含糖量高,一般比松哈地区高1—2度;芦苇资源丰富,有苇塘150万亩。其中芦苇生长面积87.6万亩,蕴藏量占全省的34.8%,分布集中。

广西水稻种植区划

广西水稻栽培制度多种多样 主要有早、晚双季稻;单季中稻;水旱轮作早、晚稻, 包括早造稻、晚造黄豆或红薯等作物, 早造玉米、花生等作物, 晚造水稻。其次, 还有少量间作稻, 再生稻和冬稻等。 广西水稻品种资源多 有籼、粳、糯三大类。有常规品种, 三系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等多个系列。有感温型、感光型等不同类型。 由于广西水稻气候资源丰富, 大部地区适宜栽培双季稻, 北部、西部山区种植单季稻。品种以各系列、各类型籼稻为主。因此, 这里主要从双季稻和单季稻的角度, 以籼稻为主, 探讨广西水稻气候区划。 根据广西水稻气候区划指标的分界线, 可以将广西稻作区划分为 4 个适宜气候区: 晚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中晚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早中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和单季稻再生稻适宜气候区。 表1广西水稻气候区划指标 区域水稻安全生长季早、晚稻熟制搭配 晚熟双季稻气候区≥232d 晚熟+ 晚熟 中晚熟双季稻气候区210~231d 中熟+ 中熟, 中熟+ 晚熟, 晚熟+ 中熟 早中熟双季稻气候区180~210d 早熟+ 早熟, 早熟+ 中熟, 中熟+ 早熟

单季稻再生稻气候区< 180d 单季稻、再生稻 广西水稻气候区划(常规育秧) 按照表 1 列出的广西水稻气候区划的标准, 根据广西88 个气象站的水稻(常规育秧) 安全生长季资料, 用小网格气候分析方法, 即可制作出广西水稻气候区划图。 广西水稻(常规育秧) 各气候适宜区的大致范围如下: 广西晚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主要包括沿海, 玉林市南部及玉林盆地, 贵港以西的郁江平原, 桂平和平南两县市境内浔江平原, 南宁盆地, 崇左市及上思境内明江- 左江一带的河谷、平原地区, 右江河谷等地。 广西中晚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 主要包括大桂山- 大瑶山- 桂中盆地北部- 大明山以南(除广西晚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以外)的大部地区, 右江河谷海拔大约200~500m 的地区, 钟山- 八步境内贺江河谷, 恭城- 荔蒲间的河谷平原, 龙江河谷平原等地。 广西单季稻再生稻适宜气候区: 主要是桂东的北部大约海拔400~500m 以上、中部大约海拔500~600m 以上、桂西的北部大约海拔600~700m 以上、百色市北部山区大约海拔700~800m 以上、百色市南部山区大约海拔800m 以上的地区。 其余地区为广西早中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 防寒育秧时广西水稻气候区划: 考虑采用防寒育秧方法时, 早稻生长前期气温较低, 早稻生育期可能延长。现将常规育秧时广西水稻气候区划的指标界限提高5d, 作为采用防寒育秧方法时广西水稻气候区划的指标界限。按照提高的标准, 用小网格气候分析方法, 即可制作出采用防寒育秧方法时广西水稻气候区划图。 从区划图看, 当采用防寒育秧方法时, 广西稻各气候适宜区的北界北移。 其中, 晚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的北界北移最明显。除包括广西水稻气候区划(常规育秧) 中的晚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以外,还包括广西水稻气候区划(常规育秧) 中的中、晚熟双季稻适宜气候区的大部地区。即采用防寒育秧方法, 科学安排双季稻生产, 大桂山- 大瑶山- 桂中盆地北部- 大明山以南的大部地区、以及右江河谷地区、澄江河谷、龙江河谷等地, 均可能种植晚熟双季稻。

一年四季种植农作物时间表

一年四季种植农作物时间表 一、春季作物:(2~4月为春季) 1.花生:(4~10月)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2.棉花:(4~9月)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冬前育苗,早春移栽:彩色甜辣椒、观赏型彩色小辣椒、圣女果番茄。 4.水稻:1)南方:4~7月和 7~10、11月(双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 2)东北:5、6~10月(单季)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 3)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二、夏季作物:(5~7月份) 主要是早稻及早中稻;夏季油料主要品种为花生和芝麻;夏季蔬菜。 三、秋季作物:(8~10月份) 主要以小麦、油菜(熟期适中,全生育期220—224天)、马铃薯、甜菜等为主。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1)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 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秋种夏收。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而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西南冬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2)春小麦主要在长城以北(东北地区):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

小麦分布区域知识

全国小麦种植区域分布 我国小麦历年种植面积为全国耕种地总面积的22%~30%和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2%~27%,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我国冬小麦面积约占小麦总面积的84%~90%,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主要省份有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四川、安徽、陕西、湖北、山西等省。其中河南、山东种植面积最大。春小麦播种面积约占16%,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主产省有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等省。我国栽培的小麦绝大部分是冬小麦,它与水稻、玉米、甘薯、棉花、等秋季作物配合,可以调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总产量。 1、黄淮冬麦区。包括山东全省、河南除信阳地区以外全部,河北中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陕西关中平原,山西西南以及甘肃天水地区。小麦面积及总产分别占全国的45%及51%以上,5月中旬至6月下旬成熟。 2、北部冬麦区。包括河北长城以南的平原地区,山西中部及东南部,陕西北部,辽宁及宁夏南部,甘肃陇东和京、津两市,麦田面积占全国的8%,成熟期通常为6月中下旬。 3、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全区北抵淮河,西至鄂西、湘西丘陵地区,东至滨海,南至南岭,包括上海、浙江、江西3省全部,江苏、安徽、湖北、湖南4省部分,以及河南省信阳地区。麦田面积占全国的12%,成熟期在5月下旬。 4、西南冬小麦去。包括贵州全省、四川、云南大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以及湖北、湖南两省西部。麦田面积和总产均为全国的12%

左右,成熟期在5月上中旬。 5、华南冬小麦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5省(区)及云南南部。麦田面积只占全国的1.6%。 6、东北春麦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辽宁除南部沿海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及内蒙古东北部。全区麦田面积占全国的8%,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小麦4月中旬播种,7月20日前后成熟。 7、北部春小麦区。全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西至内蒙古伊盟及巴盟,北临蒙古共和国。并包括河北、陕西两省长城以北地区及山西北部。小麦种植面占全国的2.7%7月上旬成熟,最晚可至8月底。 8、西北春麦区。全区以甘肃籍宁夏为主。并包括内蒙古西部及青海东部。小麦面积占其安国的4.1%。8月上旬左右成熟。 9、新疆冬小麦区。小麦种植面积为全国的4.5%。冬麦品种为强冬性,8月中旬播种,8月初成熟。 10、青藏春冬麦区。包括西藏和青海大部,甘肃西南部、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的0.5%。成熟于8月下旬至9月中旬。

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

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嘉峪关市辖: 嘉峪关市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日照长,温差大,光照资源充足,适于春小麦、、蚕豆、胡麻、甜菜等作物的生长,有利于优质瓜、果、作物的栽培,当地圆葱、西瓜、等产品优质高产,远销14个省市。 农作物面积:玉米万亩、蔬菜万亩、小麦1万亩、万亩、万亩。 金昌市辖: 金川区、永昌县。 金昌市有名贵中秦艽、麻黄、大黄、锁阳、雪莲、甘草、苁菪、羌活、党参等30余种。食用类植物有发菜、蘑菇、蕨麻、地卷皮、沙葱等10余种。果木有梨、苹果、李、杏等。颇具开发价值。 金昌县现存耕地58万亩是河西走廊的主要产粮区,甘肃省生产大县,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每年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占全省的十五分之一,商品油占全省的九分之一,甜菜、黒瓜杯、大豆均已形成规模种植。 农作物面积:万亩、小麦万亩、大麦25万亩、万亩、万亩、油料作物万亩、甜菜万亩。

白银市辖: 白银区、平川区、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 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优质农产品种类繁多。粮食作物有小麦、、洋芋、、荞麦、糜谷、荞麦、豆类等20多种;作物有油料、睥酒大麦、甜瓜籽等;瓜果类有西瓜、甜瓜、苹果、梨、桃、杏、、红亭等20多种、60多个品种。 靖远不仅是甘肃省最大的优质稻米生产区,被喻为“塞上小江南”,高效设施使反季节生产形成规模优势,享有“陇原菜乡”的誉称。 农作物面积:蔬菜万亩、水稻万亩、玉米万亩、万亩、杂粮70万亩、20万亩、小麦万亩、油料作物万亩。 天水市辖: 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天水市是西北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佳水果和生产基地之一。苹果、 桃、梨、核桃、花椒、、韭菜等和蔬菜产量大、品质优,特别是“花牛”苹果在海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