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宋的灭亡

南宋的灭亡

南宋的灭亡
南宋的灭亡

南宋的灭亡

宋与蒙古联合攻金

金朝连年侵宋,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国势更加衰弱。与此同时,金的背后已兴起了一个强大的蒙古。1211 年以后,金连续受到蒙古军的打击,已无力招架。这样,蒙古在1226 年灭掉西夏后,于宋绍定五年(1232)12月,遣王檝使宋,提议与宋联合攻金,宋遣邹伸之报聘,议定灭金后以河南土地归宋。

宋与蒙古结盟以后,宋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1233)南宋孟珙出兵攻占邓州(今属河南)、唐州(今唐河)等地,击败金将武仙于淅水(汉水支流,今淅川)。金哀宗逃到蔡州后,八月,蒙古都元帅塔察儿使王檝至襄阳,约宋攻蔡,十月,宋将孟珙帅兵万人,携粮50 万石,与蒙古将塔察儿合兵围蔡州,蒙古军筑长垒围城。时金尽籍民丁守城,括壮健妇女穿男子衣冠,运大石防御。金哀宗试图突围不果,重又守城。金天兴三年(蒙古窝阔台汗六年,宋端平元年)正月,蒙古与宋联军急攻蔡州,蔡州城守危急,金哀宗以自己体肥不便骑马奔逃,于正月初十日(1234 年2 月9 日)传位给族人、东面元帅完颜承麟,是为金末帝。即位仪式刚结束,宋军已攻入南城,金哀宗自缢焚死,蒙古与宋联军攻占蔡州,末帝为乱兵所杀,金亡。

南宋收复三京的失败

蒙古和南宋合力灭金后,窝阔台汗违背将河南归宋的诺言,只以陈、蔡东南一隅归宋,同时任刘福为河南道总管,南宋朝廷不得已而接受这一改变后退兵,蒙古军主力也北归。南宋一些官员提出乘河南空虚,出兵守黄河、据潼关(今属陕西)、收复三京(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洛阳;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南),乘时收复中原。这种不考虑双方实力,破坏已达成的分界新协议,企图乘虚进占三京,迫使蒙古承认既成事实的提议,遭到不少有识之士的反对,但是宋理宗都听不进去,一意收复三京,以建立不世功勋。

宋端平元年(蒙古窝阔台汗六年,1234)六月,金亡刚刚半年,南宋也未经再与蒙古协商,即单方实行收复三京,诏知庐州全子才率淮西兵赴开封,开封蒙古将杀长官崔立降宋。权兵部尚书、荆湖制置使兼淮东制置使赵葵率淮西兵5 万经泗州到开封会师,计划先攻洛阳、潼关。七月,宋军先锋抵达洛阳城下,洛阳守御空虚,民众登城投降,宋军遂入城,次日,粮食已竭。蒙古将速不台急由陕州(今三门峡西)返兵洛阳,击败宋军后续部队,洛阳城中宋军出战,胜负相当,但因缺粮只得退兵。赵葵、全子才所收复的州县,大多只是空城,无兵饷接济,加上蒙古军决开黄河水灌开封,宋军多溺死,余众也相率弃城南还,南宋收复河南的行动终于以失败告终。

蒙古侵宋

蒙古灭金后,以南宋为用兵的主要对象。宋端平元年十二月,蒙古遣使责问宋破坏盟约出兵河南,作为侵宋的借口。宋也因此进行了部分防御准备。次年正月,南宋孟珙进驻襄阳(今湖北襄樊江南部分),分屯樊城(今襄樊江北部分)、唐、邓间,以防备蒙古军南侵。

六月,蒙古决定侵宋,兵分三路大举南侵。

七月,西路蒙古军由窝阔台次子阔端统帅侵蜀。十二月,从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取沔州(今略阳),围宋制置使赵彦呐于蜀北咽喉的青野原,宋利州(今四川广元)守将曹友闻往援,击败蒙古军,既而又败蒙古军于大安军(今陕西宁强),遂引兵扼守凤州西南的仙人关。端平三年,蒙古合兵50万攻入汉中,宋军退守由陕入蜀的诸山隘。同年九月,阔端大败宋曹友闻军于大安军的阳平关(今汉中西南),曹友闻牺牲。蒙古兵遂长驱入蜀,一月之间,成都府、利州及潼川(今三台)府三路俱陷。西蜀所存,仅夔州一路,以及潼川府路所属的顺庆府(今四川南充)。蒙古的西路军曾遇到宋军的强烈抵抗,阔端兵进围文州(今甘肃文县),知州事刘锐昼夜拒守,

搏战逾月,城破后殉难,军民死者数万人。不久,蒙古皇子曲出死,阔端遂暂退兵。宋嘉熙三年(蒙古窝阔台汗十一年,1239)八月,蒙古将塔海再度率兵入蜀,由蜀取道施(今湖北恩施)、黔(今四川彭水)以达湖湘,宋将孟珙分军屯守湖广西境各要隘,蒙古军不能东出,又败于巴东(今属湖北),宋军遂收复夔州。

中路蒙古军于宋端平三年正月南侵,遇到强烈抵抗,但襄阳宋军降蒙。

三月,蒙古军陷随(今属湖北)、郢(今钟祥)两州及荆门军(今荆门)。八月,陷枣阳军(今枣阳)、德安府(今安陆)。十一月,蒙古军中路统帅阔出死于军中。蒙古军副帅忒木■攻江陵(今属湖北)时,宋孟珙来救,攻破蒙古军24 砦。宋将孟珙又与蒙古军在信阳(今属河南)和光化军(今湖北丹江口市)展开激战,三战皆胜,遂收复樊城、襄阳。后蒙古将张柔侵宋,也无多大进展。

东路蒙古军于宋端平二年六月,由口温不花及察罕等率军南侵江淮。十一月,攻入淮西蕲(今湖北蕲春)、舒(今安徽潜山)、光(今河南潢川)州,在攻真州(今江苏仪征)时,被宋知州邱岳置炮设伏所败后北还。宋嘉熙元年十月,蒙古将口温不花攻击黄州(今属湖北),被宋将孟珙所率援军击败。蒙古军转攻安丰(今安徽霍邱西),宋将杜杲竭力固守,宋池州(今安徽贵池)都统制吕文德率援军突围入城,合力抵御,蒙古军才退走。次年九月,蒙古将察罕率兵号称80 万围庐州,新任庐州守将杜杲百计固守,又用炮击并乘胜出击,蒙古军又败走。

宋淳祐元年(1241)11 月,窝阔台病死。蒙古争夺汗位的斗争激烈。直至宋淳祐十一年(1251)初,蒙哥继承汗位后,又不断派军向宋进扰。1253年,皇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进军云南,攻陷大理。此后,招降吐蕃,控制了西南地区,从西南方面对南宋造成了大包围的形势。

宋宝祐五年(1257)春,蒙哥汗下诏大举侵宋,次年二月,自率西路蒙古军4 万号称10 万侵蜀,分兵三道。一趋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一趋米仓关(今四川南江北),一趋沔州(今陕西略阳)。蒙哥汗所部一路占城夺地,宋开庆元年(蒙古蒙哥汗九年,1259)正月,进攻合州(今四川合川)钓鱼山(时宋合州徙治于此,山三面临江,依山筑城,守御甚固),宋知州王坚杀蒙招降使者,坚决抵抗。二月,蒙哥汗亲至钓鱼城下督战,王坚抗击,蒙古军连攻五月不克,伤亡很大。七月下旬,蒙哥汗因攻城受伤死于钓鱼山下①,蒙古军解围。

蒙哥汗之弟忽必烈率东路军南侵,当年八月才渡淮,入大胜关(今湖北大悟东北),月末进至长江北岸。九月初一日,蒙古西路军所遣使者从合州钓鱼山下到达忽必烈军营,报告蒙哥汗死讯,请忽必烈北归以继承汗位,忽必烈以不可无功而返,决定北归前加紧攻宋以取得重大战果。随后自阳逻堡(今新洲西南)渡江,三道并进,三次击败阻击的宋军后到达南岸,进围鄂州(今武汉),宋军坚守抗击,蒙古军始终未能攻下。

十一月,蒙古军兀良合台部已由云南入广西,破湖南,攻至潭州(今湖南长沙)城下,也遇到宋军的顽强抵抗。

这时蒙古宗室阴谋夺取汗位,情况紧急,忽必烈妻察必遣使于同月下旬驰至忽必烈军中,请忽必烈立即北返以夺汗位。忽必烈随即回驻长江南岸青山矶(今武汉东北),准备渡江北返,却扬言进军南宋首都临安。

时在鄂州督战的南宋右丞相贾似道遣使向忽必烈求和,愿意称臣纳贡、割让长江以北土地。蒙古军出发在即,忽必烈命使臣前往鄂州谈判,并嘱蒙古使见蒙古军旗动即返回随军北归,蒙古使在鄂州城头与宋谈判正在进行,见蒙古军旗动立即签订密约后返回。兀良合台也奉命北归,鄂、潭两州相继解围。

贾似道隐匿私订和议,而妄称战胜蒙古军,鄂州解围,因而有“再造功”,加官晋爵。

次年(宋景定元年,1260)三月初,忽必烈返抵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蒙古诸大臣劝

进,遂即汗位。四月,下即位诏,称帝。并于五月首次建年号中统,遣郝经为国信使来宋告即位,并索取岁币。贾似道怕私自议和的秘密暴露,密令淮东制置使拘留蒙古使郝经等于真州。贾似道既对蒙古、宋双方都进行欺骗,又扣押蒙古使郝经等不遣,也不作防守准备。宋沿边诸将又纷纷无故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罢职或下狱死。宋骁将潼川安抚使刘整,以需要边费为蜀帅俞兴所阻,心益疑惧,遂于次年六月降蒙。七月,忽必烈以宋拘禁使臣郝经为背约,下诏侵宋,但忙于镇压内部叛乱,侵宋战事无大进展。

①关于蒙哥汗死的原因,记载不一:《元史》卷3《宪宗纪》记载六月“帝不豫,七月癸亥,帝崩于钓鱼山”。《重庆记》(见毕沅《续资治通鉴》卷175 注引)说他“中飞石而死”。《马可波罗游记》(张星烺译本)第106 页作中箭伤而死。《宋史纪事本末》卷102 以及邵远平《元史类编·王得臣传》也说“中流矢”。拉施特《史集》(转引自冯译《多桑蒙古史》下册第274 页下注①)则说蒙哥嗜酒,时军中痢疫流行,因染疾死。

南宋的灭亡

宋咸淳七年十一月十五日(1271 年12 月18 日),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元,以示正统,是为元世祖。次年二月,迁都大都大兴府(今北京)。

早在宋咸淳三年(蒙古至元四年,1267)十一月,刘整“奏攻宋方略,宜先从事襄阳”①。如攻占襄阳浮汉入江,则宋可灭。次年七月,忽必烈命刘整协同阿术围攻襄阳,宋将吕文德艰苦拒守。咸淳五年十二月,吕文德病死后宋军继续抗击。宋咸淳九年(元至元十年,1273)正月,樊城在被围4 年后失陷。二月,宋襄阳守将吕文焕降元,历时5 年的襄樊保卫战结束。

元军占领襄阳后,次年六月决定大举伐宋,以伯颜领河南等路行中书省,并晋升为统帅,会师于襄阳,分军为三路侵宋。七月,度宗死,子赵■即位,年仅4 岁,是为恭帝,理宗皇后谢道清以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宋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1275)初,元军已顺流东下,宋沿江城邑纷纷败降。二月,宋相贾似道以战舰2500 艘、战士7 万,抗击元军于丁家洲(今安徽贵池北),伯颜命左右翼骑兵夹江而进,炮声远震百里,宋军大败,贾似道逃往扬州,江东及淮西诸郡相继败降。

同年十一月,伯颜分军三路直奔南宋首都临安,阿剌罕率西路军从建康出广德,东路董文炳率舟师向澉浦(今浙江海盐南);伯颜从中路节度诸军,定期会于临安。

元军长驱直入,宋将王安节保卫常州达两月之久,十一月中旬常州破,死者无数,邻邑望风奔溃,遂迫临安。次年正月初八日(1276 年2 月4 日),伯颜进至皋亭山(今浙江杭州东北),宋遣使迎降,但还求保留宋朝。次日,勤王抗元的文天祥被宋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并奉命与伯颜交涉,文天祥因坚持不降而被元军扣留。二月初五,南宋恭帝降。五月初,恭帝及生母全太后等被押至大都,6 岁的宋恭帝被降封为瀛国公,元至元十九年(1282)被迁往上都(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后为僧,元至治三年(1323)死。

从1235 年窝阔台汗对宋用兵至1276 年伯颜入临安,南宋恭帝降,共约40 年之久。

①《元史》卷6《世祖纪》三。

张世杰、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元军兵临临安前夕,恭帝的异母兄赵昰被封为益王,判福州;异母弟赵昺被封为广王,判泉州。元兵至皋亭山,驸马都尉杨镇等奉二王走温州,陆秀夫、苏刘义继追及于道,遣人召陈宜中、张世杰。五月初一,益王赵昰即帝位,改当年为景炎元年(1276),是为宋端宗,年仅7 岁,母杨太后听政。陈宜中为左丞相,李庭芝为右丞相,张世杰任枢密副使,陆秀夫任签书枢密院事,晋封赵昺为卫王,改福州为安福府。不久,文天祥从被元军押往大都途经镇江时逃回,被任为右

丞相兼知枢密院事,南宋流亡朝廷继续进行抗元斗争。

时南宋疆域已大部丧失,只有李庭芝、姜才坚守淮东,张钰坚守重庆。

其余仅有闽、广以及浙、赣南部,元兵日逼。李庭芝、姜才、张钰先后战死,浙东、闽、广也相继失守。

七月,元兵三道侵闽。十一月,元军至建宁(今福建建瓯)。陈宜中、张世杰以元兵日迫,奉端宗及卫王、杨太后以下俱航海逃亡,元军占领福州,右丞相文天祥转战于福建、江西、广东等地。

同年十二月,端宗等率舟师到广州港口,被元守兵抗拒不得入,舟还大海,驻师秀山(今东莞西南海中),寻次于惠州(今属广东)的甲子门。景炎二年(元至元十四年,1277)九月,宋水师次于广东路的浅湾(今汕头东北的南澳岛附近),十一月,为元将刘深所攻。张世杰战败,乃奉端宗退保秀山。十二月,至井澳(今中山南海中横琴岛)。三年三月,端宗等驻于■州(今湛江东南硇州岛),四月,端宗病死。

卫王赵昺嗣立,是为宋末帝,时年6 岁,杨太后听政,陆秀夫升任左丞相,张世杰升任枢密副使,改当年为祥兴元年。六月,张世杰攻雷州(今海康)失利后移于新会的崖山(今台山东南)。十二月,右丞相文天祥兵败,于五坡岭(今海丰境)被俘。元至元二十年(1283)正月,就义于大都。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正月,元将张弘范以舟师围崖山海口,张世杰结大舶千余驻海中抗击元军,元军切断宋军淡水汲路。二月初六日(1279 年3 月19 日)元军大举进攻,宋军战败,左丞相陆秀夫背负年仅7岁的南宋末帝赵昺投海自尽,杨太后亦投海死,南宋亡。

张世杰率部分宋军冲出重围,后遇台风,海船倾覆,张世杰溺水死,宋军残部亦被消灭。

附表:南宋世系表(1127——1279)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第6课北宋的政治 一.选择题 1.“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邵阳市志》载,1225年,理宗赵昀登基,用年号命名其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并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据此判断,邵阳被称为“宝庆”是在()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3.“黄袍加身”、“陈桥兵变”跟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帝有关() A.唐太宗B.宋太祖C.宋太宗D.明成祖 4.五代政权中,他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堪称照耀黑暗时代的一颗璀璨明星,他的努力为结束全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一定基础。“他”是() A.朱温 B.李煜 C.赵匡胤D.柴荣 5.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6.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 A.分化事权 B.减少数量 C.限制自由 D.使用亲信 7.宋太祖取得政权的方式是﹣() A.割据军阀进行叛乱 B.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C.朝中大将发动兵变 D.皇族内部争夺皇位 8.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 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可能出现在() A.西周 B.汉C.唐朝 D.北宋

9.以下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B.各州府设通判 C.削弱相权 D.镇压黄巢起义 10.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五个政权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后唐、后汉、后晋、后梁、后周 B.后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C.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D.后晋、后梁、后唐、后周、后汉 11.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黄河流域封建政权的频繁更迭 C.阶级矛盾的严重激化 D.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12.宋太祖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分解宰相权力 B.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C.分散知州权力 D.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13.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要政变啊!”你能判断出同学们模仿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幕() A.靖康之变 B.陈桥(驿)兵变C.玄武门之变D.葵丘会盟 14.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15.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但文化上并不繁荣 B.科技发达但政治上并不强大 C.军事强大但科技上并不先进 D.政治强大但经济上并不发达 16.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吸取了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A.陈桥驿兵变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 C.唐末农民战争 D.五代政权的频繁更替 17.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时期,使我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此后出现了国家分裂、政权并立的() A.秦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 D.宋元时期

北宋灭亡的原因

北宋灭亡的原因 对导致宋朝319年的兴衰到最后灭亡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归纳起来原因有: 一、统治者的无能。宋徽宗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丝毫没有治国之本的野心,只知道贪图享乐。王安石的变法虽然说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在制度上的问题,但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宋朝皇帝毫无进取心,也没有高明的国家治理策略和国家发展战略,只求自保,能坐稳朝庭。国家逐渐失去凝聚力,民心、士气逐渐低落。在国防上,朝廷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的军事战略作指导。连年战争失利,耗费大量钱财,岁岁进贡,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也大大损耗国家实力。 二、贪官污吏当道。宋朝时期,奸臣、贪官层出不穷,他们有的阴险奸诈、谄上媚下、挑拨离间,有的专权擅国、陷害忠良、投降乞和,有的荒淫奢侈、误国害民。终此整个宋朝,贪官、奸臣不断,奢靡之风盛行。宋仁宗时期宋朝经济、文化发展达到最高水品,此后连年下滑,在奸臣贪官把权自重下,宋朝逐渐走向衰落。 三、过重的徭役赋税。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税收名目最多的朝代之一。正税之外,朝宋地方政府往往以各种方式和名目“增税”,想尽办法从老百姓身上榨取,各地增税的形式不一,各地方政府的法外加税更是多不胜举!几乎无事不税、无物不税。在宋朝,由于中央榨取地方太过,促成地方再去压榨民间,各地方设臵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花样之繁、负担之重,在中国历史上位列前茅。同时,不严谨的财政

管理制度,也让许多地方官员趁机贪污腐化,鱼肉百姓。 四、军队建设缺陷。由于“重文轻武”的指导思想,武将、士兵虽然待遇很好,但没有明确的军功奖励,士兵、武将几乎没有升迁的希望,军队地位下降。由于没有良好的管理措施,没有严格、系统的作战训练,没有协同作战的意识,军队反应迟钝,效率低下。士兵素质差,单兵作战能力低下。多数士兵参军是为了谋生,灾民、流民、甚至市井流氓无赖充斥其间,还有很多冒名吃空饷的。在一个缺少严格军事训练、军队纪律的环境下,禁军的士气不高,实际战斗力很低。 五、高度中央集权制。高度集中的建立集权的中央统一控制军权导致了一些问题不能灵活变通。下达命令变得迟钝,这就不像唐军制,虽然唐朝灭亡,但是没有出现地方乱成一锅粥的地步,所以一个军队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调度问题。还有就是北宋因为敌强大而盲目的扩充军队,财政却无法支持这么庞大的军队,兵因吃不饱而从商,造成军队没有战斗力。最后还因为横征暴敛而起义,处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环境,想不灭亡都有点困难。

南宋灭亡的原因700 年后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

南宋灭亡的原因,700 年后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 中世纪温暖期时宋朝为何出现了严寒? 一、南宋宝佑五年的年底不太寻常在快要迎来春节的某个日子,临安市民们惊异的发现,西湖,竟然封冻了。那一天,是宝佑五年十二月戊子,公元1258 年1 月13 日。江南锦绣之地的西湖,居然因为一次结冰而被载入史册——某个不知名的史官在《宋史全文》卷三五里,写下了这样四个字:“西湖冰合”。对于现代人,见过类似场景的人也不多。近几年,哪怕只是结上薄薄的一层冰都能登上当地的报导成为大新闻,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冷如08 年南方冰雪灾害之时,西湖也只是在局部结了较厚的冰,仍保有较大面积的水域。据说1930 年、1977 年都能够在湖上溜冰,但也未听闻达到“冰合”的程度。2016 年初,北极点短暂突破零度引起的余波横扫中国大地,一波强烈的史诗级寒潮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但即便如此,西湖也只是结了一点点冰,聊表一下对于“史诗级寒潮”的微小“敬意。 二、长期以来,对古代气候的追踪只能在史书里寻觅刀笔之吏留下的蛛丝马迹这样的记录如果不是湮灭于战火与动荡,就是仅有只言片语,而且都是感性描述和物候记录,科学意义有限。幸运的是,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被运用到重建古气候的工作上去。当代的地球科学

工作者,已经可以综合运用石笋、树木年轮、冰芯、黄土沉积物、深海沉积物、深湖沉积物等生物和地质记录来恢复古代的气候规律。2013 年,由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出具的气候报告AR5 里,便首次加入了人类历史尺度的古气温重建,同时公布的还有相关的数值模拟。更为贴心的是,他们专门区分了不同的大洲。10 世纪,欧洲气候非常温暖;亚洲气候也较温暖。11 世纪,欧洲气候略有降温,但也算暖;亚洲气候同样降温,变得偏凉;12 世纪,欧洲气候先大幅降温,中后叶快速升温;亚洲气候早期中幅降温,中后叶中大幅升温。13 世纪,欧洲和亚洲都在降温,而且都在中叶发生过显著的降温事件:大约就是13 世纪五十年代的某个时候。14 世纪,欧洲缓慢升温,亚洲快速升温。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史书中的描述与整体重建的古气候可能有冲突,这是因为气候快速变化的时期,上下波动也会十分剧烈,而史书的感性描述无法剔除剧烈波动的影响。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数据只是“亚洲”这个地理区域的整体性,在局部可以出现细节的波动甚至不同。受采样地区和数据的影响。所以,本问题前半句描述不成立——欧洲和亚洲在10 至14 世纪的温度趋势,其实是一样的,并不存在欧洲在10-14 世纪温暖,亚洲在12-15 世纪降温——而且哪有这么比的……欧洲在12-15 世纪还不也是总体降 温趋势,只是细节不同而已。但是,为什么13 世纪中叶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练习题及答案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统一:女真族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女真建国: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3.发展壮大: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知识点2 金灭辽及北宋 4.金灭辽 ( 1 )背景:正当女真崛起之时,辽和北宋的统治却是危机重重,统治者腐败无能,人民不断起义。当金军攻占了辽的一些地区后,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于是遣使与金联系,双方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 ( 2 )概况: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而金军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1125 年,辽被金灭亡。 5.金灭北宋 ( 1 )背景:金在与北宋联兵攻辽的过程中,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 2 )概况: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知识点3 南宋的偏安 6.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7.岳飞抗金 ( 1 )背景: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 ( 2 )概况: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 3 )结果: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8.宋金议和 ( 1 )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 2 )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人教部编版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北宋的史实;南宋的建立概况,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正确看待各民族政权并立对峙的关系,学会评价岳飞,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岳飞抗金的史实,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岳飞?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北宋灭亡后,康王赵构南渡,又在南方重新建立了宋朝,史称南宋。从此,南宋和北方的金朝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那么。南宋和金朝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新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女真族的崛起 (多媒体出示问题:金建立的基本情况)学生结合课本自行寻找答案 辽与女真关系: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后,实力增强,12世纪初,阿骨打起兵把辽打的节节败退。 女真政权建立: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改革措施 金的发展: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迅速发展壮大。 二、金灭辽及北宋 金灭辽:北宋和金订立盟约,相约夹击辽,北宋失利,1125年金灭辽。 问题探究:为什么金灭辽后会灭掉北宋?(学生结合材料自行思考) 教师总结:由于金和北宋联合过程中,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认为北宋实力弱小,不足为惧。1127年金灭北宋。 三、南宋的偏安 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宋高宗)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岳飞收复失地:南宋初年,金军南下,岳飞率军北伐,收复许多失地。岳家军在郾城大战中打败金军,有望收复中原。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总结岳飞抗金的功绩) 岳飞被杀原因: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势力强大,危及他们的统治,向金求和,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问题探究:如何正确评价岳飞

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2016部编版)教案:8金与南宋的对峙

《金与南宋的对峙》 本课主要学习女真政权的崛起及金朝变革、金灭辽与北;岳飞抗金斗争是本课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教学中可;本课内容与上节内容紧密联系,教学时要进行知识的归纳。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北宋的史实; 2、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和思考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认宋金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补充岳飞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岳飞。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南宋高宗和秦桧的所作所为得出正确的人生观。; 2、通过进一步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加深对岳飞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金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 金军轻而易举地灭掉北宋,但未能灭掉南宋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如何评价岳飞。 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 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 课前准备 ◆ ◆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看过最新的《射雕英雄传》吗?郭靖的憨厚,杨康的狡黠是不是依然让你印象深刻。郭靖和杨康这两个帅哥的名合起来是“靖康”。郭靖和杨康的名字是道长丘处机为让后人铭记“靖康之耻”而起的。那么,“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金和宋到底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请看第8课。 【新课讲授】 一、女真族的崛起 1、你能根据材料和画像的服装猜出他们生活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寒,骑马悬崖上下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伏马而渡。——《大金国志》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耶律阿保机 总结:女真人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2、大金政权的建立: 建立时间:1115年 建立者:完颜阿骨打(金太祖) 探究一:金作为一个后起的少数民族政权,发展壮大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原因:金太祖模仿汉制,改革军政体制,发展生产,势力壮大。 启发:这也说明善于学习,善于改革才能使国家永葆青春活力,再次从历史的角度印证了我国今天实行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是正确的。 二、金灭辽及北宋 1、概况: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灭北宋 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探究二:据材料分析北宋灭亡的重要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启发? 材料一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11世纪末,完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和南宋的对峙导学案(答案不全)

课题: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知识与技能: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的时间与原因;岳飞抗金与南宋的偏安。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回答北宋灭亡的原因;以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多角度地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岳飞抗金进行正确评价,提高历史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岳飞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利益,是正义的斗争,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秦桧投降卖国,陷害忠良,永远受到人民的谴责。 重难点预测: 重点:金灭辽及北宋;岳飞抗金。 难点:北宋灭亡原因和对岳飞抗金的评价。 学习过程: 个性备课:【快乐元素】(多媒体展示岳飞的《满江红》,学生齐诵。提问“靖康耻”指什么事件? 岳飞抗金情况怎样?怎样看待岳飞抗金?设疑激趣,导入本课学习。)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掌握下列史实,在书上划线标注) 一、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 首领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金朝建立:_____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______,他就是______。他模仿 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______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二、金灭辽及北宋 1、辽灭亡: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 多地区。______年,辽被金灭亡。 2、北宋灭亡: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______ 年,金军攻破______,北宋灭亡。 三、南宋的偏安 1、北宋灭亡后,宋钦宗弟弟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_______,史称 ________。 2、南宋初年,金军多次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抗金将领_______多次率军北伐,他统 帅的_______在大败金军主力。但宋高宗和奸臣______却下令班师,并以_________ 的罪名杀害了他。 3、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一线划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大金政权的建立者是女真族杰出少数民族政治家() A.阿骨打 B.阿保机 C.铁木真 D.努尔哈赤 2. 12世纪强大起来的金政权,先后灭掉了哪两个政权() A.西夏、南宋 B.辽、北宋 C.辽、西夏 D.北宋、辽 3. 辽和北宋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长期遭受外族的民族压迫 B.被农民起义推翻 C.外戚、宦官专权 D.政治腐败 4.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的《满江红》中的“靖康耻”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金灭北宋 B.澶渊之盟 C.辽宋战争 D.元灭南宋 5.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契丹国建立②辽的灭亡③靖康之变④金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6. 南宋王朝的第一位皇帝是() A.宋徽宗 B.宋钦宗 C.宋高宗 D.宋真宗 7.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诗中的“杭州”和“汴州”,分别是南宋和北宋的都城() A.临安和东京 B.南京和北京 C.东京和西京 D.建康和燕京 8. 下列战役由岳飞指挥的是() A.东京保卫战 B.收复建康 C.黄天荡战役 D.郾城大捷 9. 如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搜集的材料, 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蒙恬北击匈奴 B.张骞出使西域 C.岳飞抗金 D.文天祥抗元 10. 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这主要是因为() A.岳飞组建了岳家军 B.岳飞抗金,维护了南宋人民的利益 C.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 D.岳飞率军在郾城打败金军

公元1279年,随着宋朝的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元代

元代文学 概说 公元1279年,随着宋朝的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元代。 元原是北方的一个蒙古族政权,后来不断壮大,统一了北方,并进而统一了南方,结束了晚唐以来长期几个民族政权同时并立的分裂局面。元朝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各族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原南宋统治区人)四等,实行民族歧视,蒙古族居于统治地位,汉人则处于社会的底层。又由于元代科举废立无常,特别是元初近半个世纪不设科举,断绝了文人进入上层的道路,使得长期以来处于社会上层的文人,也被打入底层,所以当时有“九儒十丐”之说。文人的这种厄运,却正是元代戏曲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因为,一方面,一些文人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为了谋生,不得不加入到戏曲创作的行列中去,这无疑提高了戏曲创作队伍的文化水平,使戏曲这种民间文学大放异彩;另一方面,文人为了发泄心中的痛苦,往往借助于戏曲这种形式。正如明人胡侍所说:“中州人每每沉抑下僚,志不获展……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真珠船》)元代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戏曲上。元代的戏曲形式主要有杂剧、散曲、南戏三种。这三种戏曲形式都涌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对于明清的戏曲产生了重要影响。除戏曲外,诗歌和散文也有一定的成就,但远不足与戏曲相提并论。 第一章杂剧 杂剧主要存在于元代,可以说,它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元代的杂剧从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宋金院本等发展而成。它在体制上有自己的特点:用北曲演唱,一般一本四折,有的还有楔子,用作交代人物、剧情或串联两折。每折限用同一宫调,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剧中男主角称为末,女主角称为旦,根据主唱者角色的不同,分为旦本、末本。一本戏只能由一人主唱,其他人一般只能说白。角色除旦、末外,还有副末、冲末、外末、贴旦、老旦、外旦、净、丑等配角。杂剧主要由歌曲与说白两部分构成。歌曲主要用来抒情、渲染,往往写得较典雅;说白主要用来对话或独白,往往用白话来写。元杂剧的发展以大德(1300年前后)为界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的创作中心在大都(今北京),后期的创作中心在杭州。前期的主要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这是元杂剧创作的黄金时期;后期的主要作家有郑光祖、宫天挺、秦简夫等,这一时期的杂剧创作已走向衰落。 第一节关汉卿 关汉卿是中国古典戏剧的奠基人,他生而倜傥,博学能事,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在当时的“玉京书会”及表演场所非常活跃。可惜留下来的生平资料却寥寥无几,由此也可见杂剧作家在当时社会上的地位。据有关资料,关汉卿一生至少写了60余种杂剧,但留存至今的只有十几种。尽管如此,仅凭这些作品,关汉卿也足以彪炳千秋,流芳百世了。 关汉卿的杂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公案剧。以《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窦娥冤》取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其主旨是通过窦娥的受冤,揭露社会的不公正。作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突出这一主题的:一方面强调窦娥的弱小、善良、无过失,另一方面突出各种社会因素对她造成的种种不幸,这两种相反的情况构成了作品的悲剧特征,也构成了窦娥的冤屈。《窦娥冤》实际上也表现了人类社会一个普遍的现象——善与恶的斗争。例如:【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有答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 知识整理 1.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崛起: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金朝建立: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2.金灭辽及北宋 (1)辽灭亡: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1125年,辽被金灭亡。 (2)北宋灭亡: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 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3.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统率“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金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阿保机B.阿骨打 C.元昊D.赵构 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点和练习

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点和练习一、女真族的崛起 1.生活概况: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2.统一:11世纪末,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3.建国: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 4.措施: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 二、金灭辽及北宋 1.灭辽:1125年,辽被金灭亡。 2.灭宋: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三、南宋的偏安 1.建立:1127年,赵构(宋高宗)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抗金:岳飞等抗金将领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 3.议和:(1)原因: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 (2)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3)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思考:岳飞永远受到后世人民怀念的原因是什么?★★★★★ (1)金军南下攻宋,烧杀抢掠,给人民带来灾难。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正义的。 (2)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屡败金军,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3)岳飞抗金战功卓著,却遭投降派的诬陷而被害,更得到人民的深切同情。因此,岳飞受到人民的永久怀念。 总结:两宋时期的民族政权建立的情况

练习 1、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A.辽B.西夏C.金D.元 2、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 C.三国鼎立D.和平共处 3、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契丹、党项、匈奴 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4、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完整版)部编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导学案(无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科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组长:

A.赵高B.李林甫C.秦桧D.贾似道 4.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南宋定都临安B.宋军收复建康 C.宋金达成和议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5.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A.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C.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 6.某校历史学习小组举办了“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为主题的人物图片展。下列不应选取的图片是()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D.林则徐 7.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A.文天祥B.戚继光C.林则徐D.岳飞 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 9.南京的将军山因南宋岳飞抗金而得名,金政权的建立者是() A.赵匡胤B.阿保机C.李元昊D.阿骨打 10.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A.西夏的建立 B.澶渊之盟C.金灭北宋D.元朝建立 11.北海公园琼华岛有大量太湖石堆砌的景观,这些太湖石主要是金朝时期从开封运来的,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B.靖康之变C.岳飞抗金D.建都大都 12.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谁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第8课《金和南宋的对峙》课时练习题

七年级下历史2.8《金和南宋的对峙》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辽宋时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有七十二部落”,最终完成统一女真各部大业的杰出首领是( ) A.阿保机 B.元昊 C.阿骨打 D.赵匡胤 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3、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西夏的建立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南宋建立 4、金太祖建立政权后,致力于壮大女真势力,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实行科举制度 B.改革军政体制 C.颁行文字 D.发展生产. 5、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北宋由此灭亡。这段历史发生在( ) A.1125年 B.1127年 C.1141年 D.1206年 6、你知道抗金名将岳飞率军在哪次战役中大败金军主力( ) A澶州之战 B.官渡之战 C.郾城之战 D.赤壁之战 7、观察下面的《金、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对图中政权相关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耶律阿保机建立金 B.西夏的建立者是党项族的元昊 C.南京当时在南宋的统治范围内

D.金与南宋的分界线在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8、下列有关金灭辽及北宋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 A.金与北宋订立盟约夹攻辽朝 B.1125年北宋灭辽并收复失地 C.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后灭北宋 D.辽和北宋的统治者腐败无能 9、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郾城大捷金军大败 B.宋金双方达成了和议 C.澶渊之盟 D.岳飞被害 10、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 A.卫青 B.霍去病 C.岳飞 D.寇准 11、2017年1月3日,位邵阳市高崇山镇的岳飞纪念堂的迁移工程举行了开光庆典。同时,一场关于“岳飞是民族英雄”的讨论也在中学历史教师中悄然兴起。人们纪念岳飞、讨论如何评价岳飞,这是因为() A.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B.岳家军作战勇敢 C.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 D.岳飞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 12、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 A.岳飞作战英勇,收复失地 B.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C.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D.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 13、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年。灭亡这个封建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 A.鲜卑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14、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金的建立、金灭辽与北宋以及南宋建立的基本史实;了解岳飞抗金的英勇事迹,知道宋金议和的内容及影响;认识岳飞抗金的正义性,正确看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思考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认识宋金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补充岳飞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岳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南宋高宗和秦桧的所作所为中得出正确的人生观;通过进一步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加深对岳飞的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岳飞。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岳飞《满江红》朗诵音频。 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他领导的“岳家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的一支劲旅。郾城大战后,面对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地对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他异常豪迈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来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学习岳飞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 1.教师讲述:女真崛起的基本情况。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2.读教材,总结金太祖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 答案提示: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目标导学二:金灭辽及北宋 1.提出问题:说说金灭辽的概况。 答案提示:女真崛起、金军攻占辽的一些地区后,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遣使与金相约夹攻辽朝。1125年,辽被金灭亡。 2.史料解读。

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练答案解析

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耶律阿保机与完颜阿骨打的相同点不包括() A. 都是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 B. 都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 C. 都曾与南宋政权形成对峙 D. 都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辽灭于1125年,南宋建于1127年,故C符合题意。耶律阿保机是契丹首领,建立辽,创制契丹文字;完颜阿骨打是女真首领,建立金,创制女真文字,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统一女真各部,称帝建立金政权的是() A. 完颜阿骨打 B. 皇太极 C. 耶律阿保机 D. 忽必烈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是金朝开国皇帝,在位期间,把猛安谋克制度改为军事行政组织,所以答案选A。 3.以下政权被金灭亡的有() ①辽②北宋③西夏④南宋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27年,蒙古灭亡西夏,南宋是被元朝灭亡的,,和,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4.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 北宋统治者的腐朽 B. 北宋防备空虚 C. 投降派力量占上风 D. 金军力量强大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根本原因”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127年女真大军南下,由于在位的皇帝昏庸无能罢免了丞相李钢,使得金军洗劫国都东京也就是现在的开封,掠走大量财物和包括钦宗和徽宗在内的3000多皇室成员,北宋就此灭亡,由此可见,北宋统治者的腐朽是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所以答案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限定词语“根本原因”,分析得知,根本原因应该是内部原因,是主观原因,利用排除法来解答本题,北宋统治者的腐朽是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 5.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 西夏的建立 B. 澶渊之盟 C. 金灭北宋 D. 元朝建立 【答案】C 【解析】 1127年,金灭北宋,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军掳走,因宋钦宗的年号是靖康,史称靖康之变。故“靖”、“康”与金灭北宋有直接联系,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党项族首领元昊在1038年建立,B项是发生于1004年北宋与辽国之间,D项是蒙古族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6.下边的示意图反映了()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最后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最后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1.古代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这些话反映的主要思想是 A. “和而不同” B. “民以食天” C. “无为而治” D. “崇尚礼乐教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和如羹焉”“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的大意是像羹汤一样调和多种滋味,只有一种味道的羹汤难以下咽,应该有多种滋味调和。说明既要和,又要有不同即“和而不同”。故答案为A项。B项,“民以食为天”的意思是百姓以粮食、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材料未涉及有关粮食的信息点,排除;CD项,“无为而治”的意思是无为而治理,材料强调的是羹汤要有多种味道、声音要“七音,八风,九歌”“相成”,与“无为而治”、“崇尚礼乐教化”无关,排除。 【点睛】文言文选择题,这类题目往往被认为是难度最大的,是最难做对、很难拿到分数的。其实,解答这类题目也是有一定技巧的。不管出题人如何选择古文的语句,都会隐约说明所选句子的用意。方法是:①分析题目的主题,到底是研究什么;②分析题目要解决什么问题;③通过这些分析再回过来研究文言文句子,这些句子是证明主题的证据,因此可以猜测到其隐含的意思了;④分析文言文的句子大意即可。 2.《史记》中《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后本纪》依历史变化顺序而编写;司马迁认为“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而“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是不对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人物传记在《史记》中占有重要地位 B. 司马迁撰写《史记》坚持了实录精神

2020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创新优质说课稿

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金与南宋的对峙》创新优质 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第二单元延续中国古代史发展的整体脉络,主要内容是:大一统国家的发展与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疆域的演变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关系与中外交流。本单元由《北宋的政治》、《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宋代经济的发展》、《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元朝的统治》、《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和《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流》8课教学构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国家历史发展的具体演进,还要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使学生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形成国家认同;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等。本课承载着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任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课程标准、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金与南宋的对峙》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第3课。本课共三部分,即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主要讲述了女真族的居住地、社会发展、政权的建立;金先灭辽后水北宋,南宋偏安江南,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本课上承《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下启《宋代经济的发展》,明确了两宋时期

高中宋朝历史知识点整合.doc

高中宋朝历史知识点整合 高中宋朝历史知识点:概述 宋朝从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到1279年被元朝灭亡,共存在了319年。宋通常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宋是与辽、夏、金对峙时期,而南宋则是偏安衰亡时期。北宋在统一北方地区后,经济、文化得到一定发展,海外贸易也很发达。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能完全实现北宋的长期强盛,但也解决了一些社会矛盾。而方腊、宋江起义则从侧面反映了宋朝的内部矛盾已经加深。 金灭北宋后,南宋基本是偏安在江南地区,没有了北伐重新统一北方的雄图大略。岳飞的北伐在统治者看来也仅是为了更好地偏安,巩固自己的政权。南宋末年贾似道的贪权误国加速了南宋的灭亡。文天祥等人的力挽狂澜也无法阻挡其速亡的势头。最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勇壮烈多少掩饰了南宋灭亡的种种悲凉。 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归德军驻扎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即位,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定都汴梁(今开封)。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靖康年间(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东京,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北宋遂亡。赵构成为南宋第一代皇帝。后南迁设行在临安府(今杭州临安),偏安一隅。 公元1276年,忽必烈破南宋行在临安,宋朝亡国。但是宋室和广大的爱国军民始终没有投降,拼命抵抗。文天祥在陆地组织军民反抗元军侵犯,陆秀夫等人和宋室在海上漂泊,组成行朝。有学者认为宋朝灭亡是崖山之后无中华。 高中宋朝历史知识点:科举制度 北宋建国后,就逐渐采取许多措施,严格考试程序,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被录取人的待遇,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

宋灭亡之后华夏文明的十二大逆转

宋灭亡之后华夏文明的十二大逆转 导读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 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 这么重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远因,那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倒退。 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都察觉到,宋朝的覆灭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提并论。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用那个时代的话语来说,叫做“亡天下”;用今天的话语来说,大妨称为“文明的中断”。 为什么说宋朝的灭亡是“文明的中断”呢?请允许我先引用周良霄《元代史》序文中的一段话:宋亡之后,元王朝统一中国,并在政治社会领域带来了某些落后的影响,“它们对宋代而言,实质上是一种逆转。这种逆转不单在元朝一代起作用,并且还作为一种历史的因袭,为后来的明朝所继承。……明代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承袭元朝,而元朝的这一套制度则是蒙古与金制的拼凑。从严格的角度讲,以北宋为代表的中原汉族王朝的政治制度,到南宋灭亡,即陷于中断。” 元王朝从草原带入的制度及其影响,深刻地重塑了宋后中国的历史。择其大者,介绍如下—— “家产制”的回潮。本来宋人已有“天下为公”的政治自觉,就如一位宋臣告诉宋高宗:“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天下非君主私有,而为天下人共有。而来自草原的统治者则将他们所征服的土地、人口与财富都当成“黄金家族”的私产,推行中世纪式的“投下分封制”,“投下户”即是草原贵族的属民,有如魏晋—隋唐时代门阀世族的部曲农奴。 “家臣制”的兴起。宋人相信君臣之间乃是一种公共关系:“君虽得以令臣,而不可违于理而妄作;臣虽所以共君,而不可贰于道而曲从”。君臣之间,“各有职业,不可相侵”。入元之后,这种公共性的君臣关系被私人性的主奴关系代替,臣成了君之奴仆,许多大臣甚至需要入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