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看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

从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看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

从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看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
从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看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

从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看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

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认识,关系到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应处于何种地位的问题,因而也是直接关系到音乐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基于此,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在这一问题的探讨上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许多有创见的成果。从传统上理解的音乐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辅德、益智、健体三个方面,到《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归纳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四个方面,再到雷默提出的音乐教育的最深刻价值体现在“通过丰富感觉体验,提高生活质量”([美]雷默著《音乐教育的哲学》),可以说,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认识已逐渐走向全面、科学、深刻。但是也应承认,迄今为止,我们所陈述的音乐教育的种种价值或是比较抽象而难以让人理解,或是比较玄乎而难以让人信服。这究竟是为什么?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我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认识并没有建立在先进而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我们认为,要想真正科学、全面地把握音乐教育的价值,必须从音乐教育的内涵入手,也就是说必须以音乐教育的内涵作为我们探讨音乐教育价值的逻辑起点。音乐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呢?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通过教育学音乐”,这是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第二个方面是“通过音乐教育人”,这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具体来讲,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是让学生感受、表现、创造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具备传承音乐文化的责任感和基本能力;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音乐教育要实现育人的这一终极目标必须是通过音乐的,也就是说必须是以实现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为前提的。

依据音乐教育的上述内涵,我们不难理解,实际上,音乐教育的价值也主要体现在与音乐教育的内涵相对应的两个方面,即音乐本体价值与音乐教育价值。所谓音乐本体价值就是指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通过音乐教育传承音乐文化;所谓音乐教育价值就是指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通过音乐教育促进个体发展。对于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一般来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因为,音乐作为一种最具文化品位的精神文化,之所以能不断继承、发展、创新,是因为自音乐诞生之日起,人类社会就自动形成或主动创造了音乐文化的种种传承机制。在

正规的学校教育没有出现之前,人类自发的、自娱自乐的音乐创作与表演活动,一部分人占有与享受另一部分人的音乐创作与表演成果而导致的音乐职业人的出现,音乐职业人师徒之间的传宗接代等,应该说是音乐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与途径。而在正规的学校教育出现之后,虽然还有社会音乐环境、家庭音乐教育等音乐文化的多种传承途径,但是不可否认,学校音乐教育便成为了传承音乐文化的绝对主要途径。因为,学校音乐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其教育的内容是音乐文化之精华,其教育的形式也最有效率,其教育的方向也代表了音乐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而对于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即它在促进个体发展方面所体现出的价值,人们往往感到有些困惑。学音乐究竟对个体有什么好处,或者说学音乐的最大好处是什么?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音乐教育能有效开发个体智能(亦称“智力”)。这的确是一个十分诱人的观点,不过也正是因为它太诱人,人们才对这一观点将信将疑,才使得音乐教育在人们心目中以及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时重时轻。为什么人们会将信将疑?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并没有提供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来充分证明这一论点。

令音乐教育工作者深感欣慰的是,多元智能结构理论让我们摆脱了困境,走出了尴尬。可以说,正是这一理论,为我们探讨与审视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我们知道,自从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等人编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以来,学校教育一直受到传统智力测验理论的影响。这种理论认为,智力具有单一的性质,通过纸笔测验就可以测出人的智力的高低。智力测验的观念如同在全世界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儿童都得接受单一的、狭隘的智力测验(局限于语言、数学或逻辑方面),以换回一种表示人的聪明程度的“智商分数”(IQ),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尽量使儿童获得这种高分。因此,在学校里最受到重视的学科无疑是语言、数学或逻辑推理等。而那些在测验中难以实施的学科,如音乐、绘画、体育等,则在学校教育中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对此,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加登纳认为,智力测验的频繁使用,使得它把人进行了分类并贴上了标签,用来判断人的弱项和短处而非强项和长处。心理测量学家花了太多的时间给人排出名次,而很少考虑怎样来帮助他们。于是,他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探讨,目前该理论以日臻完

善,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我们探讨音乐教育的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加登纳的多元智能结构理论认为,个体的智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共包括如下九个方面:言语/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指的是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顺利而有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他人交流。逻辑/数理智能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指的是对逻辑结构关系的理解、推理、思维表达能力,主要表现为个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进行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视觉/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指的是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臵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图形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指的是个人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歌唱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指的是人的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和运动的力量、速度、灵活性等,表现为用身体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指的是对他人的表情、说话、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以及对此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觉察、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做出适当的反应。自我反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指的是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较好地意识和评价自己的动机、情绪、个性等,并且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信息去调适自己生活的能力。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intelligence)。指的是人们辨别生物(植物和动物)以及对自然世界(云朵、石头等的形状)的其他特征敏感的能力。存在智能(existential intelligence)。指的是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

多元智能结构理论认为,实践证明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九种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具有决定作用。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长期以来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能的高

低,考察学校教育的效果,甚至预言他们未来的成就和贡献,是片面的。这样做实际上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理智能,否定了其他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造成了他们当中相当数量的人虽然在学校考试成绩很好,走上社会后却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这一令学校教育十分尴尬的局面。

加登纳曾在《多元智能》一书中旗臶鲜明地说:“虽然我首先命名了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但我并不认为它们最重要。事实上,我认为这九种智能同等重要。然而,我们的社会今天将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臵于最重要的位臵上,大部分智能测试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如果你的语言和数学很好,你的智商测试和SAT(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成绩一定很高,从而可以进入一所名牌大学就读。但当你一旦离开学校,是否仍然能有良好的表现,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拥有和能否运用除此之外的一些智能。我所给予同等注意力的,正是语言和数学逻辑以外的智能。”加登纳还进一步反问:“那些象棋大师、小提琴家、世界冠军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是聪明的吗?如果是,为什么我们的智力测验无法测出他们的聪明和能力?如果他们不聪明,那么是什么使他们取得了如此出色的成就?”

多元智能结构理论对于我们探讨音乐教育的价值究竟有何启示呢?很明显,既然上述的九种智能对于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同等重要,如果我们能够证明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个体某一种或某几种智能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与作用,那么,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便是显而易见和不容质疑的。音乐/节奏智能能够在九大智能中占有一席,这也许是连我们音乐人自己都不曾想到和奢望过的。因此,我们理应受到鼓舞,理应理直气壮。仅凭这一点,人们就没有任何理由否定音乐教育的价值所在,也没有任何理由轻视甚至歧视音乐教育。虽然,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学科都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和培养个体的音乐/节奏智能,如体育对学生的节奏感的培养是有益的,但是,没有人怀疑,音乐/节奏智能的开发和培养的最主要途径就是音乐教育,音乐/节奏智能开发和培养的神圣使命非音乐教育来承担不可。

社会需要专业的音乐艺术家,也需要具有一定音乐艺术修养的普通公民,同时,对于特殊群体(尤其是智障、残疾人),音乐甚至能给予他们全新的生命,因此,开发和培养音乐/节奏智能与开发和培养其他各种智能一样,都是对人类

社会的进步与个体的完美和谐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可以说,这就是音乐教育价值的最大体现。也许人们对音乐/节奏智能是否可以独立存在持有怀疑,因而对音乐教育的这一独特价值有些不臵可否。但事实证明,音乐/节奏智能是能够独立存在的。耶胡迪〃梅纽因3岁时,被父母偷偷带去欣赏旧金山交响乐团的音乐会。音乐会上路易斯〃帕辛格美妙绝伦的小提琴演奏是如此深深地打动了小梅纽因,以至于他向父母坚持要一把小提琴作为生日礼物,并且非要帕辛格做他的老师。他的这两个愿望都实现了。10岁时,梅纽因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小提琴家。梅纽因身上的音乐智能,甚至在他还没有接触小提琴、尚未接受任何音乐训练时就表现出来了。他对那种特殊声音的强烈反应以及他在小提琴演奏上的飞速进步,表明他从生理上具备发展音乐智能的先天条件。从这类超常儿童得出的证据,使我们认为特定的智能有其生理上或先天的渊源。其他特定的群体,如患孤僻症的儿童,他们中有些人也能熟练地演奏乐器,这同样证明音乐智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武汉的舟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特殊“指挥家”了,在他身上也充分证明了音乐/节奏智能是独立存在的。如果按照人们对智能的传统观念的理解,舟舟无疑是智商低下的“白痴”。他不能上学,生活又不能自理,爸爸只好每天带着他上班,爸爸在歌舞团工作,舟舟几乎是在音乐中长大的。后来在不经意中大家发现舟舟能随着音乐有板有眼地挥动手臂,忘情地担任着乐队“指挥”。随后,他开始正式登上舞台进行表演,他的演出不知让多少人感动得流泪,不知赢得了多少潮水般的掌声。美国的几大著名的乐团还邀请舟舟赴美合作演出。就是这样的一个“低能儿”,在无奈之中十分单调地生活在音乐里,可正是音乐,开启了他先天的音乐潜能,使他不仅不再是社会的包袱,而且是对社会做出了独特贡献的人。一个除了音乐智能之外的其他智能极其低下、几乎被社会所抛弃的人,却凭借自己唯一的、独特的音乐智能,给自己、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快乐,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音乐智能的独立存在和它的价值所在?假如没有音乐,假如没有音乐/节奏智能,假如没有开发音乐/节奏智能,舟舟的命运又会怎样?对此我们不难设想。

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开发与培养个体的音乐/节奏智能这一个方面,同样也体现在它能直接或间接地开发和培养与之相关的其他多种智能方面。人们通常把音乐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因为它最善于充分表达人的内心情

感,甚至能表达日常语言所无法表达的东西。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实际上和日常语言是有密切联系的,大凡音乐素养比较高的人其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应较强,因为,高水平的语言表达强调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强调声音的抑扬顿挫,而这些恰恰是音乐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音乐没有明确的语义,具有“不可翻译性”特点,一个能听懂音乐语言的人必然会具有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因此,音乐教育对个体言语/语言智能的开发和培养是能够起到独特作用的。音乐教育与逻辑/数理智能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具有数学天赋的人通常对音乐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易于被任何形式的模型或规律所吸引,数学和音乐具有共同的“数”的结构,音乐本身为数学头脑提供了这方面的肥沃土壤。根据加登纳的研究了解,数学家对音乐的兴趣,并不一定在于音乐的本身,而在怎样演奏一首乐曲,如何表现它的深层次结构和感情对比。但这至少表明数学家的逻辑/数理智能与音乐兴趣是有关联的。言语/语言智能与逻辑/数理智能是传统智力理论的核心,上面的论述表明,对于这两种智能的开发和培养,音乐教育也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同样能够发挥独特作用的,对于这一点,美国大学在录取新生时对高中学生进行的SAT测验所得出的统计结果就给予了充分的证明。该测验表明,学过音乐的学生其语文、数学成绩比没有学过音乐的学生要高,学习音乐时间较长的学生其语文、数学成绩比学习音乐时间较短的学生要高。

对于其他几种智能的开发和培养,音乐教育同样也是有所作为的。人们在创作、欣赏音乐的时候,由于心理通感作用,眼前同时会浮现出音乐所描绘的一幅幅清晰的画面;而音乐的存在方式之一便是“虚幻的空间”。这表明音乐与视觉/空间智能是密切相关的。音乐表演(包括器乐演奏和声乐演唱)要求身体与音乐协调运动,表演者要通过体态语言来表现音乐;儿童音乐教育中的体态律动则更是在音乐伴随下的一种身体运动。这表明音乐和音乐教育对开发和培养个体的身体/运动智能是有益的。音乐作为一种世界的通用语言,它为人际交往提供了一种特殊而有效的途径,通过音乐可以拉近人际间的距离,丰富人际交往的手段,创造人际交往的艺术氛围,因此,音乐教育对开发和培养个体的人际交往智能是具有独特价值的。对音乐作品的创作、演绎和欣赏,可以说就是作曲家、表演家、欣赏者自我反省的过程,是表现人们观察自然现象所获得的一种内心感受,同时

也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生死观的一种感性展示和理性升华。因此,音乐与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以及存在智能等方面同样也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能直接或间接地、显性或隐性地开发和培养人类的九种智能,这一结论足以让我们深刻认识音乐教育的巨大价值。其实,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个体智能方面所体现出的价值还反映在另外一个方面,即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并不是依靠某一种智能而是需要运用多种智能的组合来综合解决问题的,这就意味着,音乐教育的价值还体现在通过直接开发和培养个体的音乐/节奏智能,使其成为智能组合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解决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具体实际问题。虽然多元智能结构理论仍然支持这样一种假设:即每个成年人只有一种智能可能达到辉煌的境界,但事实上几乎是所有的人,都需要运用多种智能的组合来进行创造与解决问题。因此,即使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如拉小提琴,也并非孤立地单纯依靠音乐智能来完成。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家,除了音乐智能外,还需要身体运动的高难度技巧,还需要人际关系智能以便和听众沟通直至选择经纪人,说不定还需要自我认识智能。舞蹈需要不同程度的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空间智能;政治则需要人际关系智能、语言智能,也许还需要一些逻辑方面的能力。因此,每一个人都是具有多种智能组合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用纸和笔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具体到音乐领域,每个音乐工作者最必需具备的当然是音乐/节奏智能,但是,其他智能也同样是需要的。例如演奏家需要具备身体/运动智能,指挥家必须具有人际关系智能,歌剧导演则需要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语言智能等等。由此,加登纳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正如一个领域需要不止一种智能,一种智能也可能出现在很多领域里。”加登纳在《多元智能》一书中还不无幽默地谈到:在我们的社会里,一般习惯于用智力低下形容在语言或逻辑上有问题的人,但在人们重视音乐或绘画技能的地方,音盲或色盲也会被认为是智力不足的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技能的评价也会不同:在书籍未普遍传播的时代,死记硬背文字的本领可能会倍受推崇,今天谁又会这么做呢?也许将来某一天,计算机承担了越来越多语言和数学技巧所做的工作,我们的社会说不定会认为艺术技能才是最有价值的,因为这时除此而外的一切工作均由计算机代劳了!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

音乐教育在育人方面所具有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开发音乐/节奏智能上,也不仅体现在从事音乐专业的人身上,同样还体现在开发其他与音乐及音乐智能有关的其他智能上,还体现在从事其他各项事业的所有人身上。而且可以预言,在未来社会,音乐教育的价值将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大。

2007年4月

浅谈流行音乐存在的价值论文

浅谈流行音乐存在的价值论文 如今,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能够听到流行音乐从耳边想起。可以说,流行音乐无处不在。一个有如此多的人喜欢的艺术形式,一定会有很多的魅力之所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地分析流行音乐的价值之所在。 首先,流行音乐的主题不仅在于其旋律优美、令人陶醉,并且还在于人们本身有生理基础去接受它。因为人的平均心率为75次/分钟,流行音乐的节奏一般为80拍/分钟,心率和流行音乐节拍的接近就会产生共振,这种共振能使心脏的收缩力增强,从而使循环的血量增加,有利于肌肉吸收养料,消除疲劳。 其次,流行音乐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能够舒缓神经,刺激大脑皮层。进而可以使人们从紧张的精神负担中解脱出来,在轻松的音乐中得到休息,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因此,流行音乐自身所具有的这种优点为流行音乐存在的价值创造了不可替代的前提条件。 我们都知道,从流行音乐出现到现在,流行音乐自身在不停地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己。流行音乐是以满足社会需要而产生与存在的,所以大众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作品来让大众欣赏和传唱。如果我们去仔细地研究一下流行音乐的发展道路就会发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流行歌曲里就会出现那个时期

的缩影。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是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些歌曲长大的。而现在的小朋友大都是唱着成人的歌曲长大的。前几年,歌手雪村唱了一首《我们都是东北人》,很多小朋友就会唱了。然后,有个报道就说,当学校里问雷锋是谁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说不知道,有的小朋友就问雷锋是谁啊?有的则问雷锋是不是东北人?听了这样的 报道,虽然让人觉得现在的教育存在着太多问题,同时也会感叹流行歌曲对国民的影响有多大,而流行歌曲所具有的时代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由于这种时代性,便促使了流行音乐自身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一旦人们需要什么样的内容、风格的作品,流行音乐市场就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作品。 可以看出,由于流行音乐合乎时代发展的规律和迎合大众口味 的特点,促使了流行音乐自身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从而在市场中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成为时尚的宠儿。在流行音乐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流行音乐在传播过程中所展现的引导力度和影响范围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即艺术生活,艺术又能动地反映与影响社会生活。 流行音乐是相对于严肃音乐而言所产生的一种说法。如果我们 欣赏交响乐或古典乐等一些严肃音乐,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与深厚的音乐知识,才能够真正地听懂大师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内容。

音乐教学理论

音乐教学理论 一、义务音乐课程的性质: 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 二、音乐课程的价值: 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价值。 三、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3、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4、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精神; 5、理解多元化,完善评价体制。 四、课程目标的三个层面: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 审美性、多元性、工具性。 六、音乐教育的基本特征: 1、音乐教育是以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作为审美的主要途径; 2、音乐教育是以技能技巧的传授作为审美的工具; 3、音乐教育使人在愉悦中教授教育。 七、音乐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表现: 1、应面向全体学生; 2、应以审美为核心; 3、应以学生为主体; 4、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应培养学生的情商;应体现“减负”的精神。 八、中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 1、审美性与协同性并举原则; 2、情感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原则; 3、民族性与多元化结合原则; 4、面向全体与成功性原则; 5、趣味性与律动性原则; 6、音乐课堂教学与音乐课外活动相结合原则。 九、中学音乐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发现法、谈话法、讨论法。 十、中学音乐教学的领域: 1、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 风格与流派); 2、表现(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

3、音乐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 4、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 的其他学科; 十一、音乐教学评价的功能: 导向功能、鉴定功能、激励功能、改进功能、调控功能 十二、音乐教学评价的形式与方法: 考试或测验、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成长记录袋、自评互评与他平、形成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评价对象与交流。 十三、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体验、比较、探究、合作。 十四、新课程中的中学音乐教师角色: 1、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中学音乐教师是教育家、音乐家; 2、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中学音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3、从课程角度看,中学音乐教师是课程的创新者; 4、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中学音乐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 5、从教师与他人的关系角度看,中学音乐教师应该是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十五、奥尔夫教学法: 德国,综合教学 十六、柯达伊: 匈牙利,按儿童自然发展教育 十七、迈克尔罗斯: 瑞士、体态律动学。

音乐(心得)之受欢迎的音乐作业——谈谈我设计的课外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论文之受欢迎的音乐作业——谈谈我设计的课外 音乐实践活动 受欢迎的音乐作业——谈谈我设计的课外音乐实践活动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义烈巷小学沈靖琳一、音乐课需要作业吗?作业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与升华的必要手段,有助于师生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可是在人们的观念中,作业只是主学科的专利,象音乐这样的学科似乎不需要作业。那么音乐课就真的不需要作业吗?曾经听到有学生这样评论音乐课——“音乐课嘛!就是唱唱歌罢了,考试也不过如此,那些课本上的歌听一两遍就会了,没劲。”这的确是我们音乐教师必须面对的事实。那么除了上课,我们还能为孩子做什么?每个星期短短的80分钟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学生有的没有吃饱,而有的没有消化就又要学新东西,怎样才能满足每个孩子?于是我开始尝试,在课外开展一些音乐实践活动,开始的时候,学生还奇怪,怎么音乐课也布置作业啊?你看看这些作业:在母亲节给妈妈唱首摇篮曲,小组合作表演节目,看像《音乐之声》这样的音乐影片,记下婚庆节日里听到的音乐,向长辈学一首歌曲,录下爸爸的歌声,听听他是男高音还是男低音……慢慢的,学生们来了兴趣,喜欢上了这些音乐作业。而对于音乐作业,我也有了自己的认识。音乐作业能让学生更好的消化吸收课堂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更深一层次的了解感受音乐,培养乐感

和他们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二、科学设计音乐作业既然音乐作业如此受欢迎,那么我们到底怎样设计音乐作业还有如何实施呢?1.体现音乐课程的价值《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具有创造性发展价值,那些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音乐作业的设计也应体现这点。我们设计的音乐实践活动要重思维训练。例如,在四年级的声音探索活动中,学生在课上通过实践发现各种声音在单独演奏的时候都很好听,但是混在一起却变成了噪音,课后,他们边听边摸索,慢慢的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有的小组通过设计情节把各种声音有序的组合起来,有的小组则采用节奏配合的方式。在不断的尝试和思考中发现声音的配合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知,创造性的解决了问题,并获得美的享受。《音乐课程标准》还提出音乐课程具有社会交往价值。如齐唱、合奏,歌舞表演等活动都需要学生在群体中相互配合,以音乐为纽带,大家和谐的进行交流,所以我们设计音乐作业要兼顾集体活动和个体活动。还应重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到社会大环境中进行音乐学习。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社会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是人类智慧结晶,在演唱和欣赏那些优美的音乐作品时,就是在和伟大的艺术家们交流。对音乐文化多一分认识,就会多一分热爱。我们设计音乐作业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走出书本更多的了解世界个民族,各地区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可以让学生就某一专题作简单的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成风化人润物无声 ——浅谈小学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实施策略 作者姓名:易琼 作者单位:云阳县南溪镇富家小学 论文研究类别:小学语文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教已经30余年,我一直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思考——尝试、尝试——思考: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风化人,润物无声”。首先要明白小学语文学科所独特的育人价值,华师大李政涛教授从教育的角度切入,对“语文是什么”做了解答,即从教育角度理解“语文概念”的逻辑起点是学生对母语的学习需要,而文学也同样是语内涵的另一个构成。简言之:语文就是汉语和文学的构成,汉语是基础,文学是升华,可见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育人价值”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实践中得到具体的落实,要求我们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探索具体的策略和路径。 一、把握育人目标,滴水汇溪流。 常言说:“教好书育好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准确把握小学阶段语文学科育人价值总体目标。然后通过学年分解,单元分解,篇章分解,课时分解,细化总目标。在每一堂语文课堂教学中找准育人的起点、难点和突破点,落实小学语文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形成既有广度又有厚度的育人价值。 以《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教材》为例: 西师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以整体的形式呈现了抒发感情,表现作者以及文中人物博大的胸怀与豪迈的气概的文章。如《毛泽东诗词两首》、《翻越大雪山》、《黄河大合唱》、《抗日英雄扬靖宇》等文章,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学生在前期相应单元中已有初步感知,掌握了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如:抓住关键字词句,体会诗句、景色特点,依据形文线索和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基于学生认知状态和情感体验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在准确把握育人目标

曾候乙墓出土乐器的音乐历史价值,论述

曾候乙墓出土乐器的音乐历史价值 1978年,湖北随州一公里处发现了一座战国前期的大型陵墓——曾候乙编钟的出土填补了我国在考古学、音乐史和冶炼史等上的许多空白,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曾侯乙编钟的出土除了展现先秦乐钟的最高成就之外,它的钟架也增广了世人对先秦音乐的认识。 在音乐史方面:远在2400多年以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经发展到相当 高的水平,它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其音律学上同期也领先水平,因为每个钟的钟壁上铭刻有关于音序方面的文字介绍,这在同期世界上其它国家是没有的。钟体钟架编排很科学,布局合理。演奏时只要准确地敲击钟上标音的位置,它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频率的乐音,整套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的所有黑白键的音响。这套编钟的定音频率为256.4赫,与现在钢琴上的中央“C”频率几乎完全相等。能在任何一个音上灵活自如地旋宫转调。 墓中还出土了编磬、鼓、瑟、笙、排箫等大量乐器,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尤为可贵的是,钟体和附件上,还篆刻有二千八百多字的错金铭文,记载了先秦时期的乐学理论以及曾和周、楚、齐等诸侯国的律名和阶名的相互对应关系,这一重大发现,据弃了所谓“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来、不能旋宫转调”的说法。音乐史上的一个光辉成就,为今天古音律和编钟制造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考古学方面:古代钟磬的架子特称为簨虡,簨是横梁,又作 、旬, 虡是立柱,又作鐻。曾侯乙钟架高二?六五公尺,分三层。各层之间设有三个武士装束的人形立柱。这种造形为考古中首见,这恰能明确解答和证,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所指的「钟鐻金人」的意义。 编钟上还标有和乐律有关的铭文2800多字,它们记载了曾国以及楚、晋、周、齐、申等国各自的律名、阶名、变化音名的相互对照。铭文中提到五十四个乐律用语,有三十六个是今人从未见过的,因而展现了先秦乐律的真实面目。编钟上都有错金篆体铭文,其内容除甬钟正面钲部均为“曾侯乙”字样外,其余均为有关音乐方面的记载。钮钟的铭文为乐律名和阶名。甬钟正面隧、鼓部位(即钟口沿上部正中和两角部位)的铭文为阶名,如宫、商、角、徵、羽等,反面各部位铭文可以连续,记载了曾国与楚、晋、齐、周等地律名和阶名的相互对应关系。每枚能发两音,即隧部和鼓部音,实测音响与铭文标记的音。除了乐律外,每个钟都有铭文标示正、侧鼓音的音名,确认了古代乐钟的双音特性,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实物。 墓中还出土金盏、金杯、金带钩及长达48厘米的十六节龙凤玉挂饰,是曾侯乙生前奢侈生活的具体写照。许多青铜器上有“曾侯乙乍(作持)”之类铭文,为判定墓主的诸侯身份地位提供了证据。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重点总结

1、什么是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教育与音乐两个领域的重要范畴。在教育领域中,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美育、文化教育乃至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音乐领域中,音乐教育是社会音乐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与重要活动基地。前者称为普通音乐教育;后者称为专业音乐教育。普通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将音乐作为审美和文化教育的一种手段,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情操,传承文化,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专业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学习音乐的专门技巧,从事音乐的各项理论研究,培养音乐表演、创作、理论、教育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2、音乐教育的分类。 音乐教育一般又被分为学校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这四类。 3、教育学会包含哪些教育委员会? 学校音乐与教师教育,职业音乐家教育,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特殊音乐教育、音乐治疗与音乐医学,社区音乐活动,文化、教育与大众传媒中的音乐 4、美育的特征主要有: 1、美育是诱发的,而非强制的。 2、美育寓于具体形象、具体情感之中。 3、美育寓于娱乐、欣赏之中,而非乏味说教中。 4、美育是主动的创造的,而非被动的灌输性的。 5、音乐教育的目标 1、实施美育——美育目标 2、传承文化——文化目标 3、学习音乐——学科目标 6、什么是音乐教育学? 音乐教育学是音乐学与教育学之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是揭示人类社会中的音乐教育规律,音乐教育目的,音乐教育形态和特点的一门教育科学,是普通教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音乐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7、音乐教育学研究的范围 (一)、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 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包括哲学、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史学等等,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的本质论、目的论、价值论等基本问题;音乐美学与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中的感性把握与审美体验;社会学与人类学: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音乐;音乐教育史:研究人类社会各阶段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和音乐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 9、当今我国的音乐课程体现了哪些音乐教育哲学观? 从政治教育转向人文教育,从学科知识技能教育转向重视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教育,从忽视个体转向重视学生个性及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国人文、审美和技术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正在形成。主要体现了美育论和实践论的哲学观。

浅谈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认识

奥尔夫音乐是由德国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它使孩子们有了一种崭新的音乐体验。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深受儿童和教师的喜爱。奥尔夫强调原本性的音乐教育理念,原本性的音乐是接近自然,源于生活,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非常适合于儿童的音乐教育体系。 那么,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认识)原理主要有那几点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综合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整体。原本性的音乐不单是音乐本身,它是以节奏为纽带,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由人们自己参与创造的音乐,也就是说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充分体现了儿童的音乐教育中,动作、语言、舞蹈、音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行为领域”的原则。以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形式实现对儿童的素质教育,是奥尔夫体系的突出特点。 2、即兴创造性。 即兴创造是每个人具有的本性,是散发心灵的本能反映。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在奥

尔夫的课堂里,每个人都不是静坐着的,孩子们的思维和肢体都在积极地运转着。在即兴创作过程中,即兴活动逐渐使儿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能力获得极大发展,儿童接受挑战,会获得成就感、满足感,焕发出潜在的创造能力。 3、参与性 人类认知是感性到理性,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通过感觉去协调、发动各个方面的能力。在奥尔夫的课堂里,没有旁观者,人人都在教师的带动下通过说、唱、动、奏等来体验音乐,而不是老师的说教、传授和示范。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因为所有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室里不需要技能技巧的反复训练,需要的只是一颗全身心投入音乐的心。 4、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音乐教育不是一种固定的、封闭性的“条条框框”,它的教育思想是充满开放性的、充满活力的。它的整体内容和方法都鼓励和启发人们去创造和安排,奥尔夫的教学活动多是采用他家乡的语言、童谣、谚语、民歌和舞蹈作为基本教材,民族文化和音乐是一笔积累丰厚的文化遗产,一些表面上形式简单、短小的民族音乐作品,却往往是经过口头传唱、老幼皆知、雅俗共赏的“经典”性作品。它手法简洁、旋律优美,内容通俗易懂却不乏丰富的知识。这些都是幼儿易于理解并容易进入的天地。 5、面向所有的人 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人生来就具有的自发欲念,人人都具有

学科育人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学科育人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华阳桥学校金瑞芳摘要:以《2011年版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所示“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这一课程理念为核心,以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学科育人存在的问题为抓手,探讨如何将“学科育人”的意识根植于自己的教学理念之中,继而落实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最终在教学效果中体现一定的育人价值,真正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学习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又能够获得语言体验,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素质教育学科育人学生发展 《2011年版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涵盖了英语课程的方方面面,但是“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这一理念首先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基本定位,那就是要在英语课程中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对照新老课标的基本理念,这一点诠释得更为完善,且位于整个基本理念的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及必要性。由此可见,英语课程承担着学科育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这也体现了英语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多重意义。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学科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教和考的一致性,让教师先“学科”后“育人”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尚未消除的遗留问题,未能彻底改变教学中教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应试而学”的传统教学观念。 在学科教学领域中,有部分英语教师对本学科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只是停留在“传道解惑”上,教会学生单纯地去记忆一些教材中出现的重点英语单词,或者学习一些简单的英语语法知识。在课堂上,这些英语教师往往更多地去关注词汇与语法以及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高,确保学生有一定的语言知识积累以及在考试时不出差错,成绩优良;另有一些教师虽已有学科育人的崭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关注到学生语言方法与技能,甚至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学生的学科情感和学习态度、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以及思维意

新基础教育下数学学科育人的价值体现

“新基础教育”下数学教学育人价值体现 “新基础教育”研究主持人叶澜教授,在1994年首先提出了“新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时代新人。数学教学中要通过以知识学习为载体,为资源,为手段,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通过“教书” 来实现育人目标,“育”以健康、主动发展的人。 一、“育人价值”误区 1.把“育人价值”等同于“德育。” 今年三月份,我在紫荆上《比例尺》“初建课”时后,李泰峰主任,王建刚校长,李延军校长及部分数学老师都参与了课后的评课活动,我在进行自我反思时说这节课的育人价值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家爱学校情结,因为课里面有国家地图和紫荆实验学校的平面图。李泰峰主任当时给出了回应,这只是“育人价值”的一个点,还应该有数学课独有学科的育人价值,并提出要再读书,再领会,再实践。或许还有老师会也认为课里面渗透爱国,爱树木,安全教育,渗透数学发展史等就是育人价值,其实这充其量只能是在课堂里渗透了“德育”。 2.把“育人价值”等同于把符号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知识是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的过程中不断被抽象出来的。(《纲要》21页)如果教学就是要完成将这些抽象出符号化的知识进行传递,那么学生就只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教师只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育人价值”也就局限在现成知识的掌握上,容易让教师把教学重难点放在让学生理解记忆上,忽视了数学知识被发现、认识、发展的过程本身;忽视学生需要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生命实践体验;忽视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生命实践活动,提炼抽象的形成知识过程,带来数学教学中“育人价值”的资源贫乏。 以上两点对“育人价值”认识的偏差是教师普遍存在的,在《纲要》第20页中还提到了育人价值认识的狭窄化,割裂化和空泛化,阐述都也都非常清楚,不再做肤浅的重复。 二、“育人价值”的意义 “育人价值”的理论意义:是指每一门学科可能对学生的身心、精神世界、个性,人格,思维方式等产生的积极和发展性的影响。而数学学科强调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数学学科独特的价值,二是不同内容具体的价值。 1.数学教学的独特价值 除了数学知识本身的掌握以外,还体现在 (1)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 (2)帮助学生学会抽象的符号表达和提高数学语言表达的水平; (3)帮助学生建立猜想发现和判断选择的自觉意识; (4)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和研究的心态。 通过以上几点,构建一种唯有数学学科学习中才有可能经历、体验和形成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数学学科与学生生命成长的双向互化。 2.不同内容的具体价值 从数学学科的层面上,小学数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发展又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

流行音乐存在的价值(一)

流行音乐存在的价值(一) 摘要]本文从流行音乐自身的优点,流行音乐所具有的时代性、流行音乐的大众性以及流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等方面作为出发点,进而详细地阐述流行音乐存在的价值以及自身所具有的音乐魅力。 关键词]流行音乐特点时代性大众性文化的多样性 如今,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能够听到流行音乐从耳边想起。可以说,流行音乐无处不在。一个有如此多的人喜欢的艺术形式,一定会有很多的魅力之所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地分析流行音乐的价值之所在。 一、流行音乐自身的优点 首先,流行音乐的主题不仅在于其旋律优美、令人陶醉,并且还在于人们本身有生理基础去接受它。因为人的平均心率为75次/分钟,流行音乐的节奏一般为80拍/分钟,心率和流行音乐节拍的接近就会产生共振,这种共振能使心脏的收缩力增强,从而使循环的血量增加,有利于肌肉吸收养料,消除疲劳。 其次,流行音乐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能够舒缓神经,刺激大脑皮层。进而可以使人们从紧张的精神负担中解脱出来,在轻松的音乐中得到休息,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因此,流行音乐自身所具有的这种优点为流行音乐存在的价值创造了不可替代的前提条件。 二、流行音乐具有时代性 我们都知道,从流行音乐出现到现在,流行音乐自身在不停地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己。流行音乐是以满足社会需要而产生与存在的,所以大众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作品来让大众欣赏和传唱。如果我们去仔细地研究一下流行音乐的发展道路就会发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流行歌曲里就会出现那个时期的缩影。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是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些歌曲长大的。而现在的小朋友大都是唱着成人的歌曲长大的。前几年,歌手雪村唱了一首《我们都是东北人》,很多小朋友就会唱了。然后,有个报道就说,当学校里问雷锋是谁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说不知道,有的小朋友就问雷锋是谁啊?有的则问雷锋是不是东北人?听了这样的报道,虽然让人觉得现在的教育存在着太多问题,同时也会感叹流行歌曲对国民的影响有多大,而流行歌曲所具有的时代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由于这种时代性,便促使了流行音乐自身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一旦人们需要什么样的内容、风格的作品,流行音乐市场就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作品。 可以看出,由于流行音乐合乎时代发展的规律和迎合大众口味的特点,促使了流行音乐自身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从而在市场中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成为时尚的宠儿。在流行音乐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流行音乐在传播过程中所展现的引导力度和影响范围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即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又能动地反映与影响社会生活。 三、流行音乐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 流行音乐是相对于严肃音乐而言所产生的一种说法。如果我们欣赏交响乐或古典乐等一些严肃音乐,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与深厚的音乐知识,才能够真正地听懂大师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内容。但是,聆听流行音乐却没有如此高的要求,因为流行音乐的旋律很简单,并且朗朗上口,很容易被人记住。正是流行音乐在社会中这种平民化和大众化,会让听众听起来觉得离自己很近,似乎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诉说着自己的心声,是自己心中的独白,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情去解读自己喜欢的歌曲。无论进行过专门的音乐训练或没有经过正规音乐训练的人都能够唱歌或听歌,这完全是由于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易学易唱、旋律清新优美、风格多样的大众性的特征,同时也注定了流行音乐成为一种潮流与时尚、成为一种众星捧月的艺术形式。使更多喜欢音乐的人加入到学习与研究的队伍中来,同样也推

音乐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价值

音乐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价值 “音乐是人类文化创造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通过学习了中国民族音乐,将会更加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中华民族音乐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音乐”能够记载我们的历史,通过展示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我们的未来,来划分我们人类与实践的关系;能够充实我们的精神,通过教育,安抚和鼓舞我们的精神,恩能够够重建人生。”把现代音乐教育结合到传统音乐的教学中。中国传统音乐本质上属于口传文化,音乐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口传心授,因而古代的音乐教育体现了个体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虽然周代的大司乐曾集中上千名学生对他们进行包括音乐舞蹈在内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专门教育,但这只不过是为了培养王室和贵族子弟的文化修养而实施的贵族式教育。尽管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但古代的音乐教育从来都没有普及到国民大众中去。社会需要的音乐人才主要通过官方机构训练和民间自由传习等方式来培养。音乐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新课改实施之后,教育理念、教学原则及方法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新教材中,加入了比较多的传统音乐成分,但学生对这个内容似乎不是怎么感兴趣。随着

外来文化的不断倾入,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外来的音乐文化,越来越远离我们的本土文化,那如何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很好的接受这些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逐步引导了。我采取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多了解,才能去关注,最后才能达到热爱。 音乐是一种文化,我们通过音乐可以感受文化。反之,通过文化又可以使我们真正体验一种音乐,整体认识音乐。普通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众多的专业音乐家,而是基于学习一种文化,是否具备这些音乐文化,将决定他们终生的生活品质的高低。我们要把音乐当成一种文化来传授,通过音乐来认识其他文化。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它以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在教育中将反映我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通过学习和聆听民族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民族音乐当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音乐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中心目的。在国民教育这样一个完全属于音乐文化教育范畴的领域中,很少有人思考过文化问题,相反以专业音乐教育为模板,片面强化了作为技术的音乐教育思想即教育香味。民族的传统音乐不仅得不到健康发展,而且有萎缩的倾向。

浅谈音乐教育的意义

浅谈音乐教育的意义 要想了解音乐教育的意义,我们就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音乐? 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人际关系等都有一定的关联。所以高洁的音乐与低俗的音乐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音乐是人们抒发情感、表现情感、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听,都涵着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为什么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情感呢?因为音与音之间连接或重叠,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起伏、断链等,它与人体脉搏律动和情感起伏有一定的关联。特别是对人的心理,有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 音乐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获得,最传统的是到现场听音乐家的表演,当然现场表演也可以用电视播放。也可以听录音带或者是看音乐的录像。 音乐是一种用美妙的声音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艺术化表现形式。如何培养当代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达到净化心灵、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完善和根本性的飞跃,我们在这个

基础上更应该对音乐教育进行研究。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音乐教育也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人和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即使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音乐教育仍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它以培养人塑造人作为目的,并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它是一种人文社会学科。音乐教育学又是一种交叉学科,它是音乐学与教育学互渗交融的产物。把音乐教育学看作是教育学的一个领域,随着学科教育学的兴起,体现了教育学发展专门化的趋向。而把音乐教育学看作是音乐学的一个领域,可以追溯更早。 让我们来看看音乐教育的社会价值吧: 1、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绪的艺术,它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而且是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的。在欣赏一首乐曲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根据各自的经历和经验引起不同的情感共鸣,产生不同的联想。透过音乐教育。可以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在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促进其想象力的扩展,而丰富的想象力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2、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当代学生肩负着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首先应当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做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爱国

谈中学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_0

谈中学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随着时代和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学教育对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一方面,通过历史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国家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开阔眼界、吸取经验、提高道德品质,进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还需要从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综合能力等方面教导学生,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与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本文就如何利用中学历史学科中的育人价值作出了相关的分析,希望能为有关教师教学的改进提供一定参考。 标签:中学历史学科育人价值对策 前言 在现代社会中,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不仅需要语、数、外基础学科的支撑,同时也需要史政类人文社科的引导,必须从多个方面来推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历史是对人类以往实践的一种记录与总结,一方面它能够让人们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史实,避免眼界受到局限,另一方面还能够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经验总结和理性思考,是一门教人做人的学科。因此,中学历史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历史学科中的育人价值,使学生能够在历史的学习与思考中不断受益。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的重要阶段,倘若学生能够在此阶段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崇高的道德品质,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由此可见,历史教师不仅承担着教学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只有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教书,才能更有力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从历史事件中吸取人生经验 历史学科中不仅涵盖了我国从古至今的事件,还有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历史事件种类繁多、形态迥异,既有正面的事件,也有反面的例子,无论是什么样的历史,都能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和经验,这不仅能够引发我们关于学习与生活的思考,同时也能够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处理相关的问题作出相关的指导,由此可见,我们能够从历史事件中吸取人生经验,而中学历史教师则要把握好这一点,引导学生从历史的学习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他们的学习生活作出指导。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近代史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着重讲解这些近代战争带给我们的启示和经验。从我国签下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都能够看出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在新的时期,不仅是我们的祖国要不断强大起来,同样,作为祖国一份子的学生,也需要认真学习、不断进取,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通过历史事件得出启示、感悟,一方面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历史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所在,突出了对学生品质和素养的引导,从而在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前儿童艺术的教育音乐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是学前教育学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的音乐学习特点、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性与实践特性,理解音乐经验的类型、学前儿童获得音乐经验的机制、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编制原理,从而掌握引导学前儿童音乐体验的有效途径。 2.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是音乐学科与教育学科的有机结合,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的学科。操作一件乐器、学习一定的发声技能、鉴赏一定量的音乐作品与开设《音乐基础理论》、《基本乐理》等课程是学习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这门课程在音乐方面的要求;《学前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等课程是学习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这门课程在教育学方面的前置课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主要思考如何将以上各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具体化与行动化的问题。 3.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与幼儿园音乐教育实践密切结合。教学中应全面具体地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结合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进行教育问题的研究与设计,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4.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本课程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述、讨论、案例分析与现场教育见习与实践等方式。基本原理以教师讲述为主,理论问题以讨论的方式为主,教育实践问题以案例分析的为主,教育教学能力的训练以教育见习和实习为主。 5.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基本内容的要求按“识记、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要求。具体要求在第三部分中规定。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 1.学时分配 本课程4学分,总课时为72学时。根据电视大学的学习特点,建议安排20学时的讲授,20学时的网络课程、音像教材自学或集中辅导学习,其余学时多数为到幼儿园见习与实习的时间。具体各部分内容的学时分配可由辅导老师针对学习者个人情况分别制定适宜的学习计划来作出规定。 2.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本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要学习媒体。合一型的文字教材总篇幅在35万字以内。与文字教材配合使用的录像教材10学时,主要满足对于课程重点内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结合

浅谈对音乐教育理念的认识

浅谈对音乐教育理念的认识 一、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我个人认为,音乐教育工作应该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音乐课,创造性地、灵活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关系。 21世纪的音乐课,孩子们要学些什么?新的课程中贯穿始终并特别强调的是要经常给学生表演和表现的机会。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到儿童的心理活动,合理地安排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内容,使他们在智力上、体力上和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 二、建立现代的教育理论,钻研现代教学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教育”下的定义是,教育是为了提高每个人的生活质量。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学会生存,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知识重要,能力更重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对于音乐学科教育来说,尤其有他的优势和重要地位。所有这些迹象表明,音乐教师必须传统的教学观念。 我们音乐教师在致力于现代教学方法运用中必须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引导学生探究、创新,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

三、注重音乐课的气氛,理解真正的民主开放式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轻松愉悦、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等特点。 音乐教学是一个使学生身心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限于一种教学方式,更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应以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提高其音乐的综合素质,成为学习音乐,驾驱音乐的主人。 四、教学观念、方法的创新。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将来一辈子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能力;是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公民。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快乐,享受美好,是我们音乐教育者应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 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重要的,但小学艺术教育这一本质上审美教育,它既能培养德行,也能增进智力,但最主要的功能还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这也就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目的所在。 最后我想说,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它更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学习方式,使人获得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未来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们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丰富自己,大胆

音乐在历史教学的史证价值与路径

音乐在历史教学的史证价值与路径 一、历史教学中音乐的育人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的“教化”功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在先秦时期的“六艺”中,“乐”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被儒者视为修养工夫的三大法门。在西方,柏拉图也说过:音乐蕴藏于灵魂深处,滋润身心。可见,音乐教育在个人的培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人的思想和行为合乎道德规范。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音乐教育功能的写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探寻历史真相,体悟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不难发现,音乐和历史在培养道德和健全人格等方面有着共通之处,音乐与历史教学的完美结合,必将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 二、历史教学中音乐的史证价值 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哲学家和音乐教育家佐尔丹?柯达伊说:与语言相似,音乐也是人类灵魂的体现,伟大的音乐家们已经向人类传达了其他任何语言都无法言表的事物,如果我们不想使这些事物成为毫无生气的古董,我们就必须尽最大可能去使尽可能多的人理解音乐的特别表现形式。毋庸置疑,音乐也是历史叙述的一种形式,把音乐引入历史教学,充分挖掘音乐的史证价值,对于历史教学和音乐传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那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那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和实践的最基本的知识,使学生获得学习、掌握和理解音乐及其表现方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音乐工作所必需的概念和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声乐、钢琴及其他音乐课程和发展音乐技能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五线谱,音高,音值、节奏,音程、和弦、调式等基础理论知识,正确规范的完成本课程所规定的理论、书写,键盘方面的作业,明确基本乐理的学科体系及其各基本范畴,以及各个范畴之间的联系,形成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在基本乐理方面所要求的自学意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一般音乐活动和音乐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乐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在基本乐理各环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在内部思维和外部交流中的相关音乐基本概念的能力,并通过广泛地分析实例作品,加强对乐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以积累音乐经验,开拓艺术视野。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爱音乐的感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相 关学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强学生中国传统音乐和国外音乐的理解,使其具有爱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交流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学

前教育事业的热爱,具有爱岗敬业和服务社会的精神。(三)参考学时: 120—140 学时 (四)课程学分: 16课时计为一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音乐基础教学过程中,应多开展视唱练耳、音乐鉴赏等课程。 教学方法灵活变通,可根据大纲制定的内容与进度进行,也可根据本学科体系提纲挈领地制定面授计划和讲授。 重点学习各种基本乐理的一般性概念和原则,及在典型情况下的实际操作和运用。 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 2、评价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