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众文化内涵理解的三个关键问题及反思

大众文化内涵理解的三个关键问题及反思

第9卷第3期 辽 宁 工 学 院 学 报

V ol.9,No.3

2 0 0 7年6月

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un .2007

收稿日期:2006-12-26

作者简介:刘衡宇(1976-),女,黑龙江宁安人,讲师,硕士。

大众文化内涵理解的三个关键问题及反思

刘衡宇

(辽宁医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摘 要:大众文化作为工业社会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已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本文从什么是大众入手,分析了大众文化的内涵,进而从是什么决定着大众文化;如何看待商业化和产业化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大众文化在社会意识形态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解读,对大众文化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众;内涵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91(2007)03-0069-03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它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现代人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但是,当我们走近“大众文化”时便会感到这是个容易引起歧义性理解的概念,而对于所有大众文化现象的解读,都离不开对这个概念本身的正确理解。正确理解这一概念,首先需要对“大众”进行清晰的界定。

一、何为大众与大众文化?

1994年,奥苏利文等人编纂了《传播与文化研究中的关键概念》,写到大众文化,其中称大众的含义是民有、民享、为民所喜闻乐见。大众本来是“善”的同义词,就词源上看,大众不是泛指普遍民众,而是用来指民众的绝大多数,它的对立面是富人阶级、特权阶级和受到良好教育的阶级。因为后者是前者天生的敌人,所以,大众一词在他们那里,自然而然就成了粗俗、低级、庸俗的同义词。法兰克福学派则是认为“大众”是现代工业组织将民众非个性化、同一化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大众化”的过程。在阿多诺等人看来,现代社会中民众的本质就是他们的固定不变的大众性。这种单质、固定不变的“大众”观受到英国文化研究者的反驳。他们认为“大众”或“民众”“人民”这类概念表述的是一种价值,一种相对的立场,而不是经验性实体或固定本质。而且,“民众”也并不是单质的整体。所谓的“民众”实际上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由具体利益关系、政治立场和社会联系形成的

群体,是一个杂多异质的关系组合。尽管对于大众的观点不同,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各派的理论阐释中看出“大众”的一些根本特性。

其一,大众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工业社会以前,大众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现代大工业的发展,而工业化的结果就是城市的急剧膨胀,城市作为大众产生的“温床”,直接促使了大众的产生。

其二,大众是一个庞杂的群体。这里的庞杂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从数量上看,人数众多,几乎包括了城市中的所有社会阶层和各类人口。另一方面,从质上看,非中心化。对于大众这一个整体来说,没有所谓的绝对的标准与中心,每个人就是自己的中心。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布鲁姆所说的,“大众是以各种各样的专业方式相互依赖,但缺少中心统一的价值观和目的”,尽管现代社会使人成为社会结构中的原子,失去了个性特征,但是并不代表着作为一个群体而言,大众有统一的标准与中心。

其三,大众的疏离性。大众之间往往是漠不关心,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现状》一书中谈到:“可是他们彼此从身旁匆匆走过,好像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地方。好像他们彼此毫不相干,只在一点上建立了默契,就是行人必须在人行道上靠右行走,以免阻碍迎面走来的人,谁对谁连看一眼也没想到。”在现代城市之中,大众之间彼此的物理距离越来越近,但心理距离却越来越远。

因此,所谓的大众是一个历史性范畴,是指工

70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卷第3期

业社会以后出现的,生活在城市中的处于平均状态的,松散的人群的总称。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理解大众文化。概括的说,“大众文化”就是指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是“大众”进行文化消费的主要对象。在对大众文化这一概念进行解读时,有三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即谁决定着大众文化,如何看待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大众文化在意识形态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因为,正是基于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在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及态度上,学者分化成了不同的理论学派。

二、理解大众文化的三个关键问题

第一,是谁,是什么决定着大众文化?是大众自己的趣味,还是一种社会控制?或者说,大众文化发端于底层社会,还是来自于高高在上的精英阶层?抑或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众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文化,现代化的生产手段使得大众文化能够实现批量生产,那么,在这一过程当中,究竟是什么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问题上,学者们的意见分成两大流派。一部分学者认为,是大众本身决定着大众文化的意义。例如费斯克曾经指出:大众文化之所以是有意义的,并不在于它的本身,而是在于观众与读者对于它的理解,费斯克强调,在大众文化的消费过程中,大众并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参与到整个意义的创造过程中,同样是意义的生产者和流通者。大众不是商品文化可以随意操纵的主体,观众首先是社会的人,然后才是观众。后者是不能代替前者的。大众是在日常生存和对文化工业产品的消费的碰撞中制造大众文化的。另一派学者则认为大众只是大众文化操纵的对象。例如阿多诺曾经说过,大众是受统治意识形态控制的,尽管文化产业会考虑到大众的意识与无意识,但其目的却是为了诱导和操纵。大众永远是第二位的,他们只不过是预先设想的对象。大众文化所提供的是一种虚假的幸福意识,它所生产的只不过是为了强化巩固现存体制的意识,个体纯粹是被动的接受者。

但真理有时候并非非此既彼,也许恰恰就在二者之间。综合以上两种观点,可能更能准确描绘出大众与大众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大众文化的生产中,大众的地位即是被动的,同时又是主动的。一方面,是大众的趣味决定着大众文化的生产,是大众对大众文化的理解,使大众文化具有的意义。因而大众的地位是主动的。另一方面,大众又是被动的。大众作为大众文化的消费者,选择的能力与选择的范围是有限的。尽管费斯克认为“大众文化是从内部和底层创造出来的,而不像大众文化理论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从外部和上层强加的”。他也不得不承认“大众文化是由各种组合的居于从属地位的或被剥夺了权力的人群所创造,他们丧失了推理的物质的资源——这由剥夺了其权力的社会体系所提供。”大众文化是由居于从属地位的人们为了从那些资源中获取自己的利益而创造的。另一方面,这些资源也为支配者的经济利益服务。”也就是说,大众在创造、选择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自由的、无限制的,而是受到众多外部条件的制约。因而又是被动的。所以,大众文化既不是上层外界强加诸大众的,也不是大众随心所欲创造的。而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如何看待商业化和产业化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文化以商品的形式出现,是否说明了利润和市场的标准优先于艺术标准?

对于大众文化中利润与质量的问题,正如雷蒙·威廉斯曾经说过的那样,“大众文化不是因为大众,而是因为其他人而获得其身份认同的,它仍然带有两个旧有的含义:低等次的作品(如大众文学、大众出版商以区别于高品位的出版机构);和刻意炮制出来以博取欢心的作品(如有别于民主新闻的大众新闻或大众娱乐)。它更现代的意义是为许多人所喜爱,费斯克指出“假如文化商品不包含人们可以从中创造出关于其社会关系和社会认同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资源的话,它们就会被拒绝,从而在市场上失败。它们也就不会被广为接受”大众文化离不开市场,它本身就是伴生于市场经济的。大众文化需要考虑市场的问题,而市场与利润的存在、成批量的生产方式正是众多学者诟病的对象。在本雅明那里大众文化是标准化的、琐细的和流水线式的复制品,而艺术是不可能作如此批量生产的。艺术的美学内涵、它的创造性、它的实验性对传统的挑战性都是生产了大众文化的技师所无可比拟和实现的。真正的艺术是绝不流俗于商业的。那么,大众文化中到底是利润还是质量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呢?是否是二者必定是相互矛盾的呢?其实这其中涉及到的是一个对艺术的判断的标准问题。究竟什么才是判断的标准?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在他的《什么是共同文化》一文中指出,大众文化的发展势头,既终结了阿诺德文化传统中阶层森严的保守主义,也终结了

2007年(总第47期) 刘衡宇:大众文化内涵理解的三个关键问题及反思 71

利维斯依靠少数几个正人君子,在一成不变的非个人社会中维系个人发展的自由主义。进而论之,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的区分也并非那样的清楚和明白。利维斯将电影排除在严肃文化形式之外,但是在一些大众文化批评家看来,有些电影是属于严肃艺术的。所以,之所以出现这种利润或是质量的争论,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对艺术的判定标准上的差异,是否是艺术的就一定是非市场的?是否应该用从前的判断的标准来衡量今天的新的事物?或许大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二者一个很好的统一。

第三,大众文化在社会意识形态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大众表述了对统治的一种不满、一种批判、一种隐密颠覆,还是诱导大众接受特权阶层的统治,并强化他们的统治?

在第一个问题中,我们已经指出,大众在大众文化的创造消费中,既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正因为是主动的,所以,不可能是被动的接受者。正如费斯克指出的“在社会的控制之外始终存在着大众文化的某种因素,它避开了或对抗着霸权力量。大众文化始终是一种关于冲突的文化,它总是关涉到生产社会意义的斗争,这些意义是有利于从属者的,并非主流意识形态所喜欢的那种,这场斗争的胜利不论如何地转瞬即逝或受到限制,总能创造出大众的快乐,因为大众的快乐始终是社会性的和政治性的”但同时,不可否认,社会统治阶级不会放弃对大众的干涉与控制,而大众在对大众文化创造和消费中的被动性则很好地为这种影响提供了基础。“大众文化是由各种组合的居于从属地位的或被剥夺了权力的人群所创造,他们丧失了推理的物质的资源——这由剥夺了其权力的社会体系所提供。”因此,大众文化既不是在意识形态中单纯扮演强化统治的角色,也不单纯是大众对主流意识的反抗与颠覆,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考虑时,就会发现,它其实是两个角色兼而有之。既传达了社会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同时,大众作为“文本的参与者”在既有资源的基础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意义。

三、对“大众文化”两种态度的反思

基于对大众文化内涵和以上三个基本问题的不同理解,国内学者对于大众文化的态度可分划成两种——支持或是否定。

第一,站在主流文化或是精英文化的立场上,认为大众文化造成了文化的商品化和边缘化,已经使文化从价值层面转向游戏层面。所以,必需对大众文化的发展进行适当的抑制。第二,认为大众文化是西方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和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心态反映。在中国出现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尽管上述两种观点的言说语境不同,但在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上却不谋而合,都从根本上否认大众文化实践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由此看来,我们必须立足现实和时代视野,对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实践有一个准确的历史定位。大众文化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在中国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并不是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的专利。同时,当代中国文化生活出现的混乱并非大众文化的过错,而是社会转型时期复杂的社会现实决定的。目前中国大众文化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诸如文化的平面化、庸俗化甚至是出现封建色彩的东西,更多地是由于社会转型时期文化秩序整合的不健全所造成的,并非大众文化的错误。相反,大众文化在客观上承担了当代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先锋角落色,因为它是最贴近大众生活的文化形态。总之,基于以上分析,对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实践,必须采取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看到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注意克服大众文化的负面表征,发展和强化其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 C·P·斯诺. 两种文化[M]. 陈克艰,秦少虎,译. 上

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 赵国

新,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1.

[3] 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 通俗文化理论导引[M]. 北

京: 商务印书馆,2001.

[4] 约翰·菲斯克. 解读大众文化[M]. 南京: 南京大学

出版社, 2001.

[5] 邹广文. 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

化[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6): 12-16.

[6] 邹广文. 社会转型期的大众文化定位[J]. 吉林大学

学报,1998(6): 55-60.

[7] 邹广文. 当代韩国大众文化发展[J]. 兰州大学学

报,2002(2): 13-20.

[8] 张汝伦. 论大众文化[J]. 复旦学报,1994(3): 16-22.

[9] 李波. 对大众文化低俗化倾向的审视与价值引导

[J]. 理论观察,2002(4).

(责任编校:叶景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