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及例题:鸡兔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及例题:鸡兔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及例题:鸡兔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及例题:鸡兔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及例题:鸡兔问题

所属专题: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来源:互联网要点:小学数学应用题收藏

编辑点评:小学数学应用题一向是师生家长非常关注的一类题型,要做好应用题需要学生多思考多做练习。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汇总了典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附上例题,希望能助大家一臂之力。

鸡兔问题:已知“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和“兔”各多少只的一类应用题。通常称为“鸡兔问题”,又称鸡兔同笼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鸡兔问题一般采用假设法,假设全是一种动物(如全是“鸡”或全是“兔”,然后根据出现的腿数差,可推算出某一种的头数。

解题规律:

(总腿数-鸡腿数×总头数)÷一只鸡兔腿数的差=兔子只数

兔子只数=(总腿数-2×总头数)÷2

如果假设全是兔子,可以有下面的式子:

鸡的只数=(4×总头数-总腿数)÷2

兔的头数=总头数-鸡的只数

【例题】鸡兔同笼共50 个头,170 条腿。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分析】

兔子只数(170-2 × 50 )÷ 2 =35 (只)

鸡的只数50-35=15 (只)

北师大版四年级应用题天天练

0101 1、实验小学四年级同学栽树55棵,五年级同学栽树的棵树比四年级的3倍少20棵。五年级同学栽树多少棵? 2、水果店有苹果350千克,香蕉比苹果的3倍少100千克。香蕉有多少千克? 3、学校买来600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130米,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100米,还剩下多少米? 0102 1、知音超市运来一批水果。橘子有120千克,香蕉有95千克,运来的苹果是橘子和香蕉总重量的4倍。运来苹果多少千克? 2、实验小学在绿化校园活动中,四年级植树35棵,五年级植树48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树是四、五年级植树棵树的3倍,六年级植树多少棵? 3、水果店运来橘子280千克,梨240千克,运来苹果的重量是橘子和梨重量的2倍。运来苹果多少千克? 0103 1、新学期开始,王老师给同学们买来300本练习本,平均分给全班40个同学后,还剩20本。平均每个同学分到几本练习本? 2、学校食堂买来面粉920千克,运了5车,还剩8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3、四年级同学要给学生800棵树浇水,已经浇了240棵,余下的分给4个组来浇,平均每组要浇多少棵? 0104 1、三个生产小组同时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小组加工80个,第二小组加工的个数是第一小组的2倍,第三小组加工的个数比第一、第二小组的总数少50个。第三小组加工零件多少个? 2、小红有童话书28本,小刚的本数是小红的一半,小华的本数比小刚多7本。小华有多少本童话书? 3、学校为灾区捐款,四年级捐了500元,五年级捐的钱数是四年级的2倍少460元,六年级捐的钱数是四、五年级钱数和的一半。这三个年级一共捐了多少元? 0201 1、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修一段3060米长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每天修85米;乙队从西往东修,每天修的米数是甲队的2倍。两队一起修几天能修完? 2、小红读一本书,前3天读了48页,后5天读的页数是前3天的2倍。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3、水泥厂要运送2440吨水泥,已经运了14天,每天运送150吨,剩下的要2天运送完毕。剩下的水泥平均每天要运送多少吨? 0202 1、光明奶牛厂养了45头奶牛,4个月一共产奶9000千克,平均1头奶牛1个月产奶多少千克? 2、4台抽水机3小时灌溉水田360亩,照这样计算。1台同样的抽水机1小时可以灌溉水田多少亩? 3、8台织布机9小时织布1152米,照这样计算,增加9台这样的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 0203 1、四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一班有44人,二班有46人,平均每人栽5棵树,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树? 2、三、四年级向贫困地区学生捐款,三年级90人,平均每人捐款15元;四年级95人,平均每人捐款18元。两个年级一共捐款多少元? 3、两个采茶组,第一组25人,第二组35人,两组平

小学数学应用题及解答方法大全

小学数学应用题及解答方法大全 超人资讯 百家号06-0921:40 小学数学除了简单的计算,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开始出现应用题。应用题是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文字叙述出来所形成的题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全。 1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例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例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2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例2、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例2、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例3、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求三袋化肥各重多少千克。 例4、甲乙两车原来共装苹果97筐,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两车原来各装苹果多少筐? 4 和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大全 小升初应用题大全,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1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5=(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16=(元) 列成综合算式÷5×16=×16=(元)答:需要元。 例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例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2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791=(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791÷=904(套)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24×12÷36=8(天)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50×30=1500(千克)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资料讲解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4 和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2019年小学数学应用题天天练六年级

2019年小学数学应用题天天练六年级 1.填一填。 一个苹果重千克,2个苹果重多少千克? (1)用加法算: (2)用乘法算: 2.解决问题。 (1)一瓶橙汁有升,小军买了3瓶,一共有多少升? (2)一根钢管长6米,根钢管长多少米?根钢管长多少米? (3)酱油每瓶重千克,一箱有24瓶,共重多少千克? 分数乘法(2) 1.填一填。 王叔叔有一块公顷的菜园,其中的种植白菜,白菜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公顷? 想:求白菜的种植面积就是求的是多少。 2.解决问题。 (1)一杯饮料有升,小青喝了这杯饮料的,小青共喝了多少升? (2)快餐店上半月烧煤吨,下半月烧煤量是上半月的。快餐店下半月烧煤多少吨?(3)每吨花生可以榨油吨,吨花生可以榨油多少吨? (4)一块木板长米,宽米,问这块木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分数乘法(3) 1.列式解答。 (1)一个自行车运动员,在训练时每分钟骑千米,15分钟骑多少千米? (2)小雅每分钟跑千米,她分钟可以跑多少千米?

(3)在汶川地震捐款活动中,六(1)班共捐款618元,六(2)班捐款是六(1)班的,问六(2)班捐款多少元? 分数乘法(4) 1.列式解答。 (1)黄豆中蛋白质含量占,500克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为多少克? (2)一本故事书有88页,玲玲第一天看了,第二天应该从第几页开始看起? (3)一个正方形,边长米,问周长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分数乘法(5) 1.果园有桃树120棵,梨树是桃树的,杏树是梨树的,问杏树有多少棵? 2.某鞋店购入皮鞋600双,第一周卖了总数的,第二周卖了总数的。 (1)第一周卖出多少双? (2)两周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 (3)两周一共卖出皮鞋多少双? (4)还剩皮鞋多少双? 分数乘法(6) 1.光明小学六年级有学生360人,五年级学生比六年级的人数少,问五年级比六年级少多少人?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解题方法

小学典型应用题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2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100 ,所用的时间 为 1 100,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60 千米,所用的时间是 1 60,汽车共行的时间为 1 100 +1 60= 2 75,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2 ÷ 2 75=75 (千米) (2)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两次归一问题。

根据求知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 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单归一。” 两次归一问题,用两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双归一。” 正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反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除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数量(单一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 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 例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4774 米,照这样计算,织布6930 米,需要多少天? 分析: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就是单一量。693 0 ÷(477 4 ÷31 )=45 (天) (3)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数量关系式: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另一个单位个数 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个数= 另一个单位数量。 例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800 米, 6 天修完。实际 4 天修完,每天修了多少米?

小学数学应用题集锦(必考经典应用题型)

74道必考经典应用题型 1.丽丽和家家去书店买书,他们同时喜欢上了一本书,最后丽丽用自己的钱的5分之3,家家用自己的钱的3分之2各买了一本,丽丽剩下的钱比家家剩下的钱多5块。两人原来各有多少钱?书多少钱? 2.一辆汽车每行8千米要耗油4/5千克,平均每千克汽油可行多少千米.行1千米路程要耗油多少千克? 3.一辆摩托车1/2小时行30千米,他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他行1千米要多少小时? 4.阅览室看书的同学中,男同学占七分之四,从阅览室走出5位男同学后,看书的同学中,女同学占二十三分之十二,原来阅览室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看书? 5.红,黄,蓝气球共有62只,其中红气球的五分之三等于黄气球的三分之二,蓝气球有24只,红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6.学校阅览室有36名学生看书,其中4/9是女学生.后又来了几名女学生,这时女学生人数占看书人数的3/5,后来了几名女生? 7.水结成冰后,体积要比原来膨胀11分之1,2.16立方米的冰融化成水后,体积是多少? 8.甲乙的粮食560吨,如果把甲的粮食运出2/9给乙,则甲乙的粮食正好相等.原来甲的粮食有多少吨?,乙的粮食有多少吨? 9.电视机降价200元.比原来便宜了2/11.现在这种电视机的价格是多少钱? 10。一辆车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全程的2/5还多20千米,这时候离乙地还有7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28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5(5分之1),两天共看了全书的3/8(3分之8),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2.师徒二人同加工一批零件,加工一段时间后,师傅加工了84个.徒弟加工了63个.师傅比徒弟多加工的正好占全部任务的1/28.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13.一桶油,吃了7/10后,又添进了15千克,这时桶中的油正好是一桶油的一半,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14.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天津,行了全路程的3/5,剩下的路程,如果每小时行106千米,5小时可以到天津.上海到天津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5.六年级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共有46,其中女生人数的4/5是男生人数的3/2倍,参加兴趣小组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16.张红抄一份稿件,需要5小时抄完.这份稿件已由别人抄了1/3,剩下的交给张红抄,还需几小时才能抄完? 17.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城相对开出.列火车每小时行60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5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可以相遇? 18.一辆摩托车每小时行了64千米,找这样的速度,从甲到乙用了3/4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9.水果店在两天内卖完一批水果,第一天卖出水果总重量的3/5,比第二天多卖了30千克,这批水果共有多少千克?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天天练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天天练 1. 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8分钟,锯成10段要几分钟? 2.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3. 9.2加上8.4与1.6的差,所得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 4. 13.7与22.3的和除以12,得出的商再乘9,积是多少? 5. 人骑自行车1小时行16千米,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6. 李2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米? 7.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8. 100千克稻谷可碾米75千克,1千克稻谷可碾米多少千克? 9. 两个因数的积是8319,一个因数是47,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10. 一根钢管长9米,用去了3.6米,剩下的比用去的长多少米? 11. 小华步行4千米680米,用了1时18分,平均每分行多少米? 12. 一个计算器24元,李老师要买4个。他带了100元,钱够吗 13. 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14. 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15. 一袋米吃去32.18千克,还有17.82千克,这袋米原有多少千克? 16.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0平方米,长是1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17. 一双布鞋7.8元,一双球鞋9.5元,一双球鞋比一双布鞋贵多少元? 18. 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1米,腰长是0.4米,这个三角形底边长多少米?

19. 一个长方形长21厘米,是宽的3倍,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0.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54米,比宽多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21. 一台推土机3小时可铺路600米,如果每小时多铺20米,8小时能铺多少米? 22. 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23. 一个旅馆有25个两人房间,45个三人房间。这个旅馆一共可以住多少人? 24. 学校运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25. 体育老师买4个排球,每个39元,3个篮球每个56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26. 飞机5小时可以飞行200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7小时可以飞行多少千米? 27. 5辆汽车7天可以节约汽油35千克,平均每辆汽车每天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28. 3台织布机4小时织布336米,照这样计算,1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 29. 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30. 小林家的果园今年收了310千克梨,收的苹果是梨的19倍,大约收了多少 31. 一打字员每分钟打150个字,要打一份30000字的书稿需要几小时几分钟? 32. 一本书,小华看了45页,没看的比看了的3倍少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与例题荟萃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与例题荟萃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于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设法找题,试图用题海战术提高小学生的应用题能力。其实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只能加大学生负担。本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用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总结出来了多种解题方法,并配有一定的习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对老师和家长有所帮助。 一、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结果为止,这就是综合法。在运用综合法的过程中,把应用题的未知条件分解成可以依次解答的几个简单的应用题。 1、希望小学订数学作业本3248本,比作文本多516本,两种作业本共有多少本? 2、小巧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5千米,2小时后,因自行车出了故障,她又步行了2千米才到达乙地。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3、蛋糕厂需要面粉7285千克,如果面粉厂每天加工925千克,4天后还有多少千克没有完成? 4、同学们做早操,20人排成一行,正好排18行。如果改成24人排一行,可以排多少行? 5、王师傅做零件312个,如果再做38个就是李师傅的2倍,李师傅做了多少个零件? 6、运输队第一天运进原料38吨,第二天运进的原料是第一天的3倍,第三天运进的原料比第一、二天运进的总数多20吨。第三天运进多少吨原料? 7、某化肥厂全年计划生产化肥1500吨,实际前半年每月生产146吨,剩下的要在4个月完成任务,平均每个月要生产化肥多少吨? 8、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300米,8天完成任务。实际只用了6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9、服装厂原计划15天制作1575套儿童服装,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制作70套。实际比原计划提前多少天完成任务。 10、运输队要运送730吨货物,每天运43吨,4天后因任务紧急,需要把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叁拾种题型举例和解答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4 和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小学数学应用题分类题型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士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x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士(总量士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 列成综合算式(元) 答:需要(。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x份数=总量 总量士1份数量=份数 总量士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91套衣 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套) 列成综合算式(套) 答:现在可以做________ 套。 3 和差I可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士2 小数=(和一差)士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人) 乙班人数=(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4 和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天天练 (100)

可加工同种零件5600个,技改后每小时可比技改前多加工零件多少个(用两种方法解) (77) 新华书店运到7车图书,每辆车装100包,每包有50本。新华书店运到图书多少本? (78) 一盒钢笔10支,每支7元,32盒钢笔装一箱。一箱钢笔多少元? (79) 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7元的作文辅导书。已知三年级有135人,四年级有175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元? (80) 王师傅8小时生产712个零件,李师傅4小时生产500个零件。王师傅平均每小时比李师傅少生产零件多少个? (81) 体育馆5号看台有46排,每排有75个座位。这个看台共能坐多少人?

(82) 学校要订购24台电视机和45台电脑,每台电视机需要2900元,每台电脑需要3600元。学校准备了23万元,够不够? (83) 商店出售的笔记本每本1元,一包十本卖8元,李老师有100元钱,最多能买多少本? (84) 汽车上山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行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85) 同学们去参观科技馆,四年级去了50人,五年级去的人数比四年级的2倍多5人。两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 (86) 服装厂5天生产服装200套,照这样计算,全月(按25天工作日计算)可生产服装多少套?(用两种方法计算) (87) 两个工程队同时从两段开凿一条隧道,甲队平均每月挖90米,乙队平均每月挖26米,经过3年零7个月完工。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88) 一辆送货车拉了250箱面包,平均送到8个商店后,还剩10

箱,平均每个商店送几箱面包? (89) 汽车上山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行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0) 修一段长1600米的公路,修了6天完成了全长的一半,余下的平均每天修80米,修完这段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 (91) 体育馆5号看台有64排,每排有50个座位。这个看台共能坐多少人? (92) 老师去体育用品店买了20个篮球,每个篮球的价钱是80元,又买了9个排球,每个排球的价钱是42元,陈老师一共用了多少元钱? (93) 王叔叔从家去县城拉化肥,去时每小时行51千米,用了4小时,回来时多用了2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4) 学校栽了一些盆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

小学六年级应用题解题方法资料

关于小学六年级应用题解法 其实关于小学或是中学的教学教案相当的多,仔细看了很多,都觉得大同小异,并且都是按照相应的步骤来书写的。但是既然是培训老师的教案,那就要具有相对应的自我特色,并且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个别的差异进行教学。并且小学六年级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其实就是应用题的解读。 应用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很多孩子之所以成绩差就是理解很就读能力有限。要想解决好小学生的难题就应该从一下极点入手。 这也是我长期总结的经验,虽然我们最为老师的也并不一定说是全知全能的,但是理解能力还是稍微高于他们一点的。 一,理解题:前面都已经说了,要想孩子真正的解答应用题就要从理解能力入手。并不是会做就可以了,理解才是关键。所以一个 好的老师不是一开始就给孩子讲解方法或是讲解技巧,而是让孩子 真正的理解应用题的寓意以及重点。比如说一件商品的进价和标价 他都不明白,即便你讲解了他还是不会理解,最终导致这一类的应 用题永远都不会做。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真真正正的理解题 的意思和用意。我觉得这才是解题的关键,并且适用于任何问题。 二,找条件:这其实是所有解用题的前提。面已经说了理解的用意了,接下来就应该真正的去找准题的条件和关键点了。要解题就应该好 好梳理一下应用的条件,明白其中的关键条件一件各自的关系(最 好把关键的条件写在草稿本上,然后在进行梳理,让孩子逐步的去 理解其中的关系)。找准关键和其中的关系后就开始去解读问题的 用意了。 三,理解问题:我认为这是解题的重点了。简单点说就是理解问题的意思了,如果连问题都不明白只是把题的条件梳理了,那有什么意 义?所以要解题,就应该把题目的问题搞清楚(这也是解所有题的 至关重要的地方)。当问题搞清楚了,也不要急着去马上解题,还 应该再次的梳理一下全局。这也就是接下来的要点。 四,梳理全局:前面一件把理解,条件,问题都搞清楚了,那就下来就应该解题了吗?不是,而是应该再次的全局的统筹此题(这也是 做题的要点)。再次全面的理解梳理全局,了解所有问题和步骤, 再次的统筹全题。接下才应该去全面的去解决题目了。 五,开始解题和做题:接下来就就开始全面的开始解题了,但是还是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有步骤的进行,并且准确的写上所有的条 件,坚持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不能偷工减料。并且还要注意一点 就是相应的书写是否得当和规范。 六,检查和校验:做完题之后不能就此落笔,还应该好好的检查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假设思路

【假设思路】在自然科学领域内,一些重要的定理、法则、公式等,常常是在“首先提出假设、猜想,然后再进行检验、证实”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数学解题中,也离不开假设思路,尤其是在解比较复杂的题目时,如能用“假设”的办法去思考,往往比其他思路简捷、方便。我们把先提出假设、猜想,再进行检验、证实的解题思路,叫假设思路。 例1 中山百货商店,委托运输队包运1000只花瓶,议定每只花瓶运费0.4元,如果损坏一只,不但不给运费,而且还要赔偿损失5.1元。结果运输队获得运费382.5元。问:损坏了花瓶多少只? 分析(用假设思路考虑): (1)假设在运输过程中没有损坏一个花瓶,那么所得的运费应该是多少? 0.4×1000=400(元)。 (2)而实际只有383.5元,这当中的差额,说明损坏了花瓶,而损坏一只花瓶,不但不给运费,而且还要赔偿损失5.1元,这就是说损坏一只花瓶比不损坏一只花瓶的差额应该是多少元? 0.4+5.1=5.5(元) (3)总差额中含有一个5.5元,就损坏了一只花瓶,含有几个5.5元,就是损坏了几只花瓶。由此便可求得本题的答案。 例2 有100名学生在车站准备乘车去离车站600米的烈士纪念馆搞活动,等最后一人到达纪念馆45分钟以后,再去离纪念馆900米的公园搞活动。

现在有中巴和大巴各一辆,它们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300米和150米,而中巴和大巴分别可乘坐10人和25人,问最后一批学生到达公园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分析(用假设思路思索); 假设从车站直接经烈士纪念馆到公园,则路程为(600+900)米。把在最后1人到达纪念馆后停留45分钟,假设为在公园停留45分钟,则问题将大大简化。 (1)从车站经烈士纪念馆到达公园,中巴、大巴往返一次各要多少时间? 中巴:(600+900)÷300×2=10(分钟) 大巴:(600+900)÷150×2=20(分钟) (2)中巴和大巴在20分钟内共可运多少人? 中巴每次可坐10人,往返一次要10分钟,故20分钟可运20人。 大巴每次可坐25人,往返一次要20分钟,故20分钟可运25人。 所以在20分钟内中巴、大巴共运45人。 (3)中巴和大巴20分钟可运45人,那么40分钟就可运45×2=90(人),100人运走90人还剩下10人,还需中巴再花10分钟运一次就够了。 (4)最后可求出最后一批学生到达公园的时间:把运90人所需的时间,运10人所需的时间,和在纪念馆停留的时间相加即可。

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全(太全了)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 1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 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 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 24×12÷36=8(天)

小学四年级上数学应用题天天练

小学四年级上数学应用题天天练12 1. 100块湿砖重450千克, 每块砖吹干后减轻850克, 100块湿砖在吹干后重多少千克? 2. 一台自动包装机用20秒包装135块糖, 照这样计算, 这个机器1小时能包装多少块糖? 3. 一根钢管长9米,用去了3.6米,剩下的比用去的长多少米? 4. 某造纸厂七月份造纸1.56吨,八月份造纸1.68吨,九月份造纸数比七、八月份的和少0.74吨,九月份造纸多少吨? 5. 工厂食堂上半年烧煤30吨,下半年比上半年节约了2.45吨,下半年烧煤多少吨? 6. 一双布鞋 7.8元,一双球鞋9.5元,一双球鞋比一双布鞋贵多少元? 7. 有两个粮仓,第一个粮仓里有粮食56.5吨,比第二个粮仓少9吨,两个粮仓共有粮食多少吨? 8. 甲乙两队合铺一条长94.6千米的公路,甲队铺了32.5千米,乙队铺了29.5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有铺? 9.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1米,腰长是0.4米,这个三角形底边长多少米?

10.一台磨面机每小时磨面800千克,照这样计算,6台磨面机5小时能磨面粉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11.一堆煤共800吨,用5辆卡车,16次可以运完,平均每辆卡车每次运几吨?12.一辆汽车6小时行了300千米,一列火车6小时行了600千米,火车比汽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13.向阳小学气象小组一周中,测得每天的最高气温分别为:31、31、34、32、33、30、33度.这一周最高平均气温是多少度? 14.小华步行4千米680米,用了1时18分,平均每分行多少米? 15.一辆自重3吨的卡车,车上装有7000千克木料,要通过一座限重11吨的桥.算一算,卡车能否通过这座桥? 16.28行播种机的宽度是4米.用拖拉机牵引,每小时行5千米,可以播种多少公顷土地? 17.甲、乙两堆货物共重8000千克,已知甲堆货物的重量是乙堆货物的4倍.求甲、乙两堆货物各重多少千克? 18.一列火车上午6小时行了366千米,下午4小时行了276千米.下午比上午平均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模板

1. 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解: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 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 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 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解:45+5×3=45+15=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解题思路: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解:4×2÷4=8÷4=2(千米) 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解题思路: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 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5.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解题思路: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同学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还开始试着运用简易方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一个难点,这一部分内容融入了等式的性质,以及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有助于同学们对所学的算术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如何应用方程来解应用题呢?同学们不妨看看下面的一些技巧。 一、首先是审题,确定未知数。 审题,理解题意。就是全面分析已知数与已知数、已知数与未知数的关系。特别要把牵涉到的一些概念术语弄清,如同向、相向、增加到、增加了等,并确立未知数。即用x表示所求的数量或有关的未知量。在小学阶段同学们遇到的应用题并不十分复杂,一般只需要直接把要求的数量设为未知数,如:“学校图书馆里科技书的本数比文艺书的2倍多47本,科技书有495本,文艺书有多少本?”在这道题目中只有“文艺书的数量”不知道,所以只要设“文艺书的数量”为未知数x就可以了。 二、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关键。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因而“等式”是列 方程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寻找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如上题中“科技书得本数比文艺书的2倍多47本”这是理解本题题目意思的关键。仔细审题发现“文艺书本数的2倍加上47本就是科技书的本数”故本题的等量关系为:文艺书本数的2倍+47=科技书的本数。上题中的方程可以列为:“2x+47=495” 三、解方程,求出未知数得值。 解方程时应当注意把等号对齐。如: 2x+47=495 2x+47——47=495——47 ←应将“2x”看做一个整体。 2x=448 2x÷2=448÷2 x=224 四、检验也是列方程解应用题中必不可少的。 检验并写出答案.检验时,一是要将所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二是检查所求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否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的要舍去,保留符合题意的解. 1)将求得的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中检验。如果左右两 - 1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