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古代教育的特征是( C)。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C.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D.教育的终身化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3.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A。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B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5.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6.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C。

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7.下列关于“网络教育”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B.兴趣选择

C.跨年龄段、跨时空教育’

D.可观感强

8.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C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9.最早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思想的是( )。BB 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10.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 )。A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

11.下列属于试题编写过程的核心环节的是( )。B

A.选择题型

B.命题

C.确定评分方法

D.阅卷

12.下列不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 )。D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

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14.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是( )。A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管理模式

15.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并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目标融为一体,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式,属于班级( )。

B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松散管理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2.形成性评价

3.传授一接受教学,问题一发现教学

4.道尔顿制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的作用。

2.简述电化教学的基本功能。

3.简述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4.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论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他写过一则评语:

“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问题:

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2.

(1)一次,一位教师讲“人类的起源”,说了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大体年代是什么时候,一个学生在下面说:

“你看见了?”有些学生也随之发笑。这位老师说:

“是的,我看见你昨天还是一个猴子,今天就变成学生了”,全班哄堂大笑。

(2)某老师在讲《量变和质变》一课时,为了揶揄某些轻视量变,平时不注意练基本功,只想一鸣惊人的人,也为了反证量变的重要性,引用了一场父子之间的对话:

子:

“爸爸,您看了我写的悲剧剧本竟掉下了眼泪,这下我要出名了。”

父:

“我能不掉眼泪吗?剧本里1/2是错别字!”学生轰然发笑。

问题:

请比较以上两例中学生发笑的效果,并对两位的做法作简要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A和B两项是近代教育的特征,而D项是现代教育的特征,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即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是古代教育的特点。

2.A [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

3.A[解析]内发论的定义是:

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4.B[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5.B [解析]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

6.C[解析]继续教育是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继续教育,以便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7.D [解析]“网络教育”的特点有:

“平等的”开放式教育;兴趣选择;跨年龄段教育和跨时空教育。

8.C[解析]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9.B [解析]“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指出: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

10.A[解析]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根据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论。后来他的学生席勒又将“明了”分为“预备”和“提示”两部分。

11.B[解析]试题编写基本流程如下:

明确测验目标一设计测验双向明细表一确定题型和试题难度一命题。命题是试题编写过程的核心环节。

12.D[解析]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13.C[解析]德育内容的确定要受到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只注重外部环境的调节。

14.A[解析]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前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上,后者的贡献体现在从实践上提出了一种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

15.B[解析]所谓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2.形成性评价:

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其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

3.传授一接受教学:

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问题发现教学:

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

4.道尔顿制:1920年,美国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女士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人们称之为道尔顿制。按道尔顿制,教师

不再上课时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志,所谓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质上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只有根据目标进行评价,才能引导学生按教学目标来改进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促进他达到和超出教学目标的要求,成为合格或优质人才。

2.[参考答案]

电化教学的基本功能有两个:

(1)它能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事物固有的信息。通过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等,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而不是通过信息的抽象、事物的符号,去获取知识。

(2)它能提供代替的经验,使抽象概念半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学习变得容易,既容易转向具体实际化,也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由于电化教学具有上述的优异功能,因此,它能在整个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参考答案]

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防治疾病,改变对身体有害的外部环境因素,才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不仅可以为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创造条件,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个教育计划的完成。卫生保健工作的情况如何,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其体质。

4.[参考答案]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论述题

[参考答案]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是教育所独有的特点。教育过程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这一转化活动的过程和应采取的步骤,例如使受教育者从感知到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的东西,是不同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它是与人们的精神活动的规律密切相联的。教育自身的许多规律,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认识的结果,随着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对教育规律的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丰富,逐渐深化。这种带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如启发教学、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以身作则等许多教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都不会因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变化而被否定,它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是相对独立的。如果不了解教育自身的特点,就不能全面地把握教育的规律,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了相对独立性,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同时又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也就是说,教育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如尊师爱生,大、中、小学分段,语言、文字、文法、修辞的教学内容,讲述、谈话的教学方法,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等,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是在以前的教育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如此,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度里,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五、案例题

1.[参考答案]

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孩子和家长知道缺点与不足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进步,评语以平静的语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

(1)写给学生看。

(2)写出“这个人”。

(3)写“这个人”的“新起点”。评语应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认识,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更体现一定的“教育性”。

2.[参考答案]

适当的教学幽默不但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会提高教学的形象感,加强学生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但应注意有效教学。案例

(1)中的老师面对学生不太善意的提问,的确很机智。

但是这显然是一个无效的教学案例。首先,学生们对教师的回答不过一笑了之,没有增强印象,获得感性认识。其次,教师随口而出的话语也很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行为不符合教学规范。案例

(2)中的老师很显然经过了精心的教学预设。所举的例子不但有助于教学,而且使学生在笑过之后有所思考。做到了教育与教学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在愉快后反思,是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

2019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千后的括号内。每小题l分。共20分) 1._______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康德论教育》 2.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_______的提出。() A.教育价值 B.教育规律 C.教育问题 D.教育现象 3.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是_______的认识。()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4.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智育 5.“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_______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6.评价学校绩效以办学思想、组织健全程度、制度完备程度和领导机构决策领导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属于() A.目标模式 B.需求满足模式

C.环境适应模式 D.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7.下列哪一方法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 () A.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 B.互访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8.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__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相一致的特点是() A.自主性 B.长期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10.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11.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称为()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2.在1988年改革之前,_______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实行导向式管理。()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罗斯 13.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2011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

2011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2.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 A.专业型课程 B.结构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本位型课程 3.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学科设置 B.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C.学科顺序

D.课时分配 4.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5.《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 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 C.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D.社会权利客体非独立地位 6.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7.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8.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10.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1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无关因素 12.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后天学习和训练 B.遗传素质 C.教师教学水平 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13.“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共30 题,每题1 分,共30 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以致用的名言 由谁提出。()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 朱熹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A、联系与静止 B、全面与片面 C、整体与部分 D、普遍与特殊 3、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点的课程()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4、在教育的基本要素里,作为中介的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内容 5、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 A、教育制度 B、教育理念 C、教育机构 D、教育政策 6、教学管理的核心是() A、教学思想管理 B、常规管理 C、教学质量管理 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 应用 8、“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句话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B】。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 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答案解析】:创造性指教师必须根据教育规律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创造性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教育;长期性强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示范性指教师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影响学生;连续性不属于教师劳动的特点。 9、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B】。 A、自由发展 B、自主发展 C、自愿发展 D、自动发展 【答案解析】: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使学生在多样性教育中学会选择、学生自主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 10、升学考试一般是典型的【D】。 A、标准参照性测验 B、学能测验 C、成就测验 D、常模参照性测验 【答案解析】:常模参照性测验是指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来说明某一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将学生分类排队。重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比较,主要用于选拔或编组、编班,如升学考试。而标准参照测验是用来衡量学生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测验,如会考等。[page] 11、下列不是课程安排的原则的是【B】。 A、整体性原则 B、研究性原则 C、迁移性原则 D、生理适宜性原则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 分。) 1.古代教育的特征是( C)。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C.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D.教育的终身化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3.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A。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5.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6.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C。 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7.下列关于网络教育”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B.兴趣选择 C.跨年龄段、跨时空教育 D.可观感强 8.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C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9.最早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思想的是()。BB 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10.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 )。A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 11.下列属于试题编写过程的核心环节的是( )。B A.选择题型 B.命题 C.确定评分方法 D.阅卷 12.下列不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 )。D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古代教育的特征是( C)。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B.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C.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D.教育的终身化 1.C [解析]A和B两项是近代教育的特征,而D项是现代教育的特征,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即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是古代教育的特点。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A )。 A.学校教育B.高新技术的应用C.科学理论的产生D.完善的社会制度 2.A [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3.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A )。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B.社会环境的要求C.教育要求的内化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3.A [解析]内发论的定义是: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B)。 A.《义务教育法》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4.B [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5.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B),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B.发现知识C.积累知识D.搜集知识 5.B [解析]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 6.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C )。 A.高等教育B.在职培训C.继续教育D.终身教育 6.C [解析]继续教育是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继续教育,以便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7.下列关于“网络教育”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平等的”开放式教育、B.兴趣选择C.跨年龄段、跨时空教育’D.可观感强7.D [解析]“网络教育”的特点有:“平等的”开放式教育;兴趣选择;跨年龄段教育和跨时空教育。 8.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C)。 A.内容改革B.方法改革C.课程改革D.途径改革 8.C [解析]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9.最早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思想的是(B )。 A.赞可夫B.巴班斯基C.苏霍姆林斯基D.凯洛夫 9.B [解析]“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10.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 A)。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洛克D.杜威

中学教育学试卷

中学教育学(教育政策法规)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西方,柏拉图对教育学的萌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代表作品是()。 A.《理想国》 B.《雄辩术原理》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爱弥儿》 2.英国思想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说”在人的发展理论中属于()。A.内铄论B.外铄论C.内发论D.遗传论 3.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其最高层次表现为()A.教育性B.创造性C.实践性D.可塑性 4.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的特点,所以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 A.阶段性B.差异性C.不均衡性D.顺序性 5.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了()对人发展的作用。 A.遗传B.环境C.教育D.文化 6.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指() A.学校需要B.家庭需要C.个人需要D.社会需要 7.课程体系中所包含的各种课程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形态,称为() A.课程计划B.课程结构C.课程目标D.课程标准 8.完整的教学过程可以划分为六大阶段,其中能够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环节是指() A.激发动机B.感知教材C.理解教材D.巩固知识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施行的时间是() — A.1993年B.1994年C.1995年D.1996年

10.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学历要求是()A.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B.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以上学历D.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项或二项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克伯屈 C.赫尔巴特 D.斯普郎格 E.裴斯泰洛齐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传统教学理论中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活动中心 E.课堂中心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政治经济制度决定()A.教育的领导权B.受教育权C.教育评价 — D.教育目的E.部分教育内容 4.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育可以() A.保存和传递文化B.传播和普及文化C.强化和弱化文化D.发展和创新文化E.选择和评价文化 5.学校课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社区B.社会C.家长D.学生E.校长 6.我国中学开设的下列课程中,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人口教育课B.历史课C.环境教育课D.社交技能课E.法制教育课 7.教师备课过程中需要做好的主要工作是() A.备教材B.备学生C.备教法D.备教具E.备家长 8.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类型有() — A.共同学习B.小组调查C.小组研讨D.拼图法E.团队游戏竞赛9.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包括()

(精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 )。 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 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2.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 。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B.上课 C.布置批改作业D.成绩考评 9.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 )。A.形成性测验 B.诊断性测验C.总结性测验D.安置性测验 10.( )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A.教学内容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11.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 ) 。A.教学 B.教学原则C.教学模式D.教学方式 来源:考试大-教师资格证考试 12.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 )很高。A.难度 B.信度C.效度D.区分度

1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是指( )。A.测量 B.测验C.考试D.评价 14.良好测验标准中显示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分数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指标是( )。 A.效度 B.难度C.区分度D.信度 15.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 B.分层教学 C.小班教学 D.小组合作学习 16.从旧经验引导新学习,系统讲解教材内容即时练习与反馈校正属于( )。A.教师主导取向 B.学生自学取向 C.形式型策略D.方法型策略 17.在教师指导下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的教学活动属于( )。 A.教师主导取向 B.学生自学取向 C.学生自学取向 D.方法型策略 18.检验和考试应把握( )。 A.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前展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

2013-2014教师资格认定考《中学教育学》预测试卷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中的括号内) 1.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纳 B.赞科夫 C.舒尔茨 D.皮亚杰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3.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因素 D.内部因素 4.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校()。A.德育方法与内容的矛盾 B.学生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C.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 D.最集中、最突出的矛盾 5.《教师资格条件》规定,依据教师法第l4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将()。 A 3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B.5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C.10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D.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6.“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7.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 A.教学模式 B.教学原则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过程 8.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格赛尔 C.华生 D.霍尔

9.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10.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A.德育内容德育途径 B.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C.德育原则德育方法 D.德育方法德育途径11.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民主管理 C.班级平行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12.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 A.法人 B.监督人 C.辅导员 D.领导人 13.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4.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5.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16.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程 17.“理想和未来”是人在()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

2019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测试五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测试五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教育活动是一种______ 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个以________ 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 会系统。在诸种要素中,______ 是最基本的要素。(培养人,人的集合,学生和教师) 第一节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具有发展的_____ 性与_______ 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 性的条件是______ 。(可能,可塑,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 _____ 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 长起着_______ 的作用。(培养人,主导) 4、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 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5、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 ________ , ________ 。(人身权,受教育权) 6、《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_______ 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六周岁)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教师 1、教师职业是一种_____ 职业,教师是_______ 人员。(专门,专业)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 _____ 的职业。(促进个体社会化) 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______ 。包括________ , ______ , _______ , _____ _, ________ , _______ 。(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学真题(中学部分)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哪个朝代?( ) A.明代 B.宋代 C.汉代 D.清代 E.元代 2.西欧中世纪的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 )三个层次。 A.僧院学校 B.宫廷学校 C.大主教学校 D.职官学校 E.教区学校 3.学校文化由( )构成。 A.观念文化 B.物质文化 C.设施文化 D.环境文化 E.规范文化 4.20世纪20年代,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班级授课制 E.特朗普制 5.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可分为( )。 A.相对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E.总结性评价

6.课程评价应有哪些功能?( ) A.导向功能B.甄别功能C.诊断功能D.调节功能E.促进功能 7.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 ) A.政治方向坚定正确 B.奋斗目标明确 C.规章制度严格 D.组织纪律严明 E.集体舆论正确 8.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是( )。 A.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B.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C.为学生指定书目 D.加强评价和辅导 E.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9.常规训练包括( )。 A.礼貌常规训练 B.学生守则训练 C.课堂常规训练 D.卫生常规训练 E.实践能力训练 10.CIPP评价模式包括( )。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效果评价 E.成果评价 11.课程评价的内涵是( )。 A.课程评价对象是多元的 B.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C.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 D.课程评价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E.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12.在我国高中课程结构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占( )学分。 A.6 B.7 C.5 D.8 E.10 13.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的特征包括( )。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真题(中学)

2011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2×15=30) 1.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延伸。 A. 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成人教育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的国家是()。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B.古代斯巴达 D.古代雅典 3.以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产生为标志。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爱弥尔》 D.《民本主义》 4.在人类社会中,决定教育目的的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D.文化 5.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信息技术 C.社会文化 D.科学知识 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 C组织文化D物质文化 7.“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 C不平衡性D互补性 8.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的是()。 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

C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 9.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高尚道德B健康体魄 C审美情趣D创新精神 10.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便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关禁闭,这侵害了学生的()。 A隐私权B名誉权 C人身自由权D身心健康权 1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系统化B专业化 C专门化D多样化 12.学科专家的建议往往直接影响着()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 13.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B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科教教学的时数D各学科的教学方法 14.一般来说,在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中,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是()。 A检查复习B组织教学 C讲授新教材D布置课外作业 15.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学作用。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B榜样法 C锻炼法D陶冶法 二.填空题(1×20) 16.二战后,________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17.杜威认为教育实际上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促进学生形成更新、更好的经验。为此,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

2019《中学教育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2)

2013《中学教育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2.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了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A.教育的领导权 B.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受教育权的分配 D.教育目的 3.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4.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镌骞验”充分说明了()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后天学习和训练 B.遗传素质 C.教师教学水平 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5.“我们假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体现了()的观点。 A.教育的无目的论 B.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C.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6.我国教师的身份特征是() A.国家干部 B.专业人员 C.公务员 D.自由择业者 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A.课程实施 B.教学过程 C.课程评价 D.课程标准 8.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B.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C.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D.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9.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A.使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内容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B.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C.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D.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10.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的是() A.形式型策略 B.问题化策略 C.结构化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1.体谅模式把()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A.道德情感 B.道德认识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2.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3.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华虚朋 C.帕克赫斯特 D.克伯屈 14.班级建设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制定() A.具体方法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校园文化中的()。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教师文化 D.学生文化 1.B 【解析】在校园文化中,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制度文化。 2.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2.C 【解析】人格尊严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 3.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特征的是()。 A.课程目标 B.课程标准

C.教学计划 D.培养目标 3.C 【解析】教学计划是全面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必然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征。 4.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建于()。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洛克 4.A 【解析】夸美纽斯奠定了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5.学科专家的建议是()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A.教育目标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5.C

【解析】学科专家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发展趋势、一般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非常熟悉,所以他们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6.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A.学习动机 B.学习兴趣 C.学习目的 D.学习内容 6.A 【解析】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责任感等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学习动机,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7.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是()。 A.政治、经济、文化 B.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课程理论 C.社会、知识、儿童 D.教育目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 7.C 【解析】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 8.下列属于道德讨论中“引入提问”的策略是()。

2013-2014教师资格认定考《中学教育学》预测试卷八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中的括号内)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8.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9.()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5.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A.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原则 D.疏导原则 16.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A.存有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水平; B.教师的知识水平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有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 D )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C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增强现代科学教育; C.展开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A.理解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准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B)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p; C.怀特海p; D.克伯屈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理解的(B)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能够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B)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多项选择题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应包括的主要部分是(ACD )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 E.安全领域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C ) A. 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ABCD )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学历教育 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BCD ) 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E.论语 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ADE )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E.社区教育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有问题的说法的是(BCDE ) A. 方法科学; 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ABD) A.以业余为主; B.以自学为主; C.以长期为主; D.以短期为主; E.以国外学习为主 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ACDE ) A.无歧视原则; 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有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BCDE ) A. 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水平的培养; E.重视个别差异 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ABE )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E.广域课程 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相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3.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4.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5.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简答题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个点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