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矿山安全技术

矿山安全技术

《矿山安全技术》试题

考试说明:

1.首先下载试题及《标准答卷模版》,完成答题后,答卷从网上提交。

2.答卷电子稿命名原则:学号.doc。如:11031020512002.doc。

3.网上提交起止时间:2018年5月15日8:00—6月15日18:00。

试题:

如果你是某矿山的一名安全管理者,如何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对矿山安全进行管理?请就此问题写一篇论文。(100分)

要求:1.论文要求有自己的见解;

2.字数不少于3000字。

《矿山安全技术》答卷

本人承诺:本试卷确为本人独立完成,若有违反愿意接受处理。签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安全工程____学习中心____内蒙古_____

试题:

如果你是某矿山的一名安全管理者,如何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对矿山安全进行管理?请就此问题写一篇论文。(100分)

要求:1.论文要求有自己的见解;

2.字数不少于3000字。

安全管理是为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开展的管理活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

控制是对某种具体的因素的约束与限制。是管理范围内的重要部分。

安全管理措施是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手段,管理的重点是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与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的特点,安全管理措施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

2014年1月1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坚守红线、强化责任,注重预防、狠抓治本,依法治理、夯实基础,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在国家、企业、人民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日益迫切的形式下,从强化员工安全知识、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增进员工安全技能的角度,以健康、安全、环保为目标,在矿山安全管理方面提出如下的建议建言。

第一章井下采矿安全管理

矿山开采不仅要注重质量和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安全问题。分析我国矿山采矿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提高采矿企业的管理水平,充分保障采矿工人的人身安全。

1.1矿山采矿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相关矿山采矿安全规定的重视

我国对于采矿行业,已出台了众多法律法规,对其开采和管理工作做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如《矿山开采法》《矿山采矿安全规程》等等。但是在实际的采矿过程中,很多企业无视这些规定。对于落后的安全管理方法,不予改进和提高,依然我行我素,导致重大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排除。

二、对于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矿山开采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没有将安全责任落实,在发生了安全事故之后,相关责任不明,特别容易造成互相推诿的情况,不能对事故原因进行及时的分析(同时,相关的监管部门也没有发挥监督管理的职能,对采矿安全监督流于形式,走过场。

三、缺乏专业和先进的安全技术、设备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矿山采矿技术还比较落后(这是由于我国矿山开采缺乏专业和先进的设备(很多企业往往重视自身的收益,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重视收益不能忽视对安全技术的更新换代。对于

矿山采矿安全设备要及时检修和保养,对于先进的安全措施和技术,要采取主动学习,积极引进的态度。

四、矿山采矿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参与矿山开采的人员往往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文化程度较低,专业素质更是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采矿工业管理需求(很多采矿人员对矿山本身缺乏基本的了解,在实际开采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个人操作缺乏专业人士指导,很容易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矿区安全事故。矿山采矿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高,工作危险程度也很大,因此很多专业技术人才不愿留在矿区工作,出现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外流的现象。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低素质的一线采矿人员之间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两者之间无论是在技术水平上,还是专业素质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也是导致矿山采矿技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1.2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措施

一、改善矿山开采作业环境

要加强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先要对开采作业的矿区环境做细致的调查。通过调查,检测分析出矿山开采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对山体本身矿石岩体要做详细的调查,根据自然环境和气候等因素,制定出防止危害发生的技术型措施,并严格执行。

(一)改善采矿作业环境的措施

在指定改善采矿作业环境措施前,要根据不同矿区的特点和危害因素来决定(比如煤矿的作业环境中很容易出现瓦斯泄漏爆炸、塌方和透水等安全隐患,因此,要考虑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保持矿区内的通风环境,用隔离等办法隔离有毒气体,用无毒或毒性较小的材料进行施工作业(采矿作业中要使用的机械设备做好检测工作,尽量隔绝热源。

(二)注重矿山采矿中的个人防护措施

个体防护主要是指在矿山采矿中,通过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来使自身与矿区作业的危险环境相隔离,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个人防护的部位不同,主要是头部和呼吸系统的防护(个人防护用品中常用的主要包括安全帽,工作防护服,口罩等等。另外,还要准备治疗外伤的医疗用品,如纱布、绷带、云南白药等。这些个人防护措施能够减少矿工个体的人身伤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三)设立矿山开采警示标志

矿山开采的警示标志是一种提醒性的措施,虽然不能直接减少安全事故,但是可以引起注意,提高矿山开采工作人员的危险意识(这些警示标志可以通过不同颜色和不同图案传达出警示的含义。一般采用红色、绿色、黄色等醒目的颜色,黑白两种对比色可以提高矿区内物体的对比度。这些警示标志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并不能作为主要的防护手段。但在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中也是不能忽视的细节。

二、制定并执行安全法规,落实安全责任

矿山的安全管理仅仅靠人的意识还不够,需要制定并执行一系列完整的法规。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坚决查处并取缔非法私人采矿企业,对于没有经过国家审核通过的企业,予以整改,不具备相关矿山采矿安全资质的企业要及时予以查处。在发生安全事故前后,都要落实责任。在矿山开采之前,就要将每一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每个安全管理者身上,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黄金72小时内首先抢救伤员,其次要树立问责机制,在哪个采矿环节出的问题,主要责任人和次要责任人是谁,导致事故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分别有哪些,都是值得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关注的问题。

安全责任制原则对企业每个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责任都有明确规定,它是企业规章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对于矿山开采企业领导的责任,要实行从上到下的管理顺序,从矿山开采的厂长开始,到分管安全工作的副厂长,矿山开采总工程师,各矿井负责人等等。从上到下分工的好处在于便于直属管理,同时各司其职,明确每位责任人的责任,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便于追根溯源进行问责(矿山采矿企业的各业务部门包括生产、技术、人事等等,为矿山开采活动做了不少服务工作(负责安全的部门主要涉及安全技术部、设备动力部、人力资源部等,需要注意的是,各个部门间职责明确的前提是要保证统一领导,信息传达畅通,企业部门之间不能互相推诿,而应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做好自己部门的本职工作。

三、加强员工安全培训

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的根本还是要落实到每一位一线的矿工身上,因此要加强矿山采矿作业安全培训,聘请专家为矿工讲解矿山采矿安全知识,使矿工既能掌握扎实的安全操作技能,又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发生灾害的时候避免过多的人身伤害。目前矿山事故主要集中在瓦斯和施工工作面,因此加强相关

工种的培训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为了完整且有效地学习,必须到有关部门进行专门的培训,并做技术鉴定!矿山有关部门要确保工作人员的考试和实际操作都能达到要求才能上岗。技术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地质和瓦斯条件,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而矿山企业也要加强各种工种的日常培训,将培训常态化和标准化!比如,技术大比武和技术操作交流以便各个工人都熟练掌握各种技术和操作,因此,要特别重视相关关键工种的培训。

矿山开采技术安全管理是保证采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推动企业安全技术管理,对我国矿山开采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充分保障国家和个人财产安全。

第二章矿山电气安全管理

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矿山企业得到了一定的进展,在这种情况下,矿山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形式都有了相当大的改变,尽管新的技术和设备给矿山电气设备的自动化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实际上,矿山电气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不在少数。由于矿山电气管理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既是基础,也是保障在矿山电气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颠倒的操作顺序和细小的漏洞,都可能会出现人员伤亡以及设备破损的事故,甚至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做好矿山电气的管理工作对整个工作的安全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的每一个环节对于电力系统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来说都是必要的。

2.1矿山电气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矿山工业中,矿山电气的安全管理是整个矿山企业的核心,它能够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还会对矿山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影响。在矿山电气安全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矿山电气施工中的不安全隐患现象

在矿山电气施工中,有些工作人员并不注意细节方面的安全,有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时,还没有关掉开关就切断了相线,有的甚至还把相线连接到了灯头的螺口线柱上,如果这样将相线和零线的位置进行互换,就会出现连接上的错误,这些也都是在矿山电气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安全问题。在穿线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能达到一定程度,导管太细,导线太多的现象经常出现,这样就会造成散热面的缺失,管内空间冗余量过小,就会加快导线绝缘层的老化速度,降低工程的使用寿命。在避雷系统的安装施工过程中,由于引用线采用的规格不同,有的是镀锌圆钢型的,有的是四根主筋沿着墙体的,如此,在施工过程中,就很可能出现漏焊的隐患,这样也很可能会使引下线的基础作用失去效果,甚至使得避雷系统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二、矿山电气施工中技术人员素质较低技术水平不高

在我国,为了使企业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矿山企业在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过程中或引进新设备时,消费方面的资金总是投入不足,这样会造成矿山电气设备的更新缓慢和超年限工作。另外,我国矿山电气施工中技术人员力量比较薄弱,技术手段落后,有些地方矿山技术人员较少,在技术管理方面不能指导生产。矿山电气设备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并没有参加过管理理论进修,其工作仅仅是凭借在以前的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进行。当然,即便有培训,培训形式也是走样,达不到真正目的。到头来,实际操作方法跟不上。目前,中国矿山电气企业中技术工作人员相对比较缺乏,这样使得他们在日常维修和检查工作过程中不能真正落实,很多和电气安全相联系进行的检验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对矿山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安全危害。

三、对矿山电气的设备缺乏一定的重视

在矿山电气企业中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不够重视,认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只是一个辅助性工作,其好坏对于整个工程没有多大影响。事实上,矿山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贯穿于全过程,对于它的正常工作有着直接影响作用。然而,在矿山电气施工中,电缆、矿用隔爆开关等电气设备的技术指标都不过关,再加上不能用相对应的检查设备进行配备,这种购进的设备不能进行必要的性能和指标检测,有时还会有检修上出现的配件和工具不足现象,其实这些会对整个施工造成影响。也正是因为矿山电气安全管理及相关管理人员头脑中存在着不正确的思想认识观念,对矿山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并不够重视,这些情况都为矿山电气的安全生产留下了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和潜在的安全威胁。

四、对矿山电气设备安全的规章制度实施力度不够

目前,中国很多矿山企业中电气设备的管理机构都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很多管理人员都只重视电气设备的维护,而对于电气设备管理方面根本置之不理,这样就没有规章制度能够对电气设备进行严格管理,也不能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状况进行约束。而且,各种操作规范执行都不彻底,在工作过程中敷衍了事,出现了事故后无法去追查问题所在。另外,还存在对大事故的重视,而缺少对矿山电气设备方面造成的事故现象。因此,为了使得矿山企业电气设备的效益实现最大化,管理人员首先应该从设备的安全运行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对设备管理作出相应规定,进而提高矿山电气设备的使用效率。

2.2 矿山电气安全管理措施

一、加强对矿山电气安全用具方面的管理工作

在进行矿山电气安全管理方面,做好用具的安全工作,应该严格按照电力企业的工作规程来进行严格管理,使得电气设备能够经得住测试盒的检查。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测试,主要包括:

(一)试验装置、机械和电器是不是正确地接地或绝缘;

(二)测试发动机、电动机及变压器等的机电设备;

(三)商业、工业住宅用电装置的安全和可靠性试验;

(四)进行电气产品的最终产品测试,并进行产品的接地和绝缘性能测试。

二、充分分析危险点做到有效控制将事故降低到最小

一般来说,矿山电气的基本任务是进行监视、分析和对操作的调整。在进行实际操作工作中,有的企业总是为了尽快完成目标和任务,而忽略了基本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从而造成严重事故发生。因此,在重大的操作中或启动机器的步骤中,管理人员的主要操作,应该首先对矿山电气中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进行充分分析,认真对待,以便找到容易出现的隐患问题,做到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清楚的了解,还能做出一定对策,最终提高事故处理能力,减少事故发生,提高企业效率。

三、进行安全意识的选产提高员工的自我防范

在加强矿山电气安全管理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管理,提高其自我防范能力是基础工作,也是重要环节。因为每个人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事故的危害,才能将其看成是重要的方面,引起重视。安全管理单位负责人员应该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检查工作,在工作中提高他们对安全的态度和意识。在实际中,企业应该认真学习有关矿山电气安全管理的方针和政策,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能够将新的安全技术真正地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中。另外,还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条例。在整个安全管理中,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地有目的地对项目进行监督,将矿山电气施工的安全责任分解到基层,实现每一层之间的互连,以便能够落实每一层的安全。

四、加强矿山电气技术措施和要点

总的来说,在加强矿山电气安全管理的方面,对于电气技术方面的措施和要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应该首先检查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重点检查其牢固性,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往下扔东西,即便有需要,也应该用专业工具袋来传送物品,而且在地面上接东西的人,还要注意戴上安全帽,还要在施工区域的 2 m 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二)在使用电压高于 36 V 的手电钻时,应该注意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并且这些都需要检查是不是有损坏;

(三)如果遇到了雷雨天或大风天,施工人员一定要停止一切高空作业,避免事故发生;

(四)当在低压架空带电进行作业时,应该找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监护,还要戴上一定的绝缘工具,采取避免接地和短路措施;

(五)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拆除了的电线进行处理,要采取绝缘带包扎带电的线头;

(六)如果电器出现火灾情况,应该及时切断电源,并且在没有切断电源之前,应该选用四氯化碳、二氧化碳或干砂灭火,千万不能用水或普通的灭火器灭火;

(七)在使用电器时,不能带电移动,要将金属外壳的电气设备放到新地点后,然后接上地线,这样在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过程中,才能确保设备不会出现问题,保证正常使用;(八)在使用金属外壳电器时,应该选用三角电源插头,因为有的电器会因为出现故障而发生漏电现象,而且,如果用两脚电源插座时,人体在接触后就很有可能被点击,出现不堪设想的后果。

五、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

(一)电火灾消防

当供电的线路以及电气设备等在相间发生短路、电气设备处于长时间的超负荷的运行都可能造成载流导体产生过高的温升,从而产生火灾。导体连接不可靠继而增大接触电阻,电流经过后产生过高的局部温升等往往都是电火灾产生的重要原因。

在实际的操作中预防电火灾产生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确保电气设备以及相应供电线路选择与安装的正确性,同时加强实际运行中的维护与检修,从而使得短路和超负荷现象得到避免;

②安装继电器保护装置;

③合理整定各类短路保护的装置从而保证具有可靠的灵敏度;

④采取相应防火措施于电火灾可能发生点。

(二)触电防护

当人体接近高压带电体或者触及带电体时便会在人体产生流动电流即触电。触电分为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为了使得触电事故得到防止,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安全的规程进行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及维护,确保用电安全。

触电的防护措施包括:

①设置屏障、电气连锁等保证人体与带电体形成安全距离;

②必须在井下的电气设备上设置可靠的接地保护;

③装设漏电保护装置于井下高低压的供电系统;

④严格按照规定敷设井下电缆且加强管理;

⑤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借助保护工具进行高压电气设备的操作;

⑥手持式的电气设备确保把手绝缘良好,保证电压低于127V,电气设备控制回路的电压必须低于36V。

(三)漏电防护

一些矿井的巷道其相对的湿度较大一般都在80%,即使采取特殊的绝缘保护措施,运行于此环境下的电气设备仍然时常发生漏电现象。尤其是存在于某些采区中的低压电缆伴有被岩石砸压的情况极易漏电。

漏电的防护措施包括:

①选择正确的电气设备于井下的电网构建中;

②供电系统需中性点绝缘;

③可靠接地保护;

④装设漏电跳闸保护的开关;

⑤装设具有选择性漏电流检测的保护装置于高压馈电线上;

⑥装设具有选择性漏电流检测或者漏电闭锁的检测保护装置于井下的低压电线上,如若没有装设此两种保护装置则必须装设检漏馈电线的自动切断装置;

⑦必须配套使用具有选择性功能的漏电检测保护装置,具有延时功能的漏电总检测装置不可单独使用;

⑧防止水中浸泡电缆及电气设备且避免刺或挤压电缆;

⑨确保导线可靠连接;

⑩确保无额外部件增加。

在进行矿山电气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减少电气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中国必须在遵守《矿山安全法》基础上,每家矿山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情况,严格把握电气设备的管理,制定出完善矿山电气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到实处,促使矿山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实现企业的自身价值。

第三章矿山设备的安全管理

矿山设备是矿山生产的基础保证,矿山设备管理状况直接反映矿山的管理水平与技术

水平,关系到矿山的生产和安全,决定着矿山经济效益,因此,做好矿山设备安全管理,对于矿山企业的

安全生产来说尤为重要。矿山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方面,多个环节的共同实施,哪个方面和哪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具体说来,管理的内容包含技术、经济、组织措施等方面,以及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或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到报废的全过程。实现矿山设备安全管理就是要加强各方面的全过程管理,力争求取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管理活动的最佳效果,实现矿山设备从购置到使用的效益最大化、安全可靠化、维修费用最低化和使用寿命延长化。

3.1矿山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矿山设备经济管理不严密

矿山设备经济管理是对矿山设备一生的各环节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计划和控制,从而有效管理各种费用的产生,实现矿山企业的效益最优化。目前,我国矿山企业的设备经济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重要问题,制约着矿山企业的发展。首先,在费用的计划、预测和控制方面管理不严密。一些设备往往在购置后发现实用价值不强或者经济效益太差,从而被闲置起来,使得设备积压和浪费现象严重。一些设备虽然已经报备折旧,却仍然反复修理使用,浪费了大量维修费用;其次,对闲置设备的处理不完善。大量闲置设备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影响着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再次,设备残值未得到充分利用。在使用过程中,设备各部件的磨损程度并不相同,因此,报废设备的各部件运行能力有着较大差异,许多零部件仍然可以再次利用或经维修后再次使用。

二、对矿山设备的点检定修制不重视

实行点检定修制可以使矿山设备得到全面检查诊断,为设备管理者与使用者准确掌控设备技术状态提供可靠资料,从而及时发现设备的恶劣化倾向,进而准确预测设备部件的有效使用周期,制定设备检修和材料备件计划,以便进行准确的维修与整治,提高设备利用率。但目前相当一部分矿山企业还在延续采用传统的计划预修制,并不重视设备点检定修制,以至无法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态,不能使设备维修做到有的放矢,存在着设备失修、欠修或过修、滥修等情况,使设备技术状态受到了严重影响,维修费用不断攀升。

三、矿山管理所需优秀人才匮乏

矿山企业生产由于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大,其未知因素较多,这就要求矿山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素质和丰富的矿山管理经验,并能够准确判断事故隐患,果断进行决策,及时采用应对措施,实现安全的矿山生产,避免矿山事故的发生。但矿山企业的环境差、工作累等特点造成了雇佣员工学历较低的现状。由于缺乏优秀的管理人员和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对设备的检查维护和设备的现场管理工作直接形成了制约。

3.2矿山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一、完善矿山设备经济管理

设备经济管理是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管控设备投资决策。凡设备更新和设备技术改造项目,必须进行详细的方案论证和经济效益评价,对其采取择优考虑;其次,

严格控制维修费用的支出。充分调动各级人员修旧利废、创新改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节能降耗、挖潜增效;再次,从强化备件、材料计划管理入手,既要保证合理库存,又要防止备件和材料的积压,甚至报废的不良现象;最后,开展设备隐患大排查工作。

二、实施矿山设备精密点检制

首先,实行日常点检。由基本掌握设备性能、主要结构、主要参数的岗位操作人员按照统一制定的设备点检卡定时、定点、定方法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点检情况定时呈报专业点检员复核;其次,进行专业点检。通过配备测振仪、轴承检测仪、测温仪等专业诊断仪器,定时、定点、定路线的为各自划分的区域设备进行检测并粗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测结果定时呈报工程技术人员以便进一步复核其检测数据及评定设备的劣化趋势;再次,施行精密点检。由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维修技术标准、维修作业标准的设备四大标准,确定作业线上设备状态监测的主要设备。

三、加强员工培训

树立以人为本思想,通过各种培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全员参与设备管理创新,促进设备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一方面,让设备技术人员到其他先进企业实地考察学习新装备、

新技术的应用,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管理新视野,为营造一支技术过硬的现代化设备管理专业队伍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多方面的专项基础知识培训,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与现场讲解相结合,进一步加深感性认识,达到“一岗多能”的培训目的。

四、推进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

有步骤地推进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提高矿山设备综合效益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目标,使企业的设备费用下降,设备新度提高;提高可用零部件的利用率,提高有修复价值零部件的修复率,提高报废件的有效利用率。从节约成本的方面考虑,在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既要满足性能要求,也要节约成本,在机械设备的维修中,兼顾安全性和成本性,保证机械设备的维修效果。

第四章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矿井通风是矿山开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井下工人的安全、健康及矿井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矿井通风管理主要包括矿井信息管理和安全管理两个部分。通过矿井信息和安全管理,以期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

4.1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直接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如果通风管理不善,不能适应矿井通风系统的动态、随机等特性的要求,就有可能引起重特大灾害事故的发生。要做到矿井通风安全管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矿井通风管理机构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一般普遍采用直线职能制,体系管理原则则遵照层次管理、责权统一、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相统一、动态组织五项原则,而管理机构的组成和规模则要视矿井井型和灾害类型及其危害严重程度而定。建立健全矿井通风管理组织机构,同时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有助于提高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水平。

二、建立矿井通风管理制度

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是长期经验和事故教训的总结。加强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应建立严格的通风安全检查制度、矿井发展规划与建立会审制度、通风防尘奖惩制度、矿井通风调度制度以及事故分析制度等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促进安全管理。

三、建立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通风安全数据库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等,借助计算机的科学性、精密性来加强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可靠性。

四、重视矿井通风事故隐患管理

矿井通风造成的各类事故是因隐患而发展形成的,因此通风安全管理必须重视搞好隐患管理。及时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事故隐患。为此,首先,要建立矿井通风事故隐患信息管理系统;其次,做好通风事故隐患检查。其中,通风事故隐患检查具体实施中包括:

①检查重点:一是要检查通风系统的完好性,要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或全风压,禁止扩散通风;二是要检查通风的可靠性;第三,则是要检查掘进通风安全装备系列化状况。

②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通风机是否安装在进风巷中、距回巷口是否不小于10m;第二,是否使用低噪音风机或安设消音器;第三,通风机是否产生循环风;第四,机电防爆性能;第五,是否装备“三专两闭锁”装置;第六,是否吊挂牢靠,加垫凳的高度是否不低于300mm等。

③检查方法主要是:检查局部通风设计和现场观察测试。一要检查风筒是否使用抗静电阻燃风筒,是否环环必挂,做到靠帮、靠顶、平直的“两靠一直”原则,风筒分叉有无三通,风筒接头是否漏风,有无破口等。二要检查掘进通风管理:查阅掘进作业规程,局部通风机运转记录,停风记录,进行现场实际检测。三是填写掘进通风事故隐患检查安全检查表。

综上所述,全面、可靠地完成日常隐患排查,提出矿井灾害的防治措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事故的发生,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对于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消除事故隐患,降低事故发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2矿井通风信息管理措施

随着科技的发展,矿井通风管理业要日益注重矿井通风的信息管理。开发并使用的煤矿通风信息管理系统(即通风MIS系统)主要用于矿井通风的日常事务管理和技术管理。

一、通风技术管理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根据煤矿实际情况协助进行通风技术管理,包括:瓦斯数据库。包括瓦斯绝对涌出量和相对涌出量,瓦斯浓度、瓦斯防治等,便于瓦斯管理。瓦斯突出数据库。防尘数据库。通风监测技术数据库。通风测定仪表数据库。矿井火灾数据库。

二、通风事务管理

矿井通风的日常事务管理主要包括人员的分工,物料的安排,通风报表,处理日常通风问题等。传统的管理模式是矿总工程师、安全副总、通风区长负责制,依据任务、记录和经验进行决策管理,难免出现偏差。而通风日常管理信息系统,将通风所有信息存储在系统中,且带有分析功能,可以随意调用,协助决策者进行科学的管理。矿井通风事务管理的具体功能有:一是计算机图形显示,包括矿井通风系统图,通风示意图,通风网络图,避灾路线图,图中标明地点、风量、风向、通风设施等并及时刷新;二是利用计算机建立通风设施管理数据库,包括主通风机运转情况、局部通风机运行情况、各类通风设施位置及情况;三是提供各类统计分析报告,如风量测定及分析、阻力测定及分析、主通风机性能测定及分析、反风演习报告、矿井瓦斯鉴定和分析等;四是各类通风管理制度及其执行记录数据库,包括通风政策法规,行业规范及机关文件等;五是提供通风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信息。

综上,矿井的通风管理要着重把握好矿井通风的信息管理和安全管理两个部分,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是矿井开采作业的基础,矿井通风信息管理是矿井开采作业的指向灯,只有将二者有机的联系好,管理好,才能促进矿井的通风管理的整体管理效率和矿井开采作业的发展和进步。

第五章爆破安全管理

爆破是露天矿山开采作业的主要形式,因其操作灵活、简便快捷、低耗高效而在国民经济建设众多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但是爆破所使用的材料多为危险品,保管、运输、使用中的危险性很高,容易出现不测,而且一旦发生意外,后果非常严重。因此,要重视安全管理体系各类保证部分的建设,采用先进的动态式的管理模式,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使爆破安全的管理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使整个露天爆破的生产活动可以协调稳定并安全的进行。

5.1爆破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爆炸

除爆破电源外的其他杂散电流会提前将炸药引爆,造成安全事故,引爆脚线和起爆电源之间进行连接,如果操作不当存在别的接地时,会提前引爆;如果起爆雷管遇到热源或者是压力的影响,也会提前引爆。

二、拒爆

炸药质量存在问题或者是过期会发生拒爆现象;引爆电流比较小;电路短路或者是断路#起爆电雷管数量超出发爆器额定引爆数;雷管断连。

三、崩倒支架

可能存在支护质量问题;炮眼的排列方式不适应矿层的硬度以及采高,从而导致大块矿石被崩出来,最终使得支架崩倒;炮眼角度太斜!炮眼比较浅!装药量比较多!炮泥比较少;在回采工作面中,炮道比较窄,与支架之间的距离比较短。

四、冒顶

顶眼装药量比较大#在采掘工作面中!顶眼眼底和顶板之间的距离比较小;在遇到地质构造的时候,顶板出现松软破碎的情况,没有采用少装药放小炮的方式;炮眼角度不合理,在爆破时支架被崩倒,空顶现象严重,没有及时架设支架支护顶板;在一次爆破作业中,炮眼的数量太多!,作业规程不符,导致空顶面积比较大,没有及时架设支架或者是一炮一放的时候没有在将支架崩倒的情况下及时恢复起来。

五、炮烟熏人

在爆破之后炮烟没有彻底排净!人员就进入工作面作业;通风量与通风系统存在问题;炸药质量存在问题!爆燃不充分,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超限#回风道与引爆位置之间的距离太近,导致撤离不及时。

5.2对不同类型爆破的安全管理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地形与施工方式的差异,常常会造成各种不同的采空区域,这些空巷区往往有不同的特性,在露天爆破的过程中,要好好的把握其特点,有效有序的开展露天爆破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要细致的做好空巷区和火区日常数据管理工作

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就应该时刻记录空巷区与火区的动态数据,并进行对其的追踪管理。在安全管理的工作中,及时做好空巷区与火区的穿孔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尽可能详细的记录,比如是否遇见空巷区或是否横穿空巷区,穿孔与其的深度、距离,孔口是否出现烟雾或不明气体等。为后期进行露天的爆破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以便顺利实施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对于空巷区域的钻孔情况的安全管理

在对空巷区进行露天爆破的工作中,由于空巷区的宽度一般不大,对空巷区进行钻孔时可能出现穿透的情况,但是由于空巷区的钻孔通道过窄或工作人员检查不及时等原因,使穿透问题难以被发现,很容易造成爆破炸药的过量,爆破的效果远远强于预计情况。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碎石飞溅,造成周围工作人员的伤亡。另外,还可能出现一种未穿透空巷区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都十分危险,在露天爆破安全的管理上要适当扩大爆破警戒的范围,尽可能的减少人员及设备的损失情况发生。

三、要妥善的及时的做好火区的高温孔的动态管理

严格做好火区的高温孔的动态管理是对爆破安全施工的保证。在对火区的高温钻孔实施爆破工作时,一定要严格的对高温孔内的实际温度进行实时测量与追踪,确定钻孔内的热量头。在进行降温工作的同时也做好温度变化的监测记录,对高温钻孔进行了降温的处理之后才可以继续进行爆破的工作。

四、要妥善的高效的完成空巷区与火区高温孔的封堵

在穿孔后,一些钻孔有可能会出现温度升高,出现冒烟的现象等,如果有某些有毒气体大量涌出,可能会与某些穿透了空巷区域的钻孔贯通,让空气掺杂进入空巷区,加大了火区的燃烧情况与燃烧的范围。为了安全的进行爆破后续工作,就必须对这样的钻孔进行封堵。爆破工作在钻孔完成后要进行测量,边坡测量是边坡按设计轮廓线开挖的重要保证。在做好放线工作后就能开展后续施工。边坡测量工作要有两个步骤,首先要测量以定位钻机操作的平台,在完善好钻机平台后,再利用全站仪进行第二次边坡定位测量,边桩点10cm设一个,边桩点连线为钻孔轮廓线在装药过程中要严格依据操作规范作好药包、药串加工,保证各环节符合要求在装药结构中主爆孔可以采用耦合装药,缓冲孔则是多采用间隔装药。加工过程可以将导爆索炸药绑在竹片上,而且需要间隔绑在竹片上。在药串放到位后,用松软物品蒙遮并用岩粉等松散性良好的材料进行捣实。

五、落实新技术的实践应用

要想改善新进员工缺乏必要实际工作经验的问题,就必须建立起一套从政府相关部门到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培训系统。在员工上岗前,政府部门要严格对员工进行培训,采用分级培训并进行考核的制度,然后在合格之后颁发相关的证明,采取持证上岗的制度,使安全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落到实处。将最新的爆破技术加以引进和应用,以新技术理念武装工作人员的大脑,同时企业也要给予新进员工一系列的实际工作培训,使教学培训的形式从企业自身的实际出发,并且要重视教育培训的效果,使新进员工可以通过这些培训制度得到真真正正的提高。

六、提升企业爆破工作的实际设计优化

安全管理部门由于其特殊性,往往会被企业放在经济效益之后,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对于这样的企业,需要提高思想水平,转变工作理念,切实优化实际的爆破设计,要明确的认识到安全生产才可以保证经济效益,安全管理活动是不容忽视的。在安全的基础上,矿山企业应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全人参与,让客户满意为核心,争创一流企业,另外,安全管理部门的人员挑选也必须加强。安全管理的工作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与较高的人际沟通和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只有都具备以上的条件,才可以很好的完成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发挥团结其他工作人员的能力,上安全管理的制度落到实地。

第六章矿山安全管理

6.1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施工项目承担控制、管理施工生产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目标的责任。因此,必须同时承担进行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责任。

(1)建立、完善以矿山企业的矿长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

(2)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及时报偿。

1)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2)各级职能部门、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3)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经理到工人的生产系统做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到横向到边,人人负责。

(3)施工项目应通过监察部门的安全生产资质审查,并得到认可。

一切从事生产管理与操作的人员、依照其从事的生产内容,分别通过企业、施工项目的安全审查,取得安全操作认可证,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除经企业的安全审查,还需按规定参加安全操作考核;取得监察部核发的《安全操作合格证》,坚持"持证上岗"。施工现场出现特种作业无证操作现象时,施工项目必须承担管理责任。

(4)施工项目负责施工生产中物的状态审验与认可,承担物的状态漏验、失控的管理责任。接受由此而出现的经济损失。

(5)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均需与施工项目签定安全协议,向施工项目做出安全保证。

(6)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应认真、详细的记录,做为分配、补偿的原始资料之一。

6.2矿长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矿山企业的矿长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各级总工程师(包括主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技术责任人)对安全工作负技术责任;各级行政和技术副职对分管业务的安全工作负责;各职能部分负责人对本职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必须搞好业务保安;区、队、班组长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工人对所在岗位的安全工作负责。

矿长的安全生产职责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安全生产的命令、决定、规定、通知、办法等。

(2)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3)领导编制安全措施计划,合理使用安全措施经费,并认真组织力量保证落实。

(4)组织编制、审定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并督促有关部门及人员认真贯彻执行。

(5)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领导本单位所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

(6)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分析、研究、解决本单位所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

(7)矿井发生重大事故时,必须立刻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并立刻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召请就近的矿山救护队,严禁盲目指挥和违章指挥。

(8)按规定组织领导本单位事故的调查分析、结案处理工作,主持制定防范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9)领导本单位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卫生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并保证实现。

(10)有权拒绝执行任何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指令和意见。

矿长“七知道,七做到”

(1)知道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指令、决定和要求,做到认真传达贯彻,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并经常检查各井区落实情况。

(2)知道本矿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的要害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到每周主持召开安全办公会,制定针对性措施,亲自追查事故。

(3)知道本矿各级干部值班上岗、现场指挥和“三违”情况,做到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脱岗和“三违”问题认真查处。

(4)知道本矿各级领导干部和各部门业务保安责任制执行情况,做到经常检查,定期考核。

(5)知道《规程》有关规定,做到严格按规程要求组织领导本矿工作,实行科学管理,搞好安全生

产。

(6)知道本矿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有关重要内容,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案,做到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检查作业规程执行情况和工程质量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知道本矿采区布置、路线,开采和接续情况,做到情况清、路线熟、组织正规循环作业,实现均衡生产。

6.3安全教育与训练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坚持重安全意识、重安全规程、重安全行为规范、重细节养成;应以安全意识教育为先,以提高安全技能为重,以养成安全生产行为规范为目的;培养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技能,确保安全生产。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能增强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知识,有效的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

(1)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应具有基本条件与较高的素质

1)具有合法的劳动手续。临时性人员须正式签定劳动合同,接受入场教育后,才可进入施工现场和劳动岗位。

2)没有痴呆、健忘、精神失常、颠痫、脑外伤后遗症、心血管疾病、晕眩、以及不适于从事操作的疾病。

3)没有感官缺陷,感性良好。有良好的接受、处理、反馈信息的能力。

4)具有适于不同层次操作所必须的文化。

5)输入的劳务,必须具有基本的安全操作素质。经过正规训练、考核,输入手续完善。

(2)安全教育、训练的目的与方式。安全教育、训练包括知识、技能、意识三个阶段的教育。进行安全教育、训练,不仅要使操作者掌握安全生产知识,而且能正确、认真的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安全的行为。安全知识教育。使操作者了解、掌握生产操作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技能训练。使操作者逐渐掌握安全生产技能,获得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减少操作中的失误现象。安全意识教育。在于激励操作者自觉坚持实行安全技能。

(3)安全教育的内容随实际需要而确定

1)新工人入矿前应完成三级安全教育。对学徒工、实习生的入矿三级安全教育,重点偏重一般安全知识,安全生产要求,全矿情况,生产纪律等。强调操作的非独立性。对季节工、农民工三级安全教育,以安全生产要求、全矿情况、纪律、操作标准为主。二个月内安全技能不能达到热练的,应及时解除劳动合同,废止劳动资格。

2)结合施工生产的变化、适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一般每10天组织一次较合适。

3)结合生产组织安全技能训练,干什么训练什么,反复训练、分步验收。以达到出现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划为一个训练阶段。

4)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不易确定,应随安全生产的形势变化,确定阶段教育内容。可结合发生的事故,进行增强安全意识,坚定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的信心,接受事故教训教育。

5)受季节、自然变化影响时,针对由于这种变化而出现生产环境、作业条件的变化进行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增强安全意识,控制人的行为,尽快地适应变化,减少人失误。

6)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推行新工艺之前,应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技能、意识的全面安全教育,激励操作者实行安全技能的自觉性。

(4)加强教育管理,增强安全教育效果

1)教育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系统性强,抓住关键反复教育。

2)反复实践。养成自觉采用安全的操作方法的习惯。

3)使每个受教育的人,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受教育者树立坚持安全操作方法的信心,养成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

4)告诉受教者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而不是不应该做什么。

5)奖励促进,巩固学习成果。

(5)进行各种形式、不同内容的安全教育,都应把教育的时间、内容等,清楚的记录在安全教育记录本或记录卡上。

1)三级安全教育:a.入矿(厂)教育由矿(厂)组织进行(全矿情况、安全生产要求、制度)

B.车间(工区)教育由车间(工区)进行(岗位情况、工作性质、职责范围、使用工具、器材)

C.班组岗位教育由班组进行(岗位情况、工作性质、职责范围、使用工具、器材)

三级教育完毕,由矿(厂)劳动、安全部门负责考核、建卡归档,合格后上岗。

2)经常性安全教育 a.班前会讲安全;b.每周一次安全活动日;c.事故现场会;d.广播、板报、墙报宣传;e.三大规程学习会;f.组织专题安全技术知识讲座。

3)职工脱产轮训

4)特殊工种安全教育a.业余时间集中学习;b.选人脱产到培训中心学习。

5)开展安全竞赛和安全奖惩a.操作技术表演;b.安全知识问答;c.百日安全生产活动;d.创无事故活动e.自己无事故,身边无违章活动f.安全工程质量达标。

6)专业院校,进修教育

这是企业根据需要,选派一定职工到大、中专院校进修,接受学历或专业再教育。

6.4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安全检查的形式有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

(1)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1)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以自检形式为主,是对项目经理至操作,生产全部过程、各个方位的全面安全状况的检查。检查的重点以劳动条件、生产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以及生产人员的行为为主。发现危及人的安全因素时,必须果断的消除。

2)各级生产组织者,应在全面安全检查中,透过作业环境状态和隐患,对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检查对安全生产认识的差距。

3)对安全管理的检查,主要是:

安全生产是否提到议事日程上,各级安全责任人是否坚持“五同时”。

业务职能部门、人员,是否在各自业务范围内,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专职安全人员是否在位、在岗。

安全教育是否落实,教育是否到位。

工程技术、安全技术是否结合为统一体。

作业标准化实施情况。

安全控制措施是否有力,控制是否到位,有哪些消除管理差距的措施。

事故处理是否符合规则,是否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

(2)安全检查的组织

1)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按制度要求的规模、时间、原则、处理、报偿全面落实。

2)成立由第一责任人为首,业务部门、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

3)安全检查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

(3)安全检查的准备

1)思想准备。发动全员开展自检,自检与制度检查结合,形成自检自改,边检边改的局面。使全员在发现危险因素方面得到提高,在消除危险因素中受到教育,从安全检查中受到锻练。

2)业务准备。确定安全检查目的、步骤、方法。成立检查组,安排检查日程。分析事故资料,确定检查重点,把精力侧重于事故多发部位和工种的检查。规范检查记录用表,使安全检查逐步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4)安全检查方法。常用的有一般检查方法和安全检查表法。

1)一般方法。常采用看、听、嗅、间、测、验、析等方法。

看:看现场环境和作业条件,看实物和实际操作,看记录和资料等。

听:听汇报、听介绍、听反映、听意见或批评,听机械设备的运转响声或承重物发出的微弱声等。

嗅:对挥发物、腐蚀物、有毒气体进行辨别。

间:评影响安全问题,详细询问,寻根究底。

查:查明问题、查对数据、查清原因,追查责任。

测:测量、测试、监测。

验:进行必要的试验或化验。

析:分析安全事故的隐患、原因。

2)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是一种原始的、初步的定性分析方法,它通过事先拟定的安全检查明细表或清单,对安全生产进行初步的诊断和控制。通常包括检查项目、内容、回答问题、存在间题、改进措施、检查措施、检查人等内容。

(5)安全检查的形式

1)定期安全检查。指列入安全管理活动计划,有较一致时间间隔的安全检查。

定期安全检查的周期,施工项目自检宜控制在10~15天。班组必须坚持日检。季节性、专业性安全检查,按规定要求确定日程。

2)突击性安全检查。指无固定检查周期,对特别部门、特殊设备、小区域的安全检查,属于突击性安全检查。

3)特殊检查。对预料中可能会带来新的危险因素的新安装的设备、新采用的工艺、新建或改建的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前,以“发现”危险因素为专题的安全检查,叫特殊安全检查。

特殊安全检查还包括,对有特殊安全要求的手持电动工具,电气、照明设备,通风设备,有毒有害物的储运设备进行的安全检查。

(6)消除危险因素的关键。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处理、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伤害,实现安全生产。消除危险因素的关键环节,在于认真的整改,真正的、确确实实的把危险因素消除。对于一些由于种种原因而一时不能消除的危险因素,应逐项分析,寻求解决办法,安排整改计划,尽快予以消除。

安全检查后的整改,必须坚持“三定”和“不推不拖”,不使危险因素长期存在而危及人的安全。

“三定”指的是对检查后发现的危险因素的消除态度。三定即定具体整改责任人;定解决与改正的具体措施,限定消除危险因素的整改时间。在解决具体的危险因素时,凡借用自己的力量能够解决的,不推拖、不等不靠,坚决的组织整改。自己解决有困难时,应积极主动寻找解决的办法,争取外界支援以尽快整改。不把整改的责任推给上级,也不拖延整改时间,以尽量快的速度,把危险因素消除。

6.5作业标准化

在操作者产生的不安全行为中,由于不知正确的操作方法,为了干的快些而省略了必要的操作步骤,坚持自己的操作习惯等原因所占比例很大。按科学的作业标准规范人的行为,有利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

(1)制定作业标准,是实施作业标准化的首要条件

1)采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者三结合的方式,根据操作的具体条件制定作业标准。坚持反复实践、反复修订后加以确定的原则。

2)作业标准要明确规定操作程序、步骤。怎样操作、操作质量标准、操作的阶段目的、完成操作后物的状态等,都要做出具体规定。

3)尽量使操作简单化、专业化,尽量减少使用工具、夹具次数,以降低操作者熟练技能或注意力的要求。使作业标准尽量减轻操作者的精神负担。

4)作业标准必须符合生产和作业环境的实际情况,不能把作业标准通用化。不同作业条件的作业标准应有所区别。

(2)作业标准必须考虑到人的身体运动特点和规律,作业场地布置、使用工具设备、操作幅度等,应符合人机学的要求。

1)人的身体运动时,尽量避开不自然的姿势和重心的经常移动,动作要有连贯性、自然节奏强。如,不出现运动方向的急剧变化;动作不受限制;尽量减少用手和眼的操作次数;肢体动作尽量小。

2)作业场地布置必须考虑行进道路、照明、通风的合理分配,机、料具位置固定,作业方便。要求:

A.人力移动物体,尽量限于水平移动;

B.把机械的操作部分,安排在正常操作范围之内,防止增加操作者的精神和体力的负担;

C.尽量利用重力作用移动物体;

D.操作台、座椅的高度从与操作要求、人的身体条件匹配。

3)使用工具与设备

A.尽可能使用专用工具代替徒手操作;

B.操纵操作杆或手把时,尽量使人身体不必过大移动,与手的接触面积,以适合手握时的自然状态为宜。

(3)反复训练,达标报偿

1)训练要讲求方法和程序,宜以讲解示范为先,符合重点突出、交待透彻的要求。

2)边训练边作业,巡检纠正偏向。

3)先达标、先评价、先报偿,不强求一致。多次纠正偏向,仍不能克服习惯操作、操作不标准的,应得到负报偿。

6.6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统一

生产技术工作是通过完善生产工艺过程、完备生产设备、规范工艺操作,发挥技术的作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包含了安全技术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全部职能和作用。两者的实施目标虽各有侧重,但工作目的完全统一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实现效益这一共同的基点上。生产技术、安全技术统一,体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具体的落实“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管理原则。具体表现在:

(1)施工生产进行之前,考虑产品的特点、规模、质量,生产环境,自然条件等。摸清生产人员流动规律,能源供给状况,机械设备的配置条件,需要的临时设施规模,以及物料供应、储放、运输等条件。完成生产因素的合理匹配计算,完成施工设计和现场布置。

施工设计和现场布置,经过审查、批准,即成为施工现场中生产因素流动与动态控制的唯一依据。

(2)施工项目中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进行之前,针对工程具体情况与生产因素的流动特点,完成作业或操作方案。这将为分部、分项工程的实施,提供具体的作业或操作规范。方案完成后,为使操作人员充分理解方案的全部内容,减少实际操作中的失误,避免操作时的事故伤害。要把方案的设计思想、内容与要求,向作业人员进行充分的交底。

(3)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预防伤害事故,保证生产工艺过程顺利实施去认识,生产技术工作中应纳入如下的安全管理职责:

1)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规范人的行为,使操作者获得完善的、自动化的操作行为,减少操作中的人失误。

2)参加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从中充分了解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的环节和部位、发生与发展、危害性质与程度。摸索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能力。

3)严把设备、设施用前验收关,不便有危险状态的设备、设施盲目投入运行,预防人、机运动轨迹交叉而发生的伤害事故。

6.7正确对待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事故是违背人们意愿,且又不希望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生事故,不能以违背人们意愿为理由,予以否定。关键在于对事故的发生要有正确认识,并用严肃、认真、科学、积极的态度,处理好已发生的事故,尽量减少损失。伤亡事故发生后,应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尽快进行调查处理,以便弄清情况、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吸取教训、采取措施、改进工作,并使领导职工群众从中受到教育,避免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一、事故调查

对于轻伤事故,由车间主任组织生产技术、安全技术人员会同车间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人员进行调查,确定事故的原因和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并填写《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在事故发生48小时内报送安全技术部门和工会。

对于重伤以上的事故应组织调查组,尽快查明事故的原因,拟定改进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填写《职工伤亡事故调差报告书》,在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报送当地安全监督部门、单位主管和其

他有关单位。

无论是故大小都要查清责任,严肃处理。要注意区别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和破坏事故。

二、事故的处理

(1)发生事故后,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事故、实事求是的按照规定、要求报告。不隐瞒、不虚报,不避重就轻是对待事故科学、严肃态度的表现。

(2)积极抢救负伤人员的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利于调查清楚事故原因,从事故中找到生产因素控制的差距。

(3)分析事故,弄清发生过程,找出造成事故的,人、物、环境状态方面的原因。分清造成事故的安全责任,总结生产因素管理方面的教训。

(4)以事故为例、召开事故分析会进行安全教育。便所有生产部位、过程中的操作人员,从事故中看到危害,激励他们的安全生产动机。从而在操作中自觉的实行安全行为,主动的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5)采取预防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并组织彻底的整改;使采取的预防措施,完全落实。经过验收,证明危险因素已完全消除时;再恢复施工作业。

(6)未造成伤害的事故,习惯的称为未遂事故。未遂事故就是已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只是未造成人员伤害或经济损失。然而其危险后果是隐藏在人们心理上的严重创伤,其影响作用时间更长久。未遂事故同样暴露安全管理的缺陷、生产因素状态控制的薄弱。因此,未遂事故要如同已经发生的事故一样对待,调查、分析、处理妥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