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化概念综述

文化概念综述

文化概念综述
文化概念综述

文化概念综述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一、文化的辞源学含义

(一)汉语中“文化”的词源学含义

“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经?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在此基础上,有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序》所载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儒生编辑的《易传?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

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如“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

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

(二)英文中“culture”的词源学含义

目前通行的文化一词是外来词的意译,相当于英语Culture和德语Kultur,这两个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

拉丁语Cultura,含有耕作、垦殖、育种之义,后来泛指农业和园艺。以农业、园艺一词作为词根,引申出神明祭祀、性情陶冶、品德教化。

cultivate,耕田;栽培(v.)cultivation,耕作;教养(n.)cultivated,有教养的(a.)

把文化当做精神、人文,西方最早记载于1510年的《牛津词典》。

二、近代以来的“文化”概念

(一)多样化的文化定义

英国学者威廉斯曾说过“文化”一词是英语语言中最复杂的二、三个词之一。据说现在世界上有关文化的定义已达200多种。但比较权威并系统归纳起来的定义源于《大英百科全书》引用的美国著名文化学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一书,这本书共收集了166条文化的定义(162条为英文定义),这些定义分别由世界上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分析学家、哲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学家所界定。

在该书中,两位学者把所收集的162条有关文化的定义分成七组,并在每一组定义后,予以了综述的评判,这对理解每一组定义起到了导向作用。这七组定义分别为:描述性的定义、历史性的定义、行为规范性的定义、心理性的定义、不完整性的定义。

现将其中的162条英文定义中选出典型意义的定义(以克罗伯和

克拉克洪的分组为准,每组择一)摘录如下:

1、泰勒(1871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理、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属描述性的定义)

2、帕克和伯吉斯(1921年)一个群体的文化是指这一群体所生活的社会遗传结构的总和,而这些社会遗传结构又因这一群体人特定的历史生活和种族特点而获得其社会意义。(属历史性的定义)

3、威斯勒(1929年)某个社会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被称作文化,它包括所有标准化的社会传统行为。部落文化是该部落的人所遵循的共同信仰和传统行为的总和。(属行为规范性的定义)

4、斯莫尔(1905年)“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人们为试图达到他们的目的而使用的技术、机械、智力和精神才能的总和。“文化”包括人类为达到个人或社会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属心理性的定义)

5、威利(1929年)文化是一个反应行为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习惯模式系统。(属结构性的定义)

6、亨廷顿(1945年)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属遗传性的定义)

7、萨皮尔(1921年)文化可以定义为是一个社会所做、所思的事情。(属不完整性的定义)。

最后,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这一文化定义为现代西方许多学者所接收。

(二)狭义文化视野与广义文化视野

按文化学的定义,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狭义文化概念(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

E·B·Tylor([英]爱德华·泰勒):人类脱离蛮荒的社会,逐渐转向有思想、智慧的人,并缔结相应的政治制度,“就其广泛的人种学意义而言,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

与习惯。”(《原始文化》,1871)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2、广义文化概念(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文化)

C·Kluckhohn([美]C·克拉克洪):“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物中的体现。”

胡适:“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我们对西洋文明的态度》)

梁启超《中国文化史目录》包括朝代、种族、政制、法律、军政、教育、交通、饮食、宅居等28篇。实际上成为一部中国大通史。3、狭义文化视野与广义文化视野的根本区别

狭义文化视野(“小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实际上是把文化视为与政治、经济相区别的实体范畴。

广义文化视野(“大文化”):与自然相区别的人类活动与创造。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实际上是把文化视为一切社会现象的实质属性。

4、广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结构

马林诺夫斯基(B·Malinnowski)将文化结构分解为物质、社会组织、精神生活三个层次,提出了著名的“文化三因子说”:“社会因子介于物质和精神因子之间”,“是了解文化的全盘关系的总关键”;“精神因子针对物质和社会因子而言,乃是二者的上层结构,所以也是文化的核心”。(《文化论》,费孝通译本)

钱穆:文化即人生。文化结构可以从人生角度分为三个阶层: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文化学大义》)

庞朴:文化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物质的—制度的—心理的。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念、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两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要研究“文化”的三个层次》,《光明日报》1986-01-07)

从广义文化视野上看社会结构(层次、领域),可以分为“物质

(经济)文化”、“制度(政治)文化”与精神(观念)文化。如果用“文明”加以概括,即“物质文明”、“制度(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

(三)文化的本质特征

1、超自然性和超个体性

纯自然物与自然现象不属于人类文化范畴。只有将自然加工改造成物质和精神产品,打上人类心智的印记,才能成为有别于自然物的文化成果。

2、普遍性、永恒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在人类活动所有的时间、空间内都有文化存在,是贯穿时空、普遍地永恒地存在的东西。

任何文化都是一定的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同一个民族的人们,由于共同的生活环境、生存条件,有了共同的文字和语言,形成了一些共同的心理状态,在如何处理人和人、人和集体、人和自己的关系上形成了一系列的共识。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成为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也是时代的产物,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同一个民族在不同时期评价事物的标准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代也可能有不同的审美趣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

3、继承性、变异性

文化的稳定是相对的,任何文化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异。

(四)文化的功能

人类由于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创造出文化,文化在它所涵盖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面发挥着主要的功能和作用:

(1)整合。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文化是他们之间沟通的中介,如果他们能够共享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效地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

(2)导向。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这就是文化对行为的导向作用。

(3)维持秩序。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

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这种文化在起作用,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这就是文化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4)思想传续。从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文化就有了思想传续功能,即把上一辈的思想传承到下一代。

三、文化与临近学科的关系

为了更清楚文化的定义,下面从文化与文明、哲学、宗教以及与历史的近邻关系,试着为文化做一个外形的界定。

(一)文化与文明

1、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文化的内涵比文明要丰富的多,文化的概念要涵盖文明。

2、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

3、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

4、文化多指群体意识,即人群中普遍具有的是非标准、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如中华文化,茶文化;

文明则多指群体成就,即人类的某一可以用文化、血源或地域来界定的群体,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实践所创造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等方面的成就,具体表现如典章制度、经济政治措施与成果、学术思想、军事胜利等,如伊拉克的两河文明、河姆渡文明。

5、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但它们都是文化。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一个褒义概念。

6、文明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常指观念,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物质及精神方面的表现,常指受文化支配下所产生的实践成

果,文化概念涵盖文明;但非所有的文化都能结出文明之果,而任何文明都有文化的背景和基础。文化可以决定文明的命运,文明的程度可以影响文化的改变。

(二)文化与哲学

二者首先是母子概念的关系。文化包括哲学、科学、宗教、艺术等等。哲学又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是人类思维的科学,是关于思维经验、思维方式、思维理论的思考,是方法论,是人类所有文化成果的最高概括。它思考的对象是人类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最根本的问题,诸如宇宙本体、世界生成、社会发展、人类命运、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等。显而易见,哲学是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最深层的文化,它对文化的发展有指导作用,是文化发展的最高形态,可以代表文化发展的水平。

(三)文化与历史

文化是人类历史活动的重要内容,甚至是全部内容,而历史是人类活动的全部过程以及相关记录。这样说来,虽然从广义的文化学科分类看,历史是文化的一个分支,但从内容方面论,历史就是文化史,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而且从狭义文化概念讲,文化又是历史中一支)。

以德国史学家奥斯瓦尔多?斯宾格勒与英国学者阿诺德?约?汤因比为首的“文化形态学”理论由此形成。斯宾格勒在《西方之衰落》中讲“文化是通贯于过去与未来的世界历史的基本现象”,“世界历史就是各种文化的集体传记。”而汤因比发展了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学理论,认为世界历史表现为文化发展史,研究历史的线索主要就是从研究不同形态的文化史入手。国内学者梁漱溟受这种思潮影响,1921年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提出了人类自古及今存在三种文化类型的理论:向前看的希腊罗马文化,回头看的印度文化,与持中调和的中国文化。

确实,历史与文化联系密切、渗透极多。从广义文化讲,历史与文化多有等同。从狭义文化讲,文化是历史中的文化。文化是构成历史的重要内容,是历史的智慧积淀,是历史的精神生命,使历史的原动力。人类是在不断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推进历史的。

(四)文化与宗教

宗教是人类精神需求的反映,它是人类通过直觉获得对超越性对象的体悟进而形成自己的信仰与崇拜,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督徒的汤因比与作为佛教徒的池田大作都一再强调“宗教是文明的源泉、创造性的原动力”(《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P368,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马克斯?韦伯也肯定世界性的宗教与世界主要文明是紧密结合的,比如说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以及儒教与他们的文明就密不可分。正因为如此,宗教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四、近代以来文化论争

(一)近代文化论争

1、“中体西用”的提出与洋务运动前后的文化论战。

2、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的文化论战。

3、20世纪30年代中期“本位派”与“西化派”的论战

“中国本位文化建设论争”:1934年4月16号陈立夫在南京市政府扩大纪念周会上发表《文化建设之前夜》的演讲,提出中国文化建设问题,同年成立“中华文化建设协会”并创办《文化建设》月刊。1935年1月,王新民、何炳松、武堉干、孙寒冰、黄文山、陶希圣、章益、陈高佣、樊仲云、萨孟武等十教授联名在《文化建设》月刊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针对“复古派”与“西化派”(尤其是“全盘西化派”),提出所谓“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理论”,由此引发辩论。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化讨论

1、80年代“文化热”的由来

导线:1982年12月《中国文化》编委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文化与科学发展史》编委会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中国文化研究座谈会。

深层原因:对“文革”、传统文化的反思;对异质文化的回应。

2、文化讨论的主要内容与代表性观点

(1)文化学理论;

(2)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3)中、西方文化对比;

(4)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核心:重估传统文化,探讨中国文化的出路。

3、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热”的特点与缺欠

特点:(1)现实性(2)广泛性(3)世界性

缺欠:(1)目的性过强;(2)态度非理性;(3)方法不成熟。

4、近年文化研究的趋势

(1)激进主义悄然退却,保守主义款款登台。

甘阳:“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的一个基本轨迹,大体上是从80年代末开始的激进主义思潮出发,日益走向保守主义甚至极端保守主义。”(《自由主义:贵族的还是平民的》)

(2)具体的实证研究取代宏观的理论阐述,“思想家淡出,学问家突显”。

(3)文化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新领域。

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摘要:组织文化一直是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其内涵逐渐丰富、完善起来且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将从国外学者的定义、我国学者的定义阐述其概念的界定,引出国外研究状况,如组织文化理论研究的深入探讨、组织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问题等,还有我国研究状况,如在实践领域的塑造缺乏整体性、忽视了组织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等问题。针对我国组织文化研究问题提出了综合把握组织文化概念、从方法论方面加强研究、注重创新实行人本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组织组织文化企业文化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西方社会在反思了日本经济如何在短期内飞速发展的原因之后,认为一个组织不仅以结构、部门、关系存在,它们还像人一样具有个性,具有区别于其它组织的独特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这便构成了组织文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组织文化管理问题渐渐成为西方组织理论学家们关注较多的、同时也是引起激烈竞争论的问题。一大批学者围绕组织中的文化问题进行了孜孜不倦地探索,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大批学者认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组织中,人们总得与组织打交道。因此要了解组织生活,了解组织发展的原动力,就必须建立组织文化的概念,对组织中的文化问题有深入的了解。 1 组织文化概念的界定 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发现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促使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管理学家开始对组织文化或企业文化给予了相当热情的研究。因此当组织文化在实践领域、企业管理领域及学术界变成时髦且流行的名词时,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其概念并对其定义。 1.1国外学者的定义 1.1.1普遍的观点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体现组织群体意识与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和物质特色。 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2009.11 今日南国2009年11月(总第139期) 今日南国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NO.11,2009(Cumulatively ,NO.139)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一种新现 象,反映了当代时代的总体特征和主要 趋势。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 心、包含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 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 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自吉登斯提出了全球化的完整理论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此的关注度越来越 高,学者关注的角度和程度都不一样。这 些研究所涉及的面很广,很少有学者对 这些研究进行整理,因此,本研究就这些 研究的一个方面进行整理是必要的。 二、文献搜索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面,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法。国内文献搜素中,首先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中以“全球化文化”为“主题”或“关键词”或“题名”,限定学科为社会学和统计学进行搜索。因为关于“全球化文化”的文章最早出现在1993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所以搜索年限是从1990年以后开始的。由搜索的结果整理可以看出:各学科对全球化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年份的研究成果呈现上升趋势。三、研究内容在所学者对此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文化认同。认同就是主体对自己身份、角色、地位和关系的定位的一种认识和把握,即一种自我意识。文化认同即对自身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和把握。文化认同表现在众多方面,政治、经济、伦理、宗教、语言和观念凡同人类的活动有关的一切领域几乎都是文化的领域,因此都存在文化认同的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即使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在21世纪并不会随大流,丧失自己的文化个性,而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在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中显示出独有的地方性。麻国庆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为文化的 选择性使得族群的认同、地方文化的认同与跨国文化圈———华人文化圈的认同在一种良性的状态下展开。民族文化的“无意识的传承” 传统,进行着“有意识的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正是一种“文化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这种“生产”和“消费”并没有脱离固有的文化传统。同 时,这一过程,也从单一的民族文化的领 域进入到地域共同体之中。 张卫东教授选择中国饮食和西方麦当劳在饮食目的、饮食的制作和饮食的 选择三个方面的碰撞和互动的案例,证 明了中国饮食并没有被西化,但是另一 方面也没有阻碍西方快餐。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正因为文化认同,致使我国传统文化的丧失。吕传庭等学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由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侵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者在文化认同的背景下,所获取的外来文化都是肢解的、片断的直观印象,并非是真正的文化内涵。2.文化冲突。刘晓研和胡永辉指出全球化已对各国的很多社会活动产生了不同影响,尤其是西方霸权文化伴随这 一浪潮不断扩张,使人们的文化意识逐 渐“西化”。同时,他们也批判了在东西方 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失却自己民族身份的 作者和批评家。他们提出民族国家在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应坚持自己 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主体性。从历史来看,伴随经济、军事、政治而来的往往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在全球化时代,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会产生冲突。强势国家会借助经济、军事、政治上的优越地位,迫使他国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 本身的异质性也是产生价值冲突的重要 根源。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对国家集体利益重视的差别,对人性善与恶的不同认识,对人的私利行为与利他行为的不同评价,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等不同的文化传统都隐含着自己的价值系统,并显示在社会风俗和社会政治制度层面,这标志着文化及其价值的异质性差异。 霍志钊在他的研究中,阐述在乡村都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在发展中造成文化变迁二者所产生的矛盾,探讨了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提出了文化自觉是文化保护的思想基础。 四、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尽管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就社会学这一领域来说,对此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大多都是围绕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对待西方文化侵入的反应和表现,同时他们提出了应对“西化”的措施。但是却很少有学者从更深入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 其次,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在这些研究中,有少数的学者提到了休闲和消费文化,对文化的其他方面研究得不够,甚至是没有。 最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方法上,大多都是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以文献为主的研究方法占绝大部分。 全球化仍然对各国各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是怎样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地方性、本土性,这些都值得学者关注,以个人、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领域对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参考文献] [1]韩勇.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社交[J].青年探索,2006,(4). [2]王金宝.吉登斯全球化理论的深度解读及其批判[J].哲学研究,2007,(6). [作者简介]符琼(1985-),女,湖北恩施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社会学专业硕士。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符琼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 [摘要]全球化已经是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国内外学者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里 索所有关于文化全球化的文章,对所有文章进行简单地梳理。在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两方面。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文化冲突[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90-(2009)11-0236-01 236

从文化哲学角度浅析《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从文化哲学角度浅析《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本文阐述了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文化哲学角度浅析了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人类精神的发展史是划分人类发展史的标准;人类精神的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人类的起源和人类发展的目标是统一的。文化哲学是内在精神超越和外在整体认识的统一,认为物质的进步不再是人类的首要追求,而对于精神进步与文化发展的追求则是恒久的。 标签:文化哲学;人类精神;历史观;卡尔·雅斯贝斯 近年来,文化哲学这一哲学范式在哲学研究领域占据着愈加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恩斯特·卡西尔提出的文化是符号系统,还是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文化哲学是敬畏生命的伦理观,亦或是衣俊卿提出的文化哲学是一种生活范式的理论,他们都试图从理论上高度概括和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文化哲学概念。但是卡尔·亚斯贝斯另辟蹊径,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以历史观为基础,以人类精神发展为核心,探寻人类历史起源,划分人类历史阶段,追寻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为文化哲学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角。 一、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意义 1、人类精神的发展史是划分人类发展史的标准 卡尔·雅斯贝斯对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了划分,首先划分的便是史前阶段与历史阶段。他认为划分这两个阶段的根本标准便是人的意识的产生,“人类意识到自己就是历史”。[1] 他又将人类历史阶段大致划分为古文明历史时期,轴心期和现代历史时期。古文明时期人已具有意识但并未认识自我,各种行为大多来自于本能,这一阶段没有精神变革和运动。 轴心期是古文明时期后的时期,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关键也是最具特色的时期,这一时期“人性整体进行了一次飞跃”,[2]“改革的观念支配了实践活动”。 [3]轴心期理论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的核心理论,轴心期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它将古文明时期奠定的基础充分利用,人类精神实现了第一次的解放,从此支配人类的不再是原始本能,而是精神诉求,轴心期为它以后的历史发展积蓄了巨大的力量。 2、人类精神的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动力 如果按照粗略的时空标准划分的话,可以将人类的发展史分为过去,现在与未来。但无论如何划分,人类精神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狭义的来讲,过去即历史。历史显示出人类意识的从无到有是人类从史前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而

1.1.1集合的含义和概念

集合的含义和概念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具有相似性质的对象放在一起分析研究,例如,班上所有参加运动会的同学;图书馆中所有的工具书;网袋完好的篮球架。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也接触过一些这样的处理方式,例如:对100进行因数分解,需要列举1-10所有的素数;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图形是圆;介于1和3的实数,在数轴上是一条两个单位长的线段。 我们称被研究的个体对象,例如一个同学,2,圆上的一个点,为元素;这些元素组成的整体,例如运动会名单,{2,3,5,7},圆,为集合 显然4不是1到10的素数,圆外的点也不属于圆这个集合 集合中的元素应当是确定的,不能模棱两可。 含混不清的描述会导致在处理一些对象时不知所措,这种抽象便失去了意义。 1.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我们班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2)不超过20的非负数; (3)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 (4)3的近似值的全体. 2.下列所给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________. (1)所有正三角形; (2)必修1课本上的所有难题; (3)比较接近1的正整数全体; (4)某校高一年级的16岁以下的学生.

元素和集合的关系 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意一个元素,要么在这个集合中,要么不在,不可能出现既在,又不在的情况,这也是集合的确定性的一种表述。 关系 概念 记法 读法 属于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a ∈A a 属于 集合A 不属于 如果a 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 a ?A a 不属 于 集合A 常用数集及表示符号 名称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N N * 或N + Z Q R 3.设A 表示“中国所有省会城市”组成的集合,则深圳________A ;广州________A (填∈或?). 答案 ? ∈ 4.所给下列关系正确的个数是( ) ①-12 ∈R ;②2?Q ;③0∈N *;④|-3|?N * .

哲学原理归纳总结经典概括

哲学原理归纳总结 辩证唯物主义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 一、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岀发,实事求是。 2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二、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 的惩罚。 2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 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 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只有一个,要求我们坚持真理。 3.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我们丰富和发展真理。 4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 I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 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①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 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 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II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二) 1. 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途径)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 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的接受挫折与考验。 3.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状态) ①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求我们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山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实质与核心) 1.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 点看问题。 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斗争性是指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同一性是指双方相互 依存、相互贯通,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的普遍性与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 法解决矛盾。 3.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① 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岀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 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 两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 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辩证唯 物 论 认 识论 唯物 辩 证 法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研究综述 本研究报告中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综述从两个角度来阐述:学前儿童和早期教育。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早期科学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研究综述中也会把早期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概括。 一学前儿童认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有关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 1、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研究: 研究表明:个案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表现出较大的个别差异。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中班上学期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得分高的儿童在大班末时得分仍然偏高。儿童的基数概念、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以及书面加减运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如在学习兴趣、注意力、自控力与坚持性方面高得分组有明显的优势。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的家庭教育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周欣,黄瑾等,4-6岁儿童书面数符号表征和理解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2、儿童运算能力发展研究: (1)该研究表明,幼儿6岁时的加减能力比5岁时有显著提高;在5-6岁期间,幼儿解决三种不同呈现方式加减问题能力的发展速度不同,符号加减题的解决能力发展最快。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技能训练与口诀背诵的教法,而更为重视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许晓晖,庞丽娟,陶沙,韩小雨,不同任务呈现方式下幼儿加减能力的发展) (2)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大多数是关于测量估算和计算估算的研究。许多研究已分析了计算估算所使用的策略种类,也有研究已经接触到计算估算技能与其他能力之间的关系,但关于数量估算的研究很少。根据现有的研究,估算能力不是一种整体的能力,即不同类型的估算任务,如数量估算和计算估算似乎需要不同的能力,并且在各种估算任务之间似乎不容易进行能力的迁移或转化。一个好的计算估算者并不必然是一个好的数量估算者。估算任务的多样性和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表现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赵振国,儿童估算发展研究综述) 3、儿童排序能力研究: 该研究发现,4-6岁幼儿的排序有一个不断精确的发展过程,其排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受到排序对象数量、正逆排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排序策略的运用及数字排序能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年龄差异。(戴佳毅,王滨,4-6岁幼儿排序能力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 4、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研究: 从生态观的角度研究儿童早期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数学问题解决是儿童早期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从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来看,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其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认知加工与情感态度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提取与知识建构的共生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循环渐进过程。(魏勇刚,庞丽娟,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 5、数感研究: 从数感的定义、教感的发展、数感的评佑及教学四个方面对国外学前儿童数感发展进行详细综述。(浦晓黎,国外学前儿童数感研究综述) 6、儿童科学、数学能力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家庭与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关系:该研究从近年来相关的实证研究出发,进一步证明家庭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是通过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为孩子提供和

集合的概念

集合的概念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 a?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将所给集合中的元素出来,写在里,元素与元素之间用分开适用情况: (1)集合是有限集,元素又不太多;例如:15的所有正因数构成的集合表示为: (2)集合是有限集,元素较多但有一定规律;例如:不大于100的正整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表示为: (3)有规律的无限集;例如: 2.描述法:将所给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和性质用文字或符号语言描述出来。 其一般格式如下:{x|x适合的条件}大括号内竖线左边的x表示:; 大括号内竖线右边表示:; 3.Venn图 三、集合的基本关系 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如果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A ?B.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这时说集合A是集 合B的子集.

《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2014届《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哲学概论:(一) 【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⑴哲学源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⑵哲学指导生活。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需要进行专门学习才能获得,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①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②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②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 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 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 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 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 【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⑴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⑵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⑴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⑵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 (三)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教学设计

1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的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它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如数理逻辑、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统计、拓扑等,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在小学和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接触过集合,对于诸如数集(整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点集(直线、圆)等,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节内容是初中有关内容的深化和延伸.首先通过实例引出集合与集合元素的概念,然后通过实例加深对集合与集合元素的理解,最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本节的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3.掌握集合的表示法,通过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集合语言),培养学生的理解、化归、表达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任务分析 这节内容学生已在小学、初中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主要根据实例引出概念.介绍集合的概念采用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学生容易接受.在引出概念时,从实例入手,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便于学生理解,紧接着再通过实例理解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也是通过实例加以说明,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掌握.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 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

在初中代数里学习数的分类时,学过“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说它的所有解为不等式的解集. 在初中几何里学习圆时,说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几何图形都可以看成点的集合. 3.“集合”一词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词语的意义相近? 学生讨论得出: “全体”、“一类”、“一群”、“所有”、“整体”,…… 4.请写出“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 0,1,2,3,4,5,6,7,8,9.这些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5.什么是集合? 二、建立模型 1.集合的概念(先具体举例,然后进行描述性定义) (1)某种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 (2)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是集合A中的元素,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 例:设B={1,2,3},则1∈B,4B. 2.集合中的元素具备的性质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如上例,给出集合B,4不是集合的元素是可以确定的.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的. 例:若集合A={a,b},则a与b是不同的两个元素.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

文化概念综述

文化概念综述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一、文化的辞源学含义 (一)汉语中“文化”的词源学含义 “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经?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在此基础上,有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序》所载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儒生编辑的《易传?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

文化哲学

第一讲文化及其属性 --------邴正教授 一、文化的含义 1、与自然相对 2、与文明相对 3、物质成果和精神活动的对立 文化广义:人所创造的成果;狭义:人所创造的精神成果。文化哲学中的文化主要指的后者。 文化的基本定义就是文化是人所创造的物质出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进一步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状态即文明。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和文明是同义语。 二、文化的特点 人、社会、历史是同义语与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的实质是人的创造活动及其活动形式、活动成果。 1、创造性人对自然加工改造的结果。 2、继承性文化是继承的结果,是传播的结果。传播的结果是有个别现象成为普遍的现象。动物没有继承性,零继承性。个体经验、个体的智慧转会到集体的经验和集体智慧。动物都是零起点,人类是活动的高起点性。 3、地域性和民族性传播的变异 4、价值性文化的工具性、文化的意义性。物质物品具有可磨损性,文化的价值具有不可磨损性。 三、文化的实质 文化是人的分化和整合。 1、文化是人与自然的分化和整合。分化:人有简单的依赖自然转为依赖文化。整合:精神文化通过物质文化把人和自然在更高的水平上整合在一起。各种文化目的就是设计来为人服务的。 2、文化是人与人的分化和整合。人有个性。识别每个人获得的文化心理、特点。同时文化通过传播继承造就了群体的共性。不同时代的共性。民族不仅仅是一个血缘关系,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3、文化是人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分离。文化实际上就是人们从事精神活动的工具。 结论:文化的实质是人的自我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文化是人的本质特征。 四、文化的功能 1、创造性功能把人的目的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集合有关概念和集合间地基本关系

年级 高一 学科 数学 内容标题 集合有关概念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编稿老师 丁学锋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集合的含义及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 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3.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4.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 理解两个集合中的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集合的表示方法,元素和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2. 难点:有关?∈,的理解和应用 三、考点分析: 本讲的内容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基础问题往往体现集合的概念、运算及简单的运用,经常作为工具广泛地运用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函数及区间、轨迹等知识中,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1. 集合 (1)集合的分类???----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无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有限集 (2)集合的元素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方法: ①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花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②描述法—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花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4)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 数集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N *N Z Q R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属于∈ 不属于?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表示 关系文字语言符号语言 相等集合A等于集合B B A= 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B A? 真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B A≠? 空集空集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 知识点一: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 在以下六种写法中,错误写法的个数是() {}{}{}{}{} {}{}{}0 6 )5( , 0)4(,1,0,1 1,1 ,0 )3(,0 )2(,1,0 )1( = = ∈ - ? - ? ∈≠ ) ( ) ,( 全体整数,0 Z φ φ A. 3 B. 4 C. 5 D. 6 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合中的有关基本概念及集合中的两个符号? ∈和的区别.对写法(1)、(2)、(3)、(5)、(6)考查集合与集合间符号的运用,对写法(4)考查元素与集合之间符号的运用. 解题思路:对写法(1)是要理解集合的大小,写法(2)是表示空集与任意集合的关系,写法(3)表示集合相等的概念,写法(4)是表示实数0与空集的关系,写法(5)是集合的表示,写法(6)是对集合中元素的认识. 解答过程: (1)是两个集合的关系,不能用“∈”; (2)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故写法正确; (3)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只要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相同,两个集合就相等; (4)φ表示空集,空集中无任何元素,所以应是φ ? 0,故写法不正确; (5)集合符号“{}”本身就表示全体元素之意,故此“全体”两字不应写; (6)等式左边集合的元素是平面上的原点,而右边集合的元素是数零,故不相等. 故本题选B 题后思考:本题考查集合的有关基本概念,尤其要注意区别? ∈和两个符号的不同含义. 例2. 已知{}3 3 , )1 (,22 2+ + + + =a a a a A,若A ∈ 1,求实数a的值.

集合的概念 (说课稿)

授课时间:08 年9 月12 日 授课年级、科目、课题:高一数学集合的概念 使用教材:必修1(人教版) 说课教师:刘华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集合的概念”,本节内容选自高中数学必修1(人教版),下面我将主要从六个方面介绍我的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集合是学习高中数学的重要工具之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小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人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等,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从教材我归纳出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集合元素的特征 (二)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 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针对现在的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计算能力差的特点,第一节课的内容不要求学生太多的计算,通过大量的举例让学生充分掌握集合的基础知识。 四、教法分析: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主要采用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学习,将学生置于主体位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探索类比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发现的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力求把握好以下几点: (1)通过实例,让学生去发现规律。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力求使学生学会用类比的思想去看待问题。

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摘要:组织文化一直是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其内涵逐渐丰富、完善起来且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将从国外学者的定义、我国学者的定义阐述其概念的界定,引出国外研究状况,如组织文化理论研究的深入探讨、组织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问题等,还有我国研究状况,如在实践领域的塑造缺乏整体性、忽视了组织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等问题。针对我国组织文化研究问题提出了综合把握组织文化概念、从方法论方面加强研究、注重创新实行人本管理等建议。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西方社会在反思了日本经济如何在短期内飞速发展的原因之后,认为一个组织不仅以结构、部门、关系存在,它们还像人一样具有个性,具有区别于其它组织的独特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这便构成了组织文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组织文化管理问题渐渐成为西方组织理论学家们关注较多的、同时也是引起激烈竞争论的问题。一大批学者围绕组织中的文化问题进行了孜孜不倦地探索,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大批学者认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组织中,人们总得与组织打交道。因此要了解组织生活,了解组织发展的原动力,就必须建立组织文化的概念,对组织中的文化问题有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组织组织文化研究文化理论研究方法 1组织文化概念的界定 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发现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促使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管理学家开始对组织文化或企业文化给予了相当热情的研究。因此当组织文化在实践领域、企业管理领域及学术界变成时髦且流行的名词时,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其概念并对其定义。 1.1国外学者的定义 1.1.1普遍的观点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体现组织群体意识与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和物质特色。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传统、风俗、习惯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观念。组织正式依赖于这些文化来组织内部的各种力量,将其

中华文化哲学篇期末满分论文范本 9

期末论文 题目己学之“元” 学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姓名贺梓文 学号2014141011027 年级2014级指导教师麻尧宾

己学之“元” 绪论: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儒学中“己学”的提出与发展是对儒学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造具有重大意义。“己学”以“一己遍照”为统摄,贯穿“己学”思想中的宇宙面及人生面。“己学”从易本体论演义,综合宋以来的主理、主心、主物三系的为己精神,建立起物、心、理三元的不离不杂的本体构造。己学中的本体亦即元是己学中的重要概念,在主体性与道德性的讨论与阐释中,本体即宇宙与人生的本根和本然的存在是对儒学生命科学的境界论、本体论和功夫论的有机统一的关键。 正文: 一、“己学”与“元”之我见 何谓之己学?“己学”乃“切己之学问”。己学者,以“一己遍照”为“己学”的全幅的统摄,贯穿“己学”思想中的宇宙面及人生面。’“己学”着重点在于宇宙面与人生面本体的构造和实现;而本体的构造和实现又在于物、心、理三元的不离不杂。 “一己遍照”中“己”即是自我,宇宙有一个最根本的本根之体,乃是宇宙自我的本根之体,宇宙的一切事物皆有它发展而来,同时具有了不同的殊相,称之为照体。“遍”者,或谓无时无处,或谓无处不在,亦或谓之宇宙,宇,元一贯穿空间形态,“宙”,元一贯穿时间形态。“照”一方面在完整地体现自己特点,但同时又存在于整体之中。“照”,或谓由宇宙面的本体下落至人生面的本体,或谓由人生面的本体挺立至宇宙面的本体,亦落在物、心、理的不离而不杂。“照”体现出元的具理、具心、具物的三重属性。 何谓之元?元者,始也。从一从兀。《“己学”发略: 本体的综合构造与儒家的生命哲学》中: 《易》中谓之“元”者,盖即是宇宙生命的资以为根底焉:“始”“首”“长”“善”诸义。 以“元”为“本”,综合了“始”“首”“长”“善”诸义:“本”者“根”义与“本”者“体”义;以动词云“体”,一谓体觉、体知的“体”,一谓体势、体用的“体”。

集合的有关概念及运算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学习札记第一单元集合的有关概念及运算 【背景材料】 康托儿与集合论的产生 现代数学中将研究集合的理论称为集合论,它是数学的一个基本分支,在数学 中占据着极其独特的地位,其基本概念已经渗透到数学的所有领域.如果把现代数 学比作一座无比辉煌的大厦,那么可以说,集合论正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基石.集合 论的创始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康托儿(德国数学家,集合论 的创始者.1845年3月3日生于圣彼得堡,1918年1月6日病逝于哈雷),他也以其 集合论的成就被誉为二十世纪数学发展影响最深的学者之一. 17世纪数学中出现了一门新的分支:微积分,并且在以后的一二百年中这一崭 新学科获得了飞速发展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由于微积分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来不及 检查和巩固它的基础理论,在19世纪初,许多迫切问题得到解决后,就出现了一场 重建数学基础的运动.正是在这场运动中,康托儿开始了集合论的研究,1874年, 康托儿给出了“集合”的定义:把若干确定的有区别的事物(无论是具体的或抽象 的)合并起来,看作一个整体,就称为一个集合,其中各事物称为该集合的元素.这 和我们今天的集合的概念基本一致,我们会感觉很自然和简单,但是康托儿的研究 道路却布满荆棘,并使他承受了强烈的外界压力和刺激,导致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并最终因此病逝. 数学与无穷的关系可谓紧密,但如何看待无穷却是数学家们很头疼的问题,他 们始终持怀疑和回避的态度,形象地将“无限”解释为:无限可看作是永远延伸着 的,一种变化着成长着的东西.按照这种解释,无限永远处在构造中,永远完成不 了,是潜在的而不是实在的.这种观念称为潜无限思想.18世纪数学王子高斯(德 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被誉为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和阿基米德、 牛顿并列,同享盛名.高斯1777年4月30日生于不伦瑞克,1855年2月23日卒于 格丁根)就持此观点:“我反对将无穷量作为一个实体,这在数学中是从来不允许 的.所谓无穷,只是一种说话方式……”.而康托儿首先把全体自然数看作了一个 集合,称为自然数集,用字母N表示.事实上就是把一个无限的整体作为了一个构 造完成了的东西,进而就肯定了作为一个整体的无穷是可以完成的,这种观念称为 实无限思想.由于潜无限思想已经在微积分的基础重建中取得了全面胜利,康托儿 的实无限思想遭到了一些数学家的强烈批评和攻击,但他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 正面探讨无穷,在实无限思想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一系列的结论,创立了令 人振奋的、意义十分深远的理论.这些理论使人们真正进入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奇特 的无限世界. 最能显示他独创性的是他对无穷集元素个数问题的研究.他在研究过程中关注 了这样一个问题:像自然数集那样的无穷集合与像实数集那样的无穷集合之间存在 着怎样的关系?1873年11月29日,康托儿在给戴德金的信中将上述问题以更明确 的形式提了出来:全体正整数集合N与全体实数集合R能否建立一一对应?这个问 题看起来似乎不成问题,因为N是离散的,R是连续的.但康托儿认为问题也许并 不那么简单,不能过分相信直觉.他把元素间能建立一一对应的集合称为个数相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