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六章分配理论

第六章分配理论

第六章分配理论
第六章分配理论

第五章分配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说明“为谁生产”问题,即收入分配的决定。分配问题也就是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本章第一节介绍各种生产要素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原理,是其他各节的基础。第二至第五节分别论述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决定,即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第六节是社会分配问题及有关政策。

[教学重点] (1)超额利润的来源。

(2)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含义。

(3)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产生与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1)工会在工资决定中的作用。

(2)利息的合理性。

[课时分配]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1课时

第二节工资、地租、利息、利润 2课时

第三节社会分配平等程度的衡量 1课时

[教学内容]

分配理论又称要素价格理论,仍以价格理论为核心。分配理论所研究的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即生产要素所有者提供生产要素从而获得报酬的价格决定。也是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一、生产要素的概念及其内容

生产要素是指为从事产品生产和服务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通常也被称为生产资源。

二、生产要素的需求

1.引致需求。它的需求不是直接用于消费而是再投入生产。其需求者是厂商而非消费者。

2.共同需求。即对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需求,这个特点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即生产要素往往不是单独发生作用。

3.决定生产要素需求的基本因素

(1)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2)边际要素成本。是指可变要素投人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三、生产要素供给

生产要素的供给实际上是其所有者在市场上对生产要素的出卖,并因此而形成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第二节工资、地租、利息、利润

一、工资理论

(一)劳动的供给曲线

劳动的供给曲线与一般要素或产品的供给曲线不同,它不是只有正斜率的曲线,在某些情况下,劳动供给曲线具有负斜率。因为劳动的供给不仅取决于工资因素,而且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劳动的市场类型、总人口中劳动力人数、劳动力的训练和质量、年龄和性别、工作条件和环境、对工作和休闲的偏好等。

(二)劳动的需求曲线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由于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所以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三)工资的决定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的供给与需求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了工资水平。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不完全竞争是指劳动市场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垄断,这种垄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劳动者对劳动的垄断,即劳动者组成工会,垄断了劳动的供给;另一种是厂商对劳动购买的垄断。当然,这两种情况的结合就是双边垄断,即卖方与买方都有一定的垄断。

工会影响工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增加对劳动的需求

2.减少劳动的供给

3.最低工资法

4.工会影响工资决定的限制条件

(1)产品的需求弹性。

(2)劳动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

(3)劳动的可替代性。

二、地租理论

地租是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即土地所有者提供土地后得到的报酬。土地的价格由土地的供求关系所决定。

1.土地的供给

2.土地的需求

3.地租的决定

三、利息理论

利息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即资本所有者提供资本所获得的报酬。它用相对数——利息率来表示。

(一)利息的性质

1.时间偏好

2.迂回生产

(二)利息率的决定

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资本的需求与供给。

1.资本的需求

2.资本的供给

3.利率决定

四、利润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通常把利润区分为正常利润和超额利用。

(一)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就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报酬。

(二)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是指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它不包括在厂商的成本之中。

关于超额利润有许多种:

1.承担风险的超额利润

2.创新的超额利润

3.垄断的超额利润

(三)利润的特点

1.企业家才能无所谓“边际”和“边际生产力”,因此,利润无法像其他要素价格那样由边际生产力确定。

2.利润可大可小,并且可正可负,企业家不仅获得利润,也有可能承担亏损,不像其他要素价格那样总为正值。

3.利润比其他要素报酬波动得更厉害。

4.利润是一种可变动的剩余,不像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那样是事先议定的。

(四)利润的功能

1.正常利润是保证企业家供给的必要代价,一个现代社会企业家是非常重要的,故正常利润是必须存在的。

2.非正常利润给企业家们指出哪个行业应该发展和哪个行业应该收缩,它有利于资源的最优配置。

3.利润能保证生产由最有效率的厂商来进行生产。

第三节社会分配平等程度的衡量

一、洛伦斯曲线

洛伦斯曲线介于绝对平等线与绝对不平等线之间。洛伦斯曲线的位置反映了收入分配平等的状况,越接近绝对平等线,社会收入分配越平等,越接近绝对不平等线,社会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二、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斯曲线提出的判别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基尼系数=

B

A A 三、收入分配平等化政策

(一)税收政策

个人所得税是实现收人分配平等化的重要政策。其作用主要体现以下两点: 其一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度,根据收入高低确定不同的税率。

其二是区分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劳动收入按低税率征收,股息、利息等非劳动收入按高税率征收。

(二)转移支付政策

当前西方各国转移支付政策的主要内容如下:

1.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

2.向贫困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培训。

3.医疗保险与援助。

4.对教育事业的资助。

5.保护劳动者的立法。

6.改善住房条件。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将要分析国民经济运行在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条件下的循环流动,介绍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其他的总量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1)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2)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教学难点] (1)国民收入核算中几个总量的关系

(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课时分配]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 1课时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1课时

第三节宏观经济运行的模型1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

一、国民生产总值

1.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用GNP表示,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最概括、最重要的指标。

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就是用不变尺度衡量的,它是指确定某一年(基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⑵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是用橡皮尺衡量的)是指用当年价格计算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3.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⑴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国民原则计算的,是指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⑵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用GDP表示,是以国土原则计算的,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4.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二、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以NNP表示,是指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折旧。它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可表达如下:NNP=GNP-折旧

三、国民收入

广义上,国民收入是指国民经济帐户体系中的五大指标。而狭义上,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以NI表示,指一国一年内提供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总和。

四、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用PI表示,指个人在一年内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收入总和。包括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利息和股息收入、政论的转移支付等。

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利润税-社会保险金+政府的转移支付

五、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用PDI表示,是指一国所有个人在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总和。它是从个人收入派生出来的一项指标。

个人可支配收入与个人收入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PDI=PI-各种个人税=个人消费+个人储蓄

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一、支出法

支出法又称产品用途法,这种方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起来,计算出最终产品货币价值的总和。

对本国产品的支出由四个部分构成: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其中投资包括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因此:国民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进口

二、收入法

收入法又成为要素成本法,这种方法从国民收入的角度计算各生产要素取得的收入,即把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形成的各种收入加总在一起,计算出整个社会生产要素成本的价值总和。用收入法核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应该包括以下几项:(1)工资、地租、利息和租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

(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

(3)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

(4)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5)资本折旧。

三、增值法

这种核算方法,实际上是按照产业部门的分类,把各产业部门的所有企业在一年间投入的生产要素新创造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销售价值加总而成。

四、用GNP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缺陷

首先,非市场交易活动得不到反映。

其次,有些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无法得到反映。

再者,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到GNP中来,并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第三节宏观经济运行的模型

一、两部门经济运行

这里所说的两部门系指一个假设的经济社会,其中只有居民户和厂商。

总需求=消费+投资

如果以AD代表总需求,以C代表消费,以I代表投资,则上式可以写为:

AD=C+I

I=S这就是储蓄-投资恒等式。

二、三部门经济运行

三部门经济模型是由厂商、居民户和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组成的。三部门运行的宏观经济平衡表现为:

AD=AS

所以I+G=S+T

三、四部门经济运行模型

四部门经济模型是由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这四种经济单位组成。

四部门运行的宏观经济平衡表现为:

AD=AS

所以I+G+X=S+T+M

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国民收入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总量指标,宏观经济中的各种经济问题如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增长等,无一不与国民收入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成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教学重点] (1)在总供给为既定时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

(2)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

(3)乘数的含义与计算。

(4)IS曲线的含义。

(5)LM曲线的含义。

[教学难点] (1)总需求曲线的含义。

(2)三种不同的总供给曲线。

(3)不同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

(4)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及其对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

[课时分配] 第一节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2课时第二节IS—LM模型2课时

第三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2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总需求的构成

二、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消费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2.消费函数、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

四、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五、乘数理论

第二节 IS—LM模型

一、IS曲线

二、LM曲线

三、IS—LM模型

1.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

2.自发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3.货币量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内

第三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曲线

二、总供给曲线

三、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四、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1.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2.短期总供给曲线

3.长期总供给曲线

五、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两大重要问题。本章分析了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1)充分就业的含义。

(2)自然失业的含义与分类。

(3)紧缩性缺口与膨胀性缺口的含义。

(4)凯恩斯对需求不足失业的解释。

(5)通货膨胀的含义。

[教学难点] (6)对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解释。

(7)对供给推动通货膨胀的解释。

(8)菲利浦斯曲线的含义。

(9)不同学派对菲利浦斯曲线的不同解释及政策含义。

[课时分配]第一节失业 1课时

第二节通货膨胀2课时

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失业

一、就业与失业的概念

1.失业的定义与衡量

2.充分就业的含义

二、自然失业

三、周期性失业

四、隐蔽性失业

五、失业的经济损失

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

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二、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1.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3.进口推动的通货膨胀

三、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五、预期的与惯性的通货膨胀理论(略)

六、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凯恩斯的观点: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

二、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三、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的观

第九章经济增长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其重点是从总供给的角度分析增长的特征与原因。本章第一节介绍经济增长的基本知识与增长理论概况。第二节介绍三种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第三、四节是其他增长理论。增长理论内容也很丰富,尤其在八十年代之后有了突破性发展,本书亦未涉及这些内容。

[教学难点] (1)经济增长的含义。

(2)经济增长的源泉。

(3)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教学难点] (4)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5)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课时分配] 第一节经济增长概述0.5 课时

第二节经济增长模型1课时

第三节经济增长因素及其分析1课时

第四节经济周期理论0.5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增长概述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1.什么是经济增长

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三、经济增长的源泉

1.资本

2.劳动

3.技术进步

第二节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1.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假没

2.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1.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假设

2.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公式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1.新剑桥模型的基本假没

2.新剑桥模型的基本公式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第三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略)

一、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折

﹡第四节零经济增长理论(略)

一、增长极限论

二、增长价值怀疑论

三、对零经济增长理论的反驳

第十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也是宏观经济学部分的重点章。宏观经济政策就是根据宏观经济理论而制定的调节经济的政策,其重点是需求管理政策。

[教学重点]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3)赤字财政政策。

[教学难点] (4)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

(5)货币政策的运用。

(6)收入政策

[课时分配]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述1课时

第二节需求管理 1课时

第三节供给管理 1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1.需求管理

2.供给管理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与演变(略)

第二节需求管理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二、内在稳定器

三、赤字财政政策

四、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略)

一、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

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机制

2.货币政策的工具

3.货币政策的运用

三、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第三节供给管理一、收入政策

1.工资—物价冻结

2.工资—物价指导线

3.税收刺激计划

二、指数化政策

1.工资指数化

2.税收指数化

三、人力政策

1.人力资本投资

2.完善劳动市场

3.协助工人进行流动

四、经济增长政策

1.增加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

2.资本积累

3.技术进步

4.计划化与平衡增长

第六章 分配理论 答案

(1)工人劳动边际产量如表所示,老王应该雇佣2个工人; (2)如果披萨饼从2元涨到4元,应该雇佣4个工人; (3)如工资上涨到15元,应该雇佣1个工人; (4)生产效率提高2倍,应该雇佣4人。 2.(1)C; (2)B; (3)C;(4)B 3.见教材P106-107“一、生产要素的特点”部分。 4.这是由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闲暇的机会成本更高,人们增加工作时间,这是替代效应;而更高的工资使人们更富有,人们会增加闲暇而减少劳动,这是收入效应。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高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线右上倾斜,当工资继续提高,替代效应就会小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线就会向后弯折。 5.土地的自然供给是固定的,并不会随着价格的改变而改变,呈现垂直状。地租决定于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在土地供给一定的情形下,市场需求越大,地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6.资本是指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目的是进一步投入生产获得更多的商品与劳务,以实现增值。资本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折取决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利率提高时,储蓄收入增加,人们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会倾向于增加储蓄;而同时提高的利率会增加人们的收入,人们也倾向于减少储蓄而增加消费。当利率较低的时候,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资本供给线右上倾斜,当利率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资本供给线向后弯折。 7. 中国要素市场由于尚欠发育, 要素的交易与运作往往是通过非市场化的方式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 要素价格的决定人为操纵或控制的程度比较高,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受到阻碍,市场效率低下。这势必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要素市场还存在着人为分割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在不同的所有制结构内存在着“双轨制”现象。另外,作为基础行业的相当部分要素市场还存在垄断的严重现象,对国有企业的供给效率不高,对民营经济存在不同程度的价格歧视现象。因此,我国要素市场改革的方向应该是逐步摆脱政府认为垄断市场、操纵市场价格的局面,而朝着遵循市场规律,由市场来决定要素价格的方向来进行改革,并逐步完善各项配套制度的建设,并与国际接轨。

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综述

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综述 信息来源:财经信息网日期:2011-07-11 作者:[崔丹] 经济学家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作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分配问题不仅影响到经济能否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政治的稳定。收入分配理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经济学家对其研究日渐深入,也得出了许多新的成果。自库兹涅茨假说提出之后,研究重点集中于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由于缺乏统一的实证分析结论,理论学家从多个角度研究两者相互影响的机制。本文梳理了收入分配理论发展的历程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并从政治经济机制、社会稳定机制、市场规模机制等介绍了相关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 收入分配理论演进概述 收入分配是经济学家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回顾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可以发现对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十分庞杂,从产生至今共经历了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当代的收入分配理论三个阶段。 古典经济学家曾对分配理论给予极高的重视,侧重于讨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威廉·配第最早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命题。此后,亚当·斯密将前者的理论作为研究社会财富创造和分配等问题的出发点。而针对分配问题进行开创性研究的则是古典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他始终把收入分配作为研究中心,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题正是商品在参与生产过程的各阶级间的分配规律。 新古典经济学家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从生产要素角度研究分配规律的传统,发展形成了成熟的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以边际生产力为核心研究收入分配,认为边际生产力决定生产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以均衡价格理论为核心研究收入分配,分析了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以及由此决定的工资、利息、利润和地租等一系列分配变量。 同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过程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揭示了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和体制变化同收入分配状况和趋势的内在关联。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剩余价值规律促使资本集中、积聚以及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产业后备军队伍不断扩大,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有效需求不足。于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周期性爆发, 经济发展在经济危机强制调整中辗转行进。经济制度变动是决定收入分配机制的观点,是马克思对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关联研究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当代收入分配 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收入合理分配问题的研究,大致可概括

第八章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习题及标准答案)

第八章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习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第八章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 一. 判断题 1 如果一个竞争性厂商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其雇佣的全部工人的平均 产值,它一定没有实现最大利润。( ) 2净现值是项目未来收益之现值与机会成本之差,净现值为正意味着投资收益大于机会成本,为负意味着投资收益小于机会成本。()3 垄断厂商雇佣的工人获得与他们要素边际产值相同的工资率,因此他们获得的工资也与 他们对产出的贡献的价值相等。()4 如果男女工人具有相同的生产力,那么不会有厂商以不同的工资率雇佣他们,因为以低 工资工人取代高工资工人总是有利可图的。() 5 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地租。() 6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利润最大化要素使用原则是要素价格等于要素边际产值: ()7 如果一个厂商使用唯一可变要素劳动与不变要素一起生产产品,如果产品市场是完 全竞争的,而该厂商均衡状态下工人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则它必然是亏损的? () 8 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产品的供给具有相同的特点。() 9 森林、矿藏、河流等自然资源不是生产要素。()11 若某商品是A、B、C三种要素的产物,在保持A和B不变的前提下,增加1单位A使产量增加了2个单位,那么这2单位产量是这1单位A生产出来的。()12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13 假如用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增加了,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将向右方向移动。() 14 假如厂商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以取代劳动,劳动的需求曲线将向右方移动。() 15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其雇佣的全体工人的平均产值,它一定没有实现最大的利润。()16 把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就可得到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要素的市场需求曲

第六章分配理论

第五章分配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说明“为谁生产”问题,即收入分配的决定。分配问题也就是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本章第一节介绍各种生产要素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原理,是其他各节的基础。第二至第五节分别论述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决定,即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第六节是社会分配问题及有关政策。 [教学重点] (1)超额利润的来源。 (2)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含义。 (3)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产生与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1)工会在工资决定中的作用。 (2)利息的合理性。 [课时分配]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1课时 第二节工资、地租、利息、利润 2课时 第三节社会分配平等程度的衡量 1课时 [教学内容] 分配理论又称要素价格理论,仍以价格理论为核心。分配理论所研究的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即生产要素所有者提供生产要素从而获得报酬的价格决定。也是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一、生产要素的概念及其内容 生产要素是指为从事产品生产和服务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通常也被称为生产资源。 二、生产要素的需求 1.引致需求。它的需求不是直接用于消费而是再投入生产。其需求者是厂商而非消费者。 2.共同需求。即对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需求,这个特点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即生产要素往往不是单独发生作用。 3.决定生产要素需求的基本因素 (1)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2)边际要素成本。是指可变要素投人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三、生产要素供给 生产要素的供给实际上是其所有者在市场上对生产要素的出卖,并因此而形成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第二节工资、地租、利息、利润 一、工资理论 (一)劳动的供给曲线 劳动的供给曲线与一般要素或产品的供给曲线不同,它不是只有正斜率的曲线,在某些情况下,劳动供给曲线具有负斜率。因为劳动的供给不仅取决于工资因素,而且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劳动的市场类型、总人口中劳动力人数、劳动力的训练和质量、年龄和性别、工作条件和环境、对工作和休闲的偏好等。

西方经济学网考题--分配理论

第六章分配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是() A.边际产品价值B.边际收益 C.边际产品D.边际生产力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上的边际产品价值的公式是() A.△Q/△L B.MP·P C.△TR/△Q D.MP·MR 3.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 A.VMP=W B.MRP=W C.MP=W D.MR=W 4.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A.水平线B.垂直线 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D.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5.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向后弯曲的曲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D.与横轴平行的曲线 6.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A.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减少D.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7.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与横轴平行的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 8.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

A.上升B.下降 C.不变D.不能确定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土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分别是() A.水平垂直B.向左下方倾斜,向右下方倾斜 C.向右下方倾斜,向左下方倾斜D.向右下方倾斜,垂直于数量轴 10.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称为() A.一般准租金B.经济租金 C.纯租金D.地租 11.假设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他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获得的经济地租为() A.10万元B.7万元C.3万元D.不可确定 12.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A.等于零B.等于一C.大于零小于一D.小于一 13.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 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B.乙国的基尼系数为0.15 C.丙国的基尼系数为0.2D.丁国的基尼系数为0.18 14.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 A.不平均,平均B.平均,不平均 C.不平均,不平均D.平均,平均 15.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是() A.洛伦兹曲线B.菲利普斯曲线 C.契约线D.工资曲线 16.如果收入分配不均等,洛伦兹曲线就会() A.越直B.越弯曲 C.越小D.越长 17.如果收入是平均分配的,则洛伦兹曲线将会() A.与纵轴重合B.与横轴重合

第五章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第五章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习题 一、客观题: 1、【单选题】企业的收益分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下列各项中,属于狭义收益分配的是()。 A.企业收入的分配 B.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C.企业产品成本的分配 D.企业职工薪酬的分配 『正确答案』B 2、收益分配是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的重要措施。()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留存收益是企业重要的权益资金来源,收益分配的多少,影响企业积累的多寡,从而影响权益与负债的比例,即资本结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求企业的资本结构最优,因而收益分配便成为了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的重要措施。 3、收益与分配管理是对企业收益与分配活动及其形成的财务关系的组织与调节,是企业将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经营成果向企业所有者进行分配的过程。()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收益与分配管理是对企业收益与分配活动及其形成的财务关系的组织与调节,是企业将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经营成果合理地在企业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有效分配的过程。 4、【多选题】企业的收益分配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 A.投资与收益对等 B.成本与效益原则 C.兼顾各方面利益 D.分配与积累并重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依法分配原则、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兼顾各方利益原则、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5、【判断题】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法定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为当年税后利润的10%。当年法定公积金的累积额已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正确答案』× 6、【单选题】某企业在选择股利政策时,以代理成本和外部融资成本之和最小化为标准。该企业所依据的股利理论是()。 A.“手中鸟”理论 B.信号传递理论 C.所得税差异理论 D.代理理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代理理论认为,高水平的股利政策降低了企业的代理成本,但同时增加了外部融资成本,理想的股利政策应当使两种成本之和最小。

要素分配理论

浅析要素分配理论 【摘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国民分配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劳分配的必要补充和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在我国国民分配的比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熟悉和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和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理和加深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 【关键词】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收入分配产权 按要素分配的内涵 按要素分配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使用者根据各种生产要素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的贡献的大小,按照一定比例,对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支付相应的报酬的一种分配方式。它是生产要素私人所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相适应,按生产要素分配对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按要素分配的主要形式 按资本要素分配 从目前看,居民的按资本要素分配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形式:一是将资金用于银行储蓄,获取利息收入:二是将资金用于购买各种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获取利润、红利、股息以及有价证券买卖收入;三是将资金以独资、合资等形式从事实业投资以获取投资利润;四是将自有房产、车辆等出租获取租金收入。 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即劳动者依据自己的劳动力状况获取要素报酬。按劳动力要素分配主要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而劳动力价值又是由生产与再生产这一劳动力的社会平均费用决定的,因而它有一个底线,即不能低到影响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是对市场上劳动力价值货币表现的价格即工资进行最低立法保障。按技术要素分配 指技术要素所有者将自己所拥有的技术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并据此取得报酬。在我国,按技术要素分配主要包括以专利权的形式获得专利收益和以技术入股的形式获取利润分红两个方面。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大力提倡并鼓励按生产要素分配,对于我国发展高科技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分配理论》

第八章分配理论 总体介绍:本章的中心是用价格理论来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经济学家认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生产要素共同造了社会财富。分配就是把社会的财富分配给这四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劳动得到工资、资本得到利息,土地得到租金,企业家才能得到正常利润。收入分配理论就是要研究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收入到底是如何决定的。 生产要素的收入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要素的数量. 二是要素的价格,当拥有的要素数量既定时,要素的价格越高,则得到的收入也就越多。和普通商品一样,生产要素价格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因此,分配理论实际上就是一般价格决定理论在收入分配中的运用。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生产要素需求性质 1.派生需求(也叫引致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需求者是厂商不是消费者 2.联合需求。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二)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 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 2.生产技术状况。 3.生产要素的价格。 分析生产要素需求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产品市场的类型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 第二,一家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整个行业对生产要素需求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变动与多种生产要素变动的情况。 第四,生产要素本身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的。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求 ★1.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是要实现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与价格相等。即:MC=MR=P。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一家厂商来说,要素价格是不变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2.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如果以实物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称为边际物质产品(MPP),如果以货币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称为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收益产品不同既不同于边际收益,也不同于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反映的是产出与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反映的是产品销售量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产量反映的生产要素投入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分配理论》

第八章分配理论总体介绍:本章的中心是用价格理论来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经济学家认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生产要素共同造了社会财富。分配就是把社会的财富分配给这四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劳动得到工资、资本得到利息,土地得到租金,企业家才能得到正常利润。收入分配理论就是要研究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收入到底是如何决定的。 生产要素的收入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要素的数量. 二是要素的价格,当拥有的要素数量既定时,要素的价格越高,则得到的收入也就越多。和普通商品一样,生产要素价格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因此,分配理论实际上就是一般价格决定理论在收入分配中的运用。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生产要素需求性质 1.派生需求(也叫引致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需求者是厂商不是消费者 2.联合需求。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二)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 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 2.生产技术状况。 3.生产要素的价格。 分析生产要素需求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产品市场的类型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 第二,一家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整个行业对生产要素需求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变动与多种生产要素变动的情况。 第四,生产要素本身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的。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求 ★1.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是要实现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与价格相等。即:MC=MR=P。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一家厂商来说,要素价格是不变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2.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如果以实物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称为边际物质产品(MPP),如果以货币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称为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收益产品不同既不同于边际收益,也不同于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反映的是产出与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反映的是产品销售量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产量反映的生产要素投入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分配理论

第八章分配理论 本章是前述各章逻辑上的延续,是微观经济学理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本章先概要分析要素价格决定的一般规律,然后分别考察各种要素价格的决定,最后介绍研究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洛伦次曲线与基尼系数。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西方社会的关于分配的一般原理。侧重掌握工资的决定、关于利息合理性的解释、超额利润的来源;以及洛伦斯曲线和基层系数的含义,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分配问题以及收入平等化等有关问题。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一、问题的提出与“萨伊公式” 首先:从资源配置意义上讲,产品与劳务的生产和价格决定只是回答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的问题,现在必须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分配理论主要就是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生产出来的产品按照什么分配原则在社会各个阶层之间进行分配。其次从价格决定理论本身看,仅限于产品市场价格决定的论述是不完全的:一是它在推导需求曲线时,假定消费者是收入水平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二是在推导产品供给曲线时,假定要素的价格是既定的,但并未说明要素的价格如何决定,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拥有的要素价格和使用量,故价格理论的上述两点不完全性概括为一,它缺乏对要素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的解释。 萨伊提的“三位一体”公式: 马歇尔的“四位一体”公式 由此确立了现代在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的中心和研究基础。也就是说,分配理论就是解决“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要素价格决定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由美国经济学家J.B.克拉克最先提出边际生产率分配论,他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家对克拉克的理论做了改进。他们认为,边际生产

[VIP专享]第八章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理论 一. 判断题 1 如果一个竞争性厂商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其雇佣的全部工人的平均 产值,它一定没有实现最大利润。( ) 2净现值是项目未来收益之现值与机会成本之差,净现值为正意味着投资收益大于机会成本,为负意味着投资收益小于机会成本。() 3 垄断厂商雇佣的工人获得与他们要素边际产值相同的工资率,因此他们获得的工资也 与他们对产出的贡献的价值相等。 () 4 如果男女工人具有相同的生产力,那么不会有厂商以不同的工资率雇佣他们,因为以 低工资工人取代高工资工人总是有利可图的。() 5 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地租。( ) 6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利润最大化要素使用原则是要素价格等于要素边际产值: ( ) 7 如果一个厂商使用唯一可变要素劳动与不变要素一起生产产品,如果产品市场是完 全竞争的,而该厂商均衡状态下工人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则它必然是亏损的? () 8 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产品的供给具有相同的特点。() 9 森林、矿藏、河流等自然资源不是生产要素。() 11 若某商品是A、B、C三种要素的产物,在保持A和B不变的前提下,增加1单位A使产量增加了2个单位,那么这2单位产量是这1单位A生产出来的。()

12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13 假如用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增加了,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将向右方向移动。() 14 假如厂商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以取代劳动,劳动的需求曲线将向右方移动。() 15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其雇佣的全体工人的平均产值,它一定没有实现最大的利润。() 16 把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就可得到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也可以如此直接求得。() 17即使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品保持不变,一个垄断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仍然是向下倾斜的。() 18 工资的变化会带来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是完全相反的。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工资率的增加会导致劳动量供应的增加,这时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 () 19 各种贷款之间的利率差别,主要是由期限和风险决定的。() 20 利率变动的效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替代效应,利率上升,替代效应趋于鼓励储蓄;另一部分为收入效应,收入效应趋于减少储蓄。() 21 租金与准租金的区别在于:前者指长期内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要素价格,后者指短期内供给固定数量不变的要素价格。 ()

第八章生产要素市场和分配理论

第八章生产要素市场与分配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某厂商仅用要素L去生产产品,则该厂商对要素L的需求曲线与下面哪条曲线重合?() A. VMP L曲线 B. MP L曲线 C. MFC曲线 D.以上都不是 2.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A. 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收益MR递减 B. 要素的边际产量MP递减 C. 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 D. A和B 3. 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与行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A.前者与后者重合 B.前者比后者陡峭 C.前者比后者平坦 D.无法确定 4.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重合的水平线。 A. MRP曲线 B. MFC曲线 C. MPP曲线 D. VMP曲线 5.在厂商是要素市场的买方垄断者时,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与MFC曲线相比()。 A.前者与后者重合 B.前者比后者陡峭 C.前者比后者平坦 D.无法确定 6.某厂商既是产品市场的卖方垄断者又是要素市场的买方垄断者,则其使用要素所遵循的原则是()。 A. VMP=W B. VMP=MFC C. MRP=W D.MRP=MFC 7.某工人在工资为每小时10元的时候每周挣400元,每小时20元的时候每周挣600元,由此可判定()。 A.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B.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D.无法判定 8.假设某足球队员的年薪为100万元,但若他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挣得10万元,那么该足球队员所获的经济租金为()。 A.100万元 B.10万元 C.90万元 D.以上都不对 9.下列判断哪一句是错误的()。 A.地租是当所考虑的资源为土地时的经济租金,而经济租金,则是一般化的地租 B. 准租金小于固定总成本与经济利润总和 C. 准租金属于短期分析 D. 经济租金系对某些特定要素而言,而经济利润则是对整个厂商来说的 10.关于卖方剥削和买方剥削下列叙述哪一种是错误的()。 A. MRP越陡峭卖方剥削越大 B. MRP越陡峭买方剥削越大 C. 要素供给曲线越陡峭卖方剥削越大 D. 要素供给曲线越陡峭买方剥削越大 二、名词解释 1.边际产品价值 2.边际收益产品 3.边际要素成本

要素收入分配理论

要素收入分配理论 收入分配理论 经济学家始终未能找到满足经济效率与公平分配的最优组合点的条件,这就给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留下了极大的理论空间。 对于收入分配是否有助于改善人类生活,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新古典经济学家把收入分配问题仅仅看作是一般价格形成问题中的一个方面。在他们看来,只要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生产要素按其价格所获得的收入就是公平合理的。旧福利经济学把国民收入的总量和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作为经济福利提高的充分条件。而新福利经济学则把收入分配排除在福利增加的条件之外。社会福利函数论者认为经济效率只是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收入分配的公平才是充分条件。但由于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困惑,经济学家始终未能找到满足经济效率与公平分配的最优组合点的条件,这就给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留下了极大的理论空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崛起和美国“新政”的大规模实施,收入再分配已成为西方经济学和政府用来对付不平等现象的主要手段,西方国家风靡一时的“福利国家”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的。但是,世纪年代中期西方国家爆发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发的“滞胀”,引致凯恩斯经济学危机,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再度崛起。瑞典社会民主党在世纪年代中期大选中的失败、年代初撒切尔夫人和里根在英、美的上台,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进入世纪以后,由于管理成本的上升和对效率的负面影响,“福利国家危机论”一直比较流行。但福利国家在提供信息和保健服务、消除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预防社会分化和利益冲突等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又难以否认。不仅如此,西方国家强大的社会生产力又为政府实行再分配政策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加之收入分配的过于悬殊不仅可能影响效率,而且其本身就与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相冲突。因此,收入分配问题重新成为西方经济学界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边际革命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大多推崇经济学研究的数理化倾向,贬抑伦理化倾向。近年来,主流经济学对规范经济学的理论意义和科学作用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肯定。年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明证。另外,罗尔斯、诺齐克等政治哲学家也对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并且已得到经济学家的认可。这都为多视角、多方位、多学科综合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因此,无论是从西方经济理论自身的演变来看,还是从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的合理回归与相互融合来看,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都愈来愈受到关注。而在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中,集中表现出两大鲜明的特征:一是对非收入因素的关注,二是对社会最底层成员的关注。 传统经济理论中对收入分配分析时所考虑的主要是收入、商品、效用等福利主义概念。而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在分析收入分配的内容之时,考虑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收入或者商品了,自由、权利、能力等非收入和非商品信息日益受到当代经济学家们的青睐。这可以说是收入分配理论研究、乃至整个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种进步。表明经济学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或者说经济学与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正在实现合理的回归。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上述两大新的特征,对客观认识中国收入分配的历史与现实和制定相关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计划价格把广大农民所创造的一部分价值转化为城市居民的收入;国家还可以通过计划调拨、统购统销等形式对能源和自然资源在省份之间、地区之间进行强制性地转移。但以上

第六章 分配理论习题

第六章分配理论 一、填空题: 1、“四位一体”公式是: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2、根据四方经济学家的解释,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就是生产要素的————,所以它是由各种生产要素的————————决定的。 3、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的需求,也是一种——————的需求或————的需求。 4、工资根据计算方式可分为————和——————;根据支付手段可分为——————和——————;根据购买力可分为————和——————。 5.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的曲线,这表明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成————变动。 6.劳动的成本包括————和——————。 7.劳动的供给曲线称为——————。 8.工会迫使资本家提高工资的主要方法是————、————、————。 9.工会增加厂商对劳动力需求的方法最主要的是——————。 10.从劳动的需求看,工会对工资的决定要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从劳动的供给看,要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 11.资本的需求,即投资,与利率——————变动;资本的供给,即储蓄,与利率成————变动。 12.土地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的线,±地曲供给曲线是一条————的线,它表示————————。 13、在经济学上,一般把利润分为——————和——————。 14、创新包括五种情况,即————————、—————————、一————————、——————————、一——————————。 15、超额利润的主要来源是——————、——————、——————。经济学家认为,只有来源于——的超额利润是剥削收入。 16、卖方垄断是指对某种产品——的垄断,买方垄断是指对某种产品或生产要素的——————垄断。 17、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称为——————曲线,根据这种曲线计算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 18、当收入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为————;当收入绝对不平均时,基尼系数为————。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 19、经济学家认为,收入分配有三种标准,即:——————、——————、———一——。 20、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标准,一是————,二是————与————,三是————。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分配理论》

总体介绍: 本章的中心是用价格理论来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解决收入分 配问题。 经济学家认为, 劳动、资本、土地 、和企业家才能 这四种生产要素共同造了社会财富。分 配就是把社会的财富分配给这四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劳动得到工资、资本得到利息,土 地得到租金,企业家才能得到正常利润。收入分配理论就是要研究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 所得到的收入到底是如何决定的。 生产要素的收入取决于两个方面 : 一是 要素的数量 . 二是 要素的价格 ,当拥有的要素数量既定时,要素的价格越高,则得到的收入也就越多。 和普通商品一样, 生产要素价格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 因此,分配理论实际上就是一般 价格决定理论在收入分配中的运用 。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生产要素 需求性质 1 .派生需求(也叫引致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需求者是厂商不 是消费 者 2 .联合需求。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二)影响 生产要素需求的 因素 1 .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 2 .生产技术状况。 3 .生产要素的价格。 分析生产要素需求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 ,产品市场的类 型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 第二,一家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整个行业对生产要素需求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变动与多种生产要素变动的情况。 第四,生产要素本身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的。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求 ★ 1.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是要实现边际收益、边际成 本与价格相等。即:MC=MR=P ft 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一家厂商来说,要素价格是不变的。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 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 ★2.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 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加 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如果以实物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称为边际物质产品( MPP ,如果以货币来表 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称为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收益产品不同既不同于边际收益 , 也不同于边际产量 . ▲边际产量反映的是产出与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 . ▲边际收益反映的是产品销售量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 ▲边际收益产量反映的生产要素投入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 3.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1、含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一定的要素价格愿意并能够提供的某种生产要素的 数量。 2. 类型: 一般来说,可以把生产要素分为 三类: 第一类是自然资源 ,在经济分析中假定这类第八章 分配理论

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1、李嘉图认为,收入分配状况是影响社会财富增长的关键因素。国家总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资本积累来自利润。主张降低地租的方式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收入分配理论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他从一元劳动价值论出发得出这样的一个观点:工资、利润、地租都是来自于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这一观点可以通过书上:观点一劳动加到原料中去的价值量在工人和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分割为工资和利润。观点二地租是付给地主的一部分土地产品,而土地产品的价值是由从生产到送上市场这一整个过程所必需的劳动总量决定的。(李嘉图的上述认识,从质的方面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观点三:一国的产品要在地主、资本家和劳动者三个阶级之间进行分配。要正确判断各阶级的收入状况,不能根据某一阶级所获得的绝对产品量,而应根据其所得的相关产品量。假设由于机器和农业的改良,总产品增加了一倍,如果工资、地租和利润都增加一倍,这时三者之间的比例就会和以前一样。但如果此时工资增长了一半,地租增长了四分之三,剩下的增量全部归于利润,那么,利润相对提高,而地租和工资相对下降了。

相对工资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李嘉图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一概念。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雇佣工人的相对工资下降,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的国民收入中,工人阶级所占的份额下降,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收入差距拉大。(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工资理论 李嘉图认为,从长期来看,价格反映了生产成本,可称之为“自然价格”。自然价格中的人力成本,是劳动者维生所需的花费。如果工资反映人力成本的话,那么工资必须保持在可以维生的水平。然而,由于经济的发展,工资水平会高于勉强维生的水平。相对工资——能购买的食物和必需品的数量。劳动者维持自身生活以及供养家庭的能力,不应取决于其工资的货币数量,而应取决于这笔货币所能购买的实物和必需品的数量,即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利润理论 李嘉图认为,实际工资的增加会导致实际利润的降低,因为货物销售的毛利可分为工资和净利两个部分。在论文《论利润》中他写道:“利润取决于工资的高低,工资取

第八章 分配理论

第八章分配理论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要素供给原则及其非数学分析方法,重点掌握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使用原则。 ◆掌握要素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需求曲线、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了解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得出要素供给原理的方法和欧拉定理的两种推广。 第一节分配论概述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产品市场的理论,主要研究产品的价格和数量是如何确定的;第二部分是关于要素市场的理论,主要讨论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是如何确定的。 产品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理论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产品市场理论在讨论产品的需求时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为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确定的。产品市场理论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时又假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但也不能说明要素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这两点都必须在要素市场理论中寻求答案。另一方面,要素市场理论中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没有产品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就无法解释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同样,要素供给的目的也得在产品市场才能找到。关于产品市场的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关于“价值”的理论,而要素市场的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关于“分配”的理论。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就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以上各章讨论了产品市场上产品价格和数量的确定,本章讨论投入生产中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确定。消费者出卖其拥有的生产要素,从而获得收入并用以购买各种商品,各种要素的价格和提供量就决定了经济社会所产商品的分配状况,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生产要素价格理论才被称为分配理论。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要素需求和要素供给,要素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要素的价格和成交数量。 一、要素需求的特性 1. 引致需求(derived demand) 微观经济学根据需求的来源不同,把需求分为直接需求和引致需求。直接需求是指在产品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引致需求是指在要素市场上厂商对要素的需求。之所以要这样分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特点。 首先,引致需求是直接需求的结果。消费者对产品有了需求,厂商为了获得利润就会去购买生产要素来生产产品。例如因为有很多消费者对服装有需求,所以有很多厂商对布料、缝纫机和裁缝工有需求。厂商购买要素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由此可见,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中派生出来的,或引致出来的,是“间接需求”。 2. 联合需求(joint demand)

第七章生产要素理论答案

第七章生产要素定价理论 生产要素的定价理论是经济学中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要素的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收入,对于生产者来说是生产成本,因而要素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和厂商的行为,要素市场直接与产品市场相联系,所以本章的内容要与前面所讲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厂商理论及市场理论结合起来学习。 本章主要从生产要素的需求入手,来分析生产要素需求的特性、需求原则和需求曲线。本章论证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厂商对要素需求的原则及要素需求曲线,说明边际生产力理论是要素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本章还研究生产要素的供给原则,分析不同要素供给的不同特点以及对均衡价格决定的影响。 本章重点: (1)边际生产力的有关重要概念,如边际收益产量、边际产品价值及其与边际产量的区别,边际收益产量曲线与厂商对要素需求曲线的关系。 (2)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3)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4)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的决定。 习题: 1、名词解释引致需求、边际生产力、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收益产量、边际要素成本、工资、利息、准地租、经济租 2、单项选择题 (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 D )。 A .派生需求 B .引致需求 C.最终产品需求 D . A , B两者 (2)如果厂商处于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且生产要素中惟有L 是可变要素,则该厂商对要素L 的需求曲线可由( C )推出。 A. MP L 曲线 B. MFC L 曲线 C. VMP L曲线 D ?以上均不正确 (3)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 A .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 B .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C.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 D .以上均不正确 (4)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较( A )。 A ?前者比后者平坦 B ?前者比后者陡峭 C.前者与后者重合 D ?无法确定 (5)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替代效应是指( C )。

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分配理论

第六章 分配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是(D) A.边际产品价值 B.边际收益 C.边际产品 D.边际生产力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上的边际产品价值的公式是(B)A.△Q/△L B.MP·P C.△TR/△Q D.MP·MR 3.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A) A.VMP=W B.MRP=W C.MP=W D.MR=W 4.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是一条(C)A.水平线 B.垂直线 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D.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5.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B)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向后弯曲的曲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与横轴平行的曲线 6.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C) A.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减少 D.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7.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D)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与横轴平行的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 8.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A)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能确定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土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分别是(D)A.水平垂直 B.向左下方倾斜,向右下方倾斜 C.向右下方倾斜,向左下方倾斜 D.向右下方倾斜,垂直于数量轴 E.引致需求 10.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

入,称为(B) A.一般准租金 B.经济租金 C.纯租金 D.地租 11.假设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他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获得的经济地租为(B) A.10万元 B. 7万元 C. 3万元 D.不可确定12.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A) A.等于零 B.等于一 C.大于零小于一 D.小于一13.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A) 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 B.乙国的基尼系数为0.15 C.丙国的基尼系数为0.2 D.丁国的基尼系数为0.18 14.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 B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 A.不平均,平均 B.平均,不平均 C.不平均,不平均 D.平均,平均 15.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是(A) A.洛伦兹曲线 B.菲利普斯曲线 C.契约线 D.工资曲线 16.如果收入分配不均等,洛伦兹曲线就会(B) A.越直 B.越弯曲 C.越小 D.越长 17.如果收入是平均分配的,则洛伦兹曲线将会(C) A.与纵轴重合 B.与横轴重合 C.与450线重合 D.无法判断其位置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与商品的价格形成不同点表现在(ABE)A.供求主体不同 B.需求性质不同 C.政府关注点不同 D.企业投入不同 E.需求特点不同 2.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是(ABCE)A.工资 B.利润 C.利息 D.税率E.地租 3.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ACE) A.派生需求 B.直接需求 C.联合需求 D.最终产品的需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