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

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任务书

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

项目建设办公室

二○○六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二期工程项目背景

总体背景描述

2001年12月,水利部和国家气象局以水规计[2001]626号文向国家计委上报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稿)(以下简称《修改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国家计委委托于2002年7月对《修改稿》进行评估,核减了部分项目,并对整个项目提出了分期建设的建议。共核减投资万元,将《修改稿》中提出的总投资万元调整为万元,并提出按照尽量维持系统的完整性和优先保证特别重点的原则,将特别重点的防洪地区和重要防洪城市的系统建设放在第一期,将其它防洪地区以及现有防汛系统还能基本正常运行的省市系统建设放在第二期。一期工程投资为亿元,其中中央投资亿元,地方投资亿元。

2002年11月,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重新编制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简要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2003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一期工程的建设。

2005年5月,经水利部水规总院的审查,水利部正式批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与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一起完成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并经国家发改委核准一期工程概算为:亿。

2005年11月水利部组织召开“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开始全面部署并组织实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实施的建设项目取得了预期成果,并已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关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的《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内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一期工程的建设内容、遗留在二期工程中应建设的内容,参见总体可研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和遗留工程表。

总体可研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和遗留工程表

决策支持系统

1、总体可研内容

天气雷达系统

总体可研内容:

1、6部基本覆盖整个淮河和黄河中游的新一代天气雷达。

2、120个气象部门的四要素自动气象站。

3、208个水利部门的遥测雨量站。

4、气象部门到水利部门的信息传输系统。

5、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淮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以天气雷达产品应用为基础的流域暴雨洪水监测预报业务系统。

一期水利部建设内容:

1、120个自动气象站资料自气象部门向水利部门传输的通信和计算机网络

系统。

2、同时在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和黄河水利委员会

水文局分别建设天气雷达业务应用系统。

二期工程可研报告编制的依据

1、《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稿)》,(NFCS-CMS-OD-02),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重点项目办公室,;

2、《关于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稿)的评估报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3、《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简要报告》(NFCS-CMS-OD-05),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

国气象局重点项目办公室,;

4、国务院,发改委批准一期工程建设的文件,;

5、《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6、国家发改委核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概算的文件,2005年;

7、水利部审批《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文件,2005年;

8、《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金水工程”规划)》(水规计(2003)456号文);

9、一期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的相关材料;

10、《全国水利“十一五”发展规划》;

11、《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第二章二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对一期工程进行全面的总结

2005年6月水利部批复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1、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实施完成的全国水利信息骨干网络建设、异地会商系统建设;部署的通信系统、水情分中心建设、工情分中心试点建设、旱情分中心试点建设等都已经取得积极的成果,并已在防汛抗旱实际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国家防总领导的防洪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手段和依据。

2、一期工程中的125个水情分中心的建设和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正在全面实施建设,这些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所属区域中央报汛站信息在30分钟内传送的国家防办的目标,提高防汛决策的支持能力和水平。为构建覆盖全国性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立跨流域、跨区域防汛抗旱业务应用积累了经验,奠定基础。

3、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前期工作的开展及一期工程的实施,建立了从水利部到流域机构、省的建设管理体系,制定了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颁发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培养了一批项目管理和建设的技术人才,取得了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

4、一期工程的建设带动了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满足国家级建设任务的同时,加快了省级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建设投入,特别是增加了省级报汛站的建设内容。

5、一期工程建设在水情信息采集方面,仅能完成60%的中央报汛站,尚有40%的中央报汛站需在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已经开始实施的一些省区也还未能全部覆盖区域内的中央报汛站;在工情信息采集、旱情信息采集方面只是实施了个别的试点,尚无法实现工情信息、旱情信息的采集、传输、管理;在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方面也仅仅能够完成防汛的部分功能。

6、一期工程由于前期工程周期相对较长,由于一些技术发展较快,设计方案与实施的方案需要考虑部分调整;一些西部省区的配套资金的落实相当困难;已建系统的运行维护经费落实较难;建设与管理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社会的发展给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为适应我国社会变革的新形势,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水利部提出了: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推进"两个转变"是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是保障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人水和谐的迫切需要。

2、“十一五”及今后十年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大江大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水利基础设施;初步遏制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有所改善。到2010年,水旱灾害损失率(水旱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量的期望值占同期GDP 的比重)由现状分别降低至多年平均%以下。“十一五”及今后十年我国防汛抗旱工作总体目标的确定,为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新的课题,新的任务。

3、实现水利工程体系的科学合理运用,实现优化调度,实现洪水资源化,抗旱手段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必须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信息,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努力提高灾害预测预报、信息处理、调度指挥和灾后评价等方面的科技水平。

二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防洪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期工程的建设取得的成果和实际应用已经

在一定的范围内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一期工程建设具有局部性,尚有40%的中央报汛站需在二期建设,在工情信息采集、旱情信息采集方面基本上还是空白。由于一期工程的投资限制和西部地区配套资金落实等原因,一期工程的实施可能尚有一些不完善之处,需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补充完善。近年来,出现旱情的地区不断扩大,旱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在一些地区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期工程由于投资和技术等原因,在决策支持的业务应用等功能方面尚不够完善。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整体作用,积极应对各种防汛抗旱等水利应急事件,特别是加快重点易旱地区的系统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尽快启动二期工程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一期工程建设成果,扩大系统的建设范围和深化系统的建设成果,构建一个覆盖全国、功能完整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状要求,充分考虑近几年相关技术的发展,继承近年来水利相关项目的建设成果,综合考虑已经审批立项或准备审批立项的一些项目的建设内容,避免重复建设。综合分析二期工程的业务与技术要求,基于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和框架,进一步优化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体系及建设任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工情信息采集、旱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高度重视信息源的建设和整合,拓宽信息服务的领域,扩展业务应用的范围,强化业务应用的深度,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实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在相关项目投资方面中央应给予西部更大的倾斜。

二期工程可研报告编制的原则

1、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2、一期工程成果继承与补充完善的原则。

3、一期工程相关技术的继承原则。

4、统一设计、开发、推广应用的原则。

5、技术方案比较的原则。

6、资源整合与系统集成的原则。

第四章二期工程的总体目标与总体架构二期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

1、全面实施中央报汛站的更新改造,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中央报汛站的实时信息在30分钟内上报到国家防办。

2、全面实施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基本建成工情信息采集体系。

3、全面实施旱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基本建成旱情信息采集体系。

4、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连接流域、省区、地市级的水利信息网络。

5、完善水利通信网络建设,重点加强移动通信系统建设。

6、补充完善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增强系统功能,扩大应用范围。

7、组织实施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建设。

8、实施资源整合,构建防汛抗旱决策会商环境。

二期工程总体架构

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二期工程的总体架构为:

三类信息采集系统(水雨情信息采集系统、工情信息采集系统、旱情信息采集系统)。

一个基础(通信与网络)。

二台一库(数据汇集平台、应用支撑平台、数据库系统)。

三类业务应用(水情业务应用、防洪调度业务应用、抗旱业务应用)。

一个会商环境(防汛抗旱决策会商环境)。

二个体系(安全体系,标准体系)。

应用支撑平台

平台资源管理

信息交换共享

数据统一访问

模型软件构件调用

第五章二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水情信息采集系统

依据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总体可研报告,共需完成224个水情分中心集成建设及所辖3171个中央报汛站测验和报汛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安排125个水情分中心集成建设及所辖1884个中央报汛站(雨量、水位、流量站等)测验和报汛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其中流域所属的283个中央报汛站未进行流量测验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150个中央报汛站未进行水位测验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因此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水情采集系统的建设基本范围是:遗留的99个水情分中心集成建设及所辖1287个中央报汛站(雨量、水位、流量站等)测验和报汛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以及流域所属283个中央报汛站流量测验设施设备和150个中央报汛站水位测验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涉及6个流域和25个省区(北京市、天津市、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和西藏自治区已在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基本建设范围见表。二期工程中具体的水情分中心及中央报汛站数量在可研阶段研究确定。

工情信息采集系统

工情信息分为基础工情信息、实时工情信息和洪涝灾情信息。依据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总体可研报告,共需完成228个工情分中心及所辖927个工情采集点建设、3个工程险情信息移动采集站。一期工程仅安排4个工情分中心及所辖30个工情采集点的建设内容,因此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将全面开展工情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基本建设范围包括:遗留的224个工情分中心及所辖897个工情采集点建设、3个工程险情信息移动采集站等,具体涉及4个流域、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单位。基本建设范围见表。二期工程中工情分中心及工情采集点的具体数量在可研阶段研究确定。

抗旱信息采集系统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抗旱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涉及土壤墒情、旱灾情况和抗旱管理等信息的采集、上报和管理。降雨、大中型水库蓄水量等信息由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完成,其他部门的抗旱信息通过其他途径获取。

依据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总体可研报告,共需完成267个旱情试验站(分中心)及所辖1265个抗旱信息站和1800个墒情采集点的建设等。目前一期工程安排了28个旱情试验站(分中心)、203个旱情信息站(易旱县)和480个墒情采集点(旱情监测站)的试点建设。因此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将全面开展抗旱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基本建设范围包括:遗留的239个旱情分中心及所辖1062个抗旱信息站和1320个墒情采集点的建设等。表为二期工程旱情实验站(分中心)及所辖抗旱信息站和墒情采集点的基本建设范围。二期工程中旱情分中心及旱情采集点的具体数量可能有较大变化,在可研阶段研究确定。

表二期工程抗旱信息采集系统的基本建设范围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 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任务书 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 项目建设办公室 二○○六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二期工程项目背景 总体背景描述 2001年12月,水利部和国家气象局以水规计[2001]626号文向国家计委上报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稿)(以下简称《修改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国家计委委托于2002年7月对《修改稿》进行评估,核减了部分项目,并对整个项目提出了分期建设的建议。共核减投资万元,将《修改稿》中提出的总投资万元调整为万元,并提出按照尽量维持系统的完整性和优先保证特别重点的原则,将特别重点的防洪地区和重要防洪城市的系统建设放在第一期,将其它防洪地区以及现有防汛系统还能基本正常运行的省市系统建设放在第二期。一期工程投资为亿元,其中中央投资亿元,地方投资亿元。 2002年11月,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重新编制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简要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2003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一期工程的建设。 2005年5月,经水利部水规总院的审查,水利部正式批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与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一起完成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并经国家发改委核准一期工程概算为:亿。 2005年11月水利部组织召开“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开始全面部署并组织实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实施的建设项目取得了预期成果,并已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关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的《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内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一期工程的建设内容、遗留在二期工程中应建设的内容,参见总体可研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和遗留工程表。 总体可研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和遗留工程表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文件-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附件: 国家防汛抗旱督察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建立完善防汛抗旱督察体系,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成效,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国家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制度化建设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检查督促指导下级防汛抗旱工作,组织开展防汛抗旱重大事故调查处置等。 第三条防汛抗旱督察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客观公正、依法依规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防总各成员单位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配合防汛抗旱督察工作。 第五条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国家、流域和地方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建立防汛抗旱督察体系,完善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制度。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全国防汛抗旱督察工作。

流域和地方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办公室负责辖区内的防汛抗旱督察工作。 第六条督察职责包括: (一)防汛抗旱法律、法规、政策执行落实情况; (二)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情况; (三)防汛抗旱队伍、物资及各项预案的准备情况; (四)防御洪水方案、洪水调度方案、抗旱预案、水量应急调度方案执行情况;台风防御、山洪灾害防御、城市防洪、水库安全度汛等专项预案执行情况; (五)江河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台风暴潮灾害、蓄滞洪区运用、严重干旱、应急调水等调度决策指令执行情况; (六)水库(水电站)垮坝,堤防决口;洪水、山洪、台风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城市受淹造成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行;严重干旱和重大水污染影响城乡供水等灾害处置情况; (七)防汛抗旱专项工作情况,如山洪灾害防御、城市防洪、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等; (八)其他需要督察的事项。 第七条防汛抗旱督察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督察对象提供与督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等;

最新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工作职责

协助应急办处置防汛突发事件。 协调指导重要河湖和重要水利工程实施防御洪水抗御旱灾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工作。 负责本区防汛会商,及时汇总雨水情、灾情和预警信息,提出应急响应建议。 掌握汛情、旱情并会同有关部门发布相关信息,指导监督重要河湖防汛及应急演练工作。 负责本区防汛抗旱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落实区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决定,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区专项分指挥部及成员单位应对防汛抗旱事故相关工作。 组织制订、修订与区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职能相关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指导乡镇、指挥部成员单位制定、修订相关专项应急预案; 收集分析工作信息,及时上报重要信息; 负责本区防汛抗旱应急培训、演练; 负责组建并联系区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专家顾问组; 承担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及应急物资的组织与协调等其他若干职责。 承担区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防汛抗旱办公室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防汛抗旱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承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日常工作; 三、组织制定全市各类防洪预案和重点防洪工程的度汛措施,执行省防汛办下达的大中型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 四、负责应急度汛工程的除险加固、水毁防洪工程的修复和河道清障工作。负责市级防汛抗旱物资的储备、调度工作; 五、负责防汛通讯、预警等非工程防汛设施的建设工作; 六、负责全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建设、维护与管理工作;

七、负责全市抗旱服务组织、防汛专业机动抢险队的建设和管理; 八、总结推广防汛抗旱工作经验,组织研究防御、减轻水旱灾害的措施,推广应用防汛、抗旱先进技术,进行业务技术培训与交流。 防汛抗旱办公室副主任岗位职责 本岗位在主管局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一、负责本室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内部建设。 二、组织制定本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处理防汛抗旱日常工作,组织制定全市防洪抗旱预案,并组织实施; 四、负责全市抗旱服务组织、防汛专业机动抢险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五、组织制定抗旱服务组织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六、负责股份制抗旱工程和基地建设的管理工作; 七、做好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防汛抗旱办公室防汛工作人员职责 本岗位在主任、副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一、认真完成主任和副主任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负责全市大中型水库及主要河道调度方案的编制、修改及调度运用计划的拟定; 三、编制防洪规划,编制全市应急度汛工程计划,监督工程实施情况; 四、负责防汛抢险物资的调配管理; 五、起草全市各类防洪预案; 六、负责水情、汛情、灾情统计及防汛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 防汛抗旱办公室抗旱工作人员职责 本岗位在主任、副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公务员)

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公 务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易发生在汛期的自然灾害是?(B) A、山体滑坡、泥石流 B、森林火灾 、暴雨 D、山洪暴发 单选题 2溢洪道出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A)。 A、溢洪道泄流能力不足 B、坝身渗漏 、由于抗剪强度不足 D、出现贯穿裂缝 单选题 3一般情况下,湖泊水位接近或达到()后,为保证湖泊堤防安全,需要考虑进行分洪调蓄。 A、汛限水位 B、警戒水位 、保证水位 D、历史最高水位 单选题

4当预警发出溪沟上游发生泥石流的通知时,溪沟两岸人员应当(),以躲避灾害。 A、往下游跑 B、往上游跑 、往山坡高地跑 D、躲在家里不出门 单选题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三条红线”是(B)。 A、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红线 B、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水资源总量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D、水资源总量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单选题 6我国旱、涝灾害多的主要原因是(A)。 A、受季风气候影响 B、受河流影响 、受地势影响 D、受地表植被影响

单选题 7“隹”的本义是鸟,引申义为“高”“精”“尖”。淮字由“水”与“隹”联合组成,本义是()。 A、鸟儿聚集的水 B、最高处的水 、最清的水 D、矛盾最尖锐的水 单选题 8唐朝诗人李白过长江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段最有可能经过的是(B)。 A、瞿塘峡、积石峡、西陵峡 B、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瞿塘峡、虎跳峡、西陵峡 D、虎跳峡、巫峡、西陵峡 单选题 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有防洪任务的()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要成立防汛指挥机构,其受上级防汛指挥机构和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 A、省级 B、市级 、县级 精选

城市应急指挥解决方案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第1章方案概述 (5) 1.1 设计原则 (6) 1.2 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描述 (6) 1.3 系统结构 (9) 第2章各系统功能设计 (11) 2.1 应急指挥应用系统建设 (11) 2.1.1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11) 2.1.2 预案管理与事件分级处理系统 (11) 2.1.3 GIS地理信息应用系统 (13) 2.2 数据中心和网络中心建设 (14) 2.2.1 数据中心的组成 (14) 2.2.2 网络连接的选择 (16) 2.2.3 数据中心的环境 (16) 2.3 应急指挥大厅基础设施建设 (16) 2.3.1 指挥大厅功能分区 (16) 2.3.2 大屏及显示系统 (17) 2.3.3 视频会议系统 (17) 2.4 呼叫中心系统 (18) 2.5 视频监控系统 (18) 2.6 有/无线通讯系统 (19) 第3章应急指挥中心基础设施设计 (20) 3.1 指挥大厅建设 (20) 3.1.1 场地规划标准 (20) 3.1.2 指挥大厅规划实施标准 (22) 3.2 核心机房建设 (34) 3.2.1 概述 (34) 3.2.2 机房建设标准 (34)

第4章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38) 4.1 视频监控系统概述 (38) 4.1.1 建设需求 (38) 4.1.2 系统建设目标 (38) 4.1.3 系统建设功能 (38) 4.2 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39) 4.2.1 建设内容 (39) 4.2.2 视频监控网络方案 (39) 第5章网络中心设计 (40) 5.1 网络建设的目标 (40) 5.2 总体网络结构及设计标准 (40) 5.2.1 核心交换机区 (41) 5.2.2 服务器区 (41) 5.2.3 子系统接入区 (41) 5.2.4 监控管理区 (42) 5.2.5 本地接入区 (42) 5.3 其它考虑 (42) 5.3.1 IP地址规划 (42) 5.3.2 NAT的配置 (43) 5.3.3 安全访问控制标准 (43) 第6章数据中心设计 (44) 6.1 服务器多层结构设计 (44) 6.1.1 设计原则 (44) 6.1.2 应用区设计标准 (45) 6.1.3 管理区设计标准 (46) 6.2 存储/备份体系设计 (47) 6.2.1 存储/备份系统方案设计原则 (47) 6.2.2 存储/备份系统方案设计标准 (48)

防汛抗旱应急决策支持解决方案

防汛抗旱应急决策支持解决方案 概述 防汛抗旱决策支持解决方案是以MapGIS开发平台为支撑,借助GIS突出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功能,GPS技术以及RS强大的实时监测功能,开展实时工情的采集、传输、处理及应用工作,实现水利信息接收处理、信息服务、洪水预报、灾情评估、汛情监视、防汛会商等功能,为正确分析和判断防汛抗旱形势、制定防洪抗旱调度决策以及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主要特点 ●依托MapGIS 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构建多源异构数据采集、处理、显示、管理、分析、维护的核心功能仓库; ●模拟水库溃坝过程,计算洪水的淹没范围,分析洪水的演进趋势,为抢险救灾方案制定奠定基础; ●实现了防汛综合信息空间分析、防汛应急预案和抗旱应急预案的可视化表达、防汛指挥决策辅助支持等功能; ●采用B/S模式,运用MapGIS互联网GIS开发平台向外发布防汛抗旱建设成果,提供跨平台的网络GIS服务; ●实现了包括地图服务、空间分析服务、大众应用服务、真三维服务、典型服务等的全套GIS功能,也能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服务。 主要功能

●实时水雨情查询统计:系统可查询最新的水雨情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将水情、雨情数据以地图、统计图等形式显示。 ●历史水雨情查询统计:以日、旬、月为单位查询历史水雨情数据,以折线图、表格等形式显示水情、雨情的详细信息。 ●防汛抗旱预案查询展示:综合管理江河、水库、城市等防洪预案,支持查询浏览功能。 ●短信发送:提供短信发送功能,支持防灾抗灾工作的及时组织和开展。 ●卫星雷达数据展示:系统提供对卫星雷达数据的查询和动态播放功能。 ●旱情专题图制作:系统提供对旱情专题图的生成与发布功能。 ●台风监测:实时接收台风监测数据,提供在电子地图上直观显示受台风影响的区域及台风信息。 ●防汛抗旱抢险队伍管理:基于电子地图对抢险队伍进行信息化、图形化管理,提供综合查询、报表打印等功能。 ●防汛抗旱物资管理:基于电子地图,提供综合查询、报表统计等功能。 防汛抗旱态势标绘

加强城市防洪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加强城市防洪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 部 附件: 加强城市防洪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水利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科学制定城市防洪规划~切实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作~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防御、减轻洪涝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行~现就加强城市防洪规划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加强城市防洪规划工作组织领导 (一)城市防洪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我国城市绝大多数坐落在江河湖海之滨~不同程度遭受洪水、海潮和内涝积水威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保障防洪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城市存在防洪排涝标准低、工程布局不合理、体系不完善、设施老化失修、应急手段和措施薄弱等突出问题~一旦遭受洪水或暴雨袭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正常运行面临严重威胁。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十分重要而紧迫。 ,二,城市防洪规划体系亟待完善。城市防洪规划是指导城市防洪工作、依法加强城市防洪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城 1 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世纪90年代~我部组织指导各地开展了城市 防洪规划编制工作~对有序安排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或修改~城市防洪保护区扩大~防洪保

护对象增多~防洪标准要求提高~亟需重新编制或修订城市防洪规划~以统筹协调城市防洪排涝与城市发展、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关系~合理安排洪水出路~科学制定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布局~确定今后一个时期城市防洪排涝减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项措施。 (三)建立城市防洪规划工作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城市防洪工作由各级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城市防洪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水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要明确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单位的工作责任~建立分级组织、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规划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实施。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工作经费由城市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二、统筹兼顾,合理确定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布局 ,四,明确城市防洪规划指导思想。城市防洪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综合考虑洪水防御、城市排涝、市政建设、环境整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城市水文 2 化等需要~合理确定城市防洪排涝标准~科学安排防洪排涝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全面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五,确立城市防洪规划基本原则。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确保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二要坚持统筹兼顾。统筹考虑城市防洪保安、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整治、水生态保护、水文化建设~兼顾流域与区域、新区与老城防洪要求~外洪与内涝治理相结合~市政建设与防洪建设相结合~促进城市发展与防洪排涝相协调。三要坚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举。既注重制订治本之策~着力构筑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和监测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又着力加强防洪排涝管理。四要坚持远近衔接。根据城市发展需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协调衔接好城市防

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县20xx年度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20xx年是我国成功举办“两奥会”和“神七”成功发射、太空行走,实现国人千年梦想大喜之年;全国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诚文川抗震救灾取得胜利的一年。我县的防汛抗旱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充分贯彻防汛抗旱方针政策,认真安排部署,科学决策指挥,落实各项工作预案,认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制定应对措施,同时,加强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督导检查,各成员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并密切配合,以安全工作促进平安奥运,确保我县水库、电站、在建工程安全生产和人民群众安全,当人为不可抗拒的灾情发生后,深入一线指导帮助受灾群众抗灾救灾和恢复生产,灾害面前发扬不怕困难、团结抗灾、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同洪、旱灾害进行顽强的抗争,将受灾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现将一年来的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如下: 我县今年灾害的特点为:旱灾严重,单点暴雨和地震波及影响导致山地灾突出,各项基础设施和作物损失严重。入春以来,由于无降雨、少雨、持续高温,全县十个乡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旱灾,特别是我县以怒江沿线的乡镇受旱严重。干旱造成水源减小、干枯,农作物受旱严重,新植甘蔗无法播种,人畜饮水困难,生产生活受到影响。5月中、下旬开始全县普降中到大雨,造成部分乡镇山地洪涝灾害,房

屋、沟渠、交通农田不同程度受损毁。特别是进入8月中旬后,由于单点暴雨造成山洪泛滥,山体崩塌地震影响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1人死亡,各类作物、民房、交通、集镇重点饮水工程、沟渠等基础设施损毁较为严重。加之受盈江8·21地震响沟渠、饮水工程等设施受到不同程损毁。 一、降雨情况 气象部门预报:今年我县的降雨量为2210.9mm,比去年多624mm,比历年多73.2mm。1—4月30日全县降雨234.8mm,比去年同期多109.9mm,比历年同期多60.9mm, 5月中旬进入雨季。到10月31日止实际总降雨量为1964.2mm,比去年同期相比少67.1mm,比历年同期少70.7mm,平均气温17.1℃,与去年同期相比高0.5℃,与历年同期高0.4℃。雨季持续时间长、单点暴雨突出,大雨主要过程为5月、6月、7月、8月、9月5个月份。 二、旱灾及应对措施 去冬今春以来,我县大部分地区高温少雨,5月进入雨季,虽然降雨比去年和历年多,但由于水利化程度低和多种因素, 10个乡镇还是不同程度受到干旱灾害,尤其以怒江沿线的腊勐、镇安、碧寨、勐糯、木城较为严重。旱灾不但给农业、经济作物造成损失,还给工业、人畜饮水带来影响和困难。全县20xx年因旱受灾损失达699.8万元。 据统计: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达3.8千公顷,其中:成灾3.4千公顷,绝收0.2千公顷,牧区受旱面积0.002万平方公里,人畜饮水困难0.53万人0.4万头。蓄水总量比去

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建议书概要

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建议书 2015年3月

一、建设城市应急指挥中心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集度很高,遭受各种突发事件及灾害的威胁形势严峻。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毒酒事件,造成数百名群众中毒住院,其中近30人死亡;2002年南京汤山发生中毒事件,造成395人中毒,42人死亡;2002年至2003年我国突发SARS事件,造成300多人死亡,5000多人被传染;最近,我国遭遇50年一遇的雪灾,已造成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10省区3000多万人受灾,因灾经济损失1111亿元。截止1月28日11时,乐山市管辖的峨眉山市、沙湾区、沐川县、犍为县、马边县、峨边县、夹江县、金口河区、市中区等9个区、市、县,71个乡镇,27.43万人受灾,损坏房屋932间,农作物受灾48.12万亩,死亡大牲畜674头,直接灾害经济损失达6846万元。 面对严峻的突发事件及灾害威胁,我国逐步加强了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更是明确地提出应急联动系统建设。近几年国务院陆续颁布和制订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危害,保障人民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系统》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该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遥测系统、电视会议系统等),以治安交通、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地理信息数据库与应急资源数据库为基础,实现对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价等功能。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及时的信息获取和智能的应急指挥,达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最大程度地减轻事件危害和经济损失,保障社会安定的目的。

基于GIS的防汛抗旱指挥平台研究

基于GIS的防汛抗旱指挥平台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是灾情决策的基础,是分析和判断灾情形势,科学地制定灾情调度方案的依据。当发生灾情时,则可迅速地采集和传输各种灾情信息,并及时显示在地理地图上,对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和预报,经分析制定出灾情调度方案,努力缩小各种灾害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关键词】监测与调度防汛抗旱地理信息系统Oracle 数据库GIS MapInfo 1 引言 为防治水旱灾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各种灾情整治,但完全依赖工程措施提高防洪抗旱能力,难以实现快速指挥决策。应该在已有软硬件资源的基础上,利用自动监测、远程遥测技术、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技术、GIS技术、Oracle数据库和现代水资源联合调度等专业技术,对水情、旱情进行实时监测、实时评价、实时调度和实时管理。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2.1 地理信息系统的简介 GIS是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理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

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2 MapInfo的简介 MapInfo是个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桌面地图信息系统,它具有图形的输入与编辑、图形的查询与显示、数据库操作、空间分析和图形的输出等基本操作。本系统是在在.NET环境下通过C#语言对MapInfo里的MapX控件进行二次开发来实现的。 3 基于GIS的防汛抗旱指挥平台 3.1 概述 自从2005年水利部组织召开会议后,开始全面部署并组织实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工程建设。该防汛抗旱指挥平台以MapInfo共享服务平台为依托,遵循国家水利行业政策法规,充分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开展实时水情、雨情、旱情、洪涝灾情的采集、传输、处理及应用工作,并建立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3.2 系统技术方案与实现 3.2.1 系统技术方案 该平台采用跨平台的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其基本框架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人机交互层、应用分析层和系统支撑层。 其中,应用分析层是该平台的核心,分为基于GIS的灾

2020年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事业单位人员)

2020年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事业 单位人员) 2017年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事业单位人员) 单选题(1/10)1.全国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共28605个,水面总面积(C)万平方公里(不含跨国界湖泊境外面积)。 A、05.8 B、6.8 C、7.8 D、8.8 单选题(2/10)2.在汛期,以发电为主的水库,其(C)以上的防洪库容以及洪水调度运用必须服从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调度指挥。 A、正常蓄水位 B、防洪高水位 C、汛期限制水位 D、设计洪水位 单选题(3/10)3.覆盖保墒技术可以直接节约土壤水,提高农田水分生产效率,其中可以用于覆盖的材料有砂石、秸秆残茬、(C)。 A、土 B、草 C、地膜 D、旱地龙 单选题(4/10)4.在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台风袭击。台风来临时,以下哪种行为是不正确的?(C) A、如果在结实的房屋里,小心关好窗户。 B、如果在水面上(如游泳),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C、如果在街上,赶紧找临时建筑物、广告牌、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 D、如果正在举办露天集体活动应及时停止,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单选题(05/10)05.历史上,黄河决口对两岸的城市造成很大的破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遭受水灾次数最多、被破坏最严重的城市是(A)。 A、开封 B、郑州 C、徐州 D、济南

单选题(6/10)6.武警部队参加抗洪抢险调度由(A)向当地县级 以上政府行政首长提出请求,当地政府首长报上一级行政首长批准后,按武警部队调动程序办理。 A、险情所在地防汛指挥部 B、县级防汛指挥部 C、险情所在地武警部队 D、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单选题(7/10)7.黄河历史上经常改道泛滥,造成灾害。一般认为,有史料记载的黄河第一次大改道发生在(B)。 A、公元前二十一世纪 B、公元前602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 元11年 单选题(8/10)8.随着可利用淡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有效利用海水资源开辟新水源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海水淡化,是指将含盐量为30500mg/L的海水淡化至(V)mg/L以下的饮用水。 A、1000 B、2000 C、0500 D、100 单选题(9/10)9.以下管涌险情的抢护方法中错误的是(C)。 A、反滤导渗 B、蓄水反压 C、黏土封堵出口 D、围井反滤 多选题(10/10)10.遭遇洪水时,正确的防范与自救措施有:(ABD)。 A、来不及转移的人员,就近向山坡、结构牢固的楼房上层、高 地等地转移。B、来不及转移且无法转移至高地的,可找一些门板、 大床、大块泡沫塑料等漂浮材料扎成筏逃生。C、洪水来临时,爬上 带电的电线杆、铁塔避险。D、被洪水包围时,利用电话、网络、铜 锣或者挥动鲜艳衣物等方式,积极寻求救援。

2-基于MapGIS的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定稿)

基于MapGIS的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 陈绪黄友昕刘家奎 摘要: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是防灾减灾的重要非工程措施,是实现防汛指挥决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以MapGIS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为例,重点介绍了几个关键环节和主要的功能应用,借此展现GIS技术应用于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实现防汛指挥调度可视化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GIS;防汛抗旱;指挥决策;MapGIS 1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需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水旱灾害又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防治水旱灾害是我国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经济与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加强防汛抗旱指挥的科学性,提高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防汛调度决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主要目的的非工程措施日益成为重要的减灾手段。 水利信息是防汛抗旱决策的基础,是正确分析和判断防汛抗旱形势、科学制定防汛抗旱调度方案的依据。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结合3S技术和最新的信息化技术,通过提高雨情、水情、工情、旱情和灾情信息采集传输的时效性,提高预测和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制定防洪抗旱调度方案、提高决策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为科学辅助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决策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最终达到充分发挥已建水利工程设施效能的作用。 2 系统概述 依据《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暨“金水工程”规划)、《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要求》,该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以MapGIS IGSS共享服务平台为依托,参照全国各省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的经验,遵循国家水利行业政策法规,充分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3S技术等来开展实时水情、雨情、台风、工情、旱情、洪涝灾情的采集、传输、处理及应用工作,并建立水利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开发面向防汛抗旱数据采集传输、工情信息管理、防汛抗旱指挥管理、汛情监视、遥感洪涝监测等业务的专业软件产品,为水利行业的防汛抗旱指挥应用系统的建设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 3 总体架构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根据防汛抗旱工作的需求,依据国家安全体系与标准规范体系,结合防汛防风抗旱指挥调度决策工作的实际业务需求,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思想,在软硬件基础设施和水利数据中心的基础上,依托GIS支撑平台,建设水利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工情信息管理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管理系统、汛情监视系统、遥感洪涝监测系统、台风灾害监测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 该系统先进实用,能为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及时地提供各类防汛抗旱信息,较准确地做出降雨、洪水和旱情的预测预报,为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系统由基础设施、水利数据中心、GIS支撑平台、水利共享服务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构成(图1)。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解决方案鉴于近年来城市范围内的公共安全事件的不断增多,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应用也在受到关注。并且,“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建设”可以使重特大事件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本文就此展开分析了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建设背景 近年来国际范围内公共安全事件增多、频度加快。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应对紧急情况的特殊办公方式,应急系统的建立和实施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公共安全问题可导致国家经济、政治上的重大损失。“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建设”可以使重特大事件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随着我国城市管理模式逐步与国际接轨,应用高科技管理城市的方法逐步引入中国,将不断推动我国城市现代化步伐。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为公安、消防、交警、急救等应急处置机构提供通信与信息保障,通过对各部门的信息网络和通信系统加以集成,将各种应急服务资源统一在一套完整的智能化信息处理与通讯方案之中,全市的报警与求助电话在统一的接警中心和处警平台进行统一接警察和统一处警;市民在紧急求助时,只需拨打同一号码;遇紧急、突发、特殊事件,联动系统即成为城市统一的协调、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指挥调度中心。应急联动系统

就可以实现统一接警、统一处警,在无线集群调度通信平台和集成数据信息的支持下,统一指挥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行动。 二、系统框架 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分析,以现行的城市应急解决方式为基础,结合协同软件及INTERNET技术的发展,以提供“应急预案的结构、系统、平台、数据资源”为基础,我们采用以“应急联动为主线,预案制定为辅线”的方针策略,建立完善的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信息管理系统。 建设完善整套应急指挥系统的中心思想是:“分级处置,准确上报;指挥协调,各级响应;新旧整合、资源配套;平战结合,完善管理”。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紧密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按照“适度投入、信息共享、实时控制、反应迅速、处置到位”的要求,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以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管理系统平台建设为契机,整合有关部门单位和各下属区县的图像监控、有线通信以及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资源,建立有效的应急指挥技术支撑体系,实现市与相关部门单位、各区县之间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系统采用先进的“3S“和空间数据库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应急处理求护为核心,建立一个集RS、GIS、GPS、MIS、ES等技术

华纬讯-技术稿件-水利防汛抗旱视频指挥调度系统方案-2009-07-13

水利高清视频指挥调度系统方案 (引子) 北京华纬讯电信技术有限公司(请提供职称)闰之 背景及目标 基于水利行业的监控系统平台已经在我国全国各地迅速铺开,监控技术为水利设施的安全防范和远程汛情获取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如今,这样单一化的系统平台已经无法满足水利行业在防汛通信上对实时视频、远程交互、应急决策、移动勘察、数据分析、地理定位等的多系统子集的综合平台。故而,集远程监控、视频会议、指挥调度、移动视频采集、报警联动、电子地图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视频通信平台将成为水利行业视频应用的主流。 北京华纬讯电信技术有限公司………………专门针对需要对前方现场进行实时了解的指挥调度需求,研制出了运行在中低带宽条件下的具有单向远程视频监控、移动视频采集及音、视频双向交互功能的视频指挥调度系统,该系统在实现综合视频通信平台功能的基础上,还根据水库、闸站、海塘、分滞洪区、重要测流断面等不同水利工程区域的特点,并兼顾防汛及工程管理,与水雨情及工情数据库的整合,对于抗洪救灾的正确决策将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同时,为了提升用户的远程可视化交互的使用效果,北京华纬讯电信技术有限公司在2008年底就隆重推出了高清综合视频指挥调度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达到1080P的高分辨率双向视频图像,给用户以极佳显示效果。同时能够兼容352×288(CIF)、704×576(4CIF)、720P、1080I等其它分辨率,就具有极强的网络适应性。 系统特点概述 1)能够接入各地区的水利安防监控系统,实现综合一体化的全局调度。 我国水域覆盖广阔,各省市的水利安防设施大多都独立采购,独立建设,缺乏可连通性。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水利防汛抗旱指挥视频调度系统能够支持多厂家多型号编码器,实现不同供应商视频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各地已建监控系统统一接入管理。可以将原有视频监控系统接入新建的综合视频指挥调度系统,统一管理、统一应用。 2)多种视频应用高度集成在一个综合视频通信平台。为了满足水利安防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或需要多部门协同的工作过程中,多样化的视频应用,水利防汛抗旱指挥视频调度系统完整实现了视频指挥调度、视频会议、视频监控、以及数据会议、数据采集、报警视频联动等多种业务功能。 3)保护用户已建的的信息系统投资。 水利防汛抗旱指挥视频调度系统的多品牌接入能力以及多种视频应用于一体的特点,在实现了系统平台的统一管理、统一控制、统一维护的基础上,还将最大程度保护用户已建的监控设备投资,避免了多平台建设的反复投资现象。 4)系统实现与水雨情及工情数据库的整合,做到综合报警联动 水利防汛抗旱指挥视频调度系统平台提供二次开发接口,能够方便快速地与水雨情及工情数据库等数据平台进行应用集成。这样,视频调度系统能够结合水利行业的数据库,可实时地获取当天水雨情信息并和视频同步显示,也可进一步获得历史水雨情信息。例如,系统可获得汛期的警戒水位,一旦实时水位超过警戒水位,系统将自动报警并联动相关视频,供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水利防汛抗旱指挥视频调度系统 VC3综合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视频指挥调度系统统一管理。通过本系统,将视频监控完整的覆盖了各个水坝涵闸等水利设施以及河道湖泊等需要进行水位监测的现场的同时,还将总部与各下属分部、各水利设施值班室、以及监控现场有机的联合成为一体,做到集中化、高效的视频指挥调度。实现总部对各下属分部、各水利设施值班室、以及水利设施现场的工作人员实施应急可视化指挥调度和日常值勤管理指示的下达和下级情况的汇报。也可以满足用户对各种工作现场情况的事前预防、工作现场的事中监控、出现事故的事后处置等一系列远程视频监控、视频指挥调度需求。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简介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简介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的总目标是根据防汛抗旱工作的需求,建成一个以水雨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系统和雷达测雨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要求该系统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为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及时地提供各类防汛抗旱信息,较准确地作出降雨、洪水和旱情的预测预报,为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系统建成后应达到下列主要目标: 1、在水情信息采集方面,中央报汛站中的雨量和水位观测,全部采用数据自动采集、长期自记、固态存储、数字化自动传输技术,以提高观测精度和时效性。中央报汛站的测洪能力提高到接近或达到相当于设站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或略高于堤防防御标准的水平。大江大河站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或意外事件的情况下,有应急测验措施。对流量、泥沙等其它水文信息通过人工置数进行数字化自动传输。 2、在报汛方面,通过对中央报汛站报汛设施的更新改造和建设224个(一期125个)水情分中心,实现在半小时内收集齐3002个(一期1799个)中央报汛站的水雨情信息的目标。 3、建成分布合理,初具规模的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网,初步实现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的实时化和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工情信息的采集和传输,通过927个重点防洪县、工程管理所的工情信息采集点、228个工情分中心的建设(一期选择部分重点省进行试点和示范区建设),对工程险情和突发事件要测得到,报得及时,处理快速,信息丰富直观,包括图形、图象、声音和分析结果等。建立健全旱情测报网,旱情信息的采集和传输,要规范化,要能掌握面上的旱情,并通过旱情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能够对水文气象干旱、农业干旱等作出分析评价和趋势预测(一期进行旱情采集、传输、处理试点)。要采用先进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灾前灾中的灾情监测和分析,以及灾后的灾情统计和评估。 4、通信方面,在水利部和原邮电部两部有关协议的指导下,根据防汛需要,首先考虑使用邮电公用网,充分发挥已有防汛通信网设施的功能,提高和加强防

2020年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2020年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从政治的高度看,治水就是( A ) A.抓深化改革惠民生 B.抓有效投资促转型 C.抓平安稳定促和谐 D.抓绿色发展优环境 2、五水共治、( C )先行。 A.排涝 B.节水 C.治污

D.供水 3、水法中的水资源是指( C )。 A.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 B.海水、淡水 C.地表水、地下水 D.海水、地下水、雨水 4、作出水行政处罚决定的主体是( C )。 A.水政监察队伍 B.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政处 C.水行政主管部门 D.水上公安

5、我国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A ),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C.水利行政主管部门 D.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6、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C ),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7、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模式应采取( C )为主导的复合型跨界水污染治理模式。 A.层级治理模式 B.区域整合模式 C.府际合作模式 D.社会治理模式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B.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C.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应当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 D.国家对可能引起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9、对河道、湖泊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按照( A )的原则,由防汛指挥机构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挥机构组织强行清除,所需费用由设障者承担。 A.谁设障,谁清除 B.河道管理单位清除 C.水行政主管部门清除 D.谁受益,谁清除 10、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 A )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A.行政首长 B.分管领导 C.业务部门

城市应急指挥平台系统简要说明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平台简要说明 一、城市应急指挥平台概述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解决方案是一个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资源数据库、方法库和知识库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系统、信息表示系统为手段,实现对突发事件数据的收集、分析、对应急指挥的辅助决策、对应急资源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控制等指挥功能。该系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为指挥首长和参与指挥的业务人员和专家,提供各种通讯和信息服务,提供决策依据和分析手段以及指挥命令实施部署和监督方法,能及时、有效地调集各种资源,实施灾情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减轻突发事件对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用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小的资源投入,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将实现政府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处理城市突发事件和向公众提供社会紧急救助服务的联合行动系统,为城市构建一张全面的应急预警和处理“安全网”,完善政府对公共突发事件(如流行病、恶性案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机制。 我们设计的主导思想是高效利用有限资源,有计划地进行规划、预防、救援和应急救援演练,建立城市联动指挥机制,提高政府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抗风险的能力,为市民提供更加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围绕用户需求,建设“一个中心、两个保障、四个平台、多个系统联动”,即以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为中

心,提供信息安全保障和体制管理保障,搭建实时通信平台、地理信息平台、综合调度平台和协作共享及预案决策支持基础平台,总体融合各个子系统实现系统联动。 二、方案实现目标 1.数据采集、资源共享 对于公共设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以及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和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要建立健全的数据检测体系。例如:在熟食中使用检测装置,长期采集水质污染状况数据;从各个医院和各级医疗机构采集突发的传染病疫情数据等。 对现有城市建委指挥中心、城市安全生产监督局中心、城市质量监督局指挥中心、交警指挥中心、110指挥中心、120指挥中心、119指挥中心系统平台里面对应急相关的资源信息全部共享到市级应急平台中。 2. 综合研判 城市应急平台接收来自市内各部门的事件信息,并对相关信息做出综合研判。对于能够在市级行政范围内,根据市级应急预案能够合理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由市级应急平台消化处理。 3.先期处置 城市应急平台要能够在第一时间指挥和协调相关的城市各部门应急指挥部门,先期处置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很多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往往需要多个多个部门的共同应对,城市人民政府需要统一指

水情预警发布管理办法试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附件 水情预警发布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为了防御和减轻水旱灾害,规范水情预警发布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及《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布水情预警,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水情预警是指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洪水、枯水等预警信息,一般包括发布单位、发布时间、水情预警信号、预警内容等,水情预警信号附后。 第四条水情预警依据洪水量级、枯水程度及其发展态势,由低至高分为四个等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即:洪水蓝色预警(小洪水)、洪水黄色预警(中洪水)、洪水橙色预警(大洪水)、洪水红色预警(特大洪水);枯水蓝色预警(轻度枯水)、枯水黄色预警(较重枯水)、枯水橙色预警(严重枯水)、枯水红色预警(特别严重枯水)。 第五条水情预警由水文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向社会统一发布。

全国涉及多流域(片)的水情预警发布工作由水利部水文局负责。 流域(片)内涉及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情预警发布工作由流域水文机构负责。 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的水情预警发布工作由省级水文机构负责。 红色和橙色两级水情预警发布需经同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审核。 第六条水情预警由水文机构根据发布权限,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网络等媒体统一向社会发布。各媒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防汛抗旱要求,及时播发、刊登水情预警信息,并标明发布单位和发布时间,不得更改和删减水情预警信息。 第七条有关地区和部门应依据水文机构发布的水情预警信息,按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及时启动相应响应。社会公众应及时做好避险防御工作,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第八条非法或未按规定向社会发布水情预警的,依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九条各流域、省级水文机构应依据本办法,结合流域(片)或辖区内水旱灾害的特点,具体细化洪水、枯水等级预警标准,报同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审批,并报水利部水文局备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