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码头的应急预案

码头的应急预案

码头的应急预案
码头的应急预案

目录

1.综合应急预案…………………………………………3—24

2.突发重大事故应急预案………………………………25-31

3.防恐应急预案…………………………………………32-37

4.防汛应急预案…………………………………………38-49

5.消防应急预案…………………………………………42-43

6.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50-52

7.高温防暑应急预案……………………………………53-55

8.山体滑坡应急预案……………………………………56-57

9.疏港应急预案…………………………………………58-61

10.防溺水事故应急预案……………………………….62-63

11.触电应急预案…………………………………….…64-69

12.港区触礁应急预案 (70)

13.港区抗枯防雾工作预案 (71)

14.港区碰撞应急预案 (72)

15.港区防污染应急预案……………………………….73-74

16.港区火灾应急预案………………………………….75-77 17港区内伤病情况应急预案……………………………78-79 18食物中毒应急预案…………………………………..80-84 19.港区搁浅应急救援预案………………………….85-86 20停电预案…………………………………….……..87-88 21停水应急预案…………………………………….…89-90

22办公室楼火灾应急预案……………………………..91-92 23防雷应急预案……………………………………..…93-94 24港区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95-97 25港区设备维护应急预案…………………………….98-100 26防陡涨陡退应急预案………………………………101-104

27氧割、电焊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05-111 28港口防风应急预案…………………………………112-114 29港区应急训练与演习预案……………………….115-120 30隐薰蒸中毒应急预案……………………………121-123 31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24-127

重庆理文码头有限公司

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的综合指挥处置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确保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保障职工和公司的财产安全,将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降至最小程度,减少社会影响,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应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和指导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

1.4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4.1综合应急预案:公司组织编制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以岸基支持与集中指挥为主,侧重在应急救援活动组织协调,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明确本企业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

责,应急行动、措施、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本公司综合应急预案是经公司总经理批准正式发布实施,报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1.4.2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不同突发事件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制定计划和方案。公司组织制定防恐、防汛、消防、自然灾害、三峡水库175米蓄水期安全、食物中毒、高温防暑、山体滑坡、疏港等应急预案。

1.4.3现场处置方案:是根据港口企业的经营风险,针对港区、港区、机械设备营运过程中发生或可能生的各种不同的具体事故或险情的

应急处置和预防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具体、简单、针对性强,并通过应急演练,参与应急人员要做到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反应迅速、正确处置。

2.2危险源分析

针对公司生产经营特点,依据《工伤事故伤亡类别》(GB6441-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等相关要求,经过分析,目前在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员工素质、港区的交通条件、恐怖事件、汛期事件、消防事故、自然灾害事件、三峡水库175米蓄水期安全事件、高温中暑事件、山体滑坡、溺水、触电、管理部门责任等主要风险。

2.3风险分析

2.3.1人员在港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跌落、触电、碰撞、人员落水、风浪等因素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

2.3.2 由于暴力、爆炸物品可疑人员的进入、抢劫、盗窃等因素造成

车恐怖事件;

2.3.3由于汛期长江、乌江、嘉陵江等水位陡涨、陡退等因素造成汛期事件;

2.3.4由于大雾、雷电、冰雪、地震、洪水、山地滑坡、泥石流等因素造成自然灾害事件;

2.3.5 由于消防设施配备不全、损坏等因素造成火灾或爆炸等消防事故。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公司应急组织体系主要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现场应急指挥中心及公司下属各单位的应急救援机构组成。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指挥机构

3.2.1.1公司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总经理电话:-8198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电话:-8722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码头部,码头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3.2.1.2指挥部下设:

a)现场救援组电话:

负责人:码头部潘昭富成员:谢维中、赵小军

b)医疗救援组电话:

负责人:商务部张移峰成员:简小丽

c)善后处理组电话:

负责人:行政部王国生成员:杜木森

d)后勤保障组电话:

负责人:人事科张超文成员:周之英

e)通信与信息保障组电话:

负责人:物流部曾维春成员:万川

f)治安保卫组电话:

负责人:保安部王昌彬成员:邓清元

3.2.2职责

3.2.2.1应急指挥部的职责

a)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并落实指令;

b)审定并签发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c)审定并组织实施应急预案的演练;

d)下达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e)负责对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进行指导、督促;

f)负责协调、调动应急救援的资源和人员;

g)向上经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3.2.2.2总指挥职责

a)定期召开指挥部成员例会,组织指挥预案的演练;

b)决定启动和终止本预案;

c)审核生产安全事故险情及应急处理进展等情况及负责向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上报;

d)特别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亲自或委托安全副总指挥赶赴现场进行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应急处理预案,组织现场应急处理;

e)发布警戒和疏散命令。

3.2.2.3副总指挥职责

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负责所分管的应急管理工作。

做好负责所分管的应急保障工作。

应急救援时,协助总指挥工作。

遇到总指挥不在事故救援现场时,代理总指挥职权(按职责要求)。

3.2.2.4现场救援组任务与职责

a)负责应急队伍的建设。组织队员进行培训、训练和应急演练。

不断提高队伍的消防等应急救援能力。

b)负责消防器材、个人防护用品等抢险装备的配备和维护。

c)负责提出并落实工程抢险车辆、器材、个人防护用品、抢险装备抢修所需物资的配备和维护。

d)负责事故突发时的快速救援,控制事故蔓延,抢救受伤人员,参与制订排险、抢险方案;组织抢险人员落实排险、抢险措施;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事故处理情况;负责事故现场的洗消和恢复工作;参与事故的调查。

3.2.2.5医疗救护组职责

负责现场应急救护所需的各种医疗抢救器具的配置和日常维护工作。

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联系或送就近的(县及以上的)医院对受害人员实施救治,协助120医务人员做好伤员的救护工作。负责事故现场的卫生防疫。对就近的(县及以上的)医院应事先进行联系,有条件的应签订有关救护协议。

3.2.2.6善后处理组职责

a)负责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置工作,做好工伤补偿和家属安抚、安置工作。

b)负责事后和保险公司联系理赔工作。

c)完成公司应急指挥部交给的其它工作。

3.2.2.7后勤保障组职责

a)负责抢险所需的设备、物资的配置工作。

b)负责抢险物资、设备设施、防护用品及抢险救灾食品、生活用品及时供应。

c)负责受伤人员的安置等工作。

d)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协助救护组做好伤员救护、伤员转运和安抚工作;外部救援部门的接待工作。

3.2.2.7通信与信息保障组

a)负责对各种通讯工具、警报及事故信号做出明确规定,将报警方法、联系号码和信号使用规定置于明显位置,使每一位值班人员熟练掌握。

b)保证救援指挥中心的指挥信息的畅通和及时传达。

c)负责对外联络事宜。

d)负责掌握、提供相应救援组织和人员的通讯联络方式。

e)负责通讯设施在紧急情况下的畅通。

f)负责接待新闻媒体;

g)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需发布的信息必须由总指挥审核和批准)。

3.2.2.8治安保卫组职责

执行指挥部命令,参与制订事故抢险方案,组织落实相关的紧急措施。

a)做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组织清点、疏散受灾人员、统计伤亡人数。负责外部救援车辆、人员的引导工作。

b)收集事故现场有关证据,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监控方式、方法:主要通过人员检查、GPS系统和视频监控、检测等方法加强对危险源的辨识、建档和监控,重大风险信息及时上报。

4.1.2预防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认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强化源头管理工作,不断投入安全管理科技含量,提高安全管理手段和效率,定期对生产设备、车辆进行检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齐抓共管,做好基层和基础工作,坚持标本兼治,自我约束,有效地抓好各个环节,适应变化的要求。

4.2预警行动

4.2.1事故预警的条件

4.2.1.1预警条件:

a)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公布的预警信息。

b)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告知单位应急中心预报信息。

c)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经风险评估得出的事

故发展趋势报告。

d)危险源现场监控责任人、视频监控平台以及信息反馈等方式的预警信息。

e)已出现事故萌芽期并有可能扩大;

f)公司周边正在发生事故并有可能产生影响;1

g)接到上级通知和发布的预警等。

4.2.1.2预警分级:按照突发事件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造成的危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一级为最高级别。预警级别划分标准由国务院确定的部门意见,其级别、颜色、含义及图示示例见下表:

级别颜色含义图示示例

Ⅰ红色预计将要发生特别严重以上突发事件,事件随时发生,事态正在不断蔓延,事件一旦发生,会造成公司或更大范围的危害。

Ⅱ橙色预计将要发生严重以上突发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事件一旦发生难以在有限时间或空间内进行处置。

Ⅲ黄色预计将要发生较重以上突发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趋势,事件一旦发生,只需要调度个别应急处置部门就能够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处置。

Ⅳ蓝色预计将要发生一般以上突发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公司周边正在发生事故并有可能产生影响。

4.2.2事故预警的方式、方法

4.2.2.1预警信息的主要收集途径:

a)现场人员上报的;

b)现场监控报警信息;

c)各部门应急小组上报的;

d)公司发布的预警与周边单位发布的预警;

e)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等发布的预警。

4.2.2.2预警信息包括以下内容:事故类别、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的事项和发布单位等。

4.2.2.3事故预警的方式、方法:电话、文件、传真、面述等。

4.3信息报告程序。

4.3.1信息报告与通知。

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及时、主动地向公司报告。公司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并于1小时内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其它各级人民政府上报时期不超过期2小时。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4.3.2信息上报

事故发生后,应按报告程序逐级上报。上报的主要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该报告的情况。

4.3.3相关报告电话:治安报警110、火警119、医疗急救电话120,区港航管理处电话:

5应急响应

5.1事故分级

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公司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三个级别,依次为一级应急事故(特别严重)、二级应急事故(严重)、三级应急事故(一般)。

5.1.1一级应急事故

5.1.1.1发生重大污染事故,造成对环境的严重危害。

5.1.1.2由于安全隐患、人员、物资处于极端危急状况时的情况。5.1.1.3火灾事故死亡1人或伤1—3人;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

5.1.1.4死亡3人(含)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5.1.1.5其他达到特别严重等级的事故险情。

5.1.2二级应急事故

5.1.2.1发生污染事故,造成对环境的较大危害。

5.1.2.2由于安全隐患、人员、物资处于危害状况时的情况。

5.1.2.3火灾事故人员轻伤,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5.1.2.4其他严重的险情和突发事件。

5.1.3三级应急事故

5.1.3.1发生污染事件,造成对环境的一般危害。

5.1.3.2由于安全隐患、人员、物资存在不安全因素状况的情况。5.1.3.3发生火灾,但在第一时间扑灭,未造成较大影响。

5.1.3.4死亡1人,伤5人以上的?事故。

5.1.3.5其他一般的险情和突发事件。

5.2响应分级

5.2.1响应分为三级:

5.2.1.1一级响应:指事故级别达到I级以上事故、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事故,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助才能完成,响应主体为公司;

5.2.1.2二级响应指事故级别达到II级事故有可能引发次生、衍生、耦合事件的较大事故,事件一旦发生,要调度个别应急处置部门就能

够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处置,响应主体为应急办公室、事故发生所在部门;

5.2.1.3三级响应指事故级别达到III级及以下事故,已经发生的事件,不需要公司其他部门协助,本部门自己完全能够处置,事态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不会扩大,响应主体为事故发生部门。

5. 2.2应急响应分级标准及职责如下:

说明:

1.本级预案响应分级和当地政府预案保持衔接。当出现不衔接时,应及时修订。

2.各部门应急响应分级应与上级预案和地方预案保持衔接。

3.下一级预案启动时,上一级预案应处于准备状态,以应对应急响应的升级。

5.2.3发生Ⅰ级事故及险情,启动本预案及以下响应级别预案。一般

应急响应行动的组织实施由事故部门组织实施。根据事故灾难或险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事态升级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根据事故应急响应程序,事故现场人员应迅速报告本部门负断,决定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同时通知本单位各应急小组组长,带领救援人员进行救援,并将现场情况及时上报公司应急总指挥部,做好事故的详细情况记录,公司应急总指挥部根据上报事故信息,分析判断确定响应级别和启动相关预案名称,通知各应急小组人员根据命令进入现场救援,保持与事故现场指挥人员联系,如果事态进一步发展,事故现场得不到有效控制,应提高响应级别。

三级响应由事故发生部门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并实施。

二级、一级应急响应应由公司应急总指挥部批准并实施。

5.3响应程序

5.3.1发生重特大事故,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按重特大事故报告程序报告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指挥长按事故级别分别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并报告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

5.3.2本预案的响应程序内容如下:

5.3.2.1事故发生后,现场应急小组应根据事故类别,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并判定预警级别是否超过三级预警,若超过三级预警,则上报应急指挥部,并请求启动二级响应;

5.3.2.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判定预警级别,若预警级别超过三级,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专项应急预案,并报告当地政府安监办和交通主管部门;

5.3.2.3启动专项应急预案后,若事故不能有效控制,或者有扩大发展趋势,或者影响到周边区域时,预警级别超过二级,则由应急总指挥请求当地政府部门的应急办公室启动应急响应并给予支援。上级应急救援队伍未到达前,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负责指挥应急救援行动,上级应急救援队伍到达后,总指挥负责向上级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交代现场情况,服从上级应急救援队伍的指挥。

5.3.3该程序所涉及的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料调配、应急避险等内容,见专项应急预案和各类现场处置方案。

5.3.4本预案的响应流程见图

5.4 应急结束

5.4.1 应急终止条件

5.4.1.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消除;

5.4.1.2事故造成的危害已被彻底清除,无继发可能;

5.4.1.3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4.1.4环境污染、危害延伸等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

5.4.2 应急终止程序

5.4.2.1事故现场负责人根据应急终止条件,做出报告急指挥部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

5.4.2.2若涉及到周边区域和单位的疏散时,由总指挥通知周边单位负责人或社区负责人解除预警。

5.4.3 应急结束后续工作

5.4.3.1 应急总结

a)应急终止后,事故发生部门负责编写应急总结,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b)事件情况,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波及范围、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事件发生初步原因;

c)应急处置过程;

d)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动用的应急资源;

e)在应急处置过程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

f)对预案的修改建议。

g)应急指挥部根据应急总结和值班记录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并起

草上报材料。

h)应急指挥部负责向当地安监局上报。

5.4.3.2 配合事件调查

按照事件调查组的要求,事故部门应如实提供相关材料,配合事件调查组取得相关证据。

6信息发布

6.1信息发布由应急指挥部协助有关部门统一负责对外发布。

6.2在信息发布过程中,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准确适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详实,及时准确。

6.3公司通讯与信息保障组根据审定的发布材料,组织新闻发布会或接受报纸、电台的记者采访,向媒体提供新闻稿件等。

7后期处置

7.1 现场保护:

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7.2 现场清理:

根据灭火、抢险后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对事故现场洗消:

7.3善后处置

财产损失由财务部门进行统计,事故发生单位做好配合工作。发生人员伤亡的,由公司组织人员对受伤人员及家属进行安抚,商谈救治期间的费用问题。安全管理人员准备工伤认定材料,按照工伤上报程序进行上报。

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伤亡救援人员、遇难人员补偿、亲属安置、征用物资补偿,救援费用支付,开展事故后复产工作,并且对周边环境、场地进行的清洗工作,减少或尽可能降低对周边的环境影响,使之达到国家标准允许的要求。组织灾后复产所需物资的供应和调运,使事故受灾后生产生活能够尽快恢复。并对损毁房屋及公共设施、设备等进行修复重建工作。

7.4 生产秩序恢复

经当地人民政府同意后,确认事故现场无隐患后,公司应调整人员,调试设备,尽快恢复生产,尽可能的降低事故损失。

7.5 修订预案

根据事故发生部门提交的应急总结,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分析事故原因,拿出整改意见和处理方案,评议在抢险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重新评估应急救援能力,并对应急预案作适当的修订。8保障措施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为保障信息畅通,采用公司内部固定电话,短信及涉及本预案人员的手机等多种渠道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系,各级应急指挥机构人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确保能够及时沟通信息。

8.2 应急队伍保障

8.2.1加强应急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整合公司现有应急资源,组建灾害救援组、安全保卫组和医疗救护组。

8.2.2公司在应急救援行动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依

托当地公安(消防)、武警、民防救灾、医疗卫生、地震救援、防台防汛、环境监控、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事故处置,以及水、电、油、气等政府工程抢险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和骨干力量。

8.2.3为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救援组织的有效运转,应急指挥部应加强现场救援专业组各方面的建设和人员相应的培训,以及应急措施的定期检查。确保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制度的落实、应急资金落实、应急物资与装备的落实、人员落实,并能承担起其相应的职责。当有人员离开组织后,还应及时补充新的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依据本预案应急处置的需求,建立健全以公司为主体的应急物资储备和社会救援物资为辅的应急物资供应保障体系。检查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

8.4 经费保障

财务部门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监控设备定期检测、应急救援物资采购、应急救援演习和应急人员培训等。总经理及财务部门应确保应急费用专款专用,并接受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

8.5 其他保障

8.5.1 基本生活保障

应急指挥部应做好受灾员工和公众的基本生活、医疗、后勤等保障工作。

8.5.2 人员防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