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茶诗

茶诗

茶诗
茶诗

雅室清供---茶馆

教学目的:1、了解茶馆功用2、欣赏茶诗3、培养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茶诗

教学难点:养欣赏能力

教学方法和形式: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茶馆

乐茶之要,在于清闲。因此品茗场所,清幽二字是真谛。

茶艺馆的环境设计以清爽、柔和、宁静为题。

布置讲究雅致,气氛悠闲,富于文化气息,凡是到茶艺馆来的人都可以感受到宁静、安逸的气氛,茶艺馆是难得的躲避尘世烦恼的好地方。

早期茶馆,由于每个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都有代表各地文化特征的茶馆。四川茶馆以综合效用见长;苏、杭茶馆以幽雅著称;广东茶楼主要是与“食”相结合;北京茶馆则集各地之大成,以种类繁多、功用齐全、文化内涵丰富为特征。历史上的茶馆很多,有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野茶馆、茶摊、茶棚等。

近代又有音乐茶室、茶亭等。

现代茶艺馆是现代茶艺产生后的新生事物。

是小型文化交流中心;

是很好的精神文明建设场所;

是展现民族文化特色的地方;

是高雅的休闲生活馆……

茶馆整体布置宜遵循“风格统一、基调典雅、布局疏朗、点缀合度、功能全面、舒适实用”的原则。

茶室的点缀包括插花、盆景、书画、民俗风物、工艺饰品等。茶性清苦,装饰物的点缀要适度。原则贵精不贵多,以免喧宾夺主。

二、茶诗

唐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如醉前岂堪夸。

注:这是一首有名气的《一言到七言诗》(又称一七诗)

[作者简介]元稹(779-831),河南洛阳人。八岁丧父,少经贫贱。公元802年与白居易同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不畏权奸,敢于向皇上进谏,其后遭贬,又官至宰相,再遭贬,出任绍兴浙东观察使。与诗人白居易友善,其诗世称“元白体”,诗歌通俗易懂,对社会矛盾多有揭露。其名篇《莺莺传》,成为元代著名戏曲《西厢记》蓝本。

[赏析]这首诗原题为《一字至七字诗》。作者白注云:“同王起诸公送白居易分司东郡作”。可见,这是一首实塔形送别诗,因为白居易要升任东都洛阳,作者与王起诸公举行欢送会,宴席上各以“一字至七字”作一首咏物诗,标题限用一个字。笔者查阅《全唐诗》,获知当时白居易本人亦当场写了一首《竹》诗作答,那作诗场面是非常热烈而奔放的。

通过《茶》诗,今天我们尚能窥见唐代茶道盛行状貌。作者从自然可见的茶叶外形描写起,生发到茶道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态。总用茶自身视角拟人化手法,写它与外界关系。你看它:

“香叶,嫩芽”,又专爱与“诗客,僧家”为伴,让他们在品尝的过程中忘却世的烦恼,在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其后的两句“碾雕”与“织”,则写茶叶的炒制与筛选步骤;“铫煎”与“碗转”两句,写出“铫子”(比壶高,有柄、)煮茶,用“碗”转动漂去水面上的茶沫花之类。

末四句,极言饮茶乐趣,是全诗题旨所在。“夜后邀陪明月”与“晨前命对朝霞”两相对仗工整,从时间跨度上,说茶与晨昏相伴,与朝霞明月相处,夸张手法运用恰到好处。最后两句,点出茶道最高理想境界,是:能够“洗尽古今”,又能展望“醉后”的未来;既能拂去过去的不称心事,又会在忘却中“人不倦”,醉中有醒,警觉日后行为的指向,鞭策前进。

小小一首《茶》诗,贯穿着中国儒家积极入世的传统文化意识,怀抱着“以天下为已任,为生民立命,为天地安心”--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与友人共勉,也隐含对白居易此去东郡的希望。

长思仁·茶

马钰

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清代郑板桥(扬州八怪之首)在一幅《墨竹图》上提诗,诗云:

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可见环境之静,品茗会友更显心之静。体现作者的人生观。对郑板桥而言,这种寒夜客来、品茗会友,书画相伴的生活,已是人生至乐。

七碗茶

唐代卢仝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把饮茶之妙写得淋漓尽致,堪为千古绝唱,故为历代尊为茶圣。这是唐代品饮生动写照,每喝一碗都会产生新的灵感,茶饮到了第七碗,便会两腋生风飘飘然,若腾云驾雾登仙界去了。这般境界,真是诗人对茶叶功能和饮茶乐趣神韵的极尽夸张。

三、写茶语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联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因其对仗工整,琅琅上口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所谓茶联,即指与茶有关的对联,可以认为是我国对联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夺目鲜花。它对偶工整,联意协调,是诗词形式的演变、精华。

菜在街头摊卖

茶在壶中吐香

香飘屋内外

味醇一杯中

客至心常热

人走茶不凉

美酒千杯难知己

清茶一盏能醉人

四人小组合作,创作关于茶的诗歌或对联。

四、茶歌

清明過了谷雨邊,背起包袱走福建

想起福建無走頭,三更半夜爬上樓

三捆稻草搭張鋪,兩根杉木做枕頭

想起崇安真可憐,半碗腌菜半碗鹽

茶葉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賽過雞

采茶可憐真可憐,三夜沒有兩夜眠

茶樹底下冷飯吃,燈火旁邊算工錢

武夷山上九條龍,十個包頭九個窮

年輕窮了靠雙手,老來窮了背竹筒

武夷山採茶歌詩.(清)民間流傳

五、茶联

*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吃七碗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再拿一壶酒来。

*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广州“陶陶居”

*藕叶藕花围曲槛,想当年苏小也向个中来,这绿水光中可余鬓影;

香风香雾拍重堤,问此日放翁竟往何处去,那红霞片里应有诗魂。

--杭州西湖藕香居茶楼

*世路少闲人,春帐萍飘,夏惊瓜熟,秋归客燕,东赏宾鸿。慨仆仆长征,只赢得栉风沐雨,几经历红桥野店,紫塞边关,名利注心头,到处每从忙里过。

郊原无限景,西流湘浦,南峙嵛峰,东卧金牛,北停石马。奈茫茫无际,都付诸远水遥山,止收拾翠竹香茗,缘天息影,图画撑眼底,劝君曷向憩中看?

---湖南水州东门茶亭

结束语人生如茶,生命的清茶浮于命运的清水上。茶已尽,而余香犹存。茶,品不尽,道不完。在茶香幽幽中,请同学们去慢慢回忆自己的生活。

关于描写茶的诗句古诗,形容茶的诗词名句名言

关于描写茶的诗句古诗,形容茶的诗词名 句名言 .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陆羽《茶经》 .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风。 .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陆羽《茶经》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寒恐结红铅,暖疑销紫汞。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笋》 .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秦韬玉《采茶歌》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客行马上多春日,特叩柴门觅一茶。谢枋得《觅茶》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郑遨《茶诗》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茶为累也,亦犹人参。陆羽《茶经》 .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涛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米芾《满庭芳咏茶》 .虑溷仙草性,崖间取灵泉。石鼎乃所宜,灌濯手自煎。释文珦《煎茶》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春未老》

.啜苦咽甘,茶也。陆羽《茶经》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春未老》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熛焰如钻,使凉炎不均。陆羽《茶经》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大须《暮雪》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羽《茶经》 .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纳兰容若《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薤叶照人呈夏簟,松花满碗试新茶。刘禹锡《送蕲州李郎中赴任》

茶文化心得体会带你去看不一样的茶文化

茶文化心得体会带你去看不一样的茶文化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包含和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下是由关于茶文化心得体会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经过这几次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学习,我对茶的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也大大的提升了 __茶的浓厚兴趣,了解到中国茶的文化的历史是非常的悠久的和很有历史意义的,知道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和文化不是我们一时就可以了解的,所以需要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的探索,通过这次的听课,也 __茶的分类,地域的分布,还有一些简单的识别,以及泡茶所需要的用具有了一些浅层的了解。还欣赏了茶艺的表演。 虽然中国茶叶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的分类是依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来划分的,特别是根据各种茶制近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归纳为六大类,即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绿茶多酚氧化最轻,红茶氧化最重。这六大茶类被称为基本茶类。其代表性的分别是绿茶:龙井、碧螺春白茶:安吉白茶、白牡丹,红茶:金骏眉、丘山小种黑茶:普洱,青茶:铁观音、冻顶乌龙黄茶:湖南省岳阳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银针”茶,安徽的霍山黄大茶、广东的大叶青等。

茶的地域分布也是非常的广泛的,不同的区域有其各有的特色。近代,吴觉农等根据茶区的自然条件、茶农的经济情况、茶区的分布面积大小及茶叶产品的不同种类,在1935年提出,将全国划分为外销茶、内销茶二大类,13个产茶区,即外销红茶5个茶区(祁门红茶区、宁州红茶区、湖南红茶区、温州红茶区、宜昌红茶区)、外销绿茶2个茶区(屯溪绿茶区、平水绿茶区)、外销乌龙茶1个茶区(福建乌龙茶区)和内销茶5个茶区(六安绿茶区、龙井茶区、四川茶区、云南普洱茶区和其它茶区)。这一划分是根据各种条件综合提出的,所以对近代茶叶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和适应性,形成了一定的茶类结构。影响茶的不同的原因还有受栽培历史、劳力、 __、技术力量、交通运或、饮茶习俗、生活水平等影响。 说道喝茶就不得不提起喝茶用的茶具,主要的茶具种类如下: 1、陶土茶具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紫砂壶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 2、瓷器茶具

茶诗

茶诗 茶的18种层面 第一量,不茶:就是根本不喝茶。茶,现已被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又为国饮,且有保健之功效,不喝实在可惜。第二层,厌茶:虽能喝,但是不喜欢喝茶:不喜欢喝茶的人多为习惯了可乐之类软饮料的年轻人,茶对他们而言,没有刺激的味道,又需要时间来泡,自然不受欢迎。 第三层.惰茶:会喝,也不讨厌喝,却懒于花时间坐下来泡壶茶喝。茶可清心,心不清静,哪还有时间来喝什么茶? 第四层,隐茶:会喝,也爱喝,却吝啬,只愿自己躲着独自享受。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了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才快乐。 第五层,商茶:会喝又爱喝,却只存有利可图的时候才拿出好茶与人喝。 第六层,美茶:此处之“美”非好茶,而是美人。只为那流水茶盘前秀色可餐的茶艺师而消费的茶。注意,非喝茶,乃为消费茶。 第七层,醒茶:通过喝茶来提神醒脑。 第八层,饭茶:就是喝茶可以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第九层,学茶:谓之茶卒,学习茶的真境界。曾有人说,在茶的面前自己永远都是学生,并非茶叶有何高深难懂之处,

而是喝茶乃“喝在茶外”,就如佛家公案中的“吃茶去”一般。第十层,爱茶:谓之茶徒,着重于追求茶的情趣者。看茶汤、闻茶香、品茶味,产地、年代、茶品特色都能一一讲解。 第十一层,嗜茶:谓之茶客,沉谜于茶的真味者。不寻茶的出处、来源、年份,只为喝到自己心中喜爱的茶。 第十二层,耽茶:又谓茶豪,以实际行动来体会茶的真境界者。 第十三层,暴茶:谓之茶狂,只求修炼茶道者。这一阶段有些走火入魔的感觉了,一不小心,便陷入“痴、贪”之境。 第十四层,长茶:谓之茶仙,谙熟茶道,已得三昧者。就如《茶逋极意》中:夫茶者,在心不在术,在术不在心。心术两无,便显一味,是为茶之妙道。 第十五层,惜茶:谓之茶贤,珍惜茶又珍惜人情者。人生一世,有所得亦有所失,珍惜人情也即珍惜当下。 第十六层,乐茶:滑之茶圣,已经达到喝茶也罢,不喝也罢,对茶当前,悠然自得之境界。 第十七层,观茶:谓之茶宗,见茶即乐,饱眼福重于口福。第十八层,废茶:谓之涅檠茶,这个境界可以因茶而抵达另一个境界。 茶诗

中国茶文化的优美句子精选优美的句子

中国茶文化的优美句子精选:优美的句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茶文化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那么你们有听过中国茶文化的句子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句子,一起来看看。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句子 1、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2、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吕岩《大云寺茶诗》 3、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4、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郑愚《茶诗》 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钱起《与赵莒茶宴》 6、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元稹《自述》 7、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曹邺《题山居》 8、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郑谷《雪中偶题》 9、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李商隐《即目》 10、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成彦雄《煎茶》 11、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

家。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李郢《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12、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白居易《即事》 13、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14、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郑谷《峡中尝茶》 15、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刘兼《从弟舍人惠茶》 16、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

中国绿茶十大名茶是西湖龙井

中国绿茶十大名茶是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太平猴魁、庐山云雾、四川蒙顶、顾渚紫笋茶。 中国著名的红茶有安徽祁红、云南镇红、湖北宣红、四川川红。 乌龙茶: 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特征是叶片中心为绿色,边缘为红色,俗称绿叶红镶边。主要产于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一般以产地的茶树命名,如铁观音、大红袍、乌龙、水仙、单枞等。 白茶是一种不经发酵,亦不经揉捻的茶。具有天然香味,茶分大白、水仙白、山白等类,故名白茶。其中以银针白毫,最为名贵,特点是遍披白色茸毛,并带银色花泽,汤色略黄而滋味甜醇。主要产地在福建福鼎县和政和县。 ①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②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 ③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茶经》是个里程碑。干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探索,直至《茶经》诞生后茶方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④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

《双井茶送子瞻》高中诗词翻译赏析

《双井茶送子瞻》 黄庭坚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前言】 《双井茶送子瞻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这是为送茶致苏轼的诗作,诗中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前四句在对苏轼推崇备至时特地提出“东坡旧居士”的伤心事;后四句先称美家乡的茶,然后深情地道出自己的嘱望。全诗词意畅达,没有奇词拗句,在黄庭坚诗中属于少见的清淡一路,但其构思方式千回百转,一波三折,仍体现了黄庭坚诗的基本风格。 【注释】 ⑴子瞻:苏轼,字子瞻,宋代大文学家,黄庭坚的好友。 ⑵风日:风景阳光。日:黄庭坚文集、山谷集作“公”。 ⑶玉堂:古代官署名,宋代以后称翰林院为玉堂。森宝书:森然罗列着许多珍贵的书籍。森:众多茂盛的样子。这里指翰林院珍贵的书籍有很多。 ⑷东坡旧居士:指苏轼。“东坡”原是黄州的一个地名。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被贬到黄州后,曾在城郊的东坡筑室居住,因自

号“东坡居士”。 ⑸斛:古代的重器,十斗为一斛。泻明珠:说苏轼赋诗作文似明珠倾泻而出。 ⑹云腴:即指茶叶。高山云雾生长的茶叶肥美鲜嫩,称云腴。腴是肥美的意思, ⑺硙:亦作“碨”,小石磨,研制茶叶的碾具。落硙:把茶叶放在石磨里磨碎。霏霏:这里指茶的粉末纷飞。雪不如:说茶的粉末极为洁白,雪也比不上它。 ⑻黄州:北宋元丰年间被贬之地。 ⑼“独载”句:用范蠡事。相传春秋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不愿接受封赏,弃去官职,“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国语·越语》)。五湖:太湖的别名。. 【翻译】 人间风吹不到日照不到之处,是天上的玉堂,森然罗列着宝书。我想见你这位东坡的旧居士,在挥笔为文好似飞泻百斛明珠。这是从我江南老家摘下的云腴茶,用石磨研磨细细雪花也比它不如。唤起你在黄州的旧梦,独驾小舟像范蠡那样泛游五湖。 【赏析】 双井茶是黄庭坚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出产的一种名茶。1087年(元佑二年),诗人在京任职时,家乡的亲人给他捎来了一些,他马上想到分送给好友苏轼品尝,并附上这首情深意切的诗。 诗篇从对方所处的环境落笔。苏轼当时任翰林院学士,担负掌管机

中国茶文化(经典)

中国茶文化 ?《红楼梦》全书一百二十回,其中谈及茶事的有近300处。此外,曹雪《红楼梦》中还写到茶的沏泡、品饮技艺,以及茶诗、茶赋与茶联等。可谓是“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卢仝(tóng )《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在大唐群星璀璨的茶文化名人中,卢仝是仅次于茶圣陆被后世尊为茶馆祖师的人。 ?据舒顺义先生在2005年第四期《农业考古·中华茶文化》上介绍,在1941年前后,凶残的日寇在敌后根据地大扫荡,一次扫荡到了卢仝故里,乡亲们眼看就要大祸临头。但令他们惊讶的是,当日寇在村口一块石碑前驻足观看片刻后,便调头返回了。事后,乡亲们才知道,是卢仝的遗德使他们免遭一劫。原来这块石碑正面刻着“卢仝故里”,背面刻着《七碗茶歌》。据说卢仝在日本被奉为煎茶道祖师爷,在祖师爷故里,这些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还算有点良心发现,动了恻隐之心,使卢仝的乡亲侥幸逃过一劫。从此,故乡人民对这位“亚圣”更加崇敬。

?“茶”字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据《神农百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茶的古字)就是茶。?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茶文化的概念 ?广义——是指人类在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茶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中国百姓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那么茶是怎么被古人所发现的呢?茶又是怎样从最初的药用到蔬食到今天的羹饮的呢? ?茶的起源发现与利用 ?饮茶的起源,众说不一,药用在先,还是食用为源? 多数学者认可的是: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茶,并逐渐认识到茶叶保健,特别是解毒、提神的作用,从而演变成今天的茶饮。 ?充饥:在原始社会,人类在山野狩猎动物和寻找植物作为食物。采摘各种可食用的花、果、叶用以充饥,而茶也是其中的一种。?药用:在人类进入农耕生产之后,便开始寻求防病和治病的方法。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是这一事实确凿的记载。 茶的作用从充饥发展到药用。 ?茶菜:茶叶当菜吃,少则不下3000年以上的历史。据《晏子春秋》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中学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word版无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 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请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姓名、考号,请勿遗漏。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5、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0分) 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那轻,那娉( )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②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īǎo( )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论教养》 2、在下边的括号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汉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3分) ④心无旁( )意思 ②楚之若( )意思: ③望洋兴( )意思: 3、成语的构成方式多种多样、妙趣横生,有反义词组成的联合结构,如“温故知新”、“柳 暗花明”:也有近义词组成的联合结构,如“门当户对”、“山穷水尽”等。请你在下面两个成语的括号中分别填上恰当的近义词。(2分) ①天( )地( ) ②高( )远( ) 4、“敬称”即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惠”用于对“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的敬称。如当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我们敬称为“惠临”;对方在态度上允许自己,我们敬称为“惠允”。请依此例填空:请对方保存,我们敬称为;对于对方的赠与,我们敬称为。(2分) 5、古诗默写(10分)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③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④,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⑥槲叶落山路,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⑦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⑧《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 理的句子是 6.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在话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将“领会“改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到真实情况。(剧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 7、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文言短篇小说集《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 等,刺贪刺虑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B.《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例如鲁智深和李都嫉恶如仇、侠肝义胆,但他们性格不相同

十大茶诗茶诗10首茶诗100首茶诗

十大茶诗茶诗10首茶诗100首茶诗 十大茶诗茶诗10首茶诗100首茶诗有哪些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茶诗固然是少不了的,跟着华祥苑一起学习吧。 1、《题山居》【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2、《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3、《与赵莒茶宴》【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4、《即目》【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5、《咏贡茶》【元】·林锡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6、《寒食》【宋】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7、《回头诗》【清】曹雪芹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8、《自述》【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9、《茶》【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10、《茗坡》【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11、《湖州贡焙新茶》【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12、《尝新茶北》【宋】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13、《中国—茶的故乡》【近现代】赵朴初 东赢玉露甘清香,椤伽紫茸南方良。 茶经昔读今茶史,欲唤无涯让故乡。 14、《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唐】卢纶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 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 15、《夏昼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茶文化的经典古诗词诗欣赏] 古诗词书法作品欣赏

[茶文化的经典古诗词诗欣赏] 古诗词书法作品欣赏 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茶文化的古诗词欣赏,一起来看看。 关于茶文化的古诗词欣赏 《煎茶》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尝茶》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记龙团》宋·苏辙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睛窗。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宋·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饮茶 一己偏居多惆怅,新茶盈杯费思量。 浮沉逆顺终须止,冷暖甘苦唯留香。 茶叹 山间竹雾绕,独登缈亭上。 茶绿伴金樽,润唇淡淡香。 观鹤随仙游,闲清野云凉。 拾此得心悦,凡事多沧桑。 论茶道 挥铁剑,斩乱马,壮志从未寄篱下。 天虽变,夕日落,不如抿茶话桑麻。有关茶文化的诗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赏析

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赏析 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赏析 茶诗发展至宋代,首屈一指的人物自然是苏东坡。苏东坡对茶一往情深,一生写过茶诗数以百计,经典之作颇多。以下这首诗就是至今仍被世人津津乐道的《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把壑源新茶赞为仙山灵草,并且强调这种茶是不加膏油的。苏轼用他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感受,将茶独具之美用了一个拟人手法写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这是苏轼品茶美学意境的最高体现,也成为后人品评佳茗的最好注解。后人常把苏轼另一首诗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与之相对成联。 诗题表明了曹辅(,字子方,泰州海陵(今江蘇泰州)人。嘉祐八年(1063年)登進士乙科。元豐(1078——1085年)中勾當鄜延路經略司公事,元祐三年(1088年)自太僕丞為福建轉運判官,七年(1092年)為尚書職方員外郎。曾以尚書郎守虢州,又嘗知衢州。紹聖(1094——1098年)中提點廣西刑獄。與蘇軾及蘇門四學士多有交往。見蘇軾《送曹輔赴閩漕》詩施註、黃庭堅《送曹子方福建路運判》詩史容注註、秦觀《曹虢州詩序》及本書所收諸文)寄给苏轼的新茶。诗中大意说:犹如仙境般的茶山,流动着的云雾滋润了灵草般的茶芽。山之清,雾之多,洗遍了嫩嫩的香肌(茶芽)。好友曹辅投我所好,把壑源出产的这样好的像月圆般的团茶寄给我(作者自喻是茶仙“玉川子”卢仝),品尝个中滋味,顿觉两腋清风而生,从而感到习习春意就要来到武林(旧时杭州的别称)了。要知道这等冰清玉洁的茶叶不但内质(心肠)高雅,而且是不加任何添加素(油膏),真是新芽新面,美轮美奂。(油膏:指在茶饼上涂一层膏油,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作法。但有人也提出异议。明人田艺蘅在《煮泉小品》说:“茶之团者片者,皆出于碾硙之末。既损真味,复加油垢,既非佳品,总不若今之芽茶也。盖天然者自胜耳。曾茶山《日铸茶》诗:‘宝銙自不乏,山芽安可无’,苏子瞻壑源试焙新茶诗:‘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是也。且末茶瀹之有屑,滞而不爽,知味者自辨之。”)先作小诗一首,请君千万不要见笑,实在是自古好茶犹如美女,让人神魂颠倒、情怀顿开啊。

中国茶文化史

中国茶文化发展史 二、中国饮茶简史 (一)、先秦(原始阶段) 原始社会人类除了采集野果直接充饥外,也会挖掘野菜及摘取某些树木的幼芽嫩叶和稻米一起放在陶制的釜鼎(锅)内熬煮成粥,“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指的是茶叶作为药用的开始;商周时期发展饮食茶叶;春秋战国时期,茶叶已传播至黄河中下游地区。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南方饮茶已成风气) 饮茶起源于巴蜀,始于西汉。汉代茶叶作为饮料食用,中国饮茶始于西汉有史可据,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两汉时期,茶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首先传到京都长安,并逐渐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传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饮茶风尚沿水路顺长江而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品,饮茶限于王公朝士,民间可能很少饮茶。 到了魏晋、南北朝,饮茶之风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日常饮料。茶由巴蜀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茶叶生产地区不断扩大,饮茶从上层社会逐渐向民间发展。从晋代开始,佛教、道教徒与茶结缘,以茶养生,以茶助修行。从饮茶起就有了客来敬茶的礼节,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成了普遍的礼仪。两晋南北朝,茶文学初步兴起,产生了《荈赋》等名篇,中华茶艺亦于西晋时萌芽。 (三)、唐代(饮茶风气传播全国)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空前兴盛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茶业大发展的时期。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饮茶风气普及全国。唐代饮茶盛行与佛教的盛行有很深的渊源,和尚坐禅,靠喝茶充饥提神,佛门茶事盛行,带动信佛的善男信女饮茶,促进了饮茶风气在社会上的普及。中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封演认为禅宗促进了北方饮茶的形成,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 茶圣陆羽出现后,茶道兴盛。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又字季疵,自称桑苎翁,又号竟陵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他潜心研究茶事,积十余年心得,撰写《茶经》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专著,对中国的茶叶生产和饮茶风气的传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陆羽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茶圣、茶神。陆羽《茶经·六之饮》称:“……以为比屋之饮。”《茶经》认为当时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都把茶当作家常饮料。不仅中原广大地区饮茶,而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饮茶,甚至出现了茶水铺,“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中国的茶叶和饮茶方式也是在唐代才大量向国外传播的,特别是对朝鲜的日本的影响很大。 (四)、饮茶风气的兴盛(宋代)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的茶叶生产空前发展,饮茶之风非常盛行,特别是上层社会嗜茶成风,王公贵族经常举行茶宴,皇帝也常在取得贡茶后宴请群

《中国茶文学》经典讲解

《中国茶文学》经典讲解 一、先秦汉魏六朝茶文学 先秦两汉六朝茶诗 1.《诗经》:茶诗的滥觞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西汉初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官学,分别亡于三国魏时、西晋和南朝宋时。《毛诗》属“古文时”,东汉时立于官学,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诗经》中的诗本是可配乐演唱的乐歌,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也叫国风,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多为采风所得,少数是贵族作品,160篇;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飨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宋时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关于茶诗起源的争议 ◆《诗经》中出现“荼”字的诗歌共七首,其中“荼”字的解释大体可为三种: (1)指茅、芦之类的白花,或田间杂草。 ?《郑风·出其东门》“出其闉闍(注音、解释),有女如荼。” ?《豳风·鸱鸮》“予手拮据,予所捋荼。” ?《周颂·良耜》“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2)因荼之味苦而引申出其他意义。 ?《大雅·桑柔》“民之贪乱,宁为荼毒。” (3)可做野菜解说,也可用“荼”自加以说明。 ?《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豳风·七月》“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大雅·绵》“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2 .魏晋时期的涉茶诗 ?左思《娇女诗》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 ?孙楚《歌》(《出歌》) 左思《娇女诗》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晳。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 驰骛翔园林,菓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 …… 止为荼菽剧。吹嘘对鼎铄。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中国饮食文化之茶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之茶文化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茶文化也渊源流长,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饮茶可以说是是人们每日必不可少的饮品,它可以使人神清气爽,精神百倍。由于中国地势广阔,所以每个地域都可以说有特殊的茶种。中国不愧是茶叶的发源地。现在世界的茶叶起初都是由中国传入。茶是一种饮品,也是一种文化。中国的茶文化同她的历史一样悠久,多少年来,中国茶文化吸取了民族优秀传统中无比丰盛的营养,容宗教、哲学、绘画、美学等各家之长,发展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极其珍贵的遗产,在历史的长廊中熠熠生辉。本文从各个方面简要介绍中国的茶文化。 一、茶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茶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由此可看出茶在中国上古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唐代陆羽所著《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从中也可以看出我国制茶和吃茶的历史之长。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茶不仅是作为一种饮料,而且形成了一种文化——茶文化。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茶,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茶诗 我国既是“茶的祖国”,又是“诗的国家”,因此茶很早就渗透进诗词之中,从最早出现的茶诗到现在,历时一千七百年,为数众多的诗人,文学家已创作了不少优美的茶叶诗词。我国狭义的茶叶诗词是指“咏茶”诗词,既诗的主题是茶,这种茶叶诗词数量略少;广义的茶叶诗词不仅包括咏茶诗词,而且也包括“有茶”诗词,即诗词的主题不是茶,但是诗词中提到了茶,这种诗词数量就很多了。我国的广义茶叶诗词,据估计:唐代约有500首,宋代多达1000首,再加上金、元、明、清,以及近代,总数当在2000首以上,真可谓美不胜收、琳琅满目。三、茶的分类 中国的茶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绿茶淡雅,红茶深沉,茉莉香,乌龙醇,龙井如西湖引人神往遐思,普洱使人倍感亲切,铁观音茶如其名,似乎也染上了一丝历史沧桑。中国十大名茶早就享誉全球,包括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庐山云雾,西湖龙井,其中每一种都是茶中精品。 四、茶具 茶具,是我国古代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茶具史的兴衰,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独到的发展过程。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就有“茶坞、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从中世纪后期来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主要是使用一种铜制的“茶罏”。此外还有专门煮水用的“汤瓶”。到了唐以来茶具才出现了近代人比较熟悉的如茶壶、茶盏(杯)和茶碗。 五、茶道 中国人讲究以茶待客,数千年来被尊称为礼仪之邦。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是以修道、行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关于世界人生本体根据的、道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茶道”以茶为媒,通过沏茶、赏茶、饮茶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增进友谊、学习礼法、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中国茶道有渊源的历史,它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今人往往只知有日本茶道,却对作为日、韩茶道的源头、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茶道知之甚少。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是一种以茶为主题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品茶,来修炼身心。

茶文化—茶诗词赏析

茶文化—茶诗词赏析 《六羡歌》 【唐】陆羽 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赠茶肆》 【元】李德载 茶烟一缕轻轻飏, 搅动兰膏四座香, 烹煎妙手赛维扬。 非是谎,下马试来尝。 黄金碾畔香尘细, 碧玉瓯中白雪飞, 扫醒破闷和脾胃。

风韵美,唤醒睡希夷。 蒙山顶上春光早, 扬子江心水味高, 陶家学士更风骚。 应笑倒,销金帐饮羊羔。 龙团香满三江水, 石鼎诗成七步才, 襄王无梦到阳台。 归去来,随处是蓬莱。 一瓯佳味侵诗梦, 七碗清香胜碧简, 竹炉汤沸火初红。 两腋风,人在广寒宫。 木瓜香带千林杏, 金橘寒生万壑冰, 一瓯甘露更驰名。 恰二更,梦断酒初醒。 兔毫盏内新尝罢, 留得余香在齿牙, 一瓶雪水最清佳。 风韵煞,到底属陶家。 龙须喷雪浮瓯面,

凤髓和云泛盏弦, 劝君休惜杖头钱。 学玉川,平地便升仙。 金樽满劝羊羔酒, 不似灵芽泛玉瓯, 声名喧满岳阳楼。 夸妙手,博士便风流。 金芽嫩采枝头露, 雪乳香浮塞上酥, 我家奇品世间无。 君听取,声价彻皇都。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品令·茶词》 【宋】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西江月(茶词)》 【宋】苏轼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全诗翻译赏析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全诗翻译赏析 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注释】 (1)有怀:怀念亲朋至友。 (2)泠泠:清凉。 (3)瑟瑟:碧色。尘:研磨後的茶粉(按,唐代中国茶为粉茶,也就是日本 学去的抹茶,所以用尘来形容)。 (4)无由:不需什么理由。 【参考译文】 坐着舀着清凉的泉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 端起一碗好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将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作者在诗中所怀念的爱茶人,可能是他的妻舅杨慕巢,如作者在<睡后茶 兴忆杨同州>诗中提到的"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 作者 白居易【生于代宗大历七年(公元 772),卒于卒于武宗会昌六年(公元 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谥文公。 【赏析】 把茶大量移入诗坛, 使茶酒在诗坛中并驾齐驱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这首诗 生动地描述了泉边煮茶的情景以及作者的有感而发: 这么好的泉水, 这么好的茶 叶,可惜不能寄给爱茶的人,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当然,这故人是跟自己一样 的“爱茶人”,而不是世俗之人。 读者可以看到此诗前两句是一对对仗十分工整的对偶句, “坐酌”与“看煎” 的对偶,“泠泠”与“瑟瑟”的对偶,可见作者在选词上颇为用心,给人一个非

常生动具体的意象,描述的是煮茶的情景。 后两句是作者的抒情,是通过抒发对茶的情感来表达自己对知心人的渴望, 强烈的感情中带着丝丝的哀伤,从而体现作者对远方知己的极度想念。 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前两句传景色之神,后两句传心情之神,可谓茶诗 中的典范之一。 唐代名茶尚不易得, 官员、 文士常相互以茶为赠品或邀友人饮茶, 表示友谊。 白居易的妻舅杨慕巢、杨虞卿、杨汉公兄弟均曾从不同地区给白居易寄好茶。白 居易得茶后常邀好友共同品饮,也常应友人之约去品茶。从他的诗中可看出,白 居易的茶友很多。尤其与李绅交谊甚深,他在自己的草堂中“趁暖泥茶灶”,还 说:“应须置两榻,一榻待公垂”。公垂即指李绅,看来偶然喝一杯还不过瘾, 二人要对榻而居,长饮几日。白居易还常赴文人茶宴,如湖州茶山境会亭茶宴, 是庆祝贡焙完成的官方茶宴,又如,太湖舟中茶宴,则是文人湖中雅会。从白诗 看出,中唐以后,文人以茶叙友情已是寻常之举。

名人谈茶效

名人谈茶效 1、爱茶人朱德作茶诗赞延年益寿 朱德的兴趣广泛,爱好书法、作诗,也爱茶,常到茶区视察工作,其一生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即使是革命战争的艰苦年代,也随身带有茶叶,饮茶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他认为坚持常年饮茶是延年益寿的一种决窍。1959年,朱德在庐山植物园品饮“庐山云雾茶”之后,顿觉心旷神怡,精神大振,因而诗兴勃发,当即写下五绝一首: 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 若得常年饮,延年益寿法。 这首茶诗充分表达了朱德知茶、爱茶、信茶的情感。他深知“庐山云雾茶”产地环境条件得天独厚,海拔高,土壤肥沃,云雾多,从而使茶叶内含物质丰富,茶叶品质优良,滋味浓烈。并根据他多年饮茶保健的经验,断定凡此好茶,只要坚持常年饮用,必定有益于人体健康,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2、孙中山认为清茶最有益于养生 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是一位爱茶至深,极重视茶叶生产,主张发展茶叶实业,将其纳入建国方略的内容,孙中山先生对饮茶有很高的评价,且认为清茶淡饭最有益于养生。他在《建国方略之一,孙文学说-知难易行》中说道:“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他还在此文中指出:“茶为文明国所既知已用之一种饮料…..就茶言之,是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中国实出产之,其种植及制造,为中国最重要工业之一。前此中国曾为以茶叶供给全世界之唯一国家,今则中国茶叶商业已为印度、日本所夺,惟中国茶叶之品质,仍非其他各国所能及。印度茶含有丹宁酸太多,日本茶无中国茶所具之香味,最良之茶,惟可自产茶之母即中国得之。” 3、慈禧习惯饮花茶安神养身 慈禧太后心狠手辣,祸国殃民,然她在乱世纷争的生活中,却有她的一套养生之道,白天喜爱饮用金色银花茶,晚上临睡前饮用糖茶,就连服用滋补的珍珠粉也喜欢用茶水送服。据宫中御女官德龄当时的记录可见其十分注意饮茶养生:“一个太监送进一杯茶来,茶杯是纯的美玉做的,茶托和盖碗都是金的。接着又有一个太监捧着一只银托盘,里面有两只和前一只完全相同的白玉杯子,一只盛金银花,一只盛玫瑰花,杯子旁边还放有一双金筷。两个太监都在太后前面跪下,将茶托举起,于是太后揭开金盖,挟了几朵金银花放进茶里。”金银花性寒味甘,清热解毒,茶水浸金银花,增进了茶的滋味,也强化了茶水的保健作用,慈禧的这一偏好,也许正适合她的口味,有好的健身效果。太后除此偏好之外,还喜欢在临睡前喝一杯糖茶,然后头枕在填满茶叶的枕头上才能安稳的睡觉,据她的体验,认为这样可以安神养身。慈禧的养身之道,讲究饮茶也许是其中的重要一招。 4、乾隆皇帝一生嗜茶成癖 清朝到了康熙、乾隆时,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一个昌盛时期,康熙过世后,乾隆25岁登基,他在位60年,政局稳定、国泰民安。享年88岁,是历代帝王中的长寿者。乾隆治国有方,养生也得法,他一生以茶为伴,到了晚年,更是嗜茶如命。他在御花园里辟有一间茶室,四壁书画,陈列精致,环境幽雅,乾隆每天到茶室品茗,修身养性。因此,常年饮茶也许是他从政几十年,仍然身心健康的秘诀。 乾隆下江南时到过不少著名的茶产地,品尝过杭州的龙井茶、岳阳的君山银针、崇安的大红袍和安溪的铁观音。写过不少茶诗和文章,对品茶和品泉都十分精通,因此乾隆嗜茶的轶事趣闻不少,其中有一则关于他85岁让位时的趣闻流传甚广。据传,当时有一位老臣无不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听后哈哈大笑,然后幽默而风趣地答曰:“君不可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