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考纲内容及要求

二、相关知识与具体要求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

2、信息的概念: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信号、消息、情报、报道等内容,都有可以称之为信息。因此,信息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科技成果、天气预报、市场行情、新闻报道等都属于信息。

3.一般我们可以从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载体这三个方面来认识信息。

4.信息的作用: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可被用于控制的作用,有告知作用。

5.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1、满足精神领域的需求 2、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时效性、共享性、可转换性、可传递性等。

(二)信息技术与社会

1.信息技术概念: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称之为信息技术。

2.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1)语言的使用;促进信息交流

(2)文字的创造;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存储

(3)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信息的传播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5)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人性化和大众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友好的人机界面意味着技术工具的简单易学和易于操作,只需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轻松驾驭。

A: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高分辨显示技术,

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它融合了数学图像处理、计算机

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B: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ASR):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

语音合成技术(TTS):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

C:智能代理技术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的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信息技术正向低消耗、高速度的方向发展。

4、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良莠并存的信息世界。垃圾邮件、网络病毒、电脑黑客、网络诈骗等给网络应用带来了负面影响。我们要客观认识,既不要过度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应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三、基本练习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

3、下列叙述中,其中()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A.价值性 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转换性

5.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报上登载举办商品展销的消息 B电视中计算机产品广告 C计算机 D各班各科成绩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独享性

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

8、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9、才女张爱玲在香港求学期间门门课程都是优秀,是班上最有希望被送去英国深造的学生,

但战火烧掉了香港大学全部的文件记录,也因此毁了她的前途。这说明信息具有()。

A 价值性

B 时效性

C 载体依附性

D 共享性

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 )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11. 三亚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内首站传递城市这一消息发布的时候,五十万三

亚人民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整个三亚一片欢呼。主要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A、载体的依附性

B、价值性和共享性

C、共享性

D、时效性

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 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 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

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

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14、武王伐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现代考古工

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这说明信息具有()特征。

A、可传递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

D、价值性

15、某次语文测验成绩已经按学号顺序录入到Excel表中,对语文成结在100分以上的学生

筛选,得出相应的名单,这体现了信息的( ).

A、可以共享的

B、可以增值的

C、需依附一定载体

D、具有时效性

16.关于信息的说法,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收音机就是一种信息

B 一本书就是信息

C 一张报纸就是信息

D 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

17、我们常说的“IT”是()的简称

A.信息技术B.因特网C.输入设备D.手写板

18、总体来说,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管理、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

称之为信息技术.

A.识别

B.显示

C.交换

D.交流

19、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现代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

B.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

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

20.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是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才出现的。

B 信息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

C 信息总是以文字、声音、图像、气味等形式被人们的感觉器官所接收。

D 信息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21、下列有关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常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B.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出版物会完全取代纸质出版物

C.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简称

D.英文的使用是信息技术的一次革命

22、在人类发展史上发生过()次信息技术革命

A.3 B. 4 C.5 D.6

23、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电报、电话、

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A.火的使用B.指南针的使用C.印刷技术的应用D.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24、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

境。

A.传感器技术B.网络技术C.通信技术D.三维动画技术25、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革新)等多个

信息技术分支。

A.多传感器交互技术B.网络技术C.通信技术D.三维动画技术

26、下面( )属于虚拟现实技术。

A.电子宠物

B.ASR

C.TTS

D.Office助手

27、()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语音识别技术和语音合成技术。

A.虚拟技术B.语音技术C.汉字识别技术D.桌面系统28、关于语音技术,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

A.语音技术中的关键是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

B.语音合成是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

C.语音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

D.语音识别就是使计算机能识别人说的话

29.小杰对电脑说"请关机",电脑马上执行了关机命令,这其中主要应用了人工智能中的()

A 图像识别技术

B 指纹识别技术

C 语音识别技术

D 字符识别技术

30、使用电脑既能听音乐,又能看影碟,这是利用了计算机的()。

A、多媒体技术

B、信息管理技术

C、自动控制技术

D、人工智能技术

31、下面()不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A.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越来越复杂的操作步骤

32、GUI是指()。

A、友好人机界面

B、导航用户界面

C、图形用户界面

D、文字交换界面

3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限制发展。

B.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所以青少年应该积极抵制上网。

C.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

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所有输入手段将全部由评阅技术来代替。

34、据统计,我国青少年患“网络成瘾症”的人数为7%,针对这一社会现象,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因特网上病毒泛滥,垃圾信息成堆,可见因特网毫无利用价值

B、因特网有丰富的资源和有价值的信息,应鼓励青少年积极合理使用网络

C、因特网不能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帮助

D、因特网给青少年带来了不良影响,青少年不应接触因特网

35. 2002年10月6日,一艘载有128名中国游客的越南籍游船偏离航道触礁。沉船随时可

能发生,船上既没有救生措施也无法与外界联系。就在这一紧急关头,一名乘客发现自己的手机有微弱的信号,他立刻通过手机向外界发送呼救信息,与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

经过多方救助,128名乘客终于获救。在这整个救援过程中,这部手机成了游船与外界联系的惟一手段。这则故事主要说明了()。

A.信息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对人类的生存生活的重要性

B.世事无常,谁也不能保证明天还能活着

C.信息具有价值性 D.手机是种便捷的通信工具,所有的人都该有手机

36、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计算机犯罪行为?()

A.利用计算机网络窃取他人信息资源

B.攻击他人的网络服务

C.私自删除他人计算机内重要数据

D.消除自己计算机中的病毒

37、下列那种行为是不违法的?()

A.窃取公司商业秘密数据转卖给他人

B.利用黑客手段攻击某政府网站

C.利用电子邮件传播计算机病毒

D.为防泄密而给秘密资料加密

38、( )对计算机安全不会造成危害。

A.计算机病毒

B.将数据加密

C.个人帐户密码被盗

D.黑客攻击

39、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

A.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B.提高电脑技术水平

C.会考的需要D.学会用电脑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

40、“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反映的是信息的()

A.传递性 B 时效性 C 真伪性 D 价值相对性

《信息技术与社会》教案

《信息技术与社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举例描述信息技术对个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信息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够判断计算机是否中毒,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常用方法,能够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 3、情感目标:树立网络交流的安全意识,自觉遵循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二、重点分析 1、信息技术引发的问题及如何防范:来自哪些方面,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等。 2、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危害。 三、难点分析 1、解决网络安全的途径:立法途径、技术途径、个人防范。 2、信息技术引发的矛盾与问题:了解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健康的因素,正确看待这些问题。 四、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讲授法; 3、任务驱动法; 五、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经常听说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正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改变着人类的生活,那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个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信息技术对个人的影响”,然后列举出你的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哪些信息技术产品。 生:电话,电视,DVD……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信息化不仅影响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信息技术在带人类社会带来利益的同时,当然也带来了各种矛盾和问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计算机病毒。同学们遇到或者听到过计算

机中毒的情况吗?中毒的计算机有什么样的表现?下面请同学来描述一下电脑中毒后的反应。 生:速度慢,死机…… 师:对拉,如果你的计算机出现了速度减慢、文件丢失或者无故增多、存储空间减少、不断重新启动等异常情况,那么你的计算机很可能就是中毒了。看来感染了病毒的计算机就像人感染了甲流病毒一样,不能正常工作. 师:那么计算机病毒具有哪些特征呢? 1、传染性。计算机病毒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如u盘、电子邮件、网页等各种形式传播,当你在一台计算机上发现了病毒时,往往曾在这台计算机上使用的u 盘已感染上了病毒,当中毒的电脑上的文件被复制或者传送到另一个电脑上,病毒就会随文件一起蔓延,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判别一个计算机病毒的最重要的条件。 2、潜伏性。大部分的计算机病毒感染系统后不会马上发作,它可能隐藏在系统中,只有满足特定条件时才启动,破坏计算机资源,只有这样它才能进行广泛的传播。例如著名的黑色星期五病毒,会在某个13日又是星期五时发作,提出三个问题,答错后会将硬盘加密, 3、攻击性。有些计算机病毒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例如20XX年爆发的‘网游大盗’病毒,是一例专门盗取网络游戏账号和密码的病毒,计算机一旦中毒,就可能导致游戏账号、装备丢失,在07年轰动一时,使网络用户提心吊胆,造成数千万美元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病毒不仅仅能破坏计算机的软件资源,更有甚者会破坏计算机的硬件。 4、复制性。正常的计算机程序是不会将自身代码强行加入到其他程序之上的,但是计算机病毒一旦进入计算机并执行,它会搜索符合其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将自身代码复制插入其中,达到自我复制的目的,如果不及时处理,病毒会在这台电脑上迅速扩散,大量的文件会被感染,而被感染的文件又成了新的传染源。 关于计算机病毒,我们学习这么多,下面来了解一下信息技术带来的另一个问题——网络陷阱。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网络已经迅速的介入我们的生活,但是学校、老师、家长却大多反对我们上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网络陷阱的存在。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许骏)

第一篇计算机与网络基础 思考题 1.什么是信息?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答:从产生信息的客体出发,信息是客观事物属性及其运动变化特征的表述;从接收信息的主体而言,信息是能够消除不确定性的一种东西;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出发,信息可以理解为一组编码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对某一目的有用的知识。 特征:(1)可共享性;(2)可转移性(时间上转移“存储”,空间上转移“通信”);(3)相对性与时效性;(4)可变换性;(5)信息与载体的不可分割性。 2.什么是信息技术?它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分别代表信息的哪些过程? 答: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度量、传输、变换、处理、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其内容包括:(1)感测技术(信息的获取);(2)通信技术(信息的传递);(3)计算机技术(信息的处理);(4)控制技术(信息的应用)。 3.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2)计算机内部采取二进制形式表示和存储指令或数据; (3)把解决问题的程序和需要加工处理的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周而复始地取指令、执行指令的过程。 4.画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并简述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答:硬件系统结构图见P8页。各部分基本功能如下: (1)中央处理单元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运算器是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运算的部件;控制器统一指挥和有效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

(2)存储器:包括内存和外存。内存可由CPU直接访问,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一般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外存存取熟读较慢,容量大,价格 较低,一般用来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内存(或称主存)的补 充和后援。 (3)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的作用是把原始数据以及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表示方式,然后放入存储器;输出设备用于把各种 计算机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示出来。 (4)输入/输出接口:作用是协调外部设备和计算机的工作。功能大致包括:数据隔离;数据缓冲;数据变换;记录外设与接口的工作状态,据此调整对外设与数 据接口的指令;实现主机与外设之间的通信联络控制。 (5)总线:是一组公共信号线,能分时地发送和接收各部件的信息。其优点是,可减少计算机系统中信息传输线的数量,有利于提高系统可靠性;使计算机系统 便于实现模块化,从而提高计算机扩充内存容量及外部设备数量的灵活性。5.存储器为什么要分为外存储器和内存储器?两者各有何特点? 答:在计算机系统中,对存储器的容量、速度和价格这三个基本性能指标都有一定的要求,如存储容量应满足各种应用需求,存储速度应尽量与CPU匹配,并支持输入/输出操作,价格要相对合理等。然而按目前的技术水平,仅采用一种存储技术组成单一的存储器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些要求。解决方案是采用多级存储器系统,即把几种存储技术结合起来,缓解容量、速度和价格之间的矛盾。 内存可由CPU直接访问,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一般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外存存取熟读较慢,容量大,价格较低,一般用来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内存(或称主存)的补充和后援。

科技节信息技术活动方案

创新就在身边 ——厦门市火炬学校第九届科技节信息技术组活动方案 为办好第九届科技节,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引领全校学生接近科学、走进科学,培养学生勤动手、善动脑、爱科学、乐创造的科学素养,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科技节期间信息技术科组织电脑作品评选及比赛活动,望全体同学踊跃参加。 电脑作品评比及比赛活动的相关内容及要求: 1、作品的主题:体验、探索、创新 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结合学习与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品”形态及要求 (1)网页制作 网页制作旨在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设计和创作的能力;通过本项制作,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 使用HTML语言或网页制作工具编制的、阐释某个主题或传递某类专题信息的网页作品,一般在10个页面以上。 网页应充分体现数字技术开放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的特征。网页内容要紧密结合小作者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避免简单的资料堆砌。 在水平分辨率为1024(或以上)像素的电脑屏幕上浏览时,页面保持整齐、美观。 网页作品(非压缩文件)的大小不超过50MB。 网页作品各级目录(文件夹)和所有文件的命名须采用通用的小写英文字母命名规则。 参赛选手以个人或创作团体的名义报名参加比赛,每班至少提交作品1个。 负责教师:傅旭峰、沈君娜,地点:新机房。

(2)电子报刊 指运用各类文字、绘画、图像处理软件,参照电子出版物的有关标准,创作的电子报或电子刊物,电子报应该含有(真实或虚拟的)报名、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数(2到4)、导读栏等报纸刊物所应包自的有关要素。电子刊物应该含有封面、封底、目录页、(真实或虚拟的)刊名、刊号、主办单位和编委、出版日期等刊物所应包含的有关要素。除封面和封底外应有2到4面正文页,在目录页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栏目设置超链接。 参赛方式:参赛选手以个人或创作团体的名义报名参加比赛,每班至少提交作品1个。 负责教师:傅旭峰、沈君娜,地点:新机房。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考纲内容及要求 二、相关知识与具体要求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 2、信息的概念: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信号、消息、情报、报道等内容,都有可以称之为信息。因此,信息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科技成果、天气预报、市场行情、新闻报道等都属于信息。 3.一般我们可以从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载体这三个方面来认识信息。 4.信息的作用: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可被用于控制的作用,有告知作用。 5.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1、满足精神领域的需求 2、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时效性、共享性、可转换性、可传递性等。 (二)信息技术与社会 1.信息技术概念: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称之为信息技术。 2.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1)语言的使用;促进信息交流 (2)文字的创造;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存储 (3)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信息的传播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5)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人性化和大众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友好的人机界面意味着技术工具的简单易学和易于操作,只需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轻松驾驭。 A: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高分辨显示技术, 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它融合了数学图像处理、计算机 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B: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ASR):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 语音合成技术(TTS):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 C:智能代理技术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的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信息技术正向低消耗、高速度的方向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题

小学信息技术试题复习题 一、单选题 1、[Enter]键中文名称是(A)。 A、回车健 B、退格键 C、上档建 D、退出键 2、打开电源开关,接通电源后,屏幕上会出现好多英文字,那是在检查电脑的(B)。 A、病毒 B、配置 C、功能 D、美丑 3、我们用普通方式删除的文件,一般放在(D)。 A、我的电脑 B、我的文档 C、收藏夹 D、回收站 4、在写字板上编辑正中,闪烁的“I”叫(B)。 A、鼠标 B、光标 C、光条 D、文件 5、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专门搞破坏的(B)。 A、计算机软件 B、应用程序 C、电脑程序 D、清除程序 6、在画图软件中,要画出正方形和圆形等,都要按住(A)键。 A.Shift B.Ctrl C.Alt D.空白 7、鼠标的光标也叫(B)。 A、箭嘴 B、指针 C、指标 D、箭头 8、显示器是一种(D)。 A、存储设备 B、输入设备 C、微处理设备 D、输出设备 9、Shift是(D)键。 A、控制 B、组合 C、选择 D、上档

10、单击鼠标右键,这一操作叫(B)。 A、单击 B、右击 C、托动 D、选择 11、关机命令在(C)菜单中。 A、附件 B、文件 C、开始 D、任务栏 12、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B)年。 A、1932年 B、1946年 C、1958年 D、1950年 13、计算机主要由主机、(C)、键盘、鼠标组成。 A、硬盘 B、存储器 C、显示器 D、摄影机 14、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A)。 A、硬件和软件 B、外部设备和内部设备 C、内存和外存 D、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5、热启动是同时按下Ctrl、Alt和(C)。 A、Page Up B、Home C、Delete(Del) D、Shift 16、鼠标是一种(D)。 A、输出设备 B、存储器 C、运算控制单元 D、输入设备 17、大小写转换键是(B)。 A、Shift B、Caps Lock C、Backspace D、Tab 18、要想输入上档字符,应按住(B)键。 A、Ctrl B、Shift C、Alt D、Delete 19、任务栏一般位于屏幕上的哪一个位置?(B)。 A、上边 B、下边 C、左边 D、右边 20、下列图标不是桌面系统图标的是:( D )。

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一、信息获取 1.信息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例1.小王根据报纸上的招聘信息前往应聘,可是招聘已经结束,回去再看报纸后才知是这是前几天消息。这件事表明信息具有( C )。 A.共享性B.价值性C.时效性D.依附性 简析: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可处理性、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等。小王看到的报纸已经过期,这个招聘信息已经失效,因而错过了他参加应聘的机会,这件事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 答案是C。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例1.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范畴的是(D)。 A.计算机技术B.微电子技术C.通信技术D.勘探技术 简析: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指帮助人类获取、传递、处理、存储信息的技术,这些技术扩展了人们对信息的控制和使用能力。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处理的核心。 答案是D。 例2.通常认为,人类社会共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按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B )。 ①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②语言的产生与应用③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④文字的创造和使用⑤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①⑤③C.③②①⑤④D.④②①③⑤简析: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语言和文字的产生及应用→文字的发明和使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电报、电话、电视的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答案是B。 3.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例1.林峰想制作一份关于“2008北京奥运”的电子小报,需要大量素材,下列可以帮助他获得相关素材的途径是( D )。 ①上因特网②向老师咨询③查阅相关报刊④看电视专题节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简析:采集信息的途径很多,如:可通过书刊、广播电视、因特网等媒体收集信息;老师、同学、朋友处得到信息;亲历现场观察、实验、调查得到信息。一般来说,信息源越广阔,收集到的信息量就越大。信息来源越可靠,收集到的信息就越真实可信。 答案是D。 例2.以下属于动画文件格式的是( B )。 A..swf和.jpg B..gif和.swf C..bmp和.gif D..jpg和.bmp 简析: gif是最常见的动画文件格式,通过同时存储若干帧图像而形成连续的动画。swf是基于Macromedia公司的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具有缩放不失真、文件体积小等特点,故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网络动画中;jpg和bmp都是静态图片的文件格式,没有动画效果。 答案是B。 4.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例1.利用“百度”搜索引擎,在网上寻找免费电影《十面埋伏》,以下最适合的关键词是( C )。 A.免费电影 B.十面埋伏 C.免费电影下载十面埋伏 D.电影下载 简析:搜索引擎是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工具平台,它可帮助我们搜寻所需的信息。搜索

小学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活动设计方案

小学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主题通过“同上一堂课”活动,共同探讨信息技术新课程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通过校本研修活动,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传统到教学方式,从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到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勤于动手、乐于探究。 2、借鉴他人课堂教学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新策略,使课堂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3、通过活动,加快我校培养青年教师的步伐,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使使所有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和学生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 活动流程 一、研究内容:共同探讨信息技术新课程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才能真正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层次:看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了三维性;是否确凿,主要看能否体现“学情”,把握教学重点;同时还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 2、教学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学生在课上是否有足够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 第二层次:看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主要看教师是否在课堂上能确凿地把握教材,敢于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 2、教师地教法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引起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让学习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同时看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否根据学生的表现改变原来的教法。

3、教学手段的使用对课堂是否真正起到了作用。 二、活动时间及形式: (1)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 (2)分散时间进行个人备课、上课活动。每周二下午共同研讨。 四、参与人员: 榆林实验小学全体信息技术教师 五、具体做法: (一)集体备课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建立“学科组”集体备课制度。学科组在研修组长的带领下,在规定时间内每人各备一个指定内容的教案,再利用每周二集体教研的时间集体备课,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组合成一篇课例。 (二)课堂实践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研组的每个成员均用这篇课例上课。待第一位教师上课后,老师们针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进行集体评课,反思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形成二次教学设计,使下一位上课教师弥补教学遗恨,这样及时有用地把实践总结再应用于实践,实行“跟进式研究”,使老师们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通过互动研讨使教师们对教材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心中有了明确的教学思路。

主题4--信息技术与社会学习资料

主题4 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技术的影响 1、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消极影响:事物总是一分为二,信息技术也带来不利因素,如网络黑客、病毒、垃圾信息泛滥等。 2、 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与学习的问题 (1)Word 的应用 (2)Excel 解决实际问题 (3)PPT 制作幻灯片 (4)Frontpage 制作网页 (5)Flash 制作动画 (6)Photoshop 处理图片 二、信息安全与保护 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特征: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寄生性、传染性、爆发性、破坏性等特点。 潜伏性:这样可以隐藏自己,有利于传播、繁殖。比如修改了一个正常的文件,保持该文件的长度和修改时间等属性不变,同时产生一种病毒的变体来隐藏自己,这样可以达到不易被人们发现的目的。 寄生性:病毒往往不是以单独的文件形式存在,而是隐藏在其他文件中。 传染性:病毒总是尽可能的把自身代码添加到其他正常的程序中,可以通过光盘等移动介质、网络等方式进行传播。 爆发性: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或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发作。 破坏性:被感染程序的功能失效,如程序被修改、覆盖和丢失等等,严重的会使计算机系统瘫痪,例如能毁坏硬盘系统使系统不能修复。 【典型试题】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 D ) A. 潜伏性 B. 可激发性 C. 传染性 D. 完整性 2. 关于计算机病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病毒是由软盘表面粘有灰尘造成的 B. 病毒常存储在数据文件或系统中,不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 C. 病毒具有传染性 D. 病毒对计算机会造成或轻或重的损害,但制造病毒的人并不构成犯罪 3. 根据统计,当前计算机病毒扩散最快的途径是( B ) A. 软件复制 B. 网络传播 C. 磁盘拷贝 D. 运行单机游戏软件 4. 病毒"PETER-2"在每年2月27日会提三个问题,答错后会将硬盘数据加密。这体现了病毒的( D ) A. 传染性 B. 隐蔽性 C. 连续性 D. 可触发性 5. 关于计算机病毒的下列理解中,错误的是( B ) A.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种程序 B.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使人致病的程积极影响 (1)促进科技进步 (2)加速产业的变革 (3)创造新的人类文明 (1)促进了新技术的变革 (2)促进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1)给个人带来了便利和实惠 (2)深刻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 (3)对个人就业产生影响 (4)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习题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练习题 第一单元认识信息世界 单选题:40/1 1.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差不多功能是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A.物质 B.信息 C.信号 D.消息2.具有普遍性、共享性、依附于载体、能够传递、具有价值的要紧特征。 A.信息技术 B.信息 C.信息素养 3.关于信息,下列讲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 B.信息是能够共享的 C.信息是能够处理的 D.信息的价值可不能改变 4.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_________。 A.上课的铃声 B.开会的通知 C.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 D.电视里播放的汽车降价消息 5.人类在进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其中错误的讲法是:。

A.语言的形成 B.文字的产生 C.指南针的发明 D.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 E.电报、电话、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 F.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 6.信息技术是指与信息有关的技术。 A.输入、输出 B.猎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 C.加工和输出 D.分类和加工 7.信息技术的英文全称是________,简称IT。 A.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nformation Technique C.Communication Transmit D.Information Transmit 8.、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A.技术 B.科学 C.信息 D.能源9.3G(Third Generation)是: 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B.第三代互联网技术

C.第三代多媒体技术 D.第三代通信技术 10.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最先提出可用高纯度的玻璃纤维实现长距离低损耗激光通信理论。 A.钞票永健B.丁肇中C.高锟D.崔琦 多选题:10/2 1.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消极阻碍有: A.信息泛滥 B.信息污染 C.信息犯罪 2.信息技术的进展趋势有: A.多元化 B.网络化 C.多媒体化 D.智能化推断题:10/1 1.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等层面,不包括文化素养。2.3G技术能够将无限通信、视频谈天、因特网访问、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 第二单元有效猎取信息 单选题: 1.当今的计算机差不多能够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这要归功于信息的________。 A.娱乐化 B.数字化 C.电子化 D.网络化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信息与信息技术-1 课程内容:教科版第1.1节和1.2节 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形成对信息的感性认识。 2.结合具体例子描述信息的外在的重要特征,如价值性、时效性、可伪性、共享性、依附性等。 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描述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 4.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课标条目: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基础要求:能举例说明信息的特征,能结合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条件要求:计算机教室、教室 1. 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答案:C 2.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通过载体来呈现,这说明信息具有( ) A.载体依附性 B.传递性 C.时效性 D.真伪性 答案:A 3. 到目前为止,人类一共经历了( )信息技术革命,其中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A.三次 B.四次 C.五次 D.六次 答案:C 4. 信息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将向( )方向进一步发展。 A.商业化 B.大众化 C.人性化 D.人性化和大众化 答案:D 5. 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既有积极的一面,还有消极的一面 B.青少年不用学习信息技术,只要一心读书就行 C.青少年不能过度崇拜信息技术,也不能盲目排斥信息技术 D.青少年学生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答案:B 网络信息检索-3 课程内容:教科版的2.2和2.4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关键词搜索信息。 2.描述“全文搜索”、“目录索引搜索”和“在线数据库检索”的区别。 3.知道几种常见的搜索引擎的功能区别。 4.能够下载网页上的文字、图片、动画等信息。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关键字搜索需要的信息,并且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 课标条目: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基础要求:能够熟练使用浏览器,对于信息有一定的基础认识,知道如何从要搜素的信息

信息技术与社会

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主题4 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1、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消极影响: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信息技术也带来不利因素:网络黑客、病毒、垃圾信息泛滥 2、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与学习的问题 (1)Word 的应用 (2)Excel 解决实际问题 (3)PPT 制作幻灯片 (4)Frontpage 制作网页 (5)Flash 制作动画 (6)Photoshop 处理图片 二、信息安全与保护 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特征: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寄生性、传染性、爆发性、破坏性等特点。 潜伏性:这样可以隐藏自己,有利于传播、繁殖。比如修改了一个正常的文件,保持该文件的长度和(1)促进科技进步 (2)加速产业的变革 (3)创造新的人类文明 积 极 影响 (1)促进了新技术的变革 (2)促进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1)给个人带来了便利和实惠 (2)深刻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 (3)对个人就业产生影响 (4)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修改时间等属性不变,同时产生一种病毒的变体来隐藏自己,这样可以达到不易被人们发现的目的。 寄生性:病毒往往不是以单独的文件形式存在,而是隐藏在其他文件中 传染性:病毒总是尽可能的把自身代码添加到其他正常的程序中,可以通过光盘等移动介质、网络等方式进行传播。 爆发性: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或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发作。 破坏性:被感染程序的功能失效,如程序被修改、覆盖和丢失等等,严重的会使计算机系统瘫痪,例如能毁坏硬盘系统使系统不能修复。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隔离来源 在使用可移动存储设备时,要经过杀毒软件的检测,确认无毒或杀毒后才能使用。对于联网计算机,如果发现某台计算机有病毒,应该立刻将其从网上切断,以防止病毒蔓延。 预防措施: A对重要的数据定期进行备份。可以拷贝到移动磁盘中,如移动硬盘、mp3等中,在不进行写操作是,应该进行写保护。一般病毒程序的传染都要经过写盘操作。 B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光盘。一定要使用时,必须使用最新版本(病毒库)的杀毒软件进行查杀。 C不要非法复制别人的软件。一些软件为了防止非法复制,采取在软件中嵌入病毒的错误手段。 D对网络上下载的各种免费和共享软件,要先进行查杀病毒后在安装使用。最好从一些著名的网站上下载软件。 E要谨慎处理收到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附件。如果一定要打开,则最好在打开之前要求对方确认。 F在qq聊天的时候发过来的一些网址和文件最好不要打开,如果一定要打开,最好先确认。 (2)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杀毒软件的任务是扫描磁盘,查杀病毒。大部分杀毒软件还具有防火墙功能,可实时监控系统。一旦发现病毒,就会及时报警并拒绝打开染毒文件。由于新的病毒在不断地产生,所以必须及时更新杀毒软件。 常用杀毒软件:卡巴斯基、瑞星、金山毒霸、江民 具体操作过程:打开杀毒软件--→选择查杀盘符--→点击立即查杀

《信息技术基础》测习题含答案

精心整理 《信息技术基础》测试 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括号内填选项字母)(每题2分,共60分) 1、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D)。 2 5 6、心理学上的“感觉剥夺”实验说明了(C) A.信息是丰富多彩的B.信息是可以被利用的 C.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D.信息没有好坏之分 7、以下不属于信息的是(C)。

A.一则通知内容B.一份成绩表数据 C.一张光盘D.一段新闻内容 8、老师的教学课件需要用一段视频,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文件。(B) A.资料.jpgB.资料.mpgC.资料.mp3D.资料.html 9 10 11 C.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受并且多次使用 D.同一个信息不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12、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点是(B)。 A.增大容量B.共享资源 C.加快计算D.节省人力

13、“要知梨子味道,最好亲口尝尝”说明采集信息可以(C)。 A.通过检索媒体采集信息B.通过与他人交流采集信息 C.通过亲自探究事物本身获取信息D.通过上互联网采集信息 14、就规模而言当前计算机向哪两极方向发展(C)。 A.微型机和小型机B.微型机和便携机 15 16 17 18 19 A.普遍性B.传递性C.依附性D.共享性 20、网络数据库是获取信息的一种较好的途径,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D)。A.数据库收录的信息在围绕主题的基础上广度和深度适宜,不存在较严重的缺漏。 B.数据库提供高效能的检索途径,界面友好、导航清晰。

C.数据库系统稳定可靠。 D.数据库的信息量越大,其准确性和权威性就越不值得信赖。 21、下列不属于采集信息工具的是(B)。 A.扫描仪B.打印机C.摄像机D.照相机 22、从扩展名来看,以下文件属于音乐文件类型的是(A)。 23B);24 25 26 C.从信息的来源判断D.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27、在因特网上搜索信息时,为了缩小搜索范围,经常要进行的操作是(B)。A.改变关键词B.使用逻辑控制符号AND C.换一个搜索引擎D.使用逻辑控制符号OR

小学信息技术活动方案

娘子关联校信息技术 社团活动 方 案

信息技术社团活动方案 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跨入21世纪之后,以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人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挑 战,从小学就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信息化带 动教育的现代化已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指导思想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中会涌现出许多学生计算机爱好者,这些学生不满足课堂所学,对计算机的许多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尤其是电子游戏、网上聊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了对这些学生 的爱好给予保护、培养和正确引导,以保证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所长。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开设信息技术社团活动小组。 二、活动目的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求少先队教育要发 挥实践育人的优势,积极引导少先队员在实践中立志向、学知识、长 本领。具体要做到: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熟悉画图软件的界面及各菜单,能用它完成创作作品(主要 针对三年级学生)。 3、熟悉WORD软件的界面及各菜单,能用它完成创作作品(主要针对四五年级学生)。 4、熟悉PPT软件的界面及各菜单,能用它完成创作作品(主要针对四五年级学生)。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三、活动意义 1、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 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积极、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 技术; 2、为下学期的学习和要举行的电脑作品大赛打基础; 3、通过信息技术社团活动的开展,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从而 全面推动娘子关联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四、主题 我是计算机小能手 五、时间 每周三下午活动课。 六、地点

信息技术社团活动方案归纳.doc

信息技术社团活动方案 信息技术社团活动方案在当今信息化、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抓紧好课堂教学,还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课外活动。信息技术协会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能充分显示出学生的才华,教师给予学生展现的舞台。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给和谐校园增添活力,使学校校风、校貌得以改变,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本学期,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安排,计划成立信息技术协会。为了能使活动顺利完成,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及学生的基础差异性的特征,拟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与任务 1.通过组织信息技术协会活动,继续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维护与管理方面的培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并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例如可以让学生帮老师做一些表格,数据方面的东西,既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利于考试,又使老师的工作大大减少重复劳动)。 2.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观察能力,使学生懂得信息技术 的重要性。 3.把一些对信息技术感兴趣、有特长的学生集中起来,为他们创设特定的环境、氛围,让他们在一起相互交流、探讨、观摩,从而扩大他们的视野,增长知识,发展个性。 4.通过信息技术协会的开展,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从而全面推动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维护与管理,OA 办公的基本软件,其他形式软件学习(PS,FLASH 要求:要求学生达到能用教学软件来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能维护与管理计算机。 三、组织形式 1.建议初二年级与高一年级学生(利于学生考试)。 2.由于活动范围,地点有限,我建议如下:每班限定名额,可以先由学生自由报名,再由教师从各个班中定额选择学生(每班都有带头学习的学生利于学生考试)。 四、具体措施 1.宣传发动,召集学员,以自愿参与为主。 2.确定学员,召开组员会议,选举组长,并向学员说明信息技术协会开展之目的和任务。 3.每学习一项内容后进行总结。进而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推动全校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4.采用诱导的方法进行辅导,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五、活动评价展示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刘斌 2011-8-30

信息技术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余小红 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袁运成 [摘要] 作业设计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作业设计不仅在教学中能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提出?探索?)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打破题型单一的格局,设计多样性作业”、“关注个体差异,设计分层性作业”、“关注学生情感,设计趣味性作业”等多种方式提高信息技术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关键字] 信息技术作业设计有效性 教育家颜元说:“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可见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生的“习”,而所谓的“习”是通过训练而形成技能的过程,教师如何使这一过程更加有效,其训练的目的、思路、方式等主要体现在作业设计上,教师应当特别重视,特别用心。然而,在现实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习”——作业却存在很多的问题:作业形式单一少创新;重操作轻理论;多机械训练少联系实际;多一刀切少关注个性差异……从而使信息技术作业成为了“负担和累赘”的代名词,不仅严重影响训练的效果,而且磨灭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原有的学习兴趣,后果严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打破题型单一的格局,设计多样性作业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作业主要以上机操作题为主,原则上学生的上机操作时间一般不低于总课时的二分之一。但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信息技术先后被纳入了会考和高考的行列,除了操作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也成了信息技术测试中的常见题型。为了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打破传统作业形式单一的特点,笔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1、操作题 操作题是信息技术的一大特色,是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一种基本能力要求,在信息技术作业中,操作题所占比例达到70%左右,如:《信息技术基础》中“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文字与图表处理”、“数据库系统”、“电子邮件”、“网站和网页的制作”;《多媒体技术应用》中图片素材、声音素材、动画素材、视频素材等的制作都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设计成相关的操作题。 如:用flash 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制作月亮从新月变圆月的过程) ⑴、第1帧画一淡黄色弯月亮; ⑵、在20帧插入一空白关键帧; ⑶、第20帧画一淡黄色圆月亮; ⑷、在1~20帧之间任一帧做形状补间动画(属性——补间——形状); ⑸、enter 演示; 这种,通过操作题的作业设计能直接检测出学生是否熟练掌握关相的知识,考查出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获取、传输、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选择题 信息技术训练虽然以上机操作为主,但操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信息技术知识,要求学生操

高一信息技术 第五章《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教案

高一信息技术第五章《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举例描述信息技术对个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信息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够判断计算机是否中毒,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常用方法,能够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 3、情感目标:树立网络交流的安全意识,自觉遵循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二、重点分析 1、信息技术引发的问题及如何防范:来自哪些方面,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等。 2、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危害。 三、难点分析 1、解决网络安全的途径:立法途径、技术途径、个人防范。 2、信息技术引发的矛盾与问题:了解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健康的因素,正确看待这些问题。 四、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讲授法; 3、任务驱动法; 五、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经常听说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正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改变着人类的生活,那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一个问题。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信息技术对个人的影响”,然后列举出你的日常生 活中遇到了哪些信息技术产品。 生:电话,电视,DVD……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信息化不仅影响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同学们阅读教材“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然后列举出信息技术在某一领域中的应用。 生:教育,医疗,金融,汽车…… 师:同学们说的很全面,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信息技术在带人类社会带来利益的同时,当然也带来了各种矛盾和问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计算机病毒。同学们遇到或者听到过计算机中毒的情况吗?中毒的计算机有什么样的表现?下 面请同学来描述一下电脑中毒后的反应。 生:速度慢,死机…… 师:对拉,如果你的计算机出现了速度减慢、文件丢失或者无故增多、存储空间减少、不断重新启动等异常情况,那么你的计算机很可能就是中毒了。看来感染了病毒的计算机就像人感染了甲流病毒一样,不能正常工作,那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一样吗?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它能传染给人吗?请同学们 看课本,回答这些问题。 生:不能传染给人,因为它是认为编写的一段程序。 师:回答正确,计算机病毒不能传染给人,因为它的本质是一段人为编写程序代码,这种程序能够破坏计算机的功能,毁坏计算机中的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

信息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基础篇 模块一信息基础 项目一数字技术 自我考查 1.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传送都是以( A )形式进行的。 A、二进制 B、十六进制 C、GB码 D、ASCII码2.一个字节由( C )个二进制位组成。 A、2 B、4 C、8 D、16 3.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英文单词“Byte”来表示( B )。 A、字 B、字节 C、二进制位 D、字长 4.在计算机存储器中,一个字节可保存( D )。 A、一个汉字 B、任意一个整数 C、一个英文句子 D、一个英文字母5.表示存储器的容量时,KB的含义是(C )。 A、1000字节 B、1024个二进制位 C、1024字节 D、1米 6.1MB的含义是( B )。 A、1000K字节 B、1024K个字节 C、1000K个汉字 D、1024K个汉字7.1KB相当于( B )。 A、1000B B、1024B C、1024MB D、1000MB 8.1GB相当于( A )。 A、1024MB B、1024B C、1024K D、1024TB 9.二进制数11加1的结果是( C )。 A、12 B、20 C、100 D、111 10.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位。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

项目二微电子技术 自我考查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集成电路特点的说明中哪些是正确的是( D ) A、替换集成电路只要内部功能相同即可。 B、集成电路序号前的字母通常表示厂商名称代号。 C、集成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就是功耗。 D、集成电路必须在规定的温度环境下工作。 2.MSIC指的是( B )电路。 A、大规模集成电路 B、中规模集成电路 C、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D、小规模集成电路 3.下列不是双极型集成电路的是( D )。 A、TTL B、ECL C、HTL D、CMOS 4.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约翰·巴丁、布拉顿、肖克莱三人在( C )年发明了晶体管。 A、1948 B、1949 C、1947 D、1950 二、填空题 1.集成电路又称 2 号。 3.集成电路按其功能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 4.集成电路按外形可分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