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试卷

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试卷

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试卷
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试卷

一、数据结构基础(30分)

1. 树的固有特性是( )

A、嵌套

B、顺序

C、递归

D、选择

2. 在一个单链表中,已知q结点是p结点的前驱结点,删除p结点的语句( )

A p→next=p→next→next;

B q→next= p→next;

C q→next=nil;delete(p)

D q = p→next;

3. 一个初始为空的栈,S是入栈,P是出栈,操作序列合法的是( )

A、PSSSPP

B、SSPPPP

C、SSPPSP

D、PSPSPS

4. 循环队列用数组A[m]存放元素,头尾指针为front和rear,则当前队列中有的元素个数为( )

A.rear – front + 1 B.(rear – front + 1 + m ) mod m

C.rear – front - 1 D.rear – front

5. 算法的查找效率一般是一平均查找代价来衡量的,比如线性查找是O(N),二分查找是O

(logN),那么Hash查找的期望代价是( )

A O (㏒n)

B O(n)

C O (1)

D (n㏒n)

6. 树型结构中父子之间的联系是( )

A 1:1

B 1:N

C M:N

D N:1

7. 设a,b是一二叉树的两结点,在中序遍历时a在b前面的条件是( )

A a在b右边

B a在b左边

C a是b的祖先

D a是b的子孙

8. 对线性表进行二分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是( )

A顺序存储B链式存储

C 顺序存储且元素有序

D 链式存储且元素有序

9. 下列数据哪一组符合最大值堆的定义( )

A、(42,40,45,55,80,85)

B、(85,55,80,45,40,42)

C、(85,45,80,55,40,42)

D、(42,55,45,40,80,85)

10. 在内部排序中,排序时不稳定的是( )

A 插入排序

B 冒泡排序

C 快速排序

D 归并排序

11. n个结点的树边数最多是( )

A.n B.n*(n-1)C.n-1D.n*(n-1)/2

12. 对(541,132,984,,746,518,181,946,314,205,827)进行从大到小排序,用直

接选择法,先选最大元素,第一趟的结果是( )

A (181,132,314,205,541,518,946,827,746,984)

B (541,132,827,746,518,181,946,314,205,984)

C (205,132,314,181,518,746,946,984,541,827)

D (541,132,984,746,827,181,946,314,205,518)

13. 对(541,132,984,,746,518,181,946,314,205,827)进行从大到小排序,用快

速排序法(以中间元素518为基准),第一趟的结果是( ) (选项同上题)

14. 哈夫曼树中,外部结点的个数比内部结点的个数( )

A.相等B.多1 C.少一D.无法确定

15. 在查找数中插入一个新结点,总是插入到( )结点下面。

A、根

B、左子树

C、右子树

D、叶

16. n个结点的单链表中查找值为x的结点,在查找成功的情况下,需要平均比较()个结点。

A.n/2B.n C.(n+1)/2D.(n-1)/2

17. 一棵顺序存储的完全二叉树每个结点占用2个存储单元,已知第三个结点的地址为1000,

若其左子女存在,其地址最可能是( )

A.2000B.1006C.2004D.2008

18. 数据结构(D,R),D={di |1<=I<=7},

R={,,,,,}则此结构的图形是( )

A.线性表B.图C.二叉树D.队列

19. 对上题图形采用( )遍历方法,可得到序列(d1,d2,d3,d4,d5,d6,d7)?

A.先序B.中序C.后序D.深度优先搜索

20. 已知一棵数的2种遍历结果,哪个组合能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树( )?

A.先序,中序B.先序,后序C.层次,后序D.层次,先序

二、数据库基础(45分)

1. 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数据模型是( )

A.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面向对象模型

2. ER模型中,联系可以同( )个实体有关。

A.0个B.1个或多个C.1个D.多个

3. 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可以有( )

A.1:1和1:n B.1:1和n:n C.1:n和n:n D.1:1,1:n和n:n

4. 利用ER模型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可以分为三步:首先设计局部ER模型,然后把各个

局部ER模型综合成一个全局的模型,最后对全局ER模型进行( )得到最终的ER模型。

A.简化B.结构化C.最小化D.优化

5. 传统的数据库基本上是有( )组成的。

A.对象B.文件C.元组D.过程

6. ( )在技术和理论上已经成熟,成为当前商用数据库的主流。

A.关系数据库B.层次数据库C.网状数据库D.空间数据库

7. ( )数据库技术是在80年代中期引入的。

A.关系数据库B.层次数据库C.网状数据库D.面向对象数据库

8. 关系代数运算是以( )为基础的运算。

A.代数运算B.关系运算C.谓词运算D.集合运算

9. 关系代数运算的五种基本运算是并、差、( )、投影和选择。

A.交B.连接C.笛卡尔积D.自然连接

10. 规范化理论研究中分解( )主要是消除其中多余的相关性。

A.内模式B.视图C.外模式D.关系模式

11. 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能为各种用户所共享,且( )。

A.消除了数据冗余B.降低了数据度C.具有不相容性D.由用户控制物理数据的存储方式

12. 每个关系属性值均是不可分解的关系模式属于( )NF。

A.1B.2C.3D.BC

13. 基本SQL语句,不可实现的是( )

A.定义视图B.定义基表C.查询视图和基表D.并发控制

14. ( )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A.数据库管理系统B.数据库C.数据库系统D.数据库应用系统

15. 在SQL中,与关系代数σ运算对应的是( )子句。

A.SELECT B.FROM C.GROUP BY D.WHERE

16. 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以防止( )的蓄意或者无意使用。

A.所有用户B.授权用户C.未被授权用户D.超级用户

17. 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实体转换为关系模式,联系可以转换为( )。

A.联系模式B.数据模式C.关系模式D.逻辑模式

18. 上题中,联系的各端实体的键与联系的属性转换为( )?

A.联系模式B.关系的属性C.数据属性D.关系的候选键

19. ( )完整性规则是主关键字值的任何组成部分都不可以取空值。

A.数据B.数据库C.引用D.实体

20. ( )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A.数据B.数据库C.引用D.实体

21. 事务是数据库运行的基本单位,它保证了数据库的( )

A.一致性B.完整性C.正确性D.可靠性

22. 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可应用于所有( )数据库的两条完整性约束?

A.层次B.网状C.空间D.实体

23. 设有一图书管理系统,其关系模式是R0(R#,B#,BNAME,BPRICE,BPUB),其属性

分别表示个人借书证号、书号、书名、书价、图书出版社。该关系属于( )NF。

A.属于1但不属于2 B.属于2但不属于3 C.属于3D.不是范式

24. 上题中,对R0分解,为R1(R#,B#),R2(B#,BNAME),R3(B#,BNAME,BPRICE,

BPUB),R4(BNAME,BPRICE,BPUB),试问下列组合中都符合3NF的是( )?

A. R1,R2,R3,R4 B.R1,R2,R3 C.R1,R2,R4 D.R2,R3,R4

25. 连接运算是中的iθj中θ是( )运算符号?

A.算术运算符,如+,—B.逻辑运算符,如∧,∨

C.算术比较运算符,如=,<D.集合运算符,如∩,∪

26. 关系代数运算中,关系R和关系S的运算R×S,其中的―×‖表示是( )运算

A.算术B.笛卡尔积C.矢量D.逻辑

27. 多用户使用数据库系统要如单用户使用,DBMS必须进行( )

A.同步控制B.并发控制C.异步控制D.安全性控制

28. 嵌入式SQL中主语言与数据子语言之间的( )机制在两种语言中起桥梁作用。

A.控制B.安全C.游标D.嵌套

29. 用户程序按所对应的( )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

A.子模式B.概念模式C.存储模式D.模式

30. 概念模式改变,( )不必变,因而用户程序不必改写。

A.内模式B.子模式C.存储模式D.模式

三、数据库应用设计(25分)

某高校要开运动会,请代为开发一个简单的高校运动会管理系统,已知实体有2类:运动员基本信息(简称运动员)、比赛项目基本信息(简称项目),主要属性分别为:

运动员(运动员号,姓名,性别,队名);其对应的英文名为

ATHLEFE(ANO,ANAME,ASEX,ATEAM)

项目(项目号,项目名,比赛时间,比赛场地);其对应的英文名为

ITEM(INO,INAME,ITIME,IPLACE)

两个实体之间存在参赛关系:

参赛(成绩);其对应的英文名为GAMES(SCORE)

其中:运动员号是运动员唯一标识号码,项目号是项目唯一标识运动员号是运动员唯一标识,为简单起见,约定在ER图中,矩形表示实体,圆形表示属性,双圆表示关键字属性,菱形表示联系。要求完成如下设计工作:

1、数据库设计(15分)

(1)建立概念数据模型:画出系统的ER模型图,包括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2)建立关系模型: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表(标明主关键字),并用SQL语言建立基本表。2、用SQL语言实现如下功能(10)

(1)统计参加比赛的男、女运动员人数

(2)查某运动员参加的所有项目及其比赛时间场地(如100801运动员)

(3)查参加某项目的所有运动员名单(如10005项目)

(4)建立运动员成绩视图

数据库三级模式及优点

数据库三级模式的结构及优点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的。 (1)模式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模式实际上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定义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且要定义数据之间的联系,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 (2)外模式外模式也称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应用程序都是和外模式打交道的。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数据库中的其余数据对他们是不可见的。 (3)内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顺序结构存储还是B树结构存储;索引按什么方式组织;数据是否压缩,是否加密;数据的存储记录结构有何规定等。 2.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数据库的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1)外模式/模式映像对应于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映像作相应的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2)模式/内模式映像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内模式,所以模式/内模式映像是惟一的,它定义了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

全国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知识点考点汇总整理

dbo:database owner(数据库的创建者,创建该对象的用户.) guest:顾客(能够访问数据库中对象的数据,要求dbo分配权限给guest,一般给他查看的权限select,它没有对应的登录账户名) 数据库系统设计分为6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等。每个步骤都按照数据组织与存储、数据访问与处理、应用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 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活动:数据库逻辑模式、选择或配置基本关系表的文件组织形式,为基本关系表设计数据存取方法或存取路径、数据分布设计、安全模式设计、确定系统配置、物理模式评估 标识属性的值不能重复且不能为空 数据库概念设计自下而上ER设计。 数据库应用系统日常维护工作一般包括数据库的备份、锁管理、日志的维护等。 数据库维护或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1.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2.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控制; 3.数据库性能功能的检测和改善; 4.数据库的重组和重构 数据库的重构应尽量避免应用程序的改动,部分修改内模式和外模式。 数据库恢复顺序:1.最近完全数据库备份2.完全备份后的最近差异数据库备份3.完全备份和差异之后的所有日志备份。 数据恢复三种模式:1)简单恢复模式(只用于测试和开发数据库,或用于主要包含只读数据的数据库,如数据仓库)。2)大容量日志恢复模式:一般只作为完整性恢复模式的附加模式,不支持点恢复。3)完整恢复模式

数据库性能优化: 1.数据库运行环境与参数调整:外部调整(CPU、网络、调整内存分配、调整磁盘I/O):增加CPU数量或终止需要许多资源的进程。令I/0时间最小化,减少磁盘上文件竞争带来的瓶颈。 2.模式调整与优化。 反规范化(增加派生冗余列,增加冗余列,重新组表、分割表和新增汇总表)破坏数据完整性。 3.存储优化:1)索引视图。2)聚集。 4.查询优化。1)合理使用索引。2)避免和简化排序。3)消除大型表数据的顺序存储。4)避免复杂正则表达式。5)使用临时表加速查询。6)不随意使用游标。7)事务处理 数据库应用系统从功能角度分为四个层次:1,表现层2.业务逻辑层(将表现层获取的数据进行组织传递给数据访问层)3.数据访问层(负责与DBMS系统实现交互)4.数据持久层(负责保存和管理应用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中,导致数据传输量大的主要原因是数据间的连接操作和并操作。 分布式数据库分片类型:水平分片、垂直分片、导出分片、混合分片。分片原则:完整性原则、重构性原则、不相交原则:对于一个全局关系,不允许不属于任何一个片段,也不允许一个全局关系的某些数据既属于该全局关系的某些片段又属于该全局关系的另一个片段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场地自治和数据全局透明共享 分布式数据库最基本特征是本地自治、非集中管理以及高可用性、位置独立性、数据分片独立性和数据复制独立性等 分配式数据库的分配方式:集中式:所有数据片段都安排在一个场地

历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选择真题

历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 术)笔试选择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 下列哪一个是输出设备? A) 鼠标?B) 键盘?C) 数/模转换器?D) 模/数转换器 (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系统软件是在应用软件基础上开发的?B) 系统软件应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 C) 系统软件与硬件密切相关?D) 系统软件与具体应用领域无关 (3) 下列哪一个协议是Internet使用的协议? A) OSI参考模型中规定的传输层协议?B) TCP/IP传输控制/网间协议 C) IEEE 802.3系列协议?D) 帧中继传输协议 (4) 通常可用传输速率描述通信线路的数据传输能力,传输速率指的是 A)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中文字符个数?B)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字符

数 C)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比特数?D)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文件数 (5) 下图所示的情况称为,从信息源结点传输到信息目的结点的信息中途被攻击者 A) 截获?B)窃听C)篡改D)伪造 (6) 操作系统的安全措施可从隔离方面考虑。以下哪一个不是隔离的措施? A) 物理隔离?B) 逻辑隔离?C)时间隔离?D) 空间隔离 (7) 以下关于数据的逻辑结构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数据间关系的描述 B) 数据的逻辑结构抽象地反映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 C) 数据的逻辑结构具体地反映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 D) 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8) 以下关于链式存储结构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 结点除自身信息外还包括指针域,因此存储密度小于顺序存储结构 B) 逻辑上相邻的结点物理上不必邻接 C) 可以通过计算直接确定第i个结点的存储地址 D) 插入、删除运算操作方便,不必移动结点 (9) 以下哪一个不是队列的基本运算? A) 从队尾插入一个新元素?B) 从队列中删除第i个元素

浙江省三级数据库技术试卷与答案(2006年秋)

2006年秋浙江省高等学校 计算机等级考试试卷(三级数据库技术) 说明:(1)考生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卷上; (2)试题1为判断题,用“√”和“×”表示对和错; (3)选择题请在答卷上的各小题选项的对应位置上填“√”; (4)请将你的准考证号的后五位填写在答卷右下角的指定位置内; (5)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题1 判断题用√和×表示对和错(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个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用户编写的程序代码的有限性。(2)2.LIFO或FILO都是指栈的操作特性。(1) 3.从检索效率看,顺序存储结构比链式存储结构高。(2) 4.快速排序算法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快的排序算法。(2) 5.二叉树有五种基本形态。(1) 6.概念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的。(2) 7.数据存储结构改变时逻辑结构不变,相应的程序也不变,这是数据库系统的逻辑独立性。 (1)2 8.在SQL中使用视图描述数据库的外模式。(1) 9.关系是域上笛卡儿积的子集。(1) 10.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是相同的。(2) 试题2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d1、以下几种数据结构不属于线性结构的是(1)。 A.双向链表B.栈 C.环形队列D.树 B a2、对一组拥有n个结点的有序数组采用二分法检索,其平均检索长度为(2)。 A.O(n/2) B.O(log2n) C.O(n) D.O(n log2n) b3、如果一棵二叉树结点的前序序列是A、B、C,中序序列是C、B、A,则该二叉树结点的后序序列是(3)。 A.必为A、B、C B.必为C、B、A C.必为B、C、A D.不能确定 b4、一个初始为空的栈,S表示入栈,P表示出栈,以下哪一组操作不合法(4)。 A.S P B.P S C.S S P P D.S P S P c5、假定有三个元素A,B,C 分别顺序入栈和入队列,则出栈和出队列的顺序(5)。 A.肯定不一样B.肯定一样C.可能一样D.都不对

三级数据库技术习题答案

三级数据库技术习题答案 一 1[单选题]保证单个用户查询响应时间的前提下,系统最多允许多少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的指标属于() A.性能需求 B.功能需求 C.存储需求 D.安全需求 参考答案:A 2[填空题]DFD箭头是数据流描述数据方向处理间数据依赖,IDEFO箭头强调(参考解析:数据约束 3[单选题]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设有如下工作: Ⅰ.分析与描述目标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 Ⅱ.分析与描述目标系统对响应时间、存储容量的要求 Ⅲ.分析与描述目标系统涉及的数据范围、数据的属性特征及数据之间的关系Ⅳ.分析与描述每项功能活动需要的输入数据、业务规则及输出数据 Ⅴ.分析与描述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活动及各功能活动之间的关系 以上属于系统功能建模内容的是()。 A.仅Ⅰ、Ⅳ和Ⅴ B.仅Ⅱ、Ⅳ和Ⅴ C.仅Ⅰ、Ⅱ和Ⅲ D.仅Ⅲ、Ⅳ和Ⅴ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通常,信息的价值与下列哪些性质紧密相关()。 Ⅰ.准确性Ⅱ.及时性Ⅲ.可靠性Ⅳ.开放性Ⅴ.完整性 A.Ⅰ、Ⅱ、Ⅲ和Ⅳ B.Ⅱ、Ⅲ、Ⅳ和Ⅴ)。 C.Ⅰ、Ⅱ、Ⅲ和Ⅴ D.Ⅰ、Ⅱ、Ⅳ和Ⅴ

参考答案:C 5[单选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当数据库的模式改变时,用户程序可以不做改变。这是数据的()。 A.物理独立性 B.存储独立性 C.位置独立性 D.逻辑独立性 参考答案:D 6[填空题]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即存储模式,模式(即),外模式即用户模式。 参考解析:内模式,逻辑模式 7[填空题]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常用的建模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参考解析: IDEF0 DFD UML 8[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常用建模方法的是__________。 A.ER B.IDEFO C.DFD D.UML 参考答案:A 9[单选题]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A.完整性定义主要包括对主码、外码以及其他完整性约束的定义 B.系统的安全性控制是由数据库运行管理模块支持的 C.为了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和存取效率,DBMS需要提供多种存取方法 D.宿主型数据操纵语言DML可以独立由终端用户使用 参考答案:D

全国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上机试题100道

1.【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对4位整数的排序。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数组元素的排序算法,if判断语句和逻辑表达式,以及求余算术运算。 【解题思路】此题属于4位数排序问题。本题需主要解决3个问题:问题1如何取4位数的后3位进行比较;问题2如何按照题目要求的条件(按照每个数的后3位的大小进行降序排列,如果后3位相等,则按照原始4位数的大小进行升序排列)排序;问题3如何将排完序的前10个数存到数组bb中去。 本题的解题思路为:使用双循环对数组按条件进行排序,然后将排完序的前10个数存到数组bb中。对于问题1可以通过算术运算的取余运算实现(aa[i]%1000);问题2通过包含if判断语句的起泡排序法就可以实现。 【参考答案】 void jsSort() { int i,j; /*定义循环控制变量*/ int temp; /*定义数据交换时的暂存变量*/ for(i=0;i<199;i++) /*用选择法对数组进行排序*/ for(j=i+1;j<200;j++) { if(aa[i]%1000aa[j]) /*则要按原4位数的值进行升序排序*/ { temp=aa[i]; aa[i]=aa[j]; aa[j]=temp; } } for(i=0;i<10;i++) /*将排序后的前10个数存入数组b中*/ bb[i]=aa[i]; } 【易错提示】取4位数后三位的算法,if判断语句中逻辑表达式的比较运算符。 2.【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包括:C语言循环结构,if判断语句和逻辑表达式,以及分解多位整数的算术运算。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本题除给出条件"SIX+SIX+SIX = NINE+NINE"之外,还可得出2个隐含的条件:条件1:SIX和NINE分别是3位和4位的正整数;条件2:SIX的十位数字等于NINE的百位数字,NINE的千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相等。 本题解题思路:通过嵌套的循环结构可以遍历到所有的3位和4位数,对于每一个3位数及4位数的组合进行题设条件(SIX+SIX+SIX = NINE+NINE)的判断,满足条件的对其分解得到各数位的数字,再进一步判断各位数字是否满足本题隐含的条件(条件1及条件2),如果满足则个数加1,并将该3位数及4位数添加到和值中。 【参考答案】 void countValue() { int i,j; int s2; int n2,n3,n4; for(i=100;i<1000;i++)

2020计算机三级考试数据库技术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2020计算机三级考试数据库技术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第4章数据库应用系统功能设计与实施 1[单选题] 下列关于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中的应用服务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A.应用服务器一般运行程序代码,实现面向应用领域的业务规则 B.应用服务器会根据用户请求连接相对应的数据库,获取数据, 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C.应用服务器一般需要具有数据访问和数据存储功能 D.应用服务器一般提供了集群、负载均衡等公共服务,能够大幅 度提升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参考答案:C 2[填空题]数据库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参考解析:体系结构设计软件总体设计软硬件选型与配置设计业 务规则初步设计 3[单选题]如果有两个事务,同时对数据库中同一数据实行操作, 不可能引起冲突的操作是 A.其中有一个是DELETE B.一个是SELECT,另一个是UPDATE C.两个都是SELECT D.两个都是UPDATE 参考答案:C

4[填空题]一个完整的事务概要设计包括:事务名称、事务所访问 的关系名及其属性名、事务的( ) 及事务用户。 参考解析:处理逻辑 5[单选题]浏览器/服务器架构是现阶段非常流行的数据库应用系 统架构。在此架构中,应用服务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 应用服务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用服务器一般运行程序代码,实现面向具体应用领域的业务 规则,数据库服务器承担数据存储、管理等功能 B.应用服务器会根据用户请求连接相对应的数据库,获取数据并 实行处理,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C.应用服务器一般需具有数据访问和数据存储等功能,在数据库 服务器出现问题时能够继续向用户提供服务 D.应用服务器一般提供了集群、失效恢复、负载均衡等公共服务,能够大幅度提升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参考答案:C 6[单选题] 下列属于商场经营管理系统数据库功能需求的是__________。 A.系统中不考虑财务核算 B.对基本销售业务要求实现秒级响应 C.多个终端同时操作数据库 D.系统需支持节假日折扣 参考答案:C

浙江省计算机三级数据库复习资料

数据结构基础 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 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数字、字符以及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能被计算机接受的各种符号集合的统称。 表示一个事物的一组数据称为一个数据元素,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原子项,也可以由多个数据项组成。 数据类型是指一个类型和定义在这个类型上的操作集合。 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指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的关系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个数据元素的集合和定义在此集合上的若干关系来表示,常被称为数据结构。 根据数据元素之间逻辑关系的不同数学特性,数据结构可分为三种:线性结构、树结构和图,其中树结构和图又称为非线性结构。P2 数据元素及其关系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或实现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也称为物理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从逻辑关系角度观察数据,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独立与计算机的。 而数据的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实现,是依赖于计算机的。 数据存储结构的基本形式有两种: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数据的存储结构被分为顺序结构、链接结构、索引结构、散列结构四种 算法是一个有穷规则的集合,其规则确定一个解决某一特定类型问题的操作序列。 算法分析主要包含时间代价和空间代价两个方面。 时间代价就是当问题的规模以某种单位由1增至n时,解决该问题的算法实现运行时所消耗的时间,也以某种单位由f(1)增至f(n),则称该算法的时间代价为f(n)。 空间代价就是当问题的规模以某种单位由1增至n时,解决该问题的算法实现运行时所消耗的空间,也以某种单位由g(1)增至g(n),则称该算法的空间代价为g(n)。 算法的时间及空间复杂性 度量算法的时间效率 算法的时间效率指算法的执行时间随问题规模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通常采用时间复杂度来度量算法的时间效率。T(n)=O(f(n)) 度量算法的空间效率 空间复杂度指算法在执行时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额外内存空间,不包括输入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S(n)=O(f(n)) 2)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线性表是由n(n>=0)个类型相同的数据元素a0,a1,…,a(n-1)组成的有限序列。P36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 其中,元素ai的数据类型可以是整数、浮点数、字符或类;n是线性表的元素个数,称为线性长度。若n=0,则为空表;若n>0,ai(0

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及其优点

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 及其优点 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一、模式(Schema) 定义: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理解: ①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②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 ③数据库模式以某一种数据模型为基础; ④定义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如数据记录由哪些数据项构成,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而且要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定义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

二、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 定义:也称子模式(Subschema )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理解: ①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②外模式就是用户视图; ③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 三、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 定义: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它是数据物理结构 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顺序存储

、按照B树结构存储还是按hash 方法存储;索引按照什么方式 组织;数据是否压缩存储,是 否加密;数据的存储记录结构 有何规定)。 理解: ①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 ②一个表可能由多个文件组成 ,如:数据文件、索引文件。 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 管理的方法 其目的有: ①为了减少数据冗余,实现数 据共享; ②为了提高存取效率,改善性能。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 模拟试题 真题及答案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2015模拟试题(一) 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20)每题1分,(21)~(30)每题2分,共40分) (1)在数据库系统中,下列映像关系用于提供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物理独立性的是()。 A)外模式/模式 B)模式/内模式 C)外模式/内模式 D)逻辑模式/内模式 (2)关于数据库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视图一定能提高数据的操作性能 B)定义视图的语句可以是任何数据操作语句 C)视图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数据独立性 D)视图的数据一般是物理存储的 (3)许多大中型企业出于多种原因建立了数据仓库,以下()不是建立数据仓库的合理理由。 A)将企业的各种应用系统集中在一起 B)充分利用企业信息系统生成的各种数据 C)解决企业业务应用和数据分析应用的性能冲突 D)以面向主题、集成的方式合理的组织数据 (4)关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有下列说法:

1.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需要考虑数据组织与存储、数据访问与处理、应用设计等几个方面 Ⅱ.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采用自上而下的ER设计时,首先设计局部ER图,然后合并各局部ER图得到全局ER图 Ⅲ.在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将关系模式转换为具体DBMS平台支持的关系表 Ⅳ.在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一般需要设计视图和关系模式的完整性约束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Ⅰ、Ⅲ和Ⅳ B)Ⅰ C)Ⅱ和Ⅲ D)Ⅱ和Ⅳ (5)关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需求分析过程,需要确定出整个应用系统的目标、任务和系统的范围说明。 B)在需求分析阶段,系统需求分析员要与用户充分沟通,并做出各类用户视图。 C)数据需求分析的主要工作是要辨识出数据处理中的数据处理流程 D)数据操作响应时间、系统吞吐量、最大并发用户数都是性能需求分析的重要指标

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

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知识、信息 安全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3.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4.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理论和关系数据库系统, 掌握关系数据语言。 5.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具有数据库设计能力。了解数据库技术发展。 6.掌握计算机操作,并具有C语言编程,开发数据库应用(含上机调试)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应用领域。 2.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 3.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 4.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1.数据结构、算法的基本概念。 2.线性表的定义、存储和运算。 3.树形结构的定义、存储和运算。 4.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排序算法。 5.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检索算法。 三、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分类。 2.进程、线程、进程间通信的基本概念。 3.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 4.典型操作系统的使用。 四、数据库系统基本原理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2.数据模型概念和主要的数据模型。 3.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操作和关系代数。 4.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5.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五、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应用 1.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 2.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3.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 4.数据库技术发展。 六、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知识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1.笔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2.上机考试:60分钟,满分100分。

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真题

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其中处于系统软件核心地位的是 A)操作系统 B)编译程序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网络通信软件 (2)通常一台计算机系统的存储介质包括Cache、内存、磁带和硬盘,其中访问速度最慢的是 A)Cache B)磁带 C)硬盘 D)内存 (3)下列关于计算机系统工作原理的叙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 A)中央处理器直接对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 B)运算器完成解释和执行指令的工作 C)中央处理器可以从输入设备中得到控制指令 D)程序和数据均存放在存储器中

(4)下列关于异步传输模式ATM技术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ATM技术可以满足用户对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的要求 B)ATM是B-ISDN选择的数据传输技术 C)ATM技术的实时性好,但灵活性不够 D)采用ATM技术可满足网络中突发性的通信量 (5)信息认证是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实施信息认证的方法? A)身份识别 B)密钥管理 C)数字签名 D)消息认证 (6)电子邮件软件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时使用的协议是 A)SMTP B)POP3 C)IMAP D)MIME (7)以下关于数据的逻辑结构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数据间关系的描述 B)数据的逻辑结构不仅反映数据间的逻辑关系,而且反映其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 C)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浙江省省直单位档案室电子目录数据库结构与交换格式

浙江省省直单位档案室电子目录数据库结构与交换格式为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需要,建立全省统一的档案检索和管理体系,更好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特制定本标准。 1、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建国后档案电子目录数据交换的格式与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档案馆、省直单位档案室建国后档案电子目录数据库结构与其目录数据的交换,档案管理软件开发中数据库结构的设计与数据交换。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档案目录 由揭示档案特征的条目汇集而成并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档案检索工具。 2.2 电子目录 将档案目录依照一定的格式输入计算机内,可以由计算机进行读取、管理、检索的档案目录信息。 2.3 案卷级目录 登录案卷的题名及其他特征并按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档案目录。 2.4 文件级目录 登录文件题名及其他特征并按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档案目录。 2.3 数据对事物的概念和属性进行描述的规范化表示。 2.4 记录 完整描述一件事物的相关数据处理单元。 2.5 字段 记录中可标识的特定范围数据。

2.6 字段名称 字段(著录项目)的显示名称。 2.7 字段名 数据库中用于字段实际存取的名称。 2.8 字段值 字段的取值范围,可以选择输入。 2.9 必须著录项目 指省直单位范围的或由省档案馆组织的数据库,各馆室进行数据交换时,必须有的项目。 2.10 选择著录项目 指各单位档案室可根据本档案室数据库的情况和目标,选择所需的著录项目。选定的著录项目仍应执行本标准规定的字段名、字段类型和长度。 3、数据库结构与著录格式 本标准包括《案卷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格式》、《文件级目录(1)数据库结构与著录格式》和《文件级目录(2)数据库结构与著录格式》等三种数据交换格式。 《案卷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格式》和《文件级目录(1)数据库结构与著录格式》适用于文书立卷改革前的档案电子目录。《文件级目录(2)数据库结构与著录格式》适用于按照DA/T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整理的档案电子目录。 3.1 案卷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格式 3.1.1 案卷级目录数据库结构(见表1) 案卷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一览表 字段名称字段名字段类型长度字段值 全宗号 QZH C 4 必

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试卷

一、数据结构基础(30分) 1. 树的固有特性是( ) A、嵌套 B、顺序 C、递归 D、选择 2. 在一个单链表中,已知q结点是p结点的前驱结点,删除p结点的语句( ) A p→next=p→next→next; B q→next= p→next; C q→next=nil;delete(p) D q = p→next; 3. 一个初始为空的栈,S是入栈,P是出栈,操作序列合法的是( ) A、PSSSPP B、SSPPPP C、SSPPSP D、PSPSPS 4. 循环队列用数组A[m]存放元素,头尾指针为front和rear,则当前队列中有的元素个数为( ) A.rear – front + 1 B.(rear – front + 1 + m ) mod m C.rear – front - 1 D.rear – front 5. 算法的查找效率一般是一平均查找代价来衡量的,比如线性查找是O(N),二分查找是O (logN),那么Hash查找的期望代价是( ) A O (㏒n) B O(n) C O (1) D (n㏒n) 6. 树型结构中父子之间的联系是( ) A 1:1 B 1:N C M:N D N:1 7. 设a,b是一二叉树的两结点,在中序遍历时a在b前面的条件是( ) A a在b右边 B a在b左边 C a是b的祖先 D a是b的子孙 8. 对线性表进行二分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是( ) A顺序存储B链式存储 C 顺序存储且元素有序 D 链式存储且元素有序 9. 下列数据哪一组符合最大值堆的定义( ) A、(42,40,45,55,80,85) B、(85,55,80,45,40,42) C、(85,45,80,55,40,42) D、(42,55,45,40,80,85) 10. 在内部排序中,排序时不稳定的是( ) A 插入排序 B 冒泡排序 C 快速排序 D 归并排序 11. n个结点的树边数最多是( ) A.n B.n*(n-1)C.n-1D.n*(n-1)/2 12. 对(541,132,984,,746,518,181,946,314,205,827)进行从大到小排序,用直 接选择法,先选最大元素,第一趟的结果是( ) A (181,132,314,205,541,518,946,827,746,984) B (541,132,827,746,518,181,946,314,205,984) C (205,132,314,181,518,746,946,984,541,827) D (541,132,984,746,827,181,946,314,205,518)

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

1.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的。 (1)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实际上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定义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且要定义数据之间的联系,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 (2)外模式:也称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应用程序都是和外模式打交道的。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数据库中的其余数据对他们是不可见的。 (3)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顺序结构存储还是B树结构存储;索引按什么方式组织;数据是否压缩,是否加密;数据的存储记录结构有何规定等。 2.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数据库的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1)外模式/模式映像对应于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映像作相应的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2)模式/内模式映像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内模式,所以模式/内模式映像是惟一的,它定义了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数据库模式即全局逻辑结构是数据库的中心与关键,它独立于数据库的其他层次。因此,涉及数据库模式结构时应首先确定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2017年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模拟单选题及答案

2017年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模 拟单选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20)每题1分,(21)~(30)每题2分,共40分) 1.设有关系模式R(A,B,C,D),其函数依赖集为F={A一>D,B一>D,C一>D}。如果将R 分解为R1(A,B,C)和R2(C,D),则该分解是()。 A)同时保持函数依赖和无损连接的分解 B)保持函数依赖但不保持无损连接的分解 C)保持无损连接但不保持函数依赖的分解 D)既不保持函数依赖也不保持无损连接的分解 2.下面关于模式分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解并不总能提高查询效率 B)分解通常使得涉及属性少的查询执行效率更高 C)分解通常使得简单的更新事务执行效率更高 D)分解总是能降低存储空间的要求,因为它能消除冗余数据 3.设有关系表:职工(职工号,姓名,领导职工号),其中职工号是主码,领导职工号是外码。当前表中没有任何数据。现在依次向该表中插入如下数据 (1)(e1,Tom,e2) (2)(e3,Jerry,null) (3)(null,F00,null) (4)(e2,Fake,e2) (5)(el,Ghost,e3) (6)(e4,Wh0,el) 则最终该表中有()行数据。 A)2 B)3 C)4 D)5 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是根据数据库逻辑设计的结果设计合适的数据库物理结构。下列关于数据库物理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理设计着眼于数据库底层的物理存储与存取,与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及数据库管理系

B)物理设计时需要合理安排不同的存储介质,索引文件一般存储在高速磁盘中,日志文件可以考虑存储在磁带中 C)物理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设置合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参数和操作系统相关参数 D)物理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RAID级别、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机制、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索引类型 5.三层浏览器/服务器架构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应用系统架构。下列关于此架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层使用Web浏览器实现,位于客户端,一般无需安装其他程序 B)数据层位于数据库服务器,由DBMS完成数据存储和数据存取等数据管理功能 C)此架构将人机交互、应用业务逻辑和数据管理三类功能分离,提高了可维护性 D)与二层的客户/服务器架构相比,此架构在交互性、运行速度方面优势明显 6.设有下列关于数据库分析、设计与实现的工作: Ⅰ.用概念数据模型表示数据对象的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联关系 Ⅱ.进行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等日常维护 Ⅲ.在ER图的基础上确定数据库关系模式 Ⅳ.调整数据库逻辑模式,确定文件组织与存取方式,评估物理模式 V.考虑分析DBAS运行过程中备份数据库策略,如备份时问点和备份周期 Ⅵ.事务和应用程序的编码及测试 上述工作中,属于DBAS系统设计阶段工作的是()。 A)仅Ⅰ、Ⅱ、Ⅲ、Ⅳ和V B)仅Ⅰ、Ⅱ、Ⅲ和Ⅳ C)仅Ⅰ、Ⅲ和Ⅳ D)全部 7.下列是关于关系数据模型和关系表的说法: Ⅰ.关系数据模型以集合论为基础表示和处理数据 Ⅱ.关系数据模型同时支持非过程化语言和过程化语言直接存取数据 Ⅲ.“create table…”语句用于定义关系表的结构及数据完整性约束 Ⅳ.在关系表上执行select或delete操作时,DBMS会检查数据完整性约束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仅Ⅰ和Ⅲ B)仅Ⅱ和Ⅳ C)仅Ⅲ和Ⅳ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试题及答案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是 A)自顶向下 B)逐步求精 C)模块化 D)可复用 (2)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之间关联的紧密程度称为 A)耦合度 B)内聚度 C)复杂度 D)数据传输特性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软件测试应该由程序开发者来完成 B)程序经调试后一般不需要再测试 C)软件维护只包括对程序代码的维护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4)按照“后进先出”原则组织数据的数据结构是 A)队列 B)栈 C)双向链表 D)二叉树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性链表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B)栈与队列是非线性结构 C)双向链表是非线性结构 D)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是线性结构 (6)对如下二叉树 进行后序遍历的结果为 A)ABCDEF B)DBEAFC C)ABDECF D)DEBFCA (7)在深度为7的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 A)32 B)31 C)64 D)63

(8)“商品”与“顾客”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一般是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一 D)多对多 (9)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的图形是 A)矩形 B)椭圆形 C)菱形 D)三角形 (10)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A)DB包含DBS和DBMS B)DBMS包含DB和DBS C)DBS包含DB和DBMS D)没有任何关系 (11)常见的数据模型有3种,它们是 A)网状、关系和语义 B)层次、关系和网状 C)环状、层次和关系 D)字段名、字段类型和记录 (12)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ACCESS只能使用系统菜单创立数据库应用系统 B)ACCESS不具备程序设计能力 C)ACCESS只具备了模块化程序设计能力 D)ACCESS具有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能力,并能创立复杂的数据库应用系统(13)不属于Access对象的是 A)表 B)文件夹 C)窗体 D)查询 (14)表的组成内容包括 A)查询和字段 B)字段和记录 C)记录和窗体 D)报表和字段 (15)在数据表视图中,不能 A)修改字段的类型 B)修改字段的名称 C)删除一个字段 D)删除一条记录

浙江省三级计算机网络技术资料(全)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四特点:1.有信息处理的特性。2.有程序控制的特性。3.有灵活选择的特性。4.有正确应用的特性。 计算机发展经历5个重要阶段:1 大型机阶段。2 小型机阶段。3 微型机阶段。4 客户机/服务器阶段。5 互联网阶段。 计算机现实分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便携机,手持设备。 计算机传统分类:大型机,小型机,PC机,工作站,巨型机。 计算机指标:1.位数。2.速度。MIPS是表示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FLOPS是考察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3.容量。Byte用B表示。1KB=1024B。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磁头沿盘片移动到需要读写的磁道所要的平均时间。平均等待时间是需要读写的扇区旋转到磁头下需要的平均时间。数据传输率是指磁头找到所要读写的扇区后,每秒可以读出或写入的字节数。4 带宽。Bps用b 5 版本。6 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来表示。 计算机应用领域:1 科学计算。2 事务处理。3 过程控制。4 辅助工程。5 人工智能。6 网络应用。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组成四个层次:1 芯片。2 板卡。3 设备。 4 网络。 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1。超标量技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2.超流水线技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经典奔腾采用每条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3.分支预测。4.双CACHE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5 固化常用指令。6 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7 采用PCI标准的局部总线。8 错误检测既功能用于校验技术。9 内建能源效率技术。10 支持多重处理。 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64位处理机。奔腾系列为32。INTER8080-8位。INTER8088-16位。复杂指令系统CISC。精简指令技术RISC。 网络卡主要功能:1 实现与主机总线的通讯连接,解释并执行主机的控制命令。2 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3 实现物理层的功能。 软件就是指令序列:以代码形式储存储存器中。 数据库软件是桌面应用软件。 程序是由指令序列组成的,告诉计算机如何完成一个任务。 软件开发的三个阶段:1 计划阶段。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 2 开发阶段。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3 运行阶段。主要是软件维护。 在编程中,人们最先使用机器语言。因为它使用最贴近计算机硬件的2进制代码,所以为低级语言。符号化的机器语言,用助记符代替2进制代码,成汇编语言。把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的工具,就成为汇编程序。把机器语言程序“破译”为汇编语言程序的工具,称反汇编程序。把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的工具,有两种类型:解释程序与编译程序。 编译程序是把输入的整个源程序进行全部的翻译转换,产生出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然后让计算机执行从而得到计算机结果。 解释程序就是把源程序输入一句,翻译一句,执行一句,并不成为整个目标程序。 多媒体技术就是有声有色的信息处理与利用技术。 多媒体技术就是对文本,声音,图象和图形进行处理,传输,储存和播发的集成技术。 多媒体技术分为偏软件技术和偏硬件技术。 多媒体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有: 1.CD-ROM。2.具有A/D和D/A转换功能。3.具有高清晰的彩色显示器。4 .具有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的硬件支持。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1 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JPEG:实用与连续色调,多级灰度,彩色或单色静止图象。MPEG:考虑音频和视频同步。2 芯片和插卡技术。3 多媒体操作系统技术。 4 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一种适用于多媒体数据管理的技术就是基于超文本技术的多媒体管理技术,及超媒体技术。 当信息不限于文本时,称为超媒体。组成:1 结点。2 链。 超媒体系统的组成:1 编辑器。编辑器可以帮助用户建立,修改信息网络中的结点和链。2 导航工具。一是数据库那样基于条件的查询,一是交互样式沿链走向的查询。3 超媒体语言。超媒体语言能以一种程序设计方法描述超媒体网络的构造,结点和其他各种属性 第二章操作系统 软件是为了使用户使用并充分发挥计算机性能和效率的各种程序和数据的统称。软件又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所有用户使用的为了解决用户使用计算机而编制的程序。应用软件是为解决某特定的问题而编制的程序。操作系统是硬件与所有其他软件之间的接口,而且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中心。 操作系统两个重要作用:1 管理系统中各种资源。所有硬件部分称为硬件资源。而程序和数据等信息成为软件资源。 2 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界面。 操作系统的特征:1 并发性。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存在多个程序,宏观上看,这些程序是同时向前推进的。在单CPU上,这些并发执行的程序是交替在CPU上运行的。程序并发性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用户程序与用户程序之间的并发执行。②用户程序与操作系统程序之间的并发。 2 共享性。资源共享是操作系统程序和多个用户程序共用系统中的资源。3 随机性。随机性指:操作系统的运行是在一个随机的环境中,一个设备可能在任何时间向处理机发出中断请求,系统无法知道运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