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何处起根源

何处起根源

何处起根源
何处起根源

何处起根源

学员在QQ里留言,说希望看到我对《滴天髓》中《源流》一章的评解。其实到目前为止,我尚未对《滴》书进行系统的评解,所以那天只能在UC房间略说一二了。

评注《滴》书的先贤多矣,而对“源流”一章的说法却是大同小异,皆是以相生之起止谓之“源流”,把“源”字解为“来源”、“生我之源”,但是《滴》书原文却是“何处起根源”,而“根源”之意,当非尽是“生我之源”也。

我的理解,某支之人元藏干透于天干,该支则是该干之“根源”。因天干透自于某支,则是通根于该地支,那么这个天干与其通根的地支就有感应,或说有一定的亲密关系,其命理信息必有关联。

比如夫星自年支而透,感应日主,此女则有嫁远方之夫的信息。又如财星自时支而透,感应日主,此人则有可能他乡发迹。如一乾造:

官官日才

乙乙戊癸

卯酉辰亥

时干癸自妻宫透出,为命主之妻,癸妻坐带亥财入日墓,故其妻带财产嫁入。若非酉辰相合,财库受损,断不至于婚后连年破财也。乙木官星可谓自卯出,亦可谓自辰出,但辰酉相合,辰中之乙受伤颇重,可见乙与辰欠缘也。乙为父,辰为妻宫,由此可知父与妻欠和,或说欠缘。乙自卯出,来源于年柱家乡,官为工作,故命主工作于当地,难以外出也。

既知“何处起根源”之意,则“流到何方住”一语亦不难意会。诸书解“流”字,皆作“生”论,若依前述,“流”亦可作“透”解。如此,“方”则作“宫位”解,“住”乃是“体现”之意尔。

《滴》书命例一:1741年农历十一月初五日巳时,男

乾辛庚丙癸二周岁欠110天上大运

酉子寅巳每逢癸戊年七月交脱

313233343536373

己戊丁丙乙甲癸壬

亥戌酉申未午巳辰

据任氏言,此人“词林出身,仕至通政”,可知命主是个科举出身的文官,但官不大,仅“通政”而已。生于大雪后六日,壬水司令之时,透癸水则是瑕疵。癸自子透,子即是癸之根源;丙自寅透,寅即是丙之根源;庚自巳透,巳即是庚之根源;辛自酉透,酉即是辛之根源。官星自月透于时,暗合巳中戊土,是为官星就我;印星坐于日支,日主得其生,亦得其根,是为印星亲我;财星透于年,而与日干相合,是为财来合我。其中“机括”,则是“命主为地方官(时官),领朝廷俸禄(年财),仕途无险(坐印无伤),偶尔拿些钱财收买、贿赂上司(时财透月生子水)”。

无独有偶,有位网友的八字与此造相似,但境况相距甚远:

1981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日巳时,男

乾辛庚丙癸

酉寅子巳

仅月日地支易位,而彼为官贵,此为平民,何也?盖彼造庚财自巳透而生官,此造庚财自巳透而坏印也。前造官格有财生印护,此造印格遇财星所坏;前造日坐印地荣身,此造日坐官地制身。优劣高低,明矣。

《滴》书命例二:1721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辰时,男

乾辛癸戊丙二周岁多170天上大运

丑巳申辰每逢癸戊年十月交脱

313233343536373

壬辛庚己戊丁丙乙

辰卯寅丑子亥戌酉

据任氏言,此人“富有百万,贵至二品”,乃是富贵双全之人。任氏对此造的解释不全面,其实此造之富,乃因伤官生财而财来就我;此造之贵,实因伤官佩印,精神团结之故。年月流住于癸,戊土合之;日时流住于申,巳火合之;辛金透自于丑,丙火合辛,辰土墓丑。八字无一闲神,精神团结,故能富贵双全。

《滴》书命例三:1771年农历二月初五日午时,男

乾辛辛丙甲五周岁欠70天上大运

卯卯子午每逢乙庚年十一月交脱

5152535

庚己戊丁

寅丑子亥

据任氏言,命主“叨上人之福”,己丑运发了点财,戊子运很倒霉,丁亥运家破人亡。此命四干,无一有“根源”者,财星虚浮,官遭刑冲,地支三战,一看即知非好命。他之所以能“叨上人之福”,是因为年月财星合入,但是财星虚浮无根,此福必不久长。己丑运,伤官生财,合住枭神,又合官星使其免遭刃冲,才能娶妻生子,“财福并臻”。而戊子运,食被枭夺,又引发子午冲的信息,三战煞兴,故而“刑耗多端”。丁亥运,丙火临绝,羊刃透干克灭辛财,枭临生旺,所以导致家破人亡。任氏注书,仅言大概,对命例的分析也不细致,更稀言及流年,可见其人治学不严谨。如此例,依我之见,“刑耗”应始于丑运,因为丑为吊客,合入妻宫,命主之妻必定身体有亏。

《滴》书命例四:1770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巳时,男

乾庚壬戊丁一周岁欠100天上大运

寅午午巳每逢辛丙年二月交脱

212223242

癸甲乙丙丁

未申酉戌亥

据任氏言,命主年轻时风光无限,中年克妻克子,最后削发为僧。其实这个八字是明显的“强众敌寡”,只是所敌之寡没有气机,故不能富贵。庚之根源在巳,戊之根源在寅巳,丁之根源在午,独壬水无根虚透,壬为妻妾,故克妻。庚金食神,既是财源,又为福寿星,断不可伤,伤之则减福损寿。丙戌运,众火入库,财星亦随火而入,故克妻伤子。丁亥运,冲出巳中庚金,众火克金,若不出家,必然损寿。

由上述诸例可知,论命之法,不但要看“生我”之源,更要细观“出我”之源也。

疾病产生的根源

疾病产生的根源 现在人生活条件好了,可身心疾病却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国平均每9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每分钟有6个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约800人死于自杀。县级医院总是“加床太多,堵塞消防通道”,市级以上医院人山人海,每天都象春运。很多疾病现在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年轻化。多种身心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世界第一而且遥遥领先,说明当今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东亚病夫! 不少人为治病花掉多年的积蓄,有的甚至花光积蓄,债台高筑。 疾病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外部环境污染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自作自受”——放纵自己的各种欲望,包括思想上的和行为上的放纵,不加克制。行为上的放纵有抽烟、吸毒、酗酒、暴食、熬夜上网或看电视剧、纵欲、赌博、邪淫等。思想指挥行为,关键还是思想上的放纵。思想的放纵还表现在对情绪的放纵方面。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十有八九与短期内情绪波动有关。不良情绪是健康的第一杀手。劳累一天,休息一夜即可恢复体力,而生气一次,身体产生的毒素,一个星期也不一定能够完全缓解释放。现在现代科学研究表

明:人的精神心理和身体生理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不良情绪,如愤怒、焦虑、忧愁、怨恨、恐惧、绝望等,容易诱发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临床统计数据显示,90%以上的疾病都与不良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有的人生活无忧,情绪很好,每天乐呵呵,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可为什么还会突然发病,饱受疾病困扰呢?有一个一般人不知道的秘密,那就是人的潜意识中的负面信息能够引发不良情绪,危害身体健康。有的人无故发火,有的人莫名地忧愁焦虑或郁闷或恐惧,不知担心什么,总是感到心里不安。这些都是潜意识中的负面消息作祟。负面信息来自哪里?一方面来自先天遗传因素,人的身高、相貌、性格来自遗传信息,事实上,还有更多的信息来自父辈,如遗传性疾病等负面信息。负面信息主要来自后天因素。人一出生,大脑就不断接受信息。后天的生活环境、学习内容、情绪波动、遭受的挫折等信息,无一遗漏地都会被人的潜意识记录下来,绝大多数信息内容显意识都会忘记,但潜意识一个也不会忘记。虽然已经过去二三十年,有的人仍然会在梦中重温当年参加考试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有的人会在梦中显现某人忘恩负义、虚伪奸诈的情景,一觉醒来气的难受。又如,

想解决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想解决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苏学锋在NLP培训课堂里讲,有很多问题,并不像我们表面看的那么简单,如果没有找到核心问题点,就开始着手解决问题,最后只能是适得其反,很多问题,并不像我们表面看的那么简单,如果没有找到核心问题点,就开始着手解决问题,最后只能是适得其反。 有一家活动策划公司出去办展览会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产品的易拉宝上打错了几个字,而且特别明显,可是距离活动开始已经没有多长时间了,想要再打印出来已经来不急了,无奈只能把易拉宝撤了下去,但是这件事情影响到了整个活动,这让公司老板十分生气。 活动结束后,老板找人来问责,把整个对接流程的人全部问了一遍,从文案到设计,再到负责跑外对接印刷的人员,之后再到活动现场负责人员,最后才知道是印刷的时候出了问题,但是之后印刷人员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赶快又重新打印并派人去换,可是没想到最后现场活动负责人还是拿错了。 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原因之后,公司老板重新审定了一下流程制度,以后只要是活动现场负责人要保证所有活动现场的物品无误,确认所使用的最后版本的物品,完成项目流程最后一步的收尾工作,他作为整个项目流程的负责人和责任人,从此之后,活动现场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

很多时候,一个问题的答案并非只有一个原因,这时我们应该找出每个原因的根源,尤其是在管理之中,我们发现一件事情有很多人经手,却无法落实一个确切的责任人,那么我们就要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将每一个人的职责细化,找到最核心的问题的根源,这样才能解决它。 遇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否则只会自乱阵脚,当你冷静下来的时候,思维逻辑也是清晰的,这有助于你去找到问题真正的原因。

西方文化的根源

西方文化的根源 ①古希腊文化:理性主义与原欲意识(太阳神阿波罗和酒神狄俄尼索斯)。对外在世界的探索热情。个体意识。 ②希伯来文化:XX信仰,原罪意识,对人的内在世界的发现。 中西分化的根本分野 ①西方文化的特点:天人相分,外在超越之路。 ②中国文化的特点:天人合一,内在超越之路。 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①古希腊文学:X扬个性,放纵原欲,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具有牢固的世俗人本意识。 ②古罗马文学:比古希腊文学更富有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在审美品格上趋向庄严和崇高。 ③中世纪文学:人性遭到严重压抑,唯灵主义倾向。 ④文艺复兴文学:人的再次觉醒,向上帝要求赎回人性的合法权利,人欲的释放和迷惘。 ⑤古典主义:讲求理性与秩序,尊重王权,恢复XX信仰,追求艺术的古典趣味。 ⑥启蒙主义:理性崇拜,自由,平等,博爱,启蒙文学的哲理性和政论性。 ⑦浪漫主义:对现代性的第一次全面批判,自由,个性,回归自然。 ⑧现实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现实的分析和批判,倡导人道主义,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⑨现代主义:资本主义社会绝望写照,非理性主义思潮,人的危机感和异化感。象征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意象派,表现主义。 ⑩后现代主义:人的破碎,存在的荒诞,无可奈何。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黑色幽默,跨掉的一代,魔幻现实主义。 西方文学的基本特点 ①西方文学存在着浪潮式的、不断自我更新的发展趋向。 ②西方文学倾向于展示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③西方文学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 希腊精神 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学的基本精神,以后也成了欧洲文学于文化的基本内核。希腊精神表现为和谐、自由、单纯。在世界的某一部分,经过数百年的教化,而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在那里逐渐出现了一个民族,人口不太多,不算很强大,也未经良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 (一)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二)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三)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四)科学观的异同。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

浅谈传统文化没落的原因

浅谈传统文化没落的原因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认识 发展 摘要: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却出现了诸多文化侵略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不顾自己民族的特点,一味模仿或照搬别的文化,是造成这种现在的主要原因。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慢慢的流失,而我们的国民,却没有意识到,只是盛赞现代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七彩斑斓。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但由于传统文化的脆弱性和“文化大革命”的劫难,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现状仍然特别令人担忧: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作坊及其他文化遗址遭到破坏,大量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失去传承,更严重的是出现了诸多文化侵略现象, 2005年底,沸沸扬扬的韩国将端午节申遗事件终于尘埃落定,韩国成功的 将“江陵端午祭”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这无疑是中华文化的一次耻辱,炎黄子孙永远的心痛! 2006年10月,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所谓“韩医”,其实与中医是一脉相承的,病理理论和治疗方法基本类似。等等类似的事件多不胜数。礼失于野,而路人拾之,我们在这时才幡然醒悟,大声疾呼,可惜,悔之晚矣,在我们痛呼时,是否在想想,如何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目前我国在实行文化强国战略。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 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 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

顾客异议产生的根源

顾客异议处理系列之一作者:杨星顾客异议是怎样产生的? 每次给学员朋友们做培训,总会遇到学员提出关于顾客异议处理的问题,长时间的被问及类同的问题,反思自我总感到自己工作失职,每次都只针对问题作答,并不是最好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让我想起了那句经典的话语: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销售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顾客异议,但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异议,懂得处理异议的方法技巧,处理好了异议之后,最终让成交变得相对顺利。因此学会处理顾客异议的技巧,然后能够逐类旁通我想应该是一个最好的结果,当然学员们也希望如此能够获得更多的订单。基于此结合我的长期的研究与总结,将之分享予大家,只愿可以给到大家借鉴,帮助大家处理好异议并最终赢得成交。 处理顾客异议为成交铺平道路,这是我们大家都希望看到的最佳状态,反之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引起顾客的不满,甚至让成交离我们更加遥远。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明白顾客的异议,首先得清楚顾客为何要购买我们的产品?不购买我们产品的理由也自然成了顾客提出的异议,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清楚顾客异议是怎样产生的了? 那我们再来看看顾客为什么会购买我们的产品? 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很多朋友就自然会想到,顾客因为有需求所以会购买,事实上要顾客最后购买我们的产品却并非如此简单。一般而言顾客有需求的话,购买产品是早晚的事情,而我们也最多只能确定他要购买,好比是家里装修肯定是要购买灯具的,但最终买谁家的还真说不清,于是我们说存在需求只能是顾客购买我们产品的第一个要素。装修到了一定的程度,终于到了顾客要买灯的时候了,看看市场灯具产品品类众多,品牌也不在少数,给了顾客很多选择的机会,此时顾客会选择的一定是对自己而言有价值的产品,比如:我们的产品带给顾客的价值、我们的品牌带给顾客的价值、销售过程中的服务带给顾客的价值、我们的人员能够带给顾客的价值等等,如果这些不能满足顾客也不定会购买我们的产品,于是满意价值就成了顾客购买我们产品的第二个要素。虽然选择到了好的品牌、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及对销售人员也感觉很不错,但是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还得要看看成本是否合适,比如:顾客买灯具一定要花钱、同时还要三番五次到市场挑选产品,耗费了大量的体力、精力,

1、东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东西方文化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作为意识形态领域范畴的文化是由不同的社会存在来决定的。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地理决定论,认为东方的大河流域如黄河流域、恒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在文化上有一定的共性,这是在与洪水作斗争的时候,需要一个绝对权威的领导人来指挥抗洪斗争,需要舍弃个人的利益来顾全整体的利益,否则洪水将吞噬一切。于是东方文化中个性难以张扬,专 制颇为流行,奉献精神最为突出。 西方人在欧洲,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东方有很大的差异,从文化的源头上就表现出其独有的文化特点。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一个特别强大的民族长久地统治过欧洲。在文化上,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心。他们的文化中,比较尊重个人的创造性,比较淡化人际关系,注重立竿见影的效果,藐视权威崇尚自由,这些都与他们的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 上述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完全地说明问题。余以为起码还有以 下几点在起作用。 首先,中国的先秦时代,有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达时期。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儒、道、墨、法诸子百家的思想为中国的文 化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其次,在汉武帝时,为巩固统治的需要,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利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在中国人思想中影响深刻的“天”为推动器使儒家思想取得了独尊的地位。而这一思想与在大 河流域产生的文化基本是一致的。

再次,在宋、明两朝,经统治阶级的提倡和理学家们的倡导,把儒家学说发展到极至的阶段,成为社会生活的唯一准则。 公元1世纪时,佛教传人中国,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化,重庆的大足石刻,是佛教与中国文化结合的典范。 事实上,我们很难简单地以儒家法家道家来概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使之成为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有法家道家和佛教教义等诸多文化在内的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的文化。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第一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叫文化,这是狭义的文化概念。() A. 对 B. 错 2 【判断题】(10分) 西方讲文化,CULTURE,它原来的含义是一种栽培、培养,文化就是一种培养,具体讲就是培养人的。() A. 错 B. 对 3 【判断题】(10分) 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A. 错 B. 对

4 【判断题】(10分) 抛弃不合理的,传统方不致一足落网而全身受缚;接受合理的,传统始得与现实相安无事。所以马克思说“一切合理的,都应该成为现实的。”() A. 对 B. 错 5 【判断题】(10分) 科学的现代化,必然会带来人文与社会的进步。() A. 错 B. 对 6 【判断题】(10分) 人文学科求美,社会学科求善,这与自然科学求真是不完全一致的。() A. 错

B. 对 7 【判断题】(10分) 中国文人做学问有三个要点,即文学有三要:“不读《春秋》,不能忘世;不敬《老庄》,不能涉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A. 错 B. 对 8 【判断题】(10分) 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导致专制政体的早熟和长期延续,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 A. 对 B. 错 9 【单选题】(10分)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 A. 科技文化 B. 制度文化 C. 政治文化 D. 科学文化 10 【单选题】(10分)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出自:() A. 《大学》 B. 《诗经》 C. 《易经》 D. 《庄子》

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自然原因从自然属性考察,民族是一个客观的社会存在,构成社会机体的独特细胞。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每个民族都是具有自己独特属性和独立结构的事物,民族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文化结构、体制结构,等等,各个民族之间正是由于民族结构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个体的差异。这种个体的差异单独存在的时候无法判断它拥有的特异性,当不同的个体并列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互相之间的差异也就显现出来。差异本身就是矛盾。这种矛盾的产生、发展、演化会表现为具体的形式,这样民族问题也就产生了。各个民族由于具体的情况不同,有着不同的利益和要求,这在一些重要的时刻更容易表现出来,如果不能处理好,矛盾便会产生,问题就会出现。比如,对经济发展落后、极端贫穷的民族来说,他最迫切的要求是发展生产、摆脱贫困;对文化教育事业相对落后的民族来说,他迫切的要求是弘扬文化,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族的素质……不同的要求不可能一视同仁地同时得到解决。有的可能解决得快一些,有的则可能解决得慢一些,有的可能解决得好一些,有些可能解决得差一些,这样问题也就产生了。并且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民族问题也是如此,不可能像前苏联领导人所说的那样民族问题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在解决不同民族之间的发展差异、满足不同民族需求的时候,伴生的是社会资源、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因为社会资源和财富在任何一个点上总量总是固定的,在进行分配时,总是此多即彼寡,给一部分人的多了,也就意味着给另一部分人的少了。什么是一个最公平合理的度,难以像尺子量布那么准确,不同的民族对此的判断在很多时候结果是不相同的,如果认为是公平的、可以接受的结果,会相安无事;如果认为结果是不公平、不能接受的,那就可能使原有的矛盾激化,或是产生新的问题。基于自然原因而产生的民族问题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民族间由于自然的差异特别是由于生活方式不同而造成的摩擦和冲突。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需要协调,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具有极大的稳定性,不愿意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加以彻底地改变而融入另外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之中。这种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寄托着民族的某种精神或感情,轻易的改变会引起抵制和矛盾,所以不同生活方式的民族之间有时会由此产生民族问题,这种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最好的办法是互相理解和尊重,这有利于各个民族,有利于社会。但是不同的民族相处在一起,要做到绝对地和平共处并非易事,有意的或无意的造成对对方民族生活方式的侵犯的事情有时难以避免,由此也会产生民族问题。(2)社会原因民族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和社会自身的发展紧紧地联系着,所以社会本身会给民族问题以极大的影响,许多时候社会原因成为民族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一是政治原因。即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对民族问题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政策会直接作用于民族自身的发展和民族之间的关系,由此对民族问题产生直接的制约。比如,民族平等政策就会使各民族产生一种平等感并由此使彼此之间处于一种良好的关系,这就会有助于防止民族冲突的产生。反之,如果实行的是民族歧视政策,使不同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势必产生一些民族歧视另一些民族、侵害另一些民族物质利益的现象,被歧视、被压迫的民族必然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抗争,由此会冲突不断。而国家为了维持既定的民族政策,也必然会对这种抗争进行压制和打击,其结果是被压迫民族和压迫民族、被压迫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争斗此伏彼起。不同的民族政策不仅对民族问题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作用,也会对民族问题产生以后的处理产生不同的作用。世界上再好的政策也不可能绝对地杜绝民族问题的产生,在处理民族问题上除了事先预防以外,在很多情况下是需要事后的处置。如果政策适当,就有可能使业已发生的民族问题得到及时和妥善的解决;反之,不仅业已发生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迁延日久,还可能成为下一轮新的民族冲突发生的隐患。二是经济原因。经济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经济问题可以说是一切社会问题的终极原因,任何社会现象几乎都能从经济上找到根据。民族问题也不例外。不同的经济生活构成民族的特征之一,经济差异是民族差异的重要方面,只要这种差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根源解决8大学习问题

根源解决8大学习问题 一: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顾得上听讲,就顾不上思考,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充分地课前预习。课前预习虽然累—些,但是却能换来种爽快与自由感。上课前充分预习,考试前充分地复习,与“打有准备之仗”有同曲之道。预习效果好,听课才能有针对性;听课有针对性,复习

才能顺利进行;复习深刻,作业、考试才能得心应手;平时做作业,考试得心应手,高考就能顺利过关。所以说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了辅助同学们做好预习,特归纳十种高效预习注意事项,供同学们参考:(1)要分类预习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是课前预习,二是阶段预习,三是学期预习。课前预习,就是在上新课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阶段预习,就是用较长、较多的时间预习—章或多章的内容;学期预习,就是在假期中预习下学期的内容。这三种预习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每个学生应该在学习的空闲时间自觉地安排和分类预习。 (2)选择好预习时间

这里所指的预习时间是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最好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后的剩余时间里,根据时间的多少来确定预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当然,也可以安排在其他课外时间里预习。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抓紧时间在上课前几分钟把马上要讲的课文快速浏览一遍,也比一点不预习好得多。 (3)迅速浏览新课 预习时,先把要预习的内容快速浏览—遍,使自己对新课心中有数,初步知道新课中哪些是—看就懂的,哪些是看不懂的,然后带着这些问题细读第二遍。 (4)带着问题细读第二遍 通过第—遍对新课文的快速浏览,自己对新课的内容已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带着第一遍浏览时发现的问题,认真细读第二遍。阅读第二遍时,速度要放慢一些,一边细读,一边思考与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停下来反复思考,对不认识的生字、生词,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超权威)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 楼宇烈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讲人简介: 楼宇烈,浙江省嵊县人,一九六零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专业本科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研究主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主要作品有《十三堂国学课》、《中国的品格》、《佛教与中国文化》等。 一、中国文献典籍 第一部分 中国文献典籍 第一节 典籍的形成 今天我们讲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原性典籍,因为文献典籍它是文化思想传承重要的载体,那么中国的文化传承可以说有几千年,因为中国的文字可以说2000多年以前甚至于更早3000年,商周时代已经有了文字就有了记载,可以记载人们的一些思想、事件、历史这样一些东西了。所以流传下来的典籍是很多很多的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数也数不尽的,这些经典任何人用他的毕生精力都是无法穷尽的,甚至于给他几辈子的时间也是无法遍览的。但是中国文化确实有一个特点,虽然它典籍那么多但是它是有一个系统的,所以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间就逐渐汇聚成了几部具有根源性的这样一些典籍,进而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源头,而且也使得后人得以由此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的精神。 中国文献或者文化的思想传承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在孔子的时候孔子曾经把它做了一个概括叫做“述而不作”,述就是叙述的述,作就是创作的作,孔子就认为他当年就是本着这样一个述而不作的精神来传承文化的。所谓述就是叙述,作就是创作、发明,那么中国古人我们也可以说比较谦虚,认为自己也不是在创作什么新的东西而只是在叙述追溯阐发前人他们的一些思想。述什么呢述一些什么东西呢那么《中庸》里面也记载了这样的一个事情叫做“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祖述尧舜就是我的思想都是从尧舜那儿来的,我只不过是把他们的思想加以发挥而已。宪章就是表彰表扬把它显现出来了,或者说作为一个标准的说法,宪章我们现在叫做宪法或者是法律等等,在老一点的时候我们常常把这些法律或者条文称之

文化差异成因

试论东西方数字文化差异的成因 胡国强 ( 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 , 吉林通化 134002 ) [ 摘 要 ] 数字及由数字组成的词语在东西方文化中的理性意义与象征意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通过 对这种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 进一步探讨这些差异的成因 , 可以加深我们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 [ 关键词 ] 数字 ; 数字词语 ; 差异 ; 成因 [ 中图分类号 ] H3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08 - 178X ( 2005 ) 02 - 0083 2 03 [ 收稿日期 ] 2004 - 11 - 12 [ 作者简介 ] 胡国强 ( 1967 - ) , 女 , 吉林通化人 , 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 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 数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 , 它的初始的数字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历 史发展过程中 , 由于使用数字的民族不同

并受不同的宗教 、 历史 、 社会习俗等因素影响 , 部分数字 虚化 , 产生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 并组成大量的数字词语和数字习语 ,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 “数字文化” 现象 。 本文试图从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及其词语的文化背景差异方面进行探讨, 提示这种差异形成的 原因 。 英汉民族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思维观念的影响 , 他们对数字的偏好显示出巨大的差异 , 这种差异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是两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必然结果 。例如 : 许多中国人喜欢数字 “ 8 ” , 而不喜欢“ 4 ” 。 在日本 ,

受人欢迎的数字为“ 7 ” , 而令人讨厌的数字是“ 4 ”和 “ 9 ” 。在西方基 督教文化中 , 人们往往对数字“ 13 ”敬而远之 。究其原因 , 笔者认为可以从数字的谐音 、宗教影响 、 社会习俗等方面分析数字是怎样影响人们的交际心理和交际行为的。 1 1 数字的谐音 、 谐义产生的象征意义 从文化渊源上看 , 汉民族讲究对称 , 注重成双的审美心理以及讨吉避凶的文化心理 , 形成了自觉 有意识利用谐音 、 谐义求取吉祥 , 或刻意躲避因语音相似或构字相关造成不祥意义联想的习惯 。 汉语 拥有着极其丰富的谐音 、

管理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管理问题的根源哪里? 管理问题经常反应在人的身上,但问题的根源往往都出在流程。流程不清晰、不完善,岗位上的员工就不清楚这件事该怎么做,容易出现失误。管理者的责任在于让团队规范地做成事。把工作重点放在类型性问题的思考、流程的设计与流程的训练上,这就是管理的逻辑。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管理者要意识到细节的重要性。海恩定律清楚地说明了细节的重要性,他认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都有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1000起事故隐患。这说明所有的安全问题,都是由于不重视细节所造成的。管理是关注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紧抓工作过程中规定动作的执行才是管理的核心。 细节与态度 德国人是非常死板的,明明知道螺丝是圆的,但是如果图纸上画的是方的,他只会按照图纸做,绝不会提醒你螺丝是圆的。有一次,我在德国问一个小伙子,从一个镇到另外一个镇要走多久?小伙子说:“不知道。”我说:“你是本地人怎么会不知道呢?”他说:“先生,我只知道这个距离是4.2公里,我不知道你的行走的速度,所以没有办法回答要花多少时间。”我心想,这家伙怎么这么笨呢?如果问中国人回答就很简单:一支烟功夫或者一顿饭功夫。我们走了两分钟,小伙子就追上来了,说:“现在我知道你要走多久了,因为我看到你步行的速度。”我们认为德国人笨,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就需要这样一丝不苟、严格按照规定来执行的人。 如果态度没有调整,就不能正确理解工作规则,导致管理难度增大。所以,先要调整员工的态度。方法有如下几种: 引爆点领导法。将管理中曾经出现过的重大失误、造成的巨大伤害展示给大家,将这个后果引爆,引起让大家的思考,让大家明白坚决执行工作流程的必要性。家长都有教育小孩的经验,小孩哭闹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束手无策,用引爆点领导法就很有效,比如,先把小孩的哭声录下来,等他不哭了就放给他听,让孩子明白这种噪声有多讨厌,这很管用。员工教育也是一样,把错误展示出来让他们吸取教训。 中央平现象。团队中总有一些突出分子是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因素,集中精力做好这些人的工作,以此迅速带动整体人员的转变。 鱼缸管理。将公司管理的重要指标和状态定期展示给大家,让大家时刻都清楚目前的状况。这就像养金鱼,金鱼在鱼缸中的一举一动始终是透明的。例如,每个企业都有员工迟到的问题,通常的管理方法是罚款、通报批评等,我的办法是只抓核心人物,公布我直接管理的迟到干部名单,把他们这种不符合规则的现象暴露出来,以此来警戒其他员工。 风纪扣原理。设计一些简单的训练程序,让大家习惯服从命令。军装上都有风纪扣,部队要求每个军人都必须扣好风纪扣,其实,扣不扣风纪扣与军人的作战能力没有任何联系,风纪扣的作用只是让军人养成绝对服从的习惯。叫你扣上就得扣上,没有任何理由。服从与**的战斗力有巨大的关系,在战场上,让你冲就得冲,不能问为什么,服从命令是条件反射的行为,不需要思考。但是,企业的管理相比之下就差很多,员工对于上级布置的任务经常会讨价还价,用自己的思维来调整企业的规则,所以,要改变下属的态度就需要设计像风纪扣这样的东西,通过简单的形式让大家养成服从的习惯。 细节与标准化管理 如果想让一个管理模型能够连续下去,能够从A企业复制到B企业,就必须实现标准化。 标准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般来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单选题 1、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文字 A 、尧舜禹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答案:B 2、“得意要忘象、得意要忘言”的思想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A、王弼 B、庄子 C、郭象 D、老子答案:A 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出自? A 、《荀子》 B、《诗经》 C、《尚书》 D 、《周易》 答案:D 4、“时之义大矣!”的思想出自? A 、《周易》 B、《诗经》 C、《尚书》 D、《礼记》 答案:A 5、《老子的核心思想是? A、自然无为 B、礼教 C、人为改变 D、人能战胜自然答案:A 6 、《庄子》的核心精神是()。 A 、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逍遥 B、自然无为 C、“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D、“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答案:A

7、魏晋玄学家郭象在注视《庄子》时认为什么是“齐物”? A、事物之间没有绝对的差异 B、大小没有实质的区别 C、精神胜利法 D、事物内在是平等的。答案:D 8、但是从内容上来讲,理学家又认为以下哪本典籍是入门书? A 、《中庸》 B、《大学》 C、《诗经》 D、《论语》答案:B 9、中庸的作者是谁? A、曾参 B、孔子 C、老子 D、子思 答案:A 10、《论语》的核心是什么? A、“诚” B、“仁” C、“德” D、“和” 答案:B 11、孟子把“仁”发扬成了什么思想? A、礼仪 B、仁政 C、无为 D、道德答案:B 12、孟子认为,治理国家必须实行()? A、王道 B、礼教 C、霸道 D、独裁答案:A 13、学者认为孔子的德行可以跟天相配,什么地方相配呢? A、孝 B、礼 C、仁 D、诚答案:D

中西文化差异原因(转)教学文案

中西文化差异原因(转)

中西文化差异原因(转)2008-12-04 10:43近年来,文化差异研究正在引起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语言文化教育者的普遍关注。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和产生差异的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一、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宇宙观是文化的核心,西方的宇宙观是建立在主客二分和抽象逻辑思维基础之上的机械综合论宇宙观。这种宇宙观的特点是:在研究人与人和人与物的关系中,以研究人对物、人对自然的关系为主;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强调两者的对立与分裂;注重思辨理性;注重实证分析。 与西方相反,中国人自古代起就习惯于从总体方面去认识事物,把世界看成本质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并用这种观点去解释一切事物的现象,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论宇宙观。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上,突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正如梁启超所说:“中国哲学专注重人与人的关系”,而“希腊及现代欧洲,专注重人与物的关系”。对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注重二者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如老子提出以“道”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道统一万物。把世界看成是一个生生息息运动发展着的有机整体。 中国人是注重群体意识,偏重道义,贵中庸和谐。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国家一体的群体意识的抒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小人谋食”,“不成功便成仁”,是对儒教重义轻利价值观的理论化表现。梁启超先生说:“我国民之中庸妥协性世无两也,无论对个人、对社会、对自然界最能为巧妙的顺应,务使本身与环境相妥协,而其妥协且比较的常为合理的,此中国人一种特别天才也。”西方诸国人则是注重个体意识,偏重功利,好走极端。黑格尔说:西方“各人都保持他自己的地位,专注于个性的发展,要表现他们并且在表现中找着快乐。”马克思说,基督教是与绝对的金钱崇拜相适应的。起初,“金钱是商品在天国的存在,而商品则是金钱在尘世的存在”,中世纪的罗马教会本身就是“金钱的主要宣传家”。对于西方人的偏执一端,梁启超也有很好的论述:“西洋人极不易妥协,万事皆确执,而感情常走极端。故一民族以小小言语之同异,决不肯舍己以从人。纤芥之不自由,宁牺牲一切以争之,宗教上之信仰,更丝毫不肯迁就,有反于其良心者,则尽其力之所及以排挤之,……”中国人是柔中寓刚,以柔道取天下,西方人是强权和竞争,以刚道取天下。美国心理学家Alfred F.Bloom 认为,语言不同的人思维方式也不同。他认为,汉语的“事实实体化”(名词化方式)有限,汉语中又没有“虚拟式”,所以中国人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不善于反事实推论。(Bloom, 1981 The Linguistic Shaping of Thought)Bloom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测试者被问及下面的问题: 英语:If all circles were large and this small triangle"△" were a circle, would it be large? 汉语:假如所有的圆圈都很大,如果这个小三角形诗歌圆圈,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不是很大?被测试的美国人83%和25%的台湾人给予肯定答案,有一位中国人还说,“你们总想让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8学时 一、教学目的 依照时代先后,介绍历代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从纵向上把握各个朝代文化的特征和成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为学习中编内容各专题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本章为上编的重点。每一节都有教学重点。(1)殷商西周时期,重点介绍文化从神本走向人本,周人的文化维新;(2)春秋战国时期重点介绍,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及其学派特征;(3)魏晋时期,重点介绍此时的多元文化(二学二教)及文化成就;(4)隋唐时代,重点介绍唐文化繁荣的背景及气魄,唐代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教学效果 1.紧密联系学生己掌握的有关历史、文化知识,加以提练和深化,合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一个纵向的把握。 2.如有条件,可运用投影仪展示图片。 3.加强课堂提问,让学生回顾己学过的知识。 4.布置书面作业(论文) 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 上古(一般指夏商周)是指几百万年以前,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阶段。(殷商之前)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我们可以把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殷商的4000多年前这段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人类的进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拉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这是世界人类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中国人的起源: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化自然”,或叫“自然的人化”,因此有了人就有了文化。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文化史,中国文化的起源应该从中国人的起源说起。 (一)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猿人”。经科学家研究,元谋人距今已有170万年。元谋人更象古猿。他们在密林中采摘果实,追猎野兽,还能蹒跚直立行走。 (二)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927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陆续发现了不少猿人的牙齿、头盖骨、肢骨等化石,这种猿人被称作“北京猿人”。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为了抵御灾害和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几十个人结成一个群体在一起生活,形成原始群。他们白天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交谈。 (三)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 1933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了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这种人被称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比北京猿人有了很大进步。山顶洞人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有了装饰品。 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70年代以来,人类各个发展阶段的丰富材料在我国相继发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在人类起源的各个环节中唯一没有缺环的国家。 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的特征。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人们对人类的起源是缺乏研究的,于是就有了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淮南子》、《山海经》)。 二、原始物质文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