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枝蒿化学成份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一枝蒿化学成份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一枝蒿化学成份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一枝蒿化学成份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新疆中医药2009年第27卷第l期(总第119期)

75

郭孝武.一种提取中草药化学成份的方法—超声提取法叨.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9.1l(3):37--40.【21】

壬玉春,欧阳藩,李学禹.等.超声波在植物提取中的应用叨.中

草药。1999,30(9):110.

【22】罗锋,汪河滨,杨玲.超声—傲波协同萃取法提取甘草黄酮的研

究啪.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8(27):127—128.

【23】

邓容。刘新.微波辅助萃取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们.中国医学理

论与实践,2005,15(6):950-951,921.

【241张梦军,金建锋.李伯玉,等.微波辅助提取甘草黄酮的研究们.中成药,2002,24(5):3M--336.【25】孙萍,李艳,成玉怀。等.甘草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叨.时珍国医国药,2003,(14)5:266-267.[26】

刘辉琳.中草药化学成份提取新技术田-牙膏工业,2003:(3),

39-41.

【271

张志伟,杨中平.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农产品精深力n-r_中的

应用们.陕西农业科学,2005:(5):64"66.

【28】

付玉杰.祖元刚,赵春建,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甘草黄酮的工艺们.应用化学,2003,20(12)1217-1219.

【29】

傅博强.刘吉力.王小如,等.XDA—l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酸及

甘草总黄酮的吸附分离叨.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iS(Z1):

【30]

45—50.

李红,李炳奇.刘红,等.几种大孔树脂对甘草黄酮吸附及解吸

性能的研究田.现代食品科技.

韩颂,徐颖,于喜水,等.纤维素酶在甘草提取工艺中的应用总结【J】.中医药学报,2003,31(3)珥6.

高保英,张晓昱,余洪波,等.复合酶法及微波法提取甘草黄酮

的比较研究们.湖北中医杂志.2004.26(6):52—53.

赵世元,农智新,钟振国,等.甘草总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

验研究阴.广西医疗卫生,2006,9:1348—1349.

崔永明,余龙江,敖明章,等.甘草总黄酮对油脂抗氧化作用研

究们.基础研究食品科学。2007,28(11):119.

叶怀义,龚赋岚,尚明,等.甘草黄酮抗衰老作用的研究田.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0--1.

胡小鹰,彭国平,陈汝炎,等.甘草黄酮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叽

中草药,1996:27—12.

王明利,李春明,董萍,等.甘草黄酮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辽宁药物与临床。2003:6-3.

渡边和浩,等.抗病毒药用组成物质[15.日本公开特许公报:平

1-175942.1989-07—12.

冰岛大学研究发现大量服甘草者血压增加.http://www.gall

cao.伽n.2003211220.

美国宾州医院.有病例服用大量甘草影响视觉.http://www.

ganeae.tom.2003211220.

(收稿日期:2008--03—28;修回日期:2008-06-19)

一枝蒿化学成份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梁永红1.

(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

L.)又称岩蒿,多年

生草本,高20—50cm,全草具特异芳香【¨。菊科

(Compositae)植物一枝蒿(Artern/s/a

rupestris

L.),以

全草入药,主要分布于新疆,中亚、欧州等地亦有分布,新疆主要沿天山山脉及阿尔泰山脉等地,一般生长在海拔1600,3000m的亚高山草原、针叶林开阔地。它是维医、哈医习用药材,民间应用广泛。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健胃、镇静止吐、抗过敏、利胆,解蛇毒等功效121,用于治疗各种感冒发烧、急慢性炎症疾患、毒蛇咬伤、荨麻疹、消化不良、腹胃胀痛、肝炎、过敏性疾病等田。一枝蒿属于蒿属大家庭,原植物在

文献记载和应用上,种类不一,同名异物品种众多,

有一种一枝蒿为菊科植物蓍(Achillea咖i珊L.)或

西南蓍草(achilleawilsoniana(Heim.)hein.)的全

草,多年生草本,高50一lOOcm,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t'sl。新疆也有~种菊科植物千叶蓍

(AchilleamillefoliumL.),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一

lOOcm,民间也将其误认为是一枝蒿。所以,现就

佟瑞敏2

830011;2洎治区药品检验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其生物学特性、化学成份和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l生物学特性

本品为多年生草本,高20~40cm。有缩短的根茎,上部多头。茎单一,基部木质化,直立或沿地面向上斜升,常带紫褐色,上部有毛。叶鲜绿色,无毛或背面有疏毛;叶片长圆状卵形,羽状或2回羽状全裂,小裂片线形或披针状线形;上部叶无柄,下部叶有柄;苞叶单一羽状。头状花序多数,半球形,宽5—6mm,在茎端排列成总状,花序梗长3~5mm;总苞片

4~5层,外面的长圆形,有时羽状深裂,里面的较短,

椭圆形,边缘膜质,全缘或有锯齿;花序边缘为雌性小花,花冠筒状,有腺点,柱头分叉,裂片线形,顶端钝,从筒中露出;中央为两性小花,多数,花冠圆锥状,无毛,有腺点,花药长圆状线形,与花丝等长,花柱短于花冠筒,柱头分叉,裂片线形,有纤毛。瘦果长圆状卵形。花期7—8月【‘】。全株具特异芳香,味

微苦。

习q

印5’nnnnnⅡnnnnp万方数据

76新疆中医药2009年第27卷第1期(总第119期)

2化学成份

文献报道一枝蒿全草含有黄酮类、酮酸类、甾醇类、挥发油、多种生物碱、内酯类及氨基酸等化合物。其中有文献研究报道的主要有以下3类。

2.1黄酮类

刘勇民等呶寸新疆一枝蒿化学成份的研究分析,分离出:①5、3’一二羟基_6,7,8,4’一四甲氧基黄酮;②5一羟基_6,7,8,3’,_4’一五甲氧基黄酮;③5,3’一二羟基-6,8,4’一三甲氧基黄酮。王燕等【q首次分离得到紫花牡荆素(Casticin)即3,6,7,4’一四甲氧基一5,3’一二羟基黄酮及木犀草素(Luteolin)即5,7,37,4’一四羟基黄酮。

2.2酮酸类

刘勇民等同分离出一枝蒿酮酸、异一枝蒿酮酸和针叶春黄菊酸等;徐广顺等不但分离出一枝蒿酮酸[71和异一枝蒿酮酸IS],并确定了其结构及绝对构型。

2.3甾醇类

王燕等吩离得到胡萝卜苷和B一谷甾醇两个甾醇类化合物。

3临床应用

黄中华等嗍应用新疆一枝蒿和黄芩制成复方一枝蒿泪道冲洗剂,用于导管逆行植入治疗泪道阻塞的配合治疗。选择门诊及住院病人63例,每天冲洗泪道1次共3天,以后每周冲洗1次,持续2个月,拔管后再连续冲洗3天,观察6个月以上,泪道通畅者达52例(83%),与对照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冲洗36例比较,通畅者25例(72%),)(2=---0.53。P>0.05。无显著性差异,但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副作用较大。

艾尼娃尔等【lot采用新疆一枝蒿、金银花、菊花、桑叶和草决明制成薰洗剂,用于治疗几种临床常见的外眼病82例。结果:急性卡他性结膜炎26例,痊愈26例,有效率100%;流行性结膜炎26例,痊愈26例,有效率100%;春季性结膜炎20例,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90%;泪溢症10例,显效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80%。结果表明复方一枝蒿眼用薰洗剂抗炎、抗感染、抗病毒、抗过敏、抑菌、杀菌等作用,是治疗外眼疾病的一种疗效高、见效快、安全无毒、方便经济、适宜推广的外治方法。

关黎红等…】用新疆一枝蒿与适宜的乙醇制成酊剂,用于治疗过敏性、神经性皮炎等类型皮肤病123例。结果:过敏性皮炎18例,治愈16例,显效2例,有效率100%;神经性皮炎32例,治愈28例,显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93.75%;荨麻疹22例,治愈19例,显效3例,有效100%:瘙痒性皮肤病28例,治愈20例,显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89.28%;湿疹23例,治愈16例,显效率82.60%。结果表明一枝蒿酊剂用于治疗过敏性、神经性皮炎等,感觉清凉、舒适,疗效显著,制备简单,使用方便。

涂良珍等,习应用复方一枝蒿冲剂联合中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观察,将268例VM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一枝蒿组和牛磺酸组)和对照组(西药组),并辅以其它中西药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结果:一枝蒿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损伤指标改善和柯萨奇病毒一IgM及肠病毒一RNA的转阴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达85.1%。与牛磺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乃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复方一枝蒿冲剂联合黄芪和辅酶QlO等中西药治疗VMC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结语

一枝蒿是维吾尔医、哈萨克医的常用药材,应用广泛,其中的总黄酮类等有效成份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但只有一些初步的研究,对其化学成份、药理作用和l临床应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有新疆西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一枝蒿颗粒上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和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咽喉肿痛等,其他应用也仅限于民间用药和医院制剂。一枝蒿这一传统的维医、哈医用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期开发出新的药物剂型,开辟其广阔的用途,能更好地利用这一民族草药资源。

参考文献

【1】一枝蒿.新疆中草药手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75:135.【21刘勇民.一枝蒿.维吾尔药志上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1—3.

【3】一枝蒿.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5.[4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一枝蒿.新疆药用植物志第二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79:158.

【5】刘勇民.于德泉.新疆一枝蒿化学成份的研究叨.药学学报,1985,20(7):514。

【6】王燕.等.新疆一枝蒿化学成份的研究.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4.27(4):361—363.

川徐广顺,等.新疆一枝蒿新倍半萜成份——枝蒿酮酸的结构.药学学报.1988,23:122.

【8】徐广顺。等屏一枝蒿酮酸的结构.药学学报.1991,26(7):505-509.

【9】黄中华.等.复方一枝蒿泪道冲洗剂的研制.新疆中医药,

万方数据

新疆中医药2009年第27卷第1期(总第119期)

2000.18(3):40-41.

【1o】艾尼娃尔.等.复方一枝蒿眼用薰洗剂治疗常见外眼病的疗效分析.中医外治杂志,2000,9(3):35.

【1l】关黎红,等.一枝蒿酊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中国医院药学杂

志,2003,23(3):176-177.

【12】涂良珍.复方一枝蒿冲剂联合中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中国药房,2004.4.

(收稿日期:2008-03—17;修回日期:2008--07—31)

高脂血症证候规律与基本病机特点的系统文献学研究木

薛洁。韩荣,周光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本文以疾病临床客观症状为依据,通过大量临床文献资料的回顾性研究,概括出复杂多样的证候分布规律特点,据此研究推导疾病病机是与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以脏腑虚损为主,邪气及病理方面与痰、湿、瘀、气滞相关.并且相互夹杂以复合邪气为患,基本病机特点是脾肝肾脏腑正虚为本,痰浊血瘀气滞为标。

关键词高脂血症;证候;基本病机

1前言

高脂血症(hyperiiPidemia,HLP)是由于脂质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清(或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的病症。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临床和实验研究皆证实,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与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着直接相关性。因此,控制和预防血脂代谢异常,有效地防治高脂血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既能发挥中医药治疗的特色和优势,又能避免主观随意性,成为研究的一大难点。

我们以疾病I临床客观症状为依据,通过大量临床文献资料的回顾性研究,根据证候分布及中医证症相互对应关系,复原全部证候相关症状,以此为观察对象建立全面客观的中医症状体征序列量表,再通过临床调查,筛选和获取疾病频发共性症状,据此研究推导疾病基本病机。

2高脂血症共性症状与基本病机研究的价值清?徐灵胎《医书全集?兰台轨范?序》中说:“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之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虑其治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病必有主药。”

近十年来,辨病论治已经成为当今中医治疗及科研的主流。对于某一具体疾病来说,多数存在着主方和主药。固然,随着天时地理的不同、体质性格的各异、病程病情的改变,方药需要有所变化。但是,总的来说,在多数情况下,主方主药属于主流。

“正本清源,还辨病论治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中医辨病论治的研究,有利于中医学术自身的发展与创新,有利于中西医结合与中医走向,有利于中药新药的开发,中医辨病论治研究,应在充分做好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选出主证型,概括出基本病理,指导立法处方。所选方药要在临床上证实其疗效的可靠性,还可通过动物实验阐明疗效机制”【”。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是探明疾病主证与基本(共性)病机基本手段和方法。王雁翔等通过7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型流行病学调查,筛选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个共性症状体胖、乏力、口淡、头晕、胁胀(痛)、腰酸痛、神疲、口粘、膝酸软、腹胀。虽然中医证型表现为脾虚痰湿、脾肾亏虚、脾肾亏虚兼肝郁等多样化,尚有141例未定型,但脾虚或脾肾亏虚者占82.95%。故说明疾病基础病机当时脾肾亏虚,这与1卟共性症状亦相吻合。为普适性治疗方案的筛选研究奠定了基础四。

3高脂血症不同证候分布规律的文献学调查在清华同方数据库中检索1998年以来高脂血症中医药辨证治疗的文献185篇,排除理论探讨,筛选出有明确诊断、完整分型(列举出不同证型)、疗效确切的报道文献44篇。

对上述44篇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共报道高脂血症病例数8610例,证型分布涉及到84种类型。气血瘀滞型、阴虚阳亢型和痰湿阻遏型最为多见,

?国寥“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医治疗常见病研究”项目(2007BAL208077)。万方数据

人参化学成分及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化学 论文(设计)题目:人参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2013年11 月22 日

目录 摘要 ..................................................................................................................................... I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2.1人参皂苷 (2) 2.1.1人参皂苷的分类 (3) 2.1.2人参皂苷的药理作用 (6) 2.2脂溶性性成分 (8) 2.2.1脂溶性成分的抗菌作用 (8) 2.2.2脂溶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 (9) 2.3多糖类物质 (9) 2.3.1人参多糖类物质的调节免疫作用 (9) 2.3.2人参多糖类物质的降血糖作用 (10) 2.3.2人参多糖类物质的抗肿瘤作用 (10) 第三章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人参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 现代研究证明,人参可增进食欲、强心、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治贫血、神经衰弱等症。本文对人参化学成分及人参的药理研究的新进展给予综述并对人参的研究作简要展望 关键词:人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第一章前言 中药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是一种名贵药材,同样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药物。经中医临床验证表明人参的主要功效包括有补脾益肺、大补元气、生津安神益智等。临床上人参能够对诸多疾病均能够产生良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对人体滋补强壮作用更加的明显。并且它的化学成分相对较为复杂,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药理作用相对独特,由于现代分离以及分析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参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也获得了进一步的进展。目前人们对其药理活性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展开论述,从而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第二章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人参的现代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期间对人参的研究大多采用粗制剂或总皂贰成分,固然是由于人参有效成分的含量低和纯化困难,还由于对人参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多样性认识不足。至今,已阐明的人参化学成分包括皂苷、糖类、蛋白质、多肤、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脂溶性成分和其它成分【1】。其中,皂苷被公认为是人参的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2.1人参皂苷 皂苷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因具有较大的表面活性,在水中震荡或加热时可以产生胶状溶液和泡沫,因而得名皂苷。人参皂苷为人参属植物中主要活性成分,是由皂苷元和糖相连构成的糖苷类化合物,人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约占人参干重的4%左右。人参皂苷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或无色针状结晶,味微甘苦,具有较强的吸湿性。极性大的人参皂苷易溶于水、甲醇、乙醇,可溶于正丁醇、醋酸和

中药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药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制剂的不同要求,对原药材进行的一整套加工处理。中药经炮制后,由于加热、加辅料等处理,可以使某些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有的成分被溶解出来,有的成分被分解或转化成新的成分,有的成分有量的增减,当炮制成饮片后其化学成分、理化性质都可能发生很大的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所以只有在搞清楚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进而探讨中药炮制的真正意义,同时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炮制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的化学成分是其发挥临床作用的物质基础。中药的化学成分是相当复杂的,可以认为中药的作用是综合性的。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由于温度、时间、溶剂及各种不同辅料的处理,使中药的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 1.炮制对中药中挥发油类成分的影响 挥发油是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物,在常温下能挥发,并易随水蒸气蒸馏,所以叫挥发油或称精油。含挥发油的中药,经过加热炮制后,可使所含挥发油显著减少。炮制目地主要是减少或除去某些挥

发油的副作用,如麻黄的发汗作用,主要是挥发油,蜜制后,挥发油损耗,故发汗作用减低,而蜜能润肺止咳,更增加了止咳平喘的作用。还有的含挥发油成分药物的炮制是根据改变药性或减低毒性的需要而进行的。如白术炮制后挥发油中的苍术酮可转化为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双白术内酯。由于挥发油中成分复杂,且多不稳定,所以在炮制时应注意药物中成分的变化而改变疗效。 2.炮制对中药中无机成分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在矿物和贝壳类药物中大量存在着无机成分,在植物药物中也有一些无机盐类,如钾、钙、镁、碘等,它们或与有机物质结合存在,或成为特殊形状的结晶。炮制对含无机成分的药物也有影响。如夏枯草中含有大量钾盐,若经长时间的水处理,会大大降低其利尿作用,故在处理夏枯草时不宜长时间浸洗。如矿石类药物经过煅烧后失去部分结晶水,成为无水化合物,不仅使药物易于粉碎,而且使药物进一步纯净,起到一定的医疗作用,如明矾为含水硫酸铝钾的复盐,在200℃失去结晶水,煅后凝固蛋白,增强吸水,干燥收敛防腐及抑制作用。同时炮制可以减少有害元素含量。通过对马钱子炮制前后水煎液中33种元素的测定分析,炮制后元素含量增加的有24种,含量减少的有9种,且大多为有害元素,如汞元素炮制前是炮制后200倍,而炮制后锌、锰、铁、钙、磷均高于炮制前1倍以上。这些有益元素的增加和有害元素的减少及元素内部构成比的改变,为马钱子炮制后毒性的降低及增加通络止痛、消肿散结的作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药食两用中药茯苓的研究进展

药食两用中药茯苓的研究进展 摘要:茯苓(Poriacocos)是一种中国沿用千年的传统中药,可药食两用。现代研究表明,茯苓中含有多糖、三萜、甾体、氨基酸、脂肪酸及无机元素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衰老、抗病毒、降血压、养心安神、健胃消食、降脂减肥、美容等药用价值及营养保健作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茯苓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对其化学、药理及在食品和保健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茯苓资源的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茯苓;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营养保健作用 Rec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Edible Poriacocos Abstract: Poriacocos is akind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twasusedtobefoodandmedicine.Modern research shows that Poriacocos contains polysaccharides, triterpenes, steroids, amino acids, fatty acids and inorganic elements and so on. It has thepharmacologicaleffects of anti-tumor, anti-inflammatory, anti-aging, anti-virus,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uneasiness of mind, stomach and digestion, lipid-lowering diet, beauty and othernutritional health.Thustherecentresearchliteraturewasreviewedandsummarized.Also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and health products were elaborat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arrying out related research work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Key words:Poriacocos;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Nutritional health effects 茯苓是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1],又名茯菟、茯灵、云苓、松苓等,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在我国传统医学上,茯苓的药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茯苓做药用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将其列为上品,有“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的作用。此外,茯苓也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食品,早在唐朝集市上就有用茯苓、糯米、白术粉制成的茯苓糕,还有茯苓粥、茯苓包子[2]。因此,茯苓不但可以入药,也可作为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1989年卫生部确认它既可作药物也可作食品[3]。 茯苓为中药八珍之一,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等功效[1],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还可用于心脾两虚、心肾不交之心肾不安诸症,并用于脾阳不足气陷精泄之遗精,主治心悸、失眠、小儿惊悸、遗精等症[4-5]。现代研究表明茯苓具有渗湿利尿、宁心安神、和胃健脾、抑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及降低血糖等药理作用[2],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以及保健品行业。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茯苓资源,本资料查阅了近年来有关茯苓研究的文献并就此进行综述。 1 生药鉴定 茯苓菌核形状不定,大小不一,一般直径10-30cm,形状有球圆形、扁圆形、长圆形、卵圆形等;不论哪种形状的茯苓,其表面均有皱,皮呈黑褐色或红褐色,内部纯白或略带粉红色。茯苓子实体无柄,平伏贴生于枯木、老松树或菌核的表面,大小不定,厚30-40mm,初为白色,老后或干后呈浅黄色[6]。担子置显微镜下观察为棒状,担孢子椭圆形至圆柱形,稍屈曲,一端斜尖,平滑,无色[7]。 茯苓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1]。

博落回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博落回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摘要】博洛回(Macleaya cordata(Willd.) R. B)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叶、果均含多种生物碱,对治疗多种炎症有效,所含生物碱也可抑制肿瘤细胞。我国博落回野生资源丰富,利用博落回开发新的产品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综述了博洛回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关键词】博落回;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al constituents of Macleaya cordata [Abstract] Macleayacordata(Willd as the Papaveraceae perennial herbrhizome,leaf,fruitcontains many kinds of alkaloids,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inflammatory, alkaloid can inhibit tumor cell. Our Macleaya rich wildlife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Macleaya develop new products will have broad market prospects. Review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bolo belongs to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plants [Key words] Macleayordata;Research Progress;chemical composition 博落回属植物概述植物型抗菌产品因其无污染和无残留等独特的药物功能,逐渐成为潜力较大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博落回为罂粟科博落回属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 illd.)R.B)的果实,具有清热解毒和杀虫止痒之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阴道炎、肺炎、皮肤病和肝炎等,并具抗肿作用。 1 主要化学成分 1.1 化学成分分布 通过对博落回的研究发现其主要要用成分存在于根及及全草中,其中:根含有血根碱(arine),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原阿片碱(protopine),α-

乌药化学成分的分布特性研究

乌药化学成分的分布特性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许海丹,顾霞敏,叶文国 【摘要】目的为实现乌药高效持续利用,对其化学成分的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系统预试法对乌药植株不同部位的水、95%乙醇、石油醚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对乌药各部位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乌药各部位可能含有糖类、酚类、鞣质、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皂苷、黄酮、蒽醌、香豆素、内酯、甾体等化学成分,植株不同器官中化学成分存在差异。结论初步确定乌药各部位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为以后深入开展乌药资源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乌药;化学成分;预试验 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为樟科山胡椒属药用植物,其块根入药,具有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等功效,主要产于浙江、安徽、湖南、广东等地,一般认为浙江天台所产者品质最佳,称“天台乌药”或“台乌药”[1,2]。为了充分了解该植物化学成分的分布特性,本文采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的常规溶剂,定性分析了乌药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为今后综合利用天台乌药的野生资源提供一定的

理论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1 原料 乌药植株采自浙江省天台山。分叶、茎、直根、块根采集,塑料袋封装,立即带回实验室,洗净材料,自然风干,115 ℃杀青20 min,70 ℃下干燥7 h,研磨后过0.45 mm金属网筛,将烘干样品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备用。 1.2 试剂 95%乙醇、石油醚(沸程60~90℃)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其余试剂(茚三酮试剂、双缩脲试剂、三氯化铁试液、明胶试剂、α-萘酚、盐酸-镁粉试剂、异羟肟酸试剂等)自配。 1.3 仪器 DF-101S型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RE-52AA型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SHZ-D Ⅲ型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FA-2004A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DHG-9053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Milli-Q型纯水超纯水系统(美国Millipore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供试液的制备[3] 乌药按叶、茎、直根、块根4种营养器官分开,分别取样品制备:①水提液:取样品粗粉5 g,加水60 ml,在50~60 ℃的水浴上加

茯苓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药用价值编辑 化学成份 茯苓-药用部分[2] 茯苓菌核含多种成份: 三萜类:茯苓酸(pachymic acid),16α-羟基齿孔酸(tumulosic acid)3β-羟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 [3β-hydrox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 acid],茯苓酸甲酯(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16α-羟基齿孔酸甲酯(tumulosic acid methyl ester),7,9(11)-去氢茯苓酸甲酯[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3β,16α-二羟基-7,9(11),24(31)-羊毛甾三烯-21-酸甲酯[3β,16α-dihydrox-ylanosta-7,9(11),24(31)-TCMLIBien-21-oic acid methyl ester],多孔菌酸C甲酯(polypenic acid C methyl ester),3-氢化松苓酸(TCMLIBametenlo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去氢齿孔酸 (dehy-droeburicoic acid),茯苓新酸(poricoic acid)A、B、C、D、DM、AM,β香树醇乙酸(β-羟基-16α-乙酰氧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3β-hydroxy-16α-acetylos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 acid]及7,9(11)去氢茯苓酸[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多糖:茯苓聚糖(pachy-man)、茯苓次聚(Pachymaran)及高度(1,3)、(1,6)、分支的β-D-葡聚糖H11(gluan H11)。其他尚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辛酸(caprylic aid),十一烷酸(undecanoic),月桂酸(lauric acid),十二碳酸酯(dodeceno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十二碳烯酸酯(dodecenoate),辛酸酸(caprylate)以及无机元素。 医学作用 1.多聚糖类主要为茯苓聚糖(pachyman),含量最高可达75%,为一种具有β(1→6)吡喃葡萄糖聚糖支链的β(1→3)吡喃葡萄糖聚糖,切断支链成β(1→3)葡萄糖聚糖,称茯苓次聚糖(pachymaran),常称为茯苓多糖(PPS),具抗肿瘤活性。羧甲基茯苓糖具免疫促进及抗肿瘤作用。[2]

中药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和程序

中药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和程序 黄峰中药学 2110948107 摘要:中药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是深入探讨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构效关系、体内代谢以及进行结构改造、人工合成等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对中药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的程序做一个综述,并对所涉及的色谱法、光谱法等在结构鉴定中的运用做一个具体探讨。 关键词:化学成分;结构鉴定;色谱法;光谱法 前言 中医药现代化是当今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和中医药领域各位同仁共同努力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尤其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特征之一。中药中发挥各种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如其中的生理活性成分和有效成分)的认知不仅是阐明中药作用机制的基础,也是中医药能够走向世界的关键。 从中药中经过提取、分离、精制得到的有效成分,运用各种物理或化学的科学技术鉴定或测定其化学结构,才能为深入探讨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构效关系、体内代谢以及进行结构改造、人工合成等研制提供必要的依据。因此,研究清楚中药中的化学成分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步骤。 因此,研究清楚中药的化学成分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的关建步骤。本文主要对中药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和程序做一个综述,以在这个基础上,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对中药未知化学成分单体化合物进行探索。 1 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的一般程序 1.1纯度检测 在进行有效成分的结构研究之前,必须对该成分的纯度进行检验,以确定其为单体化学成分,这是鉴定或测定化学结构的前提。一般常用各种色谱法进行纯度检测,此外,固体物质还可通过测定其熔点,考察其熔距的大小作为纯度的参考[1]。液体物质还可通过测定沸点、沸程、折光率及比重等判断其纯度[2]。对已知物质来说无论是固体还是液体物质,如其比旋度与文献数据相同,则表明其已是或接近纯品。 用于纯度检测的物理常数的测定包括熔点、沸点、比旋度、折光率和比重等的测定。固体纯物质的熔点,其熔距应在0.5度~1.0度的范围内,如熔距过大,

茯苓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

茯苓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 曲汉卿田鑫程南针 (甘肃中医学院) 摘要:茯苓是一味利水渗注药。传统 用于脾胃气应所致的疾饮、水肿等证。 近年来发现有治疗肝炎、心悸、精神 分裂症,乙脑后遗症、失语、要幼儿 秋季腹泻、斑秃、胃痛等新用途。 现以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为材料, 对获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 了综述,以促进获菩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综述;茯苓;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1],收载于2005版中国药典,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宁心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晕、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神农本草经》将茯苓列为上品,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代表方剂有四君子汤、五苓散、桂枝茯苓汤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2-3],茯苓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和三萜类成分,具有抑制肿瘤、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 1 .化学成分研究 1)茯苓糖 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茯苓糖(Pachymose),含量约为84. 2%,含β-茯苓聚糖(β-pachymose)、葡萄糖、蔗糖及果糖,硬烷(Albuminoid)含0. 68%,纤维素含2. 84%.有研究表明:茯苓聚糖的结构是50个β(1~3)结合的葡萄糖单位中有1个β(1~6)结合的葡萄糖基支链和1~2个β(1~6)结合的葡萄基间隔[4].β-茯苓聚糖并无抗肿瘤成分,但切除β(1~6)支链后,既可得到茯苓多糖.茯苓多糖经羧甲基化得到溶于水的茯苓羧甲基茯苓多糖(CMC),其中β-茯苓聚糖(β-Pachyman)为主成分, 2)茯苓素

茯苓素为一组小分子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它以酸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有报道从云南文山产茯苓(Poria cocos)菌核的外表皮中,用乙酸乙酯提取的部分可分离到6个萜类化合物,含茯苓酸(Pachymic acid)、松苓酸(Pmicoic acid)、块苓酸(Tumulos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松苓新酸等.茯苓素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癌活性,在体内还可拮抗醛固酮活性,另外,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有诱导分化作用. 3)其他成分 茯苓含麦角甾醇、硬烷(Albuminoid)0. 68%,纤维素2. 84%,还有三萜类、辛酸、月桂酸、十二酸、组氨酸、胆碱、蛋白质、脂肪、酶、腺嘌呤、树胶等成分.胆碱可以增强和改善大脑机能.即茯苓多糖、茯苓糖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约占干燥品的93%,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功能[5].茯苓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可以提高人体抗病能力,起到防病、延缓衰老的作用,还可以促进细胞分裂,抗诱变、抗肿瘤,对肝炎、鼻咽癌和胃癌患者有一定的疗效[6].随着分离和测定技术的提高,中外学者已从茯苓中分离了3种化学骨架类型的羊毛甾三萜34个化合物,用化学方法合成了一些衍生物,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7] 2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 茯苓中多种成分均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国产茯苓菌核提取的茯苓素(Poriatin,三萜类混合物)体外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的DNA有明显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强;对艾氏腹水癌、肉瘤S180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鼠Lewis肺癌的转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8].茯苓多糖与茯苓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一方面是直接细胞毒作用,真菌多糖能非特异地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和血液系统功能.另一方面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抑制肿瘤生长.主要通过4个途径来激活机体抗肿瘤的作用: 1)依赖宿主的免疫系统激活机体对肿瘤免疫监视系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杀伤肿瘤细胞. 2)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RNA的合成而实现其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3)升高肿瘤细胞膜上的唾液(SA)含量. 4)能增强肝脏SOD活性而清除氧自由基[9].茯苓的抗癌作用大致有如下6个方面: 1)抗肿瘤作用,首先影响人体细胞的DNA,RNA及蛋白质生物合成作用,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繁殖,导致癌细胞死亡. 2)直接影响复制.

中药药理作用于受体研究概况

中药药理作用于受体研究概况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pharmacology action in receptor study general situation 翟大胜 (成都军区空军司令部门诊部,四川成都,610041) 中图分类号:R 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07-2286(2006)01-0092-02 【关键词】中药药理;受体;概况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受体的研究不断深入,受体信号分子转导系统已是当前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受体技术研究和探讨中药作用的细胞机制是近年来新尝试,但却反映了现代药理学关于药物作用及药物特异性的基本认识,因为药物作用及药物特异性的现代概念均基本一种假定,即药物作用的初始是在药物与细胞组成部分即所谓药物受体间形成可逆的复合物,故受体机制是药物作用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规律。中药作用于受体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补法 补法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之分,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多的方法,也是近年受体药理研究甚为活跃的领域。尤以滋阴法和助阳法的研究结果最为突出。滋阴法的受体研究以生地、龟板、知母、玉竹为代表。用放射受体结合分析法观察甲状腺素(甲高模型)、氢化可的松(氢可模型)两种阴虚模型均有肾、脑β肾上腺素受体最大结合容量明显增加,cAMP 系统对β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的反应性增强,滋阴药生地龟板合剂、生地、知母均能使其降低而趋正常水平[1]。生地、玉竹还能降低甲高模型大鼠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同时也降低肝细胞核已升高甲状腺素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与此相对的是,甲高模型和氢可模型脑内M 胆碱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生地、知母能使之增加;知母对老年大鼠脑M 受体(主要是M1 受体)和心肌M 受体(主要是M2 受体)也有显著的向上调节作用。由于M胆碱受体 cGMP 系统和β肾上腺素受体 cAMP 系统的调控作用常常相反,可以认为滋阴药对β肾上腺素受体数和cAMP 系统反应性的下调作用,以及对M 胆碱受体和cGMP 系统反应性的上调作用与其滋阴疗效机理密切相关,这种对两个系统的双向调节作用更有利于在病人体内纠正阴虚证候[2]。应用受体分子代谢动力学技术研究表明,生地、知母的作用环节不同于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而是纠正受体分子的生成降解速度的异常。有资料表明知母所含洋菝葜皂甙元能重现知母水煎

瓜馥木中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瓜馥木中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i)为番荔枝科(Annonaceae)瓜馥木属(Fissistigma)植物,瓜馥木属植物因民间用药广泛,富含抗炎以及抗肿瘤活性成分倍受国内外学者青睐。国内外学者对多种瓜馥木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及其有机酸类多种类型的化合物,研究表明其中生物碱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但到目前为止,关于瓜馥木属植物中化学成分的抗风湿以及抗炎活性研究尚不系统,尤其是对海南产瓜馥木的成分及活性研究几乎空白。为了阐明瓜馥木中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丰富瓜馥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数据,探明地域性瓜馥木中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差异,本研究对海南产瓜馥木中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从瓜馥木枝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了22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和8个非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学方法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鉴定 为:orientaline-N-oxide(1),reticuline-N-oxide(2),fisoldhamoneA(3),lanu ginosine(4),liriodenine(5),norcepharadione B(6),anolobine(7),xylopine(8),N-methylbuxifoline(9),norannuradhapurin e(10),anonaine(11),nuciferine(12),isocorydine(13),asimilobine(14),lau rotanine(15),3-hydroxynornuciferine(16),isoboldine-β -N-oxide(17),aristolactam AIIIa(18),piperumbellactam A(19),goniopedaline(20),aristololactam BIII(21),salutaridine(22),oxyphyllenodiol A(23),dysodensiols D(24),dysodensiols E(25),1,10-seco-4β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一)A型题 1.分析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常用于纯化样品的担体是() A.中性氧化铝 B.凝胶 C.硅胶 D.聚酰胺 E.硅藻土 2.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生物碱成分常在碱性条件下使用的单体式() A.三氧化二铝 B.纤维素 C.硅藻土 D.硅胶 E.聚酰胺 3.薄层色谱法鉴别麻黄碱时常用的显色剂是() A.10%硫酸-乙醇溶液 B.茚三酮试剂 C.硫酸钠试剂 D.硫酸铜试剂 E.改良碘化铋钾试剂 4.可用于中药制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A.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 B.薄层色谱法 C.气象色谱法 D.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E.分光光度法 5.不宜采用直接称重法进行含量测定的生物碱类型是() A.强碱性生物碱 B.若碱性生物碱 C.挥发性生物碱 D.亲脂性生物碱 E.亲水性生物碱 6.生物碱成分采用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主要依据是() A.生物碱在水中的溶解度 B.生物碱在醇中的溶解度 C.生物碱在低极性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D.生物碱在酸中的溶解度 E.生物碱PKa的大小 7.使生物碱雷氏盐溶液呈现吸收特征的是()

A.生物碱盐阳离子 B.雷氏盐部分 C.生物碱与雷氏盐生成的络合物 D.丙酮 E.甲醇 8.生物碱雷氏盐比色法溶解沉淀的溶液时() A.酸水液 B.碱水液 C.丙酮 D.氯仿 E.正丁醇 9.含有下列药材的中药制剂可用异羟肟酸铁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的是() A.黄连 B.麻黄 C.防己 D.附子 E.黄柏 10.雷氏盐(以丙酮为溶剂)比色法的测定波长是() A.360nm B.525nm C.427nm D.412nm E.600nm 11.苦味酸盐比色法的测定波长是() A.360nm B.525nm C.427nm D.412nm E.600nm 12.酸性染料比色法影响生物碱及染料存在状态的是() A.溶剂的极性 B.反应的温度 C.溶剂的PH D.反应的时间 E.有机相中的含水量 13.酸性染料比色法溶剂介质PH的选择是根据() A.有色配合物(离子对)的稳定性 B.染料的性质

乌药 临床新用途

乌药临床新用途 [别名] 台乌、天台乌。 [药用部分与产地] 本品为樟科山胡椒植物乌药的根,生长于山坡、树林中,秋季采挖,取根洗净晒干供药用。主产于四川、湖南、山东、贵州等地。 [成分] 含挥发油0.1%~0.2%,油中含10余种倍半萜烯化合物,如乌药烯醇、乌药烯、乌药根烯、内脂、异乌药内烯,异氧化乌药烯,还含月桂木姜碱、乌药醇、乌药酸等。 [药理] 1.对消化道的影响台乌与广木香为“排气汤”的主要成分,静注“排气汤”于麻醉犬,可使其在位肠肌蠕动加速,收缩加强,其作用较缓和而持久。 2.止血作用体外实验证明,乌药干粉能明显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作用,促进血凝。动物实验证明,乌药与其他药物组成的外用止血粉对兔、羊、犬的股动脉部分切开及部分脾切除所致之出血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3.抗菌作用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鲜乌药叶煎剂对金黄色球菌、炭疽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4.其他作用用乌药长期喂大鼠,可使其体重增加比对照组快。另有报道,本品对小鼠肉瘤的抑制率为44.8%。 [传统应用]性味归经:辛、苦,温,人脾胃、肾、膀胱经。功能:破气消积,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消痰除痞。主治:心胃气痛,胸腹胀满,寒疝腹痛,痛经,小便频数等。 [临床新用途] 1.治肠道易激综合征有人用加味术芍饮治疗本病226例,方以乌药、炒白芍、陈皮、防风、延胡索各l0g,炒白术30g,桔梗6g,升麻5g。加减:泄泻者,加炙黄芪20~30g,吴茱萸、五味子各5g,乌梅log;便秘者,加瓜蒌仁20g,杏仁、槟榔各l0g,麻仁15g,水煎服,每日1剂,1周为1个疗程,疗程一般3~4周。结果:102例治愈,94例显效,30例减轻。 2.治疗消化道溃疡有人用溃疡灵治疗本病83例,方以乌药、延胡索、川楝子、香附各l0g,丹参20g,川连、乳香、没药各6g,吴茱萸3g,木香5g,蒲公英、乌贼骨各15g,每日1 剂,水煎分2次服,1~2周后随访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改软质食物,禁酸辣刺激性食物。结果:36例痊愈,39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4%。 3.治疗过期妊娠未产有人用催生顺气饮加减治疗本病60例,方以乌药、鸡血藤、益母草各18g,当归、川芎、红花、枳壳、车前子、冬葵子各15g,生芝麻、瓜蒌仁各10g,生大黄4g,上药水煎2次,浓缩成汁300m1,早晚温服,服药后散步半小时。结果:49例有效,11例无效。 4.治疗慢性胃炎据报道,有人用乌香汤治疗本病42例。方以乌药、杏仁、香附、陈皮、枳壳、大腹皮、鸡内金各l0g,苏梗、佛手各6g水煎,每日1剂,分

中药炮制与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分析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中药炮制与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分 析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宋凯() 专业__中医_____________ 年级__2012级成人专科______ 教育中心_南充教育中心_________ 2014年11 月 15日 中药炮制与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分析 摘要: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制剂的不同要求,对原药材进行的一整套加工处理。中药经炮制后,由于加热、加辅料等处理,可以使某些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有的成分被溶解出来,有的成分被分解或转化成新的成分,有的成分有量的增减,当炮制成饮片后其化学成分、理化性质都可能发生很大的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所以只有在搞清楚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进而探讨中药炮制的真正意义,同时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药炮制;炮制目的,方法,影响;化学成分 中药炮制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1.中药炮制的目的 中药炮制主要有以下目的及作用: 1.1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1.2改变药性和功能,增强临床疗效; 1.3便于调剂制剂,保证药物质量; 1.4.矫正不良气味,便于服用; 1.5.便于保管贮存及保存药效; 1.6改变药物或增强药物作用趋向。 2.中药炮制的方法 明代缪希雍在《炮炙大法》卷首把当时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归纳,载述:“按雷公炮炙法有十七:曰炮、曰爁、曰煿、曰炙、曰煨、曰炒、曰煅、曰炼,曰制、曰度、曰飞、曰伏、曰镑、曰摋,曰瞧、曰曝、曰露是也,用者宜如法,各尽其宜。”近代则依据中药炮制工艺的全过程,将其分为净制、切制和炮炙三大类,《中国药典》一部附录“药材炮制通则”即采用此种分类方法。其中净制包括挑选、筛选、淘洗等。切制包括浸泡、润、漂等软化处理与切片、切段等,炮炙包括炒、烫、煅、制炭、蒸、煮、炖、燀、酒制、醋制、盐制、姜汁制、蜜炙、油炙、制霜、水飞、煨等。 3.中药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药的化学成分是其发挥临床作用的物质基础。中药的化学成分是相当复杂的,可以认为中药的作用是综合性的。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由于温度、时间、溶剂及各种不同辅料的处理,使中药的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 3.1炮制对中药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 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通常有似碱的性质。大多数生物碱在高温条件下不稳定,受热遭破坏或分解,游离的生物碱大部分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在其炮制过程中,多加醋使之成盐,而增加溶出度。用HPLC法测定不同醋制方法中延胡索含量,其中以醋煮为最高,从而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加强其镇痛作

土茯苓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土茯苓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土茯苓的临床应用及功效作用的研究来了解土茯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通过研究得出:土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含菝葜皂甙类(smilax saponins)和提果皂甙元(tigogenin)、鞣质。其主要药理作用有:抗癌、保护心血管系统、细胞免疫抑制、利尿、镇痛、保护实验性肝损伤以及解毒的作用。 关键词:土茯苓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Glabrous Greenbrier Rhizome’s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Mingzi(tel) Teacher: good number: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Abstract:This article on soil Ful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role of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oil Fuling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Through the research: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soil containing Fuling Smilax saponin (smilax saponins), and provide fruit sapogenin (tigogenin), tannin. The ma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re: anti-cancer, protect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immune suppression, diuretic, analgesic, and the protection of experimental liver injury in the role of detoxification. Key words: Glabrous Greenbrier Rhizome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前言: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块茎。根茎略呈圆柱 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厚l~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无臭,味微甘、涩。常切成厚1~5mm的薄片。[1]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均有分布。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残茎和须根,洗净、晒干;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生用。 1.化学成分 本品含落新妇苷、异黄杞苷、胡萝卜苷、3,5,4’-三羟基芪、(一)表儿茶精L、琥珀酸、β-谷甾醇等皂苷、糅质、黄酮、树脂类等,还含有挥发油、多糖、淀粉等。 [2] 2.功效应用 2.1 杨梅毒疮,肢体拘挛 本品甘淡,解毒利湿,通利关节,又兼解汞毒,故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疗效尤佳,为治梅毒的要药。可单用本品水煎服,如土萆薢汤(《景岳

药理学基本理论

药理学基本理论

————————————————————————————————作者:————————————————————————————————日期:

试题库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一个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因为中药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普遍,在研究中药药理作用时(必须鉴定药材品种 ). 2、中药复方有多种剂型,在进行中药药理研究时(剂型必须稳定). · 3.中药复方的毒性很低,设计中药药理实验时(仍需进行急性毒性实验 ). ①不需进行急性毒性实验,②仍需进行急性毒性实验,⑧只需进行慢性毒性实验,④不必进行毒性实验 5,四逆汤用后能增加大白鼠的饮水量,说明四逆汤是(热性药, ). 6,性药,②热性药,⑧温性药,④凉性药, 6,杜仲,含大量杜仲胶,杜仲经炒制后,可以使(杜仲胶破坏,·降压作用增强 ).·①杜仲胶破坏,降压成分破坏②杜仲胶破坏,·降压作用增强⑧降压作用降低④降压作用不受影响· 7、服用麻黄汤后,加以温覆能使发汗作用(增强 ).’ ①降低②增强⑧出汗过多④不受影响 8,麻黄与桂枝配伍,其发汗作用(增强 ). 9,强②减弱⑧互不干挠④增强,毒性增强 9,下列哪种药物可用于制造家兔发热的病理模型(伤寒、付伤寒疫苗 ). ①附子②伤寒、付伤寒疫苗⑧肾上腺素④氯仿 10、某中药能使小鼠的自发活动减少,条件反射受抑制,并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说明该药有(中枢抑制作用 ).· ①中枢兴奋作用②中枢抑制作用⑧抗惊作用④抗过敏作用 11。黄芩解毒的有效成分是(黄芩矾 ). ①黄芩素②黄芩矾⑧黄芩酶④汉黄芩素 12,黄连的抗苗有效成分是小辁碱其(小蔓碱口服难于吸收 ); ①小蘖碱口服容易吸收②小蔓碱口服难于吸收 ⑧小鬟碱口服不吸收④小整碱口服吸收完全 13,下列泻下药中,具有利胆作用的药物是(大黄 ).· 14,黄②芒硝⑧牵牛④甘遂 14,下列泻下药中,能用于人工流产的药物是(芜花)., ①大黄②牵牛⑧甘遂④芜花 15、授乳妇慎用大黄的原因是(总酮部分从乳汗分泌 ). ①具泻下作用②回乳作用⑧总酮部分从乳汗分泌④影响消化 17。茵阵挥发油能抑制或杀灭引起皮肤病的某些真菌.其抗真菌的有效成分是(9一蒎烯 ). ①茵阵烯酮②茵阵炔酮⑧9一蒎烯④6,7一二甲氧基香豆素 18,茵阵蒿镇痛、消炎的有效成分是(绿原酸 )·、 19,6,7一二甲氧基香豆素②绿原酸⑧羟基苯乙酮④茵阵炔酮 19,下列温里药中,既有强心作用,又能健胃的药物是(干姜 ). 20,姜②肉桂⑧昊莱萸④丁香 20,附子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是(消旋一去甲乌药碱 ). ①乌头碱②次乌头碱⑧乌头原碱④消旋一去甲乌药碱’ 21,附子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是消旋一去甲乌药碱,其作用机理是(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 ). 22,制心肌细胞钠离子内流②反射性使心率加快⑧兴奋9受体④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 22,许多理气药具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与该作用有关的成分是(挥发油 ). ①甙类②挥发油⑧维生素④有机酸 23,枳实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是(没有作用).

七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七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本文对七种药用植物川楝Meliatoosendan、苦楝Meliaazedarach、羌活Notopterygiumincisum、海桑Sonneratiacaseolaris、卵叶海桑Sonneratiaovata、臭椿Ailanthusaltissima和鸦胆子Bruceajavanica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运用波谱学技术(尤其是2DNMR)、化学转化、单晶衍射及相关分子模型理论计算等手段总共鉴定了106个具有不同结构的天然化合物(包括30个三萜、11个柠檬苦素、21个甾体、19个香豆素、10个倍半萜、3个黄酮、6个苯丙素类化合物、4个烯炔类化合物以及联苯类化合物2个)。其中新化合物37个。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激活衰老抑制基因klotho启动子的功能;部分化合物显示很好的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对呋哺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构效关系探讨,并用流式细胞仪等手段对它们进行了一定的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机理研究。本毕业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简要如下:1)从楝科楝属植物川楝的果实中分离并鉴定出35个单体化合物(1-35),包括四环三萜16个、柠檬苦素11个、甾体8个。其中新化合物17个,包括12个新的四环三萜(1-12),4个新的柠檬苦素(25-35)和1个新的甾体(13),化合物meliaseninsI(1)最终通过X-ray单晶衍射法确定其立体结构。对部分带过氧键的化合物进行了一定的生物合成途径探讨。大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杀虫活性及体外细胞毒作用等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10,13-17和22对人骨肉瘤细胞U20S及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株均显示较好的抗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