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宇文所安_汉学语境下的跨文化中国文学阐释_李庆本

宇文所安_汉学语境下的跨文化中国文学阐释_李庆本

宇文所安_汉学语境下的跨文化中国文学阐释_李庆本
宇文所安_汉学语境下的跨文化中国文学阐释_李庆本

2012年第4期

第20卷(总86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JTU(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No.4,2012

Vol.20

Sum,N

o.86收稿日期:2012-03-

27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李庆本,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宇文所安:汉学语境下的跨文化中国文学阐释

李庆本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北京1

00083) 摘 要: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不是“

新批评”的“细读”,而是一种跨文化阐释。这种阐释不采用某一种特定的西方理论和方法,而是以自己的文化视角和思维习惯为基础,

来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它是一种生命体验和理性思维并重的跨文化阐释模式。生命体验和理性思维的并重一方面使得理性分析有了更多的感性内容和具体针对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感性体悟具备了充分展开的空间。宇文所安的跨文化阐释模式是与美国汉学发展的新方向相一致的。它可以突破“区域研究”的限定,使汉学进入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它能够使中国文学产生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普遍价值,并有可能被更广泛的西方读者所理解、所接受。

关键词:跨文化阐释;宇文所安;美国汉学;中国文学;对外传播中图分类号:K20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95(2012)04-0014-

08一

近年来,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尤其是对唐诗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界极大的关注。而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唐诗文本抽丝剥茧式的细读以及对唐代诗歌史的持久系统的建构。这多少打破了长久以来我们对美国汉学的刻板印象:以为美国汉学专注于对现代中国的研究,而对古代中国的研究则非欧洲汉学莫属;以为美国汉学只关心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而对中国古代的文学则是漠然处之的。

对于宇文所安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我们自然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来认识。宇文所安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就读于耶鲁大学,1972年获得博士学位。鉴于新批评的后期主要成员韦勒克、沃伦、维姆萨特、布鲁克斯等人二战后长期执教于耶鲁大学,

形成后期新批评的“耶鲁集团”

,我们自然可以根据他本人在耶鲁求学的这段经历,将他对中国文学研究所取得的

成绩归因于“

新批评”[1]

。而他对中国文学的“细读法”,则似乎又会加深我们的这种印象。但从整体上看,宇文所安对唐诗的“细读”,是无法完全以“新批评”的“细读”(close reading)来涵盖的。最明显的一点是,宇文所安并没有像“新批评”理论所要求的那样,既隔断文本与作者的联系,又隔断文本与读者的联系。毋宁说,他虽然以文本分析为中心,却也并不忽视文本的时代背景、作者意图以及历史效果。他无疑是从文本出发的,却绝没有停止于文本。他的文本分析从来都是与文化、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笔者以为,基于他的文化身份,将他对中国文学的研究看成是一种跨文化的阐释,仍然是一种比较切合实际而又稳妥的认识。即使我们能够找出他对中国文学某些方面(

如杜甫DOI:10.13806/https://www.wendangku.net/doc/1c18496267.html,ki.issn1008-7095.2012.04.003

2012年第4期李庆本 宇文所安:汉学语境下的跨文化中国文学阐释

诗歌)的某些“误读”,也无大碍。因为跨文化阐释本身对于“误读”是宽容的,甚至可说“误读”是跨文化阐释本性所决定的。

对于宇文所安的“误读”,人们经常提起的一个例子是对杜甫诗的误读。例如他对杜甫的《春日忆李白》的解读,迥异于我们传统的理解。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按照我们传统的理解,这首诗无疑是表达了杜甫对李白诗歌的赞誉和惦念之情。但宇文所安的解释却多少颠覆了我们的这种理解。在他看来,杜甫对李白赞誉的同时,却在压抑着自己与之一争高下的内心冲动,“在这首单纯的颂扬诗中,杜甫通过稍微改变一下书写语气,通过涌现在脑海中的一个特定的典故,通过偶然形成的一个特定的词句,还写出了一首非常不同的高傲诗。这两种完全矛盾的诗同时展现,使我们从中获得快乐———文本表面是宽厚的、敬重的,文本深层则是高傲的、晦涩的。”[2]218这多少有点让我们中国读者感到诧异,并进而认定这明显是对这首杜诗的误读。不过仔细想来,宇文所安的这种解释也并非毫无根据,此诗最后一句“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就隐含地透露了作者的这种竞争对话的意图。这是一个无法让中国传统伦理、传统诗评所接纳的结论,却由于宇文的他者文化视角而被凸显了出来,从而为此诗的解读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和另一种感悟。而宇文所安之所以能够从中读出“新意”,无疑应该归功于他的这种跨文化阐释。

另外一个与此类似的例子,宇文所安在《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一书中对李清照《〈金石录〉后序》的解读,也与我们传统的解读迥然有别,并经常为国内研究者所津津乐道。我们传统的理解是,李清照在文中回忆了自己与丈夫的美好生活以及历经金人南下的战乱之苦。而宇文所安却从这篇后序的字里行间读出了李清照对丈夫沉迷于古玩字画而忽略自己的怨恨之情。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仍然是一种“误读”,但却是一种有价值的误读,因为这样的“误读”一方面丰富了我们对中国文学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切合了中国文学对普遍人性的表达,并使得中国文学的世界性意义得以彰显。

从以上两个实例可以看出,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细读并没有将文本视为一个完全封闭的自足体,并没有隔断文本与作者、世界和读者的关联,相反他恰恰在作者与作品的有机关联中解读出历史与思想的交界点,其中不乏为“新批评”所排斥的作者意图的揣测。李清照对丈夫的哀怨和责备,是符合人之常情的;杜甫与李白竞争的隐秘心思也是可以理解的。宇文所安对两位作者意图的揭示,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凸显了人情世故的常理。或者说,宇文所安之所以得出这样的解读,既不是依赖实证材料,也不是靠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是基于对人性的了解直接从人情世故中推断出来。如果我们能够对宇文所安对李清照的解读持有宽容之情,便不能对宇文所安对杜甫的解读大加挞伐,而认定宇文是在“牵强附会”。因为二者都可以在同一个层面得到合理的解释,都同样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独特的生命本质的一种把握与回归”[3]。

在此,需要对跨文化阐释做出一个更加明确的界定。作为阐释学的一个分支,跨文化阐释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从具体走向抽象的实证主义的归纳法,也不同于从抽象的大前提、小前提中得出具体结论的理性主义的演绎法。阐释学之阐释直指生命的本体意义,它是对生命意义的直接澄明。过去我们把阐释看成是通达真实本体的一个途径,一种手段。但现代阐释学却认为,阐释本身就是本体。这种看法很值得我们重视。“所谓跨文化阐释,就是从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从一种文本向另一种文本、从一种能指向另一种能指的转换;就是用另一种文化、另一种语言、另一种文本、另一种能指来解释、补充或替换原来的文化、语言、文本和能指。”[4]196这显然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任何解读者都是基于自己的前理解来理解文本,因此必然会发生意义的变迁。而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0卷

要不是知识性的错误,对意义的多重理解便是允许的,甚至是必然的。价值与意义之不同于客观知识的特性就在于它蕴含着多重理解的可能性。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再会过分追究李清照本人在写作时究竟有没有哀怨之情,杜甫究竟有没有高傲之气。因为这一点已经不太重要了。文本的意义不仅由作者和文本所决定,读者同样也有决定权。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跨文化阐释的这一原理,便会对宇文所安的“误读”持宽容之心。如此,则会使在中国传统的解读中受到压抑的意义得以释放。

宇文所安对于自己不同于中国学者解读中国文学的方法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晚唐:九世纪中叶的中国诗歌(827~860)》一书的导言中说:“此书本质上不同于中国学者所完成的工作。尽管这些区别无疑地将会被归因于‘西方’观点,但是我的部分意图却是调和中国学术本身的一种断裂,即一方面是对诗人生平和诗篇日期的精确考证研究,另一方面却将这一漫长时期所历经的复杂历史事件笼统地贴一个标签,归为一个单一的实体,即晚唐。”[5]11就史料的考证而言,宇文所安确实无法与中国学者相比。在这方面,他本人也坦言承认自己对晚唐诗的研究深深地受惠于我国学者傅璇宗的著作。不过宇文所安的价值却在于他从不同于中国学者的“他者”视角对中国文学研究的一种新解读。一如上文所言,这是一种跨文化阐释的新模式。

那么,宇文所安的跨文化阐释模式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什么?在这一点上,笔者倒是非常赞同王晓路与史冬冬在《西方汉学语境中的中国文学阐释与话语模式———以宇文所安的解读模式为例》一文中所归纳的,是“生命体验与理性思维并重”,这既可以看成是话语思维模式,也可以看成是跨文化阐释模式。

宇文所安对中唐自然景观诗文的解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他首先选取韩愈的《南山诗》作为引子,通过比较此诗与李贺《昌谷诗》、柳宗元《小石城山记》的差别,向我们展示了宇文所安对中唐文学内在机理的逻辑梳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感性体验。因而,这篇《自然景观的解读》非常明显地凸显了宇文所安的那种“生命体验与理性思维并重”的阐释模式。如果我们仅仅将这种研究看成是“新批评”式的细读展示,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宇文所安并没有把这三篇作品看成是彼此孤立的独白,而是追寻三个文本之间的对话,而三篇作品恰好构成了“正、反、合”的逻辑关系。这也使他从“文本性”走向了“文本间性”。

对于韩愈的《南山诗》这首长篇巨制,宇文觉得其精彩之处是它对自然景观整体建筑结构清晰明了的构建。他指出:“韩愈的《南山诗》是这一建筑化再现的一个精彩范例,其中每一个描写成分都能在整体的明晰秩序中找到自身的位置。”[6]41这种构建转化成诗歌修辞,便是一联咏山、一联咏水、一行写闻、一行写见的对仗,而这种对仗实际上正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中的阴阳两仪模式。在《南山诗》中,韩愈确实也采用了《易经》卦象的“剥”卦与“姤”卦来隐喻山形的错综复杂:“或前横若剥,或后断若姤”。所有这一切,都还不能说明中唐自然景观诗的独特之处。因为“自然秩序作为中古诗歌修辞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曾使得先前的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明晰可喻产生了一种毋庸置疑的可靠感”[6]39,而到了中唐时期,“对于某些作家来说自然景观乃至大自然的秩序却产生了怀疑,这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所未曾有过的”,这种怀疑“会派生不同的模型与假说,以及一组组对立的立场,对立的立场相互包含和暗示了彼此”[6]40。正是这种相互包含和彼此暗示,使得《南山诗》、《昌谷诗》和《小石城山记》三部作品聚到了一起,构成了对大自然究竟有没有秩序这一问题的或肯定、或否定、或综合的不同回答。这也是宇文所安之所以从众多的中唐自然景观诗中选取这三部作品加以详尽解读的根据所在。

《南山诗》是正方,它对大自然究竟有没有秩序的回答是肯定的。这在这首诗的结尾部分可以得到确认:

大哉立天地,经纪肖营腠。

厥初孰开张,黾勉谁劝侑。

创兹朴而巧,戮力忍劳疚。

61

2012年第4期李庆本 宇文所安:汉学语境下的跨文化中国文学阐释

得非施斧斤,无乃假诅咒。

鸿荒竟无传,功大莫酬僦。

尝闻于祠官,芬苾降歆嗅。

斐然作歌诗,惟用赞报酭。

对于《南山诗》的结尾,徐震《南山诗评释》云:“赞,佐也。报酭,谓报神之祭。以上为颂南山之辞,即以作结。此七韵中凡分四层:‘大哉’二句,总束上文叙述所见之山形。‘厥初’八句,推求南山之起原。‘尝闻’二句,称其灵异。‘斐然’二句,明作诗之意。”[7]350这是中国传统的注诗方法。而宇文所安所关注的则是:这一段精彩的篇章“始于将山比作人体,然后直接转向这一身体的创造者”[6]42,从而将自然景观的秩序与有目的性的神明(造物主)联系起来。尽管这种联系多半是假说,是诗意的虚构,甚至带有戏谑嘲讽的意味,但又是值得特别注意的。因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非人格化的、造物主是阙如的。正是由于这一点,才显得《南山诗》特别的重要。总之,“《南山诗》是宇宙的,也是帝国的,它包罗万象,所有种类繁多的细节,都能在有序的整体中找到自身的位置。”[6]44

与之相反,《昌谷诗》则是反方,它对大自然究竟有没有秩序的回答是否定的。宇文所安指出:“在李贺的《昌谷诗》中,大自然呈现出太多令人心碎的细节,这些细节吸引了诗人全部的注意力。诗中有一些瞬间引导诗人穿越自然界———小径,若干界标,从山林向田野的转移———然而这些有序空间的路标的主要作用,不过是引导诗人重复迷失的体验,使他一再为局部细节的神奇所吞噬。”[6]44如果说《南山诗》中的自然景观是整体有序的,那么《昌谷诗》的自然景观则是碎片化的;如果说《南山诗》所描写的地点是临近都城的,是帝国疆域的模型,那么《昌谷诗》呈现的则是偏远乡村的风光,是一个缺乏建筑秩序的空间;如果说《南山诗》是对空间的整体观照,以整体来统领局部,那么《昌谷诗》则缺乏视点的稳定性,是一个无法从外界来探测的空间,是以局部来抗拒整体的;如果说《南山诗》的作者对所刻画的景观是充分自信的,那么《昌谷诗》的作者则迷失在对自然景观的精雕细刻之中,并给读者一种压抑之感。总之,《南山诗》与《昌谷诗》呈现的正是秩序化与碎片化、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对立,但二者又相互补充,几乎是同时出现在中唐的诗坛。“我们可以说,对于整体化秩序的明白确认是对沉湎于个体局部的补偿,但也可以说,对于个体局部的迷恋是对渐趋明确的整体性话语的反动”,“对立面的每一方都能够生发另一方”[6]50,两个文本恰好构成了一个矛盾统一体并互相指涉。在宇文所安的这种对比中,我们确乎可以发现,一方面是对作品本身的具体细读,一方面则是对文本与文本关系的整体观照,既有对作品的感性体验,又有超越文本之外的理性认知,这无疑是“生命体验与理性思维并重”的阐释模式。

在呈现出自然景观的两种对立组项之后,理性思维的惯性促使宇文所安更进一步地思考在这两种极端之间会发生什么:我们究竟是在一个构筑经营而成的、可被阐明的世界,还是在一个充满神秘和不能进一步简化的奇景的世界栖居?在山水景观或自然世界的背后,究竟是否潜藏着某种神灵或是有目的性的神明?对这些问题的追问,促使宇文所安走出了诗歌文体,而将眼光投向了柳宗元的散文《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

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

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

欐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

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

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涧,益奇

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

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

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

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

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

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

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

石。”是二者,予未信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0卷

按照我们的理解,柳宗元的这篇文章,前半段描写小石城山的奇异景色,后半段借景抒情,以佳胜之地被埋没不彰比喻自己徒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横遭斥逐,蛰居蛮荒,英雄无用武之地。字里行间,隐隐含有对当时最高统治者昏瞆不明的强烈讥刺。这是我们就这部作品本身的解读。但当把这部作品与《南山诗》、《昌谷诗》联系起来阅读的时候,我们便会发现,这部作品还与一个更宏大的问题相关,即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问题。自然对于人而言,究竟是可以把握和确认的,还是疏离的和不可简约的?人在自然世界中是诗意的栖居,还是虚无的放逐?天、地、人、神之间,究竟是何种安排,又该如何选择?对于此类问题,柳宗元做出了一种既肯定又否定的回答。宇文所安说:“对于自然景观是否有意的建构和山水背后的造物主问题,它作出了一番黑暗而又精微的思考。这一山水景观表面上似乎是‘建筑式的’因而也是包含某种意图的,但结果却发现,它原来不过是一样随机的、偶然的奇迹,正因为它与帝国的版图是分离开来的。”[6]52从逻辑环节上看,这恰好构成了“正”与“反”之后的“合”。

宇文所安在对这三部作品的整体解读上,采用了理性分析的方法。但这种理性分析是与他对具体作品的感性体验和直观感悟密不可分的。理性分析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他对自然景观阐释的总体谋篇方面,感性体悟则具体体现在他对作品的深入解读方面。对作品的解读与阐释,有时需要超越实证归纳和抽象演绎,以一种主观体验甚至是猜测直接指向生命本体和作品意义。我们也许会问:在《小石城山记》的开头,柳宗元为什么会如此不厌其烦地向读者指明小石城山的方位与路径?他是要邀请读者到此一游,还是有别的意图?而实际上,就当时的历史情境而言,是不可能有任何人愿意来到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的。因而,这样的描述不可能用作“指路”的目的。那么他的意图究竟是什么?这里就有多种解释的可能性。而任何一种解释都得不到柳宗元本人的首肯,都不可能得到实证材料的支持。按照宇文所安的解释,柳宗元之所以详细标注方位,是“在荒野间构筑一个可以理喻的版图秩序”,“使其带有边寨情调的新颖陌生变得熟悉”[6]53。这只是众多解读中的一种。他的这一结论既没有实证材料的支持,也无法用逻辑推理的演绎获得。而对于“小石城”这个名字,宇文所安则只能用猜测:“也许是柳宗元自己为山取的名,也许是柳宗元对其早有耳闻”。采用猜测的办法显然有悖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道,有悖科学研究的严谨。可这就是阐释。正像我们前面所指出的,文学的阐释既不同于归纳,也不同于演绎,而是生命意义的直接澄明。或者更确切地说,文学的阐释是将归纳和演绎内化于自身,以服务于对文学生命存在本体的揭示。

文中的“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一句,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可能会一带而过,不会认为有那么多值得讨论之处。可宇文所安却在一个“得”字上大做文章。在他看来,“这里提到的西出的那条道路具有特殊的意味”,是要告诉人们“向西的道路岔到一片空茫之中,一无所有”,以及作者本人向西行时“无所得”。当然,作者柳宗元还写了一条“有所得”的路,这条路向北,又折向东,但又突然断开,道路通向该处,随即便终止了。在这里,“得”被宇文所安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它既与写作密切相关,如当诗人写下一首诗时,常用“得”字形容,同时又与地理方位的确认有关,“要使空间变得可以理喻,你必须‘得’,而‘得’则要求它具备语汇或是一个名字,这是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场所相对于另一个场所的方位以及解释所走路径的唯一办法。”[6]53更进一步,在“得”与“无所得”之间,在追寻与迷失之间,在对山水景观秩序的确认与怀疑之间,在对有没有“造物主”问题的迟疑与彷徨之间,又何尝不是柳宗元当时心境的一种表露呢?由此,宇文所安向我们描述了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的那种人人可以想见的生存状态。它是通过生命存在的普遍性指向而直接觉悟到的。它使我们认识到,柳宗元的这篇散文,不仅隐含着作者对最高统治者昏庸不明的讥讽,更是对人的生存本真状态的哲思澄明。前者是历史的、具体的、民族的,后者则是哲学的、普遍的、世界的。前者是我

81

2012年第4期李庆本 宇文所安:汉学语境下的跨文化中国文学阐释

们文化传统之内的解读,后者则是跨文化的解读。宇文所安所做的工作就是这样一种跨文化解读、跨文化阐释。它使柳宗元的这篇散文超越了历史性、具体性、民族性,而产生了世界性的普遍意义。

可以说,感性体悟为中国传统诗学之长,理性分析则是西方传统诗学之长。但如果将感性体悟与理性分析这两者完全割裂开来,并看成是中西诗学的本质性差异,认为中国诗学纯粹是体悟式的,西方诗学完全是分析式的,则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中西诗学的差异性是“特征”的差异性,而不是“本体”的差异性;是“量”的差异,而不是“质”的差异。无论是中国诗学,还是西方诗学,都不可能在感性与理性的两极之间只做一种选择,而其实都是两者兼而有之的。在感性体悟与理性分析之间,可以有偏重,却不可能偏废。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跨文化阐释所追求的,则是感性体悟与理性分析的并重。这种并重一方面使得理性分析有了更多的感性内容和具体针对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感性体悟具备了充分展开的空间,而不再是三言两语的评点。从一篇文章,从一首诗,甚至从一句话、一个词中,宇文所安可以有那么多的体验感悟,这种文本解读的功夫不能不说是得益于他的这种“生命体验与理性思维并重”的跨文化阐释模式的。

耶鲁大学的约翰·荷兰德在评价宇文所安的《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一书时这样说:“在论述中,它所采用的完全是诗的形式,因而没有陷入在近年来流行的批评理论中常见的那些与诗歌龃龉不合的研究套路。通过一系列传统主题、比喻以及修辞立场的分析,宇文所安提出了一套跨文化时(古-今)、空(东方-西方)的独特阐释套路,根本没有运用诸如原型批评领域的什么观念体系,却有某种形而上的基础。”[8]封底我觉得这样的评价基本上适用于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全部解读。也就是说,他对中国文学的跨文化阐释,并不在于采用西方的某一种方法和理论,如原型批评、新批评,而是以形而上的理性思考为基础,来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这种解读是从文本出发的,却又不局限于文本本身。它是审美与文化、思想与历史、感性体悟与理性认知的统一,并构建了由作品、作者、读者、世界所组成的完整的文学空间。

孙康宜教授在《谈谈美国汉学的新方向》一文中指出,在美国的大学中,汉学一般被归为“区域研究”,无论是中国语言、文学,还是中国历史、人类学,都归为东亚系;独在耶鲁大学,汉学是按照“学科研究”被分别在各个系中。例如,在耶鲁大学中,教中国文学和语言的人,如傅汉思及孙康宜本人都属于东亚“语言文学系”。教中国历史的人,如史景迁及余英时属于历史系;教社会学的戴慧斯属于社会学系,而教人类学的萧凤霞则属于人类学系。孙康宜认为:“这种以学科为主的教学方式也有它意想不到的好处”,它与“美国汉学这二十多年来的全球化趋势不谋而合”[9]。归纳一下,孙康宜所说的美国汉学的新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汉学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过去欧洲传统汉学是把中华文化当成博物馆藏品以一种猎奇的态度来研究的,“汉学家们的学术著作只在汉学界的圈子里流行,很少打入其他科系的范围。”[9]但随着美国比较文学范围的扩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汉学渐渐进入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有些汉学家一方面属于东亚系,一方面也成了比较文学系的成员”[9],宇文所安就是这种情况。

第二,中西二元论模式被不断打破。过去所谓中西比较大多偏重中西本质“不同”的比较。例如研究中国文学是否也有西方文学中所谓的“虚构性”(fictionality)、“隐喻”(meta-phor)、“讽喻”(allegory)等课题。“而近些年来,一些年轻的比较文学兼汉学家,则向这种‘比较’的方法论提出挑战,他们认为,强调本质差异很容易以偏概全。”[9]

第三,汉学与国学的交流越来越紧密。近年来,随着美国汉学与大陆和台湾或香港的中国文学文化历史研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美国各大学的东亚系的人员组成更发生了重大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0卷

化,华裔教授的比例越来越多。汉学与国学两者虽有中西之别,但“同时也在出现新的融合”[9]。

将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研究置于整个美国汉学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发现,尽管他的研究不能说完全代表着上面所讲的新趋势、新方向,但在总体方向上与此是基本一致的(除了他不是华裔教授之外)。

宇文所安早年在耶鲁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学系学习,1972年以学位论文《孟郊与韩愈的诗》获得博士学位。1982年转到哈佛大学,并长期担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和比较文学系两个系的教授。他的这一学术背景很自然地使他能够突破欧洲传统汉学的局限性,他显然不是把中国文学当做博物馆藏品,把唐诗作为一种猎奇的对象来研究,而是以一种跨越中西二元对立的学术视野,来探究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艺术内涵及文本意义。由于他对中国文学的跨文化研究、跨文化阐释着重于对中国文学本体意义的揭示,从而使中国文学产生了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普遍价值,并有可能被更广泛的西方读者所理解、所接受。这显然有利于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显然有利于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

笔者2010年至2011年在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访学时,曾选修过宇文所安的“世界文学史”课。在这门课中,他能够超越中西文学的分别,将中国文学作品置于世界文学的范围之中来加以阐释,这跟我们国内孤立地将中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史分开来讲是很不一样的。这显然更容易让大家把握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与价值,更容易让西方学习者和研究者所接受。这无疑可以对我们国内的文学史教学产生一种启示作用。它促使我们将“重写世界文学史”提到议事日程。

作为一名美国学者,宇文所安的文化立场和思维习惯无疑是西方的,而他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目标首先也是西方读者。但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他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才采用了更容易为西方读者所理解的学术路径。例如在《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一书中,他有意地采用了“中世纪”这一名称,因为在他看来,“这一称谓对英语读者来说是个有用的切入点”[6]1,它可以让西方读者听起来很熟悉,很容易进入自己的论题。

在对具体作品的解读方面,他能够超越某一西方理论流派和观点,专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深入开掘作品的历史内涵、艺术特色及普世价值,有效地避免了以某一西方理论观点和方法生搬硬套中国文学的不良学风。无论在他的讲课中,还是在他的著述中,人们都很难发现他对西方理论长篇大论式的介绍,他几乎不引证任何西方的时髦理论,几乎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这也构成了他中国文学研究的一大特色。

从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看,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跨文化阐释显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他的美国学者身份具有一种现身示范效果,他以一名西方学者的身份来向西方读者宣讲中国文学,可以起到中国学者或者华裔汉学家所起不到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尽管从整体上,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肯定存在着某些缺陷(如在史料考据方面)、甚至“误读”,但我们还是要对他持以更多的宽容,致以更多的敬意。因为就汉学的实质而言,它一定是外国人对中国学术的研究。如果都是中国人或者华裔学者进入这一领域,汉学的本义必将会发生变异。在此,我们应该区别“汉学”和“国学”这两个概念。汉学是外国人对中国学术的研究,而国学则是中国人自己对中国学术的研究。我们不能完全以国学的标准来要求汉学,不应该将两者完全混同,当然也不应该将两者看成是本质差异的。我们自然希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关注和研究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同时也希望中外学者平等对话,共同促进汉学的健康发展,共同推动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

总之,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跨文化阐释其实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它可以为国人理解自己传统文学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产生新的感悟;二是为西方学习者、研究者提供一个容易进入的路径,使他们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中国文学的内涵。过去我们只看到了前

02

2012年第4期李庆本 宇文所安:汉学语境下的跨文化中国文学阐释者,现在则是到了要更加强调和关注后者(即如何让洋人学习并理解中国文学)

的时候了。而要做到这一点,单强调中国文学的特殊性、民族性是不够的,还应该努力发掘中国文学的普遍性、

世界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跨文化阐释其实也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种途径。

参考文献:

[1]邱晓,

李浩.论“新批评”文学理论对宇文所安唐诗研究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6):156-161.

[2]Owen Stephen.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Omen of World[M].Madison:University ofWisconsin 

Press,1985.[3]王晓路,

史冬冬.西方汉学语境中的中国文学阐释与话语模式———以宇文所安的解读模式为例[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8(1):56-70.

[4]李庆本.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M].长

春:长春出版社,2011.

[5]Owen Stephen.The Late Tang:Chinese Poetry 

ofMid-Ninth Century(827-860)[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6]宇文所安.中国“中世纪”的终结[M].

陈引驰,陈磊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7]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1)[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8]宇文所安.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M].

程章灿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9]孙康宜.谈谈美国汉学的新方向[J].书屋,2007

(12):35-36.

Stephen Owen:Cross-Cultural Interp

retation of ChineseLiterature in the Context of Sinology

LI Qing-

ben(Institut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Abstract:The study on Chinese literature made by 

Stephen Owen does not apply“CloseReading”used by 

the“New Critics”but rather,a sort of 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Instead ofapplying aparticular Western theory and approach,this interpretation conducts deep 

and detailedexplanations of Chinese literary works on the basis of its own cultural perspective and thinking habit.It’s a mode of focusing both on the life experience and rational thinking.This mode can not onlyenrich more sensitive and specific contents of theoretic analysis but also obtain fully developed spacefor perceptive understanding.The mode of 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 adopted by Owen keepsconsistent with the new tendenc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Sinology.It will endow Chineseliterature with universal value of crossing the boundaries of nations and countries,and is easy to bewidely received and comprehended by the broader Western reading 

public.Key words: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Stephen Owen;American Sinology;Chinese literature;sp

read world wide 1

2002年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

2001年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时间:150分钟) 中国文学(6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出自( )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 )中的名句 3、谢灵运是南朝时期扭转玄言诗风,开创( )派的关键人物。 4、被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一诗的作者是( ) 5、“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出自词人( )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 6、“三言二拍”中的“三言”具体是指《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及( )。 7、汤显祖的《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和《牡丹亭》合称( ) 8、清中叶,代表人物为方苞、刘大櫆、姚鼐的著名散文流派称作( ) 9、清代传奇的杰作当推洪升的《长生殿》和( )的《桃花扇》。 10、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为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和( ) 11、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鲁讯小说集是( )和( )。 12、“五四”时期出版的中国第一部新诗集是( ) 13、巴金的小说《雾》、《雨》、《电》合称( )。 14、现代小说史上善于创造“市民世界”的作家是( ) 15、“陈奂生”系列小说的作者是( )。 二、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汉赋《子虚赋》和《上林赋》是( )的代表作品。 2、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七言乐府诗《燕歌行》系( )所作 3、我国第一部专评五言诗的文学批评论著是( ) 4、沈约等提出“四声八病”之说,创作( )诗,为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 )一诗中的名句。 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出自( )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 7、唐代散文作家中以山水游记著称的是( ) 8、《西厢记》中的( )是该剧中对封建礼教最具冲击力的女性形象 9、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10、《红楼梦》写出了所谓“乾隆盛世”具有代表性的( )四大家族的兴衰。 11、《雷雨》剧中,具有“雷雨”般性格的人物是( ) 12、( )是以描写湘西地区“宁静”生活和“民情淳朴”见长的作家。 13、夏衍的戏剧代表作是( )。 14、《创业史》的作者是( ) 15、孙少平、田晓霞是路遥长篇小说 ( )中人物形象。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江西诗派 2、古文运动 3、问题小说 四、论述题(共两题,每题需答300字左右,共18分) 1、简述《史记》对中国文学的影响(9分) 2、简述《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9分) 中国文化(40分 )

跨文化视角下沉默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内涵

跨文化视角下沉默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内涵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出发,首先对沉默语的共同语用功能进行了总结。其次,以中美文化为例,指出沉默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表现。最后分析了其差异产生的原因。通过该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层次的了解沉默,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提高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 一、引言 沉默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虽然有着共同的表达形式,但是,处于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们对沉默持有的态度和理解具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失误。为了保证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沟通的顺利,本篇论文总结了沉默的语用功能,深入的对比了中美在沉默语上的表现差异,分析了差异存在的原因。 二、沉默的内涵 沉默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属于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一种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沉默泛指一切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所谓非言语交际行为涉及对输出者或接收者来说具有潜在信息价值的一切非言语因素,包括面部表情、穿着打扮、身体的接触、手势、身势、眼神、和讲话人之间的距离等(李杰群2002:271)。从狭义上来说,它是指在讲话或交谈中不作出有声的表示,而作出无声的反应或停顿(毕继万2001:46)。本篇论文中主要从沉默的狭义方面进行讨论。 三、沉默的语用功能 1.表露社会文化特征 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行为一样,都可以通过某种交际方式来标识或体现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职业、地位和年龄。比如:在东亚文化体系中,以中国文化为例。年幼者在长辈面前应少言多听,而不应在年长者和地位高的人面前夸夸其谈。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卑有序”和“讷于言,而敏于行”文化理念。 2.传达心理语言 在交际过程中运用沉默语以表达交际者的心理活动过程。例如当交际者在不了解跨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贸然问及一位美国女孩的年龄及婚姻状况时,对方在回答之前会出于尴尬和惊讶的沉默一会。表现出了交际者此时紧张和惊讶的心理状态。 四、中美文化中的沉默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2014年03月11日10:45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作者:单波字号 内容摘要: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包括文化与传播的同构、人是传播关系的总和、他者是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备要素。本文认为,文化与传播同构是用来观察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的理论命题,我与他者的关系根本不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关系,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差异性,在差异中理解自我的意义,在对话中建立互意性理解。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他者;传播关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211工程项目“社会转型与中国大众媒介改革” 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这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的难题(problems),以及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需要质疑的问题(question)。当我们寻找解决这些难题和问题的可能性时,跨文化传播理论也就被我们创造出来了。不过,跨文化传播研究史表明,所有的理论都只是一种相对的解决方案,而且每一种理论都与现实的其他问题相冲突,也与其他理论相矛盾。于是,我们感觉到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很不可靠,又回到文化、传播、语言、社会、陌生人、文化认同、文化多元化、文化适应等概念里寻找基础。其实,跨文化传播的基础不是什么概念化的东西,而是需要我们创造的东西。世事变幻,我们不可能固守某种概念以及由概念形成的理念、规则去进行跨文化传播,否则就是“缘木求鱼”。我们只能创造彼此交流的基础,即共同面对跨文化传播的难题和可质疑的问题,形成可讨论、争辩的对象性问题(issues)。本文试图提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些集problems、question与issues于一身的基本理论命题,它们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我们只有在实践中辨析这些问题,才能发现跨文化传播的可能路径。 一、文化与传播的同构 文化与传播的同构通常表述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这一观点被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表述过,也在爱德华?霍尔的《沉默的语言》一书中出现过[1],他们之后的许多学者也多次重复这一表述。有人据此从传播的角度把文化定义为:由特定传播媒介所负载、并由人们设计的传播结构加以维护、推行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以及由传播网络限定的社会行为模式;与此同时,又相应地把传播界定为: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通讯、交流形式和文化的信息储存、放大、删减、封锁的活动机制[2]。这种定义并不周全,可它让我们建立起一种真实的想象:传播既是文化画面展开的形式、又是文化生产的“工厂”。当我们注意画面时,必定会看到传播的偏向;当我们走进“工厂”时,可感受到传播创造文化以及文化间的关系,体会到在传播中按照文化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去设计文化。这样一来,“文化与传播同构”所表现的难题就在于,当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互现的时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就会显得相当艰难。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文化与传播同构”的实际意义就变得非常可疑。 1.传播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 把文化与传播扯在一起曾经受到雷蒙?威廉姆斯和斯图尔特?霍尔的质疑和反对。特别是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谈商务英语信函的词语汉译 2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 3 论《双城记》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4 从语用学角度对英语课堂中委婉语的使用探究 5 《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伦理困境 6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研究 7 浅析习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 8 高中英语听、说、读教学活动中写作融入模式的初探 9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10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与重生 11 肯尼迪演讲的语音衔接分析 12 双重文化下的文化选择——解析电影《刮痧》中中国移民的文化身份危机 13 An Analysis of Space in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14 A Study of Chinglish as Found in Students’ Writings 15 希思克厉夫—一个拜伦式英雄 16 从宝洁公司的运营模式看美国文化的多样性 17 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比较和启示 18 Problems Occu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and Its Possible Solution 19 “土生子”叛逆精神探源 20 萨拉的性格魅力 21 论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及其翻译策略—以《高级英语》第二册为例 22 论《紫色》中的性别暴力 23 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俄狄浦斯的影响 24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5 浅析《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的爱情观 26 《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灵魂救赎 27 A Study of Beauty in Sound, Form and Meaning Display ed in Zhang Peiji’s Prose Translation 28 从《在路上》分析“垮掉的一代”的文化内涵 29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 30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的文化阐释 31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in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32 论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 33 从接受美学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34 好莱坞电影中中国人形象变迁的意识形态分析 35 中国春节与美国圣诞节的文化比较 36 浅谈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 37 The Admiration of Great Gatsby 38 从美国新闻理念的发展看例外主义的嬗变 39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40 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 41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 42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笔记

1、上古歌谣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也是我国古代诗歌第一座高峰。 2、早期的历史散文有:尚书和春秋。春秋战国时期有:左传、国语、战国策。 3、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有一座诗歌高峰。 4、精卫填海和夸父追日出自山海经. 5、淮南子---古代神话----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有名篇: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6、诗经---诗、诗三百----305篇----风雅颂,颂----周颂、鲁颂、商颂,国风反映婚姻爱情最集中艺术最高-----关雎第一、爱情诗。氓和谷风----弃妇诗。诗经以四言诗为主、赋比兴、叠章。 7、左传----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懿梁传。 8、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典故----雌蚌相争,渔翁得利、画蛇添足、南辕北辄。 9、论语---语录体、主要记言。 10、墨子----兼爱非攻。 11、孟子的中心思想----仁义。 12、荀子----人定胜天、性恶论。 13、九歌----11篇、九章----9篇。 14、离骚----屈原最杰出的代表作----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15、屈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16、楚辞和诗经---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两大源头。 17、诗经----西周至春秋。 18、先秦诸子散文中最早的集子----论语----语录体。 19、北泯有鱼,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 20、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21、两汉散文----历史散文和政论文最为突出。 22、司马迁----史记---纪传体史书新样式----开辟传记文学新纪元---汉代文学最辉煌的成就。 23、东汉班固---汉书---与史记齐名。 24、两汉诗歌----乐府诗和五言诗最为显著。 25、两汉乐府诗----继诗经、楚辞之后又一种新诗体。 26、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秦妇吟。 27、古诗十九首----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28、枚乘----七发---汉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 29、司马相如的大赋----汉赋的顶峰。 30、汉赋力作----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 31、张衡----归田赋---开启抒情小赋的先河。 32、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书即典章制度。 33、鲁迅称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4、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5、汉书---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具有散文文学特色的史学巨著。 36、汉代政论文---最杰出作家是贾谊----最著名过秦论 37、乐府----最初是主管音乐的机构。 38、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民歌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代表作。 39、司马相如---汉赋全盛时成就最大的赋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最著名。 40、班固---咏史---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中国诗歌史上的里程碑。 41、古诗十九首---五言诗中杰出的代表。 42、汉乐府---陌上桑女主人公----秦罗敷。 43、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44、魏晋南北朝诗歌---曹氏父子周围---建安诗人。 45、太康诗人---三张(张载、张协、张元)、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 46、西晋末年---产生玄言诗。 47、南朝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 48、谢灵运---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 49、陶渊明---开创田园诗。 50、魏晋南北朝---骈文盛行。骈体文---也叫骈偶或四六。

跨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影视字幕翻译

跨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影视字幕翻译 发表时间:2019-07-19T11:35:40.803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9月刊作者:刘宇宋燕杨明[导读] 影视是人们了解一个国家文化风俗的重要途径,而影视字幕翻译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好的字幕翻译能够有效地传达地方的文化特色内涵,增强影片的感染力,能让观看者不仅能够学到语言方面的知识,更能够深入地了解另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本文以跨文化为视角,以几个经典影片中的对白为例,探讨了英文影视字幕翻译中常用到的几种方法,以期对影视字幕翻译有所借鉴。 刘宇宋燕杨明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266590 【摘要】影视是人们了解一个国家文化风俗的重要途径,而影视字幕翻译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好的字幕翻译能够有效地传达地方的文化特色内涵,增强影片的感染力,能让观看者不仅能够学到语言方面的知识,更能够深入地了解另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本文以跨文化为视角,以几个经典影片中的对白为例,探讨了英文影视字幕翻译中常用到的几种方法,以期对影视字幕翻译有所借鉴。【关键词】跨文化;英文影视字幕;翻译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9-003-02当今世界的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受到英语学习者的重视。影视作品作为一些文学作品于公众的一种方式,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影视翻译作为一种比较直观、便捷的手段,可以增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一部优秀的影视剧必定反映其所处的国家传统文化,同时剧情中社会背景也是其国家大社会背景的缩影。影视字幕的翻译人员只有解决因文化冲突造成的差异才能带给观众更好的英文影视作品,增强影片的感染力,带给人们更好的艺术享受。因此,影视字幕翻译不能单从语言表面上进行意思的转换,而要重新构建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为了确保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西方文化,我们应注重在影视翻译中采取合理的翻译策略。 一、文化差异性对英文电影翻译的影响 语言必须以文化为主要的载体,有地方文化熏陶的语言才能具有地方特色,才有灵魂,离开了文化载体的语言不能称其为语言,而是文字组合,不具有独特性,因此影视字幕翻译工作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转换,而应涉及到不同文化领域的交流和输入。 人们的文化意识普遍较强,认识水平也大幅度提高,虽然世界各国不同地域的文化输出和植入手段越来越科技化,途径越来越多样化,速度也越来越快速化,但人们对文化层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英文影视字幕翻译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冲突的解决。 例如,在很多英文影视作品中,出现了数秒数的时候,主人公都会说“one mississippi, two mississippi, three mississippi...”。如果不熟悉西方文化的话,可能会以为密西西比代表着什么特殊的涵义,翻译成:“一个密西西比,两个密西西比,三个密西西比...”,让观众摸不着头脑。其实,这里的密西西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和密西西比河也没什么关系,只是西方数秒数时的一个习惯,并且说完这个单词,差不多正好是一秒,时间上比较合适。因此,按照我们汉语的数秒的方式,翻译为1001,1002,1003......没有必要加上这个地名。 二、英文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具体方法 (一)直译 直译就是把英文影视剧中的源语直接按照英文的意思照搬到目的语当中,不改变源语的意思,让目的语观众充分领略源语中呈现的文化风俗。 例1:He was so embarrassed that his cheeks turned completely red.他害羞的满脸通红。电影《怦然心动》中的一句话展现了小男孩面对小女孩时的害羞的状态,这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差不多的意思,所以直接按原文翻译就可以呈现源语想表达的意思。 (二)意译 由于存在着文化差异,有的源语和目的语虽然表达的相同的意思,所使用的语言却大相径庭,并且在英语中有大量的俚语,习语。这时候,就需要译者采用功能对等的词或者句子来翻译,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例2:From that day on, we were always together. Jenny and me were like peas and carrots. 从那天起,我和詹妮就经常在一起,我们就像“糖粘豆”一样。 《阿甘正传》中的词组 “peas and carrots” 向我们展示了源语国家的这一日常习惯,就是经常把青豆和胡萝卜配在一起吃,表示的意思就是汉语的形影不离,“糖粘豆”。如果翻译成“胡萝卜和青豆”,中国观众就不能理解了。 例3:That’s kind of the way it works, you know. I was below average.有其父必有其子嘛,我当时篮球就处于平均水平之下。 这句话来自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当时父亲和儿子在打篮球,连续投篮几次都不成功,心情很沮丧,父亲就对儿子说了这样的话。“That’s kind of the way it works.”如果直接翻译成“事情就是这样的”,就不能很好地诠释父亲想表达的意思。这里用中文的谚语“有其父必有其子”,非常完美地阐释了父亲想表达的意思。 (三)诠释 有时候源语和目的语的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如果直接翻译,目的语观众就会完全不明白源语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时,就需要在翻译时加上一些词来阐释源语中的文化意图。 例4: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 Forrest.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拿到什么口味的。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这一句阿甘妈妈对他说的话,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但是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句的内涵,还需要更多的了解西方文化。在欧美国家,人们去别人家拜访时,经常带一盒巧克力作小礼物,而这种成盒的巧克力一般都是多种口味混合的,但是看表面不能看出里面是什么口味,只有吃到嘴里才知道。在电影中,阿甘的命运可以说是非常曲折,并且有很多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发生,改变了他的命运,所以用一盒巧克力来比喻生活的说法非常形象。在译文中加上“口味”二字进行诠释,就能让目的语观众更好地了解西方在这方面的文化风俗。

跨文化传播

2016年春季跨文化传播期末考试 共五道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5分,第三题20分,第四题15分,第五题25分,满分100,鼓励参考课件、笔记、节选教材、参考资料以及其它(网上)资料,也可以互相讨论,但答案内容,如措辞表达和例证论述,必须用自己的语言,绝对不能与其他同学雷同,也不能从网上或其它任何文本粘贴和照抄任何内容,否则按零分计算。 请合理利用3小时时限,在今晚22:00前发到haibindo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1c18496267.html,。 请将此文档另存为(请不要空格):学号姓名广告IC期末 邮件主题应与文档标题相同。 一、简答题(共15分) 老子《道德经》33章与我们所说的“文化智慧”有何联系。 答:分析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是要搞清楚这两个事物自身的含义才能讨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解答这个问题最先要阐释《道德经》第33章和“文化智慧”的含义。 《道德经》第33章原文是这样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能够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了解自己是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气的。 不丧失本心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文化智慧在我所理解的范畴下是一种在语言非语言以及人际传播环境中的通过文化来展现出的智慧。 知人者智,是表现出人在社会中拥有的人际技能,了解别人,是一种所需要掌握的大众的社群文化,帮助人们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建设性互动中建立起信任尊重的关系。胜人者有力表现出文化身份的一个显性的力度。是个体性的表现。自知者明和自胜者强是自我觉悟的表现,通过自行自控来了解自己,战胜自己,拥有自尊和自信并且做到自我认同。知足者富展现了一个人的自控性,表达出人的一种觉悟,一种文化觉悟以及自我批评的意味。剩下的话语基本放映的都是文化的精神性,表达一种人所需要的意识形态,拥有的信仰决定这个人的生活状态,生活属性,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带给人们比生存更大的意义,达到超验。 所以,不论是道德经也好,文化智慧也好,都在告诉人们生活以及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把生存变成生活,通过对自我的认知以及觉悟使自己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人,增加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努力变成像鲁迅先生一样的那种:“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那种人。 二、简答题(共25分) 谈谈你对文化身份认同复杂性的理解。 答:文化身份通常来讲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具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这是百度百科所给出的文化身份的解释。不同的文化当然就存在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 文化身份认同中首先存在自我身份的问题,即self concepts 个人自我人认识自我觉悟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导致在同一圈层中的个体自我和个成员身份存在差异,以及人的主管

中国文学与文化题库(DOC)

中国文学与文化题库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蔡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再加上《秦妇吟》称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19、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20、《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3、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24、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25、岁寒三友:松、竹、梅 26、科考三元:解元(乡试)、会元(会试)、状元(殿试) 27、殿试三甲:状元、榜眼、探花 28、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9、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0、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1、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2、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33、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3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35、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36、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37、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东晋) 38、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文心雕龙》(南北朝梁人刘勰) 39、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诗品》(南北朝梁人钟嵘) 40、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梦溪笔谈》(北宋沈括)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试卷标准答案

2005年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试卷答案一、 1、旧 2、金 3、《礼记》 4、泰 5、君为轻 6、书 7、五服 8、乐府 9、关羽 10、孝文 11、王右军 12、清明节 13、唐 14、郦道元 15、朱雀 16、利玛窦 17、非 18、乾隆 19、1905 20、恒 21、泼水节 22.宣 23、郭沫若 24、优生 25、澳门特别行政 二、 26B 27B 28C 29A 30C 31A 32B 33D 34D 35A 36C 37C 38A 39A 40D

41A 42A 43B 44C 45D 46A 47A 48C 49D 50B 三、名词解释 1、三纲五常——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三纲五常连用始于宋代朱熹。 2、格律诗——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也成为今体诗、近体诗。其名称是相对于没有固定格律的古诗而言的,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严格的格律,所以叫格律诗,格律诗自唐代成熟后,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有如下特点:首先是全篇的句数与字数固定,其次是押韵方式有一定的要求,再次是其有严格的平仄格律,格律诗所谓的格律也就是指这一点而言的;最后是也有一些修辞要求,如对仗与用典等。 3、《资治通鉴》——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编年体史书,书名为宋神宗所赐,意在为历代统治者提供统治的借鉴。此书为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主持办些,全书记载了从战国至五代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记载翔实,条理清晰,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其文字简洁传神,叙事生动,也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4、晋商——凡旧时山西省(古代晋国)籍的从事商业工作、经营商品交易的商人,都可泛称“晋商”。早在春秋时期,古代晋国就已出现了商贾,到明代中叶,随着国内资本主义工业的萌芽和兴起及商品交易的发达,山西商人以善于经营商品交易的智慧和才能,逐渐形成了一股以地域关系、乡土纽带为特征的商行帮会群体。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北方商行帮会集团。到清中叶,晋商逐步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执全国金融业之牛耳。而其中的巨头太平尉、王两家是与清王朝寿命相始终的仕商结合型大家族,刘、杨两家是清末民初与列强资本主义人侵搏争而兴起的民族资本家,他们都为中国商行创造了巨额商业财富。 四、论述题 1、答: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逐渐本土化,并对中国的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学也概莫能外,而作为中国文学的正宗的诗歌更是蒙受其沾溉,其对中国诗歌创作的影响有如下几点: A,对格律诗的形成起了作用。佛教传入后,由于其佛经诵读梵呗之声,使得中国人发现了汉语四声的特点,经过永明体作者的努力,汉语四声的特点终于成为诗歌艺术zhog 极为重要的一环。汉语诗歌在文人手中,脱离了音乐,但诗歌本质上要求要有规律,于是,通过文字本身的特点来体现韵律成为诗歌的当务之急,而四声的发现则满足了这一要求。于是,人们理清了汉字的平仄关系后,格律诗也就呼之欲出了。 B,扩大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创造空间。印度人士最富于想象力的民族,尤其是在佛教中

传播学理论第八讲跨文化传播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理论第八讲跨文化传播测试题与答案 总计: 4 大题,48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 一、单选题(该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1.失语群体理论的提出者是?() A.切瑞斯·克莱默雷 B.Edwin Ardener C.Shirley Ardener D.南希·哈特索克 2.下列哪项不是立场理论的前提假设?() A.物质生活(或阶级地位)建构或限制了对社会关系的理解 B.当物质生活被分化为两个独立的群体时,任何一方的理解都会与对方完全相反 C.处于统治地位的群体的观点决定了物质关系的结构 D.被压迫群体很难拥有自己的观点 3.失语群体理论的中心主张是()被迫沉默,并被认为是无法清晰表达自己思想的人。 A.男性 B.女性 C.少数群体 D.弱势群体 4.下列哪些不是女性主义立场理论的基本特点?() A.生物性别或社会性别是理论的关注焦点 B.理论的目的是理解性别与不平等和矛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生物性别或社会性别关系是无法改变的 D.如果现状贬低或贬损女性,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用来挑战现状 5.下列哪个不是立场理论的关键概念()。

A.立场 B.适应性知识 C.劳动的性别分工 D.社会等级 6.提出立场理论的学者是()。 A.黑格尔 B.卡尔·马克思 C.南希·哈特索克 D.唐娜·哈拉维 7.在传统的婚礼中,女性经常处于()地位。 A.主导 B.统治 C.从属 D.平等 8.南希·哈特索克提出的立场理论是为了研究哪类议题?() A.阶级 B.性别 C.种族 D.年龄 9.失语必须通过有权者和无权者双方的社会理解才能够达成。下列哪项不属于权力分配结果和失语的方式?() A.嘲笑 B.打断 C.插话 D.安慰 10.立场理论对其他的主流理论和研究进路的态度如何?()

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试题

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试题 一、填空题(每个空1分,共25分。) 1.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属于______石器时代化石,为研究古人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2. 通行于西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后世称为________文,也叫钟鼎文。 3. 儒家经典中的“三礼”是指《仪礼》、《周礼》和《__________》。 4. 古代一些帝王曾专程赴_______山祭拜天地,并把这一隆重典礼称为封禅。 5.“民为贵,社稷次之,_______”是思想家孟子对春秋以来民本思想的高级概括。 6.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分为“本纪”、“世家”等几大部分,其中记述典章制度的部分成为“_______”。 7.中国古代丧服制分成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称作_____,它反映了生者与死者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 8.汉武帝时设立了一种专门的乐舞机构_______,负责搜集、整理民间音乐创作,对后世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9.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______。 10.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______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国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11. 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所以后世也称他为______。 12.中国古代的“寒食节”来源于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大约到了唐代,寒食节与______节合二为一了。 13. 为人传诵的《陋室铭》一文是______朝文人刘禹锡所作。 14. 北魏时期,_____撰写的《水经注》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学巨著。 15. 唐太宗的昭陵规模宏大。据记载,园内陵冢四周建有方城并四面开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南有_____门,北有玄武门。 16.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____来到中国,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 17. 明朝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达______洲东海岸,说明了当时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 18.对于西藏喇嘛教的“灵童转世”制度,清朝_____皇帝开始采用“金瓶掣签”的办法产生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1)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 1、爱德华·霍尔的非语言传播理论 1955年在《科学美国》(Scientific A merican)发表了第一篇跨文化的非语言传播论文,即《举止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Manners),通过日常沟通行文来分析文化。扩展此文章思路,形成通俗读物《沉默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他将文化看作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所习得的行为模式、态度和物质的总和”,并认为他从深层持续稳定地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掩藏着人们行为方式的很多层面。 分析方法:通过定义文化的基本单位或“元素”(isolate),然后把这些元素联系到生物基础上,这样就能在不 同文化间进行对比,从而建立统一的文化理论。 核心意义:学习理解眼意识层面的交流过程,即理解我们的潜意识文化(unconscious culture),因为“理解和洞见他人心理过程的工作比我们多少人愿意承认的困难得多而且情况也严重得多。”霍尔所揭示的作为文化隐藏之物的无声的语言——声调、手势、表情、时间与空间等,无不蕴藏这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尤其是非语言传播的文化无意识特点。 其他著作:《潜藏的层面》(The Hidden Dimension,1966)、《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 1976)、《理解文化差异》(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 Germans, French and Americans, 1990)等。 归纳出两种奠基性的跨文化传播学思想与方法: 1、将人类学对单一文化的研究扩展为比较文化研究,关注不同文化的人之间如何互动。最具启发的思想是:文 化是人类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他们与他者互动的方式。(这成为后来文化差异与互动研究的理论来源,如丁允珠的“面子协商”理论) 2、将文化研究从宏观视野转为微观视野转向了微观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界定了文化的“基本讯息系统”(Primary Message Systems),即互动、联合、生存、两性、领土、时间、学习、消遣、防卫、利用,构成了对文化的立体化理解。其空间行为模式(proxemics)把空间当做文化的特殊表现方式,认为来自不同的感官世界中,一种文化中的人根据其文化感知模式而获得的体验会完全不同于其他文化。同时,在文化身份确认笼罩下的人们往往把他者视为他们自己的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交流障碍,为此,必须超越文化,把自己从潜意识中的文化网络中解脱出来。 2、霍夫斯特德的“文化差异的维度” 荷兰学者霍夫斯特德(Greet Hofstede)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了一次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调查研究,调查了66个国家117000位IBM员工

8846-《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期末纸质考试答案

电大开放小学教育专科等专业《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 期末纸质考试答案 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考。 重点内容 考虑到新旧教材过渡,本学期只考教材中编的内容,即《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部分。上编和下编的内容作为参考。 本课程期末复习重点如下: 1、何为经学、《论语》。P49 p68 2、经学对中国文人的影响。P56 3、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在六个方面的影响。P80 4、佛教对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在三个方面的影响。P100 5、何谓正一教、全真教(派)。P105 6、道教对中国古代诗歌三个方面影响、对中国古代戏曲五个方面影响。P112 p117 7、六个民俗节庆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反映。何为春禊与斗草。P120 p127 8、何谓宋代的瓦舍勾栏。P137 9、宋代说书高度的艺术技巧,请举《日遭三险》为例说明何谓“包袱儿”。P141 10、何谓“代面”。P147 11、中国戏曲语言的四个特点。简述民间曲艺的种类 第一大要素是唱词。唱词,顾名思义,即唱腔的歌词。唱词的功能,主要是抒情,即抒发人物丰富、复杂、细腻、微妙、特殊的思想感情。同时,唱词也兼有叙事、议论、说明等艺术功能。唱词的形式,有四言、五言、七言、十言等多种句式,并要求押韵。唱词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排比、借代、设问等多种。例如京剧《捉放曹》中陈宫的一段抒情唱词:“听他言吓得我心(呐)惊胆怕,背转身只埋怨我自己(呃)已作差,我先前只望他宽宏量(呃)大,却原(呐)来贼是个无(哇)义(呀)的冤家!马行在夹道内我难(呐)以回(呀)马,这才是花随水水不(哇)能恋(呐)花。这时候我只得暂且忍耐在心下,既同行共(呃)大事必须要劝解于他。”就把陈宫发现曹操错掉吕伯奢全家之后,对曹操的痛恨、对自己的悔恨而又无奈的复杂情感表现得精准而又细腻。唱词还分独唱、对唱、联唱、背唱等形式。 第二要素是宾白。宾白即“道白”,俗称“白口”,是“古代戏曲剧本中的说白。明徐渭《南词叙录》:‘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一说‘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①宾白又分独白、对白、旁白、背白、夹白等形式。 第三要素是诗、对、引。诗即上场诗或下场诗;对即上场对(对联)或下场对;引即引子。例如《捉放曹》中吕伯奢的上场诗:“芝兰君子性,松柏古人心;平生无所好,最慕孟尝君。”又如京剧《武家坡》薛平贵、王宝钏下场对:“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白了头。”再如京剧《岳母刺字》中岳母上场念的引子:“两鬓苍然,愿得见,光复江山。”

中国文学之与世界性文化矛盾[上]

中国文学之与世界性文化矛盾[上] 文学之与世界性文化的矛盾一直困扰着中国文学的化,民族化、西方化等不仅困扰着20 世纪中国文学创作的实践命题,也困扰着20世纪中国文艺的理论命题。中国文学之现代化,走西方化路线还是走民族化路线?人们一直存在争议。如何从理论上民族化与西方化之得失,对此理论界也莫衷一是。本文试图地回顾20世纪中国文学过程中西方化与民族 化倾向纠葛缠绕、交替消长的曲折过程,对“西方化与民族化”这一中国文学之现代化进程 中反复出现的基本命题进行反思,并结合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状况正面提出“世界化”观念。 一、“西方化”及其历史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是从五四新文学革命开始的,按照胡适的总结,这个现代化在语言形式上以“白话文”为特征,内在精神上以“人的文学”为特征。胡适进一 步认为,“白话文”的理念是他提出的,而“人的文学”的理念是由周作人提出的。无论是提 出以“白话文为正宗”的胡适,还是提出“人的文学”理论的周作人,在当时都是西化论者, 即主张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必须走西方化的道路。周作人的“西方化”观念主要侧重在文学精 神上,他认为,中国古代的东西就如同遗传基因一样是永远地在我们的血液里的,所以用不着我们着意继承或者模仿,而外来的东西则相反,“我们欢迎欧化是喜得有一种新空气,可以供我们享用,造成新的活力”[1],周作人希望借西方的新鲜血液使中国文学获得新的精神动力,当然周作人也强调这种借鉴必须以“遗传的国民性”作为“它的素地”[2], 也就是说周作人对“西方化”是有一定保留的。比较而言,胡适的“西方化”观念主要侧重在 文学形式上,而且态度比周作人彻底、激进,“吾惟愿今之文学家作费舒特【Fichte】, 作玛志尼【Mazzini】,而不愿其为贾生,王璨,屈原”。“西化论”者如何对待中国古代白 话文学传统呢?胡适从“白话语言”的形式角度对辽、金、元之后中国白话文学传统做了肯定,对《水浒》、《西游》、《三国》推崇备至,不过他对上述古典古代白话文学作品的推崇是从“对欧洲中古路德、但丁反对拉丁文,建立本国的俚语文学的比附”出发的,其立 意点依然是在鼓励中国现代作家向西方人,做路德、但丁上,并非真的要人们向中国传统白话文学靠拢。事实也的确如此,周作人、钱玄同换了一个角度--从思想的角度--就对上述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生出了否定的看法。周作人差不多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贬得一钱不值,在《人的文学》[3]一文中,周作人把《聊斋志异》看成是“妖怪书类”,把《水浒》、《七侠五义》看成是“强盗书类”,把《三笑姻缘》看成是“才子佳人类”,把《西游记》看成是“迷信鬼神书类”,并说“这几类全是妨碍人性的生长,破坏人类的平和的东西,统应该排斥”。钱玄同,他一方面极赞成“语录以白话说理,词曲以白话为美文,此为文章 之进化”,“小说为近代文学之正宗,此亦至确不易之论”,但是,一谈到内容,他的观点 就立即来了个大转弯,他说,“词曲小说,诚为文学正宗,而关于词曲小说之作,其有价 值者则殊鲜。[4]”钱玄同从“高尚思想”、“真挚感情”角度遴选中国古代白话小说,选来 选取,却几乎把那些古代白话小说全部否定了。周作人、钱玄同者是从思想内容角度对中国传统白话小说展开批评的,他们把小说定位在为“人本主义思想”做宣传鼓动上,不约而 同地把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看成是“才子佳人”、“诲淫诲盗”、“神怪不经”、“迂谬野史”而加

跨文化传播中所潜在的问题及其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跨文化传播中所潜在的问题及其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小组成员:靳亚亚王亚琴袁美玲曲金环陈婷张艳杨茜 跨文化传播是人类的一个普遍现象。随着全球化的蔓延,文化领域面临全球化的趋势,各国的跨文化交流逐步增多,但因为各国文化价值观等因素的差异,尤其是在民族中心主义,消费主义,东方主义的影响下跨文化传播始终面临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对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和实践,更需要在深刻认识这样的问题的基础上,全面检视作为“舶来品”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作出我们当下的思考。本文即是这样的一个尝试。 民族中心主义以及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信念,即一个人认为自己所属的文化群体(通常等同于国家)优先于所有其他文化群体。它表现为一种民族优越感,即从本民族文化价值出发判断其他文化的价值。都试图用自己的文化价值去观察和评价他者,特别是在文化冲突发生的时候,每一种文化都习惯于抬高自己的文化价值,以凝聚文化群体的信念,取得对他文化的支配权。实际上,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冲突、基督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也是民族中心主义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一)民族中心主义导致的自我中心主义 民族中心主义与人类意识中的自我中心主义紧密相连,因而,消解或限制民族中心主义是一项战胜自我的工作。一般说来,人的发展既是立足于文化根源性的发展,又是面向他者的开放式发展,但是两者总是发生难以遏制的冲突。而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眼光的看待其它文化固然是不可取的,同时也对跨文化传播造成了一定障碍。为了协调其中的矛盾,人们转而寻求普世价值,即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通价值和共同价值。可到头来,且不说所谓普世价值大体上是西方价值,仅就不同文化对普世价值的理解而言,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二)民族中心主义造成的刻板印象 所谓刻板印象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其他文化信息时,因过分简单地归纳而形成的对他文化的概念化认识,并由这种概念化的认识形成对他文化的成见。本来,对他文化的归纳与总结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种互动方式,概念化也表明人要追求对他文化的确定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