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七章 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七章 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七章 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七章 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七章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历史运动规律的特殊性及其实现途径,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上上层建筑的矛

盾运动及其规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形态的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统一性和多样性.

本章的难点:社会基本矛盾科学技术革命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多样性

教学方式与课时安排:理论讲授:8 课时,课堂讨论:2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史运动的规律及其特殊性

一、发展过程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

自然运动的发展形式是的自在形式,社会运动的发展形式是自为形式,它们

的区别在于:

第一,从发展的源泉看,自然发展是自然界各种因素自发的,育目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社会发展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们交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从发展规律的形成机制看,自然规律形成于自然界诸因素育目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而历史规律在根本上形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及物质和观念的变换的过程中.

第三,从发展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在自然界各种因素育目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自然规律也是通过这种育目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而历史规律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则是人们有意识,有

目的的活动实现,它只有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才能实现.

第四,从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看,自然规律更多的表现为动力学规律,历史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社会发展的自为性并不能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性.

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

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 、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两个归结"

“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

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关系。”把社会关系划分为物质关系与思想关系,不仅得出了物质关系决定思想关系的结论,而且可从

中看出重复性和常规性.为了说明社会的发展有客观规律性,不仅应当把社会关

系归结为生产关系,还应当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物质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样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重大分歧之一在于是不是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必然承认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就是承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一个整体,即社会的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内,作为内容的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作为形式的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 l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A :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每一种现实的生产关系都建立在—定的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之上.马克思说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的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B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生产方式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开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由它所建立并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就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以致不能继续保持其稳定不变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就不得不进行部分的变革以暂时维持它的存在;而当这种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就必须进行全面的变革,以新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来代替原来的,业已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生产关系.

(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A :推动作用:新的生产关系之所以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于它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提供了较好的形式,能够比较充分地调动生产力中的积极因素,使其发挥作用.

B :阻碍作用:反之,旧的生产关系之所以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就在于它不能把生产力的诸要素较好地结合起来,无力把生产力中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相反,却使它们受到压抑和摧残.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其基本的过程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人类历史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形成了五种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来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梗桔.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4 、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

( l )一方面是因为任何社会发展的其他目标(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人的主体能力)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

( 2 )对"生产力标准"要全面,准确理解:

生产力是根本标准但不是惟一标准;

"生产力标准"是"物"的不断丰富与人的不断发展的统一;"生产力标准"是生产力的现实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统一.

( 3 )确立生产力标准,从根本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反作用,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包括服务的的方向,方式和任务三个方面。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产生的原因.是:( l )新的上层建筑在刚刚形成时,不可能尽善尽美,而存在不完善之处,这样就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2 ) 无论是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还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都要经过许多具体环节,通过具体的人来实现,中间环节的众多和人自身的局限性都会使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3 )经济基础虽相对于生产力具有稳定性,但也会发生阶段性和局部性变化,上层建筑如不能及时变化,也会导致矛盾发生。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二者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通过矛盾的解决再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前进.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首先,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就要及时地自觉地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地向前发展.其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四、阶级斗争的规律及其历史作用

阶级斗争,即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思格斯指出:"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组成为每个社会的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总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

1 、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斗争.除原始社会外,到目前为止的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有机系统的内在矛盾,它必然要通过人的历史活动表现出来.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以来,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并主要地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

3 、阶级斗争是消灭阶级的必经途径.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4 、阶级分析方法把阶级斗争理论转化为认识中的指导线索,也就是阶级分析

法。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善于运用阶级分析法,正确地把握阶级关系,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战略,策略.

阶级斗争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方式的矛盾.因此,必须从不同时代生产发展的状况,社会基本矛盾状况来说明阶级斗争的作用.就是说,阶级斗争有其固有的规律以及不同的性质,规模和方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估计阶级斗争的作用.首先,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又是解决这—矛盾的主要形式.其次,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变化的,从根本上说,只有有利于解放生产力的阶级斗争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再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最后的斗争,这个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而"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这就是说,阶级和阶级斗争都不是永恒的.

第二节历史规律的实现途径

历史规律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也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

一、科学技术革命: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认识成果.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科学是知识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关于事物运动规律的知识.从研究对象,内容和认识职能看,科学一般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其中每一领域又有许多分支学科,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科学的体系.在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是形成为理论体系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相思维知识的总称. 1、科学技术革命

科学革命是指科学概念(范式),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发生了质变与明显的断裂,其具体表现是传统知识,理论与方法发生了重大危机,一系列发现导致新概念,理论方法的建立.技术革命则意味着劳动工具,生产工艺,管理技巧发生了质变.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首先,当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他要素;

其次,当代科学技术己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再次,当代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

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就在于,它通过改变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来推动社会发展,引起社会变革.

4、科学技术革命与"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既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科学技术革命席卷全球,迅速改变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引起了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的巨大的复杂的变化,如何正确认识其本质和估价其社会后果,成为关系到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也是把握现代社会的重要方面.其最大的特点是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社会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使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也给人类社会和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注入了新的因素,己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对社会结构,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包括日常生活,文化,心理,价值观念,行为导向.对此,现代西方出现了一种技术决定论思潮,既有乐观主义也有悲观主义,人类社会是否进入了一个技术决定一切的历史阶段。

历史唯物主义高度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并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一革命的力量,甚至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但

是,历史唯物论并不是“技术决定论”。

二、社会革命与改革

1 、社会革命的根源和作用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革命或社会革命的本义是:促进社会形态根本转变的社会活动,是先进阶级为改变旧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而进行的历史行动.在阶级社会中,革命的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对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即经济和政治领域实行根本的改造,因而也使思想,文化领域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先进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根本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①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

② 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2、社会改革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或革新.

社会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通过对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不合理的社会体制的改善和革新,不断巩固,完善一定的社会制度或使其持续存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有某种程度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三、伟大人物:历史规律的发现者和历史任务的提出者

1、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

按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可把个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按对历史影响的性质(促进抑或阻碍),又可把历史人物分为:进步人物和反动人物,前者就是通常所说的杰出人物.杰出人物中有全才也有专才,一般把杰出的政治家称为领袖人物。

历史中的每个人,都对社会发展起过一定作用,总要在历史上留下某种痕迹,不过作用有大有小.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中就包括了无数普通个人的作用;而杰出人物也是从群众中涌现出来,由普通个人成长起来的.从历史上看,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普通个人的作用也就越大.当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阶段,社会成员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时,每个普通个人部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活动家。

2、、历史人物的特殊作用:

①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策划者.历史人物往往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和指挥者,因而他们总要在历史事件上打上自己的烙印,使之具有个别的外貌特征.例如,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基本上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而赤壁之战则深深地订上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等人的烙印.历史人物对于历史事件不仅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有时能起到决定的作用.

② 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所具备的特点使他能为当时的伟大社会需要服务.作为历史任务的发起者,伟人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其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比别人强烈,因此他首先将社会发展进程所造成的新的历史任务指出来,并提出解决任务的可行方案.

3、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制约性

① 历史人物的产生和活动是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任何历史人物总是在

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活动,而制约群众活动的历史条件,对于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同样起着制约作用.任何英雄豪杰要想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都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历史人物都是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其产生本身就体现着特定的历史必然性.社会发展当然"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可是,在偶然性的背后起支配作用的仍然是历史必然性.

② 时势造英雄。历史任务成熟了,一定会有人发现并提出这个任务,满足这个要求,这是必然的.谁来做这件事,恰巧是某个人而不是别人,这又是偶然的.但是,偶然之中有必然.如果没有这个人,那时就会有另外的人代替,并且这个代替者或迟或早总是会出现的.恰巧拿破仑充当了法兰西共和国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必然的,如果没有马克思做到达一点,别的人也会发现它.这就是通常所讲的时势造英雄.

4 、评价历史人物的两条基本原则

既然历史人物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就应考虑到这些历史条件.这要求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

① 历史分析方法。换言之,任何历史人物都有其历史局限性,在阶级社会中,都具有阶级的局限性.一定的阶级产生一定的历史人物,他的面貌由其所属的阶级所规定而不是相反;每一个阶级都通过自己的代表人物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意愿,这时,历史人物就成为本阶级的阶级性的集中体现者.在阶级社会中,历史人物的历史命运,一般说来是随着他们所属的阶级的兴衰而浮动的.

② 阶级分析方法。在阶级社会中,坚持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就要坚持阶级分析法.阶级分析不仅要看历史人物所属的阶级在当时所处的历史地位,而且要看历史人物的活动代表了他的阶级的哪种倾向;不仅要对历史人物的阶级归属做出一般的分析,而且要通过特定历史阶段的阶级关系对历史人物的特殊性格和特殊表现的影响做出具体的说明.

四、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涵义

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前,英雄史观长期占居统治地位,它或者认为帝王将相,雄豪杰的意志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或者认为神秘的精神力量决定社会的发展,而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神秘力量的体现者,受托人.前者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有着共同的本质,即都认为精神的力量决定社会发展,夸大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否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在英雄史观看来,整个社会历史不过是英雄人物的"传记",人民群众只是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因而是"消极的","被动的","惰性的物质",是"供实验的材料".在人类思想史上,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按照唯物史观,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人民群众则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通常指在历史上末留下姓名,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未打下明显的个

人意志印记的人们.这一概念主要是相对于历史人物,即在历史上留下明显痕迹的"知名人士"而言的.作为历史观范畴,人民群众

首先有它量的规定性,即指"人们"中的大多数;

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即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

包括一切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人民”和“群众”的含义是一致的。人民群众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对人民群众的具体含义,需要作历史的分

析.然而,不论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讲,就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吃,喝,穿,用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若不首先获得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就根本谈不亡从事政治,科学和艺术等其他社会活动,而这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同时,劳动群众在生产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生产方式以万整个社会的发展.这里所讲的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两个部分.没有体力劳动者积累的生产经验,脑力劳动者的活动就失去了基础;而没有脑力劳动音的总结和概括,生产经验往往不能形成新的科学技术,不能出现新的发现创造.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的源泉.科学的生产和发展根源并依赖于劳动群众生产经验.科学知识是直接总结劳动群众的生产经验的结果:同时,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路含着文学艺术的丰富"矿藏",如《水许》,《三国演义》,《西游记》,《浮士德》等等,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的.作为精神生产重要工具的语言,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丰富生动语言海洋存在于人民群众的社会活动之中,人民群众不仅为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精神生产创造物质前提,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而且还对这些原料作了初步的加工,甚至直接创造出精神财富的珍品.

第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仅以劳动培育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以革命时期的历史主动性推动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在阶级社会的历史上,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社会制度的新旧更替,都是通过阶级斗争,人民群众的革命来实现的.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自己起来摧毁那些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奴隶们的英勇斗争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上台创造了有利条件;农民战争为资本主义的兴起铺平了道路.在革命时期,人民群众是以新社会秩序创造者的身份出现的. 纵观历史的长河,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是社会发展中始终起作用的因素.人心之所向,体现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代表着每一历史时代的时代精神,预示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得人心者昌,逆人心者亡,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 1 )制约人民群众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

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而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本身又不得不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所谓历史条件,就是指人民群众在进行历史创造活动时所遇到的一切现存的社会要素的总和.

制约着群众活动的历史条件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和精神的三类.

广义的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其中,每一历史时代人们所遇到的现成生产力具有决定的意义,在各不相同的生产力状况下,人们创造历史的作用大不相同;同生产力相联系的生产关系,也制约着人们的历史活动,不同的生产关系给人们提供的创造历史的条件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生产关系体系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其作用的发挥也不相同.在阶级社会中,根据人们不同的经济地位所划分的不同阶级,其社会作用均受着各阶级经济地位的制约.阶级的局限性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的制约性.就是将来在彻底消灭了阶级的共产主义社

会中,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也不可能超越历史的制约性.

在政治条件中,(国家制度)对人们活动的制约最为明显.在不同的国家制度中,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在阶级对抗的社会中,人民群众遭受压迫和奴役,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摧残,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才.人民群众政治上无权,平时陷于"沉睡"状态,只有在革命时期才犹如雄狮跃起,表现出自己的历史主动性.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成为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开始了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

精神条件包括的范围很广,"人们头脑中的传统"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精神条件.精神传统有进步的和落后的区别,它们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都有重要影响.前者起激励,鼓舞的作用,后者起阻碍,束缚的作用,"是历史的惰性力".在精神条件中,科学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文化对于群众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活动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对于群众政治积极性的发挥,也是一个越来超重要的条件.列宁指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只有当全体居民都参加管理工作时,才能把反官僚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才能取得完全的胜利.……但是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达到使劳动群众能够参加管理的地步,因为除了法律,还要有文化水平.所以,加强科学文化事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战略任务. 综上所述,任何时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都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历史条件既为人民群众提供活动的基地,又使他们的活动受到制约;人民群众既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又不断地突破这种限制.人民群众在历史条件制约下创造历史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这种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过程.从群众活动和历史条件的辩证关系中可以看到,每一特定历史时代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都是有限的,然而,人民群众世世代代延续下去,其创造历史的力量则是无限的.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从有限趋向于无限的矛盾运动中一步一步发展的。

( 2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统一

4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l )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 2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三节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多样性

一、社会,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

1、社会形态标志着社会结构的类型,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即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造

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形态

的性质。

2、社会经济形态指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1、社会发展的决定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就是指社会运动具有规律性。它的具体内容是:社会领域中具有普遍的因果关系,社会活动的每一个结果以及实际发生的历史事件部有其内在原因;社会运动中的主要因果关系属于历史必然性的序列,而历史必然性就是社会经济运动对人类历史行程的制约性,在历史必然性的制约下,社会运动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轨迹和趋势.

现代西方许多哲学家,历史学家都极力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决定性.在他们看来,只有反复出现的东西才能形成规律性,在自然界中,相同的事件反复出现,因而存在着规律性;在人类社会中,一切都是一次性的东西,历史事件都是个别的,不重复的,因而不存在规律性,更谈不上发展的决定性.波普尔认为,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不能在精确相似的条件下重复",社会运动不存在与"原型相同的重复",所以"社会历史没有规律".李凯尔特则断言:"历史规律这个概念是用语的矛盾".波普尔等人实际是用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来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决定性.的确,历史事件部是独一无二的,法国大革命,明治维新,戊戌变法,西安事变等等都是非重复性的存在,仅由此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决定性却是错误的.法国大革命是"—",但资产阶级革命作为历史现象在近,现代历史却重复可见,是"多";在多种多样的历史现象背后,存在着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就会重复起作用的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正是在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中体现出来的.

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复性并不等于历史事件的重复性.任何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其中的偶然性使历史事件各具特色,不可重复.规律重复的只是同类历史事件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不是也不可能重复其中的偶然因素.实际上,任何事件,包括自然事件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严格的意义上说,自然事件也是不可重复的,也不存在"原型相同的重复".波普尔等人夸大了历史事件与自然事件的差异性.当他们用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来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决定性时,恰恰说明他们并不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并不理解可重复的社会规律和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第三章所述,社会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以至整个社会结构都建立在经济结构的基础上,而经济结构,即生产关系又是由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因此,只要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状况,就能看出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其重复性和常规性.例如,尽管大洋彼岸的美国,欧洲大陆的法国以及亚洲的日本各具特色,但在社会结构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性,即同属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而且这些不同的国家是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走上共同的发展道路,即资本主义道路的,究其根本原因,都是生产力作用的结果.这表明,社会发展规律同样具有重复性,常规性,即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社会规律会反复发生作用,成为一种常规现象.以此为前提,马克思制定了"五种社会形态"(指社会经济形态)理论,认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或民族那里,可以产生本质上相同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

社会形态标志着社会结构的类型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的统一体。由于整个社会结构好像是一座复杂的建筑物,既有自己的基础,又有自己的上层建筑,所以马克思借这个比喻又制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范畴.经济结构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组成上层建筑.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形态就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社会经济形态指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它同经济基础是同一序列的

范畴;而社会形态既包括经济结构,又包括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它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到目前为止,社会形态有五种基本类型,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从人类总体历史来看,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和依次更替不以任何人的意识,意志为转移,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发展过程.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上层建筑也会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两者区别开来:

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

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

简言之,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准确地说明了社会的基本结构,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

2、社会发展的选择性

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决定过程;就具体的民族历史而言,社会发展并不是严格地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这里,历史选择性表现出重要作用.

所谓历史选择就是社会的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活动。在一个具体民族的现实生活中,其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与外部的各种因素,条件往往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正是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该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出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当一个民族的历史处在一个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出多种可能的途径.在多种可能性中,哪一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这个民族的自觉选择,取决于这个民族内部不同阶级或集团实践力量的对比.人的社会活动具有选择性.历史选择可以使一个民族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通过不同的道路向着较高级的社会形态迈进.

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

第一,取决于民族利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是一个民族进行历

史选择的直接动机,规定着这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的方向.

第二,取决于交往。民族的发展根源于这个民族内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但是,任何一个民族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处于交往中,对于某一国家内冲突的发生

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本身中发展到极端的地步.由于同工

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同时,当国际上有多种社会形态并存时,先进的社会形态对处在转折点上的民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并为它提供了"历史的启示".

第三,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把握的程度。一般说来,一个民族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把握的程度,直接制约着其历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中华民族选择了社会主义从而超越了资本主义阶段,这与中华民族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有着直接联系.这是在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最佳选择,是一次伟大的历史性的选择.

历史的选择性并不是对社会发展决定性的否定,相反,历史的选择性与社会

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历史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

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而这个可能性空间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造福的生产力所决定的.人们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它不能改变人类历史

的总体进程.

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使社会形态的更替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这种统一性和多样性.

从纵的方面看,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就在于,社会运动总是呈现出由低级

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人类总体历史上,这一过程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

依次更替;在具体民族的历史上,这一过程表现为,在没有外来影响,冲击,干涉的情况下,民族的历史也将依次经历上述五种社会形态.西欧绝大多数民族走的就

是这样一条典型的发展道路,即已经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认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的自然的发展阶段.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在纵的方面表现为,不同的民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确认人类总体历史进程的不可超越性,并不是说,一切民族,不管它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五种社会形态

依次更替的历史轨道,相反,它承认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某一或某些民族能够超越某种社会形态而直接走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例如,西欧的日耳曼民族在征服

罗马帝国之后,越过奴隶制,从原始社会直接走向封建社会,东欧的斯拉夫民族以及亚洲的蒙古族也走着类似的道路;北美洲在欧洲移民到来之前仍处于原始社会,随着欧洲移民的到来,北美洲迅速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大洋洲也走着类似的道路;而在非洲,有的民族从奴隶社会,有的甚至从原始社会直接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马克思曾指出过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三条道路:(1)从封建制度的"衰亡"中产生,这是典型道路;(2)从奴隶制和农奴制的"解体"中产生;(3)从原始公有制的"

崩溃"中产生.

在把握社会发展的秩序和线索时,既要看到统一性,又要看到多样性,正确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往往通过各个民族不同的发

展道路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不排斥不同民族在发展秩序上的独特性;另一方面,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也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某一民族可

以跨越一定的历史阶段,但它的历史运行线路不可能是同人类总体历史进程逆向的,相反,其跨越的方向同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一致的.实际存在着的社会形态及其生产力规定着跨越的限度,现实存在的较先进的社会形态对跨越具有导向作用.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民族跨越一定的社会形态都是在世界上,尤其是周围国家已经存在着更先进的社会形态条件下实现的.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及其对落后国家的影响,冲击和渗透,一些民族就不可能跨越封建制,奴隶制而直接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中国也就不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横向上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例如,任何一个封建社会都是以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劳动者为基础,其上层建筑都包括世袭制,等级制,封建化的天命论,血统论以及宗教神权与世俗君权的配合等等.但是,同类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又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形式.仍以封建制度为例,中国的封建制度在经济方面主要采取土地国家所有制,西欧的封建制度主要实行"采邑"制;在意识形态方面,中国封建社会也不像西欧封建社会那样由宗教统治一切.实际上,每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都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形式.

从人类总体历史看,社会形态的更替体现了人类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同类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具有不同的特点,则体现了不同的民族解决其内在矛盾的能力及其独特的创造性.一般来说,不同民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据本民族的特点,历史传统以及"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即国际环境,来设计,创造自己的社会存在形式,从而使同类社会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新的自觉选择和伟大创造.

思考题:

1 .怎样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以及它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 .怎样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为什么说它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3 .怎样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分析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作业本答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第15课 【想一想】“推恩令”巧妙在哪里? “推恩令”巧妙在汉武帝不费一兵,不费寸土,就削弱了诸侯封国的势力,使之无力与中央对抗,而且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此不仅没有反对,还对皇帝感恩戴德。

【材料阅读】表明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第16课 【材料阅读】(1)同意第一种看法。因为长城的修筑是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守,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闭关锁国的作用;同时长城把游牧区和农耕区隔开,阻碍了游牧民族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2)同意第二种看法。因为在西域中列置亭障,称为西汉在西域的政治军事据点,称为中原先进经济文化在西域的传播站;对匈奴的进攻起了屏护作用,保证了汉朝同西域的交通畅通,所以说具有关键意义。 【自我测评】 (1)沟通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 活。(2)促进了汉朝和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3)奠定了我国对西域管辖和开发的基础 第17课 【议一议】

(1)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2)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日益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3)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第18课 【说一说】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当年秦国军队统一六国的宏大场面和威武雄姿,生动地表现了秦始皇的煊赫军势,展现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材料阅读】 《史记》由五部分组成:本纪12篇----记述帝王的事迹;世家30篇----记述诸侯的事迹;列传70篇----记述重要人物;表10篇----编排时间和事件;书8篇----记述典章制度。 第20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目录详细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4------8 1从社区看我家 2在社区中生活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 9------15 1乡村聚落 2城市聚落 3往来在区域之间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6------22 1带着地图定向越野 2带着地图去旅行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第一课大洲与大洋 24------29 1人类的栖息地 2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第二课自然环境 30------41 1地形多样 2气象万千 3众多的河湖 4风光迥异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 42------52 1人口与人种 2语言与宗教 3国家和地区 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 53------56 1观察地球仪 2使用地球仪 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一课家住平原 58------63 1稻作文化的印记 2用机械种庄稼 第二课与山为邻 64------69

1垂直的生计 2山地之间 第三课傍水而居 70------75 1耕海牧鱼 2水上都市 第四课草原人家 76------81 1逐水草而居 2现代化的牧场 第五课干旱的宝地 82------87 1石油宝库 2沙漠绿洲 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88------92 1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 2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3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 4感受区域的发展 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 第一课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 94------96 第二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 97------100 第三课 IT新城:班加罗尔 101------103 第四课汽车城:蔚山 104------106 第五课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 107------109 综合探究四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110------113 1描述城市的位置和环境 2归纳城市的特色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生产方式是人类向自然界获取必要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第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生存活动是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答: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和被社会存在决定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且与社会存在发展并不一直保持一致和平衡。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之间的非完全同步化。 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第四,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或称能动性,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非完全同步化。 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四,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或称能动性,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答:首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高度概括和高度抽象的范畴,包含了人类社会一切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其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最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人类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SMJ(二)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第二课及探究一) 班级姓名学号 一、精挑细选:(相信你能从下列四个选项中挑出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基本的社区分类是………………………………………………………………………() A.文化社区和综合社区 B.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C.政治社区和经济社区 D.巨型社区和微型社区 2.上海的钢铁工业区和江苏的华西村,按类型划分分别属于…………………………() A.功能社区和行政社区 B.自然社区和功能社区 C.自然社区和行政社区 D.功能社区和自然社区 3.围绕着人的不同社会活动而形成的社区叫……………………………………………() A.功能社区 B.自然社区 C.行政社区 D.城市社区 4.街道、乡、镇、县、市等社区是按…………………………() A.社区的地域大小分类的 B.社区行政管理范围分类的 C.社区综合状况分类的 D.社区不同的功能分类的 5.下列四个不同功能的社区中,你认为最适合居住的社区是……………………………( ) A.工业区 B.生活小区 C.商业区 D.高科技园区 6.深圳东门是店铺林立、商品丰富、人流繁多的地区,这里是…………………………() A.文教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工 业区 小强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儿盛产的板栗、竹笋通过网上销售,销往全国各地。这要归功于从外地引进的两个高学历人才:一个是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另一个是农业专家。据此回答7-8题: 7.小强所生活的社区属于…………………………………………………………………… () A.城市 B.农村 C.厂矿 D.街 道 8.小强的家乡与其它地区之间的联系有……………………………………………………() ①物产②资金③技术④人才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 ③④ 9.爸爸拨通了电话,“你好,天龙旅行社吗?请问七月份到海南旅游的团队还有吗?”小叶知道,这是…………………………………………………………………………………() A. 物产联系 B. 人才联系 C. 技术联系 D. 信息联系 10.如果你所在的社区里,一些公共的墙上出现了乱张贴的广告、传单,这时你应……()A.忍气吞声,照样居住 B.等待别人去清洁 C.与社区领导共同谋求解决的办法 D. 自己也到墙上去写字、画画 11. 下列不属于同一类型的社区是…………………………………………………………() A.西丽工业区和光明街道 B.公明镇、西乡、光明镇 C.深圳大学和侨新生活小区 D.南山科技园和光明农场

(完整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历史与社会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梳理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一、我的家在哪里 (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1)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例如,0 50 100千米 文字式: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数字式:例如,1:5000000 (2)比例尺大小对地图的影响: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大、小、详);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小、大、粗)。注意单位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2、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还可确定其他四个方位) 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按照指向标定方向。(平移指向标) 经纬网定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来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说明。(熟悉P6页图1-6常见图例)(二)在社区中生活: 1、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2、社区的含义:社区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社区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是构成社区的几大要素。 二、乡村和城市 (一)乡村聚落: 1、聚落的含义:聚落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 2、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乡村人们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它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3、乡村聚落景观和生产活动差异的原因: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生产生活方式、历史文化环境等人文环境特点。(如:云南傣族的竹楼,防潮通风作用;沙特民居墙厚、窗小,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条件) (二)城市聚落: 1、城市聚落: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行政管理中心。 2、城市聚落的由来:城市聚落是有乡村聚落发展来的,大致经历了从村落----市井----集市----城市的过程。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复习知识点

七下社会复习资料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一、国土与人民 ①我国的位置: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P2图5-1)陆地面积约 几乎与整个欧洲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仅此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② 陆上邻 ③ 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海上邻国 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区,中国海岸线总长18000千米, (N o.3)舟山岛(N o.4)管辖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其优势在于:东部频临海洋,气候湿润有利于浓郁生产,沿海有众多优良港湾片与发展海⑤ 上事业; 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且与中亚、西亚、欧洲相连,陆上交通便利。 (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省会、简称(特别是云南、黑龙江、陕西、内蒙古、甘肃、等省的轮廓形状)⑧ 中国人口总数2010年达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94。 、蒙古族、 12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少数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林、溶洞广布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黄土覆盖最大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温带大陆性气候 准噶尔盆地—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温带大陆性气候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高原山地气候 四川盆地—海拔最低、纬度位置最低、惟一一个在季风区的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 面积最大的平原—温带季风气候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面积第二—温带季风气候 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最小——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山脉中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复习提纲2018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1、我的家在哪里P4 (1)地图语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在社区中生活 P7 2、乡村和城市P9 (1)聚落是指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先有乡村,再有城市。(2)聚落形成的条件: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等。所以在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呈团状分布。而在山区,聚落数量少、规模小,沿河谷呈带状

分布。而沙漠地区和高寒地区很少或没有聚落。 (3)乡村聚落的房屋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如云南傣族(热带季风气候)的高脚楼,通风防潮;西亚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气候)的厚墙小窗房,适应那里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 (4)乡村聚落按生产活动的不同,可分为农村、渔村、林场和牧村。 (5)乡村和城市的区别P13 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4、从地图上获取信息P16 (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势比较和缓,是缓坡;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比较陡峭,是陡坡。(答题时一定要先说明等高线的稀疏或密集状况,再得出缓坡或陡坡的结论 )具体见书本P17 (2)分层设色地形图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其中,一般来说,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丘陵,褐色代表高原,白色代表雪线以上。褐色越深,海拔越高;褐色越浅,海拔越低;绿色越深,海拔越低,绿色越浅,海拔越高。图册P9有缓坡、陡坡、鞍部、山脊、山谷,悬崖基本地形的等高线图,注意山脊处不可能出现河流,山谷处有可能孕育出河流) (3)按照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比例尺和不同类型的地图。如金华小朋友去北京旅游,需要带中国交通图,北京旅游图。 (4)选择交通方式,需要考虑路上需要的时间、路费花销和交通舒适程度。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章节题库(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圣才出品】

第7章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一、填空题 1.确定人之为人的真正的本质不是别的,正是______。我们不应当根据善恶之类的抽象原则去规定人的本质,而应当根据______去确定人的真正的本质。 【答案】劳动;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解析】确定人的真正本质的是劳动。劳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所以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关于抽象的人的观点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个论断提供一种揭示或确定人的本质的方法,即我们应当根据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去确定人的真正的本质。 2.所谓现实的人是指______的个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人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不难发现,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______。 【答案】在一定生产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人的社会性 【解析】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等。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不能抹煞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因为()。 A.人的活动受社会条件制约 B.人的活动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 C.人的活动受社会关系制约 D.人的活动不能改变客观条件 E.人的活动受物质生产力制约 【答案】ACE 【解析】人的活动,可能符合规律,也可能违背规律。因此社会领域中存在人的自觉活动这一事实,并不能抹煞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在现实生活中,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具有的不同思想、动机和目的,只有通过他们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而得到说明。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按照自身的尺度去设计自己的活动方式、产品或创造物的同时,还必须以对象自身的尺度为客观依据,即使人类自身的尺度本身,也是产生于同一物质世界,并受社会这一高级物质形态的发展程度所制约,因而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也是客观的。 2.下列观点正确表达了社会规律特殊性的是()。 A.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 B.人既是社会主体又是社会客体 C.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D.不存在某种凌驾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上或之外的社会规律 E.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自觉性的统一 【答案】ABCDE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复习提纲202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1、我的家在哪里P4 (1)地图语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在社区中生活 P7

2、乡村和城市P9 (1)聚落是指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先有乡村,再有城市。(2)聚落形成的条件: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等。所以在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呈团状分布。而在山区,聚落数量少、规模小,沿河谷呈带状分布。而沙漠地区和高寒地区很少或没有聚落。 (3)乡村聚落的房屋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如云南傣族(热带季风气候)的高脚楼,通风防潮;西亚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气候)的厚墙小窗房,适应那里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 . 版本可编辑word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乡村聚落按生产活动的不同,可分为农村、渔村、林场和牧村。 (5)乡村和城市的区别P13 (6)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4、从地图上获取信息P16 (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势比较和缓,是缓坡;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比较陡峭,是陡坡。(答题时一定要先说明等高线的稀疏或密集状况,再得出缓坡或陡坡的结论)具体见书本P17 (2)分层设色地形图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其中,一般来说,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丘陵,褐色代表高原,白色代表雪线以上。褐色越深,海拔越高;褐色越浅,海拔越低;绿色越深,海拔越低,绿色越浅,海拔越高。图册P9有缓坡、陡坡、鞍部、山脊、山谷,悬崖基本地形的等高线图,注意山脊处不可能出现河流,山谷处有可能孕育出河流) (3)按照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比例尺和不同类型的地图。如金华小朋友去北京旅游,需要带中国交通图,北京旅游图。 (4)选择交通方式,需要考虑路上需要的时间、路费花销和交通舒适程度。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时间表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时间表 朝代起止年代(公元)创始人/掌权人都城 夏前2100年-前1600年启阳城 商前1600年-前1100年汤亳→殷 西周前1100年-前771年武王镐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周平王洛邑 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 洛邑 秦前221年-前206年始皇(嬴政) 咸阳 西汉前202年-8年高祖(刘邦) 长安 新8年-23年王莽长安 东汉25年-220年光武帝(刘秀) 洛阳 三国(魏)220年-265年曹丕洛阳 三国(蜀)221年-263年刘备成都 三国(吴)229年-280年孙权建业 西晋265年-316年武帝(司马炎) 洛阳 东晋317年-420年元帝(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304年-439年/ 洛邑 南朝宋420年-479年刘裕建康 齐479年-502年肖道成建康 梁502年-557年肖衍建康 陈557年-589年陈霸先建康 北朝北魏386年-534年拓跋圭平城→洛阳东魏534年-550年元善见(高欢立) 邺 西魏535年-557年元宝炬(宇文泰立) 长安 北齐550年-577年高洋邺 北周557年-581年宇文觉长安 隋581年-618年文帝(杨坚) 大兴 唐618年-907年高祖(李渊) 长安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

北宋960年-1127年太祖(赵匡胤) 开封 南宋1127年-1279年高宗(赵构) 临安 辽916年-1125年耶律阿宝机上京 西夏1038年-1227年李元昊兴庆 金1115年-1234年完颜阿骨打中都 元1271年-1368 世祖(忽必烈) 大都 明1368年-1644年太祖(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1644年-1840年世祖- 顺治(福临)①北京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历程 西周世卿世禄制战国军功爵制两汉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科举制 秦到元地方机构 秦郡县制汉郡国并行制,州郡县唐道州县制宋路州县 元行省制度路,府,州,县

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顺序

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顺序 社会类型时期名称、建立者时间评价 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前2070年)云南元谋人170万年前中国最早的人类北京周口店北京人70~20万年前使用天然火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18000年前学会人工取火浙江余姚河姆渡人7000年前水稻、黑陶 陕西半坡人6000~5000年前粟、彩陶 黄河流域 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5000~4000年前禅让制 奴隶社会 (前2070~前476年)夏朝建立者:禹前2070~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建立者:汤前1600~前1046年甲骨文、殷墟 周 朝 西周建立者:周武王前1046~前771年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东 周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春秋五霸 封建社会 (前475年~1840年)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战国七雄详见《中国古代历史纪年表(封建王朝部分)》 朝代名称时间建立者主要人物 时期 评价、大事 秦 公元前221~ 公元前207年 秦始皇:嬴政 都城:咸阳 秦始皇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 县制。其开创的君主 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制 度是以后2000余年中 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汉朝西汉 公元前202~ 公元9年 汉高祖:刘邦 都城:长安 汉武帝为了巩固政治统一, 开始使用儒家思想作 为统治国家的指导思 想,最终达到“大一 统”的政治格局。 东汉 公元25~ 公元220年 光武帝:刘秀 都城:洛阳 刘秀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 北朝时,北魏(鲜卑族)孝文帝实行 汉化改革 以分裂对峙为主的时 期 隋581~618年再度统一 唐618~907年 李渊 都城:长安 贞观之治(唐太宗) 古代社会最繁荣的时 期之一。 贞观遗风(武则天) 开元盛世(唐玄宗) 五代十国907~960年分裂对峙时期 两宋时期北 宋 北 宋 960~1127年 宋太祖:赵匡胤 都城:东京 宋真宗“澶渊之盟”结束了分裂对峙局 面,实现了局部统一。 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 建立。 辽916(契丹族)都城:上京 西 夏 1038(党项族)都城:兴庆 南 宋 南 宋 1127~1276年 赵构 都城:应天府 结束了分裂对峙局 面,实现了局部统一。 金1115(女真族)

(完整word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3、我国人口分布现状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2.9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较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即东部人口十分稠密,黑河—腾冲线以西即西部人口比较稀少。 4、我国民族分布现状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而其余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5、我国地形的特点 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要占全国总面积的3/2;地势特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11、如何设计一条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 答:旅游线路的设计要全面考虑旅行的目的、行程时间、交通情况、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

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 1、台湾的位置: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边是太平洋。主体是台湾岛,此外有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构成 2、台湾的位置重要性:从海上交通来角度:台湾位于中国沿海南北航线咽喉,东亚通往东南亚,亚洲通往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的交通十字路口,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3.台湾之最:台湾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台湾最高的山:玉山 台湾最长的河流:浊水溪台湾最大的湖泊(旅游景点):日月潭 4、台湾的气候: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台湾的降水东部多,西部少(夏季风的影响以及地形的影响) 5、台湾的地形特征:台湾山地多,平原少。山脉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只有西部沿海有较为宽广的冲积平原和盆地。可见,台湾地形特征: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浙江省地形也是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6、受地形的影响,河流短小,落差大,水能丰富;自东向西流。 (不修建东西方的铁路:地形影响) 7、矿产分布:台湾山脉西部多产铁、石油,北部火山区有丰富的硫磺矿,东侧有铜、铁 8.工业和人口分布特点:分布在西部西区 (西部开发历史悠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交通便利) 9、主要城市: 台北:台湾最大的城市,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高雄: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第二大城市,其临海工业区是台湾最大的工业区。新竹:台湾高科技产业的摇篮(硅谷)台南:记载台湾开拓建设的历史 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五单元走进社会 第一课在社会中成长 1、人具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在社会中成长。 2、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离不开社会;如果人离开了社会,就是长大了,也无法成为真正的人。 3、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许多不同的群体,如民族群体、学生群体、消费者群体、农民群体等;在不同的时候,我们可能成为不同群体中的一员。 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话是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说的,说明了我们可以借助社会这面镜子,通过和别人比较,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还是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社区是我们的第三个家,每个社区都是一个小社会。 、学校生活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和社会生活能力,还能培养我们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教育我们树立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远大的志向。 7、网络社区是高科技的产物,也是一种新的生活空间,人们把它叫作“虚拟社区”,与真实的社区一样,虚拟社区同样需要健康的生活。 8 (1)我们的身边的镜子有: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有的镜子是良师,有的是益友他有的起不到正面作用。 (2)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和成长,用好镜子。当别人的评价与自我的看法一致时,我们要正确的对待。把别人的评价作为一个了解自我的参照。善于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社会群体组织的一员。 第二课社会舞台中的角色 1、社会是人生的大舞台,在这个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不同场景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有的角色是与生俱来的,如中国公民、儿子、女儿等;有的角色是自己选择的,如志愿者等;有的角色是自己期望的,如科学家、工程师、总经理等;有的角色是社会安排的,如观众、学生、学习委员、厂长等。 2、人们的社会角色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当角色发生变化时,我们的想法和行为也会有所改变。 3、不同的角色之间常常会因为观念的不同而引起争执或隔膜。 4、所有的角色需要互相配合,才能组成和谐的整体;不同角色之间需要相互沟通、协调,才会促进社会的和谐。 5、合格的社会角色也是要通过学习和训练的,为了将来做一个合格的人才,成为国家的主人,我们读书上学,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学生角色做起,做好我们的每个角色。 6 初中生不仅要承担学生的角色,还应学会扮演自己承担的其它的社会角色。学习好只是扮演好学生角色的重要方面,但同时,还应担负起其他社会角色的责任,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7、不同的社会角色是有联系的,“在家不是好儿女,在学校不会是好学生,”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是。不同的社会角色是有联系的,一般意义上,在家里不是好儿女,在学校也不会是好学生是成立的,因为一些基本角色规范,角色责任是适用于各角色的,一个没有基本角色规范与不尽责任的人很难扮演好其他的角色,但个别时候,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类似在校在家两样表现的情况,因为人们在不同的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受到其扮演的环境,舞台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个舞台上扮演得好,在另一个舞台上却不一定能扮演得好。 第三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规则是指社会团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规定出由全体或参与者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规则是人们生活的规范和准则,它存在于生活的时时处处,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规则规定可以做什么;有

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单选、多选)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存在最本质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根据它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区分为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社会意识形式根据有无阶级性,区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包括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语言文字、形式逻辑。 【二者的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相对于社会存在不完全一致。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自身,包括其内部各种形式之间。能动的反作用——作用点在于经济和政治。 【辩证原理的意义】①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②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③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形成了“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重要方法。从各种社会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性的基本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破解了历史之迷,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方式】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方式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实质上是把握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逻辑范畴。)【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两类构成要素: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智能性或渗透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本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能力。特征:属人性、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构成: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关系三个方面,体现在社会生产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否适合,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单选、多选) 【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上层建筑的这两个部分是相互制约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并与之相适应,思想上层建筑要通过政治上层建筑来体现并保证自己的实现。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在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影响并制约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的现实力量,。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②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③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意义: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钥匙,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圣才出品】

第7章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7.1 复习笔记 社会历史运动有自身的规律。唯物史观把社会历史理解为现实的人的活动,从中探索出隐藏在人的目的和意识背后的“物质动因”,说明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及其作用方式。 一、历史与人的活动 社会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人的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历史是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人类活动的展开过程。 1.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 社会由人组成,考察社会历史不能离开人及其活动。历史的前提是现实中的个人。 (1)现实的人 现实的人是指依据一定的物质条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人。现实的人从现实的生产以及与之相应的现实社会关系获得具体规定,主要有: 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现实的人生存和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是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②由新的需要引起的再生产 现实的人在其生命活动中不断地更新和扩大自身的物质生活。

③人类自身的生产 人类自身的生产是指人类的繁衍。如果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现实的人的存在会中断,人类社会的历史会终止。 (2)现实的活动 现实的活动表现出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现实的人的自然规定和社会规定。意识也是现实的人的规定。 (3)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 现实的人既是历史的前提,也是历史的结果。现实的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前提与结果之间持续不断的相互转化,表现为历史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 2.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现实的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目的或意识只是人们进行历史活动的主观动因,背后隐藏着更加深刻的“物质动因”。因果性与目的性在人类历史活动中紧密交织。 3.人的活动的目的与利益 人的活动的目的有着物质动因,物质动因是追求一定的物质利益。物质利益是推动人们从事各种历史活动的客观根源,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因。 (1)人们的物质利益与其物质需要有着密切联系 人类的生产活动,源于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只有在这一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产生和发展出其他需要以及为满足这些需要而形成的种种活动。 (2)利益是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反映

中国历史朝代更替简史

夏朝 夏朝(前2033?-前156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 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 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 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制的开始。 然而夏的统治并不巩固,启在位的时代就发生了伯益叛乱;启之子太康也治国无方, 当政期间更是战乱纷纷,最后被东夷的后羿夺取了统治权,史称“太康失国”。后羿与太康相 同,也是一个无能的统治者,终日沉溺于游猎之中,将政事完全交与寒浞zhu ? 手中。寒浞掌权 后,杀后羿而代之,自立为王。 后,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与夏朝遗臣伯靡联手,起兵打败寒浞,恢复夏朝的统治地位, 史称“少康中兴”;夏朝的统治这才得以巩固,进入了国势向上的相对稳定时期。自少康以后 的杼zh ù、槐hu ái 、芒、泄、不降、扃ji ōng 、胤y ìn 甲等八代的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到夏代的第十三个国王孔甲执政,夏朝开始走向了衰亡。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引 起人民的不满和诸侯的叛乱。夏朝的统治从此发生危机,只过了四代便导致了亡国之祸。故 而史书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国语·周语》)。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夏桀ji é ,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间,大量驱使百姓为 其建造了无数的宫室台榭,又大肆兴兵对外征伐,使得诸侯纷纷离之而去。而这时,黄河下 游的一个夷人部落——商在其首领成汤的领导下兴盛起来。成汤以讨伐暴君夏桀为名,发动 了灭夏的战争;夏桀兵败,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夏朝宣告灭亡。 夏朝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至今我们仍未发现任何原始的文 献与文字记载,故而,我们今日了解夏朝只能从一些上古典籍及一些传说中略知一二。近年 来,通过对夏都遗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使我们对夏代的政治、经济及 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文化 的代表。其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陶器及大面积宫殿遗址群。由此看来,夏朝已由石器时 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并且掌握了冶金与铸造技术。与石器时代相比,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 的提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传说,酿酒业也是由夏朝开始的。《世本.作 篇》有“伐狄作酒”的记载。)另外,从一些古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夏朝已经采用干支纪年, 并且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夏时”,这都是当时科学文化水平的见证。 夏朝共经历十三世、十六王,他们分别是: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 —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皋g āo —发—夏桀,前后约四百七十一年 。夏王朝是一个 古老的王朝,虽然距我们已经四千年,但关于夏的一些传说至今还广为流传。由此可见,其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七年级上册 《丝路明珠》教学设计 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张军艳 一.课标分析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了解人地和谐发展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丝路明珠》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五课《干旱的宝地》中的一个典型地区。本课着重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等地的绿洲农业。古代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明独特的灌溉系统──坎儿井,形成具有特色的绿洲农业,使得绿洲地区丰衣足食,并为“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商旅提供宝贵的水源和食物。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来适应环境、改造自然,与干旱环境和谐共存。 三.学生分析 1.年龄特点:中学生阶段的学生生性好动,好奇心强,感性思维能力强,想象力丰富,认知能力较小学有所提高。 2.知识基础: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对新疆的特产及歌舞有

一定的了解,但由于身处岭南,课本描述的新疆等干旱地区自然环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太远,学生难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直观感知。教学时可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着手,并利用多媒体呈现大量的图文及影像资料,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旱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区域特色。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地图、图片和多媒体资料的学习,学会利用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运用景观图等资料描述干旱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具有特色的生活方式。 (2)通过归纳、比较等方法学习干旱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会运用归纳、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新疆这一干旱地区的案例,理解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体会人类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来适应环境,改造自然,与干旱环境和谐共存的。 (2)通过学习,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树立起珍惜保护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 1、地图三要素(地图的语言) 比例尺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 法 数字式比例尺1:10000000或1/10000000或一千分之一 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比例尺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则比 例尺愈小。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 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 细的关系 在相同图幅情况下,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 的比例尺应越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选用的 比例尺应越小。 方向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指向标定方 向 经纬网定方向(最精确的定向法) 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 西右东”)(最普遍的定向法) 图例和注记常用图例(P8图1-4) 2、社区 社区的概念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做社区。 社区的组成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 社区的四大功能政治功能(例如政府会议,选举等一些政府的行为) 经济功能(例如社区超市等与商品经济行为活动相关的) 文化功能(老年大学,一些文体娱乐活动和健身设施等) 管理功能(社区巡逻队,安保队以及特别要注意“组织”、“管理”等字词的就是此功能 社区的类型 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 社区类 型 围绕人的不同的社会活动形 成的区域 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 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 域 举例 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小区、 高科技园区、大学区等 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街道、乡、镇、县、市等 社区的差异社区的规模不等,有大有小;社区的特色各异,城乡差距显著;即使在同一城市内,也有不同特色的社区。 社区间的相互联系大多数社区有一个共同点:总是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联系。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乡村城市 自然景观农田果园鱼塘,空气清新,环境 质量好等。 高楼大厦,道路纵横,商业发达, 地下管道等。 建筑低矮、稀疏高大、密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