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报纸新闻导语中受事作主语的“被”字句分析

报纸新闻导语中受事作主语的“被”字句分析

报纸新闻导语中受事作主语的“被”字句分析
报纸新闻导语中受事作主语的“被”字句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a18534282.html,

报纸新闻导语中受事作主语的“被”字句分析作者:刘萍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第01期

摘要:本文对报纸新闻导语中受事作主语的“被”字句的结构特点和语义语用特点进行了分析。报纸新闻导语中受事作主语的“被”字句的谓语中心可以由光杆动词充当,一般不由“动词+了/着/过”直接充当,表义仍然是以表达不如意、不愉快为主。

关键词:新闻导语受事主语句“被”字句构成成分语义特点

汉语语法学界对“被”字句是否为受事主语句存在不同的观点。语言事实显示,报纸新闻导语中的“被”字句主语语义角色主要是受事。本文把主语是受事的“被”字句看作受事主语句,并将详细分析这种“被”字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特点。

一、受事作主语的“被”字句的结构特点

报纸新闻导语受事作主语的“被”字句的结构是“Np+被+(Na)+V+(c)”(Np代表受事,Na代表施事)。下面我们依次对主语Np、状语“被+(Na)”和谓语中心“V+(c)”进行分析。至于“被”构成

的状语前面还存在的修饰性成分以及“被”构成的状语与谓语中心之间出现的其他成分,为了行文紧凑,本文不予以讨论。

(一)主语Np的构成

报纸新闻导语中受事作主语的“被”字句的主语Np,主要由名词性短语充当。例如:

(1)在北京时间18日凌晨进行的WNB选秀活动中,参加选秀的3名中国女篮国手苗立杰、陈鹭芸和叶莉都没有被选中。(《人民日报》2004年4月19日)

(2)上演了近30场的评剧(《呼兰河》目前被拍成4集评剧电视剧《生死场》。(《人民日报》2006年1月13日)

Np也可由代词、名词或“的”字短语充当,只是出现的比较少。例如:

新闻的标题及导语制作

新闻的标题及导语制作 一、标题制作 好的新闻标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编辑的眼球,提高上稿率。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标题,新闻写的好,也有可能被埋没。 新闻标题与其他文章的标题相比,变化多端,也最丰富多彩,因而也最有利于作者和编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古人有“语不惊人死不休”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严谨写作态度。作为通讯员,我们在拟制一个好标题时,也需要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追求。这就需要在写稿时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有利于增加文章的吸引力、感染力出发,寻找它的新闻价值及表现它的意义,制作出风格各异的标题。 从标题的分类上,标题有引题、主题和副题之分。 1、给“白开水”加点“盐”,让标题再别致些。 标题要做得别致,就要忍痛割爱,把多余的水分挤压出去,做到“意则期多,字惟求少”。因为平淡的标题加上平淡的正文,再好的新闻也会大打折扣。 1998年7月28日,《河南日报农村版》发表了我采写《桑坪舞起石材龙》,这个标题既有趣味性,又具有导向性,该报发表后又被多家媒体转发。在《中国林业报》发表的《丹水尝到小流域治理甜头(主标)昔日水黄泥沙翻,今朝浪碧鱼虾游》,也是这样的例子。 2、巧妙运用动词,使标题由静态变为动态。

动词用得好,既有助于将蕴藏于新闻中的“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便于吸引读者的视线,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有经验的作者、编者都清楚,大多数具有感情色彩的好标题,都是将动词用得恰到好处。 如1997年8月,我根据西峡丹水派出所提供的案件素材,采写了《地头蛇三次敲诈,烟贩子气急告他》,标题中的“敲诈”、“气急”、“告”几个动词连成一串,说明了地头蛇的无赖,和烟贩子的无奈。 再如《两大学生被一“小分头”骗得苦--吃了喝了拿了跑了》,标题中“吃”、“喝”、“拿”、“跑”几个动词一气呵成,说明“小分头”骗术的老到和滑头,同时又配上了四个“了”字,形象地勾勒出受骗人满脸的无奈相。 又如《武穴脚盆在洛阳“摔”出威风》,标题中“摔”字用得形象且有气势。湖北武穴市日用化工厂营销人员在河南洛阳参加展销会时,采用了一种推销塑料脚盆的奇特方法:摔!哪里人多就到那里去摔,现场说法。由于这种脚盆摔不破,质量可靠,致使订货量锐增。后来许多读者反映,这个“摔”字吸引着他们饶有兴致地去注意了一篇本来十分普通的关于产品营销方面的文章。 还有《大肠“跑”入胸妙手“推”回腹》,标题中的“跑”、“推”用得精练而生动。《黄梅青虾“蹦”向全国“跳”向海外》,这“蹦”与“跳”准确地勾勒出了青虾的形态。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新闻导语分类的方法有多种。为了方便初学者,我们大体上可以按照表现手法上的区别,把导语简单分为三大类型。 1.叙述型导语 与新闻报道要可观地叙述事实这个基本特征相适应,大多数新闻导语采用叙述叙述型导语。 叙述型导语包括直叙式、概括式、对比式等多种表现形式。 (1)叙述型导语,要求开门见山,把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告诉读者。例如——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选出新一届中央军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通过关于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等决议后,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又如—— 新华社香港9月17日电昨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设茶会,与数百位长期默默耕耘,为香港回归和繁荣做出贡献的基层人士共度中秋佳节。 这种导语适合于快速报道新闻,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但是要写好它,并不容易。这类导语弄不好,易陷于平淡,缺乏吸引力。要避免这个弊病,首先必须鉴别一下,你所要报道的内容中,哪一个新闻事实最有新闻价值,对读者最有吸引力,就在导语中突出这个新闻事实。一般而言,这样的导语必须具有较大的新闻信息量,而且所涉及的人或事必须有较为显著的特点。 (2)概括式导语,又叫综合性导语。它的特点是对整篇报道的内容进行浓缩和概括,为读者提供整篇消息的梗概。这类导语通常适合那些内容较为复杂、过程曲折的消息。 例如,浙江省仙居县百货公司有一大批女带鞋积压在仓库里,曾经委托几个供销社“移动代销”,并削价出售,结果仍未销出去。 后来又两个商贩买去60双下乡摆地摊,仅20分钟就被争购一空,第二天又去带了900双,不到一个钟头全部卖光。《浙江日报》在报道这件事时,用了一个概括式导语: 本报讯积压在仙居县百货公司两年半的两千双女带鞋,和农民见面后,竟变成了畅销货。 这条导语从纷繁的内容中,概括出积压商品与农民见面后成畅销货这个主要新闻事实,突然了全文精华,对读者有一定吸引力。 概括式导语对于所报道的内容应该取其精、提其要,使人一目了然。概括时的抽象程度不能过高,以免给人空洞的感觉。如果抽象程度较高,那就应该补充一点实实在在的内容。例如,《羊城晚报》有这样一天消息的导语:

新闻的标题和导语

(一)新闻标题 标题(title),又称题目。新闻标题(News Headline)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 文字,是新闻内容的集中、概括,是新闻的窗口、眼睛。 1、新闻标题的作用 .吸引注意,诱读全文 广告理论中有“ADIM”(Attention,Interest,Desire,Memory)原则,新闻标题,作用相同。 .概括内容,快递信息 有研究表明,对匆忙的阅读着来说,75%的信息是由标题上获得的。 .评价事实,增值信息 题文一致是新闻标题的最起码的要求。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并不就是好标题。写作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一次在评价。它能点出新闻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给人以鼓舞,促人以思索。 写好新闻标题历来为报纸工作者所重视。我国报纸工作者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产生过许 多脍炙人口的好标题,虽事过境迁,仍记忆犹新。 2、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从性质上分,可分为实题(Event Headline)与虚题(Reasonable Headline)两类。 实题是对新闻事实的概括简练的陈述,有5W。 虚题是对事物原委的交待,思想意蕴的电话,环境气氛的烘托。没有实题的帮助,一般不能清楚地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以无5W。 如,实题:

.俄冰川崩塌 110人失踪(2002年9月22日《环球时报》) .攻伊方案已报布什 B-2轰炸拉开序幕(同上) 虚题: .陶醉在美景夜色里…… ——中秋杭成即景(《钱江晚报》,2002年9月22日) .为中国开启“世纪之门”(《南方周末》2002年11月7日) 从结构上分,可分为单一题(Single Headline)与复合题(Compound Headline) 两类。 .单一题:可以是实题,可以是虚题;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对偶句或非对仗句。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如:药剂师心猿意马活老鼠居然入药 1980年9月23日《文汇报》 白宫换主,花钱多 1981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巴山蜀水,瑞雪纷飞 1984年1月29日《人民日报》 美对台政策正将台海引向战争 2002年8月21日《环球纪事》 复合题又称多行题,有二行、三行两种。 如: 二行题:引(肩)+主,或主+副 引题(Leading title) 副题(Subtitle )主题(Main heading) (引+主): 十位官员组成班子德国大使现场学习(引)

中国新闻史重要报纸与报人

宝宝我爱你,我们一定会幸福 一、《申报》 《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为上海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中文日报,在我国近代新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该报主要由英国商人美查创办,最初的主笔是蒋芷湘。 1907年,美查将《申报》出售给中国报人席子佩,1912年席子佩将其转售给史量才,从此开始了《申报》第二个辉煌时期。1949年5月26日,《申报》停刊,前后历时78个年头。特别要提到的是,《申报》是以营利为宗旨的报纸,《申报》的主人将报纸作为企业来办。因此,他们把商业经营原则运用于报纸管理,这是我国近代商业报纸的一个重要发展。 早期的《申报》的内容大致有:本馆告白、本馆条例、论说序文;本埠新闻、外埠新闻;广告及货物价格表、船期。《申报》创刊之始,就登载了征文艺类作品的启示,不久就开设了文艺栏目。同时,《申报》还针对当时商业报纸的不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每日一篇“言论”,且都在头版。(2)《申报》重视言论也重视新闻。(3)对于新闻的报道与写作,《申报》也有值得称道之处。 《申报》对几件特殊特殊新闻的处理,使它名声大振:一是1873年对于“杨乃武案”的报道,这是我国报纸最早采用连续报道方式报道的重大的社会新闻。二是对于战事新闻的报道。三是《申报》首用电报传递谕旨及重要新闻,我国的第一条电讯就是由《申报》于1882年1月16日刊出的。四是《申报》注重文艺与广告。在中国报刊史上,《申报》第一次将近代报纸的四项基本内容:新闻、言论、文艺和广告综合在版面上,这在我国新闻报刊史上是有重大意义的开端。同时,《申报》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报社的业务。 《申报》在与《新闻报》的竞争中实施的改革:(1)更新宗旨(2)改良形式(3)革新设备与技术(4)扩大信息来源(5)强化时事评论(6)增加新闻 席子佩管理期间,对《申报》做了进一步改革。一是文字运用了改良圈点法,方便了读者阅读。二是在1909报纸由单面印刷改为双面印刷,同时改变了过去书本式的版式。三是在1911年8月24日,《申报》开始刊登天气预报,同时开辟了副刊《自由谈》。 《申报》自史量才1912年接办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步向企业化方向发展。(1)在新闻业务方面,为了采集翔实的新闻,史量才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新闻搜集网,著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都先后被《申报》聘为北京特别通信记者,他们的新闻与通讯都为《申报》增色不少。(2)增出各种专刊,是《申报》新闻业务的又一举措。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申报》在报纸内容的充实和版面的扩大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增刊的发行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主要目的,由此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3)在报社设备与办报条件方面,《申报》采取了引进先进设备,扩大报馆规模,改善报人待遇等措施,加上发行工作的改善,《申报》的发行量直线上升,成为实力雄厚的大报。(4)为了扩大报社收入,史量才注重广告业务的拓展。《申报》广告形式经常出新,广告版面也越来越大,广告所获利润成为《申报》的重要财源。 九一八事变后,《申报》积极宣传抗日,要求民主,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此阶段的《申报》不仅在政治上明显的趋向进步,在业务上也有显著地改革与发展。1932年11月30日《申报》改革内容主要分两大类:一是从报纸的版面与内容实行改革。二是开办各种社会文化事业,为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同时《申报》还紧抓评论与副刊,其副刊《自由谈》在由黎烈文任主编后,一改“鸳鸯蝴蝶派”的作风,散文、随笔、评论、翻译无所不有,其中尤其是针砭时弊的杂文最受欢迎。 二、成舍我与《世界晚报》、《民生报》、《立报》

浅说新闻导语的写作方法

浅说新闻导语的写作方法 发表时间:2019-01-04T10:25:21.1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李欣然[导读] 内蒙古通辽日报社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新闻导语,是新闻人历来都重视的一个地方。新闻导语写作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如何写好导语?新闻突出在一个“新”字,新闻的“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体现在时效上,就是要将发生在最“近”的新闻,以最快的报道出去。新闻要“新”,作为开头的导语首先要新,也就是导语要突出最新的时间点,只有导语具新意,才能引起读者了解新闻全貌、读完全文的兴趣。最新的时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时间点,而不是时间段;二是最新,应尽可能是距离报道最近的时间点。例如,1999年8月26日通辽日报一版刊登的由通辽日报社记者郝殿荣采写的《通辽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本文的第一段写道:8月是金秋送爽的季节,8 月是科尔沁草原各族人民喜庆的季节。8月26日下午,万众企盼的通辽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紧着写道:“14时30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通辽市第一届人代会的开幕,对于通辽市人民来说是一件重要事情,这篇消息不仅突出了“8月26日”这个时间点,甚至具体到了北京时间的几时几分。除了突出一“新”字以外,导语还可以运用散文化的笔法。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导语不仅可以使新闻的开头部分更加灵活,而且还能够把读者带入现场,令人长久难忘。散文化的笔法写导语有在导语中出现如电影镜头般可视的画面。在导语中使用现场的对话或直接引语。在导语中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等。此外,导语最主要的是要用最简练的字句。其中要注意使用最常用的动词,尽量少使用形容词。因为,动词总能给读者最强的冲击力,最常用的动词读者能认识并理解。尽量少使用从句。尽量少出现过的细节内容。通过使用简练的字句交代读者最关注的细节,导语的内容才会更具体。新闻新闻导语按照其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硬式导语、软式导语、复合导语等几种,由于其表现形式不同,因而在写作上所运用的手法也就不同。“硬式导语”,主要是指“六要素”导语等。就软式导语来就说,它是与硬式导语相对而言的,它形式多样、写作手法灵活。其中以描写、抒情、说明手法最为常见。例如,2000年2月5日通辽日报二版刊登的由该报记者张俊华采写的《过年要过出质量来》文中第一段写道:转眼间,春节到了,忙碌了一年的老百姓终于可以有机会放松了。对于老百姓来说,最重视也最喜欢过的就是春节了。人们习惯上把过春节称为过年。过年当然图的是热闹、喜庆、愉快的气氛。但是,很少有人考虑年究竟怎样过才有意义。诚然,谁都希望过一个健康、祥和而快乐的年。所以,过年时,在讲求气氛之余,当然更要过出质量来。这段导语很自然很贴切,一下子把读者拉过年的氛围中,心中暖暖的。复合式导语就是将硬式导语的准确性、客观性、快捷性与软式导语的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感人性等特点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导语。 导语的写作技巧有很多种。例如:一语破的法;设置悬念法;欲擒故纵法;化静为动法;拟人修辞法;数字对比法;速写勾画法;巧用背景法;古诗名句法;抑扬顿挫法;特写镜头法;一张一弛法等等。在这里举一个数字对比法。2009年2月3日通辽日报一版刊登的由本人采写的《通辽市外贸进出口增速全自治区第一出口突破亿美元大关》。第一段写道:2008年,通辽市对外贸易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异军突起,进出口增速迅猛,外贸结构明显改善。据海关统计,200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7675万美元,同比增长2.2倍,增速位居全自治区第一。其中进口3588万美元,同比增长2.7倍。出口突破亿美元大关,达14.087万美元,同比增长2.1倍,完成全年目标(5100万美元)的2.7倍。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又如设置悬念法。“悬念”,又称“扣子”或“关子”,常用于文学作品和戏剧表演。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自然富有魅力。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新华社记者的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全国财贸大会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新闻导语,是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或听众阅读和倾听全文开头部分。一般来说,以凝炼的文句提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就是导语。既然导语在新闻写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导语的写作技巧自然成为写好导语的关键,对导语的写作技巧进行探讨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期待有更精彩的新闻导语的出现。通辽日报社李欣然

新闻拟标题专题训练

新闻拟标题专题训练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专题训练——拟写新闻标题 一、题型与答题策略分析: 这种中考题型,具有以下特点:(1)给出的新闻语段话语材料字数较多。(2)对拟写的内容都有字数限定的要求,不得突破。 策略:拟写新闻标题,其实质就是对新闻导语的高度概括与归纳。因此,只要快速而准确地找出新闻话语材料中的导语句(或段),再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要点(或关键)信息,加以整合表达,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1、找导语:如果命题者给出的话语材料只有一段,那么导语就是第一句; 若是两段或两段以上,那么导语就是第一段。 2、整合答案:一般来说,导语句(或段)都比较长,不可能是现成的答案,必须对导语中的要点信息进行筛选概括,才能够达到指定的要求。 二、范例引路: 范例一(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根据下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2个字) 据台湾媒体报道,宋楚瑜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于13日下午3时40分许返抵台北。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桃园机场发表谈话表示,亲民党带着两岸同胞共同追求和平的愿望回到台湾。宋楚瑜说,这次访问期间看到大陆的很多变化,也看到大陆乡亲和我们一样,都愿意追求和平。 解析:此题所给出的话语材料是一个语段,比较简单,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第一句就是这则消息的导语,即本段的中心句。然后对这句话进行概括,只要把握住它的要点“宋楚瑜”、“大陆访问团”和“返抵台北”这三个关键信息就好解决了,不需要后面的提示语。因此,可以拟写成“宋楚瑜率领访问团返抵台北”。 有些新闻标题的拟写还需要根据后面主体部分中的提示语来完成。 范例二:(山东济南市中考题)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字)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颠。 (说明:这则新闻标题的拟写需要后面主体中提示语的补充,才能够最后完成。参考答案举例:中国人站立南极冰盖之巅。) 【练习一】给下列新闻拟写一个适当的标题。 本报北京电(记者涂玉国赵兴沛)3月24日,2009中国襄樊投资环境说明会暨签约仪式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举行。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新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襄樊历史文化悠久,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基础较好,农业资源丰富,具有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良好政策机遇和低成本要素。 【练习二】拟标题 本报讯(记者邢敦杰)3月23日,市委在南湖宾馆召开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良智,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新华,省委指导检查组组长刘克毅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万桃元主持;市领导杨祥义、高全明、陈文海、施真强等参加了会议。 【练习三】拟标题 本报讯:3月16日,记者从市文体局获悉,经过积极申办和激烈竞争,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男子篮球附加赛最终落户襄樊。比赛将于 5月29日至6月1日在我市体育馆举行,共8场比赛,这是我市第一次承办国家综合运动会的比赛,也是湖北省唯一承办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项目。 【练习四】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2006年5月20日14时整,经过34小时的连续浇筑,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顺利收仓,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总浇筑时间为3080天,海拔高程185米。今年汛期,大坝开始全面挡水,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可以解除洪水威胁。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还将在发电、通航、旅游等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新闻阅读解题技巧

新闻阅读解题技巧 一、定义:何为新闻?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的事件. 1.狭义:指消息。 2.广义:指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等报刊常用文体,因为这些文体都具有新闻的特性。 二、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是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等五个要素。 三、新闻的文体特点: (1)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用事实讲话”。 四、新闻的基本结构包括: 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必有),后二者是辅助部分(可有可无)。 ①标题作用: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吸引读者、高度概括新闻内容。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包括: 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 正题(主标):对新闻内容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对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 作用: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 ③主体: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描述新闻发生的经过。 ④结语:(有时可无)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 新闻阅读解题技巧 一、定义:何为新闻?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的事件. 1.狭义:指消息。 2.广义:指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等报刊常用文体,因为这些文体都具有新闻的特性。 二、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是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等五个要素。 三、新闻的文体特点: (1)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用事实讲话”。 四、新闻的基本结构包括: 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必有),后二者是辅助部分(可有可无)。 ①标题作用: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吸引读者、高度概括新闻内容。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包括: 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 正题(主标):对新闻内容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对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 作用: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 ③主体: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描述新闻发生的经过。 ④结语:(有时可无)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

报纸新闻排版模板

省/市/自治区、城市、街道地址、公司名称;邮政编码网站地址;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 通讯标题 通讯的目的是向特定的群体提供专门的信息。为了帮助用户达到这个目的,该模板在“创建通讯”任务窗格的文章中为用户提供了一些建议。用户或许也有兴趣阅读“打印通讯”,它描述了不同的打印选项,如使用大型纸张将通讯打印为折叠的小册子。除了这些模板“帮助”文章外,该任务窗格还包含至“帮助”主题的链接,这些主题与该模板中使用的 Microsoft Word 功能(如文本框)相关。作为一项附加帮助,在开始用自己的内容替换该内容以前,用户或许想打印该模板,以获取其说明的帮助。本期内容列出了一些文章,旨在帮助用户撰写有影响的通讯。 在创建通讯的时候,首先需要确定其读者群。可以是能够从通讯受益的任何人,如那些对某一产品感兴趣的群体。 入门 撰写优秀的通讯 “一天只需七分钟,就能改变您的生活和事业。”如果看到这样的句子,想继续读下去,您就被吸引住了。 通讯要与其他许多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事物竞争,因此,文章的首句或开始两句对于吸引读者至关重要。而且因为这种具有吸引力的语言会让人产生某种期望,所以文章还需调整这类句子的使用,否则会使读者感到被蒙骗。 本期内容 入门 1 撰写优秀的通讯 1 插入自己的图片 2 将读者吸引到其他文章 2 针对所有读者的文章 3 使文章适合紧凑空间 3 通讯元素 5 可以通过从展览会上收集的业务回执卡、客户信息表、名片,或成员关系列表编译一个邮件列表。也可以考虑从服务目标客户的公司购买邮件列表。 接下来,确定自己可以在通讯上花费多少时间和资金。这些因素可以帮助决定通讯的长度以及发行的频率。 除了具有吸引力的语言,文章还需要一个简短、活泼、且目的明确的标题。除了这些关键特征以外,如果标题非常贴切、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或具有其他一些令人无法抗拒的特性,则它就一定能吸引读者的注意。 通讯在版面上受到限制,并且读者的时间也有限,因此这类文章必须紧扣主题,专注于阐述一个主要论点。阐明这一论点可以通过 2 至 5 个分论点来实现。这些论点 通讯日期 第 1 卷,第 1 期 请转至第 4 页上的撰写优秀的通讯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

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

导语是新闻体裁所特有的部分,它处于文章的开头部位,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或亮点。作为记者,写好导语相当于写好消息。可见,导语在消息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通常情况下,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有的短消息不分段,这时导语就是开头的第一句话。还有的导语是由两个自然段组成,称为复合导语。它们或是虚实结合,第一段虚写,为读者制造悬念,第二段实写,解开疑团,说明事实的真相。或是两个自然段共同组成事实的内容,缺一不可。这样才使导语的意思完整,做到明白无误。 既然导语在新闻写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导语的写作技巧自然就成为写好导语的关键,对导语的写作技巧进行探讨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突出最新的时间 新闻姓“新”,新闻的“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体现在时效上,就是要将发生在最“近”的新闻事实,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出去。 新闻要“新”,作为开头的导语首先要新,也就是导语要突出最新的时间点,只有导语具有新意,才能引起读者了解新闻全貌、读完全文的兴趣。最新的时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时间点,即导语中的“何时”要素,应是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时间点,而不是时间段;二是最新,即导语所选择的那—个时间点,应尽可能是距离报道最近的时间点。 在此,笔者将如何突出最新的时间点总结为以下两点: 1.对于事件性新闻,特别是对于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新闻,它的生命力往往与“昨天”或“今天”这个时间点密不可分,在导语里要突出最新的具体的时间点。例如: [美联社法国兰斯1945年5月7日电]德国于今天法国时间上午2时41分(即美国星期日东部时间下午8时41分)向西方盟国和苏联无条件投降。(《德国无条件投降》) 德国无条件投降宣告了欧洲战场的结束,对于这一重大事件,美联社在导语中不仅突出了“今天”这个时间点,甚至具体到了法国时间和美国时间的几时几分。 2.对于非事件性新闻,所反映的事件发展过程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事件的本质并不是集中地表现在某个时间点上。然而,我们还是可以从事件发展过程中,找出离报道时间最近的时间点写进导语。例如:[美联社罗马1997年9月27日电]意大利文化部长昨天警告说,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爆发的庞贝古城可能面临着“再次死亡”,除非开辟更多的空间供游客参观,以缓解过分拥挤的现象。(《意大利古迹极其需

新闻稿标题导语范文

新闻稿标题导语范文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消息和通讯是新闻的两种基本且重要的体裁 消息是以直接、简练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最 经常、最大量运用的报道体裁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尽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 体裁 消息和通讯共有的特点是讲究时效性、讲究新闻性;不过通讯的时效性不如消息但通讯的详尽性和生动性要强于消息 对于通讯标题的研究段业辉先生贡献最大他对通讯标题的词汇、语法和修辞都进行了研究其他研究者基本上由写作学角度来谈有阎 家波、谢青、资庆元、丁柏铨等人 总体上说通讯新闻标题的研究还有许多值得深入的角度比如通 讯标题的词类、通讯标题与文艺标题的异同通讯标题在党报和都市报中的分布问题都是通讯新闻标题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通讯标题的词类、修辞格和标点符号进行考察希望其 结论促进通讯新闻标题的研究也有助于通讯这种新闻体裁的写作通讯标题的词类 汉语的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根据是否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和 有无词汇意义分实词和虚词 前者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并且有词汇意义;后者不能单独充 当句法成分无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

(一)实词 1.名词 经过考察笔者发现通讯标题的主题经常出现植物名词和动物名词副题中出现指人名词或部门名词 例如: 暴风雨中的海燕 ——唐海刑警09年大案侦破纪实(《唐山劳动日报》XX年11月16日第5版)缫尽蚕丝始见蛹 ——乐亭县公安局侦破“10·24”重大杀人案纪实(《唐山劳动日报》XX年11月30日第5版) 上述例子中主标题出现的名词有“暴风雨”、“海燕”、“蚕丝”、“蛹”副标题出现的主要名词为“刑警”和“公安局”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通讯的主标题一般为虚题所以用植物名词和动物名词表示;而通讯的副标题要为实题因此用具体的部门名词或指人名词称呼 2.动词 笔者发现通讯标题的主标题中动词使用规律不明显而副标题中一般都出现了标记动词:前标记动词“记”后标记动词为“纪实、述评、纪事、见闻、侧记、写实、综述、启示、掠影、扫描、探秘、小记、速写” 例如: 塞上春来展新图

新闻导语分析5

新闻导语分析: 一、七好: 1、《华尔街日报》2011年4月8日新闻——马尔萨斯有关中国和印度的预测离谱吗? 这则报道的导语是:当全世界人口比当今印度的人口还少几百万的时候,尊敬的马尔萨斯先生(Thomas Robert Malthus)就预测说,无节制的人口增长将导致饥荒、饿殍以及高死亡率。 首先读者看到新闻标题就会被该报道吸引住,当读者看完这段导语时更会被其吸引。导语的首要目的就是吸引读者,也是吸引读者的关键。这段导语中“当全世界人口比当今印度的人口还少几百万的时候”这一句完全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全世界的人口中当然包括印度人口,可是这里为什么说全世界人口比当今印度的人口少几百万呢?这无疑使读者对这篇报道“一见钟情”。当然我作为读者受众也想知道谁是马尔萨斯,他又预测了什么。这就是这段导语的好处。 2、《华尔街日报》2011年4月2日新闻——中国房地产还能火多久? 导语:在《中国有多少人抱怨高房价?》一文中,笔者探讨了住房私有率(私有住宅面积占比)和住房自有率(拥有自有产权住宅的家庭户数占比)的差异,并粗略估算过去10年累计有至少6亿中国人抱怨高房价。 我们都知道房价问题是我们身边较普遍而且关系民生的问题。这则报道也是报道房价问题,可是它与其他报道不同的是它不是直接从房价本身入手,从它的导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则报道从一个侧面从购房者的角度去分析中国的房地产还能火多久。中国有多少人抱怨房价?导语告诉我们至少6亿,这说明是保守估计,那么购房者抱怨房价的原因是哪些方面呢?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哪些抱怨这些问题都是受众关心的问题,这就是这篇导语的好处之所在。 3、《华尔街日报》2011年4月8日新闻——中国保障房建设面临挑战 导语:中国政府大量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的承诺正面临来自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方面的问题,中央政府的公信力将经受考验。 导语不仅要有实质性内容而且也要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是2011年两会提出的新的热点问题,这篇导语就抓住了这个热点,并提出了由保障型住房而引出的其他热点问题。这也是关于民生的问题,因此导语点到了要点。 4、《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4月8日焦点观察——双汇“安全”不是靠现场嚼出来的 导语:对于双汇来说,抛开一切急吼吼的“证明秀”,真正做好自己,让质量绝对过硬,才是最好的现实选择。 “瘦肉精”事件的的出现让消费者对双汇肉制品产生质疑。这条导语运用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并带有文学性质,是一条延缓性导语。 5、中国新闻网2011年4月10日新闻——京港澳高速粤北段特大交通事故死伤数增至16人 导语:中新社韶关4月10日电(李凌应春明夏辉)广东韶关市警方10日晚向媒体通报,4月9日凌晨5时左右发生在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北梅花路段的特大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从9日的4人增加至6人,10人受伤。 这则导语开门见山,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让受众一眼就能明白新闻传达的是一个什么信息。 6、《南方都市报》2011年4月11月新闻头条——京珠北连环撞殡仪馆收到七具尸体 导语:韶关京珠北4·9特大交通事故究竟是几死几伤?南都独家报道当地警方公布的4死4伤死伤人数有漏报后,昨日继续展开调查,发现坪石殡仪馆和乳源县殡仪馆共收到7具该车祸的尸体。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追踪报道的导语,它不仅回顾了上篇报道的相关内容,也提出了这篇报道的主要内容,并且突出了受众对交通事故的信息需求,这就是这则导语的优点。 7、《南方都市报》2011年4月11日电——一旅日留学生刀刺街机母亲 导语:南都讯4月1日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内,一名汪姓旅日留学生向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数刀。上海警方透露,纠纷的原因是母子二人因为在日本上学的学费问题发生争执。 导语一般都是为全篇定音的,这则导语直接把新闻中最重要的信息传达出来,让受众被新闻事件吸引,进而继续看新闻。

新闻标题的拟写技巧及练习

新闻标题的拟写技巧及练习 给新闻(即狭义上我们所说的消息)类话语材料拟写标题,是近几年来中考语文考查的一个热点。仔细地分析这种题型,具有以下特点:(1)给出的新闻语段话语材料字数较多。(2)对拟写的内容都有字数限定的要求,不得突破。拟写新闻标题,其实质就是对新闻导语的高度概括与归纳。因此,只要快速而准确地找出新闻话语材料中的导语句(或段),再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要点(或关键)信息,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如果命题者给出的是新闻(既我们从狭义上讲的消息)语段中的话语材料只有一段,那么导语就是第一句;若是两段或两段以上,那么导语就是第一段。这种概括法,一般来说,导语句(或段)都比较长,不可能是现成的答案,必须对导语中的要点信息进行筛选概括,才能够达到指定的要求。当然,这只是个笼统的说法,有些新闻标题的拟写还需要根据后面主体部分中的提示语来完成。 【示例解说】根据下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2个字) 据台湾媒体报道,宋楚瑜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于13日下午3时40分许返抵台北。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桃园机场发表谈话表示,亲民党带着两岸同胞共同追求和平的愿望回到台湾。宋楚瑜说,这次访问期间看到大陆的很多变化,也看到大陆乡亲和我们一样,都愿意追求和平。 (此题所给出的话语材料是一个语段,比较简单,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第一句就是这则消息的导语,即本段的中心句。然后对这句话进行概括,只要把握住它的要点“宋楚瑜”、“大陆访问团”和“返抵台北”这三个关键信息就好解决了,不需要后面的提示语。因此,可以拟写成“宋楚瑜率领访问团返抵台北”。)【针对性练习】 1、为下面的消息写一则标题(不超过25字)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联合国负责人道救援事务的副秘书长扬·埃格兰1月3日在每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部地区和亚齐省的遇难人数可能会增加数万人。埃格兰说,印度洋海啸的遇难人数迄今已经突破15万人,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上升。有些人虽然目前侥幸存活,但由于药品紧缺,他们可能因一些常见病死亡。 标题: 2、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字)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颠。 标题: 【示例解说】下面是2004年8月25日《江西日报》的一则消息,请给它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本报讯北京时间8月25日凌晨4时许,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男子三米板跳水比赛中,我省体育健儿彭勃以总成绩787.38分获得了男子三米板跳水冠军,为我过夺得了第24枚金牌,这也是自汉城奥运会上许艳为我省夺得第一枚金牌以来,我省健儿获得的又一殊荣。

报刊阅读

新闻英语的阅读技巧 新闻英语(journalistic English)主要是指新闻报道文章使用的英语。它主要体现在英语报刊之中,而阅读英文报刊是许多同学的爱好。阅读英文报刊,不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天下大事,而且可以在有意无意间学到许多英语语言知识。阅读英文报刊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大量鲜活的语言,因为英语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语言,而报刊是英语语言发展的先锋,是对英语发展变化反应最为敏锐的媒体,报刊上的文章总是能迅速跟上时代步伐,及时创造新的词汇、新的语言形式及语法结构。阅读英文报刊已经成为我们了解英语的发展变化,增加背景知识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中外文化交往日渐增多,这也为我们阅读英文报刊提供了可能,阅读英文报刊已经成为英语学习重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本文旨在简单探讨英文报刊的特点及阅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报刊上的文章以新闻报道(news report)为主,它通常由标题(headline)、导语(lead)和正文(body)三部分组成。 1.仔细阅读导语 英文报纸标题不但难懂,而且很容易使人误解,比如“Loyalty Order Issued”(政府发布效忠命令),到底是哪个政府发的命令?只看从标题是无从知道的。要想掌握信息概况,必须仔细阅读导语。导语(lead)就是指新闻报道的第一段或第一、二段,它是新闻报道最基本内容的概括和浓缩。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读报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报纸却越变越厚。为了吸引读者,各类报纸的普遍做法都是开门见山,把最重要、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内容浓缩在导语中,力求一开始便引起读者的兴趣,使他读下去。所以导语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被看作是“新闻的灵魂”。导语要求围绕着新闻报道的五大基本要素———who(人物),what(事件),where(地点),when(时间),why(原因)或how(进展)———用极其精炼的语言把事件的过程和真相一语道破。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导语乃是一篇完整新闻报道的浓缩形式。例如: Somuler Berger,assistantto the US Preside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arrived in Beijing yesterday for a three-day visit to China as a guest of the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Berger is scheduled to confer with Chinese leaders on matters relating to US President Bill Clinton's coming China visit according to ministry sources. 这是比较典型的导语,用两句话(一段)就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原因等重要信息做了简要的概括,使读者一目了然。所以,导语是全文的精华和浓缩,读者必须仔细阅读。 当然,并不是每个导语都必须回答这五个问题,但它必须抓住与该新闻密切相关的几个要素加以提炼和综合,将全篇报道的关键内容概括于一两句话之中,因为导语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是新闻报道传递信息的集中体现。 请再看下面一则短讯的导语及其与下文的关系。 YOUTH INJURED ON TOLL ROAD Wall Township—Stephen Garboski,16,of Staten Island,was listed in fair condition last night following a one-car accident on the Garden State Parkwayyesterday afternoon at 4:15. According to Parkway police,Garboski was a passenger in a car driven by Ralph

新闻要素在导语中的表达

关于新闻要素在导语中的表达 新闻要素是完整、清楚地交待一件新闻事实的基本因素,它们是在消息的整体报道中逐步交待完毕的。所以,在当代导语的写作中,主要围绕其核心要点和新闻价值表现的需要选择新闻要素。因此,导语常常可能只有部分新闻要素,然而也可能包含全部新闻要素。 实际上,导语对新闻要素的表达主要不在于“选择哪些要素”,而在于思考: 1.在保证事实要点能清楚表现的前提下,可以省略哪些要素? 2.首先突出哪一个要素更有吸引力?(突出一个“W”)它的意思是:开头突出最有新闻性、最能引起受众兴趣的部分。 总体而言,6个新闻要素中(5W+H),“何事(What)”和“何时(When)”两个要素是不可省略的。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何事”是报道的基本内容;“何时”是新闻价值的基本条件——新近发生。但“何时”在动态与在非动态消息导语中处理的情况有异:动态(或事件)消息要求清楚具体地表达,“今天、昨天”是常见的;而非动态消息可能相对模糊一些,无法完全避免“近来、日前”等表达,但如有可能,尽量寻找一个“新闻由头”使之增强新闻性。其他几个要素则根据具体每一条消息所报道的事实的特点而可能需要或可能省略。 同时,在具体不同的各个报道中,每一个要素都可能因其最要、或最能体现事实的新闻性,甚至可能因语言表述的约定习惯而放在开头,也可能因其相反的原因而不放在开头。在这些方面,新闻工作者已形成了相当的共识。 下面分别对各个要素在导语中的表达情况作概括解释。 (一)何人(Who) 指事件所涉及到的主要人物。 同时,“何人”不仅指具体的“某人”,也指某个团体、单位、阶级、政党、国家等。广义上指行为的发出者和接受者。 何人要素如需在导语中交待,有几种情况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 ①具有“显要性”的人物(名人或权威人士)通常放在导语开头,并交待清楚身份和姓名。名人或权威的身份及姓名臵于开头能引起受众注意。 [据新华社电]行将卸任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4日的《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说,希望下后政府能够改进美国选举制度。 (《华西都市报》2001年1月17日) 下例导语突出人物特点: [本报讯] (记者刘静)年仅30岁的中国男排现役国手朱刚日前在四川猝死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中国排球界。 (《中国青年报》2001年1月7日) 某些公众极为熟悉的名人有时可省略身份。 比较下面A、B两个例子,B例省略人物身份不太恰当: A.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巴金将举起“帅旗”,走在中国文学队伍的前列。昨天召开的中国作家协会四后一次理事会上,他以最高票数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B.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王蒙靠在椅背上轻松地回答外国记者提出的关于中国作家有无创作自由的尖锐问题。他说:“任何创作只要不违反法律,都将是自由的。” 两条导语都用何人开头,且省略了身份介绍。第一例是恰当的,因为“巴金”

英语报刊阅读

课程代码:212930000 课程名称:英语报刊阅读 英文名称:English Newspaper and Magazine Reading 学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翻译》《英美概况》?《英语写作》等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要求 该课程属于英语专业专业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报刊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熟悉英美报刊杂志的文章的一般特点,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篇章布局,语言技巧及文体修辞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想表达能力。本课程要求教学内容选材广泛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如英美主要报刊杂志中的时事评论、社论、政论、专题报道等方面的文章,题材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环保、人口、国际关系、科学技术等方面。阅读课教学应注重阅读理解能力与提高阅读速度并重。力求在基础阶段的基础上,把原有的语言基本功转化为真正的工具,尽多尽快地获取课堂上所提供的教材内的和课堂以外所读材料的信息。 专业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业务素质教育和其他素质教育的关系,使它们有机地,和谐地融为一体。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言技能训练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最新报刊杂志文章。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于文化背景,文章用典,对文章的客观报道和主观报道的把握。 (1)?????? 英语宣传媒体:谈论、询问信息的主要来源;阅读报刊;了解版面、文体格式;阅读新闻事件以及对其的反应。 (2)?????? 英语新闻标题:标题的语言特征。 (3)?????? 文化异同:熟悉新闻标题;指出并比较文化特征与趋向;解释趋向的原因。(4)?????? 教育制度:叙述教育体制;描述成长过程中的一段经历;讨论教育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给报纸写一封表达自己看法的正式信函;比较传统的与现代的教育体制。(5)?????? 和平与发展:描述当前的形势、发展趋势以及变化;谈论未来的发展模式;争辩;写文章总结。 (6)?????? 国际财经。 (7)?????? 环境:查询目录;讨论环境问题;解释原因;提出解决方案;表达恐惧、担忧;批评与辩护;给报纸写批评信。 (8)?????? 社会问题:讨论社会问题;探讨问题的原因;询问、描述未来的局势;交换意见;权衡问题的相对严重性;提出、评价解决措施;写一篇陈述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的文章 (9)?????? 平等:谈论男女作用;讨论平等问题;比较角色与行为;给杂志写信;陈述问题,给予帮助。 (10)?? 信息高速公路:扩充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词汇;区分语言的不同功能;学习信息交流的方法;给出结论;陈述论点;论证构思。 三、所用教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