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温度一定,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是一个常数

B .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

C .温度一定时,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D .浓度商Q c

解析:选C 。K 是温度的函数,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正、逆反

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如H 2(g)+I 2(g)

2HI(g),K 正=c 2(HI )

c (H 2)c (I 2)

,K

c (H 2)c (I 2)c 2

(HI ),所以K 正=1

K 逆。浓度商Q v 逆。 2.

对于3Fe(s)+4H 2O(g)

Fe 3O 4(s)+4H 2(g),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

A .K =c (Fe 3O 4)·c (H 2)

c (Fe )·c (H 2O )

B .K =c (Fe 3O 4)·c 4(H 2)

c (Fe )·c 4(H 2O )

C .K =c 4(H 2O )

c 4(H 2)

D .K =c 4(H 2)

c 4(H 2O )

解析:选D 。固体不写入表达式中。

3.(2012·黄山高二测试)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 2(g)+O 2(g)

催化剂△

2SO 3(g),已知c (SO 2)始=0.4 mol ·L -

1,c (O 2)始=1 mol ·L -

1,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19,则此反应中SO 2的转化量为( )

A .0.24 mol ·L -1

B .0.28 mol·L -

1

C .0.32 mol ·L -1

D .0.26 mol ·L -

1 解析:选C 。2SO 2(g)+O 2(g)催化剂△

2SO 3(g)

起始量/(mol·L -

1):

0.4 1 0

变化量/(mol·L -

1):

x 0.5x x

平衡量/(mol·L -

1):

0.4-x 1-0.5x x

由平衡常数的定义:K =c 2(SO 3)c 2(SO 2)·c (O 2)

=x 2

(0.4-x )2·(1-0.5x )

=19, 解得x =0.32 mol ·L -

1。 4.X 、Y 、Z 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 和b mol 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2Y 2Z ,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 (X)+n (Y)=n (Z),则Y 的转化率为( )

A.a +b 5

×100%

B.2(a +b )5b

×100%

C.2(a +b )5

×100%

D.a +b 5a

×100% 解析:选B 。 X + 2Y 2Z 起始物质的量/mol a b 0 转化物质的量/mol x 2x 2x 平衡物质的量/mol a -x b -2x 2x 据题意:(a -x )+ (b -2x )=2x

解得:x =a +b 5,故Y 的转化率为a +b

5×2b ×100%=2(a +b )

5b

×100%。

5.(2010·高考安徽卷)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 3(g)+NO(g)+NO 2(g)

180 ℃催化剂

2N 2(g)+3H 2O(g) ΔH <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 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C .单位时间内消耗NO 和N 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

D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外界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及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A 项,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A 错;B 项,增大一种反应物浓度,另处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必增大,B 错;使用催化剂,化学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D 错。

6.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3C(g)+D(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 和1 mol B ,达到平衡时C 的

浓度为a mol·L -

1。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

后,C 的浓度仍为a mol ·L -

1的是( ) A .4 mol A +2 mol B

B .2 mol A +1 mol B +3 mol

C +1 mol

D C .3 mol C +1 mol D +1 mol B D .3 mol C +1 mol D

解析:选D 。对于一般可逆反应,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只改变起始加入的情况,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者平衡等效。

假设2 mol A 和1 mol B 能够完全反应,则应生成3 mol C +1 mol D ,所以如果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3 mol C +1 mol D ,达到平衡时,与原平衡是等效平衡,

则C 的浓度仍为a mol ·L -

1,故正确答案为D 。

7.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 -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 -

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50%

B .反应可表示为X +3Y 2Z ,其平衡常数为1600

C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解析:选C 。题中有一明显的错误,就是C 选项,增大压强不可能使平衡常数增大。其他选项均为平衡中的基础计算和基础知识,关键是根据表中数据(0.1-0.05)∶(0.2-0.05)∶(0.1-0)=1∶3∶2可推导出:X +3Y 2Z 。 二、双项选择题

8.(2012·张家口高二测试)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 =c (CO )·c (H 2O )

c (CO 2)·c (H 2)。恒容时,

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

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 +H 2O(g)

CO 2+H 2

解析:选AC 。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得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 2(g)+H 2(g)

CO(g)

+H 2O(g)。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H 2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的,焓变为正值。在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多种,H 2浓度变化不确定。 9.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反应a A(g)+b B(g) h H(g)达到平衡后,A 、B 、H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 、b mol 和h mol 。已知a +b =2h ,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平衡正向移动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 .B 的体积分数减少

D .a mol/L

解析:选AC 。a +b =2h 则a +b >h ,正向是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恒温恒容下,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则相当于增加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 正确;混合气体的质量增大,则密度增大,B 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的体积分数减少,a mol

(1)该反应通常用活性铁作催化剂,加活性铁会使图中B 点升高还是降低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_____,当浓度商Q c __________K (填“<”、“>”或“=”)时,反应向右进行。

(3)45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500 ℃时的平衡常数(填“<”、“>”或“=”)。 (4)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H 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

有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高温高压

b .加入催化剂

c .增加N 2的浓度

d .增加H 2的浓度

e .分离出NH 3 解析:(1)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2)反应向右进行,说明Q c

答案:(1)降低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2)c 2(NH 3)c (N 2)·c 3(H 2) < (3)> (4)ce

11.(2010·高考山东卷改编题)一定温度下,向1 L 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I(g),发生反应2HI

H 2+I 2,H 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0~2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 (HI)=__________。

该温度下,H 2(g)+I 2(g) 2HI(g)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__________是原来的2倍。 a .平衡常数 b .HI 的平衡浓度 c .达到平衡的时间 d .平衡时H 2的体积分数 解析:v (H 2)=0.1 mol/L 2 min =0.05 mol/(L·min),

由方程式可知v (HI)=2v (H 2)=0.1 mol/(L·min)。

2HI(g) H 2(g)+I 2(g)

起始浓度/mol/L 1 0 0 转化浓度/mol/L 0.2 0.1 0.1 平衡浓度/mol/L 0.8 0.1 0.1

则H 2(g)+I 2(g) 2HI(g)的平衡常数 K =c 2(HI )c (H 2)·c (I 2)=(0.8 mol/L )20.1 mol/L ×0.1 mol/L

=64。

若在相同温度下,起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HI 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但反应速率加快,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不变,故选b 。 答案:0.1 mol/(L·min) 64 b

12.在一定温度下,把2 mol SO 2和1 mol O 2通入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反应:2SO 2(g)

+O 2(g) 2SO 3(g),进行到一定程度达到平衡状态。现在该容器维持温度不变,令a 、b 、c 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SO 2、O 2和SO 3的物质的量(mol),如果a 、b 、c 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相互关系才能保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质量分数仍跟上述平衡时的完全相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a=0,b=0,则c=__________。

(2)若a=0.5,则b=__________,c=__________。

(3)a、b、c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请用两个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个只含a和c,另一个只含b和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题干所给的条件是恒温、恒容,反应前后气态物质化学计量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换算成方程式同一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所以a=0,b=0时,c=2;

(2)从正、逆反应同时开始,设开始时n(O2)=x,n(SO3)=y,则x+y

2=1,0.5+y=2,解之得:x=0.25 mol,y=1.5 mol;

(3)由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前后气态物质化学计量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将方程式两边的

所有数据转化为方程式一边时,要化归原值,可知a+c=2,b+c

2=1(或2b+c=2)。答案:(1)2(2)0.25 1.5

(3)a+c=2b+c

2=1(或2b+c=2)

13.(2012·天津高二质检)在100 ℃时,将0.200 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 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物质的浓度(mol/L)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格: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c(N2O4) 0.100 c10.050 c3a b

c(NO2) 0.000 0.060 c20.120 0.120 0.120

试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到平衡时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 s时四氧化二氮的浓度c1=__________mol·L-1,在0~20 s时间段内,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mol·L-1·s-1。

(3)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容器中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的初始浓度为________mol·L-1。

解析:(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42NO2,60 s时达到平衡,生成的NO2:0.120 mol/L×2 L=0.240 mol,

则反应的N2O4为:0.240 mol×1

2=0.120 mol,故N2O4的转化率为:

0.120 mol

0.200 mol×100%=60%。

(2)20 s时:c(NO2)=0.060 mol/L,则反应的N2O4为0.030 mol/L,故N2O4的浓度c1=0.100

mol/L-0.030 mol/L=0.070 mol/L,v(N2O4)=0.030 mol/L

20 s=0.0015 mol/(L·s) 。

(3)恒温恒容下,充入NO2气体,达到同样的平衡状态,根据一边倒c(NO2)起始=0.200 mol/L。答案:(1)N2O42NO260%

(2)0.070.0015

(3)0.200

高中化学人教版步步高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 专项训练

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项训练 题组1 能源及其利用 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 ) A .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 B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C .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 D .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答案 D 解析 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某些吸热反应如由焦炭制水煤气等是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反应。 2.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 ) A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 .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 .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D .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再生 答案 B 题组2 中和热和燃烧热的概念 3.25 ℃、101 k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1,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KOH(aq)+12H 2SO 4(aq)===12 K 2SO 4(aq)+H 2O(l) ΔH =-57.3 kJ·mol - 1 B .NaOH(aq)+HCl(aq)===NaCl(aq)+H 2O(l) ΔH =+57.3 kJ·mol - 1 C .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为ΔH =2×(-57.3)kJ·mol - 1 D .稀醋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放出57.3 kJ 热量 答案 A 解析 根据中和热的定义和题意,A 正确;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为负值,B 错误;中和热指生成1 mol H 2O(l)时的反应热,C 错误;D 中醋酸是弱酸,电离要吸收热量,生成1 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 4.已知反应热: ①25 ℃、101 kPa 时,2C(s)+O 2(g)===2CO(g)

第二章 综合训练

第二章综合训练 一、填空题(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答案) 1.三极管内有三个区,即区、区、区;有两个PN结,即结和结。 2.三极管发射区掺杂浓度较,以利于发射区向基区发射载流子;基区很薄,掺杂,以利于载流子通过;集电区比发射区体积大且掺杂,以利于收集载流子。 3.晶体三极管有多种分类方法,以内部三个区的半导体类型分有型和型;以工作频率可分为管和管;以用途可分为管和管;以半导体材料可分为管和管。 4.三极管内电流分配关系是。当I B有一微小变化时,就能引起I C有较大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三极管的作用。 5.当三极管的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正偏时,它就处于状态;当两者都反偏时,它处于状态。 6.三极管的三种联接方式是、和。 7.电流放大系数β是衡量三极管的能力的重要指标。β值太大,则三极管的差;β值太小,则三极管的差。、 8.场效应管又称为极型三极管,它是用控制,所以是控制型器件。 9.晶体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 CEO随温度的升高而,由于硅三极管的穿透电流比锗三极管的要,所以材料三极管的热稳定性要好。 10.一般情况下,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会随温度的升高而。 11.对于NPN型三极管,放大时其三个极的电位关系是,饱和时三个极的电位关系是;对于PNP型三极管,放大时其三个极管的电位关系是,饱和时三个极的电位关系是。 12.某NPN型三极管,若:①V BE>0,V BE< V CE,则管子是状态;②V BE<0,V BE< V CE,则管子是状态;③V BE>0,V BE >V CE,则管子是状态。 13.某PNP型三极管,若:①V BE<0,V BE> V CE,则管子是状态;②V BE>0,V BE> V CE,则管子是状态;③V BE<0,V BE< V CE,则管子是状态。 14. 结型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曲线显示在一定的下,和间的关系;结型场效应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是指在一定的下,和间的关系。输出特性曲线可分为三人眍,即区、区和区。 15.绝缘栅场效应简称管,可分为型和两种。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三极管是由两个PN结组成的,所以可用两个二有管构成一只三极管。() 2.晶体三极管是电压控制器件,场效应管是电流控制器件。() 3.晶体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 CEO越小,其温度稳定性越好。() 4.当三极管的发射结反偏或两端电压为零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5.一只晶体三极管的I B=0.04mA,I C=0.36mA,则其I E=0.32mA。() 6.只要电路中三极管的I C

2020-2021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

2020-2021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第二章练习及答案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实践的主体是(B )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 D )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 A)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D)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陈出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B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是把他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C)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课时训练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 C .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D .当△H <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 3. 下列有关反应:4NH 3 (g)+5O 2 (g) === 4NO(g)+6H 2O(g) △H (298K)= -905 kJ· mol -1 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 该反应中每4 mol NH 3(g)被氧化,放出905 kJ 热量 4. 对于放热反应2H 2(g)+O 2(g) ===2H 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物H 2O 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 2和O 2所具有的总能量 B. 反应物H 2和O 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 2O 所具有的总能量 C. 反应物H 2和O 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 2O 所具有的总能量 D. 无法确定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 B. 伴有能量变化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生成物的总能量总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6.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①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② 酸碱中和反应 ③ 浓H 2SO 4稀释 ④ 固体NaOH 溶于水 ⑤ H 2在Cl 2中燃烧 ⑥ 弱酸电离 A 、②③④⑤ B 、②③④ C 、②⑤ D 、①③⑤ 7. (1)已知在1×105Pa ,298K 条件下,2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H 2O(g) === H 2(g)+2 1O 2(g) △H =+242kJ?mol -1 B. 2H 2(g)+O 2(g) === 2H 2O(l) △H =-484kJ?mol -1 C. H 2(g)+ 2 1O 2(g) === 2H 2O(g) △H =+242kJ?mol -1 D. 2H 2(g)+O 2(g) === 2H 2O(g) △H =+484kJ?mol -1 (2)已知25℃、101 kPa 下,金刚石、石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 (石墨)+O 2(g )=== CO 2(g ) △H =-393.51 kJ? mol -1 C (金刚石)+O 2(g )=== CO 2(g ) △H =-395.41 kJ? moL -1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二章统计综合训练(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三统计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某县教育局为了解本县今年参加一次大联考的学生的成绩,从5000名参加今年大联考的学生中抽取了25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5000名学生是总体 B. 25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 样本容量是250 D. 每一名学生是个体 2.某连队身高符合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标准的士兵共有45人,其中18岁-19岁的士兵有15人,20岁-22岁的士兵有20人,23岁以上的士兵有10人,若该连队有9个参加阅后的名额,如果按年龄分层选派士兵,那么,该连队年龄在23岁以上的士兵参加阅兵的人数为() A. 5 B. 4 C. 3 D. 2 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②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③回归分析是对具有函数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④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面积是() A. 频率/样本容量 B. 组距×频率 C. 频率 D. 样本数据 5.在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表示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23与26 B. 31与26 C. 24与30 D. 26与30 6.将参加夏令营的600名学生编号为:001,002,…,600.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且随机抽得的号码为003.这600名学生分住在三个营区,从001到300在第Ⅰ营区,从301到495住在第Ⅱ营区,从496到600在第Ⅲ营区,三个营区被抽中的人数依次为( ) A. 26, 16, 8, B. 25,17,8 C. 25,16,9 D. 24,17,9 7.某学校为了调查高三年级的200名文科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所需时间,采取了两种抽样调查的方式:第一种由学生会的同学随机抽取20名同学进行调查;第二种由教务处对该年级的文科学生进行编号,从001到200,抽取学号最后一位为2的同学进行调查,则这两种抽样的方法依次为() A. 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 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C. 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D.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 8.一批灯泡400只,其中20 W、40 W、60 W的数目之比为4∶3∶1,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产生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三种灯泡依次抽取的个数为() A. 20 ,10 , 10 B. 15 , 20 , 5 C. 20, 5, 15 D. 20, 15, 5 9.(2014?湖南)对一个容量为N的总体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当选取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

化学反应原理课时练习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一课时 反应的热效应 1.请根据已有的经验判断,判断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钢铁生锈 B .生石灰溶于水 C .小苏打受热分解 D .浓硫酸使蔗糖脱水 2.通常规定:25℃、101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放出的热量叫做该 物质的燃烧热。下列反应所表示的反应热不属于燃烧热的是: A .CH 4(g)+2O 2(g)=CO 2(g)+2H 2O(l) Q 1 B .Zn(g)+H 2SO 4(aq)=ZnSO 4(aq)+H 2(g) Q 2 C .2SO 2(g)+O 2(g)=2SO 3(g) Q 3 D .C 6H 12O 6(g)+6O 2(g)=6CO 2(g)+6H 2O(l) Q 4 3.在相同条件下,下列两个反应的热效应几乎完全相同,请通过对反应原理的分析给予解 释: C 2H 4(g)+H 2(g)=C 2H 6(g) C 3H 6(g)+H 2(g)=C 3H 8(g) 4.在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反应前,酸、碱溶液的温度要相同 B .测量溶液的温度计要一直插在溶液中 C .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D .为了使反应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5.H 2SO 4溶液与KOH 溶液的反应时放出热量,若用E 1表示反应物的总能量,E 2表示生成 物的总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的实质 ; (2)判断E 1、E 2的大小, ; (3)分别向两个盛有1L 、1mol ·L -1H 2SO 4溶液容器中分别加入1L 浓度各为1mol ·L -1、 2mol ·L -1的KOH 溶液(不考虑热量损失),两个容器中溶液在反应后的温度是否相同?哪一 个温度较高? 。 6.某两个探究小组用简易量热计(图1)测定中和反应的中和热,请回答: (1)简易量热计A 这套装置有可能导致较大误差的因素有哪 些? (2)另一组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部分改进,改进后的装置如图 B 所示:B 装置的优点是 ; A 、 B 装置的烧杯中,盛的都是水,除了需测定反应容器中的溶 液的温度,还必须测定 和 体系的热容 ; (3)如果使用B 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向锥形瓶中加入1.0mol·L -1的HCl 溶液20mL ,盖上厚纸 板,均匀搅拌,计下温度为T 1℃. ②在另一个烧杯中加入25mL 、1.0mol ·L -1的NaOH 溶液,这时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③将烧杯中的NaOH 溶液迅速得倒入锥形瓶中,迅速盖上厚纸板,轻轻搅拌,记录温度。 在一段时间内,有如下温度数值: 计算中和热需取用的温度值 。 ④根据相关用品、溶液的热容计算反应热。 7.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的饱和石灰水中,试管中放入几片镁条, 再向试管中加入5mL 的盐酸。 B 图1

《管理会计》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财务会计中,应当将销售费用归属于下列各项中的( A.制造费用 B.主要成本 C. 加工成本 D. 非生产成本 2、 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 ) A. 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B. 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 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 D. 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 3、 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 ) A. 半固定成本 B. 半变动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成本 4、 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A. 成本的目标 B. 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性态 5、 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A. 高低点法 B. 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 D.直接分析法 6、 当相关系数 r 等于 +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 A. 基本正相关 B. 完全正相关 C. 完全无关 D. 基本无关 7、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 指降低( )。 A. 约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半固定成本 D. 单位固定成本 8、 单耗相对稳定的外购零部件成本属于( )。 A. 约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技术性变动成本 D. 约束性变动成本 9、 下列项目中,只能在发生当期予以补偿,不可能递延到下期的成本是( )。 A. 直接成本 B. 间接成本 C. 产品成本 D. 期间成本 10、 为排除业务量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会计中,反映变动成本水平的指标一般是指( )。 A. 变动成本总额 B. 单位变动成本 C.变动成本的总额与单位额 D.变动成本率 11、 在管理会计中,狭义相关范围是指( ) A.成本的变动范围 B.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C.时间的变动范围 D.市场容量的变动范围 12、 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 a ,然后 才能计算出b 的 方法时( ) A. 直接分析法 B. 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13、 某企业在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需要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据此可以断 定:该企业应 用的是( ) A.高低点法 B.回归直线法 C.多步分析程序 D.同步分析程序 14、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 )。 )。

第2章 典型例题与综合练习

经济数学基础第2章导数与微分第一章典型例题与综合练习 第一节典型例题 一、极限计算 例1求极限lim n n n n n →∞ ++ -+ 2 2 1 254 解:原式= ++ -+ →∞ lim n n n n n 2 2 1 254 = ++ -+ →∞ lim n n n n n 1 11 2 54 2 2 = 1 2 例2求极限lim x x x x → - -+ 1 2 2 1 32 解:lim x→1 x x x x x x x x x x x 2 2 11 1 32 11 12 1 2 11 12 2 - -+ = -+ -- = + - = + - =- →→ lim ()() ()() lim 例3求极限lim sin x x x → -+ 11 2 解:lim x→0 11 2 -+ x x sin=)1 1( 2 sin )1 1 )( 1 1( lim 0+ + + + + - →x x x x x =lim x→0 x x sin2× lim x→0 - ++ 1 11 x= ) 2 1 ( 2 1 - ? =4 1 - 例4求极限lim() x x x →∞ + - 1 1 2 1 解:lim() x x x →∞ + -= 1 1 2 1lim() x x x →∞ - 1 1 2 lim() x x →∞ - 1 1 2 =+ - →∞ -? - lim()() x x x 1 1 2 2 1 2lim() x x →∞ - 1 1 2

经济数学基础 第2章 导数与微分 =+-? ???? ?→∞--lim()x x x 11221 2 lim() x x →∞-1121 e 21?=-e 1= 二、函数的连续性 例1讨论函数?? ???>+=<=0 2100e )(x x x a x x f x 在x =0处的连续性,并求函数的连续区间. 解:因为 a f x x x x ==+=+-→→)0(,1)21(lim ,1e lim 0 ,所以1 )(lim 0 =→x f x 当1≠a 时, ) (lim )0(0 x f f x →≠,即极限值不等于函数值,所以x =0是函数的一个 间断点,且当1≠a 时,函数的连续区间是),0()0,(+∞?-∞. 当1=a 时, ) (lim )0(0 x f f x →=,即极限值等于函数值,所以x =0是函数的一个连 续点,且当1=a 时,函数的连续区间是),(+∞-∞. 三、函数的可导性 例1设函数 f x ax b x x x ()=+>≤???002 若函数f x ()在点x =0处连续且可导,应如何选取系数a b ,? 解:因为0 )0(,)(lim ,0lim 0 20 ==+=+-→→f b b ax x x x 所以当b =0时函数f x ()在点x =0处连续. 又因为0 )(lim )0()0(lim lim )0(2 000=??=?-?+=??='---→?→?→?-x x x f x f x y f x x x '===+→→+ +f y x a x x a x x ()lim lim 000?????? 所以当a =0,b =0时函数f x ()在点x =0处可导.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高二化学选修4课时随堂练习题7

1ST活页作业.知能达标检测 j 电F Kf HIA 30 f LMZHO H C YAIHLIAM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 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在潮湿空气中的腐蚀的实质是: ,n A M + nH20===M(0H)n + 尹匸 B. 金属的化学腐蚀的实质是:M—ne「===M十,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 C .金属的化学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D .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解析:金属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易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两种电化学腐蚀,主要发生吸氧腐蚀。其腐蚀的本质都是金属失电子,即M —ne—===M n+,所以A不正确,B、D正 确。金属的化学腐蚀是金属直接接触到化学物质如酸、CI2等发生腐蚀,所以C不正确。 答案:BD 2. 美籍华裔化学家钱永健,16岁时,他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 荣获具有“少年诺贝尔奖”之称的著名奖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B.合金都比纯金属易被腐蚀 C .将金属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而将正极接到废铁上,可以防止金属被腐蚀 D .镀层破损后,镀锌铁比镀锡铁更容易被腐蚀 解析:金属原子失电子被氧化,A错误;有些合金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此时金属抗 腐蚀性增强,如不锈钢,B错误;C项,金属作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正确;镀锌铁破损 后形成原电池时,铁作正极,被保护;而镀锡铁破损后铁作负极,腐蚀更快,D错误。 答案:C 3?下列金属防护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对健身器材涂油漆以防止生锈 B.对某些工具的“机械转动部位”选用刷油漆的方法来防锈 C .用牺牲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身 D .自行车的钢圈上镀上一层铬防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教案1 新人教版

第三节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哪些动物营群体生活,能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并能举出实例;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蚂蚁的通讯>的探究,进一步的学习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的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社会行为》的学习,使学生认同社会成员间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友爱的思想。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小动物的观察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 1、重点:群体生活的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法。 2、难点:群体生活的动物社会行为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探究问题的组织与实施。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蜜蜂、白蚁、狒狒、群体生活的动物成员图片。 2、制作牧羊人拴羊而牧的图片。 3、出示“白蚁分工连线题”与“探究提示”的小黑板。 学生准备: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图片。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新课: 群体生活的动物 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特征:群体内部形成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群体形成等级,有的群体等级。 白蚁的社会分工 哺乳动物的群体中有等级。 等级划分的依据。明确学习目标 结合教材及生活经验说 出群体生活的动物。 观察蜜蜂群体成员挂图,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分 析解答。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的能力。 结合蜜蜂的社会行为并 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讨 论总结社会行为的特征。 观察白蚁群体成员的分 工图片。根据阅读作连线 题。进一步理解社会行为 的特征。 观察“拴羊而牧”的图片, 从生物学的角度说出存 在的问题。“羊群有等级, 控制头羊即可控制羊群” 从人类群体生活形成了人 类社会,成员很多行为具 有社会性,引出动物的社 会行为的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哪些动物 是群体生活的? 出示蜜蜂群体成员挂图, 引导观察: 1、个体的大小、工作、地 位是否相同? 2、个体的行为是否只为自 己服务?这种利他行为是 什么行为? 提出问题:社会行为有哪 些征?参与讨论、指导阅 读。 引导观察、分析。 小黑板出示连线题。 出示漫画家丰子恺给友人 的“拴羊而牧”漫画,引 导观察,利用本节知识说 出画中存在的问题? 出示狒狒群体生活图片。 .为什么你说他是首领?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A A.费用的增加 B.收入的增加 C.负债的减少 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记借,减少记贷;收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减少记借。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类,《企业会计制度》将的会计科目分为()。 B A.六类 B.五类 C.七类 D.三类 资产、负债、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 3、借贷记帐法中资产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 B A.无余额 B.借方 C.贷方 D.借方或贷方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 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5、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D A.重记经济业务 B.借贷方向相反 C.漏记经济业务 D.借贷金额不等 试算平衡的具体内容就是检查会计分录的借贷金额是否平衡。 6、“待摊费用”账户本期期初余额3500元,借方本期发生额1500元,本期摊销500元,则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B

A.借方4500元 B.贷方4500元 C.借方3500元 D.贷方1000元 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按照资产类账户计算期末余额。 7、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是根据()的基本原理。 C A.账户结构 B.会计要素划分的类别 C.会计等式 D.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 8、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D A.一个账户 B.两个账户 C.三个账户 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D 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 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 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 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D 10、会计账户的开设依据是()。C 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 C.会计科目 D.会计方法 11、收到某单位的预付购货款存入银行,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是() B A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得减少 B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增加 C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 D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 借:银行存款(资产) 贷:预收账款(负债) 12、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期末余额()。 C A.只能在借方 B.只能在贷方 C.只能在账户的一方 D.可能在借方或贷方 某些账户的余额是只可能出现在借方的,比如现金账户。 13、一般来说双重性质账户的期末余额( )。C A.在借方 B.在贷方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随堂练习.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随堂练习 1.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内有电子学说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 B.卢瑟福 C.汤姆生 D.波尔 2.以下现象与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的是( ) ①霓虹灯发出有色光②棱镜分光③激光器产生激光④石油蒸馏⑤凸透镜聚光⑥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现五彩缤纷的礼花⑦日光灯通电发光⑧冷却结晶 A、①③⑥⑦ B、②④⑤⑧ C、①③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⑦ 3.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4.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 ) A.3s B.3p C.3d D.3f 5.下列能级轨道数为3的是:( ) A.s能级B.p能级 C.d 能级 D. f能级 6.同一能层又可划分不同的能级,以s、p、d、f 等表示。各能层中s、p、d、f能级上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为:( ) A.1、3、5、7 B.2、6、10、14 C.1、2、3、4 D.2、4、6、8 7.能够确定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量子数组合为( ) A.n、l B. n、l、m s C.n、l、m D. n、l、m 、m s 8.钠原子的黄色光表现出的双线结构与下列哪个量有关( ) A.主量子数n B.角量子数l C. 磁量子数m D.自旋磁量子数m s 9.磁量子数m决定了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共有多少种( ) A.m种 B.n+ l种 C. 2 n种D.2 l +1种 10.能说明两个电子具有相同的能级的量子数为( ) A.n B.n、 m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训练无答案新版浙教版

七下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训练 基础强化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随处可见“低头族”,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 使听力下降;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 A.外耳道、虹膜 B. 鼓膜、瞳孔 C.耳蜗、视网膜 D.咽鼓管、脉络膜2. 2016年5 月9日19时12分左右,“水星凌日”的天象于本世纪第三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 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爬过。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小孔成像 B.河水看起来变浅 C.海市蜃楼 D.水中荷花的倒影 S3?图第J題图 3?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I处可补充的现象() A.镜子中的“自己” B. 湖水有青山的倒影 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 D.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A.Z 1 B . Z 2 C . Z 3 D . Z 4 5.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 确的是() ABC 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 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 D.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D

6.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 ,如图所示。演奏 过程中,她不断变 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 ) A.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 琴弦的振幅 9?如图,小明将一端系有乒乓球的细绳栓在横杆上,当鼓槌敲击鼓面时的力度越大时,乒乓球跳动 高度越高,该实验中使用的乒乓球目的是( ) A. 研究乒乓球的发声是由于乒乓球的跳动产生的 B. 研究乒乓球发声的响度与其与其跳动高度的关系 C. 研究乒乓球的跳动高度与敲击鼓面力度大小关系 D. 显示鼓面振动幅度 10?如图所示的鹦鹉在太阳光下可以看到,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而尾部是绿色的.在漆黑 茂现昆里 B.例车宙达 C.趙声豉清洗机 D.真空罩中 的闹钟 * 7?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和纠正时应配制的眼镜片分 别是( ) A.远视 凹透镜 B. 远视 凸透镜 C. 近视凹透镜D.近视凸透镜 的房间内,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 A.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的 C ?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 ) B. 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 D. 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 第9 Mffl

【高二理化生】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和答案

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P5习题 1.举例说明什么叫反应热,它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 2.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的反应吸热,有的反应放热。 3.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 N2 (g)与适量H2(g)起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 kJ热量。 (2)1 mol N2 (g)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NO2(g),吸收68 kJ热量。 (3)1 mol Cu(s)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 kJ热量。 (4)1 mol C(s)与适量H2O(g)起反应,生成CO(g)和H2 (g),吸收131.3 kJ热量。 (5)卫星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1 mol N2H4(l)在O2(g)中燃烧,生成N2(g)和H2O(l),放出622 kJ热量。 (6)汽油的重要成分是辛烷(C8H18),1 mol C8H18 (l)在O2(g)中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5 518 kJ热量。 4.根据下列图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P6习题 1.举例说明什么叫反应热,它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

1、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应热。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 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或kJ?mol-1。例如1molH2(g)燃烧,生成1molH2O(g),其反应热ΔH=-241.8kJ/mol。 2.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的反应吸热,有的反应放热。 2、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 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P10习题 1、燃烧热数据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实际意义? 1、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石油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目前已使用甲醇、乙醇作为汽油的代用品,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找对应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可以再生的,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用氢气作燃料有什么优点?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有什么问题?它的发展前景如何?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

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 1.图中() A. 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吸收 B. 湖泊湿地,b能和缓的加热大气 C. 二氧化碳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D. 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2.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则() 读下列图表,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晴转多云,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 B.上海中雨,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C.哈尔滨有雾,大气能见度低 D.西宁晴,外出应做好防晒、防中暑准备 4.该日上海与北京最高气温不同,下图中能正确解释其根本原因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左图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右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 某种辐射。回答5-6题。 5.乙图中()。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6.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据石家庄机场透露,7日,16时30分,受雾霾影响 石家庄机场能见度由1400米骤降至100米,导致55个

航班被迫取消。16时58分石家庄机场能见度提高,达到起飞标准,第一个离港航班NS3267石家庄至深圳顺利起飞,机场航班陆续恢复正常。下图为我国四个雾霾多发地区。回答7-8题。 7.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雾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8.图中四地深秋初冬时节多雾,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火山冬天是指因一座较大的火山爆发,全球数年或者某年没有夏天而只有冬天。2014年9月2日冰岛东南部的巴达本加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的火山灰。下图为火山喷发对大气影响示意图。回答9-10题。 9.火山冬天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弥漫在对流层散射了太阳辐射 B.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到达平流层削弱了太阳辐射 C.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削弱了大气逆辐射 D.火山喷发形成酸雨削弱了太阳辐射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爆发的动力是太阳辐射 B.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对航空运输不会产生影响 C.冰岛冬季受低压控制,天气晴朗 D.火山喷发可能会导致降雨量增大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实验(如下图)。完成11-12题。 1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 水循环 B. 温室效应 C. 热力环流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2.下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所示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回答13-14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某研究学习小组要制备一种在水中溶解度很小的黄色化合物()x 242y Fe C O zH O ?????,并用滴定法测定其组成。已知224H C O 在温度高于90℃时易发生分解。实验操作如下: 步骤一:将图甲分液漏斗中的草酸溶液滴入锥形瓶内,可生成黄色沉淀; 步骤二:称取黄色产物0.844g n 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硫酸并水浴加热至7085n ℃。待固体全部溶解后,用胶头滴管吸出一滴溶液点在点滴板上,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无蓝色沉淀产生; 步骤三:用40.0800mol /LKMnO n 标准液滴定步骤二所得的溶液; 步骤四:向步骤三滴定后的溶液中加足量的Zn 粉和硫酸溶液,几分钟后用胶头滴管吸出一滴点在点滴板上,用KSCN 溶液检验,若不显红色,过滤除去Zn 粉,并用稀硫酸洗涤Zn 粉,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用40.0800mol /LKMnO n 标准液滴定,用去高锰酸钾标准液10.00mL n 。 (1)步骤一中将沉淀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2)步骤二中水浴加热并控制温度7085n ℃的理由是________,加铁氰化钾溶液无蓝色沉淀产生,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3)步骤三盛装4KMnO 标准液的滴定管在滴定前后的液面如图乙所示,则消耗4KMnO 标准液的体积为________,该滴定管为__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4)步骤四中滴定时发生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若不合并洗涤液,则消耗4KMnO 标准液的体积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以上数据计算黄色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过滤 加快固体溶解,防止草酸分解 证明溶液中无2Fe +存在,防止2Fe +干扰草酸的测定 25.00mL 酸式 232425Fe MnO 8H 5Fe Mn 4H O +-+++++=++ 减小 ()4242Fe C O 5?10H O 【解析】 【详解】 (1)固液分离的方法为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2)水浴加热可加快固体溶解,控制温度7085?C n ~可防止草酸分解; ()x 242Fe C O y?zH O ????中的铁元素可能含有2Fe +,2Fe +与4KMnO 反应,高锰酸钾滴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