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史资料库

化学史资料库

化学史资料库
化学史资料库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7449505.html,/webcai/history/lecture /courseinstruction/howtoscore.html “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汪朝阳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广州 510631)

一、化学史定义

1、化学史是科学史的一个分支。

2、化学史是一门特殊的历史科学。

3、化学史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化学发展时期的划分

1、古代化学时期:化学的萌芽至17世纪中期

特点:无“化学”之名,以实用为主

中心:中国、埃及

2、近代化学时期:17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90年代中期

特点: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建立起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分支,兴起了化学工业

中心:欧洲

3、现代化学时期:19世纪末至今

特点:从宏观发展到微观,从描述发展到推理,从定性发展到定量,从静态发展到动态

中心:美国

三、学习化学史的意义

你希望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吗?

1、智慧胜于知识

“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中国化学家傅鹰(1902-1979)

2、中学教学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化学科研的意义

四、主要内容

以化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如葛洪、波义耳、拉瓦锡、道尔顿、阿佛加德罗、康尼查罗、戴维、法拉第、贝采尼乌斯、维勒、李比希、凯库勒、范特荷夫、门捷列夫、居里夫人、徐寿、侯德榜等为主线,从古到今简要阐述化学发展历史,并相对突出中国化学的过去与现在。基本内容分为以下十部分:

1、中国古代化学:蔡伦、葛洪、李时珍

2、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

3、化学革命:拉瓦锡

4、原子分子论:道尔顿、阿佛加德罗、康尼查罗

5、触电的感觉:戴维、法拉第

6、大师代代传:贝采尼乌斯→维勒;李比希→······

7、化学建筑师:凯库勒?范特荷夫!鲍林······

8、化学地图师:门捷列夫、莫斯莱

9、女中豪杰:居里夫人

10、中国近现代化学:徐寿、黄鸣龙、侯德榜、范旭东、吴蕴初

五、主要化学史参考书

1、化学史教程,张家治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9

2、化学史简明教程,郭保章、董德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化学重要史实,袁翰青、应礼文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化学史传,[日本]山冈望著,廖正衡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

5、近代化学的奠基者,[日本]原光雄著,黄静译,科学出版社,1986

6、徐寿和中国近代化学史,杨根编,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六、主要有化学史方面的化学期刊

1、大学化学

2、化学通报

3、化学教育

七、化学史课程的考核方法

1、总则:化学史成绩 = 课后思考题(平时成绩)+ 自由作业(考查成绩)+ 考试(笔试成绩)

2、针对师范院校的特点,自由作业有三种形式供选择,即小论文形式、考试命题形式、教案形式。

3、任何一种形式均要求在考试前完成。

4、小论文中心主题可以是人物、事件、事物、学科及感想。

5、教案的内容任选,但必须涉及化学史。

6、命题形式:单选(10×1分=10分)、多选(10×1分=10分)、是非(10×1分=10分)、客观简答题(3×10分=30分)、主观简答题(4×10分=40分)

“绪论”思考题

1.古代化学的特点是( ),中心是( )和( )。近代化学中心是( ),现代化学中心是( )。

2.我国化学家傅鹰关于化学史的名言是 ( )。

3.我国著名的化学史家有哪些?至少列举三位。

中国古代化学:蔡伦、葛洪、李时珍

汪朝阳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广州 510631)

中国瓷器宣纸作品《本草纲目》

一、火与能源

1、火的利用

·中国云南元谋人(180万年前)遗址、北京周口店北京人(50万年前)遗址发现有人类的用火遗迹

·人类学会用火是化学史的发端。

2、三大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天然能源。

·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势在必行(绿色化学)。

二、陶瓷

·釉的发明是陶器过渡到瓷器的必备条件。

·瓷器(china)在世界上以中国(China)的发明最早。

·今日著名产地:江苏宜兴(陶都)、江西景德镇、河北唐山、广东佛山(石湾)

三、造纸

1、文字记录材料简史

·夏商时期:兽骨、龟甲、青铜器(甲骨文、一言九鼎)

·秦汉时期:竹简、木简(留取丹心照汗青、罄竹难书、读书破万卷、学富五车)

·其它材料:帛(即丝织品,昂贵,不易保存)、羊皮(西方)

2、蔡伦的历史贡献

·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已有用麻绳头、破布、旧鱼网制成的麻纤维纸。

·东汉尚方令蔡伦在历史上是造纸术的改良者和推广者(公元105年)。

3、造纸术的传播

·7世纪经过朝鲜东传日本——中韩造纸术、印刷术之争

·8世纪中叶经中亚西传阿拉伯,12世纪欧洲最早在西班牙和法国建立造纸厂。

4、纸的闲话

·当今造纸工艺的漂白问题:Cl

2

、ClO

2

(绿色化学)

·当今造纸工艺的原料问题:一次性筷子与日本、再生纸(绿色化学)

·宣纸(安徽泾县)泄密事件:经济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电脑、光盘、软盘成为新的文字记录材料的无纸化时代:纸还有用吗?

四、火药

·人类最早使用的黑火药起源于中国的炼丹术。

·黑火药的主要成分:一硫二硝三木炭(1S + 2KNO 3 + 3C == K 2S + N 2 + 3CO 2) ·中国主要用于娱乐,13世纪后期传入欧洲后主要用于扩张(计算机的用途?)

五、炼丹术

1、炼丹术与炼金术的主要区别与意义

·炼金术以乞求财富为目的,即点石成金(点金术)——今天原子核技术可以实现

·炼丹术以乞求长生不老的金丹为目的——当今美国冷冻死尸期待奇迹 ·炼金术与炼丹术的意义:化学的原始形式——《伊索寓言》中葡萄园的故事

2、中国炼丹术简史

·秦始皇派人海上“求仙人不死之药”——炼丹术的萌芽

·汉武帝热心于神仙、求长生不老之术——炼丹术的兴起

·东汉魏伯阳著当今世界保存下来的最早的炼丹术著作《周易参同契》 ·西晋初年葛洪著《抱朴子·内篇》——炼丹术的经典名著

·唐朝炼丹家孙思邈著《丹房决要》

·唐朝(道教为国教)唐太宗等六个皇帝服丹而死——炼丹术的鼎盛时期 ·明朝的皇帝服丹而死——炼丹术的衰落时期

3、葛洪

·生平:东晋丹阳人——没落贵族——功封关内侯——失意去南海学艺——罗浮山炼丹

·功绩:炼丹经典《抱朴子》——《晋书·葛洪传》载:"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名垂千古(杭州葛岭)

4、发展

·火药(中国)、在欧洲发展成为医药化学(炼金术发展成为冶金化学)。 ·为什么炼丹术(古代化学)在中国不能发展成为化学?——量的概念

六、医药

1、李时珍

·生平:身怀“不为名相,即为名医”之志,遂成“药圣”。

·《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

2、中药现代化

·中国的中草药基本上是廉价以原料出口。

·中医理论、方法西方不易接受(凭经验、缺乏量的概念)。

七、“化学”一词中英文溯源

1、“化学”之历史

·英文:炼丹术→炼金术西传→阿拉伯文al-kimiya(中国古汉语“金液”的发音)→欧洲alchemy →英语chemistry

·中文:东传日本(kimiya日文为“舍密”)→1860年改为“化学”(来自于中文书籍《化学入门》,何年出版不详)→1900年许传回中国(当时中文名“质学”或与物理等科学共称“格致”)

2、“化学系”之历史

“中国古代化学”思考题”

4.化学史的发端是( ),三大天然能源是( ),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 )。

5.陶与瓷的区别是什么?玻璃是古代什么人发明的?

6.蔡伦、葛洪、李时珍的历史贡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古代化学没有发展成为化学?

7.炼丹术与炼金术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炼金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

8.解释中、英文“化学”名称的由来。

9.从文字记录材料的发展历史,谈谈你对计算机、网络的看法。

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

汪朝阳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广州 510631)

波义耳

一、生平

·爱尔兰贵族出身——8岁入伊顿中学——游学欧洲5年——建立家庭实验室

·迁居牛津——组建“无形的大学”(英皇家学会前身)——当选主席(但谢绝就职)——巨额遗产捐赠教会

二、最大贡献——近代化学奠基人

1、含义

·给化学元素提出了科学的定义,“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恩格斯)。

2、背景

·炼金术——医药化学、冶金化学的兴起——当时化学处于从属地位——波义耳使其成为独立的科学

3、方式

·1661年匿名出版《怀疑派的化学家》,百年之后得到公认。

三、其他贡献

1、指示剂的发明

·第一位把各种植物的天然液汁用作指示剂的化学家,有的配成溶液,有的做成试纸。

·石蕊试纸即波义耳的发明,发明的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石蕊试纸的偶然发现:纪念未婚妻(波义耳终身未娶)——实验室放花——酸雾上升弄脏紫罗兰——水洗后插回——片刻变成“红罗兰”——研究各种植物的天然液汁与酸碱作用——石蕊地衣中提取的色液最有意思——制成石蕊试纸使用

2、波义耳定律

·研究气体时发现波义耳定律,比马略特早十几年。

3、磷的化学研究

《寻找哲人石的炼金师发现磷》

·1669年德炼金家布兰德炼金而破产——异想天开(机体的生命活动产物含有哲人石;凡是黄色的东西都含有黄金)——蒸馏人尿——残渣烤干——曲颈瓶内留下发光的粉末(认为是火素,实为磷)——卖机密给J. D.克拉夫特医生——欧洲宫廷巡回表演骗钱

·波义耳研究后,公开了制磷的秘密,并首次系统地研究磷的化学。

4、墨水的发明

·Fe3+与苦味子酸反应——黑色溶液久不褪色——蓝黑墨水——该方法沿用了一个世纪

“怀疑派化学家”思考题

10.波义耳的重大贡献与名著是什么?

11.石蕊试纸是如何发明的?给我们什么启示?

12.有人利用磷的发现骗人钱财,波义耳利用科学揭穿其底细。结合

当今社会的伪气功、纳米水等现象,谈谈你对科学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化学史论文(1)

化学史期末考核论文 题目:中国化学史对世界化学史的影响课程名称:化学史 姓名: 学号: 系别:化学系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实验学期:2012 至2013 学年第一学期

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过渡与联系 指导教师 (化学系) 摘要:化学从研究对象可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多少年来,人们人为地把它们分为界限分明的两门学科。直到维勒从无机物氰酸铵制得尿素。事实,世间万事万物均由有机无机共同组成。且有机物、无机物间可相互转换。近年,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科学的发展,使得这一界限真正已被突破,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相结合出现了一门交叉学科。金属有机化学正是两者之间的交叉学科。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结合在一起共同造福于人类。 关键字: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氰酸铵尿素金属有机化学 正文:化学这门学科,从研究对象来分,可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二大类。过去,一般认为无机化学是研究无生命物质的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有生命物质的化学。1828年德意志化学家维勒从无机物氰酸铵制得尿素,从而破除了有机物只能由生命力产生的迷信,明确了这两类物质都是由化学力结合而成【1】。 1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过渡 维勒在1828年给柏则里的信中写道:“我要告诉阁下,我不用人或狗的肾脏制成尿素。”在这之前,“生命力论”认为动植物体内存在着一种生命力,只要依靠这种生命力才能产出有机化合物,即有机物最初只能在动植物体内产生。化学家在实验室只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新的有机物,而不能用无机物制作有机物。自然界的矿物等无机物千年万年亘古不变,是没有生命的。他们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维勒道的两位老师格曼琳和贝采乌斯都是“生命力论”的维护者和宣扬者。如今,维勒却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尿素,强烈的冲击了形而上学的生命力论,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界的诞生提供了科学依据。他填补了生命力论制造的无机物同有机物之间的沟鸿,在这条鸿沟中架起了桥梁。第一次从无机物制备了有机物,

化学史资料库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7449505.html,/webcai/history/lecture /courseinstruction/howtoscore.html “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汪朝阳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广州 510631) 一、化学史定义 1、化学史是科学史的一个分支。 2、化学史是一门特殊的历史科学。 3、化学史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化学发展时期的划分 1、古代化学时期:化学的萌芽至17世纪中期 特点:无“化学”之名,以实用为主 中心:中国、埃及 2、近代化学时期:17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90年代中期 特点: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建立起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分支,兴起了化学工业 中心:欧洲 3、现代化学时期:19世纪末至今 特点:从宏观发展到微观,从描述发展到推理,从定性发展到定量,从静态发展到动态 中心:美国 三、学习化学史的意义

你希望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吗? 1、智慧胜于知识 “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中国化学家傅鹰(1902-1979) 2、中学教学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化学科研的意义 四、主要内容 以化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如葛洪、波义耳、拉瓦锡、道尔顿、阿佛加德罗、康尼查罗、戴维、法拉第、贝采尼乌斯、维勒、李比希、凯库勒、范特荷夫、门捷列夫、居里夫人、徐寿、侯德榜等为主线,从古到今简要阐述化学发展历史,并相对突出中国化学的过去与现在。基本内容分为以下十部分: 1、中国古代化学:蔡伦、葛洪、李时珍 2、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 3、化学革命:拉瓦锡 4、原子分子论:道尔顿、阿佛加德罗、康尼查罗 5、触电的感觉:戴维、法拉第 6、大师代代传:贝采尼乌斯→维勒;李比希→······ 7、化学建筑师:凯库勒?范特荷夫!鲍林······

化学史期末论文

坚守科学救国信念的勇者——丁绪贤 20082401163李露 摘要:丁绪贤(1885~1978),字庶为,我国近代分析化学家、化学史家与化学教育家。作为坚守科学救国信念的清末留洋学者,丁绪贤重视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先进技术的引进,革新了我国半微量定性分析化学技术。更值得关注的是,他前瞻性地认识到化学与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于化学史的深刻研究,研究自然科学史是提倡科学、改进教学的有力措施,并在教学和研究中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走在了当时国内化学家的前列。作为中国第一本化学史类的著作,丁绪贤的《化学史通考》一书开创了我国化学史研究之先河。 关键词:丁绪贤化学史研究爱国热忱人格科学思维 丁绪贤的学术生涯 1885年10月11日,丁绪贤出生于安徽阜阳的一个书香门第。丁绪贤自幼聪明好学,精通文史,曾乡试为秀才。由于当时国家贫弱,屡遭列强欺凌,世风遂倡科学救国。受维新思想影响,丁绪贤决意弃科举就实学,于1904年考入由江苏、安徽在南京合办的江南高等学校,并于1908年春考取安徽省公费留学的第一名而得以前往英国深造,就读于伦敦大学化学系。在攻读期间,丁绪贤师从著名化学家拉姆塞(William Ramsay,1852~1916),受到严格训练,打下牢固的科学基础。1912年拉姆塞退休后,他又在物理化学家唐南(F.G.Donnan,1870~1956)指导下撰写论文,于1914年获得荣誉科学学士(B.Sci.Honour)称号,并继续深造于伦敦大学研究部。1917年,丁绪贤归国后,以高等院校为主阵地,积极投身于科学与教育事业,曾辗转南北,历任北京大学、安徽大学、东吴大学、浙江大学等校教授,长期从事化学科研与教学工作,为当时国内多所院校的化学研究与化学教育领域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在治学育人之余,作为中国近代高等化学教育事业开拓者之一,丁绪贤曾担任东吴大学、安徽大学等校理学院院长,为国内有关高校化学系乃至理学院的创建与发展殚精竭虑。此外,他认为要发展科学,必须要有专门的科学组织,因此积极参与我国科学及化学的发展和传播事业,热心化学学术团体的工作。1932年8月4日,在中国化学会成立大会上,丁绪贤和陈裕光、

化学史答案(仅参考)

一、选择题(2*10) 附录一:重点注意复习的化学家:李时珍、阿伏伽德罗、波义尔、拉瓦锡、道尔顿、霍夫曼、诺贝尔、门捷列夫、能斯特、居里夫人、侯德榜、鲍林。这里的人名会考八题左右。 二、填空题(1*25)每空1分。 1、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从化学的萌芽至17世纪中期为古代化学时期;从17世纪中期—19世纪90年代中期为近代化学时期;从19世纪90年代末—20世纪以来为现代化学时期。 2、侯氏制碱化的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3、化学工业中最基本的化工原料,也直接或间接地作为其它工业原料的三酸是硝酸、盐酸、硫酸,两碱是烧碱、纯碱。 4、高分子化学与国计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天然高分子有绵花、蛋白质、天然橡胶。 5、化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的化学知识的系统的历史的描述。 6、化学形成的重要标志波义耳化学观的确立。 7、青铜的成分是铜和锡,陶瓷的原料是黏土, 8、十大环境危机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 9、绿色化学的含义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三、简答题共25分 1、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史? 在实施全面的化学教育的诸多途径中,化学史教育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化学史在教学的意义有以下三点: 1)、以史为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中适时地穿插一些与化学知识相关的趣闻轶事,引导学生追寻化学发展的历程,这样既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有助于化学理论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2)、结合史料,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能结合史料介绍化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从发展的高度把握知识。 3)、以史为鉴,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精神和方法 一切化学知识既是思维的结晶也是科学家们在探索中采用了正确方法取得的成就。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在化学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化学史素材,将其渗透到教学中去,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使之成为真正优秀的化学人才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学习化学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2、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P96~102 (1)把各种元素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之中,使化学的研究进入了系统化阶段,同时,对物理学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为光谱学、原子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2)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化学上,特别是无机化学,一次重大的综合。

学习化学史,展望分析化学未来

学习化学史,展望分析化学未来 一. 简述古代应用化学知识的积累对化学学科的贡献 简单而言,古代化学知识的积累就是为近代化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是近代化学体系的雏形。古代化学教育是人类化学教育发展的最早时期,它是指公元5世纪前这一时期内的化学教育。古代的数学、几何、天文学、力学及医学等先期已有了相当的发展。然而化学的情况却不尽其然,它在整个古代时期的发展,基本处于描述性知识的水平上,是依附于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如哲学、医学等)而生存、发展的。原始社会主要进行的是非形式的教育或依附生活的教育--家庭教育。正规的学校教育始现于阶级社会。学校教学内容长期以来主要以读、写、算和人文学科为传统,作为辅助的自然科学知识也仅限于算术、几何、天文、历法、医学等科目,化学则难登大雅之堂,却与幻术、占星术、巫术等有往来之嫌。 早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已认识并学会了利用火--这是人类最早利用的一种自然力,也是人类广泛进行化学反应的第一个发现,它标志着化学史的开端,构成了化学发展的基础。此后实用化学的发展,包括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利用能源等无不建立在火的使用的基础上。由此可知,化学作为一门学问是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的,并从此始终伴随和影响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化学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是人类生活生产知识的组成部分。因此,化学教育一开始就融会于整个社会教育之中,属于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并且基本以家庭教育的形式出现。 古代化学没有什么科学传统而言,它只能从工匠传承或传统哲学家(早期的祭司)中去追寻自己的历史根源。这两种传统大部分时候是各自独立的。通过工匠将实用化学的经验和技能一代代传下来,使之不断发展;通过哲学家把人类化学理想和思想流传下来并发扬光大。当这两种传统合二为一,即理论和实践结合为一体时,就产生了古代化学发展的最高形式--炼金术。亦即,古代化学教育一分为二,为工匠的实用化学教育和哲学家的“理论化学教育”,并最终在炼金术那里统一起来。 二.简单评述近代化学的形成 化学中元素的概念经过了两次重大发展,从古代元素概念到近代化学的元素概念。再到现代化学的包括同位素的元素概念,这些进展对化学这门重要基础科学的确有革命性意义。 古代元素的本来意义是物质的基本单位,是世界万物的组成部分。如我国的五行学说,古希腊的四元素说,但这些仅仅是一种天才的猜测。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古代人天才的自然哲学的直觉” 。不是近代的科学概念仅是人类深入物质层次的认识水平的暂时性界限。如四元素说认为物质的本原是几种抽象的性质,由这些原始性质组合成元素,再由元素产生万物,这种把本来不存在的脱离物质的抽象性质当做第一性东西,是错误的,唯心的。以此为指导思想,自然会产生“ 哲人石” 的思想。 十七世纪下半叶英国波义耳(Boyle. R. 1627-1691) 批判了上述元素的错误 慨念,于1661 年在其名著《怀疑派的化学家》一书中提出了新的元素慨念。“ 元素是组成复杂物体和分解复杂物体时最后所得的那种最简单的物体,是用一般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为更简单的某些实物”“ 化学的目的是认识物体的结构。而认识的方法是分析,即把物体分解为元素” 。波义耳第一次把物质的最终组成归结为化学元素。他的元素概念是实在的基元物质。波义耳确实为人们研究万物

2020年化学史常识知识竞赛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范文 2020年化学史常识知识竞赛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1/ 9

2020 年化学史常识知识竞赛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1、 K 金的意义商店里出售的金首饰,上面都表有 K 数。 K 数是表示金的纯度的指标,K 数越高,表示含金量越高,价格也越高。 24K 表示含金量达 99.5%以上,这种金很软,强度也较差;18K 表示含金量为 75%左右,这种金比纯金的硬度和强度大;有些金笔笔尖是 14K 金(含金量 58.3%),硬度就更大些,也更耐磨。 2、砷的发现关于砷的发现,西方化学史家们都认为是 1250 年德国的马耐斯以雄黄为原料首先制得了砷。 近年来我国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实际上,我国古代炼丹家才是砷的最早发现者。 据史记记载,约在 317 年,我国的炼丹家葛洪用雄黄、松脂、硝石三种物质炼制得到砷。 3、亚硝酸盐的用途及对人体的危害在氮的化合物中,有一类盐叫做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亚硝酸钾等,它们可用于印染、漂白等行业,并广泛用做防锈剂,也是建筑业常用的一种混凝土掺加剂。 在一些食品如腊肉、香肠等中,常加入少量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剂和增色剂,不但能防腐,还能使肉的色泽鲜艳。 但是亚硝酸盐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的身体会造成危害。 所以,国家对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 长时间加热沸腾或反复加热沸腾的水,由于水分的蒸发,使水中

的硝酸盐浓度增加,饮用后部分硝酸盐在人体内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3/ 9

亚硝酸钠是亚硝酸盐的一种,它是无色或浅黄色的晶体,有咸味。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由于它的外观类似食盐,曾多次发生过被误当食盐食用的事件。 如果误食亚硝酸钠或食用有过量亚硝酸钠的食物,会出现嘴唇、指甲、皮肤发紫,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另外,腐烂的蔬菜等中也含有亚硝酸盐,不能食用。 4、勒夏特列简介勒夏特列是一位精力旺盛的法国科学家,他研究过水泥的煅烧和凝陶瓷和玻璃器皿的退火、腐蚀剂的制造以及燃料、玻璃和炸药的发展等问题。 他对乙炔气的研究,致使他发明了氧-乙炔焰,并用于焊接。 勒夏特列特别感兴趣的是科学与工业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从化学反应中得到最高的产率。 他因于 1888 年发现了勒夏特列原理而闻名世界。 5、 PH 值及溶液 PH 值的实际意义化学上常用 PH 值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测定溶液的 PH 值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例如,在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 PH 值的溶液中才能进行。 对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在酸性介质中或在碱性介质中进行,其产物往往不同。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 PH 等于 7 或接近 7 的土壤里生长。

化学史学习中的自然辩证法

化学史学习中的自然辩证法Natural Dialectics in the Study of Chemical History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所在院系: 所学专业: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南京 2015年12月

摘要:本文从化学史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出发,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就自然辩证法对化学史学习的指导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化学史自然辩证法指导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dialectics,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views about the guidance in the natural dialectics in the study of chemical history. Key words: chemical history, natural dialectics, guidance 1 引言 自然辩证法作为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内容涉及自然观、自然科学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及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和科学技术思想史等广泛的领域。它既有对各门具体科学的基本问题的深层考察,以及对具体科学方法的细致研究,又有对整个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及方法论的宏观探索。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可以肯定地讲,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科技史表明,任何自然科学重大成果的取得,实际上都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果。化学史的撰写历史至少已400年,但仍然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们不理解化学史所起的作用,就不能理解科学革命。而且在我们将来所知比现在所知更多之时,我们还会说,没有化学史知识,就不可能理解世界现代史。因此,要求我们在自然科学研究过程中,自觉地发现挖掘规律,并运用自然辩证法及科学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这必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产生积极的、巨大的影响。 2 化学史中的自然辩证法 2.1 自然辩证法准确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矛盾性。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问题;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它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同时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这一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内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在化学史的诸多事例中充分验证了这一规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有机化学史中的马尔科夫尼可夫规则,它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发生加成时,氢将加在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但当分子中存在较强的吸电子基团时,则情况恰恰相反,这是马尔科夫尼可夫规则的一个特例。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烯烃、炔烃、芳烃和醛酮等有机化合物都含有不饱和键,但它们发生的加成反应的性质却不尽相同。烯烃、芳烃只能发生亲电加成,而醛酮等却能发生亲核加成,这是由其内因分子结构不同而决定的。炔烃的内因决定了其既可发生亲电加成,也可发生亲核加成,至于到底发生何种反应,则尚需考虑其外部条件,因为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丙烯与溴化氢所进行加成反应的产物则因是否有过氧化物存在而完全不同,也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致。 2.2 自然辩证法深刻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涵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所以,恩格斯认为,化学史可以称为研究物体量的构成

化学史试卷

《化学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年级: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选题(10×1分=10分) 1.“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这句话是下列哪位化学家说的?() A.波义耳 B.徐寿 C.葛洪 D.傅鹰 2.下列不属于拉瓦锡对化学的贡献的是()。 A.推翻“燃素说”,对燃烧作出正确的解释,创立氧化学说 B.证明金刚石的成分是C的同素异形体 C.促成了世界第一个合成氨工厂的投产 D.推动酸碱学说的发展 3.于 1803首先提出科学的“原子”概念的化学家是()。 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康尼查罗 D.法拉弟 4. 李比希是()的创始人。 A.近代化学 B.近代化学教育 C.现代化学 D.现代化学教育 5.被英国《Nature》杂志称之为“一件迷人的艺术品”的教育著作是()。 A.《空间的化学》 B.《分子建筑术》 C.《化学研究》 D.《化学原理》 6.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最大的贡献是()。 A.导电高分子的发现及开发 B.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 C.用氢化反应催化剂分别实现了光学异构体的不对称合成 D.提出前线轨道理论 7.元素周期律的提出过程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拉瓦锡首次分类;②年迈尔“六元素表”;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④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八音律”;⑤法国化学家尚古多“螺旋图”;⑥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三元素组”。 A.①⑥⑤④②③ B.①④⑤②⑥③ C.①⑥⑤②④③ D.①②⑤④⑥③

8. 阿伏加德罗是()学说的建立者。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电子 9.在第一次国际化学大会上起作用的是( )。 A.《化学哲学教程提要》 B.《化学纲要》 C.《化学研究》 D.《空间的化学》 10.第一个提出()概念的是贝采尼乌斯。 A.反应速率 B.反应物 C.催化剂 D.物质守恒定律 二、多选题(10×2分=20分,选错或少选均不可得分) 1.下列关于法拉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现电磁效应和电解定律 B.提出酸的含氢学说 C.第一个发现苯,并研究其性质 D.发明安全矿灯 2.1832年完成苦杏仁油的研究,发现了安息香基,有力地支持了取代学说的化学家是()。 A.维勒 B.柯尔贝 C. 贝采尼乌斯 D.维勒 3.苯环结构学说的意义有()。 A.理论上促进了化学理论的发展 B.应用上促进了煤焦油化学工业 C.炼焦工业和煤气工业的公害 D.指导了染料、药品、炸药等有机产品的进一步合成 4.()是人类认识原子微观结构的三个里程碑。 A.X射线的发现 B.显微镜的发现 C.电子的发现 D.放射性的发现 5.我国现代民族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是()。 A.徐寿 B.侯德榜 C.范旭东 D.吴蕴初 6.()是三大天然能源。 A.煤 B.太阳能 C.石油 D.天然气 7. 1995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是张青莲院士测定的()的原子量被采用。 A.Ir B.Sb C.Ce D.Eu

浅谈化学史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意义

浅谈化学史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意义 高中化学学习中,可以利用化学史调动我们学习的兴趣,可以将它渗透到习题中,可以还原科学家的实验,对我们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有很好的学习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化学史的发展及其对化学学习的作用,希望通过对本文的探讨,给予我们高中生些许启示。 标签:化学史;发展;意义 我国化学家傅鹰曾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化学史的教育在国外有比较久远的历史,在我国也开展得比较早。20世纪30年代,丁绪贤在北大开设化学史课,新中国成立后,化学史教育得到不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期刊网上关于化学史的教育论文有150多篇。很多高校老师和中学老师对化学史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不断地挖掘和利用化学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化学史及其在中学中的教育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等。 1 化学史的发展 1.1 火和化学 化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从人类开始使用火的时候就有了最早的化学活动。火是物质燃烧时所表现的一种化学现象,在熊熊烈火中,人们开始烧制陶器、冶炼金属。由于掌握了制陶工艺、冶金技术,使得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这里的每一个进步,都和火息息相关,同时为人们积累了一定的化学知识。陶器的制作在后期发展为彩陶,其表面呈红色,经分析其成分为氧化铁。在中国烧制瓷器的同时,国外发现了采用天然碱与沙石或石英混合,高温熔化后,得到晶莹透亮的块状物,这就是玻璃。 可以说,正是人们开始使用并保存了火种,使得古代的人们学会了利用简单的化学方法来制备陶瓷、玻璃进而酿酒,同时也为人們获得了不少关于物质和化学变化的相关知识。 1.2 炼丹术和化学 提到炼丹术不能不提国内的一个人物,魏晋南北朝时的葛洪,当时著名的炼丹家,他对炼丹术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家庭的关系,葛洪从小就受到了神仙方术的熏陶,后来拜郑隐为师,开始学习炼丹术。在他长期炼制的药物中,有一种叫着九转还丹的,就是利用了丹砂的分解和化合作用。丹砂,化学名称硫化汞,经过煅烧,其中的硫会被氧化成二氧化硫,可以分离出金属汞,然后,再让汞和硫化合,生成黑色的硫化汞,黑色的硫化汞经过加热升华,再经过冷却结晶,还原为比烧制之前更为纯净的红色的硫化汞。

化学史论文

化学史论文 摘要:玛利亚·居里是第一位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科学史上不朽的丰碑,更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她对科学的追求、对名利的淡薄和对生活的态度无一不是我们学习的标杆。 关键字:科学追求放射学自由淡泊 一、艰辛求学路 1867年11月7日,玛丽亚·斯科沃多夫斯卡出生在波兰一个普通教师家庭,5个兄弟姐妹里,玛利亚最小也最聪明。时局动荡,姊妹又多,家庭经济困难,再加上当时的俄国沙皇统治下,女子不得入读大学。1876年,玛利亚只身来到华沙西北的农村当家庭教师。在此期间,玛利亚坚持自学,参加波兰爱国青年的“流动大学”。七年过后,她与姐姐们互相资助着终于去到巴黎,踏上求学之旅。 记得读小学时在思想品德课本上读到过有关玛利亚的事迹,那正是她在巴黎求学期间的故事。1891年,玛利亚来到梦寐以求的巴黎,8年来没能被现实磨灭的梦想终于实现,她非常勤奋用功学习,每次都早早来到教室坐在离讲台最近的位置。生活依然很艰苦,为了省下马车钱,玛利亚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顶阁,没火没灯没水的居住环境使她已很满足。阁楼上冬冷夏热,在没有钱买厚棉被的岩洞里,睡觉的时候,玛利亚将屋里的凳子压在被子上取暖。这样清贫艰苦的生活不但没有使她却步,反而令她更加努力地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 三年时间里,玛利亚分别以第一第二的成绩毕业于物理系和数学系,并加入李普曼教授实验室,开始科研活动。1894年,在玛利亚研究各种钢铁与磁性科研项目期间结识了志趣相投的青年科学家——皮埃尔,并结为伉俪,此后我们将玛利亚尊称为居里夫人。此后的第二年,她又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大学毕业生任职考试,然后又决定考博士,就连长女的出生也不能阻挡她对学习和科研的追求,从1899年到1904年间,夫妻俩发表了32篇学术论文。她是欧洲第一位女博士,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 二、放射学的开创者 1896年,法兰西共和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关于铀的工作报告引起了居里夫人极大的兴趣,铀及其化合物能不断的放出射线,向外辐射能量,这些能量来自于哪里?这种与众不同的射线性质又是什么?居里夫人决定揭开它的秘密,于是开始了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在这片当时鲜有人研究的处女地里,居里夫人最终在1896年相继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完成了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居里夫人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放射学之母。一战期间居里夫人还致力于研究将放射器械运用于医疗方面,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的运用。 居里夫人将一生奉献给放射学。早期,艰苦的研究环境、繁重而艰巨的实验普查让这位对科学态度严谨的女科学家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晚年却因受到过度射线照射死于恶性白血病,甚至她的大女儿也同样因为受过度放射线的照射死于白血病。当年居里夫人的研究手稿至今还有很强的放射性,但在她看来,科学研究比她本身的健康要重要得多。如果没有居里夫人,就没有当今任何有关癌症的放射性疗法的存在。是她,用生命换来了全世界癌症病人生存的希望。 三、唯一没被盛名宠坏的人 除了对科学的卓越贡献,居里夫人所表现出的面对生活不幸的坚强、对荣誉的淡薄、对祖国的热爱、对弱势力的同情、、追寻公正、平等、自由和与歧视斗争到底的意志,无一不是她留给世界的能与前者相提并论的珍贵遗产。

化学史答案

1.炼丹术与炼金术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炼金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 炼金术通常指的是将贱金属转变成贵金属;炼丹术通常指的是炼制长生不老丹药. 炼金术在中国称其为炼丹术.中国是炼丹术的起源地 化学实验是化学发展的生命线.古代的炼丹术所用药物和器具,都为以后的化学实验打下基础. (1)药品:炼丹家约用了六十余种药物.有元素—Hg、S、C、Sn、Cu、Pb、Au、Ag 等;氧化物---HgO(三仙丹) 、铅丹(Pb3O4)等;氯化物---盐(NaCl) 、卤砂(NH4Cl) 、卤咸(MgCl2)等;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等. (2)仪器:丹房里加热的设备有---“丹炉”、“丹灶”或“丹鼎”. 操作有:研磨、蒸馏、升华等. (3)方法:加热法、升华法、蒸馏法、沐浴法、密封法、溶液法等. (4)化学物质变化的认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金属置换反应. (5)控制原料种类和分量比例 2.什么是“燃素说”?由谁提出?如何客观评价“燃素说” 1669年,德国化学家贝歇尔(1635-1682)在《土质物理》一书中,对燃烧现象作了许多论述,提出了“燃素说”的初步思想,1703年,贝歇尔的学生,德国化学家施塔尔(1660—1734)把油土改名为“燃素”.总结了各种燃烧反应和观点,系统阐述了燃素学说. 燃素学说认为,所有的可燃物都含有一种共同的元素---燃素,一切与燃烧有关的化学变化,都可以归结为物体吸收燃素与释放燃素的过程.煅烧金属时,燃素逸出,金属变成锻灰.锻灰与富含燃素的木炭共燃时,从中吸取失去的燃素,金属又会重生. 化学是“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燃素说虽然是化学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但它毕竟是一种错误的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它便漏洞百出.后期燃素论者对金属经煅烧而增重所给予的解释是,燃素具有负重量或正的轻量.到十八世纪末,人们发现了氧,揭示了燃烧的本质,燃素说也就让位于氧化说了. 3.阿伏伽德罗,拉瓦锡等均学习法学,却因兴趣而改行,终有大成,这些给我们什么启示,如何 看兴趣,学业,职业,和成就的关系?人生经常因为种种原因,面临学业,兴趣的困惑,你将如何理解? 有人说,兴趣是我们最大的老师。我认为,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第一要素就是你喜欢它,所以职业要与自己的兴趣相符。(仅供参考,重在独立思考,具有个性,个性就是命运,就是成功!)4.苯环结构学说有何意义?简述其提出年代后煤焦油工业(染料,医药,炸药)的发展概况 意义:理论上促进了化学理论的发展——应用上促进了煤焦油化学工业——炼焦工业和煤气工业的公害——苯环结构学说的提出指导了染料、药品、炸药等有机产品的进一步合成合成染料工业:1856年英国有机化学家柏琴意外合成第一个人工染料苯胺紫——1857年合成染料工业开始建立——1858年A.W.霍夫曼碱性品红——1869年第一种天然染料茜素被合成——1882年拜耳合成靛蓝——1884年刚果红染料——19世纪后半叶“化学工业王冠” 医药化工:芳香族化合物为原料——1859年柯尔贝用苯酚`合成水杨酸——1889年F.霍夫曼用水杨酸和醋酸酐合成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1911年“六零六”——1932年偶氮染料百浪多息具有抗菌作用——1935—1944年磺胺类药物 炸药的合成:1846年用棉花和硝酸作用制得硝酸纤维素(炸药、人造纤维),1865年英国化学家制得硝化棉(火药),奠定近代炸药的基础——1846年硝化甘油(炸药、治疗心机绞痛药物),1867年诺贝尔用多孔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制成代拿特炸药,成为安全使用硝化甘油的第一人.——1863年TNT——苦味酸.从1904年开始把TNT作为军用猛炸药. 5.元素周期律的提出与发展中,许多杰出科学家做出了贡献,试列出他们的名字与贡献,元素周 期律的发现有何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哲学意义 提出过程:1789年拉瓦锡首次分类——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三元素组”——1862

浅谈化学发展史

浅谈化学发展史 【摘要】:化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化学的发展史,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化学。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等等。当时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而它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关键词】:重要意义;定义;发展;化学 【正文】:第一次学习化学发展史,首先要知道它有什么意义,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化学发展史呢?首先,学习和研究化学式的重要意义已为化学家和化学史家所重视,甚至已经发展到为教育领导部门所重视,这不是偶然,而是由化学史的内容所决定的。学习化学史,不仅是为史而学,而是史为今用,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现代化学。因此,学习化学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第一,掌握化学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的系统历史知识,有利益培养化学人才的良好素质。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化学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并不容易,是广大劳动群众和化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艰辛努力,甚至不惜付出健康和生命代价,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果,汇集成一部化学的历史。 第二,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可以正确的理解和处理化学中实验与理论二者的辩证关系,它们是具体的历史的同意,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它们共同促进了化学学科的发展。 第三,学习化学史,有利于提高化学人才的独立工作能力。在经过二三年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及实验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之后,在学习化学史,可以讲全部化学连贯起来通盘考察其发展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分析和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寻求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知道了化学发展史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化学发展?化学史是科学史的一个分支。什么是科学史呢?科学史的重要奠基人,美国著名科学史家G.萨顿曾经这样定义:“如果把科学定义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或者看做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索系统化的这样一种知识,那么科学史就是这种知识发展的描述和说明。”如果我们用更习惯的语言为科学史下定义,可以认为科学史史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关于自然知识的系统的历史的描述。 化学史则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的化学知识的系统的历史的描述。因此,化学史不是纯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相互交叉的一门特殊的历史科学。化学史也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余华的其他分支学科有区别也有联系。化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以讲授知识的理论和现状为目的,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更新其内容。化学史则不然,他是从化学发展的历史角度,在纵的方向上,阐述从化学萌芽开始,经过漫长的岁月,怎样发展为现代化学史的过程。即化学怎样产生,发展和繁荣起来的全过程的系统阐述。 那么化学是怎样发展的呢?化学在发展过程中,依照所研究的分子类别和研究手段、目的、任务的不同,派生出不同层次的许多分支。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化学传统地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四个分支。2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学键的电子理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化学研究在理论上和实验技术上都获得了新的手段,导致这门学科从30年代以来飞跃发展,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现在把化学内容一般分为生物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五大类共80项,实际包括了七大分支学科。那么它们又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就从分析化学来看。在化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中世纪,甚至古代,人们已开始从事分析检验的实践活动。这一实践活动来源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如为了冶炼各种金属,

化学史总结

1、化学史: (1)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 (2)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 (3)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 (4)候氏制碱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5)国博览会金奖); (6)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 (7)Cl2的发现者——舍(8)勒(瑞典); (9)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 (10)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1)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12) 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 (13)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14)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15)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 (16)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 2、两次获得诺贝尔讲的鲍林在化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莱纳斯?卡尔?鲍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年2 月28日-1994年8月19日),美国著名化学家,量子化 学和结构生物学的先驱者之一。1901年2月28日出生在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1994年8月19日逝世于美国加 利福尼亚州享年93岁。1954年因在化学键方面的工作取 得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因反对核弹在地面测试的行动获 得诺贝尔和平奖,成为获得不同诺贝尔奖项的两人之一(另 一人为居里夫人);也是唯一的一位每次都是独立地获得诺 贝尔奖的获奖人。其后他主要的行动为支持维他命C在医 学的功用。鲍林被认为是20世纪对化学科学影响最大的人 之一,他所撰写的《化学键的本质》被认为是化学史上最 重要的著作之一。他以量子力学入手分析化学问题,结论 却以直观、浅白的概念重新阐述,即便未受量子力学训练 的化学家亦可利用准确的直观图像研究化学问题,影响至 为深远,比如他所提出的许多概念 ..:电负度、共振理论、价 键理论、混成轨域、蛋白质二级结构等概念和理论,如今已 成为化学领域最基础和最广泛使用的观念。下面我们依次从 Pauling的生活经历、学术贡献及社会工作这3个方面来阐 述他在化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总结并推广了纸技术,而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书呢! 公元700-800年唐朝孙思邈在《伏硫磺法》中归早记载了黑火药的三组分(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火药于13世纪传入阿拉伯,14世纪才传入欧洲。

人文化学论文1

是什么推动了化学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发展西方学科思想 摘要:通过简述化学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并就此探讨不同时期推动化学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就自己的观点来间接地说明为什么最早的化学萌芽产生于中国,却在西方成长为一门真正的学科。 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活动中就存在化学的身影。例如火的利用,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化学变化的开端;再者,陶瓷、冶金和炼丹术的发展,无不蕴含着化学变化的知识。化学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活动是息息相关的,同时不同时期的化学,其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我们知道,化学的发展阶段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即远古和中古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也逐渐的从起初的萌芽状态走向成熟,最终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并延伸到其他科学领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化学分枝学科。 在远古及中古时期,化学在世界各地并没有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当然也没有现代化学科学研究的模式。当时的人们只是通过社会实践,在同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偶然接触到各种化学变化,逐渐的了解它,利用它,并在利用它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它的理解,又进一步地扩大对它的利用,所以说,这个时期的化学就是人类利用化学变化,运用化学常识来创造物质力量的一种活动,以提高生产技能,改善物质生活条件。正因为如此,古代化学往往又被称为古代工艺化学或古代实用化学;也正是由于人类为了提高自己的生产技能,改善物质生活条件,使得古代化学一步步的向前推进,让这种需求成为古代化学能够得到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这时的化学发展不能和以后几个阶段化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相媲美,但是它仍然是化学发展的源头。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在古代化学领域有过广泛的开拓,奉献出了才智,做出了不少意义重大的创造发明。从陶瓷、冶金、酿造到发明火药和造纸术,中国在当时是引领世界的,中华民族在古代化学领域的非凡成就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了的。可以说,化学的萌芽是产生于中国,并在中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单从陶瓷一方面来说,中国的瓷器很早以前就是闻名于世界的,并且成为古代世界贸易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同时给西方陶瓷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在化学领域的影响慢慢的削弱了。从十七世纪中期,化学的发展进入近代发展时期,此时化学发展的中心已转移到西方欧洲,而不是东方亚洲。这时在化学领域是通过实验有许多化学上的新的发现,在以往积累事实和经验的基础上,化学成为科学,逐步发展出一系列的概念、定律和理论。到了十九世纪,化学进入了繁荣时期,与此同时,西方在化学领域的突出成就和贡献更加的显现出来。 为什么近代化学能够在西方欧洲迅速发展,走向繁荣,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学科?而相反曾经被视为化学萌芽的发祥地的中国却在这个领域逐渐走下了历史的舞台?我想,这其中有着许多主要因素推动着化学朝这个趋势前进与发展。首先,是由于十六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后在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取得胜利,生产力得到发展,手工操作被机器生产所代替。采矿、冶金、地质、机械、造船、纺织和制药等各工业部门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化学学科的成熟。社

化学史--古代化学不能发展成为近代化学的原因

古代化学不能发展成为近代化学的原因 古代化学主要是以炼丹术和炼金术为主,鲜少直接接触到化学,更主要的还是炼丹术的发展,然而炼丹术的发展并没有更好的促进化学的发展。在中国,炼丹术是道教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道教的神仙思想为其思想渊源。道教是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与民间方土的神仙思想和各种巫术的结合,道教的神仙思想,即相信能借助各种修炼方法(如行气导引,炼丹术、房中术等)可以达到驾驭自然力量和长生不老的理想境界。当时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时期,统治阶级的物质享受大有增加,长生不老也就成为他们的一大愿望。因此,懂得炼丹术的方士受到了帝王的青睐,炼丹术也就这样兴盛发展起来了。下面让我来总结一下,为何它不能让古代化学发展成为近代化学: 第一,炼丹家缺乏数学素养,能对一些反应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当然更不可能发现物质组成的恒定,物质的成 分元素间的关系的比例一定和物质质量守恒定律 了。这些使得古代的炼丹术未能突破神秘的外衣而发 展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化学,这是中国古代的炼 丹术不能发展成为现代的化学的重要原因。 第二,造成此结果不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思想潮流有关,而且与炼丹家使用药品种类和使用方法的局限性是 密不可分的。 第三,炼丹术本身的局限性,炼丹术的指导思想是追求长生不老和物质享受,而不是探索科学真理,这使得炼丹

家不可能成为化学家,也使得在对炼丹过程中出现的 许多导致新发现的化学反应,因为与长生无关而失之 交臂,这是不能发展成为化学的又一重要因素。 第四,炼丹家之间相互严守秘密,不事交流,以至千百年来重复操作,致使其无法更上一步,几乎就是一直在原 地踏步,无法更好发展。 第五,炼丹家在实验的造作过程对实验用具的不要求和实验结果的一些情况的忽略,例如不知采用玻璃仪器, 以至于妨碍观察,不关注气体物质忽略收集气体和 度量气体等等。 从另一方面科学的角度来看的话,古代化学不能发展为近代化学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中国古代的技术基本上都是经验技术,属于工匠文明,并且形成了强大的惯性,成为了一个无法逾越 的文化形态。没有系统理论和基础学科支撑的民间 发明很难发展成为近代科学。 第二,科技结构自身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科技过分强调实用性,很少理论探讨,没有严密 的逻辑体系,因此科技的传播和发展是封闭的,无 法促进化学的发展。 第三,科学的两种基本元素的缺失。爱因斯坦曾指出近现代科学的两个基础是形式逻辑体系和通过科学实

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

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化学发展史,了解炼丹术和炼金术,了解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对化学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史料认识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的发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了解化学、关注化学、学好化学、热爱化学、报效祖国。教学方法提供史料→教师引导→讨论归纳→激发兴趣→培养学科素养教具准备投影仪、史料胶片、物质样品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那就是化学。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呢?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学科有趣 味吗?这门学科是怎么发展的呢?下面我们就学习化学发 展史。板书: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引言:在学习化学发展史以前,首先请同学们听三个有趣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在1994年的美国某地。那天,大学里面一座大楼失火了。“呜,呜,……”消防车问讯赶来。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楼门口警卫森严,不许消防队员进去。“火烧眉毛了,还不许我们进去?”消防队员着急的问。“不行,没有国防部的证明,谁都不许进!”原来,大楼里面的科学家们正在极端秘密地研究一种化学元素──铀。为什么研究铀要那么保密呢?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781年,英国有位著名的化学家叫普利斯特里,他很喜欢给朋友表演化学魔术。

每当有朋友来到他的实验室参观时,他便拿出一个空瓶子,给大家表演。可是,当他把瓶口移近蜡烛的火焰时,忽然发出“啪”的一声巨响。朋友们吓了一跳,有的甚至钻到桌子底下去。原来,瓶子里事先装进氢气和氧气,点火会发出爆炸声。一次,他表演完“拿手好戏”后,在收拾瓶子时,注意到瓶子上有水。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现,氢气燃烧后变成了水。第三个故事发生在1890年。在庆祝德国化学会成立25周年的大会上,著名化学家凯库勒,讲述了自己怎样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一大难题。“那时侯,我住在伦敦,日夜思索着苯分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我徒劳地工作了几个月,毫无收获。一天,我坐马车回家,由于过度劳累,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睡着了。我作了一个梦,一条蛇首尾相连,变成一个环。我从梦中惊醒,当天晚上,在梦的启发下,我终于画出了苯分子的环式结构,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的一大难题。” 提问:同学们听完了这三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板书:一、从三个故事看化学发言:对同学们的发言有针对性的点评。讲述:故事一从一个很小的侧面说明化学是何等的重要。美国在1945年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当年的8月6日和9日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引起世人瞩目。我国在1964年10月16日在西北上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核弹的历史。故事二说明研究化学一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