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大植物生理学报告硝酸还原酶

浙大植物生理学报告硝酸还原酶

浙大植物生理学报告硝酸还原酶
浙大植物生理学报告硝酸还原酶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掌握体内法测定植物组织中的硝酸还原酶原理和方法,明确诱导酶含义。

二、实验原理

硝酸还原酶是植物氮素代谢作用中的关键性酶,与作物吸收和利用氮肥有关。

NO3-+NADH+H+NO2—+NAD++ H2O

产生的NO2—可以从组织内渗透到外界溶液中,并积累在溶液中,测定反应液中的NO2—含量的增加,即表现该酶活性的大小。

测定原理:NO2—+磺胺+α –萘基乙烯二胺,得到红色溶液,测量540nm处OD值,结合标准曲线得到NO2—含量。

三、主要材料与设备

材料:在20℃蒸馏水培养一周小麦苗,实验前一天分两组,一组加KNO3,一组加蒸馏水(或NH4Cl),在白天置光照下处理。

设备:针筒,分光光度计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取各组苗地上部0.5g,切成合适长度,放入50mL注射器中,加酶促反应液10ml, 抽气1min, 置恒温箱35℃20min,取出后将反应液过滤入烧杯中。取4ml反应过的液体,加磺胺溶液2ml+萘基乙烯二胺溶液2ml,室温放置5min后测540nm OD.

显色、比色测定NR活力。同时作空白:4ml酶促反应液 +磺胺溶液2ml+萘基乙烯二胺溶液2ml 室温放置5min测540nm OD.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称量叶片质量:0.52g

OD值:标准处理样本对照样本

0 0.081 0.067

标准曲线:

得到处理样本NO2—含量为11.032 nmol,对照样本NO2—含量为8.774nmol

NR活力(NO2—生成nmol/g鲜重.h)

=根据OD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NO2—(nmol)× 3 × 10/4/(样品质量)

处理样NR=159.115nmol/g,对照样本NR=126.548nmol/g

六、试验结果讨论

1.实验组样品实际硝酸还原酶活性大于对照组,说明在NO3-溶液中培养时已形成

硝酸还原酶,而对照组是在加入NO3-后才形成硝酸还原酶,从而说明硝酸还原酶为一种诱导酶。

2.若用NaNO3 替代KNO3,则会导致光合呼吸作用减弱,酶的活力降低,从而影

响硝酸根转化为亚硝酸根。K+离子可以调节渗透压,气孔开闭,促进氧化磷酸化,同时是形成细胞膨胀和维持细胞内电中性的主要阳离子,Na+离子无法完全取代其作用。

3.若不进行光照,则两组实验结果差异不大且酶活性均较低。

实验9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9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一、目的 学会植物组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 木茨叶或菠菜叶子、蓖麻叶、721型分光光度计、真空泵(或注射器)、保温箱、天平、真空干燥器、钻孔器、三角瓶、移液管、烧杯、洗耳球 0.1mol/L磷酸缓冲液(pH7.5)、0.2mol/L KNO3);磺胺试剂、a-苯胺试剂,NaNO2 标准溶液: a—萘胺试剂配制:0.2克a—萘胺加25ml浓盐酸,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磺胺试剂配制:取1克磺胺加25ml浓盐酸,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NaNO2标准溶液:1克NaNO2用蒸馏水溶解,定量至1000ml,然后吸取5ml,再加蒸馏水定量至1000ml,该溶液每ml含有NaNO25ug,用时稀释之。 磷酸缓冲液: 贮备液A:0.2mol/L NaH2PO4溶液(27.8g NaH2PO4·H2O配成1000ml)。 贮备液B:0.2 mol/L Na2HPO4溶液(53.65g Na2HPO4·7H2O或Na2HPO4·12H2O 配成1000ml)取A液16ml+B液84ml,用水稀释至200ml 三、原理 硝酸还原酶是植物氮素代谢作用中关键性酶,与作物吸收和利用氮肥有关,它作用于NO—3还原于NO—2 NO—3+NADH+NO—2+NAD++H2O 产生的NO-2可以从组织内渗透到外界溶液中,并积累在溶液中,测定反应溶液中NO-2的含量的高低,即表明酶活性的大小。 NO-2含量的测定用磺胺(对氨基苯磺酸胺sulfanil—amide)比色法,这种方法非常灵敏,能测定每m10.5ug的NaNO2。 四、方法步骤 1.将新鲜叶片(蓖麻、烟草、木茨叶等)水洗,用吸水纸吸干水分,然后用1cm的钻孔器钻取的圆片,在天平上称取等量的叶圆片两份,每份0.5克,(或每份取50个叶圆片),分别置于含有下列溶液的三角瓶中,(1)0.1mol/L磷酸缓冲溶液5ml+蒸馏水5ml。(2)0.1mol/L磷酸缓冲溶液5ml+0.2mol/L KNO3 5ml。然后将三角瓶置于真空干燥器中,接上真空泵抽气,放气后,叶圆片即沉于溶液中,(如果没有真空瓶,也可以用20ml注射器代替,将反应液及叶片一起倒入注射器内,,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出口小孔,然后用力拉注射器使之真空,如此抽气放气反复进行多次,即可使叶圆片中的空气抽去,并沉于溶液中),将三角瓶置于30℃温箱中,使不见光,保温作用30分钟,然后分别吸取反应溶液1ml,以测定NO-2含量。 注意取样前叶子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光合作用,以积累碳水化合物,如果组织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会使得酶的活性降低,此时则可在反应溶液中加入30μmol/L 的 3—磷酸甘油醛或1.6——二磷酸果糖,能显著增加NO-2的产生。 2.NO-2含量的测定 保温30分钟结束时,吸取反应溶液1ml于一试管中,先加入磺胺试剂2ml,后加入一

6、植物学实验报告2

华南农业大学实验报告 专业班次11农学1班组别201130010110 题目植物生长区域的测定姓名梁志雄日期2012-11-10 一、实验原理 植物或其各器官的生长常只局限于某些区域,通过对植物生长区域的观察,可以加深对植物生长大周期这个植物生长基本规律的认识,本实验用画线法来测定植物生长区域。 二、实验材料与实验器材 发芽的绿豆种子、培养箱、滤纸、毛笔、绘图墨水、直尺 三、实验试剂 1/22mol/L的草酸溶液、0.1mol/L氢氧化钡溶液、酚酞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 1 、选择根系生长较好的发芽种子两粒(根长度为1.5~2.0cm适宜)。用滤纸将根上水分吸干,然后从根尖起,用绘图墨水画线十道,彼此间隔1mm。画线时小心不要使幼根受伤。 2 、待墨水干后,把种子放人铺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写上标笠,放入恒温箱中培养,1~2天后观察根的生长情况。 3 、绘图表示培养前后根的差别,量出各道线间的距离,列表记录,说明根的生长区域在幼根的哪一部分 五、数据记录记录 培养后各段根的长度 幼根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1.3 1. 2 1. 3 1.7 1.6 1.8 1.7 1.1 1.1 2 0.9 1.2 1.2 1. 3 1.6 1.7 1.7 1.6 1.2 1.2 3 1 1.2 1.3 1.2 1.8 1.7 1.7 1.8 1.2 1.1 平均值 1.0 1.2 1.2 1.3 1.7 1.7 1.7 1.7 1.2 1.1 六、实验总结

由实验数据可以知道,5、6、7、8段生长最快,故根据已有资料可以判定该段位伸长区、而2、3、4生长次之,估计为分生区、9、10段有明显的根毛,为根毛区,可以看到第一段没有生长,故为成熟区。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 1.熟悉植物野外的生存环境,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巩固和加强课堂知识内容,观察、比较、分析植物各大类群的典型代表植物,探讨各大类群植物的形态特征。 3.学会使用植物检索表,掌握一般的的植物分类的理论基础。能通过检索表认识查找植物,并掌握常见植物的科、属类别。 4.通过野外实习,学会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自己动手做标本,初步学会和掌握做标本的方法、步骤,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 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野外实习的内容及要求 野外实习是一项综合性实习,它是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植物世界的一项重要的科学实践活动。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这次实习的重要内容。标本的采集要讲究技巧,必须要有花或有果的、叶子较完整的、长势相对较好的植物才有价值,还必须注意雌雄是否异株,雌雄异株的必须两种都要采。标本采集回来必须及时进行压制。压制时最好全小组都参与,这样有利于大家都掌握压制方法。压制时除了要注意叶子要翻平之外,还要注意叶子应该要有正、反两面。压制完之后的头三天要每天都换纸,之后可以隔一、两天再换,直到压干为止。我们分别对常见观赏植物、山地植物、树木的植物形态特征、种类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硝酸还原酶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体内法测定植物组织中的硝酸还原酶原理和方法,明确诱导酶含义。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硝酸还原酶(NR)是植物氮素同化的关键酶,与作物吸收和利用氮肥有关。它催化植物体内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 盐: 产生的NO2-可以从组织内渗透到外界溶液中,并积累在溶液中,测定NO2-含量的增加,即表示该酶活性的大小。 NO2-含量的测定用磺胺比色法。在酸性溶液中产生的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或对–氨基苯磺酰胺)反应产生重氮,再与α–萘胺(或萘基乙烯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的偶氮化合物。生成的红色偶氮化合物在540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利用标准曲线确定溶液中NO2-含量。 三、主要仪器设备 1、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真空泵,温箱,天平,2个烧杯,移液管若干,试管3支,剪刀。 2、实验试剂0.1mol/L pH7.5的磷酸缓冲液,对-氨基苯磺酸溶液,α-萘胺溶液,亚硝酸钠标准液 3、实验材料在15-25℃蒸馏水培养一周的大麦苗两组,一组加KNO3,一组加NH4Cl,在白天置光照下处理。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剪取新鲜的叶片两组,一组是处理苗0.51g,另一组是对照苗0.50g,叶片各剪为0.5~1cm的碎片,压实。 2、两组中各加入15ml的酶促反应液。 3、真空抽取10min,充分交换细胞内外液。 4、加盖在30℃的保温箱中保温20min。 5、去除材料,用移液管取4ml反应液,加入2ml磺胺,加入2ml苯基,放置15min。 6、比色:在540nm的波长下分光光度测定亚硝酸的OD值。 7、空白管:4mlH2O +磺胺溶液2ml+萘基乙烯二胺溶液2ml 室温放置15min同样在540nm的波长下分光光度测定亚硝酸的OD值。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称重:处理苗0.51g;对照苗0.50g OD值:处理苗0.513A;对照苗0.050A NO2- 含量标准曲线:Y=257.29X-4.8262(X=OD值;Y=NO2含量(nmol)) 有标准曲线得出NO2-的含量:处理苗:C NO2-=127.16nmol 对照苗:C NO2-=8.038nmlo 硝酸还原酶活力(nmol NO2-·g-1·h-1)= 根据OD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NO2(nmol)×3 ×15/4/m 硝酸还原酶活力:处理苗=2805 nmol NO2-·g-1·h-1对照苗=180.855 nmol NO2-·g-1·h-1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植物学实验守则

植物学实验室守则 1.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静,实验要严肃认真,专心观察,不得高声喧哗,切忌任意谈笑,原则上得穿实验服。爱护环境卫生,在实验室内不准随地吐痰、吸烟及乱扔纸屑。 2.爱护一切仪器及设备,节约水、电和一切消耗物品。遵守操作规程,不听从老师指导和不按实验室操作规程而造成的仪器设备损坏按学校有关规定赔偿,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3.学生实验时要服从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不遵守规章制度者,应 给予批评教育。经教育不改者,指导教师有权取消其做实验资格。 4.学生做实验必须准时进入实验室,做实验之前必须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预习实验内容,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将写好的预习报告放在 相应的位置上以备指导教师检查。 5.熟悉和掌握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仪器的性能,操作规程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实验中做好实验记录, 不得抄袭,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6.实验过程中,学生应根据实验指导独立操作,仔细观察,随时作好记录。遇到问题,应积极思考,分析原因,排除障碍。对于经自己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请指导教师或其他同学帮助。 7.实验完毕,按照已安排好的值日小组将实验室的卫生打扫干净;清查各种仪器、用具并擦拭干净。将实验用具摆放整齐,整理好自己的物品,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8.实验时同学要带上实验指导书、课堂笔记、教科书、实验报告册、绘图铅笔,橡皮、直尺等。 实验报告书写内容说明 (一)实验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植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植物学实验是植物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通过植物学实验课程实践操作,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研究植物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去研究植物个体发育中植物器官的形态建成与结构;认识和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特点及与功能间的关系;植物系统演化及类群多样性概况。 (二)实验报告的内容 1.实验名称 用简练而精确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2.实验目的 植物学实验要求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自己动手亲身实践,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3.实验内容 观察切片标本时注意切面与整体的关系,通过显微镜下一块组织一个薄片建立立体结构的概念。观察制片标本时要注意结合观察植物体的外形,了解取材部位,联系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运用对比法对比各种结构的异同、特点,达到深入认识和理解。学生通过课堂自己动手操作,掌握必要的植物系统分类学直观及实践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为生物学的后继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4.实验材料及用品 根据各个实验内容的不同写明所需用的实验工具及药品。 5.实验步骤 详细的书写各个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或用流程图来表示,不可照

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活性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

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活性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 可见分光光度法50管/24样产品简介: NR(EC1.7.1.3)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植物硝态氮转化为氨态氮的关键酶,也是诱导酶,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影响。 NR催化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NO3ˉ+NADH+H+→NO2ˉ+NAD++H2O;产生的亚硝酸盐能够在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及α-萘胺定量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生成的红色偶氮化合物在540nm有最大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试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可见分光光度计、水浴锅、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1mL玻璃比色皿、研钵、冰和蒸馏水。 产品内容: 诱导剂储备液:液体50mL×1瓶,4℃保存。 提取液:液体5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20mL×1瓶,-20℃保存。 试剂二:液体10mL×1瓶,-20℃保存。 试剂三:液体25mL×1瓶,4℃保存。 试剂四:液体25mL×1瓶,4℃保存。 试剂五:标准储备液1mL,-20℃保存。 诱导剂应用液的配制:用时将诱导剂储备液稀释10倍,即取10mL诱导剂储备液加90mL 蒸馏水,充分混匀。

0.1umol/mL的标准液的配制:用时将试剂五稀释100倍,即取0.1ml试剂五加9.9mL 蒸馏水,充分混匀。 操作步骤: 一、样品测定的前处理: 1、取适量诱导剂于烧杯中,将新鲜标本洗净,滤纸吸干,放入诱导剂应用液中(淹没即可),浸泡2h,取出样本,滤纸吸干后,-20℃冷冻30min,取出样本,滤纸吸干。(根据需要进行诱导处理) 2、称取约0.1g样本,加入1mL提取液,冰浴研磨,4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冰上放置待测。 二、NR测定操作: 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540nm,蒸馏水调零。 2,样本测定(在EP管中加入下列试剂) 试剂名称(μL)测定管对照管标准管空白管 样本100100 0.1μmol/mL NaNO2100 双蒸水500100 试剂一375375375 试剂二125125125 混匀后,37℃(哺乳动物)或25℃(其他物种)水浴30min 试剂三250250250250 试剂四250250250250 混匀,显色20min,4000g常温离心10min,取上清,540nm下比色。

基础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营养器官叶结构比较的自主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 实验日期:评阅教师:评分: 摘要:本次观察材料采用黑松、油茶以及革命草的营养器官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并与模式图进行比较。自主实验一般能够观察到叶的基础结构,例如上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等,但对于部分特征结构的观察效果一般,如束鞘、厚壁组织鞘、上皮细胞、副卫细胞等。 关键词: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叶结构;比较 0引言:为更好地掌握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特征,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对选取观察材料进行处理并制片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和记录的能力以及提升组织材料、归纳、总结和写实验论文的能力。 1材料方法 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l.)、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arr.) Mitford cv. Pubescens)以及采集时间及地点:2015年5月15日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选取自主材料的营养器官叶,并采取徒手切片法进行临时制片、观察、记录、拍摄照片以及进行自主实验材料和永久切片的比较。 2结果 自主观察结果与模式图的比较 黑松叶横切面如图三所示,其中表皮、下皮层、叶肉、树脂道、内皮层、木质部及韧皮部较为清晰可见,而厚壁组织鞘、上皮细胞、副卫细胞、蛋白细胞、厚壁组织、薄壁组织以及保卫细胞较为模糊而尚未标注。 图一黑松叶横切面自主观察图 1.表皮 2.下皮层 3.叶肉 4.树脂道 5.内皮层 6.管胞状细胞 7.木质部 8.韧皮部

图二黑松叶横切面模式图 油茶叶过中脉横切面的结构观察如图一,观察到上下表皮、角质层、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木质部、韧皮部,其中气孔、厚角组织、薄壁组织、束鞘的观察不够明显。 图三油茶叶横切面自主观察图

实验报告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word文档良心出品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硝酸还原酶是植物氮素作用中的关键性酶,硝酸还原酶作用于 NO 使之还原为 NO 。 NO -+ NADH + H + — NO 2- + NAD + + H 2O 产生的NO 可以从植物组织渗透到外界溶液中,积累在溶液中。因此,测定反 应液中NO 含量的增加即表明酶活性的大小。 NO 含量的测定----磺胺法 NO 2-与磺胺和-萘胺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粉红色化合物,用比色法在520nm 下读 取光密度值。 —、实验用品 1. 材料:完全营养的小麦苗,缺氮培养的小麦苗 2. 仪器和用具:722型分光光度计,剪刀,真空泵,电子天平,温箱,烧杯,移液 枪,tip 头(两种规格:1000卩I ,200卩I ) 三、实验步骤 1. 分别配制反应液于小烧杯中 (1) 0.1M 磷酸缓冲液5ml +蒸馏水5ml (2) 0.1M 磷酸缓冲液 5ml + 0.2MKNQ 5ml 2. NO 2- 的获得 (1) 称取新鲜叶片0.5g 共四份,剪成小片,分别置于小烧杯内的反应液中。 (2) 在真空干燥器中抽气20min,使叶片沉于溶液底部,溶液即可渗入组织内取代其 中的空气, 内部产生的NO 可渗透到外部溶液中。 3.将小烧杯转到30 r 温箱,使其不见光,保温20min 。 4.用5卩g/ml NaNQ 母液配制标准梯度溶液 5、4、3、2、1、0.5、0.1、 0 卩 g/ml 。 5.吸取不同浓度的NaNOmI 于试管中,加入磺胺试剂2ml 及a -萘胺试剂2ml ,混 合均匀,在60r 水浴中保温20min ,于比色杯中,在520nm 下进行比色,读取光 密度,然后做出光密度一浓 度曲线,以光密度为纵坐标, 体步骤及结果如下表和下图所示。 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实验 实验时间2010331 成绩 姓名唐倪文 班级_3 学号 1090800032 NaNO 浓度为横坐标。具

实验报告---被子植物果实的结构观察

实验 4 被子植物果实的形态结构及胚的发育 14级生物科学1班李明 320140926541 2014.4.27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百合子房横切面的观察,认识胚囊的发育过程; (2)通过整体染色与透明技术观察垂柳幼胚、荠菜胚或其他植物,了解植物发育过程中各时期胚的形状变化及种子的形成。 (3)通过对典型果实类型的观察,对分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学习植物分类学打好基础。 二、实验材料 (1)百合子房横切片(几个不同时期)。 (2)垂柳幼嫩果序、荠菜不同发育时期的新鲜角果。 (3)番茄、柑桔、梨、桃、向日葵、花生、香蕉、草莓、菠萝等各类新鲜或贮存的果实标本。 三、用具及试剂 显微镜、解剖镜、凹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刀、 爱氏苏木精、5%KOH、50%乙醇、无水乙醇、蒸馏水、香柏油 四、实验内容 (1)百合子房横切面的永久切片观察。 略 (2)荠菜的整体透明法 分离:从果序中摘下一个幼嫩的果实,在解剖镜下(可以不用,直接用肉眼)用解剖针把胚珠从果实中解剖出来,放在普通载玻片上。 透明:每个果实有20—30个胚珠,滴上1-2滴5%KOH溶液,10分钟左右以后胚珠和珠心组织变得松软易碎,而胚则完好。 清洗:用吸水纸吸取KOH溶液,再滴上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观察: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芥菜的胚。 (3)垂柳的整体染色与透明 分离:从果序中摘下一个幼嫩的果实,在解剖镜下(可以不用,直接用肉眼)用解剖针把受精后的胚珠从果实中解剖出来,放在凹玻片上。(因为垂柳的胚珠太大,发在普通载玻片上就无法盖盖玻片) 浅染:滴加稀释后的苏爱氏木精,染色5-20min,然后用蒸馏水冲洗。 脱色:冲洗后,加上1-3滴无水乙醇与香柏油的混合液进行脱水,呆乙醇挥发至胚珠周围几乎没有液体时,再次添加无水乙醇与香柏油的混合液,约重复3-5次。 透明:在凹槽内滴上数滴香柏油对受精后的胚珠进行透明。 封片:透明后放置一会或不经放置,盖上盖玻片。

硝酸还原酶的测定方法

硝酸还原酶的测定方法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原理硝酸还原酶是植物氮素代谢作用中关键性酶,与作物吸收和利用氮简单易行,在一般条件下都能做到。红色的偶氮染料。反应液的酸度大则增加重氮化作用的速度,但降低偶联作用的速度,颜色比较稳定。增加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度,但降低重氮盐的稳定度,所以反应需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这种方法非常灵敏,能测定每ml含0.5μg的NaNO2。仪器药品721型分光光度计真空泵(或注射器)保温箱天平真空干燥器钻孔器三角烧瓶移液管烧杯0.1mol/L磷酸缓冲液,pH7.5(见附表2)。0.2mol/L KNO3:溶解20.22g KNO3于1000ml 蒸馏水器中。磺胺试剂:1g磺胺加25ml浓盐酸,用蒸馏水器稀释至100ml。α—萘胺试剂:0.2gα—萘胺溶于含1ml浓盐酸的蒸馏水器中,稀释至100ml。NaNO2标准溶液:1g NaNO2用蒸馏水器溶解成1000ml。然后吸取5ml,再加稀释成1000ml,此溶液每ml含有NaNO2 5μg,用时稀释之。操作步骤 1. .将新鲜取回的叶片(蓖麻、烟草、向日葵、油菜、小麦、棉花等均可)水洗,用吸水纸吸干,然后用钻孔器钻成直径约1cm的圆片,用洗涤2梍3次,吸干水分,然后于台天平上称取等重的叶子圆片两份,每份约0.3—0.4g(或每份取50个圆片),分别置于含有下列溶液的50ml三角烧瓶中:(1)0.1mol/L磷酸缓冲溶液(pH7.5)5ml 5ml;(2)0.1mol/L磷酸缓冲溶液(pH7.5)5ml 0.2mol/L KNO3 5ml。然后将三角烧瓶置于真空干燥器中,接上真空泵抽气,放气后,圆片即沉于溶液中(如果没有真空泵,也可以用20ml注射器代替,将反应液及叶子圆片一起倒入注射器中,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出口小孔,然后用力拉注射器使真空,如此抽气放气反复进行多次,即可使圆片中的空气抽去而沉于溶液中)。将三角烧瓶置于30℃温箱中,使不见光,保温作用30分钟,然后分别吸注意取样前叶子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光合作用,以积累碳水化合物,如果组织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会使得酶的活性降低,此时则可于反应溶液中加入30μg3—磷酸甘油醛或1,6—二磷酸果糖,能显著增加保温30分钟结束时,吸取反应溶液1ml于一试管中,加入磺胺试剂2ml及α—萘胺试剂2ml,混合摇匀,静置30分钟,用比色计进行比色测 3. .绘制标准曲线与重氮化作用及偶联作用的速度有关,温度、酸浓度等都影响显色速度,同时也影响灵敏度,但如果标准与样品的测定都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则显色速度相同,彼此可以比较。吸取不同浓度的NaNO2溶液(例如5、4、3、2、1、0.5μg/ml)1ml于试管中,加入磺胺试剂2ml及α—萘胺试剂2ml,混合摇匀,静置30分钟(或于一定温度的水俗中保温30分钟),立即于分光光度计中进行测定,测定时的波长为520nm,比色,读取吸光度或透光率。然后,以吸光度为纵坐标,NaNO2浓度为横坐标。于毫米方格纸上绘制吸光度—浓度曲线。实验作业1.试比较不同植物的酶活性。2.试比较取样前植物处于照光或黑暗条件下酶活性的不同。参考文献1.陈薇、张德颐:1980。植物组织中硝酸还原酶的提取测定和纯化,植物生理学通讯,1980(4):45—49。2.周树、郑相穆:1985。硝酸还原酶体内分析方法的探讨,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1):47—49。3.Hageman,R.H.and D.P. .Hucklesby:1971.Methods in Enzymology,23A:491—503. 4.Radin.J.W.:1973.Plant Physiology,51:332—336. 5.Snell,F.D.and C.T.Snell:1949.Colorimetric Methods of Analysis,Vol.II,802—807 (华东师范大学张志良)参考资料: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一、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木茨叶或菠菜叶子、蓖麻叶、721型分光光度计、真空泵(或注射器)、保温箱、天平、真空干燥器、钻孔器、三角瓶、移液管、烧杯、

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活性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QS1800 规格:50管/24样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活性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分光光度法 正式测定前务必取 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NR( EC 1.7.1.3)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植物硝态氮转化为氨态氮的关键酶,也是诱导酶,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影响。 测定原理: O;产生的亚硝酸NR催化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NO3ˉ +NADH+H+→ NO2ˉ +N AD+ +H 2 盐能够在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及α- 萘胺定量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生成的红色偶氮化合物在 540 nm 有最大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计、水浴锅、台式离心机、1mL玻璃比色皿、研钵、冰和蒸馏水。 试剂的组成和配制: 诱导剂储备液:液体50mL×1瓶,4℃保存。 提取液:液体5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10mL×1瓶,-20℃保存。 试剂二:液体4mL×1瓶,-20℃保存。 试剂三:液体15mL×1瓶,4℃保存,(如出现结晶析出,60℃-90℃水浴溶解后使用); 试剂四:液体15mL×1瓶,4℃避光保存。 试剂五:标准储备液1mL,-20℃保存。 诱导剂应用液的配制:用时将诱导剂储备液稀释10倍,即取10mL诱导剂储备液加90mL 蒸馏水,充分混匀。 0.1μmol/mL的标准液的配制:用时将试剂五稀释100倍,即取 0.1ml试剂五加9.9mL蒸馏水,充分混匀。 样品测定的前处理: 组织的前处理: (1)取适量诱导剂于烧杯中,将新鲜标本洗净,滤纸吸干,放入诱导剂应用液中(淹没即可),浸泡2h,取出样本,滤纸吸干后,-20℃冷冻30min,取出样本,滤纸吸干。(一般不要诱导处理,预测定结果没有活性则需要诱导处理) (2)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细菌或培养细胞的前处理: 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测定步骤: 第1页,共2页

植物学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叶片的比较解剖观察 姓名:王丹 指导教师:张博 专业:生物科学 实验班级: 12级生科(1)班 实验时间: 2012.10-11 实验地点:植物学实验室 成绩: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不同环境下(阳地、阴地、旱生、水生)植物叶片形态结构的观察, 了解环境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理解植物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适应性。 2、培养自己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各类植物在生态上,根据他们和水分的关系可分为旱生和水生;又根据叶受光照强弱的不同,被分为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这些植物在形态上各有特点,特别表现在叶的形态和结构上。利用显微观察法通过对比观察旱生植物夹竹桃与灰毛滨藜,水生植物眼子菜与睡莲的叶片解剖结构;栎树阳生叶与阴生叶,小麦的叶片解剖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来掌握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夹竹桃、灰毛滨藜、眼子菜、睡莲、小麦、栎树叶的横切片永久装片 显微镜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 1、夹竹桃叶片的结构 ①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壁厚,外壁上有厚的角质层。下表皮有一部分细胞构成下陷的窝,窝内有表皮细胞形成的细胞毛,毛下有气孔的分布。表皮细胞形成2~3层形成复表皮。 ②叶肉上下表皮之内都有栅栏组织,栅栏组织有多层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之间,细胞层数比较多,胞间隙较不发达。在叶肉细胞中常含有簇晶。

③叶脉维管束发达。主脉很大,为双韧维管束。 图1 夹竹桃叶横切面结构 2、灰毛滨藜叶片的结构 灰毛滨藜叶横切面,具有发达的泡状表皮毛,表皮下面有下皮层,形成复表皮。上下表皮内均有栅栏组织。 图2 灰毛滨藜叶横切面结构 3、眼子菜叶片的结构

实验三预习报告 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三、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测定 一、硝酸还原酶的测定 [原理]: 硝酸还原酶(NR)是植物氮素同化的关键酶,它催化植物体内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产生的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或对-氨基苯磺酰胺)及α-萘胺(或萘基乙烯胺)在酸性条件下定量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 生成的红色偶氮化合物在540nm有最大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还原酶活性可由产生的亚硝态氮的量表示。一般以每克鲜重含氮量表示,即以ug.g-1.h-1为单位。NR的测定可分为活体法和离体法。活体法步骤简单,适合快速、多组测定。离体法复杂,但重复性较好。 [试剂] 1.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分析纯NaNO20.9857g溶于去离子水后定容至1 000ml,然后再吸取5ml定容至1000ml,即为含亚硝态氮1ug.ml-1的标准液;2.0.1molpH7.5的磷酸缓冲液:Na2HPO4.12H2O30.0905g与NaH2PO4.2H2O 2.4965g加去离子水溶解后定容至1 000ml; 3.1%(W/V)溶液:1.0g 对氨基苯磺酸溶于100ml 3 mol.L-1HCL中(25ml浓盐酸加水定容至100ml 即为 3 mol.L-1HCL); 4.0.02%(W/V)萘基乙烯胺溶液:0.020g萘基乙烯胺溶于100ml 去离子水中,贮于棕色瓶中; 5.0.1mol.L-1KNO3溶液:2.5275g KNO3溶于250Ml 0.1mol.L-1Ph7.5的磷酸缓冲液中; 6.0.025mol.L-1Ph 8.7 的磷酸缓冲液:8.864 0g Na2HPO4.12H2O,0.0570g KH2OP4.3H2O,溶于1 000ml去离子水中; 7.30%三氯乙酸溶液:30g三氯乙酸。水溶后定容至100ml。 [方法]; 摇匀后在25度下保温30min,然后在540nm下比色测定。以亚硝态氮(ug)为横坐标(X),吸光值为纵坐标(Y)建立回归方程。 2.样品中硝酸还原酶活力测定 1.在取材的前一天加50mmol/L KNO3或NaNO3到培养苗的水中就可以诱导酶的产生。 2.称取作物叶片0.5g(共3份,剪成1cm 左右的小段(均匀),放入3只三角瓶中,其中 1份作对照,另外2份作酶活性测定用。 3.反应:先向对照三角瓶中加入1ml30%三氯乙酸溶液,然后各三角瓶中都加入9ml 0.1mol/L KNO3溶液,混匀后立即放入干燥器中,抽气30分钟(期间几次通入空气,再 抽真空,使叶片完全沉入瓶底,后在25℃黑暗中反应0.5小时,分别向测定瓶(对照瓶除外)加入1ml30%三氯乙酸终止酶反应。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 实验一、植物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 1、简述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放置准备:a、取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小心轻放,放置实验台中部略偏左位置,距桌3-4cm。 b、插电源 c、旋转物镜转换器,低倍镜就位 e、使虹彩光圈调到最大,聚光器转到最高 2)放装片,准备观察:a、放载玻片 b、从左侧观察,调至最中心 c、用双手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目镜 3)观察:a、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载物台至最低,使其清晰,上调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用推进器使物体于视野中央 d、左眼观察,右眼画图 4)高倍镜观察:a、侧面转动转换器(不换油镜) b、调节光源亮度 c、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 d、画图 5)换载玻片:a、载物台放至最低 b、调节至最低物镜 c、换新片 d、用低倍镜观察 6)结束整理:a、关闭电源 b、载物台放至最低 c、取下载玻片 d、4倍,10倍物镜内呈八字形放置 e、电源线缠绕2圈半(至镜筒上) 2、常用的植物制片技术有哪几种 共5种——临时水封片、徒手切片法、压片法、石蜡切片法、离析法 3、详细说明生物绘图的具体步骤与要求 a、观察:细心观察,对各部分的位置、比例、特征等有完整的认识 b、起稿:勾画轮廓,用软铅笔(HB)勾勒观察对象的轮廓和结构 c、定稿:用硬铅笔(2H或3H)将全图绘出。用线条表示结构,线条要均匀,光 滑,用圆点表示各部分的对比度,点要圆。 d、标注名称:一般为直接标注,标出指示部位的名称,最好在右侧 e、核实全图:核实绘图内容,保持图画整洁,并在下方写图名称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根据观察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你都观察到了那些细胞器 植物细胞:细胞壁——纹孔和胞间连丝 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器和胞机制 后含物细胞核 细胞膜 观察到的细胞器有:质体(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 液泡 2、植物细胞中后含物包括哪些,通常位于细胞的什么细胞器内 1)淀粉——以淀粉粒的形式在造粉体内形成并贮藏 2)蛋白质——通常位于细胞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中 3)脂肪和油——存在于白色体 4)晶体——液泡 实验三、植物分生组织和细胞分裂 1、从根尖分生组织的类型、位置和细胞特点等方面说明分生组织的特点 根尖分生组织的类型:1)原生分生组织:位于根和茎的最前端,是从胚胎中保留下 来的,具有永久分裂能力的细胞群,由原 始细胞组成,细胞分化少 2)初生分生组织:由原生分生组织刚衍生的细胞组成的, 位于原生组织后方,细胞已出现初步分 化,其又可划分成三部分即原表皮、基本 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随后依次发育成表 皮,维管柱,皮层 分生组织细胞的特点:细胞小,壁薄,原生质丰富,细胞核大并位于细胞中央,没 有液泡或会有分散的小液泡,细胞排列紧 密 2、做好根尖压片的关键是什么 1)固定液要迅速杀死正在分裂的细胞使其保持分裂状态 2)解离时注意解离时间 3)染色时间充分 4)轻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 实验四、植物组织观察 1、比较导管和筛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异同 结构:同:都由长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均无细胞核 异:导管:以端壁形成的穿孔相互连接,上下贯通:由有花纹的死细胞构成, 有五种类型 筛管:细胞连接处稍微膨大,连接端壁即筛板上有许多筛孔;由活细胞构 成 功能:同:都有运输功能 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运输有机物

硝酸还原酶的测定

硝酸还原酶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体内法测定植物组织中的硝酸还原酶原理和方法,明确诱导酶含义。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硝酸还原酶(NR)是植物氮素同化的关键酶,与作物吸收和利用氮肥有关。它催化植物体内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产生的NO可以从组织内渗透到外界溶液中,并积累在溶液中,测定NO含量的增加,即表示该酶活22 性的大小。 装 -NO含量的测定用磺胺比色法。在酸性溶液中产生的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或对–氨基苯磺酰2 订 胺)反应产生重氮,再与α–萘胺(或萘基乙烯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的偶氮化合物。生成的红色偶氮 线化合物在540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利用标准曲线确定溶液中NO2-含量。三、主要仪器设备 1、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真空泵,温箱,天平,2个烧杯,移液管若干,试管3支,剪刀。 2、实验试剂 0.1mol/L pH7.5的磷酸缓冲液,对-氨基苯磺酸溶液,α-萘胺溶液,亚硝酸钠标准液 3、实验材料在15-25? 蒸馏水培养一周的大麦苗两组,一组加KNO3,一组加NH4Cl,在白天置光照下处理。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剪取新鲜的叶片两组,一组是处理苗0.51g,另一组是对照苗0.50g,叶片各剪为0.5~1cm的碎片,压1 实。 2、两组中各加入15ml的酶促反应液。 3、真空抽取10min,充分交换细胞内外液。 4、加盖在30?的保温箱中保温20min。 5、去除材料,用移液管取4ml反应液,加入2ml磺胺,加入2ml苯基,放置15min。 6、比色:在540nm的波长下分光光度测定亚硝酸的OD值。 7、空白管:4mlH2O +磺胺溶液2ml+萘基乙烯二胺溶液2ml ,室温放置15min同样在540nm的波长下分光光度测定亚硝酸的OD值。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称重: 处理苗0.51g;对照苗0.50g OD值:处理苗0.513A;对照苗0.050A - NO含量标准曲线:Y=257.29X- 4.8262(X=OD值;Y=NO2含量(nmol)) 2---有标准曲线得出NO的含量:处理苗:C NO=127.16nmol 对照苗:C NO=8.038nmlo 222--1-1硝酸还原酶活力(nmol NO?g?h)= 根据OD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NO2(nmol)× 3 × 15/4/m2 -1-1-1-1 --硝酸还原酶活力:处理苗=2805 nmol NO?g?h 对照苗=180.855 nmol NO?g?h22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表明用硝酸钾处理的苗比用氯化铵处理的苗硝酸还原酶活力更强~而且根据测出 的亚硝酸的含量~处理苗是对照苗的10倍左右~远比旁边几组的高~因为可能是因为在取材的时候~取了粘有培养液的根部~但并没有用蒸馏水洗去吸附在上面的硝酸根、亚硝酸根~或者根部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更多,猜测,。 2、诱导时如用NaNO3 替代KNO3结果会如何,为什么,

植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植物营养器官 1.茎的形态术语 根据茎的性质和寿命可分为: (1)木本茎,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多,质地坚硬,具有木本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又可分为乔木、灌木、半灌木。 乔木:植株高大、主干显著直立,上部繁盛的分枝形成广阔树冠的木本植物。 灌木:植株矮小,无显著主干,常于近地处分枝的木本植物。半灌木:外似灌木,但地上部分为一年生,越冬时枯萎死亡的木本植物。 (2)草本茎: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少,茎干柔软,植株矮小。具有草本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根据生活周期的长短可分为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 一年生草本:在一个生长季完成全部生长史的植物。 二年生草本: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全部生活史,在第一年生长,第二年开花结实直至枯萎死亡。 多年生草本:生存期超过2年以上的草本植物。植株地下部分生活多年,每年进行发芽生长,而地上部分每年生长季节末死亡。 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 (1)直立茎:茎垂直地面直立生长。

(2)缠绕茎:茎柔软,不能直立,以茎本身缠绕于他物上。(3)攀缘茎:茎柔软,不能直立,借助攀缘器官攀附他物上生。 (4)平卧茎:茎细长柔软,平卧地面生长。 (5)匍匐茎:茎平卧地面生长,节间极长,节上有不定根2.如何区分单叶和复叶 单叶:在一个叶柄上只长一片叶。 复叶:在一个叶柄上有两片以上的叶。 复叶的叶柄称为总叶柄,总叶柄上着生的叶称为小叶,着生小叶的轴状部分称为叶轴。

3.描述10种植物的叶,并给出图片 ○1天竺桂 叶近对生或在枝条上部者互生,卵圆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3-3.5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宽楔形或钝形,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离基三出脉,中脉直贯叶端,在叶片上部有少数支脉,基生侧脉自叶基1-1.5厘米处斜向生出,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有时自叶基处生出一对稍为明显隆起的附加支脉,中脉及侧脉两面隆起,细脉在上面密集而呈明显的网结状但在下面呈细小的网孔;叶柄粗壮,腹凹背凸,红褐色,无毛。

实验报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实验实验时间2010.3.31 成绩 姓名唐倪文班级3 学号1090800032 实验题目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硝酸还原酶是植物氮素作用中的关键性酶,硝酸还原酶作用于NO 3 -使之还原为 NO 2 -。 NO 3- + NADH++ H+ → NO 2 -+ NAD++ H 2 O 产生的NO 2 -可以从植物组织渗透到外界溶液中,积累在溶液中。因此,测定反 应液中NO 2 -含量的增加即表明酶活性的大小。 NO 2 -含量的测定----磺胺法 NO 2 -与磺胺和 -萘胺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粉红色化合物,用比色法在520nm下读取光密度值。 二、实验用品 1.材料:完全营养的小麦苗,缺氮培养的小麦苗 2.仪器和用具:722型分光光度计,剪刀,真空泵,电子天平,温箱,烧杯,移液枪,tip头(两种规格:1000μl,200μl) 三、实验步骤 1.分别配制反应液于小烧杯中 (1)0.1M磷酸缓冲液5ml + 蒸馏水5ml (2)0.1M磷酸缓冲液5ml + 0.2MKNO 3 5ml 2. NO 2 -的获得 (1)称取新鲜叶片0.5g共四份,剪成小片,分别置于小烧杯内的反应液中。 (2)在真空干燥器中抽气20min,使叶片沉于溶液底部,溶液即可渗入组织内取代其 中的空气,内部产生的NO 2 -可渗透到外部溶液中。 3.将小烧杯转到30℃温箱,使其不见光,保温20min。 4.用5μg/ml NaNO 2 母液配制标准梯度溶液5、4 、 3 、 2 、 1 、 0.5 、0.1、0 μg/ml。 5.吸取不同浓度的NaNO 2 1ml于试管中,加入磺胺试剂2ml及α-萘胺试剂2ml,混合均匀,在60℃水浴中保温20min,于比色杯中,在520nm下进行比色,读取光 密度,然后做出光密度—浓度曲线,以光密度为纵坐标,NaNO 2 浓度为横坐标。具体步骤及结果如下表和下图所示。

棉花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方法_刘洁

第33卷第4期2010年7月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J OU RNAL OF AGRICU LTU RAL UNIVERSITY OF H EBEI Vol.33No.4 Jul.2010 文章编号:1000-1573(2010)04-0001-04 棉花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刘洁,王省芬,张桂寅,吴立强, 李志坤,马峙英 (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省部共建实验室,河北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1) 摘要:本研究应用磺胺比色法测定棉花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 A),探讨了体内法测定棉花叶片NR A的最适条件。通过分析比较硝酸盐诱导、2,4-二硝基苯酚、三氯乙酸及煮沸等因素对N RA测定结果的影响,建立了体内法测定棉花叶片N RA的最佳条件,即用50mmol/L的KN O3溶液诱导棉花叶片48h、抽气前后分别加入2,4-二硝基苯酚和1,6-二磷酸果糖、暗保温35min后煮沸10min可以使N RA的活性达到最高。棉花叶片N RA测定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棉花的氮素代谢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棉花;硝酸还原酶;酶活性测定 中图分类号:S562文献标志码:A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 in cotton leaves LIU Jie,WAN G Xin g-fen,ZHAN G Gu-i yin,WU L-i qian g, LI Zh-i kun,MA Zh-i ying (No rth China Key Labor ator y fo r Cro p G ermplasm Resources of M inistry of Educatio n,Key L abo rato ry o f Crop Ger mplasm Reso urces o f Hebei,Ag r icultural U niversit y of H ebei,Baoding071001,China) Abstract:T he method o f sulfonam ides color im etry w as used to deter mine the nitr ate reductase activity(NRA)in cotto n leaves.T he optim um factors fo r determ inatio n of NRA in cotton leav es by in vivo method w ere discussed.Thro ug h com parativ e analysis of several m ain factors of in vivo method such as nitrate induction,2,4-dinitr opheno l,3-chlor oactic acid and boiling etc.,the optimum condition w as identified for deter mination metho d o f NRA in co tto n leaves. The induction o f50mm ol/L KN O3solutio n fo r48h,appendment of2,4-dinitrophenol befo re elicitting air and of1,6-dipho sphate fructose after elicitting air,boiling10min after incubated fo r35m in at30e in the dark could o btain the highest NR activity.T he results sho w ed that in vivo method w as r eliable and easy to determine the NR activity of co tton leaves,and this meth-od lays the foundatio n fo r further study on nitro gen metabolism of co tton. Key words:cotton;nitr ate reductase;determination of enzym e activity 硝酸盐是植物重要的氮素来源,在其代谢过程中通过硝酸还原酶的作用转变为亚硝酸盐,然后再通过亚硝酸还原酶的作用转变成氮循环的重要原料-铵。植物吸收利用环境中的NO3-,需经过2个 1收稿日期:2010-05-01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06220113D);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C2006001034).作者简介:刘洁(1984-),女,河北省廊坊市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分子遗传及其育种应用研究. 通讯作者:马峙英,教授,主要从事棉花育种研究.E-mail:mzhy@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18629756.html,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