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知识,是学生已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单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小学里学习一些统计知识,主要是使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和思想方面有个初步了解,教材加强了看懂和分析统计图的训练,并在统计图的后面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图形回答几个相应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在绘制统计图方面,本教材降低了一定的要求吗,为学生提供了帮助,帮学生初步掌握绘制统计图的方法,并注意多安排半独立完成的习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四、教学难点:

1、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

2、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3、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正确的描点

4、图例的设置

五、教学时数:4

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P21~P22页例1及练一练,P25~P26练习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学准备:学生事先收集有关数据。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例1

2.分析统计表。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揭示课题。教师边出示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后来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

谈话: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

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预测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遭,可由教师揭示

二、教学新课:

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

吗?(能)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

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快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慢吗?

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幅度。

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身高增长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 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说说理由。

2.联系生活举例。

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

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了解结构。

谈话:既然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各部分名称时明确其作用以及画图时的注意点:

(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一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

(3)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提供的数据与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把纵轴上相应的一小段平均分后再找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4)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5)填写制表日期。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张小楠身高的变化情况

学生回答:身高变化情况、各时间段内身高增长幅度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举例: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见到过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根据学生的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

三、完成练一练统计身高。

谈话: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数据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分析。比如我们同学的身高情况。

课前我们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学期期末时的身高情况,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将它也制成折线统计图,看看我们的身高增长趋势如何。

对学生意见的预设和对策:

(1)每个人的身高都在增长,增长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大致的增长趋势是相同的。

(2)这份统计图和其他的统计图有明显区别,底部从0到110这一段用了折线和虚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表示。指导学生发现最低身高数据在110以上,省略0到110这段数据可以使110~145厘米之间的每一段放大,使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更明显,而且使统计图更美观。

比较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独立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身高增长情况,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比较,说说能从图上发现什么。

学生说一说:折线统计图不但和统计表一样可以反映数据的多少,并且比较易于反映几年中自己身高的变化情况:持续上升,没有下降 10

四、巩固练习:练习四第1、3题

五、总结新课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本领? 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有什么优点?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六、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横轴

纵轴

描点连线

标注数据

填写日期

教学反思

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 例2、P24练一练,P25~P26练习四第2、5、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学习例2

1、出示例2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2、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学生回答: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了解到的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将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一步讨论讨论问题。

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你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学生分别看图,并根据图下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

2、完成练习四的第2、5题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3、完成练习四的第6题

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

用。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回答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画出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展示学生的作业,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1、阅读第27页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

2、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

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教学反思

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

教学内容:

P26--27统计练习四4-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二、综合练习

1、出示P26第5题

(1)学生看图后独立思考:第20秒时哪架飞机飞得高呢?第5、30秒呢?

(2)哪家飞机飞得质量好一些?你怎么看出来的?

(3)看这这张统计图,你还想到什么?学生交流。

2、出示P27第6题

(1)这张图统计的是什么?

(2)你准备怎样完成这张这张折线统计图?

(3)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你还能想到什么?

三、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

1、独立完成P27第7题,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例

(2)交流,互相评价,进一步掌握绘制的方法和技巧。

(3)讨论交流问题

四、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小结所学的知识。

课题蒜叶的生长

教学内容:课本第28-29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难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准备:记录表

教学步骤:

一、谈话揭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

图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蒜叶的生长。(板书课题)指名回答。

二、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

1.出示28页例题图,提出问题:做菜时常用蒜叶来调味,你注意过蒜叶的生长过程吗?

2.观察记录:学生交流在家记录的生长情况,完成统计图

3.提出问题:

(1)种在水中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

(2)其他小组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

4.记录蒜叶的生长。

(1)学生根据记录的从第6天开始记录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5.提出问题:

(1)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有什么相同点?

(2)比较图中每组数据的差,说说差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3)从实验数据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在小组里说说根须的生长变化情况。

学生观察统计图:了解各小组第3天和第6天的根须长度,分别计算出平均数。

四、全课总结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小结所学的知识。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包含答 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病人每隔6小时测量一次体温 B. 病人的病情在好转 C. 在5月3日6:00到12:00之间体温下降最快 D. 病人体温逐渐降低,5月5日后还将继续降低 2.为了清楚的展示某商场冰箱全年销售量的变化趋势,用()更适合。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D. 统计表3.要反映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比较合适。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统计表 D. 以上三种都可以 4.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是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A. B. C. D. 5.要统计东莞近五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不确定6.王校长想知道近几年学校学生人数增减变化情况,最好选用()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7.兴隆商场今年1~5月空调销售情况如图。

(1)()的增长幅度最大。 A.1~2月 B.2~3月 C.3~4月 D.4~5月 (2)总的销售趋势是()。 A.上升 B.下降 C.不升不降 D.无法判断 8.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校5千米远的图书馆借阅书籍,0.5小时后继续前进,乘车1小时后,来到离校8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你认为能正确描述这个事情经过的关系图是( )。 A. B. C.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精选版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太平中心校新形式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太平中心校立志小学教师吕文良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推测。 [过程与方法]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初步学会统计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依据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推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题 1、引言:同学们,最近人们都在关心城市空气质量,你们知道这是为什 么?空气质量好坏,其实与PM2.5有关,对于PM2.5你有哪些了解? 那么最近上海的空气质量如何呢

2、复习条形统计图:课前,老师收集并整理了上海过去7天的PM2.5数据,并绘制了一副条形统计图,仔细读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小结:在条形统计图中,根据直条的长短,我们能清楚地知道PM2.5的含量是多少。如果要进一步反映PM2.5含量的变化情况,除了用这样的条形统计图绘制,猜猜看,还有没有更好的绘制方法 4、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图表,解决问题 (一)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组成与区别 1、出示:折线统计图绘制过程。 2、小组合作研究: (1)一副完整的折线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 (2)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3、质疑:那么点与折线在折线统计图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4、小结:由此可见,折线统计图就是根据数量的大小先描出各点,然后用折线将各点依次连接起来,这条折线反映的是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二)读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1、根据图意,解读数据。 (1)4月18日,pm2.5的含量是多少微克/立方米 (2)在这七天中,哪一天空气质量最差 (3)哪一天空气质量最好,pm2.5的含量是多少?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何超萍 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对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及科学的态度。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并学会简单的分析。 认识折线统计图 的特点,并学会 简单的分析。课型新授课 课 时1课时 教师活动教学 环节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 1.同学们你们知道机器人大赛吗?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机器人的图片,一起看一下吧!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2.课前我收集了中国近几年来参加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人数,并把它制成了这样一张统计表。仔细观察,你能从统计表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出示问题: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 年到()年参观人数增加最快。 你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计算)3.能不能不通过计算,换一种方式就可以直观得看出2007年到2008年人数增加最快呢?(条形统计图) 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能) 好的,老师相信你们,条形统计图我们已经学过了,每次画条形统计图时你感到最麻烦的是什么? 能不能把条形统计图简化一些呢?(把条形统计图转化为折线统计图)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1、学生回答老师的问 题。 小组学习、合作交流。 1.初步感知 (1)这幅统计图中,横轴表示?纵轴表示?(2 参加人数在这幅统计图上都找到吗? (3)这幅统计图是通过什么来表示出每年的参加人数的?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分数: ) 一、填空题。(20分) 1.妈妈要记录2015年全年的家庭月收入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要分析每月支出的多少变化情况,应绘制( )统计图。 2.从( )统计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在条形统计图中,如果用2厘米的直条表示100本书,用( )厘米长的直条表示350本书, 4.6厘米长的直条表示( )本书。 4.为了分析报纸上某只股票的详细情况,应该用( )统计图。 5.条形统计图是依据数据的大小画成长短不同的( );折线统计图是先根据数据的大小描出( ),再用( )依次连接起来。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5分) 1.要清楚地反映上海世博会每个馆参观人数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最合适 ( ) 2.慧慧这几年的身高变化应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 ) 3.聊城市全年的降水量变化情况不应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 ) 4.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 ) 5.条形统计图可以与折线统计图互换使用。 ( ) 三、用哪种统计图描述下面的情况比较合适?(15分) 1.分析刘明本学期5次数学单元测试成绩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2.分析金鼎商厦1—6月某商品的销售量变化情况。

3.比较聊城市2012年各月份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4.比较三种品牌的牛奶中某一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5.调查哪种水果最受学生欢迎。 四、看图填空。(30分) 1.(12分) (1)第三季度的销售额是( )万元。 (2)第( )季度的销售额最低,是( )万元。 (3)第( )季度的销售额最高,是( )万元。 (4)这个商厦全年总销售额是( )万元。 2.(18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七 折线统计图 第二课时》教案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材第106、第107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六第3~9题。 1.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 2. 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提供的表格数据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绘完整。 3.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进行简单的绘制,学会看图回答有关问题。 难点:对统计图反映的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比较和判断。 投影仪等。 师: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在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生1:那么,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怎么变化的呢? 生2:我们应该做一些调查,然后分析一下数据。 师:怎样统计呢? 生1:全国的数据肯定很大,上海的更有代表性,我们就调查上海的吧。

生2:我觉得应该多调查一些年份。 生3:我觉得用折线统计图能更好地体现变化的情况。 (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学习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 师:下面是一个调查小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的死亡人口数和出生人口数。(出示教材106页例2) 2001~2010年 上海出生人口数统计图 2001~2010年 上海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师:同学们,上海市哪一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相差最大?观察上面的两幅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感想? 生:分别观察两幅图,不太容易比较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情况。 师:怎样比较方便呢? 生:有复式条形统计图,也应该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吧? 师:你提的问题很好,也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在思考中,体会形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 师:为了方便比较,我们可以把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为一幅。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结果汇报:(投影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图是两幅扇形统计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班的男生可能一样多 B. 甲班的女生一定比乙班多 C. 甲班的男生一定比女生多 D. 甲班的男生占全班总人数的 2.阳光小学校园里种了三种树其中有杨树20棵槐树20棵玉兰树20棵.下面统计图中能正确表示阳光小学所种树木占比情况的是() A. B. C. D. 3.下图是某班一次测验成绩的扇形统计图,其中得优的有12人,则全班共有()人。 A. 10 B. 30 C. 40 4.一个鸡蛋按质量计算,蛋壳、蛋白、蛋黄约占整个鸡蛋的百分比分别为:15%、53%、32%,如果将数据画成统计图,选()统计图较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复式条形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 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一个假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B. 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C. 扇形统计图主要用来表示某个量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增减变化情况 D. 在同一个圆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越大,它的面积就越大 6.某校对六年级300名学生生活常识进行一次调查,得分情况如右图,则在60分以下的人数为( )。

A. 75人 B. 60人 C. 50人 7.要统计一瓶果汁里的营养成分所占情况,你觉得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复式8.某校为表示学生体育锻炼达标情况,选用()可以清楚地表示出“优”“良”“合格”各等次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比。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9.六(1)班在六一儿童节前要评选一名市三好学生,采取一名学生只投一票的方式进行评选,投票结果如下表。 下面最能表示这个投票结果的是图()。 A. B. C. 10.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读503020时,一个零都不读 B. 一个不为0的整数,它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C.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量的关系 D. 一个圆锥,底面直径和高同时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4倍 11.如下图所示,女生多的学校是()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考试卷带答案

第七单元测试卷(二) 一、填一填。 1.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和( )统计图。 2.(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工厂需要反映车间的产量的多少,应选用( )统计图。 二、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应用( )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2.表示学生参加课外小组的情况,应用(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3.某工厂要反映12个月份产量的增长变化情况,应选用(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4.医护人员记录一位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三、请你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面各题。 一架模型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变化情况统计图 1.模型飞机在第秒时飞得最高,达到m。 2.模型飞机大约飞行了秒,前秒模型飞机的高度呈上升趋势。 3.模型飞机在第2秒时的飞行高度是m,在第14秒时的飞行高度是m。 4.第秒到第秒模型飞机在同一高度上飞行。

5.从图中还可获得其他信息吗?请写出1条。 四、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13年3月~11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13年3月~11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月份 气温/℃ 3 4 5 6 7 8 9 10 11 城市 北方甲市0 10 24 28 30 30 25 12 5 南方乙市20 25 30 35 38 38 35 30 20 1.根据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2.根据绘制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这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 (2)这两个城市哪个月的温差最大?相差多少摄氏度? (3)这两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

四下第八单元教案折线统计图

八、绿色家园-- 折线统计图 单元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体验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量变化中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2、根据需要,能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 单的判断或预测。 3、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4、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引入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学生通过将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较,感受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的基本特点,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并能根据数据信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一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本单元的知识也为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等知识奠定基础。 单元重点: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对统计图进行分析,作出合理的预测或推断,单元难点:能够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单元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自主探究新知。 2、注重体现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结合地域特点和教学实际合理开发教学资源。单元建议课时数:4

信息窗1:城市绿化 教学内容:课本第114—115 页,认识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2、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析、预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 生活中的意义合作用。 3、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绿色植物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等作用,引导学生体会绿地对于改善居住环境的意义,进一步体会绿化的重要性。 出示信息窗1 情境图,认真观察。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滨海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呢? 临江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呢? 二、合作探索 1、解决红点问题:滨海市2004?2012 年人均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呢? (1 )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学生在书上完成 1 1 4页的条形统计图 (2)教师: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 滨海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呢?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折 线统计图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构成和绘制方法,对于其中的描点和连线要重点介绍。 2、引导学生对两种统计图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条形: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的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3、引导学生完成临江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统计图,观察统计图,你 有什么发现 (1)()年到()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最快。 (2)预测一下,2014年滨海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会是()平方米。 三、自主练习:1---4 题 信息窗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四年级折线统计图第二课时

折线统计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110页例2做一做113页第2题学习之友46页的第一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数据填写统计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数据填写统计表。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视频展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明的妈妈在小明出身时将小明的身高从0岁记录到10岁说明小明的妈妈非常细心下面看看记录情况,如下表(出示小明身高的统计表) 1、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学习新课 1、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学生合作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合作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2)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视频展示) 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呢,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在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名称,在介绍名称时明确其作用、画图时注意点: (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一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 (3)数据:要找准,在描点时要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在纵轴上平均后再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4)制表日期和单位不能漏掉。 3、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 (1)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2)小明115厘米时几岁?

《第7单元 扇形统计图》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单元检测试卷(一) 一、我会填。(每空3分,共30分) 1.下图是六(1)班同学最喜欢喝的饮料情况统计图。 (1)最喜欢喝各种饮料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之和应该是( )%。 (2)最喜欢喝( )的人数最多,占全班总人数的( )%。 (3)如果全班有40人,那么最喜欢喝奶茶的有( )人,最喜欢喝可乐的有( )人。 (4)如果最喜欢喝可乐的有9人,那么全班有( )人。 2.为了表示一年中每个月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应绘制成( )统计图;为了表示某次测验优、良、及格、不及格的人数与班级总人数的关系,应绘制成( )统计图。 3.校园里有杨树、柳树和槐树三种树,其中杨树有60棵,占总数的30%,柳树有100棵,占总数的( )%,如果画扇形统计图,槐树部分占圆面积的( )%。 二、根据统计表填空。(每题6分,共18分) 下面是小明调查的三组数据。 1.小明8~14岁每年生日时测量的体重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小明从( )岁到( )岁体重增长幅度最大。如果要用统计图表示这组数据,应该制成( )统计图。 2.小刚周日的作息时间安排如下表:

项目学习用餐文体 活动睡眠其余 占全天 时间的 百分比20% 10% ?% 37.5% 12.5% 小刚参加文体活动花了( )小时。如果要用统计图表示这组数据,应该制成( )统计图。 3.某天全班同学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统计如下表: 项目足球篮球踢毽子跳绳乒乓球其他人数18 10 4 9 7 4 他们班一共有( )人。如果要用统计图表示这组数据,应该制成( )统计图。 三、解决问题。(1,5题每题8分,其余每题12分,共52分) 1.空气的主要成分体积含量各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情 况如下图。500升空气中含氧气多少升? 2.光明小学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如下图。 (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如果最喜欢篮球的学生有150人,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

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新人教版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答案解析)

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新人教版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要反映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比较合适。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统计表 D. 以上三种都可以 2.要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和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统计表3.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4.张阿姨开车去办事,半途中突然有一只狗冲在车前,她用力刹车才没撞它,张阿姨受惊后仍开车回家.右图曲线是张阿姨开车的速度记录。张阿姨在什么时间为躲避那只狗而刹车?( ) A. 8:01 B. 8:06 C. 8:08 D. 8:11 5.下面一组折线统计图中,哪个折线统计图更合理?() A. B.

6.如图是某商场跳绳销售情况统计图:买7米跳绳需要() 元. A. 18 B. 36 C. 42 D. 48 7.要反映一~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最好选择( )统计图。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8.要绘制一幅表示某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统计图,采用( )统计图较为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9.要反映当天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10.“龟兔赛跑”中,骄傲的兔子自认为遥遥领先就在途中睡了一觉,醒来时才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最终乌龟先到了终点…下列各图与故事情节相符的是()。 A. B. C. 11.要统计小红身高的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 A. 折线 B. 扇形 C. 条形 12.下列统计图中的(),能反映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 A. B. C. D. 二、填空题 13.把两个折线统计图合并为一个,称为________折线统计图。 14.右图是一个水龙头打开后出水情况的统计图。这个水龙头打开的时间和出水量成

小学数学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测试(有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测试(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图是两幅扇形统计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班的男生可能一样多 B. 甲班的女生一定比乙班多 C. 甲班的男生一定比女生多 D. 甲班的男生占全班总人数的 2.周敏一个月各项消费情况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图中可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 B. 从图中可以看出总消费数额 C. 从图中可以看出餐费占总消费额的40%,且在各项消费中最多 D. 从图中可以看出周敏一个月消费的变化情况 3.黄豆中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如图。400g黄豆中脂肪的含量是()。 A. 56g B. 100g C. 144g D. 64g 4.下图是对一份杂志(共208页)各版块的统计结果,体育版约占()页。 A. 10 B. 30 C. 50 D. 100 5.在一个40名学生的班级中选举班长,选举结果是:下面哪个圆圈图显示了这些结果?

() 张强刘莉李浩赵红 20票10票4票6票 A. B. C. 6.在一个有40名学生的班级里选举班长,选举结果如下表,下面()图表示这一结果。 张明10 小豆20 杨杨5 丽丽5 A. B. C. D. 7.要统计一瓶果汁里的营养成分所占情况,你觉得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复式8.某校为表示学生体育锻炼达标情况,选用()可以清楚地表示出“优”“良”“合格”各等次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比。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9.六(1)班有40名学生,选举班长的得票数为:小何20票;小赵10票;小邓6票;小李4票。下列四幅图中,()图准确地表示了这一结果。 A. B. C. 10.六(2)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统计表如下: 等级优秀良好达标未达标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第六单元统计 单元计划: 教学内容:统计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1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重难点:理解众数的作用,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授课时数:约4课时 第一课时(64) 一教学内容 众数 教材第122 、123 页的内容及第124 、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难点: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四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教材第12 2 页的例1 。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 l )算出平均数是1 . 475 ,认为身高接近1 . 475m 的比较合适。 ( 2 )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 485 ,身高接近1 . 485m 比较合适。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知识点一:1、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数据的变化过程。 3、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反映出不同量的变化过程,还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例题1】 下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奖牌统计图和北京奥运会奖牌榜前三名统计图。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知识点二: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⑴写出统计图的标题,标题写在图的正上方,在标题右下方标明日期。 ⑵根据几组数据的多少和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⑶画出互相垂直的横轴和纵轴,在纵轴上用一定的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将纵轴自下而上截成根据题目确定的相等的小段,每小段分点旁注明数量,起点标0。 ⑷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数量,把图例标在标题的右下方。 ⑸先确定直条的高度,高度确定后立刻标上数字,然后画上边框涂上与图例一样的颜色。 月的平均气温,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知识点三能根据统计图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随处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我们利用统计图不仅可以简洁直观地反映所收集的数据,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能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困难。 【例题3】观察下面的统计图。 北京与南京去年7月到10月的平均气温统计图 年月

复式条形统计图练习: 1.常见的统计图有(),(),()。 2.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的多少,还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和()。 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据组成的条形统计图就是﹙﹚。 4.我国1997、1999年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如下表。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右侧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回答下面的问题。 ﹙1﹚1997年我国哪类自然保护区多? 1999年哪类最多? ﹙2﹚1999年我国各类保护区均比1997年﹙﹚。 ﹙3﹚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5.下面是五年级四班同学体育达标合格人数统计表。 请根据上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个体育项目达标人数最多?哪个体育项目达标 人数最少? ﹙2﹚男生哪个项目达标的人数最多?女生哪个项目达 标的人数最多?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知识点四: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而且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例题1】

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单式折线统计图第 1 课时教师:彭利敏班级:五年级上课时间:20XX年6月14日 教材分析 《单式折线统计图》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以后的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基本掌握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学生易于看清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并能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培养统计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并能直观地表示数据,能进行判断和预测,掌握绘图方法。 过程方法:经历观察,比较,探索,分析等活动过程,增强数据分析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 导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新 1、复习条形统计图 同学们,你们了解机器人吗?听说过青年机器人大赛吗? 课件呈现: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根据这一统计表,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为了更清楚地呈现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用学过的什么统计图表示? 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条形),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 用你的手势,试着比划一下从20XX年到20XX年,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如果把大家手势运动的路线画下来,想像一下会是什么呢?(曲折的线,一段一段的线) 2、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导学流程 二、观察分析,认识特征 1、相同点: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 方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横轴、纵轴、标题、单位和日期都相同。 图中所表示的数量的多少都相同。 小结:他们的相同点是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2、不同点:那我们再找找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一个是用条形来表示的,一个是用点和折线来表示的,它们的方式不一样。 3、认识折线统计图 你们觉得和条形统计图相比,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小组之间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折线统计图上有点和线)。 小结:点能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表示数量增加或减少的趋势。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三、动手绘制,阅读思考 1、你能根据统计表(陈东0-10岁的身高情况)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 想一想,画折线统计图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要注意什么? 2、学生自主动手,教师巡视。 3、小结方法:描点、标数、连线。 4、预测陈东11岁的身高。 利用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时,既要考虑图的趋势,也要考虑生活实际。 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你们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和方法?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1、相同点: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2、不同点:条形统计图能清晰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事物的变化情况。 3、画法:描点、标数、连线。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测试题(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期末,六(1)班评选一名礼仪示范生,评选结果如表,下面()图能表示这个结果. 姓名小聪小明小玲小丽 票数201064 A. B. C. 2.经济学家将“食物支出总额占家庭消费总额的百分比”叫做恩格尔系数。下面是红红家和明明家的恩格尔系数百分比,如果两家的食物支出总额相等,那么可以知道()。 A. 红红家消费总额高于明明家 B. 明明家消费总额高于红红家 C. 两家消费额相等 D. 无法比较 3.下图是某班一次测验成绩的扇形统计图,其中得优的有12人,则全班共有()人。 A. 10 B. 30 C. 40 4.在一个40名学生的班级中选举班长,选举结果是:下面哪个圆圈图显示了这些结果?() 张强刘莉李浩赵红 20票10票4票6票 A. B. C. 5.一个鸡蛋按质量计算,蛋壳、蛋白、蛋黄约占整个鸡蛋的百分比分别为:15%、53%、

32%,如果将数据画成统计图,选()统计图较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复式条形6.下面是甲、乙两个班男、女生人数分布统计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班的人数一样多 B. 乙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多40% C. 甲班的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D. 甲班的女生人数一定比乙班的女生多7.在一个畜牧场养了三种牲畜(如图),图()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了三种牲畜的关系。 A. B. C. D. 8.下面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 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一个假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B. 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C. 扇形统计图主要用来表示某个量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增减变化情况 D. 在同一个圆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越大,它的面积就越大 9.某校对六年级300名学生生活常识进行一次调查,得分情况如右图,则在60分以下的人数为( )。 A. 75人 B. 60人 C. 50人 10.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读503020时,一个零都不读

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折线统计图》知识点汇总复习

八绿色家园——折线统计 图 一、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 (2)优点: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1)观察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可以发现,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 图 (2)观察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可以发现,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通过折线的起伏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 图 条形统计图适合用来表示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是同一项目的数据对比。 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数量,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既可以看到它每一部分的变化趋势,也可以看到它的整体变化趋势,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越长,说明增减越大,也可以看出每一年的数量多少……

3. 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 (1)根据统计的数据,画出互相垂直的纵轴和横轴。①在横轴上等间隔地标注项目,并在横轴尾端标注项目名称。 ②在纵轴上标注数据刻度,使得最大刻度能表示最大数据,并在纵轴顶端标注单位。 (2)根据数量的多少找到对应的横轴和纵轴的交点,并标上数据,按照同样的方法根据数据大小描出其他各点。 (3)在各点旁注明数据,顺次连接相邻的两个点。 (4)写出折线统计图的名称、日期。 如小丁上学期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统计表的绘制: 4.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区别。 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高低长短表示数据的大小,折线统计图是在每一项目的竖线上描点表示数据的大小,描完点后用线段把这些点顺次连接起来。 5.折线统计图的分析。 分析折线统计图时,要重点注意分析数据在什么时间达到最多或最少;数据上升和下降的时间段及变化快慢情况;哪两个时间段的数据相比变化的趋势明显一些。 根据折线走势看数据变化趋势的方法: ①折线图起始数据低,而终端数据较高,则数量呈上升趋势;

【提高版】小学六年级-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

圆的周长与面积辅导教案 1. 列方程解:一个数的3 1 与48的20%相等,这个数是多少? 2.用25克糖,475克水配制成糖水,求这种糖水的含糖率。 3.一袋大米,吃了18千克,还剩32千克,吃了这袋大米的百分之几?

1.如图1,如果用整个图表示总体,那么___ ____扇形表示总体的13 ,______ 扇形表示总体的 12 。 2.红星村今年对农田秋季播种作物如图2规划,且只种植这三种农作物,则该村种植的大麦占种植所有农作物的 %. 3.光明中学对图书馆的书分成3类,A 表示科技类,B 表示科学类,C 表示艺术类,所占的百分比如图3所示,如果该校共有图书8500册,则艺术书共有 册. 4.某校对初一300名学生数学考试作一次调查,在某范围内的得分率如图4的扇形,则在60分以下这一分数线中的人数为( ) A.75 B.60 C.90 D.50 5.折线统计图表示( ),扇形统计图表示( ),条形统计图表示( )。A 、数量关系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 B 、数量的多少 C 、部分与总数的关系 6.小华应选择( )表示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选择( )表示有、良、及格参加的人数与班级人数的关系。 A 、折线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 、条形统计图 7.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元旦举行活动,如图(5),A 、B 、C 分别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且每人均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 ) A.259人 B.441人 C.350人 D.490人 8.5.某校男、女生比例如图(6)中的扇形区, 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数 为( ) A.48% B.52% C.92.3% D.4% (1) C A B 300亩油菜 500亩小麦 450亩大麦(2) A 65% B 28% (3) C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第七单元统计 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8~109页以及练习十九第1题。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弄清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师:同学们都喜欢到什么地方玩?那你们去过科技馆吗?多去参观科技展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科技馆的工作人员想了解1998~2003年昆明市中小学生参加科技展的人数情况,于是做了一份统计图。 出示条形统计图。 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 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二)、解疑合探 1、为了更明显的看出各年参观科技馆的人数增减情况,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板书标题:折线统计图) 说一说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统计图上的各点又表示什么意思? (三)、质疑再探 小组讨论:(1)、中小学生参加科技展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师带领学生从点和线两方面分析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问: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数据?(板书: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我们明明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它却叫做折线统计图你,说明这些线段中肯定藏着一些奥秘。 师问: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里面的各条线段,它们有什么作用? (板书: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3、出示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请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最后师再带领学生小结。 4、生活中很多方面都会用到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见过什么地方用到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起来说。 (四)、巩固应用 练习十九第1题 先观察折线统计图,再说一说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最后完成问题。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作业 课本115页第6题 折线统计图 点数量的多少 线数量的增减变化 上升——增加水平——不变下降——减少 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题 一、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如下图所示。 温度/℃ 1.图中的一格代表气温()℃。 2.甲地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是()℃,最低是()℃。 3.乙地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是()℃,最低是()℃。 二、选一选。 1. 如果要比较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比较合适。 A.复式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2.用一条折线表示的统计图是(),用两条或两条以上折线表示的统计图是()。 A.复式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三、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问题。 (1)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2)从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三、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 甲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四、按要求完成。 近四届奥运会中国和美国获得金牌数情况统计表 27 28 29 30 中国28 32 51 38 美国40 35 36 46 1.根据统计表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 近四届奥运会中国和美国获得金牌数情况统计图

2.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完成后与家长说一说你从上面的统计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预测下届奥运会中国会获得多少枚金牌?为什么?

答案与解析 一、【解析】1.根据纵轴相邻两个数的差求解;2.找出实线最高与最低点求解;3.找出虚线最高与最低点求解。 【答案】1.3;2.33,3;3.29;18。 二、1.【解析】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答案】C 。 2.【解析】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直接求解。 【答案】B ;C 。 三、【解析】(1)分别求出各月降水量的差,再进行比较即可; (2)根据观察可知A 城市的最大降水最是170毫米,B 城市的最大降水量是150毫米。 【答案】(1)一月:52-15=37(毫米) 二月:36-10=26(毫米) 三月:25-10=15(毫米) 四月:70-5=65(毫米) 五月:90-68=22(毫米) 六月:170-150=20(毫米) 15毫米<20毫米<22毫米<26毫米<37毫米<65毫米 所以3月份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4月份两个城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2)根据观察可知A 城市的最大降水最是170毫米,B 城市的最大降水量是150毫米 四、【解析】从图中可知: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都是90千米,根据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分别求出甲乙两车行驶的时间,然后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解。 【答案】甲:3时40分-2时=1时40分= 35小时 90÷3 5=54(千米) 乙:4时-2时40分=1时20分=34小时 90÷34=67.5(千米) 五、【解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即可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再说出统计图中发现的信息即可解答问题;(2)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中国金牌获得数量的整体趋势,即可预测下一届奥运会获奖的枚数。 【答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