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圣西门、傅里叶与欧文思想的政治伦理旨趣

一、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社会主义思想的发生情境,都直接面对并接受了大工业资本主义的生存机制已然成型的事实,摒弃了先驱们对农业社会小国寡民的心驰神往,从而在批判资本主义弊病时,依然把乌托邦政治建筑于现代工业社会的现实基础上。萨尔沃指认:“从那时起,政治生活的中心已不再是田产广大的农村,而是从事工业生产的城市。资本与劳动,利润与劳动力,机器与工业制成品,已成为社会新现实的体现。为了避免冲突与骚乱,必须从这一新的现实出发。”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工业资本主义制度全面推进的产物。大工业革命为欧洲人带来了全新的生存体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化生产既创造了欧洲工厂的效率,为资产阶级国家和有产者阶层创造了巨额物质财富;也重新组织了社会交往方式,重构了整个欧洲人的生存模式。但当私人劳动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社会劳动之际,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却形成了日益尖锐的矛盾,“任何一个劳动者都由于个人利益而和群众利益处于对立状态,对群众不怀好意。”而在个体生活愈来愈被组织到社会的、他人的生活建构中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愈发紧张。面对着底层社会的贫困、堕落和被奴役,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强烈感受到了现代社会无产者和有产者之间的经济对立和政治对抗,意识到无产者解放的正义性所在。但他们也从大工业组织制度中想象到了劳动联合、消费联合以至整个社会阶级间的大联合对于未来制度安排的重要意义,尽管这种合作制度并非意味着以消灭私有制为根本内容,而只是平等、正义、普遍福利的需要。18、19世纪充满激进、反动、虚伪和捉摸不定的政治情境构造出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政治哲学的成长空间。文明社会信誓旦旦地要为全体公民们提供自由与平等之正义保障,并以此裹挟劳苦大众同富有公民们一道为推翻旧制度而斗争。然而,革命之后的政治既没有带来普遍福利,给劳苦大众以平等的财产权,使他们摆脱贫困和受压迫;也没有兑现普遍政治自由、权利平等的理性之诺。对于无产者而言,“任何一种政治变革都不会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使他们在政治上不满的原因”。③专制君主制、君主立宪制、人民共和制、代议共和制、军事独裁制,都只能是实实在在的奴役制和暴力恐怖。“民主政治比二者更可怕;马略和苏拉,克伦威尔和罗伯斯庇尔,两个君主的血淋淋的人头,公敌名单和独裁专政,这一切已经铿然有声地宣告了民主政治的‘恐怖’。”④但当启蒙政治被宣告也是奴役、欺骗和幻想的时候,工人们与资本家之间的阶级斗争愈演愈烈,社会主义政治理念和运动便从其中凸显出来。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是18世纪启蒙政治哲学的实践表达。恩格斯认为,“法国和英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则在实践方面体现了这种唯物主义”⑤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把唯物主义学说当作现实的人道主义学说和共产主义的逻辑基础加以发展”⑥。18世纪启蒙运动至少为他们提供了两大政治标尺:普遍福利原则与理性

(优良)制度原则。但是,历史理性却为他们各自所不同地理解着。在圣西门看来,好制度合乎时宜,是历史规律性产物。而对其他人来说,好制度是理性解蔽的结果,必将取代现存制度。好制度首先是合法的、和谐的、合作的,而且它应当保证工业社会生产能够给所有人带来幸福。功利主义伦理学因而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直接财富。马克思指出:“边沁根据爱尔维修的道德学建立了他那正确理解的利益的体系,而欧文则从边沁的体系出发去论证英国的共产主义。”⑦利益是“人”的原则,但只有结合了公共利益的个人利益才是道德和政治的现实起点或者基础,“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⑧。现代社会主义运动的伦理通道据此而得以开启。二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的政治构想始终聚焦于政治正义、社会和谐与普遍幸福的人道主义政治伦理路向,表达出对为资本所割裂的社会进行道德的、政治的批判与反思。首先,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的正义”的政治秩序。“正义”似乎是一切政治存废的现实理由。当旧制度被指控为丧失正义时,新制度取而代之则合乎时宜,顺乎民意,势在必行。恩格斯告诫法国共产主义者:“要向他们表明,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这样,他们才会站到你们一边。”⑨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正义概念有自己独特理解,并以此来构建关于乌托邦政治的道德合法性基础。1.分配正义与劳动的道德。彼时代最突出的矛盾显然是财富分配的极端不公,造成了整个社会阶级间的种种不平衡和对抗,因而,分配公义被视为好制度的基础。但是,他们似乎认为,所有经济活动要素都应当是参与分配的依据,这才是“公平”的。因而,他们并不介意“资本”的分配权,而只是更强调劳动参与社会分配的平等权。依据他们的正义观,“公正的第一标志应该是保障人民随着社会进步而得到最低限度的生活”⑩这样,在以劳动、贡献、才能、资本等经济要素为主要依据的分配体系中,他们要求提高生产劳动在利润分配中的比例。“劳动的收入至少应占利润的十二分之五,而且还可考虑把它的份额提高一些,即按这样的比例:劳动占六分之三,资本占六分之二,才能占六分之一。”尽管空想社会主义者希望调整“资本”在整个分配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但在“资本”的社会统治性地位下,凭什么能够保证劳动所应得的呢?傅里叶寄希望于和谐制度之下,人的博爱之心。圣西门认为,道德感力量将促成社会公正。欧文希望某些先知先觉者们能够促成社会立法和教育改革,以确立政治正义。显然,这些空洞的方案对于改变现实的资本剥削制度毫不济事。与分配正义相伴的是对“劳动”的道德认知。在不公正的分配制度下,劳动阶级极端贫困和普遍的道德堕落,与虚伪的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在对此的批判中,“劳动”因而被纳入到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道德认知范畴中。他们谴责不劳而获的剥削者:“道德家必须推动舆论谴责无所事事的财主,使他们名誉扫地”少数人靠剥削来满足一己的骄奢淫逸,维持不合理的旧制度,牺牲社会大多数人利益,制造出无知、贫困、疾病、冲突和犯罪等种种

灾难。在他们看来,劳动创造了财富,这是人类的普遍幸福和个人幸福的前提,也是社会道德实现的保证。“劳动是一切美德的源泉,最有益的劳动应当最受尊重。”因而,“人应当劳动”,“有益物品的生产者是社会上唯一有用的人”必须把劳动者从现有的奴役性生活中解放出来,让生产阶级获得最大福利和权力,“尊重生产和生产者的原则,要比尊重占有和占有者的原则有益得多。”非平等的正义与统治权。“平等”诉求是正义的,但正义并非天然地包含平等(财产平等)。对于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来说,让贫困阶级“能过最低限度的生活”或者说“为了使富人幸福,就必须让穷人们享受各种不同程度的幸福。”这或高或低地符合于他们的正义标准,因而,即使在共产主义者欧文那里,财产公有制度也只是公社生活的产物,而不是现实改造的起点。沃尔金在谈到这一点时指出,“欧文并不主张完全保留让工人享有‘全部’劳动产品的权利。他让工人得到产品中‘公平合理的’份额,这样使企业主也能够取得一定的利润”,“在他(欧文)看来采用这种尺度(指劳动尺度),可以容许保存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实现这种非平等的“正义”并非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所在,但这或许反映出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阶级本性。因而,在对待资产阶级统治权这一根本问题上,他们并不诉求革命颠覆,而只是寻求直接地和平改造,以平稳地实现无产阶级权利。虽然,他们也正确地指出了生产力增长与劳动者贫困的矛盾根源在于“主人掌握了权力和资本”,但他们却对劳动阶级的政治智力、能力和政治德性充满疑虑,故此寄希望于资本家、国王、政府或议会等统治阶层来组织社会改造,实现劳动者权益保护。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通过“榜样”即合作社实验以效应天下,促动人们自愿组织和加入各种合作机构,以避免政治争斗和权力干涉。然而,在他们的“合作社会”中,精英们仍然被认为是最具管理能力的人民领袖,虽然“从道德、正义和良知方面来讲,只有劳动人民可以拥有政治权利”。而且,在确认了社员的普选权的同时,傅里叶提出享受这一权利也是需要“必须的资本”的。

3.和谐正义。我们看到,诉诸平等的正义并非空想社会主义最终旨趣,诉诸和谐的正义才是他们的根本目标。他们所谓的“和谐”,其所针对的时代病症有三:暴力政治、无产阶级运动、极端利己主义。由此,他们的“和谐”构想也就指向:和平、真理与正义、普遍利益。他们认定,社会不和谐是现行制度造成的,因而,“他们都努力从社会现实中推导出集体性质的替代解决方案。”但唯一真正可以实现他们方案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却为他们所担惊受怕、被坚决地否决。他们对“和谐”社会驱动力的探讨幼稚可笑:傅立叶把他所宣称的“情欲谢利叶”作为“和谐”的动力;欧文认为“向往”和“教育”是人们选择公社的动力;圣西门则把“团结感或结伙感”的宗教友爱精神视为社会协作内在力量。他们对自由竞争和极端利己主义所引发的社会冲突心怀忧虑。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残酷竞争、个

人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泛滥,激化了猜疑、嫉妒、仇恨、欺骗、冷漠无情等不和谐的社会心态,以及分裂、对抗、暴力冲突等剧烈的社会动乱。他们希望消除这种不和谐的社会状态,他们呼吁“和平、友爱和永存不息的慈善精神”、“阶级融合”,期盼合作社会能够在满足每个人的情欲、利益,实现普遍幸福的前提下,使社会“互相憎恶的各个阶级”能够“融成一片”。但在阶级斗争已经明朗化的时代,他们的“阶级和谐”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而脱离了所有制原则,所谓普遍幸福亦是虚无缥缈的。其次,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的政治哲学表现出反个人主义的集体主义特质。本义上,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伦理的对立面。因而,空想社会主义者猛烈批判了资本主义个人主义化的生存现状:分散经营、无序竞争、无政府主义、私利至上、享乐主义和非人道。集体主义的联合原则被看做是纠正利己主义的最优方案,因为,他们已经看到,私有制、竞争和无政府主义是现代利己主义的基础。1.集体生活。集体生活形式被他们认定为能够造成资本和劳动的联合,富人和穷人的和谐,是消灭社会之恶的根本措施。在他们的和谐共同体生活中,社员以集体协作的方式共同生产、共同经营、集体消费、集体教育,住宅和活动场所是统一设计建造的,合作社不需要商人、不需要货币,一切消费是从消费合作机构中直接获得的,而欧文甚至提出了“按需分配”的消费制度。集体劳动使得“个别的力量联合成社会的集体力量”可以充分地利用科学成就,借助精英们娴熟的组织才能合理地组织生产计划,消除失业威胁和强制劳动的痛苦。在劳动合作中,人们可以因为资本数额的大小分别从事劳累程度不同的工作,但每个人都会因为劳动能够带来自由和享受而自觉地参与劳动,这样,集体劳动造就了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团结、友谊和真正博爱,形成了阶级融合。“这可真是道德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博爱的时刻,这是联合情欲、阶级融合和十足幸福的迹象。”空想社会主义者期望通过集体生活的途径,消灭现行不合理的社会分工制度,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统一、城市和乡村统一、农业和工业的统一、生产和消费的统一。2.集体所有权原则。集体生活的人们在财产制度上理应采取公有制度,这在欧文的“新和谐公社”试验中得到了体现。私有制作为一切现实罪恶的渊薮而被抛弃。欧文认定,公有制是消灭阶级、消灭奴役和剥削、消除不平等、消除一切压迫性权力及社会罪恶、实现社会自由和平等,促进和谐与普遍幸福等社会正义的根本所在。但傅里叶和圣西门却否定了公有制。在他们看来,个体产权是人的自由、幸福和发展的基础,“应当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应当如何规定所有制,使它既兼顾自由和财富,又造福于整个社会。”○22让财产权挂上“自由”的标牌,这是私有制合法性的资产阶级理据。不过,傅里叶和圣西门虽然承认个体产权,但在他们的乌托邦中,个体产权或许只意味着“股息”,而不具有寄生于私有制下的阶级专权、强制劳动的意义,它的伦理意义远远超过了其政治意义。3.公共利益至上。公

共利益至上是集体主义政治伦理的根本原则,这是启蒙唯物主义思想“现实的人道主义”化的结果,而与18世纪末英国功利主义思想相呼应。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体利益,这种态度既是情绪性的:对泛滥的极端利己主义和种种反社会行径的极度愤慨;也包含诸多理性的考量,因为在合作制下,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私人利益和公众利益密不可分,联合的力量是为每个人造福,它所产生的效率将满足和提升每个人的幸福需求。个人利益并没被否定,而且个人利益将得到最大促进,得到“一切最好的东西”、“无忧无虑地获得一切生活必需品”。但是,个人利益必须符合于集体利益,而不能以损害和取代公益为目的或与手段。“有最大的个人行动自由,但须符合公共利益。”○23虽然,激进的欧文偶尔表达出蔑视个人利益的倾向:“应当牺牲一切私人利益,而使它们让位于社会公益。”○24,但更多情况下他仍然强调私利和公益的联合。4.集体统治权。在集体生活的乌托邦中,“统治权”或者说对部分社会成员的强制权力是不必要的东西。因为,新社会是为满足全体成员的利益而运作的,个人利益诉求在其中获得了公正对待,得到了满足。当然,最根本的是,无产者的生存需要获得了有效保障,这就消除了产生社会冲突的根源,因而,新共同体无须强化统治职能,而是以必要的、全面扩展的社会管理职能来取代之。不过,即使在这种没有强制的公共组织中,普通劳动群众是否应当分享实际的领导、管理职能,却有不同地对待。在圣西门那里,国家权力机构实质上变成了生产的计划和组织机构,但执掌国家管理权的是实业家阶级,实质是让资产阶级和知识精英们来执掌政权。在欧文的和谐公社中,最高权力交由社员大会,而作为执行机构的理事会则是由社员民主选举,并且受到全体成员的监督。社员在公社中不分职位、职业、性别、年龄而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履行相应义务。在傅里叶的“法郎吉”里,资本家、功臣、德高望重者只拥有建议权,但没有任何理由能够强制全体居民接受这些权威们的意见,况且,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权力和尊贵的称号,这里的政治是等待消失的东西。最后,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把实现普遍幸福、提升人的自由和全面性作为未来政治建构的终极旨趣。人人都得幸福,这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普遍想象。乌托邦所设定的目标亦在于:没有贫困和刑罚、每个人享有充分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福利社会,人人都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全面发展。1.好政治的标准。功利主义幸福观成为他们评判政治生活的根本尺度。欧文认为,好政治意味着幸福最大化。“政治的目的是使治人者和治于人者都幸福。因此,能够在实际上为最大多数的治人者和治于人者创造最大的幸福的政治,便是最好的政治。”○25圣西门把好政治的首要标准定格为让“大多数人过幸福生活”。在他们看来,享受幸福生活是不可剥夺的人权,因而,社会组织的目的不是为某些人谋福利,而是要促成社会每一个成员以最大的才能和力量为普遍幸福而追求。作为社会主义思想家,他们的“最大多数人”的概念指向贫穷的无产阶级。他们的“幸福”概

念内涵丰富而全面:“如果在上述的这样的国家里,人们的智力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以致使他们能够欣赏艺术、知道支配自然现象的规律和掌握改造自然的方法,而且他们在精神方面受到了关怀,则他们的幸福就是最美满的。”○262.社会目标:享受与自由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梦想着一个没有奴役压迫,平等而自由的,完全由真理和正义统治的“自由王国”。他们确立了“劳动和享受的同一性”。旧制度下,异化劳动和不合理分工,因为其强制性、奴役性,以及固定化特征不仅损伤工人肌体,且严重伤害工人的心理健康,阻碍其个性的自由发展。而借助劳动合作制的安排,劳动对人来说不再是痛苦,而是“足以使他们保持最健全的身体和精神、能够合理地享受生活的一种娱乐。”○27当工作变为享受时,他们期望“享受”、“愉快”、“乐趣”将能够带来财富、健康和真正的节制。“因为工作在这里已变成一种有利可图的、诱人的快乐,每个人通过享受快乐的方法就能获得财富。”○28他们确认了人的“多样性的需要”的事实。因而,满足人的全面性的需要,就成为理想政治的根本任务。“在新的政治制度下,社会组织的唯一而长远的目的,应当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工艺的现有知识来满足人们的需要”。○29人的全面性需要包含人的全面性发展要求。他们心怀憧憬:“协作社制度使每一种情欲都得到最广泛的发展———在各种程度上的发展。”○30他们希望在脑、体劳动相统一的未来社会中,每个人都有选择工作的自由,每个人都全面参与各种职业分工,摆脱固定分工造成的人的片面性。“但是在和谐制度下,每个人———男人、妇女或儿童———都是四十种谢利叶的参与者,他从事生产劳动,又从事艺术和科学,谁都不会处心积虑地来使某一种职业得到过多的优惠条件。”○31他们期盼“自由王国”。消除固定分工和奴役性劳作,这意味着人类向自由王国的迈进。他们期盼它“是一种可以使一切人得到最大限度的全体自由和个体自由,保证社会得到它所能享受到的最大安宁的制度。”○32当对人的一切统治都变得毫无意义时,人类文明的所有力量:科学、工业和艺术的联合力量将为了人类最大幸福而向大自然进军。三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的社会主义思想被指认为“空想”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理论历史感的缺失。他们用以批判和规范现实与未来的是抽象的道德原则,这无论如何智慧都只能悬置于社会历史之外,而非历史本身的运动、本身的生成,因而本质上它只能“静观”历史,而不可能“改变”历史。这样,他们所设定的那个未来的道德化社会固然与资本主义的现实景况格格不入地对立着,但这种对立是没有中介的、直接的、感性的,因而是外在的、表象间的冲突,完全可以通由观念变通、社会改良和理想试验而得以解决。19世纪之后的资本主义已经很大程度上完成了这些空想家当初的社会设计,但资本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的历史命运却迄今无根本改变。社会主义“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33而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它是在资本

主义的现实生活条件中,尤其是物质生活的对抗性矛盾中生成并现实化为实际的无产阶级运动,因而在哲学意义上,它就是现实生活内在生成的历史辩证法本身,是历史“自身的运动,它自身的生命”○34向“自己的对立面”过渡。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的非历史、非辩证的社会主义学说,在特定意义上,只能是一种受制于情感、意志和理性支配,足以鼓惑人心的的道德的和政治的修辞学,并不足以也不可能化为颠覆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本身辩证的、革命的运动。从乌托邦政治构想共同的历史特征来看,找不到实践“理想”的真正的历史主体和现实路径是他们的最大困难。因而,乌托邦的意义只存在于理念层面的道德的或人性的“召唤”,只能是自上而下的拯救,即求助于社会政治、文化精英以及发善心的资本家,但这只是他们的幻相。无产阶级这一真正的历史实现的力量却不为他们所信任。换言之,他们不是要培养和提升无产者的历史主体力量,而是要“使资产者皈依社会主义”。○35所以,对于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来说,政治主题不在于解决所有制问题,而是道德拯救与阶级和睦问题。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浪漫的空想社会主义仍然可以被归类到资产阶级思想范畴之中。傅里叶、圣西门和欧文的社会主义思想影响深远。恩格斯曾指出:“当时英国的有利于工人的一切社会运动、一切实际进步,都是同欧文的名字联在一起的。”○36欧文所开创的福利主义社区试验成为西方福利社会的先导。他所阐发并实践的集体主义的、自主和平等的合作制价值原则也成为后世西方合作社运动的伦理指针。他的功利主义性质的、和平的与和谐的社会改革姿态深刻地促成了英国渐进的、改良社会主义传统生成,从而排斥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政治”在英国工人阶级中的传播。而在德国,恩格斯指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37他们对于现实社会的反人道、假自由、极端利己主义的批判,以及对劳动协作、平等、正义和社会和谐的制度精神的阐发成为19世纪以来的各种社会主义运动的共同思想财富,但更多地是汇成了欧洲社会改良主义的传统渊源。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以后,其思想理论的发展,是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数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名字,传颂着很多不朽篇章,留下了众多动人的故事。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从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阶段。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像一群灿烂的新星呈现在人类思想史上,主要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托马斯?闵采尔、托马斯?康帕内拉、杰拉德?温斯坦莱等人。他们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阐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幻想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鼻祖。他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天资聪颖,14岁时就到牛津大学深造。在大学里,莫尔阅读了大量人文主义著作和古典作家的作品,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他最喜欢读的书。大学毕业后,他很快成为出色的律师和知名的议员,还担任过下议院议长和大法官,但他没有满足于锦绣仕途和荣华富贵,而是致力于社会问题的思考。他亲眼目睹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对“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深有感触,这引起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当时意大利著名航海家韦斯甫契的游记风靡整个欧洲,他在游记中说,在巴西南纬18度的地方留下了24个人,在那里安家落户。莫尔遂决定假借24个人中的一位,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于是写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莫尔在书中控诉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他说: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致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1535年7月7日,莫尔因反对国王亨利八世任英国教会的首领被判死刑。有人规劝莫尔悔过,他回答说:“自由的代价的确很高,但是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在走向刑场时,他从容告别家人,面无惧色,一路谈笑风生;临刑前,他对刽子手说:“我的脖颈短,好好地瞄准,不要出丑。”莫尔被杀害后,其头颅被悬挂在伦敦桥上示众。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3 个阶段:16世纪至17世纪、18世纪和19世纪初,共经历了300多年。3个阶段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各不相同,无产阶级的发展水平也不同。 16世纪至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实行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但对社会主义的设想还仅仅只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而已。 18世纪,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对社会主义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形式作出明确规定;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批判,认为私有制引起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当具备初步的阶级观点后,主张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厂为原型,主张在封建制度崩溃后,在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厂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赞同君主制、终身制、家长制等。 19世纪30和40年代,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顶峰时期。由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这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理论上,提出政治制度的基础是经济状况,指出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设计未来理想社会主义制度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 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以莫尔、闵采尔为代表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人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摩莱里、巴贝夫、马布利为代表。 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 克劳德·昂利·圣西门,法国伯爵,是19世纪初叶杰出的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把他同傅立叶、欧文并列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著名百科全书派学者让·勒朗·达朗贝尔的学生。他爱好研究唯物主义哲学,向往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对神学和封建制度采取批判态度。13岁时,他曾拒绝参加宗教仪式。 圣西门一生写了许多著作,1802年,写了《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主张应由科学家代替牧师的社会地位。1808年发表的《19世纪科学著作导论》,比较详尽地发挥了处女作中的基本思想。1813年写的《人类科学概论》和《万有引力》表述了他的哲学思想和历史规律性的见解。1817年以后的著作《论财产和法制》中,他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19世纪20年代,圣西门又出版了一系列社会主义著作,如《论实业制度》、《实业家问答》、《论文学、哲学和实业》和《新基督教》,从哲学、历史、政治和经济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思想,形成了系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但直到1825年4月发表《新基督教》这部圣西门最后的著作,才标志着他创建的空想社会主义大厦的完成。马克思说:圣

中国古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初探

126中国古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初探 程亚平 (中共菏泽市委党校山东?菏泽274030) 摘要中国古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由于现有资料甚少 且杂,因而,理论界对此关注较少,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比 较薄弱,但是,中国古代的理想社会观中存在着空想社会 主义思想是无容置疑的,而且,中国古代空想社会主义思 想对近代、现代以至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对于当代世界上 许多国家的发展,都有着极大地影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 它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加强对它的研究和发掘。 关键词中国古代空想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091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始终是人类历史上先进人士梦寐以求的理想,然而,这种理想曾在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阶段经历了漫长岁月,在这个漫长而艰难的阶段,无数的思想家、革命家和进步人士,进行理论研究、社会实验和参加革命斗争,探索实现这一理想的道路,一步步积累起丰富的思想资料和实践经验。这一探索经历了若干个发展阶段,根据划分的角度不同,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或者古代、近代、现代。直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先进思想成果,创造性地进行了理论研究,才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它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对于中国来说,问题似乎有所不同。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接着就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一开始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展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所以中国空想社会主义对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影响,远不如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和作用那么大。因而,理论界对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关注较少,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比较薄弱,而对于中国古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更是存在着严重不足。因此,加强对我国古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分析,整理和补充其研究材料的不足,发掘其内在价值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1要充分认识中国古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地位 纵观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它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变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传统体制转变为现代体制等若干阶段,这就好像由一个个铁环组成的链条,任何阶段都是必须的不可或缺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它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望和认识,是早期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否定和对未来新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肯定。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更是在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思想体系。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预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借助于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思想材料,在世界文明大道上继续前进,才能创造人类最伟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恩格斯指出:“德国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①科学社会主义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和伟大变革。 由此可见,空想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一个嫩苗,更是一朵奇葩,这一理论和思想的伟大意义是不容否定的。但是,由于其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限制,古代空想社会主义自不必说,就是从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来说,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还不充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无产阶级刚刚从劳动群众中分离出来,尚无力采取独立的政治行动,这就注定了这种学说摆脱不了虚妄和空想的性质,正是由于这一缺点,曾几何时,伟大的“乌托邦”就被当成了主观空想的,不切实际的,不能实现的,甚至是反动的代名词,经常被人拿来攻击自己的论敌和政敌,从而使得空想社会主义的价值被贬低甚至于被否定。如此评价和认识空想社会主义是不公平的,有必要对其正名。我们应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历史地客观地具体地分析。 如前所述,空想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起过非常重要的积极的作用,没有空想社会主义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本着肯定其价值认识其不足的态度去研究它,是我们应坚持的基本立场。俗话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目前,我们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就必须通盘了解社会主义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即对社会主义有一个比较完整准确的理解,也就是把社会主义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来进行分析和观察。社会主义象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全面地认识社会主义,要了解社会主义的过去,了解历史上社会主义的思潮和运动的产生和变化,要从中弄清空想社会主义是怎样形成并演变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也要了解中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和影响。总之,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峰,纵览历史长河的浩瀚洪波,细察社会主义的来踪去迹,鉴往知来,才能少走弯路,少受挫折。 在中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古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它包括中国古代空想社会主义和中国古代空想共产主义,尽管二者存在着区别,但相同点还是主要的。为研究方便起见,以下将古代空想社会主义和古代空想共产主义统称为古代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源有着很久远的历史了,这就要从古代社会看起,尽管那时严格来说还不能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理 2010年7月(中)

空想社会主义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提纲(必背知识)第一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探究与共享答案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提 工人运动兴起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 基础 揭示了 (1)◆★★三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探究与共享及答案(教材P11) 提示: 学生要善于抓关键词,提炼观点。 ①“文学语言”“批判” 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的(手工工场时期)空想社会主

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 ②“摆脱幻想”“法律条文”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人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批判。 ③“积极合理的设想” 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主要特点是: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 (2)◆★★为什么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探究与共享及答案(教材P12) 失败的基本原因: ①空想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无论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还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是从“人类理性”“永恒正义”等原则出发,面不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出发。 ②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把无产阶级当作“同情的对象,面不了解其真正的社会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看不到他们是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社会力量,因而把实现理思社会的希望者托在个别能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上。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他们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拒绝一切革命行动,幻想通过宜传示范、向统治者呼吁等和平途轻、实现他们的社会改革方案。 失败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是空想的根本原因)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上的缺陷是由唯心史观造成的,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局限性造成的。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所处的时代,法国还没有大机器工业,英国尚未完成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还很不充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同时,无产阶级也刚刚从劳动群众中分离出来,尚无能力采取独立的行动。既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决定了圣西门、博立叶、欧文的学说只能是空想。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篇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和主要观点 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经历的不同阶段 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思想体系。从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算起,到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它经历了三百多年的盲目徘徊、寻求和探索。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十六、十七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只是关于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和德国的闵采尔。以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为先声,继之有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闵采尔关于“千载太平天国”的幻想、英国“掘地派”领袖温斯坦莱的《自由法》等。这一阶段的空想家门关于理想社会的描绘,还流于单纯的幻想,还只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一般来说,在这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萌芽阶段,只不过是粗线条的划出了自己的思想领域,用游记、小说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还完全缺乏现实主义精神,而且还参杂了小资产阶级乃至剥削阶级的思想杂质。 第二阶段,是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这时候在形式上已经发生了重大突变,出现了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理想的著作。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我们从摩莱里的

《自然法典》、马布利的论战著作、巴贝夫的论文和演说中,可以看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突破《乌托邦》以来的传统的文学游记的形式,利用资产阶级理性主义和人性论,赋予它以崭新内容,着重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原则,论证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在内容上,它们超过了同一时期的启蒙学派所宣扬的观点,初步大批判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在这一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在由幻想故事走向理论化的过程,这些空想家们开始寻求在现实世界实现理想社会制度的道路。马布利一方面幻想通过立法措施对现实社会进行逐步改革,经过一个过渡阶段,最后实现他的理想社会;另一方面又提出人民有权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暴君统治的主张。巴贝夫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刚刚建立的法国资产阶级政权,把革命实践同实现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结合起来。但这一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普遍带有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倾向。 最后,在十九世纪初叶,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入第三个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前辈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和对未来社会原理的探索成果,丰富了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并把其推进到最高阶段。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着的学说就这样应运而生了,也正是这一时期的无产阶级和贫苦劳动群众的经济政治要求的反映。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精)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空想社会主义追求的是一种理想社会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贡献,但是,任何一个思想学派只要是对未来进行预见、构造、设想都很难做到绝对正确。除了受思想者自身知识能力的限制外,也必然受到时代影响和社会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于完全超越所处的时代。空想社会主义虽然存在缺陷和局限性,但终究影响启发了社会主义理论先驱者马克思恩格斯派,成为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来源之一。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历史功绩 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 (1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后果,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就把“圈地运动”比喻成“羊吃人”,表现出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带来的不合理的人间悲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之后,资本家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最大限度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工人的工资,以至于使工人们生活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但是当时,工人们并不真正知道是什么给他们带来了灾难,他们把自己受到的贫穷和压迫归咎于机器,所以工人们常常以捣毁机器的方式来反抗资本家,然而捣毁机器的结果是更多机器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空想家们纷纷通过著书立说来表达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看法。例如,傅立叶深刻地写道:“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天天害病;律师们希望天天发生杀人和盗窃案;建筑师企求大火把城市化为灰烬;玻璃匠祈祷来一场冰雹打碎城市里的所有玻璃……。”空想家们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而且力图找到产生罪恶的根源。欧文则说出了“私有制使人变成魔鬼,使全世界变成了地狱”的名言。他认为私有制是敌对、欺骗、舞弊、卖淫、贫困、犯罪和痛苦的根源,提出要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

2019年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

2019年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篇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 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 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空想社会主义在对资本主义批判和揭露的基础上,对未来美好社会进行了精心勾画和设计,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观点。 第一,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莫尔提出,未来社会应实行财产公有,大家都热心于公事,“每人一无所有,而又每人都富裕”。康帕内拉提出,未来社会要实行绝对的公有制,没有阶级的区分,没有贫富的对立,由贫富对立而引起的一切恶习也都不再存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和少数人发财、多数人贫困已成为过去。梅叶提出,人人生而平等是自然权利,自然权利就是消灭阶级和一切阶级差别的社会平等。欧文认为,私有制、宗教和婚姻形式是阻碍社会改造的三大障碍和祸害,其中最主要的是私有制。私有制“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的无数灾祸的原因”,是隔阂、仇视、欺骗、敲诈、卖淫等各种丑恶现象的根源,也“是各国的一切阶级之间的纷争的永久根源”。有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废除私有制的主张,但对私有制带来的弊端和罪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第二,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实行共同劳动,合理分配。莫尔认为,资本主义制度造成贫富两极对立,“一面穷困不堪,一面又奢侈无度”。欧文通过对资本主义企业赢利的计算,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创造的巨量财富,大部分落入了资本家的私囊,造成了工人阶级挨饿受冻,日益贫困。欧文痛斥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是“知识与无知的结合,富贵与贫困的结合,奢侈与忍辱受苦的结合”。欧文认为,资产阶级政府是掠夺、暴虐和欺骗的集合体,它使用暴力和欺骗手段“掠夺和折磨生产阶级,并为他们制造低劣、有害和罪恶的条件”;它经常宣称“保证人民得到持久的福利”,实际上是空话。针对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不合理,空想社会主义提出了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思想。圣西门提出,“要各按其能,各按其劳”。这已经隐约反映出他对社会主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猜测。傅立叶提出,分配应该按劳动、资本、才能三方面进行,即“按比例分配”。欧文还提出了消灭货币和实行按需分配的思想。欧文还播撒了创办合作工厂的种子。曾经在英国出现的合作工厂、合作社的试验,都是欧文合作制思想的产物。马克思写道:“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圣西门、傅里叶与欧文思想的政治伦理旨趣 一、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社会主义思想的发生情境,都直接面对并接受了大工业资本主义的生存机制已然成型的事实,摒弃了先驱们对农业社会小国寡民的心驰神往,从而在批判资本主义弊病时,依然把乌托邦政治建筑于现代工业社会的现实基础上。萨尔沃指认:“从那时起,政治生活的中心已不再是田产广大的农村,而是从事工业生产的城市。资本与劳动,利润与劳动力,机器与工业制成品,已成为社会新现实的体现。为了避免冲突与骚乱,必须从这一新的现实出发。”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工业资本主义制度全面推进的产物。大工业革命为欧洲人带来了全新的生存体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化生产既创造了欧洲工厂的效率,为资产阶级国家和有产者阶层创造了巨额物质财富;也重新组织了社会交往方式,重构了整个欧洲人的生存模式。但当私人劳动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社会劳动之际,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却形成了日益尖锐的矛盾,“任何一个劳动者都由于个人利益而和群众利益处于对立状态,对群众不怀好意。”而在个体生活愈来愈被组织到社会的、他人的生活建构中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愈发紧张。面对着底层社会的贫困、堕落和被奴役,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强烈感受到了现代社会无产者和有产者之间的经济对立和政治对抗,意识到无产者解放的正义性所在。但他们也从大工业组织制度中想象到了劳动联合、消费联合以至整个社会阶级间的大联合对于未来制度安排的重要意义,尽管这种合作制度并非意味着以消灭私有制为根本内容,而只是平等、正义、普遍福利的需要。18、19世纪充满激进、反动、虚伪和捉摸不定的政治情境构造出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政治哲学的成长空间。文明社会信誓旦旦地要为全体公民们提供自由与平等之正义保障,并以此裹挟劳苦大众同富有公民们一道为推翻旧制度而斗争。然而,革命之后的政治既没有带来普遍福利,给劳苦大众以平等的财产权,使他们摆脱贫困和受压迫;也没有兑现普遍政治自由、权利平等的理性之诺。对于无产者而言,“任何一种政治变革都不会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使他们在政治上不满的原因”。③专制君主制、君主立宪制、人民共和制、代议共和制、军事独裁制,都只能是实实在在的奴役制和暴力恐怖。“民主政治比二者更可怕;马略和苏拉,克伦威尔和罗伯斯庇尔,两个君主的血淋淋的人头,公敌名单和独裁专政,这一切已经铿然有声地宣告了民主政治的‘恐怖’。”④但当启蒙政治被宣告也是奴役、欺骗和幻想的时候,工人们与资本家之间的阶级斗争愈演愈烈,社会主义政治理念和运动便从其中凸显出来。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是18世纪启蒙政治哲学的实践表达。恩格斯认为,“法国和英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则在实践方面体现了这种唯物主义”⑤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把唯物主义学说当作现实的人道主义学说和共产主义的逻辑基础加以发展”⑥。18世纪启蒙运动至少为他们提供了两大政治标尺:普遍福利原则与理性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以后,其思想理论的发展,是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数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名字,传颂着很多不朽篇章,留下了众多动人的故事。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从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阶段。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像一群灿烂的新星呈现在人类思想史上,主要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托马斯?闵采尔、托马斯?康帕内拉、杰拉德?温斯坦莱等人。他们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阐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幻想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鼻祖。他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天资聪颖,14岁时就到牛津大学深造。在大学里,莫尔阅读了大量人文主义著作和古典作家的作品,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他最喜欢读的书。大学毕业后,他很快成为出色的律师和知名的议员,还担任过下议院议长和大法官,但他没有满足于锦绣仕途和荣华富贵,而是致力于社会问题的思考。他亲眼目睹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对“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深有感触,这引起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当时意大利著名航海家韦斯甫契的游记风靡整个欧洲,他在游记中说,在巴西南纬18度的地方留下了24个人,在那里安家落户。莫尔遂决定假借24个人中的一位,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于是写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莫尔在书中控诉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他说: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致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1535年7月7日,莫尔因反对国王亨利八世任英国教会的首领被判死刑。有人规劝莫尔悔过,他回答说:“自由的代价的确很高,但是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在走向刑场时,他从容告别家人,面无惧色,一路谈笑风生;临刑前,他对刽子手说:“我的脖颈短,好好地瞄准,不要出丑。”莫尔被杀害后,其头颅被悬挂在伦敦桥上示众。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探析——以《乌托邦》为例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探析—— 以《乌托邦》为例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研究生2011级 学号 2010102040 学生于娴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探析——以《乌托邦》为例 【摘要】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的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学说,也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理想的意识形态社会,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盛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理想的“乌托邦”因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而成为“空想”,但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及在未来社会的设想中提出的某些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我们当今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理想 据《简明哲学百科词典》解释:“乌托邦主义是缺乏科学根据而设想建立社会制度的社会政治思想。通常指空想社会主义,也形容空想的、不缝实现的改革。”事实上,只要人们提到“乌托邦”一词,就会首先想到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与空想社会主义几乎是同义语,都表达了思想家们对现实丑恶的批判和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憧憬。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描写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贫困、一切归全民所有、全体公民过着平等富足生活的完美的理想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首幅空想社会主义蓝图。 一、关于莫尔和他的《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法官家庭,1535年,因为在宗教问题上违抗英王指令而被处死。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孩提时代被送到伦敦的圣安东尼学校,14岁进入牛津大学,他大量研读了古希腊罗马哲学家的著作,并深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柏拉图的《理想国》对其后来创作《乌托邦》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资本原始积累时代的英国,奠尔深切感受到圈地运动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作为一名律师,他接触了大量涉及下层社会的诉讼案件,目睹了广大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黑暗有了深刻的了解,因而对下层人民给予深深的同情。他看透了社会不平等和下层民众日益贫困化的原因,即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以剥削为特征的私有制,这使他开始思考如何建立更美好的社会制度。尽管他对英国的社会与政治非常不满,但王朝的专制统治和他曲折的从政经历,使他不能发出公开的批判声音,然而他所生活的大航海时代,却让他可以通过一个虚构的“乌托邦岛”来阐发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1516年,

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的空想社会主义

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的空想社会主义 【内容摘要】空想社会主义也叫做乌托邦主义,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据《简明哲学百科辞典》解释“乌托邦主义是缺乏科学根据而设想建立社会制度的社会政治思想。通常指空想社会主义,也形容空想的、不能实现的改革。”所以根据这一概念,中国在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中也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譬如康有为的“大同”思想,甚至付出的实际的行动譬如太平天国运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大锅饭。上述三者都是中国人民在寻求自强,致富道路上进行的探索。特别是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大锅饭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西欧空想社会主义或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但殊途同归,都以失败而告终。本文就是从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形成以及对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的影响以及失败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影响原因 苏联科学院院士鲁缅采夫主编的《科学共产主义辞典》:“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并实行全社会规模的有计划的商品生产特征的、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是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第一阶段。”为实现这一目标先人们经过了数百年的探索,逐渐从空想社会主义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人民也在做同样的努力,逐步的探索新的出路。而正是这些艰辛的过程才会有历史的逐步进步,使后人踏在先人的脚印上前进。 一,西欧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从产生到19世纪初的300年间,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1)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以英国的托马斯·莫尔(1478-1535)、德国的托马斯·闵采尔(约1490-1525)和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为代表。一般认为,英国人托马斯·莫尔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代表作。在书中,莫尔所描绘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劳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这种观念的提出有一定的社会根源,当时英国正在实行“圈地运动”。大量的劳动人民失去了土地,莫尔对这种现象极其愤慨,称这种现象是“羊吃人”。莫尔认为,造成社会不公正的正是这罪恶的私有制,这也是他对数千年私有制社会的历史总结。但总体来说,这个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先驱们的思想也只能停留在幻想的阶段中。这主要是由于1,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陈文杰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我们应该理性的回顾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回顾和了解,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更好的促进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时,我们的科学结论也应当符合“论从史出”的原则,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可以科学的洞察历史发展的规律,并得出正确理论总结,从而为今天的社会实践提供更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像一个灯塔指导 着人类朝着目标前进,尽管这一过程充满了曲折,并且又是相当漫长,但是却阻挡不了人类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执着追求。 本文试着以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为核心线索,分析其中成败得失,为我们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空想社会主义之利弊 一)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16、17 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对未来社会主义进行了文字性的描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等,到了18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开始理论探讨,并开始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开始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也提出了一些初步的阶级观点。 到了19 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目标有了较为清晰的蓝图,对通过生产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平等,废除私有制,取消财产不平等主张具有进步意义。同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有很多理论对今天中国建设社

空想社会主义

马恩同空想社会主义:两种和谐社会观的区别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学说 通常所说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指产生于十六世纪初的西欧,创始人为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德国的闵采尔,以及后来意大利的康帕内拉、英国的温斯坦莱、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等人,十九世纪初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为杰出代表,之后德国的魏特林、法国的卡贝和布朗等人所持的学说。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具体学说虽有所不同,但也有共同点。他们的设想各有所长,却有共同的基本特征:以财产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有阶级就没有剥削与压迫,人人参加劳动,生产实行计划管理,人人有充分的自由时间,人自由平等的享受生活,教育普及,妇女解放,三大差别(脑体劳动、工农、城乡三大差别)在消失,国家逐渐消亡,等等。 二、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第一阶段: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6、17世纪) 代表人物: 托马斯·莫尔(1478-1535)英国政治家、思想家,代表作是《乌托邦》; 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意大利思想家,代表作是《太阳城》。 托马斯·闵采尔(1490- 1525)“千年太平天国” 2、主要特点 采用文学作品的形式,虚构地描绘了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理想社会。 第二阶段:空想平均社会主义(18世纪) 1、代表人物 摩莱里(1720-1780)法国杰出思想家代表作是《自然法典》; 马布利(1709-1785)法国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历史学家,代表作是《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 巴贝夫(1760-1797)法国革命家、平等派运动领袖,代表作是《永久地籍册》 2、主要特点 我拥护斯巴达人的作法……以贫困、自制、节制和勇敢自豪的斯巴达人是幸福的”。而要恢复这种完全平等,就必须禁欲,需求越少,幸福越多,清心寡欲是最高尚的道德。——马布利 马布利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是主张“苦修苦炼的、禁绝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和主要观点

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经历的不同阶段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苗丽201011813 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的产物。它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美好社会的理想,表达了她们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是早期无产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理论表现。 如同一切思想、学说、理论一样,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不是脱离客观历史条件而独立发展的,而是与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为一定的经济、政治条件所制约。它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早期无产者的出项而产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无产者的壮大而发展,也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而消逝。因此,研究这一学说,必须首先把它置于产生它的时代中来加以考察,了解它发展所经历的不同阶段,掌握它的发展规律,才能对它做出正确的评价。 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思想体系。从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算起,到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它经历了三百多年的盲目徘徊、寻求和探索。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十六、十七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只是关于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和德国的闵采尔。以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为先声,继之有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闵采尔关于“千载太平天国”的幻想、英国“掘地派”领袖温斯坦莱的《自由法》等。这一阶段的空想家门关于理想社会的描绘,还流于单纯的幻想,还只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到十七世纪的后期,由于这时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时候以温斯坦莱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第二阶段的某些特征,构成了空想社会主义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中间环节,在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还有,除了闵采尔在宗教的旗帜下为实现美好社会战斗过之外,一般来说,在这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萌芽阶段,只不过是粗线条的划出了自己的思想领域,用游记、小说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还完全缺乏现实主义精神,而且还参杂了小资产阶级乃至剥削阶级的思想杂质。 第二阶段,是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这时候在形式上已经发生了重大突变,出现了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理想的著作。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梅叶、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我们从梅叶的《遗书》、摩莱里的《自然法典》、马布利的论战著作、巴贝夫的论文和演说中,可以看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突破《乌托邦》以来的传统的文学游记的形式,利用资产阶级理性主义和人性论,赋予它以崭新内容,着重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原则,论证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在内容上,它们超过了同一时期的启蒙学派所宣扬的观点,初步大批判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在这一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在由幻想故事走向理论化的过程,这些空想家们开始寻求在现实世界实现理想社会制度的道路。马布利一方面幻想通过立法措施对现实社会进行逐步改革,经过一个过渡阶段,最后实现他的理想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DUFE 研究生课程考试名称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学号: 专业:国际贸易学 姓名: 教师评阅意见: 论文成绩□95 □90 □85 □80 □75 □70 □65 □60 □60以下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英国,由空想社会主义鼻祖托马斯·莫尔在1516年于《乌托邦》一书中提出。如今社会主义经过500年不间断地发展和实践,已由最初的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各阶级主要是无产阶级的运动,转化成为一种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单独搞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改改停停时期以及苏联解体至今,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社会主义制度第一大国,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强盛,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践证明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国情,民意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的。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团体,我们有必要对我们国家的制度有清晰的了解,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有深刻的认识,以便能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有理性判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一,社会主义发展与嬗变 (一)空想社会主义(1516-1844) 社会主义最早出现在托马斯·莫尔的文学作品《乌托邦》中,这标志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开端,开始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个阶段,早期社会主义空想家处在16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欧洲各个国家出现大量的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基于对现实的批判,早期社会主义空想家们产生了社会主义的愿景,以莫尔为代表,他们通过文学作品《乌托邦》、《太阳城》和《基督城》描述了社会主义,主张在简单手工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共有,实行劳动分工,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 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二个阶段在18世纪,在法国,由于现行制度不合理,法律不平等,各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开始出现空想平均社会主义思想,他们都主张以合理的法律条文来规范人类生活。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第三阶段19世纪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工业革命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增强,特别是资产阶级与

空想社会主义_欧文思想评价

第一部分 一、罗伯特·欧文生平和主要著作 罗伯特·欧文是十九世纪初期英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1771年5月14日----出生在英国蒙哥马利郡 1787年,欧文来到曼彻斯特成为商业雇员,进一步加强了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 1789年,欧文与人合办一个有四十人的小厂,不久后又自办小厂,开始表现他杰出的管理才能 1791年,欧文受聘担任一个有五百名工人的大纺纱厂的管理工作 1793年,参加当地的“文学哲学协会”,逐步形成了他的关于通过改造环境来改造人的性格理论。当时社会地位和欧文相同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工业革命只是便于浑水摸鱼和大发横财的一片混乱。欧文则认为工业革命是运用其理论并将混乱化为秩序的好机会。于是,他在上述工厂开始试行这个理论,并获得成效。 1800年,任新拉纳克大棉纺厂的经理兼股东,并在这个工厂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改造环境和人的性格的试验。 1820年前后,欧文形成了他的共产主义观点。 1824年起,欧文和他的一些学生在美洲购置土地,进行“新和谐公社”试验 1828年,试验失败,欧文为此耗尽全部财产。 1832年到1834年间,欧文一方面在生产领域中组织合作社,另一方面在流通领域中组织公平交换市场,以此作为改造社会的最初步骤,但先后宣告失败。同时在这一时期积极领导了英国公会活动。 1839年到1845年间,欧文同他的学生又在英国进行了一次组织共产主义公社的试验,再宣告失败。 欧阳一直没有找到实现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但是对于解放无产阶级的信念始终不渝。知道八十七岁临终前不久,他还发表演讲,宣传共产主义理论。 1858年11月17日,他在故乡妞塘镇逝世。 著作:《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阐述了关于人类性格形成的理论《致工业和劳动贫民救济协会委员会报告书》,提出了包含着共产主义思想萌芽的关于劳动公社的思想 《致纳拉克郡报告》,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共产主义理论 《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进一步系统化了自己的共产主义理论。 二、社会历史观 (1)人类社会是从最初的渔猎时代经过游牧时代而进入犁耕时代的。 前两个时代,是人人享有自然权利的没有私有财产的社会。到了犁耕时代,人们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逐渐产生了这样的看法:谁在土地上耕作劳动,谁就应当占有他耕作的土地。这样就产生了私有制,就使人为权利代替了自然权利,人类社会也就进入了没有理性的时期。但是,在欧文看来,这种没有理性的私有制社会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过去是不可避免的,它也是创造现在所必要的,正如现在是创造人类生存的未来形势所必要的。”他认为由于他发现了关于人的性格的形成这个“无论在什么时代,对什么人以及在什么环境中都能适用”的永恒真理,人类即将进入文明幸福的理性社会。总之,欧文一方面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又认为人类历史的进行归根到底是人类理性认识的的发展过程。 (2)人的性格形成的理论 欧文所说的人的性格,是指人的德、智、体这三个方面的状况。他所说的人在自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