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内科指导:中医治疗紫癜法

中医内科指导:中医治疗紫癜法

中医内科指导:中医治疗紫癜法

中医在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若患者紫癜散在,颜色紫红,下肢尤甚,时发时止,常伴有轻度鼻衄、齿龈出血,妇女月经量多。兼症可见腰酸膝软,头晕耳鸣,低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者,属于阴虚火旺证型。中成药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治疗。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仙鹤草30g生地30g白茅根15g地骨皮10g天花粉10g玄参10g丹皮10g龟版10g阿胶10g侧柏叶10g知母10g黄柏10g大青叶10g公英10g杏仁10g水煎服,每次200ml,每日2次。

如果见到患者斑色淡红,清稀不显,出血广泛,以下部为主,如便血,女子月经量多,血色稀淡,时发时愈,稍劳益甚,伴有面色萎黄、精神萎靡,头晕乏力,食欲不振,腰酸腿软,舌质淡等症状,属脾肾不足型。中成药可用乌鸡白凤丸,人参归脾丸。汤药可用经验方:仙鹤草30g生地黄30g何首乌15g生黄芪15g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山萸肉10g枸杞子10g熟地黄10g大青叶10g公英10g杏仁10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200ml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论治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论治 过敏性紫癜临证施治,应首先分清标本虚实,初起热毒较盛,治应清热解毒凉血;久则耗伤阴津,虚热内生,故恢复期常用滋阴清热、益气健脾等方法以进一步清除余邪,调节气血;若合并瘀血之证,则佐以活血化瘀,以达到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1.风热伤络 证候起病较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尤以下肢及臀部居多,色泽鲜红,大小不一,或伴痒感,可有发热,腹痛、关节肿痛、尿血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凉血按络。 方药银翘散加减。 (2)血热妄行 证候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斑瘀点,色泽鲜红,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同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伴腹痛,或发热,舌红,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斑。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3)湿热痹阻 证候皮肤紫癜多见于关节周围,尤以膝踝关节为主,关节肿胀灼痛,影响肢体活动,偶见腹痛、尿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方药四妙散加味。 (4)胃肠积热 证候瘀斑遍布,下肢多见,腹痛阵作,口臭纳呆,腹胀便秘,或伴有齿龈出血,大便色黄或暗褐,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泻火解毒,清胃化斑。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合小承气汤加味。 (5)肝肾阴虚 证候起病缓慢,时发时隐,或紫癜已退,仍有腰背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持续镜下血尿,或见管型、蛋白尿,厍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肝补肾,活血化瘀。 方药茜根散加减。 (6)气虚血瘀 证候病情反复发作,斑疹紫暗,腹痛绵绵,神疲倦怠,面色萎黄,纳少,舌淡边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消斑。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紫癜性肾炎(HSPN)是指由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害,临床表现主要为蛋白尿、血尿,严重的可以出现肾功能衰竭,病理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基本病变,伴IgA免疫球蛋白复合物于肾小球系膜区、内皮下沉着。HSPN 多发生于儿童,但成人并非少见。陈惠萍等[1]统计发现HSPN占继发性肾炎的20. 35 %,男性多于女性。儿童预后较成人好。1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并无“紫癜肾性肾炎”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于“尿血”“尿浊”“水肿”“发斑”“葡萄疫”等证。《金匮要略》云:“风伤皮毛,热伤血脉……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提示风邪、热邪为患,同时提示瘀血在本病中的存在。紫癜肾性肾炎为内外合邪致病,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热盛,外因为风热、湿毒、药毒等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节,饮食鱼虾、辛辣等生风动血之物。内外合邪则循经入里,引动内热,热入血分,迫血妄行,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发于肌肤即为紫癜,损伤肾络,血溢膀胱发为尿血,发于胃肠则为便血;邪阻于中焦,气机不利发为腹痛、呕吐;邪扰肾关,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或久病脾肾亏虚,脾失统摄,肾失封藏,精微下泄发为尿浊;血滞脉中或离经之血、瘀滞不行发为瘀血,瘀阻脉道加重出血。风、热、湿、毒瘀、虚为本病的主要病机,瘀血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贯穿疾病始终。临床急性期以阳证、热证、实证多见,但久病表现为气虚、阳虚、阴虚、气阴两虚。2中医辨证治疗2.1风热搏结症状:发热恶风、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肉眼血尿或尿检镜下血尿、有或无蛋白尿,皮肤紫癜、或关节疼痛、腹痛,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则:疏风清热凉血;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桔梗、竹叶、白茅根、侧柏叶、小蓟、仙鹤草等)。加减:若发热加生石膏、薄荷;咳嗽加桑叶、枇杷叶、瓜蒌;血尿重加茜草、藕节,关节痛者加秦艽,腹痛便血者大黄炭、地榆炭等。2.2肝经郁热症状:肉眼血尿或尿检镜下血尿、有或无蛋白尿,小便红赤,口苦咽干,头昏,皮肤紫癜、或腹痛,心烦易怒,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数。治则:疏肝解郁、清热凉血;方药:过敏煎(孟如教授经验方)加减(柴胡、黄芩、甘草、荆芥、防风、乌梅、麦冬、白茅根、板蓝根、绿豆等)。加减:血热者加生地、丹皮;血尿重加白茅根、仙鹤草;口苦咽干重加玄参、栀子;心烦重加莲子心、黄柏。2.3热伤血络症状:肉眼血尿,可伴有口干喜冷饮,腹痛便血,高热烦躁,夜寐不安,甚则神昏谵语,皮肤紫癜,舌质红绛,苔黄,脉数。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方药:犀角地黄汤合小蓟饮子加减(水牛角、生地炭、赤芍、丹皮、小蓟、藕节、蒲黄炭、连翘、灯芯、栀子、通草、地骨皮、茜草、白茅根、淡竹叶等)。加减:腹痛便血者大黄炭、地榆炭等,胃热明显加生石膏、知母;肝火旺加黄芩、龙胆草;咽痛明显加玄参、山豆根。小蓟、仙鹤草等)。2.4瘀热壅滞症状:尿血色紫或尿如酱油色,或镜下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排尿涩痛不畅、小腹胀满,腰痛,便秘,手足心热或兼咽痛、扁桃体红肿,皮肤紫癜色紫暗,关节肿痛色暗红,舌暗红或舌尖红少津。治则:化瘀泄热、凉血止血。方药:当归芍药散合小蓟饮子加减(当归、赤芍、茯苓、泽兰、小蓟、白茅根、生地、侧柏叶、山栀子、蒲黄、藕节等);加减:若咽痛红肿较重加僵蚕、玄参;若瘀重加血余炭、花蕊石;2.5阴虚火旺症状:皮肤紫癜,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腰酸痛、手足心热、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尿黄赤,大便干结,

有感于我女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心得

有感于我女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心得2014年11月21日那天是星期六,跟平常的周末一样,晚上6:00---9:0:0 我陪妞妞去上学而思的奥数课。放学时妞妞说,妈咱走吧有点儿累,当时也没太在意。一路上我俩还有说有笑,回到家妞妞感觉腿有点儿不舒服,拉起裤腿一看,两个小腿和脚上都有好多出血点,有的地方都连成片,看起来挺吓人的,从没见过的。赶紧给大夫(熟人)打电话、发微信,他看过之后说是过敏性紫癜,这种病挺麻烦的,明天赶快去中医院看,推荐找丁樱大夫或翟文生大夫。 星期日早上带女儿去医院,星期天两个大夫不坐诊,回家星期一(11.23)又来,翟文生大夫看过确诊是过敏性紫癜,化验血和尿常规都正常,开中药加西药(复方甘草酸苷+)一星期回家,不去上学在家休息,服用几天有明显效果,心里挺高兴,期间下雪了还出去玩雪,有一个星期六(2月28 号)又去学而思上课,回来加重,星期一赶快去看大夫,翟大夫让住院,由于病号多12月30号下午住上院,,输液(复方甘草酸苷+喜炎平)早晚喝中药,外加艾灸和中药熏蒸,期间各种化验单都没啥事儿治疗一星期多,有明显好转,但还是没有间断有新出的。大夫让出院,说是输液疗程够了,回家慢慢吃药调理。问啥时候能不新出,大夫的一句话说不好。当时是真不想出院,心里没底啊,过敏性紫癜本来就不是常见病,家长们对这个病的不了解、医生的不确定和不好说,再加上吃饭要严格忌口,很多东西都不能吃,给人造成的心里压力真是不小,那种没经历过的是没办法体会的。我们的心态也有原来赶快治好病不耽误上课转为在家休息,身体为主! 回到家妞妞不上学我不上班,吃药休息,两个礼拜复诊一次,一直到2016年元旦去找丁樱大夫复诊,因为还是会有单侧少量新出,丁大夫说不要紧建议试着去上学。我就跟孩子说咱们就去上学试试吧。一直到学期结束,都是还有零零星星的单出,也许是时间太长了,再加上妞期末考试成绩还不错,也算是奖励吧,在饮食方面慢慢添加很多东西。就这样一直持续到3月15日又去复查,找的是翟文生大夫,说化验单基本没问题,可以停药了。我和孩子都非常高兴,饮食上除了没让吃虾,其它的都正常了。 2018年2月26日至今未复发。

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本病中医称“紫癜”、“紫斑”,属于中医学血证范畴,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葡萄疫”、“肌衄”、“斑毒”等病证,与本病有相似之处。 1、风热伤络 证候起病较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尤以下肢及臀部居多,呈对称分布,色泽鲜红,大小不一,或伴痒感,可有发热、腹痛、关节肿痛、尿血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本证由风热之邪外感,内窜血络所致。以起病较急,紫癜色泽鲜红,伴风热表证为辨证要点。 2、血热妄行 证候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同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伴腹痛,或有发热,舌红,脉数有力。 辨证本证由热毒壅盛,迫血妄行,灼伤络脉,血液外渗所致。以起病急,紫癜及其他出血鲜红,伴热毒内盛,血分郁热之象为辨证要点。 3、气不摄血 证候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紫癜反复出现,瘀斑、瘀点颜色淡紫,常有鼻衄、齿衄,面色苍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心慌,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辨证本证由病久未愈,气虚不能摄血所致。以病程迁延,紫癜色淡,反复出现,伴气血不足之象为辨证要点。 4、阴虚火旺 证候紫癜时发时止,鼻衄齿衄,血色鲜红,低热盗汗,心烦少寐,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光红,苔少,脉细数。 辨证本证由阴虚火旺,灼伤血络所致。以紫斑时发时止,血色鲜红,伴阴虚火旺之象为辨证要点。 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方法 【基本方】茜草20g制点幺30g升麻5g制广又15g防风10g阿胶15g白芍15g制草今15g甘草10g乌梅10g银柴胡10g制寸子10g五味子10g(羚羊角5g甲珠10g研细冲服)地龙10g制草田15g苏叶10g浮萍10g蝉退10g 【服用方法】 水煎服,每付煎3次,兑一块,分3次服,每日服3次,21付一个疗程 【炮制方法】 炮制以上稀有罕见特效药品,需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至立秋之前用竹片为刀,切片后用木炭火、砂锅、竹笼屉蒸9次,晒9次方可入药。 儿童紫癜其他疗法: 1.外治法百草霜15克,龙骨30克,枯矾30克,共研为细末,用湿棉条蘸药塞鼻,可以止鼻衄。 2.针灸疗法 (1)针刺取足三里、曲池、合谷、血海等穴。适用于过敏性紫癜。 (2)耳针取脾、内分泌、肾上腺、肺等。适用于过敏性紫癜。 3.饮食疗法 花生衣红枣汤:花生衣5~10克,红枣10枚,党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气不摄血之紫癜。

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疗效观察 刘清池吴晓然陈伟 石家庄平安医院血液科050021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并观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方法将过敏性紫癜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40例,分邪热伤络、邪毒瘀阻、脾肾两虚三型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40例,口服扑尔敏、潘生丁,腹痛、关节痛加用泼尼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5%(26/40),总有效率87.5%(35/40),对照组治愈率27.5%(11/40),57.5%(23/40),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中药组出现7例,发生率17.5%,以纳差、腹泻为主。西药组发生不良反应21例,发生率52.5%,主要为嗜睡、体重增加、头痛等。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中药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辨证治疗疗效观察 过敏性紫癜为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春秋季发病居多。我们观察到单纯西药治疗复发率高,而采用中药治疗可以减少复发。鉴于本病起病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而见皮肤紫癜,可伴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血尿、蛋白尿等,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为邪毒侵扰机体,损伤脉络,血溢脉外,而离经之血遂成瘀血,复阻经络气血之运行,又加重病情,疾病反复发作,鉴于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于2003年6月~2006年3月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1]。 1.2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80例,均为2003年6月~2006年3月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40例,男15例,女25例,病程7~93天,年龄5~10岁6例,11~14岁11例,15岁以上23例,伴关节痛10例,伴腹痛11例,伴紫癜性肾炎6例;西药对照组40例,男14例,女26例,病程12~103天,年龄5~10岁7例,11~14岁12例,15岁以上21例,伴关节痛8例,伴腹痛7例,伴紫癜性肾炎7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人的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尿常规检查,中药治疗组出现尿蛋白3例,尿潜血5例;西药对照组出现尿蛋白3例,尿潜血4例。便潜血阳性,中药治疗组4例,西药对照组5例。 1.4 辨证分型 邪热伤络型( 21例):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紫癜成片,颜色鲜红或深紫,或伴发热、咽痛,或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尿血、吐血、鼻衄,或有发热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边尖红或舌红苔薄黄或舌红绛、脉浮数或滑数。 邪毒瘀阻型(15例):临床表现为紫癜伴关节肿痛,或肌肉痛、或腹通等,可伴血尿,或腹泻,或便血,舌质红或有瘀斑,脉弦。 脾肾两虚(4例):临床表现皮肤紫癜反复发作,遇风寒易诱发,迁延不愈,瘀点瘀斑隐约散在,色较淡,可伴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血尿、蛋白尿反复出现,舌淡脉虚。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治疗组 2.1.1 邪热伤络型: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方用清营汤加减:金银花20g,连翘20g,生地30g,牡丹皮20g,赤芍20g,紫草20g,蝉蜕15g,大黄10g,防风10g,芦根2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一剂。 2.1.2 邪毒瘀阻型:治宜清解毒邪,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川芎20g 当归20g,赤芍20g,桃仁10g,生地20g,川牛膝20g,元胡20g,秦艽20g,马鞭草20g,白鲜皮15g,豨莶草30g,地锦草30g。水煎服,每日一剂。

过敏性紫癜相关常识

过敏性紫癜相关常识 一、过敏性紫癜症状 1、小儿过敏性紫癜是咋回事? 小儿过敏性紫癜是咋回事?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急是它的突出特点。近年来过敏性紫癜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6~14岁儿童的发病率较高,患病儿童多数是过敏体质。引起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原因有以下几类: 1. 感染:如小儿感冒、扁桃体炎、肺炎、腹泻、尿路感染、皮肤疮疖等,约半数病儿童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2. 食物:如鱼、虾、蛋、奶、酒、饮料、豆制品、韭菜、牛肉干等,都能引起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或者使已经治疗好转者复发。 3. 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生物制剂、各种预防针、血浆制品、血液等。 4. 毒素:如蜂、蛇、蝎子、蚊虫咬伤等,也可能引起发病。 5. 某些异物:如花粉、柳絮、宠物的皮毛,以及油漆、汽油、尘埃、化学物品、农药、化学纤维等等,患儿都可以因为接触而发病。 2、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症状 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症状 一、皮肤紫癜常为起病时的首先表现,紫癜大小不等,高出皮肤表面,呈紫红色,压之不退色,可融合成片,或呈疱疹状、荨麻疹样或多形性红斑,并可伴神经性水肿。 严重时偶可发生溃疡和坏死。紫癜多见于四肢伸侧和臀部,以下肢和踝、膝等关节处较为明显,呈对称性分批出现,易反复发作。 二、胃肠症状不少患儿有腹痛,多为阵发性剧烈性绞痛,或为钝痛,以脐周或下腹部明显,有压痛,但无腹肌紧张。可伴有腹泻及轻重不等的便血,粪便呈柏油样或为鲜红色。重症还可有呕吐,但呕血少见。如腹痛、便血出现于皮肤紫癜之前,应与外科急腹症鉴别。本病可因肠管粘膜下出血与水肿,导致肠功能紊乱,甚至诱发肠套迭。 三、关节症状部分患儿有关节肿痛,多累及大关节,如膝、踝、腕、肘等,小关节不受累。可单发,多发或呈游走性。关节肿胀、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局部常伴微热,重者有灼热感。关节症状消退后无后遗症。

过敏性紫癜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过敏性紫癜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03T15:00:33.96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5期作者:丁金玲 [导读] 紫癜病指因先天禀赋因素,或邪毒壅遏脉络,或因病久脾虚不摄等。 丁金玲 (黑龙江省克山县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600) 【摘要】目的:中医根据血热动血、血瘀动血等病症采取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因病久脾虚不摄、邪毒壅遏脉络引起的过敏性紫癜患者,根据中医经验实施辨证治疗,不同病症针对性实施中药内调,总结临床资料。结果:经中医辨证治疗后,因血热动血证、气不摄血证等症,引起的病症均得到控制,20例患者均治愈康复出院,中医内调效果明显,患者无远期后遗症出现,效果满意。结论:中医从辨证角度,从证而治,根据患者自身条件,过敏性紫癜引起的不同症状,配比最佳内调药方,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意义深远。 【关键词】中医;过敏性紫癜;辨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051-01 紫癜病指因先天禀赋因素,或邪毒壅遏脉络,或因病久脾虚不摄等,使血溢脉外。该病常发生于儿童或是青壮年女性,引起该病的病因有多种,若食物、环境、药物过敏等。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紫暗色斑块,严重者引起皮肤出血[1]。现将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效果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因病久脾虚不摄、邪毒壅遏脉络引起的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采取辨证治疗,其中女性患者14例,男患者6例,年龄5~35岁,平均年龄24岁,根据临床诊断20例患者均符合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标准,20例患者中,下肢出现紫斑11例,臀部出现9例,其中救治患者中鼻衄者2例、齿衄者1例、血尿者5例、黑便者6例、月经过多6例,临床均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根据临床内症针对性用药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血热动血证症候群主要特征:高热持续反复,渴不多饮,轻有呕血或咳血、大便出血、偶有血尿,身现斑疹,心烦气躁,夜间失眠,尿黄而浓浊,舌苔泛黄,脉数。治法:凉血止血。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水牛角10克,地黄12克,丹皮10克,芍药12克,白茅根12克,紫草10克,苎麻根12克。加减:发热口渴者,加黄连、知母、生石膏。便秘者,加大黄。 1.2.2血瘀动血证症候群主要特征:身体多出紫斑、大小不一、颜色暗淡,重者有呕吐、血尿、唇颜色暗淡,口腔内有斑点,脉弦涩。治法:化瘀止血。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味。当归10克,生地12克,桃仁、红花、枳壳各10克,赤芍、柴胡各6克,甘草5克,桔梗10克,川芎12克,牛膝10克,紫草12克,丹皮10克,茜草根10克。 1.2.3气不摄血证证候:皮下紫斑明显,血尿、呼吸气短、急促,重者或出现呕血、咳血、便血、全身乏力、精神萎靡、面色暗黄、舌淡,脉弱。治法:补气摄血。方药:归脾汤加减。党参12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当归6克,茯神12克,桂圆肉10克,酸枣仁12克,木香6克,炙甘草4克,远志10克,大枣4枚,葛根10克,茜草根12克,白茅根15克,藕节12克。 1.2.4脾肾两虚证症候群主要特征:紫斑暗淡呈深红,斑点稀疏不显,时有时无,劳累过度,甚为明显,面色萎黄、精神萎靡、四肢乏力,纳呆腹胀,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治法:温补脾肾。方药:大补元煎加减。山茱萸12克,炙甘草5克,山药10克,杜仲10克,当归10克,枸杞子12克,熟地10克,人参6克,巴戟天10克,锁阳12克,鹿角胶10克,黄芪12克,白术10克。5.阴虚火旺证:症候群主要特征,潮热,五心烦热,失眠,头晕,咽干口燥,鼻衄、齿衄,时现紫斑,舌红少苔,脉细数[2]。治法:滋阴降火。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味。知母12克,黄柏6克,熟地12克,茯苓10克,山药10克,山茱萸12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紫草10克,苎麻根12克,仙鹤草10克,白茅根12克。 1.3 统计分析 利用SPSS 19.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临床所有计量资料均用t检验,数据资料用均值与标准差方式表示,对比分析数据,结果显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经中医辨证治疗后,因血热动血证、气不摄血证等症,引起的病症均得到控制,20例患者均治愈康复出院,中医内调效果明显,患者无远期后遗症出现,效果满意,根据我院医生多年临床经验,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评估原则,评估分采用50分,分数低于25表示正常治疗前患者血热动血状评估为39~3.75,治疗后患者血热动血状评估分为22.55~3.25,治疗后血热动血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差距较大,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3.讨论 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根据临床血热动血证、血瘀动血证、脾肾两虚证等症引起的高热持续反复,渴不多饮,呕血或咳血;身现紫斑,色多暗淡;对因用药处理,清除病菌、控制感染,彻底根治过敏性紫癜,避免反复。 临床的辨证治疗从辨邪盛正虚角度出发:考虑本病因外感热毒,或外邪入侵,酿成热毒,伤及血脉,血溢脉外,留滞于肌肤、粘膜之间或因食物、药物过敏,邪毒壅遏脉络者多为邪盛血滞,临床色深暗紫为辨证要点;病久伤阴,虚火迫血妄行,损伤脉络,血液泛溢肌肤或久病脾胃亏虚,气不摄血,血无所藏,溢于肌肤者多为正虚血滞,阴虚火旺者色红而紫,气虚不摄者色淡而紫[3]。研究表明,中医内调效果明显,患者无远期后遗症出现,效果满意,临床根据病情的多重性,采取针对用药原则,从根本驱治邪毒壅遏脉络等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靖,蒙琼.儿童过敏性紫癜29例治疗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13(04): 65-66. [2]刘涛,冯小梅.过敏性紫癜患者120例临床与治疗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04: 28-29.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一般来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分为急性、慢性二种;急性型常见于儿童,占免疫型血小板减少病例的90%。发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感染或其它病毒感染,是血小板表面抗体升高所致。起病急,80%以上自行缓解。慢性型,常见于青年妇女,出血常反复发作,可有鼻、牙龈、口腔黏膜出血,月经过多,少数因反复出血可引发贫血。是由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80-90%病例有血小板表面抗体(PA Ig )其中95%为PA Ig G升高,抗体直接作用血小板膜上糖蛋白Ⅱb/Ⅲa 。少数作用于 Gb Ib —IX复合物,使血小板寿命缩短和功能改变;已经证实脾脏是血小板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因此,西医切脾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其理论根据。因为作为一种医学问题的研讨,我们主要是在于运用中医中药理论治疗此病,因此在此不便介绍更多的关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现代溢血理论内容。我们在这本书中所介绍的病例均属于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字典。这些病例的特点:血小板持续不升,对糖皮质激素或棉衣抑制剂等产生依赖或耐药,脾切除无效或病情加重,95%以上PA IgG持续升高。我们在诊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中发现:这些病人,89%伴有咽部某部位的慢性感染存在,特别在长期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感染反复不愈,免疫调节功能长期失去平衡,激素等使用的时间越长,治疗越困难,最后激素依赖或耐药,愈后不好,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激素及西药的副作用引起的。下面谈谈我们用中药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激素依赖、耐药甚至脾切除病人,为什么敢于减激素甚至停用激素。凡患过这种病的人都会知道,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脾切除,是国内外公认的西医治疗常规,但这些治疗方法,疗效不稳定,药物副作用大,让病人及家属谈“用激素治疗而色变”。病人为了维持血小板数目,不顾一切长期大剂量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甚至脾切除。有的病例血小板未升,却患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加重等等相关疾病,病人及家属痛苦不堪。中医认为血小板减少紫癜属“血症”、“发斑”范畴。其发生与血脉及内脏病变豆油密切关系,外感内伤均会诱发血小板减少。急性型血小板减少多属邪毒内蕴,外邪侵袭,感到邪从阳化热,邪毒与气血相搏,灼伤脉络,血渗于脉外,而发紫癜;若邪毒蕴结于内,血随火升,为吐;若移热下焦,灼伤阴络而见便血、尿血。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属急性期未愈转为慢性型。中医认为:人之一身,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久病或热病使阴津耗伤,以致阴虚火旺,虚火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血溢脉外,可见血、紫癜等;气虚、气不摄血;气能生血,摄血、气为血帅,血随气而运行,气得之而静。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虚不能摄血,脾虚不能统血,血失统摄而溢于脉外,而因发“血症”。通过临床观察慢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起因大多属表虚,卫外不固,反复易感,入里化热,耗伤津液,久之脾肾两虚、气虚,或气血两虚。只俩方面,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补气阴、活血化瘀为主,同时应多以补益肝肾、扶正固体,标本兼治。辩证要点:首先辩虚实,若起病急,伴有发热,口渴舌质红,多为实火;若病势缓和,时发时止,脉细多属阴虚,为虚火;病程长,反复出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淡脉弱者,则属气血亏虚,气不摄血。其辩病后,若紫癜伴有上部出血,多属虚火上俘;若紫癜伴有便血、尿血多属虚证,常属脾虚,脾不统血,肾阴亏虚,虚火妄动。

过敏性紫癜中医治疗总结

近几年,过敏性紫癜及紫癜肾的就诊患儿越来越多,诱发其发病的原因很多,很难查明,可能是由于感染、接触过敏物质、环境污染、过量吃小食品等原因。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广泛小血管炎为基础的系统性血管炎病变,中医学属“葡萄疫”、“紫癜”范畴。临床以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痛和肾炎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类型较多,以皮肤紫癜最常见。中医认为紫癜的成因多有感受外邪,热毒内蕴,损伤血络;或气虚失统,血不归经;或瘀血阻络,血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脉外。这儿血瘀即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瘀血不除,血不循经又可导致多部位反复出血,而瘀血阻络,血运受阻,不通则痛,致关节肿胀疼痛;闭阻肾络,致使肾的封藏失职,开合失司,精微漏泄,出现血尿、蛋白尿。在治疗中结合患儿体质,辨证施治,应用中药时随证加减变化,不拘泥于一方一药。过敏性紫癜多因小儿先天肾气未充,免疫力低下所致,加之后天失调而发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当辨证求本,不可见血止血。然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感邪之后易从火化故过敏性紫癜患儿患病初期以实证、热证多,虚证较少,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渐见虚象。故在疾病的早期吴老师不过多的给予补药,否则可能适得其反。过敏性紫癜临证施治,应首先分清标本虚实,初起热毒较盛,治应清热解毒凉血;久则耗伤阴津,虚热内生,故恢复期常用滋阴清热、益气健脾等方法以进一步清除余邪,调节气血;若合并瘀血之证,则佐以活血化瘀,以达到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在临证治疗时根据患儿的不同临床表现及舌苔脉象将紫癜分为五型:(一)风热伤络:此类在发病初期较多见,起病较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尤以下肢及臀部居多,色泽鲜红,大小不一,或伴痒感,可有发热,腹痛、关节肿痛、尿血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祛风清热,凉血安络。以银翘散加减。方中银花、薄荷、连翘、牛蒡子、竹叶、板蓝根、甘草疏风清热,丹皮、赤芍、紫草凉血安络。皮肤瘙痒者加地肤子、蝉蜕疏风止痒;咳嗽加紫菀、百部;尿血加白茅根、小蓟、茜草;关节痛加桑枝、牛膝;腹痛白芍、甘草等。(二)血热妄行:此证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斑瘀点,色泽鲜红,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同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伴腹痛,或发热,舌红,脉数有力。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以犀角地黄汤加减。如皮肤紫癜多者加知母、仙鹤草、茜草根、栀子;鼻出血量多的加栀子炭、白茅根;尿血加小蓟、大蓟;便血加地榆炭;便秘加生大黄、枳实;(三)湿热痹阻:临床症见:皮肤紫癜多见于关节周围,尤以膝踝关节为主,关节肿胀灼痛,影响肢体活动,偶见腹痛、尿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弦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以四妙散加味。常用药:苍术、黄柏、牛膝、桑枝、赤芍、薏苡仁、丹皮、鸡血藤、忍冬藤、紫草、甘草。(四)气不摄血:此证多见于病程较长,紫癜反复发作,隐约散在,色泽淡紫,腹痛绵绵,面色苍黄,神疲乏力,头晕心悸,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治宜健脾益气,养血摄血,凉血散血。方以归脾汤加减。方以太子参、白术、黄芪、生地黄、白芍、当归、阿胶、龙眼肉、酸枣仁、木香为主使脾健得以统血。患儿食欲不振加砂仁、神曲;(五)肝肾阴虚:起病缓慢,时发时隐,或紫癜已退,仍有腰背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持续镜下血尿,或见管型、蛋白尿,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肝补肾,活血化瘀。以茜根散加减。方以熟地、玄参、阿胶、鸡血藤、茜草根、黄芩、紫草、知母加减:尿血色红加琥珀粉、三七粉;肾阴亏虚加枸杞子、山茱萸、旱莲草、女贞子。此类患儿病情迁延难愈,愈后较差。小儿脏腑娇嫩,脏气轻灵,传变迅速、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 发表时间:2015-12-15T16:51:04.20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6期供稿作者:张学华 [导读] 云南省临沧市公安边防支队轩莱边境检查站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壁而发生出血症状。 云南省临沧市公安边防支队轩莱边境检查站 677700 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壁而发生出血症状。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和粘膜出血,常有不同程度之关节肿痛及胃肠道、肾脏方面症状。临床上一般分为单纯型紫癜、关节型紫癜、腹型紫癜、肾型紫癜【1】。过敏性紫癜的病因,或因情志内伤,或因过食辛辣厚味,外感风邪而引发;或因阴血亏虚,血虚生风而发。其病机为邪热迫血妄行,气血搏结,灼伤脉络,以致出现发斑、便血等表现【2】。 本人在临床中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基础,灵活运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益气养阴、蔬散风邪、活血化瘀、补肾健脾摄血”等治疗原则和系列方药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理想疗效,现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1.诊断 1.1临床表现 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有倦怠、乏力、低热等前驱症状。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最常见,少数病例先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尿液异常、水肿等。通常根据病变累及的部位所表现出的症状分型如下: 1.1.1单纯皮肤型最常见,多在前驱症状2—3天后出现,主要表现为皮肤反复出现瘀点、瘀斑。紫癜成对称性分布,分批出现,反复发作于四肢与臀部,以下肢伸侧多见。瘀点大小不等,呈紫红色,略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可相互融合,常伴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及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偶有瘙痒感。紫癜多在数日内消退,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也可反复出现。 1.1.2关节型多累及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可有轻微疼痛或明显的红、肿、痛及活动障碍,反复发作,关节腔可以积液,但不化脓,关节积液吸收后不留关节畸形,常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1.1.3腹型约50%的病例有腹痛,以脐周及下腹部疼痛明显,亦可遍及全腹,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但一般无腹肌紧张,压痛较轻,可伴恶心、呕吐、腹泻、便血。并发肠套叠时,触诊可扪及包块,多见于儿童,偶有肠穿孔发生。若不伴有皮肤紫癜,易误诊为急腹症。 1.1.4肾型肾炎是本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3,一般在紫癜出现后1—8周内发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一般在数周内恢复,少数累及整个肾而发展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个别严重者发为尿毒症。根据临床进展,紫癜性肾炎可分为4种类型:迁移型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 1.2实验室检查 1.2.1血象:白细胞计数轻至中度增多,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血小板计数正常,偶有轻度减少,但大于80×109/L。 1.2.2出凝血功能检查:出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良好,各项凝血因子活动度均正常。 1.2.3免疫学检查:血液IgA和IgG常增多,以前者明显,IgA-免疫复合物增高,IgA类风湿因子可阳性,抗“O”可增高。 1.2.4尿液:累及肾脏时,可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 1.2.5其他:血沉常增快,肾功能不全时,可有尿素氮及肌酐增高。 2.鉴别诊断 本病的皮肤紫癜具有特征性,诊断不难。对少数关节、消化道、肾炎症状先于皮肤症状的病例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2.1单纯皮肤型需要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鉴别。后者紫癜的特点为散在小点状或片状,无融合倾向,不突出于皮表,不对称分布,不伴关节及肾炎症状(继发于结缔组织疾病者除外)。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减少,此外还需要与感染性紫癜、药物性紫癜相鉴别,后者紫癜特点为无一定好发部位,非对称性,亦不分批出现。 2.2关节型需与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后者的关节红、肿、热、痛及游走性均较前者明显,常有环形红斑、多形性红斑或皮下结节,血沉增快,抗“O”多阳性。 2.3腹型需与急腹症相鉴别。后者有腹肌紧张,压痛明显,体温升高,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但仍需注意过敏性紫癜也可有肠套叠以及肠穿孔。 2.4肾型有尿液异常及肾功能变化时需与肾小球肾炎以及肾病综合征相鉴别。后二者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无法与本病区别,但是后二者无皮肤紫癜。 3.中医辨证论治 3.1风热搏结证 症见:紫癜斑色红赤,分批出现,隐现迅速,伴瘙痒或起风团,发热、咽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本证见于皮肤紫癜型及肾型急性期。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 方药:自拟驱风清热饮:生地15g,赤芍10g,银翘各10g,防风10g,紫地丁15g,白茅根30g,侧柏叶10g,紫草6g 丹皮6g,生槐花6g,生草6g。 3.2中焦湿热证 症见:斑色鲜红,伴腹痛、便血,或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本证见于腹型。 治法:健脾益气,凉血止血。 方药:自拟利湿化斑汤:黄芪15g,白术10g,炒防风10g,炒白芍10g,木香4g,大枣5枚,生苡仁30 g,旱莲草15g,焦楂6g,藕节10g,炮姜10g,炒丹皮5g。便血加地榆炭10g,仙鹤草15g。

中医是如何看皮肤病的

中医是如何看皮肤病的 根据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皮肤病患者若能辩证地选用中成药,仍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1.由风寒外袭。卫阳被遏而引起的皮肤病。表现为红斑、丘疹或风团;色淡红或淡自;皮疹无固定部位,时有瘙痒,遇风寒则皮疹加剧。有的病人伴有发热、怕冷、流清鼻涕等症状。西医诊断的寒冷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冷红斑及冬季瘙痒病等均属此型。中医治疗原则为辛温解表、发散风寒。可选服风寒感冒冲剂、荆防败毒丸、川芎茶调丸等。 2.由风热外束,邪客肺卫引起的皮肤病。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或风团、水疱;周边红晕,触之灼热,瘙痒或有微痛。全身有发热重,恶寒轻,咽干口渴,鼻流浊涕,小便黄赤。西医诊断的麻疹、猩红热样红斑、风疹、幼儿急疹、玫瑰糠疹等均属此型。中医治疗原则为辛凉解表,宣散风热。可选服银翘解毒丸、桑菊丸、羚羊感冒片、风热感冒冲剂等。3.由暑热夹湿。气机阻滞引起的皮肤病。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脓疱,搔破湿烂,基底鲜红,夏季加重,淫淫作痒。全身表现为头身困重,胸闷纳呆,或腹痛吐泻。西医诊断的红色粟粒疹、晶型粟粒疹、胃肠型荨麻疹、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等均属此型。中医治疗原则为祛暑解表,化湿和中。可选服藿香正气丸、暑湿感冒冲剂、祛暑丸等。4.由内有蕴热,外受风邪所引起的表里俱实证皮肤病。表现为红斑、丘疹,或丘疱疹、脓疱、水疱、粉刺、紫癜,触之灼热、瘙痒疼痛。全身表现可有高热恶寒,头痛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红赤。西医诊断的荨麻疹、湿疹、寻常痤疮、神经性皮炎、虫咬性皮炎、过敏性紫癜、药疹、单纯疱疹等均属此型。中医治疗原则为解表清热,通里攻下。可选服防风通圣丸、时疫清瘟丸、清瘟解毒丸、湿毒清胶丸等。 5.由表虚失固。外受风邪引起的皮肤病。表现为红斑、风团,色淡红或瓷白,无固定部位,时有瘙痒出汗,遇风冷后瘙痒加剧。全身表现有面色无华,疲倦乏力等症。西医诊断的寒冷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冬季瘙痒证、老年性瘙痒病等均属此型。中医治疗原则为扶正解毒、固卫御风。可选服玉屏风散、参苏丸、荆防败毒丸、桑菊冲剂等。 6.由血热内蕴、外染毒邪所引起的皮肤病。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脓疱,溃疡周边红晕,灼热疼痛,肿胀高突,热如火燎。全身表现有壮热烦渴,大便秘结,小便红赤等。西医诊断的丹毒、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脓疱疮、寻常痤疮、痤疮、蜂窝织炎、带状疱疹、浅表性毛囊炎等均属此型。中医治疗原则为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可选用牛黄解毒丸、牛黄犀羚丸、栀子金花丸等。 7.由肺胃蕴热。上蒸鼻面所引起的皮肤病。特点为鼻面部生有红斑、丘疹,或粉刺、脓疱、囊肿、结节、瘙痒,或伴有疼痛。全身表现有发热口渴,大便干结,小便红赤等。西医诊断的寻常痤疮、酒糟鼻、口周皮炎、单纯疱疹、鼻红粒病、面部脓皮病、面部脂溢性皮炎、颜面丹毒等疾患均属此型。中医治疗原则为清泻肺胃实热,解表泻火。可选服清肺泻火丸、泻白丸、牛黄清胃丸、黄连上清丸等。 8.由肝胆湿热或实火循经上蒸下注引起的皮肤病。特点为肤生红斑、丘疹,或水疱、大疱,散在或集簇成攒,疱壁坚实或松弛,疱内液体澄清,有的表现为混浊,水疱揩破后湿烂,基底鲜红,脂水频流,浸淫四窜,可伴瘙痒和疼痛,发热口渴,小便黄赤等症。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耳部湿疹、阴囊湿疹、女阴湿疹、尿布皮炎、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癣菌疹、染发皮炎等皮肤疾患均属此型。中医治疗原则为清泻肝胆湿热或实火。可选服龙胆泻肝丸、泻青丸、当归龙荟丸等。9。由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所引起的皮肤病。表现为红斑、丘疹、结节、水疱。伴瘙痒疼痛,时有肌肤麻木,抓之不仁,皮疹固定或游走不定。西医诊断的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结节性红斑、股外侧皮肤神经炎、皮肤瘙痒病等均属此型。中医治疗原则为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可选服稀桐丸、木瓜丸、活络丹等。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研究概况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研究概况 发表时间:2013-05-15T14:24:56.7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施学清杜红旭高晓婧 [导读] 在中医古代的论著中,只有“血”和“血病”。后世把各种出血症候称之为“血证”。 施学清杜红旭高晓婧(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116011)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398-03 在中医古代的论著中,只有“血”和“血病”。后世把各种出血症候称之为“血证”。中医古代某些论著中的“营”,实际上就是“血液”。如《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六腑也”。《灵枢?百病始生篇》中指出:“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祖国医学中虽无过敏性紫癜(Schonlein-Henoch Purpura,HSP)的病名,但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程特点可知:在紫癜阶段类属“发癜”、“癜疹”、“葡萄疫”范畴;伴有肾脏损害则与“尿血”、“水肿”相关;若病程迁延日久、脏腑亏损、正气日衰则与“虚劳”较为接近;另有少数病人,可进展为尿毒症,出现小便不利、呕吐等症状,与《伤寒》中所描述的“关格”(以小便不通、呕吐为主症)一病相似。此外还可见关节肿痛、腹部疼痛及便血,则可分别参照“痹症”、“腹痛”、“便血”进行辨证论治。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隋?巢氏《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侯?患癜毒病候》对皮肤出现紫色癜点进行了描述:“癜毒之病,是热气入胃,而胃主肌肉,其热挟毒蕴积于胃,毒气熏发于肌肉,状如蚊蚤所啮,赤癜起,周匝遍体”。其所述“癜毒”即类似紫癜[1]。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对“癜”、“疹”有明确的论述,认为:“癜者,有色点而无头粒者是也”。这是指癜为点大成片,色或红、或紫,且不突出于皮肤;而“疹浮小有头粒者,随出即收,收则又出是也”,是指其形如粟米,色红或紫,突出于皮肤。本病的皮肤表现具有“癜”、“疹”的双重特点:即初起时皮疹较小,且高出于皮肤表面,而类似于“疹”,而后变成大而平坦的“癜”。明?李梴所著《医学入门?卷之四?内伤?血》云:“血从汗孔出者,谓之肌衄”[2]。《外科正宗?葡萄疫》将本病称之为“葡萄疫”,指出:“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癜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乃为腑症,自无表里。邪毒传胃,牙根出血”。这里的“发癜”、“肌衄”、“葡萄疫”的发病特点,和过敏性紫癜颇为相似。 一、辨证分型论治 近年来一些作者采用辨证分型,因型论治的方法,充分发挥了中医辨证治疗及整体观念的特点。 马丽君[3]治疗全过程立足于“化瘀”二字,将本病分为初期风邪伤络、血瘀毒热型和后期气虚血瘀、脾虚挟湿型。其中风邪伤络、血瘀毒热型药用:黄芩、柴胡、甘草、白芍、赤芍、桃仁、水牛角、防风、连翘、藿香、苍术、生牡蛎、木香、黄连、三七粉、荆芥、川楝子、黄柏。后期气虚血瘀、脾虚挟湿型药用:黄芪、白术、当归、川芍、黄芩、苍术、生牡蛎、薏米、乌梅、紫草、生地、黄柏、甘草。治疗组149例,治愈121例(81%),有效22例(15%),无效6例(4%),总有效率为96%。 贺文[4]将120例本病患者分为三型,其中风热扰营型72例,治以疏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和营。药用:荆芥,防风,银花,连翘,蝉蜕,丹皮,生地,赤芍,紫草,当归,川芍,大黄,苦参。伴腹痛加元胡,白芍,甘草,便血加黄柏,地榆,白及,尿血加白茅根,赤小豆,治疗后有效率100%。脾虚血泛型14例,治以益气摄血,健脾养血。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生山药,甘草,黄芪,当归,仙鹤草,生苡仁,砂仁,陈皮,鸡内金,丹参,生地,炒白芍,治疗后有效率100。脾肾两虚型34例,治以补肾健脾,养血止血。药用:生地,熟地,山萸肉,生山药,茯苓,泽泻,车前子,丹皮,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黄芪,党参,甘草,丹参,仙鹤草,当归,阴虚火旺者去党参、黄芪,加麦冬,黄柏,知母,五味子,太子参,治疗后有效率76.47%。 连毅[5]将7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分为六型:风热伤络型方选银翘解毒汤加减(金银花、连翘、紫草、生地黄、牛蒡子、丹皮、赤芍、蝉蜕、甘草、荆芥、防风、地肤子、桔梗);血热妄行型方选清瘟败毒饮加减(水牛角、生石膏、生地黄、玄参、知母、赤芍、丹皮、黄芩、连翘、栀子、甘草、黄连);瘀血阻络型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芍、赤芍、紫草、防风、苍术、丹皮、蝉蜕、生地黄、土茯苓);胃肠郁热型方选大黄牡丹皮汤加减(大黄、黄连、甘草、丹皮、桃仁、防风、黄芩、蝉蜕、冬瓜仁、葛根);气不摄血型方选八珍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生地黄、白芍、炙甘草、丹参、黄芪、木香、川芎)阴虚内热型方选大补阴丸合二至丸加减(黄柏、知母、熟地黄、丹皮、女贞子、旱莲草、玄参、茜草、地骨皮、银柴胡、龟板),总有效率98.6%。 刘爱先[6],根据中医辨证把本病分为三型:血热血瘀型采用清热活血凉肾汤(水牛角、赤芍、丹皮、银花、三七参、丹参、白茅根、槐花、紫草、石韦、当归、益母草、生甘草)。阴虚血瘀型采用养阴活血滋肾汤(生地、赤芍、丹皮、龟板、女贞子、旱莲草、黄芪、当归、山药)。气虚血瘀型采用益气活血固肾汤(黄芪、当归、益母草、阿胶、三七参、党参、炒白术、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熟地、山药、山芋、芡实、乌梅炭、丹参)。 肖利丽[7]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将本病分为三型,热毒型治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青黛、紫草、黄芩、赤芍、丹皮、小蓟);阴虚型采用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知母、黄柏、生地、茅根、旱莲草、丹参、石苇);气滞血瘀型采用益气或行气,活血祛瘀(黄芪、红花、益母草、穿山甲、乳香、石苇、白花蛇舌草、当归)总有效率84%。 二、单方验方的运用 近几年一些疗效较好的单方、验方、自拟方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报导逐渐增多。 疏志华[8]以自拟消癜汤(水牛角、丹皮、生地、仙鹤草、连翘、蝉蜕、紫草、赤芍、防风)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杨丽荣[9]应用桃红四物汤为主加减本病;王一峰[10]采用鲜花汤(双花、大青叶、栀子、仙鹤草、黄柏、白薇、红花、鸡血藤、生地、丹皮、赤芍、白术、紫草、甘草)治疗本病;韩世荣[11]采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刘茂君[12]运用紫草汤(紫草、生地、赤芍、丹皮、水牛角丝、银花、升麻、仙鹤草、生甘草、连翘)治疗小儿证属风热伤络血热妄行的过敏性紫癜;孙胜利[13]以自拟凉血逐瘀汤(生地、丹皮、赤芍、当归、红花、桃仁、丹参、茜草、二花、连翘、北沙参、大枣、生甘草)治疗过敏性紫癜:徐瑞荣[14]应用丹翘消散汤(丹皮、连翘、玄参、生地、金银花、赤芍、黄芩、紫草、栀子、知母、牛膝、蝉蜕、茜草根、甘草)治疗过敏性紫癜:张伟萍[15]运用蝉乌消癜饮(蝉衣、乌梅、金银花、丹参、生地黄、蒲公英、早莲草、仙鹤草、鲜小蓟、丹皮、紫草、甘草)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禄林[16]应用凉血化物汤(生地、赤芍、丹皮、紫草、连翘、丹参、荆芥、雷公藤、生大黄、蝉蜕、甘草、白癣皮、地肤子、黄芪、党参、阿胶珠)治疗小儿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李林根[17]应用生地紫草消癜汤(水牛角、生地、紫草、丹皮、赤芍、仙鹤草、茜草、鱼腥草、丹参)治疗过敏性紫癜;谢继红应用紫红口服液治疗过敏性紫癜;刘光汉[18]等采用自拟消癜灵(生地、乌贼骨、白茅根、生黄芪、威灵仙、小蓟、藕节、丹皮、当归、蛇床子、玄参、川芎、升麻、炙甘草)治疗本病:王纪云[19]等应用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味治疗本病;杭盖巴特尔[20]应用蒙药紫癜灵治疗过敏性紫癜;阎丰书[21]等应用自拟方清癜合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