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礼运大同教学设计2

礼运大同教学设计2

礼运大同教学设计2
礼运大同教学设计2

《礼记》——《礼运·大同》教案设计

广利高级中学林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

②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熟读为主,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加强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热爱传统文化。

②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

【教学重点】流利、准确朗读全文,正确解读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孔子的思想,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方式】朗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988年,世界75位诺贝尔得奖者在巴黎聚会,发表讲话;:人类要在

21世纪生存,就要回到2500多年前的孔子那寻找智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孔子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人没有诚信,就没有办法立足,孔子如是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等,这些都是孔子带给我们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智慧,今天,让我们再走进“大同社会”,再次探寻孔子带给我们的思考。

二、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文本,正字音。

2、再次朗读文本,读准字音。

3、个人朗读(男、女)

4、考考学生对单个句子的理解。

①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②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三、再次朗读课文,参照译文,说说文本中的“大同社会”是怎样的?

如:①选拔人才,人人都能享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小结:大同社会的实质以及大同的后继与反响。

2、朗读文本,对比现代社会,你发现哪些现象和“大同社会”是相同或是相违背的?(学生自由发言)那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如:①爱自己的父母,同学,朋友;关爱老人,儿童。

②心中要有爱,学会包容,忍耐。

③爱惜粮食;珍惜身边的人;为做好一件事情,全力以赴。

④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维护世界和平等。

3、再读文本,试着背诵,了解《礼运·大同》中的成语。

四、机动拓展:阅读《礼记》中的小故事

齐大饥,黔敖为食於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於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五、总结:1、大同社会的特征。

2、构想我们心中的“大同社会”,并为此而努力。

3、传承传统文化,好读经典,读好经典。

六、板书:大同社会(视学生回答而定)

七、作业:读“小康”段,比较“大同”和“小康”的区别。

礼运第九节选

【原文】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作品译文】

从前,孔于曾加过鲁国的蜡祭。祭祀结束后,他出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孔子的感叹,大概是感叹鲁国的现状。言偃在他身边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息?”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我孔丘都没有赶上,我对它们心向往之。”

“在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德才兼备的人来(为大家办事),(人人)都讲究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人们不只赡养自己的父母,不止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社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把财货扔在地上的行为(而要去收藏它),却不是为了自己独自享用。(也)憎恶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劳动。因此,就不会有人搞阴谋,就不会有人盗窃和兴兵作乱。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原文】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作品译文】

“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纲纪,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生了。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三代中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他们彰昌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种社会就叫做小康。”

礼运大同篇

礼运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1,天下为公2, 选贤与能3,讲信4修睦5 故人不独亲其亲6,不独子其子7 使老有所终8,壮有所用9,幼有所长10 鳏11、寡12、孤13、独14、废疾15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16,女有归17 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18 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已19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20,是谓大同21。 白话语文? 当广大而不偏私的道通达於全世界之际,普天之下的世界便是属於天下人类共有共享的。人们选出贤明与有才能之人为民服务,大家彼此非常信实和睦。人们不单亲爱自己之亲人,同时也亲爱他人之亲人、不止爱护自己之子女,同时也爱护他人之子女。这使老年人能福寿至终;壮年人各有所用,而不游手好闲;幼年人有所教养成长。并且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老而无子者、残障疾病者,都能得到最妥当和最关切之照顾。男子做适当的工作,女子有良好的归宿。物质生活非常丰足,任人享用,但不让它们随便浪费在地上。凡是资源都好好的保藏,且不占为己有,不坐享其成。人人惟恐自己没有为社会出力的去各尽其职各尽其力,然而却不是自私为己。所以一切私心小智和阴谋诡计永不发生。一切抢盗偷盗、乱贼暴徒永远绝灭;因此这时的人外出或夜晚,门户不必关闭也安然无事。这便是大同世界。

-------------------------------------------------------------------------------- 注解? 1)大道之行也?大道,言道之广大而不偏私。行,意谓通达於天下。 2)天下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其原旨亦即以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的天下。 3)选贤与能?诸侯国不世袭,也不是用人唯亲,惟贤良与有才能者则选而用之。 4)讲信?谈说忠信之行。 5)修睦?修习亲爱和睦之事。 6)亲其亲?前一个“亲”字,乃动词,言亲爱。後一个“亲”字,乃名词,言亲近的人。 7)子其子?前一个“子”字,乃动词,这是古人对於所生子女的概称,不论男女皆称子。 8)使老有所终?使老人皆得以赡养终其馀年,全寿而终。《辞源》?“人死曰终。”《礼记》云?“君子曰终,小人曰死。” 9)壮有所用?壮者,古人以三十曰壮。《记礼曲礼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壮有所用”这一句是谓使每一个壮年人能为社会奉献其才力及能力。人因此也活著做自己适当的事,因社会用人恰当,每个人便能从工作中享受个人的荣耀与满足。 10)幼有所长?按《曲礼》注,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故知十九岁以前通称幼。有所长,指幼小者皆能长大成人,得到良好的教育。 11)鳏?通“矜”,老而无妻或丧妻者皆曰矜。

论大同与小康

论大同与小康 “大同”,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被提出来这一概念。孔子的《大同论》,讲述的是一种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的一种和谐的社会景象,而如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我们已经越来越靠近最初的那个原则。现在的我们慢慢地生活在一个“小康”社会。 近几年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的到提高。像我家生活在农村,我就深有体会,以前的农民都是以耕地为主,农民的地位低下。而到现在,我们逐渐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随着国家的良好政策,使农民也有了更好的发展。以前的地是地主的,农民只是租地,耕地。而现在,从凤阳县小岗村承包土地开始,农村的土地变成了公有制。农民可以有自己的土地,再也不用每年向地主缴纳沉重的租税。农民的生活也变的越来越好。 有人会说,我们现在生活越来越好是不是实现了当初祖先提出的大同社会呢?我们虽然现在生活在小康社会,大部分人都衣食无忧,能过上一日三餐温饱的日子。但是,我们距离’大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大同”只是我们一个理想的目标,遥不可及的目标。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拥有的“人人平等,按需分配”,都是在一定的局限范围内的。就像我家乡的那些农民,虽然能衣食无忧但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有阻碍我们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小康社会,只是正在实现的原有目标,大同是我们努力追求的最终目标。 大同社会在我们祖先追求了那么多年,而现在我们才处于小康社会。在原有的计划中大同社会是小康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小康社

会是大同社会生活保障的前提。我们必须基经历小康社会,也许还会经历其他历程,才能实现大同。虽然大同社会是遥不可及,遥遥无期,让人感觉虚无缥缈,但是至少给了我们一个努力的方向,一个正确的方向。现在的小康社会,让我们知道了大同社会是可能会实现的不管一个世纪两个世纪。现实生活中,我们就需要好好的发展小康社会推动社会进程,这样才能更靠近大同。 总之,有了小康社会才能向大同发展。大同社会是小康社会乃至以后的社会的发展方向,而我们经历的是大同社会的前提。

描述《礼记》中的“大同”和“小康”

概述 因素和成圣的最高人格相适应,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世界大同。这个大同世界不是纯理念化的,而是具体化了的,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根据《礼运》的这段描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 2.选贤与能的管理体制。 3.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 4.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 5.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 6.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 大同世界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可谓是思之深刻而虑之长远的,除了所有制的问题提得不够明确外,与当代的社会主义社会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然则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是《礼运》作者的天才?是文化现象的偶然跳跃?还是传统说法的圣心所起呢?实际都不是,它是有本有源的,这个源本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远古文化,以及灿烂的《易》学思想,这点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论述。 小康思想 和反王权的大同思想相反,小康思想则是歌颂王权的,也惟其有歌颂王权的小康思想的掩护,反王权的大同思想才得以存在;作为思想才不致被历代王权所取缔。 儒家的小康思想与大同思想同时出现在《礼记·礼运》编。文章在以“是谓大同”总结了上文之后笔锋一转,用完全与大同思想相对立的语言开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

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作为社会制度和社会景象,小康与大同几乎全是对立的。在这里,天下为公的大道没有了,“天下为公”的响亮口号改成了“天下为家”。在天下为家的总原则下,一切社会现象都与大同世界相反。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为己藏,力为己出,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没有了,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没有了。所有这些,来自权力的私有:“大人世及以为礼。”大人世及也就是君主世袭。为了说明这种世袭的合理性,于是产生了为其服务的观念形态,一是礼,一是义。什么叫礼?什么叫义?《礼运》的作者十分深刻地指出:“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原来礼的本质是全在于为世袭的王权服务的。有权力的人就理所当然地应当受到尊敬,受到膜拜,就要至高无上,这就是“礼”。尊重权力既然是礼,与之相适应,保护权力自然就是义了,所以要“城郭沟池以为固”。而权力之所以要有“礼”来尊重,要有“义”来维护,就是因为它是世袭的,没有民众基础的,受到人们反对的。礼、义的本质从反面说明了大同世界的公理性,说明了大道之行的正义性,同时也说明了礼、义本身的虚假性。 由于世袭权力的需要产生了礼、义,于是礼、义成了权力世袭社会的纲纪,用以规范一切行为道德。作者一连举出了七个方面的行为规范:正君臣,笃父子,睦兄弟,和夫妇,设制度,立田里,贤勇知。以礼义正君臣关系,以礼义笃父子关系,以礼、义睦兄弟,以礼义和夫妇等等。除此之外,制度的确定,田里的建立,贤智的鉴别,一切皆以礼、义为标准,以礼义为依据。礼、义表面上是超脱的、公道的,实际上是依附于权力的,为权力服务的。 权力的世袭产生了礼、义,同时也产生了普遍的私有观念:“以功为己。”以功为己即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作为衡量功利的标准和尺度,于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既然“以功为己”,人人都为自己打算,就不能不开动脑子,以资防备,以行进取,因为你不打别人的主意,别人就要打你的主意,于是“谋用是作”。用者

礼运大同篇

礼运大同篇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培养学生自觉诵读的习惯,掌握文言文重点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理想社会的实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特征,引导学生树立乐于奉献、诚实守信、与人和睦相处等观念,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读一读 (一)诵读目标: 1、读准字音,尤其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 2、读准节奏,要注意断句。 3、读出感情。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诵读方法 1、播放音频示范朗读 2、教师示范配乐朗读 3、学生自主诵读 4、教师指导朗读 5、吟诵 第二、三课时:学一学、说一说 (一)目标: 1、理解原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为:是,表判断。 与:通“举”推举,选拔。 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分:职业。 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2、基本掌握文(句)的主要意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文:当大道得以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译文:所以,每个人不只孝敬自己的父母,不单爱护自己的子女;使社会上的老人的以安享天年,壮年能发挥所长,贡献社会,幼年人能好好地得以成长起来,使老而无妻、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的人得到照顾;使得男子都有适当的工作,女子都有归属。人们不让财

礼记礼运大同篇(带注解)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当大道得以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所共有的。社会上进选贤能做事,讲求信义,教人团结和睦。所以每个人不英孝敬自己的父母,不单爱护自己的子女,还使社会上的老年人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能发挥所长,贡献社会;幼年人能好好地成长起来。使鳏夫、寡妇、孤儿、没有子女的老人家,以至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照顾。使到男子都有本身适当的工作,女子都有归宿的家庭。人们不让财货资源白白浪费于地上,于是努力开发,然而不必据为己有;人人惟恐自己不出力工作,可是并不是为自己私底下的利益。既然这样的话,社会上就再不会有阴谋诡计的使用,也不会有抢劫、偷窃和作乱的事发生了。因此,人们也不用关上门来彼此防范。这就叫做『大同』世界. 解释2 当广大而不偏私的道通达於全世界之际,普天之下的世界便是属於天下人类共有共享的。 人们选出贤明与有才能之人为民服务,大家彼此非常信实和睦。

人们不单亲爱自己之亲人,同时也亲爱他人之亲人、不只爱护自己之子女,同时也爱护他人之子女。 这使老年人能福寿至终;壮年人各有所用,而不游手好闲;幼年人有所教养成长。 并且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老而无子者、残障疾病者,都能得到最妥当和最关切之照顾。 男子做适当的工作,女子有良好的归宿。物质生活非常丰足,任人享用,但不让它们随便浪费在地上。 凡是资源都好好的保藏,且不占为己有,不坐享其成。 人人惟恐自己没有为社会出力,各尽其职各尽其力,然而却不是自私为己。 所以一切私心小智和阴谋诡计永不发生。一切抢盗偷盗、乱贼暴徒永远绝灭。 因此这时的人外出或夜晚,门户不必关闭也安然无事。 这便是大同世界 解释3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描述《礼记》中的“大同”和“小康”

描述《礼记》中的“大同”和“小康”。 概述 因素和成圣的最高人格相适应,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世界大同。这个大同世界不是纯理念化的,而是具体化了的,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描 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根据《礼运》的这段描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 2.选贤与能的管理体制。 3.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 4.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 5.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 6.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 大同世界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可谓是思之深刻而虑之长远的,除了所有制的问题提得不够明确外,与当代的社会主义社会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然则这是一种什 么现象呢?是《礼运》作者的天才?是文化现象的偶然跳跃?还是传统说法的圣心所起呢?实际都不是,它是有本有源的,这个源本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 远古文化,以及灿烂的《易》学思想,这点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论述。 小康思想 和反王权的大同思想相反,小康思想则是歌颂王权的,也惟其有歌颂王权的小康思想的掩护,反王权的大同思想才得以存在;作为思想才不致被历代王权所取缔。 儒家的小康思想与大同思想同时出现在《礼记·礼运》编。文章在以“是谓大同”总结了上文之后笔锋一转,用完全与大同思想相对立的语言开篇:“今大道既 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 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 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作为社会制度和社会景象,小康与大同几乎全是对立的。在这里,天下为公的大道没有了,“天下为公”的响亮口号改成了“天下为家”。在天下为家的总原则 下,一切社会现象都与大同世界相反。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为己藏,力为 己出,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没有了,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没有了。所有这些,来自 权力的私有:“大人世及以为礼。”大人世及也就是君主世袭。为了说明这种世袭 的合理性,于是产生了为其服务的观念形态,一是礼,一是义。什么叫礼?什么叫义? 《礼运》的作者十分深刻地指出:“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原来礼 的本质是全在于为世袭的王权服务的。有权力的人就理所当然地应当受到尊敬,受 到膜拜,就要至高无上,这就是“礼”。尊重权力既然是礼,与之相适应,保护权 力自然就是义了,所以要“城郭沟池以为固”。而权力之所以要有“礼”来尊重,

礼运大同篇全文,

. 1 / 1'. 礼运大同篇全文, 大d à道d ào 之zh ī行x íng 也y ě,天ti ān 下xi à为w éi 公g ōng 。选xu ǎn 贤xi án 与y ǔ能n éng ,讲ji ǎng 信x ìn 修xi ū睦m ù。故g ù人r én 不b ù独d ú亲q īn 其q í亲q īn ,不b ù独d ú子z ǐ其q í子z ǐ。使sh ǐ老l ǎo 有y ǒu 所su ǒ终zh ōng ,壮zhu àng 有y ǒu 所su ǒ用y òng ,幼y òu 有y ǒu 所su ǒ长zh ǎng 。矜gu ān 寡gu ǎ孤g ū独d ú废f èi 疾j í者zh ě,皆ji ē有y ǒu 所su ǒ养y ǎng 。男n án 有y ǒu 分f ēn ,女n ǚ有y ǒu 归gu ī。货hu ò恶è其q í弃q ì于y ú地d ì也y ě,不b ú必b ì藏z àng 于y ú己j ǐ。力l ì恶è其q í不b ù出ch ū于y ú身sh ēn 也y ě ,不b ú必b ì为w éi 己j ǐ。是sh ì故g ù谋m óu 闭b ì而ér 不b ù兴x īng ,盗d ào 窃qi è乱lu àn 贼z éi 而ér 不b ù作zu ò。故g ù外w ài 户h ù而ér 不b ú闭b ì。是sh ì谓w èi 大d à同t óng 。 注解 当大道得以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所共有的。社会上进选贤能做事,讲求信义,教人团结和睦。所以每个人不英孝敬自己的父母,不单爱护自己的子女,还使社会上的老年人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能发挥所长,贡献社会;幼年人能好好地成长起来。使鳏夫、寡妇、孤儿、没有子女的老人家,以至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照顾。使到男子都有本身适当的工作,女子都有归宿的家庭。人们不让财货资源白白浪费于地上,于是努力开发,然而不必据为己有;人人惟恐自己不出力工作,可是并不是为自己私底下的利益。既然这样的话,社会上就再不会有阴谋诡计的使用,也不会有抢劫、偷窃和作乱的事发生了。因此,人们也不用关上门来彼此防范。这就叫做『大同』世界. 解释2 当广大而不偏私的道通达於全世界之际,普天之下的世界便是属於天下人类共有共享的。 人们选出贤明与有才能之人为民服务,大家彼此非常信实和睦。

大同小康礼记

二、大同與小康 常考重點 作者:禮記,孔門後學者所記關於禮的文章。 出處:選自小戴禮記之禮運大同篇。 題旨:記敘孔子感嘆魯禮衰頹之際,藉答弟子之問,暢談大同與小康之治。 內容:論敘大同社會與小康社會的區別,但充分流露孔子對大同世界的嚮往之情,是儒家政治思想所標舉的最高境界。 特色:藉孔子答問鋪寫而成。就政治、經濟、社會三方面,前後以對比方式呈現。 第壹單元國學概要 一、經書沿革 二、集體創作之文學作品

三、禮記 四、三禮比較 五、大同與小康比較

第貳單元題解與作者 一、寫作背景 禮記,即小戴禮記,為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由西漢戴聖編訂成書,是儒家禮治教育與人格教育的重要典籍,全書共四十九篇。今十三經注疏中的禮記,為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 (一)、成書 禮記未成書之前,可能是有人閱讀儀禮時有所體悟,隨手把自己的心得、見聞及論點附記於儀禮各篇之後,以札記的形式詮釋禮義,所以禮記中的冠義、昏義、鄉飲酒義、射義等篇,分別是解釋今本儀禮的士冠禮、士昏禮、鄉飲酒禮、鄉射禮、大射禮等篇;而儀禮中有十一篇的末尾還保留著「記」,都是禮記本附屬於儀禮的痕迹。 其後,由於儀禮各篇餘簡有限,乃獨立成篇來撰寫,各篇文字因此而可以大加發揮,內容也不再侷限於儀禮的詮釋,反而成為記禮、論禮的豐富資料庫。後來有人將這些單篇零散的論禮文字整理選編成專書,選編者不同,所選輯收錄的專書內容也有不同,為了便利區別,就在各書之前冠上編選者的姓氏來加以區別,如戴德所編為大戴禮記、戴聖所編為小戴禮記。 東漢時,經學大儒鄭玄跟從經學家馬融學習小戴禮記,其後並為之作注,小戴禮記於是成為定本,廣為流傳,到漢靈帝時刻熹平石經,更被刻入石經,並列為「七經」之一,這就是今日通稱的禮記。 (二)、內容 禮記四十九篇來源龐雜,篇次零亂,乍讀之下,不易了解其端緒,所以從古以來就有分類研讀的方法。劉向別錄歸為十一類;吳澄禮記纂言分為四大類;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釐為十類;蔣伯潛經與經學析為四大類。高明先生禮記概說重加以整理,分為三大類十三小類,脈絡更為清楚,敘述如下: (1)通論: ○1通論禮義:禮運、禮器、郊特性、經解、哀公問、仲尼燕居等六篇。 ○2通論與禮有關的學術思想:孔子閒居、樂記、學記、大學、中庸、坊記、表記、緇衣、儒行等九篇。 (2)通禮: ○1世俗生活規範:曲禮上下、內則、少儀、深衣、玉藻等六篇。 ○2國家政令制度:月令、王制、文王世子、明堂位等四篇。 (3)專禮: ○1喪禮:奔喪、檀弓上下、曾子問,以上四篇論變禮;喪大記、喪服小記、雜記上下、服問,以上五篇是記喪制;大傳、間傳、問喪、三年問、喪服四制,以上五篇是論喪義。 ○2祭禮:祭法,所記為祭制;祭義、祭統,以上二篇是在論祭義。 ○3其他:冠義(冠禮)、昏義(婚禮)、鄉飲酒義(鄉飲酒禮)、射義(射禮)、燕義(宴飲禮)、聘義(聘禮)、投壺(投壺禮)等。 二、課文深究 (一)研究政教禮俗的重要材料 禮記的內容既是如此豐富,我們要研究戰國秦漢間的政治、社會、教育、倫理等方面的實際情形,就非借重禮記中的材料不可。 其中,較重要的篇章,如禮運,提出大同社會的理想,直到清末康有為作大同書,孫中山提出「天下為公」、「世界大同」,都仍受其影響。大學、中庸所講述的人生修養原則和為政的道理,到宋代時特別受到重視。程頤曾經加以表彰,朱子曾作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與所作的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合稱四書章句集注。元代以後,朱子的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國家考試用書,直到清末為止,影響中國學校教育幾達八百年之久。 (二)現代人必讀的經典 禮記所揭示的正是禮的精神、意義與道理,我們今日研讀禮記,可以探索古代禮制設置的用意,思索當日如何以禮來維繫社會人心,考量舊時如何以禮來作為個人行為及人生的指引,然後,以古為今之鑑!特別是今日的社會型態急劇改變,許多人已經把握不住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在疑惑與無知中迷失自我,無法分辨是非善惡,而社會既無法建立一套共同的道德觀,家庭也無法有效陶鑄下一代的人格與品德,所以,無論就個人行為思想、社會倫理秩序,乃至國家政治體制的鎔鑄與規範,禮記都是現代人必讀的經典。

礼运大同篇 中英文版

禮運大同篇英文版.............................................................................................................................................................. ....................... 禮運大同篇孔子(西元前551~479年)《禮記卷七,禮運第九》 The World of Da-Tong (Dah-Torng) Confucius’ Ideal of a Commonwealth State* – a Great Utopia Li-Yun-Da-Tong (Li-Yun-Dah-Torng) Section, the Record of Rites, Book 9, by Confucius (BC551~479)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When the Great Dao (Tao, perfect order) prevails, the world is like a Commonwealth State shared by all, not a dictatorship.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Virtuous, worthy, wise and capable people are chosen as leaders. Honesty and trust are promoted, and good neighborliness cultivated.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All people respect and love their own parents and children, as well as the parents and children of others.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The aged are cared for until death adults are employed in jobs that make full use of their abilities and children are nourished, educated, and fostered.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Widows and widowers, orphans and the old without children, the disabled and the diseased are all well taken care of. 男有分,女有歸; Every man and woman has an appropriate role to play in society and in the family.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礼记礼运大同篇读后感

礼记礼运大同篇读后感 礼记礼运大同篇读后感【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读《礼记·大同》篇,看注释,大概知其意,无深厚古文功底,观现实之状态,遂作以下解读,姑妄看之。 一是大同世界存在的可能性。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社会的文明程度也是逐渐提高的。夏、商、周真的有过如此高的文明,值得怀疑。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当时物质溃乏,人们必须相互帮助,才能生存下来。试想,当人的生存成为问题的时候,出现这种和谐和友善,就算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但这只是一个方面,人具有两面性,对于生存的本能,可能也会有更多的暴力和野蛮存在,只是这种事情谁也无法考证。就像农村的老太婆喜欢念叨,我们年青的时候社会风气如何如何好,人如何能干等等,但真让她选择,她还是会选择现在。 退一步说,就算当时人们因为生存的原因,相互协助,从严格意义上讲也不能称为文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出现一些问题,向后看回到那个大同时代也是一种倒退。社

会向前发展,时异则事异,时过境迁,大同社会只适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过期作废,历史在向前发展,历史也无法复制。当然如果作为理想,在下面讨论讨论也未尝不可,至少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 二是对大同制度的探讨。“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意思很明白,选拔有能力的人当领导。中国自古至今都是这么宣扬的,但真正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谁来选,按什么标准来选,这个标准考验过后就是真正的有能力的人吗,标准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当然中国社会的人制状态至今存在,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和喜好来选择,谁也无法超脱。我们可以理解为当时社会条件艰苦,在和自然的斗争中,身强体壮兼智慧者通过自然的优胜劣汰而成为领导,因为只有他才能胜任这个工作。而现在的社会有能力的人太多了,能干工作的人遍地都是,所以就给选拔增加了难度,优中选优不太好办,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诺贝尔奖,标准定的高,达到此高度的人才廖廖,所以就相对公平。但用到其他行业却未必合适,所以其选拔制度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太值得大加宣扬。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是孝敬别人的父母和扶养别人的孩子,而是尊敬除自己父母外的老人,爱护其他的孩子。这样就没有太多问题了,现在也能讲得通,而且大部分人做得到。如果照前面的理解就

大同、小康与礼乐生活的开启

大同、小康与礼乐生活的开启 陈赟 “大同”与“小康”是两个值得重视的概念,从近代的大同理想(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到今日的小康社会的积极营建,都可看到这两个概念参与了中国的现代性意识的生成。但在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极为古老,最早在《礼记》中的《礼运》中出现。也正是在现代性的历史与意识及其自我理解过程中,这两个概念均被作了现代的诠释,以至于大同概念在今日难以与“乌托邦”的思想模式分割开来。事实上,在《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Disputers of the Tao: 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一书中,葛瑞汉(Angus C. Graham)将《礼运》中的“大同”观念视为早期儒家思想中的乌托邦,[①]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看法,张颢教授等亦作如是观,这一点几乎构成了现代人的通见,有学者甚至进一步推断,孔子所代表的整个儒家思想传统都具有乌托邦性质。[②]本文所要质疑的,正是这种习以为常但又未经检视的通见,我将指出:《礼运》的“大同”思想应该放置在礼乐思想的传统而不是近代西方意义上的乌托邦思想传统中,才能得到更为深切的理解,是礼乐生活世界的导出,而不是大同之世的回归,才构成了《礼运》思想的本旨,由此所敞开的恰恰是儒家思想传统的非乌托邦性质。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试图通过对《礼运》的分

析,丰富并深化对现代政治传统中的乌托邦的理解。 一、礼乐生活起源语境中的“大同”与“小康”话语 若其精义之存,一以天道人情为端,质文递变,与时偕行。”(同上,第548页) 大同、小康的话语最初是“礼运”的一部分,并且只是在作为“礼运”之构成部分时,才能敞开“大同”与“小康”这两个表达所真正承担的原初的概念论证功能。《礼记·礼运》的本旨不是提出一个尽善尽美的大同乌托邦,相反,它要探讨的是礼的起源与演化,也就是“礼”之所“运”。所以,孔颖达《正义》云:“子游所问唯论礼之运转之事,故以《礼运》为标目耳。”(《十三经注疏(整理本)》第十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66页)而由礼之运行及于礼制之发生以及政教人文生活与礼乐生活之关联,都是《礼运》探讨的对象。故而孙希旦有言:“礼运者,言礼之运行也。盖自礼之本于天地者言之,四时五行,亭毒流播,秩然璨然,而礼制已自然运行两间矣。然必为人君者体信达顺,然后能则天道,治人情,而礼制达于天下,此又礼之待圣人而后运行者也。周衰礼坏,孔子感之而叹,因子游之问,而为极言礼之运行,圣人所恃以治天下国家者以告之。”(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81页)由此不难看出,《礼运》乃是为礼乐生活与礼乐政治制度张本的,它最终表明了礼乐政教生活的正当性。而其正当性基础一则在于天道,因而,“本于天,效于地,列于鬼神”(《礼运》)乃

礼运大同篇

礼运——大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第六册中的《礼运——大同》中“大同”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吟唱和讨论的方式来理解“大同”的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古代“大同”的内涵,树立现代大同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学会吟唱,理解“大同”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吟唱讨论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用具:一体机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 咱们传统的圣人孔老夫子是个多愁善感的理想主义者,他总能触景生情,抒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常叹生不逢时,公开申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有一天,他去参加鲁国的蜡祭,祭祀结束后,他出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弟子言偃在他身边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息?”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我孔丘都没有赶上,我对它们心向往之。” 那让我们的万世师表都心向往之的时代到底是个什么时代呢?请大家打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第六册看到58页的礼运第九——大同。 (二)听唱

首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著名学者徐健顺教授吟唱的《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三)教唱 非常优美的一段吟唱,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唱两遍。注意:请把你们嗓子的音量调大一点,大家准备好了吗?(教2遍) (四)跟唱 好,现在,我再把视频打开,我们一起来跟着视频试一试,看大家能不能把它唱下来。注意:请把你们嗓子的音量调大一点,大家准备好了吗?请看视频(唱)。 大家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很好),所以——掌声送给自己! (五)吟唱 我们现在把视频关掉,我给大家起个头,大家再试试。 (六)比赛 分组比赛:先小组比,然后男女生比。 (七)讨论 这段以“人”为本,从“仁爱”出发的文言文言简意赅,把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蓝图勾勒了出来,就像是一幅印象派的画,朦胧之间留给观者无数的想象的空间。接下来的环节,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1、同学们见仁见智,谈谈你对这段文字中的“大同”的理解。

礼记大同篇 原文及翻译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禮記大同篇 原文繁體字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②,事畢,出遊於觀之上③,喟然而歎④。仲尼之歎,蓋歎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歎?”孔子曰:“大道之行也(5),與三代之英(6),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8)。男有分,女有歸(10)。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11),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12)。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13),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14),城郭溝池以為固(15)。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16),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18),以功為己(19)。故謀用是作(20),而兵由此起(21)。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22)。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23),以考其信(24),著有過,刑仁講讓(25),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26),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礼记大同篇 原文简体字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②,事毕,出游于观之上③,喟然而叹④。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5),与三代之英(6),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8)。男有分,女有归(10)。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11),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12)。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13),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14),城郭沟池以为固(15)。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16),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18),以功为己(19)。故谋用是作(20),而兵由此起(21)。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22)。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23),以考其信(24),著有过,刑仁讲让(25),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26),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大同与小康原文及翻译(精)

大同與小康原文及翻譯 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歎。仲尼之歎,蓋歎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歎?」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翻譯: 從前孔子參加魯國的歲末大祭祀,並且擔任助祭。祭祀完畢,走到宮門外兩邊的望樓上參觀,非常感慨地歎息起來。孔子的歎息,大慨是為了魯國而慨歎。 弟子言偃陪侍在旁,問孔子說:「先生為甚麼歎氣呢?」孔子說:「大道得以施行的世代,和夏、商、周三代賢君當政的時代,我沒能趕上,可以知道大慨的情況。當大道得以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所共有的。社會上進選賢能做事,講求信義,教人團結和睦。所以每個人不英孝敬自己的父母,不單愛護自己的子女,還使社會上的老年人得以安享天年;壯年人能發揮所長,貢獻社會;幼年人能好好地成長起來。使鰥夫、寡婦、孤兒、沒有子女的老人家,以至殘廢疾病的人,都能得到照顧。使到男子都有本身適當的工作,女子都有歸宿的家庭。人們不讓財貨資源白白浪費於地上,於是努力開發,然而不必據為己有;人人惟恐自己不出力工作,可是並不是為自己私底下的利益。既然這樣的話,社會上就再不會有陰謀詭計的使用,也不會有搶劫、偷竊和作亂的事發生了。因此,人們也不用關上門來彼此防範。這就叫做『大同』世界。 「如今大道既然再無法行,天下成為一家一姓的天下。人人只孝敬自己的父母,只愛護自己的子女,生產財貨和付出勞力,都只為了自己而已。在上位的將爵位傳給自己子弟,成為固定的制度。又各自築起內外城郭、挖掘壕溝,來保衛一己的領土。並且按照禮義來定出法度,去確立君臣的名分,加深父子的恩情,使兄弟和睦相親,令夫妻和諧相處。由此而設立各種制度,劃定田里彊界;以此推許勇敢和聰明的人,獎勵為自己效力的人。這樣一來,一切陰謀詭計就產生了,而戰爭也就由此而起。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都是這時代的代表人物。這六位賢君,沒有一個不是小心謹慎地運用禮制治國的。他們以此來確立行事的是非標準,養成百姓誠實守信的風氣,又明白地指出人們的過錯所在,標榜仁愛,講求互相推讓,使老百姓能有法規可去遵從。如果有人不按照這樣做的話。即使是有權有勢的,也會被罷免,而民眾都會視之為禍根。這就叫做『小康』世界。」

大同与小康原文及翻译精

大同与小康原文及翻译 昔者,仲尼与於蜡宾,事毕,出游於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於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翻译: 从前孔子参加鲁国的岁末大祭祀,并且担任助祭。祭祀完毕,走到宫门外两边的望楼上参观,非常感慨地叹息起来。孔子的叹息,大慨是为了鲁国而慨叹。 弟子言偃陪侍在旁,问孔子说:「先生为甚麽叹气呢」孔子说:「大道得以施行的世代,和夏、商、周三代贤君当政的时代,我没能赶上,可以知道大慨的情况。当大道得以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所共有的。社会上进选贤能做事,讲求信义,教人团结和睦。所以每个人不英孝敬自己的父母,不单爱护自己的子女,还使社会上的老年人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能发挥所长,贡献社会;幼年人能好好地成长起来。使鳏夫、寡妇、孤儿、没有子女的老人家,以至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照顾。使到男子都有本身适当的工作,女子都有归宿的家庭。人们不让财货资源白白浪费於地上,於是努力开发,然而不必据为己有;人人惟恐自己不出力工作,可是并不是为自己私底下的利益。既然这样的话,社会上就再不会有阴谋诡计的使用,也不会有抢劫、偷窃和作乱的事发生了。因此,人们也不用关上门来彼此防范。这就叫做『大同』世界。 「如今大道既然再无法行,天下成为一家一姓的天下。人人只孝敬自己的父母,只爱护自己的子女,生产财货和付出劳力,都只为了自己而已。在上位的将爵位传给自己子弟,成为固定的制度。又各自筑起内外城郭、挖掘壕沟,来保卫一己的领土。并且按照礼义来定出法度,去确立君臣的名分,加深父子的恩情,使兄弟和睦相亲,令夫妻和谐相处。由此而设立各种制度,划定田里强界;以此推许勇敢和聪明的人,奖励为自己效力的人。这样一来,一切阴谋诡计就产生了,而战争也就由此而起。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都是这时代的代表人物。这六位贤君,没有一个不是小心谨慎地运用礼制治国的。他们以此来确立行事的是非标准,养成百姓诚实守信的风气,又明白地指出人们的过错所在,标榜仁爱,讲求互相推让,使老百姓

礼运大同篇阅读心得

礼运大同篇阅读心得-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礼运大同篇阅读心得 起初,这只是一个梦想。梦想以它独一无二的方式向我们描绘了一个难以实现的奇迹:“假如世界是这样的······”并且这个梦想的题设发生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金戈铁马之下,大道何处寻贤能之人或是存在,但七国之人才各事其主,各国争锋相对,所以这些人也只是为国君出谋献计来征服他国,纵使能令本国歌舞升平,怎奈令他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可是哪国的人民不是人民呢普天之下皆为血肉,又何生你我之分。如此一来,贤人寂寥难寻。在战乱之际讲信实和睦更是莫大的奢望。兵家讲究兵不厌诈,泱泱大国之间勾心斗角,隐瞒欺骗,统治者们追寻的只是更广阔的领土,战争征服,割地赔款,能暂时不去觊觎别人或被别人觊觎已是万幸。在此背景下,个人自保尚且成问题更不用说去照顾别人甚至是不相干的人了。那个时候,男人大致被抓去当兵了,女人可能抱着小孩躲在房里哭,老人无人照料不知惨死在哪个角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弱国被强国吃掉,弱国的人民则成了无辜的炮灰。强国的人也不一定能够幸福,还可能迎来更为强大的报复。盛国之下难免纸醉金迷,精神的堕落是一种更为沉重的灾难。所谓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战火飘摇,局势动荡,小偷大盗只会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半夜不关门的人家必被洗劫一空。由此想来,大同世界果然只是一个梦想,只能当是做梦,想都不要去想。 沉舟侧畔千帆过,满载大同理想的船只驶向今天,往史海沉钩,发现上不了岸。史今对比我们发现一个令人无语的现象,俗称“历史的倒退”。而此时“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已经不足以用来表达我悲愤的心情了。而今我不得不遗憾地认识到,大同世界仍然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因为现实的残忍不异于当初七国混战时的景象。 且谈天下为公,现在别提世界统一了,美国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当世界和平统一遥遥无期,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国内的情况。若要说中国的天下为公,如果不是偶尔哪里总是暴动一下,我差点在字面上认可这句话了。再谈选贤与能,从国内人才不断朝着美利坚飞奔而去的现象中,我大致看到了中国的人才危机。爱国的人才还是有的,但是一直没有达到举世无双的惊天地泣鬼神的程度,因此也便有了“钱学森之问”。试谈讲信修睦,这就像谈恋爱一样,讲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