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综合性实验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综合性实验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综合性实验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综合性实验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 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

实验学时: 6 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

每组人数: 3 人/组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对蛙类进行解剖、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电磁刺激标本坐骨神经等实验操作,来学习骨骼肌的生理特性,以达到以下目的:

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和双毁髓的方法;

2.学习和掌握制备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方法;

3.观察刺激强度和肌肉收缩反映的关系;

4.观察骨骼肌单收缩过程;

5.观察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形式之间的关系,理解形成复合收缩与强直收缩条件。

6.学习多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的使用。

通过以上学习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较强的团结协作意识、建立初步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近似,而其离体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因此在实验中常用蟾蜍或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兴奋性、兴奋过程、刺激的一些规律以及骨骼肌的收缩及其特点等。故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是生理学实验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肌肉兴奋的外在表现是收缩。给肌肉一个有效刺激,肌肉将发生一次收缩,称为单收缩。单收缩一般要经历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三个过程。

使用相继的两个有效刺激作用于肌肉,如果相继的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大于该肌肉单收缩的全部时间,则出现波形互相分开的两个单收缩;逐渐缩短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使第二个刺激落在第一个收缩的舒张期,从而引起两个单

收缩的复合,即舒张期复合收缩;再缩短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使第二个刺激落在前一个收缩的收缩期或缩短期,此时前后两个单收缩也会复合起来,形成一个收缩幅度比较高的收缩波形,称为收缩期复合收缩。

如果将一串有效刺激加于肌肉,可因刺激频率不同呈现不同的收缩波形。如果频率很低,即两个刺激的间隔很大,则出现一连串单收缩;逐渐增大刺激频率,若每两个刺激的间隔长于单收缩的收缩期而又短于其全部历时时,则出现相邻两个波形不同程度的复合,其曲线特点呈锯齿状,即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再继续加大刺激频率,则肌肉处于完全、持续的收缩状态,看不出单收缩的舒张期的痕迹,此即完全强直收缩。强直收缩的幅度大于同样刺激条件下单收缩的幅度,而且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频率的增大,收缩高度也增大。正常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肌肉收缩,几乎都是完全强直收缩。

本实验通过解剖蛙类动物,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刺激的其它参数,仅改变刺激频率的方法描记各种收缩形式,从而揭示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形式之间的关系,涵盖了动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点。

三、实验方案

本实验方案可分为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和骨骼肌生理特性观察两部分。过程如下:

(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1.破坏脑和脊髓:取蟾蜍一只,用水冲净.左手握住蟾蜍,用食指压住其头部前端使头部前端前俯,右手持探针从枕骨大孔垂直刺入,有落空感时即表明已进入枕骨大孔。然后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 再将探针抽出至枕骨大孔位置,向后刺入椎管捣毁脊髓,此时如蟾蜍的四肢松软,呼吸消失,形体对称,表示脑和脊髓已完全破坏,否则应按上法再行捣毁。

2.剪除躯干前部及内脏:在骶髂关节水平以上0.5-1厘米处剪断脊柱,左手握蟾蜍后肢,用大拇指压住骶骨,使蟾蜍头与内脏自然下垂,右手持粗剪刀,沿骶骨两侧剪开背部皮肤,再在耻骨联合前剪断腹侧软组织(注意勿损伤坐骨神经),留下两后肢、脊柱及由它发出的坐骨神经。

3.剥皮:左手捏脊柱断端(注意不要握住和压迫神经),右手捏住其上的皮肤边缘,向下剥掉全部后肢皮肤,将标本放在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4.将手及用过的剪子、镊子等全部手术器械洗净,再进行下述步骤。

5.分离两腿:左手捏脊柱并将标本提起,将背面向上,使尾骨上翘。从尾骨尖开始,用粗剪刀紧靠尾骨两侧游离尾骨并将其剪断(注意勿损伤坐骨神经),

然后沿中线用剪刀将脊柱分为两半,并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两侧大腿,这样两腿即完全分离。将两条腿浸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6.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一条蟾蜍腿的小腿背侧向上、脊柱腹侧向上,用刨钉固定于蛙板上。蛙腿下垫浸有任氏液的玻璃板。

1)游离坐骨神经:用玻璃针沿脊柱侧游离坐骨神经,并于近中枢端穿线结扎。将标本背侧向上放置,剪断位于坐骨神经沟上的梨状肌及其附近的结缔组织,再循坐骨神经沟(股二头肌及半膜肌之间的裂缝处),找出坐骨神经之大腿部分,用玻璃针小心分离,然后从脊柱根部将坐骨神经剪断,手执结扎神经的线将神经轻轻提起,剪断坐骨神经的所有分支,并将神经一直游离至膝关节为止(图3-1)。

2)完成坐骨神经小腿标本:将游离干净的坐骨神经搭于腓肠肌上,在膝关节周围剪断并剥离全部大腿肌肉,用粗剪刀将股骨刮干净,然后在股骨中部剪去上段股骨,保留的部分就是坐骨神经小腿标本。

3) 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上述坐骨神经小腿标本在跟腱处穿线结扎后剪断跟腱。游离腓肠肌至膝关节处,然后沿膝关节将小腿其余部分剪掉,这样就制成一个带有股骨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随即将标本浸于盛有干净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二)骨骼肌收缩特性的观察

1.仪器装置准备好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及张力换能器的记录装置。

2.将标本与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连接将标本的股骨残端固定于肌动器的螺旋孔内,将跟键与张力换能器悬臂的着力点用丝线连接,通过调节丝线紧张度,使腓肠肌处于自然拉长的长度。

3.观察与纪录

(1).从小到大调整刺激强度从而寻找最适刺激强度,并固定此刺激强度不变。

(2).选择刺激输出方式为“单”,通过刺激器脉冲个数记数窗口设置单一刺激,开动慢鼓,描记单收缩曲线(图3-11)。

(3).选择刺激输出方式为“单”,通过刺激器脉冲个数记数窗口设置两个刺激,从小到大调节刺激频率,描记舒张期复合收缩和收缩期复合收缩曲线四、主要仪器及试剂

1.仪器多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张力换能器、屏蔽盒。

2.器械蛙手术器械一套、支架、双凹夹等。

3.药品任氏液。

五、实验要求

本实验是一个涉及动物解剖学、生理学及生理仪器使用的综合性实验,要求

同学们在实验前预习实验的目的内容、材料用具和具体的操作步骤,提前准备好实验试验用的蛙类动物、各种试剂和器材,查阅有关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实验资料,理解实验原理,熟悉操作步骤,了解注意事项,并对查阅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写出具体的实验方案。

六、思考题

1.用各种刺激检验标本兴奋性时,为什么要从中枢端开始?

2.为什么剥皮后必须清洗双手和用过的器械?

3.根据你的体会,要想使标本兴奋性良好必须注意什么问题?

4.骨骼肌的收缩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5.为什么在阈刺激和最大刺激之间,骨骼肌收缩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6.怎样理解潜伏期?本实验中的潜伏期包括哪些时间因素?

7.说明形成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的条件。完全强直收缩有何生理意义?

七、实验报告

本实验结束后以实验报告的形式验收,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用具、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等(本实验结果为打印的收缩曲线)。同时在实验报告中要对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进行解释,若实验失败,须分析失败原因。

八、其它说明

必要时可根据专业特点对上述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和修订。

附件3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验收表

邯郸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验收表

说明:①此表一式两份,系(二级学院)和教务处各留一份。②实验项目基本信息由课程负责人填写,并提交相关依据材料。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正反馈就是指反馈信息对起。 2反射弧就是由 , , , ,与五个部分组成。 3体液包括与。 4反射活动包括与两大类。 5体液调节得特点就是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 6自身调节得特点就是:调节作用较 ,对刺激得敏感性。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种实验中,何种属于急性实验方法。( ) A离体蛙心灌流实验 B狗食管瘘假饲实验 C临床胃液分析实验 D血液常规检查 2.维持机体稳态得重要途径就是:( ) 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神经调节 D 体液调节 三、名词解释: 1可兴奋组织 2稳态 3反馈 新陈代谢: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实现自我更新得最基本得生命活动过程。 兴奋性:指机体(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得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或应激性)。 适应性:指机体得功能与环境协调一致地变化并能保持自身生存得能力或特性称为适应性。 兴奋: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弱变强。 抑制: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强变弱。 自身调节:即不依赖于神经与体液调节,由机体器官、组织与细胞自身对刺激产生得适应性反应。 体液调节:指机体依赖某些化学信息物质(如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对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得功能进行调节得方式;主要参与对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活动得调节。 正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回得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得活动加强得调节方式(系一个不可逆得生理调节过程)。 负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回得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得活动减弱得调节方式(系一个可逆得调节过程)。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控制信息加强作用 2、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4、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5、持久 6、局限较小 二、选择题 1、A 2、B 三、名词解释 1可兴奋组织在接受刺激后迅速产生特殊生物电反应得组织被称作可兴奋组织。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得状态,称为稳态。 3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控制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得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节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得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得调节,这一过程称之为反馈。反馈有正反馈与负反馈之分。受控部分得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得控制信息起促进或增强作用者称正反馈,与此相反,反馈信息对控制信息起减弱作用者,称为负反馈。 第二章细胞得基本功能 一、填空题: 1.静息电位就是外流形成得电-化学平衡电位,静息 电位绝对值称超极化。 2.冲动达到神经-肌肉接头处,使突触前膜释放 ,使终板膜 主要对得通透性增加。 3.骨骼肌收缩时,胞浆内得钙离子升高,其主要来源于。 4.横桥具有ATP酶得作用,当它与蛋白结合后才被激活。 5.骨骼肌收缩与舒张过程中,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得升高主要就是 由于钙离子由中释放,而钙离子浓度得降低,主要就是由于肌浆网结构中活动得结果。 6.细胞去极化后向原来得极化状态恢复得过程称为。 7.肌肉收缩就是肌丝向肌丝滑行得结果。 8.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得中介物质就是。 9.钠离子泵就是一种酶,它能分ATP解释出能量以形成 与维持细胞内外得正常分布状态。 10.终板膜上乙酰胆碱受体通道开放时,可允许与 同时通过,结果造成终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 11.第二信使物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影响细胞功能:一就是通过 直接激活各种 ,引起磷酸化反应,二就是提高胞浆中浓度。 12.如果化学信号与膜受体结合后激活了膜内得促速G 蛋白(Gs), 则Gs与GTP得复合物可以增强得活性,后者可使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蛙的体循环血压、心肌收缩和心电图(ECG)的同步记录与分析 课程名称:生理学实验 专业:10级生物技术及应用(基地班) 教室:A414 学生姓名:徐棒夏凡女 学号:10350083 10350081 指导老师:龙天澄张碧鱼陈笑霞 日期:2012年5月15日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蛙的体循环血压、心肌收缩和心电图(ECG)的同步记录 2.记录和分析植物神经系统和重要神经递质对血压、心电(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和心搏(心肌的收缩特性)的影响。 二.动物与器械 青蛙;蛙心插管、常用手术器械、计算机采集系统、蛙心夹、YP100压力换能器、三通管、注射器、保护电极、露丝电极、一维位移微调器、固定针、蜡盘、培养皿、污物缸、棉线、纱布、滴管、小烧杯;任氏液、石蜡油、肾上腺素溶液、乙酰胆碱溶液、肝素溶液;

三.实验原理 神经与体液因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可通过心肌收缩力、心电图和血压的变化反映出来。尤其是血压的指标直接反映了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的变化,可以较好的评价整体的心血管功能。 本实验用青蛙主动脉插管法,直接测量血压,并同步记录心搏和心电图。记录和分析植物神经系统和重要神经递质对血压、心电(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和心搏(心肌的收缩特性)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 1. 分离迷走交感混合神经干 按常规方法用探针刺毁蟾蜍的脑和脊髓,将动物背位放在蛙板上。把左侧下颌角与前肢间的皮肤纵向剪开,用镊子紧贴下颌角分离皮下组织。找到体轴走向的提肩胛肌,小心地将提肩胛肌横向剪断,即可见到其下方的血管神经束(皮动脉,颈静脉和迷走-交感混合干)。在迷走—交感混合干下方穿一线,用玻璃分针分离开神经,用湿生理棉球暂将神经覆盖,以避免神经干燥。 2. 暴露心脏 在胸骨柄后方的皮肤上先剪开一小的切口,再自切口处向左右两侧锁骨外侧方向剪开皮肤,切口成V形,把切开的皮肤掀向头端。在胸骨柄后方的腹肌上也剪一小切口,沿身体正中方向剪开剑突和胸骨(剪子尖向上翘以免损伤血管和心脏),剪断左右乌喙骨和锁骨及提臂肌,使胸部创口也呈V形。可见到心包和心脏。用眼科剪剪开心包膜,在心脏舒张时夹上蛙心夹。蛙心夹拴线的另一端与张力换能器相连(换能器的输出端与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一个输入通道相连)。 3. 主动脉插管 YP100压力换能器的直端和侧端管上加装三通管。从侧管注入液体石蜡,将系统内气泡赶净。用装有50%柠檬酸钠溶液(肝素-任氏液)的注射器连接于侧端管上,直端管上连接心脏插管。 用线结扎动脉的远心端,在左主动脉分叉处穿线备用。用手术剪在结扎处与穿线处剪一V形口,将插管经V形口插入动脉圆锥适当深度。穿线结扎并固定于插管上。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精)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总是依赖于技术和实验手段的进步,所以学习细胞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至关重要。 实验一普通显微镜及其使用(装片观察)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显微镜的构造、油浸系的原理、使用方法、保护要点。 2、参观了解其他各类显微镜。 二、材料:普通光学显微镜及其他显微镜、细菌标本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 三、方法和步骤: 1、介绍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机械部分:镜座、镜臂、镜筒、转换器、载物台、调焦螺旋。 光学部分:接目镜、物镜、反光镜、聚光器。 2、油镜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原理:油镜头的晶片细小,进入镜中的光线亦少,光线经聚光器,通过载玻片进油镜时,由于空气介质和玻璃介质的折射率不一样,光线因折射而损失,使视野更暗。在载玻片和油镜之间加上和玻璃折光系数相同的香柏油,光线直接进入镜头,不发生折射,视野明亮,便于观察。 3、如何维护显微镜:机械部分的维护,光学部分的维护。 4、注意事项: (1)观察油镜载片时,先在载片上有菌影的地方滴1-2滴香柏油,然后放载物台中央,眼侧面看,慢慢降低油镜浸入香柏油中,镜头几乎接触标本。再用左眼在接目镜观察,同时慢慢旋动粗螺旋提起镜筒至能模糊看到物象时,再转动微调螺旋,直至看清晰为止。注意镜头离开油,就不能看清,重新按刚才的步骤进行。 (2)油镜使用过后,立即用擦镜纸擦拭镜头,如油渍已干,则可用香柏油粘二甲苯擦拭镜

头,再用干净擦镜纸擦去二甲苯。 5、观察几种细菌标本片。 6、示教看相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 四、作业及思考题: 1、油镜的原理是什么? 2、光线强弱如何调节?与哪些部件有关? 实验二、细胞膜的渗透性 实验目的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实验原理 将红细胞放入数种等渗溶液中,由于红细胞对各种溶质的透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渗入,有的不能渗入,渗入的溶质能够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所以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引起溶血,由于溶质透入速度互不相同,因此溶血时间也不相同。 实验用品 一、器材 50ml烧杯, 试管(1~10cm), 10ml移液管, 试管架。 二、材料 羊血。 三、试剂0.17mol/L氯化钠,0.17mol/L氯化胺,0.17mol/L醋酸胺,0.17mol/L硝酸钠,0.12mol/草酸胺,0.12mol/硫酸钠,0.32mol/葡萄糖,0.32mol/甘油,0.32mol/乙醇,0.32mol/丙酮。 实验方法 一、羊血细胞悬液 取50ml小烧杯一个,加1份羊血和10份0.17mol/L氯化钠,形成一种不透 明的红色液体,此即稀释的羊血。

生理学实验报告一

生理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1.实验员:马冰(0941054) 2.时间:2011年10月10日 3.组号:第二组 4.班级:09生科 二、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技术 3.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 4.观察电刺激对神经兴奋性、兴奋传导的影响 5.熟悉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及单收缩、完全强直收缩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兴奋:也就是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并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阈强度:在刺激持续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时,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也叫阈值或阈刺激。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其特点:①“全或无”现象;②进行长距离无衰减传递(神经纤维、骨骼肌细胞等)。 阈下刺激引起局部电兴奋,其特点:①幅度在阈下刺激的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升高;②在细胞膜上可进行电紧张性扩布,即衰减性传播;③可以相互融合(时间总和、空间总和)。 最适刺激强度: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时的最小刺激强度。 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短促的刺激时,会产生一次机械性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兴奋性作为三大基本生命现象(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那么,什么叫兴奋性呢?它是指可兴奋组织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所有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

(也就是动作电位)都必须有一个条件:刺激。 刺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其中,刺激强度就是电刺激的脉冲电压,刺激时间就是某个单刺激所持续的时间。 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固定刺激的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单根神经纤维或肌纤维对刺激的反应是“全或无”式的。但在神经纤维肌肉标本中,则表现为当刺激强度很小时(阈下刺激),不能引起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和肌肉的收缩;当刺激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肌肉收缩的幅度与之成正比。因为坐骨神经干中含有数千万条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其兴奋性各不相同。弱刺激只能使其中少量兴奋性高的神经纤维先兴奋,并引起它所支配的少量肌纤维收缩。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增大,发生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逐渐增多,其所引起收缩的肌纤维数目亦增多,结果肌肉收缩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刺激达到某一强度时,神经干中全部神经纤维兴奋,它们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也都发生兴奋和收缩,从而引起肌肉的最大收缩。此后,若再增加刺激强度,肌肉收缩幅度将不再增加。我们把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时的最小刺激强度叫最适刺激强度。 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把刺激强度固定在最适刺激强度,把单刺激改为连续单刺激):刺激频率就是单位时间内连续刺激的次数。随着刺激频率的增高,肌肉的反应依次表现为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⑴如果刺激频率很小时,每相邻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很大,当其大于肌肉收缩的收缩期和舒张期之和时,肌肉表现为一个个的单收缩。单收缩包括收缩期及舒张期。前者占时较后者为短。 ⑵当逐渐增加刺激频率,使新的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落在前一个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舒张期,这样,肌肉在连续未完全舒张的基础上就开始新的收缩,形成锯齿样的不完全强直收缩张力曲线。 ⑶当刺激频率继续增大时,新的刺激引起肌肉收缩落在前一次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收缩期,这样,肌肉在连续收缩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收缩,形成一个类似方波的完全强直收缩张力曲线。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见生理学实验指导P36,P40,P44) 五、实验对象 蟾蜍

(生物科技行业类)细胞生物学习题与实验

《细胞生物学》综合测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30分) 1、细胞 2、分子杂交 3、核体 4、初级溶酶体 5、自由扩散 6、桥粒 7、膜骨架 8、奢侈基因 9、常染色质 10、基本颗粒(F1因子)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原生质体是指()。 2、细胞的三要素是指()、()和()。 3、被动运输可分为两类,即()和()。 4、流动镶嵌模型的三大特点是(),()和()。 5、目前发现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直径只有()。 6、根据是否与消化物作用溶酶体可区分为()、()两种形式。 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分别是()和()。 8、细胞内的能量转化细胞器是指()和()。 9、细胞学说的内容包括()、()和()。 10、荧光显微镜以()为光源,电子显微镜则以()为光源。 11、细胞有两种膜结构具有分拣作用,一个是()另一个是()。 12、弹性蛋白的肽链之间通过()相互交连形成网络。 13、用()技术可以在电镜下观察膜蛋白的不对称分布。 14、在转移酶I和T因子的作用下,催化P位上肽酰tRNA的()与处在A位上氨酰基tRNA的()之间形成肽键。 15、染色质根据功能状态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三、简答(每小题5分,共25分) 1、糙面内质网功能。 2、真核细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染色体DNA的三个功能元件是什么? 4、细胞核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5、为什么说线粒体、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四、论述(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动物细胞的连接方式 2、试述蛋白质糖基化的生理作用。 3、试述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细胞生物学》综合测试题(二)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试题三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模拟试题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阈强度: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 的最小刺激强度。 期前收缩:心室肌被一次额外刺激所引起的一次提前的兴奋和收缩, 是在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故又称早搏或期前收缩。 肺活量:指尽力吸气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通常男性为 ml 左右,是反映呼吸功能贮备的重要指标之一。 胃排空: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中枢延搁:兴奋通过突触所发生的时间延搁。 反射中枢通过的突触数目越多, 则中枢延 搁时间越长。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转动方式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2. 正常状态下细胞内 Q 浓度 _________ 细胞外,细胞外Na *浓度 _________ 细胞内。 3?心肌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 0期是由 ________ 内流所致,2期是由 ________ 负载内向离子 流和 _______ 携带外向离子流所形成。 4. 正常成人安静时的收缩压值为 ________ ,舒张压为 ________ ,脉压为 _______ 。 5. 外界空气由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称为 __________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6. 氧解离曲线为 ______ 形曲线,它表示 Hb 中Q 的饱和度与 ________ 的关系。 7. 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相比较,兴奋性 _______ ,收缩 _____ 。 8. 内因子是胃腺 ____ 细胞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 _______ ,它能保护和促进 ____ 的吸收。 9. 在体温的常测部位中,以 ____ 温最高, ______ 温最低。 10?肾小管和集合管有分泌 ______ , ___ 和 ____ 的作用。 11. 醛固酮由 ____ 分泌,能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_______ 的重吸收和对 _____ 的排出。 12. 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 _______ ,缺乏生长素将导致 ____ 。 13.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分别是 _________ 和 ____ 。 14. 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着调节肌紧张的 _______ 区和 ____ 区。 15. 视细胞是感光细胞,分 _____ 和 _____ 两种。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用电刺激可兴奋组织时, 一般所用的刺激越强, 则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时间越短, 因 此当刺激强度无限增大,无论刺激时间多么短,这种刺激都是有效的。 () 2. 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 3. 左心室肌肉肥厚,收缩力强,所以每搏输出量比右心室多。 () 4. 当外周阻力增加时,动脉血压升高,脉压减小。 () 5. 关于胸内压,吸气时比呼气时低。 () 引起组织或细胞兴奋 因该次兴奋和收缩 3500 ml ,女性为 2500

神经生理学模拟实验报告材料

实用文档专业:应用心理学 : 学号:日期:地点:汪加诚3110102422 2016.1024 医学楼 C512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实验名称: 神经生理学指导老师:成绩: 同组学生: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实验类型: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蛙类坐骨神经干产生动作电位后其兴奋性的规律性变化。学习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 应期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神经组织和其他可兴奋组织一样,在接受一次刺激产生兴奋以后,其兴奋性将会发生规 律性的变化,依次经过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然后再回到正常的兴奋 水平。 采用双脉冲刺激的方法。将两刺激脉冲间隔由最小逐渐增大时,开始只有第一个刺激脉 冲刺激产生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第二个刺激脉冲刺激不产生 AP,当两刺激脉 冲间隔达到一定值时,此时第二个刺激脉冲刚好能引起一极小的 AP,这时两刺激脉冲间隔即 为绝对不应期。继续增大刺激脉冲间隔,这时由第二个刺激脉冲刺激产生的 A P逐渐增大,当 两刺激间隔达到某一值时,此时由第二个刺激脉冲刺激产生的 AP,其振幅刚好和由第一个刺 激产生的 A P相同,这时两刺激脉冲间隔即为相对不应期。 三、材料和方法 【材料】:蟾蜍或蛙;标本屏蔽盒、任氏液、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实验方法】: 1.系统连接和仪器参数设置 (1)RM6240 系统:点击“实验”菜单,选择“肌肉神经”或“生理科学实验项目”菜 单中的“神经干兴奋不应期的测定”或“神经干兴奋不应期的自动测定”项目。系统进入该 实验信号记录状态。仪器参数:1通道时间常数 0.02s、滤波频率 1KHz、灵敏度 4mV,采样频率 80KHz,扫描速度 1ms/p。双刺激激模式,最大刺激强度,刺激波宽 0.1ms,起始波间隔 30 ms,延迟 2ms,同步触发。

细胞生物学实验--设计性实验方案--二组

设计性实验方案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 题目名称 DNA的原位显示 专业生物科学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 邯郸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说明 一、实验设计的目的 实验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初步训练学生获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课题的能力,为毕业论文的开展,以及今后从事生产、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设计的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与专业、课程有关的课程设计题目。命题要求既有代表性,又有实际意义。 2、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应说明此项研究在生产实践上或对某些技术进行改革带来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有的课题过去曾进行过,但缺乏研究,现在可以在理论上做些探讨,说明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2)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在广泛查阅有关文献后,对该类课题研究已取得的成就与尚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3)课题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研究内容要重点突出;研究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技术路线有清晰。 (4)研究的预期结果和创新性。 3、格式要求 (1)表格内容,字号用小4号,中文字体用宋体,英文字体、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2)正文字数1500字以上。 4、内容要求 (1)立题依据充分(实验目的明确、意义定位准确,对拟解决的问题有合理预测,对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全面); (2)研究方案(包括实验的技术路线、实验的进程安排、具体操作过程、设立的实验指标和指标的检测手段)可操作性强; (3)实验结果的记录及分析方法可行性强; (4)对实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有正确预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5)经费预算合理; (6)附有5篇以上主要参考文献。 三、实验设计题目(自拟)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试题一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模拟试题 、名词解释(3分X 5) 二、问答题(35 分) 1.简述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5分) 2.根据影响尿生成因素实验观察,试说明静脉注射10%的硫酸钠溶液4ml的实验结果及其主要机制。(5分) 3.家兔呼吸运动调节中增加无效腔,动物呼吸运动出现何种现象,为什么(5分) 4.何谓去大脑僵直其产生的机制如何(5分) 5.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其影响如何(7分) 6.简述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过程。(8分) 三、填空题(1分X 15)(按顺序写出答案,不能回答的空,用横线表示) 期前收缩肺活量化学性消化基础代谢适宜刺激 1.4.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_____________ ,半月瓣处于 9第一心音发生在__________,音调__________ ,持续时间_ 2. 1 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外向离子流是由 的,内向离子流主要是由__________ 携带的。 3. 8 .平静吸气时,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 径、____________ 径和____________ 径增大,肺容积 大气压,空气入肺。 4.36 .外周化学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______ 枢化学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__ 。 5.7.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胰腺的_______________ 中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的大量分泌。 6.24.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抑制胃排空的机制包括引起 射和释放_____________ 素。 7.2.机体所需的能量均来源于体内___________ 分解氧化,一般情况下,机体所需能量70%由其余由、提供。状态。携带 收缩,使胸廓,肺内压 细胞,促进胰液 和 _________ 的 _分解提供,

最新细胞生物学实验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一.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内吞外排的概念,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重要意义;2.理解细胞信号传递的主要特点,掌握甾类激素信号 通路、cAMP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和EGF受体信号通路的主 要环节。 二.重点: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细胞通讯的信号通路。 三.难点:跨膜运输的机制。 四.授课方式与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内容: 细胞膜是细胞与细胞外环境之间的一种选择性通透屏障,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多细胞生物是一个繁忙而有序的细胞社会,这种社会性的维持不仅依赖于细胞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还有赖于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以协调细胞的行为。 第一节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 ◆定义: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转运的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 度,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类型: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协助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膜转运蛋白: ?1.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s)——通透酶(permease)性质; 介导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 ?2.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s)——具有离子选择性,转运速率高;离子通道是门控的;只介导被动运输膜转运蛋白通道蛋白(被动运输)膜转运蛋白 载体蛋白单运输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共运输 协同运输 对向运输 细胞膜上的运输蛋白: 载体蛋白:通过构象变化运输物质 通道蛋白:形成通道、运输物质 载体蛋白:膜上一类转运蛋白,可特异的、可逆的与某物质结合,通过构象变化将物质从膜的一侧运到另一侧。又称通透酶,与运输物质的结合与酶的动力学相似。 通道蛋白:形成亲水的通道,允许一定大小和一定电荷的离子通过。因运转的几乎都是离子,又称离子通道. 通道蛋白形成通道: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方法 掌握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技术,为此后有关的神经肌肉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 蛙或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及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且其离体组织需要的生活条件非常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因

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研究神经肌肉生理最常用的对象,经常用来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肌肉收缩的特点、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等。 三、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四、实验器材及药品 蛙类手术器械一套(金属探针1根,粗剪刀、眼科剪刀各1把,圆头镊子、眼科镊子各1把,玻璃分针2根),蛙板和玻璃板各1块,培养皿,滴管,废物缸、锌铜弓,丝线,棉花;任氏液。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1、双毁髓:左手握蟾蜍,背部向上。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的背部,使头向前俯;右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中线向后方划触,触及两耳后腺之间的凹陷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枕骨大孔,然后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以毁脑组织。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脊髓彻底捣毁时,可看到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此时的动物为双毁髓动物。 2、剥制后肢标本:左手持手术镊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右手持手术剪横向剪断皮肤,然后往后肢方向撕剥皮肤。剪开腹壁肌肉,用手术镊提起内脏,翻向头部,在看清支配后肢的脊神经发出部位后,于其前方剪断脊柱。 3、分离两后肢:将去皮的后肢腹面向上置于解剖盘上,右手持

金冠剪纵向剪开脊柱,再剪开耻骨联合,使两后肢完全分离。 4、分离坐骨神经:将一侧后肢的脊柱端腹面向上,用玻璃分针沿脊神经向后分离坐骨神经,股部沿腓肠肌正前方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裂缝,找出坐骨神经,剪断盖在上方的梨状肌,完全暴露坐骨神经,剪去支配腓肠肌之外的分支,再剪去脊柱及肌肉,只保留坐骨神经发出部位的一小块脊柱骨。 5、分离股骨头:沿膝关节剪去股骨周围的肌肉,保留股骨的后2/3,剪断股骨。 6、游离腓肠肌:在腓肠肌跟腱下穿线并结扎,提起结扎线,剪断肌腱与胫腓骨的联系,游离腓肠肌,剪去膝关节下部的后肢,保留腓肠肌与股骨的联系,制备出完整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标本应包括:坐骨神经、腓肠肌、股骨头和一段脊柱骨四部分。 7、检验标本:用任氏液沾湿的锌铜弓的两极接触神经,如腓肠肌发生收缩,则标本机能正常,把标本固定在肌槽上。 8、连接好装置,调节适宜的灵敏度及刺激强度,开动记录仪,走纸速度为10mm/s,用手控触发开关,以单脉冲刺激神经,记录肌肉的单收缩曲线。 9、分别用1 Hz、2 Hz、3 Hz、4 Hz、6 Hz、12 Hz、24 Hz、30Hz 等频率去刺激坐骨神经,记录肌肉的收缩曲线。 六、分析及讨论 七、思考题 ?1.剥去皮肤的后肢,能用自来水冲洗吗?为什么?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5]注意:这一步,动作要非常迅速,否则鸡血会凝固。或者先把抗凝剂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新鲜的鸡血,边加边震荡即可。 [6]为什么新鲜的鸡血会凝固? [7]为什么这一步要使用0.17 M 的 NaCl 溶液? 实验六 细胞膜的渗透性 一、 实验目的 了解细胞膜[1]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2] 二、 实验原理 1、 在等渗溶液中,细胞对各种溶质的透过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进 入,有的溶质不能渗入。 2、 渗入的溶质能提高细胞的渗透压,促进水分子进入细胞,引起溶 血现象[3]。 3、 不同的溶质渗入到细胞内的速度不同,因此溶血时间也不同。 三、 实验材料 新鲜血液(鸡血、猪血、牛血等) 四、 实验器材 试管(1.5 cm X 18 cm )、试管架、10 ml 移液管、1 ml 移液管、200 ml 烧杯(2个)、250ml 容量瓶、移液枪、胶头滴管、菜刀、吸球、电子天平、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秒表 五、 实验药品及试剂 0.17 M NaCl 、 0.17 M NH 4Cl 、 0.17 M NH 4Ac 、 0.17 M NaNO 3、 0.12 M Na 2SO 4、 0.12 M 草酸铵、 0.32 M 葡萄糖、 0.32 M 甘油、 0.32 M 乙醇、 0.32 M 丙酮、肝素抗凝剂[4] 六、 实验步骤 1、 制备血液稀释液 (1) 抗凝剂的制备:首先称取1克肝素钠粉末,然后加入0.17 M NaCl 溶液 10 ml (1∶1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肝素抗凝剂。 (2) 血液稀释液的制备:取新鲜血液,按比例(肝素抗凝剂:血液 =1∶10)混合均匀,配制成经肝素抗凝的血液[5] [6]。 (3) 按比例(经肝素抗凝的血液∶0. 17 M NaCl 溶液=1∶10)混 合均匀,形成一种不透明的红色液体[7]。 2、 低渗溶液(空白对照)的观察 取试管一只,加入10 ml 蒸馏水,然后再加入1 ml 稀释的血液。注意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结果是溶液由不透明的红色变为澄清。记录下这个过程所要的时间。 3、 红血球的渗透性 按表一的配制,分别在下列十种等渗溶液中进行实验。轻轻摇动,注意有无颜色变化,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记下时间(自加入稀释血液到溶液逐渐由红色变为透明澄清,红血球全部溶血所需时间),填入表一的空格中。 4、 显微观察 [1]何为细胞膜? [2]为何不同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不同? [3]何为溶血现象? [4]你知道有哪些血液抗凝剂?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主编张立军 参编(按姓氏汉语拚音) 樊金娟郝建军 刘延吉阮燕晔 朱延姝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教研室 2004年1 月 序 实验课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植物生理学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教改探索,认为实验课教学要注意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使学生熟悉实验工作;实验内容要有挑战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为此,我们在借鉴国外高校和国内其他高校的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到实验内容的设置、实验的设计、实验报告的写作,以及实验指导书的编写等多个方面。本学期的实验教学是我们实验教学改革探索的一部分。所有的实验都设计成研究型的,有适当的处理,并尽可能的设置重复。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验解释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在本次编写的实验指导中我们给出了大量的思考题,有的涉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有的涉及实验技术的应用,有的涉及实验方法的应用扩展;此外,我们还要求实验报告的形式类似于正式发表的科研报告,并附有写作说明,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科研论文的能力。为了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对每个实验还都给出相应的记录方式。 本学期是我们教研室首次按这项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组织教学,希望广大同学配合,也希望相关专业老师、相关部门的领导及广大同学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使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更加完善。 张立军 2004 年1月30日 2014年12月29日 1

附:参加教学改革人员: 刘延吉郝建军樊金娟朱延姝阮燕晔康宗利付淑杰于洋 目录 Section 1(1h)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简介 1.教学目的 2.教学要求和考核 3.实验内容介绍 4.实验室安全要求 Section 2(6h) 一、植物的光合速率测定-----改良半叶法 二、植物叶绿素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 Section 3(6h) 三、植物组织水势测定----小液流法 四、植物根系活力测定----甲烯蓝法 Section 4(6h) 五、植物抗逆性鉴定----电导率仪法 六、植物组织丙二醛含量测定 Section 5(4h) 七、植物组织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Section 6(4h) 八、植物呼吸酶活性测定 2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题库 练习题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每分通气量2.氧饱和度3.氧解离曲线 4.通气血流比值5.余气量6.肺牵张反射 7.原尿8.终尿9.肾小球滤过率 10.有效滤过压11.排泄12.肾糖阈 13.能量代谢14.基础代谢15.氧热价 16.等热范围17.蒸发18.辐射 19.物理消化20.胃的排空21.反刍 22.容受性舒张23.化学消化24.微生物消化 25.肾单位26.致密斑 27.继发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29.肾糖阈 30.高渗尿 31.肌小节32.横桥 33.等张收缩 34.等长收缩35.强直收缩 36.终板电位 37.量子释放38.三联体 39.横管 40.化学性突触41.神经递质 42.突触延搁 43.受体44.特异投射系统45.脑干网状结构 46.去大脑僵直47.锥体系 48.条件反射 49.牵张反射50.脊髓休克 51.内分泌 52.神经内分泌53.旁分泌 54.激素 55.垂体门脉系统56.长反馈调节 57.应急反应 58.性成熟59.体成熟 60.发情周期 61.精子获能62.顶体反应 63..着床 64.生殖65.排卵 66.分娩 67.妊娠维持68.初乳 69.常乳 70.心动周期71.每搏输出量 72.心力储备 73.期前收缩74.代偿间隙 75.窦性节律 76.异位节律77.每分输出量 78.脉搏压 79.动作电位80.静息电位 81.主动运输 82.易化扩散83.内吞 84.胞吐作用 85.时值86.阈值 87.内环境 88.血压89.吸收 90.基本电节律 91.肺活量92.血型 93.稳态 94.血清95.血浆96.红细胞比容 97.红细胞脆性98.血液的粘滞性99.血沉 100.血液凝固101. 去极化102. 中枢延搁 103. 突触104. 兴奋-收缩 耦联105.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106.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107. 突触前抑制108. 突触后抑制 109. 潮气量110. 非特异性投 射系统111. 单收缩 112. 凝血因子113. 等渗溶液114.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115. 血浆胶体渗透压116. 血浆胶体渗 透压117. 解剖无效腔 118. 氧容量119. 氧含量120. 消化 121. 细胞内消化122. 细胞外消化123. 呼吸商 124. 能量代谢125. 靶细胞126. 第二信使 127. 妊娠128. 单纯扩散129. 阈电位 130. 止血131. 生理无效腔 132. 恒温动物 133. 变温动物134. 近球小体 135. 逆流倍增 136. 不完全强直收缩137. 超极化 138. 感受器 139. 反射140. 渗透性利尿 141. 激素的允许作用 142. 兴奋性143. 自身调节 144. 减压反射 145补吸气量146补呼气量147 脑肠肽 148肠胃反射149胆盐的肠肝 循环150食管沟反射 151 后放152 尿素 再循环153下丘脑 —腺垂体—甲状腺轴 二、填空 1.胸内压=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分子扩散的速度与__________成正比,与 ______________成反比。 3.功能余气量=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4.以化学结合形式运输的CO2有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两种。 5.血液运输氧主要是与___________结合,以 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___________ 中。 6.气体分子扩散的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 7.使氧解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肺表面活性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分 泌。 9.原尿是不含__________________的血浆。 10.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泌与排泄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细胞凝集反应和细胞膜通透性的观察 【基本原理】 细胞膜表面的有分支状糖外被,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肿瘤的发生等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支状糖分子有关。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含糖并能与糖分子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表面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可选择性地让某些物质进出细胞,各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水是生物界最普遍的溶剂,水分子可以按照物质浓度梯度从渗透压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扩散,以至于在高渗环境中,动物细胞会失水而收缩;在低渗环境中,动物细胞会吸水膨胀直至破裂。 本实验将红细胞分别放于各种等渗溶液中,由于红细胞膜对不同溶质的通透性不同,使得不同溶质透入细胞的速度相差很大,有些溶质甚至不能透入细胞。当溶质分子进入细胞后可引起渗透压升高,水分子随即进入细胞,使细胞膨胀,当膨胀到一定程度时,红细胞膜会发生破裂,血红素溢出,此时,原来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突然变成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溶血。 由于各种溶质进入细胞的速度不同,所以不同的溶质诱导红细胞溶血的时间不同,相反可通过测量溶血时间来估计细胞膜对各种物质通透性的大小。 【实验报告】 1.简图表示凝集素使血细胞凝集原理 2.怎样根据细胞膜渗透性实验结果分析确定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物质进入细胞的快慢有什么规律? 实验二:聚乙二醇(PEG)介导的细胞融合 【基本原理】 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为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称为融合细胞。在通常情况下,两个细胞接触并不发生融合现象,因为各自存在完整的细胞膜,在特殊融合诱导物的作用下,两个细胞膜发生一定的变化,就可促进两个或多个细胞聚集,相接触的细胞膜之间融合,继之细胞质融合,形成一个大的融合细胞。 人工细胞融合开始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发展很快,应用范围极广。细胞与组织不同,不排斥异类、异种细胞。不仅能产生同种细胞融合、种间细胞融合,而且也能诱导动植物细胞间产生融合。因此,融合细胞的研究为生物学无论在基础理论上或生产实践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一技术已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 细胞融合(Cell fusion),即在自然条件下或用人工方法(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人工诱导的细胞融合不仅能产生同种细胞融合,也能产生种间细胞的融合,因此细胞融合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如研究核质关系、绘制染色体基因图谱、制备单克隆抗体、育种等。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1] 实验目的 1.学习机能学实验基本的组织分离技术; 2.学习和掌握制备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方法; 3.了解刺激的种类。 [2] 实验原理 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若将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若给神经或肌肉一次适宜刺激,可在神经和肌肉上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肉眼可看到肌肉收缩和舒张一次,表明神经和肌肉产生了一次兴奋。在机能学实验中常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和肌肉收缩的特征等,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机能学实验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 [3] 实验对象 蛙 [4] 实验药品 任氏液 [5] 仪器与器械 普通剪刀、手术剪、眼科镊(或尖头无齿镊)、金属探针(解剖针)、玻璃分针、蛙板(或玻璃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 [6]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破坏脑、脊髓 取蛙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勿用手搓)。左手握住蛙,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以头颅后缘稍稍拱起为宜)。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图3-1-1)。然后将探针改向前刺入颅腔内,左右搅动探针2~3次,捣毁脑组织。如果探针在颅腔内,应有碰及颅底骨的感觉。 再将探针退回至枕骨大孔,使针尖转向尾端,捻动探针使其刺入椎管,捣毁脊髓。此时应注意将脊柱保持平直。针进入椎管的感觉是,进针时有一定的阻力,而且随着进针蛙出现下肢僵直或尿失禁现象。若脑和脊髓破坏完全,蛙下颌呼吸运动消失,四肢完全松软,失去一切反射活动。此时可将探针反向捻动,退出椎管。如蛙仍有反射活动,表示脑和脊髓破坏

生理学实验报告蛙心灌流

生理学实验报告-蛙心灌流

————————————————————————————————作者: ————————————————————————————————日期: ?

蛙类离体心脏灌流 一、【目的要求】 1、学习离体蛙心灌流法。 2、观察Na+,K+,Ca2+及肾上腺素(Adr),乙酰胆碱(ACh),乳酸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二、【原理】 将离体蛙心(失去神经支配的蛙心)保持在适宜的环境中,在一定的时间内仍然能够保持节律性收缩,心脏正常的节律性活动需要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离体心脏也是如此,离体心脏脱离了机体的神经支配和全身体液因素的直接影响,可以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某些成分,观察其对心脏活动的作用。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都与钠、钾及钙等离子有关。外源性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可产生类似心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兴奋时对心脏的作用。 三、【实验仪器】 青蛙、常用手术器械、蛙板(或蜡盘)、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棉线、任氏液。套管夹、0.65%NaCl、2%CaCl2、1%KCl、1:10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肌碱、3%乳酸。 四、【方法与步骤】 1、斯氏蛙心插管法 (1)一只青蛙,双毁髓后背位置于蜡盘中,按前面的方法暴露心脏。仔细识别心脏周围的大血管(见右图)。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于动脉圆锥处结扎(动物个体小时,结扎位置可靠上些)。再从左右两主动脉下方穿一线,并打一活结备用。左手提起主动脉上的结扎线,右手用眼科剪在结扎线下方、沿向心方向将动脉上壁剪一斜口。选择大小适宜的蛙心套管,然后将盛有少量(套管内2~3cm高度)任氏液(内加入一滴肝素溶液)的斯氏蛙心套管,山开口处插入动脉圆锥(见右图)。当套管尖端到达动脉圆锥基部时,应将套管稍稍后退,使尖端向动脉圆锥的背部后下方及心尖方向推进,经主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于心室收缩时插入,但不可插得过深,以免心室壁堵住套管下口)。此时可见套管中血液冲人套管,并使液面随心脏搏动而亡下移动,表明操作成功(否则需退回并重新插入)。用滴管吸去套管中的血液,更换新鲜任氏液。稳定住套管后,轻轻提起备用线,将左、右主动脉连同插入的套管用双结扎紧(不得漏液),再将结线固定在套管的小玻璃钩上,然后剪断结扎线上方的血管。轻轻提起套管和心脏,看清静脉窦的位置,于静脉窦下方剪断有牵连的组织,仅保留静脉窦与心脏的联系,使心脏离体(切勿损伤静脉窦)。用任氏液反复冲洗心室内余血,使套管内灌流液不再有残留血液。保持套管内液面高度一致(1.5~2cm),即可进行实验。 (2)将插好离体心脏的套管固定在支架上,用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不可夹得过多,以免因夹破心室而漏液)。再将蛙心夹上的系线绕过一个滑轮与张力传感器相连(如右图)。注意:勿使灌流液滴到传感器上。调节显示器上心脏收缩曲线的幅度适中。 2、实验观察 (1)记录正常心搏曲线 (2)改用0.65%NaCI溶液灌流,并作好加药标记,观察心搏变化。待曲线氏插管装置出现明显变化时,立即吸去套管中的灌流液,同时做好冲洗标记,并用新鲜任氏液清洗2—3次,待心搏恢复正常。注意:换液时切勿碰套管,以免影响描记曲线的基线,同时保持灌流液面一致(以下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